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雨的四季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雨的四季教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雨的四季》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景观。
文章描绘了雨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有助于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自然景观的文章,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来理解文章的意境。
但同时,学生对于文学性的表达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可能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难点:欣赏课文中的文学表达和修辞手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生字词,了解文章主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雨的景象,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雨有什么印象?雨给你们带来了哪些感受?2.呈现(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文章的语气和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文章描绘了雨的哪些季节景象?2.雨给你带来了哪些感受?3.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雨的诗歌或故事?分享给大家,并谈谈你们的感受。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
语文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最新5篇)
语文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最新5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① 速读课文,能概述课文内容。
② 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
③ 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
④ 培养学生观察热爱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
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预习,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注意观察天空中的云,同时要积累课文中的佳词妙句,为课堂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四、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科普文。
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本文思路清晰,紧扣题目进行说明,不但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还进一步说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由说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
云的种类很多,但文章从现象人手,进而触及到事物的本质。
如: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
说明层次清晰,将看云识天气事理说清楚,最后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
五、教学设计1、精心导入① 可用大屏幕多媒体展示空中的云的各种景象,引出课题。
② 也可通过谚语或诗歌来引出课题。
③ 还可以请学生从课前准备中谈谈自己的积累和观察。
例如:a.你观察了天空中的云吗?有怎样的感受?用简短的话说明。
b.你在预习中搜集积累了哪些有关云和天气的成语、俗语、谚语?请同学们相互交流下,好吗?以上各种导人,只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都可达到导人课题的目的。
2、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课题:看云识天气3、感知内容① 检查预习中的字词。
② 请学生自读课文或齐读课文,教师正音正字。
③ 请仔细看问题,再读课文并小组讨论。
问题组:a.全文主要说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b.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可分为几部分?学生讨论后可以明确:全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基本思路是先总说云的作用,再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这其中有两小层:云的形态变化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对字词的要求是: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教材分析:字词是河南中招的必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字词音形义的掌握。
3.中招考点:字词是中招语文命题的必考点,从近年来河南省中考试题对文字考察的情况来看,主要涉及到下述几个方面:判断汉字书写的正误、辩读课文中常用汉字的形似字、纠正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错别字。
4.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单元复习时,对字词的重要有一定认识,但对字词的答题方法还掌握不够充分。
二、复习目标:1.通过识记字词,能写出字词读音、字形。
2.通过识记词意,能解释词语3通过识记文学常识,能准确说出重要作家作品的文学知识。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识记字词,能写出字词读音、字形。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识记词意,能解释词语3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识记文学常识,能准确说出重要作家作品的文学知识。
五、当堂训练:1、根据词义填上相应的词语。
(5分)(1)举起天,摇动地,形容力量巨大。
()(2)形容很大很笨的东西。
()(3)比喻稀奇少见的美味。
()(4)由于受到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5)忍不住笑。
()2、.修改下列病句①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得到改善。
②有没有强健的身体,是搞好学习的前提。
3、结合语境,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问吧。
”B当你骑车碰了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C当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D当朋友邀你看球赛时,你说:“快考试了,没空!参考答案:1擎天撼地庞然大物仙露琼浆肃然起敬忍俊不禁2、①改“改善”为“提高”②去掉“没有”3、B。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第一课时)汉川市华严农场中学周伦懿班级姓名分数复习内容:第一单元字词基础复习复习目标: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单元的文学常识。
2、识记本单元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积累词语。
过程和方法:对本单元课文内容进行当堂检测,加深对词语的掌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本单元人物的崇高精神和品格。
复习重点:掌握第一单元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积累现代文中的四字词语和成语;识记重要的文学常识。
