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地震灾害及防震减灾对策
有关防突发地震减灾应急预案5篇
防突发地震减灾应急预案篇1
为保证我校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预防地震应急预案》和市《预防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校防震减灾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抗震减灾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一)抗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二)应急机构的职责
1、组长职责
地震发生后,领导地震应急工作,统一组织、指挥协调抗震减灾抢险的紧急救援工作。负责与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县直各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保持系。
2、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1)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教育局抗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及时与县直各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保持联系。
(2)协助市地震观场工作组加强余震监视和震情分析会商。
(3)组织震害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开展地震考察、宏观异常调查,了解和汇总应急工作情况。
(4)负责报送地震新闻宣传报道。
(5)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办理抗震减灾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应急通信保障
(一)应急通信保障是应急预案实施的重要条件,一旦发生地震,应急通信设备必须保持畅通无阻。
(二)要优先保证重要用户、重点用户以及生命工程用户的通信。
三、对学生进行抗震常识教育
1、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2、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减轻地震灾害的途径以及主要措施
减轻地震灾害的途径以及主要措施
如果能把握时机、运用正确的地震防护知识,我们就可以保护自己远离地震带来的危害。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关于减轻地震灾害的途径及其减轻地震灾害的主要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减轻地震灾害的途径
(一)地震监测预报
准确地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做好地震短临预报,是减轻地震灾害最经济的方法,也是全世界地震学家所孜孜以求和奋斗的目标。如l975年发生在海城7.3级的地震前作出了中期和准确的短临预报,使震区能及时地进行地震应急措施,及时地疏导群众撤离房屋,从而减少几万人的伤亡和4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明确规定地震预报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适时向社会发布,同时上报国务院。已发布地震中期预报的地区,无论已经发布或尚未发布短期或临震预报,如果发现明显临震异常,情况紧急,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的临震警报,井同时向上级报告,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对外发布地震预报,无论任何部门和个人也无权以任何形式承担和发布涉及他国的地震预报。从非正规途径得到的地震预报消息都是违反上述规定的,是误传或谣传,切忌盲目信谣传谣,或轻易采取不必要的行动。
(二)震灾预防
震灾预防包括防震减灾立法,制定预案,建筑物的抗震设防与加固,社会保险,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全面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全社会的抗震防震能力。
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是由于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破坏、倒塌,以及伴生次生的灾害而引起的。保证各类建筑物具有相应的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的关键之一。首先要在对地区和建设场地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搞好国土开发规划和重要工程的建设,使城镇和工程建设避开易造成地震灾害的不利地段,选择安全有利的场地,并明确规定重大项目等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其次要使新
对防震减灾的意见和建议
对防震减灾的意见和建议
1. 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确保新建建筑物符合抗震设计标准,加强对现有建筑物的抗震加固。
2.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对地震风险的认识,教授地震应急知识和技能。
3. 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救援队伍的组织、物资储备和紧急通讯系统。
4.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投入资源进行地震监测网络的建设,提高地震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支持地震科学研究,开发先进的减震技术和救援装备。
6.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地震灾害。
这些建议的实施需要政府、科学家、工程师、教育工作者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综合的措施,我们可以提高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减少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0篇)关于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范文
关于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范文
(10篇)
范文【一】
为了有效地保证师生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紧急疏散原则:
指挥得力、谨慎从事、全体动员、及时疏散、保护师生、减少损失。
二、处置应急事故的组织:
学校安全疏散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地震临震应急反应:
(一)紧急避震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2、在教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或床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
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边。
6、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7、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二)紧急疏散:
根据学校各年级所处位置及学生年龄特点,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
1、拉响警报:学校办公室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拉响警报,听到警报(钟声)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组织本班级学生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2分钟后没有大反应,学校再次拉响警报(哨声),各班级应马上按照学校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同时,柯双喜老师负责向120求救;沈汉力校长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
防震减灾措施
