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俄罗斯服务业发展情况比较分析
从俄罗斯产业结构看中俄两国贸易前景
![从俄罗斯产业结构看中俄两国贸易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68c639c80c22590102029dd7.png)
从俄罗斯产业结构看中俄两国贸易前景摘要:一国产业结构构成对对外贸易具有内生制约作用。
俄罗斯产业结构呈现微弱的高级化和不合理化趋势,其对外贸易囿于产业结构的约束,资源、能源为主的贸易结构将不会出现较大改观。
而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必然对外贸易的高端化发展。
俄罗斯对我出口具有较小的可替代性,但中国在对俄的贸易将面对低端市场价格优势逐渐消失,高端市场又面对与欧洲国家竞争的局面,贸易前景不容乐观。
关键词:产业结构中俄贸易贸易前景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一个传承历史发展而又转化既有状态的过程。
一国产业结构状况对外决定贸易成为刚性因素。
对于产业结构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即产业结构对一国贸易结构具有内生约束作用,贸易则是对国内优势产业的对外反映。
曲文轶(2008)认为两国产业结构对双方经济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决定了自发贸易的空间,即产业互补,具体而言就是,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交换俄罗斯的资源密集型产品;而是引发了两国经济合作的长期可持续性。
”李汉君(2010)利用2002~2009年中俄贸易商品结构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对俄贸易商品中“机电产品所占比重逐步增加,纺织品及原材料和鞋靴类商品所占比重逐步下降”,而俄对中国出口商品“以能源、原材料为主,而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中俄贸易结构的对策。
从产业结构视角对两国贸易进行分析,对两国贸易前景正是本文的切入点。
俄罗斯产业结构是对前苏联畸形产业结构的继承与发展。
前苏联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的指引下,形成了以重、化工业支柱的第二产业过于庞大,而农业和服务业相对落后的产业格局。
从1992年俄罗斯进行“激进式”改革之后,俄国经济就进入了全面崩溃状态,各产业处于停滞状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能源价格的上涨,俄罗斯通过能源贸易使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其增长是在产业结构微弱高级化与较大不合理性的基础上实现的。
俄罗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俄罗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d8f153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9.png)
俄罗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俄罗斯作为一个拥有庞大市场和丰富资源的大国,其国际服务贸易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俄罗斯的国际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的数据,近年来俄罗斯的服务出口额逐年增长。
2019年,俄罗斯的服务出口额达到了102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
这主要得益于俄罗斯在能源、金融、信息技术、旅游等领域的服务出口不断增加。
俄罗斯的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过去,俄罗斯的服务贸易主要以传统的资源出口为主,而现在,随着俄罗斯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俄罗斯的服务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俄罗斯的服务出口中,金融、信息技术、旅游等新兴服务行业的比重逐渐增加,这些新兴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俄罗斯的国际服务贸易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俄罗斯积极推动国际服务贸易合作。
俄罗斯与许多国家签订了服务贸易合作协议,为俄罗斯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国际贸易环境。
例如,俄罗斯与中国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双方在金融、电信、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俄罗斯还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为俄罗斯的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然而,俄罗斯国际服务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俄罗斯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对较弱,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俄罗斯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这限制了俄罗斯服务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风险也给俄罗斯的国际服务贸易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例如,一些国家对俄罗斯的服务贸易采取了限制措施,这对俄罗斯的服务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促进俄罗斯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俄罗斯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俄罗斯政府加大了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和升级。
其次,俄罗斯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合作,拓展服务贸易的市场空间。
另外,俄罗斯还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执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中俄两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探析
![中俄两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68932fbcd126fff7050bf1.png)
直 呈 现 下 降 趋 势 。但 是 2 0 0 8年 全 球 金 融 危 机 爆 发 后 。 中 国 服 务 贸 易
的进 出 口额 受 到 了 一 定 程 度 的 影 响 ,进 出 口额 都 出 现 了 同 比 下 降 的 局
面。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并不平衡 , 进 出口主要集中在运输 、 旅 游 及 其 他 商业 等 传统 服 务 业 .其 中 运 输 和 旅 游 的进 出 口总 额 几 乎 占 中 国 服 务 业 进 出 口总额 的 一 半 ; 而建筑 、 金融 、 通讯 、 计 算 机 等 服 务 业 所 占 比 例 相 对
冯明 杨 婷婷
三、 中 俄 两 国 服 务 贸 易 的 国 际 竞 争 力 比 较 ( 一) 中俄 囤 际 市 场 占 有率 比较 分 析
衡量 一 个 国 家 服务 贸 易 国 际 地位 的 一 个 重 要 指 标 是 其 国 际 市 场 占 有率 , 即该 国 服 务 出 口 占世 界 服务 总 出 1 2 1 的 比例 。 它 反 映 了一 国 服 务 出 口的整体竞争力 , 用公 式表示为 : 服 务 出 口 的 国 际 市 场 占有 率= 服 务 出
较 大 的进 步 。 俄 罗 斯 的服 务 贸易 行 业 总体 规 模 也 呈 现逐 步 增 长 的 趋 势 , 2 0 0 4年俄 罗 斯 服 务 贸 易 的进 出 口总 额 为 5 3 9亿 美 元 .到 2 0 0 7年 已 经
增长至 9 8 5亿美元 , 虽然 净出 口额也和中 国一样一 直为贸易逆差 。 但 是
口总 额 , 世 界服 务 出 口总 额 。 由公 式 可 以 看 出 , 比重 越 大 。 说明服务出 口 的竞 争 力 越 强 。 近年来 , 中 国 和 俄 罗 斯 服 务 贸 易 出 口的 国 际 市 场 占 有 率
俄罗斯市场分析
![俄罗斯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a436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7.png)
