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4_CH8离散时间系统函数H(z)与系统特性

合集下载

离散时间信号及其Z变换

离散时间信号及其Z变换

离散时间信号及其Z变换离散时间信号是信号与时间变量在一系列离散时间点上取值的函数,它在数字信号处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离散时间信号与连续时间信号类似,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数学工具进行分析和处理。

其中,Z变换是离散时间信号的重要工具之一。

离散时间信号是在一系列离散时间点上取值的函数,这些离散时间点可以是整数、实数或复数。

离散时间信号通常用序列表示,即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值的集合。

离散时间信号可以是有限长度的,也可以是无限长度的。

离散时间信号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通信、控制系统、数字图像处理等。

在通信系统中,信号可以是传输数据的形式,例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等。

在控制系统中,离散时间信号可以作为控制信号,用于调整系统的状态和输出。

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图像可以被表示为二维离散时间信号,通过对其进行处理,可以实现图像的增强、压缩等功能。

Z变换是一种重要的工具,能够将离散时间信号从时域转换到复频域。

Z变换本质上是一种数学变换,它将离散时间信号转换为复平面上的函数。

Z变换的定义是通过对离散时间信号的每个样本点进行加权求和得到。

离散时间信号的Z变换可以表示为:X(z) = ∑[x(n) * z^(-n)] (n从负无穷到正无穷)其中,X(z)是离散时间信号X(n)的Z变换,x(n)是离散时间信号X(n)在时间点n上的取值,z是复平面上的变量。

通过Z变换,我们可以将离散时间信号转换到复频域,从而可以进行频域分析和处理。

在Z平面上,可以通过观察X(z)的性质来分析离散时间信号的频域特性,例如振幅谱、相位谱等。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Z变换进行逆变换,将离散时间信号恢复到时域。

Z变换的性质包括线性性、平移性、时域乘法、频域卷积等。

这些性质使得Z变换在信号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Z变换,我们可以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频率响应、脉冲响应等。

此外,Z变换还可以用来设计离散时间系统,例如数字滤波器的设计等。

总结来说,离散时间信号及其Z变换在数字信号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动控制原理离散系统知识点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离散系统知识点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离散系统知识点总结自动控制原理中的离散系统是指在时间域和数值范围上都是离散的系统。

在离散系统中,信号是以离散时间点的形式传递和处理的。

本文将对自动控制原理离散系统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离散系统的概念、离散信号与离散系统的数学表示、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等。

一、离散系统的概念与特点离散系统是指系统输入、输出和状态在时间上都是以离散的方式存在的系统。

与连续系统相比,离散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 离散时间:离散系统的输入、输出和状态是在离散时间点上采样得到的,而不是连续的时间信号。

2. 离散数值:离散系统的输入、输出和状态都是以离散数值的形式存在的,而不是连续的模拟数值。

二、离散信号与离散系统的数学表示离散信号是指在离散时间点上采样得到的信号。

离散系统可以通过离散信号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

常见的离散系统数学表示方法有差分方程和离散时间传递函数。

1. 差分方程表示:差分方程是通过离散时间点上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离散系统的。

差分方程可以是线性的或非线性的,可以是时不变的或时变的。

2. 离散时间传递函数表示:离散时间传递函数描述了离散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类似于连续时间传递函数。

离散时间传递函数可以通过Z变换得到。

三、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离散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的输出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有限范围内,而不是无限增长或震荡。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是自动控制原理中的重要内容。

1. 稳定性分析: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判断系统的极点位置来进行分析。

若系统的所有极点都位于单位圆内,则系统是稳定的;若存在至少一个极点位于单位圆外,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2. 稳定性设计:若离散系统不稳定,可以通过调整系统的参数或设计控制器来实现稳定性。

常见的稳定性设计方法包括PID控制器调整、根轨迹设计等。

四、离散系统的性能指标与优化离散系统的性能指标与优化是指通过调整控制器参数或控制策略,使离散系统的性能得到优化。

离散时间系统与z变换简介

离散时间系统与z变换简介

离散时间系统与z变换简介离散时间系统是一种在时间轴上以离散方式运行的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信号的取样是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的,而不是连续地采样。

离散时间系统可以用于模拟实际世界中的许多系统,如数字信号处理、数字滤波器和控制系统等。

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表达通常使用z变换。

z变换是一种将离散时间信号转换为复平面上的函数的变换。

它与连续时间系统中的拉普拉斯变换类似,但在z变换中,时间是用离散的步长表示的。

z变换将离散时间系统中的差分方程转换为复平面上的代数表达式,从而方便了对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在离散时间系统中,信号和系统的运算通常使用差分方程进行描述。

