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活动对中国降水的影响讲解

合集下载

《中国的降水》(第二课时

《中国的降水》(第二课时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中国的气候降水、干湿地区的划分【学习目标】1、识记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会解读我国部分区域的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并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1、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会分析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2、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和分布及其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重点难点】学会分析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学习过程】(这部分要求同学们课前预习,记下不明白的问题,课堂小组交流讨论)1、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⑴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

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⑵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

(六、七、八月西南地区、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注图中阴影与非阴影的分界线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注意:除了夏季风进退及由此而形成的锋面雨以外,地形和台风也是影响我国降水的因素。

例如: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就位于正对东南季风的山地迎风坡地带;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吐鲁番——托克逊,则位于深居内陆的盆地中,地形闭塞,降水极少。

另外,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也往往带来大量降水。

2、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我国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自东南向西北分布: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干湿地区干湿状况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和植被湿润区>800mm降水量>蒸发量东南大部、东北的东北部气候湿润,森林半湿润区400-800mm降水量>蒸发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气候较湿润,草原和森林半干旱区200-400mm降水量<蒸发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份气候较干燥,主要为草原干旱区<200mm降水量<蒸发量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气候干旱,主要为荒漠【合作探究】(这部分要求同学们课堂完成。

季风与我国气候灾害

季风与我国气候灾害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否干旱,决定于东南季风:东南季风,是夏季影响我国东部和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季风区的主要季风系统。

东南季风产生在副热带高压及其西北边缘,同样具有高温高湿的性质。

受它的影响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和俄远东地区降水集中,天气炎热,形成夏季风影响过程。

东亚夏季风与西南季风一样东南季风也有进退的过程,只是它是随着副热带高压的移动而进退的,5月份东南季风影响华南地区,6月上中旬季风影响范围向北扩展,江南一带和琉球群岛进入雨季,6月下旬到7月上旬推进到长江流域经韩国南部到日本中南部一带,会给这一地区带来持续降水天气,俗称梅雨;7月上中旬东南季风进一步北上,北方和朝鲜半岛大部,日本北部和俄罗斯远东季风区相继进入雨季,8月季风开始南撤,10月份基本随着副高从大陆退出而退出东亚大陆,季风的进退过程与东亚东部夏季雨带的进退过程基本一致。

由于东南季风来自于副热带高压环流,因此当雨季结束其牢牢控制某一地区时,该地区往往会出现高温闷热天气,与副热带高压影响一致,这是与西南季风不同的一个地方。

典型例子:今年的干旱(旱灾)、1998年的特大洪水(涝灾)而上一年的西南干旱,就是西南季风的影响:印度夏季季风为西南季风的典型代表亚洲南部的季风,主要是由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引起的,但也有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以印度季风为例,冬季行星风带南移,赤道低压移到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高压南部的东北风就成为亚洲南部的冬季风。

夏季行星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到北半球,再加上大陆热力因子的作用,低压中心出现在印度半岛。

而此时正是南半球的冬季,澳大利亚是一个低温高压区,气压梯度由南向北,南来气流跨越赤道后,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西南风,这就是南亚的夏季风。

在季风的影响下,南亚也是冬干夏湿,但是它和东亚季风有一个明显差别,即南亚夏季风比冬季风强。

这是因为冬季亚洲南部远离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并有西藏高原的阻挡,再加上印度半岛面积较小,纬度较低,海陆之间的气压梯度较弱,因此冬季风不强。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降水量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降水量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降水量的影响姜娜*(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系,上海200062)摘要: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是国际上普遍关心的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

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总结提出未来气候变化可能趋势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气候;降水量0 引言针对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巨大风险,提出科学基础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包括关键的科学问题和需要重点开展基础研究的问题。

分析表明:水循环要素变化的检测与归因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难点;定量分析和预估水文的不确定性是国际上的难题;气候变化下水循环响应研究正在从大气到水文的单向连接向水文—气候作用与反馈的方向发展;水资源脆弱性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水资源安全重点关注的问题。

