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与海底地形

合集下载

海岸地貌与海底地貌

海岸地貌与海底地貌

2.大陆坡
❖ 大陆架外缘向大洋更深部分下倾直到深海盆地 或海沟为止的斜坡地带。其坡度范围为3~6°,平均4°,
深度100~300米至1400~3200米,宽度为20~100公里。若以水深2000 米作为大陆坡坡麓的平均深度,则全世界大陆坡面积约占洋底面积的8.5%, 是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地形特征之一。它包括以下几种二级海底地貌单元: 大陆坡斜坡、海底高原、海脊、海槽等。正如岛架与大陆架相对应,岛坡 也与大陆坡相对应。大陆坡的沉积物系大陆架物质受浊流、海流、块体崩 落及入海河流搬运、沉积而成,主要是软泥和细粒、夹杂贝壳的泥质砂, 其中泥约占60%,砂占25%,岩块和砾石占15%,生物壳屑和软泥占5%。 大陆坡表面常被细沟和海底峡谷所切割,类似于陆地上的山坡。崩落物堆 积在大陆坡上可形成丘状地形。
滩角:
❖ 在潮差较小,波浪直射海岸的海滩水上部分,由一 系列平行的、向海突出的三角形小沙脊和脊间的小 湾组成的锯齿状堆积体系称滩角。
水下沙坝:
❖ 在破浪带内的水下沙脊堆积体,其走向与海岸近于 平行,这种堆积地貌称水下沙坝。水下沙坝可有多 条,其位置与波浪发生局部破碎处相当。水下沙坝 在无潮或潮差小海岸发育最好,其发育与演变和暴 风浪作用有密切关系。
3.泥沙横向和纵向运动形成的地貌
❖ 沙坝(堡岛)—潟湖: 是泥沙横向和纵向运动 共同形成的一种大型海 岸类型,由沙坝(堡岛) 与潟湖组成,是一种组 合地貌体系。沙坝(堡 岛)—潟湖体系是海岸 的一个重要类型,约占 世界海岸的13%。

海洋地形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海洋地形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一、海岸地形
(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
3. 海岸带
(2)海岸带的构成
后滨或后滩(backshore/backbeach):是前滨与海岸线之间的海滨或海 滩地区,由一个或数个滩肩(berm)组成。常位于高潮位之上,属潮上 带,有伴随特大高潮时强烈风暴浪作用下所形成的海蚀或海积地貌形态, 如沙梗、海蚀崖、海蚀阶地、泻湖等;它对应于淤泥质海岸的起潮滩。
1. 背景因素 (1) 海平面(Sea Level)
海平面高程影响海陆分布和海岸位置。距今前()×104a的玉木期最后 一次低海平面比现今海平面低130m;冰后期气候转暖,冰川融化导致全 球海平面大幅度上升;在距今前6×103a 时,海平面高程趋于稳定,并延 续至今。现代全球海岸大体是在这个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海平面上升或 下降都影响海岸的发育。
一、海岸地形
(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
2. 海岸与古海岸 (1)海岸(coast)
海岸是海水面与陆地接触的地带,指现代海岸线以上的狭窄地带。海 岸阶地是古海岸带,包括海积阶地(古海滩)和海蚀阶地(古海蚀台)。
海岸的划分
一、海岸地形
(一)海岸线、海岸与海岸带
2. 海岸与古海岸 (2)古海岸(Paleocoast)
我国国家标准GB5791-86地形图 图式规定:海岸线是平均大潮高 潮的痕迹线所形成的海陆分界线。
一、海岸地形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2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2

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一节海岸

思维激活

我国海岸带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便捷的海上通道,为沿海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国海岸带北起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南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达18 000多千米,海岸类型繁多,分布格局也独具特色。

有关我国海岸带形成的主要因素,你知道多少呢?

提示:海岸带地区地质环境的形成和演化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动力:

一是地球深部的内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的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二是地球外动力作用过程。如气候变化(冰期、间冰期)所导致的海平面的变化;光、水、风等风化作用,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风暴、海浪等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削高填低和海岸带侵蚀与淤积变化.三是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影响和改造海岸带地质环境的重要地质营力.

