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论艺术作品的意蕴与气韵

合集下载

书法作品的意境与气韵的表达

书法作品的意境与气韵的表达

书法作品的意境与气韵的表达书法作品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用笔墨勾勒出的文字,传递出深远的意境和独特的气韵。

在书法作品中,意境是通过线条、笔画的运用以及整体布局来表达的。

而气韵则是通过墨色的运用和用笔的力度来展现的。

本文将探讨书法作品的意境与气韵的表达,并对其重要性进行分析。

意境是指书法作品所要表达的一种情趣或氛围,它通过线条、结构和整体布局来展现。

一幅书法作品如果能够通过笔画的有机结合和布局的合理安排,使人感受到其中的某种情感或思想,那么它就具备了独特的意境。

例如,在一幅山水书法中,通过线条的曲折、疏密的布局以及字体的大小、形态的变化,可以表现出山水的壮丽和宏伟之感,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与广阔。

而在一幅草书作品中,通过筆势的厚实火爆和字体的欢快有力,可以传达出作者的豪情壮志。

气韵是指书法作品所要表现的一种生动、有活力的形态,它通过墨色的运用和用笔的力度来展现。

一幅书法作品如果能够通过墨迹的深浅浓淡变化和笔法的运用,使观者感受到其中的生命力和活力,那么它就具有了独特的气韵。

例如,在一幅楷书作品中,通过筆势的铁马河山和墨迹的浓淡变化,可以表现出作者刚毅坚定的性格和内心的丰富。

而在一幅行书作品中,通过筆触的舒展和墨迹的浓淡适度,可以体现出作者的豁达和自由。

意境与气韵在书法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能够使作品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当观者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时,如果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气息,那么作品就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其次,意境与气韵能够体现出作者的个性和情感。

每个人的书法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个性,而意境与气韵则是表现这些特点的重要途径。

最后,意境与气韵还可以传递出一种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被认为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能够传达出深远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

为了准确地表达书法作品的意境与气韵,作品的排版非常重要。

在排版时,要注重文字的整体布局和字体的选择。

例如,对于山水书法作品,可以采用左右分阕的布局来表现山川河流等要素,字体则可以选择大篆或隸書以突出其雄浑厚实之感。

从艺术美学角度浅析“气韵生动”

从艺术美学角度浅析“气韵生动”
了基 础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特别 强调 对真 山水的观察体验和塑造真 实动人 艺术形 象。其 中提 到“ 真” 和“ 似” 的区别 , “ 似” 是“ 得 其形 而遗
其气” , “ 真” 为 气质俱盛 , 即生动 自然 的艺术形象 。 《 笔
谢赫 , 南朝 齐 、 梁人 , 画家 、 理论 家。他 的《 古画品 录》 写于梁代 , 是 中国现存最 早的一部 完整 的绘画 品评
论著 , 对魏 晋 以来 2 7 位 画家进行评 论 , 并 首先 阐明 了
法记》 并指 出作 画 中“ 有形 病” 和“ 无形病 ” , 认 为 犯有 “ 花木不 时, 屋 小人大 , 树高于 山, 桥 下登岸” 等错 误 的
有 形病 , 虽不可 改 图但 尚易辨识 , 若 一幅 画 中缺 少气
的 阐述 , 以及 自远古 至唐会 昌元年 3 7 0 名 画家的传 记
期 。这 3 0 0多年 中的大部分 时 间都 处于政 权纷 争 、 战 乱 频繁 中, 社会矛 盾异常激 烈。随着 民族大 融合 以及
人 们 的思 想观 念渐渐挣 脱 旧的束 缚 , 呈现 出活跃的局
史料 , 是现存 中国古代 第一部 较为完整 系统 的绘 画通 史著作 , 其 中“ 论 画六 法” 一节对谢赫 的“ 六 法” 作 了进

“ 气韵 生动 ” 的由来及 其传 承和 发展
顾 恺之 ( 约3 4 8 —4 O 9 ) , 字长康 , 有才 绝 、 画绝 、 痴
阐 明著者 见解 , 他说: “ 唯观 吴道 玄之 迹 , 可谓 六 法俱 全, 万象 必尽 , 神人假手 , 穷极 造化也 。所 以气韵 雄壮 几不容于缣 素; 笔记磊落 , 逐 恣意于墙壁 ” , 进 一步继承

浅谈中国画的气韵生动

浅谈中国画的气韵生动

浅谈中国画的气韵生动中国画,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已然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

而在这博大精深的中国画中,“气韵生动”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理念,它不仅是中国画的精神内核,更是中国艺术的精神灵魂。

一、中国画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岩画和帛画,这些早期的绘画形式虽然简单,却表现出了强烈的生命力和生动的气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画在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法,如山水、花鸟、人物等不同题材的绘画,以及工笔、写意、泼墨等不同的表现形式。

每一幅中国画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二、气韵生动的理念“气韵生动”是中国画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评价一幅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这一理念的提出,源于南朝齐梁间的画家谢赫所著的《古画品录》,他提出了绘画“六法”,其中“气韵生动”为第一法,其余五法为: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由此可见,“气韵生动”在绘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何为“气韵生动”?简而言之,就是画面要具有生命力,具有一种灵动的气息,能够打动人的内心。

在中国画中,“气韵”是指画面的气势和韵味,是画家通过笔墨所营造出的氛围和意境;“生动”则是指画面要具有生命力,能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跃动。

这种“气韵生动”的画面,往往能够让观者沉浸其中,感受到一种超脱于物象之外的美。

三、不同类型的中国画与气韵生动中国画有多种类型,如工笔画、写意画、水墨画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中国画,在表现“气韵生动”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工笔画以精细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表现物象,其严谨的构图和细腻的笔触使得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

如《簪花仕女图》等经典作品,通过精细的描绘,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生命力。

写意画则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不求形似,但求神似。

其洒脱的笔墨和简练的构图,能够营造出一种超脱于物象之外的意境。

论艺术作品中“气韵”的重要性

论艺术作品中“气韵”的重要性

论艺术作品中“气韵”的重要性作者:吴仁光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年第02期摘要:但凡优秀的艺术作品,除了具备其完美的造型、华丽的色彩表现等要素外,其首要因素是作品中老年“气韵”的具备。

