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系统微网控制策略分析
微电网的协调控制与能量管理策略
微电网的协调控制与能量管理策略前言:在当代社会,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愈发突出,推动着新能源的发展与普及。
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系统,具备可靠性高、灵活性强、环境友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小区、工业园区等场景。
然而,微电网的协调控制和能量管理策略是实现其优化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微电网在协调控制和能量管理策略上的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微电网协调控制1. 分布式能源资源管理微电网中各种分布式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蓄电池等)分布广泛,接入方式多样,如何协调和管理这些分布式能源资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可以通过建立优化模型,考虑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环境友好性等因素,以实现分布式能源的最优分配和管理。
2. 多能流之间的协调与转换微电网内有多种能流之间需要协调与转换,包括电能、热能和气能等。
为了实现各种能流之间的高效利用,可以引入多能流集成技术,将不同能源互补和转化,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通过智能开关、电力电子器件等控制手段,实现能流的高效、无损转换。
3. 网联与脱离运行模式切换微电网可以与公共电网相互连接,实现网联运行;也可以脱离公共电网,实现独立运行。
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之间切换时,需要实现平稳过渡和无缝切换,确保微电网的稳定运行。
可以通过引入能量存储系统、智能控制算法等手段,提高微电网的运行模式切换能力。
二、微电网能量管理策略1. 优化能源的供需关系微电网中多种能源的供需关系需要进行动态管理和优化,以尽量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排放。
可以通过预测用户的用能需求和能源的产生情况,预测微电网的能源供需状况,进而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以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2. 能量存储与分配机制能量存储是微电网能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蓄电池、储热系统等方式进行能量存储。
通过优化能量的存储和分配机制,可以提高微电网的自供能力和供能可靠性。
同时,合理利用能量存储系统的剩余能量,参与电力市场的调度,实现电力的双向流动。
3. 能量的系统调度和控制微电网中的能量管理需要进行系统调度和控制。
微电网控制策略研究
和渗透深度, 负荷特性及电能质量约束条件等 , 微网控制欲运行策略与传统电 力系统有显著的不同, 主要原因如下: 1 ) 微源稳 态 与动态 特性 , 尤其 是 电力 电子耦 合单 元 , 与传统 大 电网的 发 电 单 元有 所不 同 。 2 ) 由于单相负荷和单相微源的出现, 微网存在单相不平衡的影响- 3 ) 微网供电存在“ 不可控” 电源, 如风电单元, 太阳能光伏单元等, 4 ) 短期和 长 期的储 能 单元在 微 网控制 中起 到 了非常 重要 的作用 。 5 ) 经济 性往往 对微 网有 一定的 限制 , 要 求必须 随时适 应微源和 负荷的接 入 和 断开 , 并保 证 微网 的稳 定运行 。 由于上 述原 因的存 在 , 必须对 微 网的控制 进行 重新研究 。 提 出新 的微 网控 制策 略 。
2 . 2 . 微 网控 制的相 关设 备 微网对 外 界作 为一 个模 块式 的整体 , 对 内部可 以提供 符 合用 户需 求的 电 力, 实 现这 些功 能必 须 依赖 于 微网 内部 良好 的管 理和 控 制 , 主要 包括 D ( 避 制 器, 能量 管理 器 , 潮 流控 制器 , 继 电保 护协 调器 , 可 控 负荷管 理器 等 。 D( 璇 制器主功 髓包括基 本的 有功无功 控 制、 电压无 功调节 、 孤立 模式 下负 荷分 配与频率 调节 。 它可 以对负荷 的变化在 几毫秒 内做 出反应 , 调节逆 变器 , 实 现外 部功率 控 制 。
能量管理系统是每个微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其职责是优化微电源的运 行。 与微网的保护系统和微 电源控制系统相比, 能量管理系统从整个微网的角 度来 调度 各种 装置 , 因此对 于发 电和 需求 的控制 是最 为有 效 的。 3 . 徽漂 控制 方法 对 于微 网 内不同 的D G单元采 用不 同的控 制策 略 , 即对 能输 出稳定 电能 的 电源 采用V/ 啦 制策 略 , 对 受外 部条 件影 响较 大的 电源采 用P Q 控制, 优化 了微
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及其应用
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及其应用摘要:微电网是一种新型的电力系统,能够有效地利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混合储能系统是微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平衡微电网中的功率波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本文综述了目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分析了其优缺点,指出了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同时,本文介绍了几个典型的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总结了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最后,本文对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微电网;混合储能;控制策略;应用一、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一)现有的控制策略概述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通常由不同类型的储能装置组成,如蓄电池、超级电容器、飞轮等。
不同类型的储能装置具有不同的特性,如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寿命、效率等。
因此,如何有效地协调和控制各种储能装置,使其发挥各自的优势,是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的关键问题。
目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于滤波器的控制策略利用滤波器将微电网中的功率分解为不同频率成分,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储能装置的特性,将不同频率成分分配给相应的储能装置。
例如,将低频成分分配给蓄电池,将高频成分分配给超级电容器。
这种控制策略简单易实现,但是需要考虑滤波器的参数设计和调节。
2.基于优化算法的控制策略利用优化算法来求解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的最优功率分配问题,以达到某种目标函数的最优值。
例如,最小化运行成本、最大化寿命、最小化损耗等。
这种控制策略可以考虑多种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但是需要较高的计算复杂度和实时性。
3.基于模糊逻辑或神经网络的控制策略利用模糊逻辑或神经网络来建立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并根据模型输出来调节各种储能装置的功率。
这种控制策略可以适应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但是需要较多的训练数据和学习过程。
(二)控制策略的优点和缺点表1列出了上述三种控制策略的优点和缺点。
(三)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还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1.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的建模问题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涉及多种储能装置和多种运行模式,其系统模型具有高度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难以用传统的数学方法进行精确建模。
微电网设计及其控制策略
微电网设计及其控制策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的使用也日益增长。
