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中风病(脑梗塞)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塞)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塞)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案一、病名:1、中医病名:中风病。

2、西医病名:脑梗塞。

二、诊断标准:(参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应用指导手册》、《2005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一)病名诊断1、临床表现特点: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

2、发病特点:急性起病,好发年龄为40岁以上。

3、辅助检查:(1)CT、MRI扫描可见脑梗塞灶。

(2)发病24h内CT扫描未见异常,24h后复查头颅CT可见梗塞灶。

(二)证类诊断1、中经络(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主症: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蹇或不语,或口舌歪斜。

兼症: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

舌脉: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

兼症:头晕目眩。

舌脉: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滑。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

兼症: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

舌脉: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气虚血瘀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不语,偏身麻木。

兼症: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

舌脉: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5)阴虚风动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

兼症: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

舌脉: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2、中脏腑(1)风火上扰清窍主症:神识恍惚,半身不遂。

兼症:平时多有眩晕、麻木之症,情志相激病势突变,肢体强痉拘急,便干便秘。

舌脉: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大滑数。

(2)痰湿蒙塞心神主症:神昏,半身不遂。

兼症:素体多是阳虚湿痰内蕴,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继则四肢厥冷,面白唇暗,痰涎壅盛。

舌脉: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1-脑病科--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脑病科--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往往安静状态下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

少部分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

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缺血性中风的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24h以上;(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5)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有责任缺血病灶。

(二)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三)证候诊断1.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1)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2.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经络(1)肝阳暴亢证: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

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风痰阻络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

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

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4)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

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5)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

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2.中脏腑(1)风火蔽窍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

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口噪,项强,两手握紧拘急,甚则抽搐,角弓反张。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风病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风病(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ZYYXH/T22-2008)1.1 概述: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犯冲脑,导致脑脉闭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

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

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此外,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或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疼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五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兼见其中一两个症状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

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愦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则病情危重,多难救治;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及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均有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2 疾病诊断:临床表现以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

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缺血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

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中风病(脑梗死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后遗症)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中医康复科 2019年病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后遗症(ICD 编码:I69.300)。

一、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呛咳、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2010 年)。

急性发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3.病期诊断标准:(1)急性期:发病 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 2 周至 1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 1个月以上。

4.中医证类诊断:(1)中经络: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识昏蒙者。

(2)中腑: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志恍惚或迷蒙为主症者。

(3)中脏:必有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清醒后,多有舌强语謇或不语者。

5.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1)风痰阻络证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症状:半身不遂, 偏身麻木, 口眼斜, 言语赛涩, 面色恍白, 气短乏力, 口流涎, 自汗出, 心悸便溏, 手足肿胀, 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 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中风病(脑梗死)是一种以脑功能受损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它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脑卒中的康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风病脑梗死中的中医诊疗方案。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中医认为中风病主要由气血不畅所致,常见的病因包括气虚、瘀血、湿浊等。

脑梗死主要是因为脑血管内发生血栓,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神经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

1.因病因不同,采取治疗方法有所差异。

在综合施治的基础上,中医中药治疗在脑梗死中具有一定疗效。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药物。

2.补益气血:中医治疗脑梗死的重点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常用的中药有血竭、龙胆草、柴胡等。

同时,还可以采用灸治、针刺等手段来促进气血的运行。

3.祛痰湿:湿浊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祛湿是治疗脑梗死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药如茯苓、砂仁、陈皮等具有祛湿消痰的作用。

4.温通经络:脑梗死多伴有肢体活动能力降低,中医通过温通经络来改善病情。

常用的方法有推拿、腰椎疏通等。

5.针灸疗法:针灸对于脑梗死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穴位有风池、足三里、合谷等。

