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导体和绝缘体》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13课 导体和绝缘体_冀教版 (共16张PPT)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820 21/8/82 021/8/8 8/8/202 1 8:21:50 P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 1/8/820 21/8/82 021/8/8 Aug-2 18-Aug -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8/82021 /8/8202 1/8/8Su nday , August 08, 2021
一、导体与绝缘体 灯灯泡泡没亮有了亮
检测过程中应该注意的:
(1)从盒子里拿出物体,逐样进行预测并记录。 (2)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是否 发亮。 (3)用两个检测头逐个接触物体的两端,看看灯泡是否发 亮。 (4)连续重复检测两次。 (5)把检测时灯泡是否亮记录在《检测记录表》上。 (6)把检测完的物体放分类放,能使灯泡发亮的放在盘子 里。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82021/8/8202 1/8/820 21/8/88/8/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 1年8月 8日星 期日202 1/8/820 21/8/82 021/8/8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8月20 21/8/82 021/8/8 2021/8/88/8/20 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8/82021 /8/8Au gust 8, 2021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13导体与绝缘体科学课件|冀教版 (共40张PPT)
铜芯
导线
铜芯
橡胶塑料
电路检测器
检测橡皮的导电性
检测物体导电性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们的检测记录 第( )小组
我们的研究成果
容易导电
导体
不容易导电
绝缘体
曲别针 铁钉 铜线
铝片 铅丝 人体 大地 不纯净的水
塑料尺 干木条 石头
玻璃 泡叫 导体 不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 绝缘体
1.所有的金属都是导体..............................( )
2.无论什么条件下,玻璃都是绝缘体......( )
3.天空正下着雨,一根裸露的电线掉在路中间, 小明随手从地上拿起一根木棒,想挑开电 线。他这种做法对吗?................ ( )
再见!
从下面现象中推测人体是否具有导电性能。
这个验 电球的两 个触点连 接到人体 后就能发
光。
人体能导电吗?
水能导电吗?
检验不同液体 (自来水、纯 净水、盐水) 的导电性能。
探究
当情况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为导体。
高温
绝缘体
导体
变湿
绝缘体
导体
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
导 体
绝缘体
导 体
绝缘体
教室里的电器设备哪些使用了绝缘材料?
竹竿或其他装有木柄的器材拨开电线,如果有条件,可用电 工绝缘钳或带木杷的斧子,将电线剪断或砍断。
4、如果触电人倒在漏电的机器上,一时无法断开电流,你可以 穿胶鞋或布鞋,站在干燥的木棒等将触电人拨离开通电的机 器。
5、触电人脱离电源后,还应立即将其送到医院去救治。
我知道:
1.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橡皮是否导电时,要先把电路 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观察灯泡是否发 光。.................................................................( )
三年级科学教案-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导体和绝缘体-优秀奖
13导体和绝缘体教材分析:本课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电》的第三课,通过猜测和假设、实验验证、讨论交流等环节,启发学生得出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类这一科学结论。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原理,掌握一些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学情分析: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电,利用电的世界里,三年级学生对于电是有一定认识的。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也获得了一些关于电、以及电是如何工作的知识。
但对于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本课就要通过一系列科学规范的实验检测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并认识到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是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认识生活中安全用电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各种材料能否导电。
2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各种材料能否导电。
3能说出对实验材料分类的依据,并进行分类和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区别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及安全用电的方法与其他同学交流。
科学知识目标:1能分别举例说明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安全用电,安全正确急救他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检测区分生活中常见物品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难点: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安全用电,安全正确急救他人。
教学准备:学生:每组一套材料,包括简单电路、铁片、铜片、干木片、铁钉、纸巾、瓷勺、橡胶圈、玻璃片、塑料片、铝片、布条、实验报告单等。
教师:演示用的电路装置、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视频激趣,导入课题师:同学们,大家知道我们的生活与电(板书)密切相关。
我们先来看段视频吧。
(出示视频)师:妈妈为什么会触电我们要怎么正确帮助小朋友的妈妈呢这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到。
(板书:导体和绝缘体)设计意图:让孩子了解电的危害,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概念学习,明确定义1师:妈妈触电的原因是因为有电流从她身边流过,但小朋友却没有,为什么呢其实我们身边的很多物体可以让电流通过,有的却不行。
冀教小学科学三下《13导体和绝缘体》word教案(1)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13《导体和绝缘体》窦妪学区窦妪镇一中小学部史宏磊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各种材料是否能导电。
