事业单位数量关系解题技巧总结

合集下载

事业单位数量关系解题技巧总结

事业单位数量关系解题技巧总结

数字敏感度训练

1、现在有10颗树,以怎样的栽植方式,能保证每行每列都是4颗?(画出种植图)

化学与数学的结合题型

2、水光潋影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后人追随意境,写了对联: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在以下两式的左边添加适当的数学符号,使其变成正确的等式:

1122334455=10000

6677889900=10000

我们首先应该掌握的数列及平方数

自然数列:1,2,3。。。。。

奇数数列:1,3,5。。。。

偶数数列:2,4,6。。。。

素数数列(质数数列):1,3,5,7,11,13。。。。

自然数平方数列:1*,2*,3*。。。。*=2

自然数立方数列:1*,2*,3*。。。*=3

等差数列:1,6,11,16,21,26……

等比数列:1,3,9,27,81,243……

无理式数列:。。。。。。等

平方数应该掌握20以下的,立方数应该掌握10以下的;特殊平方数的规律也的掌握:如,15,25,。。的平方心算法。

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测验主要是测验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计算的能力,体现了一个人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

数量关系测验含有速度与难度的双重性质。解答数量关系测验题不仅要求考生具有数字的直觉能力,还需要具有判断、分析、推理、运算等能力 .

知识程度的要求:大多数为小学知识,初中高中知识也只占极少部分。

一、数字推理

数字推理的题型分析:

1、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2、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3、等差与等比混合式

4、求和相加式与求差相减式

5、求积相乘式与求商相除式

事业单位笔试中如何高效解决数量关系题

事业单位笔试中如何高效解决数量关系题

事业单位笔试中如何高效解决数量关系题

数量关系题在事业单位笔试中经常出现,解决这类题目需要一定的

技巧和方法。本文将从整体策略、具体解题方法和实践步骤三个方面

来介绍如何高效解决数量关系题。

一、整体策略

在面对数量关系题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解题思路和策略。首先,

要有合理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其次,要注重细节,善于捕捉

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最后,要善于使用数学公式和方法,同时灵活运

用解题技巧。

二、具体解题方法

1. 审题:在解决数量关系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理解题目所求,

明确问题的具体要求。

2. 给变量赋值: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给出变量的定义和赋值。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为进一步解题做好准备。

3. 建立方程或不等式: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利用数学关系建立相应

的方程或不等式。这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关键步骤。

4. 求解方程或不等式:根据所建立的方程或不等式,运用合适的数

学方法求解未知数的值。可以通过消元、代入、加减、乘除等操作来

求解。

5. 验证解答:在求解完方程或不等式后,一定要验证所得解是否符

合原始的条件。只有通过验证,才能确保解是正确且有效的。

三、实践步骤

1. 针对具体问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和要求,明确解题目标。

2.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给出问题的变量定义和赋值。

3. 根据条件和变量,建立数量关系方程或不等式。

4. 运用数学方法和技巧,求解方程或不等式,得到未知数的解。

5. 验证解答是否满足原问题的条件。

6. 如果解答正确,将解答结果表述清楚,并用合适的方法和形式给

出答案。

7. 如果解答错误,检查求解过程是否有误,重新进行计算,直到得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规律总结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规律总结

【导语】在数学题中,我们经常会总结出一些规律。它们可以帮助大家在考试中跟快速的解题,下面总结了十三个规律,希望帮助大家更好地解答行测中的数量提。

一、当一列数中出现几个整数,而只有一两个分数而且是几分之一的时候,这列数往往是负幂次数列。

【例】1、4、3、1、1/5、1/36、( )

A.1/92

B.1/124

C.1/262

D.1/343

二、当一列数几乎都是分数时,它基本就是分式数列,我们要注意观察分式数列的分子、分母是一直递增、递减或者不变,并以此为依据找到突破口,通过“约分”、“反约分”实现分子、分母的各自成规律。

【例】1/16 2/13 2/5 8/7 4 ( )