差分方程是一种递推关系,它将当前时间步的输入和输出与其之前的时间步的输入和输出之间建立起关联。

z变换提供了一种将这些差分方程转换为代数方程的方法,从而可以更方便地分析系统的特性。

使用z变换,可以计算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稳定性和传输函数等重要性质。

频率响应描述了系统对不同频率输入的响应。

稳定性判断了系统是否能够产生有界的输出,而传输函数则表示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总结来说,离散时间系统是一种以离散方式运行的系统,可以使用z变换进行数学建模和分析。

z变换将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转换为复平面上的函数,方便了对系统的频率响应、稳定性和传输函数等特性进行研究。

离散时间系统和z变换在数字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离散时间系统是现代通信、信号处理、控制系统等领域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离散时间系统可以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离散采样,以特定的时间间隔获取信号的采样值,从而实现在离散时间点上对信号进行处理和操作。

与连续时间系统不同,离散时间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号在时间上都是离散的。

离散时间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常常采用差分方程描述。

差分方程是一种递推关系,它表达了当前时间步的输入和输出与之前时间步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在离散时间系统中,z变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

z变换将离散时间信号转换为复平面上的函数,从而方便了对离散时间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分析。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教程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教程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教程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是一门重要的信号与系统理论课程,它在现代信息处理、通信和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教程将介绍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分析方法,帮助读者建立对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首先,我们来了解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概念。

离散时间信号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的数字信号,它在时间上以离散的方式变化。

离散时间信号可以用数学表示为一个序列,每个序列值对应一个离散时间点上的信号强度。

离散时间信号的特性包括有界性、统一性和周期性。

有界性表示信号在某一区间内取有限的值,统一性表示信号在整个时间范围上都存在,周期性表示信号以一定的间隔重复出现。

离散时间系统是对离散时间信号进行处理和变换的系统。

离散时间系统可以用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组来描述。

常见的离散时间系统包括差分方程、差分方程组、差分方程的状态空间表示等。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时域分析主要通过对信号和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总响应进行分析来研究其特性。

频域分析则通过傅里叶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等方法,将信号和系统转换到频域中进行分析。

在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教程中,还会介绍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性质,如单位样本序列、单位阶跃序列、单位冲激响应等。

同时,会引入一些经典的离散时间系统,如差分方程、滤波器等,通过实例来说明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最后,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还与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存在一定的联系。

在这方面,我们将介绍采样定理和离散化方法,以及连续时间系统与离散时间系统之间的转换关系。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是信号与系统理论中的重要分支,它为我们理解和分析数字信号的产生、传输和处理提供了基础。

通过学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分析方法,读者将能够掌握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巧,为将来的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在现代信息处理、通信和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教程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教程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教程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教程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是数字信号处理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离散时间信号是在离散时间点上取值的信号,而离散时间系统则是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和变换的设备或算法。

本文将介绍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常用的变换方法和应用。

一、离散时间信号离散时间信号是在离散时间点上取值的函数,离散时间点一般用整数表示。

例如,对于一个音频信号,可以按照每秒采集多少个样本来表示离散时间点。

离散时间信号可以表示为x(n),其中n为离散时间点。

离散时间信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例如周期性、能量与功率、线性性等。

周期性是指信号具有重复的特征,可以表示为x(n)=x(n+N),其中N为周期。

能量与功率是用来描述信号的能量和功率大小的,能量表示信号的总能量,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信号的平均功率。

线性性是指信号满足线性叠加原理,即若有两个信号x1(n)和x2(n),则对应的线性组合也是一个信号。

二、离散时间系统离散时间系统是对离散时间信号进行处理和变换的设备或算法。

离散时间系统可以表示为y(n)=T[x(n)],其中T为系统的变换操作。

常见的离散时间系统有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系统)、卷积系统和差分方程系统等。

LTI系统是指具有线性性和时不变性的系统,线性性表示系统满足线性叠加原理,时不变性表示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不随时间变化。

卷积系统是通过卷积操作实现信号的处理和变换的系统,可以将输入信号与系统的冲击响应进行卷积运算得到输出信号。

差分方程系统是通过差分方程描述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求解差分方程得到输出信号。

三、离散时间变换离散时间变换是将离散时间信号从一个表示域转换到另一个表示域的方法。

常见的离散时间变换有傅里叶变换、Z变换和小波变换等。

傅里叶变换是将离散时间信号从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的方法,可以将信号分解成一系列不同频率的正弦和余弦波的叠加。

Z变换是将离散时间信号从时间域转换到复平面的方法,可以得到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

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差分方程的Z 域解序言描述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为差分方程。

求解差分方程是我们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一个重要途径。

求解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有两种方法:• 时域方法——第七章中介绍,烦琐 • z 变换方法• 差分方程经z 变换→代数方程; • 可以将时域卷积→频域(z 域)乘积; • 部分分式分解后将求解过程变为查表;• 求解过程自动包含了初始状态(相当于0-的条件)。

