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感染乙肝,看五项定量检测值是多少
乙肝五项说明
乙肝介绍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在感染乙肝病毒2个月~6个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周~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
它的出现表明是急性乙肝、慢性乙肝患者或病原携带者,急性乙肝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表面抗原可持续阳性。
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是对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
它的阳性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经排除病毒,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保护性抗体。
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
但也有少数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而又发生了乙型肝炎,这可能是由于不同乙肝病毒亚型感染或是体内的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
e抗原(HBeAg)急性或慢性乙肝患者的体内可查出e抗原,它的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e抗体(抗HBe或HBeAb)它的阳性表明患者的传染性降低,病毒复制降低或缓解。
也有个别人e抗体阳性,病情迁延不愈,多为感染了变异的乙肝病毒所致。
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它的滴度高,表明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传染性,可持续存在数年至数十年。
低滴度的核心抗体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
1)第一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
这种乙肝五项检查结果说明是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后期;2)第五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
说明是乙肝病毒的隐性携带者或处于感染的窗口期,也说明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3)第一、三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
这种乙肝五项检查结果说明是急性乙肝的早期;4)第一、五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
该乙肝五项结果说明感染过乙肝病毒,正在恢复期;5)第一、三、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
俗称“大三阳”,这种乙肝五项结果情况说明是急、慢性乙肝;6)第一、四、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
俗称“小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7)第四、五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
该乙肝五项结果说明是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或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8)第二、四、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及意义
一、乙肝五项定量检测指标1、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1)参考值:mL2)临床意义:(1)可作为HBV携带者乙肝病毒复制的参考指标(2)评价拉美呋定的治疗效果(3)监测应用alpha-干扰素治疗病人的乙肝病毒复制(4)确定肝移植病人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剂量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定量测定:是HBsAg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能中和HBV。
(1)抗-HBs含量在0-10mIU/ml,表示不具有保护性,需要注射乙肝疫苗(3针:0-1-6方案)。
(2)抗-HBs含量在10-100mIU/ml,表示具有保护性,但较弱,需要乙肝疫苗强化注射(1针)。
(3)抗-HBs含量大于100mIU/ml,表示具有很强的保护性,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3、乙肝病毒e抗原(HBeAg)HBeAg增高说明病毒复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4、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抗-HBe阳性说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但并非没有传染性。
抗HBe不是保护性抗体。
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抗-HBc:不是中和抗体,有IgG和IgM两种形式。
IgM在早期出现,而IgG在恢复期出现,可持续多年或终身存在。
二、乙肝五项定量检测的优点由于乙肝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再加上乙肝定性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导致不能及时发现乙肝的感染,也就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对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也存在着被感染的威胁。