一、防震减灾的重要性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破坏力巨大,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全民安全的重要举措。
二、防震减灾的措施
1、加强地震科学研究。加强地震科学研究,及时发现和预测地震,有助于及时采取防震减灾措施,减少地震灾害。
2、加强地震安全建设。加强地震安全建设,提高地震抗震能力,是防震减灾的重要手段。
3、加强地震救援预案。地震发生后,应及时制定、实施有效的救援预案,以最大限度地
减少地震灾害。
4、加强灾害防御能力建设。要建立完善的灾害防御体系,加强灾害防御能力建设,提高
社会应急能力,有效地防止和减轻地震灾害。
5、加强灾后重建工作。地震灾害发生后,要尽快恢复和重建受灾地区,恢复和改善居民
生活,恢复社会经济活动,确保灾害受灾地
区的安全和稳定。
三、政府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
1、政府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确保防震减灾措施的落实。
2、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强地震科学研究,提高地震预测和预警能力。
3、政府要加强地震安全建设,推进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提高,提高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4、政府要加强灾害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地震灾害。
5、政府要加强灾后重建工作,及时恢复和重建受灾地区,恢复和改善居民生活,确保灾害受灾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四、社会各界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
1、社会各界要加强宣传教育,让人们更加了解地震灾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2、社会各界要加强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地震灾害。
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doc
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doc
一、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概述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经常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为了减少地震灾害对人们造成的伤害,降低灾害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
1.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2. 科学防灾,科学救灾。
3. 综合治理,综合防范。
4. 整体应对,分类施策。
5. 做到防患于未然,及时应对。
6.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
7. 做到情况清楚,指导确切。
8. 安全文明,有序救灾。
三、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的组织体系
为了做好地震防灾减灾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的组织体系,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地震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
四、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的工作内容
1. 地震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2. 城乡建设项目的抗震设防要求。
3. 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4. 地震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5. 地震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和调配。
6.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管理。
7. 地震应急演练和应急救援演练。
五、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的实施机制
1. 政府应对地震灾害实行领导指挥。
2. 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各项工作。
3. 社会力量要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4. 全民要积极配合政府的防灾减灾工作。
六、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的改进和完善
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机制,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七、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的附则
1. 本预案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预案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地震安全应急预案大全
地震安全应急预案大全
一、地震前的预防措施:
1.加强地震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地震防灾意识;
2.定期进行地震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执行能力;
3.加固建筑物和设施,确保其抗震能力;
4.配备灭火器、应急药品和食品等紧急物资;
5.做好灾害应急物资的储备和更新,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6.制定疏散计划,明确人员疏散路线和安全点。
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预案:
1.一旦地震发生,立即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安全,就近躲避到能够遮蔽
的地方;
2.在室内的话,尽量躲避到桌子下或者墙角,保护头部,避免被砸伤;
3.切勿乘坐电梯,尽快离开危险楼层或建筑物;
4.在震动停止后,清理尖锐物品和危险物品,确保安全;
5.注意火源和电源的关闭,防止引发火灾;
6.疏散时要保持秩序,遵守指挥人员的指示;
7.优先疏散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8.组织人员进行自救和互救,查看伤员情况并提供帮助;
9.做好现场勘察和伤员疏散工作;
10.在灾后尽快恢复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
11.组织人员进行灾后清理和修复工作;
12.切勿传播谣言,避免引起恐慌。
三、地震后的救援工作:
1.根据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指挥救援工作;
2.组织救援队伍进行现场搜救和救治工作;
3.营造良好的搜救环境,确保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4.制定人员转移和安置方案,保障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
5.组织医疗队伍进行伤员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
6.组织物资调度,满足救援和灾后恢复的需求;
7.加强对受灾群众的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
8.组织志愿者参与救援和恢复工作。
四、地震后的善后工作:
1.根据灾情制定恢复规划,统筹安排重建工作;
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
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
近年来,地震灾害频发,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那么,你知道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有哪些吗?以下就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