“气韵”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和生命,是优秀艺术作品的价值体现。

关键词:艺术作品;气韵;古代;现代;评价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033-02但凡优秀的艺术作品,除了具备其完美的造型、华丽的色彩表现等要素外,其首要因素是作品中“气韵”的具备。

“气韵”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和生命,是优秀艺术作品的价值体现。

一在古代的绘画史中,人们观画、评画特别讲究。

早在齐梁时期的著名画家谢赫评价晋代卫协的作品时说了这样的一段话:“古画皆略,至协始精。

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形似,而妙有气韵。

凌跨群雄,旷代绝笔。

”这句话显然指出了艺术作品的“气韵”的重要性,他告诉后人:卫协的画精通古今绘画的奥妙,他的画是“形”不似而“气韵”似,画中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富有内涵,给观者一种心灵上的震撼。

由此可见,一幅优秀艺术作品之所以优秀是因其具有“气韵”这一因素。

为了突出“气韵”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地位,谢赫在画坛中贡献了极其伟大的影响后世的绘画理论——“六法论”。

“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这“六法论”在中国艺术史上可谓“长盛不衰”,成为后世画家、批评家、鉴赏家们所遵循的原则,都把它作为品评一幅艺术作品优劣的最高标准,可以说其“深入人心”,究其原因,是因其符合绘画的实际需要。

在“六法论”中谢赫特别把“气韵”一词放到了所有绘画技法之首,突显其位,说明古人早就注重艺术作品中“气韵”的重要性;“六法”成为了一千多年来影响中国画家的最高法则,所谓“六法精义,万古不移”。

因为有了谢赫的“六法”,才使中华几千年来的艺术作品长盛不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谢赫六法之“气韵生动”

浅谈谢赫六法之“气韵生动”

浅谈谢赫六法之“气韵生动”【摘要】谢赫六法是古代绘画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气韵生动”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法则,强调了作品在表现形态的更需注重描绘出作品的气息和生命力。

气韵生动并非简单的形式表现,而是要求画家能够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手法,使作品呈现出生动、活泼、有灵性的特质。

实践中,画家需要注重对形态的把握,同时更应该注重内在的表现和情感的传达。

气韵生动不仅能够赋予作品更深的内涵和生动性,还能够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绘画实践中,要求画家在创作中不断追求气韵生动的境界,从而使作品更富有个性和魅力。

“气韵生动”不仅是绘画中重要的表现手法,更是一种审美情感的体现和传达。

【关键词】谢赫六法、气韵生动、概念、内涵、作用、实践、要求、总结1. 引言1.1 引言谢赫六法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谢灵运提出的关于文学创作的方法论,其中“气韵生动”作为其中一法,是文学创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气韵生动的概念不仅在文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在其他艺术领域中找到相应的应用。

气韵生动所倡导的作品必须具备生动活泼的气质,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特色。

在文学创作中,气韵生动的内涵体现在作品中的形象生动、语言生动、情感生动等方面。

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创作者可以使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让读者产生共鸣,进而产生更深刻的阅读体验。

气韵生动不仅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能够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作品如果缺乏气韵生动,往往会显得平淡乏味,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气韵生动作为谢赫六法之一,在文学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中,创作者们应该不断探索创新,努力使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从而为读者带来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

2. 正文2.1 谢赫六法的概念谢赫六法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谢灵运提出的文学批评理论,包括“气韵生动”、“神韵飘逸”、“意境深远”、“词藻华丽”、“文章气祥”、“文采飞扬”六项原则。

“气韵生动”是谢赫六法中的首要原则,被认为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和核心。

品印象赏气韵

品印象赏气韵

品印象赏气韵
品鉴好书画的“第一印象”要带有扑面而来“气韵”。

“气韵”在中国画中实质是生气和神韵。

我们在欣赏一幅画作时怎么判断画面有无“气韵”的印象,因素众多,但是最为重要的是以下几点:一是看画面是否呈现出生命的力量,二是要看画面中描写的物象以及整幅布局有无凸显精神、气质与个性,三是要看画面是否有其内韵与外形的节奏和韵律,四是要看画面是否具有雅韵之态。

简单的形容,就是气韵生动的作品必须具有:包含精、气、神、韵。

画面精气十足,神韵悠长,又富含生命力,并能折射出物象的气韵个性,还富有耐人寻味的格调之美。

客观地看待“气韵”,“气韵”就是作品对物象“形神”的表现,如主观地讲,就是画家的艺术修养,画家审美意趣,画家的艺术境界以及其独立的艺术的风格与特点等。

人性的体现与传达是中国画的艺术之基,画面中所有产生的意蕴无不建立在人性之上的。

所以画面有画家之心灵的寄托,也有画家对社会所寄托的希望,以及对世人与社会的警示和引导。

所以画家必是大智慧者,是集才情、智慧的完美统一者。

因而“品印象赏气韵”就是看画家本体与画面主体生命,精神能否完美融合。

浅析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意蕴

浅析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意蕴

理论研究ART EDUCATION RESEARCH一、什么是意蕴意蕴是指艺术作品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是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历史意义、情感内涵等各种内容,是通过艺术作品画面所展现的创作者深层次的心理情感。

英国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提出了“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这一命题。

他在著作《艺术》一书中,从视觉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角度谈到了“有意味的形式”,并将艺术作品中由线条和色彩等因素以特定方法构成的形式称为有意味的形式,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能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就是因为它是有意义的、有意味的。

可见,克莱夫?贝尔把艺术作品的“意义”放在了重要的理论层面。

黑格尔也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要呈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

”在中国美学史上,历代美学家、艺术家对“意蕴”这一概念都有过相关论述。

如,晚唐诗论家司空图讲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提倡“味外之旨,韵外之致”。

可见,中国古代诗歌和绘画都极为重视艺术意蕴。

如,唐代王维的诗歌作品《鸟鸣涧》描绘了山间春夜幽静而美丽的景色。

全诗紧扣一个“静”字着笔,很像一幅风景写生画。

诗人王维用活动着的景物衬托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画了一幅“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

