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与海底地形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海洋地理》第1讲 海洋概述 海岸与海底地形配套课件 中图版选修2
(2)影响该海岸形成(xíngchéng)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流水
(3)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
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
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
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
第十七页,共30页。
【解析】(1)选C,(2)选D,(3)选B。第(1)题,根据题干及 卫星影像可判断该区域位于黄河入海口,属于淤泥质海岸。第(2)题, 淤泥质海岸主要是由流水携带(xiédài)的泥沙物质沉积形成。第(3)题, 由题图可知,该河流入海口处,因泥沙淤积导致航道淤塞,不宜建设港 口;而在河流入海口处,因泥沙淤积,地势相对低平,一般会形成湿地, 湿地是一种环境资源,建立湿地保护区,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海 滨浴场的建设要符合一定要求:坡缓、沙细、浪平、水清,交通便利, 没有排污口,易设置防鲨网等,而河口附近,因泥沙淤积,水流不稳, 易产生水下漩涡,具有不稳定的安全因素,不宜设置海滨浴场;河流入 海口附近,因地势低平,土层结构不稳定,加之海洋潮汐现象,易形成 盐碱土壤,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第二十六页,共30页。
【答案试做】(1)A、B分别位于洋中脊和海沟附近,为板块 交接处,地壳比较活跃。 (2)④、③、②、①。 (3)B处地层年龄最大,根据海底扩张说可知此处为洋壳消失 的地方,为海沟;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此处为大陆(dàlù)板 块和大洋板块的交接地带,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而 向大陆(dàlù)板块下俯冲,并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海沟。 (4)按照海底扩张说理论,地幔物质从洋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 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新的洋壳不断生长,随地幔物质 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
《自然地理学》:海岸与海底地貌
二,海岸的分类
(一)岩岸(山地海岸) 1)里亚式海岸 2)达尔马提亚式海岸 3)狭湾海岸 4)断层海岸 5)喀斯特海岸
(二)沙岸 1,三角洲海岸 2,淤泥堆积平原海岸 3,泻湖岸 4,溺谷海岸 5,三角港海岸
复习思考题
1海蚀地貌有那几种类型? 2,概述泥沙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所形成的
第七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
一,海岸地貌
海岸带:海岸,潮间带,水下岸坡。 (一)海蚀地貌 1,海蚀穴 2,海蚀崖 3,海蚀拱桥与海蚀柱 4,海蚀台
(二)海积地貌 1,泥沙横向移动所形成的海积地貌
中立带的概念 1)沿岸海滩:位于中立带上部。 2)滨岸堤: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带附近。 2)水下堆积台:位于中立带上部
2,泥沙纵向移动所形成的海积地貌 1)海滩:在凹形海岸带。 2)沙嘴:在凸形海岸带。 3)连岛沙坝:岸外有岛屿或岬角屏障的
地貌类型. 3.海岸可分为那几个类型?各类型有何特点?
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21海岸素材中图版2.
第二章海岸与海岸地形2.1 海岸相关素材海岸概述海洋和陆地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的地带。
包括遭受波浪为主的海水动力作用的广阔范围,即从波浪所能作用到的深度(波浪基面),向陆延至暴风浪所能达到的地带。
它的宽度可从几十米到几十公里,一般可分为上部地带,中部地带(潮间带)和下部地带三个部分,上部地带,又称为陆上岸带,一般风浪和潮汐都不可能作用到,是过去因海水作用而形成的阶地地形,受陆上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沿岸风的作用形成沙丘,它的特征是海蚀崖,海蚀穴,海蚀阶地和平台。
潮间带,由海滩和潮坪两部分组成,在这一带是海浪活动最积极、作用最强烈的地带。
下部地带又称水下岸坡带,就是过去的海岸,而今已下沉到海水底下的地方,一般从低潮时海水到达的地方算起,到波浪、潮汐没有显著作用的地带。
世界海岸线长约44万公里,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余公里,岛屿岸线14000余公里。
海岸带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产、能源、土地等自然资源。
还有众多深邃的港湾,以及贯穿内陆的大小河流。
它不仅是国防的前哨,又是海、陆交通的连接地,是人类经济活动频繁的地带。
这里遍布着工业城市和海港。
海岸具有奇特的、引人入胜的地貌特征,可辟为旅游基地。
在海岸及其邻近地带居住着世界人口的2/3,由此给海岸、河口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海啸、飓风和台风侵袭海岸和海滩,对沿海的工业、农业造成危害。
组成部分在垂直于岸线的海岸横剖面上,海岸有下列组成部分:①海岸(狭义)。
紧邻海滨,在海滨向陆一侧,包括海崖、上升阶地、海滨陆侧的低平地带、沙丘或稳定的植被地带。
②海滨。
也称海滩。
从低潮线向上直至地形上显著变化的地方(如海崖、沙丘等),包括后滨和前滨。
有人认为海滩尚应包含与海滩发育过程密切相关的水下部分。
后滨指由海崖、沙丘向海延伸到前滨的后缘,其上发育暴风浪所形成的滩肩,有高度不大的陡坎或陡坡。
滩肩向海一侧的边界为海滩坡度突变处,称肩顶或滩肩外缘。
前滨指肩顶至低潮线之间的滩地。
