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第4课时 图形的运动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2)》 一等奖创新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2)》一等奖
创新教案
第4课时图形的运动(2)
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至第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例,再次体会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2.在操作观察中正确描述图形的变换过程,感悟几何运动也是可以记录的,体验选取最佳方案的过程。
3.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图形变换知识点。
教学难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图案卡片。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谈话: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知道图形的运动可以有哪些形式?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试一试”。(1)图1是一幅由四张卡片组成的图,图2中有两张卡片移动了位置,你能通过卡片的平移和旋转将图2“还原”为图1吗?(2)同学交流。(3)学生思考卡片的移动方法,然后在小组里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4)谁能用一定的方式将“还原”过程记录下来?(5)发放卡片,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考过程摆一摆,看看是否能把图2“还原”成图1。(6)反馈汇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还原”过程。学生汇报预测:将A卡片向右平移2格,将B卡片先向上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2格,并绕右下点逆时针旋转90°。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34页“练一练”第4题。(1)独立观察,理解题意。(2)说一说运动的过程。预设: 图形A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图形B先向左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图形C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3格;图形D先向左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3格。2.完成教材第34页“练一练”第5题。(1)理解题意。(2)剪几个相同的等腰三角形,
图形的运动教案(推荐5篇)
图形的运动教案(推荐5篇)
图形的运动教案(1)
教学内容:轴对称;平移。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
2、恰当把握教学目标。
3、注意知识的科学性。
章节名称图形的运动(二) 课时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内容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这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本单元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
教学重点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前后知识联系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和平移,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学习认识图形的旋转以及图形的运动。
表1:《图形的运动》单元前后知识联系
(二)单元学习内容
主要学习图形的旋转(线段和面),掌握旋转的三要素,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综合运用图形的运动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如下:
表2:《图形的运动》单元学习内容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学科性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旋转,体会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2.通过实例观察、操作、想象,体会图形的运动过程,并尝试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运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能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进行图案的设计。(二)创新性目标
1.在观察、操作和想象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让空间观念得到发展。
2.在设计美丽的图案中,发展创新思维。
(三)教育性目标
1.在观察、操作、猜想过程中养成勇于探索、不惧困难的品质。
2.结合欣赏和设计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提高审美能力。
3.在四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会质凝。
三、单元三课规划
(一)原教材教学规划
表3:《图形的运动》单元原教材教学规划
(二)单元三课教学规划
表4:《图形的运动》单元三课教学规划
四、单元三课实施
(一)单元课教学案例
1.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2.学习目标
(1)学科性目标
①初步体会旋转的三要素,感知图形运动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疑问,形成本单元的结构性知识。
北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在结合实例了解平移与旋转运动组合的基础上,教科书设计了将三角形进行旋转和平移的活动,通过让学生操作、画图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这是一个图形连续两次运动的问题,重点一是要厘清思路;二是要让学生关注平移或旋转时的关键点,教科书也通过淘气与笑笑的话对关键点进行了提示。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用“七巧板”通过平移或旋转运动形成新的有趣的图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图形运动的认识。而“七巧板”的运动是多样的,教科书中呈现的只是其中比较简单的一种,即选择七巧板中的部分图形进行简单的运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进一步利用好七巧板,操作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的运动,用七巧板通过平移或旋转再摆成一个新的图形。
练一练
练一练一共安排了5道题目,其中第1,2题是配合第1课时内容的练习。第3题是配合第2课时试一试内容的练习。第4,5题是综合练习。
第1,2题配合着问题串,让学生再次体会图形的运动过程,要求学生会按图形运动的要求画出图形。第3题是配合试一试的基本练习,让学生再次尝试用一定的方式记录图形“还原”的过程。第4题是观察、思考图形运动的过程,并用语言描述。第5题是稍复杂的图形运动,让学生通过操作帮助思考。
试一试
“图画还原”活动可以分小组进行,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操作验证。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 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
1教学目标
1、借助七巧板,进一步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现象。
2、通过用旋转、平移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2学情分析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结合实例认识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本节课内容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让学生经历“想一想、做一做、再想一想”的过程,鼓励学生观察、操作、想象,并尝试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运动过程,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3重点难点
利用平移、旋转的知识解决图形的运动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有条理、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过程。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游戏展示激趣导入
1、课件展示俄罗斯方块的游戏过程。
师:今天老师先给大家看一个小游戏,这是什么游戏呀?大家会玩吗?喜欢玩吗?
师:这个游戏中,图形主要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大家平时玩的游戏中也经常用到。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运动。
2、板书课题:图形的运动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能立即对本课知识产生学习兴趣。)
活动2【讲授】动手操作寓学于乐
(课件展示七巧板。)
师:这是什么呀?你们会玩吗?现在拿出七巧板摆一摆,玩一玩。
生:动手操作,七巧板游戏。
师:说出你用了几块板摆出了什么图案?
