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闪烁晶体性能对比
闪烁晶体的相关资料整理
闪烁晶体的相关资料整理1. What早期研制的PET 的晶体材料为NaI(碘化钠);80 年代初期,BGO(锗酸铋)与GSO(硅酸钆)2种晶体被用作PET探测晶体!从1980 年#2000 年,BGO 是主要的PET 晶体材料之一,而NaI 与GSO 在PET 中应用相对较少!1990年,LSO(硅酸镥)晶体的研究引起人们很大关注,LSO 晶体短的余辉时间允许窄的符合时间窗(8ns),因而随机计数显著减少,同时其高能量分辨(大约12%FWHM)可降低图像的散射,LSO 晶体以其明显优于NaI 和BGO 的性能得到逐步应用,这种新型探测器材料对PET 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1]闪烁体是一种吸收电离辐射(如X或γ射线)并转变吸收能量的一部分为可见光或紫外线光的材料。
这个转变过程发生的时间范围为几个ns到几个μs, 而产生一个短光子脉冲, 光脉冲与闪烁材料发生作用的每一个X和γ射线相对应。
这种光脉冲, 其强度通常和沉积在闪烁体上的能成比例, 被光电倍增管(PMT)探侧到并转化为电信号。
闪烁体可以是液体或固体, 有机体或无机体, 也可以是晶体或非晶体。
有机液体和塑料闪烁体经常被用来探测β粒子和中子。
为了探测X和γ射线(如用在PET中的511keVγ射线), 常采用无机单晶闪烁体, 因为它有高的密度和原子序数, 导致更高的探测效率。
一般的闪烁体是一块透明单晶, 它的禁带和导带由5eV以上的能带隔开。
一个理想的晶体, 没有缺陷, 或者说没有杂质, 在这个带沟里应该没有能级。
然而, 大多数闪烁体掺有一种活性离子, 而这种活性离子提供了在禁带范围内的能级。
γ射线能量被大多数晶体吸收后,能量中的一小部分停留在活性离子上。
活性离子的退激导致闪烁光子的发射, 典型的能量通常在4eV左右, 对应可见蓝光。
在PET的初期, 探测器由掺有铭的碘化钠单晶体(NaI(TI))构成, 单个晶体与PMT 耦合。
随着锗酸秘(BGO)的发现, 大多设计者因它探测γ射线的高效率而转向这种材料。
PET应用闪烁晶体的性能分析
信 号 的 幅 度 与 闪 烁 光 子 的数 日成 正 比 ,也就 是与 沉 积 在 晶体 内 郎 的 能 量 成 正 比 . 即 晶体 能 够 最 大 限 度 地 吸 收湮 灭 光 子 的
能 最 为 了 获 取 足 够 的信 号 。 要求 闪烁 晶体 对 闪烁 光 子 的 自吸
Ab ta t T i a e n r d c s h me h n s s r c hs p p r i t u e t e o cai m o ci n ma n aa tr a d a e oi s o cn i a in r sa s n fat , o i p r me es n c t g re f s i t lt cy t i l o l
处 逐 渐增 加 至46 m在5 V 能 级 减 少 至 1 .. Me 处 。
众所周知 . 电子示踪剂注入人体发生衰变 . 正 当各 向 同性 释放 出 正 电子 在 组 织 内大 约前 进 12  ̄ mm.速 度 减 慢 后 与 人 体 内 部 的 负 电 子 发 生 湮 灭 效 应 ,同 时 产 生 一 对 2 方 向相 反 的 个 5 le 1 kV的光 子 :用一 对相 对 的检 测 器通 过 电 子 复 合线 路 检 测 出 这一 时 光 子 , 即可 形 成 P T E 罔像 。湮 灭 光 子 在 探 测 器 中 与 闪 烁 晶 体 的 相 互 作 用 . 要 有 : 利 效 应 、 普 顿 效 应 和 光 电 效 主 瑞 康 应 。真 正 能 被 闪 烁 晶体 识 别 接 受 到 的 效 应 为 后2 反 应 。潭 灭 种
r d ain d tc o , i h i a c u ilp r i E e i e t i e p c e o p o i e moe c n u t f rt e me ia e vc n a it ee t r whc s r c a a t n P T d vc .I s x e td t r vd r o s l o h d c ls r i e i o s
闪烁晶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闪烁晶体材料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闪烁晶体材料作为一种独特的功能材料,其在诸多领域的应用潜力逐渐显现。
闪烁晶体材料,因其具有将高能辐射转化为可见光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核物理、高能物理、医学成像、安全检查等领域。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近年来闪烁晶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制备技术、性能优化、应用领域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梳理和分析,期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推动闪烁晶体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取得更大的突破。
