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最新北师大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一章§4 数据的数字特征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三:1.4数据的数字特征(2)+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三:1.4数据的数字特征(2)+教案

1.4 数据的数字特征【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中数学《数学3》第一章§4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课时为1课时.数据的信息除用统计图、统计表整理和分析之外,还可以用一些统计量来描述,也就是将多个数值转化为一个数值,使这个数值能够反映这组数据的某些重要的特征,这个数值就被称为数据的数字特征.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数字特征: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也学习了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数字特征:极差、方差,并简单提及标准差.本节课首先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复习上述统计量的概念,明确其计算方法.其次着重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使学生理解不同数字特征所表达的意义,能够根据问题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从而体会数学语言应用的多样性、简洁性,体会数学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上节课学生从“形”上反映数据信息,本节课从“量”上反映数据信息的数字特征,锻炼了学生有意识地从“形”与“量”两个方面挖掘数据信息的能力,而且为后续学习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来刻画反映总体的数字特征、从样本数据推断总体信息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情分析】对于学生而言,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概念早已植根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在初中八年级上下学期陆续学习了上述的概念,不仅可以用笔计算一些给定数据的上述统计量,而且学生对于借助计算机、计算器等工具计算平均数、方差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学习和了解.但是学生在数字特征的掌握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在这些数字特征的意义掌握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上述数字特征的把握上精力分配上容易流于计算,不能真正地理解和明确不同数字特征所反映的数据的信息.另一方面,对于标准差的学习有待进一步深化.此节课的学习将在教师问题情境的精心选择上,通过实际题目的的计算和问题回答通过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交流合作,配合教师的适时总结,不断完善学生对于不同数字特征概念以及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培养和锻炼能在具体的数据面前选用合适的数字特征来刻画数据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合理应用数学语言表达统计相关问题,揭示其内部关系的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明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会合理应用相关符号语言表示数据信息和特征,体会数字特征就是一种数学语言.(2)能够理解不同数字特征所表达的意义,能够根据问题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能够准确合理地应用数学语言表示统计的数字特征.2.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已学的数字特征的知识,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给定的问题,自我总结各个数字特征的计算方法和所表达的数据的意义.搭配学生积极地思考,辅助教师的及时指导归纳,可以使学生主动地整理、完善和优化自身的关于数字特征的认知结构.体会对数学语言的合理应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从数据中提取信息,进行估计,做出推断的全过程.体会用数字特征来描述纷繁的数据的统计学意义.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理性精神,选用合理数学语言准确地挖掘和解释数据信息的能力.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培养自我总结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准确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计算、意义和作用.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运用数据的数字特征表达数据的信息,能够通过问题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数字特征表达数据的信息进而解决问题.【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用统计图表来整理和分析数据,今天我们将利用给定的数据计算一些“量”(统计量)来挖掘数据的信息,它们可以反映数据的集中程度或者离散状况.因为这些量能够反映数据的特点,我们把它们也叫做数据的数字特征.除过大家比较熟悉的那五种之外,我们今天还会学习到刻画数据离散程度较好的另一个数字特征—“标准差”.我们这节课的主要目标不光是要会计算这些“量”,更重要的是能够理解不同数字特征所表达的意义,能够根据问题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出示课题)2.提出问题,温故求新2.1问题引入教师展现课件题目,以分析和评价考试成绩来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然后在此基础上回忆复习数据的数字特征的概念、计算方法和意义.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思考交流.每次考完试后各科老师都要对班里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从中分析学生学习的情况,并与同级的其他班级作比较,进而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指导.面对貌似杂乱的数据,我们运用所学的数字特征的知识能够让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什么有用的信息呢?回忆总结数据数字特征的计算方法和表达的意义,学生发言,教师总结.2.2 复习旧知平均数:一组数据的和与这组数据的个数的商称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数据12,n x x x ⋅⋅⋅的平均数为121()n x nx x x =++⋅⋅⋅+ .平均数对数据有“取齐”的作用,代表该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中位数: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唯一的,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极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称为这组数据的极差,表示该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情况.方差:方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平均距离,一般用s 2表示,通常用公式2222121[()()()]n s x x x x x x n=-+-+⋅⋅⋅+-来计算.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标准差:标准差等于方差的正的平方根,即s =据围绕平均数的波动程度的大小.3. 深化认知例1 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情况如表所示:(1)分别计算该公司员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假设个别人的工资从8 000元提升到20 000元,从5000元提升到10 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多少?(3)公司经理会选取上面哪个数来代表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情况?税务官呢?工会领导呢?解:(1)经计算可以得出:该公司员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为1373元,中位数为800元,众数为700元.(2)经计算可以得出:该公司员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为1740元,中位数为800元,众数为700元.(3)公司经理为了显示本公司员工的收入高,采用平均数;而税务官希望取中位数,以便知道目前的所得税率对该公司的多数员工是否有利;工会领导则主张用众数,因为每月拿700元的员工最多.说明:问题(3)的回答不仅要能选对数字特征,还要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小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给出解释.最后由教师总结.对于学生来说,计算数值、以及数字的选取都不会有太大的障碍,主要问题在于学生的回答是否完整、准确,这是学生常犯的错误,故在这里老师要给出完整答案,作出示范.点评:平均数是将所有的数据都考虑进去得到的度量,它是反映数据平均水平最常用的统计量;对于非对称的数据集,中位数更实际地描述了数据的中心,中位数不受少数几个极端数据(即排序靠前或靠后的数据)的影响,在存在一些错误数据时,应该利用抗极端性很强的中位数来表示数据的中心值;众数通常用来表示分类变量的中心值.例2在上一节中,从甲、乙两个城市随机抽取的16台自动售货机的销售额可以用茎叶图表示,如图(1)甲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极差分别是多少?(2)你能从图中分别比较甲乙两组数据平均数和方差的大小吗?说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统计图表来获取数据数字特征;以及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统计图表和数据数字特征在整理和分析数据信息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并且能够根据具体问题有意识地运用这两种工具,即相应的数学语言去刻画和分析数据的信息.例3 甲、乙两台机床同时生产直径是40mm 的零件.为了检验产品质量,从两台机床生产的产品中各抽取10件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1)你能选择适当的数分别表示这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吗?(2)分别计算上面从甲、乙两台机床抽取的10件产品直径的标准差解:(1)参见课本27页.(2)经计算可以得出:==40mm x x 甲乙(),.=0161mm s 甲(),.=0077mm s 乙(). 说明:1.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发挥想象力,体会比较不同的表示方法.以不同方式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选择方法和计算的过程就是应用数学语言来表示相应特征,这是对数学语言的总结和升华.2.体会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原则:(1)应充分利用所得到的数据,以便提供更确切的信息;(2)仅用一个数值来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3)对于不同的数据集,当离散程度大时,该数值亦大.3.标准差等于方差的正的平方根,即s 平均数的波动程度的大小.方差的单位是原始测量数据单位的平方,对数据中的极值较为敏感,标准差的单位与原始测量数据单位相同,可以减弱极值的影响.标准差更好的体现了数学语言在实际生活方面的联系,体现了数学语言的多个特征.4 巩固练习1、下面是一家快餐店的所有工作人员(共7人)一周的工资表:(1)计算所有人员一周的平均工资.(2)计算出的平均工资能反映所有工作人员这个周收入的一般水平吗?(3)去掉总经理的工资后,再计算剩余人员的平均工资,这能代表一般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吗?解:(1)所有人员一周的平均工资:750元.(2)计算出的平均工资不能反映所有工作人员这个周收入的一般水平.(3)去掉总经理的工资后,剩余人员的平均工资是375元,这能代表一般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2、为了考察甲乙两种小麦的长势,分别从中抽取10株苗,测得苗高如下:哪种小麦长得比较整齐?解:因为s 甲=1.90,s 乙=3,97,所以甲种小麦长得比较整齐.5.课堂小结这节课首先带着问题复习了数据的数字特征的计算方法、意义和作用,然后通过不同的数字特征的对比,深化了对于数据数字特征的认识和理解.此节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理解不同数字特征的作用,能就具体问题选择不同的数字特征提取数据信息.体会数学语言在统计方面的应用.⎧⎨⎩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数据的数字特征离散程度:极差、方差、标准差6.作业: 课本:P31 习题1—4,1、2题.【板书设计】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北师大版数学高一1.4数据的数字特征 学案必修3

北师大版数学高一1.4数据的数字特征 学案必修3

五 课 后 巩 固 练 习为了调查某厂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随机抽查了20位工人某天生产该产品的数量.产品数量的分组区间为由此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3,则这20名工人中一天生产该产品数量在的人数是 .(2)这20名工人中一天生产该产品数量的中位数 .(3)这20名工人中一天生产该产品数量的平均数 .数据的数字特征自主学习1.众数—一组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我们取最高的那个小长方形横坐标的中点。

[)[)[)55,65,65,75,75,85[)45,55[)85,95[)55,75中位数——当一组数有奇数个时等于中间的数,当有偶数个时等于中间两数的平均数;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是使图形左右两边面积相等的线所在的横坐标。

平均数——将所有数相加再除以这组数的个数;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等于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乘以其底边中点的横坐标的和。

2. 答:(1)从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到的众数和中位数与从数据中得到的不一样,因为频率分布直方图损失了一部分样本信息,所以不如原始数据准确。

(2)众数和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平均数反应样本总体的信息,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3.例1.我们知道,77x x ==乙甲, 。

两个人射击的平均成绩是一样的。

那么,是否两个人就没有水平差距呢?直观上看,还是有差异的。

很明显,甲的成绩比较分散,乙的成绩相对集中,因此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考察这两组数据。

例2解:90068908608509509608909006920910850900920900=+++++==+++++=乙甲x x ()()()()()()[]573106340090092090091090085090090090092090090061222222==-+-+-+-+-+-=甲s ()()()()()()[]14106840090089090086090085090095090096090089061222222==-+-+-+-+-+-=乙s乙甲乙甲,s s <=x x所以甲水稻的产量比较稳定。

高中数学必修三北师大版 数据的数字特征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三北师大版  数据的数字特征教案

1.4数据的数字特征(设计者阜阳三中侯斌斌)【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3,第一章第4节。

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这个基础上高中阶段还将进一步学习标准差,并在学习中不断地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在具体的问题中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合适的数字特征。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不同数字特征的意义和作用,并能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表达数据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析和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恰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方法,并能结合统计量对所给数据的分布情况作出合理的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现实生活和其他学中统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体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及各学问题的方法,认识数学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计算、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表达数据的信息。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甲、乙两种玉米苗各抽10株,分别测得它们的株高如下(单位:cm)问:(1)哪种玉米的苗长得高?(2)哪种玉米的苗长得齐?教师点出课题:数据的数字特征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讨论、质疑、并提出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引起学生对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产生质疑从而引出课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数据的数字特征。

教学环节二:巩固复习 提出问题1、 什么叫平均数?有什么意义?2、 什么叫中位数?有什么意义?3、 什么叫众数?有什么意义?4、 什么叫极差?有什么意义?5、什么叫方差?有什么意义?讨论结果: 1、一组数据的和与这组数据的个数的商称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数据12,,,n x x x 的平均数为12nx x x x n+++= 。

平均数代表该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2、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北师大版必修三 数据的数字特征 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三     数据的数字特征   学案

