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方案
2024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参考(3篇)
2024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参考____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____年将会实施一项全面的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具备创新意识、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合作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个体,并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1. 课程设置:1.1 以综合素质教育为基础,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各个学科领域都能取得适当的成就。
1.2 强化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引入跨学科学习,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1.4 课程设置要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2. 实施措施:2.1 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确保课程内容与改革目标相符。
2.2 建立教师培训系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以适应新的课程要求。
2.3 改革评估方法,从传统的基于记忆的考试向更加综合的评估方式转变,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综合能力的评估。
2.4 设置学科综合实践项目,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应用所学知识,并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2.5 建立信息技术支持体系,推广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和学习过程。
3. 教学方法:3.1 引入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主动构建知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索精神。
3.2 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推动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开展实验、讨论、研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4 注重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其提供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挑战,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4. 教育资源:4.1 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建设更加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和硬件条件。
4.2 注重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教师的待遇和教师的数量,并组织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课程改革方案
课程改革方案一、目标设定优化课程设置: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调整课程设置,确保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促进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道德、法治、体育、艺术等方面的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具体措施更新课程内容: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最新、最实用的。
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加强实践性教学:在各个学科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有机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综合素质教育:通过开设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组织课外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教师培训与改革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转变教师角色:鼓励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四、评价与监测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价。
加强监测与反馈:定期对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五、家校合作与社区参与加强家校合作: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共同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
鼓励社区参与:与社区合作,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课程改革方案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和配合。
通过实施这一方案,可以推动教育教学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2024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3篇)
2024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____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____年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传统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
因此,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成为了当前的任务之一。
尤其在教育部实施“新高中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各地的高中教育已取得长足进展,但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此,____年新课程改革将在现有基础上推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二、改革目标1.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2. 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实践素养;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4. 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5. 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改革内容1. 课程设置:(1) 中学课程设置将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精简课程,提高教学效果。
(2) 开展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个人发展兴趣。
(3) 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开设,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方法:(1) 推行问题导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推行项目化学习、实践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3. 教育评价:(1) 转变教育评价方式,弃用传统的笔试成绩评价,注重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引入多元评价方法,包括平时表现评价、项目评价、口头表述评价、实践能力评价等。
(3) 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减少评价结果对学生择校、升学和就业的影响。
四、实施步骤1. 制定实施计划:(1) 成立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时间表。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五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新课程改革试验工作的展开,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研方式已凸显出了它的弊端,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对新课程改革活动的实施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彻底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切实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法规和教育方针,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转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认真探讨新课改精神实质和素质教育规律,紧紧围绕"学校有特色、课改有实效、学生有特长"这一办学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改革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新课改为依托,不与重点校攀比,"低起点,广开路、多成才"的路子,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课改实验落地生根。