2、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各种材料是否导电。
3、能说出对实验材料分类的依据,并进行分类和记录。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区别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及安全用电的方法与其他同学交流。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分别举例说明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教学重点: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区分导体与绝缘体。
教学准备:学生:每组一套材料,科学记录表、曲别针、塑料尺、玻璃片、铁钉、铜线、气球、干木条、橡皮、铝片、陶瓷片等待检测物体。
教师:演示用的电路装置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要想使小灯泡亮起来,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同学们想一想,一个简单电路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电池、开关、导线、灯泡)现在同学们连接好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学生开始活动)师:都亮起来了吗?(亮起来了!)师:怎样让小灯泡熄灭呢?总结:我们通过开关能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如果用一些其它材料代替开关,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灯泡是否会亮?(想)二、提出问题,学习新课看我们准备了什么材料,仔细观察,这些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学生观察)教师提问(曲别针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如果将这些材料连接到电路中,观察小灯泡是否会亮,大家先来预测一下。
(分小组说一说预测结果)现在我们开始实验,将这些物体连接到电路中,看小灯泡是否会亮起来,将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相对照,看是否正确。
学生分组活动,将物体连接到电路。
教师巡回指导。
(通过检测物体,让孩子有足够的经验认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在这里教师没有提供全部物体,留一些“空白”给学生,期望学生能走出教室,走向生活,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科学。
)分小组汇报(我们把曲别针连接到电路中,小灯泡亮起来。
冀教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3导体和绝缘体》word教案(1)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13《导体和绝缘体》窦妪学区窦妪镇一中小学部史宏磊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各种材料是否能导电。
2、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各种材料是否导电。
3、能说出对实验材料分类的依据,并进行分类和记录。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区别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及安全用电的方法与其他同学交流。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分别举例说明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教学重点: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区分导体与绝缘体。
教学准备:学生:每组一套材料,科学记录表、曲别针、塑料尺、玻璃片、铁钉、铜线、气球、干木条、橡皮、铝片、陶瓷片等待检测物体。
教师:演示用的电路装置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要想使小灯泡亮起来,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同学们想一想,一个简单电路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电池、开关、导线、灯泡)现在同学们连接好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学生开始活动)师:都亮起来了吗?(亮起来了!)师:怎样让小灯泡熄灭呢?总结:我们通过开关能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如果用一些其它材料代替开关,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灯泡是否会亮?(想)二、提出问题,学习新课看我们准备了什么材料,仔细观察,这些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学生观察)教师提问(曲别针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如果将这些材料连接到电路中,观察小灯泡是否会亮,大家先来预测一下。
(分小组说一说预测结果)现在我们开始实验,将这些物体连接到电路中,看小灯泡是否会亮起来,将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相对照,看是否正确。
学生分组活动,将物体连接到电路。
教师巡回指导。
(通过检测物体,让孩子有足够的经验认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在这里教师没有提供全部物体,留一些“空白”给学生,期望学生能走出教室,走向生活,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科学。
)分小组汇报(我们把曲别针连接到电路中,小灯泡亮起来。
精品[小学科学]最新冀教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3导体和绝缘体》教案(3)
【小学科学】2019最新冀教小学科学三下《13导体和绝缘体》word教案(3)第四单元电导体和绝缘体反思一:了解学生,你真正做到了吗?课前了解学生,似乎已经是每位教师上课之前所必做的一件事,但是,了解什么?怎样了解?就值得推敲了。
了解学生与你所要教的知识或概念的相关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已有的能力特点,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等等,是我们经常想到并做到的。
但是,这还不足以让你的课堂丰满而独特,而只有你真正的走进学生生活,和他们有过多次的交流之后,你的收获会更多。
在本课教学中,教材中为了让学生明确金属导电、漆绝缘的知识。
在准备实验材料时,建议教师准备两套曲别针,一套是普通的曲别针,一套是上漆的曲别针。
起初,为了准备这样的实验材料,我曾跑过县里的几个大超市与新华书店也没有买到,后来利用家里装修剩下的漆自己试着做了几个,结果涂上漆的曲别针由于漆没有涂均匀,还是导电,实验效果不理想。
正当我为此发愁的时候,学生的文具盒吸引了我,当我注意到有的孩子的尺子是金属的,有的同学的尺子则是涂了漆的钢尺,有的同学的小刀刀柄处也是涂了漆的铁片时,问题一下子迎刃而解了。
有了这样的了解,我大胆的将教材中的实验材料进行了筛选,增添了布条、火柴棍、玻璃片等典型的材料,去掉了涂漆的曲别针,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检测教师准备的代表性材料后,放手让学生检测身边的材料。
从课堂实际效果来看,通过一扶一放,学生检测的实验材料基本上涵盖了常见的金属以及典型的非金属材料。