二、闪烁晶体材料的基本性质闪烁晶体材料是一类具有独特光学性质的材料,它们能够在高能粒子的作用下发出闪烁光。
这种闪烁光可以被光电倍增管等光电探测器所接收,从而实现对高能粒子的探测和成像。
闪烁晶体材料的基本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发光效率:闪烁晶体在高能粒子作用下,能够将吸收的能量高效地转化为可见光,这是闪烁晶体作为探测器材料的基础。
发光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探测器的灵敏度和成像质量。
快速响应:闪烁晶体应具有快速的发光响应速度,以便在高能粒子通过后能够迅速发出闪烁光。
这对于实现高速、高分辨率的粒子探测至关重要。
高辐射硬度:由于闪烁晶体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承受大量的高能粒子轰击,因此要求其具有高的辐射硬度,即能够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辐射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良好的光学性能:闪烁晶体应具有高的透光性,以便让尽可能多的闪烁光从晶体中逸出并被探测器接收。
同时,晶体还应具有均匀的折射率,以避免光在传播过程中出现折射和散射。
易于加工和封装:为了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闪烁晶体材料应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尺寸,并能够方便地与其他光学元件和探测器集成。
晶体还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确保在封装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性能退化。
闪烁晶体材料的基本性质涵盖了发光效率、响应速度、辐射硬度、光学性能以及加工和封装等方面。
这些性质共同决定了闪烁晶体在粒子探测和成像领域的应用潜力。
闪烁体材料比较
晶体密度g/cm3发光峰波长/nmγ闪烁效率发光衰减时间/ns能量分辨率137Cs%是否潮解NaI(Tl) 3.67 415 100 230 7.0 强CsI(Tl) 4.51 550 45 1000 9.0 微CsI(Na) 4.51 420 85 630 弱BGO 7.13 480 15 300 9.5 否LSO:Ce 7.40 420 75 40 12.0 否GSO:Ce 6.71 440 30 60 7.8 否YAP:Ce 5.55 350 40 24 否LaBr3:Ce 5.30 380 16 3.2 强应用领域各领域的要求医学X-CT 高光输出,快衰减时间,低余辉,高X射线吸收系数PET 高密度(> 7g/cm3),快衰减时间(< 100ns),高光输出(> 8500 photons/MeV)石油测井大体积,高Z值,快衰减时间,高光输出,能量分辨率好,高温可用,抗震能力强工业X-CT 高光输出以满足高透射测量,高密度以满足空间分辨率高能物理高密度(强吸收,Moliere radius较小),快衰减时间,高辐射强度,价格低核物理能量分辨率好,快衰减时间,高光输出以满足高探测效率天体物理能量分辨率好,灵敏度高(10 -5~10 -7 photons/cm2 s-1),抗硬射线辐射,温度系数好光电倍增管的原理图光电倍增管(PMT)是一种能把微弱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真空光探测器件,具有极高灵敏度和超快时间响应。
优异的灵敏度(高电流放大和高信噪比)主要得益于使用了基于多个排列的二次电子发射系统。
它能够使电子在低噪声条件下得到倍增。
PMT的原理是光阴极在光子的作用下向真空中激发出光电子,这些电子被外电场(或磁场)加速,经过聚焦、汇聚于第一次极,这些冲击次极的光电子能使第一次极释放更多的电子,它们再被聚焦在第二次极,这样一直经过大约十次以上倍增,放大倍数可达到108~1010。
最后,在高电位的阳极收集到放大了的光电流并输出,进入后续电路供分析研究。
PET用大尺寸硅酸钇镥闪烁晶体可控生长和均一性优化
抗辐射性能评估
研究硅酸钇镥闪烁晶体在 辐射环境下的稳定性,评 估其抗辐射能力。
晶体生长和性能的比较和分析
晶体生长工艺优化
通过优化晶体生长工艺,提高 硅酸钇镥闪烁晶体的质量和可
控性。
晶体缺陷研究
分析硅酸钇镥闪烁晶体中的缺陷 类型和形成机制,为改进生长工 艺提供指导。
晶体性能比较
将硅酸钇镥闪烁晶体与其他类型的 闪烁晶体进行性能比较,评估其优 势和应用潜力。
原料纯度和组成
原料的纯度和组成对硅酸钇镥 闪烁晶体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其中稀土元素和硅、铝、氧 等元素的含量对晶体性能有显
著影响。
熔盐组成和纯度
熔盐的组成和纯度对硅酸钇镥 闪烁晶体的生长和性能也有重 要影响,熔盐体系中各元素的
含量需精确控制。
生长温度和速率
生长温度和速率对硅酸钇镥闪 烁晶体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速率过快或 过慢都会导致晶体内部出现缺
05
结论和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硅酸钇镥(Yb2SiO5)晶体作为下 一代闪烁晶体,具有高密度、高亮 度、短波长的特性,适用于PET等高 精度探测器。