三、病例分析患者陈,男,50岁,中风病脑梗死。

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瘀湿内阻。

治疗方案如下:1.中药治疗:采用当归、川芎、黄芪、桃仁等药物,活血化瘀,温通经络。

2.针灸治疗:选取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促进气血流通,改善病情。

3.推拿推腰椎:通过推拿技术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促进病情恢复。

4.饮食调理:增加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同时减少高脂肪、高盐的食物摄入。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1.合理饮食,均衡摄入营养物质,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的食物摄入。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

适量的运动能够改善脑血液循环,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3.避免受寒受潮,以防止气虚寒湿的发生。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中风病(脑梗死)

中风病(脑梗死)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编码:I63)。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2.疾病分期(l)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3.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痰蒙清窍证痰热内闭证元气败脱证风火上扰证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编码:163)的患者。

2.病期属于急性期。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旋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本文介绍了中风病(脑出血后遗症)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首先,文章列举了中医和西医的诊断标准,包括主要和次要症状、病期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型诊断等。

其次,文章详细介绍了中风病恢复期的常见证候和对应的症状,包括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和痰热腑实证。

中风病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等。

诊断时可以参照XXX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中风病的病期诊断标准包括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在中医证型诊断中,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年龄等因素,将其分为中经络、中腑和中脏三种类型。

针对中风病恢复期的常见证候,中医提出了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和痰热腑实证四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治疗方案。

总之,中风病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是多方面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病期和身体状况等因素,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病症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流畅或无法说话、身体一侧麻木、腹胀、便秘、头痛、眩晕、咳痰或咳痰较多、舌头呈红色、舌苔黄腻、脉搏弦而滑。

标准住院时间应不超过28天。

进入该路径的患者必须首先被诊断为脑出血后遗症。

如果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这些疾病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会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那么他们也可以进入该路径。

但是,由脑肿瘤、脑外伤或血液病引起的脑血管病患者不应进入该路径。

入院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血生化、电解质、凝血功能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X线片、头颅影像学检查(CT/MRI)。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B超、C反应蛋白、超声心动、高同型半胱氨酸、D-2聚体、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双下肢血管B超等。

治疗方案应参照“XXX‘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出血)恢复期后遗症诊疗方案”以及XXX《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风病(脑梗死)等92个病种中医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风病(脑梗死)等92个病种中医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风病(脑梗死)等92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的通知
【法规类别】中医管理
【发文字号】国中医药办医政发[2017]9号
【发布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发布日期】2017.03.13
【实施日期】2017.03.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风病(脑梗死)等92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
疗方案(2017年版)的通知
(国中医药办医政发〔201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根据工作安排,我局组织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修订了中风病(脑梗死)等92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现予以印发,供各级中
1 / 1。

中风诊疗方案

中风诊疗方案

中风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二代标准)进行诊断。

(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进行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治疗方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康复重点专科中风病诊疗方案拟订。

1.诊断明确;2.生命体征平稳;3.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9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TCD编码为:BNG080;ICD10编码为:I61、I63);2、康复科住院患者,病情稳定;3、除外急性期重度昏迷、严重脑疝或并发心肌梗塞或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严重的糖尿病等患者;4、除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患者;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6、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二中医治疗方案(一)急性期1.康复评定选择的量表包括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berg 平衡功能评定,Brunnstrom偏瘫效价评定等。

如果发现存在抑郁以及运动、感觉、认知、交流和吞咽功能缺损,应由来自康复治疗小组的相应医师进行正规的评定。

2.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在内科治疗,以确保并发症风险的降低。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介入康复治疗。

进行床上良肢位的摆放、被动运动、早期床上活动(包括翻身、床上移动、床边坐起、桥式运动)等等康复训练。

避免患侧肢体输液。

(二)中经络〔软瘫期〕1.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首选Brunnstrom评价法、Fugl-Meyer量表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首选Barthel指数量表、Berg平衡功能评定。

此外,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选择相关评定内容,如认知功能的评定包括失认症、失用症评定等;在康复训练中还应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可进行心肺功能评定。

中风病中医诊疗方案(参考模板)

中风病中医诊疗方案(参考模板)

