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分封制
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的分封制(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3.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1)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2)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各时期的战争城濮之战(春秋时的战争成语:退避三舍)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减灶计)、长平之战(纸上谈兵)(战国时的战争)巨鹿之战(打败秦军主力成语:破釜沉舟)齐国称霸的原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原因)1.齐国在今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2.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3.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变法)1.目的: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2.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孔子的政治主张(思想主张)和教育成就(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1.政治主张(思想成就):(1)仁(2)爱人(3)为政以德2.教育成就:(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2)因材施教(3)谦虚好学(4)温故知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地方推行郡县制(2)经济: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3)文化: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推广隶书(4)思想:焚书坑儒(5)军事:命蒙恬反击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统一东南岭南地区;兴修灵渠秦暴政的表现(秦的暴政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1)徭役繁重(2)赋税沉重(3)刑法残酷(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西周分封制
14、我们之所以说夏朝是最早的国家是因为 它是禹建立的 它实行王位世袭制 它实行禅让制 ④它设置了国家机构 A ② ④ B.④ C.② ③ D.②③④ 15.武王伐纣的性质属于 ( ) A.民族之间的相互征战 B.国家之间的争霸战争 C.平民和奴隶的反抗斗争 D.奴隶主贵族领导推翻暴君的战争 16.商朝被称为殷朝是因为 ( ) A.商王的名字叫殷 B.商汤建都于殷 C.盘庚迁到殷后,商朝才稳定下来 D.商朝的历法叫殷历
柔和
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
1.目的: 对外征战、对内镇压反抗 2.手段: 礼仪教化配合暴力镇压
3.作用: 调节社会矛盾 稳定社会秩序 维护等级制度
复习题
• • • •
• • • •
1.西周实行“授民授疆土”的分封制,主要目的是 A.奖励有功之臣 B.开发边疆 C.巩固西周的统治 D.打击守旧势力 2.西周等级森严的等级制度中,特权等级中的最末 等级是( ) A.士 B.平民 C.诸侯 D.卿大夫 3. 夏、商、周社会划分尊卑等级的依据是( ) A.军功大小 B.财产多少 C.血缘亲疏关系 D.地位高低
• 3、学习了《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课后, 同学们对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进行 了探究,你认为结论正确的的是哪一项 • A、为了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 • B、智力低下 • C、喜欢过群居生活 • D、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陋,只靠个人力量 难以生存
• 4、2007年3月,央视《探索· 发现》栏目播放了专 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可以通 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有哪些?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①③④ D、②③④ • 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 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 • ③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磨制的 • ④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制衣服,已有爱美之心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一:分封制(一)。
前提。
武王伐纣,西周建立。
(二)。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以藩屏周。
(三)。
内容:1.周天子将土地封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周天子2.被分封诸侯的义务:服从,纳贡,提供军赋力役。
3被分封诸侯有权在诸侯国内实行再分封。
在诸侯国内可设官员,建立武装,征赋役。
(四)。
主要封国:主要王族:燕鲁功臣:齐先代贵族:宋(五)作用:1:起初起到加强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周享国800 年)2:后期:诸侯争霸,王权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
(六):春秋末期分封制瓦解:原因: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
政治:诸侯国强大王室衰微表现:田氏代齐,周郑交质,楚王问鼎。
二:宗法制(一):含义: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是西周政治的典型制度。
(二)来源: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
(三)目的:巩固王权,巩固父系家长制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是分封制得以延续的基础。
(四)基本内容:1 按血缘关系划分大宗小宗。
2 大宗小宗关系:(1)血缘上:兄弟(2)政治上:君臣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五)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
(六)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七)影响:1 宗法制是西周最重要的政治制度2 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3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
4对封建政治的影响(皇位继承)5对社会生活影响(等级观念,重视人情)(八):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分封制是分配权力的制度,宗法制是分配权利的原则。
三:西周政治制度特点:1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2以血缘关系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高度集中。
分封制和宗法制—— 2011年高考历史备考必知考点(一) 北京田子刚2•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
3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西周的分封制
影响 后期
加强统治,开发了边疆,扩大疆域,使周 朝成为延续百年的强国。
削弱周王室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和人民
诸侯的义务:
服从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 朝觐述职。
例子:“烽火戏诸侯”
三、评价
积极方面: 1、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2、开发了边疆,扩大疆域。 3、通过对诸侯分封土地并给予一定权力, 暂时地满足了西周贵族的要求,起到 了“稳定政局”的作用。
西周的分封制
一、背景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 商,建立周朝。为了巩固统治,实行 分封制。第二年,武王病死,其弟周 公旦辅佐年幼的成王继位。不久,发 生了商朝旧贵族和武王兄弟的叛乱, 周公旦带兵东征,平定叛乱,为稳定 东方,扩大实行分封制的范围。
思考:分封制是什么?
