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的胰岛素规范化治疗

合集下载

治疗糖尿病药物及生物制品临床试验指导原则(2012版)

治疗糖尿病药物及生物制品临床试验指导原则(2012版)

治疗糖尿病药物及生物制品临床试验指导原则一、介绍本指导原则为糖尿病的治疗药物和治疗用生物制品的临床试验提供建议。

在以下的讨论中,简要描述了1型和2型糖尿病及其治疗目标,为临床试验设计、适用于不同研究阶段的终点事件和适宜的人群等问题提供指导原则。

这些问题适用于1型和2型糖尿病。

本指导原则不讨论临床试验设计或统计学分析的一般问题。

本指导原则重点是特定药物的研发和试验设计。

同测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基化血红蛋白或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变一样,这些问题仅用于糖尿病研究中。

HbA1c 的下降直接反应血糖控制的改善。

因此,对于糖尿病的短期高血糖治疗和长期微血管并发症的控制,HbA1c 被认为是一个良好的有效替代指标。

本指导原则仅视为推荐性的建议。

二、背景和治疗目标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抵抗或两者并存所致的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脂质和蛋白质代谢的改变也是胰岛素分泌和反应缺陷的重要表现。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为1型糖尿病(免疫介导或特发性)和2型糖尿病(进展性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衰竭并存的复杂病理生理,并有遗传背景)。

糖尿病也与妊娠期间激素水平、遗传缺陷、其他内分泌病、感染以及某些药物有关。

上述研究均采用HbA1c 的改变来评价血糖控制水平。

HbA1c 这个替代终点反映了有益于治疗糖尿病的直接临床疗效(高血糖及其相关症状),而且降低HbA1c 可以合理地预期减少微血管并发症的长期风险。

此外,已逐渐认识到诸如高血压、吸烟和血脂异常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尤为重要,因为目前糖尿病已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等危症。

三、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诊断应尽可能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

若没有特殊提示,文中所提到的血糖均为静脉血浆葡萄糖值。

血糖的正常值和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切点主要依据血糖值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来确定。

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有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标准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03年标准。

高三知识点一型糖尿病

高三知识点一型糖尿病

高三知识点一型糖尿病一型糖尿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胰岛β细胞被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和破坏,导致胰岛素的绝对缺乏。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激素,对于调节血糖水平至关重要。

在没有胰岛素的情况下,血糖无法进入细胞,导致血糖水平升高,从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型糖尿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管理方法。

病因:一型糖尿病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可能导致该病的发生。

遗传因素主要涉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这些基因位于第六号染色体上,与免疫系统的调节有关。

环境因素可能包括病毒感染、早期牛奶摄入、缺乏维生素D等,这些因素可能触发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胰岛β细胞的破坏。

症状:一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频繁的小便、异常的口渴、易饥、体重下降、疲劳和视力模糊。

在病情严重时,患者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口臭、恶心和腹痛。

由于这些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因此及时就医进行诊断至关重要。

诊断:一型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血糖水平的测定。

空腹血糖水平超过7.0mmol/L(126mg/dL)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超过11.1mmol/L(200mg/dL)可诊断为糖尿病。

此外,医生可能还会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尿中的酮体水平。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确认诊断,可能还需要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OGTT)和胰岛自身抗体的检测。

治疗:一型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以防止急性并发症和长期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胰岛素治疗:由于患者体内缺乏胰岛素,因此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

胰岛素的种类和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饮食、活动量等因素调整。

2. 饮食管理:合理的饮食对于控制血糖至关重要。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确保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1型糖尿病即将批准上市

1型糖尿病即将批准上市

1型糖尿病新药即将批准上市1型糖尿病简介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细胞被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并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缺乏。

这种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也可能发生在成年人身上。

患者需要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现有治疗方案的局限性目前,1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注射胰岛素。

患者需要频繁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

这种治疗方式虽然有效,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注射胰岛素可能导致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2.频繁注射给患者带来了生活质量的影响。

3.胰岛素治疗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胰岛素分泌细胞被破坏的问题。

新药研发进展近年来,科研人员一直在努力研发新的1型糖尿病治疗方法。

其中,一种名为”Teplizumab”的新药已经完成了临床试验,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获得批准上市。

Teplizumab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到T细胞表面的CD3受体,从而抑制T细胞的活性,阻止自身免疫反应对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破坏。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Teplizumab能够延缓1型糖尿病的发病进程,改善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与传统的胰岛素治疗相比,Teplizumab具有以下优势:1.通过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从根本上延缓疾病进展。

2.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减少外源性胰岛素的依赖。

3.给药方式更为便捷,两周给药一次,减少注射频率。

新药上市前景Teplizumab的临床试验结果令人鼓舞,有望为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专家预测,该药有望在未来1-2年内获得批准上市。

一旦上市,Teplizumab有望惠及广大1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新诊断的患者。