中风中医诊疗方案缺血性中风(脑梗死)诊疗方案缺血性中风相当于西医脑梗死,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脑组织的缺血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一、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及全国脑病协作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2、西医诊断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思路急性期标实症状突出,急则治其标,治疗当以祛邪为主,中经络者常以平肝熄风化痰通腑活血通络为法;中脏腑闭证当以通腑醒神、豁痰开窍为法;脱证则宜救阴回阳固脱为法:“内闭外脱”可以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

三、急性期西医治疗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进行治疗。

四、急性期中医治疗方案包括:1、中医辨证论治:根据病情选择中风系列方、中成药(含院内制剂)、中药针剂。

2、根据病情选择用药剂型:汤剂、颗粒剂、中成药、针剂3、根据病情选择给药途径:口服、鼻饲、灌肠、静滴、外洗、外敷、沐足、中药药熨4、针刺疗法:脑梗死急性期中脏腑患者选用“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中经络患者按诊疗规范辩证施针(灸)5、按摩推拿:辩证施针6、中药外治法:中药外洗、外敷、沐足、药熨、灌肠。

五、中医治疗方法1、辨证治疗(1)中经络①肝阳暴亢,风火上扰主症: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或口舌歪斜兼症:眩晕头痛,面红身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

舌脉象: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强有力治法:平肝熄风,泻火通络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钩藤20g,菊花15g,夏枯草15g,天麻10g,石决明30g,生龙牡各30g,栀子10g,黄芩12g,珍珠母30g,牛膝12g,赤芍12g),每日1剂,水煎服。

针剂: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配合活血化瘀类药物如:脉络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

1 脑病科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1 脑病科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主要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急性期的住院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2.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3.证候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痰蒙清窍证痰热内闭证元气败脱证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脑梗死)的患者。

2.病期属于急性期。

3.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头颅影像学检查(CT或MRI)、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心电图、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X线片、经颅多普勒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MRA、DSA或CTA、C反应蛋白、颈动脉B超、超声心动图、同型半胱氨酸、D-2聚体、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双下肢血管B超等。

中医科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指南

中医科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指南

中医科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指南中风病(脑梗死)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疾病,也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诊疗指南对于中风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指导,本文将对中医科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指南进行详细介绍。

1.中医病因学及发病机制:中医学认为中风病脑梗死的病因多种多样,如肝风、痰火、气滞、瘀血等因素的累积,导致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的缺血和坏死。

2.中医病名与病证的辨析:中医对于中风病脑梗死的命名较为复杂,包括中风、中风瘫、中风痰瘀证、瘀血内阻证等,这些名称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需要进行准确的辨证。

3.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风病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和病情,结合中医的辨证方法,进行综合判断和诊断。

一般包括症状、体征、舌质、脉象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

4.中医治疗原则:中医对于中风病脑梗死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祛痰活血、行气通络、清热解毒等。

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达到恢复和保护脑组织的目的。

5.中医治疗方法:中医通过草药治疗、针灸、推拿和艾灸等方法,来改善中风病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草药方剂的选择非常重要,常用的有活血化瘀方、祛瘀通络方、化痰开窍方等。

6.中医防治措施和护理:中医认为,中风病脑梗死的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此外,合理的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患者应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盐和高糖的摄入。

7.中医预后评估和效果评估:中医对于中风病脑梗死的预后评估主要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病情,如神经功能恢复、体力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同时,通过临床观察和病例分析来评估治疗的效果,以指导后续的治疗。

总之,中医科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指南为临床医师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的指导,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和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中风病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但是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模板

中医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模板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所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进行诊断。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一场,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二)西医诊断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进行诊断。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二、中医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一)急性期(1~14天)Ⅰ中经络1.风痰瘀阻证主症: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头晕目眩,或兼咳嗽痰多,色白而粘,肢体疼痛,或头部刺痛,舌黯淡或紫暗,有瘀斑,或舌下静脉青紫,舌苔白腻,脉弦滑或细涩。

