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

合集下载

林地的土地利用与土地变化监测

林地的土地利用与土地变化监测

林地的土地利用与土地变化监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林地的土地利用和土地变化监测变得越发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林地的土地利用现状以及监测手段与方法。

一、林地的土地利用现状林地作为自然资源的一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城市扩张、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等因素的不断影响,林地的土地利用面临着一些问题。

1. 林地面积的减少: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土地被征用用于建设,林地面积逐渐减少。

这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也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气候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林地质量的下降:农业生产和过度伐木等活动导致了土地退化和土地质量下降。

这不仅使得林地的生产力下降,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3. 林地用途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林地被改变用途用于其他用地,如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

这种变化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二、土地变化监测手段与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林地的土地利用状况以及变化趋势,土地变化监测成为一项必要的任务。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土地变化监测手段与方法。

1.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等技术手段,可以对大范围、多时段的土地利用进行监测。

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势以及变化程度等信息。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可以方便地进行土地利用状况的可视化呈现。

借助GIS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土地利用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

3. 野外调查:野外调查是获取土地利用信息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对样本区域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可以获取详细的土地利用状况和变化情况。

此外,还可以结合遥感技术和GIS分析结果,对野外调查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正。

4. 数据模型与仿真: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和趋势。

通过建立合理的模型,可以预测未来的土地利用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土地管理与保护策略。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土地利用评估与调查方面的工作职责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土地利用评估与调查方面的工作职责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土地利用评估与调查方面的工作职责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土地利用评估与调查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本文将就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土地利用评估与调查方面的工作职责进行论述。

一、土地利用评估自然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在土地利用评估方面负有重要职责。

土地利用评估是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和科学评估,以确定其潜力和适宜性,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土地利用评估过程中,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以下工作:1. 土地资源调查: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全面了解土地资源的质量、类型、利用现状等信息,并建立土地资源调查数据库,为土地利用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2. 土地潜力评估:基于土地资源调查结果和相关指标,对土地的潜力进行评估。

包括农业生产潜力、林业潜力、水资源利用潜力等方面,以提供合理的土地利用方案。

3. 土地适宜性评价:根据土地的自然条件、气候、生态环境等因素,评价土地的适宜程度。

确定土地的适宜利用方式,以降低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二、土地利用调查除了土地利用评估,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土地利用调查方面也负有重要职责。

土地利用调查是对土地利用现状的监测和研究,以掌握土地资源利用情况,为土地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在土地利用调查过程中,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以下工作:1. 土地利用状况监测:定期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监测和调查,了解土地的利用方式、利用强度、利用效益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土地利用图编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制作土地利用图。

土地利用图是土地利用状况的直观反映,可用于土地规划和资源管理。

3.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和现有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和原因,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土地利用评估与调查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国土调查与监测业务总结

国土调查与监测业务总结

国土调查与监测业务总结国土调查与监测业务是指对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进行调查、监测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涉及到土地利用、土地所有权、土地规划等方面的信息,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土地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支持。

国土调查是指对国土资源进行系统、全面、准确的调查,获取各类土地信息,包括土地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所有权等。

国土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国土资源的状况和分布,为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国土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资源质量调查、土地利用变化调查等。

通过国土调查,可以了解土地的利用状况,发现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问题,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国土监测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及时掌握土地资源的变化情况,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国土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资源环境监测、土地利用项目监测等。

通过国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土地资源利用的问题和矛盾,为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国土调查与监测业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土地管理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可以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和趋势,为土地规划和土地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它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支持。

通过国土调查和监测,可以发现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问题,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再次,它为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国土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土地资源的变化情况,为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国土调查与监测业务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土地资源的调查和监测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其次,土地资源的调查和监测需要专业的人才和技术支持,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

再次,土地资源的调查和监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需要加强组织协调和资源整合。

土地巡查员工作职责

土地巡查员工作职责

土地巡查员工作职责1.土地调查和监测:土地巡查员要负责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和监测,包括土地性质、土地分布、土地利用现状等方面的数据搜集和分析。