一.应用z 变换求解差分方程步骤一.步骤(1)对差分方程进行单边z 变换(移位性质 );(2)由z 变换方程求出响应Y (z ) ; (3) 求Y (z ) 的反变换,得到y (n ) 。

例8-7-1(原教材例7-10(2))解:方程两端取z 变换()0.9(1)0.05()(1)1,y n y n u n y --=-=已知系统的差分方程表达式为若边界条件求系统的完全响应。

()()()10.910.051zY z z Y z y z -⎡⎤-+-=⎣⎦-例8-7-2 已知系统框图列出系统的差分方程。

求系统的响应 y (n )。

解:(1) 列差分方程,从加法器入手(2)(3)差分方程两端取z 变换,利用右移位性质()()()()20.910.0510.90.9y z z Y z z z z -=+---()1210.9Y z A z A zz z z =+--()1210.9Y z A z A z zz z =+--120.5 0.45A A ==()0.50.4510.9Y z z z z z z =+--()()()0.50.450.9 0n y n n =+⨯≥()()()()⎩⎨⎧==<≥-=010,0002y y n n n x n ()()()()()13122x n x n y n y n y n +-----=()()()()()12213 -+=-+-+n x n x n y n y n y 所以()()151,224y y -=--=()()()()1,2,1,0z y y y y --用变换求解需要用由方程迭代出()()()()()()12131212Y z z Y z y z Y z z y y ---⎡⎤⎡⎤++-++-+-⎣⎦⎣⎦a.由激励引起的零状态响应即零状态响应为b.由储能引起的零输入响应即零输入响应为c.整理(1)式得全响应注意()()()1 01221=-+++=-x z z z z z ()[]2123121zs ++=++--z z zz z Y ()()2zs 22z Y z z =+()()()()()n u n n y z Y n21zs zs-+=↔2n ≥-(对都成立)()[]()()()221312231121zi ------=++---y y y z z z z Y ()()()()1223121zi +++-=++--=z zz z z z z z z Y ()()()()1223zi zi ≥-+--=↔n n y z Y nn()()()()22112221212+++++=++=z B z B z A z z z z Y ()()()()222122d d !121221-=-=⎥⎦⎤⎢⎣⎡+++⋅-=z z z z z B ()()2222212 +-++-++=z z z z z Y 所以()()2222212+-+-+=z zz z z z z Y ()()()()()0 22212≥-+---=n n n y n n n 122,2A B ==-()()()2212zY z z z =++2(),2()n azna u n a z a ↔=--验证 由方程解y (n )表达式可以得出y (0)=0, y (1)=0,和已知条件一致。

离散时间系统与z变换ppt课件

离散时间系统与z变换ppt课件
( 2 ) 对 左 边 序 列 ( n<0 存 在 ) , | z|<R+ 收 敛 , 且 R+ 是 左边序列的极点。
(3) 若X(z)不只一个极点,则找与 收敛域相重的那个极点,对右边序列, 最外极点之外的区域为收敛域;对左 边序列,最内极点之内的区域为收敛 域,如图2-31所示。
(4) 对双边序列,若在左边序列的 收敛域存在重叠部分,则这重叠部分 就是它的收敛域。若不存在重迭部分, 则z变换不存在。
对于一个序列x(n),其z变换的定义为

X(z) x(n)zn n
其中z为复变量,也可记作Z[x(n)] =X(z)。式(2-49)的定义也称为双边z 变换; 相应的还有单边z变换。
对于所有的序列或所有的z值,z变换 并不总是收敛的。对于任意给定的序列, 使z变换收敛的z值集合称作收敛区域:{Z: X(z)存在}=收敛区域。
(5) argXej argXej , 即 怕 应 是 奇 函 数 。
(6) XenRe[X(ej)],xe(n)是 偶 序 列 部 分 。
Xo(n)jIm[X(ej)],xo(n)是 奇 序 列 部 分 。
2.5 离散信号的z变换
1.z变换的定义及其收敛域
2.系统传递函数H(z)的频域表示
描述线性非移变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N
M
ajy(nj)bix(ni)
j0
i0
对上式方程两边取z变换为
N
M
ajzjY(z) biziX(z)
j0
i0
M
M
Y X((zz))iN 0a bijzz ij
bizi