让学生非常直观的对于概念中的“不同材料”有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
反思二:一节课的容量到底有多大?在小学,一节课40分钟亘古不变。
40分钟里教师可以完成多少教学任务,40分钟里学生可以获得多少?40分钟的容量到底有多大?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教学环节的设定,由于教师引领的取舍,可能这是无法计量的。
但是,我认为至少是可以最大化的。
从本节课的设计来看,我在力求帮助学生完成核心概念的建构同时,进行横向扩展概念的外延,不仅让学生知道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同时还增加了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是导体等内容。
小学科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导体和绝缘体》资料:绝缘体
小学科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导体和绝缘体》资料绝缘体不善于传导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Insulator),绝缘体又称为电介质。
它们的电阻率极高。
绝缘体的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绝缘体和导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绝缘体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这里要注意:导电的原因:无论固体还是液体,内部如果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离子,那么他就可以导电。
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在某些条件下,可以产生导电粒子,那么它也可以成为导体。
基本释义绝缘体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传导电流的物质。
又称电介质。
绝缘体的特点是分子中正负电荷束缚得很紧,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极少,其电阻率很大,约为10~10欧姆·米,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电荷移动所形成的宏观电流,而认为是不导电的物质。
绝缘体可分为气态(如氢、氧、氮及一切在非电离状态下的气体)、液态(如纯水、油、漆及有机酸等)和固态(如玻璃、陶瓷、橡胶、纸、石英等)三类。
固态的绝缘体又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种。
实际的绝缘体并不是完全不导电的,在强电场作用下,绝缘体内部的正负电荷将会挣脱束缚,而成为自由电荷,绝缘性能遭到破坏,这种现象称为电介质的击穿。
电介质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场强度称为击穿场强。
在绝缘体中,存在着束缚电荷,在外电场作用下,这种电荷将作微观位移,从而产生极化电荷,就是所谓电介质的极化。
电介质按其物理性能可分为各向同性电介质和各向异性电介质两种。
就极化机制可分为无极分子和有极分子两种。
绝缘体在工程上大量用作电气绝缘材料、电容器的介质和特殊的电介质器件如压电晶体等。
绝缘体的传导性决定于物质中电子的行为.晶体中的电子行为取决于能带结构.导带全空,价带全满的物质即为绝缘体,导带底和价带顶的能量差(带隙)很大时,在通常的电场下不导电.对于能隙较小的物质,在温度较低时虽为绝缘体,但温度升高时,价带电子被激发到导带,也会导电.另外,带隙中的杂质能级上的电子或空穴激发到导带或价带时,也会导电。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3. 导体和绝缘体-冀人版
导体与绝缘体一、教学内容冀教版(2001)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导体与绝缘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本节课为第1课时,主要探究课本第40页和41页的活动一与活动二,并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能根据生活经验预测哪些材料可以导电,哪些材料不可以导电。
2.能通过自行探究与实验证实自己的预测,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3.能说对实验材料分类的依据,并进行分类与记录。
4.构建适合学生认知能力范围内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二)科学探究经历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的过程,并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与他人团结协作展开探究活动。
2.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区别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
3.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检测区分常见的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难点:理解从物体构成区分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引导—探究式。
程序流程: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究、提升科学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收集整理数据—结合收集的信息、分类、找出规律—巩固扩展。
五、教学准备PPT课件、实验材料十套(每套含电路检测器1个;8种待检测材料:橡皮擦、铁钉、曲别针、铜线、气球、干筷子、铝线、塑料尺)、导体与绝缘体材料检测记录表和检测橡皮擦是否容易让电流通过的记录表各30张。
六、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引出课题(4分钟)师:在家都帮爸爸妈妈干活吗?生:帮啊!师: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是不是真的有帮家长干活)。
爸爸在家修理电器,需要你帮忙拿一把钳子,你会拿给爸爸那把呢?(PPT1:一个有保护胶皮,一个没有。
)生1:我会拿那个有保护胶皮的钳子(我会拿右边那个)。
师:你为什么会给爸爸拿这把呢?生1:有胶皮的不会导电(示意生1坐下)。
冀教小学科学三下《13导体和绝缘体》word教案(5)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电导体和绝缘体一、教学目标:1.能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各种材料是否能导电;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各种材料是否导电;能说出对实验材料分类的依据、并进行分类和记录。
2.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区别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及安全用电的方法与其他同学交流。
二、教学重点:能分别举例说明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能鉴别常见行为是否符合安全用电要求,并说出理由;能辨别一种常见的电动玩具的各部分由哪些材料组成。
四、材料准备:1.电池、灯泡、导线、电池盒、灯座、曲别针、塑料尺、铁钉、铜线、气球等。
2.课时安排: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及活动3的教学。
五、教学过程:(一)将图中物体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光亮。
