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城市地理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中国城市研究》征稿简则
稿 多投 。来稿 一律 不退 , 3 个 月未 收到 录用通 知 , 作 者可 自行 处理 。
来稿请 寄 : 上海市 中山北路 3 6 6 3号 华 东师 范大学 中 国现 代城 市研 究中心 《 中 国城 市研 究》 编 辑部 ( 邮政 编码 : 2 0 0 0 6 2 ) 在线投 稿 : h t t p : / / 2 0 2 . 1 2 0 . 8 5 . 3 3 / J w e bz g c s y j / C N / v o l u m n / c u r r e n t . s h t m l
第2 2卷第 i 期
2 0 1 3年 3月
世 界 地 理 研 究
W ORL D R EGI ONAL S T UDⅢ S
Vo 1 . 2 2,No . 1
Ma r .. 2 0 1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中国城市研究》 征稿简则
《 中国城市研究》 是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 究 中心 主 办 的综合性 城 市研 究学 术集 刊 , 是《 中文社 会科 学 引文 索 引 ( C S S C I )  ̄ 2 0 1 2 — 2 0 1 3来 源 集刊 , 主要 刊登城市经 济 、 城 市社会 、 城 市地 理 、 城市 政治 与管理 、 现代 城市 史等各个领 域 的 理论和经验研究论文。为提高学术论文质量 , 特向海内外学术同仁征集稿件, 相关要求如下: ( 1 ) 《 中 国城 市研 究》以发表 原 创 性 的理 论 和 经 验研 究论 文 为 主 , 文章长度不限, 欢 迎 1 0 0 0 0字 以上 的论 文 。稿 件一般 使 用中文 , 欢迎 用英 文写作 的原 创论 文 。 ( 2 ) 稿 件第 一页 应 该包括 以下信 息 : 论文标 题 ; 作 者姓 名 、 单位 , 以及通 讯 作者 的通 信地 址, 联 系 电话和 电子 邮箱地址 ; 基 金资助 情况 或感谢 语 ( 如果有 的话) 。 稿 件第 二页应 提 供 以下 信息 : 文章 标题 ; 内容摘 要 1 0 0  ̄2 0 0字 ; 关键 词 3 ~5个 。 ( 3 ) 文 章正文 中 的标题 、 表格 、 插 图 以及 公式应 分别 连续编 号 。 一级标 题采 用编 号“ 1 、 2 、 3 二级 标题 用“ 1 . 1 、 1 . 2 、 1 . 3 …… ” , 三级 标题 用“ 1 . 1 , l 、 i . 1 . 2 、 1 . 1 . 3 … …” , 四级 标题用 “ ①、 ②、 ③ … …” 。前三 级标 题独 占一行 , 左对 齐 , 四级 以下标题 与 正文连 排 。 ( 4 ) 表 格格式 为三 线 格 ( 在W o r d软 件 中选 : 表 格 一插入 表格 一 自动套 用格 式 一简 明 1 ) 。 表格 标题在 表格 上居 中 。 ( 5 ) 插 图必 须达 到 出版 质量 。 所有 插 图请做 成黑 白图 , 并尽可 能用线 条表 示 。 凡 涉及 国界 线 的 图件 , 请按 中 国地 图出版社 最新标 准底 图绘 制 。插 图标 题在插 图下 居 中。 ( 6 ) 文章正文注释采用尾注 , 编号格式为: ①、 ②、 ③、 ……。 ( 7 ) 所 有英 文人 名 、 地 名应有 规范 译名 , 并在 第一 次 出现 时用 括号标注 原 名 。 专 业术 语 的 翻译 请尽 量规 范化 , 在较 生僻或 可能 引起歧 义 的情况下 请 附原文 。 ( 8 ) 所 有参 考文 献必须 出现 在文 章末尾 , 并 按作者 姓名 的汉语 拼音或 英文 名字 的首位 字 母排 列 , 英文文 献在 前 , 中文文 献在后 。所 包含 的信息 排列顺 序如 下 : [ 1 ] 专著类 : 作者 ( 多名作 者 问用 逗 号隔开) , 出版 年份 .书名 .版 次 ( 首 版不录 ) .出版
章锦河教授介绍
• 2005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共找到 1 条
[1] 章锦河,史春云,周晶,陈静,李曼,王楠. 世界遗产地宏村古镇旅游用地变化研究[A]. 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学术论文摘要集[C]. 2012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共找到 1 条 [1] 张捷,章锦河,刘泽华. 中国旅游规划研究与发展的若干趋势[N]. 中国旅游报. 201203-14 (011)
知网检索结果
•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共找到 156 条
• • [1] 汪晶晶,章锦河,王群,黄剑锋. 旅游生态系统能值研究进展与启示[J]. 生态学报. 2015(02) [2] 刘法建,张捷,章锦河,陈冬冬. 旅游地网络的演化与时空特征研究——以黄山风景区及 汤口社区为例[J]. 地理科学. [3] 刘法建,张捷,章锦河,陈冬冬. 旅游地网络的演化与时空特 征研究——以黄山风景区及汤口社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14(12) [4] 丁蕾,吴小根,王腊春,章锦河. 水体旅游地游客感知测度模型及实证分析[J]. 地理科学. 2014(12) [5] 王楠楠,章锦河,刘泽华,钟士恩,李升峰.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系统能 值分析[J]. 地理研究. 2013(12) [6] 束玉洁,章锦河,管飞. 人口统计变量对饭店品牌体验、品牌忠诚的影响分析及启示— —以汉庭连锁酒店为例[J]. 宜春学院学报. 2014(04) [7] 孙景荣,张捷,章锦河,马金海,李莉, 张富生. 中国区域旅行社业效率的空间分异研究[J]. 地理科学. 2014(04) [8] 章锦河. 社会记忆与旅游规划的创意[J]. 旅游学刊. 2014(05) [9] 孙晋坤,章锦河,李曼,周 晶,陈静,杨璐. 近十年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与启示[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02) [10] 钟士恩,章锦河. 从古镇旅游消费看传统性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关系[J]. 旅游学刊. 2014(07)
地理科学学术论文
地理科学学术论文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地理科学学术论文,仅供参考!地理科学学术论文篇一区域地理的乡土化摘要:乡土地理与区域地理共同作为地理课程的两大学习载体。
区域地理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确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乡土地理因其浓缩地理综合性、地域性,又可使学生在具体化、生活化的背景状态下感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湘教版的必修三中案例对于中学生来讲可近可远,但是要求大部分学生真正地把知识理解透彻却有相当大的难度。
这就要借助乡土地理来帮忙解决。
因此对于乡土地理的学习,体现了区域地理的实践性。
本文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区域地理乡土化的前提入手,在教学过程中乡土地理知识的实践及其反思。
关键词:区域地理乡土地理乡土化随着广东省新课程和高考改革,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要求地理课程更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着重于使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乡土地理因其浓缩地理综合性、地域性,又可使学生在具体化、生活化的背景状态下感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区域发地理乡土化背景1、学生的基本情况虽然学生从初中就开始接触区域地理,但是很多学生不把它当一回事。
一方面初中学校对地理课程的不重视,造成学生慢慢的觉得难学,进而让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二是师资力量的不足。
初中地理教师大多并非专业出生,当然也不排除其中个别教师教得特别好。
整体上,很多学生在初中大多没有学到什么地理知识。
学生一进入高中,把以前学地理的观念也带了进来。
加上现在高中扩招,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下降,给我们中学教学带了很大难度。
不过现在广东高考的改革,学生只分文理科,不再分X科了。
文科学生对地理的重视也有很大的提高。
理科生因要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对地理的重视也有所提高。
2、区域地理乡土化的前提在区域地理教学的乡土化时,教师要注重所选的乡土地理知识必要以教学内容为中心,而且所选内容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郑州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探究——以郑州市为例作者:王晓威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城市化进程进入新时期,城市经济产业结构以及城市规划的重点也悄然发生着转变。
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逐步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城市色彩规划也日益受到政府、规划师以及民众的关注。
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色彩规划设计仍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城与城之间色彩上几乎没有辨识度。
本文首先明确了城市色彩及其规划设计的内涵。
同时,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实践的基础上,以郑州市为例,对郑州市的城市色彩现状进行分析,探索郑州市色彩规划的原则与思路,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市色彩;郑州市;规划设计;优化措施目录0.引言 (3)1.城市色彩内涵 (3)1.1城市色彩 (3)1.2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原则 (3)1.3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 (4)1.3.1承载延续城市历史文化 (4)1.3.2塑造现代城市特色 (4)1.3.3.治理城市设计无序状态 (4)2.郑州概况 (5)2.1简介 (5)2.2城市规模 (5)2.3郑州城市色彩现状 (5)3.如何改善 (9)3.1优化措施 (9)3.2实例 (9)3.2.1河南省艺术中心 (9)3.2.2彩虹隧道 (10)4.结语 (10)0.引言我们生活在文化与个性备受重视的今天,城市色彩作为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部分,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