二、具体实施办法。
1.建立机制,鼓励"课改实验"。
(1).健全___。
学校设立中心教研组,由专人负责。
配备兼职教研员,整合骨干力量,加强中心教研组工作,将课改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之中,作为教务工作的核心,由教务主任亲自管理、督促、指导实施,作为学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校长统一部署支持、协调、落实政策。
(2).完善制度。
学校制定相应的《新课改实施方案》、《新课改实践奖励细则》、《教科研制度》、《经验资料收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新课改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3).积极创设条件、支持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以加强交流,取长补短。
鼓励教师进行业务进修和函授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师合格率。
2.开足开齐课程,保证"课改实验"。
课改实验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主要来自课堂,规范的课程设置是课改实验的基本条件之一。
(1).学校必须保证开足开齐课程,不增加考试课程课时,不减少或挤掉音、体、美、劳技、信息技术等课程。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例(3篇)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例为深入推进我校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育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构建高效课堂为载体,以教师全员参与教研活动为抓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根据教育___深化基础课程改革的意见,结合各学科的实际状况,制定本校实施方案。
一、___机构:成立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组长:王志彬副组长:施国锡成员:班子成员二、课改目标。
进一步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引导教师全员参与教学研究,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工作机制。
通过努力,使我校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取得新突破、凸显新亮点、开拓新局面。
具体到课堂上要体现让教师授课时间减下来,让学生全部动起来。
三、课改方式。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典型引领。
四、课堂模式:1、时间模式。
20+25(老师___分钟,学生___分钟)重难点知识教师精讲不超过___分钟,把其余的知识点放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解决。
2、___形式。
师生合作,学生和谐互助。
3、教学方式:(1)明确目标。
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自主学习:a、学生学什么。
b、达到怎样效果。
(3)展示达标:对自主学习效果进行展示,确保自主学习有成效。
(4)交流探究。
教师、学生提出问题交流探究。
(5)解惑拓展。
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精讲点评,拓展延伸。
(6)穿插练习。
每个知识点进行穿插练习。
(7)巩固反馈。
以课堂练习、检测等形式巩固知识,反馈教学效果。
五、实施措施1、建立课改经验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管理、检查、指导、评估等工作。
各教研组具体___实施工作,学校领导要承包不同年级组、备课组,___教师参加理论学习,通过参与___备课、听课、总结会,举办观摩课,推动本组课堂教学改革。
2、把学习芦新村学校经验和校本教研活动结合起来,引导教师借鉴芦新村学校的成功经验解决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分学科确定不同的研究课题,以开发校本课程为目标,通过课题研究把芦新村学校经验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在借鉴、移植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5篇
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5篇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精选篇1)一、秉承理念与指导原则(一)秉承理念1.以兴趣为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以思维为主线;(语文课堂就是思维的课堂)3.以情感为动力;(情感是搞好语文教学的根本动力)4.以互动为形式;(合作探索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途径)5.以提升为目的。
(提升学生的智力能力情感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二)指导原则在知识教学中,讲求“基础性”,紧扣一个“实”字;在能力训练中,讲求“实用性”,突出一个“活”字;在课堂教学中,讲求“文化性”,强调一个“厚”字;在授课方法上,讲求“探索性”,力求一个“新”字。
(三)开展好“三化五步”教学模式(重点学习)我们结合校本实际,不断完善“三化五步”教学模式,即:“三化”(教学活动化、学生主体化、能力层次化)为主要理念,以“五步”教学流程(导、学、探、练、结。
导:激发兴趣、目标导学;学:自主学习,自我感知;探: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练:训练反馈,当堂检测。
结:拓展延伸、师生小结)为具体操作手段,探索打造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途径。
1.三化”:教学活动化、学生主体化、能力层次化(1)教学活动化:从活动入手激起孩子学习欲望,要以歌谣、游戏、故事、动画、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动起来。
但是活动不是简单为了热闹而组织的,而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历和学习经验的情景,预设有趣还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主动学习,达到课堂即游玩,游玩及学习的境界。
(2)学生主体化:让学生的全面参与课堂,让学生全面发展,让老师在不断重复的课堂灌输中解脱出来,把老师一湘情愿的主动变为被动,把学生的不情愿变为主动,需要课堂教学主体化。
(3)能力层次化: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课堂培养目标上,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起步就规划和制定不同层次的能力达成目标。
从而使他们的能力培养具有层次化,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都具有可达性,都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都能够收获成功的自信。
2024年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参考(3篇)
2024年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参考____年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参考一、背景和目标____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年份,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年份。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课程内容过于繁杂、考试压力过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可以参考以下的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二、课程设置调整1.核心课程设置将语文、数学、英语定为核心课程,其他学科设置为拓展课程。
核心课程将突出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拓展课程则可以提供学生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2.跨学科课程设置增加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如科技创新、艺术与音乐、人文社科等。
这些课程将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体性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3.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增加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4.选择性课程设置鼓励学校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设置一定数量的选择性课程,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个性发展。