§4数据的数字特征知识点一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填一填]1.众数(1)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2)特征: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多个,也可能没有,它反映了该组数据的频率分布.2.中位数(1)定义: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2)特征: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唯一的,反映了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3.平均数(1)定义:一组数据的和与这组数据的个数的商叫作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x=x1+x2+…+x nn.(2)特征:平均数对数据有“取齐”的作用,代表该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任何一个数据的改变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这是众数和中位数都不具有的性质.所以与众数、中位数比较起来,平均数可以反映出更多的关于样本数据全体的平均水平,但平均数受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的影响较大,使平均数在估计总体时可靠性降低.[答一答]1.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否一定能说明现实中的平均水平?提示:在用平均数估计总体时,样本中的每一个数据都会影响到平均数的大小,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注意异常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以便作出正确估计.比如:某地区的年平均家庭年收入是10万元,给人的印象是这个地区的家庭年收入普遍较高.但是,如果这个平均数是从200户贫困家庭和20户极富有的家庭年收入计算出来的,那么,它就既不能代表贫困家庭的年收入,也不能代表极富有家庭的年收入.知识点二标准差、方差、极差[填一填]4.标准差(1)定义: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s表示,通常用以下公式来计算s=1n[(x1-x)2+(x2-x)2+…+(x n-x)2].可以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计算标准差.(2)特征:标准差描述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反映了一组数据变化的幅度和离散程度的大小.标准差较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标准差较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小.5.方差(1)定义:标准差的平方,即s2=1n[(x1-x)2+(x2-x)2+…+(x n-x)2].(2)特征:与标准差的作用相同,描述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3)取值范围:s2≥0.6.极差(1)定义: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称为这组数据的极差.(2)特征:表示该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情况.[答一答]2.怎样正确理解标准差与方差.提示:①标准差、方差描述了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标准差、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标准差、方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②标准差、方差的取值范围:[0,+∞).标准差、方差为0时,样本各数据全相等,表明数据没有波动幅度,数据没有离散性.③因为方差与原始数据的单位不同,且平方后可能夸大了偏差的程度,所以虽然方差与标准差在刻画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上是一样的,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多采用标准差.1.三种数字特征应注意以下四点(1)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是最重要的量.(2)众数考查各个数据出现的频率,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其众数往往更能反映问题.(3)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在所给的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它的某种集中趋势.(4)实际问题中求得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应带上单位.2.关于方差、标准差应注意以下几点(1)样本标准差反映了各样本数据聚集于样本平均值周围的程度,标准差越小,表明各个样本数据在样本平均数周围越集中;反之,表明各样本数据在样本平均数的两边越分散.(2)若样本数据都相等,则s=0.(3)当样本的平均数相等或相差无几时,就要用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来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而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就由标准差来衡量.(4)因为方差与原始数据的单位不同,且平方后可能夸大了偏差的程度,所以虽然方差和标准差在刻画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上是一样的,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采用标准差.类型一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例1据报道,某销售公司有33名职工,他们所在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年利润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部门 A B C D E F G人数11215320 每人所创年利润 5.55 3.53 2.52 1.5(2)假设部门A所创年利润从5.5万元提高到30万元,部门B所创年利润由5万元提高到20万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又是多少?(3)你认为哪个统计量更能反映这个公司职工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水平?思路探究(1)(2)根据表中数据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的定义求解.(3)分析各统计量与公司职工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关系→看其是否偏离一般情况解(1)x=5.5+5+3.5×2+3+2.5×5+2×3+1.5×2033≈2.1(万元),中位数为1.5万元,众数为1.5万元,极差为4万元.(2)x=30+20+3.5×2+3+2.5×5+2×3+1.5×2033≈3.3(万元),中位数为1.5万元,众数为1.5万元,极差为28.5万元.(3)中位数或众数均能反映该公司职工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水平.这是因为公司中少数人每人所创年利润与大多数人每人所创年利润差别较大,这样导致平均数与中位数或众数偏差较大,所以平均数不能反映这个公司职工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水平.规律方法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选择标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均反映了样本数据的“集中趋势”,但各有侧重,在实际生活中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用.(1)平均数与每一个样本数据都有关,任何一个样本数据的改变都可能会引起平均数的改变.(2)众数考查各数据出现的频率,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更能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3)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因此,若平均数受数据中的极端值影响较大时,估计的可靠性就较低,这时可用众数、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某公司销售部有销售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月销售定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销售量(件) 1 800510250210150120 人数11353 2(2)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月销售额定为320件,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销售定额.解:(1)平均数为115(1 800×1+510×1+250×3+210×5+150×3+120×2)=320(件),中位数为210件,众数为210件.(2)不合理,因为15人中有13人的销售量未达到320件,也就是说,虽然320是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但它却不能反映全体销售人员的销售水平.销售额定为210件更合理些,这是由于210既是中位数,又是众数,是大部分人都能达到的定额.类型二 方差和标准差例2 甲、乙两机床同时加工直径为100cm 的零件,为检验质量,从中抽取6件测量数据为:甲:99 100 98 100 100 103 乙:99 100 102 99 100 100 (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及方差;(2)根据计算说明哪台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 思路探究着眼点—⎪⎪⎪⎪—直接利用x 及s 2的公式求解(1)—先比较x 的大小,再分析s 2的大小解 (1)x -甲=16(99+100+98+100+100+103)=100,x -乙=16(99+100+102+99+100+100)=100,s 2甲=16[(99-100)2+(100-100)2+(98-100)2+(100-100)2+(100-100)2+(103-100)2]=73, s 2乙=16[(99-100)2+(100-100)2+(102-100)2+(99-100)2+(100-100)2+(100-100)2]=1.(2)由(1)知x -甲=x -乙,比较它们的方差.∵s 2甲>s 2乙,故乙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 规律方法 (1)在实际问题中,仅靠平均数不能完全反映问题,还要研究其偏离平均值的离散程度(即方差或标准差),方差大说明取值分散性大,方差小说明取值分散性小或者取值集中、稳定.(2)关于统计的有关性质及规律:①若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x ,那么mx 1+a ,mx 2+a ,…,mx n +a 的平均数是m x +a ;②数据x 1,x 2,…x n 与数据x 1+a ,x 2+a ,…,x n +a 的方差相等; ③若x 1,x 2,…,x n 的方差为s 2,那么ax 1,ax 2,…,ax n 的方差为a 2s 2.甲、乙两人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五次测试成绩如图所示.(1)分别求出两人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2)根据上图和(1)中结果,对两人的训练成绩作出评价. 解:(1)由题图可得甲、乙两人五次测试的成绩分别为 甲:10,13,12,14,16;乙:13,14,12,12,14. x 甲=10+13+12+14+165=13,x乙=13+14+12+12+145=13,s 2甲=15[(10-13)2+(13-13)2+(12-13)2+(14-13)2+(16-13)2]=4,s 2乙=15[(13-13)2+(14-13)2+(12-13)2+(12-13)2+(14-13)2]=0.8. (2)由s 2甲>s 2乙可知乙的成绩较稳定.从折线图看,甲的成绩基本呈上升状态,而乙的成绩上下波动,可知甲的成绩在不断提高,而乙的成绩则无明显提高.类型三 综合应用题例3 对划艇运动员甲、乙二人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6次测试,测得他们的最大速度(m/s)的数据如下:甲:27,38,30,37,35,31; 乙:33,29,38,34,28,36.根据以上数据,试判断他们谁更优秀.思路探究 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值与方差,然后加以比较并作出判断. 解 x -甲=16×(27+38+30+37+35+31)=33,s 2甲=16×[(27-33)2+(38-33)2+(30-33)2+(37-33)2+(35-33)2+(31-33)2]=16×94≈15.7,x -乙=16×(33+29+38+34+28+36)=1986=33,s 2乙=16×[(33-33)2+(29-33)2+(38-33)2+(34-33)2+(28-33)2+(36-33)2]=16×76≈12.7.∴x -甲=x -乙,s 2甲>s 2乙.这说明甲、乙二人的最大速度的平均值相同,但乙比甲更稳定,故乙比甲更优秀. 规律方法 判断甲、乙两运动员成绩的优劣,通常用平均数和方差作为标准来比较,当平均数相同时,还应考查他们的成绩波动情况(方差),以达到判断上的合理性和全面性.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教室内的日光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更换,已知某校使用的100只日光灯在必须换掉前的使用天数如下表:(1)试估计这种日光灯的平均使用寿命; (2)若定期更换,可选择多长时间统一更换合适?解:(1)各组中值分别是165.5,195.5,225.5,255.5,285.5,315.5, 345.5,375.5,由此可算得平均数约为165.5×1%+195.5×11%+225.5×18%+255.5×20%+285.5×25%+315.5×16%+345.5×7%+375.5×2%=268.4≈268(天).(2)将各组中值对(1)问中的平均数求方差:1100×[1×(165.5-268.4)2+11×(195.5-268.4)2+18×(225.5-268.4)2+20×(255.5-268.4)2+25×(285.5-268.4)2+16×(315.5-268.4)2+7×(345.5-268.4)2+2×(375.5-268.4)2]=2 128.59.故标准差为 2 128.59≈46(天).答:估计这种日光灯的平均使用寿命约为268天,标准差约为46天,故可在222到314天左右统一更换较合适.类型四 综合应用例4 已知一组数据x i (i =1,2,…,n ),另一组数据y i ,满足y i =ax i +b (a 、b ∈R ),若x i (i =1,2,…,n )的平均数为x ,方差为s 21,标准差为s 1,则y i (i =1,2,…,n )的平均数y i 、方差s 22、标准差s 2分别为多少?思路探究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与应用,熟记公式是关键. 解 由公式可得:x =1n (x 1+x 2+…+x n )s 21=1n [(x 1-x )2+(x 2-x )2+…+(x n -x )2] s 1=s 21.又y i =ax i +b (i =1,2,…,n ), ∴y =1n(y 1+y 2+…+y n )=1n[(ax 1+b )+(ax 2+b )+…+(ax n +b )] =1n[a (x 1+x 2+…+x n )+nb ] =a ·1n (x 1+x 2+…+x n )+b =a ·x +b ,∴s 22=1n [(y 1-y )2+(y 2-y )2+…+(y n -y )2] =1n{[(ax 1+b )-(a x +b )]2+[(ax 2+b )-(a x +b )]2+…+[(ax n +b )-(a x +b )]2} =1n[a 2(x 1-x )2+a 2(x 2-x )2+…+a 2(x n -x )2] =a 2·1n[(x 1-x )2+(x 2-x )2+…+(x n -x )2]=a 2·s 21. ∴s 2=s 22=a 2·s 21=a ·s 1. 规律方法 结合本题可总结出如下结论:若x 1,x 2,…,x n 的平均数是x ,方差是s 2,则①ax 1,ax 2,…,ax n 的平均数、方差为a x ,a 2s 2.②ax 1+b ,ax 2+b ,…,ax n +b 的平均数、方差为a x +b ,a 2s 2.若样本x 1+1,x 2+1,x 3+1,…,x n +1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对于样本x 1+2,x 2+2,…,x n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A .平均数为10,方差为2B .平均数为11,方差为3C .平均数为11,方差为2D .平均数为12,方差为4解析: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增加同一常数时,方差不变,平均数再加上该常数.——规范解答—— 巧用分类讨论思想求数字特征例5 (12分)某班4个小组的人数为10,10,x,8,已知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思路点拨 x 的大小未知,可根据x 的取值不同分别求中位数.满分样板 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4(x +28),中位数一定是其中两个数的平均数,由于x不知是多少,所以要分几种情况讨论.(1)当x ≤8时,原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x,8,10,10,其中位数为12×(10+8)=9.若14(x +28)=9,则x =8,此时中位数为9.4分 (2)当8<x ≤10时,原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8,x,10,10,其中位数为12(x +10).若14(x +28)=12(x +10),则x =8.而8不在8<x ≤10的范围内,所以舍去. 8分(3)当x>10时,原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8,10,10,x ,其中位数为12×(10+10)=10.若14(x +28)=10,则x =12,此时中位数为10.综上所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9或10.12分方法总结 当在数据中含有未知数x ,求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时,由于x 的取值不同,所以数据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不同,由于条件的变化,问题的结果有多种情况,不能用同一标准或同一种方法解决,故需分情况讨论.讨论时要做到全面合理,不重不漏.为了考察某校各班参加课外书法小组的人数,从全校随机抽取5个班级,把每个班级参加该小组的人数作为样本数据.已知样本平均数为7,样本方差为4,且样本数据互不相同,则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为10.解析:设5个班级中参加的人数分别为x 1,x 2,x 3,x 4,x 5,则由题意知x 1+x 2+x 3+x 4+x 55=7,(x 1-7)2+(x 2-7)2+(x 3-7)2+(x 4-7)2+(x 5-7)2=20,五个整数的平方和为20,则必为0+1+1+9+9=20,由|x -7|=3可得x =10或x =4.由|x -7|=1可得x =8或x =6,由上可知参加的人数分别为4,6,7,8,10,故最大值为10.一、选择题1.若某校高一年级8个班参加合唱比赛的得分如茎叶图所示,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 )A .91.5和91.5B .91.5和92C .91和91.5D .92和92解析:x =90+18(-1-3+3+1+6+4+0+2)=91.5.中位数=91+922=91.5.2.甲、乙两台机床同时生产一种零件,现要检验它们的运行情况,统计10天中两台机床每天出的次品数分别为甲:0,1,0,2,2,0,3,1,2,4;乙:2,3,1,1,0,2,1,1,0,1.则出次品数较少的为( B )A .甲B .乙C .相同D .不能比较解析:x甲=1.5,x乙=1.2.二、填空题3.某高校有甲、乙两个数学建模兴趣班,其中甲班有40人,乙班有50人,现分析两个班的一次考试成绩,算得甲班的平均成绩是90分,乙班的平均成绩是81分,则该校数学建模兴趣班的平均成绩是85分.解析:由题意:该校数学建模兴趣班的平均成绩40×90+50×8190=85分.4.某老师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收到的信件数分别是10,6,8,5,6,则该组数据的方差s 2=3.2. 解析:x =10+6+8+5+65=7,∴s 2=15[(10-7)2+(6-7)2+(8-7)2+(5-7)2+(6-7)2]=165=3.2.三、解答题5.对甲、乙的学习成绩进行抽样分析,各抽5门功课,得到的观测值如下:解:x甲=15×(60+80+70+90+70)=74;x乙=15×(80+60+70+80+75)=73;s2甲=15×(142+62+42+162+42)=104;s2乙=15×(72+132+32+72+22)=56.∵x甲>x乙,s2甲>s2乙,∴甲的平均成绩较好,乙的各门功课发展较平衡.。

【精品推荐】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3 第一章 4 数据的数字特征 课件(33张)

【精品推荐】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3 第一章 4 数据的数字特征 课件(33张)