在上述三方面地球动力系统的作用下,海岸带地质环境演化集中体现在海岸线的往复变迁,这一变迁是海平面的升降运动、地壳的升降运动、泥沙的输送、沉积与海浪(海流)侵蚀等地质作用过程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主整理

一、海岸线和海岸带

1.海岸线

(1)概念: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分界线称为海岸线。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____________处时与____________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2)特点:海面由于____________作用等因素而涨落不定,海岸线的____________也随之迁移。

2.海岸带

(1)概念: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带,其范围由____________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的宽度。____________是海岸带的主体。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课件 精品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高中地理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课件 精品

南沙群岛
复杂的海底地形 大陆架
大陆坡
大陆隆 大洋盆地 海沟 大洋中脊
大陆边缘
大陆架:水深在200米以内 大陆坡:水深大于200米
大陆隆:水深在1500~~5000米 大洋盆地:水深在3000~~6000米 海沟:水深在6000米以上
大洋中脊:顶部水深在2000~~3000米
洋中脊
1、找出图中太平洋洋中脊的位置
常被人们称为黄金海岸(旅游业回报高) 利用方向:天然海滨浴场
不同类型的海岸
3、淤泥质海岸 特点:
分布
主要由粘土和粉砂等组成主要分布在 河口或平原地区。海岸带宽大、海岸 坡度小、海岸线平直 江苏、山东(黄河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河北等地
利用: 适合滩涂养殖
宽广平坦的平原海岸
河北淤泥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潮滩上特有的景观
4、海底岩石年龄最多补超过2亿年
1、Leabharlann Baidu壳是如何形成的?
地幔物质从洋中脊顶部裂谷带涌出,冷 却凝结形成洋壳 推动洋壳扩张的驱动力是什么?
2、洋中脊是如何形成的? 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顶托作用下形成的 3、洋壳是如何扩张的?
4、图中①②③④岩石年龄是如何排列的? 火山喷发出露海面形成什么地貌? 5、为什么洋中脊附近多火山喷发?
浙江淤泥质海岸
利 用 方 向 该海岸土质肥沃,适宜开展滩涂养殖,以及 晒盐场

海洋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海洋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海洋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海洋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包括海岸地貌、海底地貌和海峡地貌。海岸地貌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包括海滩、海蚀崖、海蚀洞等。海底地貌是指海洋底部的地形,包括海山、海沟、海平原等。海峡地貌是指两个陆地之间连接海洋的狭窄通道,如直布罗陀海峡、白令海峡等。

这些地貌类型的形成都与海洋作用密切相关。例如,海浪冲刷岩石会形成海蚀崖和海蚀洞;洋流携带的沉积物会在海底堆积形成海山和海平原;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震和火山爆发也会改变海底地貌。此外,人类活动也会影响这些地貌类型的形成和发展,如过度捕捞会导致渔业资源减少,进而影响海岸生态系统的平衡。

选修2海洋地理第一章 海洋概述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

选修2海洋地理第一章 海洋概述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

岛弧、海岸山脉和海沟——相伴而生
岛弧与海岸山脉形成上的异同
共同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 。 不同点:陆地受挤上拱,隆起易形成海 岸山脉;大陆架受挤上拱,隆起易形成 岛弧。 分布:大陆架宽广的区域,易形成岛弧, 例如亚洲东岸。 大陆架狭窄的区域,易形成海岸山脉, 例如南美洲西岸。
200-4000
高于海平面 大于6000 4000-6000

向陆缓 向洋陡
陡 缓
洋中脊
大洋中心
顶部水深在2000- 陡 3000
4.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海底扩张学说: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扩张——消亡的过程, 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 洋中脊的形成: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 形成的,洋中脊是洋壳的诞生处。 洋盆的形成: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 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 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构成。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在交接处碰撞,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较低,向大陆板块下俯 冲至地幔,洋壳在高温作用下融为岩浆。 海沟的形成:大洋板块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 岛弧和海岸山脉的形成: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大陆板块受 挤上拱,隆起形成。 红海的形成: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不断扩张形成。
1.了解海岸线、海岸带的概念。
• 读海岸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潮上带 潮间带 (1)填出①②③④处的名称:①________,② ________ , 水下岸坡 领海基线(最低退潮线) ③ 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大陆架的部 分为( B ) A.② B.③ C.②③ D.①②③