复习难点:重点词语的拼写。
复习过程:(一)导入(二)检查课前复习情况(三)合作交流、练习反馈一、音汉互写:(33分)()áo nèn shà( ) qūqí散.步( )过去( )芽一( )时拆.散委( ) 分( ) Lín lín ( ) ()dūn tān huàn水波()()各得其所.桑.树( )下来( ) ( ) ( ) ( ) chuíjì()()qiáo暴怒.无常砸碎.( )打沉()侍弄( )悴fù( ) yāng ( ) ( )()翻来( )去整宿.整宿( )求喜出望.外絮絮.叨.叨()jué()jié( ) ( ) ( ) 豌.豆( )别淡雅.高( ) 烂.漫泼泼洒.洒怦.怦( ) zhàng ( ) ( ) dǎi ( )不可抗.拒( )义允.许形影.不离( )着玩树杈.( ) jiá()zuàn ( ) zhàn无可挽.回脸( ) 挨揍.()着羚.羊寒()gēxīxīnìbàn dǎo xiù泰( )尔笑( )( ) ( )笑花( ) ( )告( )到()()()dìzǐ()()罗摩衍.那沐.浴.并()( )妹花瑞.繁杂.Péng hàn dàn ( ) qī()zhēyìn莲( ) ( )()徘徊.( )斜慈.怜( )拦( )蔽二、找出错别字并改正:(6分)委曲_____ 鱼粼_____ 取诀_____ 决别_____ 折散_____ 拆叠_____三、形近字组词:(9分)悴_____ 瓣_____待_____捶_____仗_____ 徘_____ 荫_____ 瑞_____ 拟_____碎_____ 辫_____侍_____锤_____杖_____ 绯_____ 阴_____ 端_____ 似_____四.选出无错别字的一项(3分):()A 分歧铺垫拆散各得其所B 桑树渔塘诀别水波粼粼C 瘫痪捶打憔悴翻来腹去D 严历挨凑仗义形影不离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4分)1.那里有金色的_______,两行______的桑树,尽头一口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案新人教版
3. 根据课文内容,想象自己在济南的冬天里,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感。
4. 选择一篇其他散文作品,与《济南的冬天》进行比较阅读,分析两篇文章在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异同。
作业反馈:
1.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其表达不准确、语言不够生动等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课文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冬天的短文。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散文的写作特点,如具体的描绘、抒情的表达等。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文学鉴赏方法,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掌握散文写作手法: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这些手法在表达情感和描绘景象中的作用。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学生能够独立阅读散文作品,分析作品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学生在小组讨论、互动探究等环节中,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在知识层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但文学鉴赏能力和深度理解能力尚需培养。在能力上,学生能够独立阅读课文,但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有待提高。此外,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正处于发展阶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教案1新人教版
1春朱自清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
2.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理解、掌握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体会文中优美的情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1.重点:(1)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句,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2)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感情,领悟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2.难点:(1)学习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2)领会“状物抓住特征,写景注意层次”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
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
就会觉得有无限的,无穷的力量。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川彩笔描绘春人,歌颂春天。
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学生背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学生背诵:“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
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多媒体显示课题及作者〕二、学生朗读全文,要求:1.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听课文录音,闭眼静心感受春的秀美。
3.教师相机提出朗读时需注意的重音和停连。
点拨:(1)重音,指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
一般用着重号“·”标示。
示例:①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10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10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复习导引(一)复习目标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掌握。
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二)复习重点1.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2.品位赏析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三)复习方法构建知识网络,梳理剖析主干知识;强化训练以实现理解,,互动探究以寻求规律。
第21课风筝1、在本单元的5篇课文中,《风筝》是意蕴最丰富的一篇,应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宜从多种角度加以引导,拓展思维空间。
2、训练探究文意的能力。
这篇课文的难点较多,正是研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要让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划出来,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精神。
教师教学用书里提出并解答了的九个问题,基本上解答了全文的要点,可以一次性提出来;同时,在“有关资料”中精选部分有助于探究课文主题的材料,提供给学生。
让学生将问题整理一下,根据材料和课文,有步骤地研究。
3、课文研读要以难为乐,又要把握住“度”,不要求一下子理解透彻。
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是收获,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将来可以慢慢感悟,不必追求讲深讲透,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4、感受鲁迅的人格、胸怀。