乙肝五项定量应用目前最先进的化学发光法检测,避免了假阴性和漏检的问题,而且准确,尤其对乙肝病人的疗效观察提供了依据,这是检验发展的趋势。
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及意义血清乙肝标志物(俗称两对半定性测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乙肝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定性检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及患者的要求。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成为可行,大大弥补了酶标(ELISA)定性检测的不足;同时乙肝两对半的定量检测可与血清HBV DNA荧光测定相互补充,综合评价患者病情与药物疗效。
乙肝五项详细对照表及肝功能检查指标
乙肝五项指标表面抗原(HBsAg)--------------------------- 表示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 说明体内是否产生抗体e抗原(HBeAg)-------------------------- 说明病毒是否复制及具有传染性e抗体(抗HBe或HBeAb)--------------------- 说明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说明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注:核心抗原(HBcAg)一般检查不出来,所以只能看到五项检查结果。
)9种常见模式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3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HBeAg在乙型肝炎潜伏期的后期出现,略晚于HBsAg的出现,而消失较早,与HBV-DNA密切相关。
其临床意义为:(1)可作为急性乙肝辅助诊断和预后指标,急性乙肝进入恢复期常随HBsAg的消失而消失。
如果急性乙肝发病后3-4个月,HBeAg由阳转阴,抗-HBE出现,表示预后良好.起病3-6个月,仍HBeAg(+),可能是急性肝炎转为慢性的最早证据。
(2)有助于判断乙肝患者或HBV携带者的传染性强弱。
HBeAg 存在于HBsAg阳性者血清中,说明血液中有Dane颗粒,多数HBV-DNA阳性,三者消长基本呈平行关系。
所以HBeAg(+)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抗-HBe(+)者一般传染性较低。
但若血清HBV-DNA(+),可能有HBV变异株存在,仍有一定的传染性;(3)HBeAg阳性提示HBV在体内复制。
关于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的解读
两对半对照表(彩色图表)乙肝两对半(又叫乙肝五项)检查,是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情况的重要依据。
现在乙肝两对半检查几乎已经变成了体检一个必查项目了,不管你是升学、工作、参军都要检查。
但是太多的人又对乙肝两对半检查不了解,拿到两对半检查报告单干瞪眼也看不明白。
还有的人因弄不明白两对检查结果还引起误会,导致了许多悲剧发生。
所以,我们精心制作了一份彩色的乙肝两对半对照表,列出了常见的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分析,帮助需要的人们看懂两对半检查报告。
首先,在看两对半检查结果对照表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乙肝两对半(也叫乙肝五项)都是哪五项?中文名字英文名字单项阳性有什么意义?乙肝表面抗原 HBsAg阳性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
并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
乙肝表面抗体 HBsAb (抗HBs) 阳性表示对乙肝病毒的感染具有保护性免疫作用。
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现象。
乙肝e 抗原HBeAg 阳性说明传染性强。
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乙肝e 抗体 HBeAb (抗HBe)阳性说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但并非没有传染性。
乙肝核心抗体 HBcAb (抗HBc) 阳性说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
下面这个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大三阳”的两对半对照表:中文名字英文名字结果 解读乙肝表面抗原 HBsAg+乙肝病毒感染,病毒复制活跃,有传染性。
并不能提示病情是否严重。
乙肝表面抗体 HBsAb (抗HBs) -乙肝e 抗原 HBeAg + 乙肝e 抗体 HBeAb (抗HBe) -乙肝核心抗体 HBcAb (抗HBc)+大三阳过后,下面就是具有同样人气的“小三阳”的两对半对照表中文名字 英文名字 结果解读乙肝表面抗原HBsAg +大多数情况下表示乙肝病毒复制减少。
仍然有传染性。
由"大三阳"转向"小三阳",并不意味着乙肝病毒复制完全停止,少数"小三阳" 病人其血清HBV-DNA 持续阳性,病毒复制活跃,病情较严重,病情进展迅速,见于病毒变异。
乙肝五项定量对照表
乙肝五项定量对照表*导读:乙肝五项定量对照表,乙肝五项检查是目前国内检测乙肝病毒的主要方式,乙肝五项对照表中的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有三对,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乙肝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乙肝五项检查是目前国内检测乙肝病毒的主要方式,乙肝五项对照表中的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有三对,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乙肝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那么乙肝五项定量对照表怎么看?不同的免疫学标记组合又是什么意思呢?专家指出,对于肝病患者来说了解乙肝五项对照表怎么看是很必要的,患者可以参照乙肝五项对照表结果来确定目前自身的病情。