他们需要进入田野进行实地考察,使用测量仪器和卫星遥感技术等工具,获取土地利用的相关信息。

2.土地规划和管理:土地巡查员需要参与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了解土地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准确掌握土地利用政策和法规,并及时汇报相关情况。

他们要参与土地用途审批、土地争议处理等工作,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3.资源保护和监督:土地巡查员要负责对土地资源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包括耕地保护、森林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等方面。

他们要定期巡查和监测,发现并及时处理破坏土地资源的行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4.监督违法行为:土地巡查员要负责监督和打击非法占地行为。

他们要进行隐蔽巡查、现场检查和调查取证等工作,发现和处理非法用地、偷盗土地等违法行为,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提供证据,确保土地资源的正常利用。

5.统计和报告:土地巡查员要及时收集、整理和统计土地利用相关的数据,编制报告和统计资料,汇总和分析土地资源和利用情况的信息,并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汇报和反馈,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6.宣传和教育:土地巡查员要积极参与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宣传和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土地资源保护意识和环境意识,推动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总之,土地巡查员的工作职责涵盖了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管理、资源保护、违法行为监督、数据统计、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勤奋细心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责任心,能够适应长时间的户外工作,并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土地调查监测工作方法

土地调查监测工作方法

土地调查监测工作方法一、引言土地调查监测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和监测,以获取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变化趋势和利用现状等信息。

在土地规划、土地利用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土地调查监测的工作方法。

二、调查方法1. 目标明确在开始土地调查监测工作前,需要明确调查的目标和范围。

确定调查目标后,就可以制定相应的调查方案,包括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调查指标等。

2.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利用GIS技术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空间分析,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和空间关系的分析。

通过建立土地数据库,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和利用土地资源。

3.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土地调查监测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获取卫星、航空器等遥感影像,可以获得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土地信息。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土地变化监测、土地利用分类和土地质量评价等方面。

4. 野外调查野外调查是土地调查监测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地考察,可以获取土地的详细信息,包括土壤类型、植被分布、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现状等。

野外调查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采集的数据需要准确可靠。

5. 实验室分析土地调查监测还需要进行实验室分析。

通过对土壤样品、水样等进行化学分析和生物学检测,可以获取土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的相关数据。

实验室分析结果可以为土地利用和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方法1. 定期监测土地调查监测需要定期进行,以了解土地资源的变化趋势和利用状况。

监测频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可以选择每年或每几年进行一次。

2. 数据比对在进行土地调查监测时,需要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以了解土地资源的变化情况。

通过比对分析,可以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3. 统计分析土地调查监测的数据需要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取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等信息。

统计分析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频数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空间分析等。

4. 报告撰写土地调查监测工作完成后,需要撰写监测报告,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土地调查与勘测

土地调查与勘测

全面了解农业用地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为农业发展规划和
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
03
核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农村经
济发展。
地质灾害监测与预防
地质灾害调查
通过对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岩土性质等进行勘测,识别潜在的 地质灾害隐患点。
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 险情并采取应对措施。
02
土地勘测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
总结词
高精度定位,实时数据传输,广泛应用于土地调查、测量和 监测。
详细描述
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实现高精度定位 和时间测量。在土地调查与勘测中,GPS技术可用于土地边 界定位、地形测量、地籍调查等领域,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 。
遥感技术
总结词
城市规划
利用土地调查与勘测数据,为城 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
02
03
自然资源管理
农业现代化
拓展土地调查与勘测在自然资源 管理领域的应用,如森林、草地 、水域等。
加强土地调查与勘测在农业领域 的应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 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01-09
土地调查与勘测
汇报人:可编辑
目录
• 土地调查概述 • 土地勘测技术 • 土地调查流程 • 土地勘测应用 • 土地调查与勘测的未来发展
01
土地调查概述
土地调查的定义
土地调查:是指国家统一组织实施的 ,对全国或特定区域的土地利用、权 属和自然条件进行全面的查实、测量 和监测的活动。
详细描述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实现对空间数据的采集、存 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在土地调查与勘测中,GIS技术可用于土地规划、土 地利用分析、地籍管理等方面,提高土地管理效率和科学性。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也日渐显著。