治则:熄风化痰活血通络治疗:a.方药:熄风通络汤加减(法半夏、天麻、胆南星、丹参、川芎、地龙等)b.静滴:如三七、丹参、银杏叶、灯盏细辛、红花、川芎等制剂,选择一种。

c.针灸:双侧风池,患侧外关、曲池、臂臑、涌泉、足三里、四强;可加丰隆、血海、合谷。

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每日治疗1次,留针时间30分钟,连续治疗10次后休息2天。

2.风火上扰证主症: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头晕目眩,或咳嗽痰多,色黄而粘,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尿赤便干,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治则:平肝泻火熄风通络治疗:a.方药:平肝泻火汤加减(天麻、钩藤、生石决明、黄芩、山栀、丹参等);b.静滴:三七、丹参、银杏叶、红花、川芎等制剂选择一种;c.针灸:双侧风池,患侧外关、曲池、臂臑、涌泉、足三里、四强;可加丰隆、太冲、合谷。

【VIP专享】康复科优势病种

【VIP专享】康复科优势病种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诊疗方案(2013版)一、概述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扑、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或不经昏扑,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西医多见于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塞)。

①①①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塞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病发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二、证候诊断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面色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2.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经络(1)肝阳暴亢: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

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

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

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4)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

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5)阴虚风动: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

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2.中脏腑(1)风火蔽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

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口噪,项强,两手握紧拘急,甚则抽搐,角弓反张。

舌红或绛,苔黄而燥或焦黑,脉弦数。

(2)痰火闭窍:突然昏倒,昏愦不语,躁扰不宁,肢体强直。

痰多息促,两目直视,鼻鼾身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

(3)痰湿蒙窍:突然神昏嗜睡,半身不遂,肢体瘫痪不收。

面色晦垢,痰涎涌盛,四肢逆冷。

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缓。

(4)元气衰败:神昏,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手撒肢逆,二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肤凉。

舌淡紫或萎缩,苔白腻,脉散或微。

二、治疗方案(一)针刺治疗1.治则:醒脑开窍针法为主,根据中风的不同症状,使用不同穴位配伍。

(1)中经络: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2)中脏腑(闭证):开窍启闭。

(3)中脏腑(脱证):回阳固脱、醒神开窍。

(4)中风并发症:疏通经络、通关利窍。

2.配方(1)中经络主穴I:内关、水沟、三阴交主穴II:内关、印堂、上星、百会、三阴交辅穴:极泉、尺泽、委中主方II主要作为主方I的替换穴位施用,更多用于中风恢复期。

操作:主方I: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寸,施捻转提插的复式手法,施术1分钟;水沟在鼻中隔下向上斜刺0.3寸,施雀啄手法,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三阴交沿胫骨内侧后缘进针1~1.5寸,针尖向后斜刺与皮肤呈45°角,施提插补法,至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主方II: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寸,施捻转提插的复式手法,施术1分钟;再刺印堂穴,向鼻根斜刺,进针0.3~0.5寸,采用轻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继刺上星,选3寸毫针沿皮平刺透向百会,施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即捻转幅度小于90°,捻转频率为120~160转/分钟,行手法1分钟;三阴交沿胫骨内侧后缘进针1~1.5寸,针尖向后斜刺与皮肤呈45°角,施提插补法,至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辅穴:极泉在原穴下1寸处,直刺1~1.5寸,施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尺泽屈肘成120°角直刺0.5~1寸,施提插泻法,以患侧前臂及食指抽动3次为度;委中仰卧位直腿抬高取穴,直刺0.5~1.5寸,施提插泻法,以患侧下肢3次抽动为度。

辨证加减:肝阳暴亢证,针刺加太冲、太溪,捻转泻法;风痰阻络证,针刺加丰隆、合谷,提插泻法;痰热腑实证,针刺加行间、丰隆,捻转泻法;气虚血瘀证,针刺加气海、血海,气海施捻转补法,血海施提插泻法;阴虚风动证,针刺加太溪、风池,提插补法。