活动目标:1.能根据经验预测哪些材料可以导电,哪些材料不可以导电。
2.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预测。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实施过程:1.本活动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四人一组,每给准备一套材料,活动时间约20分钟,讨论环节10分钟。
2.课前检查学生的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并提出预测实验结果的要求,指导学生把自己的预测用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在教材的表格中,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预测。
3.先指导学生按照上节课连接简单电路的方法连接好电路,使灯泡亮起来。
然后将事先准备的材料分别连接在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亮。
要求每测试完一种物体的导电性,就将实验结果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在教材的表格中,灯泡亮的用‘勾’灯泡不亮的用‘叉’。
4.根据物体的导电性,对物体进行分类。
分类记录表可以不写物体名称,只写编号。
(二)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活动目标:1.能说出常用电工物品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
2.举例说明生产和生活中使用导体和绝缘体的原因。
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各自知道的正确使用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
实施过程:1.四人分为一组,活动时间为15分钟。
冀教版导体和绝缘体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3、《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丛台区实验小学徐银增指导教师:李玲蔚莎莎彭小平赵丽13 导体和绝缘体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分别举例说明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2、能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各种材料是否能导电。
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各种材料是否导电。
能说出对实验材料分类的依据,并进行分类和记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和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
教学重点:检测区分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教学难点:科学分工,合作完成探究计划。
教学准备:学生:每组一套材料,包括电路检测器、曲别针、铁片、铜片、塑料片、干木片、气球、铝片、橡皮、玻璃片、陶瓷片、科学记录表等。
教师:演示用的电路装置、自制教具--水导电性检测器、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听徐老师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
(出示课件)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一天傍晚,邻居家电线老化而突然引发房顶着起大火。
情急之下,我妈妈端起一盆水给了邻居,他不假思索就把水泼向着火的房顶,只听啪的一声,邻居不知怎么回事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倒在地,盆子也摔倒了一旁,而且火也没有扑灭。
这时,另外一个人拿起一根干木棍抡起来把电线打断,后来在大家帮忙下用水把大火扑灭了。
请问,我的邻居被什么东西推倒在地了呢?而为什么另外那个人用干木棍打断电线而没有事呢?预设:生回答水导电,人被点推倒的,干木棍不导电。
师: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研究电的知识--《导体和绝缘体》(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1、认识实验材料师:为了避免危险发生,我们是不是应该了解生活中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呢?老师为每个组准备了一些物品,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边贴边认识)曲别针、铁片、铜片、塑料片、干木片、气球、铝片、橡皮、玻璃片、陶瓷片。
2、认识电路检测器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物品哪些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呢?生:做实验。
冀人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
冀人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冀人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提要:实验探究的主动学习与讨论交流的互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采用了直观教学、情境教学、启发教学、和突出自主探究冀人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教学内容:冀人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导体和绝缘体》一、对教材的理解:《电》这一单元是三年级的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是从调查家中的电器入手,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电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整个单元的安排是一个严谨的结构,从调查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始,到认识电路、电流、开关、导体、绝缘体的概念,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最终指向对电的概念。
本单元由三个内容组成,分别是《电来到我家中》、《让灯亮起来》、《导体与绝缘体》。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对生活中的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导体和绝缘体对学生来说都是模糊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检测20种物体甚至更多的物体,让学生在感性经验充足的情况下,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特性。
《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是研究物体导电性能的一篇探究性课文,内容主要分两个部分。
一是:检测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二是: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根据科学课程标,我将《导体与绝缘体》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究,有足够的感性经验,探究过程中深入理解导体和绝缘体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各种材料是否能导电。