训练题
1. [2019·山西太原高一联考]某人为了检测自己的解题速度,记录了5
次解题所花的时间(单位:分)分别为x,y,55,60,50.已知这组 数据的平均数为55,方差为 52 ,则|x-y|=( )
5
A.4 B.3 C.2 D.1
C 解析:因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55,方差为 52 ,
5
所以x+y=110,(x-55)2+(y-55)2=2.设x=55+t,y=55-t, 因为( x-55)2+(y-55) 2=2,所以2t 2=2, 即t2=1.则|x-y|=2|t|=2.
2. [2019·河南信阳高级中学高一模拟]某班20位女同学平均分为甲、
乙两组,她们的劳动技术课考试成绩如下(单位:分): 甲组 60,90,85,75,65,70,80,90,95,80; 乙组 85,95,75,70,85,80,85,65,90,85. (1)试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2)哪一组的成绩较稳定?
参加环保知识测试,得分(十分制)如图所示,假设得分的中位数为
me,众数为mo,平均值为 x ,则 ( )
A.me=mo= x
B.me=mo< x C.me<mo<x
D.mo<me< x
(2)如图所示,样本A和B分别取自两个不同的总体,它们的样本平 均数分别为 xA 和 xB ,样本标准差分别为sA和sB,则 ( )
(3)∵ x甲 = x乙 ,s甲 > s乙 ,∴ 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相等,乙的成绩比
甲的成绩稳定一些,∴ 从成绩的稳定性考虑,可以选择乙参赛.(答
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极差、方差、标准差的选择标准 (1)极差反映了一组数据变化的最大幅度,求解简单易行,但对极 端值非常敏感,因此很少使用. (2)方差、标准差反映了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为了与 样本数据的单位保持相同,通常采用标准差. 注意:方差、标准差的计算量较大,计算时要注意数据的特点,选择 适当的计算方法,使得运算简便. 【点拨】 在实际问题中,仅靠平均数不能完全反映问题,还要研究方差,方差 描述了数据相对平均数的离散程度.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 大,离散程度越大,数据波动性越大,稳定性越差;方差越小,数据 越集中、越稳定.

高中数学必修3北师大版 数据的数字特征 学案(Word版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3北师大版 数据的数字特征 学案(Word版含答案)

§4数据的数字特征知识梳理1.数据的信息除了通过用各种统计图表来加工整理和表达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统计量来表达.常用的统计量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等,它们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2.平均数是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最常用的统计量.极差只是利用了数据中最大和最小的两个值,对极值过于敏感;方差的单位是原始数据的单位的平方,其算术平方根,即标准差与原始数据的单位相同,所以我们在实际统计中常用标准差来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知识导学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主要包括: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标准差.其中这些概念在初中已学过,因此学习本节前可先回顾表达样本中数字特征的有关概念,复习表达样本数据分布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表的结构特征.由于样本的数字特征定量地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所以学习时首先要明确各种基本数字特征量(如平均数、标准差等)的概念、含义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其次注意与样本的频率分布表和直方图结合起来理解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如何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尽可能地使用计算器、计算机来处理数据,以便更好地体会统计思想.计算数据x1,x2,…,x n的标准差的算法步骤如下:1.算出数据的平均数x;2.算出每个数据与平均数x的差x i-x;3.算出(2)中x i-x的平方;4.算出(3)中n个平方数的平均数,即为方差;5.算出(4)中平均数的算术平方根,即为标准差.学习中建议大家始终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基本数字特征的概念和含义及用法.疑难突破1.方差、极差和标准差在表示数据的特征时分别具有什么特点?怎样根据这些数据的值理解数据的特征?剖析: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有极差、方差和标准差.方差、极差和标准差是从不同角度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趋势的.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应用如下:虽然极差没有充分利用数据,不能提供更确切的信息,但由于只涉及两个数据,计算非常简便,所以极差在实际现场检查时经常利用,但极差没有考虑各中间值.方差虽然充分利用了所得到的数据,提供了更确切的信息.在统计中,方差能够较好地区别出不同组数据的分散情况或程度,但方差的单位是原始观测数据的单位的平方.而标准差能够和方差一样区分数据的分散情况,且其单位与原始观测数据的单位相同.2.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那么要比较准确地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应该注意哪些主要问题?剖析: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其理想形式应满足以下三条原则:首先,应充分利用所得到的数据,以便提供更确切的信息;其次,仅用一个数值来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另外,对于不同的数据集,当离散程度大时,该数值亦大.极差不满足上面的第一条原则.方差虽然满足上面的三条原则,但它的单位是原始观测数据的单位的平方,而刻画离散程度的一种理想度量应当具有与原数据相同的单位,解决这一局限性的方法是取方差的正的平方根,即标准差,因此我们通常用标准差来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典题精讲例1 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对他们的射击水平进行了测试,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1)计算甲、乙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2)比较两人的成绩,然后决定选择哪一个人参赛. 思路分析: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x =.21nx x x n+⋯++标准差s=.)()()(2222nx x x x x x n i -+⋯+-+-根据计算得平均数和标准差,分析甲、乙两人成绩的集中和离散程度,从而选择一人参赛. 解:(1)计算得x 甲=7,x 乙=7,s 甲=1.73,s 乙=1.10.(2)由(1)可知,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相等,但s 乙<s 甲,这表明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一些,从成绩的稳定性考虑,可以选择乙参赛.黑色陷阱:对于常用的平均数、方差、标准差的公式要能够熟练记忆,不能将公式记错,造成计算上的失误,使得统计的结果失去真实的意义.另外应用求得的标准差的结论始终要特别注意标准差较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标准差较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小.变式训练 对甲、乙的学习成绩进行抽样分析,各抽5门功课,得到的观测值如下:甲 60 80 70 90 70 乙8060708075问:甲、乙谁的平均成绩最好?谁的各门功课发展较平衡? 思路分析:根据一组数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nx x x x n+⋯++=21和标准差s=.)()()(22221nx x x x x x n -+⋯+-+-计算得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值,再分析甲、乙两人的学习情况. 解:x 甲=51(60+80+70+90+70)=74, x 乙=51(80+60+70+80+75)=73, s 甲2=51(142+62+42+162+42)=104,s 乙2=51(72+132+32+72+22)=56.∵x 甲>x 乙,s 甲2>s 乙2.∴甲的平均成绩较好,乙的各门功课发展较平衡. 例2 某企业员工的月工资资料如下(单位:元): 800 800 800 800 800 1 0001 000 1 000 1 000 1 000 1 000 1 0001 000 1 000 1 000 1 200 1 200 1 200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1 5001 500 1 500 1 500 1 500 1 500 1 5002 000 2 000 2 000 2 000 2 000 2 5002 500 2 500(1)计算该公司员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假如你去这家企业应聘职位,你会如何看待员工的收入情况?思路分析: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它们又有各自的特点.平均数是将所有的数据都考虑进去得到的度量,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最常用的量;中位数可靠性较差,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常用中位数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而众数求法较简便,也经常被用到.解:(1)经计算,公司员工的月工资的平均数为x=50500 2800800+⋯++=1 320(元),中位数为1 200,众数为1 200.(2)应该考虑用月工资的平均数1 320元作为月工资的代表,因为,一般来讲,月平均工资水平可以用来与同类企业的工资待遇作比较.绿色通道:大多情况下人们会把眼光仅停留在工资表中的最大与最小值处,把最高工资作为一个单位工资的评价,这是一种错误的评价方式.变式训练某学校高一(1)(2)班各有49名学生.两班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统计如下:班级平均分众数中位数标准差(1)班79708719.8(2)班797079 5.2(1)请你对下面的一段话给予简要分析:(1)班的小刚回家对妈妈说:“昨天的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79分,得70分的人最多,我得了85分,在班里算是上游了!”(2)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对这两个班的数学测验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解:(1)由中位数可知,85分排在第25位之后,从位次上讲,不能说85分是上游;但也不能以位次来判断学习的好坏,小刚得了85分,说明他对这段的学习内容掌握得较好,从掌握学习的内容上讲,也可以说属于上游.(2)(1)班的成绩的中位数是87分,说明高于87分的人数占一半以上,而平均分为79分,标准差又很大,说明低分也多,两极分化严重,建议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2)班的中位数和平均数都是79分,标准差又小,说明学生之间差别较小,学习很差的学生少,但学习优异的也很少,建议采取措施提高优秀率.例3画出下列四组数据的直方图,并说明它们的异同点.(1)5,5,5,5,5,5,5,5,5;(2)4,4,4,5,5,5,6,6,6;(3)3,3,4,4,5,6,6,7,7;(4)2,2,2,2,5,8,8,8,8.思路分析:比较四组数据的异同可从它们的平均数、标准差这些基本特征入手,分析它们的集中趋势或离散程度.解:四组数据的直方图如图1-4-1.图1-4-1四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5.0,标准差分别是0.00,0.82,1.49,2.83.虽然它们有相同的平均数,但是它们的标准差不同,说明数据的分散程度是不一样的.绿色通道:直方图可以将我们所要求得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标准差等数据一一用图形直观显示出来,帮助我们获取有用的信息,特别是在进行两组数据间的比较中,应用非常方便. 变式训练甲、乙两人数学成绩的茎叶图如图1-4-2:图1-4-2(1)求出这两名同学数学成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2)比较这两名同学的成绩,谈谈你的看法.思路分析:首先由茎叶图读出数据,计算平均数,注意用简便方法,然后求出标准差,最后依据结果比较.解:(1)x甲=87,s甲=12.7;x乙=95,s乙=9.7.(2)由于x甲<x乙,s甲>s乙可知,甲的学习状况不如乙的学习状况.问题探究问题平均数真的很平均吗?导思:平均数又称均值,它是刻画一组数据平均状况的量.那么平均值真能如实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吗?可结合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来研究.探究:我们不妨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探究这个问题.以下是某企业员工工资情况调查表:某企业员工及工资构成人员经理管理人员高级技工工人学徒周工资 2 200250220200100人数165101合计 2 200 1 500 1 100 2 000100(1)计算这个问题中工资的平均数;(2)在这个问题中,工资的平均数能客观地反映该企业的工资水平吗?为什么?本问题应着眼于平均数的特点及适应对象.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就是平均数.由表格数据可知,平均数为(2 200+1 500+1 100+2 000+100)÷23=300.虽然平均数为300元/周,但由表格中所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只有经理在平均数以上,其余的人都在平均数以下,故用平均数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该工厂的工资水平.该问题说明平均数受数据中的极端值的影响较大,妨碍了对总体估计的可靠性.因此不能说平均值就一定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一章 统计 4 数据的数字特征 4.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优质课教案_4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一章 统计 4 数据的数字特征 4.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优质课教案_4

2.3.1平均数及其估计【学习目标】1.理解为什么能用样本数据的平均值估计总体的水平;2.掌握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据,利用样本数据计算其平均值,并对总体水平作出估计的方法.9.62 9.54 9.78 9.94 10.01 9.66 9.88 9.68 10.32 9.76 9.45 9.99 9.81 9.56 9.789.729.93 9.949.65 9.79 9.42 9.68 9.70 9.84 9.90 怎样利用这些数据对重力加速度进行估计?(设计目的是通过对重力加速度数据的估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节课的内容,从具体到一般)活动二:合作探究我们常用算术平均数 (其中)21(n i a i ,,, =为n 个实验数据)作为重力加速度的“最理想”的近似值.处理实验数据的原则是使这个近似值与实验数据______________.设这个近似值为x ,它与n 个实验值)21(n i a i ,,, =的离差分别为1a x -,2a x -,3a x -,…,n a x -.由于上述离差有正有负,故不宜直接相加.可以考虑离差的平方和,即22221)()()(n a x a x a x -+⋯+-+-=22221212)(2n n a a a x a a a nx ⋯+++⋯++-.所以当=x 时,离差的平方和最小,故可用 作为表示这个物理量的理想近似值.(设计目的是通过学生之间合作探究的学习理解平均数即可以作为物理量的理想的近似值,解决活动一的问题,活动方式是学生讨论,教师指导)活动三:知识建构1.数据12n a a a ,,,的平均数或均值,一般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2.若取值为n x x x x ,,,, 321的频率分别为n p p p ,,, 21,则其平均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设计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平均数概念下定义,活动方式是学生讨论,教师指导)活动四:例题讲解例1.某校高一年级的甲、乙两个班级(均为50人)的语文测试成绩(总分:150分)如下,试确定这次考试中,哪个班的语文成绩更好一些.甲班112 86 106 84 100 105 98 102 94 10787 112 94 94 99 90 120 98 95 119108 100 96 115 111 104 95 108 111 105104 107 119 107 93 102 98 112 112 9992 102 93 84 94 94 100 90 84 114乙班116 95 109 96 106 98 108 99 110 10394 98 105 101 115 104 112 101 113 96108 100 110 98 107 87 108 106 103 97107 106 111 121 97 107 114 122 101 107107 111 114 106 104 104 95 111 111 110例2.下面是某校学生日睡眠时间(单位:h)的抽样频率分布表,试估计该校学生的日平均睡眠时间.例3.某单位年收入在10 000到15 000、15 000到20 000、20 000到25 000、25 000到30 000、30 000到35 000、35 000到40 000及40 000到50 000元之间的职工所占的比分别为10%,15%,20%,25%,15%,10%和5%,试估计该单位职工的平均年收入.(设计目的是通过例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数的定义,学生能够熟练的利用定义解题,这个环节是学生先小组讨论,再请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评讲点评)活动五:教学总结(设计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方式是请学生回答,教师做补充) 活动六:当堂检测(设计目的是帮助学生利用概念熟练的解题,方式是学生板书,学生自己点评,教师补充)1.若一组数据54321x x x x x ,,,,的平均数是x ,则另一组数据432154321++++x x x x x ,,,,的平均数是 ____ .2.如果两组数n x x x x ,,,, 321和n y y y ,,, 21的样本平均数分别是x 和y ,那么一组数1122,,,n n x y x x y ++⋯+的平均数是 .3.有六个数4,x ,-1,y ,z ,6,它们的平均数为5, 则x ,y ,z 三个数的平均数为________.4.在一段时间里,一个学生记录了其中10天他每天完成家庭作业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单位:分钟):80 70 70 70 60 60 80 60 60 70在这段时间里,该学生平均每天完成家庭作业所需时间是多少?5.为了解小学生的体能情况,抽取了某小学同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跳绳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前三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1,0.3,0.4,第一小组的频数为5.(1)求第四小组的频率;(2)问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3)问在这次测试中,学生跳绳次数的众数、 中位数、平均数各是多少?。

