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人工晶体植入后的屈光变化
晶体植入治疗近视的原理
晶体植入治疗近视的原理
晶体植入治疗近视是通过手术将一枚特殊的人工晶体植入眼内,改变眼球的焦距,从而纠正近视。
具体原理如下:
1. 植入特殊人工晶体:手术中,医生将特殊的人工晶体植入眼内,取代原有的晶状体。
这些人工晶体通常由可调焦道具组成,可以在手术后通过调节来改变眼球的焦距。
2. 改变眼球的焦距:眼睛的焦距是由晶状体的形状和位置决定的,而近视则是由眼球的形态和晶状体的位置导致的。
通过植入特殊人工晶体后,医生可以通过调节晶体的位置和形状来改变眼球的焦距。
这样,光线在进入眼球时就能够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纠正近视。
3. 个性化调节:植入的人工晶体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定制。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眼球参数、屈光度和视觉需求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晶体,并进行精确的术前测量和手术规划,确保植入的晶体能够达到预期的视力矫正效果。
总的来说,晶体植入治疗近视的原理是通过植入特殊的人工晶体来改变眼球的焦距,实现近视矫正。
这种治疗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角膜屈光手术具有更好的可调节性和适应性,可以满足个体化的视力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晶体植入手术是一种有创手术,患者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并经过仔细评估和患者明确知情
同意后进行。
人工晶状体-是目前矫正无晶状体眼屈光的最有效的方法,它在解剖上和光学上取代了原来的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是目前矫正无晶状体眼屈光的最有效的方法,它在解剖上和光学上取代了原来的晶状体人工晶状体-是目前矫正无晶状体眼屈光的最有效的方法,它在解剖上和光学上取代了原来的晶状体,构成了一个近似正常的系统,尤其是固定在正常晶状体生理位置上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可用于单眼,术后可迅速恢复视力,易建立双眼单视和立体视觉。
自从英国著名眼科医生Ridley找到合适的人工晶状体材料并于1949年植入第1例硬性人工晶状体以来,已有5代人工晶状体问世,第4代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可植入囊袋内,术后可以散瞳,便于检查眼底;第5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可从小切口植入,与角膜内皮接触损伤小,质量轻,在术后短期内能恢复稳定的视力。
学术术语来源---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后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矫治的安全性魏芬,艾明(湖北省人民医院眼科,湖北省武汉市 437300)文章亮点:1 人工晶状体是目前矫正无晶状体眼屈光的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术前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误差及其他不可预知的因素,人工晶体植入后依然存在不同程度屈光不正的现象。
2对白内障术后屈光不正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可以矫正,如通过选择性角膜弧形切口来矫正残存散光,通过佩戴框架眼镜和角膜塑形镜来矫正,以及重新植入新的人工晶体来矫正等方法,但患者戴镜的依从性、再次眼内手术的风险都影响矫正效果,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手术则是一种较好的手术选择方式。
3 试验应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矫治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屈光不正,术后12个月时裸眼视力均≥0.6,其中26眼视力达到或超过1.0(58%),35眼(78%)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2个月裸眼视力为0.6-1.2;球镜度数从术前平均-2.5 m-1降至术后-0.5 m-1,柱镜度数从术前平均-3.85 m-1降至术后-0.53 m-1,结果说明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治疗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屈光不正是安全有效的。