2.能分别举例说明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3.能说出对实验材料分类的依据,并进行分类和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区分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及安全用电的方法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
*科学知识目标:1.能分别举例说明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STSE目标:1.能鉴别常见行为是否符合安全用电要求,并说出理由。
冀教小学科学三下《13导体和绝缘体》word教案 (1)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电导体与绝缘体一、教学目标:a.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让物体通过的是绝缘体。
b.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擦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
c.学会与人合作,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二、内容分析:本课是《电》这一单元的第三课,在前面的几课学习中,对电知识有了些许的了解,借助前一课中的电路检测器知识,来正确规范的检测这节课中准备的一些常见材料,看看哪些是容易导电的,哪些不容易导电的,从而初步认识导体与绝缘体,并且还要正确的认识导体和绝缘体,懂得安全用电。
三、设计思路:本节课重点是要规范地检测出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认识导体和绝缘体,难点是安全用电,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所以本节课以复习简单电路电流的流向作为铺垫,以教师直观的剪断导线来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从而揭开今天要研究的主题内容,在以橡皮擦为例经历一个简单并且又是完整的探究过程,从而获得科学概念的认识,即导体与绝缘体,在最后,将教材上升到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导体和绝缘体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转化,接着认识水.人体是导体,让学生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1.同学们,请看老师这个简单电路,小灯泡已经点亮了(观察黑板上简单的电路连接图),那谁能说说电流在这个电路中是怎么流的?2.如果我们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师剪断导线】(强调因为我们在实验室时使用的电源是干电池,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但是大家千万要注意,在家中不能随便去剪电线。
)3.现在想使小灯泡重新亮起来,该怎么办?4.根据学生说的,将导线连接,老师先故意将导线外面的塑料连接。
5.老师将导线里的铜丝连接。
6.引出:有些物体容易让电流通过,一些物体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最新精品冀教小学科学三下《13导体和绝缘体》word教案 (1)3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电导体与绝缘体一、教学目标:a.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让物体通过的是绝缘体。
b.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擦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
c.学会与人合作,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二、内容分析:本课是《电》这一单元的第三课,在前面的几课学习中,对电知识有了些许的了解,借助前一课中的电路检测器知识,来正确规范的检测这节课中准备的一些常见材料,看看哪些是容易导电的,哪些不容易导电的,从而初步认识导体与绝缘体,并且还要正确的认识导体和绝缘体,懂得安全用电。
三、设计思路:本节课重点是要规范地检测出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认识导体和绝缘体,难点是安全用电,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所以本节课以复习简单电路电流的流向作为铺垫,以教师直观的剪断导线来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从而揭开今天要研究的主题内容,在以橡皮擦为例经历一个简单并且又是完整的探究过程,从而获得科学概念的认识,即导体与绝缘体,在最后,将教材上升到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导体和绝缘体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转化,接着认识水.人体是导体,让学生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1.同学们,请看老师这个简单电路,小灯泡已经点亮了(观察黑板上简单的电路连接图),那谁能说说电流在这个电路中是怎么流的?2.如果我们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师剪断导线】(强调因为我们在实验室时使用的电源是干电池,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但是大家千万要注意,在家中不能随便去剪电线。
)3.现在想使小灯泡重新亮起来,该怎么办?4.根据学生说的,将导线连接,老师先故意将导线外面的塑料连接。
5.老师将导线里的铜丝连接。
6.引出:有些物体容易让电流通过,一些物体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最新冀教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3导体和绝缘体》精品教案 (1)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电导体与绝缘体一、教学目标:a.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让物体通过的是绝缘体。
b.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擦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
c.学会与人合作,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二、内容分析:本课是《电》这一单元的第三课,在前面的几课学习中,对电知识有了些许的了解,借助前一课中的电路检测器知识,来正确规范的检测这节课中准备的一些常见材料,看看哪些是容易导电的,哪些不容易导电的,从而初步认识导体与绝缘体,并且还要正确的认识导体和绝缘体,懂得安全用电。