A 19/3

B 8

C 39

D 32

三、当一列数比较长、数字大小比较接近、有时有两个括号时,往往是间隔数列或分组数列。

【例】33、32、34、31、35、30、36、29、( )

A. 33

B. 37

C. 39 D . 41

四、在数字推理中,当题干和选项都是个位数,且大小变动不稳定时,往往是取尾数列。取尾数列一般具有相加取尾、相乘取尾两种形式。

【例】6、7、3、0、3、3、6、9、5、( )

A.4

B.3

C.2

D.1

五、当一列数都是几十、几百或者几千的“清一色”整数,且大小变动不稳定时,往往是与数位有关的数列。

【例】448、516、639、347、178、( )

A.163

B.134

C.785

D.896

六、幂次数列的本质特征是:底数和指数各自成规律,然后再加减修正系数。对于幂次数列,考生要建立起足够的幂数敏感性,当数列中出现6?、12?、14?、21?、25?、34?、51?、312?,就优先考虑43、112(53)、122、63、44、73、83、55。

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数量关系做题技巧

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数量关系做题技巧

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数量关系做题技巧从近几年的考生情况看,在职测科目考试中,大部分学员都放弃数量关系,在最后的几分钟随便猜几个选项并草草结束考试,所以导致分差很大。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相对较高的分数,我们不仅需要有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也需要懂得一些做题技巧,接下来中公教育带领各位考生来了解一下做题技巧。

一、寻找选项倍数关系

【例1】甲、乙两人买数量相同的萝卜,甲打算卖1元2个,乙打算卖1元3个。如果甲、乙两人一起按2元5个的价格卖掉全部的萝卜,总收入会比预想的少4元钱,问两人共有多少个萝卜?

A.420

B.120

C.360

D.240

解析:两人的萝卜数量相同,则两人共有的萝卜应该是单人的2倍,选项B、D刚好是2倍的关系,所以直接选择D即可。而B应该是一个人的萝卜数量。

二、寻找选项和差关系

【例2】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个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梁教师当月一共举办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A.8

B.10

C.12

D.15

解析:两个教室当月总共举办培训27次,选项C和D加和正好是27,因此答案为其中一个,若答案为C,则甲教室总人次为偶数,乙教室总人次为奇数,加和为奇数,不符合题意,所以只能选D。

三、巧用整除特性

【例3】两个派出所某月共受理案件160起,其中甲派出所有17%是刑事案件,乙派出所有20%是刑事案件,问乙派出所这个月受理多少起非刑事案件?

A.48

B.60

事业单位数量关系:最小值VS最大值

事业单位数量关系:最小值VS最大值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国考已经结束。事业单位又考试拉开帷幕那对于即将开始的考试,小伙伴们储备的知识有没有越来越多呢?赶紧学习起来吧,我们每天一个小知识,成绩就会往前走一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事业单位笔试中行测部分里的数量关系考的一类题型一和定最值。和定最值问题一般会给我们几个数的和,然后求其中一个的个数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题目可能有以下几种描述:1 :求最小值的最小值:。2 : 最大值的最大值。3 :最大值的最小值。4:最小值的最大值等等。听起来像绕口令一样的问法,但其实核心思想就一个:求某个数的最大值,那么我们就让其它数要尽可能的小;要求某个数的最小值,那么我们就让其它数要尽可能的大。

难度并不大,大家跟我一起来学习吧。

-:题型展示

【例U 8名学生参加某项竞赛,共得131分。已知每人得分各不相同,且最高是21分,则最低分最低是()分。

A.1

B.2

C.3

D.5

解析:题目要求最低分最低是多少分,也就是;要求某个数的最小值,所以其它数要尽可能的大。所以其余7个人的分数应该尽可能的高,但每人得分各不相同,且最高是21分,所以前面7个人分数为连续数列就可以满足题意。以次为21,20,19,18,17,16,15。所以最低分的最小值为131-(21+20+19+18 + 17+1