传统的大型电力系统在满足人们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微电网(Microgrid)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供应模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微电网是由多种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等)和多种负载(如住宅、商业、工业等)组成的小型电力系统,能够自主运行,也能与主电网连接。
与传统的大型电力系统相比,微电网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微电网的设计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要素是控制策略。
微电网的控制策略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保证微电网的安全运行。
微电网的控制策略需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微电网中,各种能源和负载之间的匹配关系非常重要。
控制策略需要对电网中的各种元器件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优化,以保证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提高微电网的经济性。
微电网的控制策略应该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各种能源,并通过优化调度来降低电力成本。
此外,微电网的控制策略还需要合理分配各种负载,使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三、提高微电网的灵活性。
微电网的控制策略应该能够自适应各种能源和负载的变化,确保微电网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此外,控制策略还应该考虑微电网与主电网的连接和断开问题,以保证在需求过大时,微电网能够自主切换到主电网运行。
在微电网的控制策略中,能源管理是其中的核心问题。
能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微电网中的各种能源进行合理调度,以满足各种负载的需求。
在能源管理中,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天气、负载、电能储存等。
在微电网中,太阳能和风能是最为常见的能源。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能源,需要将它们与电池等能量储存设备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能源系统。
在能源管理中,需要根据天气预报等信息,提前制定合理的调度方案,以使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此外,在微电网的控制策略中,还需要考虑各种负载需求的变化情况。
例如,在白天餐厅的负载需求比较大,而晚上客房等负载需求则相应降低。
微网基本运行与控制策略
微网基本运行与控制策略摘要为保证微电源与微网之间,以及微网与主电网之间功率传输的稳定、可控,需要多个微电源之间的协调控制,因此微网的整体运行控制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微网中常用的基本运行与控制策略特点,以便针对微网存在的不同问题应用不同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微网控制策略分层控制协调控制0.引言由于大多数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输出电能的频率都不是工频,它们需要通过电力电子装置接入微网[1]。
因此逆变单元是微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分布式电源的逆变器控制是整个微网的底层控制。
从微网运行的灵活性以及微网对传统电网的影响方面出发,有专家提出了“即插即用”式控制方案[2],该方案的含义包括微网对大电网的“即插即用”以及微网内多个分布式电源对微网的“即插即用”。
基于以上控制思想,微网整体控制策略可分为主从控制、对等控制以及分层控制[3],而针对微电源接口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恒功率控制(PQ Control)、下垂控制(Droop Control)以及恒压恒频控制(V/f Control)[4]。
本文将介绍微网运行与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不同微电源的接口控制方法,最后针对三种常用的微网控制策略以及每种策略中微电源不同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和比较。
1.微网运行与控制的主要问题典型微网是由一组放射型馈线组成,通过公共耦合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 PCC)与主电网相连。
在PCC处设有一个主接口(Connection Interface, CI),通常由微网并网专用控制开关——固态断路器(Solid State Breaker, SSB)或背靠背式的AC/DC/AC电力电子换流器构成。
分布式电源、储能单元通过电力电子接口(Power Electronics Interfaces,PEI)与交流母线相连,负荷主要包括阻抗性负荷、电动机负荷及热负荷。
微网既可以通过配电网与大型电力网并联运行,形成一个大型电网与小型电网的联合运行系统,也可以独立地运行在孤岛状态,为当地负荷提供电力需求。
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理论与方法
微电网是指由各种分布式能源资源、负荷和能量存储设备构成的小型电力系统,通常可以独立运行或与传统电网连接并行运行。
微电网的分布式控制理论和方法是确保微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一、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理论1. 分布式控制思想:微电网采用分布式控制思想,即将控制策略和算法分散到各个部件中,在各个部件之间进行协调和通信,实现整体系统的协调运行。
2. 协同控制:微电网中的各个部件需要相互协作,通过信息交换和共同控制实现整体性能的优化。
3. 鲁棒性控制:考虑微电网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设计具有鲁棒性的控制策略,保证系统对外部扰动和变化具有稳定的响应能力。
二、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1.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在微电网中引入虚拟同步发电机概念,通过控制各个部件的输出功率和频率来模拟传统电网的运行方式,实现微电网内部各个部件的协调运行。
2. 基于分散式功率控制的微网频率控制:通过分散的功率控制策略调节各个发电单元的输出功率,以维持微网的频率稳定。
3. 基于分布式能量管理的微网电压控制:通过分布式能量管理系统监测微网各个节点的电压情况,实现对微网电压的有效控制。
4. 智能控制算法: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优化微电网的运行策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三、微电网分布式制关键技术1. 通信技术:建立微电网内部各个部件之间的通信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控制命令传输。
2. 数据采集与处理:对微电网内部各种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控制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 安全性与可靠性:设计安全可靠的控制策略,确保微电网系统在各种异常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运行。
四、应用与展望微电网分布式控制理论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1. 智能化控制:引入更先进的智能控制算法,提高微电网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2. 多能源协同控制:进一步研究多种分布式能源资源的协同控制方法,实现更高效的能量利用和系统运行。
交直流混合微网即插即用控制策略研究
交直流混合微网即插即用控制策略研究
交直流混合微网是一种将交流和直流电源整合在一起,具有较高可靠性和灵活性的电力系统。
为了实现对交直流混合微网的可靠控制,即插即用控制策略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即插即用控制策略是指在微网运行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快速接入或断开某些电源或负荷。
这种策略的研究可以使得微网系统更加灵活,能够适应不同的运行模式和需求。