1、加强对各类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管理。各地区要根据当地的地震构造背景和建设场地的不同条件,尽最大可能地对现有各类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对新建房屋一定要按照当地的抗震设防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达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无损。”的目标。
如:汶川地震后,在北川等极重灾区城镇,尽管80%以上房屋建筑倒塌,但凡是采取科学合理抗震设防措施的房屋建筑,仍能“立而未倒”,达到了大震不倒、减少人员伤亡的减灾效果。在地震重灾区,依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防的重大建设工程,均经受住了这次特大地震的考验。有1996座水库都没有产生破坏和出现严重后果。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也取得显著减灾成效。在什坊县的师古镇,有80%的农村民居损坏,而该镇的宏达新村建设的农村地震安全民居100%完好无损,甘肃文县临江镇的农村地震安全民居在地震中也安然无恙等。
2、制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努力提升地震应急能力。各级政府、部门、社区和乡村,都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应对地震灾害的预案,积极开展创建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示范社区和示范乡村等活动,进行必要的地震应急演练。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震中地区平时建立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在地震中也表现出应急措施得力、临震处置方法得当,取得了十分突出的减灾实效。如:德阳孝泉中学、绵阳桑枣中学等是近年来建立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地震发生时疏散快速有序,全校师生均做到了无一伤亡。而我市大关县、绥江县近年来创建的部分中小学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在汶川地震时也做到了在极短时间内就快速有序地疏散了处在教室里的学生。
防震减灾应急预案范文(10篇)
防震减灾应急预案范文(10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活动方案、发言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防震减灾应急预案(精选2024)
信息上报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国家级地震数据中心将重要信息及时上报至中国地震局和相关政府部门,为应急决 策提供支持。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众发布地震信息和预警。
04
应急响应与处置措施 设计
优先选择地质条件稳定、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作 为受灾群众安置点。
建设标准
按照国家标准和受灾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受灾群众安置点的 建设标准,包括住房、公共设施、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基础设施修复和重建进度安排
修复计划
对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评估 ,制定详细的修复计划,包括道路、 桥梁、供水、供电等关键设施的修复 。
建立完善的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确保队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 性。
社会力量参与途径拓展
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等 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工作,提
供必要的政策和资源支持。
建立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工作 的平台和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和
资源整合。
加强对社会力量的培训和指导, 提高其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的能力
和水平。
跨区域联动协作机制构建
经验教训分享及改进方向探讨
预警系统建设
加强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 时效性。
救援队伍建设
加强救援队伍的专业化培训,提高救援能力。
防地震应急预案11篇
防地震应急预案11篇
1. 在发生地震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找到避难所,避免站在玻璃、建筑物或其他易崩塌的地方。
2. 地震发生后,立即关闭燃气和电源,避免引发火灾或其他危险。
3. 在地震后,及时检查周围环境和建筑物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尽快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 做好伤员救护和人员疏散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5. 在地震发生后,要加强对生活区域、办公区域、学校等场所的安全巡查,确保没有安全隐患。
6. 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灾情通报,及时发布灾害救援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和信息发布工作。
7. 在地震发生后,各相关部门要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展开救援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安全和生活需求。
8. 地震发生后,要加强对道路、桥梁、铁路、隧道等交通设施的安全检查,恢复交通秩序,确保通行安全。
9. 做好地震事故的伤员救治工作,加强医疗救援力量,及时救治伤员。
10. 在地震发生后,要及时检查水利设施和供水管网,确保供水安全和畅通。
11. 地震发生后,各级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做好受灾群众的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
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造成了许多生命和财产损失。为了减少地震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我国开展了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地震的原因、防范措施和灾后救援等相关知识。
一、地震的原因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地表晃动的自然现象。造成地震的主要原因有地球板块运动、断层活动和火山活动等。当地球板块发生位移时,就会引发地震。断层活动也是地震的主要原因,当地壳内部的断层发生滑动时,会释放大量能量引发地震。火山喷发也会导致地震发生。
二、地震对人类的危害
地震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主要有房屋倒塌、道路中断、交通瘫痪、水电通讯中断等。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可能会导致人员受伤或者被掩埋,道路中断会影响救援和物资运输,交通瘫痪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水电通讯中断会影响灾区救援和灾民救助。
三、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为了减少地震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震减灾措施,比如加固建筑、开展地震演习、建设避难场所等。在建筑设计和
施工中,可以采用抗震设计和材料,加固建筑结构,以增加建筑物的
抗震能力。定期开展地震演习,提高人们的防震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还可以建设地震避难场所,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给灾民,减少伤亡人数。
四、地震灾后救援