A超眼轴测量波形与人工晶体术后屈光偏差
3
4 6 0 1.10± 1. 14
3
5 4 1 0. 51± 0. 99
3
1 3 0 1. 37± 0. 63
0
0 0 0 0.84
1
1 2 0 1.84± 0. 92
29
结论
• 非理想波形组所造成的术后屈光偏差明显 高于理想波形组。 • 长眼轴, 后巩膜葡萄肿, 高度角膜散光, 视网 膜病变眼较易出现非理想波形。 • 单波加前小波造成的正偏差最大。
9/5/2017
20
资料与方法
眼轴长度测量由同一资深技术员完成。出现 非理想波形时,由另一位有经验医师复测并 选择最佳波形最小离散度值记录
9/5/2017
21
人工晶体度数计算公式[2、3]
• 眼轴<22 mm :Hoffer Q 公式。 • 22mm<眼轴< 26 mm :Holladay 公式, • 眼轴>26 mm :SRK-T 公式
9
1.Cathy D, Andrew S , Sharon F. Ophthalmic Ultrasound. New York Thieme,1998, 136
9/5/2017
理想的A超眼轴测量波形
9/5/2017
10
理想的A超眼轴测量波形
9/5/2017
11
理想的A超眼轴测量波形
9/5/2017
A超眼轴测量波形与 人工晶体术后屈光偏差
青岛市市立医院 眼科中心 王景
A超的历史
• 1956年Mundt等首先用A型超声波诊断眼部 占位性疾病。 • 1960年利用超声波测量两点间距离。 • 70年代初眼科专用超声出现。
9/5/2017
屈光手术发展史
屈光手术发展史
屈光手术是一种通过改变眼球形状来矫正视力的手术。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医生们开始使用手术来治疗近视。
然而,这些早期的手术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包括高风险和不可逆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屈光手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20世纪60年代,医生们开始使用激光来进行眼部手术。
这种方法被称为激光角膜切削术(LASIK),它通过使用激光来切削角膜,从而改变眼球形状。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手术时间短,恢复时间快,而且效果稳定。
然而,LASIK手术也存在一些缺点。
例如,手术过程中需要切削角膜,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并发症,如干眼症和角膜炎。
此外,LASIK 手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角膜薄或角膜曲率过大的患者,可能不适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医生们开始研究新的屈光手术方法。
其中一种方法是表面光学切削术(PRK),它与LASIK手术类似,但不需要切削角膜。
相反,医生会使用激光来去除角膜表面的细胞,从而改变眼球形状。
PRK手术的优点是可以避免LASIK手术的一些并发症,但缺点是恢复时间较长。
另一种新的屈光手术方法是角膜环(ICL)植入术。
这种方法是将一个小型的人工晶体植入眼球中,从而改变眼球形状。
ICL手术的优点是可以适用于一些不适合LASIK或PRK手术的患者,如角膜薄
或角膜曲率过大的患者。
缺点是手术需要更长的时间,并且需要进行更多的检查。
总的来说,屈光手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早期的高风险和不可逆性到现在的安全、有效和适用范围更广的阶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屈光手术将会变得更加安全、有效和普及。
晶体植入对眼睛的要求
晶体植入手术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手术,用于治疗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在进行晶体植入手术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眼睛的情况,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以下是晶体植入手术对眼睛的要求:
1. 适当的角膜曲率:角膜曲率是指眼球的前表面的弧度。
角膜曲率不适合做晶体植入手术的人包括近视过高、角膜畸形、角膜瘢痕、角膜变薄等。