气候变化挑战传统水文理论假定,包括分析和预估水文变化所面临的区域分异性、不确定性和水文极值等问题。

开展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影响及其适应对策研究,将是21世纪我国水资源领域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1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是目前全球气候变化权威全面的新结论。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

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最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1]。

20世纪后50年北半球平均温度是近1300年中最高的。

气候变暖,造成北极海冰面积明显减小,北半球积雪面积明显减小,山地冰川和格陵兰冰盖加速融化,北半球多年冻土层正在融化。

海洋升温引起海水膨胀,20世纪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约0.17米[2]。

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趋多、趋强。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许多地区热浪频繁发生,强降水事件和局部洪涝频率增大,风暴强度加大。

尤其是70年代以来,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特别是非洲地区)的干旱更频繁、更持久、更严重,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台风和飓风强度增强,强台风频率增大,由70年代初不到20%增加到21世纪初的35%以上[3][4]。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年代际变化对我国降水量分布的影响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年代际变化对我国降水量分布的影响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年代际变化对我国降水量分布的影响摘要利用1983-2011年全国各省市随机挑选出来的气象站点观测的全年日降水资料和同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对我国南北方全年降水与同期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位置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国降水;年代际变化;急流轴引言: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一直以来都是气象学家们所研究的重点,它不仅是大气环流形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影响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天气、气候异常的重要系统之一。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是一条独立环绕副热带地区的强锋带,终年在东亚上空活动,常常出现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部边缘,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北跳和南退是东亚大气环流季节性突变的重要特征,影响着中国天气的变化。

陶诗言等[1]指出东亚梅雨的开始和结束与6月及7月份亚洲上空南支西风急流的两次北跳过程密切相关。

叶笃正等[2]很早就注意到亚洲地区气候的季节变化与6月及10月大气环流的突变紧密相连,并指出这种突变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北跃或南落。

高由禧[3]及丁一汇等[4]的研究则表明高空急流带所引起的次级环流往往导致其南侧出现明显的降水中心。

Krishnamurti[5]分析了1955年冬季北半球200hPa风速场,得出副热带西风急流是围绕着地球的一个连续带,在这支西风急流中有三个波,但未提及其与天气分布的关系。

Liang 等[6]通过对资料观测和CCM3 模拟资料的对比分析研究了东亚季风降水与对流层急流的联系,认为北部的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与南部的Hadley环流是影响东亚区域季风降水的显著系统。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与亚洲、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天气、气候变化关系如此密切,对于分析其变化特征和及其地面气象要素可以加深对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理解,对东亚区域气候变化在年代尺度上的认识。

尽管人们在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形成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东亚地区地形复杂,海陆分布不均,特别是青藏高原的影响,许多问题仍待解决,尤其是对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时空变化特征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东亚夏季风南北进退的年代际变化对我国区域降水的影响

东亚夏季风南北进退的年代际变化对我国区域降水的影响

享 编 i 4 9 ( ) _ 6 0 章 号: 0 - 6210 0 0 9 04 5 016 8 —




,r



东亚夏季风南北进退 的年代 际变化对 我 国区域 降水 的影 响
吕心艳 2 ,张秀 芝 ,陈锦年 4
( .中 国气 象科 学研 究 院 ,北京 10 8 ;2 1 00 1 .国家 气象 中心 ,北京 10 8 ; 0 0 1
中图 分 类 号 :P 2 .. 45 2 4
1 言 引
我 国 处 于典 型 的东 亚 季 风 区 内 ,每年 5 9 —


团 的北 边 缘 ,涂 长 望等 [利 用 湿球 温 度定 义 季 风 6 ]
月大范围降水的分布、 雨带的移动以及发生的旱 前沿; 朱乾根等 刀 l7一1 0 80 P 上 使用 9l 9 年 5 a 8 h
: 00 2 1 订 翘 、 21 0 0 - - 2}0 0
≤ .E £ 盘 I 8 f _ _ 0
. .
. :