其次,交直流混合微网的即插即用控制策略研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电源和负荷的快速接入和断开,并且在控制过程中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可以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设备和控制算法,实现对微网系统的精确控制。
此外,即插即用控制策略的研究还需要考虑不同电源和负荷之间的协同配合。
微网系统中的电源和负荷之间通常存在着相互影响和耦合关系,因此在控制策略中要考虑这些因素,以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
最后,交直流混合微网即插即用控制策略的研究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现电源和负荷的快速接入和断开,微网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运行需求,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应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和突发事件。
综上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网即插即用控制策略的研究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采用先进的电
力电子设备和控制算法,实现对微网系统的精确控制,可以使微网系统更加灵活、可靠,并适应不同的运行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电源和负荷之间的协同配合,以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
这些研究成果将为未来的微网系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微电网运行与控制策略研究
微电网运行与控制策略研究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全球能源转型的推进,微电网的概念正逐渐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微电网作为一个小型的、自主运行的电力系统,可以通过多种能源和存储设备的组合,满足局部区域的电力需求。
然而,微电网的运行和控制策略研究是如何进行的呢?首先,微电网的运行与控制策略需要考虑电力供需平衡的问题。
在微电网中,能源的供给与需求必须保持平衡,以确保正常的运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控制策略,如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基于强化学习的控制等。
这些策略可以通过监测微电网内的能源供应和电力需求,实时调整能源的分配和使用,以达到电力供需平衡的目标。
其次,微电网的运行与控制策略还需要考虑能源的多样性。
微电网可以利用多种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来满足电力需求。
然而,这些能源的可用性是不稳定的,需要合理的控制策略来调节和优化能源的使用。
目前,一种常见的控制策略是基于能量管理系统(EMS)的控制,它通过监测不同能源的可用性和消耗情况,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此外,微电网的运行与控制策略还需要考虑能源储存技术的应用。
能源储存是微电网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储存过剩的能源,并在需要时释放能源。
常见的能源储存技术包括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等。
通过合理利用这些储能设备,可以实现微电网系统的能量平衡和能源的可靠性。
此外,微电网的运行与控制策略还需要考虑经济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的问题。
微电网作为一种分布式发电系统,可以实现电力的自给自足,并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
通过合理的运行与控制策略,微电网可以降低电力成本,并减少对化石能源的消耗,从而在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微电网的运行与控制策略需要考虑安全和可靠性的问题。
微电网作为一个独立的电力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保证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高效的监控系统和故障检测技术,以及制定相应的紧急应对和恢复策略。
微电网中混合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和容量配置研究
微电网中混合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和容量配置研究微电网是一种小型的、自治的、具有分布式能源资源的能源供应系统,它能够实现可持续、高效的能源供应和协调控制。
而混合储能系统则是微电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有效地解决能源供需平衡问题。
本文将探讨微电网中混合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和容量配置相关研究。
1. 混合储能系统的概述混合储能系统是指由多种不同的储能设备组合而成的系统,如电池能量储存系统、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等。
混合储能系统具有储能容量大、储能效率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可以灵活地满足微电网中不同负荷的需求。
2. 微电网中的协调控制微电网中运行的混合储能系统需要进行协调控制,以实现能量的最优分配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协调控制主要包括储能设备之间的能量调度、能源供应与负荷需求之间的匹配、储能容量的动态分配等方面。
2.1 能量调度混合储能系统中的不同储能设备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合理的能量调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点,提高整个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例如,电池能量储存系统可以实现快速响应和调节,而燃料电池则可以提供持续稳定的能源补充。
2.2 能源供应与负荷需求的匹配微电网中的负荷需求是动态变化的,而能源供应也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通过合理的协调控制,可以将能源供应与负荷需求进行匹配,确保微电网始终能够满足负荷需求。
例如,在负荷需求较小时,可以充分利用储能设备中的电池能量;而在负荷需求较大时,则可以借助燃料电池等设备进行能源补充。
2.3 储能容量的动态分配微电网中的负荷需求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变化,因此,在容量配置上需要考虑到负荷需求的波动性。
通过动态分配储能容量,可以使得混合储能系统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负荷需求的变化,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3. 容量配置的研究混合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是微电网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合理的容量配置可以确保微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负荷需求。
在进行容量配置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储能设备的特点和优势,并综合考虑系统的性能指标,如供电可靠性、能量利用效率等。
微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及组网特性研究
微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及组网特性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微网作为一种将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和负荷等集成在一起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具有高效、灵活、环保等优点,因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微网逆变器作为微网中的关键设备,其控制策略和组网特性对于微网的稳定运行和能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微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和组网特性,以提高微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微网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进行介绍,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然后,重点分析微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包括传统的控制方法和先进的控制策略,如下垂控制、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等,并对各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评价。