生:汇报。
操作结束,收学具,设疑。生:老师还有两块板没收好。
师:1号板怎样才能回到七巧板相应位置呢?
板书:平移
师:图①怎样平移才能回到七巧板中相应的位置呢?想好了吗?大家拿出图①和题卡1,动手试一试吧。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4、图形的运动(2)》教学设计集体备课、学案教案、教学反思、网课
目标
1、结和具体情景复习图形的运动的相关知识,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平移、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指定的要求画轴对称图形或将简单图形按要求平移旋转。
2、整理学过的轴对称图形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讨论、交流,整理学过的图形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
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图形运动常用的方法,并能按要求画出图形。
板
书
设
计
知识点
教
学
反
思
教学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与学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拼图游戏。(课件出示教材33页“试一试”图1)这是一张笑脸,有两张卡片移动了位置,你能把这张笑脸还原吗?
二、动手操作,加深对图形变换的认识
1.引导学生想一想,怎样才能将图2还原成图1?
2.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3.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还原”的过程记录下来。
4.全班展示。
5.拿出准备好的卡片,按照你的思考过程移一移、转一转,看看是否能“还原”成原来的图片。
6.游戏:你说我移
7.汇报: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将A卡片向右移动2格;将B卡片先向上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2格,最后绕右下角的点逆时针旋转90°)
六下图形运动教学设计
六下图形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图形运动的概念和基本术语;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图形运动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与图形运动相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图形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平移、旋转、翻转;
2. 图形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3. 图形运动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图形运动的场景,引发学生对图形运动的兴趣,并简单介绍图形运动的概念和术语。
2. 学习活动:
(1)平移:
- 通过给出一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图形在平移过程中的规律;
- 引导学生描述图形平移的方式和特点;
- 给学生提供一些平移的练习题,让他们自己进行思考和解答。
(2)旋转:
- 展示一组图形进行旋转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图形旋转的规律;
- 引导学生描述图形旋转的方式和特点;
- 给学生提供一些旋转的练习题,让他们进行实践。
(3)翻转:
- 展示一些图形进行翻转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图形翻转的规律;
- 引导学生描述图形翻转的方式和特点;
- 给学生提供一些翻转的练习题,让他们进行实践。
3. 拓展活动:
(1)图形运动的实际应用:
- 引导学生思考图形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讨论其意义和价值;
- 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下,让学生找到一些图形运动的应用场景,并进行汇报。
(2)团队合作:
-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解决一些关于图形运动的问题;
-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图形运动的理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5 图形的运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5 图形的运动∣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 能够识别和应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图形变换的性质和规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培养学生对图形变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
1. 图形的平移
- 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叫做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 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 应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平移的效果。
2. 图形的旋转
- 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 性质: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 应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旋转的效果。
3. 图形的轴对称
- 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 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每个点关于对称轴都有一个对应点,且对称轴是图形的对称轴。
- 应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轴对称的效果。
教学步骤
1. 导入
-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探究
- 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
- 引导学生总结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3. 应用
-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进行解决。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六单元《图形的运动》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六单元《图形的运动》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理解图形平移、旋转、对称的基本概念。
-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和应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对图形运动的空间观念。
-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培养学生对图形美的感知,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
- 第一课时:图形的平移
- 定义:图形平移是指将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 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并尝试进行平移操作。
- 第二课时:图形的旋转
- 定义:图形旋转是指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
- 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并尝试进行旋转操作。
- 第三课时:图形的对称
- 定义:图形对称是指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 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并尝试找到其对称轴。
教学方法
-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或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
- 自主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图形运动的特点。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图形运动的理解。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
-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的定义。
- 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的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图形的运动》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图形的运动》教案设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设计说明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创设具体的情境是十分必要的。上课开始,以学生熟悉的俄罗斯方块的旋转现象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味,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能很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2.在师生合作中探究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新知的讲授中,通过课前准备好的学具,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说出图形经过怎样的变换才能还原成原图形,在这种学生互相交流的氛围中将每种图形的运动过程说清楚,从而让学生明确图形变换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方格纸七巧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图形的运动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演示俄罗斯方块游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师:你知道在俄罗斯方块游戏中每一个方块都能进行哪些运动吗?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师:这两种运动你们还熟悉吗?平移和旋转时应注意什么呢?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今天我们就
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来进一步探索图形的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俄罗斯方块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搭建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既交代了学习目标,又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探索变换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七巧板吗?这有一副七巧板,不过有两个图形很淘气,离开了家。你们愿意用所学的知识把它们送回家中相应的位置吗?