优化后的晶体直径达到100mm,长 度达到200mm,且具有优良的闪烁 性能和机械性能。
采用高温溶液法生长晶体,通过控 制生长条件,实现了对晶体生长速 度、结晶质量和均一性的有效调控 。
挑战
大尺寸闪烁晶体的生长和均一性优化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如成分比例控制、 内部缺陷减少、均匀性提高等。
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解决大尺寸硅酸钇镥闪烁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关键 技术问题,实现可控生长和均一性优化,提高晶体质量和性 能。
意义
研究成果将为PET仪器制造商提供高质量的闪烁晶体,推动 PET技术的发展,提高医学成像的准确性和分辨率。同时,研 究结果还可为其他领域应用硅酸钇镥闪烁晶体提供指导。
闪烁晶体性能测试方法及应用研究
闪烁晶体性能测试方法及应用研究闪烁晶体自问世以来,在高能物理、核物理、核医学成像、石油测井、地质勘探以及工业无损检查等领域取得广泛应用。
为了对大型核医学成像设备及核探测仪器中晶体的选用提供参考,本文研究闪烁晶体的发光衰减时间、光输出强度、能量分辨率和余辉等闪烁特性,并通过原理框图、实验仪器与操作、数据处理以及误差分析详细叙述闪烁晶体的性能测试技术。
基于测试技术测试了锗酸铋BGO、掺铊碘化铯CsI(Tl)、掺铯溴化镧LaBr3: Ce以及硅酸钇镥L YSO四种闪烁晶体的性能,并结合物理特性分析它们在各领域应用的优劣势;同时针对方形LYSO晶体样品,研究三种不同尺寸晶体性能的差异。
最后,对性能测试实验中晶体的不同放置方式以及对晶体加热来缩短余辉时间展开研究。
关键词:闪烁晶体,测试技术,探测器,光电倍增管第一章引言本章是全文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简要分析国内外关于闪烁晶体材料和晶体性能测试的研究现状,进而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并对论文结构安排进行说明。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闪烁晶体材料因其丰富的特性、优良的性能成为材料科学领域内的一大研究热点。
相比于液体、塑料高分子以及荧光粉等闪烁材料,无机闪烁晶体具有体积小、密度高、物理特性和闪烁性能优良等显著特点,在核医学、核物理、工业CT 以及安全稽查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发展。
因为不同领域对闪烁晶体材料特性的需求各异,所以对闪烁晶体性能的测试工作无论在科学研究还是工业应用中都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高端核医学领域发展迅猛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进一步推动了无机闪烁晶体的发展,从最初应用到PET中的碘化钠NaI(Tl)晶体,到锗酸铋Bi4Ge3O12(BGO)晶体,再到如今性能更加优良的硅酸钇镥Lu2(1-x)Y2x SiO5(LYSO)晶体,新型闪烁晶体在行业进步的推动下不断涌现。
NaI(Tl)闪烁晶体基本知识
附录一NaI(Tl)闪烁晶体闪烁体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机晶体闪烁体,通常是含有少量杂质(称为激活剂)的无机盐晶体,如碘化钠(铊激活)单晶体、即NaI(Tl),碘化铯(铊激活)单晶体、即CsI(Tl),硫化锌(银激活)、即ZnS(Ag)等;另一类是有机闪烁体,它们都是苯环碳氢化合物。
闪烁体的发光机制比较复杂,在此对无机晶体闪烁体的发光机制作一些简要的定性介绍。
无机晶体闪烁体属离子型晶体,原子(离子)之间结合得比较紧密相互之间影响比较大,晶格中原子电子能级加宽成为一系列连续的能带。
其中最低能量状态已为电子所填满,故称为满带;价电子都处于稍高的能量状态,这种能带称为“价带”。
若价带未填满,则在外电场作用下将有净电流产生;若价带已填满,则必须有电子被激发到更高的能带——导带上去,才能产生电流,此时价带上有一空穴,导带上有一电子,即产生了一个自由电子——空穴对。
价带与导带之间的空隙中不存在电子能级,称为禁带;禁带有一宽度E g,它和晶体的导电性质密切相关,导体在0.1eV左右,半导体在0.63—2.5eV之间,无机闪烁体为绝缘透明物质,E g>3eV,NaI为7.0eV。
也存在另一种情况:在闪烁晶体中产生的电子——空穴对仍束缚着,称为“激子”,它们在晶格中一起运动,在外电场中无净电流产生,其能带在导带之下,称为“激带”。
自由的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可以复合成激子,激子也可以吸收热运动能量变成自由电子——空穴对。
当核辐射进入闪烁体时,既可产生自由电子——空穴对,也可以产生激子。
而后电子从导带或激带跃迁到价带,退激过程中放出光子;也存在着竞争过程——非辐射跃迁,即通过放热(晶格振动)退激。
有一点需要指出,纯的NaI晶体不是有效的闪烁体。