第22课羚羊木雕1、可以分角色朗读。
2、课文从孩子的眼光和心态看待——场家庭矛盾,叙事角度和叙事语气与学生很接近,据此,教师应设法引起学生的共鸣。
可以提问: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恰当?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发生?2、这场矛盾没有一个完满的结局,留下一个空白,正好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比如探讨人物语言后的许多删节符号所蕴涵的意味:比如指导学生分组,分别代表矛盾的三方,讨论这场矛盾的是非曲直。
3、分析矛盾发展变化的几个层次。
4、抓住人物内心变化发展的线索。
第23课散步1、先要求学生跳读课文,思考:“文章讲述的是什么事?表现哪个方面的话题?以此来整体把握课文。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新增]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 学习积累文字词汇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 梳理记叙文的有关知识3 品析课内精彩段落4 拓宽阅读面,培养学生的知识牵引能力教学重难点:把课内学习的阅读知识应用于课外阅读教学方法:竞赛活动,知识讲解,训练巩固教学过程:一导入课程同学们,第一单元的内容已经学完,下面我们把学过的内容归纳整合。
(出示学习目标)1 学习积累累文字词汇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 梳理记叙文的有关知识3 品析课内精彩段落4 拓宽阅读面,培养学生的知识牵引能力二复习基础知识a (出示训练题)1 看拼音写汉字或注音Xuán jī qiǎn liáo shì zhǐ念滑消寂人情故高气扬xuè rǒng ( ) ( ) ( ) ( )戏长心血来潮乳臭未干嫌恶苦心孤诣2 联系课文解释词语索然无味:苦心孤诣:言简意赅:3 文学常识填空(1)《西游记》的作者是------代的-------,其中有“八卦炉中逃大圣,-------定猿心”的情节。
(2)《风筝的作者是------原名---------著有散文集《》。
(3)《忆读书的》作者是-----原名--------著有诗集《》。
(4)马克吐温是----------国作家。
b(学生答题)c(订正答案并总结讲解)答案:1悬稽遣寥事趾虐冗 xuè xiù wù yì总结:字形字音要牢记,多笔少笔不可替。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之一(四季美景)”,这个单元,开启一个新的篇章,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
这里描写了美的的景物,描写了美的情感,其中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春》《济南的冬天》《古代诗歌四首》一篇略读课文《雨的四季》和一个习作。
【教学目标】1、注重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美的情趣,体验优美、充满韵味的语感。
2、理清思路,学习作品精美的构思。
3、将整体感知与抓住重点深入理解有机结合起来。
4、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要反复诵读,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语段和词语。
【教学重难点】重点: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语段和词语的表达效果。
【学法指导】1、默读法。
学习默读,重在强调重在强调一气呵成地通读全文,遇到生僻字,可先跳过,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保证一定的阅读速度。
2、感悟法。
理解课文内容时,可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悟文中哲理,同时注意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3、探究法。
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运用小组交流检测等方法,鼓励学生讨论、探讨。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老师做适时点拨。
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⑵握字词,了解作者。
⑵了解散文的特点,体会抒情散文如何以一定的事物为写作对象抒发情感。
⑶理解把握文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绘的写法。
2.能力目标:⑵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清晰的脉络结构。
⑵学习通过运用感官细致描写景物的写法。
⑶体会用词准确的语言特点,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来抒发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学习作者热爱自由、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2021/5/22
19
意见反馈
本文选取的是刚入学后的一件小事,虽是小事, 但它表现了新同学王宇昂乐于助人、善良真诚的好品 质,赞颂了同学们之间珍贵的友谊。文章紧扣“新同 学相识”这一点,选材得当,中心突出,层次清晰, 语言质朴,是一篇不错的佳作。
选材要注意个性化,只有从自己的成长历程中,选择独属
自我的题材,将个体的生命体验融入文字中,使之转化为
溢满“我”之色彩的素材,这样的文章才会活力四射。如
2021/5/22
23
一
考生酷爱乒乓球,那就可以写在打乒乓球中的某一个经历
让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得到升华,这样不但选择了与别人不
一样的材料,超凡脱俗,而且将自己的个性特长展示给了
池畦 (qí) 干涩 (sè)
咄咄逼人 (duō) 睫毛 (jié) 碣石 (jié)
沧海 (cāng) 澹澹 (dàn) 竦峙 (sǒng zhì)
枯藤 (téng) 天涯 (yá)
2021/5/22
2
注意字形
嘹亮 化妆 发髻
静默 宽敞 莅临
抖擞 高邈
薄雪 镶嵌 绿茵茵 娇媚 贮蓄 萌发 静谧 睫毛
脱出来,瞬间成长。写出了自己从晦暗过渡到光明,从懵
懂过渡到循规蹈矩的成长历程,贴合“成长的脚步”的主
题,很精彩。
3.详略要得当,主题要显明。
2021/5/22
25
写作时要注意详略得当,尤其注意长大过程中的细节
描写,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次回头、一个举止、一句 话都能真切地表现人物,要将这些细节刻画得具体、细致, 在细微处显真情,尤其是“我”的心理描写,这是体现 “我”长大的一个关键点,一定要仔细刻画,力求精细。 长大的过程像一条线,我们不可能用文字把这条线上发生 的故事一一介绍。要写出精彩,我们只有披沙拣金,从这 条线上选取对自己影响最深刻、最动情的画面来刻画,这 样才能集中笔墨来揭示自己的长大与心智的成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单元备课第一单元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是描写景物的一组优秀诗文,具三美:美景、美情、美言。
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
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朗读(重音和停连),声韵之美;进入情境;体会情感。
2、发挥联想和想象,获得情感体验。
3、揣摩和品味作品语言,通过语言品味,探情寻意。
4、学习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1、学会朗读(重音和停连),声韵之美;进入情境;体会情感。
2、揣摩和品味作品语言,通过语言品味,探情寻意。
教学难点1、发挥联想和想象,获得情感体验。
2、揣摩和品味作品语言,通过语言品味,探情寻意。
教学措施1、精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
2、略读课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
3、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4、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单元教学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春/朱自清 2课时济南的冬天/老舍 2课时雨的四季/刘湛秋 1课时古代诗歌四首 1课时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2课时单元备课第二单元单元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以“亲情”为主题。