早期干预能够更好地保护残存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延缓疾病进展。

对于已经使用胰岛素治疗多年的患者,Teplizumab也可能带来治疗方案的优化,减少胰岛素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结语1型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Teplizumab等新药的研发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儿童1型糖尿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儿童1型糖尿

·药物与临床·糖尿病新世界2022年10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效果陈鑫,朱志斌,姚东花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湖北孝感432900[摘要]目的研究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儿童1型糖尿病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对等分组,参照组(n=50)仅以胰岛素开展治疗,研究组(n=50)则以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血糖水平达标时间、胰岛素每日用量、低血糖次数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水平较参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控制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参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用于儿童1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减少其胰岛素用量,促进血糖控制与稳定,且不良反应更低。

[关键词]胰岛素;二甲双胍;儿童;1型糖尿病;血糖指标[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62(2022)10(a)-0067-04The Effect of Insuli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Type1DiabetesCHEN Xin,ZHU Zhibin,YAO Donghua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Xiaochang County,Xiaogan,Hubei Province,4329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suli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type1 diabetes.Methods A total of100children with type1diabetes who received income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f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Xiaochang County from December2020to December2021were selected.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as used for equal grouping.The reference group(n=50)was only treated with insulin, and the study group(n=50)was treated with insulin and metformin.The treatment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time to reach the target blood glucose level,the daily dosage of insulin,the num‐ber of hypoglycemia an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levels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FPG),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disease control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in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insu‐lin and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type1diabete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It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amount of insulin,promote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stability,but also have fewer adverse reactions.[Key words]Insulin;Metformin;Children;Type1diabetes;Blood glucose index1型糖尿病是一种由T淋巴细胞参与介导,损伤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量过少而引发的疾病,且以青少年、儿童为疾病高发群体,发病后,大部分患儿都需要终身接受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如果DOI:10.16658/ki.1672-4062.2022.19.067[作者简介]陈鑫(1988-),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儿科临床。

不同时间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不同时间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不同时间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发布时间:2023-02-28T07:51:31.48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33期作者:曲桂静[导读] 研究不同时间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的疗效曲桂静北京燕化医院北京 102500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时间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的疗效。

方法从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均分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划分至两组中,两组患者的治疗方式均为注射甘精胰岛素。

不同之处在于,研究组注射时间在清晨,对照组注射时间在睡前,对比不同时间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效果。

结果检测两组的空腹血糖值及三餐后2h血糖值发现,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数据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数值均较低,且均和对照组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性(P<0.05)。

统计治疗后两组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研究组明显较低,和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同时间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所产生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清晨注射能够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并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因此,建议1型糖尿病患者在这一时间段进行甘精胰岛素注射治疗,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清晨;睡前;甘精胰岛素治疗;疗效在糖尿病的各种亚型中,1型糖尿病属于比较严重的一种,和2型糖尿病相比,该病的发病更为急骤,患病后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且症状通常比较严重,多数患者血糖波动较大,所以需要长时间服用药物进行治疗[1]。

当前临床治疗1型糖尿病常用的药物为甘精胰岛素,其作用时间长,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然而,如今临床上对其注射时间出现了一定的分歧,很多研究指出不同时间注射此类药物所发挥的药效也不同。

为了进一步明确药物发挥作用效果的最佳时间,现特选取本院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者80例,通过随机均分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研究组,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均处于45-68岁之间,平均(58.25±2.13)岁;另一组为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均处于46-68岁之间,平均(58.16±2.22)岁。

简述胰岛素的使用原则

简述胰岛素的使用原则

简述胰岛素的使用原则
胰岛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使用原则如下:
1. 个体化治疗:胰岛素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血糖水平、糖尿病类型、生理状况和饮食习惯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2. 起始剂量:一般从低剂量开始,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逐渐调整。

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起始剂量。

3. 分次注射:胰岛素通常需要分次注射,以模拟人体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

常用的注射方案包括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

4. 注射部位:胰岛素可以注射到腹部、大腿、臀部或手臂等部位。

注射部位应轮流使用,以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

5. 血糖监测: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以便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血糖监测的频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而定。

6. 调整剂量: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医生会调整胰岛素的剂量,以达到血糖控制目标。

剂量调整应小幅度进行,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7. 联合用药:在某些情况下,胰岛素可能需要与口服降糖药联合使用,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8. 注意事项:使用胰岛素时,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注意注射技术、药物保存和低血糖的预防等。

总之,胰岛素的使用原则是个体化、小剂量起始、分次注射、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需要调整剂量。

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患者应与医生密切合作,确保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糖尿病防治工作规范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糖尿病防治工作规范