、j

6期
吕心艳等 :东亚 夏季风南北进退 的年代 际变化对 我国区域降水 的影 响
81 6
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实测降水量不仅包括季风降 水还包括非季风降水。另外 ,王安宇等[] o g 、F n
十 + —
Q-Q —

( , 2) ຫໍສະໝຸດ 种如吴长刚[]胡豪然等[] H、 2给出了东亚夏季风活 o
动 北部 边缘 发 生 了年 代 际变化 。实 际上 ,东 亚夏 季 风 的活 动随 着 时 间的推 移是 不 断 向北推 进 或 向 南 撤退 ,而且 也会 出现停 滞或 少 动 ,因此 ,它对 于 我 国东部 各 区域 的影 响不尽 相 同 。单 一 的季 风

2022高考地理影响降水的9大因素知识点

2022高考地理影响降水的9大因素知识点

2022高考地理影响降水的9大因素知识点降水指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的过程,包括降雨、下雪、冰雹等形式,降水的多少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条件是三个:充足的水汽供应,气流上升达到过饱和状态,足够的凝结核。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考地理影响降水的9大因素知识点,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考地理影响降水的9大因素知识点一.海陆位置一般来水,距海越近的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距海越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所以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是沿海多,内陆少。

比如我国的降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以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东部向西降水逐渐减少等都是受到距海远近的影响。

二.地形1.山脉走向与降水。

山脉走向对海洋水汽有阻挡作用和引导作用,如果山脉走向与海洋水汽来向垂直,就会阻挡水汽的进入,使大陆内侧降水明显减少,如北美大陆西部,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纵列,与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的西风气流垂直,阻挡了西风的进入,使降水集中在西部海岸,中东部地区就难以受到它的影响了;而欧洲西部地区,阿尔卑斯山脉东西走向,与西风气流来向一致,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的进入,降水的分布较广泛,海洋性特征明显。

我国西北地区除了深居内陆外,也因为受到山岭的层层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使其更加干旱。

2.迎风坡、背风坡与降水。

海洋湿润气流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山脉的阻挡,就会沿着迎风坡上升,在一定的高度上冷却达到过饱和状态,出现凝结降雨,即地形雨,当该气流越过山顶后,在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饱和水汽含量不断降低,出现干热的天气,即雨影区。

山地降水一般比平地多,就是因为山地有促使气流上升的条件,而平地没有,降水较少。

如南美南段,西部是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形成海洋性气候,东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独特的沙漠气候;再如我国的福建西部的武夷山降水就要比东部沿海地区多;台湾东部比西部多,海南岛东部比西部多。

3.地形类型与降水。

不同的地形对气流的运行有不同的作用,因此降水的分布也不同。

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季风气候特点

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季风气候特点

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季风气候特点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特点之一,那么,季风气候对我国有哪些影响呢?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夏季,太平洋海面温度低,气流下沉,地面附近气压高,而亚洲大陆温度高,气流上升,地面附近气压低,所以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东南季风。

冬季,太平洋海面温度高于陆地,所以海面气压低于陆地,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西北季风。

积极影响: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夏季风带来的降水有利于缓解旱情。

消极影响:夏季风带来大量的局部降水可造成洪涝。

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可造成旱灾。

冬季风带来寒潮,沙尘暴,降温天气。

下雪等灾害天气。

中国气候的形成与演变受大气环流(包括季风环流)及其季节变化的影响。

其基本特点如下:①干湿季明显,四季分明。

冬季受高纬度来的偏北季风控制,气候干冷、风大。

夏季主要受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影响,气候湿热、多雨。

过渡季节即为这两种控制气流相互作用,天气冷、热、晴、雨多变。

②雨季起讫规律性明显。

南方早,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

雨季结束,北方早,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

③由于受季风影响,东部近海多雨,西部干旱少雨,南方比北方多雨。

季风雨的多少及来临迟早均对农业生产产生深刻影响,甚至会引起大范围的水旱灾害。

④中国北部冬干冷、夏湿热,温度年变化与日变化比南方大。

中国南北各地温度和湿度相差大,冬季比夏季相差更大。

⑤冬季中国东部地区北同纬度世界各地气温低,如:北京1月平均温度比同纬度美国的纽约和希腊的布尔萨气温各低4~10℃;汉口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10℃左右。