三、课程内容调整1.精简课程内容精简核心课程的内容,减少冗余知识和概念。
尤其是在语文和数学方面,注意剔除过时和无用的知识点,突出基础的扎实性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培养。
2.注重课程整合鼓励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整合,将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例如,在语文课程中可以引入科学实验和历史背景,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语文知识的应用场景和意义。
3.促进跨学科学习推行跨学科学习的教学方法和项目,让学生能够在多个学科中探索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一个科技创新项目中,学生可以运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4.加强实践与社会参与注重实践和社会参与的课程设计,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学生可以参与到社区环境保护或志愿者活动中,锻炼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本(八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本一、实施目的贯彻落实教育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____决定和省教育厅《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尽快适应教育的新形势,切实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确保新课程改革的的稳步实施。
二、内容与方法:起始年级、起始学科率先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同时带动所有年级所有学科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三、工作任务:1、建立____,加强领导为加强对课程改革推进工作的领导,学校建立四级____网络。
(1)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张家玉、张遂道、赵云湘、田杰组成,张家玉任组长。
(2)课程改革管理实施小组:由教导处和教研组具体负责。
(3)课程改革学习研讨小组:由各学科、各年级教研组长任课程改革学习研讨小组组长,具体负责新课程学习研讨及落实工作。
(4)课程改革实验人员:学校全体教师都为课程改革实验教师。
2、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利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等,____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学习省市文件,深化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理解推进课改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统一思想,端正态度,克服课改“无关论”、“简单论”、“困难论”等不正确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投身课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积极向教师、向学生、向家长进行宣传,营造人人理解课改支持课改的良好氛围。
3、重视培训,更新观念学校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培训采用互动方式,讲授与研讨、教学观摩、方案设计、说课等有机结合。
暑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系统培训,帮助教师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总体思路,逐步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平时通过学科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____备课活动使广大教师熟悉所教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新课程在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新要求,帮助教师逐步理解新课程,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通过“一人两课”、“每周一课”、“园丁之歌”、“个案设计”、“说课竞赛”、“课件制作竞赛”等活动,加强新课程的研讨工作。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____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决定在____年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
二、改革内容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改革内容如下:1. 课程结构调整(1)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两部分,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政治、历史、地理等传统学科,拓展课程包括艺术、体育、科技、心理健康、社会实践等。
基础课程占据学生学习时间的80%以上,拓展课程占据学生学习时间的20%以下。
(2)每个学科的课程设置合理,突出质量而非数量,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2. 学习方式改革(1)采用跨学科的学习模式,突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3)提倡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调研、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4)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3. 教学内容改革(1)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2)增加社会实践和实践技能培养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将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4. 教师培养与评价改革(1)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2)改革教师的评价机制,从重视教学效果转向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3)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纳入评价范围。
三、实施路径1. 制定实施计划(1)成立由教育部、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机构等组成的专家团队,制定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课程改革实施方案5篇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课程改革实施方案5篇篇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上海市正在推进的二期课改精神,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以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为目标,立足校本,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各种教育资源,以教育科研引路,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转变教学方式,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逐步调整课程设置,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努力完善课程结构,扎扎实实推进课程改革。
二、目标与任务1、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以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为核心内容,采取立足校本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培训。
一方面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教育、教学骨干课程培训活动,另一方面认真组织校本培训,请专家来校作课程改革专题报告,到课程改革先走一步的学校考察学习,系统地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课改理论著作。
2、提倡“有意义”教学,打造“绿色课堂”。