(一)常规管理
二、随访管理级别
• 1.强化管理的对象 • (1)血糖控制情况差,已有 早期并发症的患者; • (2)自我管理能力差的患者; (二)强化管理。 • (3)其他特殊情况(妊娠期, 围手术期,1型糖尿病等); • (4)治疗上有积极要求,相 对年轻病程短的患者。
二、随访管理级别
• 2.强化管理内容
第六章 全人群健康教育
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工作内容,开展糖 尿病全人群管理,主要包括: • 一、根据社区人群特点,利用各种渠道(如健康教 育画廊、专栏、板报、广播、播放录像、张贴和定 期发放健康教育材料等),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 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普及社区人群的健 康知识,提高对糖尿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认知,提高 健康意识; • 二、创建健康促进场所,营造健康生活方式的支持 环境,支持内容包括:讲座、咨询、指导、热线电 话、患者俱乐部、大众媒体、网络、家庭病床等; • 三、对社区的不同目标人群,提供相应的健康行为 指导。
第一章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分型 第二章 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发现和登记 第三章 高危人群的管理 第四章 糖尿病患者的管理 第五章 糖尿病患者的转诊 第六章 全人群健康教育 第七章 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 第八章 考核与评估 第九章 附录1
第一章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分型
• 一、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一)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 平≥11.1mmol/L; • (二)空腹血浆葡萄糖(FPG) ≥7.0mmol/L; • (三)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中,2小时血浆 葡萄糖水平≥11.1mmol/L
二、随访管理级别
• • • • 2.常规管理内容 (1)要求随访每年至少4次; (2)教育患者规范性服用药物; (3)向患者强调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并为他们提供个体化的非药物治疗方 案(请参阅附录12及其他有关资料); • (4)为每位参与管理的患者填写基本 情况表(1张/年)和随访表(1张/季 度)。基本情况表和随访表分别见附 录2和附录3; • (5)请患者填写自我管理表(见附录 6); • (6)按常规管理的要求建议患者做相 应的检查(见附录10)。

胰岛素四针方案

胰岛素四针方案
2.减少低血糖发生次数,保障患者安全。
3.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三、方案制定
1.胰岛素种类选择:根据患者病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龄、体重、生活习惯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种类,包括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
2.注射时间:采用四针注射法,分别为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和睡前。
3.注射剂量:根据患者血糖水平、体重、饮食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注射剂量。
第2篇
胰岛素四针方案
一、前言
针对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本方案旨在通过四针注射法,结合生活方式管理,实现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下为详细方案内容。
二、方案目标
1.确保患者血糖水平稳定在理想范围内,减少血糖波动。
2.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3.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顺应性,改善治疗体验。
2.个性化调整: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和注射时间。
3.定期评估:每3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包括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次数、胰岛素剂量和注射方案等。
4.患者教育: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其对糖尿病的认识,增强治疗信心。
五、注意事项
1.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血糖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2.注射胰岛素时,需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
3.患者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确保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患者在调整胰岛素剂量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六、总结
本方案针对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四针注射法,结合饮食管理、运动治疗等措施,旨在实现血糖水平的稳定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实施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糖尿病药物及生物制品临床试验指导原则ClinicalTrials

治疗糖尿病药物及生物制品临床试验指导原则ClinicalTrials

治疗糖尿病药物及生物制品临床试验指导原则Clinical Trials Guidelines for Medicinal and Biological Products for Diabetes Treatment一、介绍本指导原则为糖尿病的治疗药物和治疗用生物制品的临床试验提供建议。

在以下的讨论中,简要描述了1型和2型糖尿病及其治疗目标,为临床试验设计、适用于不同研究阶段的终点事件和适宜的人群等问题提供指导原则。

这些问题适用于1型和2型糖尿病。

本指导原则不讨论临床试验设计或统计学分析的一般问题。

本指导原则重点是特定药物的研发和试验设计。

同测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基化血红蛋白或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变一样,这些问题仅用于糖尿病研究中。

HbA1c 的下降直接反应血糖控制的改善。

因此,对于糖尿病的短期高血糖治疗和长期微血管并发症的控制,HbA1c 被认为是一个良好的有效替代指标。

本指导原则仅视为推荐性的建议。

二、背景和治疗目标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抵抗或两者并存所致的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脂质和蛋白质代谢的改变也是胰岛素分泌和反应缺陷的重要表现。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为1型糖尿病(免疫介导或特发性)和2型糖尿病(进展性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衰竭并存的复杂病理生理,并有遗传背景)。

糖尿病也与妊娠期间激素水平、遗传缺陷、其他内分泌病、感染以及某些药物有关。

上述研究均采用HbA1c 的改变来评价血糖控制水平。

HbA1c 这个替代终点反映了有益于治疗糖尿病的直接临床疗效(高血糖及其相关症状),而且降低HbA1c 可以合理地预期减少微血管并发症的长期风险。

此外,已逐渐认识到诸如高血压、吸烟和血脂异常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尤为重要,因为目前糖尿病已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等危症。

三、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诊断应尽可能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