夏季的气温比较高,但不如冬季的差距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西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很大,夏冬两季气压差较大,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冬季风影响过的地区,寒冷干燥。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丰富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由此可见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及对中国次年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

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及对中国次年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

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及对中国次年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1. 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对中国次年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作为一种重要的全球气候系统变化,对全球气候模式产生显著影响,特别是在降水分布上。

中国作为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夏季降水对其农业、水资源管理及自然灾害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对中国次年夏季降水的影响,对于提高气候预测的准确性、制定有效的防灾减灾策略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

本文首先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定义、分类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的特征及其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作用。

接着,本文将分析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对中国次年夏季降水的影响机制,包括大气环流的变化、海洋温度异常的传播等。

本文将基于历史数据和气候模型模拟结果,评估不同分布型厄尔尼诺事件对中国次年夏季降水的影响程度,并探讨其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可能变化趋势,以期为我国的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 厄尔尼诺现象概述厄尔尼诺现象,作为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的气候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现象,主要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事件。

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通常伴随着一系列气候异常现象,包括但不限于降水模式的改变、风向的变化以及全球温度的波动。

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机制相对复杂,涉及到大气与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受到信风的影响,表层暖水被推向西部,而较冷的深层海水上翻至东部。

在厄尔尼诺事件期间,这一过程受到干扰,信风减弱,导致暖水在赤道中东太平洋积聚,海水温度升高。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是全球性的。

它不仅改变了风暴路径和降水模式,还影响了全球的温度分布。

例如,在厄尔尼诺年,南美洲西海岸可能会出现异常的暴雨,而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则可能遭遇严重的干旱。

厄尔尼诺现象还与北美洲的冬季气候模式有关,可能导致某些地区出现暖冬或冷冬。

中国的季风气候与影响

中国的季风气候与影响

中国的季风气候与影响中国是一个季风气候影响非常显著的国家。

季风是指在不同季节里,大陆和海洋之间因温差引起的大气环流。

中国的季风气候主要分为夏季季风和冬季季风,对中国的气候和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的夏季季风主要来源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暖湿气流。

这些气流在夏季从海洋上升,受到地形的影响,穿过喜马拉雅山脉,在中国的南部和东部地区引起了大规模的降水。

夏季季风的到来使得中国南方和东部地区的降雨量明显增加,形成了中国的雨季。

这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保证了丰收和灌溉的需要。

夏季季风还带来了大量的水蒸气,加强了中国南方和东部地区的湿度。

这对于南方的湿润气候和云雾多的环境有利,但也带来一些问题。

由于湿度较高,这些地区容易发生洪水和滑坡等自然灾害。

此外,湿润的气候条件也为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冬季季风是中国的另一种重要的季风气候。

冬季季风主要来源于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冷干气流。

这些气流在冬季从内陆地区向东南方向扩散,经过中国北部和东部地区。

冬季季风的到来带来了寒冷和干燥的天气,使得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冬季气候非常严寒。

冬季季风在中国的北方和东北地区形成了严寒和大风的气候条件。

这对农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例如,寒冷的气候条件限制了北方地区的农作物种植,使得该地区的农业经济相对较弱。