当地震发生后,需要开展灾后救援工作,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救援
和救护工作。地震灾区的救援工作需要协调各方力量,包括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群众力量等。救援工作需要按照救援优先顺序进行,首先
是救援被困人员,然后是救治受伤人员,最后是疏散灾民和提供生活
地震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地震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地震自然灾害应急预案1
一、地震应急机构体系
地震灾害临震发布以后或发生重大地震灾害时,由镇党委、政府全面负责领导、指挥和协调全镇地震应急工作,并成立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室10组,即抗震救灾办公室、组织宣传组、治安保卫组、医疗救护防疫组、交通运输组、通讯联络组、供电保障组、生活物资供应组、抢险救灾组、人口疏散组、恢复建设组。
1、办公室主要职责
办公室主任由镇长担任,各包村领导、包村干部为成员,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公室。
(1)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市指挥部报告。
(2)及时传达贯彻各项命令,并督促检查各项命令的落实情况。
(3)组织现场强余震监视和震情会商,负责震害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了解汇总现场救灾进展情况。
(4)负责对外的联络和接待工作。
2、组织宣传组主要职责:
组织宣传组组长由党委宣传委员担任,宣传干事和文化站长为成员。
(1)按照规定进行应急宣传,及时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在广播上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镇力量,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3)宣传抗震救灾工作中典型事迹与模范人物,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4)负责地震应急机构体系的人员配置,提出对干部的奖惩及临时任免意见。
3、治安保卫组主要职责:
治安保卫组组长由分镇纪委书记担任,成员为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巡防队成员。办公室设在综治办。
(1)在地震预报发布后或地震发生后,及时组织与加强领导机关和生命线工程的`安全保卫工作。
(2)当地震发生后,加强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实施紧急防范措施。
地震灾害预防措施
地震灾害预防措施
1、地震灾害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诱发灾害。
原生灾害系指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的破坏及由此而引发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工程建构物的破坏而随之造成的诸如地震火灾、水灾、毒气泄漏与扩散、爆炸、放射性污染及地震引发的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诱发灾害是指地震引起的各种社会性灾害,如瘟疫、饥荒、社会动-乱、人的心理创伤等。
2、地震海啸
由深海地震引起的海啸称为地震海啸,通常在震级6.5级以上、震源深度小于50千米以内,才能发生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烈上升或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就是地震海啸。海啸形成后,大约以每小时数百千米的速度向四周海域传播,一旦进入大陆架,由于海水深度急剧变浅,使波浪高度骤然增加,有时可达二三十米,从而会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灾难。
3、震级最大和死亡最大的地震
迄今为止人类记录到的震级最高的地震是1969年智利9.5里氏震级;造成人员死亡最多的地震是1556年中国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83万。
4、地震恐慌也会带来损失
破坏性地震的突发性和巨大的摧毁力,造成人们对地震的恐惧。有一些地震本身没有造成直接破坏,但由于人们明显感受到了,再加上各种“地震消息”广为流传,以致造成社会动荡而带来损失。如由于缺乏知识,轻信谣言,人们会因恐慌而停工、停产、停课;会到银行大量提款;会因成群外逃“避震”造成交通堵塞;甚至会引起交通事故、跳-楼避险或互相挤踏造成伤亡。
5、工程性防御措施
防震减灾灾害应急预案范文(二篇)
防震减灾灾害应急预案范文
一、灾害背景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防震减灾灾害应急预案。本文将就此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灾害防预范围
地震防灾预案覆盖了我国域内碰到地震危害的所有地区。预案的目的是应对大地震的来临,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做好事后灾后救援和重建工作。
三、灾害防预工作领导机构
国家地震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为灾害防范预案的主要领导机构。在地方一级,设立地震灾害防治办公室,负责协助地方政府组织实施地震防灾预案。
四、灾害预测与监测
在地震防灾预案中,灾害预测与监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地震监测系统,可以尽早地探测到地震的迹象,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地震波动的观测和分析,以及对地震危险区域的定位。
五、应急响应与组织
1.地方政府应急响应
在地震发生后,地方政府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灾后救援和抢险工作。同时,应建立健全灾害信息收集和发布体系,及时向公众发布灾情和救援信息。
2.救援力量组织
地震发生后,应迅速组织相关救援力量,包括消防部队、抢险队伍、医疗救援队、工程技术人员等,前往灾区救援。同时,还应积极协调社会力量参与救援工作。
3.灾民转移安置
地震发生后,灾区居民需要及时转移安置,以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地方政府应建立灾民安置点,提供必要的食物、饮水、医疗等救助物资,同时与相关部门合作,确保转移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4.灾后重建
地震发生后,地方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立即启动灾后重建工作。此时,需要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重建工作,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方案,确保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3章地震灾害及防震减灾对策
太平洋板块在日本海沟俯冲入日本下方 ,并向西侵入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每 年相对于北美板块向西运动数厘米,正 是运动过程中的能量释放导致此次大地 震。
地震的破坏作用
地裂缝
地表破坏
喷砂冒水
静力破坏
地表下沉
(10%)
河岸、陡坡滑坡
地
震
动力破坏
破
工程结构破坏
(90%)
坏
作
承载力不足
整体失稳
第3章 地震灾害及防震减灾对策
3.1地震概述
地震术语
地震术语
地震波
地震波
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
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 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 破坏性较弱。
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 米/秒,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 破坏性较强。
(2)地震监测
全国地震 监测台网
地
震
监
专用地震
测
监测台网
台
网
强震动
监测设施
(1)地震预报
时间,地点和强度 地震预测预报
长期预报: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 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中期预报: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 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短期预报: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 地点、震级的预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震活动 (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