若没有特殊提示,文中所提到的血糖均为静脉血浆葡萄糖值。

高中生物一二型糖尿病的区别

高中生物一二型糖尿病的区别

高中生物一二型糖尿病的区别
高中生物一二型糖尿病的区别
一、类型
高中生物中提到的两种糖尿病分别是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肥胖程度和胰岛素分泌的情况:
1. 一型糖尿病:一型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的分泌缺乏或完全消失所导致的,患者体重偏轻,并且无论怎么发展都会失去胰岛素分泌,而且一般情况下无法自我控制。

2. 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是由于肥胖或代谢紊乱引起的,患者的体重通常偏重,可以通过以正确的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水平,有时还需要用药治疗。

二、发病原因
1. 一型糖尿病:一般情况下,一型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的缺乏或完全消失所导致的,具体原因包括:某些遗传病变、免疫原因、病毒感染、胰岛素分泌不全等。

2. 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起因于胰岛素抵抗、细胞和组织对胰岛素抵抗、肥胖、慢性炎症反应、代谢性紊乱等。

三、治疗方法
1. 一型糖尿病: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并要求患者注意饮食调控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抗
病能力。

2. 二型糖尿病:尽量保持理想体重,积极跟随医嘱采取正确的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以及药物治疗等措施,以缓解病情。

(2024年)PPT胰岛素规范注射

(2024年)PPT胰岛素规范注射

2024/3/26
7
患者教育与心理指导
向患者解释胰岛素治疗的重要性、必要性及规范注射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2024/3/26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注射练习,提高患者的自我注射能力。
8情 况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腹 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等。
鼓励患者自我监测
教育患者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和注射部位的情况,及时发现 并处理异常情况。同时鼓励患者记录自己的血糖和注射情 况,为医生提供更加详细的治疗依据。
23
06 总结与展望
2024/3/26
24
本次课程回顾与总结
介绍了胰岛素规范注射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强调了规范注射对于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定期随访和评估效果
2024/3/26
定期随访安排
为患者制定定期随访计划,通过电话、短信或面对面等方 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注射情况、血糖控制效果等,及 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评估效果调整方案
根据患者的随访结果和血糖控制情况,评估规范注射的效 果。对于效果不佳的患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注射技术 ,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2024/3/26
详细阐述了胰岛素的种类、作用 机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帮 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胰岛素

通过实例演示和患者实践,使患 者掌握了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技巧 和方法,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
能力。
2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糖尿病管 理的日益规范化,胰岛素规范注射将 越来越受到重视。
2024/3/26
15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2024/3/26
16

糖尿病诊疗规范

糖尿病诊疗规范

糖尿病诊疗规范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世界各地人们的健康。

为了规范化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许多医学组织和专家制定并推广了糖尿病诊疗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诊疗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的确诊需要依据一系列的检测指标,以及符合糖尿病相关症状的表现。

目前广泛应用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2.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3. 随机血糖测定:随机任何时间检测,血糖≥11.1mmol/L(200mg/dL)二、糖尿病的分类根据糖尿病发病的机理和临床表现,糖尿病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有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在治疗上也会有差异。

1. 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发病原因是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胰岛素替代治疗。

在糖尿病诊疗规范中,建议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并实施个体化调整胰岛素用量的方案。

2. 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为胰岛素的相对缺乏和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诊疗规范强调对2型糖尿病的早期干预和改变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及控制体重。

在病情加重时,也会加入口服药物治疗或者胰岛素治疗。

3.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和进行适量的运动,以控制血糖水平。

如果饮食管理和运动不能控制血糖,可能需要加入胰岛素治疗。

三、糖尿病的治疗目标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和缓解并发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诊疗规范对治疗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如下所示:1. 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水平4.4-7.0mmol/L(80-126mg/dL),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小于10.0mmol/L(180mg/dL)2. 血压控制目标: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3. 血脂控制目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 (100mg/dL),总胆固醇(TC)<4.5mmol/L(175mg/dL),甘油三酯(TG)<1.7mmol/L(150mg/dL)四、糖尿病的并发症管理糖尿病的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及规范化注射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及规范化注射