乙肝五项对照表主要有以下几种组合:乙肝五项对照表中乙肝五项15阳:即所谓的乙肝“小二阳”,其代表急、慢性乙型肝炎即①急性HBV感染;②慢性HBsAg携带者;③传染性弱。
乙肝五项对照表中乙肝五项25阳:①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②乙肝病毒HBV感染,处于乙肝恢复期。
乙肝五项对照表中乙肝五项135阳:即所谓的乙肝“大三阳”,其代表急、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推荐:乙肝大三阳如何治疗乙肝五项对照表中乙肝五项145阳:即俗称的乙肝“小三阳”,其代表急、慢性乙型肝炎,①HBVDNA阴性,肝功正常,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病毒复制程度已降低,传染性相对较弱;②HBVDNA阳性,肝功能异常,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为乙肝病毒变异所致,需要进行治疗。
乙肝五项对照表中乙肝五项245阳:说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现病毒已清除,已有免疫力;但个别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肝功能异常,乙肝病毒DNA阳性,这时要考虑是否有病毒变异存在。
推荐:乙肝五项245阳性是什么意思乙肝五项对照表中乙肝五项45阳:①既往感染过HBV;②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③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④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乙肝五项检验报告单详细解读
乙肝五项检验报告单解读医院乙肝两对半的报告中会出现OD值、Cut off值、S/C.O.值。
以上数值是乙肝五项检测时候仪器读取出来的几个数据。
OD值表示吸光度,Cut off值表示对照样本的临界值,S/C.O.比值即用来判断阴阳性结果的数值。
对于乙肝两对半前三项(HBsAg、HBsAb、HBeAg)OD值S/C.O.>1,则表示阳性,后两项(HBeAb、HBcAb)OD值S/C.O.>1则相反,表示阴性。
正常组合模式1、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乙肝五项检查全阴。
未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
2、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乙肝五项第2项阳性。
注射乙肝疫苗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已康复,具有免疫力。
常见阳性组合模式一、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俗称大三阳,即一三五项为阳性。
在新版的《中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大三阳”的规范医学名称应该有两个,分别是慢性HBV 携带者和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的免疫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这三项指标阳性往往提示体内病毒复制比较活跃,但是否引起了严重的肝细胞损害,还要看肝功能检测情况和患者的自觉症状! 简单地说,“大三阳”并不意味着病情严重程度。
其临床意义可归纳为:急性期、慢性期、有较强的传染性。
二、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俗称小三阳,即一四五项阳性。
新版的《中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小三阳”的规范医学名称有两个: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以上组合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
乙肝五项详细对照表及肝功能检查指标(一目了然版)
乙肝五项指标表面抗原(HBsAg)---------------------------表示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说明体内是否产生抗体e抗原(HBeAg)--------------------------说明病毒是否复制及具有传染性e抗体(抗HBe或HBeAb)---------------------说明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说明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注:核心抗原(HBcAg)一般检查不出来,所以只能看到五项检查结果。
)9种常见模式1-----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2----+(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3---++(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HBeAg在乙型肝炎潜伏期的后期出现,略晚于HBsAg的出现,而消失较早,与HBV-DNA密切相关。
其临床意义为:(1)可作为急性乙肝辅助诊断和预后指标,急性乙肝进入恢复期常随HBsAg的消失而消失。
如果急性乙肝发病后3-4个月,HBeAg由阳转阴,抗-HBE出现,表示预后良好.起病3-6个月,仍HBeAg(+),可能是急性肝炎转为慢性的最早证据。
(2)有助于判断乙肝患者或HBV携带者的传染性强弱。
HBeAg存在于HBsAg阳性者血清中,说明血液中有Dane颗粒,多数HBV-DNA阳性,三者消长基本呈平行关系。
所以HBeAg(+)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抗-HBe(+)者一般传染性较低。
但若血清HBV-DNA(+),可能有HBV变异株存在,仍有一定的传染性;(3)HBeAg阳性提示HBV在体内复制。
HBeAg消失前后出现抗-HBe,此时期称为血清转换期,即由HBV复制期转为非复制期。