此外,严寒的天气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那些居住在北方和东北地区的人们来说。

季风气候对于中国的水资源也有重要的影响。

夏季季风带来的降雨是南方地区水资源充足的重要保障,但同时也会引发洪灾。

而冬季季风的干燥天气则导致了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在解决水资源平衡和保障水安全方面,中国需要充分利用季风气候的特点,合理规划和调度水资源的利用。

总的来说,中国的季风气候对气候、农业、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夏季季风带来了充沛的降水,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带来了洪灾等问题。

冬季季风则给北方地区带来寒冷和干燥的天气,对农业和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

季风气候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季风气候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季风气候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首先,东亚季风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东亚季风主要受到西太平洋副热
带高压和冬季的西伯利亚高压的共同控制。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会
向东亚地区延伸,结果带来了湿润的东南风和大量降水。

在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季风季节的降水量较大,降水时间相对较长。

在春季和秋季,东亚季风开始减弱,由于气压和温度差异的变化,导
致降水量减少。

春季降水主要集中在江南和华南地区,而秋季降水主要集
中在辽东半岛和河北平原等地区。

这种季风的特点对中国的农业非常重要,因为它为夏季播种和秋季收获提供了适宜的降水条件。

其次,南亚季风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南亚季风是在夏季和秋季发展起
来的,主要是由于喜马拉雅山脉和高原的影响。

当夏季西部高原地区升温后,形成了低压,吸引了印度洋的湿气,带来了大量的降水。

这种南亚季
风主要影响中国西南地区,如云南、四川和贵州,给这些地区带来了丰富
的降水。

南亚季风对中国的农业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中国的一些西南地区,夏
季降雨量较大,为水稻和茶叶等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南
亚季风也可能导致洪涝灾害,给当地居民和农民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总的来说,季风气候对中国降水的影响是显著的。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
风都在不同的季节为中国带来了丰富的降水。

这种季风的变化不仅对中国
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重
大影响。

因此,了解并研究季风对中国降水的影响对于气候变化和可持续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季风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季风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季风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夏季风】4、5月份亚洲大陆升温迅速,形成热低压,中心位于青藏高原西边。

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辐散的暖湿气流从东南沿海地区以东南或偏南季风形式深入到北部及河套一带。

其气候特点表现为湿热而多雷阵雨。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三个源地。

第1支源于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形成一支低空急流,经印度半岛影响我国西南及华南地区;第2支源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经印度尼西亚或马来半岛与第1支气流及北半球的东北信风汇合成赤道辐合带;第3支源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为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和偏南季风,它与西北来的冷空气相遇形成的大雨带,带来充沛的降水,通常以这条大雨带表示夏季风的活动。

东亚夏季风进退有两次急进和一次速退。

一般5月初夏季风盛行到华南,此时为华南季风雨的开始;5月底或6月初盛行到西南地区;6月中夏季风突然盛行到江淮流域,即为江淮流域梅雨季节的开始,7月中夏季风再次跃迁到华北与东北地区,即为北方地区雨季的开始,同时亦为华中梅雨季结束进入伏旱天气;到8月中下旬为夏季风鼎盛时期,此时推进到夏季风在中国活动的最北、最西界限。

因此夏季风活动从华南到华北以北地区约需4个月之久。

而其撤退又是一次突变,一般9月初北方的冷空气开始加强,即冬季风开始建立,冬季风的来临只需1个月的时间。

【冬季风】东亚季风环流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气候最直接的因素。

冬季环流始自10月中旬,结束于翌年4月中旬,其中以12月~3月初是冬季风的全盛期。

大陆上的冷高压中心位于蒙古。

由此吹出寒冷干燥的西北或东北季风,最先到达中国北方,很快就向南推进到江淮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冬季风1月最强盛,每隔7~10天冷空气爆发南下,至华南地区24小时可降温12~16℃,有时伴有中到大雨。