每个城市都应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色彩,给城市带来一份独特的魅力。
更好的让市民感受城市、理解城市、找到归属感。
然而,因为中国城市色彩规划起步相对较晚,也因为城镇化的进程过于急功近利,导致规划设计缺乏控制,监督。
我国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不尽如人意。
有的色彩设计显得浮躁,给市民视觉造成强烈的冲击,使得整个城市显得浮夸无内涵。
有的城市色彩呈现出混乱以及无序的状态,个性与文化没有统一的体现。
也有些城市之间差异性越来越小,整个城市色彩千篇一律,历史与文脉也伴随着泛善可陈的设计而弱化了。
正应为如此,如何改变现状,成为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应积极进行色彩规划与设计,给中国的城市带来独特的活力与魅力。
比较视野下的大都市区治理_概念辨析_理论演进与研究进展_张衔春,陈轶,经济地理
收稿时间:2014-10-17;修回时间:2015-05-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20844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05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720140519)作者简介:张衔春(1988—),男,安徽巢湖人,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治理、区域政策与经济。
E-mail :xchun0127@ 。
※通讯作者:赵勇健(1990—),男,河北正定人,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
E-mail :zhao_yongjian88@ 。
经济全球化及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转轨下,大都市区逐渐成为国家空间管制的主要尺度单比较视野下的大都市区治理:概念辨析、理论演进与研究进展张衔春1,赵勇健※2,单卓然3,陈轶4,洪世键5(1.香港大学建筑学院,中国香港999077;2.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北京100045;3.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湖北武汉430074;4.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中国江苏南京211800;5.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福建厦门361005)摘要:“治理”是国际上处理区域事务的基本理念,强调多利益协调、多元协同等理念,大都市区治理是区域治理的重要尺度层面,也最能体现“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者关系。
在剖析治理、区域治理及大都市区治理等概念基础上,梳理了大都市区治理理论的发展脉络,进一步研究国内外大都市区治理的主要内容,并进行比较与评述。
国内外大都市区治理理念一致,但由于国情差别,研究领域、关注重点、治理机制和具体实践差别较大。
国外较为注重“多元利益协调”基础上大都市区治理问题研究,充分考虑各方面诉求,并关注地区社会公平、公共资源和环境问题;国内较注重“政府间关系”基础上的大都市区治理研究、本土化探讨等,实践中均以政府为主导,对其他利益诉求考虑不充分。
关键词:治理;大都市区治理;理论内涵;机制;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K90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15)07-0006-08DOI :10.15957/ki.jjdl.2015.07.002City-Regional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ison:ConceptionClarification,Theory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ProgressZHANG Xian -chun 1,ZHAO Yong -jian 2,SHAN Zhuo -ran 3,CHEN Yi 4,HONG Shi -jian 5(1.Faculty of Architectur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999077,China ;2.Beijing Municipal Institute of CityPlanning and Design ,Beijing 100045,China ;3.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Hubei ,China ;4.College of Architecture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Nanjing 211800,Jiangsu ,China ;5.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Fujian ,China )Abstract:"Governance"is a basic concept in regional affairs around the world which emphasizes different interests andmultiparty coordination.City-regional governance is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 regional governance,which can best embody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government,market and civil society".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oncept of the governance,regional governance and city-regional governance,the paper hackle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 content of city-regional governance at home and abroad connotation,then do comparison and analysis.City-regional governance theory is consistent at home and abroad connotation.But due to national differences,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governance mechanism,research focus and practice method.The research pays more attention to "multiple interest coordination"of city-regional governance issues,fully considers all aspects of the demands and concerns of social justice areas,public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aboard.The domestic research pays more attention on city-regional governance and localization discussing on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view.It ’s based on government-led in practice,and lacking of other interest demands.Key words:governance ;city-regional governanc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mechanism ;comparing research第35卷第7期经济地理Vol.35,No.72015年7月ECONOMIC GEOGRAPHY Jul.,2015元,“治理”作为大都市区协调多重地方行政单元、推动区域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从制度设计、多元参与及利益协调三方面深刻影响区域产业一体化与城乡发展统筹。
城市群文献综述
城市群文献综述一、国外城市群研究阶段的主要成果与观点(一)国外城市群研究启蒙发展阶段(1915~1945)的主要成果与观点:英国学者霍华德(E.Howard,1898)最先从城市群体(Town)的角度来研究城市,《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citiesoTo-morrow)中的“田园城市”正是通过“组合群体”来协调和发展的。
20世纪初,英国的格迪斯(P.Geddes,1915)在《进化中的城市》(Cities in Evolution)中运用区域综合规划的方法,提出城市演化的形态:城市地区(City Region)、集合城市(Conurbation)以及世界城市(Word city),其中集合城市被看作是拥有卫星城的大城市。
之后的恩文(R.Unwin,1922)发展为“卫星城”理论应用于大城市如伦敦的建设与调整。
芬兰沙里宁(E.Saarinen,1918)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强调城市是有机的生命体,城市群体发展应当从无序的集中变为有序的疏散。
在这种“有机疏散”理论指导下他制定了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
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1933)首次将区域内的城市群体系统化,其著名的城市群体组织结构模式,被广泛采用。
他的中心地理论更是城市群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