《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作者通过回忆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苦,精心呵护自己的故事,表现了伟大无私的母爱和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散步》一文中作者通过一家三代人一起散步这一平常的小事,表现了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散文诗二首》的作者泰戈尔和冰心都抒写了子女对母亲的爱,他们分别借助不同的意象表达了与母亲之间的亲情,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远离母亲,思母之情是何等哀伤。
《<世说新语>二则》中的《咏雪》勾画出家庭浓重的亲情氛围,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露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教案目录:一、第一单元教案二、第二单元教案三、第三单元教案四、第四单元教案五、第五单元教案一、第一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课文:《春》、《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天》、《古代诗歌四首》2. 语法知识: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语法知识。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 语法知识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查找相关资料。
2.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课文:《古诗十九首》、《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2. 语法知识: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语法知识。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 语法知识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查找相关资料。
2.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三、第三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新人教版
③设计一些有趣的互动环节,如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或者进行课文句子的接龙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板书设计示例:
(1)老舍的写作风格
- 简洁明了的语言
- 生动形象的描绘
- 深情厚意的赞美
(2)济南冬天的景色特点
六、拓展与延伸
1. 推荐阅读:老舍的其他作品,如《茶馆》、《骆驼祥子》等,以进一步了解老舍的写作风格和文学特点。同时,可以阅读其他作家对家乡的描写,如沈从文的《边城》、鲁迅的《故乡》等,以拓宽视野,了解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
2. 实地考察: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对家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进行实地考察,拍摄照片、录制视频或写生,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家乡的美好。
5. 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同学一起讨论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通过交流和讨论,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
课后,我将会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反思活动,旨在评估本次教学的效果,并识别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会让学生填写一份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反馈。这份问卷会包括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对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的满意程度,以及他们对我作为教师的授课方式的评价。这样可以直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他们的需求。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老舍的写作风格和《济南的冬天》的背景。老舍是……(详细解释概念)。他的作品《济南的冬天》描绘了济南冬天的景色和气候特点,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具体描写。这个描写展示了老舍如何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出济南冬天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典型形式:甲像乙。
2.暗喻
例:(1)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流沙河《理想》)
(2)在此刻,长街静穆,万民伫立/一颗心—一一片翻腾的大海/一双眼道冲决的大堤。(李瑛《一月的哀思》)
概念: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是”“就是”“变成”“成为”“等于”等词语,或者用破折号来连接。
【注解】雪:指梨花。
1、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2、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淡白、清明,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洁白以及繁盛。2、“人生看得几清明”,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的作品具有豪放中显其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其通达之风格。代表作《汉宫秋》是元代杂剧中优秀作品之一。后人将其散曲辑为《东篱乐府》。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四、默写诗歌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黄山的迎客松伸出热情的手,迎送中外游客。(拟人)
4、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拟物)
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特点:没有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去上学去了。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上1单元复习教案
4.他具体指导儿子第一步应踏在哪块石头上,引导儿子成功地迈出第一步。理由:这使儿子产生了自己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激励儿子独立走向完全成功。
5.字要一个一个地认,书要一段一段地背。只要克服一个一个小困难,学习任务总是会完成的。
(三)阅读下面《童趣》,回答文后的问题。
1.“拔山倒树而来”一句中的“山”指,“树”指。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为之怡然称快”和“兴正浓”都是描写的句子,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3。从选文看,发现或产生“物外之趣”的条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什么?