全诗旨在写静,却进行动景处理,由这种反衬的艺术手法可知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正因此,王维的作品常常被视为意境空灵的典范。

人们从意味的角度鉴赏艺术作品,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组织结构、艺术语言等形式因素,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二、艺术作品中的意蕴可分为四个层次1.体现在各类艺术的物质材料中艺术作品的意蕴首先体现在各类艺术的物质材料中。

如,文学作品的意蕴可通过文字语言体现,绘画艺术的意蕴可通过笔墨色彩、黑白关系体现,雕塑作品的意蕴则可通过泥土、木、石等体现。

每一种材料都有自身的属性,而且不同的艺术家对材料有特定的审美感受。

如,普通人平时摸一块石头时会感觉冷冰冰的,没有生命,而罗丹的《达娜尼》是白色大理石雕塑作品,罗丹在创作过程中赋予了这块石头生命,使石头变成了供千千万万人瞻仰和联想的雕塑作品。

“气韵”的内涵及源流-最新文档

“气韵”的内涵及源流-最新文档

“气韵”的内涵及源流气韵是“气”与“韵”两个单纯词的合成。

“气”可以说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得以统一的基础,是一切生命得以产生的原动力,是一切生命得以维系的基本条件。

“韵”则主要是指审美对象在直接提供给主体的形象和形式之中,是人感受类似于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激发起来的不可捉摸的心灵脉动和气质情调。

气韵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就是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洋溢着一股不可抑制的生命的活力,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而且这种生命的波动又具有一定的节奏和规律性,形成美的形象和美的感受,并且在文字、线条、色彩和声音等表现形式之外,给人留下很多联想和回味的余地,使人能从艺术作品中感受人自身的生命的力量,可以从对象中看出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

“气韵”以强调内在的生命节奏而使对象体现了主客体的统一。

但气韵作为审美活动的产物,当创作主体、审美主体后天培养起来的与艺术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的能力、经验、思想以及价值取向不同时,即使面对同一对象所产生的气韵感也不相同。

气韵也不是简单地停留在由语言、线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形式之上,它是以这些形式为基础,透过这些简单的艺术形象去感受形式之外的韵味,是对这些形式的超越。

而且气韵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其深层韵味在得以体现的过程中,也使得那些简单的感性艺术形式带有了动感。

这种运动、变化的美,是人的生命、情感带领着感性形式的运动、变化,也是构成气韵的必要因素。

气韵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气”本体论,以“气”作为宇宙万物和生命的本源,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宇宙、人生和艺术的基本观念。

而这一形而上本体又是以“韵”的表现方式被呈现和传达的。

“韵”不是对事物外在形态的描摹,而是追求表现超出形象之外的事物的精神状态或内在特质,它既源自对象自身的丰富性,又依赖于主体的心灵境界,并依靠两者的充分交融而得以生成。

“气韵”范畴显现出中国审美文化的诗性思维特征。

在中国文化史上,“气”“韵”各自内涵的丰富性也为其在美学史上的意义演变提供多种可能。

谈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意蕴

谈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意蕴

艺术作 品在 有限 中体现无 限, 偶然 中蕴含必 在
然。真正优 秀的艺术作品 出 深 广 隽 永 的 艺 传
术意蕴。
把这 两个展 览纳入 到批评案例 中进 行评论 。在这 两个 案例 中, 著名 批评 家的推荐成为 了中国艺术家进入 国际 的重要通道。 当下 , 一连 串的 问题伴 随着 中国 当代艺术进入 国际 系统而 涌现 出来 , 中包括 艺术家的文化身份 问题、 其 后殖 民主义文化 问 题、 中国当代 艺术在全球 化中的位 置问题等。尽管如此 , 我们 依 然可 以发现 , 术批评家在 我 国艺术更 快走 向国际大舞 台的过 美
过 程。南朝齐梁间绘画理论家谢赫, 出中国绘 画上 的“ 提 六法” , 这 成为后世画家、 批评 家、 赏家们所遵循 的原则。南朝齐书法 鉴
家王僧虔在《 笔意赞》 中提 出“ 神采 ” , “ 论 称 书之妙道 , 神采为上,
( 作者单位 :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编辑 王 旭
形质 次之 ” 。唐 代 书法家 张 怀璀把 书法 艺术分 为 “ 、 妙 ” 神” “ 、 “ 三 品, 为“ 能” 认 风骨神气者居上” 中国的文论 、 。 诗论 中对意蕴 这一概念 也有许 多论述 。晚唐诗 人、 诗论 家 司空图注 重含蓄蕴
评家栗宪庭 先 生起 到 了不可 忽视 的重要作用 。所 以, 后人往 往

要 : 术 作 品 中的 艺术 意 蕴 是 指 蕴 含 艺

其 中的诗 情画意、 生哲理及思想 内涵, 人 艺术意
蕴 是 艺 术 家 对 艺 术 意 境 的 深 刻 领 悟 和创 造 , 意


蕴 的体 现 是 艺 术创 造 的 最 高境 界 。 艺 术 意 蕴使

谢赫六法名词解释

谢赫六法名词解释

谢赫六法名词解释“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是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所讲的绘画六法。

这里是概括了唐代孙位、张彦远、唐玄度三家对于书画所见略同之处,后人也称为“六法论”。

其实,就是指谢赫提出的六种绘画的方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这里说的“气”是什么?“韵”又是什么?作者认为“气”是一种内在精神,要画者全身心投入到对所描绘的客观物象的感受中去,就是通常所说的要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韵”是一种美的体现,有了气韵,绘画才能有生命力,艺术才能打动人。

谢赫以为“气”就是气势、气魄。

气不仅仅指绘画时表现出来的大小、长短、粗细、强弱、虚实等方面的差别,而且包含着画家本人的气质、气度、学养,以及他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等。

气还不是单纯的“霸悍之气”,它应该是壮美的,是生动的。

《宣和画谱》称黄筌的画“多得山川英气”,王维的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些话都说明,艺术作品中包含的那种“气韵生动”的意蕴,主要取决于画家自身的修养。