海南岛也可降温8℃以上。

冷空气到达南部沿海一带常有低云形成,并伴有毛毛细雨。

冬季风只盛行于低空(3千米以下),因此冷空气很难越过青藏高原,冬季风沿高原东侧及其以东流向中国东部地区,冷空气常随冷锋南下,在北部多大风、晴天,至江淮及其以南地区运行缓慢,在云贵高原地区常形成一条静止锋,表现为大范围的阴雨天气。

降水量的空间和时间变化

降水量的空间和时间变化

降水量的空间和时间变化
黄东蛟北京市第171中学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教材地理七年级下册P27—29,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与中国地图出版社合编
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2005年6月第二版
第六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特征和主要气候类型(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阅读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中国降水分布的差异;
2 运用地图说出影响降水变化的因素。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1 初步学会阅读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中国降水分布的空间差异;
2 运用降水柱状图,说出中国降水分布的季节差异。

难点:季风对降水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以启发式谈话法为主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地理书、地理图册
五教学设计思路
六教学过程。

高考地理简析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

高考地理简析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

高考地理简析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降水是重要的气候要素,而通过对降水的空间分布(如,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的分析判断,来说明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和原因分析是重要的考点,因此对降水分布及其因素分析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降水的分布受纬度位置(气压带或风带)、海陆分布(距海远近)、大气环流(季风)、下垫面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

由于降水知识综合性强、空间跨度大,因此降水的分布和成因分析也就成为学生的学习难点,因此对降水知识的拓展分析,有助于降水知识的理解和难点的化解。

一、纬度位置对降水的影响1.纬度位置决定着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与降水及分布规律的关系如下:赤道附近──赤道低气压→终年高温多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副热带高气压→降水少;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西风带→终年温和湿润;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轮流控制→一年中分湿季和干季;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轮流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结合气压带、风带: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温带多雨带、极地少雨带。

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多雨二、大气环流(季风)对降水的影响根据中国年降水量图可知,东南沿海>1000mm,秦淮一线800mm,西北非季风区<400mm,南疆中部<50mm,因而可以得出中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其主要是受到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

例如,山东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省内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多介于550~920毫米之间,全省年平均约710毫米,与同纬度内陆省份相比为降水较丰富的省份。

分布规律是:南部多于北部,东南沿海多于西北内陆,其等降水量线多成西南-东北走向,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

风和降水的教案5篇

风和降水的教案5篇

风和降水的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风和降水的教案5篇教案应该包括课堂活动和任务的详细说明,教案的编写过程需要仔细的研究和计划,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风和降水的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东亚季风环流与中国降水分布的关系

东亚季风环流与中国降水分布的关系

东亚季风环流与中国降水分布的关系中国地域广阔,气候复杂多变。

其中,东亚季风是影响中国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

东亚季风环流与中国降水分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东亚季风环流对中国降水分布的影响。

首先,东亚季风环流是中国降水季节性分布的主要因素。

随着季节的变化,东亚季风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夏季,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西南季风掀起南海季风,带来了丰富的降水。

这种东风带来的季风就是著名的“梅雨季节”,主要影响了中国的南方地区,带来了大量的降水。

在冬季,受到寒潮的影响,季风的方向发生了逆转,变为北方季风,主要影响中国的北方地区。

这时,北方地区往往干燥寒冷,而南方地区则经历了相对温暖的冬季雨季,降水较多。

其次,东亚季风环流也对中国的降水强度和空间分布产生着影响。

夏季梅雨季节,东南沿海地区因受到太平洋暖湿空气的影响,降水量较大,而西北地区则相对较少。

这是因为暖湿空气在被西风带抬升时,会形成云层和降水,而在空气下沉过程中,其湿度逐渐下降,导致西北地区相对干燥。

另外,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东北地区由于受到西伯利亚高压的侵袭,降水量较小,而台湾则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常年受到季风的影响,降水量较大。

此外,东亚季风环流还对中国的降水分布季节性变化产生了影响。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春季和秋季是降水量相对较少的季节,这是由于此时主导的是西风带,而不是季风。