俄罗斯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俄罗斯是欧亚大陆上最大的国家,拥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丰富的资源。
该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能源、冶金、机械创造、农业和服务业等领域。
本文将对俄罗斯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市场规模、消费趋势、竞争环境和发展机会等方面。
二、市场规模俄罗斯是世界上人口第九多的国家,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俄罗斯的人口超过1.4亿人,其中城市人口占比较高。
俄罗斯的GDP在过去几年稳步增长,估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因此,俄罗斯市场具有巨大的商机和潜力。
三、消费趋势俄罗斯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质和个性化的产品。
他们对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有很高的要求,并愿意为其支付更高的价格。
此外,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俄罗斯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消费者对时尚、健康和环保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因此,企业在进入俄罗斯市场时应注重产品质量和市场定位。
四、竞争环境俄罗斯市场竞争激烈,特殊是在一些主要城市。
当地企业和国际品牌都在争夺市场份额。
在某些行业,本土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他们更了解当地市场和消费者需求。
然而,国际品牌在品质和创新方面通常更具竞争力。
因此,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并与当地合作火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五、发展机会尽管俄罗斯市场竞争激烈,但仍存在一些发展机会。
以下是一些潜在的机会领域:1. 能源行业: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该行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投资者可以考虑与当地能源公司合作,开展能源项目。
2. 农业和食品格业:俄罗斯对农产品和食品的进口需求很高。
优质的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健康食品在俄罗斯市场有良好的销售前景。
3. 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俄罗斯的电子商务市场正在快速发展。
投资者可以考虑在电子商务领域投资,并提供便捷的在线购物服务。
4. 旅游业: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开辟旅游业可以带来可观的收益。
六、市场进入策略进入俄罗斯市场需要制定合适的市场进入策略。
中国对俄投资合作现状:规模、构成、投资行业与合作方式分析.docx
![中国对俄投资合作现状:规模、构成、投资行业与合作方式分析.docx](https://img.taocdn.com/s3/m/b61e1d69b9f3f90f76c61bdf.png)
中国对俄投资合作现状:规模、构成、投资行业与合作方式分析中国对俄投资合作现状:规模、构成、投资行业与合作方式分析2011-5-22 9:41:23中俄资讯网经济与管理2011 年第 5 期作者高欣·近年来,中俄经贸关系总体发展顺利,即使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大方向仍不会改变。
作为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投资合作越来越受到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当前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规模和质量均快速增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但与双边贸易额相比规模不大,仍处在起步阶段。
2009年 6 月 17 日,俄罗斯与中国两国元首批准了《俄中投资合作规划纲要》,将大力促进中俄相互投资作为中俄经贸合作的重点。
因此,深入研究当前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点,可以准确把握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动向,从而更好地促进中俄投资合作。
·一、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现状· (一)中国对俄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化分析·中国商务部统计显示,截至2009 年末,中国企业累计对俄罗斯直接投资22.2 亿美元。
从1992 年以来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进程来看(如图 1 所示),起伏较大。
·俄罗斯联邦独立以来,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流量1992—1995 年一直呈大幅下降趋势。
尤其是1995 年,中国批准的对俄投资企业仅为 1 家,中方投资额仅为 5 万美元,跌至历史最低点。
从1996 年中俄两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开始,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开始螺旋上升,虽然跌宕起伏,但呈缓慢回升态势。
1997年俄罗斯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当年中国批准对俄投资企业7家,中方投资额 119.2 万美元,较1996 年上升了 1 390%。
但 1997 年下半年开始的俄罗斯金融危机使得经济增长势头很快消失, 1998 年和 1999 年中国对俄投资分别为250 万美元和 380 万美元,增势放缓,投资规模仍然很小。
俄罗斯经济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俄罗斯经济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11ac99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1e.png)
俄罗斯经济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其经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一直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国内外制裁、石油价格下跌等因素都对俄罗斯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
本文将对俄罗斯经济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探讨。
让我们来看看俄罗斯经济的现状问题。
俄罗斯经济一直以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为主要特征,而且这一情况在近年来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占俄罗斯总出口的比例高达70%,这使得俄罗斯对国际市场的波动非常敏感。
尤其是在2014年,由于国际油价暴跌以及西方的制裁,俄罗斯经济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国内通货膨胀率一度飙升至15%以上,俄罗斯卢布贬值。
俄罗斯经济还面临着结构性问题。
俄罗斯经济结构依然以重工业为主,而现代服务业相对薄弱。
这种结构使得俄罗斯经济在面对国际市场变化时难以迅速调整,缺乏灵活性。
俄罗斯的生产率普遍较低,创新能力不足,这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俄罗斯经济的发展还受到了国际制裁的影响。
由于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问题,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包括贸易限制、金融制裁等。
这使得俄罗斯在国际贸易中受到了严重打击,出口受限,外资流入减少,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尽管俄罗斯经济面临诸多问题,但是也有不少机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俄罗斯在能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能源需求的增长,俄罗斯有望通过能源出口来稳定经济。
俄罗斯政府也在加大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力度。