一是因为相应禁带宽度的光子能量在紫外光范围,不是可见光;二是退激发出的光子尚未逸出晶体就会被晶体自身吸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纯晶体中掺入少量杂质原子(如Tl),称为“激活剂”,它们成为发光中心,形成一套激发能级,能量比导带低,而基态却比价带高,这样跃迁产生的光子能量就比禁带宽度E g小,那么它就不可能再使价带上的电子激发到导带上去,从而避免自吸收。
各类闪烁晶体性能对比
常见无机闪烁晶体性能闪烁晶体相对光输出(%)衰减时间(ns)发光波长(nm)折射率@λmax密度(g/cm3)潮解性硬度余辉熔点(℃)NaI(Tl) 碘化钠100 250 415 1.85 3.67 强 20.3-0.5%@6ms651CsI(Tl) 掺铊碘化铯47 1000 550 1.79 4.53 轻微 20.5-5%@6ms621CsI(Na) 掺钠碘化铯85 630 420 1.84 4.51 有 20.5-5%@6ms621纯CsI 纯碘化铯4-6 16000 315 1.95 4.51 轻微 20.5-5%@6ms621BGO 锗酸铋20 300 480 2.3 7.13 无 50.005%@3ms1050L YSO 硅酸钇镥75 41 420 1.81 7.1 无 5.8<0.1%@6ms2050 辐射探测设备及核医学设备常用闪烁晶体如上表所示,主要有CsI系列,NaI(Tl),BGO以及LYSO闪烁晶体。
NaI(Tl)有很高的发光效率,并且在发光波段没有明显的自吸收,对Χ射线和γ射线均有良好的分辨能力。
在所有的闪烁晶体材料中,它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可用于核医学、石油地质勘探、高能物理、环境监测等领域。
NaI(Tl)晶体的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相对光输出较高,制成的探头成像较为清晰。
且热稳定性较好,温度适应性较强,相对于CsI和BGO晶体,NaI(Tl)在高温时具有更高的发光强度,这使其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场合有更强的适应性,例如油井或空间探测。
NaI(Tl)晶体易受辐射损伤,若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辐照下则会降低其闪烁性能,一般在射线强度高于102rad(rad:拉德,辐射剂量单位)时就会观察到辐射损伤。
所以晶体不要暴露在来自荧光灯或太阳光的紫外线辐照下。
其具有较强的潮解性。
CsI系列闪烁晶体潮解性略优于NaI(Tl)晶体。
CsI(Tl)晶体的光输出可达NaI(Tl)晶体的85%,发光主峰位在550nm,能与硅光电二极管很好地匹配,从而使读出系统大为简化。
各类闪烁晶体性能对比
各类闪烁晶体性能对比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常见无机闪烁晶体性能闪烁晶体相对光输出(%)衰减时间(ns)发光波长(nm)折射率@λmax密度(g/cm3)潮解性硬度余辉熔点(℃)NaI(Tl)碘化钠100250415强2掺铊碘化铯471000550轻微2%@6ms621CsI(Na)掺钠碘化铯85630420有2%@6ms621纯CsI纯碘化铯4-616000315轻微2%@6ms621BGO锗酸铋20300480无5%@3ms1050L YSO硅酸钇镥7541420无<%@6ms2050辐射探测设备及核医学设备常用闪烁晶体如上表所示,主要有CsI系列,NaI(Tl),BGO以及LYSO闪烁晶体。
NaI(Tl)有很高的发光效率,并且在发光波段没有明显的自吸收,对Χ射线和γ射线均有良好的分辨能力。
在所有的闪烁晶体材料中,它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可用于核医学、石油地质勘探、高能物理、环境监测等领域。
NaI(Tl)晶体的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相对光输出较高,制成的探头成像较为清晰。
且热稳定性较好,温度适应性较强,相对于CsI和BGO晶体,NaI(Tl)在高温时具有更高的发光强度,这使其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场合有更强的适应性,例如油井或空间探测。
NaI(Tl)晶体易受辐射损伤,若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辐照下则会降低其闪烁性能,一般在射线强度高于102rad(rad:拉德,辐射剂量单位)时就会观察到辐射损伤。
所以晶体不要暴露在来自荧光灯或太阳光的紫外线辐照下。
其具有较强的潮解性。
CsI系列闪烁晶体潮解性略优于NaI(Tl)晶体。
CsI(Tl)晶体的光输出可达NaI(Tl)晶体的85%,发光主峰位在550nm,能与硅光电二极管很好地匹配,从而使读出系统大为简化。
它的衰减时间与入射粒子的电离本领有关,特别适宜于在强γ本底下探测重带电粒子。
CsI(Na)的发光效率与NaI(Tl) 接近,发射光谱的主峰位在420nm,更容易与光电倍增管配合;温度效应好。
核医学诊断仪器及其所用闪烁晶体的简介
核医学诊断仪器及所用闪烁晶体简介核医学诊断仪器及所用闪烁晶体简介一核医学与核医疗诊断仪器1 核医学核医学,又称原子(核)医学,它是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射线穿透人体或从人体中发射出来,再通过射线接收器件(探头等)形成影像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科学。