乙肝五项定量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定量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乙肝五项定量检查是指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进行的一系列血清学检测,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以下将分别介绍乙肝五项定量检查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1.HBsAg(乙肝表面抗原):正常值:阴性(<0.05IU/mL)临床意义:HBsAg阳性表示患者已被乙肝病毒感染,并可能成为慢性乙肝病患者。
HBsAg的持续阳性可以表示慢性乙肝病的存在,并且与乙肝病毒的复制有关。
这也是乙肝感染的关键指标之一2.HBsAb(乙肝表面抗体):正常值:阳性(>10IU/mL)临床意义:HBsAb阳性表示患者已经产生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可以被称为乙肝病毒的康复者或已进行过乙肝疫苗接种。
持续高水平的HBsAb可有效阻止乙肝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3.HBeAg(乙肝e抗原):正常值:阴性(<0.1S/CO)临床意义:HBeAg阳性表示乙肝病毒正在进行复制,并具有较高的传染性。
HBeAg的持续阳性可能预示着慢性乙肝病的存在,并且与乙肝病毒的传播效率相关。
如果HBeAg转为阳性,可能表示患者已从慢性感染状态过渡到慢性乙肝病的活动期。
4.HBeAb(乙肝e抗体):正常值:阳性(>1.0S/CO)临床意义:HBeAb阳性表示患者对乙肝病毒已经产生了免疫反应,并且很可能已从活动期过渡到非活动期。
持续高水平的HBeAb可表示乙肝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已得到有效控制。
5.HBcAb(乙肝内核抗体):正常值:阳性(>0.9S/CO)临床意义:HBcAb阳性意味着患者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但无法准确判断感染时机和感染状态。
HBcAb的检测结果需要结合其他乙肝五项指标来进行综合判断,对于了解病人的感染史和乙肝病毒的传播情况有一定的帮助。
总的来说,乙肝五项定量检查可以提供乙肝病毒感染的全面信息,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感染状态、病毒复制情况和疾病严重程度。
乙肝五项定量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定量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乙肝五项乙肝五项定量检查正常值乙肝五项定量正常值如下;HBSAG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TRFIA) 0-0.5ng/mlHBSAB 乙肝表面抗体定量(TRFIA) 0-10miu/mlHBEAG 乙肝e抗原定量(TRFIA) 0-0.5PEI U/mlHBEAB 乙肝e抗体定量(TRFIA) 0-0.2PEI U/mlHBCAB 乙肝核心抗体定量(TRFIA)0-0.9PEI U/ml乙肝五项检查临床意义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临床意义: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
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HBsAb一般简称表面抗体。
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 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
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
临床意义: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3、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一般通称e抗原。
它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
e抗原是可溶性蛋白。
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若取血化验就可查出来。
临床意义: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4、乙肝病毒e抗体 HBeAb-ee抗体是乙型肝炎e抗体的简称(抗-HBe),它是由e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出来的特异性抗体,这种特异性e抗体能够和e抗原结合。
临床意义: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抗-HBe和抗-HBs不同,e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不代表患者有了免疫力。
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HBcAb核心抗原虽然在血清中查不出来(它在血中很快被裂解),但是它具有抗原性,能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出特性抗体,即核心抗体,故检测抗-HBc可以了解人体是否有过核心抗原的刺激,也就是说是否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
乙肝五项详细对照表及肝功能检查指标一目了然版
乙肝五项指标(HBsAg)--------------------------- 表示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 说明体内是否产生抗体e抗原(HBeAg)-------------------------- 说明病毒是否复制及具有传染性e抗体(抗HBe或HBeAb)--------------------- 说明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说明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注:核心抗原(HBcAg)一般检查不出来,所以只能看到五项检查结果。