i0 N
图2-28连续和离散信号的傅氏变换

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系统的频率响应.ppt

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系统的频率响应.ppt

k 1
令 cm e j cm me jm
dk e j dk lke jk
则频率响应的
M
m
幅度:
H (e j ) K
m1 N
lk
幅角:
k 1
M
N
arg[H (e j )] arg[K ] m k (N M )
m1
k 1
• 零点位置影响凹谷点的位置与深度
• 零点在单位圆上,谷点为零 • 零点趋向于单位圆,谷点趋向于零
零点:zi
ae
j
2 M
i,i
1, 2,..., M
1
极点:z 0, (M 1)阶,z a处零极点相消
当输入为 (n),则输出为h(n)
an 0 n M 1
h(n)
0
其它n
5、IIR系统和FIR系统
无限长单位冲激响应(IIR)系统: 单位冲激响应h(n)是无限长序列
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FIR)系统: 单位冲激响应h(n)是有限长序列
M 1
aM 1x(n M 1) ak x(n k )
k 0
这就是M 1个单元延时及M 个抽头加权后
相加所组成的电路,常称之为横向滤波器,
求其频率响应。
解:令x(n) (n),两边取z变换
M 1
H(z) akzk
k 0
1
aM zM 1 az1
zM aM zM 1(z a)
z 0
H(z)须从单位圆到 的整个z域内收敛 即系统函数H(z)的全部极点必须在单位圆内
例:一系统的极点有:
0.2e j / 4 , 0.2e j / 4 , 0.4, 2e j /6 , 2e j /6 , 1.5 问什么情况下,系统为因果系统,

离散时间系统分析

离散时间系统分析

离散时间系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分析是指对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特性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离散时间信号是在时间上是离散的,而连续时间信号则是在时间上是连续的。

离散时间系统是指对离散时间信号进行输入输出变换的系统。

离散时间系统分析主要包括对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表示、性质、分析和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离散时间信号的表示离散时间信号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进行表示和描述。

常用的表示方法包括序列表示法和函数表示法。

序列表示法是离散时间信号的一种常见表示方式,它将离散时间信号看作是一个序列,表示为一个有序的数值列表。

序列可以分为有限序列和无限序列两种。

有限序列表示了在有限时间内的信号取值,而无限序列表示了在无限时间内的信号取值。

函数表示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离散时间信号的表示方式,它使用数学函数来描述信号的取值。

函数表示法更加灵活,可以表示各种复杂的离散时间信号,如周期序列、随机信号等。

离散时间系统的性质离散时间系统可以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和分析。

其中包括线性性、时不变性、因果性和稳定性等。

线性性是指系统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如果系统满足输入信号的线性性质,那么对于任意输入信号x1(n)和x2(n),以及对应的输出信号y1(n)和y2(n),系统将满足以下性质:•线性叠加性: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有系统对于输入信号ax1(n)+bx2(n)的输出为ay1(n)+by2(n)。

时不变性是指系统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系统满足输入信号的时不变性质,那么对于任意输入信号x(n)和对应的输出信号y(n),如果将输入信号延时d个单位时间,那么对应的输出信号将也会延时d个单位时间。

因果性是指系统的输出只取决于当前和过去的输入值,不受未来输入值的影响。

如果系统满足输入信号的因果性质,那么对于任意n的值,系统的输出信号y(n)只取决于输入信号x(n)及其过去的值。

稳定性是指系统的输出有界,不会无限增长。

如果系统满足输入信号的稳定性质,那么对于任意有界输入序列,输出序列也将是有界的。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
序列相加减(线性加权)后,所得序列z变换的ROC,有 可能比原序列z变换的ROC大。位移特性常用来分析单边 周期信号,单边周期信号总具有相似的形式。
8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 Z 域分析 p 16
例: F(z) = 1/(za) |z| a 求f [k]。 解:
1 F ( z) z 1 1 az
z 例: (3) u[k ] , z 3 z 3
k
类似于傅氏、拉氏变换的尺度变换特性。
1 1 s L f (at ) F ( j ) f (at ) F ( ), a a a a
F
8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 Z 域分析 p 18
a 0, a 0
例*:求aksin(0k) u[k] 的z变换及收敛域
1 cos 0 z 1 1 2 z 1 cos 0 z 2 sin 0 z 1 1 2 z 1 cos 0 z 2
五、单边z变换的主要性质
f [k ] F ( z), z R f
f1[k ] F1 ( z), z R f 1
1 2
sin 0 z 1 za 2 2 z 1 cos 0 z 2
8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 Z 域分析 p 19
五、单边z变换的主要性质
4. z域微分特性(时域线性加权)
dF ( z ) kf [k ] z dz
Z
Z Rf
m d m d F ( z) Z m m 或写成 : ( z ) F ( z ) k f [k ] ( z ) m dz dz
2 2
8 离散信号与系统的 Z 域分析 p 13
五、单边z变换的主要性质
2. 位移特性(记忆)
因果序列的位移