6+15)=5o故选D。

这就是和定最值的问题,并不难吧,记住核心的那句话:求某个数的最大值, 那么其它数要尽可能的小;要求某个数的最小值,那么其它数要尽可能的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大家来试试看吧。

二:试题重现

【例2】某连锁企业在10个城市共有100家专卖店,每个城市的专卖店数量都不同。如果专卖店数量排名第5多的城市有12家专卖店,那么专卖店数量排名最后的城市,最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等差数列 (一)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特点是数列各项依次递增或递减,各项数字之间的变化幅度不大。 等差数列是数字推理题中最基本的规律,是解决数字推理题的“第一思维”。所谓“第一思维”是指在进行任何数字推理题的解答时,都要首先想到等差数列,即从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差的关系上进行判断和推理。 【例1】19,23,27,31,(),39。 A.22 B.24 C.35 D.11 【解答】本题正确答案为C。这是一道典型的等差数列,相邻两数字之间的差相等,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个差为4,所以可知答案为31+4=35。 (二)二级等差数列 如果一个数列的后项减去前项又得到一个新的等差数列,则原数列就是二级等差数列,也称二阶等差数列。 【例2】 147,151,157,165,() 。 A.167 B.171 C.175 D.177 【解答】 本题正确答案为C。这是一个二级等差数列。该数列的后项减去前项得到一个新的等差数列:4,6,8,()。观察此新数列,可知其公差为2,故括号内应为10,则题干中的空缺项应为165+10=175,故选C。 【例3】32,27,23,20,18,() 。 A.14 B.15 C.16 D.17 【解答】 本题正确答案为D。这是一个典型的二级等差数列。该数列的前一项减去后一项得一个新的等差数列:5、4、3、2。观察此新数列,其公差为-1,故空缺处应为18+(-1)=17。 (三)二级等差数列的变式 数列的后一项减前一项所得的差组成的新数列是一个呈某种规律变化的数列,这个数列可能是自然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或者与加、减“1”的形式有关。 【例4】10,18,33,(),92。 A.56 B.57 C.48 D.32 【解答】本题正确答案为B。这是一个二级等差数列的变式。由题目知:18-10=8,33-18=15,其中8=32-1,15=42-1,可知后项减前项的差是n2-1,n为首项是3的自然递增数列,那么下一项应为52-1=24,故空缺项应为33+24=57,以此来检验后面的数字,92-57=62-1,符合规律,所以答案应选B。 (四)三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三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是指该数列的后项减去前项得一新的二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例5】1,10,31,70,133,()。 A.136 B.186 C.226 D.256 【解答】 本题正确答案为C。该数列为三级等差数列。10-1=9,31-10=21,70-31=39,133-70=63;21-9=12,39-21=18,63-39=24。观察新数列:12,18,24,可知其为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故空缺处应为24+6+63+133=

行测——数量关系题规律总结

行测——数量关系题规律总结

行测——数量关系题规律总结

第一篇:行测——数量关系题规律总结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导语】在数学题中,我们经常会总结出一些规律。它们可以帮助大家在考试中跟快速的解题,下面总结了十三个规律,希望帮助大家更好地解答行测中的数量提。

一、当一列数中出现几个整数,而只有一两个分数而且是几分之一的时候,这列数往往是负幂次数列。【例】1、4、3、1、1/

5、1/

36、()A.1/92 B.1/124 C.1/262 D.1/343

二、当一列数几乎都是分数时,它基本就是分式数列,我们要注意观察分式数列的分子、分母是一直递增、递减或者不变,并以此为依据找到突破口,通过“约分”、“反约分”实现分子、分母的各自成规律。

【例】1/16 2/13 2/5 8/7 4()A 19/3 B 8 C 39 D 32

三、当一列数比较长、数字大小比较接近、有时有两个括号时,往往是间隔数列或分组数列。

【例】33、32、34、31、35、30、36、29、()A.33 B.37 C.39

D.41

四、在数字推理中,当题干和选项都是个位数,且大小变动不稳定时,往往是取尾数列。取尾数列一般具有相加取尾、相乘取尾两种形式。

【例】6、7、3、0、3、3、6、9、5、()A.4 B.3 C.2 D.1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五、当一列数都是几