)9种常见模式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3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 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HBeAg在乙型肝炎潜伏期的后期出现,略晚于HBsAg的出现,而消失较早,与密切相关。
其临床意义为:(1)可作为急性乙肝辅助诊断和预后指标,急性乙肝进入恢复期常随HBsAg的消失而消失。
如果急性乙肝发病后3-4个月,HBeAg由阳转阴,抗-HBE出现,表示预后良好.起病3-6个月,仍HBeAg(+),可能是急性肝炎转为慢性的最早证据。
(2)有助于判断乙肝患者或HBV携带者的传染性强弱。
HBeAg存在于HBsAg阳性者血清中,说明血液中有Dane颗粒,多数HBV-DNA阳性,三者消长基本呈平行关系。
所以HBeAg(+)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抗-HBe(+)者一般传染性较低。
但若血清HBV-DNA(+),可能有HBV变异株存在,仍有一定的传染性;(3)HBeAg阳性提示HBV在体内复制。
HBeAg消失前后出现抗-HBe,此时期称为血清转换期,即由HBV复制期转为非复制期。
乙肝五项详细对照表及肝功能检查指标(一目了然版)
乙肝五项指标表面抗原(HBsAg)--------------------------- 表示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 说明体内是否产生抗体e抗原(HBeAg)-------------------------- 说明病毒是否复制及具有传染性e抗体(抗HBe或HBeAb)--------------------- 说明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 说明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注:核心抗原(HBcAg)一般检查不出来,所以只能看到五项检查结果。
)9种常见模式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3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 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HBeAg在乙型肝炎潜伏期的后期出现,略晚于HBsAg的出现,而消失较早,与HBV-DNA密切相关。
其临床意义为:(1)可作为急性乙肝辅助诊断和预后指标,急性乙肝进入恢复期常随HBsAg的消失而消失。
如果急性乙肝发病后3-4个月,HBeAg由阳转阴,抗-HBE出现,表示预后良好.起病3-6个月,仍HBeAg(+),可能是急性肝炎转为慢性的最早证据。
(2)有助于判断乙肝患者或HBV携带者的传染性强弱。
HBeAg存在于HBsAg阳性者血清中,说明血液中有Dane颗粒,多数HBV-DNA阳性,三者消长基本呈平行关系。
所以HBeAg(+)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抗-HBe(+)者一般传染性较低。
但若血清HBV-DNA(+),可能有HBV变异株存在,仍有一定的传染性;(3)HBeAg阳性提示HBV在体内复制。
乙肝五项结果分析
乙肝五项检测也可用于监测乙肝疫苗接种后 的免疫效果,判断是否需要加强免疫。
02 乙肝五项指标解读
表面抗原(HBsAg)
01
02
03
阳性意义
表示存在乙肝病毒感染, 是乙肝感染的直接标志。
阴性意义
通常表示未感染乙肝病毒, 但也可能为感染后恢复期 或已治愈。
注意事项
HBsAg阳性并不能反映病 毒复制情况和病情严重程 度,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 判断。
“小三阳”
需要进一步检查肝功能和乙肝 病毒DNA定量,以评估病情
和治疗方案。
“大三阳”
通常表示乙肝病毒感染且病毒 复制活跃,需要积极治疗和密
切监测肝功能。
病情评估与预测
肝功能指标
结合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 (AST)等肝功能指标,评估肝脏损伤程
度。
肝脏影像学检查
通过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观察 肝脏形态和结构变化,辅助诊断肝硬化、
定期随访和监测
乙肝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甲胎蛋白、B超等检查, 以评估病情和监测治疗效果。
对于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DNA阴性的患者,可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 随访检查;对于肝功能异常或乙肝病毒DNA阳性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 况缩短随访间隔时间。
随访过程中如发现病情变化或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 案。
是诊断肝脏疾病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肝细胞病变情况并评估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但该方法具有创伤性, 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结果总结回顾
乙肝病毒感染情况
通过乙肝五项检测,可以了解乙 肝病毒感染的具体情况,包括感 染类型、病毒复制活跃程度等。
肝功能状况评估
乙肝五项对照表
乙肝五项对照表一般来说。
临床上对感染乙肝的判定是通过乙肝五项检查来进行的。
乙肝五项检查又叫乙肝两对半,是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虽然项目少,检查简单,但是意义非常重要。
乙肝五项检查分别是: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е抗原(HBeAg)、е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
中文名字英文名字单项阳性有什么意义?1.HBsAg-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临床意义: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