高中地理高频考点海岸与海底地形

高中地理高频考点海岸与海底地形

海岸与海底地形

【高频考点】

1. 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2. 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知识要点】

一、海岸与海岸类型:

1. 海岸、海岸线和海岸带:

(1)定义: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海岸是最基本的海洋地貌单元,它是一个“地带”的概念,海岸的范围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理解就是海岸带。

(2)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除潮汐因素外,还有风暴潮、海底地震和火山爆发等引发的海啸、全球变暖等因素。

海岸带、海岸线、潮间带

据图辨析海岸带、海岸线、潮间带三者的位置关系: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交接、相互作用的地带,其范围由潮间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的宽度。潮间带是海岸带的主体,每天受潮汐涨落影响,是海陆相互转换的地带。

2. 海岸的类型:

(1)按海岸组成物质,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

(2)按海岸塑造因素,可分为侵蚀性海岸、断层海岸、泥沙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

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

生物海岸

二、海底形态与构造:

海底形态与构造

【方法例析】

读某岛屿附近的海底地形图(等深线单位为米),回答题。

某岛屿附近的海底地形图

(1)该岛屿近海海底有石油、天然气资源,则可能分布在( )

A.甲处

B.乙处

C.丙

处 D.丁处

(2)丙处海底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

A.大洋板块内部的岩浆活动

B.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张裂

C.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

中图版地理选修2《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教案

中图版地理选修2《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教案

中图版地理选修2《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教案

相关素材

海底地形特点

海底地形是全球地质演化的结果,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而成为今天的状态。按照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大致可分成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个大单元。所谓大陆边缘,即大陆表面和大洋底面之间存在的一个广阔过渡带,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斜坡带,是大陆与海洋连接的边缘地带。全球大陆边缘纵延35万公里,总面积约为80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表面积的15.9%左右。大陆边缘地形通常又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海沟和岛屿等次一级地形单元。大陆边缘在整个地球历史中变化最大,同时也是地质矿产比较丰富、开采最有利的地区。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要部分,地形广阔而平坦,占海洋面积的45%左右。大洋盆地倾斜度小,大约在0°20′~0°40′左右,深度从大陆隆起一直可以延伸到6000米左右。在宽阔的大洋盆地中,由于没有光线和温度很低,所以大洋深处的海底动物群非常稀少,其洋底沉积物主要是由繁殖在大洋表层上面的浮游生物的钙质和硅质骨骼沉到海底加入软泥中,形成钙质软泥及硅质软泥。在深度大于4700米的海底沉积物中,发现了分布广泛、储量很大的锰结核资源。大洋底部很重要的地势特征是呈脉状分布的、具有全球规模的海底隆起。它像屹立在大洋底部的巨大山脉,延伸四大洋。这些洋底“山脉”,称为大洋中脊,规模超过陆地最大山谷,其物质组成为硅镁质火山岩。这里有火山、地震活动。

1 / 1

_第2章 第2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海洋地理

_第2章 第2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海洋地理

第 3 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 P 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
A.洋中脊
B.海沟
C.洋盆
D.大陆架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在大西洋 ②洋中脊和海沟相伴而生 ③
大陆架水深一般在 200 米以内 ④洋盆又称“深海平原”,构成了
大洋底的主体
解析:第(1)题,a 为大陆架、d 为大陆坡、b 为海沟、e 为洋盆、 c 为洋中脊。第(2)题,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海底地形最 浅的部分,不超过 200 m,坡度较缓,与人类联系最密切。第(3)题, 马里亚纳海沟深 11 034 米,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8 844.43 米)的海拔高度,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答案:(1)大陆架 洋盆 (2)甲 大陆架海水浅,阳光集中,光合作用强,又有陆地径流 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致使浮游生物繁盛,饵料充足 (3)①陆地径流携带泥沙和海浪共同作用常形成各种海积地貌, 如三角洲、沙滩;②海岸受拍岸浪撞击、冲刷形成各种海蚀地貌, 如海蚀柱。
4.结合西太平洋岛弧和海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洋延伸的部分,所以其等深线较为稀疏
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延伸、海底坡度突然增大形成的一
大陆坡 个相对陡峭的斜坡,所以大陆坡区域的等深线密集,水
深一般在 200~4 000 m 之间