杰弗逊(M.Jefferson,1939)和哲夫(G.K.Zipf,1942)分别对城市群体的规模分布展开理论探讨,并且后者首次将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城市群的空间分析。
(二)国外城市群研究丰富深化阶段(1945~)的主要成果与观点:二战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外城市群的研究在多学科交叉作用下,加上新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的运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获得突破与丰富。
维宁(R.Vining,1942)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城市群存在的合理性与客观性。
邓肯(O.Duncan,1950)在《大都市与区域》中首次引入“城市体系”(UrbanSystem)的观点[1]。
城市化论文(5篇)
城市化论文(5篇)城市化论文(5篇)城市化论文范文第1篇瓦房店市位于辽东半岛中西部,区位优势显著,地域特色鲜亮,产业实力雄厚,现已进展成为东北县域的领军城市。
近年来,随着全域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化及城市文化惠民工程得到大力关注,瓦房店轴都剧院项目应运而生。
该项目是集文化活动、演出、艺术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型城市文化建筑,主要包括剧院、数字影厅、展厅、会议、艺术培训及排练等功能,建筑规模11000平方米。
项目位于距瓦房店城中心西南5公里的新商务核心区。
基地处于新区的重要位置,北侧为联系新老城区的主要市政道路,西侧正对城市交通环岛,东侧为拟建城市公园用地。
该项目旨在通过大型城市公共文化建筑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区域进展、丰富公众文化生活。
2、设计理念2.1开放性当代城市文化建筑不应仅是特定文化活动的盛纳空间,更应是一个向城市开放并吸纳公众参加的与当代生活相融合的场所。
轴都剧院应当在满意基本使用需求的同时,打破传统的、封闭的空间模式,追求一种与城市空间及周边环境乐观对话的崭新的、开放的场所体验,并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城市公共空间的潜力。
通过城市界面、环境景观以及建筑空间的整体性、开放性设计,轴都剧院将实现新塑城市形象、触发公众活动、共享文化资源,进而与城市环境及市民生活完善融合。
2.2地域性设计应扎根本土,追求地方性和独特性,避开盲目追随时下流行的形式表现。
瓦房店境内多低山,呈现辽南丘陵地貌,连绵低矮的山体掩盖了所辖区域约六成的面积,构成了独特的城市地景;瓦房店市矿藏资源丰富,矿种繁多,尤其盛产优质金刚石,被誉为“东方钻石城”。
轴都剧院设计试图转译城市地域文化元素:以起伏曲折的天际线“再现”城市远山的示廓;以刚性不规章块状体量“映射”金刚石矿体;以微地形植草坡地景观“还原”地貌地景。
3、设计诠释设计追求城市空间的整体性与有机性,关注公众行为的场域性与简单性,体现文化建筑的标志性与地域性。
以视觉通廊及行为流线为纽带,有机组织室外广场与室内中庭,形成动态、开放的空间布局。
地理学报投稿格式[资料]
《地理学报》是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学报级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主要刊登能反映地理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综合研究进展,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地理科学论文。
本刊欢迎国内外地理工作者将理论水平高、研究方法新、应用前景广的稿件投到本刊。
(1) 撰稿人应在写稿前广泛查阅本学科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引用的文献,以保证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文章要主题明确,论据充分,层次分明,语言精练。
观测、实验、统计数据应包括新近的资料。
(2) 来稿(包括图、表及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10个版面(10 000字)。
稿件请用WORD文件,论文格式请参照本刊最新期刊格式。
(3) 内容摘要100~200字左右, 关键词3 ~ 7 个,包括:研究专业、研究要素、研究方法、研究地区。
(4) 论文的1、2、3级标题分别按1,1.1,1.1.1编号,各级标题一律左起顶格书写。
(5) 凡属国家、省部级以上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点攻关课题项目的研究论文请在首页脚注中注明基金的中英文名称和编号。
(6) 文稿中计量单位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用标准符号表示。
如“m”,“t”等。
各种专业术语一律按已颁的标准使用。
同一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等要求全文统一。
(7) 表格格式为三线格(在Word软件中选:表格-插入表格-自动套用格式-简明1)。
表格标题为中英对照,在表格上居中。
(8) 插图一般不超过5幅,凡涉及国界线的图件,请按地图出版社最新标准底图绘制,有审图证明的亦可。
插图标题为中英对照。
在插图下居中。
(9) 参考文献只列文中引用的、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出版的用脚注说明),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引用之处在右上角标注编号)。
引用他人的资料和数据要认真核对,注明出处。
英文文献中作者姓在前,名在后。
如J. C. Smith 文献著录为Smith, J. C. 为便于国际检索机构和读者查阅,中文和非英文参考文献应译成英文。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15篇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高中地理教学论文1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地理教学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1摘要:农村高中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课程改革滞后于城市,农村高中如何成功实施教学成为农村教育当务之急。
本文就如何在农村高中地理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作了一些实践与探讨。
关键词:地理教学主体探究当前地区发展的差异加大,城乡教育的差异也逐渐加大。
农村教育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传统上称作“副科”的地理学科更是弱势,学生总是反映难记、枯燥。
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单纯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缺乏主动参与,缺乏主体探究性。
也就是说,教育过程,不仅应包括教师的活动,也要包括学生的活动,包括学生对外部世界有目的的改造过程。
目前的农村高中地理教育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现状呢?在高考指挥棒仍然起主导作用的情况下,以高考为方向的应试教育一直唱主角,课堂上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缺乏主动参与,缺乏探究学习。
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呢?一、在备课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树立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理念,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选择与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案。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探究性地位。
针对不同类型的课堂内容要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如相对现实性的内容就直接将地理画面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直观接触地理;而一些相对理论化的内容,则需要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
只有在备课中努力去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
二、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性包括众多方面,比如课堂中师生所占时间的比例分配、学生的独立参与程度等等。
1、通过学生自身动手动脑实践发挥学生的主体探究性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实践空间。
城市地理学讲义-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前言城市地理学是城市科学大家庭中毫不逊色的一员。
地理学家以其空间地域性、系统综合性的独特视角和以人为中心的人地关系的观念来研究城市,而区别于其它城市学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地理学获得长足进展,对城市研究作出了贡献,并在学科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中,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吸收了必要的营养,又采用了数量方法、计算机、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手段,成为地理学中最活跃的人文地理分支之一。