而夏季和冬季则是降水量相对较多的季节,夏季主要受到南海季风的影响,而冬季则由北方季风主导。

在东亚季风环流的控制下,中国的降水分布在不同季节中表现出明显的变化。

总的来说,东亚季风环流与中国降水分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季风的方向变化不仅决定了中国降水的季节性分布,也影响了降水的强度和空间分布。

这种季风环流的变化使得中国的不同地区在降水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因此,在了解中国的降水分布时,我们不可忽视东亚季风环流的影响。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季风是中国降水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还有其他的气候要素也对降水产生影响,例如地形、海洋等因素。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降水量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降水量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降水量的影响姜娜*(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系,上海200062)摘要: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是国际上普遍关心的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

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总结提出未来气候变化可能趋势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气候;降水量0 引言针对我国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巨大风险,提出科学基础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包括关键的科学问题和需要重点开展基础研究的问题。

分析表明:水循环要素变化的检测与归因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难点;定量分析和预估水文的不确定性是国际上的难题;气候变化下水循环响应研究正在从大气到水文的单向连接向水文—气候作用与反馈的方向发展;水资源脆弱性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水资源安全重点关注的问题。

气候变化挑战传统水文理论假定,包括分析和预估水文变化所面临的区域分异性、不确定性和水文极值等问题。

开展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影响及其适应对策研究,将是21世纪我国水资源领域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1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是目前全球气候变化权威全面的新结论。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

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最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1]。

20世纪后50年北半球平均温度是近1300年中最高的。

气候变暖,造成北极海冰面积明显减小,北半球积雪面积明显减小,山地冰川和格陵兰冰盖加速融化,北半球多年冻土层正在融化。

海洋升温引起海水膨胀,20世纪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约0.17米[2]。

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趋多、趋强。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许多地区热浪频繁发生,强降水事件和局部洪涝频率增大,风暴强度加大。

尤其是70年代以来,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特别是非洲地区)的干旱更频繁、更持久、更严重,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台风和飓风强度增强,强台风频率增大,由70年代初不到20%增加到21世纪初的35%以上[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陆递减
要影响东部和西南季风区
集中在5—9月的 夏秋两季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夏季风影响 大,降水多;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 燥冬季风影响大,降水少。
南方雨季早,结束 主要由夏季风的进退决定;5月南部
晚、雨季长,北方 沿海进入雨季;6月中旬长江流域进
雨季晚结束早,雨 入梅雨;7-8月华北、东北进入雨季
季短
夏季风
干旱区 半干旱区
200
400 半湿润区
800
湿润区
我国干湿状况 的差异对自然 景观和农业类 型有何影响?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
荒漠
畜牧业
草原
灌溉农业 种植业
森林
旱作农业 水田农业
降差异性
雨量南多北少
夏秋雨季
雨季长短 开始时间
东部季风区雨带推移
夏季风的进退
雨季
雨量
某年我国夏季风势力 过强对雨带的影响是
什么? 产生的后果是什么?
海口
空间 分布 季节 变化
降水 的南 北差 异 年际 变化
规律
原因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 影响我国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主
考点:季风活动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描述我国降水 空间分布规律。
探讨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宏 观: 东南向西北减少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东 部: 由南向北减少
探讨我国东部降水的时间、空间特征
依据五城市降水资料概括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时间、空间特征。
探讨我国东部降水的时间、空间特征
考点: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基础知识: •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中国季风气候的分布
基本能力
• 分析说明中国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 比较分析中国季风区、非季风区气候差异 • 分析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
考点: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成因 季风区范围 界限
我国季风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9月雨带南撤;10月雨季结束
南方较小,北方较 夏季风不稳定导致季风区降水年际
大;东南较小,西 变化大。夏季风强易北涝南旱;反
北较大
之则南涝北旱。西北年降水少,水
汽来源不稳定,年际变化大。
探讨影响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因素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海陆位置 地形地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