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5.2伶官传序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 伶官传序
反问——否定“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说法设问——强调成败得失“皆自与人”
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正反对比论证(理)
(对比盛衰之境地)
连用两个疑问句
学习文言知识
故方其壮①也,举②天下之豪杰莫③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④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⑤。 夫祸患常积⑥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⑦,岂独伶人也哉!
分析理解
1.通过第二段的叙述来看,“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在于什么?答:2.晋王临终遗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单回答。答:3.这两段各自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答:
“忧劳可以兴国”。
告知三件憾事,劝庄宗完成遗愿。
第一段议论,第二段记叙;总分关系。
分析理解
本段采用什么论证方法叙述了一个什么历史事件?为什么选择这一史实?明确:事例论证晋王三矢的史实——复仇灭敌——“得天下”原因——庄宗得天下的过程已经写入《新五代史》的《唐本纪》中,序中再写未免重复,也会造成文势拖沓,且不符合序论的体制。此处选用这一故事属于传说,不能确定为史实,但其在当时有相当的影响,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为慎重,欧阳修在其前面加了“世言”二字以强调这个故事的传说性质。这个事件是本文的中心论点的主要例证,也是下文展开议论的基础。
朗读课文·学习课文
学习文言知识
呜呼!盛衰之理①,虽曰天命,岂②非人事③哉!原④庄宗之所以⑤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问:作者对天下兴衰持怎样的看法?
答: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明确:立论——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呜呼!”——奠定全文叹惋的感情基调; “盛衰之理……岂非人事哉!”——转折关系反问句,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强调人事的作用; “原庄宗……可以知之矣”——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说明本文的立论依据,引起下文。
语文《伶官传序》(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精品PPT课件
算一算:
年代
908 年
912 年
923 年
岁 数 事件
23岁 受三矢继父遗命
27岁 系燕父子以组
38岁 41岁
函梁君臣之首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得天下------ 1年5 失天下------ 年3
------ 盛
------ 衰
为什么?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 不是由于人的作为吗?
伶 官( 传北
宋
序)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 作的序。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 史上的动荡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 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 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 从谦等包围。 后叛乱四起, 庄宗亲征败回, 众叛亲离,伶官 又乘危作乱用乱 箭射死庄宗。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 伶人也哉?
明确: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 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 取决于人事的道理。欧阳修写《伶官传》 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借古讽今,告诫北宋 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人而身 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 励精图治。
探究:对庄宗得失天下,欧阳修在本
文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 事哉?”的观点,对此,同学们肯定有 自己的认识和个性化的评价,那么请结 合历史知识和社会现实,来发表一下自 己的见解。
课件下载后可自由编辑,如有不理解
之处可根据本节内容进行提问
Thank you for coming and listening,you can ask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is section and this courseware can be downloaded and edited freely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伶官传序》示范课件
链接:背景 岂独伶人也哉?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 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 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 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 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 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作者写作意图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目的是评 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借事论理,讽谏当 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力戒骄奢、居安思危、防微 杜渐、励精图治;通过总结历史教训,也表达了 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英 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 格 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兰 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 民 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 谣 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
表示原因。译为“……的原因(缘故)”
⑤故天将降大任……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表示手段或凭借 。译为“用来,用来……的;用
来……的人(方法、东西、工具)”
☆
词类活用
函梁君臣之首 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木匣子装
•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