疑难规律方法: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疑难规律方法: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3.板块构造学说 其主要内容如下: 地球的最上部被划分为岩石圈和软流层,软流层在缓慢而长期的作用力下, 会呈现出塑性或缓慢流动的性质。软流层物质对流是板块运动的原动力, 它借助岩石圈底部的黏滞力带动上覆板块移动,板块被动地驮伏在对流体 上发生大规模运动。岩石圈被一系列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大小不同的球面板 状块体,这些构造块体就称为板块。全球被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则是全球最活跃的构造带。
位于板块上面的大陆,伴随着板块的运动而被动地发生长距离水平位移, 形成了大陆漂移。 板块边产生,边运动,边消亡,周而复始,在地球表面留下板块活动的痕 迹。板块在洋中脊轴裂谷带因炽热地幔物质不断涌出而得到补充,当其冷 却到足以产生机械强度时便成为板块的一部分。大洋板块从生成至海沟俯 冲带消亡一般不超过两亿年。板块潜入地幔内数百千米才被熔化,故沿板 块俯冲带可发生浅、中、深源地震活动。 板块构造学说是目前最具有权威性的全球构造理论,但它还有一些不足, 比如板块构造的驱动力问题,目前还没有圆满的答案。
典例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双选) A.全球地壳共分为七大板块 B.板块“漂浮”在上地幔的软流层上 C.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很深的海沟 D.板块碰撞地区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解析 答案
练习2 我国某远洋科学考察船从青岛港起航,进行环球大洋科学考察活 动。下图是“科考船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科考航线上a、b、c、d四处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08海岸海底地貌

08海岸海底地貌

因为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海面变化的研究比较困难,而 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在海岸带表现为海侵和海退,因此主 要依靠海侵、海退的交替来推断海平面的变化。
海侵指海平面上升和陆地下沉时,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海侵的标志为现代沿海平原地区,第四纪沉积层中的海 相沉积夹层。
海退指海平面下降和陆地上升时,海岸线向海的方向扩 展,海退的标志为现代沿海平原地区,第四纪沉积底层 中的陆相沉积物。
水下沙坝:位于海平面之下平行
海岸线的沙坝,由破浪冲掏海底
泥沙形成。
水下阶地:水下堆积阶地形成于
沙泥岸坡的坡脚。波浪作用下,
位于中立点以下的泥沙向海方向
推移而成。
离岸堤:露出海面,大致平行海
岸线的沙坝,是由水下沙坝发展
而来20的21。/8/14
18
• 沿岸堤:沿着海岸线发育的沙坝。 • 贝壳堤:发育在泥质海岸沿高潮线分布的含有贝壳的沙泥质堤。
2021/8/14
34
海面变化的依据
1 现今海面以上的古海面遗迹 如海蚀穴、海蚀崖等等,是过去海岸线的 残存和海洋作用的产物。
2 现今海面以下的古海面遗迹 主要分布在大陆架上,如河流相残余沉积, 古河道,水下三角洲和人类遗迹等等,它 们只能说明海面有过升降,并不代表古海 面的绝对高度。
2021/8/14
海蚀穴:形成于海平面附近深度大于宽度的洞穴。 海蚀凹槽:沿着海平面发育向陆地凹入的线状凹槽。 海蚀崖:海蚀过程中,海岸线后退,海岸崩塌形成的悬崖峭壁。 海蚀拱桥:发育在波切台上,与海蚀崖相连的似拱桥状的地貌。