三、设计思路:本节课重点是要规范地检测出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认识导体和绝缘体,难点是安全用电,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所以本节课以复习简单电路电流的流向作为铺垫,以教师直观的剪断导线来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从而揭开今天要研究的主题内容,在以橡皮擦为例经历一个简单并且又是完整的探究过程,从而获得科学概念的认识,即导体与绝缘体,在最后,将教材上升到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导体和绝缘体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转化,接着认识水.人体是导体,让学生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间查及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1.同学们,请看老师这个简单电路,小灯泡已经点亮了(观察黑板上简单的电路连接图),那谁能说说电流在这个电路中是怎么流的?2.如果我们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师剪断导线】(强调因为我们在实验室时使用的电源是干电池,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但是大家千万要注意,在家中不能随便去剪电线。
)3.现在想使小灯泡重新亮起来,该怎么办?4.根据学生说的,将导线连接,老师先故意将导线外面的塑料连接。
5.老师将导线里的铜丝连接。
6.引出:有些物体容易让电流通过,一些物体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冀教小学科学三下《13导体和绝缘体》word教案2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电导体和绝缘体一、教学目标:1.能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各种材料是否能导电;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各种材料是否导电;能说出对实验材料分类的依据、并进行分类和记录。
2.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区别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及安全用电的方法与其他同学交流。
二、教学重点:能分别举例说明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能鉴别常见行为是否符合安全用电要求,并说出理由;能辨别一种常见的电动玩具的各部分由哪些材料组成。
四、材料准备:1.电池、灯泡、导线、电池盒、灯座、曲别针、塑料尺、铁钉、铜线、气球等。
2.课时安排: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及活动3的教学。
五、教学过程:(一)将图中物体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光亮。
活动目标:1.能根据经验预测哪些材料可以导电,哪些材料不可以导电。
2.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预测。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实施过程:1.本活动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四人一组,每给准备一套材料,活动时间约20分钟,讨论环节10分钟。
2.课前检查学生的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并提出预测实验结果的要求,指导学生把自己的预测用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在教材的表格中,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预测。
3.先指导学生按照上节课连接简单电路的方法连接好电路,使灯泡亮起来。
然后将事先准备的材料分别连接在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亮。
要求每测试完一种物体的导电性,就将实验结果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在教材的表格中,灯泡亮的用‘勾’灯泡不亮的用‘叉’。
4.根据物体的导电性,对物体进行分类。
分类记录表可以不写物体名称,只写编号。
(二)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活动目标:1.能说出常用电工物品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
2.举例说明生产和生活中使用导体和绝缘体的原因。
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各自知道的正确使用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
实施过程:1.四人分为一组,活动时间为15分钟。
三年级科学下册 第4单元 13《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翼教版
13 导体和绝缘体一、教学目标:1、能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各种材料是否能导电。
2、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各种材料是否导电。
3、能说出对实验材料分类的依据,并进行分类和记录。
4、能分别举例说明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5、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6、能鉴别常见行为是否符合安全用电要求,并说出理由。
7、能辩别一种电动玩具的各部分由哪些材料组成。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1课时活动目标:1、能根据经验预测哪些材料可以导电,哪些材料不可以导电。
2、能通过实验证实自己的预测。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活动过程:1、课前教师检查学生的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并提出预测实验结果的要求,指导学生把自己的预测用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在教材的表格中,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预测。
2、先指导学生按照上节课连接简单电路的方法连接好电路,使灯炮亮起来。
然后将事先准备的材料分别连接在电路中,观察灯炮是否亮。
要求将结果记录在课本表格中。
3、根据物体的导电性,对物体进行分类。
分类记录表可以不写物体名称,只写编号。
第2课时活动目标:1、能说出常用电工物品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
2、能举例说明生活和生产中使用导体和绝缘体的原因。
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各自知道的正确使用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
活动过程:1、分小组进行(4人一组),活动时间约为15分钟。
2、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物品时,要出示实物。
指引学生认识:这些电工工具或电路元件的组成各分几部分?各个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什么用这种材料?启发学生用所知道的导体、绝缘体的知识,解释这些电工工具或电路元件各部分使用不同性质材料的原因。
安全用电活动目标:1、能正确判断使用和维护电器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能对自己的判断说出理由。
2、能与同学交流各自知道的安全用电的知识和方法。
活动过程:1、分小组(4人一组)进行活动,活动时间约为15分钟。
2、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条件变化了,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
冀教小学科学三下《13导体和绝缘体》word教案1
分小组汇报
(我们把曲别针连接到电路中,小灯泡亮起来。)(其他小组一样吗?)