十、几百或者几千的“清一色”整数,且大小变动不稳定时,往往是与数位有关的数列。【例】448、516、639、347、178、()A.163 B.134 C.785 D.896

六、幂次数列的本质特征是:底数和指数各自成规律,然后再加

公务员与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的常用公式

公务员与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的常用公式

行测常用数学公式

1. 平方差公式:(a +b )·(a -b )=a 2-b 2

2. 完全平方公式:(a ±b)2=a 2±2ab +b 2

3. 完全立方公式:(a ±b)3=(a ±b )(a 2μab+b 2)

4. 立方和差公式:a 3+b 3=(a ±b)(a 2+μab+b 2)

5. a m ·a n =a m +n a m ÷a n =a m -n (a m )n =a mn (ab)n =a n ·b n

(1)s n =

2

)(1n a a n +⨯=na 1+21

n(n-1)d ;

(2)a n =a 1+(n -1)d ; (3)项数n =

d

a a n 1

-+1; (4)若a,A,b 成等差数列,则:2A =a+b ; (5)若m+n=k+i ,则:a m +a n =a k +a i ; (6)前n 个奇数:1,3,5,7,9,…(2n —1)之和为n 2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d 为公差,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

(1)a n =a 1q n -1;

(2)s n =q

q a n -11 ·1)

-((q ≠1)

(3)若a,G,b 成等比数列,则:G 2=ab ; (4)若m+n=k+i ,则:a m ·a n =a k ·a i ;

(5)a m -a n =(m-n)d (6)

n

m

a a =q (m-n)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q 为公比,s n 为等比数列前n 项的和)

(1)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ax 2+bx+c=a(x-x 1)(x-x 2)

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的常用公式

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的常用公式

行测常用数学公式

一、基础代数公式

1. 平方差公式:(a +b )·(a -b )=a 2

-b 2

2. 完全平方公式:(a±b )2

=a 2

±2ab +b 2 3. 完全立方公式:(a ±b)3

=(a±b)(a

2

ab+b 2)

4. 立方和差公式:a 3

+b 3

=(a ±b)(a 2

+ ab+b 2

) 5. a

m

·a n =a m +n a m ÷a n =a m -n (a m )n =a mn (ab)n =a n ·b n

二、等差数列

(1)s n =2

)(1n a a n +⨯=na 1+21

n(n-1)d ;

(2)a n =a 1+(n -1)d ;

(3)项数n =

d

a a n 1

-+1; (4)若a,A,b 成等差数列,则:2A =a+b ; (5)若m+n=k+i ,则:a m +a n =a k +a i ;

(6)前n 个奇数:1,3,5,7,9,…(2n —1)之和为n 2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d 为公差,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 三、等比数列 (1)a n =a 1q

n -1

(2)s n =q

q a n -11 ·1)

-((q ≠1)

(3)若a,G,b 成等比数列,则:G 2

=ab ; (4)若m+n=k+i ,则:a m ·a n =a k ·a i ; (5)a m -a n =(m-n)d (6)

n

m

a a =q (m-n)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q 为公比,s n 为等比数列前n 项的和) 四、不等式

事业单位中的常见数量关系题解析

事业单位中的常见数量关系题解析

事业单位中的常见数量关系题解析数量关系题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事业单位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数量关系题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在事业单位中,处理数量关系题是部分职位考试的必备技能。本文将对事业单位中常见的数量关系题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类题目。

一、绝对值题

绝对值题是事业单位考试中常见的一类数量关系题。在解答绝对值题时,首先需要明确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绝对值是表示一个数与零的距离,因此它的值一定是非负的。根据这个性质,我们可以将绝对值题转化为不等式进行求解。