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准确把握和全面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优化基础型课程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立足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宗旨,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构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不断完善学校课程结构,开发建设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拓展学习时空,加强学科间的延伸拓展与交叉融通,实现课程的校本统整,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习经验,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4、做好以新课程的实施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修,以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大力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能力,确保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5、加强与改革评价制度。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7篇)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7篇)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精选7篇)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篇1为有效实施新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以开齐上足各门课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为基本思路,依据区教育局《长春市双阳区教育局20__年工作要点》和《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改革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积极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的工作。
二、课程改革工作的目标1、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南,开齐开全课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通过课程改革,充实新的课程内容,开发好校本课程,优化课程实施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加快评价制度的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
4、完善教师培训机制,造就一批立志于课程改革的研究型教师。
三、课程改革工作的主要内容1、实施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建立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有机结合的课程体制,开发特色教育资源,形成我校特有的校本课程内容。
2、创造新的教学模式,以“激趣质疑、合作探究、体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改革与实践的研究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
3、对教师进行培训,加强备课、讲课、作业、辅导、批改、评价等工作的实施与管理,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四、课程改革工作的形式主要采取两种形式:1、教师自主研究。
2、集体研究:校本教研与大区域性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我校突出校本教研的以校为本、体现科研需要依托、需要依靠、形成网络的特征,确定了“以学校为主体、以区域为依托、以教研部门为指导、以网络为平台”的校本教研形式,即结合本学区实际创建全新的教研模式,以转变课堂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为目标,以“区域性互动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为载体进行实践探究。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五篇)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基础教育小学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实施方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___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__决定》和《___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及永昌县关于基础教育小学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步骤、主要任务等的要求,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状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验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1、指导思想。
以《国务___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__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积极推进我校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课程改革实验稳步进行。
2、目的和任务。
(1)通过对新教材的试用实验,积累成功的经验,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依照新的课程要求,探索符合课程体系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的改革。
(3)依照新课程标准赋予教育教学的新观念、新思想,研究适合其思想的“主动——合作——探究——创新式”的模式。
(4)在教材试用实验中进一步验证课程标准,检验新教材在全面的教学质量分析、评价体系下的实用程度,为教材编审部门提供进一步修订新教材的科学依据。
(5)探索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建立适应新课程体系的,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实验的范围、人数、时间我校一—五年级为新课程实验的年级。
三、实验实施措施1、转变观念。
切实转变观念,端正办学思想,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规定,在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抓好学科课程优化,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完善与校本课程开发。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深入探讨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目标,以研究过程为主线,以质疑问难为标志,以教学民主化为保证,全面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培养创新人才而施教,要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课堂上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想、答案让学生找、结论规律让学生说;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给学生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用信息技术来整合教学、用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注重学生动手实验、实践操作。
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六篇)
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____年____月,我校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新一轮课改在观念、目标、内容、方法、管理与评价诸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切实推进课改工作,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国家的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扎实有效的开展课改,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发展,开创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二、具体目标:1、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
3、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主动提高。
4、注重学科整和,改变以往学生学科缺乏整和的现状,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5、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课程资源。
三、组织领导组长:副组长:组员:四、资源配备:1、教师配备:为确保新课程实验顺利进行,组建一支学历层次高,业务素质精,年龄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师队伍。
2、后勤服务。
后勤为课改服务,主动、及时提供物质保障。
五、实施措施:师资培训。
“先培训,后上岗”,课改工作中教师观念的变革是最重要的,顺利推进课改实验,教学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要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
所有新一年级的任课教师必须参加县组织的课改培训。
参加校级培训,新课程标准作读,新课程编写的新观念,新教材的使用及教法,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等等。