本文还将研究微网逆变器的组网特性,包括微网逆变器的并网特性、孤岛特性以及多逆变器并联运行的特性等。
通过对这些特性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微网逆变器在微网中的作用和影响,为微网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将通过实验和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和组网特性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微网逆变器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微网逆变器的设计、优化和运行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微网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微网逆变器作为微电网的核心设备,其基本原理在于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注入到微电网中,以实现对微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的支撑。
这一过程涉及到电力电子技术的多个方面,包括逆变技术、控制技术、并网技术等。
逆变器的基本结构主要由直流侧、逆变桥、滤波器和交流侧组成。
直流侧接收来自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光伏、风能等)或储能系统(如电池)的直流电能。
逆变桥则通过开关管的通断控制,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
滤波器则用于滤除逆变过程中产生的高频谐波,使输出的交流电能满足电网的标准要求。
交流侧将经过滤波的交流电能注入到微电网中。
在控制策略方面,微网逆变器通常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如脉宽调制(PWM)技术、空间矢量调制(SVM)技术等,实现对逆变过程的精确控制。
微电网频率控制策略分析
5 2・
科 技 论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微 电网频率控 制策 略分析
刘旭 阳 ’ 吴 艳 超
( 1 、 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 长春 1 3 2 0 1 2 2 、 枣庄市供电公司 , 山东 枣庄 2 7 7 8 0 0 )
摘 要: 2 1 世 纪以来,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张 , 大规模电力 系统 的弊 端也 日益 凸现 出来 , 其成本 高, 运行控制 不灵活 , 难以适应用 户 越 来越 高的可靠性要求及 多样化 的电能质量需求。由小型分布式 电源组成的微电网以其独特 的优点 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而研究有效的 微 电网孤 岛运行的频率控 制策略从 而减 少频率波动 , 对微 电网 孤 岛运行具有 重要意义 。
关键词 : 微 电网; 分布式电源; 频 率控 制
1 概 述 到新的稳态 , 该过程通常需要 几秒 至几十秒的时间。 由于转子具有 微 电网有两种运行模式 : 并 网运行 和孤岛运行 , 当主网发生故 惯性 , 发 电机输 出频率具有一定 的抗 扰动能力。针对单一分布式 电 障或者需要检修时 ,通过断开微 电网与主网的公共连 接点 处开关 , 源, 在下垂控制 中加人 P I 控制从而实现频率 的无差调节 。 还有在传 从而使微电网进入孤 岛运行状态 , 此时微 电网的电压和频率失去 主 统 的下垂 控制策略 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微 电源 的虚拟惯性频 率控制 配网的支撑 ,需要微 电网内部的微 电源来维 持电压和频率 的稳定。 策略 。其缺点是可能引起微 电网电源 间功率振荡 的问题 , 但是通过 而系统频率作为 电能质量的三大指标之 一 , 体现 了发 电系统 与负荷 优化控制器参数可以抑制这种功率振荡 。 之间有 功功率 的平衡关系 , 功率供需不平衡会造成系统频率 的不稳 4 . 2提出一种基于同步发电机机电暂态数学模 型的新 型微 电网 定, 因而降低 了电能质 量。光伏 电池 、 风机等分 布式 电源具有 随机 逆 变 电源 , 即虚 拟 同步发 电机( v i r t u a l s y n c h r o n o u s g e n e r a t o r , V S G ) , 性、 间歇性 的特点 , 且大多数分布式 电源都通过 电力 电子逆变接 E : I 并根据微 电网 中不同负荷类 型和发 电单 元的特点 , 详细分析将 电力 输送电能 , 其运行特性 和控制策略与常规 电力系统 中的同步发 电机 系统频率控制策略引入微电网的可行性 。设计一 次调 频控制器 , 它 差别较大 , 因此 , 微 电网孤 岛运行 时的频率控制策 略是微 电 网研 究 使 V S G既能按照功率指令 发电 , 又能参与频率动态调节 , 缓解扰动 的关 键 问 题 之一 。 情况下尤其是异常扰动时频率的变化 。相关 的还 有 , 基 于虚 拟同步 2分 布 式 电 源 发 电机算法 的模式 自适应微电网调 频控 制方法 , 此方法在不 改变 控 分布式 电源按 能源是否可再生分为两 类 :一类 利用可再生 能 制结构和控制参数 的条件下 ,可以实现微网逆变器的多模式运行 , 源, 主要包括 风能 、 太 阳能 、 水能 、 地热能 、 海洋能等 ; 另一类 利用不 但是其控制模型复杂 , 且通信一旦失败 , 会导致模式切换的失败 。 可再生能源 , 主要包括热电联产 、 燃料 电池等 。其 中光伏发 电、 风力 4 . 3微 电网在不 同运行模式下 , 逆变 电源采用不 同的控制策略 : 发 电、 燃料 电池 、 微型燃气轮机经过长期 的发展 , 在 技术 上已经取得 孤岛运行时 , 逆变 电源采用具 有下垂特性 的电压与频率控制 ; 联 网 了长足的进步。光伏发池 、 微型燃气轮机 、 燃料 电池 , 还 有一些储 能 运行 时 , 逆变电源采用有 功与无功控制 , 并将 2种控制 策略综合 在 装置如蓄 电池 、 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器都需 要使 用逆变器作为接 口连 个逆变 电源 中, 但存 在模式切换失败 的问题 。也 有文献提 出微 电 接到微 电网。 网孤岛运行时 , 逆 变电源采用有功与无功控制和 电压与频 率控制 2 3逆 变 器 的 基 本 控 制 策 略 种控制策 略, 且利用二 次调频实现 了频率 的无差控制。 3 . 1 P / Q控制 。大多数微电源都 可以采用这种控制方案。P / Q控 4 . 4配合储能装置 的充放 电来实现频率 的调节 。微 电网的频 率 制 的 目标是使分布式电源输 出指定 的有功功率 和无功 功率 , 以维持 波动主要是 由于有功功率不平衡 引起的 , 基于这种思想 , 利用 蓄 电 微 网内部 的功率平衡。 一般采用功率外环 一电流内环双环控制 的控 池的充放 电来达到平衡功率 的目的。 此种方法还需记 录下蓄 电池 的 制方式 , 参考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差值进行 P I 调节 , 得到 电流 内环 的 工作状态。 根据微 电网内部有功功率过剩或者 短缺 以及蓄 电池 的工 参考值 , 其与实际的电流值 的差值进行 P I 调节得到产生 P WM控制 作状 态 , 确定给蓄 电池充电或者放 电。 其优点是 , 控制简单 ; 弊端 : 一 信号 的电压 的参考值 , 再经过 d q o / a b c变换 , 得到逆变器最终 的控制 是蓄 电池本 身的容量 问题 ,二是 频繁的充放 电会 减少蓄 电池的寿 信号 。 命。 3 . 2 V / f 控制 。 v , f 控制的 目标是使分布式电源输 出的电压 和频率 5 结论 保持 不变 。采用 v / f 控制的微电源应该有较大的输 出功 率调节范 围 可见 , 即使配 备了充足的储能 , 若不加 以适 当控制 , 微电 网仍然 和较快 的动态 响应 , 如微 型燃气 轮机 , 但是 光伏电池 由于其 输 出功 是一个惯 性很弱的系统 , 而现有控 制方法各有利弊 , 所 以只有选择 率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 , 所 以不能采用这种控制方法 。为保证对负 合理的控制策略才 能保证微 电网孤岛运行时 的频率稳定性 , 从而保 荷侧 供 电的电能质量 , 使其 电压保 持恒定 , 以负荷侧 电压 d 、 q分量 证 良好的电能质量 。 与 电压参考值 之间的差值通过 P I 控制输 出电流 内环 的参考值 , 再 参 考 文 献 与电流实际值 比较后 , 经过 P I 控制输 出三相 电压 S P WM信号 。 [ 1 ] 郑 漳华, 艾 芊. 微 电网的研 究现 状及在我 国的应 用前 景[ J ] . 电网技 3 . 3下垂控制。它利用 的是分布式 电源输 出有功功率和频率呈 术, 2 0 0 8 , 3 2 ( 1 6 ) : 2 7 — 3 1 , 5 8 . 线性 关系 , 而无功功率 和电压幅值成线性关系的原理进行控制 。 【 2 ] 鲁 宗相 , 王彩 霞, 闵 勇, 等. 微 电网研 究综 述【 J J . 电力 系统 自动化 , 4微电网频率控 制策 略的研究现状 2 0 0 7 ,3 1 ( 9 ) : 1 0 0 — 1 0 7 . 微电网的控制主要是逆变器的控制 。 现有 的微 电网孤岛运行 时