预混胰岛素- 同时提供餐时+基础胰岛素
上午
30R/50R
下午
30R/50R
夜间
早餐
午餐
晚餐
睡前(12:00)
目前,预混人胰岛素及预混人胰岛素类 似物,均可以为人体提供餐时加基础胰 岛素。他们的特点: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因为含有人胰岛素类似物因此具备了人 胰岛素类似物的所有优点。起效更快, 效果更好,低血糖更少
为了理想,人类不断研发
不断修正不足
价格便宜 纯度不高 易发生过敏反应
纯度高 剂型广泛
更符合生理需求 降糖效果更佳 更安全
胰岛素类似物比人胰岛素更优越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更好地降低餐后血糖 夜间及严重低血糖 风险更低 餐前立即注射, 灵活方便
人胰岛素能做的人胰岛素类似物做得更好,各种临床研究证明人胰岛素 类似物在4个方面做得更好。 1.减少低血糖 2.方便 3.体重优势(备注:胰岛素类似物对体重的影响非常低,尤其是地特胰 岛素体重增加很少) 4.变异率低 (备注:胰岛素类似物的变异率低使得患者对于药物注射后 效果及作用时间等预测性增加,减少了血糖的剧烈变化,例如,同样 是注射10U的人胰岛素30R,今天注射和明天注射即使食物运动都没 有变化血糖值都会有很大的不一样,但是如果使用胰岛素类似物则这 种变化显著减少) 与人胰岛素相比,可以达到同样或者更好的血糖控制,提高治疗满意度。 我们作为糖尿病领域的领导者,改变糖尿病是我们的责任,改变也是 让更多的患者应用更好的胰岛素。
选择专用针头,仿若无痛
• 胰岛素注射装置专用 针头更细、更小 • 针头上有涂层起润滑 作用,使针头更容易 刺入皮下
普通注射器针头 专用针头
• 注射时仿若无痛
胰岛素注射小技巧

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的方案1

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的方案1

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的方案有哪些?对于1型糖尿病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必须进行胰岛素的治疗,一定是从发病开始。

但是,胰岛素的类型有很多治疗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那么,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的方案有哪些?下面就请全军重点糖尿病治疗中心专家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1、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给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先于早、晚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2次,也可用速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的混合胰岛素于早餐前1次皮下注射,每隔3天测空腹及三餐后2血搪,若经胰岛素调整后血糖仍不,可增加用药,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病人在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若经调整胰岛素用量,在糖尿病的下采用胰岛素泵等等这些方法经临床验证对于降低血糖有着很好的疗效。

3、晚餐前用速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的混合液,早餐前用全天总量的2/3,晚餐前用全天总量的1/3。

若经胰岛素调整后上午血糖仍较高或夜间出现低血糖症(多在凌晨3—4点钟)。

4、对1型糖尿病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给制定饮食计划和运动计划,使其合理而有规律的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而采取相应的手段积极配合治疗,这是1型糖尿病诊疗中最关键的一步。

5、早餐前仍注射速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的混合,晚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注射中效胰岛素后宜进少量餐,最好为蛋白质类食物。

一型糖尿病患者的病例讨论

一型糖尿病患者的病例讨论

一型糖尿病患者的病例讨论病例讨论: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一、病例摘要患者,男,28岁,因“口渴、多饮、多尿3个月,体重下降1个月”就诊。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多饮、多尿,饮食及饮水量增多,夜间睡眠不佳,体重逐渐下降。

曾于当地医院就诊,查空腹血糖7.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0mmol/L,诊断为“糖尿病”,给予胰岛素治疗,但未规律监测血糖。

近1个月来,患者出现注射胰岛素后低血糖反应,故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患者平素体健,否认传染病史、高血压、冠心病、肾病、肝病史。

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查体:患者体型偏瘦,精神萎靡,皮肤弹性较差,心肺腹(-),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8.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0mmol/L,糖化血红蛋白9.0%,尿微量白蛋白30mg/24h,血钾3.5mmol/L,血钠140mmol/L,血氯100mmol/L,血尿酸260μmol/L,总胆固醇 5.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0mmol/L。

根据病例分析,患者诊断为1型糖尿病。

二、治疗方案1. 胰岛素治疗:根据患者体重、血糖水平、生活习惯等因素,调整为门冬胰岛素30R皮下注射,每日3次,餐前15分钟注射。

2.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需严格控制饮食,低糖、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运动,增加饱腹感,减轻体重。

3. 定期监测:患者需规律监测血糖,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4. 并发症预防:给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给予降脂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三、治疗效果及随访患者在经过上述治疗后,血糖控制稳定,空腹血糖在4.5-6.0mmol/L范围内,餐后2小时血糖在7.0-9.0mmol/L范围内。

患者体重逐渐增加,睡眠质量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出院后,患者规律随访,每3个月评估一次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根据指标调整治疗方案。

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年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年版)解读PPT课件
相关检查
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胰岛素、自身抗体(如 GAD抗体、ICA抗体等)等检测,以及基因检测(如MODY 相关基因检测)等。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分型,指导 后续治疗和管理。
03
治疗原则与方法选择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01
02
03
综合考虑患者情况
制定治疗方案时需综合考 虑患者的年龄、病程、预 期寿命、并发症或合并症 病情等。
普及、心理辅导等。

社会教育支持
03
通过社区活动、公益讲座等形式,提高公众对1型糖尿病的认知
和理解,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途径探讨
自我监测能力培养
教育患者掌握血糖监测技能,及时了解自身 病情。
健康生活方式倡导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 息等良好生活习惯。
情绪调节技巧传授
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配置
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完善相关设备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 的检测和治疗能力。
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实施
通过建立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引导患者首诊在基层,促进优质医疗 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治水平和服务能力。
加强患者教育和管理
通过开展健康讲座、提供个性化饮食和运动建议等方式,加强对患者 的教育和管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教授患者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 ,帮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互助小组参与
组织患者参加互助小组,分享经验、互相鼓 励,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信心和能力。
06
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特殊考 虑
生长发育期管理重点关注内容
生长发育监测
定期评估身高、体重、BMI等指标,关注生长曲线变化。
营养需求调整