(我们把铁钉连接到电路中,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要想使小灯泡亮起来,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同学们想一想,一个简单电路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电池、开关、导线、灯泡)
现在同学们连接好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学生开始活动)
师:都亮起来了吗?(亮起来了!)
师:怎样让小灯泡熄灭呢?
总结:我们通过开关能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如果用一些其它材料代替开关,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灯泡是否会亮?(想)
(我们把塑料尺连接到电路中,小灯泡没有亮起来。)
看一看我们的预测是否准确?
刚才,我们将一些物体连接到电路中,有些让小灯泡亮了,有些让小灯泡不亮,让小灯泡亮的物体有哪些?让小灯泡不亮的物体有哪些?
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板书)
曲别针、铁钉、铝片、铜线等绝大多数金属是导体。
塑料、干木条、玻璃片、陶瓷片等绝大多数非金属是绝缘体。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分别举例说明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2、能用己的话解释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教学重点: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区分导体与绝缘体。
教学准备:
学生:每组一套材料,科学记录表、曲别针、塑料尺、玻璃片、铁钉、铜线、气球、干木条、橡皮、铝片、陶瓷片等待检测物体。
教师:演示用的电路装置
我们认识了导体和绝缘体,那么,它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情境导入
1.提问:一根电线哪部分可以让电流通过,哪部分不能让电流通过?(学生回答)。
2.教师演示验证:用电线外面的塑料连接起来的灯泡不发光,用电线里面的铜丝连接起来的灯泡发光。
3.提问: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
4.小结并引导:生活中哪些材料可通过电流,哪些不能?
二、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预测各物品的导电性。
三、合作交流
分析讨论书本中的物品由哪些材料组成,以及使用这些材料的原因。
四、日常应用
讨论日常电器设备的绝缘措施并进行安全用电教育,了解几种安全用电基本常识:
(1)不要用东西去捅交流电插孔;
(2)不要用力拉拽电线,防止拉断电线的绝缘皮而发生漏电现象;(3)在检查用电器时,仅仅关闭用电器的开关还不够,检查必须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进行。
学习目标
1.能够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2.学会以实验探究的形式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够对收集的信息正确整合分析,得出结论并交流反思。
3.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
4.学会与人合作,初步形成正确的实验习惯,认识到安全用电的常识。在实验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判断物体的导电性。
难点: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体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
评价任务
1.通过分组实验,学会正确记录实验结果并对物体进行分类,总结归纳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2.能够列举其他导体和绝缘体,讲述生活中材料使用导体和绝缘体的原因。
3.了解安全用电基本原理和常识。
教学准备
电线、电路检测器、曲别针、塑料尺、铁钉、铜线、气球、干木条、玻璃片、橡皮、铝片、陶瓷片。
2.设计实验,验证结论:
①使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②两个检测头接触曲别针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③重复检测,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④得出结论:曲别针可以通过电流。
⑤重复实验:学生分组合作,得出各物体的导电性并记录在表。
⑥小结:在观察基础上对所检测的物体进行分类,并从分类中发现规律。由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做自己的描述,得出导体: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绝缘体:不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并列举自己知道的其他导体和绝体。
《导体和绝缘体》创新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电》这一单元的第三课,在学生已有对电的了解上,进一步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导电性,进一步明确物体可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及其概念。同时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用途,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学情分析
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大致了解了电的基本知识,具备正确规范检测本节课准备的常见材料的基本能力,以判断哪些是容易导电的,哪些是不易导电的,从而初步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在此基础上正确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懂得安全用电。
五、拓展延伸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电动玩具,看看它各部分由何种材料制成及其原因。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实验基础上得出结论,在一系列科学探究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以及小组间分工合作和学生的独立创造能力,在过程中体现学生主体。三年级学生还不具有很好的自律能力,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好纪律的维护,保证课堂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