二、分封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消极方面: 分封制在西周初期对巩固统治起了积极作 用,但随着诸侯国实力的增强,到西周后 期明显地威胁甚至削弱周王室的统治。。
四、小结
目的 对象 内容 权利 义务
巩固西周统治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土地和人民 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再分封
服从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 赋、朝觐述职。
西周分封制度
西周分封制度
西周分封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极具重要意义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今天的政治制度影响甚深。
西周分封制度建立在以夏代为基础,以西汉以后的诸子百家之学,包括天学,地学,政治,礼学,经学和艺术等等。
该分封制由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它一致将君王的权力进行分割,且设立有六个
官职,由六君子经行管理。
这六个官职分别是:大司徒、大司马、大夫、大夫仆射、士司寇、公九卿和先帝仪同三司。
他们实行“分而治之”的分封政策,权利进行分割,行政职责进行分割,使西周社会经济发展都十分繁荣昌盛。
西周分封制度的“户籍制度”和“三百官掌权”是最核心的两个制度,也是最
有代表性的制度。
户籍的设立使百姓的个人地位有了较为明确的界定,从而有效地限制了专制王朝的行使权力的范围。
而各国的“三百官掌权”则实行县上提到州上的责任分割和权力的分割,使政府的运作更加有效率。
西周分封制根植实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今天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在以“分而
治之”为主要思路建立的民主政治制度上,将西周分封制度作为其基础构建之一,中国的政治体制也从此有了重大的转变。
总而言之,西周分封制度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它的创立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
的发展和进步,为中国古代六艺扬名立万,也为今日政治制度的演变奠定了重要基础。
西周的分封制讲解
略
略
历史 加强了统治,开发边远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 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 作用 西周延续数百年的强盛。 部的稳定和团结。 关系 两者互为表里。
特点 等级森严, 部族色彩浓厚。
一、中央集权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阶段 朝代 地方制度 对中央集权影响
形成 秦 巩固
汉初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变化
朝代
制度
标准 品行 门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
汉朝 察举制 魏晋南 北朝 九品中正制 隋唐 科举制
发展规律:
方式 举荐 评定 授官 考试
标准 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公平 从地方收归中央 选官权 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 选择方式
元
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阶段 朝代
中央集权(中、地)
专制主义(君、相)
形成 秦
汉初
郡县制 郡国并行 推恩令
节度使,发展为 藩镇割据 军事行政财政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巩固 武帝
完 善
内外朝
三省六部制
中书门下(三分)
唐
加强 宋
新发 展
元
行省制,宣慰司, 宣政院辖地
中书省
强化 明
清
明:废行省,设三司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军机处 清:行省制度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 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
实质
大宗——小宗
按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 国家统治。
作用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 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西周推行的制度
西周推行的制度
西周推行的制度有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
1.分封制:西周时期,按照宗法制度,将全国的土地划分为多个封地,并将这些封地分封给贵族和功臣。
这些贵族和功臣在自己的封地里拥有绝对的权力,可以自行管理、调配土地、人口和财产。
2.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3.井田制: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
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
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
4.礼乐制: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
这些制度在当时有效地维护了西周的统治。
西周的分封制(初一历史课件)
2.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下列制度创建于 西周的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度
3.“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 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分封制 D 郡县制
第六课 分封制
一 分封制 1.时间: 西周 2.目的: 巩固统治
一 分封制 1.时间: 西周 2. 目的: 巩固统治 3. 分封制:分疆土、
一 分封制 1.时间: 西周 2. 目的: 巩固统治 3. 分封制:分疆土、封诸侯、建列国
一 分封制 1.时间: 西周 2. 目的: 巩固统治 3. 分封制:分疆土、封诸侯、建列国 4. 特点: 血缘纽带