城市土地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质量。

因此,监测和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是城市规划、管理和保护的重要任务。

一、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定义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是指城市用地类型、用途、面积和空间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既包括新建用地,也包括现有用地的转换,并且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因此,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需要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和分析。

二、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方法1. 遥感技术监测:遥感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广覆盖、低成本的数据,可以全面反映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分布。

常用的遥感技术有卫星遥感、航空摄影和激光雷达等。

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监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结合地形、气候、社会经济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数据集成和处理问题。

3. 现场调查监测:现场调查监测是指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现状进行现场调查和采样,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情况。

现场调查监测常常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周期较长,但可以提供精确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

三、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方法1. 统计分析:通过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用地类型变化的总体趋势及其差异、速度和规模等。

统计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整体情况,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2. 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不同用地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空间分析可以研究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分布、空间组合和空间形态等,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3. 模型分析:模型分析是通过建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模型,模拟和预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未来趋势和空间格局。

模型分析可以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可行性分析和预测性决策支持。

四、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对策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政策、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分析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分析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经济发展的迅猛推进,土地利用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分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数据获取、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数据获取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分析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

首先,需要获取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包括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通过卫星图像解译、无人机航拍等手段,获取高精度的土地利用数据。

此外,还可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进行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和整合。

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可以得到更准确、全面的土地利用信息。

二、分析方法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分析的过程中,分析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土地变化矩阵分析法。

该方法通过对不同时间段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图像。

此外,还可以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法,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和边界等指标,揭示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规律。

另外,还可以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土地利用变化模型,预测未来的土地利用趋势。

通过多种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过程。

三、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分析的技术手段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首先,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监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卫星遥感图像可以提供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数据,成为土地利用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

其次,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也为土地利用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GIS可以对大量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无人机航拍技术也在土地利用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无人机可以灵活机动地获取高分辨率的土地利用图像,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

这些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应用与挑战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方法

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方法

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方法一、引言土地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其管理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方法的科学应用,有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方法的相关内容。

二、土地资源调查方法1. 影像解译法影像解译法是一种常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的方法。

通过卫星遥感图像和航空影像的解译,可以快速获得土地利用类型、耕地面积和土地覆盖状况等信息。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以精确提取出有关土地资源的各项数据。

2. 野外调查法野外调查法是直接对目标区域进行田野调查、样地调查和土壤采样等操作的方法。

通过野外调查可以获取土地质量、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等数据。

此外,还可以收集土地利用历史数据和农业管理情况,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三、土地资源监测方法1. 遥感监测遥感监测是指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的方法。

通过定期获取遥感图像,可以实时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土地覆盖状况以及土地退化情况等。

遥感监测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得管理者能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指通过连续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的方法。

通过设置监测点,采用GPS定位和巡视调查等手段,实时记录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以评估区域土地利用效益,指导土地利用调整和规划。

四、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的意义1.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可以准确获得土地资源的分布、质量和利用情况等数据,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合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2. 掌握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可以帮助掌握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包括城市扩张、农林业用地变化、自然保护区的拓展等。

这些信息对于土地利用调整、规划和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3. 保护生态环境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土地的生态状况,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监测土地的退化和污染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土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在当今社会,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对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稳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作为掌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重要手段,为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是指对土地利用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进行的调查、监测和分析。

其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掌握土地利用的变化信息,为土地管理、规划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通过这一工作,我们能够了解土地的用途从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或者从建设用地转变为生态用地等各种变化情况。

那么,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是如何开展的呢?首先,需要确定监测的范围和周期。

监测范围可以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是整个国家,而监测周期则根据实际需求和资源情况而定,可能是一年一次、半年一次或者更频繁。

在具体的调查监测过程中,通常会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

其中,遥感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通过卫星或飞机等搭载的遥感设备,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土地影像数据。

这些影像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土地的利用状况和变化情况。

比如,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我们可以发现新建的建筑物、道路,或者是被开垦的农田。