规范化注射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TIR影响的研究

规范化注射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TIR影响的研究

规范化注射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TIR影响的研究【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化注射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TIR影响。

方法:抽取2023.01-2023.08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计200例。

根据胰岛素注射方式不同分设组别。

参比组(常规管理,n=100),规范组(规范化管理,n=100)。

比较两组干预后TIR水平及生化指标变化。

结果:规范组干预后TIR水平高于参比组,假设校验有意义(P<0.05)。

规范组干预后生化指标(尿微量蛋白、血尿酸、血肌酐)水平更稳定,假设校验有意义(P<0.05)。

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在其应用胰岛素给药时应用规范化管理模式,利于改善患者TIR水平,还可稳控患者的肾功能,可推广。

【关键词】规范化;胰岛素;TIR;糖尿病;肾功能糖尿病患者因机体血糖长期升高,可导致机体多器官功能受到损伤,出现血管、眼、肾、心及脑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

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患者出现功能障碍及衰竭的表现,故对患者自身的血糖平稳有效的控制利于其疾病的预后。

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1]。

但是临床上总有患者出现使用胰岛素笔不规范导致血糖治疗不达标的情况发生,导致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各类并发症,甚至出现低血糖威胁生命。

对此,笔者则是将胰岛素注射规范化管理措施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中,最终获得了较为可观的开展成效,内容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资料抽取2023.01-2023.08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计200例。

参比组中共含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52-75岁,均值(62.52±7.19)岁;规范组中共含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53-74岁,均值(62.51±7.20)岁。

假设校验无意义(P>0.05)。

1.2方法1.2.1参比组常规管理未给予规范化胰岛素注射指导,简单告知胰岛素注射方式,自行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

1.2.2规范组规范化管理①评估:医护人员对患者自身病情、家庭支持系统、活动能力、认知能力进行系统化评估,并结合所制定的治疗方案,明确对患者进行规范化胰岛素注射管理时的侧重点。

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标准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约占儿童期各型糖尿病总数的90%,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大儿科内分泌疾病,我国近年发病率为2/10万~5/10万,<5岁儿童发病率年平均增速5%~34%[1,2],提示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

我国儿童期T1DM长期血糖控制、预后的流行病学现况资料缺乏,仅有的2006年多中心研究提示患儿平均糖化血红蛋白(glycohemoglobin A1c,HbA1c)为9.5%,中国单中心HbA1c达标率仅为15%,远低于美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的44%~59%[3,4]。

儿童期T1DM发病越早,慢性并发症导致的死亡风险就越大,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T1DM患儿的平均预期寿命减少12年[5,6]。

近2年来儿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单基因糖尿病、T1DM营养管理共识相继发布,但儿童胰岛素使用指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治疗共识发布已10余年,尚缺乏涉及儿童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认识、筛查管理的规范,糖尿病分型、胰岛素治疗方法、血糖监测、DKA处理等涉及T1DM系统化、规范化管理的技术已有较多新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T1DM临床诊疗的规范化水平,减少或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联合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特制定本共识。