各种海岸类型的比较
海水灌溉 诱发土壤 盐渍化、 海水倒
灌、地下
合理 灌溉
市
水污染等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思维建模
化学 资源
食盐、
镁、溴、 碘等
量大密度 低
方式:海盐(盐田 法、电渗析法、 冷冻法)
成本太高
综合开发
生物 鱼、虾、
量大,不
主要方式:海洋 渔业分布:浅海
资源 贝、藻 均衡
大陆架海域
过度捕捞、 物种种群减 少、海洋生 物资源衰减
1.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1)空间分布规律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水 平
不同纬度海区
纬度较低处水温较高,纬度较高 处水温较低
太阳辐射
分 布
纬度相当海区
暖流经过海区水温较高;寒流经 过海区水温较低
洋流
垂
水温由表层向深层递减,1 000m
直
总趋势 以下水温差别不大,经常保持低 太阳辐射
分
温状态
布 特殊海区 水温随深度增加而缓升(逆温现象) 地热作用
限量捕捞、 休渔制、海 洋农牧化等
主要方式:油气
矿产 资源
滨海砂 矿、油
气资源、 多金属 结核
分布具有 一定的规 律性
资源的开发分布: 波斯湾、北海、 几亚内湾、马拉 开波湖、墨西哥 湾、加利福尼亚
海岸线退缩、 海洋生态系 统破坏、石 油污染等
合理规划, 综合开发
海岸等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思维建模
(1)海洋能的种类与特点
考点一 海岸与海底地形
疑难剖析
1.各种海岸类型的比较
淤泥质 海岸
淤泥
生 物
红树
林海 岸
红树林植 物与泥沼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2
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一节海岸思维激活我国海岸带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便捷的海上通道,为沿海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国海岸带北起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南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达18 000多千米,海岸类型繁多,分布格局也独具特色。
有关我国海岸带形成的主要因素,你知道多少呢?提示:海岸带地区地质环境的形成和演化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动力:一是地球深部的内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的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
二是地球外动力作用过程。
如气候变化(冰期、间冰期)所导致的海平面的变化;光、水、风等风化作用,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风暴、海浪等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削高填低和海岸带侵蚀与淤积变化.三是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影响和改造海岸带地质环境的重要地质营力.在上述三方面地球动力系统的作用下,海岸带地质环境演化集中体现在海岸线的往复变迁,这一变迁是海平面的升降运动、地壳的升降运动、泥沙的输送、沉积与海浪(海流)侵蚀等地质作用过程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自主整理一、海岸线和海岸带1.海岸线(1)概念: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分界线称为海岸线。
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____________处时与____________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2)特点:海面由于____________作用等因素而涨落不定,海岸线的____________也随之迁移。
2.海岸带(1)概念: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带,其范围由____________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的宽度。
____________是海岸带的主体。
(2)特点:是地球上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最频繁、最活跃的地带。
(3)影响因素:海岸在发育过程中,要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洋流、流水以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二、不同类型的海岸1.基岩海岸(1)组成:基岩海岸由坚硬的____________组成,又称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课件 精品
图为“世界某海域等深线示意图”。读图回 答
图中字母所指的海底地形判断正确的是 B A.图中A处是大陆架 B.图中B处是海岭 C.图中C处是海沟 D.图中D处是大陆坡
海底地形的成因
• 海底扩张学说
• 板块构造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
1、炽热岩不断从大洋中脊轴部的中 央裂谷带涌升 2、新洋底把老洋底向两侧挤推,导致 洋底不断扩张 3、洋底岩石年龄由大洋中脊向两侧 递增
珊瑚礁海岸
不同类型的海岸
1、基岸海岸(岩岸) 特点: 1、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2、它是陆地山脉或丘陵延伸 入海的边缘 3、地势险峻,坡陡水深。海岸分布着向海突出的海岬和 深 入陆地的海湾--岬湾相间 4、海岸线曲折,多天然深水港湾 5、海浪侵蚀和岩石崩塌作用下形成海蚀地貌
分布: 利用:
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杭州湾以南的浙、闽、 粤、桂、琼、台 天然良港、旅游开发
南沙群岛
复杂的海底地形 大陆架
大陆坡
大陆隆 大洋盆地 海沟 大洋中脊