2. 稳定的屈光度:术前的屈光度应该保持稳定,否则手术后可能导致屈光度改变,影响手术效果。
3. 眼部没有其他疾病:如眼底病变、青光眼等,需要进行治疗后再考虑是否进行晶体植入手术。
4. 没有严重的干眼症:干眼症会影响手术后的视觉效果和舒适度,需要在手术前进行干眼症治疗。
总之,晶体植入手术需要对眼部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如果您有需要,可以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
iol目标屈光度计算
iol目标屈光度计算标题:iol目标屈光度计算——为你还原真实世界的清晰度导语:视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窗口,而近视、远视等屈光度问题常常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模糊。
而人工晶体(IOL)是一种可以替代眼睛中的天然晶状体的医疗器械,能够帮助恢复视力。
本文将介绍IOL 目标屈光度计算的原理和重要性,以及如何达到最佳效果。
一、IOL目标屈光度计算的原理IOL目标屈光度计算是通过测量患者眼睛的屈光度,确定需要植入的人工晶体的度数。
目标是使患者在手术后能够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既不近视也不远视。
二、IOL目标屈光度计算的重要性正确的IOL目标屈光度计算对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满意度至关重要。
如果计算不准确,可能导致术后视力不理想,患者仍然需要依赖眼镜或隐形眼镜来获得清晰视觉。
三、IOL目标屈光度计算的方法1. A常数法:根据患者眼球的生物学参数和手术经验,通过确定一个适当的A常数来计算IOL度数。
2. 光学生物测量法:利用光学设备测量角膜形状、眼轴长度等参数,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计算出最佳IOL度数。
3. 人工智能辅助计算法:利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模型训练,提供个体化的IOL目标屈光度计算。
四、IOL目标屈光度计算的挑战和改进1. 个体差异:不同人的眼球参数和生理特征存在差异,需要更加精确的计算方法来满足个体化需求。
2. 术前检测:准确的术前检测对于IOL目标屈光度计算至关重要,需要结合多种检测手段,如角膜地形图、眼轴长度测量等。
3.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计算方法和设备不断涌现,为IOL目标屈光度计算带来更高的精度和准确度。
五、结语通过正确的IOL目标屈光度计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清晰的视力,摆脱眼镜的束缚。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技术限制,IOL目标屈光度计算仍然面临挑战。
我们期待科技的进步和不断改进的方法,为更多的患者带来清晰的视界,让他们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儿童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自 19 ~2 0 , 行 儿 童 后 房 型 人 工 晶 体 植 入 术 5 9 7 0 0年 共 6
冽( 7只 眼 ) 后 随 访 时 间为 6 1 5 术 — 8个 月 。 将 结 果 报 告 如 现
下。
表1
4 9只眼 术 后 的 视 力变 化
[ 稿 日期 :20 —0 —1 ] 收 0 2 1 4
文 章 编 号 : 10 —6 1 ( 0 2 0 —0 7 0 7 6 12 0 ) 3 24—0 2
儿 童 人工 晶体植 人术 的临床 观 察
王 斗, 刘 和村 ( 太原铁路中心医院眼科, 太原 001) 303
关 键 词 : 晶 体 , 工 ; 白 内 障 摘 除术 ; 儿 童 人
缝 线 根 数 及 部 位 。 但 此 设 备 昂 贵 , 院 暂 无 此 条 件 , 检 影 我 而 经 济 简 便 , 能较 准 确 指 导 缝 线 拆 除 , 效 控 制 人 工 晶 体 术 也 有 后角膜散光, 高裸 眼视力。 提
参考文献 :
【 ] 王震, 岩, 向利. 1 高 刘 人工 晶体术 后拆线对角膜散光 的控制 [ ] J.
维普资讯
・
24 ・ 7
山 西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 hn i dUnv 2 0 JS a x Me i) 0 2年 6月 ,3 3 3(
[ ] 钱 江 , 汝 桂 .选 择 性 拆 线 矫 正 白 内 障术 后 角 膜散 光 [] 2 殷 J .中 国 实 用 眼 科 杂 志 . 9 5 1 ( ) 5 5 1 9 . 3 9 :4 .
2 1 术后视力 .