7.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 有别的 影响, 原因在 于阅读 并非是 对作品 的简单 再现, 而是一 个积极 主动的 再创造 过程, 人生的 经历与 生活的 经验都 会参与 进来。
•
8.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 解力有 所欠缺 ,所以 在读书 时往往 容易只 看其中 一点或 几点, 对书中 蕴含的 丰富意 义难以 全面把 握。
函梁君臣之首 抑本其成败之迹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词:人事、所以、遗恨、何其、忽微 3、句:a盛以锦囊 b系燕父子以组
语文:5.2 伶官传序 课件(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共46张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 • • • • • • • •
五、特殊句式 (1)①梁,吾仇也 ②此三者,吾遗恨也 以上为________句式。 (2)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以上为________句式。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以上为________句式。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 三、一词多义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四、词类活用 (1)负而前 驱 . ________________
(2)仓皇东 出________________ . (3)抑本 其成败之迹________________ . (4)忧劳可以兴 国________________ . (5)函 梁君臣之首________________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 曲文后三句直承上文,直抒胸臆。“伤心秦汉,生民涂炭” 概括总结,因为三个事例都发生在秦汉。秦汉是如此,那么 秦汉以后又如何呢?作者所处的元代又怎样呢? 自然都足以 令人“伤心 ” ,也都是 “ 生民涂炭 ” 啊!作为读书人的作者 却无能为力,只有一声长叹:民生疾苦更甚于英雄末路。从 而表现了作者鲜明的同情人民的政治态度。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 曲文前三句,作者从我国历史长河中选取了三则典型事例。 一是楚汉相争,项羽的宠妃虞姬自刎于乌江之畔。明写虞姬 之死,实写项羽的失败。项羽是英雄末路的典型。二是三国 赤壁之战,周瑜战绩辉煌。周瑜是英雄得志的典型。三是班 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是东汉的名将,他虽然一生战 功赫赫,但他在西域长达三十一年之久,晚境凄凉,欲归而 不可得。班超是英雄落寞的典型。通过这些事例,作者意在 表明:成功也罢,失败也罢;得意也罢,失意也罢,都改变 不了人民受苦受难的悲惨命运。
5.2《伶官传序》课件(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 哉? 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 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 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盛衰在于人事
908年(23 23岁) 23
“与尔三矢” 尔三矢” “系燕父子以组” 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梁君臣之首”
▽
庙
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912年(27 27岁) 27
923年(38 38岁) 38
926年 (41 41岁)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身死国灭, 天下笑” 41
得天下 ------ 15年----盛 失天下 ------ 3年----衰
为 什 么?
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 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伶官传序
欧阳修
伶: 乐工,艺人。 伶官:乐工作了官。
时代背景简介
1.《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 官传》作的序言。 2.五代,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 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3.《伶官传》主要记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 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祸国乱政 的史实。 4.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目的 是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当时的北宋统治者。
使动用法 兴、词
判断句子的句式特点 A.此 此 B.盛 盛 C.系 系 D.身 身 E.智 智 F.遣 遣 G.燕 燕 三 者,吾 遗 恨 也 以 锦 囊 燕 王 父 子 以 组 死 国 灭, 为 天 下 笑 勇 多 困 于 所 溺 从 事 以 一 少 牢 告 王,吾 所 立
教
训
祸患常积于忽微,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 智勇多困于所溺。
人教版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5.2《伶官传序》课件 (共11张PPT)
拓 展 延 伸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 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 于所溺。 ★满招损,谦得益。
你对这些句子中的哪一句最 有感触,请结合现实或历史写一 段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检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推其根本 用木匣子装 查 2.函梁君臣之首 预 3.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气势 习
4.及仇雠已灭 “雔”同“仇”,仇 人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使动,使兴盛 使动,使灭亡 6.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绳索
(二)理解下列红色虚词的意思和用法: 1.何其衰也! 语气副词,多么 2.盛以锦囊 介词,用 检 3.抑本其成败之迹 或者
查 4.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应当。一定 预 习 5.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表被动
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
多困于所溺。 在 表被动
(三)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1 、盛以锦囊 检 状语后置
查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状语后置 预 习 3、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被动句
4、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此三者,吾遗恨也 被动句 判断句
(四)重点语句翻译:
1、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 纳之。 译:此后出兵,就派遣随从官员用猪、羊 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枝箭,用锦囊 装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 它归还到祖庙。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溺。
检 查 预 习
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 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所溺爱的事物困扰。
1.理解文言字词句,疏通文意。
学 复,却散而不乱的结构特点。学习例证、 习 目 引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标 3.理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伶官传序》ppt课件
【 人 教 版 】 选修《 中国古 代诗歌 散文欣 赏》《 伶官传 序》pp t课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英 格 兰 民 谣 :
【 人 教 版 】 选修《 中国古 代诗歌 散文欣 赏》《 伶官传 序》pp t课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 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 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 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
【 人 教 版 】 选修《 中国古 代诗歌 散文欣 赏》《 伶官传 序》pp t课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 人 教 版 】 选修《 中国古 代诗歌 散文欣 赏》《 伶官传 序》pp t课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一语成谶(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
宋徽宗(1082~1135)兴趣爱好广泛:书法金石、 写诗填词、丝竹管弦、学道品茶,笃信谶纬、雅 好蹴鞠。
• 五代“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 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于此之时, 天下大乱,中国之祸,篡弑相寻(接连不断)”,“置 君犹易吏,变国若传舍” 。
• 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 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 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以致后唐朝廷 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人 教 版 】 选修《 中国古 代诗歌 散文欣 赏》《 伶官传 序》pp t课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找出文中运用对比论证的语句。
赞叹
可谓壮哉 莫能与之争
何其衰也
惋惜谴责
身死国灭,
为天下笑
教训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伶官传序 课件(38张)
本文是怎样提出论点的?作者从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中得 到了怎样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盛衰由人的主张:“盛衰之 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用一个“原”字推导原因,点 出庄宗,作为立论依据,顺势引起下文。 作者得出的结论有三:①国家成败兴衰“皆自于人”。②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③“祸患常积于忽微,而 智勇多困于所溺”。
考查趋势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这两项要求很多时候是结
合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区分开来。这两项内容是一个层层深入 的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通常以综合分析 文本内容的客观选择题来考查。
方法归纳 1.总体阅读,整体把握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中人物传记类是主流。论人要论及全
文,论文更要论及全文。阅读时,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 料,紧扣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做出初步的分析 评价。
2.本文是怎样运用正反对比来阐述事理的? 对应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分析表达技巧。 提示:结合文本的内容及正反对比手法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文通过把庄宗的“得天下”与“失天下”作为 主线进行对比,事清而理明。文章开头第一、二段“盛、 衰”“得、失”并举,第三段“盛、衰”“得、失”“成、 败”“损、益”“兴、亡”并举,第四段又用“盛、衰”并 举。此外,又如“方其……及……”,对照鲜明,论点非常突 出。
(9)告 ①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动词,禀告 )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动词,告诉 )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动词,告慰 )
3.词类活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优秀课件:第5单元《伶官传序》 (共24张PPT)
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第二、三段讲的是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具 体经过,请用第三段中的一句话概括出得、失天下的 原因。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第二、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具体说明。
(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 喻论证) 答:正反对比。二段正面叙说得天下(盛),三
段反面叙说失天下(衰)。
举例论证。写史论使用例证法,可以以论带史, 以史论证。
分析第四段
重点字词: (1)、故方其盛也:正当 (2)、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3)、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下面1、2题是什么特殊句式:
1、为天下笑 被动句 2、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介词结构后置句 被动句 下面1、2题有什么词类活用现象: 1、夫祸患常积于 忽微 形作名,微小的事 2、智勇多困于所溺 有智有勇的人 形容词作名词
讨论:写到第三段作者已经得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 豫可以亡身”的观点,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四段呢?是 否多余累赘呢?