例如,题目给出一个绝对值不等式,要求确定满足不等式的数的取值范围。我们可以通过拆分绝对值不等式的条件,并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求解。在求解过程中,需要注意在拆分条件时考虑正负号的情况,以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

二、比例关系题

比例关系题也是事业单位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之一。比例关系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比例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解答比例关系题时,我们通常采用等比例原理或者交叉乘积法进行求解。

等比例原理适用于直接比较两组数之间的比例关系。当题目给出两

组数的比例关系时,我们可以利用等比例原理来求解未知数的值。通

过设置等比例方程,将已知的比例关系转化为方程,进而求解未知数。

交叉乘积法适用于已知比例关系中含有未知数的情况。当题目给出

已知比例关系和一组数的值时,我们可以利用交叉乘积法求解未知数

的值。通过将已知比例关系的分数形式转化为等式形式,并进行交叉

乘积计算,可以求解未知数的值。

三、变量关系题

变量关系题在事业单位考试中也较为常见。变量关系题主要考察考

职测数量关系:教你两招搞定事业单位中的排列组合

职测数量关系:教你两招搞定事业单位中的排列组合

职测数量关系:教你两招搞定事业单位中的排列组合

事业单位考试中,但凡涉及到行测科目,数量关系可以说是让大家谈之色变的一个部分。而这部分的排列组合类型题目经常会出现,很多同学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每当遇到数量部分就放弃,对于曾经在中学阶段学习过的排列组合问题也不再做,这是很不好的。其实,行测考试中,对于数量部分的考查,技巧性还是很强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数量关系中排列组合问题中的两种常用方法。

一、捆绑法

1.应用环境:出现元素相邻的时候

2.使用步骤:①将相邻元素捆绑起来,与其他元素一起作为一个大整体,进行排序。②将捆绑的元素内部进行排序。根据乘法原理①×②就是结果。

例.由数字1、2、3、4、5、6、7 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七位数,求三个偶数必相邻的七位数的个数有多少个?

二、插空法

1.应用环境:出现元素不相邻的时候

2.使用步骤:①排列其他无关的元素;②选空;③排空。根据乘法原理①×②×③就是结果。

例.由数字1、2、3、4、5、6、7 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七位数,求三个偶数互不相邻的七位数的个数有多少个?

这就是排列组合的捆绑法和插空法,相信大家已经学会了。其实数量也没有那么的难,尤其是事业单位中的数量题目,只要大家掌握了方法和技巧,解决数量题目不是梦。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事业单位数量关系:排列组合常用方法

事业单位数量关系:排列组合常用方法

在事业单位职测考试中,排列组合是重点也是难点,题型相对敏捷,对于思维力量要求较高。下面中公教育老师带领大家总绢非列组合的四种常用解题方法:优限法、捆绑法、插空法和间接法。

一、优限法

对于有限制条件的元素(或位置),解题时优先考虑这些元素(或位置),再去解决其他元素(或位置)。

例1:甲、乙、丙、丁、戊五个人参与演讲竞赛,甲不能第一个演讲,也不能最终一个演讲,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支配方式?

【解析】甲是这五个人里面有限制条件的元素,所以优先考虑甲。可支配在除第一和最终以外3个位置中的其中一个位置,有3种支配方式;再支配除甲以外的此外4个人,有A(4,4)=4*3*2*l=24种方式。所以共有3x24=72种方式。

二、捆绑法

解决要求某几个元素相邻的问题。先将几个要求相邻的元素看作一个整体,即视为一个大元素,与其他元素进行排序,再考虑这个大元素内部各元素间的挨次。

例2:甲、乙、丙、丁、戊五个人参与演讲竞赛,甲乙演讲的挨次要相邻,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支配方式?

【解析】甲乙要求相邻,将甲乙捆绑变为一个大元素与其他元素进行排序,把这五个人看作4个元素,全排列共有A(4,4)=4*3*2*l=24种方式,甲乙内部两个人可以调换位置,共A(2z2)=2种方法。所以共有24×2=48种方式。

三、插空法

解决要求几个元素不相邻的问题。先将其他元素排好,再将要求不相邻的元素插入已排好元素的间隙和两端。

例3:甲、乙、丙、丁、戊五个人参与演讲竞赛,甲乙演讲的挨次不能相邻,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支配方式?

