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课程论文
作物栽培学总论-绪论
地域性 和 连续性 周期性、 季节性、
①作物生长发育具有的周期性(cycle),如水稻、玉米、 棉花、花生的一年生(annual),冬小麦、冬油菜、冬蚕 豆的二年生(biennial);
作物栽培学总论
第一章 绪论
②作物进行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的生命活动因光、热、水资 源的季节变化而异,高效转换只能与最佳资源季节同步 (season),如冬小麦只能在春夏形成产品器官,水稻、玉米、 棉花只能在夏秋形成产品器官; ③作物产品种类、生产技术、资源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 的区域性协调统一,表现显著的区域性。如油菜在淮河以南区 域生产,苹果以淮河以北区域为佳,香蕉仅在珠江流域生产; ④作物的再生产过程需要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的协调统一。 2.3 作物产品的产量、品质的差异性、可塑性 ①产品形成受复杂生命活动过程中某个变化的影响而变化; ②产品形成受生产周期内不稳定自然因素变化的影响而变化 。
作物栽培学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1.1 作物与作物学
作物学概念及其发展
1、作物学概念及其范畴
作物(Crops) 自然界的植物(大约)40~50万种 (野生wilding plants)
被人类利用的植物 2~3万种 (Utilized plants)
大面积规模种植200多种,栽培作物1500余种 (栽培,cultivated plants)
作物栽培学总论
第一章 绪论
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对象 主体:包括粮、棉、油、糖、绿肥、饲料等各种作物个体、 群体(庄稼)。作物是有机体,有机体有其自身的生长发 育、器官形成、产量和产品形成的规律。种好庄稼就必须 掌握作物的特征特性。 客体:作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外界环境条件——光、热、 土、水、气、肥、生物等。不同的作物、不同的品种以 至于不同的生育阶段、不同的器官形成过程,对外界有 不同的要求,因此,作物与外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也 是作物栽培学必须研究的
高校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红河学院为例
传统的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教学是先在校内实践基 地或校外采集课程所需实验材料,然后在实验室内按照 教师要求完成实验内容,最后提交实验报告,因此课程内 容主要还是在实验室内完成。这种“拿来主义”的教学方 式使得学生对土壤耕作、播种及作物在田间的生长情况、 栽培技术、田间管理过程等认识尚浅,造成学生很难将所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Bull.2017,23(18)
131
高校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以红河学院为例
王田涛 张德刚 卢丙越 李春燕 苏一兰
(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
摘 要:为了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需要,更好地发挥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在培养农学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中的作用。该文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以红河学院为例,阐述了对《作物栽 培学实验》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当前实验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作物栽培学实验》课 程进行了整合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时间、革新教学过程和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为提高《作物栽培 学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应用性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作物栽培学实验;自主体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8-0131-03
132
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动手操作的能力更 得不到锻炼,容易造成“眼高手低”,达不到培养应用型人 才的目的。实验课程目的是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 践,提高和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科学的创造 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提高[5]。原有的教学方 式难以满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因此,根据学校 教学条件及学生自身特点,有必要对作物栽培学实验课 程进行改革。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非常重视学 生的实践教学,有 1hm2 的校内和 23 家校外实践教学基 地,理论及相应实验课程分别独立成一门课程等。同时 学校给予一定实践教学改革经费支持,作物栽培学实验 课程主讲教师学历高、作物种植经验比较丰富,实施教学 改革具备一定条件。
作物育种学论文_对新时代育种目标策略抉择的一些思考
《作物育种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对新时代育种目标策略抉择的一些思考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年级:植保0903班学号: 2009301200722姓名:张子鹤2011-11-02对新时代育种目标策略抉择的一些思考Xxxxx(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本文通过学生对本科课程《作物育种学》的学习,以及在本科生社会实践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结合自己的一些观点,分别通过新时代作物育种主要目标策略的与时俱进、制定新时代作物育种策略的原则、新时代作物育种的教学实践性等三个方面,总结出一些与时代结合的作物育种目标抉择的论点。
关键词:作物育种学;目标策略;实践;农民;新时代作物育种学是以遗传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研究选育和繁育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实验课教学不可缺少。
实验课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能够验证科学理论,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1 新时代育种主要目标策略的与时俱进《作物育种学》是一门研究选育、繁殖与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学科。
育种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生态环境、耕作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下,对计划选育的新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2]。
在本科教学中,作物育种的户主要目标是要求高产、优质、稳产、生育期适宜以及适合于机械化操作。
在此条主线之下,我国育种目标的改良应该与我国的社会体制建设目标与时俱进,即构思新时代作物育种目标的条件,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机制,开展我国专属的新农业科技革命。
1.1新时代育种主要目标策略需要因地制宜在我国,作物育种目标需要全方位的周全地理、天气、人力、气候等因素。
我国地广人稠,并且人均资源相对较少。
在不同的区域,人数分配及其不均。
比如随着全球气候的快速变暖, 极端高温出现的频率不断提高, 高温热害已经成为夏季作物生产的制约因素之一[3] 。
种植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范文
种植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范文植物栽培业。
栽培各种农作物以及获得植物性产品的农业消费部门,种植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利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获得粮食、副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的社会消费部门。
随着世界粮食消费形势日益严峻,进一步进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产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小麦产量是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构成的,在高产程度条件下,进步小麦产量,应在群体适宜有效穗数的根底上,把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作为打破,实现三者的最正确协调关系,力争到达产量最大化[1-3]。
目前关于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已有很多研究,但这些研究根本上是横向比较,即同一年度间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2,4,5],而不同年份间产量构成因素研究较少。
为此,在前人研究的根底上,通过对襄阳市3个主栽品种郑麦9023、襄麦55、襄麦25在xx-xx年的生育期及产量各因素的调查,分析了本地区小麦产量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说明有效穗数对产量的奉献最大,但在不同年际间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进而讨论进步千粒重的途径,旨在为本地区的小麦高产、稳产栽培提供根据。
1.1 试验材料试验材料是郑麦9023、襄麦55、襄麦25,3个品种均为湖北省的主栽小麦品种。
1.2 试验方法试验于xx-xx年进展,每年10月播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3.3 m2,3个重复,常规麦田管理。
1.3 测定工程在小麦生育期间调查各品种的抗病性,小麦落黄时调查各品种的株高、有效穗数,在收获后室内调查每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及各小区的实际产量。
1.4 统计与分析各性状取各年度间平均值,并采用DPS软件对其进展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