一 分封制 1.时间: 西周 2. 目的: 巩固统治 3. 分封制:分疆土、封诸侯、建列国 4. 特点: 血缘纽带 5. 作用: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5.作用: (1) 保卫周王 (2) 打破夏商的部落林立,加强联系 (3) 袭制而诞生的国王是( )
高中历史:西周的分封制
高中历史: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
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3.内容
4.影响
(1)积极:周朝初期加强了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稳定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使周朝的政治文化得以稳定延续。
(2)消极:后期,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是导致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
5.演变
(1)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
(3)秦汉时期:秦始皇大一统,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汉初又兼采之,实行郡国并行制,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
(4)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但性质不全相同,仅为皇权体现。
第1 页共1 页。
西周实行分封制
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
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
他们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是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
卿大夫在各自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其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
这样,根据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制机构。
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
分封制的意义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
从目的看,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从具体做法看,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从本质上看,分封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属于上层建筑,主要是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但次要矛盾有时也居主导地位。
分封制作为我国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井田制这一经济基础上的。
实施分封制的意义有:⑴它总结了历史经验,把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自己统治有机结合起来,周王朝在分封诸侯的过程中,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使王室能有效地对整个领土进行控制。
⑵分封制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诸侯国中得以普遍实行,周王室用权力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代国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
⑶分封制促进了诸侯国社会历史的迅速发展,统一的奴隶制度在各诸侯国得以建立和发展,使奴隶制经济有了繁荣的基础。
⑷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了文化渗透。
井田制: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开始实行于商朝,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井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
从生产方式上,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
1 西周的分封制
2.西周为何要实行分封制?
燕 齐
秦 楚
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 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 以周亲屏周。
——《左传》
2.西周为何要实行分封制?
周公吊二叔之不咸(和), 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真封建自周公始”。(梁启超)
3.分封制有哪些内容?
积极影响:
(1)扩大了疆域,加强周 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 了周王与诸侯的政治隶属 关系;
(2)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 地位,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 紧密。
分封制的发展演变 逐步瓦解
春秋初期的诸侯国
春秋后期的诸侯国
5.分封制对西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日益 强大,逐渐演变为割据势力。
西的分封制
湖大附中 黄利红
周朝是一个怎样的王朝?
礼乐文明 青铜文明 华夏文明
周朝为何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王朝?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
1.什么是分封制?
分封制是古代皇帝或国王分封诸侯的制度。
西周的分封制是周天子、诸侯对嫡长子以外的宗
室实行土地和权力进行分配的制度。
西周的分封制称为封建,即封邦建国。(张岂之)
西周初期分封示意图
(1)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2)分封内容: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 “授民授疆土”
3.分封制有哪些内容?