2、教学研讨。
教师教学观念的真实体现在课堂,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教学活动无疑对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①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论。
②公开教学:上实验课、示范课、对比课,重点探究新课程课堂教学设施,新观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教学活动评比。
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重点探索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
实施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方案(通用8篇)
实施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方案(通用8篇)实施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方案精选篇18月16日,德宏州委、州政府启动了德宏州教育教学改革,并将州民中、芒市中学、梁河一中、__一中等学校作为改革试点学校。
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在白涛教授的指导下,__县教育局在__一中高中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现已全面启动实施。
并将于9月在全县部分中学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为认真做好此项工作,根据德政发【】199号《德宏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宏州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经县教育局研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请各学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提高课堂效益为突破口,全面推动我县基础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改革目标和任务通过3-5年的实践和努力,全县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并步入良性发展阶段,课堂教育教学发生明显变化,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理念发生转变,教学和学习状况发生变化,学校工作效益和教学明显提高。
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缓解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改变我县教育落后局面,形成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模式。
三、改革内容本次改革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教育主管部门要变单一的行政管理为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相结合。
要将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下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上,把政府的宏观政策具体地落实在学校的管理上。
深入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增强对学校的服务意识。
让每一个职能部门对口承担一个乡(镇)或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监督、指导和服务工作,将干部的考核与学校的工作绩效挂钩。
要让教科研部门和学校参与职能部门的宏观管理。
在教育主管部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推行管理措施的时候,邀请教科研部门和学校的有关领导或专家参与,或建立一支常态的业务专家队伍为职能部门的宏观管理出谋划策。
(二)教研部门要建立以教科研部门为核心的业务管理机制。
要加强教科研部门建设。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四篇)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我们决定在____年实施全面的课程改革方案。
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目标设定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4.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三、主要内容1. 课程内容的精简和优化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将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削减冗余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增加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强化跨学科教学鼓励各个学科之间的合作与融合,强化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开设跨学科课程,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性课程和实践项目,提供学生参与实际问题解决的机会。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5. 加强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评价重点从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转移到对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不再注重应试成绩。
四、实施策略1. 制定改革方案成立专门的课程改革工作组,负责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
该工作组应由各学科教师、教育专家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等组成,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培训教师组织针对教师的培训和研讨会议,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的更新。
帮助教师理解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提供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的指导,确保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四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国教育部将于____年实施新的课程改革。
本实施方案旨在详细规划____年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操作步骤,以保证实施顺利进行。
二、目标1.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健康体魄和创新精神的公民。
3. 培养具备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内容1. 课程设置(1) 优化基础教育课程,注重核心素养培养,明确课程目标和体系。
(2) 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 开设思想品德课程,加强德育教育的力度。
(4) 加强社会实践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开展多元化课程,鼓励学生发展个人兴趣和特长。
2. 教学方法(1)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 实施问题导向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推广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注重实践教学,开展实验、实训和实践活动。
(5) 创新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3. 师资培训(1) 加强新课程理念和方法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 定期组织教师交流研讨,推广教学经验和好的案例。
(3) 鼓励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提高专业素养和能力。
四、步骤1. 准备阶段(1) 成立新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动改革的整体工作。
(2) 制定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3) 组织专家进行新课程改革研究,明确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4) 开展宣传工作,让教师、学生和家长了解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内容。
2. 实施阶段(1) 开展新课程的试点工作,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2) 制定新课程教材和教学大纲,保证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3) 加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改进。