术 后 有 8只 眼 患 儿 不 和 作 。9只 眼 的 裸 眼 4
icl人工晶体参数
icl人工晶体参数
1. 屈光度:ICL 人工晶体的屈光度可以根据个体的近视、远视或散光程度进行定制。
通常,ICL 晶体提供的屈光度范围从-3.0D 到+20.0D。
2. 尺寸:ICL 人工晶体有不同的尺寸可供选择,以适应不同的眼部结构。
尺寸的选择是根据角膜直径、前房深度等因素来确定的。
3. 材料:ICL 人工晶体通常由胶原蛋白或特殊的聚合物材料制成。
这些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能够与眼部组织良好兼容,减少免疫反应和并发症的风险。
4. 光学设计:ICL 人工晶体的光学设计可以是单焦点、多焦点或 toric(散光矫正)设计。
单焦点 ICL 用于矫正近视或远视,而多焦点 ICL 可以同时矫正近视和远视,并提供近距离和远距离的视力。
Toric ICL 则专门用于矫正散光。
5. 植入位置:ICL 人工晶体通常植入在眼内的后房,位于虹膜和自然晶状体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ICL 人工晶体的参数选择应该根据个体的眼部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在进行 ICL 植入手术之前,全面的眼部检查和评估是必要的,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如果你对 ICL 人工晶体或其他视力矫正选项有具体的问题,建议咨询眼科医生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
观察
引言:散光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患者常常出现近视或远视,同时还有视力模糊、眼疲劳等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影响。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纠正散光和减轻其症状。
本文旨在探讨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本研究选取30例散光患者,男女各半,年龄在40-65岁之间,均符合手术适应证。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后对其进行随访,并记录手术前后的屈光度数、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在30分钟内。
手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时,患者的屈光度数出现显著改善,视力也明显提高,尤其是对近距离物体的识别能力更强。
眼压没有明显变化,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散光的手段。
手术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和屈光度数,对其生活和工作带来明显的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手术选择和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对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角膜屈光性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计算
角膜屈光性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计算对于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计算,应该高度重视,如果没有准确的计算,屈光度的结果可能会不正确,从而影响眼睛的健康。
1、什么是人工晶状体屈光度?
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是指植入人体的人工晶状体(IOL)是否能精确控制
角膜屈光度,也就是达到术后理想的屈光度值。
2、为什么需要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
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可以精准控制角膜屈光度,改善视力。
由于不
同人群的视力需求不同,必须精确知道将植入一个什么样的人工晶状
体才能满足术后的视力需求,因此计算准确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是获
得理想效果的前提。
3、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需要什么数据?
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需要收集术前检查的眼部各种数据,包括眼径、瞳孔直径、眼球成像系统长度等指标,并基于这些数据计算屈光度及
安装人工晶状体的参数。
4、如何准确地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
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如眼部检查资料系统、视觉矫正系统等,只有经过完整的收集和常规数据分析,才能准确地
计算出人工晶状体应该选择什么类型及参数,以达到术后理想的视力
成果。
人工晶体倾斜对屈光的影响
人工晶体倾斜对屈光的影响同学们,今天咱们来探讨一个有点复杂但很有趣的话题——人工晶体倾斜对屈光的影响。
首先咱们得知道啥是人工晶体。
简单来说,当我们的眼睛里原本的晶状体出问题了,医生可能会给换上一个人工制造的晶体,这就是人工晶体。
那人工晶体倾斜是咋回事呢?就好比原本应该端端正正放着的东西歪了。
人工晶体在眼内的位置发生了偏移,没那么正了,这就叫倾斜。
那它倾斜了会有啥影响呢?这对屈光可有着不小的影响。
屈光就像是眼睛的“聚焦能力”,决定了我们能不能看清东西。
当人工晶体倾斜时,眼睛的屈光状态可能就会改变。
比如说,原本应该清晰成像的地方变得模糊了。