2.1 3个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间的相关性对3个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展了相关性分析(表1),结果说明,3个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间均呈正相关,且均达显着或极显着程度,其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数、千粒重、每穗粒数,说明有效穗数对小麦产量程度的进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发展思考.《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7期.冯永忠.韩娟.李轶冰.廖允成.温晓霞.[2].山西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生导师高志强.《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9年1期.[3].国家重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简介.《沈阳农业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5年1期.[4].不同施氮水平对南方早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4年4期.江立庚.曹卫星.甘秀芹.韦善清.徐建云.董登峰.陈念平.陆福勇.秦华东.[5].免耕对水稻根系生长及根际环境的影响Ⅳ免耕栽培对水稻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19期.周佳民.彭福元.刘开强.莫润秀.梁天峰.朱校奇.江立庚.[6].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学博士点简介.《沈阳农业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0年4期.[7].氮肥运筹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广西植物》.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5期.张玉.秦华东.黄敏.江立庚.徐世宏.[8].坚持科研创新促进成果"落地生金"——第十八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获得者、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系主任曾勇军副教授.《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5年12期.高强.[9].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用物学博士点简介.《沈阳农业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1999年5期.[10].推广作物粉垄栽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物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2年5期.韦本辉.甘秀芹.刘斌.申章佑.陈烈臣.白德朗.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棉花膜下滴灌水氮耦合机理的研究.被引次数:8作者:郭金强.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石河子大学2005(学位年度)[2].华北平原壤质潮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优化氮素管理与反馈调节.被引次数:1作者:徐久飞.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莱阳农学院青岛农业大学2005(学位年度)[3].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稻麦生产力的影响.被引次数:2作者:陈文林.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扬州大学2008(学位年度)[4].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农田土壤质量与生产力的影响. 作者:冯宇鹏.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山东农业大学2014(学位年度)[5].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次数:4作者:杨江山.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甘肃农业大学2010(学位年度)[6].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作物响应研究.被引次数:8作者:韩宾.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山东农业大学2007(学位年度)[7].华北平原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水热特征及其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被引次数:6作者:冯聚凯.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河北农业大学2006(学位年度)[8].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质量和生产力的影响.被引次数:1作者:赵红香.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山东农业大学2013(学位年度)[9].“旱三熟”种植区保护性耕作的效应及模式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邹聪明.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西南大学2010(学位年度)[10].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次数:1 作者:王亚雷.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扬州大学2009(学位年度)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推广作物粉垄栽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韦本辉.甘秀芹.刘斌.申章佑.陈烈臣.白德朗,20122012年全国农作物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生产研讨会[2]麦子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从粮食作物结构的演变看原始农业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曾雄生,20012001年原始农业对中华文明形成的影响研讨会[3]作物粉垄栽培增产效果与高产理论探讨.韦本辉.申章佑.甘秀芹.刘斌,20112011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4]浅谈洛阳谷子生产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司马青焕.张玉萍.刘要辰.董永红,2009首届全国谷子产业大会[5]免耕条件下氮肥管理对水稻根系及土壤特性的影响(摘要).张玉.秦华东.江立庚.徐世宏,2013全国第十五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6]新形势下如何处理作物育种与耕作、栽培技术的关系.王永宏,2003'2003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7]低碳农业的重要技术——免耕栽培.熊继东.成燕清,20102010年湖南科技论坛——低碳农业与湖南经济发展论坛[8]水浇地冬小麦撒播旋耕简化栽培.王小泰,20082008年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9]水稻品种不同形态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差异及其与氮素利用的关系.江立庚.郭立.刘开强.梁天锋,2007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10]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2007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
关于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论文5篇范文
关于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关于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论文1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包含内容广泛,需要在各个环节做好落实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强化栽培技术效果。
1.1培育秧苗为提升水稻适应性,需要对水稻品种进行筛选,要提前移栽,合理稀植,需要选择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品种。
水稻的分蘖性要强,抗倒伏的能力也要比较突出,最好是偏大体型的水稻品种,能够提升其产量。
水稻播种育苗要采用软盘旱育秧和湿润保温育秧等方式。
要根据水稻品种和水稻秧苗生长特点确定播种量,注意做好育秧管理,培育适龄壮苗,为提早移栽创造条件。
1.2适时移栽如果是单季水稻,要在秧苗2~3片叶时移栽。
如果是双季稻,要在秧苗3~5片叶时移栽。
如果前季是水稻田,可以选择免耕或翻耕。
免耕要及时泡田、平田、施足基肥,待水自然落干后2~3天进行移栽。
如果选择翻耕,要在前茬收获后及时泡田、翻耕、整平稻田、施足基肥,保留浅水移栽秧苗。
2.3合理稀植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要求适当稀植。
如果田力较低,移栽规格为25×25厘米;如果是中等田力,移栽规格为30×30厘米;如果田力属于上层,移栽规格为35×35厘米,或者更大。
如果采取三角形种植,规格为30×30厘米~35×35厘米,每丛为3棵苗,尽量做到疏密相间,这对促进分蘖及提高有效穗数有重要作用。
如果采取正方形种植,株行距保留要考虑通风透光需要,这样才能保证秧苗单株的正常生长。
1.4平衡施肥平衡施肥应该是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核心内容。
首先要确定施肥种类,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施用,能够确保理想的增产效果。
特别是基肥,需要以有机肥为主,在整个施肥过程中,有机肥要占总施肥量的20%~30%。
无机肥施用也需要有合适比例,一般情况下,氮磷钾配比为2∶1∶2。
底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5∶3∶2。
施肥量需要根据田力和水稻不同生长期情况而定。
一般情况下,每亩施用纯氮量为10~14公斤。