课程内容本课系统地讲述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共分八章。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第三章:城市化第四章:城市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第五章: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第七章: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第八章: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教材:《城市地理学》周一星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主要参考书:《城市地理学》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二版《中国城市地理》顾朝林等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城市地理概论》于洪俊、宁越敏编著,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现代城市地理学》许学强、朱剑如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课程的基本要求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了解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般掌握城乡界限划分和城市地域类型、城市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城市职能分类。
◎牢固掌握城市化原理、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中心地理论。
◎学会运用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与方法,解决在城市规划中遇到的问题。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城乡界限划分和城市地域类型。
◎城市化概念、城市化类型、城市化过程曲线、中国城市化特征及对策。
◎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理论。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中国城市规模政策。
◎中心地理论、城市吸引范围的划定。
3、考核方式◎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
◎平时考核方式:考勤、课堂提问及课外作业。
(缺课三次,取消考试资格)◎期末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课外阅读⏹城市化研究——中外城市化比较、中国城市化特征、水平和动力机制、城市化过程研究、郊区化研究、城市发展方针(城镇体系)、衡量指标……⏹各类空间研究——城市空间、商业空间、工业空间、居住空间、城市边缘区……发展特征、变化机制、影响因素、结构重组……⏹城镇体系——城市群体研究、都市圈(带)地理科学进展、世界地理研究、城市问题、经济地理、地域研究与开发、地理学报、城市规划、地理研究、人文地理、地理科学、地理学与国土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城市规划汇刊、城市规划学刊、经济研究、城市改革与发展、城市发展研究。
城市地理的论文题目
城市地理的论文题目城市地理的发展与影响城市地理,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城市空间分布、城市发展过程以及城市与社会、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地理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就城市地理的发展与影响展开论述,从历史演变、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演变城市地理的发展与影响与人类历史密不可分。
自古以来,人类就开始聚集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聚落,实现社会分工与经济交流。
从古代的古巴比伦、古希腊城邦,到现代的巴黎、纽约,城市地理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
城市地理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断演变至今。
二、人口增长城市地理的发展与人口增长密切相关。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日益普遍。
城市成为了人们就业、生活的重要场所。
城市的人口规模与分布对城市地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城市的人口密度、人口结构以及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人口流动等都是城市地理发展与影响的重要方面。
三、经济发展城市地理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吸引了大量资源、资本和人才的聚集。
城市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以及交通网络等都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不同的城市由于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经济特色和竞争优势。
城市地理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潜力。
四、环境问题城市地理的发展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化进程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
城市污染、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系统破坏等成为城市地理研究中的重要议题。
城市地理的研究有助于找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城市地理的发展与影响多方位、多角度。
通过对历史演变、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城市地理的本质。
未来,城市地理将继续发展,为我们认识城市、改善城市环境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城市地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CNKI数据库的使用和技巧
• 概念搜索——查找某一个学术概念的定义、解释、相关文献发表情况等信息。概 念型知识元既可以查询概念在工具书中的解释,相关概念,也可以查询最近学者 的解释、被使用的规律、主要引用的文献/作者等。
• 科研基金检索是通过科研基金名称,查找 科研基金资助的文献。通过对检索结果的 分组筛选,可全面了解科研基金资助学科 范围,科研主题领域等信息。
第19页,共32页。
• 句子检索是通过用户输入的两个关键词, 查找同时包含这两个词的句子。由于句子 中包含了大量的事实信息,通过检索句子 可以为用户提供有关事实的问题的答案。
产品名称 《中国法律知识仓库》 (CLKD) 《中国医院知识仓库》 (CHKD) 《中国农业知识仓库》(CAKD) 《中国建筑知识仓库》(CUAD) 《中国城市规划知识仓库》(CCPD) 《中国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仓库》(CEKD)
…………………………
第4页,共32页。
二、《总库》服务平台使用方法
第5页,共32页。
“张凯”等作者发表的文献检索出来。
第12页,共32页。
中英文扩展检索
• 对于内容检索项,检索词输入检索词后, 可勾选“中英文扩展检索”功能,系统将 自动使用该检索词对应的中文扩展词和英 文扩展词进行检索,帮助用户查找更多更 全的中英文文献。
第13页,共32页。
高级检索----为用户提供更灵活、方便地构造检索式 的检索方式。
• 数字检索——可查找与数值、统计数据相关的各种信息,提供数字知识和统计数 据搜索服务。数值知识元查询科技/社科数值类知识。
• 翻译助手——提供专业术语或句子的中英文互译,搜索专业词汇的中英文例句,翻译 知识元可以对中英文句子进行翻译,其专业词汇数量巨大,而且动态更新,性能超越 传统的工具书和电子词典。
城市地理学,城市空间,热点
浅析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摘要: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大城市更是发展蓬勃。
城市的发展不是盲目的发展,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合理安排布局,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政策。
城市地理学也相应产生,并快速发展,不少城市地理学家做出了很大贡献。
城市地理学是具有发展性特点的学科,随着城市的变革,每个阶段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也发生变革,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城市地理学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地理学近些年的发展情况,包括研究内容和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研究趋势,意欲有更多人关注到城市地理学并了解城市地理学。
关键词:城市;发展;空间结构1 引言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及其功能的形成、发展、变化和分布规律的学科。
城市地理学是城市科学研究体系中的重要成员。
地理学科以其空间地域性、系统综合性的独特视角和以人为中心的人地关系理念来研究城市,而别于其他城市学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地理学获得长足发展,在学科的融合和渗透中,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吸收了必要的营养,又采用了数量方法、计算机、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手段,成为地理学中最活跃的人文地理学分支之一。
当前,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城市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属于历史范畴。
为了揭示城市系统的空间现象,必须深入研究形成这种空间现象的社会、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等非空间因素。
城市地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就是这样一种城市。