原创1:2.2海底地形的分布

原创1:2.2海底地形的分布

地③油方气为资止源,、平渔均业75资千源米丰富
④我国主要的大陆架分布
(2)大陆坡
大陆架向外延伸形成的陡坡 水深:200—4000米、宽度十几---几百千米 最绵长最壮观的斜坡,宽窄不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2、岛弧和海沟—大陆边缘 与洋盆的过渡带 (1)岛弧 ①位置:大陆坡的前缘 ②成因: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 的结果 ③典例: 太平洋西部海域最典型
高中地理精品课程
第一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二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第二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
8844.43m
一、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海底地貌立体示意图
一、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基本规律:从陆地向大洋中心:大陆架—大陆坡—洋盆— 洋中脊
一、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 1、大陆架和大陆坡
(1)大陆架:
①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水深200米以内 ②宽度从低潮线向海洋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
景观: 中轴为裂谷,两侧为山峰
成因: 海底岩浆喷发冷却
例1、某同学说:“洋中脊又叫海岭,规模很大,它和陆地 上的高大山系一样都是地壳挤压后隆起形成的。“试分析 该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这种说法不正确。海岭和陆地上的山岭或山系从形态 上看具有相似的特征,但成因不同。陆地上高大的山系多 是陆壳和洋壳在挤压过程中隆起褶皱形成的;而洋中脊以 中轴为界,洋壳向两侧移动,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二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1学案 2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二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1学案 2

第二节海底地形的分布

思维激活

我们知道地球被誉为“蓝色星球",那是因为地球表面有3/4以上被海水覆盖。可你知道吗?地球表面的平均海拔在海平面2 000米以下呢!神秘的海底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提示:海底地形大体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洋底等。洋底是海洋的主体部分,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0%。海底地貌有海岭、海盆、海沟、海丘、海山、海渊和海底高原等。太平洋洋底地形复杂多样,可分为四部分,即大陆边缘、过渡带、大洋床和大洋中脊,尤其是具有以岛弧—海沟系为代表的明显过渡带。大西洋海底地形特点之一是大陆架面积较大;其二是洋底中部有一条南北延伸的海岭,整条海岭蜿蜒成“S”形,把大西洋分隔成与海岭平行伸展的东、西两个深水海盆。大西洋东部地区,特别在北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有许多水下浅滩.印度洋海盆,是世界各大洋中最为复杂的,其大陆架要比大西洋的大陆架稍窄一些,其宽度各地不等。北冰洋海底地貌的突出特点就是大陆架非常宽广;另一特点是起伏不平,一系列海岭、海盆、海槽和海沟交错分布。北冰洋中部有一横贯的海底山岭,洋底山地坡度大、陡峭,有火山喷发,是构造断裂褶皱山。

自主整理

海底地形分布规律

海底地形的分布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主要类型。

1.大陆架和大陆坡

(1)大陆架:____________向海洋的自然延伸,一般____________较缓,水深在____________以内。其宽度从____________起向海洋方向延伸至坡度显著____________的地方为止。大陆架接受来自大陆的河流____________,阳光可透射至海底,____________繁盛。

海洋地形特征

海洋地形特征

海洋地形特征

海洋地形特征主要包括海底地形、海岸地形和海洋盆地等。

1. 海底地形是指海洋底部的地形特征,包括海底山脉、海底平原、海底峡谷等。海底地形与陆地一样,有山岭、高原、盆地、丘陵等形态。

2. 海岸地形是指陆地和海洋交界处的地形特征,包括海岸线、海蚀平台、海岸悬崖等。

3. 海洋盆地是指海底的凹陷区域,通常是大洋的中央部分,面积大,外形呈圆形或椭圆形,底部较平坦,深度在3000-6000米之间(大多为4000-5000米),覆盖着深海沉积,以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为主。

此外,海洋中还有海山和海沟等地形。海山是指在海底突起的山脉,通常高度较高,形态各异。海沟则是指海底的深谷,通常很长而且很深,海底生物活动不太活跃。

总之,海洋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各种形态的山脉、平原、盆地、峡谷、悬崖等。这些地形对海洋的水流、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海洋地理知识整理

海洋地理知识整理

海洋地理知识整理

海洋地理

考点一:海岸与海岸带

一、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海盆海岭

水深200米以

内200—4000

海平面以

6000米以

3000—6000

顶部在

2000—3000

米之间

特征坡度平缓坡度较陡,

表面崎岖

不平地势起伏

较大

深海洼地底部平坦,

微有起伏

海底山系,

相对高度

分布规律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依次是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海盆、海岭

海底地形用海底扩张学说解释其成因

海底扩张学说的内容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扩张—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

的结果

洋中脊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顶托作用下形成

洋壳地幔物质从洋中脊的顶部裂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

洋盆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

海底地形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板块构造学说的部分内容地球岩石圏由六大板块组成;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在交接处碰撞,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向大陆板块下俯冲至地幔,洋壳在高温作用下熔为岩浆。