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论文范本
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论文范本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论文范本1农学专业作物育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自从1999年大学本科开始扩招之后,学生就业方式由原来分配转为双向择业,因此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高校既要让学生抓握夯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长期以来,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受季节、学时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不能系统地开设相关实验项目,大部分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安排几个较为简单验证性实验,学生按照教师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导致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较差。
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往往忽略了学生积极思维和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尽管经过了理论、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学生对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是处于混沌状态,不能很好地将育种理论与实际工作中的主要育种途径和育种全过程相结合。
针对这一现状,该校作物育种课题组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对实验和实习部分做以改革,以期望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推动的作用。
2实践教学思考与改革该校作物育种学是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的课程,这时学生已基本参与了各自的科研课题,因此课程、科研、社会三种形式有机结合,有利于将学生学习的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另外,对育种理论的分析可知,杂交育种、杂交优势利用、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4条育种途径基本概括了主要的育种原理和方法,是普遍应用、成效显著并代表未来发展的育种途径。
前两者一般称为传统育种,后两者一般称为分子育种,后两者建立在前两者的基础上。
实践教学应该围绕以上4条育种途径安排。
2.1实验课程与农时挂钩,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用一些学生感兴趣、能够亲身体验的方法指出教学的重点,同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灵活运用,以获取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
因此我们建立了作物试验材料标本园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亲身体验、实践的环境,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三版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三版作物栽培学是农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
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作物栽培学的概述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如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土壤学等。
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农作物种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作物栽培的生理过程和生育期特点,以及农作物的适应性和耐逆性等方面。
作物栽培学的发展与人类农业生产的历史密切相关。
人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农作物栽培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作物栽培学也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
2. 作物生物学特性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是作物栽培学研究的基础。
了解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作物的栽培管理。
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主要包括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生育期等方面。
植物的形态结构是指植物的外部表现,如根、茎、叶、花等。
不同作物的形态结构有所差异,对于栽培作物来说,了解其形态结构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合理的栽培和管理。
植物的生理特性是指植物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
植物的生理特性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运输、生长发育等方面。
通过研究植物的生理特性,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理代谢过程,为农民合理安排作物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作物的生育期是指作物从萌芽到成熟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
不同作物的生育期存在差异,了解作物的生育期特点可以帮助农民制定科学的栽培计划,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 作物栽培技术作物栽培技术是指将作物从种子开始,通过一系列的栽培措施,达到最终的收获目标。
作物栽培技术涉及到种子的选育、土壤的准备、施肥、病虫害防治、灌溉等方面。
种子的选育是作物栽培的第一步。
优良的种子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和抗逆能力。
通过种子的选育,可以保证作物良好的生长发育。
土壤的准备是指根据作物的生态环境和生长特性,进行土壤改良和土壤调理,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论文提纲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论文提纲以下是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论文大纲格式模板,看了后定能知晓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论文大纲怎么写等相关写作技巧.高职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农作物栽培无公害栽培的管理技术高等院校课程群的内涵、特性构建----作物栽培学课程群建设为例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教学方法优化探析一、高等农业院校重点学科建设宏观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中文摘要第一章导言一、问题的提出二、研究的对象、目的及意义(一) 研究的对象(二) 目的及意义三、研究动态的概述(一) 国内研究动态及进展(二) 国外研究动态与进展四、研究的理论依据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一) 关键词界定(二) 研究内容(三) 研究方法第二章高等农业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一、学科发展理论(一) 学科与学科建设(二) 学科代谢规律(三) 学科分化综合规律(四) 学科当采规律二、学科建设理论(一) 学科建设的外部内部关系规律(二) 重点学科要担负起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三、学科管理理论(一) 管理学理论简述(二) 影响学科建设的因素第三章高等农业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现状分析一、重点学科数量大幅上升,但结构布局仍需要进一步改善(一) 分布结构(二) 门类结构(三) 投资结构二、从宏观上看,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有“点硬面软”的现象三、重点学科的评选及重点学科建设的宏观管理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四、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年龄老化,断层严重五、国家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相分隔的体制不利于高等农业院校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六、有关方面对重点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付诸行动七、重点学科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第四章高等农业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宏观对策一、充分认识重点学科建设的战略意义,把重点学科建设落到实处二、建立和完善高等农业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体制三、进一步完善高等农业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运行机制(一) 重点学科规划(二) 重点学科评选(三) 重点学科建设(四) 重点学科评估及验收四、进一步完善高等农业院校重点学科的结构布局,优化学科资源配置(一) 重点学科分布结构的优化(二) 重点学科门类结构的优化(三) 重点学科投资结构的优化五、面向国内外选拔和培养学科带头人,造就优秀的学科带头人群体(一) 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的重点应放眼45岁以下的中青年学术人才(二) 面向国内外招聘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三) 坚持学科带头人的选拔标准(四) 