近年来,俄罗斯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方案,包括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提高创新能力、鼓励民间投资等。
这些举措有望为俄罗斯经济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俄罗斯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合作伙伴。
除了与传统的欧洲、北美市场外,俄罗斯还在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合作,特别是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
这使得俄罗斯在国际贸易中多了一重保障。
俄罗斯经济还受益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总结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
![总结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ff0e673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1.png)
总结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引言经济发展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制度、自然资源、技术创新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等。
本文将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各国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
一、发达国家1. 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GDP总量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美国具有高度发达的金融、科技和制造业,并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然而,美国也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失业率上升等经济挑战。
2. 日本日本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亚洲国家之一。
日本的经济以高度发达的制造业、科技创新和出口导向型经济为特点。
然而,日本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增长乏力的挑战。
3. 德国德国是欧洲大陆最大的经济体,其以制造业和汽车工业驰名世界。
德国将创新和环保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面临着脱欧后欧盟一体化的挑战。
4. 英国英国是欧洲重要的经济体,具有发达的金融和服务业。
然而,英国由于脱欧的决定而面临着不确定性和经济调整的挑战。
二、新兴经济体1. 中国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凭借庞大的国内市场、低成本制造业和快速的技术创新,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增长。
然而,中国也面临着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和金融风险等挑战。
2. 印度印度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一个快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
印度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产业,在服务业和制造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然而,印度也面临着贫困、基础设施不足和宗教冲突等挑战。
3. 巴西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经济体,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产业。
然而,巴西也面临着腐败问题、收入不平等和高失业率等挑战。
4. 俄罗斯俄罗斯是一个重要的能源出口国和欧亚大陆的经济大国。
然而,俄罗斯也面临着石油依赖、贫富差距和制度不稳定等挑战。
5. 韩国韩国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其具有发达的科技制造业和全球领先的电子产品出口。
然而,韩国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邻国竞争的挑战。
中俄经济现状对比分析报告
![中俄经济现状对比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a0448d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69.png)
中俄经济现状对比分析报告引言中俄是两个重要的经济体,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战略地位。
本报告将对中俄两国经济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从宏观经济指标、经济结构和贸易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揭示两国经济发展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一、宏观经济指标对比GDP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截至2020年,中俄的GDP 分别为14.28万亿美元和1.46万亿美元。
从总量上看,中国的GDP远远超过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俄罗斯则位居世界第十一。
中国的GDP规模大部分是由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构成,而俄罗斯则主要依赖于能源出口。
人均收入中国的人均收入在近年来持续增长,但与俄罗斯相比仍然较低。
据统计,2019年中国的人均收入为1.02万美元,而俄罗斯则为1.45万美元。
这主要是由于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赚取高额外汇,而中国的人口众多,人均收入相对较低。
外汇储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截至2020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3.217万亿美元。
而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则相对较低,约为5.93千亿美元。
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主要是由出口创汇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导致,而俄罗斯则受制于能源价格波动和国际制裁等因素。
二、经济结构对比制造业中国的制造业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之一,占据了全球制造业总值的近三分之一。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劳动力成本低廉、产业链完整等优势。
俄罗斯的制造业相对较弱,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军工等领域。
服务业中国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根据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4.5%。
而俄罗斯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依赖于金融、零售和旅游等领域。
三、贸易情况对比进出口总额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2019年进出口总额为4.62万亿美元。
俄罗斯的进出口总额约为5千亿美元。
中国的出口主要是制造业产品和机械设备,而俄罗斯的出口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产品。
贸易伙伴中国是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俄罗斯则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中俄贸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俄贸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79719f798e9951e79b892714.png)