高中数学 第一章 统计 14 数据的数字特征教案1 北师大版必修3 教案

高中数学 第一章 统计 14 数据的数字特征教案1 北师大版必修3 教案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第1章《4.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2、内容分析《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数学学习应倡导教师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本节课将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性体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课标》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数学学习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在教学评价中要求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课标》中对本节教学内容的要求是:1通过实例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合理地选取样本,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材通过3个实例的分析,在初中统计学习的基础上理解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对数据的刻画特点,例1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不同的人根据需要会选择不同的统计量来说明数据,例2要求学生根据茎叶图的分布特征来估计两组数据数字特征的大小、例3是对标准差计算的复习.动手实践部分意义在于使学生体会一次完整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得到统计结论的完整统计活动。

二、学情分析1、基础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和标准差这几个数字特征,并且会给出一组数据,计算其这几个统计量。

2、学习能力和态度:在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本节学生要理解各个数字特征的特点,同时理解标准差对数据刻画的优势,并且更进一步理解各数字特征对数据刻画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不同数字特征的意义和作用,并能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求反映数据波动情况的统计量,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3教案-4_数据的数字特征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3教案-4_数据的数字特征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不同数字特征的意义,并能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

(2)通过实例理解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

2、过程与方法在分析和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恰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方法,并能结合统计量对所给数据的分布情况作出合理的解释。

2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统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体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及各学科问题的方法,认识数学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各个统计量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

教学难点: 根据给定的数据,合理地选择统计量表示数据。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数据的信息除了通过前面介绍的各种统计图表来加以整理和表达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统计量来表述,也就是将多个数据“加工”为一个数值,使这个数值能够反映这组数据的某些重要的整体特征。

(二)探求新知请大家思考,初中时我们学习了几个统计量?它们在刻画数据时,各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请大家结合下面问题的解决,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

平均数:平均数是数据的重心,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它的优点在于:对变量的每一个观察值都加以利用,比起众数与中位数,它会获得更多的信息;但是平均数对个别的极端值敏感,当数据有极端值时,最好不要用均值刻画数据。

众数: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次数的考察, 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其众数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一种统计量;注意:(1)一组数据中的众数有时不只一个,如数据2、3、-1、2、l、3中,2和3都出现了2次,它们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2)如果出现个数一样的数据,或者每个数据都只有一次,那么众数可以不止一个或者没有。

中位数:中位数将观测数据分成相同数目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都比这个数小而另一部分都比这个数据大,对于非对称的数据集,中位数更能实际地描述数据的中心。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一章1.4 数据的数字特征教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一章1.4 数据的数字特征教案

1.4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对数据的数字特征进行理解与感悟,由典例分析三数三差的概念与联系,会使用标准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利用数据的数字特征进行分析与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由现实生活认识到数据的数字特征对数学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数据的敏感程度,以便学生在后期学习能够更深的挖掘。

教学重点:理解各个统计量的意义和作用,掌握数据计算的标准差。

教学难点: 标准差的应用与理解,其他统计量的意义与计算。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小王去某公司应聘.公司经理说,我们这里报酬不错, 月平均工资是3000元,技术员A说,我的工资是1500元,在公司算中等收入,小王感觉待遇不错,第二天就去上班了.一周后,小王发现了问题,去找经理,“经理,你说的不对,我已问过其他技术员,没有一个技术员的工资超过3000元.经理说:“没错,平均工资确实是每月3000元.不信可看看公司的工资报表.”小王糊涂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下表是该公司的月工资报表:经理是否忽悠了小王,为什么?(学生思考交流)(二)课堂探究数据的信息除了通过前面介绍的各种统计图表来加以整理和表达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统计量来表述,也就是将多个数据“加工”为一个数值,使这个数值能够反映这组数据的某些重要的整体特征。

大家思考一下?初中时我们学习了几个特别的统计量呢?它们在刻画数据时,各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请大家结合下面问题的解决。

思考1:什么叫平均数?有什么意义?提示:一组数据的和与这组数据的个数的商称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平均数对数据有“取齐”的作用,代表该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数据的平均数为 思考2.什么叫中位数?有什么意义?提示: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唯一的,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思考3.什么叫众数?有什么意义?提示: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 思考4.什么叫极差?有什么意义? 员工 总工程师 工程师 技术员A 技术员B 技术员C 技术员D 技术员E 技术员F见习技术员G 工资 9000 7000 2800 2700 1500 1200 12001200 1200 n x x x 12,,,L n x x x x n12+++=L提示: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称为这组数据的极差,表示该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情况.思考5.什么叫方差?有什么意义?方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平均距离,一般用s2表示,通常用来计算.反应了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三)例题讲解例1 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情况如表所示:(1)分别计算该公司员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公司经理会选取上面哪个数来代表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情况?税务官呢?工会领导呢?解:(1)该公司员工的月工资平均数为即该公司员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为1 373元.中位数为800元,众数为700元.(2)公司经理为了显示本公司员工的收入高,采用平均数1 373元作为月工资/元 8000 5000 4000 2000 1000 800 700 600 500 员工/人 1 2 4 6 12 8 20 5 2⎥⎦⎤⎢⎣⎡-++⎪⎭⎫ ⎝⎛-+-=---22212)()(1x x x x x x n S n Λ8 0001 5 0002 4 0004 2 0006 1 0001280087002060055002124612820521373⨯+⨯+⨯+⨯+⨯+⨯+⨯+⨯+⨯++++++++≈,月工资的代表;而税务官希望取月工资中位数800元,以便知道目前的所得税率对该公司的多数员工是否有利;工会领导则主张用众数700元作为代表,因为每月拿700元的员工数最多.例2 在上一节中,从甲、乙两个城市随机抽取的16台自动售货机的销售额可以用茎叶图表示,如图所示:(1)甲、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极差分别是多少?(2)你能从图中分别比较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的大小吗?解:(1) 观察茎叶图,我们不难看出:甲城市销售额的中位数为20,众数为10,18,30,极差为53;乙城市销售额的中位数为29,众数为23,34,极差为38. (2)从茎叶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甲城市销售额分布主要在茎叶图的上方且相对较散,而乙城市的销售额分布则相对集中在茎叶图的中部.由此,我们可以估计:甲城市销售额的平均数比乙城市的小,而方差比乙城市的大.例3 甲、乙两名战士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靶10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分别是:甲:8,6,7,8,6,5,9,10,4,7;乙:6,7,7,8,6,7,8,7,9,5.(1)分别计算以上两组数据的平均数;(2)分别求出这两组数据的方差;(3)请根据这两名射击手的成绩估计这两名战士的射击情况. 注意:那么,在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时,这个统计量应该满足哪些原则呢?(1)应充分利用所得到的数据,以便提供更确切的信息;(2)仅用一个数值来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3)对于不同的数据集,当离散程度大时,该数值也大。

【全优设计】高中数学 第一章§4数据的数字特征导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3

【全优设计】高中数学 第一章§4数据的数字特征导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3

§4数据的数字特征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不同数字特征的意义,并能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2.通过实例理解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1.众数(1)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________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2)特征: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________个,也可能没有,它反映了该组数据的________.众数体现了样本数据的最大集中点,但它对其他数据信息的忽视使其无法客观地反映总体特征.2.中位数(1)定义: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列,处于________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2)特征: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________的,反映了该组数据的________.中位数是样本数据所占频率的等分线,它不受少数几个极端值的影响,这在某些情况下是优点,但它对极端值的不敏感有时也会成为缺点.3.平均数(1)定义:一组数据的和与这组数据的个数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x=________________.(2)特征:平均数对数据有“取齐”的作用,代表该组数据的________.任何一个数据的改变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这是________和________都不具有的性质.所以与众数、中位数比较起来,平均数可以反映出更多的关于样本数据全体的________,但平均数受数据中的________的影响较大,使平均数在估计总体时可靠性降低.【做一做2】对甲、乙二人的学习成绩进行抽样分析,各抽4门功课,得到的观测值如下:4.标准差(1)定义: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s表示,通常用以下公式来计算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计算标准差.(2)特征:标准差描述一组数据围绕________波动的大小,反映了一组数据变化的幅度和离散程度的大小.标准差较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较________;标准差较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较______.【做一做3】从某项综合能力测试中抽取100人的成绩如下表,则这100人成绩的标准差为( ).A. 3 B5.方差(1)定义:标准差的平方,即s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特征:与标准差的作用________,描述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3)取值范围:________.数据组x1,x2,…,x n的平均数为x,方差为s2,标准差为s,则数据组ax1+b,ax2+b,…,ax n+b(a,b为非零常数)的平均数为a x+b,方差为a2s2,标准差为as.【做一做4】下列能刻画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A.平均数 B.方差 C.中位数 D.众数6.极差(1)定义:一组数据的最______值与最______值的差称为这组数据的极差.(2)特征:表示该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情况.极差利用了数据组中最大和最小的两个值,对极值过于敏感.但由于只涉及两个数据,便于得到,所以极差在实际中也经常应用.【做一做5】一组数据3,-1,0,2,x的极差是5,则x=__________.平均数与标准差(方差)这两个数字特征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应用?剖析:平均数反映的是数据的平均水平,在实际应用中,平均数常被理解为平均水平.标准差反映的是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大小,反映了各个样本数据聚集于样本平均数周围的程度,标准差越小表明在样本平均数的周围越集中;反之,标准差越大,表明各个样本数据在样本平均数的两边越分散.在实际应用中,标准差常被理解为稳定性,常常与平均数结合起来解决问题.例如,要从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中选一名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如果你是教练,你会制定怎样的选拔标准?制定怎样的选拔方案?选拔标准是:要考虑射击运动员的射击水平即平均射击环数,再就是考虑射击运动员发挥的稳定性.当射击环数的平均数不相同时,选择平均数较大的运动员;当射击环数的平均数相同时,选择发挥稳定(标准差较小)的运动员.选拔方案:让这两名运动员在相同的环境中进行相同次数的射击,比如参加射击世锦赛、世界杯、国际邀请赛、热身赛或国内比赛,并记录每次射击的环数.然后计算两名运动员射击环数的平均数和方差,再根据选拔标准作出选择.题型一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应用(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 000元提升到20 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 500元提升到30 000元,那么该公司职工的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多少?(精确到元)(3)你认为哪个统计量更能反映这个公司职工的月工资水平?结合此问题谈一谈你的看法.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求解. 反思:平均数是将所有的数据都考虑进去得到的量,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最常用的量,中位数可靠性较差,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常用中位数表示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而众数求法较简便,也经常被用到.考查一组数据的特征时,这三个数字特征要结合在一起考虑.大多情况下人们会把眼光仅停留在工资表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处,把最高工资作为一个单位工资的评价,这是一种错误的评价方式.题型二 标准差、方差的计算【例题2】已知一个样本为x,1,y,5,其中x ,y 是方程组⎩⎪⎨⎪⎧x +y =2,x 2+y 2=10的解,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是( ).A .2B . 2C .5D . 5反思:深刻理解平均数、方差的计算公式,灵活应用x +y =2和x 2+y 2=10进行整体求解是提高解题速度的关键.题型三 综合应用题【例题3】对划艇运动员甲、乙二人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6次测试,测得他们最大速度(m/s)的数据如下:甲:27,38,30,37,35,31; 乙:33,29,38,34,28,36.根据以上数据,试判断他们谁更优秀.分析: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值与方差,然后加以比较并作出判断.反思:判断甲、乙两运动员成绩的优劣,通常用平均数和方差作为标准来比较,当平均数相同时,还应考察他们的成绩波动情况(方差),以达到判断上的合理性和全面性.1(2011广东汕头期中,6)若某校高一年级8个班参加合唱比赛的得分如茎叶图所示,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 .91.5和91.5B .91.5和92C .91和91.5D .92和922甲、乙两台机床同时生产一种零件,现要检验它们的运行情况,统计10天中两台机床每天出的次品数分别为甲:0,1,0,2,2,0,3,1,2,4;乙:2,3,1,1,0,2,1,1,0,1.则出次品数较少的为( ).A .甲B .乙C .相同D .不能比较3已知一个样本中含有5个数据3,5,7,4,6,则样本方差为( ). A .1 B .2 C .3 D .44已知一组数据x 1,x 2,…,x n 的方差是a ,那么另一组数据x 1-2,x 2-2,…,x n -2的方差是________.5答案:基础知识·梳理1.(1)最多 (2)不止一 集中趋势 2.(1)中间 (2)唯一 集中趋势 【做一做1】1.2 0.83.(1)x 1+x 2+…+x nn(2)平均水平 众数 中位数信息 极端值【做一做2】解:x 甲=14(65+82+80+85)=78,x 乙=14(75+65+70+90)=75,∴甲的平均成绩较好.4.(1)1n[(x 1-x )2+(x 2-x )2+…+(x n -x )2](2)平均数 大 小【做一做3】B 这100人的总成绩为5×20+4×10+3×30+2×30+1×10=300,则平均成绩为300100=3,则这100人成绩的标准差为1100[(5-3)2×20+(4-3)2×10+(3-3)2×30+(2-3)2×30+(1-3)2×10] =2105. 5.(1)1n[(x 1-x )2+(x 2-x )2+…+(x n -x )2] (2)相同 (3)[0,+∞) 【做一做4】B 方差能刻画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大小. 6.(1)大 小【做一做5】-2或4 典型例题·领悟【例题1】解:(1)平均数是5 500+5 000+3 500×2+3 000+2 500×2+2 000×3+1 500×2030=2 050(元),中位数是1 500元,众数是1 500元. (2)平均数是30 000+20 000+3 500×2+3 000+2 500×2+2 000×3+1 500×2030≈3 367(元),中位数是1 500元,众数是1 500元.(3)在这个问题中,中位数或众数均能反映该公司职工的月工资水平.因为公司中少数人的月工资与大多数人的月工资差别较大,这样导致平均数与职工整体月工资的偏差较大,所以平均数不能反映这个公司职工的月工资水平.【例题2】D ∵x +y =2,x 2+y 2=10,∴x =14(x +1+y +5)=14[(x +y )+6]=2,s 2=14[(x -2)2+(1-2)2+(y -2)2+(5-2)2]=14[(x 2+y 2)-4(x +y )+18]=14×20=5, ∴s =s 2= 5.【例题3】解:x 甲=16×(27+38+30+37+35+31)=33,s 甲2=16×[(27-33)2+(38-33)2+…+(31-33)2]=16×94≈15.7, x 乙=16×(33+29+38+34+28+36)=33,s 乙2=16×[(33-33)2+(29-33)2+…+(36-33)2]=16×76≈12.7. ∴x 甲=x 乙,s 甲2>s 乙2.这说明甲、乙二人的最大速度的平均值相同,但乙比甲更稳定,故乙比甲更优秀. 随堂练习·巩固1.A x =90+18(-1-3+3+1+6+4+0+2)=91.5.中位数=91+922=91.5.2.B x 甲=1.5,x 乙=1.2.3.B x =3+5+7+4+65=5,则方差s 2=15[(3-5)2+(5-5)2+(7-5)2+(4-5)2+(6-5)2]=2.4.a 将一组数据同时减去一个数,所得新数据的方差与原数据的方差相等.5.解:x 甲=15×(60+80+70+90+70)=74;x 乙=15×(80+60+70+80+75)=73.s 甲2=15×(142+62+42+162+42)=104;s 乙2=15×(72+132+32+72+22)=56.∵x 甲>x 乙,s 甲2>s 乙2,∴甲的平均成绩较好,乙的各门功课发展较平衡.。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一章 统计 4 数据的数字特征 4.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优质课教案_17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一章 统计 4 数据的数字特征 4.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优质课教案_17