实施学科带头人培养的硬措施六、加快重点学科建设的信息化进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七、大胆创新,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结语参考文献1-7二、玉米植株碳累积和耗水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摘要Summary目录前言第一章玉米耗水特性与物质累积研究进展综述1-1- 影响玉米耗水特性主要因素的研究进展1-1-1 影响植株蒸腾的因子1-1-2 影响棵间蒸发的因子1-2 玉米干物质累积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1-2-1 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与干物质累积的关系1-2-2 水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累积的影响1-2-3 养分对作物干物质累积的影响1-2-4 作物 N、P、K 的累积特征第二章试验设计与方法2-1 试区概况2-2 主要研究内容2-2-1 不同覆膜与灌水水平对玉米地上部干物质与有机碳累积的影响2-2-2 影响玉米耗水特性及干物质累积关键因子的动态特征2-2-3 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地上部碳累积与耗水特性的相关性2-3 技术路线2-4 试验设计2-5 测定指标与分析方法2-6 数据处理第三章不同处理玉米地上组织的碳累积特征3-1 不同处理玉米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累积量3-2 干物质累积模型及特征参数3-3 成熟期各处理玉米干物质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特征3-4 不同处理玉米的产量表现3-5 各处理玉米植株碳含量的表现3-5-1 各生育阶段不同处理玉米碳累积量3-5-2 各生育阶段不同处理玉米的有机碳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特征3-5-3 成熟期不同处理玉米有机碳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特征第四章不同处理玉米的耗水特征4-1 玉米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4-1-1 玉米播前,收后 0-110cm 土层含水量垂直分布4-1-2 玉米全生育时期 0-110 土层平均含水量4-2 不同处理玉米的耗水特征4-2-1 玉米全生育期总耗水量4-2-2 玉米的阶段耗水量4-2-3 各处理玉米阶段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重4-3 玉米的棵间蒸发特征4-3-1 不同模式下玉米全生育期总棵间蒸发量的差异4-3-2 玉米各生育阶段棵间蒸发量的动态变化4-3-3 玉米全生育期总棵间蒸发量占耗水量的比例4-3-4 玉米各生育时期棵间蒸发量占耗水量的比例第五章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单位耗水的碳累积效率5-1 各处理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5-1-1 玉米以籽粒产量计算的 WUE5-1-2 玉米以干物重计算的 WUE5-2 各处理玉米的阶段水分利用效率5-2-1 在不同生育时期玉米单位耗水量下累积的干物质5-2-2 不同生育阶段各处理玉米单位耗水累积的有机碳第六章影响玉米碳累积和分配的关键因子的动态变化6-1 不同处理玉米的土壤温度效应6-1-1 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各土层温度6-1-2 玉米全生育期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温度及变化6-2 玉米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的变化特征6-2-1 玉米各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6-2-2 不同处理玉米全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叶日积6-3 成熟期各指标与 C 累积的相关性第七章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导师简介1导师简介2个人简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论文提纲相关参考属性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论文提纲范例大学生适用:10000字研究生毕业论文、2000字高校大学论文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33写作解决问题:论文框架怎样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职称论文适用:职称评定、初级职称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科目论文提纲推荐度:优质提纲三、间距对玉米间作豌豆氮素竞争互补的调控效应论文提纲格式范文模板摘要Summary前言第一章豆科/禾本科间作氮素高效利用机理和技术研究进展述评1-1 禾豆间作的研究及应用价值1-1-1 禾豆间作的产量优势研究1-1-2 禾豆间作对氮肥利用的影响1-2 禾豆间作氮素高效利用机理研究及影响因子1-2-1 豆科种类对氮素利用的影响1-2-2 禾豆间作中氮转移对氮素高效利用的影响1-2-3 禾豆间作优势的生态位对氮高效利用的影响1-3 禾豆间作群体中的种间作用1-3-1 间作体系中种间竞争研究1-3-2 间作体系中的恢复效应研究1-4 行距配置对间作群体的影响研究第二章试验设计与方法2-1 试验区概况2-2 研究内容2-2-1 不同间距对光合物质积累的影响2-2-3 不同间距对氮素利用的研究2-2-4 不同间距调整对产量和生物量影响2-3 技术路线2-4 试验方案2-4-1 试验材料2-4-2 试验设计2-5 测定指标及方法2-6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三章间作玉米豌豆干物质累积特性及种间关系对间距的响应3-1 玉米干物质累积的动态变化3-1-1 各处理玉米干物质累积速率3-1-2 不同处理豌豆生长速率3-1-3 玉米间作豌豆共生期的干物质累积量3-2 干物质分配动态3-2-1 不同处理豌豆各器官干物质分配3-2-2 不同处理玉米干物质分配3-3 间作群体中的互补效应3-3-1 不同处理共生期内 LER3-3-2 不同处理对边行优势的影响3-3-3 豌豆收后玉米的恢复作用3-3-4 各间作处理 LER3-4 间距对玉米间作豌豆种间竞争参数的影响3-5 种间相互作用指数第四章间作玉米豌豆氮素竞争互补对间距的响应4-1 土壤全氮的变化4-1-1 不同处理豌豆收获后土壤全氮含量4-1-2 不同处理玉米收后 0-30cm 土层全氮含量变化4-2 不同处理土层硝态氮平均含量4-3 不同处理植株的吸氮量4-3-1 不同处理豌豆的吸氮量4-3-2 玉米吸氮量在不同处理中的差异4-3-3 间作吸氮量在各处理间的差异4-4 间距对玉米豌豆氮素竞争互补效应的影响4-5 间距对结瘤特性的影响第五章不同处理的产量表现和氮肥利用率5-1 不同处理对产量、生物量的影响5-2 不同处理玉米、豌豆的收获指数5-3 干物质转移率5-3-1 玉米各器官光合产物转移率5-3-2 豌豆各器官光合产物转移率5-4 不同处理的氮肥利用率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1 导师简介2 导师简介个人简介四、花魔芋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及其分化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摘要英文缩写词1 前言1-1 目的与意义1-2 文献综述1-2-1 植物组织培养中污染的相关研究1-2-2 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的研究1-2-3 影响魔芋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1-2-4 影响魔芋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因素1-2-5 内源激素对魔芋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影响1-2-6 TDZ在植物组织培养上的应用2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材料2-2 试验方案2-2-1 花魔芋外植体消毒效果试验2-2-2 不同抗氧剂对花魔芋外植体褐变控制效果和机理试验2-2-3 花魔芋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试验2-2-4 不同激素配比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和机理试验2-2-5 不同激素配比诱导花魔芋不定芽分化效果和机理试验2-2-6 培养基和NAA诱导花魔芋不定芽生根的试验2-3 培养条件和灭菌条件2-4 分析测试指标和方法2-4-1 调查记录时期和取样方法2-4-2 分析测试指标2-5 试验数据的处理3 结果与分析3-1 不同消毒方法对花魔芋外植体消毒的效果3-2 不同抗氧化剂控制花魔芋外植体褐变的效果和机理3-2-1 对控制褐变效果的影响3-2-2 对外植体褐变强度的影响3-2-3 对多酚氧化酶的影响3-2-4 对多酚含量的影响3-2-5 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3-3 不同外植体诱导花魔芋愈伤组织的效果3-4 不同激素配比诱导花魔芋愈伤组织的效果和机理3-4-1 对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影响3-4-2 对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3-4-3 对IAA、ZR、GA3、ABA含量的影响3-5 不同激素配比诱导花魔芋不定芽分化的效果和机理3-5-1 对不定芽分化效果的影响3-5-2 对不定芽分化机理的研究3-6 不同培养基和激素NAA诱导花魔芋不定芽生根的效果4 结论与讨论4-1 花魔芋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分化的机理4-2 不同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4-3 不同抗氧化剂控制花魔芋外植体褐变的效果和机理4-4 不同外植体诱导花魔芋愈伤组织的效果4-5 不同激素配比诱导花魔芋愈伤组织的效果4-6 不同激素配比诱导花魔芋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的效果4-7 不同培养基和激素NAA诱导花魔芋不定芽生根的效果4-8 花魔芋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5 参考文献。
水稻种植技术论文
水稻种植技术论文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其种植过程中就需要广泛应用高产栽培技术,高产栽培技术可以大大增加我国水稻产量,促进农民的增收。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水稻种植技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水稻种植技术论文篇一水稻的种植技术[摘要]我国是种植水稻面积最大的国家,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已经具有多年的栽培历史。
本文以灵桥镇种植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的水稻种植现状进行了介绍。