微网电力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微网电力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研究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传统能源资源的枯竭,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迅猛。
微网电力系统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系统,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微网电力系统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智能电表和配电网等组成,能够实现与传统电力系统互联互通,同时具备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能力。
然而,微网电力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分布式电源的不稳定性、能源管理的复杂性、负荷控制的难度等。
因此,研究其协调控制策略成为提高微网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的关键。
一、能源管理策略能源管理是微网电力系统协调控制的核心。
合理的能源管理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能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能源供应、能量转换和能源分配三个方面。
在能源供应方面,微网电力系统通常依靠分布式电源进行能源供应。
而分布式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合理选择分布式电源,并采用适当的控制策略,能够提高微网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能量转换是实现不同能源之间互相转化和互相传输的关键环节。
不同能源的转换需要通过适当的设备和技术来实现。
例如,太阳能和风能可以通过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技术转化为电能,而电能可以通过储能设备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能源分配是微网电力系统协调控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合理分配能源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
在能源分配方面,可以采用智能电表来监测和调控用户的能源消耗,通过动态定价和能源优先级管理等方式来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
二、负荷管理策略负荷管理是微网电力系统协调控制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合理的负荷管理能够有效平衡供求关系,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负荷管理的目标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电力系统的供应情况,实现负荷与供应的平衡。
在微网电力系统中,负荷管理一般包括负荷调度和负荷控制两个方面。
负荷调度是指通过合理安排用户的用电时间和用电量,实现电力系统负荷的均衡分配。
通过分析用户用电数据和预测负荷变化趋势,可以制定合理的负荷调度策略,以优化负荷的分布。
微网建模与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微网建模与运行控制策略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传统的中心化网络往往难以满足这种需求,而微网的建模与运行控制策略则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解决方案。
微网,顾名思义,是一个由多个分布式电源和负载所组成的小规模电力系统。
与传统的中心化电网相比,微网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在微网中,电源和负载之间可以实现双向的能量传递,也可以与主电网相互连接。
这种灵活性使得微网在供电不稳定或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隔离并自主运行。
在微网的建模方面,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微网拓扑结构、电源和负载的分布、能源转换和储存的方式以及与主电网的连接方式。
通过准确建模这些因素,可以为微网的运行控制策略提供基础。
微网的运行控制策略研究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一方面,微网需要实时监测电源和负载的状态,以便及时调整能源的分配和使用。
另一方面,微网还需要能够自主切换供电模式,以应对不同的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电池等能源储存设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微网的运行控制策略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实现微网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微网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并根据需求进行智能调度。
例如,通过预测电力需求以及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产生情况,可以实现对微网的精确控制,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微网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微网由于与主电网相互连接,很容易受到黑客攻击或电力波动等安全威胁。
因此,在微网的运行控制策略研究中,需要考虑到安全性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微网的稳定运行。
微网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力系统,对未来的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适应性,还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然而,微网的建模与运行控制策略研究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微网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这导致建模和控制算法的复杂性也在增加。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规模的微网上,如何在大规模微网中实现高效的建模和控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混合能源的微电网系统研究
基于混合能源的微电网系统研究概述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基于混合能源的微电网系统正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基于混合能源的微电网系统的研究,包括其定义、优势、技术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基于混合能源的微电网系统的定义基于混合能源的微电网系统是一种以多种可再生能源为主要供电来源的独立电力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治和自主调度能力。
它能够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多种能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利用,以满足当地用电需求。