这就好像拍照的时候镜头歪了,照片就不清楚啦。
人工晶体倾斜还可能导致散光的出现或者加重。
散光会让我们看东西有重影,看不清楚细节。
而且呀,倾斜的程度不同,对屈光的影响也不一样。
如果只是轻微的倾斜,可能影响还不是特别大,只是感觉看东西有点不太舒服。
但要是倾斜得比较厉害,那问题就严重了,可能会明显影响视力。
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人做了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本来期待能看清东西了,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人工晶体倾斜了。
一开始可能只是觉得看远处的东西有点模糊,没太在意。
但随着倾斜程度加重,看近处的东西也开始不清楚,甚至出现头痛、眼痛的症状。
我们的两只眼睛通常是一起配合来看东西的,如果一只眼睛里的人工晶体倾斜导致屈光不正常,两只眼睛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这会让我们的视觉体验变得很差。
人工晶体倾斜可不是小事,它对屈光的影响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所以做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人,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注意保养,定期复查,一旦发现有倾斜的迹象,要及时治疗。
同学们,现在你们对人工晶体倾斜对屈光的影响是不是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啦?。
人工晶体度数 屈光度
人工晶体度数与屈光度一、概述人工晶体是一种植入眼内的人工透镜,主要用于矫正视力,替代自然晶状体的功能。
屈光度是衡量透镜折射能力的单位,用于描述透镜对光线的折射能力。
在眼科手术中,人工晶体的度数与屈光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
本文将就人工晶体度数与屈光度的关系进行详细阐述。
二、人工晶体度数与屈光度的关联人工晶体的度数与屈光度是相互关联的。
屈光度是用来衡量透镜对光线的折射能力,而人工晶体的度数则是根据患者的眼部状况和手术目的来选择的。
在植入人工晶体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度数以矫正患者的视力,使其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
通常情况下,人工晶体的度数是根据患者的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等参数计算得出的。
通过测量这些参数,可以确定患者需要的屈光度数,进而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度数。
人工晶体的度数和屈光度数相等,但符号相反。
例如,如果患者需要矫正-3.00D的近视,则选择的人工晶体度数应为+3.00D。
三、度数选择的考虑因素在选择人工晶体度数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患者眼部状况:不同患者的眼部状况不同,如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等参数的差异会影响到人工晶体的选择。
因此,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眼部状况,以确定合适的人工晶体度数。
2.手术目的:不同的手术目的可能需要不同度数的人工晶体。
例如,如果手术目的是矫正近视,则应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度数以达到最佳矫正效果。
3.人工晶体类型:不同类型的人工晶体可能具有不同的光学性能和度数范围。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目的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类型。
4.术后预期效果:医生应充分考虑患者术后的预期效果,包括视力、视觉质量等。
在选择人工晶体度数时,应尽量提高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同时避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四、屈光度的测量在眼科手术中,准确测量屈光度至关重要。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1.客观测量法:通过使用自动验光仪等设备,测量患者的客观屈光度数。
这种方法通常较为准确,适用于大规模的筛查和诊断。
视觉异常人工晶体眼屈光状态临床分析
r i t y r e v i s e d [ J ] . Ar c h O p h t h a l mo l , 2 0 0 5 , 1 2 3 ( 7 ) : 9 9 1 — 9 9 9 . 【 4 】 赵捷 , 连 朝辉. 早 产儿视 网膜病筛查及相关 因素分析f J ] . 中 国 妇 幼保健 , 2 0 1 I , 2 6 ( 1 9 ) : 2 9 4 8 — 2 9 4 9 .
1 0 0例进 行 屈 光状 态 检 查 并 对 照 分 析 。结 果 视 觉 异 常人 工 晶体 眼 和 中老 年 白内 障 患 者 都有 不 同程 度 的散 光 , 且 以逆 规 散 光 居 多 。 结 论 散光 是 影 响人 工 晶体 跟 视 觉 质 量 的重 要 因 素 之 一 。
度< 4 O %患儿 .吸氧 时 间 ≥7 d患儿 的 R O P发 病 率 高于 吸氧 时 I N< 3 d和 3 — 7 d患 儿 。 提示 吸 氧浓 度 、 时
间均 与 R O P有 关 .可 能为 高浓 度 氧抑 制视 网膜 血
管 内皮 生 长 因子 ( V E G F ) 、 促 红细胞生成素 ( E P O)
f 2 1 中 华 医 学 会 围产 医学 分 会 .早 产 儿 治 疗 用 氧 和视 网膜 病 变 防 治
指南Ⅲ. 新生儿科杂志 , 2 0 0 5, 2 0 ( 3 ) : 1 4 4 .