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华北地区: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和
渤海湾
东北长白山地区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福建、广东、台 湾及其附近地区
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实例-汶川地震成因
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 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 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 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 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 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 突然释放。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 震。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地震术语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地震术语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地震波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器物的反应 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地表的破坏程度
地面运动速度峰值 仪器观测
地面运动加速度峰值
主观 客观
中国地震烈度表变迁
新中国地震烈度表(1957) 《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 《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7742-1999
《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7742-2008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地震的类型
成因分类
诱发地震 天然地震
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地
震
震源深度分类
类
型
浅源地震(60公里以内) 中源地震(60~300公里) 深源地震(300公里以上)
地方震(100公里以内)
震中距大小分类
近震(100~1000公里)
震级大小分类
远震(1000公里以上)
M lg A
能量与震级的关系: lg E 11.8 1.5M
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一个万吨级的原子弹所释放的能量。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地震烈度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地震时在一定地点震动的强烈程度。地震烈度可以理解 为地震场的强度,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 和建筑物、构筑物地基条件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 级而地震烈度值可以有多个。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地震波
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
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 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 破坏性较弱。 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 米/秒,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 破坏性较强。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火山和地震为一对孪生姐妹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汶川 地震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活动带
亚速尔群岛
地中海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土耳其
伊朗
帕米尔
喜马拉雅山东
中南半岛西缘
班达海
总长20000多公里,穿过欧亚两大洲,也称为欧亚地震带。 除太平洋地震带外几乎所有中源地震和大的浅源地震都发 生在此带内。释放能量占全部地震能量的15%左右。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第3章 地震灾害及防震减灾对策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3.1地震概述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
类型 超微震 弱震和微震 有感地震 中强地震
震级 震级<1 1≤震级<3 3≤震级<4.5 4.5≤震级<6
类型 强烈地震
大地震 巨大地震
震级 6≤震级<7
震级≥7 震级≥8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M 0.58I0 1.5
震级:灯泡功率 烈度:光强
震中烈度与震级的大致关系
震级 2 3 4
5
6
7
8
烈度 1-2 3 4-5 6-7 7-8 9-10 11
8以上 12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地震烈度表-评定地震烈度的标准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标准
人的感觉
宏观现象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构造地震成因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板块构造
圣安德烈斯 断层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六大板块。“环太平洋带”的太平洋板块周围大地震、深源地震 和火山活动等都十分活跃。由于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间的碰撞, 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西藏高原。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 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
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 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地震震级
1935年,美国地震学家里希特(C.F.Richter)首先提出 了震级的概念,即:震级的大小是采用标准地震仪(周期 0.8s,阻尼系数为0.8,放大倍数2800的地震仪)在距离 震中100km处记录到的以微米为单位的最大水平地面位移 A的常用对数值(如地震仪不在100km处应换算),即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地震活动带
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
西支
千岛群岛
阿留申群岛
日本群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阿拉斯加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琉球群岛 台湾群岛
加拿大 美国西海岸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南太平洋
释放的能量:75%以上 浅源地震:80%;中源地震:90% 深源地震:几乎100%
墨西哥 中美洲 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