名义上的统治权
(3)诸侯的权力与义务
权力: 设置官员 实际的 建立武装 统治权 征派赋役
义务: 服从命令
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 朝觐述职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的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 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西周分封制名词解释
西周分封制名词解释
西周分封制始于中国历史上西周以前的传统封建制度,其特点是把国家的领土划分成一系列地域实体,彼此独立并有其自身的社会制度,由继承制和封赏制组成。
西周时期,中国第一个朝代将国家领土分封给诸侯,被称为“西周分封制”。
西周分封制划分国家土地,诸侯被分封拥有各自的小领地,共同发展国家事业,建立军队,完成重大工程,维护国家安全,并直接缴纳给中央政府的税收。
诸侯和其它封臣受封封建制的约束,禁止跨越其领地的行为,因此来保障封建制的完整,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西周分封制的优势在于使诸侯被分封的小领地具备可靠的实力,能够从经济、军事上获得扩张的机会,同时为中央政府的统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政治框架,使各诸侯之间可以互相支持,形成了一个封建社会的稳定格局。
同时,西周分封制还有许多具体的规定,如诸侯被分封的地域不能超越规定的范围,不能遗弃领地,不能相互侵犯,若有违背,将受到中央政府的处罚,以维持社会秩序。
此外,西周分封制还促进了宗法制度的发展,把宗族政治安定到封建制度中,使宗族社会的权利被尊重,更好地保障了宗族的归属感,促进了人民的统一精神,加强了国家的整体实力。
总之,西周分封制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制度,它不仅建立了各个领地之间的均衡关系,使诸侯地域能够相互协作,维护国家安全,也为中央政府的统治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西周分封制
西周分封制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
西周的分封制又称为“封建”、“分土封侯”制,即封邦建国。
周灭商后,为了有效的统治被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的分封诸侯,派遣王室子弟或其他贵族到各地去建设诸侯国,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以拱卫王室。
相传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周初分封的诸侯有三类:一是王室子弟。
这类诸侯国不仅数量多,所在位置也多为要冲之地,与王室关系密切,是西周诸侯国的主体部分。
二是异姓诸侯。
这些人虽不是王室子弟,但世代与周人有同盟关系,于是分封他们去建立诸侯国,以诸侯的身份继续为周王室效力,齐国和宋国就属于这种类型。
三是古代帝王的后代。
这类封国一般比较小,有的只是象征性的,在西周政治中作用不大。
西周的封国,有的是原来就建立的,周重新明确了跟它们的关系,有的是经过一番开辟草莱的活动,建筑了城郭宗庙才开始建立起来的。
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赋税、朝觐述职的义务。
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
国内土地的一部分归诸侯直辖,一部分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的情况分土地给士,士直接统治、剥削庶民。
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世袭制。
从西向东,重要的封国在黄河北岸的是晋、卫、燕,在黄河南岸的许、蔡、陈、宋、曹、鲁、齐。
东南最远的吴和建立较晚的秦和郑,后来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国。
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
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关系也较以前密切。
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联系两方面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宗法制宗法制是古代贵族凭借血缘对族人进行统辖管理的制度,也成为统治者维护社会和政治秩序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在商朝后期已经存在,到周朝变得更为典型和系统。
考点精讲西周分封制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4.易错警示
数字媒体资源库
[易错点]误认为“封建”就是封建制度
【典例】(2014·安徽大联考)《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 戚,以藩屏周。”与材料“封建 ”具有不同内涵的是 ( )。 A. “命于下国,封建厥福。” B.“地主(封建领主)剥削农” C.“高皇帝拨乱世……,定海 内,封建诸侯,爵位二等。” D.“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 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 ”。
结束放映
6.跟进题组
数字媒体资源库
考点1 西周分封制
跟进题组(点击链接到word文档)
第12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考点要旨天天背
《创新设计》数字资源库
史论要语
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 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1.提取信息:
2.调动知识:
尚未形成高度集权 ,B项错误;战国时
⑴提示信息
分封制下等级序列明 期分封制走向瓦解 显,中央集权统治下 ,D项错误。故A符
⑵对比信息
君主一人独尊。
合题意。
第10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5.典例剖析
数字媒体资源库
【变式训练1】(2014•河南郑州二模)“古者天子封诸侯,其 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而自守也。”(《谷梁》)这段 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 A.分封制的目的在于扩张疆土 B.分封制易导致分裂割据 C.诸侯国领土不能随意扩展 D.诸侯国实行小农经济
一、分封制的概念
分封的内容和方法
史料一封邦建国,授民授疆土。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西周的分封制课件
齐桓公的改革
总结词
齐桓公在继承齐国公位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 得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详细描述
齐桓公在继承齐国公位后,任用管仲为相,进行了一 系列的改革。他推行军政合一、农工商合一的制度, 使得齐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他还整顿 内政,改革赋税制度,提高齐国的财政收入。在外交 上,他打着“尊王”的旗号,号令群雄,使得齐国的 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些改革使得齐国成为春秋 五霸之首,也体现了分封制下各个诸侯国的独立性和 自主性。
夏商时期的分封制度
夏商时期已经存在分封制度,但当时的分封制度尚未形成完善的 体系。
周朝的崛起
周朝在灭商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开始实行分封制。
封建制度的形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封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完善的政治制度,形成 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封建制度。
02
分封制的实施
分封的对象
01
02
03
王族
分封对象主要是王族子弟 ,担任诸侯要职,负责保 卫王室。
楚庄王的崛起
总结词
楚庄王是楚国的一位君主,他在位期间楚国崛起成为春 秋五霸之一。
详细描述