二、基于混合能源的微电网系统的优势1. 减少对传统电力系统的依赖:基于混合能源的微电网系统减轻了对传统电力系统的依赖,能够自给自足地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2. 降低能源成本: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价格逐渐下降,基于混合能源的微电网系统可以降低能源成本,减轻用户的经济负担。
3.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整合多种能源,基于混合能源的微电网系统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浪费。
4. 提供环境友好的能源选择:传统能源主要依赖于煤炭、油气等化石燃料,而基于混合能源的微电网系统则主要依赖于可再生能源,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三、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1. 能源储存技术: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是基于混合能源微电网系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如何有效储存能源并在需要时进行调度成为了关键问题。
解决方案可以包括电池储能技术、氢能储存技术等。
2.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基于混合能源的微电网系统需要一个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来实现对各种能源的优化控制。
这需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来建立模型和算法,以实现对能源的灵活调度和管理。
3. 网络通信与安全:基于混合能源的微电网系统需要建立稳定可靠的通信网络,以实现各个组件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共享。
同时,为了防止恶意攻击和黑客入侵,系统的网络安全也需要重视。
四、基于混合能源的微电网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1. 系统集成的优化设计:未来的基于混合能源的微电网系统将更加注重整体优化设计,通过充分考虑各种能源和负荷的特性,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成本的最小化。
基于混合储能的光伏微网孤网运行的综合控制策略分析
电力系统2020.20 电力系统装备丨7Electric System2020年第20期2020 No.20电力系统装备Electric Power System Equipment基于孤岛模式下,光伏微网系统运作的过程当中,电能显现出诸多方面的特性,如波动性与间歇性等,对于系统而言,其中装设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储能设施。
一般来说,以超级电容器装置、蓄电池装置为主。
通常情况之下,超级电容装置具有很高的密度特征,能够达到瞬时功率吸纳,或放出的效果。
不过不可以长久为负荷供应电能,但是蓄电池则可以达到,同时存在着使用寿命较短、相应功率密度很低等不同方面的劣势。
因而,加大对混合储能系统的研究可谓十分关键。
鉴于此,系统思考和分析基于混合储能的光伏微网孤网运行的综合控制策略显得尤为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1 系统组成相关概述通常情况下,借助铅酸电池较大的能量密度优势,使其能够当作相应的储能设备。
对于超级电容功率装置而言,在密度方面表现出很高的水平,属于短期阶段主要的储能设备之一,能够发挥出科学管控系统运行变动功率的作用。
关于超级电容与铅酸蓄电池的具体特征对比情况见表1。
表1 超级电容与铅酸蓄电池的特征对比情况超级电容器蓄电池放电的时间1~25 s 0.5~4 h 充电的时间1~25 s 1~4 h 能量密度/(Wh/kg )1~1525~150功率密度/(W/kg )1200~250055~250循环效率/%0.8~0.860.6~0.75循环寿命/次>100000600~2500在本次研究的系统当中,以主电路、管控电路为主。
在此过程当中,前者则拥有众多不同类型的构成部分,如常见的光伏组件、蓄电池组以及超级电容器设备等,详情见图1。
在这当中,无论光伏组件、蓄电池组装置,还是超级电容器装置,均能够依靠相关DC /DC 变换器设备,达到与500V 直流母线相接的效果,由此,使得交流电网得到稳定地运行,减小电能供应的压力。
直流微电网中超级电容-蓄电池混合储能系统及其控制策略
2 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
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框图如图 3 所示。蓄电 池与超级电容器以级联的方式构成,通过对两个
控制系统 1 全程控制 1 号 DC-DC 双向变换器 动作:采集超级电容器电压 Usc 的值,与 SC 的中 间电压 U*sc 进行比较,计算出偏差量的大小,并结 合蓄电池的平均荷电状态(SOCbat)共同计算得出 一个输出电流给定值 Ibat-ref,再与蓄电池实际放电 电流 Ibat 相比较,计算并调制相应的 PWM 脉冲信 号用以驱动 1 号 DC-DC 双向变换器运行,从而控 制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两者之间电能量的流向与 大小。
SOCboc
DC/DC1
DC/DC2
超级电容
U* dc
Uic
直 流 母 线
风力 发电
光伏 阵列
混合 储能
等效 负荷
图1 风-光-储微电网简单模型
PWM调制 PI 控制系统1
计算
IES_ref
U'sc
图 3 混合储能系统控制框图
其中,混合储能的内部采用如图 2 所示的电 路拓扑结构,主体是由蓄电池组、超级电容器组 以及两个双向 DC-DC 双向变换器构成。首先配置 一个 DC-DC 双向变换器(1 号),将蓄电池模块两 端与超级电容器模组(Super Capacitor,SC)的两端 连接,然后再配置另外一个 DC-DC 双向变换器(2 号),将超级电容器模组接入直流母线。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网络结构设计和模式切换控制策略
0引言目前,交流微电网仍然是微电网的主要形式,尽管交流微电网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并联接入时带来的谐振、谐波等方面的影响。
相比于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系统无需考虑各DG之间的同步问题,在环流抑制上更具优势,且直流微电网只有与主网连接处需要使用逆变器,系统成本和损耗大大降低。
当下,智能电网的概念深入人心,其建设理念是以一种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的方式为数字社会提供可靠的、高质量的电能。
智能电网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可以连接各种不同的交流和直流发电系统、储能系统以及各种不同的交直流负荷,以达到最优的运行效率。
在此背景下,单纯的交流微电网或直流微电网就表现出了局限性。
为了降低单纯的交流/直流微电网在应用中因多重AC/DC或DC/AC变换带来的功率损耗、谐波电流及控制难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也为了各式各样的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设备更好地接入微电网,研究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具有重要意义。
1宁波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网络结构设计1.1 交流微电网网络结构设计宁波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位于华安电力办公大楼,有光伏发电20kWp。
现有的交流负荷为三相负荷(空调)160kW、单相负荷(照明)70kW;直流负荷根据调研情况基本为小功率电器。
基于此容量,按照表1,交流子微电网的电压等级选择AC 400V,不仅有成熟的示范工程经验可借鉴,也方便并网。
交流微电网部分通过并网开关与大楼AC 400V公用电网联接,接地方式采用TN-C-S。
1.2 直流微电网网络结构设计直流负荷的电压等级较多,分布较广;冗余式母线结构的可靠性高,但造价也很高,且项目中没有对电能质量要求很高的用电设备,故不选择此母线结构方式。
在有多种电压等级的用电设备的情况下,将直流微电网母线结构设计为双层式母线结构。
高压直流母线选择DC 400V,一方面跟国际接轨,借鉴相关成熟经验,另一方面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DC 400V易于接纳更大功率的直流电器,且易于跟直流配电网并网运行。
交直流混合微网功率控制技术
根据交直流混合微功率控制的目标,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已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研究,但至今仍欠缺对其中 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的概括与总结。为全面展示功率控制技术的研究成果,以下分别从交流子微、直流子微以及交 直流互联变换器3个方面对已有文献研究现状进行梳理评述。
子微通用功率控制技术研究
无互联通信பைடு நூலகம்制技 术