乙肝表面抗原滴度与肝病严重程度没有必然联系。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滴度表示HBsAg在血清中的含量。
高滴度的HBsAg常表示病毒的高复制水平;低滴度的HBsAg可能是由于在感染恢复时期病毒低复制,或者在炎症活动时病毒和抗原部分清除;少数情况下是由于病毒变异,引起HBsAg 抗原性改变,从而与试剂抗体的亲和性降低,表现为临床检查HBsAg低滴度。
2.HBsAb-表面抗体:一般简称表面抗体。
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
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
临床意义: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3.e抗原(HBeAg):一般通称e抗原。
它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
e抗原是可溶性蛋白。
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若取血化验就可查出来。
临床意义: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4.HBeAb-e抗体:e抗体是乙型肝炎e抗体的简称(抗-HBe),它是由e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出来的特异性抗体,这种特异性e抗体能够和e抗原结合。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说明参考模板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说明乙肝五项检查 (1)意义 (1)检查时间 (2)定量检查 (3)结果分析 (3)检查费用 (4)婚前检查 (4)孕前检查 (5)检查对照 (5)化验单 (7)全阴性 (7)检查吃饭 (8)大三阳 (8)注意事项 (8)定期疗效 (9)多久检查 (9)定量检查 (10)正常值 (10)法律禁止 (11)乙肝五项结果分析 (11)常见组合 (11)常见误区 (12)乙肝五项检查乙肝五项检查是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虽然项目少,检查简单,但是意义非常重要。
乙肝五项检查分别是:1.表面抗原(HBsAg)2.表面抗体(抗HBs)3.е抗原(HBeAg)4.е抗体(抗HBe)5.核心抗体(抗HBc),乙肝五项又叫乙肝两对半。
意义1、HBsAg-表面抗原[1]: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乙肝五项检查乙肝五项检查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临床意义: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
乙肝表面抗原滴度与肝病严重程度没有必然联系乙肝表面抗原(HBsAg)滴度表示HBsAg在血清中的含量。
高滴度的HBsAg常表示病毒的高复制水平;低滴度的HBsAg可能是由于在感染恢复时期病毒低复制,或者在炎症活动时病毒和抗原部分清除;少数情况下是由于病毒变异,引起HBsAg抗原性改变,从而与试剂抗体的亲和性降低,表现为临床检查HBsAg低滴度。
2、HBsAb-表面抗体:一般简称表面抗体。
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
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
临床意义: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3、e抗原(HBeAg):一般通称e抗原。
乙肝五项检查
乙肝五项检查乙肝五项检查是用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乙肝,初步判定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情况的一个检查,虽然检查过程很简单,检查的项目也比较少,但是做这个检查是十分有必要的。
乙肝五项检查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以及乙肝核心抗体。
因这五项中前四项是两对,最后一项为半对,所有又称“乙肝两对半”。
一般来说,乙肝五项检查分为定性检查和定量检查两种,我们常见的就是定性检查,只能确定乙肝五项为阳性或者阴性;而定量检查,能够提供乙肝五项各项指标的准确数值,对了解乙肝病情以及治疗乙肝意义十分重大。
因乙肝属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且极难治愈,所以我们需要定期做乙肝五项检查,以便于及时了解体内是否还有抗体,以及是否有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五项检查多少钱在了解乙肝五项检查之后,很多人都会想知道乙肝五项检查多少钱。
乙肝五项定性检查价格一般在30-70元不等,如果单查核心抗体费用在20元左右,其他四项检查费用在15元左右,如果乙肝五项中包含病毒滴度检测的话,费用会更高一些。
目前我国对于乙肝五项检查的费用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其价格根据医院规模的大小、所在地区及其消费水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并且乙肝五项分定性和定量两种,因此需要大家自行都正规医院咨询。
乙肝五项怎么检查做乙肝五项的检查其实也很简单,到医院抽血,剩下的事情,交给医生,我们只需要等结果就好了。
乙肝五项中,定性检查用的“+”“-”来表示结果,“+”表示的阳性,“-”表示阴性,常人比较容易理解。
而定量检查因为有确切的数值,需要逐一进行分析。
1、乙肝表面抗原:正常值是小于0.5ng/ml,如果大于0.5则说明感染了乙肝。
2、乙肝表面抗体:正常值为10miu/ml,如果大于10,意味着不会感染乙肝。
3、乙肝e抗原:正常值小于0.5PEIU/ml,大于这个值则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情况,数值越大,传染性越强,乙肝病毒复制越活跃。
4、乙肝e抗体:正常值为0.2PEIU/ml,大于这个值表示乙肝病毒复制趋于停止的标志,传染性比较弱。
教你读懂乙肝五项报告单
教你读懂乙肝五项报告单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我国是乙肝大国,患乙肝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