824信号与系统专业课主要考点

824信号与系统专业课主要考点

一、通信原理:1.希尔伯特变换、解析信号、频带信号与带通系统、随机信号的功率谱分析、窄带平稳高斯过程。

2.模拟调制:DSB-SC、AM、SSB、VSB、FM的基本原理、频谱分析、抗噪声性能分析。

3.数字基带传输:数字基带基带信号,PA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析;数字基带信号的接收,匹配滤波器,误码率分析;码间干扰的概念,奈奎斯特准则,升余弦滚降,最佳基带系统,眼图,均衡的基本原理,线路码型的作用和编码规则,部分响应系统,符号同步算法的基本原理4.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信号空间及最佳接收理论,各类数字调制(包括OOK、2FSK、PSK、2DPSK,QPSK、DQPSK、OQPSK、MASK、MPSK、MQAM)的基本原理、频谱分析、误码性能分析,载波同步的基本原理。

5.信源及信源编码:信息熵、互信息;哈夫曼编码;量化(量化的概念、量化信噪比、均匀量化),对数压扩,A率13折线编码、TDM;6.信道及信道容量:信道容量(二元无记忆对称信道、AWGN信道)的分析计算,多径衰落方面的概念(平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时延扩展、相干带宽、多普勒扩展、相干时间)7.信道编码: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纠错检错、汉明距,线性分组码,循环码、CRC,卷积码的编码和Viterbi译码;8.扩频通信及多址通信:沃尔什码及其性质,m序列的产生及其性质,m序列的自相关特性,扩频通信、DS-CDMA及多址技术、扰码二、信号与系统:1.绪论信号与系统概念,信号的描述、分类和典型信号,信号运算,奇异信号,信号的分解系统的模型及其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系统分析方法。

2.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微分方程式的建立、求解,起始点的跳变,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系统冲激响应求法,利用卷积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卷积的图解法,卷积的性质。

3.傅里叶变换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频谱结构和频带宽度,傅里叶变换---频谱密度函数,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时域抽样定理。

L24_CH8离散时间系统函数H(z)与系统特性

L24_CH8离散时间系统函数H(z)与系统特性

b0 + b1 z −1 + L + bn −1 z − ( n −1) + bn z − n 1 + a1 z −1 + L + a n −1 z −( n −1) + a n z − n
-
-
-
z域框图
二、离散系统的模拟框图 离散系统的模拟框图
2. 级联型结构
将系统函数分解为一阶或二阶相乘的形式, 即
3 + 0.5 z − 1.5 z = (1 − 0.5 z −1 ) 2 (1 + 0.5 z −1 )
−1 −2
H(z)
−2
2.5 − 1.25 z − 0.5 z H ( z) = 1 − 0.25 z − 2
−1
二、零极点与时域特性
H ( z) = bm z m + bm −1 z m −1 + L + b1 z + b0 z n + a n −1 z n −1 + L + a1 z + a 0
n
( z − r1 )( z − r2 ) L ( z − rm ) = = bm ( z − z1 )( z − z 2 ) L ( z − z n ) h[k ] = ∑ ki ( zi ) k −1 u[k − 1]
i =1 n

i =1
ki z − zi
系统的时域特性主要取绝于系统的极点
二、零极点与时域特性
一、系统的基本联接
2. 系统的并联
F (z )
Y (z )
F (z )
Y (z )
Y ( z ) = H 1 ( z ) X ( z ) + H 2 ( z ) X ( z ) = [ H 1 ( z ) + H 2 ( z )]F ( z )

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理论知识介绍

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理论知识介绍

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理论知识介绍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是数字信号处理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其研究对象是以离散时间为变量的信号和系统。

在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理论中,信号的变量只在离散时间点上取值,而系统对信号的处理也是在离散时间点上进行的。

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研究为数字信号处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工具。

离散时间信号可以表示为x(n),其中n是一个整数,代表信号的时间变量。

离散时间信号可以是有限长度的序列,也可以是无限长度的序列。

离散时间信号的幅度可以是实数或复数,表示信号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取值。

离散时间信号可以用图形表示,横轴表示时间变量n,纵轴表示信号的幅度。

离散时间信号有几个重要的性质。

1. 周期性:如果对于某个正整数N,有x(n) = x(n+N),那么离散时间信号是周期性的,其最小周期是N。

2. 偶对称性:如果对于任意的n,有x(n) = x(-n),那么离散时间信号是偶对称的。

3. 奇对称性:如果对于任意的n,有x(n) = -x(-n),那么离散时间信号是奇对称的。

4. 单位冲激响应:单位冲激响应是一个离散时间信号h(n),在n=0时为1,其他时间点为0。

单位冲激响应在离散时间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用来表示系统对单位冲激信号的响应。