[ 3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mm i t t e e f o r t h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 e t i n o p a t h y f o p r o —
爱尔眼科人工晶体计算公式
爱尔眼科人工晶体计算公式
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成功与否以及视力恢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术前人工晶体度数的确定。
因此,人工晶体度数的测定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1、根据屈光状态进行推算:是确定人工晶体度数的一种方法。
正视眼的晶体屈光度平均为+19.7D。
由于人工晶体的位置比自身晶体的位置更靠前,因此要达到正视化眼,人工晶体的度数需要比自身晶体的屈光度小。
实验证明,+18D的人工晶体可以使无晶体眼恢复到原有的状态。
如果要矫正1D的屈光不正,需要将人工晶体的屈光度变化1.25D。
根据这些原则,可以根据不同屈光度异常的眼睛,来推算出达到正视化眼所需的人工晶体屈光度数;
2、通过计算公式确定:有许多计算公式是根据模型眼按照物理光学原理推导出来的。
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公式是根据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得来的。
具体公式为:P=A-2.5L长0.9K。
公式中的L为眼轴长度(mm),K为角膜屈光度(D),A为常数。
后房型人工晶体的A 常数一般为116.5,此种人工晶体的A常数应该在包装说明书中注明。
而L与K可以通过仪器进行精密测定;
3、使用计算机程序确定:将计算公式编制成程序,只要输入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前房探度等参数,即可自动打印出计算结果。
三焦点人工晶体的原理
三焦点人工晶体的原理三焦点人工晶体是一种用来矫正眼球屈光度不足的技术。
人工晶体是一种类似于眼中晶状体的透明棱柱形材料。
它被植入到眼里,代替弱视眼球内部晶状体的功能,以达到改善视力的效果。
三焦点人工晶体可以提供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焦点,对于需要同时矫正多种屈光度问题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作为一个屈光度矫正技术,三焦点人工晶体被广泛使用于白内障手术。
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多焦点人工晶体,这种人工晶体可以提供双焦点,其中一个用于远距离视觉,另一个用于近距离视觉。
三焦点人工晶体则可以提供更多的焦点选择,包括远距离、中距离和近距离焦点。
三焦点人工晶体的原理是利用了声音分离,也就是物体距离人耳越远,声音越小的原理。
当我们试图听取一个距离较远的且声音较小的声源,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让自己的耳朵聚焦到该声源位置。
同样地,三焦点人工晶体模仿了这个原理,利用了当焦距被缩短时,眼睛会自然而然地聚焦于近处物体的现象。
这种眼睛机能和思维原理的结合,使得人们可以使用三焦点人工晶体来矫正中、近和远距离视力问题。
三焦点人工晶体的实现基于多种物理原理。
首先,人工晶体的形状是通过数学算法和模拟计算来设计的。
其次,人工晶体的材料必须足够透明,以便让光线能够通过并聚焦到目标焦点上。
最后,为了改善聚焦的过程中产生的视觉扭曲,三焦点人工晶体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技术,例如角膜屈光手术。
三焦点人工晶体的矫正效果非常显著,并在患者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这种技术能够快速地改善视力,让患者重返生活,尤其对于需要同时矫正多种屈光度问题的人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具体而言,三焦点人工晶体可用于治疗白内障、近视、老花眼等多种视觉问题。
此外,三焦点人工晶体的使用也受到了一些限制。
首先,手术需要在眼球上进行,并且对于医疗器械和术后护理等方面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其次,三焦点人工晶体的成本较高,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担得起。
最后,手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和后遗症,这需要进行谨慎评估和预防。
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影响视力的屈光因素
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影响视力的屈光因素张炜【摘要】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术后的屈光状态,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地总结130眼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屈光状态,对术前检查资料及手术方式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术后屈光状态变异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的屈光状态以散光最多(60/130,46.15%),其次是远视(32/130,24.61%)和近视(28/130,21.53%).术后屈光度均差术前用B超仪检测组为1.251±0.27,明显大于用A超仪检测组0.58±0.61 (P <0.05).术中切口缝线眼散光度明显高于无切口缝线眼(P<0.001).结论:术后屈光状态主要是散光,用A超精确测定并减少切口缝线可以降低屈光不正的发生率.【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2(021)002【总页数】2页(P182-183)【关键词】白内障手术;小切口;视力;屈光不正【作者】张炜【作者单位】长葛市人民医院眼科河南长葛461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6.1随着眼科显微手术的发展,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有了显著的提高,目前广泛采用的手术方式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与此同时,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优点,已是基层开展白内障复明工程最常用的手术方式[1],无论选择何种术式,术后的视觉质量与视力效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除特殊并发症外,屈光度的变异是影响手术效果的普遍原因。