中俄贸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中俄两国都是世界大国,并且互为最大邻国,加强中俄经贸合作关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俄两国贸易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单一,贸易不平衡,贸易秩序混乱等影响了两国贸易的发展。
而与此同时一些积极因素正推动着这些问题逐渐解决,同时中俄贸易结合度和中俄贸易的互补性为两国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双边贸易商品结构贸易结合度易互补性普京总统2006年3月访华,出席中国“俄罗斯年”的开幕式,把中俄关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中俄两国在政治上有着许多的共同主张,在国际领域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上能够相互协调和支持。
在经济上,两国关系都重视经贸合作的发展。
中俄在经济方面成为长期的、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俄贸易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中俄贸易中的特殊因素阐述了中俄贸易的前景。
中俄贸易关系现状分析中国与俄罗斯有着长期良好的经贸合作,现阶段更是发展迅速。
200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119.3亿美元,2003年达到157.6亿美元,同比增长32.11%,到2005年,已达291.0亿美元。
尽管中俄双边的经贸合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两国贸易发展中仍然存在种种问题。
中俄双边贸易的贸易额与双方的大国地位相比仍然不匹配。
2005年1-8月中俄贸易总额仅为177.4亿美元,仅占中国贸易总额的2.0%。
两国贸易增幅虽大,但仍低于我国外贸平均增长水平,且在我国外贸比重有所下降。
贸易规模偏小客观上使得两国的贸易关系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进一步导致双边贸易额增长缓慢。
长期以来,在中俄贸易中,中方一直处于大量的逆差状态。
1992—2004年中国对俄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中方累计逆差已高达379.77亿美元。
这主要是由于中俄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及进口量所造成的。
我自俄进口的商品多为我国短缺而又需求量较大的资源性商品。
而中方出口的商品主要是轻工、纺织服装类商品,具有货值低且不稳定性的特点。
中俄经济合作发展的利弊条件分析
![中俄经济合作发展的利弊条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ada61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3.png)
!"#$%&'(#&')%*北方经一、中俄经济合作的利好条件分析(一)中俄经济结构互补性的不断优化,是两国经济合作规模的基础保障中俄两国经济合作的基础是两国经济结构的差异性和两国在各自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形成的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如图1所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最大的市场、良好的工农业基础,但是由于发展迅速,得以维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匮乏。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强有力的高科技产业基础,但是农业劳动力缺乏,轻工业基础薄弱。
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人口增长乏力是制约俄罗斯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中俄在产业结构方面互为补充,互为市场,两国潜在容量巨大,这是发展中俄经济合作的基础和前提。
现阶段俄罗斯经济追求多元化的市场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势头猛进也为两国深化发展合作奠定了基础。
中国由于自身产业结构的发展得到了有效改善和提升,从过去劳动密集型产品(轻纺类:服装、鞋帽、玩具等)的生产朝着资本密集型产品(制造业:机电产品,电子产品、交通设备)的生产转变。
近几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低附加值商品数量在逐渐减少,高附加值机电等产品的数量逐年递增,这也适应了俄罗斯消费市场提升的需要。
两国贸易互补结构的改善也是促进中俄贸易增长的动力。
(二)中俄两国关系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中俄作为友好邻邦,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友好的互访关系。
早在1996年4月,中俄两国元首在北京达成关于两国高层领导人交往机制化协议,此后每年进行一次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下设十个分委会,涵盖了能源、经贸、科技、运输、核能、金融、航天、通信、环保和民用航空技术等领域。
此外,两国在投资、规范贸易秩序、解决贸易摩擦、边境和地方经贸合作、森林开发利用等领域建立了磋商机制,双方大型企业和有实力的中介机构间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
到目前为止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已经进行了19次,每次会晤都会签署若干个合作协议和备忘录以指导、规范和发展两国相关领域的合作,特别是近五年来两国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都有了快速提升。
中俄经济合作现状、前景及对策
![中俄经济合作现状、前景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3e47947a8956bec0975e326.png)
中俄经济合作现状、前景及对策1991年底,前苏联解体,次年,中俄经济合作全面展开。
截至2009年,中俄经济合作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叶利钦时代(1992-99),普京时代(2000-08)和目前的梅德韦杰夫时代(2008-)。
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中俄经济合作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一、金融危机前的中俄经济合作概况中俄经济合作主要集中在3个领域: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其中贸易所占比重最大。
1、双边贸易是经济合作主体199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为46.3亿美元,第二年迅速上升至76.8亿美元,反映出两国强大的市场需求能力。
94年双边贸易旋即转入低谷,锐减34.2%,原因是俄“休克式”经济改革给社会以重创,支付能力趋弱,无法满足进口需求。
1999年,普京出任总理,当年俄实现粮食自给,经济开始复苏。
200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80.03亿美元,至2008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当年,已经达到568亿美元1(详见附件:表1)。
2、双边投资规模较小与贸易相比,中俄双边投资规模小,发展速度慢,涉及领域较窄。
俄对华投资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领域,投资额97年为0.18亿,05年增加到0.82亿美元。
截至08年,俄对华实际投资累计额为6.6亿美元,140余个项目。
中方对俄投资领域涉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林业、贸易、轻纺、家电、通信及服务业等。
截至08年,对俄投资项目达730余个,累计投资额为13.7亿美元。
13、双边技术合作比较滞后在技术合作方面,中方在俄主要从事工程承包、劳务输出、设计咨询三类业务。
截至05年,有效数据显示为4.5亿美元。
其中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所占比重较大,基本上集中在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涉及基础设施、建筑装修、森林采伐、农业种植等,但整体规模较小,没有形成集约优势。
二、中俄经济合作的主要特点1、总量偏小,结构不均,后劲不足2008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为568亿美元,而两国GDP 分别达到4.22万亿和1.76万亿美元,双边贸易为各自GDP 所作的直接贡献分别只有1.3%和3.2%(见附件:图1、2)。
俄罗斯经济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俄罗斯经济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a9126a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e.png)