离散时间系统是对离散时间信号进行处理的数学模型。

离散时间系统可以是线性系统或非线性系统。

线性系统具有叠加性和比例性质,即对于系统的输入信号x1(n)和x2(n),系统的输出信号y1(n)和y2(n),有以下关系:1. 叠加性: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是可叠加的,即y(n) = y1(n) + y2(n)。

2. 比例性: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是可比例的,即y(n) =k1y1(n) = k2y2(n),其中k1和k2是常数。

离散时间系统可以用差分方程表示:y(n) = a0x(n) + a1x(n-1) + ... + an-1x(1) + anx(0),其中ai是系统的系数。

离散时间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也可以用离散时间卷积进行描述:y(n) = x(n) * h(n),其中*表示离散时间卷积运算,h(n)是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特性分析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特性分析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特性分析离散时间系统是指输入和输出均为离散时间信号的系统,如数字滤波器、数字控制系统等。

时域分析是研究系统在时间上的响应特性,包括系统的稳定性、响应速度、能否达到稳态等。

在时域分析中,我们通常关注系统的单位采样响应、阶跃响应和脉冲响应。

1. 单位采样响应单位采样响应是指当输入信号为单位脉冲序列时,系统的输出响应。

在时间域上,单位脉冲序列可以表示为:$$ u[n] = \begin{cases}1 & n=0\\ 0 & n \neq 0\end{cases} $$系统的单位采样响应可以表示为:$$ h[n] = T\{ \delta[n]\} $$其中,$T\{\}$表示系统的传输函数,$\delta[n]$表示单位脉冲序列。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借助系统的差分方程求得系统的单位采样响应。

对于一种具有一阶差分方程的系统,其单位采样响应可以表示为:2. 阶跃响应其中,$\alpha$为系统的传递常数。

3. 脉冲响应脉冲响应是指当输入信号为任意离散时间信号时,系统的输出响应。

其主要思路是通过将任意输入信号拆解成单位脉冲序列的线性组合,进而求得系统的输出响应。

设输入信号为$x[n]$,系统的脉冲响应为$h[n]$,则系统的输出信号$y[n]$可以表示为:$$ y[n] = \sum_{k=-\infty}^{\infty} x[k]h[n-k] $$在实际计算中,通常采用卷积算法实现脉冲响应的计算,即将输入信号和脉冲响应进行卷积运算。

总之,时域特性分析是对离散时间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时的基础。

对于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系统,需要综合考虑其时域和频域特性,进而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结构、控制算法等来实现系统的优化设计。

数字信号处理复习题——DSP资源整合

数字信号处理复习题——DSP资源整合

数字信号处理参考习题一、选择题1、()n σ的z 变换是 A 。

A. 1B.()ωσC. ()ωπσ2D. π22、用双线性变法进行IIR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从s 平面向z 平面转换的关系为s= C 。

A. 1111z z z --+=-B. 1111z z z ---=+sC. 11211z z T z ---=+D. 11211z z T z --+=- 3、序列()n x 1的长度为4,序列x 2(n )的长度为3,则它们线性卷积的长度是 ,5 点圆周卷积的长度是 B 。

A. 5, 5B. 6, 5C. 6, 6D. 7, 54、若正弦序列x(n)=sin(30n π/120)是周期的,则周期是N= D 。

A. 2πB. 4πC. 2D. 85、在N=32的基2时间抽取法FFT 运算流图中,从x(n)到X(k)需 B 级蝶形运算过程。

A. 4B. 5C. 6D. 36、X(n)=u(n)的偶对称部分为( A )。

A . ()2/n 1/2σ+ B. ()n 1σ+ C. ()n 2σ D. ()()n σ-n u7、 下列关系正确的为( B )。

A . ∑=-=n k k n n u 0)()(δ B. ∑∞=-=0)()(k k n n u δC . ∑-∞=-=n k k n n u )()(δ D. ∑∞-∞=-=k k n n u )()(δ 8、下面描述中最适合离散傅立叶变换DFT 的是( B )A .时域为离散序列,频域也为离散序列B .时域为离散有限长序列,频域也为离散有限长序列C .时域为离散无限长序列,频域为连续周期信号D .时域为离散周期序列,频域也为离散周期序列9、脉冲响应不变法( B)A.无混频,线性频率关系 B.有混频,线性频率关系C.无混频,非线性频率关系 D.有混频,非线性频率关系10、双线性变换法( C )A.无混频,线性频率关系 B.有混频,线性频率关系C.无混频,非线性频率关系 D.有混频,非线性频率关系11、对于序列的傅立叶变换而言,其信号的特点是( D )A.时域连续非周期,频域连续非周期 B.时域离散周期,频域连续非周期C.时域离散非周期,频域连续非周期 D.时域离散非周期,频域连续周期12、设系统的单位抽样响应为h(n),则系统因果的充要条件为( C )A.当n>0时,h(n)=0 B.当n>0时,h(n)≠0C.当n<0时,h(n)=0 D.当n<0时,h(n)≠013、若一模拟信号为带限,且对其抽样满足奈奎斯特条件,则只要将抽样信号通过( A )即可完全不失真恢复原信号。