【解析】要求甲乙演讲挨次不相邻,可用插空法解决。先把其他三个元素进行排序洪A(3,3)=3*2*l=6种方式,在将甲乙插空进去丙丁戊的间隙和两端共4个位置中的2个位置,有A(2z4)=4*3=12种方法。所以共有6×12=72种方式。

事业单位行测数量关系“蒙”题技巧

事业单位行测数量关系“蒙”题技巧

事业单位行测数量关系“蒙”题技巧

欢迎关注辽宁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2016辽宁事业单位大部分考试科目为职业能测试和公共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招聘信息。辽宁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整理了辽宁事业单位考试资料供考生备考学习。

在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一直是广大考生比较头疼的题型,很多考生因此会放弃。大家也都会迫切的寻找一些“蒙”的方法,力求找到成功的便捷之路。在这里,与大家一同分享一个“蒙”题方法——题干见和差、选项找和差。

所为“题干见和差、选项找和差”,指的是如果题干中存在着和或者差的关系,那我们在选项中也要找到相对应的和或者差的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甲乙二人从相距50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问相遇时甲走了多少米?在这其中我们虽然省略了一些已知条件,但我们仍会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甲走的加上乙走的,总共是50米。题目问的是甲走了多少米,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出题人会设置乙走的路程作为干扰选项。比如:A.10,B.25,C.30,D.40。在这其中,不难看出,A、D两个选项的加和刚好为50,很有可能一个是甲走的,一个是乙走的,所以我们实在不会算,通过揣测出题人的心理,可从AD两个选项中来“蒙”一个,往往正确的概率会高一些。

下面,我们通过观察几个例子,一起体会一下这个方法:

【例1】.已知甲、乙两种商品原价之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8折促销,乙商品提价10%,调价后,甲、乙两种商品的标价之和比原单价和提高了4%,求甲、乙两种商品的原单价各是多少?

A.20

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的常用公式

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的常用公式

行测常用数学公式

1.平方差公式:a +b ·a -b =a 2-b 2

2.完全平方公式:a±b 2=a 2±2ab +b 2

3.完全立方公式:a ±b 3=a±b a 2 ab+b 2

4.立方和差公式:a 3+b 3=a ±ba 2+ ab+b 2

n m +n m n m -n a mn =a mn ab n =a n ·b n

(1)s n =

2

)(1n a a n +⨯=na 1+21

nn-1d ;

(2)a n =a 1+n -1d ; 3项数n =

d

a a n 1

-+1; 4若a,A,b 成等差数列,则:2A =a+b ; 5若m+n=k+i,则:a m +a n =a k +a i ;

6前n 个奇数:1,3,5,7,9,…2n —1之和为n 2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d 为公差,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

1a n =a 1q n -1;

2s n =q

q a n -11 ·1)-(q ≠1

3若a,G,b 成等比数列,则:G 2=ab ; 4若m+n=k+i,则:a m ·a n =a k ·a i ; 5a m -a n =m-nd

6

n

m

a a =q m-n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q 为公比,s n 为等比数列前n 项的和

1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ax 2+bx+c=ax-x 1x-x 2

其中:x 1=a ac b b 242-+-;x 2=a

ac b b 242---b 2

-4ac ≥0

根与系数的关系:x 1+x 2=-a b

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试:行测数量关系16大核心公式汇总

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试:行测数量关系16大核心公式汇总

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试:行测数量关系16大核心公式汇总

事业单位考试中,数量关系版块往往让考生头疼。很多考生在答题时是连蒙带猜,以至于最后与成功的机会失之交臂。为了准确解答题目,中公教育特别整理了职业能力测试:行测数量关系16大核心公式汇总,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数学运算核心公式汇总