海沟板块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形成

二、海水温度与盐度

1.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时空条件分布规律分布简图

表层太阳辐射的

季节变化

同一海域,不

同季节

夏季>冬季

同一季节,不

同纬度

低纬>高纬

洋流同一纬度暖流>寒流

垂直海水导热率

低,太阳辐射

集中在表层

1000米以内随着深度增

加而降低

1000米以下变化很小,保

持低温

影响因素时空分布分布规律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

关系

降水量>蒸发量盐度小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域向

两侧低纬、高纬递减

降水量<蒸发量盐度大

洋流同纬度暖流>寒流

河川径流河口盐度小

第七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

第七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

6.深海平原
❖ 深海平原又称深海盆地。大洋盆地中特别平坦的部分。 地壳厚度6~8公里左右,属大洋型地壳。沉积物来源 于大陆架,由浊流通过大陆坡堆积于大洋盆地中最低 部位。
❖ 沉积物经过波浪的分选作用(粗粒物质上移,西里物质下移) 后,形成由粗粒物质构成的滨岸堤和细粒物质构成的水下堆 积台。
纵向移动为主的海积地貌
❖ 在凹形海岸,海岸与波浪 前进方向的夹角约为45o 但由于海岸方向改变,使 这个夹角增大,大于45o。 这时泥沙流搬运能力减低, 使泥沙流从原来不饱和或 近饱和状态转变为饱和或 过饱和,在海岸转折处堆 积形成海滩,称湾顶滩。
(2)海蚀崖 海蚀穴
海蚀崖
❖ 海蚀穴被拍岸浪冲蚀不断扩大,顶部的基石悬空, 发生崩塌,形成海蚀崖,海岸后退形成陡壁。
❖ 海蚀崖的形态受岩性和岩层产状的影响很大,柱状 节理发育的海蚀崖呈陡立状,向海倾斜的岩层常形 成倾斜海崖,向陆倾斜的岩层也可以形成陡崖并能 较好地保存。
(3)海蚀拱桥与海蚀柱
海蚀穴
水下岸坡(低潮线以下直 到波浪有效作用下界。)
海 洋
海岸的分类
通常把海岸分为岩岸和沙岸(包括粉沙淤泥质海岸)。 岩岸(山地海岸) 按海岸带地貌排列方式或其他地貌特称分为:里亚式海岸、 达尔马提亚式海岸、峡湾海岸、断层海岸、喀斯特海岸)
沙岸(大部分属于平原海岸) 三角洲海岸、淤泥堆积平原海岸、潟岸湖、弱谷海岸、三角 湾海岸等。 此外低纬度海区还有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泥滩海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

第一节海岸

一.单项选择题

江苏省北部有大片未开垦的滩涂资源,这里是重要的鱼虾贝类的产区,有众多的资源供开发。据此回答1~3题。

1.江苏北部的海岸类型主要属于()

A.基岩海岸 B.淤泥质海岸 C.红树林海岸 D.砂质海岸

2.形成该种海岸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侵蚀作用 B.搬动作用 C.沉积作用 D.变质作用

3.这种资源的未来开发重点()

A.开发滨海旅游业 B.开辟为港口 C.建海滨浴场 D.发展滩涂养殖

4. 关于海岸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对海岸的开发主要以石油为主 B.海岸带离海洋较近,生态环境不容易被破坏

C.全球变暖将首先威胁海岸带的人类活动 D.海岸带人口密集是因为那里气候湿润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入海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沉积,往往形成淤泥质海岸

②一个国家海岸线的长度由其大陆海岸线和岛屿海岸线组成

③海岸线随潮涨潮落变化很大④基岩海岸海岸线比较平直,适合建设深水港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是()

①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②阻挡海浪侵蚀海岸

③保持生物多样性④增加用材林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关于海岸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制定长期的海岸管理政策,是实现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根本前提

B.人类通过港口建设、捕捞、排污等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海岸带

C.气候变化,不会对海岸带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D.陆地的水土流失,导致河流泥沙增多,使海岸带加速变迁

8.有人做过测试,海浪对海岸的冲击力每平方米可达20-30吨,大的可达60吨。下列不是由于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的是( )