手术后散光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切口大小,形状、缝线及切口位置[2],本文就我们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130眼进行随访观察,探讨术后屈光度的变异及其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在长葛市人民医院眼科住院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30眼进行随访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儿童人工晶体植入后的屈光变化朱德海 庞琳 【摘要】 目的 观察儿童人工晶体植入后的屈光变化,为人工晶体屈光度的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 为3~7岁白内障儿童41人54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1个月行视网膜检影验光,每6个月复验一次。
平均随访2132年,对不同年龄组儿童的屈光变化进行比较。
结果 各年龄组的屈光变化均向近视化漂移,漂移范围为01125D ~3165D ,≤210D 者45眼(8313%)。
其中3岁组的屈光变化1182D (0150D ~3165D ),4岁组为1123D (0180D ~1188D ),5岁组为1104D (01125D ~3153D ),6岁组为1110D (0125D ~2175D ),7岁组为1103D (0150D ~11375D )。
3岁组的屈光度变化较大,与其他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105)。
结论 儿童时期植入人工晶体屈光度向近视化漂移,漂移程度随年龄增加有减小趋势,绝大多数在可预测范围之内。
【关键词】 儿童; 人工晶体植入; 近视漂移R efractive changes after pediatr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ZHU De 2hai ,PA N G L in. Depart 2ment of Pediat ric Ophthal mology ,First Hospital ,Peking U niversity ,Beijing 100034【Abstract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volution of refractive error changes in eyes of children who have primary intraocular lens (IOL )implantation to allow more accurate prediction of what IOL power shouldbe implanted at a given age.Methods This study comprised all children 3to 7years of age who had posterior chamber IOL implantation and who were followed from 1month postoperatively ,once every 6months.Fifty -four eyes of 41patients with a mean follow -u p of 2132years were evaluated and com pared.R esults For the overall group there had a mean myopic shift of 1129D (range 01125to 3165D )over a mean of 2132years postoperatively.Childern 3years old at the time of implantation demonstrated a mean myopic shift of 1182diopters (range 0150to 3165D )during a mean follow -up period of 2110years.Childern 3years old at the time of implantation demonstrated a mean myopic shift of 1182diopters (range 0150to 3165D )during a mean follow -up period of 2110years.Childern 4years old at the time of implantation demonstrated a mean myopic shift of 1123diopters (range 0180to 1188D )during a mean follow -up period of 1189years.Childern 5years old at the time of implantation demonstrated a mean myopic shift of 1104diopters (range 01125to 3153D )during a mean follow -up period of 2105years.Childern 6years old at the time of implan 2tation demonstrated a mean myopic shift of 1110diopters (range 0125to 2175D )during a mean follow -up period of 2111years.Childern 7years old at the time of implantation demonstrated a mean myopic shift of 1103diopters (range 0150to 11375D )during a mean follow -up period of 2155years.Conclusions The mean rate of myopic shift decreased throughout childhood ,and the ability to predict future myopic shift for a given individual remains possible.