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重要结论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汇总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汇总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汇总

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一、静力学

1.几个力平衡,则任一力是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平衡的力。

三个共点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两个力的合力:2

12

1

F F F F

F +≤≤- 方向与大力相同

3.拉密定理: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上达到平衡时,则三个力应在同一平面内,其作用线必交于一点,且每一个力必和其它两力间夹角之正弦成正比,即

γ

βαsin sin sin 3

21F F

F ==

4.两个分力F 1和F 2的合力为F ,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5.物体沿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时, μ= tan α 6.“二力杆”(轻质硬杆)平衡时二力必沿杆方向。 7.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8.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

F

1已知F 2的最

m

F 2的最

F 2的最

压)的物体,压力N 不一定等于重力G 。

9.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 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 2。

二、运动学 1匀减速直线运动)

时间等分(T ): ① 1T 内、2T 内、3T 内······位移比:S 1:S 2:S 3=12:22:32

② 1T 末、2T 末、3T 末······速

度比:V 1:V 2:V 3=1:2:3

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的位移之比:

S Ⅰ:S Ⅱ:S Ⅲ=1:3:5

④ΔS=aT 2 S n -S n-k = k aT 2

高中物理必备公式及常用结论大全

高中物理必备公式及常用结论大全

高中物理

必备公式及常用结论大全

一、力学

千难万阻简单应对,人生必定不简单

=

x

y gt 22

千难万阻简单应对,人生必定不简单

千难万阻简单应对,人生必定不简单

千难万阻简单应对,人生必定不简单

高中物理中的习题“定理”

1、匀加速运动的物体追匀速运动的物体,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远;

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匀速运动的物体,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近,若这时仍未追上,则不会追上。

2、质点做简谐运动,靠近平衡位置时加速度减小而速度增加;离开平衡位置时,加速度增加而速度减小。

3、两劲度系数分别为k 1、k 2的轻弹簧A 、B 串联的等效系数k 串与k 1、k 2满足

串=+k k k 111

12

,并联后的等效劲度系数k 并=k 1+k 2。

4、欲推动放在粗糙平面上的物体,物体与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推力方向与水平面成θ角, t a n θ=μ时最省力,F mg

=

+μμ

1min 2

若平面换成倾角为α的斜面后,推力与斜面夹角满足关系tan θ=μ时,F mg =

+μα

μ

cos 1min 2

5、两个靠在一起的物体A 和B ,质量为m 1、m 2,放在同一光滑平面上,当A 受到水平推力F 作用后,A 对B 的作用力为

+m F

m m 212

。平面虽不光滑,但A 、B 与平面间存在相同的摩擦因数时上述结

论成立,斜面取代平面。只要推力F 与斜面平行,F 大于摩擦力与重力沿斜面分力之和时同样成立。 6、若由质量为m 1、m 2、m 3……加速度分别是a 1、a 2、a 3……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则合外力 F = m 1a 1+m 2a 2+m 3a 3+……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一、静力学

1.几个力平衡,则任一力是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平衡的力。

三个共点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两个力的合力:2121F F F F F +≤≤- 方向与大力相同

3.拉密定理: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上达到平衡时,则三个力应在同一平面内,其作用线必交于一点,且每一个力必和其它两力间夹角之正弦成正比,即

γ

βαsin sin sin 321F F

F == 4.两个分力F 1和F 2的合力为F ,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5.物体沿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时, μ= tanα 6.“二力杆”(轻质硬杆)平衡时二力必沿杆方向。 7.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8.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 不一定等于重力G 。 9

.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 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 2。 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法则 二、运动学

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时间等分(T ): ① 1T 内、2T 内、3T 内······位移比:S

1:S 2:S 3=12

:22

:32

② 1T 末、2T 末、3T 末······速度比:V 1:V 2:V 3=1:2:3 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的位移之比:

S Ⅰ:S Ⅱ:S Ⅲ=1:3:5

④ΔS=aT 2

S n -S n-k = k aT 2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一、静力学

1.几个力平衡,则任一力是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平衡的力。

三个共点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两个力的合力:2121F F F F F +≤≤- 方向与大力相同