明确:①照应题目
②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统治者要力戒骄奢,防微杜渐, 励精图治。(投影北宋当时现状的资料)
③作者强调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局限于溺爱伶人,如 果小看“忽微”,沉溺声色犬马,忘记忧劳兴国的至 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加强文章的针对性, 也使得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课 文 朗 读
读一读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熟悉文本
诵读要求: 1、读出重音,体现出着重强调的意义来。 2、读出节奏,体现出文气的急切舒缓来。 3、读出对比,体现出文章的抑扬变化来。 4、读出语气,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倾向来。
文本分析:分析第一段
请结合下面的重点字词独立快速翻
译第一自然段。
理: 道理 人事:人力
人教高中语文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5.2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知识
《伶官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
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
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原:推本求源,推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猪、羊各一头作祭品。
牢,祭祀用的牲畜。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抑:或者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
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乃:你,你的。
顾:看。
函:用木匣装。
忽微:极细小的东西。
纳:放回。
仇雠:仇敌。
《书》曰:语出《尚书·大禹谟》。
[1]及:等到。
所溺:沉溺迷爱的人或事物。
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伶官传序》课件(19张))-优秀课件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 单元《 伶官传 序》 课件 (19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 单元《 伶官传 序》 课件 (19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读一读
大声朗读课文,熟悉文本
qì 契丹
chéng
xì
盛以锦囊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fà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 单元《 伶官传 序》 课件 (19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 单元《 伶官传 序》 课件 (19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故方其盛(强盛)也,举(全)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解题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封建社会称演戏的人 为伶;乐工),叫做伶官 。
《伶官传》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 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 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 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特别的时段: 五代
yú
誓天断发
欤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 单元《 伶官传 序》 课件 (19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呜呼!盛衰之理,庄宗之所以(……的原因)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 单元《 伶官传 序》 课件 (19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 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 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搁置,阻止)其命。逾年, 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 此二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委屈心意)行之。”卒以 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
课件_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伶官传序》_课件
“序”
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 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 “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 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 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 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 传》作的短序。《伶官传》是一篇合传, 写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四个伶 人。写敬新磨善于讽谏,没有贬词。另三 个人都出入宫掖,货赂交行,偶不逞意, 即陷人于罪,破家灭族,使后唐上下离心, 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由于本文是借古讽 今之作,需简要说明写作的历史背景,应 从“五代”和“北宋” 两个角度把握。
G、燕 王,吾 所 立
介词短语后置: 被 动 句: 判 断 句: 省 略 句:
BCE
DE AG BF
自我检测
1、下列加点字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 项是 A、莫能与之争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C、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D、岂非人事哉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A、而皆背晋以归梁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B、吾遗恨也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 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
历 史
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朝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代 难道
顺
做事要居安思危,谨小慎微,防微杜渐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围困
被动句
口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溜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秦汉三国西东晋,南朝北朝是对头,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伶官传序》实用课件(21张ppt)
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 朝
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 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代 顺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 口
乱悠悠,秦汉三国西东晋,南朝 溜
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五、布置作业
1、构建本课的文言知识框架图。 2、背诵课文。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 感慨,写成了《新五代史•伶官传》。《伶官 传》中,作者对为庄宗所宠幸并为非作歹、败 国乱政的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三人予以鞭 挞,揭露他们把持朝政,以致后唐朝廷上下离 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的罪恶行径。本文就是 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 所作的序言。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特别的时段:
省略句,介词短语后置
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
旺盛
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
匆忙的样子 等到 叛军
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
返回的地方 以至于
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
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或者;探求,考察;迹象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
学习目标