A.海蚀崖 B.海蚀柱C.海蚀洞D.沙坝和沙堤

9.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是()

A.从滨海平原到海岸线之间 B.潮间带 C.从海岸线到大陆坡之间 D.海岸带

10.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影响海岸发育、演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潮汐 B.波浪C.海啸D.河流

11.关于“大浪淘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海浪对沙滩进行淘洗,把粗砂粒、重矿物带走。

B.海浪对沙滩进行淘洗,把粘土和粉砂、轻矿物留存海滩。

C.有些金属矿砂因比重较大、性质稳定,在海滩一定部位富集起来,形成砂矿。

D.大浪对海沙进行淘洗,使其更加洁净。

12.下列人类活动对海岸具有破坏作用的是()

A.严禁岸边挖沙B.养护红树林 C.加固海堤D.采挖珊瑚

13.我国热带海域辽阔,珊瑚礁分布较广。下列能见珊瑚礁分布的是()

①南海诸岛沿岸②黄海沿岸岸③台湾岛及澎湖列岛沿岸

④广东和广西沿岸⑤渤海沿岸⑥海南岛沿岸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 C.③④⑤⑥D.②③⑤⑥14.“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宋代诗人苏东坡咏赤壁的千古绝唱,今天看来显然用错了地方,那么该用它来描写什么海岸会更为恰当呢?()

A.淤泥质海岸B.基岩海岸 C.砂质物质D.生物海岸15.下列关于砂质海岸物质来源的叙述,不正确是()

A.从山地流出的河流带来大量较粗的砾石和沙入海

B.由于海流波浪的作用把邻近海岸或陆架上的粗粒物质携带而来

C.砂质海岸的沿岸往往分布着沙堤、沙坝、沙丘等地貌

D.从基岩海岸侵蚀和崩塌下来的物质

16.海岸带对海洋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通过开发海洋,特别是开发海岸带先后成为发达国家。 B.我国海岸带开发具有优越条件,但开发的潜力已经不大

C.开发和利用海岸带将成为21世纪的焦点

D.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海岸带的开发并都已取得很大的成就

第二节海底地形的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大陆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与大陆是一个整体,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B.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炭等资源,可供人类开采

C.大陆架坡度很陡,向海洋底部逐渐延伸 D.大陆架就是指大陆四周的边缘部分2.下列四个海域中,完全位于大陆架上的是()

A.黄海 B.东海 C.渤海 D.南海

3.千岛海沟的走向是()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南——西北走向 D.西南——东北走向

4.下列群岛中,不属于亚洲的是()

A.琉球群岛 B.菲律宾群岛 C.夏威夷群岛 D.千岛群岛

5.下列关于岛弧和海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沟两侧不对称,靠近大陆的一侧相对比较平缓 B.海沟和岛弧是构造运动不活跃的地带之一 C.太平洋东部海域是岛弧分布最多的海域 D.海沟和岛屿常相伴而生,在太平洋西部海域尤为明显6.关于大陆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坡具有深度浅、坡度平缓的特点

B.大陆坡是海底最深的地方

C.大陆坡水深一般在200-4000米,宽度一般为数十千米

D.大陆坡是海岸向深处陡降的倾斜面

读右图2-8,回答7~8题。

7. 图中表示大陆架范围的是()

图2-8

A.A B.B C.C D.D

8.关于大陆架资源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B.广泛分布锰结核

C.是海洋渔业资源的集中分布区 D.有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9.能为人类提供“舟楫之便,鱼盐之利”的海底地形主要是()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沟 D.大洋中脊

10.1994年5月6日连接英吉利海峡的海底隧道正式通车,隔断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的天堑变通途。英吉利海峡处的海底地形为()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沟 D.大洋中脊

11.世界大洋中面积最大的地貌单元是()

A.大陆架 B.海沟 C.大洋中脊 D.大洋盆地

12.关于大洋中脊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洋中脊一般位于大洋的边缘 B.在洋中脊的峰顶,沿轴向有狭窄的中央裂谷发育

C.太平洋中脊和大西洋中脊彼此独立,相距较远 D.大洋中脊上地形起伏比较大的地方叫海底丘陵13.世界上最长的海沟位于()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二.综合题

14.读图2-9“海底地形示意图”,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