3.拉密定理: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上达到平衡时,则三个力应在同一平面内,其作用线必交于一点,且每一个力必和其它两力间夹角之正弦成正比,即

γ

βαsin sin sin 321F F

F == 4.两个分力F 1和F 2的合力为F ,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α

7

8.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 不一定等于重力G 。 9.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 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 2。 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法则 二、运动学

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时间等分(T ): ① 1T 内、2T 内、3T 内······位移比:S 1:S 2:S 3=12

:22

:3

② 1T 末、2T 末、3T 末······速度比:V 1:V 2:V 3=1:2:3 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的位移之比:

S Ⅰ:S Ⅱ:S Ⅲ=1:3:5

④ΔS=aT 2 S n -S n-k = k aT 2 a=ΔS/T 2 a =( S n -S n-k )/k T 2

位移等分(S 0): ① 1S 0处、2 S 0处、3 S 0处···速度比:V 1:V 2:V 3:···V n = ② 经过1S 0时、2 S 0时、3 S 0时···时间比: ③ 经过第一个1S 0、第二个2 S 0、第三个3 S 0···时间比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一、静力学

1.几个力平衡,则任一力是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平衡的力。

三个共点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两个力的合力:2121F F F F F +≤≤- 方向与大力相同

3.拉密定理: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上达到平衡时,则三个力应在同一平面内,其作用线必交于一点,且每一个力必和其它两力间夹角之正弦成正比,即

γ

βαsin sin sin 321F F

F == 4.两个分力F 1和F 2的合力为F ,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5.物体沿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时, μ= tanα 6.“二力杆”(轻质硬杆)平衡时二力必沿杆方向。 7.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8.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 不一定等于重力G 。 9.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

F 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 2。 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法则 二、运动学

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时间等分(T ): ① 1T 内、2T 内、3T 内······位移比:S 1

:S 2:S 3=12

:22

:32

② 1T 末、2T 末、3T 末······速度比:V 1:V 2:V 3=1:2:3 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的位移之比:

S Ⅰ:S Ⅱ:S Ⅲ=1:3:5

④ΔS=aT 2

S n -S n-k = k aT 2

高中物理:解题中的重要结论填空

高中物理:解题中的重要结论填空

高考物理解题中的重要结论

一、质点运动学

1、 若质点做无初速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① 等分时间,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

②等分位移,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

③在加速度为a 的匀变速运动中,任意两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都相等,

且△S=aT 2 可以推广到s m -s n =(m-n)aT 2

④处理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的计算公式:如图:

v i = a=

2、速度单位换算:1m/s= Km/h

3、 若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它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且V 中t =(V 0+V t )/2,式中V 0、V t 为该段时间的初速度、末速度。

4、该段位移中点的速度是=s v 中 ,

且无论加速、减速总有 。 5、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图象中,图象上各点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某段图线下的

“面积”数值上与该段位移相等。

6、 一种典型的运动: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物体由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

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静止。用右图描述该过

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t s a t a s ∝∝∝,1,1 ②221B

v v v v ===

7、 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

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 O 、加速度为-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 上升最大高度:

(2) 上升的时间:

(3)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4)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5)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6) 适用全过程的公式: S = V o t 一12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最全)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最全)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物理重要二级结论

一、静力学

1.几个力平衡,则任一力是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平衡的力。

三个共点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两个力的合力:2121F F F F F +≤≤- 方向与大力相同

3.拉密定理: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上达到平衡时,则三个力应在同一平面内,其作用线必交于一点,且每一个力必和其它两力间夹角之正弦成正比,即

γ

βαsin sin sin 321F F

F == 4.两个分力F 1和F 2的合力为F ,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5.物体沿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时, μ= tan α 6.“二力杆”(轻质硬杆)平衡时二力必沿杆方向。 7.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8.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 不一定等于重力G 。 9