基于高速通信的控 制技术
基于低速通信的控 制技术
图1在微发展初期,学者们通常以系统尺度小作为前提条件进行研究和实验,因此对于变换器间的高速通信互 联来说,实现起来相对简单。目前,基于高速通信的控制技术主要包括集中控制技术、主从控制技术以及电流链 控制技术。
图2一种适用于交流子微和直流子微的集中控制方法,控制框图如图1所示。集中控制技术由集中式控制器和 本地控制器构成。集中式控制器对总负载电流进行测量,根据并联变换器数量N及各台变换器容量,计算出各变换 器输出电流环的参考值,其中Σki=1(i=1, 2…,N),并利用高速通信线发送至各台变换器。本地控制器测量各自 变换器的输出电流,对高速通信线提供的参考值进行比较和跟踪。
其中:Erated、frated分别代表变换器输出电压和频率的额定值;mP和nQ分别为有功和无功的下垂系数。
微电网能源管理控制策略及优化研究
微电网能源管理控制策略及优化研究随着电力系统由传统的中央供电模式向分布式能源系统转型,微电网作为一种先进的能源系统管理方式,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微电网允许多种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储能等)在本地区域内进行协调与管理,并与主电网进行互联互通。
因此,研究微电网的能源管理控制策略及优化方法对于实现可靠、高效的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在微电网中,能源的匹配与调度是重要的管理控制策略之一。
通过合理的能源匹配策略,可以将不同能源的优势相互补充,从而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例如,当太阳能和风能的产量较高时,可以通过储能系统将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以便在太阳能和风能供应不足时使用。
因此,合理利用各能源资源并进行动态调度,对于提高微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能源管理中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对电力负荷进行预测与优化。
通过利用历史数据、天气预报和负荷特征等信息,可以建立准确的电力负荷模型,并对未来的负荷进行预测。
这种预测能够为微电网提供合理的能源调度策略,从而降低能源浪费和能源成本。
同时,对电力负荷进行优化也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措施。
通过合理调整负荷的分配和灵活调整电力供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浪费,并确保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与能源管理控制策略相结合的是微电网中的能源优化问题。
能源优化旨在通过优化能源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一方面,通过合理安排能源资源的供应和调度,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浪费。
另一方面,通过优化能量的分配和调度,可以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因此,在微电网中开展能源优化研究,对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和降低能源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微电网中能源管理控制策略的高效优化,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和工具。
其中,人工智能(AI)和智能优化算法在能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 AI 技术,可以对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和优化,从而提高能源管理的智能化程度。
《2024年微电网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研究》范文
《微电网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传统能源的逐渐枯竭,微电网技术因其具有环保、高效、稳定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
微电网能够通过优化本地资源的使用和运行策略,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就微电网的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展开深入研究。
二、微电网概述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能量转换设备、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独立电力系统。
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运行策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微电网的组成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储能电池等可再生能源设备。
三、微电网运行策略微电网的运行策略主要涉及到电力分配、负荷管理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优化配置等方面。
首先,微电网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时间段的负荷需求和电力生成能力,进行电力分配,确保电力的稳定供应。
其次,负荷管理是微电网运行策略的重要一环,通过合理调度不同设备的运行状态,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最后,可再生能源的优化配置也是微电网运行策略的关键,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四、微电网优化方法(一)智能调度算法智能调度算法是微电网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算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对微电网的各个设备进行智能调度,实现电力的供需平衡。
此外,还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力需求进行预测,提前进行设备的调度和优化。
(二)储能技术储能技术是提高微电网运行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合理配置储能设备,可以有效平衡电力的供需关系,降低能源的浪费。
此外,储能技术还可以在电力短缺时提供备用电源,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三)可再生能源优化配置对于可再生能源的优化配置,首先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进行性能评估和经济性分析,然后根据微电网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运行效率等问题,实现微电网的整体优化。
五、实践应用与前景展望微电网的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系统微网控制策略分析马 力(天津市电力公司技术中心,天津300384)摘要:为了提高含风力机 微型燃气轮机混合系统H S(H y br id System)的微网稳定运行能力,文中在典型微网结构下,通过分析HS电源特点、控制方式和运行特性,归类划分不同运行区域下微网的运行特性和适用控制方式,并结合微网存在的联网与孤岛运行状态,制定了HS系统中不同电源的控制策略,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
结果表明:微网控制策略受HS运行状态、控制方式以及负荷水平影响,正确分类判断微网运行方式,合理安排H S系统控制策略,能够实现联网及孤岛状态下微网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障重要用户正常供电。