而乙肝五项作为乙肝最常用的检查指标,不管是个人体检、入职体检还是员工办理健康证,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当拿到化验结果的时候,很多人却看的是一头雾水,傻傻看不懂。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学习一下乙肝五项的知识吧。
01什么是乙肝五项?乙肝五项又称“乙肝两对半”,是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病毒。
因其主要含有五项指标,所以叫做乙肝五项。
1、乙肝表面抗原(用“HBsAg”表示)2、乙肝表面抗体(用“抗-HBs”表示)3、乙肝e抗原(用“HBeAg”表示)4、乙肝e抗体(用“抗-HBe”表示)5、乙肝核心抗体(用“抗-HBc”表示)可以将它理解为乙肝病毒身上的一种标志。
如果在血液中发现了这种标分泌出来消灭乙肝病毒的物质。
乙肝表面抗原是判断是否感染病毒最直接的指标。
如果血液中乙肝表面抗原的含量超过一定数值,该项呈阳性,就表示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
对应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示身体已经对乙肝病毒产生了抗体,或是注射过乙肝疫苗。
03乙肝五项各项指标的意义第一项: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原是反映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的指标,健康人应为阴性(-),阳性(+)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
第二项: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表面抗体的阴性(-)表示体内无乙肝病毒抗体,阳性(+)表示:曾接种过乙肝疫苗而产生了抗体,或曾经感染过乙肝但机体已将病毒清除从而产生了抗体。
第三项:乙肝e抗原(HBeAg)健康人应为阴性(-),阳性(+)表示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第四项:乙肝e抗体(HBeAb)阳性(+)表示:e抗原转阴,e抗体出现,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动减弱;或乙肝病毒发生基因突变,无法产生e抗原,但乙肝病毒复制活动其实更加活跃。
第五项: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表示正感染乙肝病毒或过去曾感染过乙肝病毒。
乙肝五项酶免法参考范围
乙肝五项酶免法参考范围乙肝五项酶免法是一种常用的乙肝病毒感染诊断方法,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五项酶指标来判断乙肝病毒是否存在及其活动程度。
这五项酶指标分别是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
本文将详细介绍乙肝五项酶免法参考范围及其相关信息。
1. 谷丙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是一种存在于肝细胞中的酶,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时,谷丙转氨酶会释放到血液中。
因此,谷丙转氨酶的水平可以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程度。
一般来说,男性的正常范围是10-40 U/L,女性的正常范围是9-32 U/L。
2. 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也是存在于肝细胞中的酶,与谷丙转氨酶一样,当肝细胞受损时,谷草转氨酶也会释放到血液中。
正常情况下,男性的谷草转氨酶水平范围为15-40 U/L,女性的范围为13-35 U/L。
3. 碱性磷酸酶(ALP)碱性磷酸酶是一种存在于肝细胞和骨骼细胞中的酶,其水平的升高可以提示肝胆系统或骨骼系统的疾病。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碱性磷酸酶水平范围为30-120 U/L。
4. 总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是由肝脏产生的胆红素和其他来源的胆红素的总和。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总胆红素水平范围为0.2-1.2 mg/dL。
5. 直接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是胆红素在肝脏内经胆管排泄的一部分,其水平的升高可以提示肝胆系统的疾病。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直接胆红素水平范围为0-0.3 mg/dL。
以上就是乙肝五项酶免法的参考范围。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参考范围只是一般范围,并不能完全代表个体的健康状况。
因此,在进行乙肝病毒感染诊断时,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除了参考范围,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乙肝五项酶的水平,例如年龄、性别、肝脏疾病、药物使用等。
因此,在进行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时,医生还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避免因为个体差异而导致误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否感染乙肝,看五项定量检测值是多少
乙肝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及性接触等途径传播。
近几年来乙肝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接种乙肝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肝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乙肝疫苗不是一针就可以终身免疫的。
怎么判断是不是正常?