2 城市地理学发展进程1900年以来中国城市地理研究历程解放前,我国城市地理学发展缓慢,少数地理学者发表过关于城市分布和研究城市的论文,分为两类:对城市的研究和对乡村的研究。
研究对近代中国城乡分布状况、基本特征的描述和解析居多,从属于聚落地理的范畴,真正的城市地理研究尚未展开。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地理的研究才渐渐展开。
中国城市化水平及省级差异分析
中国城市化⽔平及省级差异分析⼈⽂地理学作业《中国城市化⽔平及省际差异分析》中国城市化⽔平及省际差异分析摘要:改⾰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但城市化⽔平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业化⽔平,随着21世纪经济的⾼速增长,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在⼤步向前,⽬前中国城市化⽔平与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城市化⽔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为此,了解中国城市化⽔平及通过区位熵的⽅法来分析中国城市化⽔平的省际差异。
关键词:城市化省际差异区位熵⼀、中国城市化⽔平城市化是指⼈⼝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是社会⽣产⼒发展到⼀定阶段,农村⼈⼝转化为⾮农村⼈⼝,⼈⼝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
⼗六⼤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2002年⾄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市⼈⼝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
2011年,城市⼈⼝⽐重达到51.27%,⽐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市⼈⼝为69079万⼈,⽐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乡村⼈⼝65656万⼈,减少了12585万。
根据中国六次⼈⼝普查数据,历次⼈⼝普查城市化⽔平依次为:12.84%,17.58%,20.43%,25.84%,35.39%,47.5%。
以上是中国历次⼈⼝普查城市化⽔平表和中国城市化⽔平国际⽐较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化⽔平在稳步提⾼,但从国际⽐较来看,中国的城市化⽔平与发达国家相⽐差距较⼤, 与⼀些发展中国家相⽐也较落后。
中国城市化⽔平虽有所提⾼,但城市化⽔平依旧偏低,城市化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平。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临的⼀个重要的社会结构转换过程。
它⼀⽅⾯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另⼀⽅⾯⼜是衡量经济发展⽔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平越⾼的地区, 经济就越发达。
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多、规模的不断扩⼤, 中国城市化⽔平有了很⼤提⾼,⾄2011年中国城市化⽔平已达51.27%。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信息系统探索与建设
———————————————————————作者简介:黄华东(1988-),男,山东菏泽人,注册测绘师/中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据处理及系统应用。
0引言近年来,各地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以“山、水、林、田、湖、草、海、城”构成空间为对象,整合规划、土地、地质、矿产、测绘等各类空间信息数据,形成全国覆盖、动态更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等全流程。
北京[1]、珠海[2]、广东[3]、黑龙江、广西、南京、青岛、厦门、大连、常州、南宁、连云港、柳州、赣州、泸州、上饶等地区[4-5]建设了省级、市级或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本文以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探索与建设为例,对现有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转换、融合、叠加,形成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成果,通过各类空间要素管理与管控,形成标准统一、全域覆盖、动态更新的“一张图”,为国土空间规划各类规划、管理工作提供法定依据。
1系统架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本系统采用分层式体系架构设计,分为基础层、资源层、服务层、应用层等。
基础层包含系统建设所需的硬件基础设施、软件运行环境、各类网络以及相关机房保障措施,为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支撑;资源层包含信息资源目录、数据资源维护、数据资源管理,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分类、管理、维护来确保基础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服务层包含空间规划服务总线、接口管理、运维管理,通过基础服务、数据服务、模型服务衔接应用层及资源层的交互;应用层为建设平台及使用用户,为自然资源、交通、住建、公众等用户提供各种相关门户及平台。
2数据标准依据国家规范、现状数据及地方建设要求,可将县级国土空间数据资源目录分为空间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现状数据、管理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六大类,该分类可在满足管理需求的基础上依据规则自动转换至国家、省、市要求数据。
2015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
2015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获奖名单
作者:暂无
来源:《国际城市规划》 2015年第6期
关于发布2015 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评选结果的公告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和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以下简称基金)联合
主办的“2015 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评选圆满落幕。
本次评选活动由学会和基金联合邀请6 家具有正式刊号并在国内城市规划研究领域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学术期刊
共同参与,分别为《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国际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研究》、《现代城市研究》及《上海城市规划》。
本次评选活动首先由以上期刊编辑部从该刊2014 年
度所有刊登的论文中推荐出共40 篇候选论文;然后由学会和基金聘请的13 位初评委员于
2015 年5 月17 日在同济大学召开初评会议,通过投票和打分相结合的方式从中推选出29 篇
获奖候选论文,其中20 篇作为候选论文进入复评, 另外9 篇获提名奖;再由论文复评选委员
会的82 位评委对20 篇获奖候选论文进行打分。
最后根据58 份有效选票的平均分数排名,确
定一等奖1 名,二等奖3 名,三等奖8 名,佳作奖8 名。
2015 年10 月31 日,学会及基金将在“第十二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上为获奖
论文作者颁奖,其中:一等奖作者将获得奖牌、奖状和奖金10000 元;二等奖作者将获得奖牌、奖状和奖金5000 元;三等奖作者将获得奖牌、奖状和奖金3000 元;佳作奖以及提名奖作者将获得奖状。
各杂志将在最近出版的期刊中公布获奖名单。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
2015 年9 月7 日。
《城市地理》
《城市地理》主管单位:重庆市规划局主办单位:重庆市规划展览馆编辑出版:《城市地理》杂志社编辑部总编辑:李海洲副总编辑:李容邱于倬副社长:董继平总编助理:兰鹏主编:黄雪英文编译:郝赢责任编辑:王梦莹崔雪梅刘江古浩丁风李娟汪良高世伟王静张继中梁小华叶文朱冰冰赵小菲依托重庆市规划展览馆的良好资源,志在聚合一批具有专业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打造一份一流水准的专业杂志牌品,力图对城市、城市与城市、城际及其与人的关系进行多方位和深层次的探讨、思索和反省,以期对城市文明和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维普等网站,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
国内统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50-1192/K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2508邮发代号:78-138栏目设置: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国土资源、建筑工程、地质勘探、水电交通、环境保护、园林景观、法制建设、经济论坛、教育教学、文化研究、科技热点、特别关注投稿须知:1.文稿应文字精炼,内容应紧密关联。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
中文文题不多于20个汉字。
2.电子稿件必须采用Word格式随邮件的附件发送,题目下须注明作者姓名、职务职称、单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并须注明:摘要、关键词。
3.文中如有计量单位,须一律用国际标准书写。
论文字数按每版2500字符内,两版不超过5000字符制作,依次类推。
本字符规定不包含图表,如论文中含有图表公式,将依据实际排版情况计算版面。