文字不过是载体,画家借助于这个载体,把内在的情感抒发出来,让人们从中体会到美感。

作为一个画家,除了画出“骨法用笔”,还要加上“气韵生动”。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作画先做人的道理。

谢赫以为“气”就是气势、气魄。

气不仅仅指绘画时表现出来的大小、长短、粗细、强弱、虚实等方面的差别,而且包含着画家本人的气质、气度、学养,以及他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等。

气还不是单纯的“霸悍之气”,它应该是壮美的,是生动的。

《宣和画谱》称黄筌的画“多得山川英气”,王维的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些话都说明,艺术作品中包含的那种“气韵生动”的意蕴,主要取决于画家自身的修养。

文字不过是载体,画家借助于这个载体,把内在的情感抒发出来,让人们从中体会到美感。

作为一个画家,除了画出“骨法用笔”,还要加上“气韵生动”。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作画先做人的道理。

中国画的气韵

中国画的气韵

中国画的气韵牟克民1954年生,山东栖霞人。

现任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气韵理论源于先秦、两汉时代的“气本源”说,认为充溢于宇宙间的“气”是构成万物与生命的基本原质。

气韵最先见于品评人物,特指人的精神气质和仪表风尚,继之被转用于文论,用以讨论作者的思想个性对作品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和意义,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审美范畴。

何为气,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强而致。

”“气”指气概、气息、风气、正气、灵气、气质、骨气等,“气”既有精神、又有物质,既神奇、又博大,是事物的一种内在的力量。

而“韵”则是指画中的韵味、韵律、节奏与和谐,是一种外在的美,是与气并存的。

“气”和“韵”结合在一起就是物和画的神韵。

“气”与“韵”是两个形态相近。

但有着本质差异的不同概念。

古代哲学家认为:元气是构成一切的基础,天地交泰、气机凝聚而形成万物,弥漫于宇宙自然之间,充斥于物质形体之中。

“气”与“韵”相辅相成,“韵”的产生必须依附于“气”,舍“气”则无“韵”。

综而言之,“气韵”代表两种美的极致与统一。

中国画的“气韵”主指中国画作品中蕴含的生机、气势、节奏和意蕴。

南北朝时期,气韵被运用到美术领域,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指出“六法论”,将“气韵生动”列为第一法,“气韵生动”或“气韵生动是也”,是指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与韵致。

气韵是“六法”的精粹,也是中国画艺术要求的最高原则。

而“气韵生动”则作为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清代画家方薰论画时曾说:“气韵生动”须将“生动”二字省悟。

悟得生动,则气韵自在。

气韵以生动为第一要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气韵由生动矣。

可见,“生动”是事物的本质,是生命的象征,能生会动,气韵自在。

具体到中国画作品当中,清代张庚在《浦山论画》中说:“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

发于无意者为上,发于意者次之,发于笔者又次之,发于墨者下矣。

论“气韵生动”在创作中的艺术精神

论“气韵生动”在创作中的艺术精神

论“气韵生动”在创作中的艺术精神摘要:“气韵”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生命”。

“气韵生动”是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传统美学用“气”来体现事物的最原始的面貌,同时也强调了艺术要表现生生不息的天地间万物的节奏和韵律。

关键词:传统文化气韵生动艺术精神“气韵”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生命”。

“气韵生动”是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传统美学用“气”来体现事物的最原始的面貌,同时也强调了艺术要表现生生不息的天地间万物的节奏和韵律。

一、“气韵生动”是指事物本身所蕴含的神气和韵味。

绘画“六法”作为人物绘画创作和品评的准则,是南朝画家谢赫在其所著的《古画品录》中首先提出的。

画家在《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作为品评绘画的最高标准,“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了生命洋溢的状态,人物内在的生命传统美学和艺术的核心范畴和精神以鲜活生动的“气韵”表现出来。

中国画创作、批评和鉴赏所遵循的总圭臬物态的内涵和神韵。

中国绘画讲究笔墨“气韵”,反映了中国文化显人性、重人伦特点并以其艺术思想来增进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这更是中国绘画艺术张扬和倡导的精神、意识之美的体现。

总之,“气韵”为我们提示着一种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文化现象和民族精神。

中国绘画以“养气”为根本,因此,中国传统美学及绘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根基就是“养气”。

其中“气”是对艺术家整体生理、心理因素和创造能力的要求,这同时也倡导艺术家不断地需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的水准。

就是所谓气者,即神气、意趣。

“人之生,气之聚也”,[1]天下万物皆在于一“气”,所以,中国画把“气”作为构成绘画艺术的根本要素。

就如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中提出的“气韵生动为第一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生矣”,更加强调了“气韵”在绘画艺术中的作用。

二、整个创作过程中要蕴含“气韵”。

六法论中的“气韵生动”在现代插画中的运用

六法论中的“气韵生动”在现代插画中的运用

[ 中图分类号 】J 2 1
[ 文献标 志码 ]A
[ 文章编号 】2 0 9 6 — 0 6 0 3 ( 2 0 1 6 ) 3 3 — 0 1 7 8 一 O 1 程中是一个将 主体感情 见之实践于客体的
南齐 的著 名画家谢赫 曾在《 古画品录 ・ 序》 一文 中首次提 出 “ 六法论” 这一概念 , 他指 出的“ 六法论 ” 包括 : “ 气 韵生动 , 骨法用
专 业 ◆社 会 ◆就 业