俄罗斯经济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一、俄罗斯经济现状问题1. 国际制裁的影响自2014年以来,俄罗斯因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问题遭受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
这些制裁包括冻结资产、贸易限制等,给俄罗斯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尤其是金融领域和能源出口受到了巨大打击,导致了俄罗斯经济长期低迷。
2. 能源价格波动俄罗斯依赖能源出口,尤其是天然气和石油出口,这使得俄罗斯经济对能源价格的波动非常敏感。
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波动,俄罗斯经济也受到了影响,特别是能源领域的投资和利润受到了剧烈波动。
3. 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不力俄罗斯经济结构长期以来主要依赖于资源能源出口,而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使得俄罗斯经济缺乏动力源,对外部经济波动过于敏感。
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过大使得市场效率低下。
二、俄罗斯未来发展趋势1. 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国际关系的不断调整,俄罗斯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变化。
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崛起,俄罗斯有望加强与新兴市场的合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可能逐渐解除,这将有利于俄罗斯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2. 产业结构调整俄罗斯政府已经意识到资源型经济的弊端,正在着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俄罗斯正在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公司的支持力度。
俄罗斯还在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加强对外贸易合作,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3. 投资环境改善俄罗斯政府正在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
近年来,俄罗斯已经取消了很多对外资的限制,简化了注册和审批流程,同时还大力保护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
这样的举措将有助于俄罗斯吸引更多国际资本进入本国市场,推动经济发展。
俄罗斯经济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改革的不断推进,俄罗斯经济仍然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未来,俄罗斯有望在产业结构调整、投资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进展,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俄罗斯与中国贸易发展状况
![俄罗斯与中国贸易发展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e3ffa0e80975f46527d3e16a.png)
当前中国与俄罗斯贸易发展概况概况中俄贸易仍主要限于传统商品交易。
在俄对中国的出口中,机器设备、矿物燃料、木材、钢材、肥料、化工产品、海产品、有色金属、纸浆处于前9位,占到了95%以上的贸易份额。
俄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有机器设备、皮革制品、鞋、纺织品、针织服装、化工产品、肉类、玩具和体育器材、裘皮、果蔬制品、干果制品、粮食、陶瓷、水果、矿物燃料,这些产品占其进口总额的85%。
在双方投资方面,中国对俄累计协议投资额相当于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1.8%,相当于俄累计外资额的0.8%;俄对华累计投资额相当于俄对外投资总额去年双边贸易额的4.8%。
存在的问题1·俄罗斯人的大国心理一直相当浓厚,对过去是自己的小弟,现在GDP是自己两倍的国家,总是怀有歧视甚至敌视,同时又具有妒忌成分的心态,严重影响了双方贸易的扩大。
中国产品,在俄罗斯人的眼中,一直居于便宜,但质量差的地位,产品现象不佳,也是阻碍中国扩大出口的一大障碍,在俄罗斯建立自己强大的品牌有着迫切的要求。
先期在俄罗斯的中国商人,给人称之为“倒爷”,在中俄两国结束多年敌对关系之后率先开启了两国双边贸易的大门,也是这些“倒爷”,把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从中国倒腾到俄罗斯倾销,致使中国产品在俄罗斯人心中的美好声誉在“鸡毛服”、“一日鞋”大举登陆以后一落千丈。
2·灰色清关“灰色清关”是指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各地市场商品供应极为紧张,俄政府不得不大量从国外进口商品。
为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所谓的“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提供运输和清关捆绑在一起的“一站式”服务。
这种服务也常被称为“包机包税”、“包车包税”或“包柜包税”。
这种方式对到俄罗斯做生意的商人的有利之处是进口手续简便,货主只要向“清关公司”缴纳一笔费用,自己不用与海关打任何交道,“清关公司”就会把所有俄罗斯海关报关手续办好。
目前,俄罗斯在同土耳其、韩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等许多国家的贸易实践中,也都广泛使用“灰色清关”。
中国与俄罗斯经济对比ppt课件
![中国与俄罗斯经济对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efb22e844769eae009ed5a.png)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中国 10.2% 46.9% 43.0%
俄罗斯 4.0% 36.7% 59.3%
通过对上表的分析可以知道,中国的第二产业的增加比重较大,而俄罗斯则 是第三产业的增加比重较大。
中国
俄国
中国产业结构问题: ①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 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 ②工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 三.正文 四.结论与建议 五.参考文献
引言
近十几年内,中国与俄罗斯的经济飞速发展,与巴西、印度 统称为“金砖四国”。“金砖四国”经济快速发展,免不了会被 相互比较。每个国家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对中国与俄罗斯进行对比,进而从中得到启 示,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先前人们都会将问题分开研究,比如说, 对中俄的文化、军事、航空、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而现在,我们是将各种问题综合起来研究中俄双方的经济。 因为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所以我们先通过对中俄双 方的环境因素(人口、资源、地理环境、气候等)和社会因素 (科技、教育、文化、政治)的比较。从而对中俄双方的产业结 构、就业问题以及对外贸易进行进一步的比较。
参考文献:
【1】俄中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俄罗斯教育现 状.2008-01-14 【2】中国新闻网中国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 化跻身人力资源强国2010年02月28日 【3】江西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俄国科技发展体 制.2006-3-16 【4】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科技 中国》2006年第10期.推荐人 理应 【5】齐良书:《发展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年版 【6】《瞭望》新闻周刊 张辉2010年10月23日 【7】中国社会科学网 徐坡岭 【8】中国知网
俄罗斯市场分析
![俄罗斯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34af4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0.png)