六年级数学下册三图形的运动第4课时欣赏与设计教案
第4课时欣赏与设计
教材第35~36页相关内容。
1.经历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这些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运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欣赏和设计图案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魅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之后的图形,并能有条理地描述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形成复杂图形的过程.
难点:能根据基本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多媒体课件、直尺、圆规、方格纸等。
师: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将要举行春季运动
会,为了突出“团结友谊,健康文明”这一主题,学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征集能反映该主题的图案,你们有兴趣参与吗?(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
那么我们就一起去了解设计要求吧。
1.用旋转或轴对称设计图案的方法.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35页主题图。
学生先观察每幅图,寻找几幅图案的变化规律。
师:谁能说说这几幅图案的构成方法与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
引导学生回答:这几幅图案的构成方法与我们学过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有关。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35页第一个问题。
同学们先观察第一幅图案的形成过程,寻找它的构成方法。
小组内交流,说说第一幅图是通过怎样的运动得到的,教师个别指导.
学生交流后,小组里指派代表汇报。
生1:第一幅图是由四个相同的部分组成,可以看成围绕中心点通过旋转得到的。
生2:我觉得第一幅图也可以通过轴对称得到.
集体评价,教师给予肯定。
师:请同学们根据第一幅图案的构成方法说说第二、三幅图的构成。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
课题图形的运动课
型
复习课
设计理念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复习掌握图形的运动的特征,能开放性地应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加强知识的实践应用。教学开始,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运用图形的运动设计的图案,使学生了解由一个简单的图形通过图形的运动得到美丽图案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中蕴藏的美。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学过的图形运动的知识,找出各自的特点,为弄清图形运动的几种方式的特征作出了有益的探究。
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图形运动的特征。
2.复习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方式。
3.通过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来的美,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复习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方式。
教学难点利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变换。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个性设计
创设情境,
引入复习。
教师课件出示下列图案。
师:这些美丽的图案用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同桌
小?哪些运动只改变大小,不改变形状?
全班交流得出:平移、轴对称、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只改变大小,不改变形状。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93页第1、2、5、6题。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是对图形运动的内容系统地复习和整理。学习图形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探索和认识图形与几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实例理解几种运动方式的特征,并学会运用这几种图形运动方式进行图形的变换,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六下数学第4课时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运动教材P92页例1例2公开课教案课件课时作业课
每人抽一张牌
我现在能判定他们5个人中,一定会有两个人的花色是一样的,你相信吗?
我现在能判定他们5个中,一定会有两个人的花色是一样的,你相信吗?
老师到底判断得对不对呢?这个问题我们暂时先放下,下面我先来做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做过以后,再听听大家的意见。
请你拿出3支铅笔,把它们放到2个铅笔盒里,随便放,看有哪些放法?然后向大家汇报你放的结果。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抽屉原理或者鸽巢(笼)原理。
一、5只鸽子飞进了4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为什么?
先平均分,剩下的1只,总要飞到其中一个笼子里,所以总有一个鸽笼里至少飞进2只鸽子。
我现在能判定他们5个人中,一定会有两个人的花色是一样的,你相信吗?
现在我们再来看课前的魔术,看看老师的判断是不是对的?
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支铅笔
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支铅笔
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支铅笔
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支铅笔
把3支铅笔放到2个铅笔盒里
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两支铅笔
你能推翻这个结论吗?大家可以再试着放一放。
要推翻这个结论,就要想办法让其中一个盒子不装或者只装一支,但是这个盒子里不装时,就得把剩下的3支都装到另一只盒子里,那么这样一来,虽然第一个盒子的情况推翻了上面的结论,但是第二个盒子却符合上面的结论,所以一个盒子不装时,不能推翻上面的结论;那么在一个盒子里装一个呢?这个盒子看起来也好像是推翻了上面的结论,但是剩下的两支铅笔又要装到第二个盒子里,所以第二个盒子的情况又符合上面的结论,所以这种放法也不能推翻上面的结论。如果第一个盒子直接放2支或者3支,那就直接符合上面的结论了,所以不管怎么放,总有一只盒子里至少有2支铅笔。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教材第32~34页)
1.通过观察实例,了解一个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得到新图形的过程。
2.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图形平移和旋转后得到的图形。
3.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经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创作”过程,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经历用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图形平移和旋转后得到的图形。
课件、七巧板等。
师:我去了北京博物馆参观了一次民族绘画展览,欣赏到了许多美丽的图案,当时我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下来,你们想看吗?(课件出示由图形的平移、旋转而形成的精美图案)
师:这些图案美吗?
生齐:美!
师:你们知道吗?在这些美丽的图案中还隐藏着数学的奥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谁能发现?