【K ey w ords 】 Pediatric ;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 Myopic shift 作者单位:100034北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眼科通讯作者:朱德海,E 2mail :chentt301@2631net 婴幼儿白内障是严重影响患儿视力发育的疾病,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已越来越普及。
由于儿童期眼球发育及屈光改变很快,人工晶体植入后屈光度不能随其变化,人工晶体眼的屈光变化如何,怎样选取人工晶体的屈光度,一直是眼科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迄今为止,主要是根据正常儿童屈光发育变化的规律,来预测人工晶体眼的屈光变化,以期对人工晶体屈光度数的选择提供参考。
本文对3~7岁儿童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后的屈光变化进行了连续性观察,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用我院1998年10月~2003年11月人工晶体植入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41人54眼。
男22人,女19人。
年龄3岁~7岁,平均419岁。
28人为单眼,13人为双眼。
33人为先天性白内障,8人为外伤性白内障。
≥3岁者Ⅰ期植入人工晶体,< 3岁者先行白内障摘除,3岁时再行Ⅱ期人工晶体植入,全部病例均为首次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人工晶体材料为PMMA,术后1m由专职儿童验光师行视网膜检影验光,以后每6m复验一次。
随访时间为6m~415y,平均2132y,其中3岁组为2110y,4岁组为1189y,5岁组为2105y,6岁组为2111y,7岁组2155y。
所用统计方法包括频数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 果本组病例41人54眼至随访末期时,屈光度的变化均为向近视漂移,漂移范围为01125D~3165D,平均1129D,其中变化范围≤110D者17眼(3115%),≤210D者45眼(8313%),≤310D者51眼(9414%),>310D者3眼(516%)。
各年龄组的屈光变化情况见表1,其中3岁组的屈光度变化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105),4岁~7岁各组间屈光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105)。
表1 人工晶体植入眼屈光度变化情况手术年龄(岁)眼数(眼)随访时间(年)屈光度变化(D) 3142110±0187-1182±111834111189±0187-1123±01475102105±1170-1104±11166102111±1148-1110±0186792155±1132-1108±0165 注:3组间比较P<0105讨 论近年来,随着人工晶体材质的不断提高和手术技术的逐渐成熟,儿童人工晶体植入作为无晶体眼的主要屈光矫正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使白内障患儿获得了较好的视觉发育。
由于婴幼儿的眼球发育十分迅速,其屈光度也在短时间内发生很大变化,而人工晶体眼的屈光度不能随其变化,这就给人工晶体屈光度的选择造成很大困难。
眼屈光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眼轴、角膜、晶状体的发育,年龄越小眼轴增长越快,18m~24m之前眼轴发育最快,此后逐渐减缓,5岁~6岁以后眼轴平均只增长1mm,10岁~15岁后眼轴无显著增长;角膜屈光力变小代偿了眼轴增长引起的近视;晶状体屈光度的变化主要在6岁~7岁之前,出生时晶状体接近球形,成长过程中表面弯曲度逐渐变平近似凸盘状,晶体屈光力由出生时平均+34140D降至成年时的+18180D,晶体屈光力的变化也部分代偿了因眼轴增长引起的近视,总的眼屈光度表现为:初生儿为平均+2100D~+3100D的远视眼,到6岁~7岁逐渐变为正视眼,屈光度随年龄增加逐渐向近视化发展的现象称为近视漂移[1]。
在眼球生长发育过程中,晶状体屈光力的降低是代偿眼轴增长所造成的屈光力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工晶体眼的近视漂移程度大于正常眼,并且手术年龄越小近视漂移程度越大,人们希望通过对人工晶体植入眼的屈光变化进行很好的预测,以便为白内障患儿植入一个适当屈光度的人工晶体。
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观察了儿童人工晶体植入眼的屈光变化情况,以期对人工晶体眼的屈光变化进行准确的预测,Sorkin等报道15例17眼3岁~9岁患儿,平均随访311年,屈光度变化为1101D[2]; Enyedi等报道随访215年的结果,其近视化漂移程度为:2岁~6岁115D、6岁~8岁118D、大于8岁0138D[3]。
本文观察了国人3岁~7岁儿童56眼随访2132年的屈光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总的屈光度变化为1129D,和上述中短期随访报道相似,以上研究均为3年左右的中短期随访。
David等观察2岁~3岁儿童随访518年屈光变化4160D,6岁~7岁随访513年变化2168D,8岁~9岁随访618年变化1125D[4],该结果比本文随访2132年的结果明显偏大,也明显大于其他作者的短期随访结果,表明人工晶体眼的长期近视漂移可能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