核医学虽只有五十多年发展史,但发展迅速、贡献非凡、是医学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诊断方法按放射性核素标记药物是否引入人体内,分为体内检查法和体外检查法,前者按是否成像又分为显像和非显像两类方法。
而对放射线核素的探测,闪烁晶体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利用闪烁晶体吸收辐射后闪光的特性,可探测辐射的能量和强度,并能通过电子设备显示成图象。
所以闪烁晶体和辐射探测一直就是相互结合的伴侣,应用在医学上是核技术、医学、材料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称之为核医学成像技术。
放射性核素在诊断上应用的基本原理是示踪(放射性核素药物-示踪剂)原理,检查法的诊断原理和特点简述如下。
1.1 体外检查法的诊断原理和特点(放射性核素药物不引入人体内)体外检查法是以放射免疫分析(RIA)为代表的体外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
其原理是:以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原为示踪剂,以非标记抗原(标准抗原或被测抗原)为检测对象,共同与限量的特异性抗体进行竞争性免疫结合反应。
这类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精密度和准确度高以及应用广泛等特点。
迄今可用本技术测定的体内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如激素、蛋白质、抗体、维生素、药物等可达300多种。
1.2 体内检查法的诊断原理和特点(放射性核素药物引入人体内)引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标记药物(示踪剂),或被某一脏器的某种细胞摄取、浓聚,或经由某一脏器清除、排出,或参予某一代谢过程,或仅简单地在某一生物区积存等等。
如PET,由于示踪剂能在人体内参与体内的生理代谢过程,利用它们发射的正电子与体内的负电子结合释放出一对伽玛光子穿透器官组织,再用放射性探测器可在体表定量探测到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出等代谢过程,然后通过计算机、显示器等,可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过程定量或定位以显像方式显示,从而对脏器的功能状态或形态变化作出诊断。
各类闪烁晶体性能对比精选文档
各类闪烁晶体性能对比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常见无机闪烁晶体性能闪烁晶体相对光输出(%)衰减时间(ns)发光波长(nm)折射率@λmax密度(g/cm3)潮解性硬度余辉熔点(℃)NaI(Tl)碘化钠100 250 415 强 2掺铊碘化铯47 1000 550 轻微 2 %@6ms 621CsI(Na) 掺钠碘化铯85 630 420 有 2%@6ms 621纯CsI 纯碘化铯4-6 16000 315 轻微 2%@6ms 621BGO锗酸铋20 300 480 无 5 %@3ms 1050LYSO 硅酸钇镥75 41 420 无<%@6ms2050 辐射探测设备及核医学设备常用闪烁晶体如上表所示,主要有CsI系列,NaI(Tl),BGO以及LYSO闪烁晶体。
NaI(Tl)有很高的发光效率,并且在发光波段没有明显的自吸收,对Χ射线和γ射线均有良好的分辨能力。
在所有的闪烁晶体材料中,它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可用于核医学、石油地质勘探、高能物理、环境监测等领域。
NaI(Tl)晶体的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相对光输出较高,制成的探头成像较为清晰。
且热稳定性较好,温度适应性较强,相对于CsI和BGO晶体,NaI(Tl)在高温时具有更高的发光强度,这使其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场合有更强的适应性,例如油井或空间探测。
NaI(Tl)晶体易受辐射损伤,若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辐照下则会降低其闪烁性能,一般在射线强度高于102rad(rad:拉德,辐射剂量单位)时就会观察到辐射损伤。
所以晶体不要暴露在来自荧光灯或太阳光的紫外线辐照下。
其具有较强的潮解性。
CsI系列闪烁晶体潮解性略优于NaI(Tl)晶体。
CsI(Tl)晶体的光输出可达NaI(Tl)晶体的85%,发光主峰位在550nm,能与硅光电二极管很好地匹配,从而使读出系统大为简化。
它的衰减时间与入射粒子的电离本领有关,特别适宜于在强γ本底下探测重带电粒子。
NaI(Tl)闪烁晶体原理资料讲解
N a I(T l)闪烁晶体原理附录一 NaI(Tl)闪烁晶体闪烁体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机晶体闪烁体,通常是含有少量杂质(称为激活剂)的无机盐晶体,如碘化钠(铊激活)单晶体、即NaI(Tl),碘化铯(铊激活)单晶体、即CsI(Tl),硫化锌(银激活)、即ZnS(Ag)等;另一类是有机闪烁体,它们都是苯环碳氢化合物。