4.来稿确保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文责自负。
本刊有权对文稿进行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投稿时注明。
有关发表事宜请及时电联18991,833,174详谈,我杂志社编辑会对您的问题及时作答。
来稿需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全称、通讯地址、邮编与手机。
城市地理学教学大纲
《城市地理学》课程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学科专业课授课对象:城市管理学专业开课学期:第六学期学分:2主讲教师:郐艳丽指定教材: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考核方式:考试(闭卷)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从地理学视角研究城市区域空间分布及内部空间分布理论,掌握城市地理学发展历程,城乡划分及城乡融合的路径,了解城市化原理、历史进程以及传统的城市体系内容,建立城市研究的外部与内部空间分析的框架体系,掌握研究城市的理论与实践方法。
课程简介:本课程首先介绍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回顾学科的发展史以及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的概念,以城市化为中心,阐述了城市化原理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等内容;以城镇体系为中心,阐述城市职能分类、城市规模分布和城市空间结构;以城市内部结构为核心,讲述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等内容。
第一章绪论内容: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2.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4.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必读文献: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第1章选读文献:姜美球,城市学,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许学强、周素红,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经济地理,2003(7)宁越敏,建设中国特色的城市地理学——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进展评述,人文地理,2008(4)闫小培、林彰平,近代西方地理学研究动向分析,地理学报,2004(12)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内容:1.城市概念及标准2.城乡界限的划分和大都市带3.中国市、镇建设标准和统计口径必读文献: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第2章选读文献: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第10章黄中、钱亚畅,城乡划分标准的变迁,中国统计,2004(2)周一星、史育龙,城乡划分与“中国城镇人口之谜”——中外对比研究,中国国情国力,1992(5)郭爱请、王月霞,城乡结合部特征及划分方法,经济论坛,2004(1)第三章城市化原理与历史进程内容:1.城市化定义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3.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4.城市化的近域推进5.当代世界的城市化6.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7.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8.中国城市化模式必读文献: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第5章选读文献: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第5章文剑钢,中国城市化的基本问题研究,2006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2006庞海峰、顾朝林,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城市化过程研究,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6第四章城市职能分类内容:1.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2.城市职能分类方法3.中国城市职能分类必读文献: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第6章选读文献: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第8章周一星、孙则昕,再论中国城市的职能分类,地理研究,1997(1)韩延星等,城市职能研究评述,规划师,2005(8)徐红宇等,中国城市职能分类研究综述,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2)第五章城市规模分布内容:1.城市规模分布理论2.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3.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4.城市规模发展政策的讨论必读文献: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第7章选读文献: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第7章朱英明,中国城市规模演化及其关键问题研究,城市,2008(10)吕作奎、王铮,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及原因分析,现代城市研究,2008(6)代合治,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人文地理学,2001(5)孙明杰,世纪之交的中国城市等级规模体系,城市规划汇刊,2000(1)第六章城市空间分布内容:1.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2.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3.廖士景观4.对中心地学说的发展、验证及评价5.核心与边缘理论6.中国城市空间分布必读文献: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第8章选读文献: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第6章陈彦光、余斌,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的双侧对称性,地球科学进展,2006(7)周一星、张莉,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地理学报,2003(2)叶大年等,中国城市的对称分布,中国科学D辑,2001(7)管驰明、崔功豪,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5)第七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1.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出2.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3.城镇体系规划的流程与方法4.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必读文献: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第9章选读文献:董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体系的结构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06(4)郭贯成,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第八章中国建制镇的发展内容:1.中国建制镇发展过程2.中国建制镇等级规模结构3.中国建制镇职能类型4.中国建制镇空间分布5.中国建制镇综合发展水平6.中国建制镇空间演化特征必读文献: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第9章选读文献:浦善新,中国建制镇的形成发展与展望,小城镇建设,1997(3)、1998(1)、1998(1)袁中金、刘君德、侯爱敏,中国中心镇镇区人口规模研究,城市规划,2004(6)李培,中国建制镇规模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2006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2006 第九章中国大都市密集区内容:1.大都市密集区概念2.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密集区密集区的划分3.中国主要大都市密集区概况必读文献: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第13章选读文献:谢守红,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形成演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顾朝林、张敏,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性状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地球科学进展,2001(3)王国霞、蔡建明,都市区空间范围的划分方法,经济地理,2008(2)陈丙欣、叶裕民,京津冀都市区空间演化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08(1)唐路等,1990年代以来国内大都市区研究回顾与展望,城市规划,2006(1)第十章中国国际化城市内容:1.世界城市与国际化都市定义2.世界城市与国际化都市发展背景3.中国国际化都市建设的条件4.中国国际化都市分布及特征5.