一、儿童糖尿病的分型诊断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是国内外该病诊断的依据,2019年WHO颁布了新分型标准[7],符合下述4条中之一可诊断糖尿病:(1)空腹血糖≥7.0 mmol/L;(2)口服糖耐量负荷后2 h血糖≥11.1 mmol/L[葡萄糖1.75 g/kg(体重),葡萄糖最大量75 g];(3)HbA1c≥6.5%(HbA1c测定方法需美国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认证);(4)随机血糖≥11.1 mmol/L且伴糖尿病症状体征;符合上述标准但对于无症状者建议在随后的1 d重复检测以确认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岛素, 可用于以下 危急状 况: 糖尿 病酮症 酸中毒, 围 术 期 DM 控制。速 效胰岛 素类似 物也 可静脉 给药 [ 11] , 但 其
效果并不比短效胰岛素好, 而且价格更贵。 1. 4 中效胰岛 素 这 类胰 岛素的 作用 方式 使其 适用 于
每日 2次注射方案和基础 大剂量方案的睡前用药。主要
的制剂有 2种: 同型体 NPH 胰岛素和结晶锌醋酸盐 胰岛 素 ( IZS 或长效 胰岛 素 )。同 型 体胰 岛素 多用 于 儿童, 主
要是因为它们 适合与 短效胰 岛素 混合 于同 一注 射器, 而
15 34
第 25 卷第 20期 2010 年 10月 J A ppl C lin Ped ia tr, Vol. 25 N o. 20, Oct. 2010
无相互作用。如果 短效 胰岛 素与 长效 制剂 混合, 可与 过 多的锌发生反应, 改变其短效特性。 1. 5 基 础 胰 岛 素 类 似 物 基 础 胰 岛 素 类 似 物 包 括 G larg ine和 D etem ir。与 NPH 相比, 它们减少了日间变 异, 故显示出更好的胰岛素预期效应 [ 12] 。其特点为作用可持 续约 24 h, 无明显峰值, 为强化治疗提供平 稳的基础胰 岛 素。但它不能降低 餐后 血糖, 需要 与短 效或 速效 胰岛 素 联用。在多数国家, 还没 有正 式批 准这 2种 基础 类似 物 用于 6岁以下儿童。但已有 G larg in e在 < 1~ 5 岁儿童 应 用成功的报道 [ 13] 。 1. 6 传统的 长效 胰岛 素 U ltralen teTM 和 U ltratardTM的 药 效持续 24 h 以上, 可满足机体基础胰岛素的需要, 用于基 础 大剂量方案。在儿 童, 它们的 作用方 式表现得 变异 极 大, 可有剂量蓄 积效应。 基础 胰岛 素类 似物 要优 于传 统 的长效胰岛素。 1. 7 预混型胰岛 素制 剂 固 定比 例的 餐前 和基 础胰 岛 素的混合物 (预混型 胰岛素 ) 在某些 国家 很受欢 迎, 特 别 是对于采用每日 2次注射方案的 青春期前 儿童。虽然 它 们减少了抽取药 物时 可能出 现的 错误, 但同 时也 舍弃 了 单独调节药物配比的灵活性。这 种灵活性对进 餐不规 律 的儿童非常有用。目前用速效胰 岛素类似物制 备的预 混 型胰岛素已上市。没有确切的证 据证明预混型 胰岛素 用 于儿童效果不佳, 但有 迹象表 明用 于青 春期 患者 其代 谢 控制得不好 [ 14] 。预混型 胰岛 素是 短效 (或 速效 ) 胰 岛 素 与 NPH 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 的, 从不 同生产厂 家可得 到 不同类型的预混型胰岛素。预混 型胰岛素适用 于注射 笔 注射。当治疗方案 的依 从性 出现 问题 时, 预 混型 胰岛 素 因能减少注射次数是非常有用的。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515X( 2010) 20- 1533- 04
1 型糖尿 病 ( T1DM ) 的 胰岛 素 治疗 始于 1922 年, 经 历了从动物胰岛 素到 人胰岛 素, 再 到胰 岛素 类似 物的 发 展过程。由于传统的胰岛素在临 床应用中存在 某些局 限 性, 新的速效和 长效类 似物 才应 运而 生。新 型胰 岛素 的 出现使糖尿病 ( DM )控制得到进一步改善, 但长期应用 的 获益程度尚不确定。速效胰岛素 类似物到底比 短效胰 岛 素有多少优点仍有争议 [ 1]。文 献报告 T1DM 患 者用胰 岛 素类似物后糖化血红蛋白 ( HbA1 c) 可下降 0. 1% [ 2] ; 儿 童 和青少 年 用 胰 岛 素 类 似 物 血 糖 控 制 并 未 得 到 显 著 疗 效 [ 3 5] , 但可使低 血糖 的发生 率明 显降 低 [ 3, 6]。 随机 试 验 显示同每日 2 次注 射相 比, 每 日多 次注 射 ( m u ltip le daily in jections, MD I)或胰岛素泵可使血糖得到 更好的控制, 减 少各种 慢 性并 发 症, 但 可 能 增 加 发 生 严 重 低 血 糖 的 风 险 [ 7 8] 。胰岛素泵治 疗是 目前 模拟生 理性 胰岛 素分 泌 的 最好方法。胰岛素按照预先设定 好的基础率和 餐前大 剂 量持续皮下注 射, 以期 与进 食引 起的 血糖 升高 抗衡。 胰 岛素泵比每日 1次或每日 2 次注射可 获得更好 的代谢 控 制, 与 MD I比较差异不显著 [ 9] , 但用胰岛素泵的患者满意 度要比 M D I高 [ 8] 。
长效类似物 (U ltralen te)
1~ 2
6~ 12
20~ 24
3~ 8
14 ~ 24
26~ 36
4~ 8
12 ~ 24
20~ 30