大陆边缘
大陆架:水深在200米以内 大陆坡:水深大于200米
大陆隆:水深在1500~~5000米 大洋盆地:水深在3000~~6000米 海沟:水深在6000米以上
大洋中脊:顶部水深在2000~~3000米
洋中脊
1、找出图中太平洋洋中脊的位置
海岸低洼地带
澳大利亚大堡礁 生物堆积作用形成的 利用:保护海岸,抵抗海浪侵蚀、 一种特殊海岸
避风良港
分布: 热带基岩海岸边缘-南沙群岛、
珊瑚礁(堡礁)
珊瑚礁(环礁)
澳大利亚-大堡礁
世界最大的珊瑚礁
类型 基岩海岸 砂质海岸 淤泥质海 岸
生 物 海 岸
成因
特点
利用
原创1:2.2海底地形的分布
3、洋盆和洋中脊
(1)洋盆(深海平原): 大洋底的主体,占海底一半,又称“深海平原 地形较为平坦 地壳活动相对稳定 水深:4000---6000米 洋盆中的其他地形: 海底火山、海底丘陵、及海底山脉
(2) 洋 中 脊
最长的海底山系
海洋地壳的诞生地—板块的生长边界 分布: 多分布于大洋中心部位,并相互连通 形状: 大西洋中脊呈”S“形,印度洋呈”人“字形
地③油方气为资止源,、平渔均业75资千源米丰富
④我国主要的大陆架分布
(2)大陆坡
大陆架向外延伸形成的陡坡 水深:200—4000米、宽度十几---几百千米 最绵长最壮观的斜坡,宽窄不等
一、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2、岛弧和海沟—大陆边缘 与洋盆的过渡带 (1)岛弧 ①位置:大陆坡的前缘 ②成因: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 的结果 ③典例: 太平洋西部海域最典型
(2)海沟
①分布: 岛弧外缘,一般是大陆坡
和洋盆的分界线 ②成因: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 的结果
③典例: 马里亚纳海沟
思考:岛弧和海沟往往相伴 而生的原因是什么?
岛弧和海沟是在同一种地壳 运动中形成的,它们有着共同的成因,都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 之下俯冲过程中形成的,一边是大陆地壳受挤压上拱,隆起成岛弧; 另一边则凹下形成海沟。
高中地理精品课程
第一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二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第二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8844.43m
一、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海底地貌立体示意图
一、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基本规律:从陆地向大洋中心:大陆架—大陆坡—洋盆— 洋中脊
一、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1、大陆架和大陆坡
(1)大陆架:
①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水深200米以内 ②宽度从低潮线向海洋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
海洋地形特征
海洋地形特征
海洋地形特征主要包括海底地形、海岸地形和海洋盆地等。
1. 海底地形是指海洋底部的地形特征,包括海底山脉、海底平原、海底峡谷等。
海底地形与陆地一样,有山岭、高原、盆地、丘陵等形态。
2. 海岸地形是指陆地和海洋交界处的地形特征,包括海岸线、海蚀平台、海岸悬崖等。
3. 海洋盆地是指海底的凹陷区域,通常是大洋的中央部分,面积大,外形呈圆形或椭圆形,底部较平坦,深度在3000-6000米之间(大多为4000-5000米),覆盖着深海沉积,以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为主。
此外,海洋中还有海山和海沟等地形。
海山是指在海底突起的山脉,通常高度较高,形态各异。
海沟则是指海底的深谷,通常很长而且很深,海底生物活动不太活跃。
总之,海洋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各种形态的山脉、平原、盆地、峡谷、悬崖等。
这些地形对海洋的水流、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高中地理:2.2 海底地形的分布 素材 中图版选修1
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2.2 海底地形的分布相关素材水覆盖之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
由于海水的掩盖,海底地形起伏难以直接观察。
早期的铅锤测深法,费时多,精度低。
20世纪20年代以来,船舰在航行途中运用了回声测深仪,能够快速地测出海底深度,结合精确定位,得以揭示海底地形真相。
1925~1927年期间,德国“流星〞号船考察南大西洋,首次揭示了洋底地形的起伏不亚于陆地。
1953年以来,使用精密的回声测深仪获得越来越多的洋底地形剖面。
至1967~1969年期间,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立体地貌图相继问世。
〔见彩图〕洋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长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
纵贯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绵延8万公里,宽数百至数千公里,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其长度和广度为陆上任何山系所不及。
大洋最深点深11034米,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这一深度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4.43米)。
太平洋中部夏威夷岛上的冒纳罗亚火山海拔4170米,而岛屿附近洋底深五、六千米,冒纳罗亚火山实际上是一座拔起洋底高约万米的山体。
基本单元在地球表面上大陆和洋底呈现为两个不同的台阶面,陆地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0~1公里,洋底大部分地区深度在4~6公里。
整个海底可分为三大基本地形单元: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