§4.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4.2 标准差教学设计课题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含义,并掌握各自的求法。

2.了解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含义,能通过实例理解样本数据方差及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的极差方差和标准差能力目标在分析和解决具体具体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会用恰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方法,并能通过统计量对所给数据的分布情况作出合理的解释;情感目标通过对数据的数字特征意义的理解,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学习重点理解各个统计量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学习难点根据给定的数据,合理地选择统计量表示数据.导学流程阶段1认知、预习、质疑教材整理1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1.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重复出现次数_____的数称为这组数的众数,一组数据的众数可以是_____,也可以是_____.2.中位数的定义及求法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把处于_______位置的那个数(或中间两数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平均数的定义如果有n个数x1,x2,…,x n,那么x=_________________,叫作这n个数的平均数.[微体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当样本中的数据都增加相同的量时,平均数不变.( )(2)一组样本数据的众数只有一个.( )(3)样本的中位数可以有两个值.( )教材整理2 极差、方差、标准差1.标准差、方差(1)标准差的求法: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s表示.s= .(2)方差的求法:标准差的平方s2叫作方差.教(学)学习笔记s 2=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x n 是样本数据,n 是样本容量,x 是样本均值.(3)方差的简化计算公式:s 2= 2.极差一组数据的________与________的差称为这组数据的极差. 3.数字特征的意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刻画了一组数据的__________,极差、方差刻画了一组数据的__________. [微体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数据极差越小,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 ) (2)数据平均数越小,样本数据分布越集中、稳定.( ) (3)样本的标准差和方差都是正数.( ) 阶段2合作、探究、通关类型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例1、据了解,某公司的33名职工月工资(单位:元)如下: (1)求该公司职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 000元提升到20 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 500元提升到30 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什么?(精确到元)(3)你认为哪个统计量更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结合此问题谈一谈你的看法. [再练一题]1.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7名运动员的成绩如表所示:分别求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类型2方差、标准差的计算例2、甲、乙两机床同时加工直径为100 cm 的零件,为检验质量,各从中抽取6件测量,数据为: 甲:99,100,98,100,100,103; 乙:99,100,102,99,100,100. (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及方差;(2)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哪台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 [再练一题]董事长 副董事长董事 总经理 经理 管理员 职员 1 1 2 1 5 3 20 5 5005 0003 5003 0002 5002 0001 500成绩(单位:m) 1.50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人数232341112.对划艇运动员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6次测试,测得他们的最大速度(单位:m/s)的数据如下:甲:27,38,30,37,35,31; 乙:33,29,38,34,28,36.根据以上数据,试估计两人最大速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判断他们谁更优秀. [探究共研型]数据的数字特征的综合应用探究1 在一次人才招聘会上,有一家公司的招聘员告诉你“我们公司的收入水平很高”“去年,在50名员工中,最高收入达到了100万,他们年收入的平均数是3.5万”,如果你希望获得年薪2.5万元,你是否能够判断自己可以成为此公司的一名高收入者?探究2 极差与方差是怎样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 在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中,两组学生的成绩如下表:已经算得两个组的平均分都是80分.请根据你所学过的统计知识,进一步判断这两个组在这次竞赛中的成绩谁优谁劣,并说明理由. [再练一题]3.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打靶10次,每次打靶的成绩情况如图141所示:图141(1)请填写下表:(2)从下列三个不同角度对这次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①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结合看,谁的成绩好些?②从平均数和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相结合看,谁的成绩好些? ③从折线图中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走势看,谁更有潜力?阶段3体验、落实、评价1.已知一组数据为20,30,40,50,50,60,70,80,其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大小关系是( )分数 50 60 70 80 90 100 人 数甲组 2 5 10 13 14 6 乙组441621212平均数 中位数 命中9环以上的次数(含9环) 甲 7 乙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平均数<中位数<众数C.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D.众数=中位数=平均数2.样本中共有五个个体,其值分别为a,0,1,2,3.若该样本的平均数为1,则样本方差为( )A.65B.65C. 2 D.23.若某校高一年级8个班参加合唱比赛的得分如茎叶图142所示,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91.5和91.5 B.91.5和92 C.91和91.5 D.92和92图1424.某老师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收到的信件数分别为10,6,8,5,6,则该组数据的方差s2=________.5.甲、乙两名战士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分别是:甲:8,6,7,8,6,5,9,10,4,7;乙:6,7,7,8,6,7,8,7,9,5.(1)分别计算以上两组数据的平均数;(2)分别求出两组数据的方差;(3)根据计算结果,估计一下两名战士的射击情况.学习反思。