(1)。(2)。
4。把选文分成两部分,段为第一部分,内容是,段为第二部分,内容是。
复习提示
1、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2、阅读教学,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在朗读方法上,要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在山的那边》采用象征手法谈理想。写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无数座山,要不怕艰苦跋涉。要认真理解其主旨。
《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一件小事,写怎样面对困难,是成功的经验之谈。要结合自己的经历,深人体验、感悟。
5。指出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A。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B。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作业布置
教后小记
《生命生命》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生命的严肃思考。
《紫藤萝瀑布》触景生情,富于哲理,写人在遇到不幸时,要豁达、乐观、积极、进取。在内容上,可与《走一步,再走一步》比较阅读。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复习目的:一、稳固语文根底知识:生字词、作家作品、名言名句、文言文字词的识记等。
二、进步现代文、文言文的阅读才能。
三、能纯熟地进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
四、进步语言实际运用才能。
复习重点:进步语文应试才能以及培养学生的积累才能。
复习方法:学生在自主中与同学合作地完成。
一、掌握一些生字词?风筝?伶仃:孤独,没有依靠;瘦弱。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妙。
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诀别:多指不再见面的离别,分别。
笑柄:可以拿来取笔的资料。
尘封: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什物: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的用品。
惊惶:惊慌。
虐杀:虐待人而致死。
宽恕:宽容饶恕。
恍然大悟:形容突然醒悟的样子。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忆读书?悬念:持念,惦记。
假设有所失:好似失去了什么。
无聊:这里是精神无所寄托的意思。
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消遣:用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来消磨时间。
索然无味:没有一点兴趣。
无病而呻:没有病却发现痛苦的声音。
这里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
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来比喻堆砌词藻、内容空泛的行文。
自已:控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顿。
?山中避雨?趋之如归: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
趋,小步急走。
寂寥:寂静空旷。
怨天尤人:抱怨天,责怪人,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
尤,责怪。
嘈杂:声音杂乱,喧闹。
冗长:〔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
这里是持续不断的意思。
工尺: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各个音的总称。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望洋,仰望的样子。
兴,发出。
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
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尔相遇。
乐以教和: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煞费苦心:费尽心机。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每课教案(共四课)
《春》核心素养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想象文中的春之景。
2.揣摩关键语句,品味优美语言,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3.深入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回忆你们学过的关于春天的古诗,选一首你认为最能表现春天特点的诗背诵给同学听,好吗?预设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教师点评:这首诗里有春鸟、春风、春雨、春花,还有一个沉醉在春天里的人。
预设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教师点评:诗人将二月春风比作剪刀,冒出嫩芽的柳枝在春风中轻轻摇动,春意盎然。
……春天让人陶醉,春天令人振奋。
现代作家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名作《春》里,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图景。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好的春天。
二、初读课文,梳理文章写作思路朗读课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明确:设计意图进行初步感知的朗读。
三、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朗读课文。
小组选择“春日图景”中的一幅图景,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学习任务:①自由朗读课文,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幅图。
结合具体词句,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②明确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
③小组交流,确定小组朗读片段,在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进行投入感情的朗读。
预设1:我们组朗读“春花图”。
这段话写得很美,比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比喻让我们感受到春草春花的五彩缤纷。