(2)中脏腑(闭证) 内关、水沟、十二井穴。

操作:内关、水沟刺法同前;十二井穴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3)中脏腑(脱证) 内关、水沟、气海、关元、神阙、太冲、内庭、气舍。

操作:内关、水沟刺法同前;气海、关元、神阙用雷火针或隔盐灸、隔姜灸、隔附子饼灸法,持续时间4~8小时,不以壮数为限;太冲、内庭直刺0.5~1寸,施捻转提插相结合的补法,施术1分钟;气舍直刺1~1.5寸,施捻转补法,连续运针持续1~3分钟,待其恢复自主呼吸,而呼吸较弱,且有间歇时,继续运针,也可加电针刺激,直至呼吸均匀。

(4)中风并发症①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风池、完骨、天柱。

操作:双侧风池、完骨、天柱,直刺1~1.5寸,均施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即捻转幅度小于90°,捻转频率为120~160转/分钟,行手法1分钟。

要求双手操作,留针20~30分钟。

②口眼歪斜:风池、太阳、颊车、迎香、地仓、下关、合谷。

刺络拔罐选下关、颊车、四白。

操作:风池针尖刺向结喉,进针1.5~2寸,施捻转补法1分钟;太阳沿颧骨弓内缘进针3~3.5寸,透向颊车;迎香或地仓横刺或斜刺0.5~1.5寸,施捻转泻法;下关进针1.5寸,捻转泻法;地仓透向颊车3~3.5寸;地仓至颊车部1寸1针,深度0.3~0.5寸,施提插泻法;合谷捻转泻法。

刺络拔罐,是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3~5点,用闪火法加罐,出血量5~10ml,隔日1次。

③吞咽障碍:风池、翳风、完骨,咽后壁点刺。

操作:双侧风池、翳风、完骨均向结喉方向斜刺,进针2~2.5寸,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即捻转幅度小于90°,捻转频率为120~160转/分钟,行手法1~3分钟。

要求双手操作,留针20~30分钟。

咽后壁点刺放血。

④语言謇涩或舌强不语:上廉泉、金津、玉液点刺放血。

操作:上廉泉位于任脉走行线上,舌骨上缘至下颌之间1/2处,向舌根部斜刺,进针2寸,施用提插泻法,以舌根部麻胀感为度;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以出血1~3ml为度。

⑤上肢不遂:风池、极泉、尺泽、肩髃、曲池、合谷、八邪、外关。

操作:风池直刺0.5~1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极泉、尺泽刺法同前;合谷针刺方向先透向大指,继透向三间处,施提插泻法,以患侧大指、次指抽动3次为度;八邪直刺0.5~1寸,施提插泻法,以患侧手指抽动为度;曲池屈肘取穴,直刺1~1.5寸,施提插泻法,以麻胀感达肘关节为度;肩髃直刺1~1.5寸,施提插泻法,以麻胀感达食指为度;外关直刺1~1.5寸,施提插泻法。

⑥手指握固:合谷、八邪。

操作:合谷直刺1~1.5寸,刺向三间处,施提插泻法,以患侧食指伸直为度;八邪直刺0.5~1寸,施提插泻法,以患侧手指抽动为度。

⑦肩关节痛:肩髃、肩髎、肩贞、肩中俞、肩外俞,痛点阿是穴刺络拔罐操作:主要采用的是肩部经筋围刺,均直刺1~1.5寸,采用捻转提插泻法,每穴行手法1分钟;痛点刺络拔罐,认真寻找肩部痛点,在痛点位置上用三棱针点刺3~5点,加用闪火罐,视其出血状况。