楚庄王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楚国发展的政策 。他重用人才,整顿军队,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同时 ,他也推行一系列改革,如实行县制、制定法律、统一 度量衡等,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些措施使得楚国的国力 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最终使得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这一事件也体现了分封制下各个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和变 革。
西周的分封制课件
目 录
• 分封制的概念 • 分封制的实施 • 分封制的影响 • 分封制的评价 • 分封制的实例分析
01
分封制的概念
分封制的定义
周的分封制
周的分封制•分封制: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
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
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
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
••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分封制的类别:1、周王朝同姓子弟2、周王朝异姓功臣3、上古先贤的后代••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1、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其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
2、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3、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分封制、井田制与奴隶制国家的盛衰:分封制和井田制是西周时期完善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分封制起到维系、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保证奴隶制国家对奴隶和平民进行统治的作用,是西周奴隶制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
井田制规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奴隶制经济形态存在、发展和西周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
分封制和井田制相互影响,二者的存在成为西周奴隶制国家兴盛的支柱。
西周末年以后,王室衰微和大国争霸局面的出现表明分封制的瓦解。
在丧失政治保证和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下,井田制在春秋后期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奴隶制度存在的经济基础最终瓦解,新的封建经济基础随之产生。
井田制的瓦解标志着奴隶制度的崩溃。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发展:•。
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嘿,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西周时期的一个重要制度——分封制。
说到分封制,咱们可以把它理解成古代中国的一种管理方法。
别担心,我会用简单的语言让你明白这个制度到底是个啥。
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开始吧!1. 分封制的基本概念1.1 什么是分封制?分封制,就像是在古代的“按图索骥”一样。
西周时期,周朝的皇帝把国家划分成一个个小块,然后把这些小块(即“封地”)分给自己的亲信和重要的部下。
这些被封的亲信就成了各个小块的“封君”或者“诸侯”。
他们在自己的封地上有很大的权力,但都得听周天子的号令。
可以说,西周的分封制就是一种“皇帝点将”的方式。
1.2 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初衷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稳定政局。
周朝刚建立的时候,天下刚刚平定,很多地方还不太安定。
皇帝为了确保这些地方不出问题,就把权力下放给自己的亲信,确保他们能听从自己安排的事情。
简单来说,就是“亲兄弟也得明算账”,把权力分开,避免过多的权力集中在一个地方出问题。
2. 分封制的主要特点2.1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分封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权力的分散。
大家想象一下,皇帝把权力分给不同的诸侯,就像把一盘大菜分成好几份,大家各自负责自己的那一份。
这样的话,如果哪个地方出了问题,整个国家也不至于动摇。
这个制度通过分散权力,实现了“君臣分离”的制衡,确保了周朝的统治更加稳固。
2.2 亲情与政治的结合另一个特点就是亲情与政治的结合。
分封的这些诸侯大多数是周朝皇帝的亲戚或者旧部。
皇帝对他们有很深的信任,反过来,这些诸侯也对皇帝心服口服。
这就像是一种“亲情加分”的政治安排,把家庭关系和政治安排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确保了对国家的掌控。
3. 分封制的影响3.1 对国家治理的影响分封制对国家治理有着深远的影响。
由于各个诸侯在自己的封地上拥有较大的权力,他们就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
这种“地头蛇”式的管理方式,让地方治理更加贴近实际,也提升了行政效率。
周代分封制度
周代分封制度
周代分封制度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具体实施是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如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等,让他们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被封诸侯的义务包括服从国王的命令,向周王贡献财物,以及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
分封制在周代起到了维系、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的作用,保证了奴隶制国家对奴隶和平民进行统治,是西周奴隶制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
同时,分封制也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拓展了疆域。
然而,到了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崩溃,其原因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秦朝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结束。
尽管分封制在初期有助于巩固统治和拓展疆域,但长期来看,由于诸侯国之间实力的不均衡和王权的衰微,分封制最终导致了周代的衰落和崩溃。
同时,分封制的反噬作用也使得贵族权力斗争激烈,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转变,但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考点精讲 西周分封制(共13张PPT)
【变式训练2】(2014•河北邢台二模)《公羊传》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 心的文化一统。
提示:图示反映分封 概念:西周分封制也称“封建”制,即封建亲戚,以藩屏(fān pínɡ)周。
二、分封制的目的
主要对象:姬姓子弟
史料二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史料三 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
——顾炎武 目的:拱卫王室,巩固西周统治。 。
第三页,共13页。
2.考点(kǎo diǎn)精讲
三、分封制的内容(nèiróng)
1、分封方法与对象:周王把一定的土地(tǔdì)和人民分别
史料六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 反映诸侯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造成—分史裂记割《据周本纪》
显/隐
➢探究1 ➢探究2
探究一:史料六反映了分封制 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判断标 准是什么?