2018-2019学年高一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一章§4 数据的数字特征

2018-2019学年高一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一章§4 数据的数字特征

[核心必知]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1)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重复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的众数,一组数据的众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2)中位数的定义及求法: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把处于最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或中间两数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平均数: ①平均数的定义:如果有n 个数x 1、x 2、…、x n ,那么x =x 1+x 2+…+x nn,叫作这n 个数的平均数.②平均数的分类:总体平均数: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总体平均数. 样本平均数: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样本平均数. 2.标准差、方差 (1)标准差的求法: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s 表示.s =1nx 1-x2+x 2-x2+…+x n -x2].(2)方差的求法:标准差的平方s 2叫作方差.s 2=1n[(x 1-x )2+(x 2-x )2+…+(x n -x )2].其中,x n 是样本数据,n 是样本容量,x 是样本均值. (3)方差的简化计算公式:s 2=1n[(x 21+x 22+…+x 2n )-n x 2]=1n(x21+x22+…+x2n)-x2.3.极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称为这组数据的极差.4.数字特征的意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刻画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极差、方差刻画了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问题思考]1.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存在吗?若存在,众数是唯一的吗?提示:不一定.若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出现的次数一样多,则认为这组数据没有众数;不是,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2.如何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提示:(1)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中位数是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中间位置的那个数.(2)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为排列在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值.讲一讲1.据报道,某公司的33名职工的月工资(单位:元)如下:(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 000元提升到20 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 500元提升到30 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什么?(精确到元)(3)你认为哪个统计量更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结合此问题谈一谈你的看法.[尝试解答] (1)平均数是x=1 500+4 000+3 500+2 000×2+1 500+1 000×5+500×3+0×2033≈1 500+591=2 091(元).中位数是1 500元,众数是1 500元.(2)新的平均数是x′=1500+28 500+18 500+2 000×2+1 500+1 000×5+500×3+0×2033≈1 500+1 788=3 288(元).中位数是1 500元,众数是1 500元.(3)在这个问题中,中位数或众数均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因为公司中少数人的工资额与大多数人的工资额差别较大,这样导致平均数与中位数偏差较大,所以平均数不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1.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是最重要的量.2.众数考查各个数据出现的频率,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其众数往往更能反映问题.3.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在所给的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它的某种集中趋势.练一练1.某公司销售部有销售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月销售定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1)求这15位销售人员该月销售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2)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月销售额定为320件,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销售定额.解:(1)平均数为115(1 800×1+510×1+250×3+210×5+150×3+120×2)=320(件),中位数为210件,众数为210件.(2)不合理,因为15人中有13人的销售量未达到320件,也就是说,虽然320是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但它却不能反映全体销售人员的销售水平.销售额定为210件更合理些,这是由于210既是中位数,又是众数,是大部分人都能达到的定额.讲一讲2.甲、乙两机床同时加工直径为100 cm的零件,为了检验质量,各从中抽取6件进行测量,分别记录数据为:甲:99 100 98 100 100 103 乙:99 100 102 99 100 100 (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及方差;(2)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哪台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 [尝试解答] (1)x 甲=16(99+100+98+100+100+103)=100,x 乙=16(99+100+102+99+100+100)=100,s 2甲=16[(99-100)2+(100-100)2+(98-100)2+(100-100)2+(100-100)2+(103-100)2]=73,s 2乙=16[(99-100)2+(100-100)2+(102-100)2+(99-100)2+(100-100)2+(100-100)2]=1.(2)两台机床所加工零件的直径的平均数相同,又s 2甲>s 2乙,所以乙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在实际问题中,仅靠平均数不能完全反映问题,还要研究方差,方差描述了数据相对平均数的离散程度,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离散程度越大,数据波动性越大,稳定性就越差;方差越小,数据越集中,质量越稳定.练一练2.对划艇运动员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6次测试,测得他们的最大速度(单位:m/s)的数据如下:甲:27 38 30 37 35 31 乙:33 29 38 34 28 36根据以上数据,试估计两人最大速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判断他们谁更优秀. 解:x 甲=16×(27+38+30+37+35+31)=1986=33,s 2甲=16×[(27-33)2+(38-33)2+(30-33)2+(37-33)2+(35-33)2+(31-33)2]=946, s 甲=946≈3.96, x 乙=16×(33+29+38+34+28+36)=1986=33, s 2乙=16×[(33-33)2+(29-33)2+(38-33)2+(34-33)2+(28-33)2+(36-33)2]=766,s 乙=766≈3.56. 由上知,甲、乙两人最大速度的平均数均为33 m/s ,甲的标准差为3.96 m/s ,乙的标准差为3.56 m/s ,说明甲、乙两人的最大速度的平均值相同,但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更稳定,故乙比甲更优秀.讲一讲3.在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中,两组学生的成绩如下表:已经算得两个组的平均分都是80分.请根据你所学过的统计知识,进一步判断这两个组在这次竞赛中的成绩谁优谁劣,并说明理由.[尝试解答] (1)甲组成绩的众数为90分,乙组成绩的众数为70分,从成绩的众数比较看,甲组成绩好些.(2)x 甲=12+5+10+13+14+6(50×2+60×5+70×10+80×13+90×14+100×6)=150×4 000=80(分), x 乙=14+4+16+2+12+12(50×4+60×4+70×16+80×2+90×12+100×12)=150×4 000=80(分).s 2甲=12+5+10+13+14+6[2×(50-80)2+5×(60-80)2+10×(70-80)2+13×(80-80)2+14×(90-80)2+6×(100-80)2]=172,s 2乙=14+4+16+2+12+12[4×(50-80)2+4×(60-80)2+16×(70-80)2+2×(80-80)2+12×(90-80)2+12×(100-80)2]=256.∵s 2甲<s 2乙,∴甲组成绩较乙组成绩稳定,故甲组好些.(3)甲、乙两组成绩的中位数、平均数都是80分.其中,甲组成绩在80分以上(包括80分)的有33人,乙组成绩在80分以上(包括80分)的有26人.从这一角度看,甲组的成绩较好.(4)从成绩统计表看,甲组成绩大于等于90分的有20人,乙组成绩大于等于90分的有24人,∴乙组成绩集中在高分段的人数多.同时,乙组得满分的人数比甲组得满分的人数多6人.从这一角度看,乙组的成绩较好.要正确处理此类问题,首先要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语,全方位地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而不能习惯性地仅从样本方差的大小去决定哪一组的成绩好,像这样的实际问题还得从实际的角度去分析,如本讲的“满分人数”;其次要在恰当地评估后,组织好正确的语言作出结论.练一练3.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打靶10次,每次打靶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1)请填写下表:(2)从下列三个不同角度对这次测试结果进行分析:①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结合看,谁的成绩好些?②从平均数和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相结合看,谁的成绩好些?③从折线图中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走势看,谁更有潜力?解:(1)由图可知,甲打靶的成绩为:2,4,6,8,7,7,8,9,9,10;乙打靶的成绩为:9,5,7,8,7,6,8,6,7,7.甲的平均数是7,中位数是7.5,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是3;乙的平均数是7,中位数是7,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是1.(2)由(1)知,甲、乙的平均数相同.①甲、乙的平均数相同,甲的中位数比乙的中位数大,所以甲成绩较好.②甲、乙的平均数相同,甲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比乙多,所以甲成绩较好.③从折线图中看,在后半部分,甲呈上升趋势,而乙呈下降趋势,故甲更有潜力.【解题高手】【多解题】一个球队所有队员的身高如下(单位:cm):178, 179, 181, 182, 176, 183, 176, 180, 183, 175, 181, 185, 180, 184,问这个球队的队员平均身高是多少?(精确到1 cm) [解] 法一:利用平均数的公式计算.x -=114×(178+179+181+…+180+184)=114×2 523≈180.法二:建立新数据,再利用平均数简化公式计算. 取a =180,将上面各数据同时减去180,得到一组数据: -2,-1,1,2,-4,3,-4,0,3,-5,1,5,0,4. x -′=114×(-2-1+1+2-4+3-4+0+3-5+1+5+0+4)=114×3=314≈0.2,∴x -=x -′+a =0.2+180≈180. 法三: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 x -=114×(185×1+184×1+183×2+182×1+181×2+180×2+179×1+178×1+176×2+175×1)=114×2 523≈180.法四:建立新数据(方法同法二),再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 x -′=114×[5×1+4×1+3×2+2×1+1×2+0×2+(-1)×1+(-2)×1+(-4)×2+(-5)×1]=114×3≈0.2. ∴x -=x -′+a =0.2+180≈180.1.已知一组数据为20,30,40,50,50,60,70,80,其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大小关系是( )A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C .中位数<众数<平均数D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解析:选D 可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均为50.2.样本中共有五个个体,其值分别为a,0,1,2,3.若该样本的平均数为1,则样本方差为( )A.65 B.65C. 2 D .2 解析:选D ∵样本的平均数为1,即15×(a +0+1+2+3)=1,∴a =-1,∴样本方差s 2=15×[(-1-1)2+(0-1)2+(1-1)2+(2-1)2+(3-1)2]=2.3.若某校高一年级8个班参加合唱比赛的得分如茎叶图所示,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 .91.5和91.5B .91.5和92C .91和91.5D .92和92 解析:选A 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得87,89,90,91,92,93,94,96. 故平均数x =87+89+90+91+92+93+94+968=91.5,中位数为91+922=91.5.4.(湖南高考)如图是某学校一名篮球运动员在五场比赛中所得分数的茎叶图,则该运动员在这五场比赛中得分的方差为________.(注:方差s 2=1n[(x 1-x )2+(x 2-x )2+…+(x n -x )2],其中x 为x 1,x 2,…,x n 的平均数)解析:该运动员五场比赛中的得分为8,9,10,13,15,平均得分x =8+9+10+13+155=11,方差s 2=15[(8-11)2+(9-11)2+(10-11)2+(13-11)2+(15-11)2]=6.8.答案:6.85.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练习射击,每人打5发子弹,命中环数如下:则两人射击成绩的稳定程度是________. 解析:∵x -甲=8,x -乙=8,s 2甲=1.2,s 2乙=1.6,∴s 2甲<s 2乙.∴甲稳定性强. 答案:甲比乙稳定6.某农科所为寻找高产稳定的油菜品种,选了三个不同的油菜品种进行试验,每一品种在五块试验田试种.每块试验田的面积为0.7公顷,产量情况如下表:解:x 1=21.0 kg ,x 2=21.0 kg ,x 3=20.48 kg ;s 21=0.572,s 22=2.572,s 23=3.5976,∴x 1=x 2>x 3,s 21<s 22<s 23. ∴第一个品种既高产又稳定.一、选择题1.在某项体育比赛中,七位裁判为一选手打出的分数为:90 89 90 95 93 94 93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A .92,2B .92,2.8C .93,2D .93,2.8解析:选B 去掉最高分95和最低分89后,剩余数据的平均数为x =90+90+93+94+935=92,方差为s 2=15×[(92-90)2+(92-90)2+(93-92)2+(94-92)2+(93-92)2]=15×(4+4+1+4+1)=2.8.2.已知一组数据为-3,5,7,x,11,且这组数据的众数为5,那么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7 B .5 C .6 D .11解析:选B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5,则5出现的次数最多,∴x =5,那么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3,5,5,7,11,则中位数为5.3.如图所示,样本A 和B 分别取自两个不同的总体,它们的样本平均数分别为x A 和x B ,样本标准差分别为s A 和s B ,则( )A.x A >x B ,s A >s BB.x A <x B ,s A >s BC.x A >x B ,s A <s BD.x A <x B ,s A <s B 解析:选B A 中的数据都不大于B 中的数据,所以x A <x B ,但A 中的数据比B 中的数据波动幅度大,所以s A >s B .4.为了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某大学随机抽取30名学生参加环保知识测试,得分(十分制)如图所示,假设得分值的中位数为m e ,众数为m 0,平均数为x ,则( )A .m e =m 0=xB .m e =m 0<xC .m e <m 0<xD .m 0<m e <x解析:选D 易知中位数的值m e =5+62=5.5,众数m 0=5,平均数x =130×(3×2+4×3+5×10+6×6+7×3+8×2+9×2+10×2)≈6,所以m 0<m e <x .5.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8,方差是3.6,若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60,得到一组新数据,则所得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A .57.2 3.6B .57.2 56.4C .62.8 63.6D .62.8 3.6 解析:选D 设该组数据为x 1,x 2,…,x n ,则1n(x 1+x 2+…+x n )=2.8,1n[(x 1-2.8)2+(x 2-2.8)2+…+(x n -2.8)2]=3.6,所以,所得新数据的平均数为1n [(x 1+60)+(x 2+60)+…+(x n +60)]=1n(x 1+x 2+…+x n )+60=2.8+60=62.8.所得新数据的方差为1n[(x 1+60-62.8)2+(x 2+60-62.8)2+…+(x n +60-62.8)2]=1n[(x 1-2.8)2+(x 2-2.8)2+…+(x n -2.8)2]=3.6. 二、填空题6.一个样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0,12,13,x,17,19,21,24,其中位数为16,则x =________.解析:由中位数的定义知x +172=16,∴x =15.答案:157.某校甲、乙两个班级各有5名编号为1,2,3,4,5的学生进行投篮练习,每人投10次,投中的次数如表所示:则以上两组数据的方差中较小的一个为s 2=________. 解析:计算可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均为7, 甲班的方差s 2甲=-2+02+02+-2+025=25; 乙班的方差s 2乙=-2+02+-2+02+-25=65. 则两组数据的方差中较小的一个为s 2甲=25.答案:258.(湖北高考)某学员在一次射击测试中射靶10次,命中环数如下:7, 8,7,9,5,4,9,10,7,4则(1)平均命中环数为________;(2)命中环数的标准差为________.解析:(1)由公式知,平均数为110(7+8+7+9+5+4+9+10+7+4)=7;(2)由公式知,s 2=110(0+1+0+4+4+9+4+9+0+9)=4⇒s =2.答案:(1)7 (2)2 三、解答题9.为了了解市民的环保意识,某校高一(1)班50名学生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一天调查了各自家庭丢弃旧塑料袋的情况,有关数据如下表:(1)求这50户居民每天丢弃旧塑料袋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2)求这50户居民每天丢弃旧塑料袋的标准差.解:(1)平均数x=150×(2×6+3×16+4×15+5×13)=18550=3.7.众数是3,中位数是4.(2)这50户居民每天丢弃旧塑料袋的方差为s2=150×[6×(2-3.7)2+16×(3-3.7)2+15×(4-3.7)2+13×(5-3.7)2]=150×48.5=0.97,所以标准差s≈0.985.10.某校甲班、乙班各有49名学生,两班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满分100分)统计如下表:(1)请你对下面的一段话给予简要分析:甲了85分,在班里算是上游了!”(2)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对这两个班的测验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解:(1)由中位数可知,85分排在第25名之后,从名次上讲,85分不算是上游.但也不能单以班的小刚回家对妈妈说:“昨天的数学测验,全班平均79分,得70分的人最多,我得名次来判断学习成绩的好坏,小刚得了85分,说明他对这阶段的学习内容掌握较好.(2)甲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为87分,说明高于或等于87分的学生占一半以上,而平均分为79分,标准差很大,说明低分也多,两极分化严重,建议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多给一些帮助;乙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和平均分均为79分,标准差小,说明学生成绩之间差别较小,成绩很差的学生少,但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很少,建议采取措施提高优秀率.。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一章 统计 4 数据的数字特征 4.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优质课教案_7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一章 统计 4 数据的数字特征 4.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优质课教案_7

《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这个基础上高中阶段还将进一步学习标准差,并在学习中不断地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在具体的问题中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合适的数字特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不同数字特征的意义,并能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字特征来表达数据的信息。

(2)通过实例理解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标准差。

在实际问题中,可以学会用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方法,并能结合统计量对所给数据的分布情况作出合理的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统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体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及各学科问题的方法,认识数学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计算数据的标准差,并理解掌握各个统计量的计算和意义作用。

难点:根据给定的数据,合理地选择统计量表示数据。

四、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利用一些实际生活的数据统计图片让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茎叶图,并对他们适用的范围和作用掌握2、新知引人数据的特征除了利用统计图表外,还可以利用一些统计量来表示,比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极差、方差、标准差等来表示。

问题1:什么是平均数?它的意义是什么?解析:平均数就是一组数据的平均,代表该组数的平均水平。

设有n 个数据x1 ,x2, …,xn,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问题2:什么是中位数?它的意义是什么?解析: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时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来描述其集中趋势.问题3:什么是众数?它的意义是什么?解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反映了数据的集中趋势. 问题4:什么是极差?它的意义是什么?解析:极差是一组数据中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的差.反映该组数据差异情况.问题5:什么是方差?它的意义是什么?解析:方差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反映了数据的波动情况.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方差越小,nx x x x n +++= 21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设有n 个数据x1,x2,…,xn ,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问题6:什么是标准差?它的意义是什么?解析:标准差就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的算术平方根.可以刻画数据的稳定程度.3、巩固新知例1:这是本届世界杯第一轮比赛结果,计算该届世界杯一场比赛进球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及标准差。

北师大版必修3 1.4 数据的数字特征 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3    1.4 数据的数字特征   学案