一般出血5~10ml即可。

拔罐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

⑧下肢不遂:环跳、委中、三阴交、阳陵泉、昆仑。

操作:委中、三阴交针刺方法同前;环跳直刺2~3寸,以触电感传至足趾为度;阳陵泉直刺1~1.5寸,施提插泻法,令触电感传至足趾为度,昆仑直刺0.5寸,捻转泻法。

⑨足内翻:丘墟透照海。

操作:自丘墟穴进针向照海部位透刺,透刺应缓慢前进,从踝关节的诸骨缝隙间逐渐透过,进针为2~2.5寸,以照海穴部位见针尖蠕动即可,施用作用力方向的捻转泻法,即左侧逆时针;右侧顺时针捻转用力,针体自然退回,行手法30秒钟,手法结束后,将针体提出1~1.5寸,留针30分钟。

⑩视物障碍:天柱、睛明、球后。

操作:天柱直刺1~1.5寸,施捻转补法;睛明、球后直刺0.5~1寸,不施手法。

⑪便秘:丰隆、左水道、左归来、左外水道、左外归来。

操作:先取双侧丰隆穴,直刺1~1.5寸,施捻转泻法;左水道、左归来、左外水道(左水道外开1.5寸)、左外归来(左归来外开1.5寸)均直刺1.5~3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

⑫癃闭:中极、秩边透水道。

操作:中极直刺1.5~2寸,施提插泻法,令胀感传至会阴;秩边直刺2.5~3寸,针尖方向透向水道,施提插泻法,令胀感达前阴。

⑬小便失控:关元、中极、曲骨。

操作:关元、中极直刺1.5~2寸,施用呼吸补法,行手法1 分钟,针后加温针灸。

以1.5cm长度艾条插入针柄,点燃至燃尽。

曲骨直刺1~1.5寸,施用捻转平补平泻,行手法1 分钟。

留针20~30分钟。

⑭共济障碍:风府或哑门、颈椎夹脊穴操作:风府、哑门两穴每次仅选其一,令患者坐位俯首(低头),以 2.5~3寸针,针向喉结。

针体进入皮下后,以震颤手法逐渐进针,每次进针深度不得超过0.5毫米,至患者出现全身抖动立即出针,不留针,严禁针体捻转。

每周仅针1~2次即可;颈椎夹脊穴直刺0.3~0.5寸,捻转补法。

⑮症状性癫痫:大陵、鸠尾操作:取双侧大陵,于皮肤呈75°角,稍向掌心斜刺0.3~0.5寸,施作用力方向的捻转泻法,即左侧逆时针,右侧顺时针捻转用力,针体自然退回,行手法1 分钟,留针30分钟。

鸠尾施术前必须认真触诊,患者是否存在剑突下肝大。

如果肝大,鸠尾穴应避免使用。

施术时令患者双手抱头,将胸廓提起,吸气时进针,直刺1寸,施用捻转平补平泻30秒钟,不留针。

⑯高血压:人迎、合谷、太冲、曲池、足三里操作:均取双侧,人迎直刺1~1.5寸,视针体随动脉搏动而摆动,施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即捻转幅度小于90°,捻转频率为120~160转/分钟,行手法1分钟,留针30分钟;合谷、太冲分别直刺0.8~1寸,施用作用力方向的捻转泻法,即左侧逆时针,右侧顺时针捻转用力,针体自然退回,行手法1分钟,留针30分钟;曲池曲肘90°取穴,曲池、足三里分别直刺1~1.5寸,施用作用力方向的捻转补法,即左侧顺时针;右侧逆时针捻转用力,针体自然退回,行手法1 分钟,留针30分钟。

⑰血管性痴呆:百会、四神聪、四白、太冲操作:百会、四神聪均向后斜刺0.3~0.5寸,施用捻转平补平泻,行手法1分钟,留针20~30分钟;四白直刺0.8~1寸,施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即捻转幅度小于90°,捻转频率为120~160转/分钟,行手法1分钟,留针20~30分钟;太冲直刺0.8~1寸,施用作用力方向的捻转泻法,即左侧逆时针,右侧顺时针捻转用力,针体自然退回,行手法1 分钟,留针20~3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