1、巩固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理清文本的论证思路,了解论证的方法。 3、庄宗成败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 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 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 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 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 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 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 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1.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开篇立论,提纲挈领 译文:唉!兴盛和衰败的原因,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点评:此处是用反问句的形式来抒发感慨。全文围绕“盛衰之理,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来谈,因此这几句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抑扬顿挫 文字精当 本文是《新五代史·伶官传》一文的序。《伶官传》记叙了后唐 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 实。这篇序并未直接写这些事情,而是写后唐庄宗的盛衰成败。 这篇史论观点明确,论题突出,说理有力,条理分明。前文叙事,后 文议论,通篇围绕“盛衰”二字下笔。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连用两个感叹句表明作者对“盛衰之理”的重视,对“岂非人事”的强 调。用一个“原”字推究原因,点出庄宗得失之事,引出文章的主要论 据,确定全文论证的内容。“虽曰……岂非……”是反诘语气的转折 复句,意在强调后者。
但是作者的观点也有其历史进步性的一面。虽然一个王朝的盛 衰安危不能完全归结于统治者个人的“忧劳”还是“逸豫”,但统治者 是骄奢淫逸还是励精图治,这对当时的社会是有重大影响的。欧阳 修早在北宋前期就把这一点作为严重问题提出,这说明他有一定的 政治眼光。另外,“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在今 天我们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古义:绳索。 今义:组织或由不多的人员组织成的单位。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5.明句式 (1)梁,吾仇也 判断句 (2)盛以锦囊 介宾短语后置 (3)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省略句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被动句 6.积名句 (1)满招损,谦得益。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告诉 祭告 报告,禀告 只有 独特 难道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3.辨活用
(1)一夫夜.呼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函.梁君臣之首 函: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木匣子装 (3)忧劳可以兴.国 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
4.分古今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 古义:……的原因。
下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伶.官 锦囊. 仇雠. 汾.州
读音 líng náng chóu Fén
加点字 读音
乱者四应. yìnɡ
困于所溺. nì
俳.优
pái
度.曲
dù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2.解多义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告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岂独.伶人也哉
独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1.本文中记叙和议论是如何密切结合的? 提示:文章篇幅不长,但由于叙事、议论配合恰当,行文中又注意 了轻重缓急的节奏变化,所以文章显得波澜起伏,很有厚度。例如 “晋王三矢”的故事叙述相当充分,笔势则比较平缓;等到举完这个生 动事例之后,便立即用繁弦促节把文章推向高潮,用两个长句,一扬 一抑,大起大落,这就形成了全文中一个很有声势的大波。再则两 个长句分别用“可谓壮哉”“何其衰也”两个分句感叹作结,也是又唱 又叹,遥遥相对,使人感到笔墨酣畅,痛快淋漓。大波过去以后,下文 还有小波与之呼应配合,这就是“故方其盛也”至“为天下笑”各句。 这样便显得笔有余力,文不单薄。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后唐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 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 光四年(926)贝州将领皇甫晖发动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 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朝廷军队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 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庄宗率兵抵御,被乱箭射死。一百多年 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 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文中最后一段提到“及其 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即指此事。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译文:祸患常常是从微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 往被他所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有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点评:结尾以问句结束,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 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同样会 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提醒北宋统治 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 更具有普遍性。 “岂独伶人也哉”是省略句,应为“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作者连用“也”“哉”,用“也”表示极其肯定,用“哉”表示可叹可惜之意, 又表示反问,以发人深思。这句话起到了升华主题的作用。
本文在“写史”方面,文字精当。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父命, 出兵报仇,终于凯旋——有“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壮举”, 证明“成则由人”的道理。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次写庄宗报仇雪耻后,以为大功告成,不思强盛,宠幸伶官,由盛而 衰,最后落个仓皇出逃、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惨状”。 这又证明了“败亦由人”的道理。文章用对比手法和情感强烈的句 式,写出盛衰、成败两个方面。“可谓壮哉!”“何其衰也!”这两个感 叹句,用词不同,却饱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可谓壮哉!”在赞叹中 含有轻蔑,“何其衰也!”在惋惜中蕴含谴责,都表明了作者对这一历 史事实的鲜明态度。接着又用“岂……欤”“抑……欤”反诘语气的 选择复句强调后者,说明成败之事“皆自于人”的道理,得出“忧劳可 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印证了开头的论点。为了加强文章 的说理性,文章在最后一段中进一步推论,仍用“方其……”“及 其……”的对比句式,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 道理,扩展了论点,照应了题意,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性。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2.对《伶官传序》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我们 今天应该如何评价?
提示:作者的观点是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的。首先,作者把一 个王朝的盛衰兴亡归之于某个国君,这是一种唯心史观。如果根据 作者的观点加以推论,似乎统治阶级只要能“谦”而不“满”,“忧劳”而 不“逸豫”,封建王朝就会长治久安。实际情况当然不是如此。其次, 作者对当时的统治阶级加以劝诫,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在论述过程中,文章紧扣庄宗得与失、盛与衰,说明立论的历史 根据。全文的论据,主要是叙述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耻,后来由 胜而败、由盛而衰的史实。在叙事中融入作者的议论,表达了作者 的观点。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 评论,从中归结出发人深思的道理,告诫人们汲取历史教训,这是史 论文章的目的和特点。
长河中交替出现,如同昙花 一现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它们本如流星一般在夜空划过,再也 不见踪迹,但事隔多年,人们还要旧事重提,将那段尘封的往事昭然 于天下,试图从中寻出历史兴替的原因……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水(今 江西吉水)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