1、比赛场次问题

N为参赛选手数,

淘汰赛仅需决出冠亚军比赛场次=N-1,

淘汰赛需决出前四名比赛场次=N,

单循环赛比赛场次=_N^2,

双循环赛比赛场次=A_N^2。

2、弃9验算法

利用被9除所得余数的性质,对四则运算的结果进行检验的一种方法,叫“弃9验算法”。

用此方法验算,首先要找出一个数的“弃9数”,即把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如果和大于9或等于9都要减去9,直至剩下的一个小于9的数,我们把这个数称为原数的“弃9数”。

对于加减乘运算,可利用原数的弃九数替代进行运算,结果弃九数与原数运算后的弃九数相等。

注:1.弃九法不适合除法。

2.当一个数的几个数码相同,但0的个数不同,或数字顺序颠倒,或小数点的位置不同时,它的弃9数却是相等的。这样就导致弃9数虽相同,而数的实际大小却不相同的情况,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3、立方数列求和公式

1^3+2^3+3^3…+n^3=[1/2 n(n+1) ]^2。

4、日期问题

一年加1,闰年加2,小月(30天)加2,大月(31天)加3,28年一周期。

4年1闰,100年不闰,400年再闰。

5、传球问题核心公式

N个人传M次球,记X=(N-1)^M/N,则与X最接近的整数为传给“非自己的某人”的方法数,与X第二接近的整数便是传给自己的方法数。

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试:行测数量关系16大核心公式汇总

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试:行测数量关系16大核心公式汇总

事业单位考试中,数量关系版块往往让考生头疼。很多考生在答题时是连蒙带猜,以至于最后与成功的机会失之交臂。为了准确解答题目,中公教育特别整理了职业能力测试:行测数量关系16大核心公式汇总,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数学运算核心公式汇总

1、比赛场次问题

N为参赛选手数,

淘汰赛仅需决出冠亚军比赛场次=N-1,

淘汰赛需决出前四名比赛场次=N,

单循环赛比赛场次=_N^2,

双循环赛比赛场次=A_N^2。

2、弃9验算法

利用被9除所得余数的性质,对四则运算的结果进行检验的一种方法,叫“弃9验算法”。用此方法验算,首先要找出一个数的“弃9数”,即把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如果和大于9或等于9都要减去9,直至剩下的一个小于9的数,我们把这个数称为原数的“弃9数”。

对于加减乘运算,可利用原数的弃九数替代进行运算,结果弃九数与原数运算后的弃九数相等。

注:1.弃九法不适合除法。

2.当一个数的几个数码相同,但0的个数不同,或数字顺序颠倒,或小数点的位置不同时,它的弃9数却是相等的。这样就导致弃9数虽相同,而数的实际大小却不相同的情况,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3、立方数列求和公式

1^3+2^3+3^3…+n^3=[1/2 n(n+1) ]^2。

4、日期问题

一年加1,闰年加2,小月(30天)加2,大月(31天)加3,28年一周期。

4年1闰,100年不闰,400年再闰。

5、传球问题核心公式

N个人传M次球,记X=(N-1)^M/N,则与X最接近的整数为传给“非自己的某人”的方法数,与X第二接近的整数便是传给自己的方法数。

6、整体消去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敏感度训练

1、现在有10颗树,以怎样的栽植方式,能保证每行每列都是4颗?(画出种植图)

化学与数学的结合题型

2、水光潋影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后人追随意境,写了对联: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在以下两式的左边添加适当的数学符号,使其变成正确的等式:

1122334455=10000

6677889900=10000

我们首先应该掌握的数列及平方数

自然数列:1,2,3。。。。。

奇数数列:1,3,5。。。。

偶数数列:2,4,6。。。。

素数数列(质数数列):1,3,5,7,11,13。。。。

自然数平方数列:1*,2*,3*。。。。*=2

自然数立方数列:1*,2*,3*。。。*=3

等差数列:1,6,11,16,21,26……

等比数列:1,3,9,27,81,243……

无理式数列:。。。。。。等

平方数应该掌握20以下的,立方数应该掌握10以下的;特殊平方数的规律也的掌握:如,15,25,。。的平方心算法。

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测验主要是测验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计算的能力,体现了一个人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

数量关系测验含有速度与难度的双重性质。解答数量关系测验题不仅要求考生具有数字的直觉能力,还需要具有判断、分析、推理、运算等能力 .