.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 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 2。 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法则 二、运动学

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时间等分(T ): ① 1T 内、2T 内、3T 内·

·····位移比:S 1:S 2:S 3=12:22:32

② 1T 末、2T 末、3T 末······速度比:V 1:V 2:V 3=1:2:3 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的位移之比:

S Ⅰ:S Ⅱ:S Ⅲ=1:3:5

④ΔS=aT 2 S n -S n-k = k aT 2 a=ΔS/T 2 a =( S n -S n-k )2 位移等分(S 0): ① 1S 0处、2 S 0处、3 S 0处···速度比:V 1:V 2:V 3:···

高中物理 高考物理须熟记的75个结论

高中物理 高考物理须熟记的75个结论

高中物理高考物理须熟记的75个结论

1. 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相同,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而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大小成正比。这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结论。

2. 光速在真空中为常数,约为

3.0×10^8m/s,不会因光源的运动状态而改变。这是相对论的基本结论。

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但总能量守恒不变。

4. 动量守恒定律:系统内外力的合力为零时,系统的总动量守恒不变。

5. 焦耳定律:通过导线的电流所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大小、电阻的大小、时间的长短有关。

6. 温度与物体内能的平均动能成正比,低温表示物体内能的平均动能较低。

7. 电压等于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电势能。

8. 电阻的大小和材料的导电性质、导线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9. 静电力与电荷的大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有关。

10. 质心是物体所有微小质量元的叠加点,对于孤立系统,质心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1. 引力是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12. 由高温向低温传热的过程中,热量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13.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14. 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内,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15. 电压(V)等于电能(E)与电荷(q)的比值。

16. 缓冲区中溶液的pH值趋近于缓冲溶液的pK值。

17.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是光的波动性质的表现。

18. 电极电位差等于氧化电位减去还原电位。

19. 多晶半导体的电导率比单晶半导体的电导率高。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高中物理重要二级结论(全)

一、静力学

1.几个力平衡,则任一力是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平衡的力。

三个共点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两个力的合力:2121F F F F F +≤≤- 方向与大力相同

3.拉密定理:三个力作用于物体上达到平衡时,则三个力应在同一平面内,其作用线必交于一点,且每一个力必和其它两力间夹角之正弦成正比,即

γ

βαsin sin sin 321F F

F == 4.两个分力F 1和F 2的合力为F ,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5.物体沿倾角为α的斜面匀速下滑时, μ= tan α 6.“二力杆”(轻质硬杆)平衡时二力必沿杆方向。 7.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8.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 不一定等于重力G 。

9.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 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 2。 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法则 二、运动学

1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时间等分(T ): ① 1T 内、2T 内、3T

内······位移比:S 1:S 2:S 3=12:22:32

② 1T 末、2T 末、3T 末······速度比:V 1:V 2:V 3=1:2:3 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的位移之比:

S Ⅰ:S Ⅱ:S Ⅲ=1:3:5

④ΔS=aT 2 S n -S n-k = k aT 2 a=ΔS/T 2 a =( S n -S n-k )/k T 2

高中物理18个实验及实验结论

高中物理18个实验及实验结论

高中物理18个实验及实验结论

高中物理有许多实验,以下是其中 18 个实验及实验结论的列表:

1. 平方反比定律实验:证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2. 单摆实验:证明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外力愈大,振动愈短促。

3. 振动实验:证明物体振动时,振动频率与振幅无关,与外力

有关。

4. 碰撞实验:证明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5. 牛顿第一定律实验:证明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直到有外力作用于它为止。

6.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证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

加速度的乘积,即 F=ma。

7. 牛顿第三定律实验:证明任何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反作用力,且作用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8. 静电场实验:证明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9. 直流电路实验:证明欧姆定律。

10. 波动实验:证明波的发生和传播依赖于介质。

11. 光的本性实验: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提出“波粒二象性”理论。

12. 棱镜色散实验:证明光的颜色是由光波的振幅和频率决定的。

13. 光合作用实验:证明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14. 浮力实验:证明物体沉浮与重力和浮力的关系。