A spar:t 门冬胰岛素; L isp ro: 赖 脯胰岛素: G largine: 甘精胰岛素; D etem ir: 地特胰岛素
1. 1 短效胰岛 素 短 效胰 岛素在 世界 上许 多地 方仍 被
X IN Ying ( D epartm ent of P ediatrics, Sheng jing H ospitalA ffiliated to Ch ina M edicalU 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 L iaoning Prov ince, Ch ina)
摘要: 1型糖尿病 ( T1DM )是儿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 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些年来, 由于一些新的治疗方法的问 世, 如胰岛素类似物的出现, 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应用的推广, 儿童 T1DM 的治疗各地区所采用的方法均不尽相同。为了使儿童
儿童 患者 用 MD I、胰 岛素 类似物 和胰岛 素泵 治疗 的 益处目前尚缺乏 明确 的证 据 [ 1] , 需 要进 行严 密的 随机 对 照研究。这些新疗 法较 传统 治疗 费用 高, 阻 碍其 在许 多 国家的 推广 应 用。这 就意 味 着有 必 要制 定 出针 对 所 用 DM 患者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已越来 越普及。每日注 射 1次或 每日 注 射 2次胰岛素称为传统治疗; 每日注射 3次或 3次以上 胰岛素, 或 使用胰 岛素 泵称 为强 化治 疗。目 前 T 1DM 患 儿主张采用强 化治疗, 强化 治疗依 据主 要来 源于 糖尿 病 控制 与 并 发 症 研 究 ( D iabetes Con trol and Com p licat ion s T ria,l DCCT ) 的临床干预试验 结果, 该 研究表明 胰岛素 强 化治疗组比传 统治疗 组糖尿 病眼 病、肾 病和 神经 病变 的 发生率下降 35% ~ 90% [ 8]。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没有 频繁 的血糖监测与评估, 这些方案均不可能取得据表明速效类似物不仅
能降低餐后高血糖, 而且能减少夜间低血糖的 发生 [ 3]。对 于很难按时进餐的婴幼儿, 可在餐后注射 [ 10] 。对于伴或不
伴酮症酸中毒的高血糖患儿, 包括患病期间的处理, 速效胰 岛素类似物比短效胰岛素起效更快。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还
常用作加餐后的大剂量, 也经常用于胰岛素泵。 1. 3 静脉用胰 岛素 短效 胰岛素 是最 适合 静脉 给药 的
2 胰岛素注射方案 还没有一种胰岛素注射方案 能满意地模拟 正常的 生
理状态。胰岛素治疗原则: 提供足够的 胰岛素, 覆盖 24 h 的基础需要; 给予 较大 剂量胰 岛素 尽量 匹配 进餐 引起 的 血糖变化。胰岛 素方案 需根 据年龄、病程、生 活方 式 ( 饮 食习惯、运动时间安排、上学日程等 )、代谢 控制目标及 患 者或家庭意愿来选择。 2. 1 每日 2 次注射 短 效或 速效 胰岛 素与 中效 胰岛 素 混合, 于早餐前和晚餐前注射。 2. 2 每日 3 次注射 早 餐前 使用 短效 或速 效与 中效 胰 岛素的混合物, 午茶或晚餐前单 独用短效或 速效胰岛 素, 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或其他类似的变通方案。 2. 3 基础 大剂量方案 每日 胰岛素总 量的 30% ~ 50% 作为基础胰岛 素, 余下 的是 餐前 短效 或速 效胰 岛素。 每 次主餐前 20 ~ 30 m in 注射短效胰 岛素 (如 早、午、晚餐 ) , 睡前注射中效或 长效 胰岛素; 或者 速效 胰岛 素类 似物 每 次主餐前即刻注射 (必要时也 可餐后立 即注射 ) [ 10] , 中 效 或长效胰岛素睡前注射。 2. 4 胰岛素泵 该方 案由于 基础 率和 餐前 大剂 量可 以
胰岛素 或牛 胰 岛素 具 有较 低 的 免疫 源 性。但在 许 多 国
家, 人胰岛素正逐渐被胰岛素类似物所取代。
表 1 胰岛素制剂类型和作用时间
胰岛 素种类
起效时间
速效类似物 ( A spar,t L ispro)
0. 15~ 0. 35
短效类似物 (R I)
0. 5
作用高峰时间 1~ 3 2~ 4
1 胰岛素配方与种类 胰岛素治疗必 须在 诊断后 尽早开 始 (通 常在 尿酮 体
出现 6 h内 ), 以防 止代 谢失 代偿 和糖 尿病 酮症 酸中 毒。 目前 的胰 岛素配 方有多 种, 大 多数在 T 1DM 的治 疗中 发 挥作用, 见表 1。大多 数儿童 使用人 胰岛 素, 因为 它比 猪
( h)
作用持续时间 3~ 5 5~ 8
中效类似物 ( NPH )
1~ 2
预混类似物 (短效 + 中效 ) ( 30 R、50 R )
0. 5
基础类似物 ( G largine)
2~ 4
4~ 12 2~ 8 无
12~ 24 18~ 24
24
基础类似物 ( D etem ir) 长效类似物 ( P Z I)
第 25 卷第 20期 2010 年 10月 J A pp l C lin Ped ia tr, Vol. 25 N o. 20, Oct. 2010
1 53 3
专家论坛
1型糖尿病的胰岛素规范化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