闪烁体的发光机制比较复杂,在此对无机晶体闪烁体的发光机制作一些简要的定性介绍。
无机晶体闪烁体属离子型晶体,原子(离子)之间结合得比较紧密相互之间影响比较大,晶格中原子电子能级加宽成为一系列连续的能带。
其中最低能量状态已为电子所填满,故称为满带;价电子都处于稍高的能量状态,这种能带称为“价带”。
若价带未填满,则在外电场作用下将有净电流产生;若价带已填满,则必须有电子被激发到更高的能带——导带上去,才能产生电流,此时价带上有一空穴,导带上有一电子,即产生了一个自由电子——空穴对。
价带与导带之间的空隙中不存在电子能级,称为禁带;禁带有一宽度E g,它和晶体的导电性质密切相关,导体在0.1eV左右,半导体在0.63—2.5eV之间,无机闪烁体为绝缘透明物质,E g>3eV,NaI为7.0eV。
也存在另一种情况:在闪烁晶体中产生的电子——空穴对仍束缚着,称为“激子”,它们在晶格中一起运动,在外电场中无净电流产生,其能带在导带之下,称为“激带”。
自由的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可以复合成激子,激子也可以吸收热运动能量变成自由电子——空穴对。
当核辐射进入闪烁体时,既可产生自由电子——空穴对,也可以产生激子。
而后电子从导带或激带跃迁到价带,退激过程中放出光子;也存在着竞争过程——非辐射跃迁,即通过放热(晶格振动)退激。
有一点需要指出,纯的NaI晶体不是有效的闪烁体。
一是因为相应禁带宽度的光子能量在紫外光范围,不是可见光;二是退激发出的光子尚未逸出晶体就会被晶体自身吸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纯晶体中掺入少量杂质原子(如Tl),称为“激活剂”,它们成为发光中心,形成一套激发能级,能量比导带低,而基态却比价带高,这样跃迁产生的光子能量就比禁带宽度E g小,那么它就不可能再使价带上的电子激发到导带上去,从而避免自吸收。
无机闪烁晶体
无机闪烁晶体、塑料闪烁体简介无机闪烁晶体、塑料闪烁体简介一无机闪烁晶体1 闪烁晶体与辐射探测X射线、CT、核医学放射性核素成像、环境辐射监测、高能射线探测,其原理都是利用光子流作为射线源,射线穿透人体或物质,再从人体或物质中发射出来或射线直接被探测器接收而形成影像。
所以探测器系统对射线的接收程度就成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常用的技术有:气体电离室探测、半导体材料探测、闪烁晶体探测等。
而闪烁晶体因其固有的吸收射线辐射发光的特性就成为测量射线能量和强度的良好材料。
无机闪烁晶体主要应用领域有高能物理、核物理、核医学(如XCT、PET以及g相机)、工业应用(工业CT)、地质勘探、石油测井等。
闪烁晶体在射线的激发下能发出位于可见光波段的光波,不同的闪烁体最大闪烁发射波长、光产额、闪烁衰减时间、辐射长度、辐照硬度及密度、熔点、硬度、吸潮性等物理性质都有所不同。
现实中没有任何一种闪烁体能满足全部使用要求,每种闪烁晶体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使用中需根据具体要求及应用领域选择不同的材料。
一般来说无机闪烁晶体用于辐射探测时基本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对探测粒子有较大的阻止本领,使入射粒子在晶体中的损耗量较大,为此闪烁体的密度及有效原子序数应较大。
<2>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及较好的能量分辨率。
<3>在自身发光波段内无吸收,即有较高的透过率。
<4>较短的发光衰减时间(时间分辨好)。
<5>发射光与光探测元件光谱响应相匹配。
<6>较大的辐照硬度(抗辐射损伤)。
<7>较好的热稳定性(发光效率受温度影响小)。
<8>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尺寸。
<9>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不吸潮)。
现已开发的无机闪烁体如下:NaI(Tl) .CsI. CsI(Na) .CsI(Tl) .LiF(Eu) .CaF2(Eu) .CdF2、BaF2.CeF3 .BGO(Bi3Ge4O12) .ZWO(ZnWO4) .CWO(CdWO)4 .PWO(PbWO4) .GSO:Ce(Gd2SiO2O5:Ce) .LAP:Ce(LaAlO3:Ce) .YAP:Ce(Y AlO3:Ce).LSO:Ce(Lu2Si2O5:Ce)等。
闪烁晶体_余晖效应_衰减时间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闪烁晶体余晖效应衰减时间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闪烁晶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其特殊的发光性质和余晖效应使其在核物理实验、医学影像学以及激光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而闪烁晶体在发光后会出现余晖效应,即持续发光一段时间直至消失。