探究二:分封的诸侯国为何 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诸周侯朝在末封期地,内分享封制有走世向袭崩统溃治。权 ,判有断权标分准封:卿周大王夫与、诸设侯置间官的员 、权建利立和武义装务、关扩系大遭统到治破区坏域。, 为分裂割据提供了条件。
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权利: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可以(kěyǐ) 士
对卿大夫实行 [再再分分。封封](fēn fēnɡ)
平民
层层分封:从而形成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
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史料四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烽火,诸侯悉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主要内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默写、背诵提示】
(1)分封制:含义、分封目的、对象,主要诸侯国(结合地图),受封诸侯的权利和义务,分封制的影响,分封制崩溃的原因和标志。
①含义:封邦建国(周王将土地和人民分给王室贵族、功臣贵族和先代帝王后代。
侯在封国
内有世袭统治权,对
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
②目的:为巩固奴隶制统治
③对象:A、同姓王族 B、异姓功臣 C、先代王族之后
④主要诸侯国: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主要有鲁、齐、燕、晋、宋等。
⑤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用人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
⑥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⑦分封制的影响:积极:A、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B、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C、扩大统治范围。
消极:后来诸侯国中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式,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⑧分封制崩溃的原因:诸侯国的日益强大,王权衰弱(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说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旧的分封制度不适合生产力发展)
⑨标志: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2)宗法制:含义、目的、最大特点、实质、宗法等级体系、影响。
①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
②目的: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家族的地位,保证王权稳定。
简单地说,就是维系封建统治。
(宗法制的目的在于保持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同时也有利于维系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统治。
宗法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即正妻所生的长子为法定的王位继承人。
中国夏朝时就已确立王位世袭制,但也有"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的区别。
商朝末年才完全确立了嫡长继承制。
西周一开始就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继承制,从而进一步完备了宗法制。
)
③最大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度;②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同时大小宗地关系是相对的);
③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
④实质:根据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⑤宗法等级体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⑥影响:当时影响:①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
保证王权的稳定,保证贵族的特权;②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建立封建等级政治结构
(对现在社会的影响: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
A、积极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B、消极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
(3)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是分配权力的制度,宗法制是分配权利的原则。
)B、以血缘关系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C、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高度集中。
【重点、难点破解】
(1)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周王对诸侯国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属于一种松散的政治联盟关系,周王对诸侯国没有绝对的支配权);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2)周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形态(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体系下):是君臣关系、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①目的不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统治辽阔的疆域;宗法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权力继承的规范有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②内容不同:分封制下,周武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重要的诸侯国有燕、鲁、宋等。
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为大宗,庶子进行分封,为小宗。
③作用不同:分封制通过分封诸侯以加强中央和地方的政治联系,进而强化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宗法制形成了森严的宗法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强化了王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④结果不同:分封制下,由于诸侯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边疆的开发,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而宗法制在以后的封建社会仍是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在封建社会继续传承,到今天在民间还有影响。
(2)联系: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周天子世代以嫡长子世袭相传,其他诸子由周天子分封到各地,成为一方的诸侯。
在各诸侯领地内,除诸侯由嫡长子继承外,还再分封其余各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次分封。
如此层层分封,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可见,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