之后本文对该地区水稻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水稻种植栽培技术方法研究[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094-011.灵桥镇目前水稻种植现状从农户水稻种植的现状来看,其规模上已经达到了6000亩,其中每年的亩产也达到了400多公斤,而这个数字也会以更快的速度持续增长,由此可见作为水稻种植大镇的农技推广中心更应该做好水稻种植问题的研究。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其在种植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难题,本文将对灵桥镇水稻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如下剖析2.种植难题2.1选种播种不当首先年轻一代对种粮意识淡薄,而中老年一代老百姓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科学地选种知识和技术,在选种播种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选取种子时不够仔细,导致许多携带病毒或者低产的种子被播撒到田间。
选种不合理的问题已经严重导致了水稻减产,为了更好地解决该问题,加强对水稻种子的选取工作十分重要。
但是从实际状况来看,我地区的水稻种植户尚未具备该意识,仍然是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对水稻种子的选取重视力度不够。
同时种植户未能接受到专业的种植方法培训,以致选取了不健康不抗毒的幼苗。
选种播种不合理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2.2田间管理不当水稻种植后的工作就是田间管理,加强对水稻的田间管理工作相当重要。
但是当地种植户却未能够认识到田间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致很多时候对水稻稻田弃之不顾。
作物育种学课程论文
《作物育种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叶绿体、线粒体遗传的育种利用专业年级:学号:学生姓名:成绩:任课教师:叶绿体、线粒体遗传的育种利用摘要:叶绿体与线粒体是细胞质基因的主要载体,普遍存在与所有目前已调查过的真核生物中。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体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担负着细胞的能量转换功能。
本文阐述了叶绿体、线粒体遗传在育种上的利用,对作物的各种遗传物质所产生的遗传效应进行了综述,并进一步探讨了它们在作物育种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叶绿体遗传;线粒体遗传;育种利用除了染色体DNA外,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内也存在着一些DNA分子,它们统称细胞质基因或者核外基因,也可以分别称之为线粒体基因和叶绿体基因,它们对作物的遗传与育种都有很大的影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1叶绿体遗传1.1叶绿体遗传概述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细胞器,是质体的一种,同时是一个半自主性细胞器,含有DNA分子,能进行自我复制。
它的双层膜结构使其与胞质分开,内有片层膜,含有叶绿素。
光合作用就是在片层膜上进行的,绝大多数的异养生物的有机物质与能量来源都是由叶绿体光合作用提供的。
大部分叶绿体的DNA都是共价闭合的双链环状分子,少数的为线状分子。
叶绿体的DNA分子一般长为120~160kb。
叶绿体中一般含有多个拷贝的DNA。
其基因组很小,同时DNA分子上存在两个反向重复的序列。
这些特点使对叶绿体基因的克隆和其他遗传学操作更加容易。
[1]1.2叶绿体遗传转化的优点和细胞核转化相比,以叶绿体为受体的基因转化具有很多独特优点:准确控制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避免位置效应的产生,有利原核和真核外源基因的直接表达。
叶绿体基因组可处理多顺反子的能力和精确、安全、高效等特点,更利于实现多基因共同转化,且表达产物在叶绿体中可以完成二硫键交联,正确折叠等转录的修饰,使表达产物具有生物活性。
叶绿体属于母系遗传,可避免作物与作物及作物与杂草之间的杂交,避免了细胞核转化中可能造成的基因污染等环境安全隐患,消除公众对于基因污染的忧虑。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五章作物的产量、品质和生产潜力
• 农业生产中的作物产量,是按单位土地面积 上有经济价值的产品数量来计算的。把单位 土地面积上的作物产量分解为几个构成因素 的方法,是Engledow(1923)提出的,至今 在作物学研究中仍盛行不衰。
• 作物种类不同,其产量构成因素也不同
(表)。
2022/1/4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gēngzuò)系
• 第五节 作物的产量潜力与增产途径
2022/1/4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gēngzuò)系
3
第三页,共三十六页。
第一节
作物的产量 和产量 (chǎnliàng) 形成 (chǎnliàng)
• 一、作物的生物(shēngwù)产量和经济产量
• 二、作物的经济系数
2022/1/4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gēngzuò)系
2022/1/4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gēngzuò)系
10
第十页,共三十六页。
二、作物的经济(jīngjì)系数
– 主产品的化学成分不同,经济系数也不一样(yīyàng)。
• 产品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在形成过程中需要的能量较 少,因此经济系数较高;
• 而含蛋白质和脂肪较多的产品,在形成过程中需要的能 量较多,因此经济系数较低。
2022/1/4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gēngzuò)系
2
第二页,共三十六页。
第五章
作物的产量 、品质和生产 (chǎnliàng)
潜力
• 第一节 作物的产量 和产量 形成 (chǎnliàng)
(chǎnliàng)
• 第二节 作物产量构成因素
• 第三节 作物产量的源库关系
• 第四节 作物的群体和群体结构
作物栽培学总论(zǒnɡ lùn)
玉米栽培技术论文(大全五篇)
玉米栽培技术论文(大全五篇)第一篇:玉米栽培技术论文玉米栽培技术论文(1)1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中所应用的技术1.1土壤水分抑蒸土壤蒸发对于旱地来说是夺取水源的一大问题。
有效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让玉米吸收更多的水分生长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一大特点。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运用完全地膜覆盖的种植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带来的不利因素。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中的土壤水分抑蒸应用不仅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让玉米根系能吸收到周围任何利于生长的水分。
大量的试验数据显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对于抗旱有着明显的效果,而且还能增加玉米的单位产量。
1.2太阳辐射增温宁夏武威地处于西北部,温差大是其农业的一大特点,也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采用全地膜覆盖的种植方式,这就相当于给种植的玉米搭起了袖珍的保温大棚。
这样地膜强有力的透光效果可以有效地把热量传递给地膜里面生长的玉米,让玉米吸收更多的热量;因为地膜的保温效果,到了夜间温度低的时候,剩余的热量也不会轻易散发。
2全膜双垄沟播栽培的地膜可“一膜两年用”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利益空间非常小,随着农业投资成本的不断增加,甚至呈现负增长的趋势。
但是对以农业为生的农民来说,农业是主要收入,即使收入非常微薄人们也愿意耕种。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旱地种植玉米的技术革新,但是旱地种植玉米的成本不会增加。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采用的地膜使用年限是两年,这样就减少了地膜的成本投入,而且可以让覆盖在地膜下面的土壤水分不蒸发。
此外,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还可以减少宁夏武威春天沙尘暴带来的风化和沙化,从而让土壤保持最好的状态,迎接新一季的耕种。
3结语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一项技术创新,对于旱地农业来说,可以有效地保收增产。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不仅可以解决旱地因为水分和温度达不到玉米生长所带来的问题,而且还可以通过地膜全覆盖的方式减少玉米种植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
花生栽培技术分析的论文[大全5篇]
花生栽培技术分析的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花生栽培技术分析的论文1合理轮作花生是连作障碍非常严重的作物,花生轮作的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花生轮作的前茬应选择玉米、高梁、谷子等禾本科作物,不能选择马铃薯、芝麻和豆科作物轮作换茬。
2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及周边地区以红粒型品种为主,如扶余四粒红、扶花1号、扶花2号、扶花3号,搭配白沙1016、吉扶2号、吉扶3号、花育20等品种;吉林省西南部四平双辽及周边地区以白沙1016、花育20、亚美406为主,搭配四粒红、扶花系列品种。
选用的良种要达到发芽势90%、发芽率99%以上,并于播种前10~15d将种果放在通风向阳处晾晒2~3d。
3深翻整地提倡秋季深翻整地,达到熟化,沉实土壤,消灭部分越冬病虫害,积蓄冬春雨雪缓解春旱。
开春解冻之后,及时耕耢保墒,避免水分散失,影响播种。
秋季来不及深耕的地块,早春提前深耕。
一般在春分后清明前进行,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春耕必须随耕随耙,使土壤下部沉实,表土松细。
试验表明,冬深耕比春深耕增产16.8%,比浅耕增产53.9%。
一般深翻25~30cm为宜。
翻地时应做到耕翻及时,深度一致,行向直,不漏耕,不重耕,垡片翻扣严密,不漏土边、地头,减少开闭垄。
4科学施肥施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结合整地一次性作底肥施入。
施肥量:优质腐熟农家肥25~30t/hm2、硅钙肥200kg/hm2、磷酸二铵200kg/hm2、尿素100kg/hm2、硫酸钾150kg/hm2或施花生专用肥600kg/hm2。
5播种5月10~20日为最佳播种期,连续5~7d内5cm土温稳定通过12℃即可播种。