本文将对闪烁晶体、余晖效应以及与之相关的衰减时间进行综述和解释。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是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目的和结构。
其次是关于闪烁晶体的定义、特点以及形成机制的讨论。
接着我们将探讨余晖效应的定义原理以及导致其产生的因素分析,并列举实际应用案例加深理解。
随后我们会介绍衰减时间的含义解释,展示测量方法,并探讨影响衰减时间的因素。
最后我们将总结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并对未来研究发展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闪烁晶体、余晖效应以及衰减时间的相关知识。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详细阐述,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闪烁晶体的特性和应用,理解余晖效应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并掌握衡量光信号衰减速率的方法。
同时,本文还将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参考。
2. 闪烁晶体:2.1 定义和特点:闪烁晶体是一种能够在射线的激发下发光的晶体材料。
它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闪烁晶体通常由离子型或共价键型晶体构成,其中掺入了具有较高光激活截面积的杂质。
其次,这些杂质能吸收入射粒子的能量,并在吸收过程中激发到更高能级,随后通过跃迁返回基态时释放出光子。
最后,闪烁晶体对不同能量的入射粒子表现出了高度灵敏度和良好的时间分辨率。
2.2 形成机制:闪烁晶体中发生光事件的机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描述:首先,入射粒子与闪烁晶体中的原子核或电子发生相互作用。
这个相互作用导致了粒子在晶格中损失能量。
接着,被激发的电子从束缚态跃迁至伴随激活截面较高处位于离束缚态带上之色心位置。
在回到束缚态时以可见光或紫外光的形式发射出辐射。
最后,通过检测和测量闪烁晶体中产生的光子,我们可以确定入射粒子的能量和特性。
晶体、闪烁体介绍及供应
闪烁体系列
销售部制作
1
编辑ppt
பைடு நூலகம்
概述
闪烁体是一类吸收高能粒子或射线后能够发光的材料,在 辐射探测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医学上,闪烁体是核医学影像设备的核心部件,通过它 医生可以快速诊断出人体各器官的病变、肿瘤组织的大小 和位置。可以帮助病人及早发现疾病并及时预防和治疗。 在行李安检、集装箱检查、大型工业设备无损探伤、石油 测井、放射性探测、环境监测等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作用。 闪烁体还是制造各类对撞机中电磁量能器的重要材料,它 可以捕捉核反应后产生的各种粒子的信息,是人类探索微 观世界及宇宙演变奥秘的重要工具。
闪烁体系列
2
编辑ppt
闪烁体系列
3
编辑ppt
闪烁体系列
4
编辑ppt
内容介绍
一、生产流程
二、生产环境
三、工艺水平
四、产品介绍
五、性能测试
闪烁体系列
5
编辑ppt
生产流程
选料
切割
封装
外观处理
废品
检验
包装入库
测试
闪烁体系列
6
编辑ppt
生产环境
闪烁体阵列的大部分加工流程都是在洁净间中完成,将环境 中的粉尘、水汽等因素干扰降至最低,充分保障产品质量
均匀性测试:
闪烁体系列
16
编辑ppt
介于我们良好的加工技能,使其性 能,高透明度,能更好的始于设备各 种尺寸,规格,使其闪烁体在该设备 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适用于各个 领域。
闪烁体系列
17
编辑ppt
欢迎来电垂询! 联系人: 联系方式:
闪烁体系列
18
无机闪烁晶体
无机闪烁晶体、塑料闪烁体简介无机闪烁晶体、塑料闪烁体简介一无机闪烁晶体1 闪烁晶体与辐射探测X射线、CT、核医学放射性核素成像、环境辐射监测、高能射线探测,其原理都是利用光子流作为射线源,射线穿透人体或物质,再从人体或物质中发射出来或射线直接被探测器接收而形成影像。
所以探测器系统对射线的接收程度就成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常用的技术有:气体电离室探测、半导体材料探测、闪烁晶体探测等。
而闪烁晶体因其固有的吸收射线辐射发光的特性就成为测量射线能量和强度的良好材料。
无机闪烁晶体主要应用领域有高能物理、核物理、核医学〔如XCT、PET以与g相机〕、工业应用〔工业CT〕、地质勘探、石油测井等。
闪烁晶体在射线的激发下能发出位于可见光波段的光波,不同的闪烁体最大闪烁发射波长、光产额、闪烁衰减时间、辐射长度、辐照硬度与密度、熔点、硬度、吸潮性等物理性质都有所不同。
现实中没有任何一种闪烁体能满足全部使用要求,每种闪烁晶体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使用中需根据具体要求与应用领域选择不同的材料。