知识程度的要求:大多数为小学知识,初中高中知识也只占极少部分。

一、数字推理

数字推理的题型分析:

1、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2、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3、等差与等比混合式

4、求和相加式与求差相减式

5、求积相乘式与求商相除式

6、求平方数及其变式

7、求立方数及其变式

8、双重数列

9、简单有理化式

10、汉字与数字结合的推理题型

11、纯数字排列题目

二级等差数列的变式

1、相减后构成自然数列即新的等差数列

25,33,(),52,63

2、相减后的数列为等比数列

9,13,21,(),69

3、相减后构成平方数列

111,107,98,(),57

4、相减后构成立方数列

1,28,92,(),433

5、平方数列的隐藏状态

10,18,33,(),92

二级等比数列的变式

1、相比后构成自然数列(或等差数列)

6,6,12,36,144,()

2、与交替规律的结合(相比后构成循环数列)

6,9,18,27()

8,8,12,24,60,()

3、常数的参与(采用+,-,*,/)

11,23,48,99,()

3,8,25,74,()

也可称做+1,-1法则

其他例题我会尽快编出,供大家参考.

(2)数字推理常见的排列规律

(1)奇偶数规律:各个数都是奇数(单数)或偶数(双数);[自然数列,质数数列等]

(2)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

(3)等比:相邻数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

(4)二级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

(5)二级等比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一个等比数理;

(6)加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和等于第三个数;

(7)减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

(8)乘法(除法)规律:前两个数之乘积(或相除)等于第三个数;

(9)完全平方数:数列中蕴含着一个完全平方数序列,或明显、或隐含;

2.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题主要考查解决四则运算等基本数字问题的能力。

数学运算的试题一般比较简短,其知识内容和原理多限于小学数中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实际问题(数字应用题)------------- 数学模型

推理

演算

实际问题的解----------还原说明-----数学模型的解

数学计算的题型分析

1.四则运算、平方、开方基本计算题型

2.大小判断

3.典型问题

(1)比例问题(2)盈亏问题(3)工程问题(4)行程问题(5)栽树问题(6)方阵问题(7)“动物同笼”思维模型(8)年龄问题(9)利润问题(10)面积问题(11)爬绳计算又称跳井问题(12)台阶问题(13)余数计算(14)日月计算(15)溶液问题(16)和差倍问题(17)排列组合问题(18)计算预资问题(19)归一问题(20)抽屉原理(21)其他问题

数字计算的解题方法

1.加强训练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

2.掌握一些数学计算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3.认真审题把握题意

4.寻找捷径多用简便方法

5.利用排除法提高做题

数字计算的规律方法概括

一.基本计算方法

(1)尾数估算法

(2)尾数确定法

(3)凑整法是简便运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即根据交换律、结合律把可以凑成10、20、30、50、100。。。的数放在一起运算,从而提高运算速度。基本的凑整算式:25*8=200等。(4)补数法 a、直接利用补数法巧算

b、间接利用补数法巧算又称凑整去补法

(5)基准数法当遇到两个以上的数相加且这些数相互接近时,取一个数做基准数,然后再加上每个加数与基准数的差,从而求和。

(6)数学公式求解法

如:完全平方差、完全平方和公式的运用考查。

(7)科学计数法的巧用

二.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

工作量=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量 /工作时间

总工作量=各分工作量之和

此类题:一般设总的工作量为1;

三.行程问题

(1)相遇问题

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甲乙一起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ab之间的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的速度*相遇时间+乙的速度*相遇时间=甲乙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