社会
/\
法论 中的“ 气韵生动’ ’ 在 现代插 画 中的运用
高 猛
( 山东理 工大学 , 山东 淄博 2 5 5 0 0 0)
[ 摘
要 ]谢赫的“ 六法论” 在 中国绘画 史上具有 无可比拟 的地位 , 其“ 气韵 生动” 的作 画追求更是“ 六法论 ” 之核心 精
华。现代插 画艺术是植根于古典绘 画艺术 中的 , 现代插画艺术的表现技法从其根 源和本质上来说 , 都借鉴或
者运用了古典绘画艺术的表现技法。而谢赫提 出的“ 六法论 ” 以及“ 六 法论” 中的“ 气韵 生动” 这一 古典绘画的
理念 , 在插 画一 书中的运用最为广泛, 其形象性和感 染力无不体现 着“ 气韵 生动 ” 的传统“ 六法论 ” 。 [ 关 键 词 】“ 六法论” ; 气韵生动 ; 现代插 画 ; 借鉴 ; 运用
笔, 应物象形 , 随类 赋彩 , 经营位置 , 传移模写。” 这一理论在 中国 过程 ,这一过程包含着主体对于客体 的认识 以及主体对于 自我 绘画艺 术史上影响深远 , 甚至可 以说 , “ 六法 论” 概括 了中国绘画 的认识和个人感情等诸多主观 因素 的存在 。所 以好 的作品必定 的艺 术特征 和审美原则 , 是其最为精 当的表述 , 以至 于谢 赫之后 是主体和客体双 向互动 、 物我合一的一种绝佳状态。亦 即做到 了 的历 代画家都 以此 为宗 法。在清代人《 四库 全书总 目提要》 里指 谢赫“ 六法论 ” 中的“ 气韵生动 ” 。汪珂玉 曾评述说 : “ 谢赫论 画有 出, 谢赫的“ 六法论 ” 提 出之后千百年来一 直为后代画家所遵从 ; 六法 , 首贵气韵生动 。盖骨法用笔 , 非气韵不灵 ; 应物象形 , 非气 而在《 简明 目录 》 里则对 “ 六 法论” 也指 出, 画家所 言“ 六法 ” 开始 韵不宣 ; 随类传 彩 , 非 气韵不妙 ; 经营位 置 , 非 气韵不 真 ; 传移模 于谢赫 “ 六法论” 。在 “ 六法论” 中, “ 气韵生动” 居于首 , 是我们研 写 , 非气韵不化。又前贤论画 , 有神 、 能、 逸、 雅之悬 , 以定品格 ; 有 究 的核心和 中心命题。“ 气韵生 动” 从其字 面意思理解 , 即要求绘 轩冕岩穴之辨 , 以拔气韵 。 所谓气韵者 , 乃天地间之英华也。 六要 画人在 绘画作 品 当中刻 画的各种 形象 具有 一种生 动 的气度 韵 六长 , 俱寓其 问矣 。” 佳品之作的每一个过程都 洋溢着“ 气韵 ” 的 致 ,让 画中人 物或者事 物通 过这种生动的表现 而富有 生命 力和 芬芳 , 如空气一样 , 无处不在 , 无所不包 。插画艺术作品中浸透着 表现力 , 使一幅画拥有 了灵魂 。现代 的插 画艺术 , 是 现代设计领 作画者的感情 , 包含 着作 画者 的认 知 , 画作 亦即作画者主体投射

气韵生动内涵及其艺术精神浅论论文

气韵生动内涵及其艺术精神浅论论文

气韵生动内涵及其艺术精神浅论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中“气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生命。

中国绘画的最高品第是“气韵生动”,传统美学用“气”来体现事物美的本原,强调艺术要表现生生不息、元气流畅的天地间万物的节奏和韵律。

关键词:气韵生动思想内涵艺术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中“气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生命。

中国绘画的最高品第是“气韵生动”,传统美学用“气”来体现事物美的本原,强调艺术要表现生生不息、元气流畅的天地间万物的节奏和韵律。

一、“气韵生动”指的是内在的神气和韵味南朝·齐画家谢赫在其所著的《古画品录》中,首先提出绘画“六法”,作为人物绘画创作和品评的准则。

在《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作为第一条款和最高标准,可见其分量的重要。

“气韵生动”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可以说“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

以生动的“气韵”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生命和精神,表现物态的内涵和神韵,一直是中国画创作、批评和鉴赏所遵循的总圭臬。

中国绘画讲究笔墨之“气韵”,并以其艺术思想来联通自然与人的关系,这是中国文化显人性、重人伦的反映,更是中国绘画艺术张扬和倡导的精神、意识之美的体现。

总之,“气韵”为我们提示着一种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文化现象和民族精神。

中国绘画以“养气”为根本,“养气”已成为中国传统美学及绘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根基。

倡导艺术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炼的水准,其中“气”是对艺术家整体生理、心理因素和创造能力的总要求与概括。

所谓气者,即神气、意趣,也就是所绘物象的内在精神。

中国绘画不追求单纯的自然表象的模仿,而讲究其精神内涵。

“人之生,气之聚也”,天下万物皆在于一“气”(《庄子》)。

所以,中国画把“气”作为构成绘画艺术的根本要素,并认为无气则不生。

就如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中提出的“气韵生动为第一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生矣”,更加强调了“气韵”在绘画艺术中的作用。

关于艺术作品的意蕴名人的看法

关于艺术作品的意蕴名人的看法

关于艺术作品的意蕴名人的看法也许有很多人会说我这是偏见,但并不是没有道理。

就如在我们班举行了一场辩论赛中,每个人都站起来反驳对方,可事实上只要你仔细想下去的话,自然能明白,因为很多时候老师给出题目的答案都比较模糊化,而大部分学生又都喜欢争强好胜,所以在有些时候常会引发激烈的讨论,最终才决定到底应该怎么样做或怎么回答更符合规则与要求,故而在问题本身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还需加强与完善;同样,艺术创造本身就带着独特性、神秘感等标签,因此,当某位名家将它形容成“大美”时,就难免让人觉得太过绝对,所以这种评价虽然具备普遍性,却无法真正准确地概括出它内在的涵义,换句话说,若从文字表面意思进行解读的话,那就会失之片面,即便不少学生也认为作品的意蕴丰富且值得细细品味,可他们往往也只停留在浅层面上,甚至连最基础的欣赏水平都达不到,何谈什么意蕴呢?因此,单凭借言语的表面意思,并非足够全面,而是需要进一步挖掘、探索,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作品的真谛,同时也让学生在阅读鉴赏后拥有更深刻的印象,进而达到提升审美情趣的效果,因此,对于名家的观点,我们不妨先静心聆听,再从整体上把握,从而避免盲目跟风或偏见等不良倾向。