一般来说无机闪烁晶体用于辐射探测时基本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对探测粒子有较大的阻止本领,使入射粒子在晶体中的损耗量较大,为此闪烁体的密度与有效原子序数应较大。
<2>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与较好的能量分辨率。
<3>在自身发光波段内无吸收,即有较高的透过率。
<4>较短的发光衰减时间〔时间分辨好〕。
<5>发射光与光探测元件光谱响应相匹配。
<6>较大的辐照硬度〔抗辐射损伤〕。
<7>较好的热稳定性〔发光效率受温度影响小〕。
<8>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尺寸。
<9>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不吸潮〕。
现已开发的无机闪烁体如下:NaI(Tl) .CsI. CsI(Na) .CsI(Tl) .LiF(Eu) .CaF2(Eu) .CdF2、BaF2.CeF3 .BGO(Bi3Ge4O12) .ZWO(ZnWO4) .CWO(CdWO)4 .PWO(PbWO4) .GSO:Ce(Gd2SiO2O5:Ce) .LAP:Ce(LaAlO3:Ce) .YAP:Ce〔Y AlO3:Ce〕.LSO:Ce(Lu2Si2O5:Ce)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无机闪烁晶体性能
闪烁晶体相对光输
出(%)
衰减时
间(ns)
发光波
长(nm)
折射率
@λmax
密度
(g/cm3)
潮解
性
硬度余辉
熔点(℃)
NaI(Tl)
碘化钠100 250 415 1.85 3.67 强 2
0.3-0.5%
@6ms
651
CsI(Tl)
掺铊碘化铯47 1000 550 1.79 4.53 轻微 2
0.5-5%@
6ms
621
CsI(Na) 掺钠碘化铯85 630 420 1.84 4.51 有 2
0.5-5%@
6ms
621
纯CsI
纯碘化铯4-6 16000 315 1.95 4.51 轻微 2
0.5-5%@
6ms
621
BGO
锗酸铋20 300 480 2.3 7.13 无 5
0.005%@
3ms
1050
L YSO
硅酸钇镥
75 41 420 1.81 7.1 无 5.8
<0.1%@6
ms
2050 辐射探测设备及核医学设备常用闪烁晶体如上表所示,主要有CsI
系列,NaI(Tl),BGO以及LYSO闪烁晶体。
NaI(Tl)有很高的发光效率,并且在发光波段没有明显的自吸收,对Χ射线和γ射线均有良好的分辨能力。
在所有的闪烁晶体材料中,它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可用于核医学、石油地质勘探、高能物理、环境监测等领域。
NaI(Tl)晶体的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相对光输出较高,制成的探头成像较为清晰。
且热稳定性较好,温度适应性较强,相对于CsI和BGO晶体,NaI(Tl)在高温时具有更高的发光强度,这使其在
环境温度较高的场合有更强的适应性,例如油井或空间探测。
NaI(Tl)晶体易受辐射损伤,若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的辐照下则会降低其闪烁性能,一般在射线强度高于102rad(rad:拉德,辐射剂量单位)时就会观察到辐射损伤。
所以晶体不要暴露在来自荧光灯或太阳光的紫外线辐照下。
其具有较强的潮解性。
CsI系列闪烁晶体潮解性略优于NaI(Tl)晶体。
CsI(Tl)晶体的光输出可达NaI(Tl)晶体的85%,发光主峰位在550nm,能与硅光电二极管很好地匹配,从而使读出系统大为简化。
它的衰减时间与入射粒子的电离本领有关,特别适宜于在强γ本底下探测重带电粒子。
CsI(Na)的发光效率与NaI(Tl) 接近,发射光谱的主峰位在420nm,更容易与光电倍增管配合;温度效应好。
特别适合于在高温环境和空间科学研究中使用。
它的缺点是在低能(20keV)下发光效率很快下降,潮解作用比CsI(Tl)厉害。
纯CsI晶体的潮解性比CsI(Tl)弱得多。
其发射光谱中含有一个波长在305nm的快分量(10ns) 和波长在350-600nm附近的慢分量(100-4000ns) 。
通过对慢分量的抑制,快/慢分量比可以达到4倍,总的光输出可达NaI:Tl的4-5%。
该晶体的应用有利于获得比较好的时间分辨率。
NaI(Tl)与CsI系列闪烁晶体有以下特点:1. 密度与原子序数较小,导致辐射长度较长,制成的探测器(尤其是大型探测器)体积较为庞大。
2. 硬度较小,一方面晶体很容易切割,另一方面抛光好的晶体表面很容易被划伤 3.余辉较长,导致成像效果较差(类似有重
影)。
4.熔点较低,结晶性能较好,生长成本较低。
BGO晶体光输出较小,但密度较大,辐射长度较小,几乎没有余辉且不潮解,熔点适中,成本较低广泛应用于高能物理、核物理、空间物理、核医学、地质勘察和其它工业领域。
LYSO晶体具有不错的光输出,较短的衰减时间,较大的密度,不潮解且基本无余辉,是一种综合性能比较优秀的闪烁晶体,然而由于其原料成本较高,且熔点较高,导致晶体生长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一般应用于高端辐射成像(医疗成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