大洋盆地一语有两种含义:广义的泛指大陆架和大陆坡以外的整个大洋;狭义的指大洋中脊和大陆边缘之间的深洋底。
这里所用为后一种含义。
三大地形单元又可进一步划出一些次一级的海底地形单元(图1)。
大陆边缘为大陆与洋底两大台阶面之间广阔的过渡地带。
约占海洋总面积的22%,通常将大陆边缘划分为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也称被动大陆边缘〕和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也称活动大陆边缘〕。
前者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三单元构成,地形宽缓,见于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的大部分周缘地带;后者陆架狭窄,陆坡陡峭,大陆隆不发育,而被海沟取代,可分两类:海沟-岛弧-边缘盆地系列和海沟直逼陆缘的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周缘地带,也见于印度洋东北缘等地。
海洋地理概况 PPT
【案例】案例剖析源自1.下图为“某种海岸类型图”。读图完成(1)~(3)题。
(1)此图为何种海岸类型? (2)我国哪一个地区此种海岸分布最广? (3)此种海岸类型,最适宜发展何种人文活动? 解析:基岩海岸的主要特点从平面上看,海岸线曲折且曲率大,海岬(突入海中的 尖形陆地)与海湾相间分布;海岬向海突出,海湾深入陆地。海湾奇形怪状,数量 多,但通常狭小。基岩海岸的主要特点从垂向上看,由于陆地的山地丘陵被海侵 入,使岸边的山峦起伏,奇峰林立,怪石峥嵘,海水直逼崖壁。这样的地形地貌, 多是天然的良港,也是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答案:(1)基岩海岸。 (2)基岩海岸在我国的漫长海岸带上都有分布。在杭州湾以南的华东、华南沿海都能 见到它们的雄姿,而在杭州湾以北,则主要集中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沿岸。此 外,在我国的台湾岛和海南岛,其基岩海岸更为多见。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某区域气温分布图 (1)该区域位于__________半球。该图为__________月份的气温分布图。 (2)如果图中虚线表示洋流,标上其流动方向;如果图中海域为太平洋,那么该洋 流的名称是__________。 (3)a与b比较,盐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点。 解析:此题综合考查海水温度、盐度、洋流的分布等知识。解题的关键点:一是 利用气温分布图的递变规律判断南北半球,该区域气温数值向南递减,则为南半 球;二是利用等温线的弯曲特征判断季节,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温区凸出,陆地 上等温线与海洋相反,向高温区凸出,即海上气温比陆地上的气温高,表示(南半 球7月)冬季气温分布状况;三是利用洋流对气温的影响,判断洋流的性质;四是 利用温度与盐度的关系,比较盐度。 答案↑ :(1)南 7 (2) 秘鲁寒流 (3)a
解析:本组题考查了洋流的性质、分类及对环境的影响。第(1)题,图1中海水表层水温向北越来越 高,应为南半球;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第(2)题,图1中的洋流由北向南流,且为暖 流,与图2中的①处(莫桑比克暖流)对应。第(3)题,北印度洋夏季盛行西南风,主要是由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造成的。第(4)题,涌升流属补偿流的一种,是对风海流或密度流的补偿。 答案:(1)南 高 暖 升温 增湿 (2)南 ① (3)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造成印度洋与亚洲大陆之间的气压差异,形成 西南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加强了西南风,顺时针流动。 (4)有些沿岸海区劲吹从陆地向海洋的风,导致沿海表层海水随风流走,海平面降低,此时附近的 海区海水就会从深层流过来补充,在沿岸形成涌升流;有时密度差异也会造成某一海区与邻近海区 海面高度的差异,从而造成涌升流。②处。
自然地理 海岸与海底地貌
C
海滩1
西班牙
海滩2
澳洲
海滩3
韩国釜山
海滩4
夏威夷檀香山
海滩5
巴 西 里 约 热 内 卢
海滩6
广西北海银滩
海滩7
日本
海岸沙丘
2、泥沙流及其地貌
在长时期之内,具有一定总方向的沉积物总体沿 海岸纵向移动现象称为沉积物流或泥沙流。 泥沙流的特征反映在其容量、搬运量和饱和 度等三个参数上。当波向线与岸线成45°角时, 泥沙流的搬运量最大;容量>搬运量,泥沙流不 饱和,海岸遭受侵蚀;而容量<搬运量,泥沙流 过饱和,导致泥沙堆积,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如 沙嘴、拦湾沙坝、堡岛、连岛坝等。 海岸线 45°
“胎生”的红树林
发达的根系1
湛江
发达的根系2
红树林外观
珠海
海南红树林外观
海南
泰国普吉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泰国普吉岛
红树林海岸
亚马孙平原
四、大陆边缘地貌
大陆边缘是指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 深度 0 —— 3000 m 。 大陆架:水深一般 < 200 m ,坡度小; 大陆坡:水深可达 3000 m ,坡度较大; 1、稳定大陆边缘(大西洋型) 大陆架宽阔,极少火山地震,沉积物厚度大。 2、活动大陆边缘(安第斯型与东亚型) ◆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 100 km ,大陆架 和海岸平原狭窄,火山地震频繁; ◆东亚型: 由海沟、 火山岛弧和弧后盆地组 成,大陆边缘可宽达 1000 km ,火山地震频繁。
波向线
沙嘴,佛罗里达
沙嘴(三亚)
沙 嘴 前 端
沙嘴与拦湾坝
拦湾坝与泻湖
澳洲
连岛坝1
连岛坝2
韩国
三、海岸的类型
第七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
水下岸坡(低潮线以下直 到波浪有效作用下界。)
海 洋
海岸的分类
通常把海岸分为岩岸和沙岸(包括粉沙淤泥质海岸)。 岩岸(山地海岸) 按海岸带地貌排列方式或其他地貌特称分为:里亚式海岸、 达尔马提亚式海岸、峡湾海岸、断层海岸、喀斯特海岸)