“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非常有动感,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与灵动。
朗读的时候应该是带着喜悦和新奇。
小组朗读展示。
可以个人读、齐读、轮读。
预设2:我们组朗读“春风图”。
春风是令人陶醉的,首先是春风的轻柔,“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风又吹来泥土的气息、花的香味,还传来鸟的歌唱、牧童的笛声。
这段描写既有触觉,又有嗅觉、听觉,全方位地让人感受到“春风吻上我的脸”的那种陶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主备人:课型:复习课时:1课时
【复习目标】
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所学课文。
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深长意味的语句。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5、方法:构建知识网络,梳理剖析主干知识;强化训练以实现理解,互动探究以寻求规律。
【重点难点】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2、品位赏析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复习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一、提问,明确
1、作者简介及文学知识。
⑴、鲁迅生平简历:鲁迅(1881~1936),原名( ),浙江绍兴人,文学家、( )、( )。
⑵、《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一部散文集,共收集10篇文章,大部分是( )和( )回忆。
写这些文章时作者已经四十多岁。
“朝花”比喻( ),“拾”是对往事的回忆,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
(3)、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原籍台湾。
最著名的小说《城南旧事》。
(4)、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 )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等。
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
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
代表作有《》、《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
作品基调低沉。
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5)、普希金:普希金(1799-1837),( ) 诗人。
生于莫斯科。
被称为: ___近代文学()。
他使 ___文学走上了现实主义的道路,进入了世界文学的先进行列。
主要作品有长诗《叶普盖尼?奥涅金》等。
(6)、弗罗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 )诗人。
1874年3月26日生于美国西部的旧金山。
他11岁丧父,后随母亲迁居东北部的新英格兰。
此后,他就与那块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弗罗斯特16岁开始写诗,20岁时正式发表第一首诗歌。
他勤奋笔耕,一生中共出了10多本诗集,其中主要的有《波士顿以北》(1914),《山间》(1916),《新罕布什尔》(1923),《西流的小溪》(1928),《见证树》(1942)以及《林间空地》(1962)等。
弗罗斯特的诗可分为两大类:抒情短诗和戏剧性较强的叙事诗,两者都脍炙人口。
(7)、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 ),晚号( )。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宋神宗时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 ___之作,散文雄健峭拔,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8)、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 )、( )和宋代的( )、( )、( ) (称为三苏)、( )、( )、( )(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
(也有这种分为唐二家,宋六家)
教师活动二:结合课件检查
2、字词积累
(1)、注音
确凿( ) 菜畦( ) 斑蝥( ) 敛( ) 脑髓( ) 蝉蜕( ) 狗窦( ) 倜( )傥( ) 执拗( ) 攒( ) 宿儒( )
折( )断肿胀( ) 叮嘱( ) 皱( )眉骊( )歌玉簪( )花鸡毛掸( )子气咻咻( ) 木屐( ) 简陋( ) 讪( )笑
弹( )壳( ) 嫉( )妒( ) 灯芯( ) 脖颈( ) 冰雹( )
篱( )笆( ) 瞬( )息幽寂( ) 延绵( ) 荒草萋( )萋
(2)、解释加点的字:
世隶耕( ) 未尝识书具()并自为其名()指物作诗立就()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求之()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受之于天()贤于材人远矣()得为众人而已耶()其诗以养父母()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父利其然也()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传一乡秀才观之()以钱币求之()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也()受之天也(音节助词,协调音节,)环谒于邑人()于舅家见之()贤于材人远矣()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例:邑人奇之(对……感到惊奇)
宾客其父()父利其然()
伤仲永()父异焉()
(3)、解释词语
人迹罕至:宿儒:
知交半零落:
闯练:嫉妒:
骇人听闻:向往:
萋萋:伫立:
教师活动三:复习课文重要点
【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部分的内容呢?
2、如何理解题目《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含义?
3、分析文章《爸爸的花儿落了》叙事的手法。
4、丑小鸭两次离家出走,情况一样吗?
5、你觉得丑小鸭最终变成了白天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普希金要求我们如何应对生活给我们的“欺骗”呢?
7、《未选择的路》一诗为什么把描写的重点放在那条“未选择的路”上呢?
8、你认为方仲永的前后变化可分为几个阶段?
9、、方仲永前后判若两人,你认为造成方仲永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蕴涵了什么道理?
教师活动四、关键文段背诵
教师活动五:
完成《第一单元检测习题》即宁阳县统一试题【教学反思】
参考资料:结合网上材料,自己重新的。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