关键词:混合系统;微网;控制策略;联网;孤岛中图分类号:T M762;T M7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 8930(2010)06 0104 05Control Strategy Analysis of Hybrid System in Micro GridM A Li(T ianjin Electric Pow er Corporation,T ianjin300384,China)Abstract:T o impro ve the st abilit y of micro g r id,the structure o f hybr id sy stem w ith w ind t ur bine and micr o turibne is ado pted in this pa per.T he character istics,co nt rol strat eg ies and operation modes of the hybrid sy s tem a re ana lyzed w ith typical micr o g rid stur ctur e.T he application of the micro g r id under differ ent areas is summar ized fo r gr id connected and islanded mo de,and co nt ro l strateg ies respectiv ely fo r different DGs are g iv en.Simulation r esult s of t he micro gr ids sho w that the contro l strateg ies fo r the m icro g r id are influenced by the operatio n mo des of t he hybr id sy stem and the lo ad level.M icro g rid can operate stabily by so rting and jud ging the o per atio n mo des of the micro g rid cor rectly.Reasonable co ntr ol str ategies can improv e the r eliabilit y for critica l loads.Key words:hybrid system(H S);M icr o G rid;contr ol st rateg y;g r id co nnected;Islanding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广泛应用,微型电网[1](简称微网)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能源利用方式逐步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认可[2]。
根据IEEE1547[3]国际标准规定,在微网存在干扰下,系统公共连接点PCC(po int o f comm on co upling)频率、电压越限幅值和时间不应超过限定值,一旦超标,要求PCC 处开关断开,微网转入孤岛运行。
当微网中存在风力 光伏[4]、风力 柴油[5]、燃料电池 微型燃气轮机[6]等混合系统H S时,由于H S结构、控制方式和运行规律特殊性,在微网运行状态变化时系统各元件因彼此影响和干扰而经历状态波动。
若不能有效控制,微网内分布式电源将受运行条件限制而相继退出运行,这将进一步恶化微网运行特性,不仅会导致微网无法满足重要负荷供电需求,甚至可能导致微网设备损坏、运行失稳或系统崩溃。
因此,研究由H S构成的微网在干扰下的动态特性及采用何种控制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H S研究多侧重于设备装置而缺少对微网特点的整体考虑,本文通过微网内的H S仿真,考察微网运行策略对系统稳定的影响,针对不同运行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验证。
1 系统模型1.1 微网结构本文所研究的微网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系统配置了两台带本地负荷的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第22卷第6期2010年12月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P ro ceedings of the CSU EPSAV o l.22N o.6Dec. 2010收稿日期:2009 12 01;修回日期:2010 01 28MT (micro tur bine) 直驱变速风力发电机WT(direct drive v ar io us speed w indturbine)。
混合系统以并联方式通过0.4kV/10kV 变压器与配电网相连。
H S 所带本地负荷包括重要负荷和冷热负荷。
配电网采用含内阻抗的10kV 三相恒压电源等效。
此外,在母线Bus1上有直接相连的次要负荷。
微网的运行控制通过分层控制方式实现。
其中微网控制为第一层,对微网内的开关、电源和负荷进行统一协调控制。
本地控制和负荷控制为第二层:本地控制由H S 控制器采集各自端口数据进行控制,不需进行设备间相互通信;负荷控制主要用于管理次要负荷,必要时切除部分次要负荷。
微网与配电网间通过公共连接点相连,运行中,PCC 的频率、电压信号送至微网控制层进行统一控制。
图1 HS 组成的微网结构示意图Fig.1 Diagram of Microgrid composed of HS1.2 HS 建模本文采用的H S 由直驱型风力发电机和微型燃气轮机组成,其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HS 系统结构图Fig.2 Diagram of system structure of HS图2中,微型燃气轮机和风力发电机均通过整流器、直流电容及逆变器将变频率的交流电转换成恒定的电网频率。
其中整流器及逆变器根据系统运行需要可采取PQ(有功、无功)和V /f (电压、频率)控制方式[7]。
PQ 控制方式通过设定原动机有功参考值确定原动机有功输出,然后由整流器将原动机输出频率变化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最后再通过逆变器中直流电容电压调节和功率因数调节向微网输出功率。
PQ 控制框图如图3所示。
图3 PQ 控制方式框图Fig.3 Diagram of P Q control从图3中可看出,在该PQ 控制下,有功控制和无功控制对象不同。
有功控制通过分布式电源控制器与逆变器直流电压控制器共同完成。
首先按照M T 功率需求及WT 风能输入量设定M T 和WT 的原动机功率参考值,之后在原动机自身功率调节器作用下,电能通过整流器及直流电容传输至逆变器。
在逆变器直流侧电压控制器PI 1作用下,控制电容电压V dc 跟踪参考电压V dcref ,并输出用于控制有功电流i act 的参考电流i actref 。
直流电压控制器通过维持直流电压恒定,从而实现恒有功功率输出。
无功功率控制主要通过逆变器进行。
首先对逆变器端口电压和电流信号计算得到输出无功功率Q 。
然后在PI 2调节器作用下,根据无功功率参考值Q r ef 与实测逆变器输出无功功率Q 之间的差值调节逆变器控制信号中无功电流i react 的幅值,并在电流调节器PI 3作用下实现恒无功功率调节。
V/f 控制主要应用于独立运行和孤岛状态下的电压和频率调节。
通过设定电压和频率参考值,在PI 调节器作用下实时检测逆变器输出端口电压和频率,并作为恒压、恒频电源使用。
控制方式如图4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采用V/f 控制时只采集逆变器端口信号,并采用双环控制结构。
H S 端口采集的电压信号通过比例积分环节PI 6设定电流控制参考值i qref ,锁相环PLL(phase lo ck loop)采集的H S 端口频率信号通过调节器PI 5与直流电压控制器PI 4进行信号融合,设定内部电流参考值。
调节器PI 7用于内环电流控制,最后控制信号通过PWM 信号发生器实现V/f 控制。
1.3 负荷模型负荷模型按用户需求分为主要负荷和次要负105 第6期 马 力:混合系统微网控制策略分析荷。
主要负荷是指在微网扰动过程中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需求较高的负荷类型,例如医院照明、政府机图4 V/f 控制方式框图Fig.4 Diagram of V/f control关计算机等,本文采用按一定比例配置的恒阻抗负荷及恒功率负荷等效。
次要负荷指可以在微网能量供应紧缺时暂时切除,待微网供电容量满足一定需求时恢复供电的负荷,本文采用恒阻抗负荷等效。
2 HS 的微网控制策略根据图1所示的微网结构图,含H S 的微网的控制层次关系示意图如图5所示。
图5 微网控制层次关系和策略示意图Fig.5 C ontrol hiberarchy and strateg y of Microgrid从图5中可看出,当微网引入H S 时,系统控制复杂性增加,控制逻辑共分三层,除微网控制、本地控制和负荷控制外,系统增加了H S 控制。
由于微网运行需考虑H S 配合,而H S 是一种含多种分布式电源和多种控制方式的复杂系统,并且其运行控制的效果受其本身和微网运行状况的双重影响,因此这里首先划分H S 运行状态,然后针对各运行状态研究微网的相应控制策略。
根据电源M T 和WT 特点,H S 运行状态划分情况如图6所示。
从图6可看出,H S 根据联网-孤岛状态和风速等级影响划分为6个运行状态区。
其中 、 区为微网联网和孤岛两种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区域。
区为根据风速变化划分的WT 运行状态区。
受外界风速等级影响,当风速增大至启动风机后,WT 由停机状态( 区)进入最大功率捕获状态( 区)。
随着风速进一步增大超过额定风速时,WT 将通过桨叶角控制而进入恒功率状态( 区)。
最后,当风速超过允许风速上限后,WT 将因超速而停机( 区)。
图6 HS 运行状态划分Fig.6 Partition of operation areas of HS当H S 工作在 区时,M T 通常采用PQ 控制方式,而WT 由 区至 区运行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控制方式。
由于H S 均采集本地机端的电压和电流信号来进行控制,这样一旦H S 端口发生故障,将导致H S 系统无法实现预先设定的控制目标,影响微网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