沙岸(大部分属于平原海岸) 三角洲海岸、淤泥堆积平原海岸、潟岸湖、弱谷海岸、三角 湾海岸等。 此外低纬度海区还有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泥滩海岸。
(2)海蚀崖 海蚀穴
海蚀崖
❖ 海蚀穴被拍岸浪冲蚀不断扩大,顶部的基石悬空, 发生崩塌,形成海蚀崖,海岸后退形成陡壁。
❖ 海蚀崖的形态受岩性和岩层产状的影响很大,柱状 节理发育的海蚀崖呈陡立状,向海倾斜的岩层常形 成倾斜海崖,向陆倾斜的岩层也可以形成陡崖并能 较好地保存。
(3)海蚀拱桥与海蚀柱
海蚀穴
6.深海平原
❖ 深海平原又称深海盆地。大洋盆地中特别平坦的部分。 地壳厚度6~8公里左右,属大洋型地壳。沉积物来源 于大陆架,由浊流通过大陆坡堆积于大洋盆地中最低 部位。
❖ 沉积物经过波浪的分选作用(粗粒物质上移,西里物质下移) 后,形成由粗粒物质构成的滨岸堤和细粒物质构成的水下堆 积台。
纵向移动为主的海积地貌
❖ 在凹形海岸,海岸与波浪 前进方向的夹角约为45o 但由于海岸方向改变,使 这个夹角增大,大于45o。 这时泥沙流搬运能力减低, 使泥沙流从原来不饱和或 近饱和状态转变为饱和或 过饱和,在海岸转折处堆 积形成海滩,称湾顶滩。
4.边缘海沟
❖ 边缘海沟是与大陆坡相邻的狭长深海凹地,通常 与岛弧同时出现,延伸方向也与之一致,横剖面呈 不对称V形,平均坡度5o ~ 7o ,宽数十千米至上百 千米,长可达数千千米,深度往往在6500m以上, 有现代火山活动并且是地震震源所在。
浙江地理选考微专题:海底与海岸地貌
马里亚纳海沟地形 11034 m
下图是某海域海底岩石年龄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甲处类似的是
A.冰岛
B.日本列岛
C.安第斯山
A
D.阿尔卑斯山
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第4题。
4.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 B. 由沉积岩构成
D
C. 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B.极地冰川融冻速度的变化
C.河流泥沙沉积速度的变化
D.海岸地貌形态的变化
BD
珊瑚礁是指造礁珊瑚群体死后其遗骸构成的岩体。珊瑚虫常需要生长在22~30℃且 有一定盐度(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的海水中,同时它的光合作用还要求有 充分的光照。读图7,完成13~14题。
13.有关世界珊瑚礁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 是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 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1.图1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
A. 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B. 由西向东倾斜 C.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 由北向南倾斜 2.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A. 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B. 气候持续性变暖 C. 海滨泥沙不断淤积 D. 地壳阶段性下沉
海蚀洞
海蚀拱桥
海蚀崖
海蚀平台
海蚀柱
海蚀崖1
巴厘岛 情人崖
海蚀拱桥与海蚀柱2
断层海岸1
台湾清水断层海岸
• 特点: • 成因: • 利用: • 分布:
基岩海岸
海岸较陡峭,附近多岛屿、礁石。 海岸线曲折,多天然深水港湾 陆地山脉或丘陵延伸入海的边缘, 遭受海水侵蚀 港口建设、旅游开发
理解海洋和海岸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形成原因
砂质海岸通常出现在被海 洋包围的盆地或河口地区 ,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入海 口附近堆积形成沙滩。
景观特色
砂质海岸沙滩宽阔,沙质 细腻,是良好的海滨浴场 和旅游胜地。
淤泥质海岸
地形特点
由细粒的淤泥和粘土构成,海岸线平 直,滩涂宽广。
景观特色
淤泥质海岸滩涂肥沃,是重要的农业 和渔业区,同时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 栖息地。
理解海洋和海岸的地形和气候特 征
汇报人:XX 2024-01-28
• 海洋与海岸概述 • 海洋地形特征 • 海岸地形特征 • 海洋气候特征 • 海岸气候特征 • 海洋与海岸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
01
海洋与海岸概述
海洋的定义与分类
海洋定义
海洋是地球上覆盖大部分表面的 盐水体,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 相通的广大水域。
04
海洋气候特征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比较
温度变化
01
海洋性气候年温差和日温差较小,而大陆性气候年温差和日温
差较大。
降水分布
02
海洋性气候降水分布较均匀,而大陆性气候降水集中,季节变
化大。
风向和风速
03
海洋性气候风向多变,风速较大,而大陆性气候风向较为单一
,风速较小。
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热力作用
01 02
定义与特征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通常持续数月至 数年;拉尼娜现象则是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持续时间较 短。
影响范围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影响,包括改变降水 分布、引发极端天气事件等。
03
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尽管人类活动可能对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发生产生一定影响,
课件5:2.2 海底地形的分布
底