俄罗斯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4亿的人口,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体和消费市场。
该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等。
俄罗斯的经济结构以能源、创造业和农业为主,同时也有不断增长的服务业。
二、经济环境1. GDP与增长率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过去几年保持稳定增长,估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2022年,俄罗斯的GDP达到1.7万亿美元,增长率为1.3%。
2022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俄罗斯的经济遭受了一定冲击,GDP估计下降1.8%。
然而,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俄罗斯经济有望在2022年重新复苏并实现增长。
2. 消费市场俄罗斯的消费市场庞大且多样化。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消费者对高品质、创新和环保的产品越来越感兴趣。
俄罗斯的消费者市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但其他地区的消费也在逐渐增长。
俄罗斯人对时尚、电子产品、食品和饮料等消费品有较高的需求。
3. 外贸环境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其能源出口占领了其外贸的重要地位。
此外,俄罗斯也是其他商品的重要出口国,如金属、化工产品、农产品等。
俄罗斯与欧盟、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加,外贸环境相对稳定。
三、市场机会与挑战1. 市场机会俄罗斯市场存在着许多机会,特殊是在以下领域:- 食品和饮料:俄罗斯人对高品质的食品和饮料有很高的需求,进口食品和饮料的市场潜力巨大。
- 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俄罗斯的电子商务市场迅速发展,为各类产品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
- 旅游业:俄罗斯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备受欢迎,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2. 市场挑战尽管俄罗斯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法律和政策环境:俄罗斯的法律和政策环境相对复杂,对外国企业的经营和投资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
- 地理和文化差异:俄罗斯地广人稀,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和文化差异较大,需要针对不同地区进行市场定位和推广。
中国与俄罗斯市场经济模式比较分析
![中国与俄罗斯市场经济模式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2bad0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c.png)
中国与俄罗斯市场经济模式比较分析一、引言随着中国和俄罗斯在全球事务中的日益重要,两国的经济模式和市场表现一直备受关注。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市场经济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这两个大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从过去的案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二、中国和俄罗斯的市场经济模式比较1. 政府角色的差异性中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模式过渡。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逐渐减少,但国有企业仍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政府在投资和经济政策方面仍然有很大的作用。
与此不同的是,俄罗斯更多地依赖于自由市场经济和私人投资,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相对较小。
2. 经济结构体系中国的经济主要是由服务业、制造业、农业和工业组成的多元化经济,且发展相对平衡。
与此不同的是,俄罗斯在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大宗商品上的经济依赖度很高,这可能会导致经济波动和不稳定。
3. 创新和技术应用层面在创新和技术应用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中心之一,尤其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人工智能领域。
相比之下,俄罗斯虽然在某些领域能力也很强,但相对来说在跟上时代和尖端技术方面还有很多发展空间。
4.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和文化差异非常明显,这也影响了两国的市场经济模式。
中国文化强调稳定、持久和集体主义,而俄罗斯则注重个人主义和政治中心化。
这些文化因素在市场经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5. 国际关系及政治因素的影响国际关系和政治因素也是两国市场经济模式差异的重要因素。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体之一,与全球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比之下,俄罗斯在经济上的地位并不像中国那么重要,但是其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巨大。
三、案例研究1.阿里巴巴和俄罗斯“亚马逊”阿里巴巴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头羊,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也有很高的影响力。
俄罗斯的“亚马逊”也是一家知名的电子商务公司。
它们的市场经济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阿里巴巴是更加强调人工智能和创新的公司,而俄罗斯的“亚马逊”则更侧重于基于价格和优惠的销售模式。
俄罗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发展策略探析
![俄罗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发展策略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599b0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5.png)
俄罗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发展策略探析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俄罗斯经济逐步复苏,成为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据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的全球贸易伙伴中,俄罗斯排在第十位,贸易额达到了1085亿美元。
同时,俄罗斯的资源、技术和市场也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机会。
本文将探讨俄罗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发展策略。
俄罗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作为中国的北邻,俄罗斯是中国最重要的战略伙伴之一。
随着两国的经济关系不断深化,俄罗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逐渐显现。
首先,俄罗斯提供了中国所需要的重要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稀土等。
据统计,2019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7800万吨石油和58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中国全部进口量的15%和14%。
这些资源的供应对于中国的工业生产和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俄罗斯对中国的市场和投资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中国和俄罗斯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涉及到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主要是原材料和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木材、金属等。