其次,由于艺术作品的类型不同,其产生的背景亦各异,所以即使是同一件作品,也会呈现出千差万别的意蕴,这主要取决于艺术家本身的经历、阅历及思想境界等因素,故而,不管名家的描述如何客观公允,但作品本身依旧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又何必要执著于外在的条框呢?相信自己的判断力,结合自身的经验,努力培养出独立的审美眼光,进而充分领略作品的魅力,岂不乐哉!最后,我想要说的是,任何一门艺术作品都是复杂多变的,而且受制于社会环境、传统文化等诸多影响,所以,对于名家的看法,我们不仅要重视,更要用心揣摩,唯有如此,才能获益匪浅。

再者,除了前面两点原因外,我想还有另外一个因素:艺术作品毕竟属于精神世界范畴,所以,它不像物质财富般易被掌控,尤其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介已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这就导致了艺术作品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宽泛,倘若我们仍固守陈规,恐怕永远也无法接触到高雅的艺术作品,所以,对待艺术作品,我们务须谨慎小心,切勿掉入陷阱,否则悔之晚矣!。

浅析中国当代油画的气韵美

浅析中国当代油画的气韵美

美术界艺术论坛TEXT/于仁春张洪亮浅析中国当代油画的气韵美一、气韵的释义气韵理论源于先秦、两汉时代的“气本源”说,认为充溢于宇宙间的“气”是构成万物与生命的基本原质。

何为气,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强而致。

”“气”指气概、气息、风气、正气、灵气、气质、骨气等,“气”既有精神、又有物质,既神奇、又博大,是事物的一种内在的力量。

而“韵”则是指画中的韵味、韵律、节奏与和谐,是一种外在的美,是与气并存的。

“气”和“韵”结合在一起就是物和画的神韵。

南北朝时期,气韵被运用到美术领域,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指出“六法论”,将“气韵生动”列为第一法,“气韵生动”或“气韵生动是也”,是指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与韵致。

气韵是“六法”的精粹,也是中国画艺术要求的最高原则。

二、中国当代具象油画的气韵美虽然具象写实油画写的“实”是来源于生活,但绘画又是心境之产物,绘画中一切造型的元素和载体都是心境的反映。

心境是画家心绪与心性的总和,展示画者所想、所探的感悟,绘画的本质是宣泄和表现,并非“成教化,助人伦”。

从宣泄的层面上来看,绘画者表达自身情感,是通过绘画的途径来的,重要是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予以宣泄,而非刻意地去再现形体的真实。

画家对笔墨、线条、色彩、块面、结构等感性符号在画布上予以反映,实为画者的精神内涵。

具象油画的真实首先来自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更指出“劳动创造美”,美是生活化的,美是一定生活内容的感性显现,肯定着人的自由创造活动,是一种进步的理想生活形式。

例如从张洪亮的油画作品《南丹集市》来看,他所表现的人物是日常较为常见的,他所在意的理性与秩序的美感在画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所期许的意境通过画笔在画布上面精准而又含蓄的表达,是生活带给画家的审美感受,在这一点上,张洪亮的作品又是“会意”的,具有内在的气韵美,更像传统中国画的“传神写照”,更多关注的是物象自身的气质和内蕴,对其加以深刻挖掘和整理。

中国人物画“气韵生动

中国人物画“气韵生动

谈谈对中国人物画“气韵生动”的体会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所提出的“六法论”成为了中国绘画的审美标准。

“六法论”中的“气韵生动”命题乃最重要,而又最不容易理解的。

“气韵生动”一词从字面上分析的话,“生动”二字是对“气韵”的一种形容,关键在于“气韵”二字。

“气韵”的“气”指的是作品画面的元气。

这种画面的元气来自于宇宙的元气和画家本身的元气,是画家的品格、气概所给予作品的一种力的感觉,从而使画面具有了艺术的生命。

在中国画传统里的“韵”总是能让人不断品味、反复回味的审美内容。

“韵”之被重视,往往与画外有画、笔外有意相关。

“气韵”的“韵”是从当时的人物品藻引过来的概念,是就人物形象所表现的个性、气质而言的,当时人物品藻所用的这个“韵”字就是指一个人的风神、风韵、“风姿神貌”,也就是指一个人内在的个性气质的显现。

就绘画作品来说,“气”表现于整个画面,并不是表现于孤立的人物形象。

有了“气韵”,画面自然“生动”。

明代顾凝远《画引》中说:“六法,第一气韵生动,有气韵,则有生动矣。

”“六法”中的“气韵”指的是人的精神状态。

“气韵生动”是指把对象的精神面貌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谢赫论画有六法,而首贵气韵生动。

善骨法用笔,非气韵不妙;应物象形,非气韵不宣;随颖赋彩,非气韵不妙;经营位置,非气韵不真;传移模写,非气韵不化”。

几句话,把“气韵生动”对其他“五法”的决定性作用强调了出来。

所谓“气韵生动”,一句话,就是要求绘画生动的表现出对象的精神面貌。

当初,谢赫是作为人物画的品评标准提出的,但是由于它重视对象的精神特质,实则具有一切绘画题材都可适用的普通意义。

因此,后来也作为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品评准则。

“气韵生动”,成为中国画家千百年来孜孜追求的艺术境界和矢志不渝的研究课题。

“气韵”,具体的说就是生气和神韵。

判断一幅画有无“气韵”,有诸多方面,最重要的是:一看它是否表现出生命的力量,二要看它是否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个性,三要看它是否表现出内在的节奏、韵律,四要看它是否具有雅韵之美。

关于论中国画气韵及欣赏

关于论中国画气韵及欣赏

关于论中国画气韵及欣赏
中国画强调气韵,它不同于西方绘画的透视和明暗的技法,而
是在画面中表达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艺术家对
于大自然的感受和理解所构建的,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

气韵,又称兴味。

它是中国画中与人物、局部无关的总体美感。

气韵包括画面的境界、叙事时态、笔墨功力的韵味和精神韵律,是
画面中的道理和内涵。

画家的创作需要凭借自己的天赋才能和多年
学习、研究和练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气韵之美。

同时,观者的欣赏
也需要有一定的眼光和修养,才能完全地领会和欣赏。

欣赏中国画需要具备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审美情趣。

首先要理解中国画的设色法,它是将颜料运用得当,体现线描
基础上,饱满利落,激昂奔放。

然后要了解中国画的笔墨,它包括墨、笔、纸等用具,更多的是表现画家的心灵和思想。

最后,欣赏
中国画要从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受入手,从中领悟画家的深意和情感。