第二节
形 的分布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学习目标
01 读图说明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02 运用海底扩张说与板块构造学说 的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 分布。
一、海底地形的类型名称
一、海底地形的类型名称
海底地形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 底地形依次是a. 大陆架 、b. 大陆坡 、c. 岛弧 、d. 海沟 、e. 洋盆 、 f. 弧外缘,一般是大陆坡与洋世盆界的分最界长线。的海沟:爪哇海沟 深度大。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世上界最深最的深地方的,海最深沟处:超马过1里100亚0米纳。 海沟
二、主要海底地形
洋盆:海沟与洋中脊之间,水深在4 000~6 000米。 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地形较为平坦。构成大洋底的主体;内部分布着海 底火山、海底丘陵及海底山脉。
(3)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有丰富的锰结核矿 B.②地理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C.③地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D.④地海洋空间可开辟为深海旅游区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二、主要海底地形
洋中脊:常分布在大洋中心部位。 中轴为裂谷,裂谷两侧群峰对峙,内壁陡峻。
洋盆和洋中脊
洋中脊
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系,四大洋皆有,相互连通 太平洋—大洋东部
分布 大西洋—大洋中部,“S”字型
印度洋—大洋中部,“入”字型 中轴为裂谷,是海洋地壳的诞生地、板块的生长边界
板块运动与海底地形
迁移应用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③处位于中纬地区,且有河流汇入,则该处的
海岸物质以__淤__泥____为主,这里适合修建规模较大的海
港吗?为什么?
海岸带上的海底地形对于洋流的形成有何影响?
海岸带上的海底地形对于洋流的形成有何影响?一、海岸带的地形配置影响着洋流的走向海岸线的地形配置是影响洋流形成和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海岸线呈现多样化的地形特征,如海岬、海峡、海湾和沙洲等。
这些地形特征的存在会对洋流的流动产生明显的影响。
海岬是指海岸线向海中突出的尖形或圆形地形,它会对洋流的流动方向产生巨大影响。
当洋流遇到海岬时,由于海岬的遮挡作用,洋流会分成两股,分别绕过海岬。
例如,墨西哥湾中的尤加利塔海岬会将墨西哥湾洋流分成两股,一股东流进入佛罗里达海峡,一股西南流进入墨西哥湾。
海峡指海岸线两侧山脉或岛屿之间的水道,它会限制洋流的通过,对洋流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北大西洋海峡连接大西洋和北海,它是西北欧国家的重要航运线,洋流通过该海峡时,会受到地形狭窄的限制,产生较快的流速和较大的潮汐变化。
海湾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凹入的水域,它在形成洋流时具有一定的影响。
海湾的形状和大小会影响洋流进入和溢出的速度和方向。
例如,美国东海岸的墨西哥湾是北美洲最大的海湾,其特殊的形状使得赤道洋流能进入墨西哥湾,并在海湾中形成循环流,这对于墨西哥湾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和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沙洲是指在近岸水域中形成的浅水区,它会影响洋流的流速和流向。
当洋流从深水区流向浅水区时,流速会减慢,流线也会发生弯曲。
沙洲还会改变洋流的流线,使得洋流绕过沙洲。
例如,黄海的北部海域存在一片辽宁沙洲,它会显著影响从韩国海峡进入黄海的洋流,使得洋流流向北方偏转。
二、海岸带的地形特征影响着洋流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海岸带的地形特征对洋流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海岸带的地形配置可以影响洋流的混合和循环,从而改变洋流的温度和盐度分布。
海岬和海峡等地形特征可以形成洋流挤压和混合的效应。
当洋流通过狭窄的海峡或环绕海岬时,会发生挤压和混合,导致洋流中的水团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得洋流的温度变化减小,盐度变化增大。
同时,由于挤压作用,洋流流速增快,进一步促进了水团之间的混合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一节海岸一.单项选择题江苏省北部有大片未开垦的滩涂资源,这里是重要的鱼虾贝类的产区,有众多的资源供开发。
据此回答1~3题。
1.江苏北部的海岸类型主要属于()A.基岩海岸 B.淤泥质海岸 C.红树林海岸 D.砂质海岸2.形成该种海岸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侵蚀作用 B.搬动作用 C.沉积作用 D.变质作用3.这种资源的未来开发重点()A.开发滨海旅游业 B.开辟为港口 C.建海滨浴场 D.发展滩涂养殖4. 关于海岸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对海岸的开发主要以石油为主 B.海岸带离海洋较近,生态环境不容易被破坏C.全球变暖将首先威胁海岸带的人类活动 D.海岸带人口密集是因为那里气候湿润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入海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沉积,往往形成淤泥质海岸②一个国家海岸线的长度由其大陆海岸线和岛屿海岸线组成③海岸线随潮涨潮落变化很大④基岩海岸海岸线比较平直,适合建设深水港湾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是()①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②阻挡海浪侵蚀海岸③保持生物多样性④增加用材林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7.关于海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定长期的海岸管理政策,是实现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根本前提B.人类通过港口建设、捕捞、排污等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海岸带C.气候变化,不会对海岸带生态系统产生影响D.陆地的水土流失,导致河流泥沙增多,使海岸带加速变迁8.有人做过测试,海浪对海岸的冲击力每平方米可达20-30吨,大的可达60吨。