而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则是机械设备、电子产品、轻工制品等。
此外,俄罗斯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也在不断增加,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资讯技术和农业等领域。
俄罗斯的投资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市场开拓,也为中国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和产品。
最后,俄罗斯和中国的合作也对两国的地缘政治稳定和互信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两国加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两国之间的互信和友好度也不断提高。
此外,在国际事务中,俄罗斯和中国也在一些涉及共同利益的领域上进行协调和合作,如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等。
这些合作有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也为两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俄罗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策略在加强经济合作和深化双方利益的基础上,俄罗斯必须积极制定有关发展策略,以更好地发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
具体而言,俄罗斯应当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完善双边合作机制,扩大合作领域。
尽管两国已经在多个领域展开了合作,但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依然不平衡。
俄罗斯市场分析
![俄罗斯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23101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1.png)
俄罗斯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体。
该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产等。
俄罗斯的经济主要由能源、军工、金属加工、化工、农业和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组成。
二、经济指标1. GDP根据最新数据,俄罗斯的GDP总量为X万亿美元。
过去几年,俄罗斯的GDP增速有所回升,主要受益于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果。
2. 人口与消费能力俄罗斯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总人口超过X亿。
随着经济的发展,俄罗斯的中产阶级人口不断增加,消费能力也在提升。
因此,俄罗斯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
3. 外贸与对外投资俄罗斯是一个重要的外贸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包括石油、天然气、金属、化工产品等。
同时,俄罗斯也在积极推动对外投资,特殊是在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
三、行业分析1. 能源行业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之一,能源行业是俄罗斯经济的支柱。
该行业的主要企业有俄罗斯石油公司、天然气工业股分公司等。
未来,俄罗斯将继续加大对能源领域的投资,推动能源产业的发展。
2. 军工行业俄罗斯的军工行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产品包括战斗机、坦克、导弹等。
俄罗斯军工企业如联合造船公司、俄罗斯直升机公司等在国内外市场都有一定的份额。
3. 金属加工行业俄罗斯拥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金属加工行业在俄罗斯经济中占领重要地位。
该行业的主要企业有矿业巨头诺里尔斯克镍公司、磷酸盐生产商阿帕特克斯等。
4. 化工行业俄罗斯的化工行业发展迅速,主要产品包括化肥、塑料、橡胶等。
俄罗斯化工企业如塔塔化学公司、喀山有机合成公司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5. 农业俄罗斯的农业潜力巨大,土地资源丰富。
该国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大豆、玉米、糖等。
俄罗斯农业企业如罗斯托夫农业公司、谢苗诺夫斯基农场等在国内外市场上有一定的份额。
6. 服务业俄罗斯的服务业正在快速发展,特别是零售、金融、旅游等领域。
俄罗斯的零售业巨头有磅礴集团、X集团等。
俄罗斯经济状况
![俄罗斯经济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1b06d8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1.png)
俄罗斯经济状况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劳动力。
然而,近年来,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一直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对俄罗斯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讨论其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一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首先,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出口,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
然而,国际能源市场的波动使俄罗斯的收入不稳定。
油价下跌和能源需求减少,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其次,制裁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
自2014年以来,由于冲突和争端,俄罗斯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的制裁。
这些制裁限制了俄罗斯企业的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使得经济增长受阻。
制裁还导致外国投资减少,给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困难。
此外,俄罗斯经济还面临着一些内部问题。
政府在经济管理和改革方面存在一些挑战。
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依然普遍存在,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此外,俄罗斯的经济结构不够多样化,过度依赖能源产业,使得经济的脆弱性增加。
然而,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俄罗斯经济也有一些积极的发展趋势。
首先,俄罗斯政府一直在推动经济多元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以吸引外国投资和促进创新。
此外,俄罗斯也在推动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以提高经济的竞争力。
其次,俄罗斯的经济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除了能源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也在不断发展。
制造业的增长为俄罗斯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服务业的发展也为俄罗斯创造了更多的商机和经济增长潜力。
此外,俄罗斯还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例如,俄罗斯与中国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合作日益密切,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为俄罗斯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
然而,俄罗斯经济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可能会影响到俄罗斯的出口和投资。