建设中的中国国际化都市必读文献: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第14章选读文献:刘志峰主编,城市对话——国际性大都市建设与住房探究,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第一部分(一)余丹林、魏也华,国际城市、国际城市区域以及国际化城市研究,国外城市规划,2003(1)邵波等,我国城市国际化水平比较研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2)肖耀球,国际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管理世界,2002(4)蔡崴,上海的国际化城市竞争力的比较分析,社会科学家,2007(2)第十一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内容:1.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2.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3.中国城市三维空间结构特征4.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必读文献: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第15章选读文献:胡俊,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第4章刘敏,近年来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评述,城市问题,2008(11)冯健、周一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03(3)冯健,西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及启示,城市规划,2005(8)第十二章中国城市经济结构内容:1.中国城市经济结构演化过程2.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现状特征3.中国城市企业组织形式必读文献: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第16章选读文献:卢业授、郭敏,国外主要矿业国家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经验,科学决策,2007(2)项光勤,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与结构性失业,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5)杜晓君,城市经济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税务与经济,2001(4)第十三章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内容:1.中国城市的社会组织形式2.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空间3.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4.北京社会极化的动力机制5.北京社会空间分异及变化趋势必读文献: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第17、18章选读文献:王开泳等,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热带地理,2005(1)王兴中,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马仁锋等,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型研究的评述,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2)唐子来,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城市规划汇刊,1997(6)易峥等,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城市规划汇刊,2003(1)第十四章中国城市边缘区内容:1.中国城市边缘区组成要素2.中国城市边缘区划分3.中国城市边缘区特性必读文献: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第19章选读文献:罗彦、周春山,中国城乡边缘区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城市发展研究,2005(1)杨山,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演变及机制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陈佑启、周建明,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过程与空间布局模式,国外城市规划,1998(1)第十五章中国城市问题内容:1.城市环境问题2.城市交通问题3.城市住宅问题4.城市社会问题必读文献: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第12章选读文献:李纯斌、吴静,“空间失配”假设及对中国城市问题研究的启示,城市问题,2006(2)王纪武,从表象到实质——当代中国城市问题的文化透视,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蓝老师科学研究需要事实说话,找出因果关系,包括论文,有的是探索性的,完善,比较清楚的解释,抽象不同的研究方式——工具——一定从图书馆开始,看引用的是什么,经典性需要引用,最重要的还是思维方法,演绎法和归纳法实证研究用演绎法,非常有效,普适性的定律——只要承认,就很难推翻凭兴趣做研究,根据需要,最有出息的学生,B+的学生自己想清楚,为什么做索引很重要因果关系——寻找相关性,描述是为构建理论服务的,知识的价值——神学,形而上学,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历史只有一个——流畅、文采、方法、数据。
1-22015年全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水平(按省分列)
12.05 13.63 11.22 14.23 24.98
陕
西
4031
155.71
97.12
94.73
7.52
15.67
甘
肃
4049
132.00
97.28
85.77
6.74
15.18
青
海
2692
168.76
99.06
85.96
12.64
10.63
宁
夏
1336
171.67
96.40
87.26
5.18
22.52
97.84 98.33 87.61
95.23 辽
宁
84.70 吉
林
78.24 黑 龙 江
16.94
92.85
92.21
7.62
38.50
34.00
100.00
100.00 上
海
16.72
93.92
80.37
14.55
42.83
39.47
100.00
100.00 江
苏
14.75
91.95
88.60
13.19
97.17 山
西
10.24
93.14
93.14
19.28
39.18
36.23
97.95
97.72 内 蒙 古
6.94 7.38 5.84
93.08 90.38 84.41
90.50 89.71 68.73
11.52 12.51 11.98
40.26 36.06 35.82
37.58 32.66 32.68
重
庆
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时间地理学与空间‐行为互动理论…………………………………………………………………………………柴彦威 5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小城镇群发展研究…………………………………………………………………董晓峰 等 6 转型:从开发区到创新区……………………………………………………………………………………………..宁越敏 6 基于遥感不透水面信息的江苏省城市扩展分析……………………………………………………..杜培军 等 7 中国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分层级优化的科学组织方案研究…………………………………………….方创琳 8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和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于地理学的德州模式思考 ………………………………….付修勇 等 8 达孜县城镇化过程中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就业培训调查 ……………………………………………噶强琼达 9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环境评估与管理制度创新……………………………………………………….高晓路 9 江苏县市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及其类型…………………………………………………………………………..欧向军 10 21世纪西方城市研究的“城市化”转向……………………………………………………………………..李志刚 10 哪种城市空间结构更有助于提高经济绩效: 单中心还是多中心——基于市区、市域两个维度的系列实证研究…………………孙斌栋 等 11 近三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协调性演化及空间分异研究………………………………………………曹卫东 等 11 青藏高原省域城市群建设研究—以青海东部城市群为例………………………………………王小梅 等 12 中国县级市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谢守红 等 13 新趋势下四川欠发达山区县域城镇化路径思考——以万源市为例……………………………..杨培峰 13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镇化进展与趋势………………………………………………………………………………张平宇 14 中低收入群体聚居区居民通勤特征及解释——以重庆公租房小区为例………………..宗会明 等 14 西安都市区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机理——不同人群的对比分析…………………………………殷江滨 15 基于内外联系的双核型区域交通可达性研究——以辽宁省为例……………………………郭建科 等 15 典型高能耗行业节能减排创新的问题与机遇……………………………………………………………….