4数据的数字特征考纲定位重难突破1.掌握各种基本数字特征的概念、意义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2.要重视数据的计算,体会统计思想.重点:各种数据特征的意义以及计算.难点: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统计量表达数据的信息.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页[自主梳理]统计量⎩⎪⎪⎪⎪⎨⎪⎪⎪⎪⎧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若x1,x2,…,x n为n个样本,则平均数x-=x1+x2+…+x nnW.中位数: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若个数是奇数,位于中间的数为中位数,若个数是偶数,中位数为位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W.众数:一组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的量⎩⎪⎨⎪⎧极差: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方差:s2=(x1-x-)2+(x2-x-)2+…+(x n-x-)2n.标准差:s=s2=(x1-x-)2+(x2-x-)2+…+(x n-x-)2n.[双基自测]1.下列能刻画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A.平均数B.方差C.中位数D.众数解析:方差能刻画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大小.答案:B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数据2,4,6,8的中位数是4,6B.数据1,2,2,3,4,4的众数是2,4C.一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有可能是同一个数据D.8个数据的平均数为5,另3个数据的平均数为7,则这11个数据的平均数是8×5+7×311解析:由中位数的特征,知A中的中位数有两个是错误的,其中位数应为4+6 2=5.答案:A3.一个样本的方差s2=110[(x1-15)2+(x2-15)2+…+(x10-15)2],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与样本容量分别是________.解析:由方差的计算公式知x-=15,n=10.故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15,样本容量为10.答案:15,10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页探究一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计算及应用[典例1]据报道,某公司的33名职工的月工资(单位:元)如下:职务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经理管理员职员人数11215320工资 5 500 5 000 3 500 3 000 2 500 2 000 1 500(1)(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 000元提升到20 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 500元提升到30 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什么?(精确到元)(3)你认为哪个统计量更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结合此问题谈一谈你的看法.[解析](1)平均数是x-=1 500+4 000+3 500+2 000×2+1 500+1 000×5+500×3+0×2033≈1 500+591=2 091(元).中位数是1 500元,众数是1 500元.(2)新的平均数是x-′=1 500+28 500+18 500+2 000×2+1 500+1 000×5+500×3+0×2033≈1 500+1 788=3 288(元).中位数是1 500元,众数是1 500元.(3)在这个问题中,中位数或众数均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因为公司中少数人的工资额与大多数人的工资额差别较大,这样导致平均数与中位数偏差较大,所以平均数不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理解并掌握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概念,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注意某几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些数的算术平均数,样本平均数代表了数据更多的信息,在实际问题中计算时,应按照实际要求进行计算.1.某学校对高一年级经过初步比较后,决定从高一年级(1)(4)(8)班这三个班中推荐一个班为市级先进班集体的候选班,现对这三个班进行综合素质考评,下表是它们五项素质考评的得分表:(以分为单位,每项满分为10分)评结果的差异?并从中选择一个能反映差异的统计量将它们的得分进行排序.解析:设P 1、P 4、P 8顺次为三个班考评分的平均数; W 1、W 4、W 8顺次为三个班考评分的中位数; Z 1、Z 4、Z 8顺次为三个班考评分的众数. 则P 1=15(10+10+6+10+7)=8.6(分), P 4=15(10+8+8+9+8)=8.6(分), P 8=15(9+10+9+6+9)=8.6(分);W 1=10(分),W 4=8(分),W 8=9(分); Z 1=10(分),Z 4=8(分),Z 8=9(分).所以平均数不能反映这三个班的考评结果的差异,而用中位数(或众数)能反映差异,且W 1>W 8>W 4(或Z 1>Z 8>Z 4).探究二 方差、标准差与应用[典例2] 甲、乙两支篮球队在一次联赛中,各进行10次比赛,得分如下: 甲队:100,97,99,96,102,103,104,101,101,100. 乙队:97,97,99,95,102,100,104,104,103,102.请计算甲、乙两队的方差与标准差,并判断哪支球队发挥更为稳定. [解析] x -甲=110(100+97+…+100)=100.3,x -乙=110(97+97+…+102)=100.3,则s 2甲=110[(100-100.3)2+…+(100-100.3)2]=5.61, 则s 2乙=110[(97-100.3)2+…+(102-100.3)2]=9.21,所以甲队的标准差为s 甲= 5.61≈2.37,乙队的标准差为s 乙=9.21≈3.03. 由此可以判断甲队的得分方差小,标准差也相应较小,因此甲队在联赛中发挥更为稳定一些.在实际问题中,仅靠平均数不能完全反映问题,还要研究方差,方差描述了数据相对平均数的离散程度.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离散程度越大,数据波动性越大,稳定性越差;方差越小,数据越集中、越稳定.2.某工厂甲、乙两名工人参加操作技能培训,他们在培训期间参加的8次测试成绩记录如下:甲 95 82 88 81 93 79 84 78 乙 83 92 80 95 90 80 85 75 试比较哪个工人的成绩较好.解析:x -甲=18×(78+79+81+82+84+88+93+95)=85,x -乙=18×(75+80+80+83+85+90+92+95)=85.s 2甲=18×[(78-85)2+(79-85)2+(81-85)2+(82-85)2+(84-85)2+(88-85)2+(93-85)2+(95-85)2]=35.5,s 2乙=18×[(75-85)2+(80-85)2+(80-85)2+(83-85)2+(85-85)2+(90-85)2+(92-85)2+(95-85)2]=41.∵x -甲=x -乙,s 2甲<s 2乙, ∴甲的成绩较稳定. 综上可知,甲的成绩较好.探究三 数字特征的综合应用[典例3] 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1)请填写下表:平均数方差中位数命中9环及9环以上次数甲乙(2)①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稳定;②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③从平均数和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④从折线图上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走势看,分析谁更有潜力.[解析](1)观察折线图可得甲射击10次中靶环数分别为:9,5,7,8,7,6,8,6,7,7.将它们由小到大重排为:5,6,6,7,7,7,7,8,8,9.乙射击10次中靶环数分别为:2,4,6,8,7,7,8,9,9,10.将它们由小到大重排为:2,4,6,7,7,8,8,9,9,10.x-甲=110(5+6×2+7×4+8×2+9)=7,x-乙=110(2+4+6+7×2+8×2+9×2+10)=7,s2甲=110[(5-7)2+(6-7)2×2+(7-7)2×4+(8-7)2×2+(9-7)2]=110(4+2+0+2+4)=1.2,s2乙=110×[(2-7)2+(4-7)2+(6-7)2+(7-7)2×2+(8-7)2×2+(9-7)2×2+(10-7)2]=110(25+9+1+0+2+8+9)=5.4.根据以上的分析与计算填表如下:(2)①因为平均数相同,且s2甲<s2乙,所以甲的成绩比乙稳定.②因为平均数相同,甲的中位数<乙的中位数,所以乙的成绩比甲好些.③因为平均数相同,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甲比乙少,所以乙的成绩比甲好些.④甲成绩在平均数上下波动,而乙的成绩处于上升势头,从第四次以后就没有比甲少的情况发生,所以乙较有潜力.1.计算标准差的方法:(1)算出样本数据的平均数.(2)算出每个样本数据与样本平均数的差x i-x-(i=1,2,…,n).(3)算出(x i-x-)2(i=1,2,…,n).(4)算出(x i -x -)2(i =1,2,…,n )这n 个数的平均数,即为样本方差s 2. (5)算出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即为样本标准差s . 2.方差的计算公式:(1)s 2=1n [(x 1-x -)2+(x 2-x -)2+…+(x n -x -)2]. (2)s 2=1n (x 21+x 22+…+x 2n -n x -2). (3)s 2=1n (x 21+x 22+…+x 2n )-x -2.3.为了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某大学随机抽取30名学生参加环保知识测试,得分(十分制)如图所示,假设得分的中位数为m e ,众数为m o ,平均值为x -,则( )A .m e =m o =x -B .m e =m o <x -C .m e <m o <x -D .m o <m e <x -解析:由题意知m o =5,m e =5+62=5.5,x -=2×3+3×4+10×5+6×6+3×7+2×8+2×9+2×1030=17930,显然x ->m e >m o ,故选D. 答案:D样本数据的数字特征的综合应用[典例](本题满分12分)在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中,两组学生的成绩如下表:分数5060708090100人数甲组25101314 6 乙组441621212两个组在这次竞赛中的成绩谁优谁劣,并说明理由.[规范解答](1)甲组成绩的众数为90分,乙组成绩的众数为70分,从成绩的众数看,甲组成绩较好.2分(2)甲、乙两组成绩的中位数、平均数都是80分.其中,甲组成绩在80分以上(包括80分)的有33人,乙组成绩在80分以上(包括80分)的有26人,从这一角度看,甲组成绩较好.5分(3)s2甲=150×[2×(50-80)2+5×(60-80)2+10×(70-80)2+13×(80-80)2+14×(90-80)2+6×(100-80)2]=172.s2乙=150×[4×(50-80)2+4×(60-80)2+16×(70-80)2+2×(80-80)2+12×(90-80)2+12×(100-80)2]=256.因为s2甲<s2乙,所以甲组成绩比乙组成绩稳定,从这一角度看,甲组成绩较好.9分(4)从成绩统计表看,甲组成绩大于或等于90分的有20人,乙组成绩大于或等于90分的有24人,所以乙组成绩分布在高分段的人数较多.同时,乙组得满分的人数比甲组得满分的人数多6,从这一角度看,乙组成绩较好.12分[规范与警示](1)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评价,不仅要依据单个样本数字特征,还要综合考虑样本分布的影响,养成从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2)本题仅涉及一些简单的样本数字特征的计算,但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要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会令人束手无策.要正确解答这道题,首先要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语,全方位地进行评价,如本题中的“满分人数”.注意要在恰当的评估后,组织正确的语言作出结论.[随堂训练]对应学生用书第13页1.已知一组数据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1,0,4,x,6,15且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那么数据的众数为()A.5B.6C.4 D.5.5解析:由中位数定义得x+42=5,∴x=6,∴数据的众数为6.答案:B2.某学习小组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得100分的有1人,95分的有1人,90分的有2人,85分的有4人,80分和75分的各有1人,则该小组成绩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A.85,85,85 B.87,85,86C.87,85,85 D.87,85,90解析:由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可知,平均数x-=1×100+1×95+2×90+4×85+1×80+1×751+1+2+4+1+1=87;因为得85分的有4人,所以众数是85;把成绩由大到小排列为100,95,90,90,85,85,85,85,80,75,故中位数是85.答案:C3.已知数据a,a,b,c,d,b,c,c,且a<b<c<d,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______,中位数为________,平均数为________.解析:这8个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a,a,b,b,c,c,c,d.c出现的次数最多,故众数为c,中间的两个数为b,c,故中位数为b+c2,平均数为2a+2b+3c+d8.答案:c b+c22a+2b+3c+d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必知]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1)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重复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的众数,一组数据的众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2)中位数的定义及求法: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把处于最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或中间两数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平均数: ①平均数的定义:如果有n 个数x 1、x 2、…、x n ,那么x =x 1+x 2+…+x nn,叫作这n 个数的平均数.②平均数的分类:总体平均数: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总体平均数. 样本平均数: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样本平均数. 2.标准差、方差 (1)标准差的求法: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s 表示.s =1nx 1-x2+x 2-x2+…+x n -x2].(2)方差的求法:标准差的平方s 2叫作方差.s 2=1n[(x 1-x )2+(x 2-x )2+…+(x n -x )2].其中,x n 是样本数据,n 是样本容量,x 是样本均值. (3)方差的简化计算公式:s 2=1n[(x 21+x 22+…+x 2n )-n x 2]=1n(x21+x22+…+x2n)-x2.3.极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称为这组数据的极差.4.数字特征的意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刻画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极差、方差刻画了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问题思考]1.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存在吗?若存在,众数是唯一的吗?提示:不一定.若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出现的次数一样多,则认为这组数据没有众数;不是,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2.如何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提示:(1)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中位数是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中间位置的那个数.(2)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为排列在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值.讲一讲1.据报道,某公司的33名职工的月工资(单位:元)如下:(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 000元提升到20 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 500元提升到30 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是什么?(精确到元)(3)你认为哪个统计量更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结合此问题谈一谈你的看法.