ch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

ch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
(2) z的有理函数表示
H (z)z(N M )b a 0 0zzM N b a 1 1 z zM N 1 1 b aM N
系统函数
系统函数H(z)的表示方式
(3) 零点、极点和增益常数表示
H (z ) k(N z M ) (z z ( 1 )z ) z ((2 ) (z z (M )) (z p ( 1 )z ) p ((2 ) )(z p (N ))
例: 试求下面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形式二阶因子形式。 H(z)z30.8zz2 3 0 0..1 0zz6 40.128
%Determination of the factored form and %the second order section form of a % rational z-transform b =[1 0 0.04 0]; a =[1 -0.8 0.16 -0.128]; [z,p,k]=tf2zp(b,a); disp('Zeros are at'); disp(z); disp('Poles are at'); disp(p); disp('Gain constant');disp(k); sos=zp2sos(z,p,k); disp('Second-order sections'); disp(real(sos));
离散系统z域分析
离散系统函数H(z) 差分方程和系统函数H(z) 系统函数H(z)的表示方式 利用MATLAB求解不同表示形式的系统函数 系统函数与系统稳定性 简单数字滤波器
系统函数
系统函数H(z)
对于离散LTI系统: y[k]=x [k]*h[k] Y(z)=H(z)X(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极点与时域特性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一、系统函数
1. 定义
系统在零状态条件下,输出的z变换式 与输入的z变换式之比,记为H(z)。
H ( z) =
Z { y f [k ]} Z { f [k ]}
=
Yf ( z) F ( z)
一、系统函数
2. H(z)与h[k]的关系 与 的关系
δ [k]
h[k]
例:试判断下面因果LTI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1 H ( z) = (1 − 0.5 z −1 )(1 − 1.5 z −1 )
解:
从收敛域看 该因果系统的收敛域为|z|>1.5 收敛域不包含单位圆,故系统不稳定。 从极点看 系统的极点为z1=0.5, z2=1.5 极点z2=1.5在单位圆外,故系统不稳定。

x[ k − 2 ]