季小妹 16 基于动力‐资源环境支持系统的河南省健康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刘静玉 16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内容的综合性与区域性思考……………………………………………………马海涛 17 城市群体区域空间联系格局的多尺度研究‐以山东沿海城市带为例………………………马学广 等 18 流动人口城市融入与城镇化——地方因素的影响分析 ……………………………………………………田明 18 城市新兴技术产业的演化路径比较研究………………………………………………………………………汪明锋 19 贫困区的生产:广州同德围地区的空间生产逻辑…………………………………………………………姚华松 19 成都市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特征分析………………………………………………….杨永春 等 20 广州市2000—2010年多重贫困的空间模式及演化研究……………………………………………袁媛 等 20 北京市丰台区人居环境优化研究…………………………………………………………………………….张文新 等 2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群空间治理思考……………………………………………………………..罗彦 等 22 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改进与应用评述…………………………………………………………………….赵鹏宇 等 22 吉林东部山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与路径分析…………………………………………………………..刘文新 22 基于生态文明指标的大连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刘锴 等 23 我国中部C2C店铺服务质量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淘宝网5类店铺为例…………………….丁志伟 等 24 我国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研究………………………………………………………………………江海旭 25 基于空间要素契合度的大连新型城镇化推进策略探讨 ……………………………………………………高源 25 山东省城乡收入差距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基于1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张英杰 等 26 国内棚户区改造研究综述与展望………………………………………………………………………………….刘天宝 26 浅谈高中地理活动课程的组织和实施(策略)……………………………………………………………杜文红 27 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实验教学活动实施策略……………………………………………………………….杨利娜 27 中国城市可持续城市化状态评估研究——以辽宁沿海地区为例……………………………刘世薇 等 28 经典“田园城市”用地水平分析与节地潜力测算…………………………………………………….原智远 等 29 基于都市区视角下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思考…………………………………………………………..郭细根 29 城市产业集中区环境空间冲突的评价 ——基于北京丰台区的案例研究……………………甄茂成 30 吉林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及其协调性研究………………………………………………赵志威 等 30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蓝色开放空间对城市格局影响研究 ………………………………………………毛达 等 31 上海市流动人口就医行为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申悦 31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谭俊涛 等 32 论对填海造地工程进行国民经济评价的必要性和基本方法 ………………………………………..王学哲 32 基于网络大数据的城市群边界划定方法研究——以长三角为例 …………………………….曹阳 等 33 山西省县域经济的差异与极化………………………………………………………………………………杨宝宝 等 33 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住宅价格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以广州地铁为例……………黄晓冰 等 34 基于GPS数据的北京市居民活动规律性与可预测性研究…………………………………………杜洋 等 35 都市连绵区趋势下中国城市群间经济联系的变化分析 ………………………………………………..黄玉兴 36 广东省经济‐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时空格局…………………………………………………………金万富 37 新型城镇化布局与现代生态田园城市——以陕西省西咸新区为例…………………………………巨龙 37 辽宁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时空分异…………………………………………………………………李彬 等 38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城市生态用地底线研究——以长春市为例……………………………刘蜀涵 等 38 基于个体行为的日常生活圈的概念构建与界定……………………………………………………..孙道胜 等 39 人居环境是检验城市化质量的唯一标准…………………………………………………………………田深圳 等 40 环渤海滨海城市低碳经济与人居环境耦合关系研究………………………………………………同丽嘎 等 40 手机信令数据在消费休闲行为空间评价中的应用——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王德 等 41 河南省基础设施建设评价研究………………………………………………………………………………..王丽坤 等 41 大城市连锁超市空间格局及区位选择因素分析——以广州市华润万家与好又多超市为例………………………………………….王帅 等 42 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特征、演化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功能联系的视角………………..王婷 等 42 地铁与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演变之间的关联机制研究 ——以广州为例………………..王宇渠 等 43 博弈视角下区域尺度升降对气候政策的影响分析………………………………………………….王宇渠 等 44 居民就业可达性的空间分布及对收入的影响——基于上海都市区的实证研究…….吴江洁 等 45 江苏省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分析………………………………………………….袁丹 等 45近10年广州市城市生态位变化研究………………………………………………………………………………..陈静 46 明清时期乡村领域管治机制研究………………………………………………………………………………程鹏飞 等 46 基于要素流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布局研究……………………………………………………………..顾雯娟 等 47 中国东北地区城市紧凑度分布特征研究…………………………………………………………………….韩刚 等 47 快速城市化不同阶段中上海市城市热场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何成 48 中国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的理性思考…………………………………………………………………王雪芹 等 48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城市景观树种分类中的应用——以北京为例……………………………李丹 等 49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植被优化与设计的研究…………………………廖秉华 等 50 基于社会地图方法的社会分区研究—以东莞为例……………………………………………………苏海宁 等 51 基于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指标法的中国五大城市群发展综合评价 …………………….唐兆军 等 51 基于约束性CA的城镇扩张情景模拟分析…………………………………………………………………….夏畅 等52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中原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研究…………………………………………………….张改素 等53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土地空间利用若干问题研究…………………………………………………….张安琪 等54 环渤海地区海洋开发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测度及时空分异分析 ……………………………..张坤领 等55 雾霾危机下大都市空间结构优化新路径探究…………………………………………………………….崔学刚 等55 不同尺度下中国经济差异的时空分析………………………………………………………………………..曾舜英 等56 西宁市民族聚集区居住空间分异研究—以城东区为例 …………………………………………………程财 等57 河南省城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研究………………………………………………….梁留科 等58 河南省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王伟 等58 快速城市化下的乡村领域化与边界重构—广州旧水坑村的案例研究……………………....仵明霞 等59时间地理学与空间-行为互动理论柴彦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摘要: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市场化改革到近年来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国城市经历了经济-社会-制度的全面转型,城市空间全面重构,居民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由经济增长、空间扩展逐步转变为社会管理的精细化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