对于喜欢中国画的人来说,欣赏是一种愉悦的享受。

欣赏一幅
作品,在静谧中领略画面的美丽,想象其中的生命力和意蕴,和画
家心灵相通,与静静的墨香相伴,感悟其中的风景人情,这是一种
极其美好的体验。

最后,气韵是中国画的核心,观者要拥有开阔的视野和深刻的
领悟,才能完全领略到其中包含的深厚意境和文化内涵,进一步感
悟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在欣赏中国画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
一幅中国画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画家的构思和所表达的意境,从而对作品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艺术作品的意蕴与气韵解析:艺术作品的意蕴,指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

关于意蕴的理论内容,书中比较详细了。

意蕴具有四个层次和三个显著特点。

(详见尾注或者听我讲课的课件)。

i关于气韵的概念,也是中国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考生需要掌握的。

气韵的理论很复杂,但是有一个脉络。

最早出自谢赫六法之一的气韵生动,一开始本义是人物的精神气质,以后,气韵生动的范围扩大到山水、花鸟等各种题材的绘画,而且作为对整个绘画艺术性的衡量标准,笔墨效果也包括在内。

(详见尾注)这一题不仅仅是将两个概念分开论述,而是要论述二者的关联,分析相同和不同之处,这是本题的难点。

所以这一题不是单单考两个重要的概念(其实每个概念都可以独立成篇进行分析),而是在掌握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就两个概念进行分析比较,指出每个概念的特点所在。

回答本题的框架:第一,要给这两个概念下定义。

第二,指出二者的相同指出。

意蕴和气韵都是通过形式表现精神内涵,及意在象外。

第三,分析二者细微的差别。

1意蕴是深刻人生哲理,气韵是万物生命活跃。

2意蕴的评价是隽永、气韵的评价是生动。

3气韵以气质、神情贯穿在艺术作品中,意蕴蕴含在艺术作品的四个层次中。

4艺术欣赏中,意蕴需要心灵体悟,表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气韵靠生命体验,表现出和谐节奏与悦人风致。

第四,结尾。

答题:艺术作品的意蕴,指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优秀的艺术作品蕴含着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

意蕴是感性的、具体的、可以多重理解的。

气韵本义是人物的精神气质,原意是指表现对象要传神生动,要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及形神兼备、传神,以后范围扩大到山水、花鸟等各种题材的绘画,而且作为对整个绘画艺术性的衡量标准,笔墨效果也包括在内,指作品形象呈现出来的感动人的一种力量,同时还指形象所表现出的和谐节奏与悦人风致。

意蕴和气韵都是艺术作品评价的至高标准。

二者有很多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侧重。

首先二者体味都是要通过美的艺术形象来传达。

任何艺术作品都要任何艺术作品都要通过媒介,如色彩、线条、音响、动作、文字等来表现,通过整体的艺术形象,来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或者气韵。

其次二者都需要欣赏者用心体会、细嚼品味,言有尽而意无穷,是欣赏的深入和升华。

艺术意蕴和气韵是优秀艺术作品的标志,也是艺术创作的核心与精髓,只有艺术形象与其演绎中真正触及欣赏者内心,使欣赏者深受感染,才能体会到形象蕴含的思想和气质。

意蕴和气韵在艺术作品中呈现也有细微的差别。

1意蕴是深刻人生哲理和回味良久的感悟,气韵是形神兼备和万物生命的活跃。

艺术意蕴其实是一种更加形而上的东西,一种深刻而隽永的哲理、一段深沉和蕴藉的诗情,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这样一种艺术境界,即“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只有通过对整个作品的领悟和体味才能把握内在的意蕴。

许多情况下,对作品的艺术意蕴的阐释,都只能接近它,而无法穷尽它。

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全诗只有四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抒情短诗之所以能够千古传诵,除了它语言质朴自然,音乐抑扬顿挫,很有感染力,更重要的它借助独特的表现手法深刻地暗示出另一种摄人心魄、让人咀嚼回味良久的艺术意蕴。

陈子昂在这首诗中完全舍弃了对一切人生遭遇不幸的具体描述,而把人们迅速引入纯粹的宇宙时空的慨叹,这与那些述志抒怀而发出宇宙无限、人生短暂感慨的伤感诗自然不同。

另外,诗人在表达人生感慨时采用了时空交错的对比手法,前两句是把人生从人类历史长河中切断、抽离,使人生在猝然之间显示出一种瞬间性,将读者引入另一种霎那与永恒的深思,由此产生“生命何其美丽,人生何其短暂”的苍凉感叹。

后两句,更是进一步把个人的存在放到了广袤无边的宇宙背景下来表现,使孤独的个人更加显得渺小无助。

这种尖锐的时空对比,这种俯仰古今、任心事苍茫、临高台悲风、诉满腹衷肠的悲凉之笔,已远远超出了世道艰险、壮志难酬的个人身世之叹,而是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人生感慨。

气韵及形神兼备,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最高标准。

人物的精神内涵要靠细微的形象刻画呈现出来,跃然纸上。

在《历代帝王图》中,阎立本对各种帝王的描画,通过“以形写神”的形式,表达其对帝王的真正感受。

这件作品中的每个形象都寓有褒贬,而这一褒贬又是寓于每个帝王的性格和精神气质之中的。

在表现帝王的形象时,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面容、眼神、眉宇和嘴唇间流露出的神情,来刻画不同的个性、气质,以表达作者对前代帝王的作为和才能评价。

这幅画的“气韵”之所以成功,最妙之处除了作者的功力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作者对各帝王形象的真实感受,把每一个帝王描画得合理、真实。

2意蕴的评价是隽永,气韵的评价是生动。

对于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外在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气韵。

而更加值得我们细嚼品味的,是这件作品的深刻隽永的艺术内涵。

大师凡高的绘画作品能够深受现代人的广泛关注和喜爱,有一大部分就是因为他的画布上总是充满了火焰般的热情,渗透着独特的个性,也蕴藏着深刻的意味,《麦田》的压抑,《向日葵》生命的怒放与凋零的痛惜统一,《星空》的沉静扭曲,让人难以名状、回味无穷。