(4)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本(四篇)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本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通过对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案等方面,对____年的课程改革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学生在知识面和综合素质上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此外,教育的评价体系也亟待改革,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目标____年的课程改革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和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具体目标如下:1. 加强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构建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三、内容____年的课程改革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教学内容的调整:加强学科知识的整合和跨学科的教学,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传统学科进行优化,将知识点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全新的学科框架。
2. 教学方法的更新: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问题导向的学习、探究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
通过实践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评价体系的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减少对分数的过度依赖,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综合性评价。
4. 选修课程的开设:增加选修课程的种类和数量,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选择,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四、实施方案为了有效推进____年的课程改革,我们可以制定以下实施方案:1. 制定改革计划:成立专门的工作组,负责制定相应的改革计划,明确各项任务和时间节点。
2. 教师培训与提升:组织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更好地实施新的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篇一一、指导思想为了更好推进我校小班化“五环节”教学模式实验实施,切实提高我校广大任课教师对我校“五环节”教学模式课程改革的认识,探索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完善“五环节”教学模式操作过程,经学校研究决定于9月25日起开展小班化“五环节”教学模式岗位练兵课活动。
力争通过本次活动能不断总结推广“五环节”教学模式成功经验,解决“五环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打造我校教学改革的新特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二、活动主题教科研主题:探索课堂教学实效,完善五环节教学模式活动重点:本次练兵课活动要实现与我校十三五课题的`有效对接,因此按照课题实施的进程,本次练兵课的重点,各教研组和教师要放在探索“合作探究”环节组织的有效性上。
三、活动时间开展顺序:先初中部进行,后小学部进行四、参与人员中、小学全体一线任课教师五、活动要求1、本次练兵课所有任课教师要积极参与,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拒绝听课,只要是一线在岗教师不分年龄大小都要参与此次活动,而且必须按照学校安排的时间来进行。
如有极特殊情况须提前向校领导请假,并告知教导处以重新安排讲课时间。
2.各科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一定要认真组织好课前的教研活动,组内教师要进行集体教研。
3.每位教师务必按照我校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要求,深入研究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做好对学生学习前置的指导,力争通过问题的设计能有效组织学生小组间的合作探究,在课堂上力争“合作探究”不流于形式。
出课教师上课需把教学设计上传到学校网站个人空间,教学设计要突出活动主题,既围绕“五环节”教学,又要体现出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上完课后打印好及时上交教导处,也可交给教研组长由教研组长收齐后一并上交教导处。
4.当堂没课教师要积极参与听课活动,特别是同学科或同教研组老师有课时,务必自行串好课,参与听课活动。
听课教师要做好听课详细记录。
学校会及时在微信群通报听课教师参与情况。
最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精选7篇)
最新课程改⾰实施⽅案范⽂(精选7篇)最新课程改⾰实施⽅案范⽂(精选7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作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案,⽅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法计划。
那么⽅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最新课程改⾰实施⽅案,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课程改⾰实施⽅案篇1 随着教育局新⼀轮课堂改⾰的不断深⼊与推进,各学校在实施变⾰课堂上都在为寻找⼀条符合⾃⼰的课改之路⽽各出奇招、各显神通。
我校不断尝试变更教学⽅法与策略,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静为动,让学⽣主动地参与学习,体现以⽣为本,让学⽣感受成功的办学宗旨,真正让学⽣“动”起来,让课堂⽓氛“活”起来。
⼀、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为,提⾼教学效率。
在教学设计上,要侧重学⽣学什么?怎样学?学的结果如何?教师如何指导?充分调动、发挥学⽣的主体作⽤,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把发展空间留给学⽣,最⼤限度地提⾼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以“教会学⽣学习”为根本,树⽴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的思想,致⼒于教学⽅式和学习⽅式的转变,促进学⽣主体的回归和学习能⼒的提⾼,激发学⽣的内在动因,促进学⽣的主动发展。
近年来,我校以市级课题“农村⼩学⽣⾃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为引领,不断在全校开展研究与实践。
进⼀步深⼊到课堂教学中,寻找教育教学理论与农村⼩学⾃主学习培养的最佳契合点,从理论上进⼀步丰富农村⼩学⾃主学习教学理论,从⽽在实践上更好地指导农村⼩学⽣⾃主学习的教育。
⼆、具体实施 总概括起来:⼀个转变,两个变⾰,三⼤原则 (⼀)教学观念的转变 1、开展课改总动员 通过观看⽣本课例,⼤量购买变⾰课堂的有关书籍,让全体⽼师形成⼀种课改势在必⾏的氛围,意识到是时候要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了。
2、做教师思想⼯作 思想引领⾏动。
要想真正变⾰课堂,⾸先就要转变领导及教师的思想观念。
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精选5篇)
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精选5篇)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篇一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精选5篇】1、加强爱国教育,引领教师传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2、加强爱岗敬业教育,促进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3、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帮助教师提高抵制有偿家教及其他不良诱惑的能力4、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教师依法执教意识和提高依法施教能力5、加强伦理知识教育,引导教师正确处理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关系6、加强为人师表教育,塑造教师良好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7、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教师心理素质,提高克服心理挫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8、加强终身学习教育,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加快教师专业发展(一)搭建学习的平台,丰富教师的理论内涵,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1、以学习为途径,采取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1)集中组织教师认真开展学习实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常州市“八要十不”师德自律规定》《实验初中德育必做》《教学责任书》等,对其内容进行集中学习,做到对内容的深入领会。