单垄种植,垄宽65cm,单行拐子苗,穴距15cm,栽植12万穴/hm2;90cm大垄双行种植,穴距15~17cm,栽植13~15万穴/hm2。
播种深浅要一致,播后覆土,厚度3~5cm。
6加强田间管理6.1查苗补种,清棵蹲苗一般播种后12d左右开始出苗,出苗后及时检查,若发现缺苗、断条应立即催芽补种,以保全苗。
农作物栽培技术论文
农作物栽培技术论文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作物栽培技术也在逐渐进步,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农作物栽培技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农作物栽培技术论文篇一浅谈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栽培技术引言现阶段,严重的沙漠化进程在日益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越来越多的地区受到了风沙和干旱的侵扰,尤其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沙漠化使土地的含水量不断减少,沙化土地造成农业生产效率迅速降低,农民每年都在减收,长此以往,国家的农业和粮食安全也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为改善这种不利情况,必须要从土地和环境下手,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增加农作物产量;1.农作物高产的途径1.1改善环境.提高作物光合作用的生产潜力环境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光照。
要延长光合时间.如间作、套种、立体种植等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作物的收获面积:延长生育期,如要求前期早生快发、后期叶片不早衰,补充人工光照等;增加光合面积,如合理密植,改变株型;增强光合效率,如通过通风透光、增施有机肥、深施碳酸氢铵肥料等途径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减低光呼吸等。
1.2改良遗传因素为保证农作物高产,首先必须保证种子的优越性。
所以培育抗逆稳产、抗病虫的育种技术显得十分重要。
同时通过育种改良株型、提高群体的光能利用率和使作物的成熟期更加适宜.也将成为增加复种和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条件。
育种途径与方法以常规为主、多种方法互相配合,综合运用,使育种水平进一步提高。
如单倍体技术与诱发变异结合.可提高隐性突变体的出现频率:组织培养与远缘杂交、多倍体育种结合.可更快地筛选出有用材料。
1.3提高栽培技术如土壤耕作技术、施肥技术和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创造良好的耕层结构和适度的孔隙比例:调节土壤水分存在状况:协调土壤肥力各因素问的矛盾:清除杂草和疏松表土:形成高产土壤。
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土壤类型、生产条件及产量水平,按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肥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肥料品种.确定适宜的用量和配合比例.并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合理施肥,是充分发挥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农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重要途径。
作物学课程论文
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和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摘要:中国农业发展尽管取得了令人喜悦的成绩,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
农业资源匮乏制约了未来农业的增长;农民收入增长停滞、徘徊,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生存压力之下,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农耕文明面临消亡的局面等。
从农业实践来看,植物生长及其影响因素在农业企业中占据绝对重要的地位,所以研究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及各因素的作用机制和怎样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问题日益凸显。
关键词: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农业生产力状况制约因素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具有上万年的农业发展史。
过去5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国在农业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人口虽然增加了2.4倍多,但农业的生产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使得食物的可获得性得到很大的改善。
中国农业发展尽管取得了令人喜悦的成绩,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
农业资源匮乏制约了未来农业的增长;农民收入增长停滞、徘徊,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生存压力之下,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农耕文明面临消亡的局面等,所以研究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及各因素的作用机制和怎样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问题日益凸显。
本论文将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论述。
通过对农作物产量要素的总结,发现农作物产量离不开以下几个要素:自然因素、耕作工具、耕作技术、耕作土地类型、耕作品种、耕作者素质、环境气候等。
1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1.1 自然因素1.1.1 影响作物产量潜力的一些因素土壤有机质、粘粒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光照量和光强、坡度和地形、日照百分比、蒸发/蒸腾比、相对湿度、温度、32℃以上天数、灌溉、排水水分渗漏率、雨量及降雨分布、海拔高度、纬度、特殊的作物生长特性、通气因素、CO2、风速、土壤有效水、根层深度、粪肥1.1.2生产者无法控制以下7种因素:温度、光照、风暴、洪水、降雨、CO2、海拔高度。
其中可通过灌溉补充雨量不足,通过施用新鲜可分解的粪便和作物残茬来增加CO2供给。
油料作物栽培学论文
不同施肥水平对稻田免耕直播栽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及翻耕与免耕直播油菜经济效益的比较(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学1003班,穆奇,2010301200305)摘要: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稻田免耕直播栽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四个施肥水平,主要施用N、P、K三种元素。
经济效益的分析主要针对翻耕与免耕直播油菜比较。
关键词:免耕,稻田,直播,施肥水平,产量,经济效益油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
茎圆柱形,多分枝,叶互生,总状花序,花黄色鲜。
结长角果,种子球形,有红、黄、黑等颜色,含油率百分之三十五至百分之五十。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年均种植面积0.07-0.08亿/公顷,总产1050万t左右,均居世界首位。
长江流域冬油菜区是我国最集中的油菜产区,也是世界最大的油菜集中产区(2007,胡文秀等)。
由于育苗移栽要求较先进的技术措施和充足的劳动力,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已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因此近年来免耕直播油菜发展的较快,而在长江流域稻田栽培油菜更是一大特色。
张春雷等对油菜不同栽培方式的投入产出进行比较后发现,免耕直播的栽培方式确实可起到省工节本的目的,但与其他种植方式相比,其产量效果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免耕土壤的理化性质与翻耕有很大不同,在免耕的条件下可能会产生一些障碍因素限制油菜的生长;二是现有的以翻耕为基础的栽培措施可能并不适用于免耕油菜,这其中就包括免耕油菜直播施肥水平不明确的问题。
稻茬油菜的免耕直播技术可减少用工,降低冬闲田面积,但其产量常低于翻耕栽培模式(王翠翠等,2011)。
油菜育苗移栽是油菜高产的重要栽培技术,也是我国油菜生产的一大特色,油菜育苗有多个好处(冯玉珍等,2007),当然与免耕直播相比,免耕直播也有其自身优势,因此,针对稻田免耕直播栽培特点,对于不同栽培技术对油菜产量及生长的影响研究十分必要。
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单因素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找到提高稻田免耕直播油菜产量的最佳施肥方法,为直播栽培推广以及种植提供科学与依据。
浅谈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论文
浅谈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论文•相关推荐浅谈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论文粮食问题几乎成为全球性问题,已经对不少国家形成困扰。
研究高产良种,改进农作物栽培技术,提升农作物产量,是摆在我国农业工作者眼前的重要任务。
为了使中国摆脱粮食短缺的困境,基层农业工作者,深入研究影响农作物栽培的因素,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最大限度提升农民收益,势在必行。
介于此,我在日常工作中,根据本地农业现状、农作物特点以及土壤状况,不断深入研究和实践,终于找到一些促使农作物高产的举措。
一、影响农作物栽培技术的主要原因(一)恰当的种植时期。
选择适当的播种时期是保证农作物快速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只有在最佳的播种时期进行播种才能保证种子在适当的温度、水分、营养成分的条件下发芽,并且能够保证农作物幼苗抵抗病虫害与各种不利气候条件实现最佳的生长状态。
播种过早,往往会造成种子正常发芽所需的温度、水分、营养达不到要求而使发芽率较低;播种过晚,也会造成农作物幼苗正常生长周期缩短,果实发育不全致使产量降低。