[尝试解答] (1)平均数是x=1 500+4 000+3 500+2 000×2+1 500+1 000×5+500×3+0×2033≈1 500+591=2 091(元).中位数是1 500元,众数是1 500元.(2)新的平均数是x′=1500+28 500+18 500+2 000×2+1 500+1 000×5+500×3+0×2033≈1 500+1 788=3 288(元).中位数是1 500元,众数是1 500元.(3)在这个问题中,中位数或众数均能反映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因为公司中少数人的工资额与大多数人的工资额差别较大,这样导致平均数与中位数偏差较大,所以平均数不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1.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是最重要的量.2.众数考查各个数据出现的频率,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其众数往往更能反映问题.3.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在所给的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它的某种集中趋势.练一练1.某公司销售部有销售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月销售定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1)求这15位销售人员该月销售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2)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月销售额定为320件,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销售定额.解:(1)平均数为115(1 800×1+510×1+250×3+210×5+150×3+120×2)=320(件),中位数为210件,众数为210件.(2)不合理,因为15人中有13人的销售量未达到320件,也就是说,虽然320是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但它却不能反映全体销售人员的销售水平.销售额定为210件更合理些,这是由于210既是中位数,又是众数,是大部分人都能达到的定额.讲一讲2.甲、乙两机床同时加工直径为100 cm的零件,为了检验质量,各从中抽取6件进行测量,分别记录数据为:甲:99 100 98 100 100 103 乙:99 100 102 99 100 100 (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及方差;(2)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哪台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 [尝试解答] (1)x 甲=16(99+100+98+100+100+103)=100,x 乙=16(99+100+102+99+100+100)=100,s 2甲=16[(99-100)2+(100-100)2+(98-100)2+(100-100)2+(100-100)2+(103-100)2]=73,s 2乙=16[(99-100)2+(100-100)2+(102-100)2+(99-100)2+(100-100)2+(100-100)2]=1.(2)两台机床所加工零件的直径的平均数相同,又s 2甲>s 2乙,所以乙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在实际问题中,仅靠平均数不能完全反映问题,还要研究方差,方差描述了数据相对平均数的离散程度,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离散程度越大,数据波动性越大,稳定性就越差;方差越小,数据越集中,质量越稳定.练一练2.对划艇运动员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6次测试,测得他们的最大速度(单位:m/s)的数据如下:甲:27 38 30 37 35 31 乙:33 29 38 34 28 36根据以上数据,试估计两人最大速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判断他们谁更优秀. 解:x 甲=16×(27+38+30+37+35+31)=1986=33,s 2甲=16×[(27-33)2+(38-33)2+(30-33)2+(37-33)2+(35-33)2+(31-33)2]=946, s 甲=946≈3.96, x 乙=16×(33+29+38+34+28+36)=1986=33,s 2乙=16×[(33-33)2+(29-33)2+(38-33)2+(34-33)2+(28-33)2+(36-33)2]=766, s 乙=766≈3.56. 由上知,甲、乙两人最大速度的平均数均为33 m/s ,甲的标准差为3.96 m/s ,乙的标准差为3.56 m/s ,说明甲、乙两人的最大速度的平均值相同,但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更稳定,故乙比甲更优秀.讲一讲3.在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中,两组学生的成绩如下表:已经算得两个组的平均分都是80分.请根据你所学过的统计知识,进一步判断这两个组在这次竞赛中的成绩谁优谁劣,并说明理由.[尝试解答] (1)甲组成绩的众数为90分,乙组成绩的众数为70分,从成绩的众数比较看,甲组成绩好些.(2)x 甲=12+5+10+13+14+6(50×2+60×5+70×10+80×13+90×14+100×6)=150×4 000=80(分), x 乙=14+4+16+2+12+12(50×4+60×4+70×16+80×2+90×12+100×12)=150×4 000=80(分).s 2甲=12+5+10+13+14+6[2×(50-80)2+5×(60-80)2+10×(70-80)2+13×(80-80)2+14×(90-80)2+6×(100-80)2]=172,s 2乙=14+4+16+2+12+12[4×(50-80)2+4×(60-80)2+16×(70-80)2+2×(80-80)2+12×(90-80)2+12×(100-80)2]=256.∵s 2甲<s 2乙,∴甲组成绩较乙组成绩稳定,故甲组好些.(3)甲、乙两组成绩的中位数、平均数都是80分.其中,甲组成绩在80分以上(包括80分)的有33人,乙组成绩在80分以上(包括80分)的有26人.从这一角度看,甲组的成绩较好.(4)从成绩统计表看,甲组成绩大于等于90分的有20人,乙组成绩大于等于90分的有24人,∴乙组成绩集中在高分段的人数多.同时,乙组得满分的人数比甲组得满分的人数多6人.从这一角度看,乙组的成绩较好.要正确处理此类问题,首先要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语,全方位地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而不能习惯性地仅从样本方差的大小去决定哪一组的成绩好,像这样的实际问题还得从实际的角度去分析,如本讲的“满分人数”;其次要在恰当地评估后,组织好正确的语言作出结论.练一练3.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打靶10次,每次打靶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1)请填写下表:(2)从下列三个不同角度对这次测试结果进行分析:①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结合看,谁的成绩好些?②从平均数和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相结合看,谁的成绩好些?③从折线图中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走势看,谁更有潜力?解:(1)由图可知,甲打靶的成绩为:2,4,6,8,7,7,8,9,9,10;乙打靶的成绩为:9,5,7,8,7,6,8,6,7,7.甲的平均数是7,中位数是7.5,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是3;乙的平均数是7,中位数是7,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是1.(2)由(1)知,甲、乙的平均数相同.①甲、乙的平均数相同,甲的中位数比乙的中位数大,所以甲成绩较好.②甲、乙的平均数相同,甲命中9环及9环以上的次数比乙多,所以甲成绩较好.③从折线图中看,在后半部分,甲呈上升趋势,而乙呈下降趋势,故甲更有潜力.【解题高手】【多解题】一个球队所有队员的身高如下(单位:cm):178, 179, 181, 182, 176, 183, 176, 180,183, 175, 181, 185, 180, 184,问这个球队的队员平均身高是多少?(精确到1 cm)[解] 法一:利用平均数的公式计算. x -=114×(178+179+181+…+180+184)=114×2 523≈180.法二:建立新数据,再利用平均数简化公式计算. 取a =180,将上面各数据同时减去180,得到一组数据: -2,-1,1,2,-4,3,-4,0,3,-5,1,5,0,4. x -′=114×(-2-1+1+2-4+3-4+0+3-5+1+5+0+4)=114×3=314≈0.2,∴x -=x -′+a =0.2+180≈180. 法三: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 x -=114×(185×1+184×1+183×2+182×1+181×2+180×2+179×1+178×1+176×2+175×1)=114×2 523≈180. 法四:建立新数据(方法同法二),再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 x -′=114×[5×1+4×1+3×2+2×1+1×2+0×2+(-1)×1+(-2)×1+(-4)×2+(-5)×1]=114×3≈0.2. ∴x -=x -′+a =0.2+180≈180.1.已知一组数据为20,30,40,50,50,60,70,80,其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大小关系是( )A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C .中位数<众数<平均数D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解析:选D 可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均为50.2.样本中共有五个个体,其值分别为a,0,1,2,3.若该样本的平均数为1,则样本方差为( )A.65 B.65C. 2 D .2 解析:选D ∵样本的平均数为1,即15×(a +0+1+2+3)=1,∴a =-1,∴样本方差s 2=15×[(-1-1)2+(0-1)2+(1-1)2+(2-1)2+(3-1)2]=2.3.若某校高一年级8个班参加合唱比赛的得分如茎叶图所示,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 .91.5和91.5B .91.5和92C .91和91.5D .92和92 解析:选A 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得87,89,90,91,92,93,94,96. 故平均数x =87+89+90+91+92+93+94+968=91.5,中位数为91+922=91.5.4.(湖南高考)如图是某学校一名篮球运动员在五场比赛中所得分数的茎叶图,则该运动员在这五场比赛中得分的方差为________.(注:方差s 2=1n[(x 1-x )2+(x 2-x )2+…+(x n -x )2],其中x 为x 1,x 2,…,x n 的平均数)解析:该运动员五场比赛中的得分为8,9,10,13,15,平均得分x =8+9+10+13+155=11,方差s 2=15[(8-11)2+(9-11)2+(10-11)2+(13-11)2+(15-11)2]=6.8.答案:6.85.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练习射击,每人打5发子弹,命中环数如下:则两人射击成绩的稳定程度是________. 解析:∵x -甲=8,x -乙=8,s2甲=1.2,s2乙=1.6,∴s2甲<s2乙.∴甲稳定性强.答案:甲比乙稳定6.某农科所为寻找高产稳定的油菜品种,选了三个不同的油菜品种进行试验,每一品种在五块试验田试种.每块试验田的面积为0.7公顷,产量情况如下表:解:x1=21.0 kg,x2=21.0 kg,x3=20.48 kg;s21=0.572,s22=2.572,s23=3.5976,∴x1=x2>x3,s21<s22<s23.∴第一个品种既高产又稳定.一、选择题1.在某项体育比赛中,七位裁判为一选手打出的分数为:90 89 90 95 93 94 93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 A.92,2 B.92,2.8 C.93,2 D.93,2.8解析:选 B 去掉最高分95和最低分89后,剩余数据的平均数为x=90+90+93+94+935=92,方差为s2=15×[(92-90)2+(92-90)2+(93-92)2+(94-92)2+(93-92)2]=15×(4+4+1+4+1)=2.8.2.已知一组数据为-3,5,7,x,11,且这组数据的众数为5,那么数据的中位数是( ) A.7 B.5 C.6 D.11解析:选B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5,则5出现的次数最多,∴x=5,那么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3,5,5,7,11,则中位数为5.3.如图所示,样本A和B分别取自两个不同的总体,它们的样本平均数分别为x A和x B,样本标准差分别为s A和s B,则( )A.x A >x B ,s A >s BB.x A <x B ,s A >s BC.x A >x B ,s A <s BD.x A <x B ,s A <s B 解析:选B A 中的数据都不大于B 中的数据,所以x A <x B ,但A 中的数据比B 中的数据波动幅度大,所以s A >s B .4.为了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某大学随机抽取30名学生参加环保知识测试,得分(十分制)如图所示,假设得分值的中位数为m e ,众数为m 0,平均数为x ,则( )A .m e =m 0=xB .m e =m 0<xC .m e <m 0<xD .m 0<m e <x 解析:选D 易知中位数的值m e =5+62=5.5,众数m 0=5,平均数x =130×(3×2+4×3+5×10+6×6+7×3+8×2+9×2+10×2)≈6,所以m 0<m e <x .5.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8,方差是3.6,若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60,得到一组新数据,则所得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A .57.2 3.6B .57.2 56.4C .62.8 63.6D .62.8 3.6 解析:选D 设该组数据为x 1,x 2,…,x n ,则1n(x 1+x 2+…+x n )=2.8,1n[(x 1-2.8)2+(x 2-2.8)2+…+(x n -2.8)2]=3.6,所以,所得新数据的平均数为1n [(x 1+60)+(x 2+60)+…+(x n +60)]=1n(x 1+x 2+…+x n )+60=2.8+60=62.8.所得新数据的方差为1n[(x 1+60-62.8)2+(x 2+60-62.8)2+…+(x n +60-62.8)2]=1n[(x 1-2.8)2+(x 2-2.8)2+…+(x n -2.8)2]=3.6. 二、填空题6.一个样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0,12,13,x,17,19,21,24,其中位数为16,则x =________.解析:由中位数的定义知x +172=16,∴x =15.答案:157.某校甲、乙两个班级各有5名编号为1,2,3,4,5的学生进行投篮练习,每人投10次,投中的次数如表所示:则以上两组数据的方差中较小的一个为s 2=________. 解析:计算可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均为7, 甲班的方差s 2甲=-2+02+02+-2+025=25; 乙班的方差s 2乙=-2+02+-2+02+-25=65. 则两组数据的方差中较小的一个为s 2甲=25.答案:258.(湖北高考)某学员在一次射击测试中射靶10次,命中环数如下:7, 8,7,9,5,4,9,10,7,4则(1)平均命中环数为________;(2)命中环数的标准差为________. 解析:(1)由公式知,平均数为110(7+8+7+9+5+4+9+10+7+4)=7;(2)由公式知,s 2=110(0+1+0+4+4+9+4+9+0+9)=4⇒s =2.答案:(1)7 (2)2 三、解答题9.为了了解市民的环保意识,某校高一(1)班50名学生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一天调查了各自家庭丢弃旧塑料袋的情况,有关数据如下表:(1)求这50户居民每天丢弃旧塑料袋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2)求这50户居民每天丢弃旧塑料袋的标准差.解:(1)平均数x=150×(2×6+3×16+4×15+5×13)=18550=3.7.众数是3,中位数是4.(2)这50户居民每天丢弃旧塑料袋的方差为s2=150×[6×(2-3.7)2+16×(3-3.7)2+15×(4-3.7)2+13×(5-3.7)2]=150×48.5=0.97,所以标准差s≈0.985.10.某校甲班、乙班各有49名学生,两班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满分100分)统计如下表:(1)请你对下面的一段话给予简要分析:甲了85分,在班里算是上游了!”(2)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对这两个班的测验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解:(1)由中位数可知,85分排在第25名之后,从名次上讲,85分不算是上游.但也不能单以班的小刚回家对妈妈说:“昨天的数学测验,全班平均79分,得70分的人最多,我得名次来判断学习成绩的好坏,小刚得了85分,说明他对这阶段的学习内容掌握较好.(2)甲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为87分,说明高于或等于87分的学生占一半以上,而平均分为79分,标准差很大,说明低分也多,两极分化严重,建议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多给一些帮助;乙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和平均分均为79分,标准差小,说明学生成绩之间差别较小,成绩很差的学生少,但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很少,建议采取措施提高优秀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