15. 杠杆原理实验:证明杠杆的平衡条件。

16. 功和能的实验:证明功等于能量转化的量。

17. 温度实验:证明热胀冷缩规律,解释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18. 万有引力实验:证明万有引力定律。

这些实验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实验,它们证明了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中物理结论(超全)

高中物理结论(超全)

1

上海高中物理二级结论集

温馨提示

1、“二级结论”是常见知识和经验的总结,都是可以推导的。

2、先想前提,后记结论,切勿盲目照搬、套用。

3、常用于解选择题,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一般不要用于计算题中。 一、静力学:

1.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 2.两个力的合力:F +F F F -F 。 大 小 合 大 小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 120 。

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与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求合力和分力是处理力学问题时的一种 方法、手段。

F F 2

F

3 1 4.三力共点且平衡,则

(拉密定理)。 sin 1 sin 2 sin 3

5.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tan 。 6.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

貌合神离,弹力为零。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 “没有记忆力”。

8.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9.轻杆能承受纵向拉力、压力,还能承受横向力。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10、轻杆一端连绞链,另一端受合力方向:沿杆方向。

10、若三个非平行的力作用在一个物体并使该物体保持平衡,则这三个力必相交于一点。它们按比例可平移 为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如图 3 所示)

F 2

F 1

F 1

F 2

Fsin θ

F 1

θ

3 θ2

F 2

θ θ

1

F

F 3 F 3

图 3

图 4

图 5

图 6

11、若 F 、F 、F 的合力为零,且夹角分别为θ 、θ 、θ ;则有 F /sin θ =F /sin θ =F /sin θ ,如图 4 所示。 1 2 3 1 2 3 1 1 2 2 3 3 12 、 已 知 合 力 F 、 分 力 F 的 大 小 , 分 力 F 于 F 的 夹 角 θ , 则 F >Fsin θ 时 , F 有 两 个 解 :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

. 力是矢量。

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 2)重力的大小: 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 处 G/

=mg/,其中 g/=[R/ ( R+h) ] 2g ( 3)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 4)重心 : 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 : ①直接接触 ; ②有弹性形变 .

3)弹力的方向 : 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 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

相等 .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 : 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 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

★胡克定律 :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 .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高中物理重要结论和模型整理

高中物理重要结论和模型整理

高中物理重要结论和模型整理

“重要结论和模型”,在做填空题或选择题时,就可直接使用。在做计算题时,虽必须一步步列方程,一般不能直接引用“重要结论和模型”,运用“重要结论和模型”,谨防“张冠李戴”,因此要特别注意熟悉每个“重要结论和模型”的推导过程,记清楚它的适用条件,避免由于错用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下面列出一些“重要结论和模型”,供做题时参考,并在自己做题的实践中,注意补充和修正。

一、静力学:

1.物体受几个力平衡,则其中任意一个力都是与其它几个力的合力平衡的力,或者说“其中任意一个力总与其它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2.两个力的合力:F 大+F小≥F合≥F大-F小。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

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或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只分析实际“受”到的力。

两个分力F1和F2的合力为F,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

4.①物体在三个非平行力作用下而平衡,则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线段必组成闭合矢量三角形;且有

(拉密定理)。

②物体在三个非平行力作用下而平衡,则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线段或线段延长线必相交于一点。

5.静摩擦力由其他外力决定,滑动摩擦力f=μN中N不一定是mg。静/动摩擦力都可与运动方向相同。

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不一定等于重力G。

物体沿斜面不受其它力而自由匀速下滑,则

6.两个原来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瞬间: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高中物理重要结论总结

高中物理重要结论总结

高中物理重要结论及推论

1、若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互成120°,则其合力为零。

2、几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一部分力的合力必与其余部分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都相等。即2

aT x =∆(可

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推广:2)(aT n m x x n m -=- 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即

5、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T 末、2T 末、3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n v v v v n ::3:2:1::::321 =