因此,严格控制播种时期,对于保证农作物种子及幼苗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提高种子出苗率与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实现高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作物的种植密度。
农作物种植的密度是影响农作物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因此合理密植不仅能够保证农作物植株获得足够的光照面积以进行光合作用,还能够实现农作物各植株之间光照、水分、土壤中的营养成分的最大化利用。
以小麦为例进行分析:如果植株种植过密,不仅会使单个植株生长空间减小,获得光热、水分、营养成分不足,还会造成光合作用生成的物质降低,导致产量下降;种植过疏,虽然单个植株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成分实现单个植株的高产,但由于总量上的不足最终也难以实现较高的总产量。
因此,必须重视农作物种植的疏密程度,保证农作物植株具有合理的空间分布以及足量生长所需的养分,保证农作物具有较高的产量。
(三)田间管理。
栽培学论文作物生长分析
作物生长分析姓名:******** 班级:*********** 学号:********摘要:本实验以测定小麦植株干物质增长为中心,同时也测定叶面积,计算与作物光合作用相关的参数,对不同播期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做出计算与分析。
结果表明,早播小麦生长情况明显比晚播小麦好。
关键词:小麦 早播 晚播 作物生长 干物质 叶面积作物生长分析就是将作物的生育过程以干物质增长过程为对象,以干物质的积累和分配来衡量作物产量形成的一种方法;作物生长分析法的特点是:(1)在测定干物质增长过程中,同时测定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叶面积,即与光合作用的生理生理功能密切结合,从而超越生育特性与丰产性能的简单相关关系,深入到生态生理的因果关系;(2)是对于不同种类的作物、或同一种作物的不同品种以及同一品种不同栽培条件下的生育差异,均可用生长分析来进行比较。
其具体做法是每隔一定时间,测定植株的干物质重量(注意点是尽可能包括全部器官、可以整株测定、也可以分部位、器官测定)和叶面积(注意点是测定平展开后的绿色叶片),然后计算与光合作用生理功能相关的有关参数,比较不同作物、不同品种、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差异,从而制定合理栽培技术和措施的研究方法。
作物生长分析研究涉及的有关参数主要有(1)叶面积比率LAR ;(2)比叶面积SLA ;(3)叶干重比LWR ;(4)相对生长率RCG ;(5)净同化率NAR ;(6)作物生长率CGR ; 1.光合器官性状1·1叶面积指数(LAI )又叫叶面积系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
即: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
在田间试验中,叶面积指数(LAI )是反映植物群体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大小直接与最终产量高低密切相关。
叶面积指数是反映作物群体大小的较好的动态指标。
在一定的范围内,作物的产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栽培学课程论文姓名:专业班级:完成时间:2015.06.20不同种植密度与小麦产量的最优组合摘要:合理密植是小麦生产中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夺取高产的重要栽培措施。
分析了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分析表明: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有显著性的影响。
种植密度的调整可以有效协调小麦单位面积穗数与穗粒数、千粒重的关系,进而获取高产的最优组合。
关键词:种植密度;产量;最优组合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要获得高产,种植密度是影响小麦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群体结构有显著性影响,进而决定小麦群体对光能利用水平、干物质生产能力和籽粒产量的高低。
许多研究发现,不同的栽培措施(密度、播期、施肥量、施肥期等)和品种都对灌浆特性有显著的影响,进而影响最终的粒重和产量。
本文研究在生态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山农23号的粒重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当地冬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小麦的籽粒产量是单位面积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和生理性状的综合表现。
探讨种植密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以及各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农学家研究工作的重要领域。
从早期着重提高单位面积穗数的“增穗增产”,到“稳定穗数、主攻大穗”的最大乘积理论[1],到依靠分蘖提高分蘖率和单位面积穗数,促进群体苗、株、穗、粒的合理发展[2],再到“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3],农学家通过种植密度调整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的思路在不断发生变化。
为此,笔者对前人在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与群体质量影响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提供依据。
1 种植密度与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1. 1 种植密度与小麦籽粒产量如何通过种植密度的调整,为小麦创造一个个体生长健壮、群体适宜的群体结构获得高产一直是农业研究的重点[4-8]。
本次试验是在山东农业大学高产攻关田种植山农23号,根据不同密度划分为16的区域,从而获得其最后产量。
低密度条件下小麦群体较小,增加密度可以增加小麦群体对光能、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单位面积穗数增多,虽然穗粒数和千粒重会有所降低,但穗数的增产效果远超过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造成的产量损失,小麦产量呈现上升趋势。
当种植密度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小麦群体质量开始恶化,个体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单位面积穗数增产不足以抵消千粒重、穗粒数的减产程度,造成产量降低。
生产中借助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变化规律可选取小麦的最宜种植密度以获得最高产,但最宜密度随品种[9]、播期、土壤以及其他栽培管理措施的不同而不同。
同时,也有学者对小麦的密度效应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小麦在一定播种范围内的产量变化不明显,播量低也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他们认为分蘖特性和植株可塑性使小麦在不同播量水平条件下都可以获取高产。
播量小、基本苗少时,主茎上生长出更多分蘖增加穗数,同时,小麦植株更加健壮,穗数和千粒重也较大;播种量大时,穗数较多,但由于群体质量差,灌浆速率低,导致粒重下降,使产量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10-12]。
1. 2种植密度与小麦产量构成要素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合称为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
如何协调产量三因素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育种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不同生态类型区穗粒数多、穗粒重重、千粒重重的小麦仍是育种的首选[13]。
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产量的变化,只有使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者乘积达到最大值,产量三因素协调发展才能获得高产[14]。
1. 2. 2. 1亩穗数单位面积穗数的多少是构成产量的首要因素,是品种群体状况的反应。
在三个构成因素中,穗数是自动调节能力、对产量补偿能力最强的因素。
关于亩穗数的多少,各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
单位面积穗数的多少是构成产量的首要因素,是基因型群体和冠层结构状况反映的一个重要指标,高产育种重点应放在主攻穗数上[15]。
张明益[16]经过连续10年的观察分析,认为在产量三因素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有效穗,要想提高单产,必须增加有效穗数。
方正[17]等对16块高产田分析认为,多穗型品种仍是超高产的主体,但应注意重视提高茎杆的强度,增强抗倒伏能力。
张娟[18]分析认为,穗数在超高产条件下增产潜力并不太大,但要想获得高产,必须要保证足够的穗数,无论在何种产量水平下,根据品种特性和栽培条件缺点与其相适应的穗数都应当是首先考虑的问题。
史民芳[19]研究认为,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间的相关性大小的顺序为:穗数>千粒重>穗粒数,穗数是高产育种中决定产量的主导因子。
陈化榜[20]认为,亩穗数多引起的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制约关系,给粒数、粒重的改良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这类品种倒伏的可能性也大。
黄承彦[21]认为,多穗型和中间型品种较易获得高产稳产。
徐沛然等[22]对92个高产鉴定圃品系的调查结果表明,产量超过9000kg/hm2的品系中,67. 4%的品系属于中间类型,大穗型和多穗型品系分别占16. 3%。
许为钢等[23]以52个高产基因型为材料,对9750~10500kg/hm2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最优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别为570万、43粒、41. 7g的概率最高,达到43. 5%。
陈荣振[24]研究认为,超高产育种应在现有高产品种的基础上适当减低穗数。
由瑞丽[25]研究认为,依靠多穗,获得超高产水平难度加大,依靠大穗多粒夺高产是超高产育种的重要途径。
1. 2. 2. 2穗粒数穗粒数是决定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因素,也是高产育种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在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改良中,穗粒数显著增加[26]-[27]。
Kirby指出,小麦产量的提高大部分源于单位面积内粒数的增多,而这主要由于每穗粒数的增多。