下列不是由于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的是( )A.海蚀崖 B.海蚀柱C.海蚀洞D.沙坝和沙堤9.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是()A.从滨海平原到海岸线之间 B.潮间带 C.从海岸线到大陆坡之间 D.海岸带10.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影响海岸发育、演化的主要因素是( )A.潮汐 B.波浪C.海啸D.河流11.关于“大浪淘沙”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海浪对沙滩进行淘洗,把粗砂粒、重矿物带走。
B.海浪对沙滩进行淘洗,把粘土和粉砂、轻矿物留存海滩。
C.有些金属矿砂因比重较大、性质稳定,在海滩一定部位富集起来,形成砂矿。
D.大浪对海沙进行淘洗,使其更加洁净。
12.下列人类活动对海岸具有破坏作用的是()A.严禁岸边挖沙B.养护红树林 C.加固海堤D.采挖珊瑚13.我国热带海域辽阔,珊瑚礁分布较广。
下列能见珊瑚礁分布的是()①南海诸岛沿岸②黄海沿岸岸③台湾岛及澎湖列岛沿岸④广东和广西沿岸⑤渤海沿岸⑥海南岛沿岸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 C.③④⑤⑥D.②③⑤⑥14.“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宋代诗人苏东坡咏赤壁的千古绝唱,今天看来显然用错了地方,那么该用它来描写什么海岸会更为恰当呢?()A.淤泥质海岸B.基岩海岸 C.砂质物质D.生物海岸15.下列关于砂质海岸物质来源的叙述,不正确是()A.从山地流出的河流带来大量较粗的砾石和沙入海B.由于海流波浪的作用把邻近海岸或陆架上的粗粒物质携带而来C.砂质海岸的沿岸往往分布着沙堤、沙坝、沙丘等地貌D.从基岩海岸侵蚀和崩塌下来的物质16.海岸带对海洋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通过开发海洋,特别是开发海岸带先后成为发达国家。
B.我国海岸带开发具有优越条件,但开发的潜力已经不大C.开发和利用海岸带将成为21世纪的焦点D.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海岸带的开发并都已取得很大的成就第二节海底地形的分布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大陆架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与大陆是一个整体,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B.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炭等资源,可供人类开采C.大陆架坡度很陡,向海洋底部逐渐延伸 D.大陆架就是指大陆四周的边缘部分2.下列四个海域中,完全位于大陆架上的是()A.黄海 B.东海 C.渤海 D.南海3.千岛海沟的走向是()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南——西北走向 D.西南——东北走向4.下列群岛中,不属于亚洲的是()A.琉球群岛 B.菲律宾群岛 C.夏威夷群岛 D.千岛群岛5.下列关于岛弧和海沟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沟两侧不对称,靠近大陆的一侧相对比较平缓 B.海沟和岛弧是构造运动不活跃的地带之一 C.太平洋东部海域是岛弧分布最多的海域 D.海沟和岛屿常相伴而生,在太平洋西部海域尤为明显6.关于大陆坡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陆坡具有深度浅、坡度平缓的特点B.大陆坡是海底最深的地方C.大陆坡水深一般在200-4000米,宽度一般为数十千米D.大陆坡是海岸向深处陡降的倾斜面读右图2-8,回答7~8题。
7. 图中表示大陆架范围的是()图2-8A.A B.B C.C D.D8.关于大陆架资源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B.广泛分布锰结核C.是海洋渔业资源的集中分布区 D.有煤.硫.磷等矿产资源9.能为人类提供“舟楫之便,鱼盐之利”的海底地形主要是()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沟 D.大洋中脊10.1994年5月6日连接英吉利海峡的海底隧道正式通车,隔断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的天堑变通途。
英吉利海峡处的海底地形为()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沟 D.大洋中脊11.世界大洋中面积最大的地貌单元是()A.大陆架 B.海沟 C.大洋中脊 D.大洋盆地12.关于大洋中脊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洋中脊一般位于大洋的边缘 B.在洋中脊的峰顶,沿轴向有狭窄的中央裂谷发育C.太平洋中脊和大西洋中脊彼此独立,相距较远 D.大洋中脊上地形起伏比较大的地方叫海底丘陵13.世界上最长的海沟位于()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二.综合题14.读图2-9“海底地形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2-9(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海底地形名称。