生:这些图都是由几个一样的图案组成的。
师:你们很善于观察,但更准确点说,它们是由一个图形经过平移、旋转而形成的。这也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图形的运动。(板书:图形的运动)
1.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七巧板图。
师:同学们,在这个七巧板中有两个图形移动了位置,谁能通过平移将图①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可将图①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10格。
师:那么如何通过平移和旋转将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呢?
生1:先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左平移9格。
生2:也可先向左平移9格,再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
2.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第2个问题。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优质教学课件
A
B
C
D
教材第93页第4题
下面 4 个图形的涂色部分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图3→图4
课堂练习
下面4个图形的涂色部分面积相等吗?
4个图形的涂色部分面积相等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改变大小,不改变形状。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用方向(角度)+ 距离表示
北
。
西
45 东
环形 长方形 正方形
无数条 2条 4条
课堂练习 1.图中A→B→C→D是怎样变过来的?
A
B
C
D
把图 A 向右平移 5 格,得到图 B;把图 B 绕中心点逆时 针旋转 90°,再向右平移 5 格,得到图 C;把图 C 绕中心点 逆时针旋转 90°,再向右平移 5 格,得到图 D。
说一说:图中A→B→C→D是怎样变过来的?
南
图上1cm代表实际200m 1.4×200=280(米) 邮局在学校东偏北45° 约280米的位置。
比例尺 1:20000
学而不止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 动,你有什么收获?
归纳总结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再见
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只改变图形的大小
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课时主题图形的运动
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1.课时学习目标
(1)结合“七巧板”等具体情境,经历三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等多次运动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观察、操作、分析、想象,尝试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运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经历“图画还原”的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尝试用一定的方式记录“图画还原"的思考或操作步骤。
2.课时评价任务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平移旋转,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检验学习目标2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练一练,检验目标2、3的达成情况。
3.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呈现的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设计了“七巧板”中的两个图形运动的问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方格纸上图形的运动过程的观察与交流,进一步认识平移和旋转。同时,通过选择“七巧板”以及试一试中“图画还原”这样的题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时学生实际水平
在学习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本课是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运动,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5.学习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环节一:自主探索(指向目标1)
学生活动1
1、我来说一说
如下图,七巧板中有两个图形移动了位置。我能通过平移或旋转将图①和
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
我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2.图形与几何
第4课时图形的运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并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并能按要求画出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投影出示图案(某烈士陵园进门时路道两旁美丽的迎客松)。
教师:这些美丽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数学知识?(轴对称),今天我们就来回顾相关的知识。
二、归纳整理
1.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的轴对称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剪出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方法?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一种几何变换——轴对称。
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少先队员剪出的图形是一个什么图形?
(轴对称图形)
教师:教材第93页第1题中的四个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各有几条对称轴?剪纸的对称轴又是什么?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3)组织学生想一想、议一议:我们学过了哪些轴对称图形?
指名学生回答,全班集体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
2.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旋转设计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采用了什么方法设计图案?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另一种几何变换——旋转。
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投影出示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议一议,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了多少度。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指名学生汇报,(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旋转了45°)并集体评议。
通过上面的图形,你知道什么叫旋转吗?(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
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
在旋转方向上有几种情况?(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
教师小结: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时,可以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再旋转不同的角度。
3.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平移设计的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采用了什么方法设计图案?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第三种几何变换——平移。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由平移变换出来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只是位置变了,形状和大小都不变)进行集体评议。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平移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一是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二是确定平移的距离。)
4.你会按照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吗?
提问:图形怎样放大?怎样缩小?
学生回答。
三、课堂作业
1.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相互交流。
(3)指名学生汇报,着重说一说三种几何变换的特点。
2.教材第93页练习十九第1题。
(1)组织学生观察图形,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
(2)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3)教师: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找出来。组织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具体评议。
3.教材第93页练习十九第2题。
(1)教师: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
指名学生答一答,进行集体评议。
(2)组织学生在教材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再和同桌交换检查。
(3)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予以投影,并集体评议。
4.教材第93页练习十九第3题。
(1)教师: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组织学生说一说,相互交流)
(2)教师:能用圆规、三角板画一画这些图案吗?
(3)组织学生动手画一画、交流画法。
5.教材第93页练习十九第4题。
(1)组织学生读懂题意。
(2)组织学生说一说,互相交流。
(3)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4)教师:除了教材上拼的四幅图以外,你还能拼出什么图案来。
组织学生尝试拼图,议一议,互相交流。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
【教学反思】
图形的运动的知识,早在二年级的课本上就出现过;在六年级的课本上再次出现,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系统复习与整理。在这里,学习图形与变换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中探索知识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课先是请学生摆一摆说一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有困难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以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接着,学生进行操作,进一步体验不同的图形变换过程。这样,就可以将一道综合性的问题转化为简单图形的变换,当学生熟悉了这些变换后,教师再引入教材中的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