x [ k − n + 1] x [ k − n ]
D

bn
a1 a2
a n −1 an
时域框图
二、离散系统的模拟框图 离散系统的模拟框图
1. 直接型结构 H ( z ) =
b0 b1 bn-1 F(z) ∑ X(z) z -1 a1 a n-1 an z-1 z-1X(z) z-1 z-1 z-n+1X(z) bn z -nX(z) ∑ Y(z)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z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
离散时间信号的z 离散时间信号的z域分析 离散时间系统的z 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离散时间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 离散时间系统的模拟
系统函数H(z)与系统特性 系统函数 与系统特性
系统函数H(z) 系统函数
系统函数的定义 H(z)与h[k]的关系 z域求零状态响应 求H(z)的方法
Z { y f [ k ]}
yf [k] = δ [k]*h[k] = h[k ] ]*h [
Z {h[ k ]} H ( z) = = = Z {h[ k ]} Z {δ [ k ]} 1
H (z) = Z{h[k]}
h[k ] = Z −1[ H ( z )]
一、系统函数
3. 求零状态响应
f [k] F(z) yf [k] = f [k]*h[k] Yf (z) = F(z)H(z)
一、系统的基本联接
2. 系统的并联
F (z )
Y (z )
F (z )
Y (z )
Y ( z ) = H 1 ( z ) X ( z ) + H 2 ( z ) X ( z ) = [ H 1 ( z ) + H 2 ( z )]F ( z )
一、系统的基本联接
3. 反馈环路
F (z )
E (z )
H(z) = H1(z) H2(z) ….. Hn(z)
画出每个子系统直接型模拟流图,然后将各 子系统级联。
F(z)
H 1(z)
H 2(z)
H n(z)
Y(z)
二、离散系统的模拟框图 离散系统的模拟框图
3. 并联型结构
将系统函数分解为一阶或二阶相加的形式, 即
H(z) = H1(z) +H2(z) + …. +Hn(z)
5 1 1 Y ( z) = − − −1 −1 2 1 − 0.5 z (1 − 0.5 z ) 1 + 0.5 z −1
3 + 0.5 z −1 − 1.5 z −2 = (1 − 0.5 z −1 ) 2 (1 + 0.5 z −1 )
例: 一LTI离散系统,其初始状态为y[−1]=8,y[−2]=2,
b0 + b1 z −1 + L + bn −1 z − ( n −1) + bn z − n 1 + a1 z −1 + L + a n −1 z −( n −1) + a n z − n
-
-
-
z域框图
二、离散系统的模拟框图 离散系统的模拟框图
2. 级联型结构
将系统函数分解为一阶或二阶相乘的形式, 即
h[k] H(z)
一、系统函数
4. 求H(z)的方法 的方法
① 由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求解:H(z)=Z{h[k]} ② 由定义式
H ( z) = Z { y f [k ]} Z { f [k ]}
③ 由系统的差分方程写出H(z)
例: 一LTI离散系统,其初始状态为y[−1]=8,y[−2]=2,
Y (z )
Y ( z) = E ( z)K ( z)
E ( z ) = F ( z ) − β ( z )Y ( z )
K ( z) Y ( z) = F ( z) 1 + β ( z)K ( z)
K ( z) H ( z) = 1 + β ( z)K ( z)
二、离散系统的模拟框图 离散系统的模拟框图
n
H1(z)
H2(z)
二、离散系统的模拟框图 离散系统的模拟框图
1. 直接型结构
系统可以看成两个子系统的级联
H1 ( z) = 1
1+ ∑a j z− j
j =1
n
X ( z) = F ( z)
H 2 ( z ) = ∑ bi z
i =0
n
−i
Y ( z) = X ( z)
描述这两个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1. 直接型结构
设差分方程中的 m=n,即
y[k ] + ∑ a j y[k − j ] = ∑ bi Hale Waihona Puke [k − i ]nn
H ( z) =
bi z −i ∑ 1+ ∑ a j z− j
j =1 i =0 n
j =1 n
i =0
=
1 1+ ∑ a j z− j
j =1 n
.∑ bi z −i
i =0
当输入x[k]= (0.5)ku[k]时,输出响应为 y[k]= 4(0.5)ku[k]− 0.5k(0.5)k−1 u[k−1]−(−0.5)ku[k] 求系统函数H(z)。
解:对于初始状态为y[−1]=8, y[−2]=2的一般二阶系统
b0 + b1 z −1 + b2 z −2 − 8a1 − 2a2 − 8a2 z −1 Y ( z) = X ( z) + −1 −2 −1 −2 1 + a1 z + a2 z 1 + a1 z + a2 z
当输入x[k]= (0.5)ku[k]时,输出响应为 y[k]= 4(0.5)ku[k]− 0.5k(0.5)k−1 u[k−1]−(−0.5)ku[k] 求系统函数H(z)。
解:
y[k ] = 5(0.5) k u[k ] − (k + 1)(0.5) k u[k ] − (−0.5) k u[k ]
3 + 0.5 z − 1.5 z = (1 − 0.5 z −1 ) 2 (1 + 0.5 z −1 )
−1 −2
H(z)
−2
2.5 − 1.25 z − 0.5 z H ( z) = 1 − 0.25 z − 2
−1
二、零极点与时域特性
H ( z) = bm z m + bm −1 z m −1 + L + b1 z + b0 z n + a n −1 z n −1 + L + a1 z + a 0
x[k ] + ∑ a j x[k − j ] = f [k ]
j =1 n
y[k ] = ∑ bi x[k − i ]
i =0
n
二、离散系统的模拟框图 离散系统的模拟框图
1. 直接型结构
b0
b1
b2
f [k ]
+
+ + +
y[ k ]

+ +
b n −1

− −
x[ k ]
− −

D

D
x [ k − 1]
画出每个子系统直接型模拟流图,然后将各 子系统并联。 H1(z)
F(z)
H2(z) Hn(z)

Y(z)
例:已知
试作其直接形式,并联形式及级联形式的模拟框图。
3 + 3.6 z −1 + 0.6 z −2 H ( z) = 1 + 0.1z −1 − 0.2 z − 2
解: 1)直接型
3 3.6 f[k]
例*:试判断下面LTI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和因果性
1 H ( z) = (1 − 0.5 z −1 )(1 − 1.5 z −1 )
解: 系统可能的收敛域为
|z| <0.5, 0.5 < |z| < 1.5 , |z| > 1.5 1) |z| <0.5,ROC不含单位圆 系统不稳定、非因果 2) 0.5 < |z| < 1.5 ,ROC包含单位圆 系统稳定、 非因果 3) |z| > 1.5 ROC不含单位圆 系统不稳定、 因果
离散系统H(z)与h[k]关系 离散系统 与 关系
Im(z )
k
k
k
×
k
j
×
−1
|r|
× × ×
×
×
× ×
θ
×1 ×
×
k
Re(z )
k
×
−j
k
k
k
三、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定理: 离散LTI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定理:
k = −∞


h[k ] < ∞
由H(z)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H(z)的收敛域包含单位圆则系统稳定。因果 系统的极点全在单位圆内则该系统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