(2)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对《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依法执教的能力。
(3)每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对新课程相关的理论进行深入系统学习,让教师更深入地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积极贯彻教育局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工作的意见》,组织教师学习,提高道德素养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4)采取指定读书与自主读书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给教师推荐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学校从网上下载有价值的材料印发给教师阅读,同时要求教师进行自主读书40学时,提倡读书笔记写出心得体会。
以此促进教师基本素质和理论水平的提高。
引领教师读书,丰厚底蕴。
(5)与教师签订禁止“三乱”、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教学责任书》,通过《德育必做》考核细则,对教师的师德情况进行日常量化考核,对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6)通过师德征文和经验交流会深化师德建设,在理论与实践历炼中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品位的教师队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体适能路径
我国从1985 年开始,每五年进行一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全面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逐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投入,但由于教育制度、学校体育的工作机制存在的诸多弊端,体育课程目标和内容与学生的特点、社会发展现状严重脱节,学生体质改善的效果并不明显。
出现学生体质不断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
从本质上看,现阶段学校体育教育和学生过于重视体育的目标效果,而忽视体育的过程体验。
一、青少年体育活动的特点
( 一) 静态的生活方式
越来越多的静态生活方式正在挤压学生的时间与空间,电视、电脑和网络游戏、聊天吸引住了他们的眼球和精力,使学生体育活动量大大减少。
现在学生中普遍出现“运动不足”、“肌肉饥饿”等现象。
学生对实际身体活动量的需求在正常体育课堂中无法得到满足。
学生主要通过体育课、体育竞赛、课外体育竞赛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竞赛来实现身体锻炼。
( 二) 缺少日常健康行为习惯
学校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阶段,学生应该掌握必要的健身手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终身体育的形成和科学健身提供服务。
但从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缺少日常健康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适当锻炼、适度睡眠等。
( 三) 学生对健康行为的认知水平较低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怕苦、怕累、没有必要锻炼和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等。
学生对体育锻炼认知水平较低导致了体育锻炼行为实施和体质健康水平的不断下降。
二、健康体适能
由西方运动生理学界首先提出“体适能”这一概念,作为衡量人体健康水平的标准。
同样作为指导性思想运用到运动训练中。
体适能与工作、学习、娱乐和应急处理等生活情况紧密联系,人体对环境、生活以及运动的应变能力称为“体适能”。
广义上的体适能是健康概念的延伸,是指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体适能的三部分构成中,与健康有关的体适能是指一般人为了促进身心健康、预防各种疾病、增进工作效率、提升生活质量等目的所需的能力,是一般运动体
适能和专项运动体适能的基础,对于任何人都是极其重要的基本能力,它主要是身体活动和健康两条主线。
它包括心肺功能、肌力和肌肉耐力、柔韧性和合理体成分。
身体成分是指人体内部组成部分中所占的比率,只有在正常的身体成分比范围内,身体才能健康,才可以对一些基本进行抵抗才可以防止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
肌肉耐力与肌力,将肌肉能够产生的最大力量成为肌力,而肌肉所能维持收缩的能力成为肌肉耐力。
这两者是维持正常工作的基础。
心肺耐力,简称为有氧耐力,是维持健康体质的重要因素,是保持持久工作的基础。
将无疼痛情况下关节活动的最大方位称为柔软素质。
三、健康体适能课程
( 一)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凸显健康体适能理念
体育课程改革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将课程结构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校外,使体育课程不但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运动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也为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而服务。
改变以往体能和技能为核心的课程理念,依据健康体适能指标来进行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心肺耐力是维持人体生命的主要动力,是一个人在某一特定运动强度下持续身体活动的能力,是健康体适能各项指标中的核心部分。
因此,加强心肺功能干预,对青少年拥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健康体适能的提升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课外体育活动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提供了保障,使体育课程实施的薄弱环节得到了巩固和提高,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二) 实施健康教育,提高认知水平
学校是教育的重要平台,健康知识传授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处于薄弱环节。
通过理论强化,学生的认识水平提升,为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提供了动力,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为终身体育的形成和科学健身提供保障。
构建健康知识模块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和推广将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自我意识水平和行为能力。
开展全校性运动健康知识讲座,开展与健康相关的营养学知识,运动健身常识、运动安全知识等健康教育是后续工作。
终身体育作为一种体育态度是通过对体育兴趣的培养以及体育锻炼形成的。
这样才可以保持良好的体
育形态,并得到稳步发展。
( 三) 提升学生健康管理能力
健康管理是对学生健康的测试、评价、干预循环的过程,其中干预是管理过程的核心。
完善体质健康测试、运动处方开设、健康知识普及、运动锻炼指导和运动损伤康复等健康管理相关环节和内容,提升学校的健康管理水平,是有效提高我国学生综合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身体活动价值的认识,需要对学习者进行这样往复的活动训练,从提高使身体的活动实践能力以及掌握良好的锻炼身体方式。
四) 强化核心指标
针对生活方式和习惯、健康指标等因素,以健康促进教育为重点,改善学生的健康水平。
建立健全学校体质健康服务体系,同时学校要坚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干预,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
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部分指标下降是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主要原因。
加大薄弱环节的干预,在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考核中加入相关内容进行相应指标的强化教育。
其中主要包括加大柔韧素质、肌肉适能和心肺适能训练的比例,实现健康体适能指标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
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多途径进行有效干预。
同时,全校范围的课余活动也是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
四、建议
( 一) 通过课内外一体课程训练,提高身体素质
继续深化体育改革,将青少年的体育活动生活化、经常化、自觉化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协调体育课程、俱乐部活动以及课余锻炼、业余训练和竞赛,形成体育课的“课内课外一体化”,促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 二) 提升学生健康管理能力,完善健康服务体系
引导学生进行个体的健康管理,以健康能力培养为核心,有效促进青少年健康行为能力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形成。
指导学生制订运动处方进行干预,实现体质健康的自我改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行为—习惯的关系链,从根源上解决终身体育的实施困境,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