杨亮等[28]认为小麦的穗粒数有较大提高的潜力,增加穗粒数应当主要增加每小穗的粒数,结实小穗数与穗粒数、单穗重均为显著正相关,说明通过增加结实小穗数来提高单穗重是可行的。
隋新霞[29]研究认为,主穗粒数的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均较高,传递给后代的能力较强可以进行早代选择;黄承彦[30]认为,在稳定单位面积穗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量,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提高到40粒和45g左右可能是比较理想和容易实现的产量构成模式。
方亮等[31]研究表明,产量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穗粒数对进一步提高产量十分重要。
1. 2. 2. 3千粒重粒重的遗传力较每穗粒数为高,是一个在育种早代选择中较为有效的性状。
杨亮[28]认为,千粒重的广义遗传力相对较低,传递给后代的能力也低,易受环境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千粒重的狭义遗传力均较高,说明它们的加性遗传方差所占比例较大,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可在早代进行选择。
赵双宁[32]等指出,在产量水平较高的情况下,穗粒重对产量的作用大于单位面积穗数。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研究所对全国2000多份小麦品种(系)研究表明,在我国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提高粒重对提高产量起了重要作用:50年代初平均千粒重为31. 4g,80年代达到了42. 0g,增长33. 8%[33]。
粒重与品质也有关联,大量研究表明,千粒重与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面包体积、面包总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和单位蛋白质含量的面包体积的相关系数虽未达显著水平但也都是负相关[34]。
王小明[35]认为,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陈华萍等[36]研究指出千粒重与单株产量简单相关。
2. 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14. 10~2015. 06这大半年在山东农业大学高产试验田进行。
所用小麦品种为山农23号,由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提供。
2. 1试验设计试验小区形状为长方形,区间试验分为A、B、C、D四处理,每个处理分为四个区域,其中A1、B1、C1、D1基本苗均为10万/亩。
每个处理各自小区的行距皆相同,即A1、A2、A3、A4行距相同,为16. 7cm,A处理为18行,B处理14行,C处理12行,D处理10行。
2. 2测定项目与方法测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是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
人工测量不同时期的亩穗数2. 3 数据统计各区产量因素调查3. 结果与分析由上述数据可知,各处理内的四个小区产量相近,而不同处理之间产量有明显差异,考虑到人工计数有一定的误差,因此可以看出A、B两处理产量相近,故因此可知B处理为最佳播种处理。
小麦所用品种均为山农23号,因此,穗粒数基本一样,千粒重也完全一致。
由此可见,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有显著性的影响。
4. 结论与展望种植密度调整是生产上小麦群体结构、产量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人们对其调控机理和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种植密度的调整可以有效控制小麦群体结构,使单位面积穗数与穗粒数、千粒重的关系相互协调,进而获得高产。
但由于这些认识均是在一定地域、品种、土壤、气候及栽培技术条件下获得,使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普适性较差,甚至是矛盾的结论。
如何与时俱进地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论方法运用到农业研究中来,解决农业研究广适性差、定性不定量的问题,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1]凌启鸿. 水稻群体质量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2]冯浔,杨文华,等. 冬小麦主茎叶数变化及分蘖规律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1995(4):143-146.[3]凌启鸿,张洪程,,等. 小麦“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高产栽培途径的研究[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83(02).[4]田奇卓,刘万代. 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群,个体发展动态指标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8,24(6):859-864.[5]由海霞. 不同密度小麦群体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4):162-165.[6]刘丽平,胡焕焕,等.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冬小麦品种河农822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8,23(2):125-131.[7]毕常锐,白志英,等. 种植密度对小麦群体光能资源利用的调控效应[J]. 华北农学报,2010,25(5):171-176.[8]董树亭. 高产冬小麦群体光合能力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1,17(6):461-469.[9]曹倩,贺明荣,等. 密度、氮肥互作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4):815-822.[10]张保军,冯佰利. 杂种小麦产量的密度效应及光合产物分配规律研究[J]. 麦类作物,1998,18(3):39-41.[11]陈清林.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泛麦8 号产量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8-10.[12]王萍,陶丹,等.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9,30(6):602-605.[13]王小明,刘春生,等. 不同生态类型区小麦种质资源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4):21-23[14]冯家春,邓贺明,等. 黄淮南部小麦高产品种产量三要素及选择模式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3-74[15]高翔. 小麦高产品种分蘖特性与成穗规律的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1994,3(4):17[16]张明益. 浅析小麦分蘖成穗限制因素[J]. 湖北农业科学,1992,12:23-24[17]方正,邵锡珍,等. 从小麦的超高产实践谈良种选育的问题[J]. 作物杂志,1999,(1):20-22[18]张娟. 小麦超高产育种的产量目标及其与构成因素间的关系研究进展[J]. 麦类文摘,2000,20(2):14-16[19]史民芳,安林利,等. 冬小麦不同穗型对产量构成因素的作用[J].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38-40[20]陈化榜,曾北燕,等. 大穗型、中间型、多穗型高产小麦品种产量潜力和稳产性能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1991,6(4):22一29[21]黄承彦,迟斌,等. 山东省小麦品种品质状况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04. 2 :73-74[22]徐沛然,牟春生. 小麦超高产育种几个问题的探讨[A]. 中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C].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19-125[23]许为钢,胡琳,等. 河南省小麦育种策略的探讨[A]. 21 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C].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76-83[24]陈荣振. 淮北地区超高产育种问题的探讨[J],1995,2:64-64[25]由瑞丽,郭秀焕,赵平. 超高产小麦育种主要指标的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09,9:65-67[26]吴兆苏. 长江下游地区小麦品种产量及有关性状的演变与发展方向[J]. 中国农业科学,1984,3:35-37[27]刘志增. 华北地区高产冬小麦品种源库演变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1991,3:69-72[28]杨亮. 超高产小麦育种的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7,7:121-123[29]赵双宁,李培,等. 北京地区冬小麦品种冠层结构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1986,4:35-37[30]隋新霞,李根英,等. 不同穗型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04. 2:56-58[31]黄承彦,隋新霞,等. 山东小麦品种需求及育种对策[J]. 山东农业科学,2005. 6:121-123[32]方亮,董建力,等. 宁夏灌区春小麦育成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J]. 宁夏农林科技,2008. 6:132-134[33]陈淑萍,王雪征,等. 小麦品质性状评价与改良途径[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5):45-47,59[34]Basset L M, et al. Genotype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on soft white winter wheat quality[J] . Agron. J.1989,1:955-960[35]王小明,刘春生,等. 不同生态类型区小麦种质资源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4):21-23[36]陈华萍,魏育明,等.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5):79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