乙肝五项定量检查各项标志物的浓度变化可对乙肝的病程、治疗、预后起一个动态监测的作用,那么你是否知道乙肝五项定量检查分别是什么,正常值是多少,各自有什么意义吗?
乙肝五项检查分别是:
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
乙肝五项又叫乙肝两对半。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查正常值是
乙肝表面抗原是诊断HBV感染最常用的指标,检查值超出正常值范围,仅表示有过或正存在乙肝病毒的感染,却不能说明有无传染性。
HBsAg浓度与HBVDNA存在着相关性,高浓度的HBsAg常表示病毒的高复制水平,低浓度的HBsAg可能提示处于感染恢复期。
2、乙肝表面抗体(HBsAb)定量检查正常值是
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抗-HBs的含量可对接种疫苗的效果进行评估,用于判定是否需要加强免疫,还可以评估普通人群免疫力。
3、乙肝e抗原(HBeAg)定量检查正常值是
当乙肝e抗原大于0。
5PEIU/ml,说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数值越大,传染性越强。
因此,HBeAg检测(与抗-HBe联合应用)可用于急性HBV感染的病程监测和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
4、乙肝e抗体(HBEAB)定量检查正常值是0-0.2PEIU/ml
乙肝e抗体定量偏高大于正常值为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复制不活跃,传染性低或很少,是乙肝病毒感染时间较长的标志。
5、乙肝核心抗体(HBCAB)定量检查正常值是0-0.9PEIU/ml
阳性表示曾经感染乙肝病毒,或正处于康复期。
HBV感染后,一般会产生抗-HBc,在HBV感染康复者和HBsAg携带者中,抗-HBc可持续存在,因此,抗-HBc是提示过去或现在感染HBV的指标。
乙肝五项定量检查可以为医生对患者病情治疗效果做出合理的解释提供依据,指导治疗。
因此定期检查乙肝五项很重要,发现定量正常值异常应引起注意,一定要到正规的肝病专科医院询问,并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由于乙肝疫苗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接种,所以在注射前会对乙肝三系统进行化验,如果检查均为阴性和转氨酶正常的情况下,就可以按照0-1-6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也就是说打完打一针后,间隔1个月的时间再打第二针,第三针是在间隔6个月后再打,所以乙肝疫苗需要打完三针才算完整,才会起到预防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的24小时内就会要求接种乙肝疫苗,但这是要求孩子的父母均无乙肝。
按照0-1-6程序,孩子出生1个月后打第二针,6个月后打第三针。
但要注意,乙肝疫苗是不能和麻疹疫苗同时接种的,因为会互相干扰。
乙肝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严重时可以造成多器官的损害,大家需要重视。
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感染乙肝,但要注意,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接种乙肝疫苗的,比如是孕妇和过敏体质的人群则不宜接种。
接种前出现感冒或发热症状也要暂缓,痊愈后再补种。
所以大家在接种乙肝疫苗前,应要全面了解接种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