名作《泼墨仙人图》,是梁楷创作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这幅画可以说是梁楷与画院画风决绝后,自辟蹊径,独树一帜,梁楷在创作中抛开了“写实”作画的常规,在画面中直接的用泼墨的形式表达其“气韵”,那浑重而清秀、粗阔而含蓄的大片泼墨,可谓笔简气韵具、自然潇洒,绝妙地表现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精气韵状态和性格特征。

3气韵以气质、神情贯穿在艺术作品中,意蕴蕴含在艺术作品的各个层次中并在整体性中得以确定。

《愚公移山》是徐悲鸿先生的名作,徐悲鸿先生在作画中对“气韵”掌握较为成功,这幅画立意在于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将抗日进行到底,并坚信一定能取得胜利。

“民族的艰辛、对胜利的渴望、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气韵”通过画面强烈地表现了出来,有一种锐不可挡的气势,更能让人看后为之振奋,热血沸腾。

徐悲鸿先生在创作中充分的发挥了“气韵”的作用,使《愚公移山》一画更具价值。

艺术意蕴是可以多重理解的,寓于艺术的物质材料中、寓于作品的形式结构中、寓于作品的物象、时间、情节等指称意义和表现意义中、寓于艺术作品的文化意义中。

各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并在整体中得以确定。

例如,徐悲鸿在抗日战争期间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的《风雨鸡鸣》,画中的公鸡是画家着力刻画的艺术形象。

为了画好这一只公鸡的形象,画家在笔墨、笔法等艺术语言上颇下了一番功夫,在笔法上,以线造型和大笔渲染两种方法并用,在笔墨功夫上,对于鸡的冠、爪、眼、嘴等处细心描绘,一丝不苟,对于该虚的地方则施以淡墨,做到有实有虚、虚实对比。

除此之外,这幅画还有着深刻的艺术意蕴,当时正值日寇铁蹄践踏神州大地,中华民族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一贯热爱祖国的徐悲鸿,从《诗经·风雨篇》中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诗句中受到启发,用中国的笔墨,用传统意象公鸡、磐石、竹子等形象进行表现,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来激发人们奋起抗日、还我河山的勇气和决心。

4艺术欣赏中,意蕴需要心灵体悟,启发情感的共鸣,气韵靠生命体验,表现出和谐节奏与悦人风致。

作品的意蕴,绝不仅仅是轻松的赏心悦目,而是起兴动情,激发内心深处冲动的“东西”,能使读者反复玩味,得到某种启发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写实主义画家米勒的《拾穗》,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手法通过农妇纯朴形象的描绘,传达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意蕴: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促成了大都会的形成,农业劳动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小镇和农村逐渐衰落,只有回到小镇和农村,才能找回“最亲切的情感”。

气韵一开始是评价人物画,后来延伸到山水花鸟画和笔墨的评价中,指作品形象呈现出来的感动人的一种力量,“气”是文艺评论的核心,是一种高爽出众的精神气概,贯穿于艺术作品中,是隐性的、纲领性的。

《细雨漓江》是著名艺术大师李可染的山水画作品,描绘的是漓江的美丽景色:画面灰蒙蒙的一片,细雨如烟,水平如镜,碧色山峰愈远愈淡,暗色林木愈近愈浓,万籁俱寂静,唯有轻巧的渔舟在灰蒙迷离的江面上穿行。

画面的意境,极易使人想到诗的境界,因此,作品中的“气韵” 也就清晰地表露出来。

结尾:总之,意蕴和气韵都是艺术作品的至高境界,意蕴的概念在黑格尔美学中进行了强调,认为“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

艺术作品应该有意蕴。

”而气韵是比较“东方”的概念,魏晋南北朝形神兼备和谢赫六法对构成了气韵审美的基础。

虽然东西方艺术无论在观念和艺术语言表现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对作品诉诸理性的审美需要是一致的。

对于中国艺术工作者来说,应该以“扬弃”的观点继承和发展意蕴与气韵的理论,以真实丰富的创意提升艺术作品的审美品位和视觉表现。

i我们看艺术作品的相关属性。

第一个,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意蕴,意蕴是指艺术作品的含义、意义和意味。

我们从从意义、意味或者意蕴角度考察艺术品。

不仅可以从新的视角,新的层面理解作品的主题题材的内容。

而且可以在更宽广的意义上把握作品的,组织结构艺术语言等形式。

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

意蕴大致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蕴含在艺术的物质材料之中的,比如说文学的材料是语言、舞蹈的材料是动作,音乐的材料是音响,意蕴就在这个材料中。

材料能给人以特定的美感。

大家看下面的两副两,一副是罗丹的《老妓》,一副是《爱神维纳斯》,大家知道《老妓》为什么用青铜?维纳斯雕像为什么用大理石?大理石是天然形成的,大理石往往会形容形容一个物体的天然性自然美和纯洁无瑕,甚至带有神性。

青铜是经过人类加工的铸炼的磨练的,所以用青铜这样一个材质去表现《老妓》那真是太棒了,对吧,因为老妓的悲惨命运,是社会去磨练出来的。

第二个层次包含的作品形式结构之中。

比如说电影作品的分镜头和蒙太奇、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式构成方式。

美术作品中的点线面和形体的组织关系。

第三层次是艺术作品中的物象事件情节所指称的含义和表现意义。

也就是自然的意义。

作品中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比如说人、山、树、道路等具体的对象,以及劳动、离别、爱情战争等情节事件。

所以象征意义是指这些对象和情节在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情感和情绪等方面的特征。

比如说愤怒热烈忧郁欢乐悲怆等等。

第四个层面是文化意义。

也就是说他所表现出来一个东西以后他的文化背景是什么对吧?文化意义分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作品中物象形象和情节自身的文化意义。

比如说蛇与苹果,中国仙鹤。

第二个方面要看,作品中所包含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以及当时社会生活中各种观念的总和。

比如说命运交响曲与当时社会的巨大变迁。

比如说马拉之死与当时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时代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