①;②;③;④;⑤;(2)(用数码回答)大约90%的渔业资源分布在;剖面呈“V”形,两侧不对称的是;构造运动比较活跃的是和;起伏较小,地壳活动相对稳定的是。
15.读图2-10“沿15°N纬线附近太平洋海底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10(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底地形名称。
A.B.C.D.(2)图中①群岛的名称是,该群岛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3)图中②高原的名称是,该高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4)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
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应用板块构造学说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①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②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③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④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洋中脊是()①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②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③老的大洋地壳消亡处④大洋地壳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处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在板块消亡边界常形成()A.裂谷 B.海洋 C.褶皱山脉 D.盆地4.下列城市之间的距离正在由于板块运动而变短的是()A.纽约和巴黎 B.巴黎和柏林 C.罗马和开罗 D.华盛顿和芝加哥5.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属于下列哪个板块?()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A.板块是由岩石圈构成的 B.大洋板块的密度比大陆板块小C.板块的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了海沟D.大洋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2005年3月28日23时9分(东7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
不久又相继在该岛西略偏北l00千米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
据此回答7~9题。
7.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5区)为()A.29日10时9分 B.27日11时9分 C.29日12时9分 D.28日11时9分8.该岛附近作为板块边界的海沟的走向为()A.东—西向 B.东北—西南向 C.南—北向 D.西北—东南向9.该海沟两侧的板块是()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详板块、非洲板块读下图2-11,回答10~13题。
10.九州一帕劳海岭()A.位于亚欧板块上B.位于印度样板块上C.位于太平样板块上D.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界线11.因板块挤压引发的地震多位于图中的()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 D.④附近12.马荣火山所在的国家是()A.文莱 B.越南 C.菲律宾 D.日本13.马荣火山与九州一帕劳海岭的距离约()A.1400千米 B.1200千米 C.1000千米 D.800千米二、综合题14.下图2-13为某群岛附近海域等深线图。
喀拉喀托火山于1853年8月26日从水深305米的海底猛烈喷发,引发的海啸导致澳大利亚36000多人丧生。
这次火山喷发后,火山露出海面,其后又多次喷发。
现今该火山海拔813米。
(1)填空:喀拉喀托火山顶与图示最低处相对高度是 米。
(2)写出图示范围内板块界线的类型及板块的名称。
。
(3)简要说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
15.读2-14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板块名称:A ,B ,E(2)下列地点中,不属于印度洋板块的是( )A .澳大利亚大陆B .阿拉伯半岛C .中南半岛D .马来群岛(3)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岩石圈分成六大板块, 板块周围边缘成为世界最大的地震火山带。
(4)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现象的成因:喜马拉雅山形成: ;红海形成: ;冰岛地热资源丰富: 。
(5)图2-15中最能反映南美洲西海岸山脉形成的是下列哪幅图( )A B C D E F 图2-14单元评估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但由于沿海一些渔民毁林建虾塘,近10年来,广西的红树林面积减少了10%。
大量红树林被砍伐、破坏,引起了我国政府的极大关注。
据此回答1~3题。
1.红树林的生态效益表现在()①防风消浪、固岸护堤②净化海水和空气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促淤保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红树林海岸多出现在()A.基岩海岸 B.砂质海岸 C.淤泥质海岸 D.珊瑚礁海岸3.在红树林海岸地区围垦养殖易带来的问题是()A.海平面上升 B.海浪侵蚀严重,海岸线后退C.环境污染严重 D.风暴潮的危害加重4.海岸线是海陆的分界线,其不是一成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