此外,制裁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可能对俄罗斯的经济复苏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政府在治理和改革方面仍然面临压力,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和俄罗斯服务业发展情况比较分析
李曙光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转轨国家,其经济发展情况一直备受世人关注。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保持了三十多年的强劲经济增长,GD。
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0%,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至2012年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
而俄罗斯在经历了经济转轨后持续的经济衰退后,自1999年起进入恢复增长阶段,至2007年保持了年均7%的快速经济增长。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明显放缓,GD。
增幅降至5.6%,而2009年,则是出现7.9%的负增长。
但2010年俄罗斯重新以5.4%的增幅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那么,服务业发展在两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如何呢?一、中国和俄罗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分析1.产值占比。
中国服务业产值占比呈阶段性上升状态,自1978年的23.9%,到2009年达最高点43.4%。
其中1978-1983年、1992-1996年、2002-2008年为平缓期,甚至出现下降年份,其余年份内则持续上升。
转轨初期,俄罗斯服务业产值占比大幅度上升,由1991年的28%到1998年已达47.9%,上升将近二十个百分点。
此后除1999-2001年期间出现短暂降低,基本保持接近50%的比例并保持稳定,至2009年已达51.8%。
2.就业占比。
由表1可见,中国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比例自改革
开放以来呈稳步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13.1%,到2009年达34.1%;俄罗斯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比在转轨初期上升迅速,1992至1998年即从45.1%上升至55.7%,6年时间上升了10个多百分点,年均增长1.77个百分点。
1999年后仍保持上升趋势,但增速大大减缓,年均增长0.6个百分点,仅为转轨初期的1/3。
二、中国和俄罗斯服务业的内部构成1.中国服务业的内部构成。
从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构成来看。
批发零售业占据了最大比重。
改革开放初期,批发零售业占比波动较大,低至14.7%(1982年),高到32.2%(1988年),至1991年后趋于稳定后呈缓慢下降趋势,至2005年为18.6%,近年略有上升。
2010年为20.7%。
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占比呈下降趋势。
由1978年的20.9%,至2010年为11%。
金融业增加值占比1978年为7.8%,此后呈上升趋势,至1989年为17.7%。
此后又出现下降趋势,到2005年降至8.1%,近年有所上升,2010年为12.1%。
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比呈温和上升趋势。
1978年为9.2%,至2010年为12.9%。
2004年前,邮电通信业,社会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均呈现上升趋势。
其中邮电通信业和社会服务业上升幅度较大,科研和综合技术服
务业增长幅度较小。
2004年后,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增加值占比逐年略有上升,而教育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出现下降迹象。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在2004年前增加值占比未见明显变化。
2004年后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加值占比出现下降。
2.俄罗斯服务业的内部构成。
俄罗斯服务业内部地位最重要的是批发零售贸易行业。
转轨初期,贸易增加值呈上升趋势,贸易与公共饮食行业增加值占比在1999和2000年一度超过42%,此后略有下降并保持稳定。
交通和通讯行业在转轨初期增加值占比超过23%,从1998年起迅速下降至16%左右,此后除个别年份有所提高,基本保持稳定。
房地产行业转轨初期增加值占比较小,1995年仅为2.7%,此后稳步上升,至2001年已达7.1%,如果加上租赁和相关配套服务收入,至2008年增加值占比已超过交通和通讯行业,达到18.9%。
金融业增加值在转轨初期有较大波动,自1999年起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08年达7.3%。
教育、卫生事业增加值占比均表现出1997年前后较高,而后有所降低并保持稳定的现象。
三、中国和俄罗斯服务业的比较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的产值在GD。
中的比重和就业人口比重都逐渐上升,说明服务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同俄罗斯相比。
除产值占比仍有7个百分点左右的差距外,就业人口的差距更为巨大。
中国第三产业所吸纳的就业人口还不足1/3,就业人口占比几乎仅为俄的一半,也远低于国际水平。
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三次产业增加值中的占比仅为40%左右,而俄罗斯接近60%,这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实。
俄罗斯服务业的产值占比和就业人口占比持续上升,尤其在转轨初期服务业就业人口比重迅速上升,似乎发生了符合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优化”。
程伟和殷红认为,转轨初期,俄工业生产出现大幅度下降,其腾出的GD。
占比空间,迅速地被原来发展落后的服务业所填充。
俄服务业的迅速起步和发展,是短缺经济的大背景和激进的转轨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经济衰退条件下的特殊产物,是真实的“经济恶化”背景下出现的虚假的“结构优化”。
但是,1999年经济进入增长期以来。
俄服务业的产值占比和就业人口占比仍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只是就业人口比重上升的速度较之前大为下降,服务业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比重也持续上升,已经接近60%的水平,这说明,俄罗斯可能已
经出现了经济增长背景下真实的结构优化。
从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看,两国都表现出批发零售贸易、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传统服务业为主导,现代物流、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仍偏低的特征。
近年来,两国传统服务业比重有所萎缩,金融、房地产、社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出现增长势头。
两国比较起来,中国的教育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加值占比出现下降趋势,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也少见增长,对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分析也可得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结论。
参考文献:
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和俄罗斯联邦统计局。
本文以下凡未注明出处的数据均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和俄罗斯联邦统计局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俄罗斯统计年鉴》。
2004年起,中国采用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统计口径发生变化。
程伟,殷红.俄罗斯产业结构演变研究.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9(1)33实证分析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