(2) T 内、2T 内、3T 内、…的位移之比为:2222321::3:2:1::::n x x x x n = (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的位移之比为:

(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

()()()

1::23:12:1::::321----=n n t t t t n

6、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时,可以等效为初速度为零的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7、对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对应的正向过程和反向过程的时间相等,对应的速度大小相等(如竖直上抛运动)

8、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和怎样受力无关,惯性大小表现为改变物理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9、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即△v=a t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结论俗语

1. 若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互成120°,则其合力为零。

2. 几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一部分力的合力必与其余部分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都相等。

即2aT x =∆(可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推广:

2)(aT n m x x n m -=- 4.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即2/t V V =

5.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T 末、2T 末、3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n v v v v n ::3:2:1::::321 = (2) T 内、2T 内、3T 内、…的位移之比为:

2222321::3:2:1::::n x x x x n = (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的位移之比为:

(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

1::23:12:1::::321----=n n t t t t n 6.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时,可以等效为初速度为零的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7. 对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对应的正向过程和反向过程的时间相等,对应的速度大小相等(如竖直上抛运动)

8.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和怎样受力无关,惯性大小表现为改变物理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9. 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即at V =∆)。

10.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末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

1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大小恒定且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或与速度方向始终垂直。

1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的物体,在所受到的合外力突然消失时,物体将沿圆周的切线方向飞出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向心运动;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离心运动。

13.开普勒第一定律的内容是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第三定律的内容是所有行星的半长轴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即k T R =23

14.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其间存在的一个常用的关系是2gR GM =。(类比其他星球也适用)

15.第一宇宙速度(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的表达式gR R GM v ==1,大小为s m /9.7,它是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随着卫星的高度h 的增加,v 减小,ω减小,a 减小,T 增加。

16.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s km v 2.112=,这是使物体脱离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17.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s km v 7.163=,这是使物体脱离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18.对于太空中的双星,其轨道半径与自身的质量成反比,其环绕速度与自身的质量的质量成反比。

19.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表示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所以说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以此解题就是利用功能关系解题。

20.滑动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做的功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

21.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可以做负功也可以不做功。

(2)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静摩擦力只起到传递机械能的作用),而没有机械能与其他能量形式的相互转化。

(3)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所做的功的总和等于零。

22. 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1)滑动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可以做负功也可以不做功。

(2)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分配有两个方面:一是相互摩擦的物体之间的机械能的转移;二是系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内能的量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路程的乘积,即相对S f Q ∆⋅=。

23.若一条直线上有三个点电荷,因相互作用而平衡,其电性及电量的定性分布为“两同夹异,两大夹小”。

24.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连线中点的电势等于这两点的电势的平均值。在任意方向上电势差与距离成正比。

25.正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越大,负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

势能越小。

26.电容器充电后和电源断开,仅改变板间的距离时,场强不变。

27.两电流相互平行时无转动趋势,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两电流不平行时,有转动到相互平行且电流方向相同的趋势。

28.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仅受洛伦兹力时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与粒子的速率、半径无关,仅与粒子的质量、电荷和磁感应强度有关。

29.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做圆周运动

(1)速度偏转角等于扫过的圆心角。

(2)几个出射方向

①粒子从某一直线边界射入磁场后又从该边界飞出时,速度与边界的夹角相等。

②在圆形磁场区域内,沿径向射入的粒子,必沿径向射出——对称性。 ③刚好穿出磁场边界的条件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与边界相切。

(3)运动的时间:轨迹对应的圆心角越大,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就越长,与粒子速度的大小无关。(qB

m T t θπθ==2) 30.速度选择器模型:带电粒子以速度v 射入正交的电场和磁场区域时,当电场力和磁场力方向相反且满足B

E v =时,带电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被选择)与带电粒子的带电量大小、正负无关,但改变v 、B 、E 中的任意一个量时,粒子将发生偏转。

31.回旋加速器

(1)为了使粒子在加速器中不断被加速,加速电场的周期必须等于回旋周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