除了遥感技术,实地调查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调查人员会深入到现场,对遥感影像中发现的变化进行核实和补充。

他们会记录土地的实际用途、面积、权属等详细信息。

为了提高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会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来精确定位土地的位置。

在获取了大量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后,接下来就是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需要运用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将数据进行整合、分类和统计。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特点和规律,例如某个区域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农用地的减少情况等。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的结果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土地管理方面,它可以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提供依据。

通过了解土地利用的实际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规划,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监测与评价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监测与评价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监测与评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监测与评价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监测与评价,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其利用方式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也日益加剧,对土地资源的监测与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监测手段与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土地利用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卫星遥感图像的获取和解译,可以准确地获取土地利用状况。

例如,可以利用遥感图像提取出农田、城市建设用地、水域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技术可以将遥感图像的信息与其他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结合,从而实现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监测与分析。

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比对,可以准确地掌握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并评估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三、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评价指标1. 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是评估土地利用效益的重要指标。

它通常通过计算单位面积的产值、收益或者利润来衡量。

土地利用强度高的地区意味着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也更大。

2. 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土地利用的多样性是评价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不同类型土地利用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

例如,农田、森林、湿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按照一定比例的分布,可以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性。

3. 土地利用与环境的关系土地利用与环境的关系是评价土地利用质量的重要指标。

例如,城市扩张过程中大量消耗农田资源,会导致粮食生产能力下降;工业园区的建设可能会导致水资源的污染。

因此,评价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时,需要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与环境的关系。

四、监测与评价的意义与挑战1. 意义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监测与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土地利用问题,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政策提供依据。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和分析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和分析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和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是指土地在不同时间段内由一种利用类型转变为另一种利用类型的过程。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和分析有助于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和趋势,为土地资源的合理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和分析。

一、数据获取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和分析需要大量的空间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常用的方法包括遥感影像解译、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数据提取以及野外调查等。

其中,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和分析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获取不同年份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获得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信息。

此外,还可以结合GIS数据,如土地利用分类系统、行政区划等,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统计与分析。

二、土地利用变化分类为了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首先需要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

土地利用分类的精细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包括CORINE (Coordination of Information on the Environment)、USGS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和LCCS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System)等。

选择适合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并按照其分类标准对不同年份的遥感影像进行分类解译。

三、土地利用变化检测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是指对不同年份的土地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对比,识别和定量化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

常用的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方法有像元级变化检测和对象级变化检测。

像元级变化检测是指通过比较两幅遥感影像的像元值差异来判断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例如NDVI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BI (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t-up Index)等。

使用遥感测绘技术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

使用遥感测绘技术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

使用遥感测绘技术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土地利用变得日益重要。

面对城市人口增长和不断变化的土地利用需求,城市土地利用调查和监测变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土地利用调查方法通常耗时费力,难以提供准确的数据。

而利用遥感测绘技术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调查和监测,则成为了一种高效、精确的手段。

遥感测绘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地球表面上的信息,利用电磁波辐射和传感器进行探测和测量的技术。

与传统的地面调查相比,遥感测绘技术具有广覆盖、实时性强、多源多角度信息获取的优势。

在城市土地利用调查和监测领域,传统调查无法满足快速、大范围、多时相的需求,而遥感测绘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的土地利用分类、变化监测和评估等信息。

首先,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城市土地利用分类。

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将城市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快速、准确的识别和划分。

同时,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观察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异质性,了解不同类别土地利用之间的关联性和空间分布规律。

这有助于城市规划者更好地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和城市发展战略。

其次,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监测。

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遥感图像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城市土地利用的历史数据,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调整策略。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实时监测,及时了解城市扩张、建设活动和用地变更等情况。

另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城市土地利用评估。

城市土地利用评估是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为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土地利用信息,可以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其他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性、效益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

这有助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和优化城市发展路径。

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的辨析和认识

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的辨析和认识

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的辨析和认识摘要: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对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生态发展具有极其远大的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生产与工业技术也在随之不断提高,对土地空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也对土地环境造成了影响。

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本文通过土地资源调查和监测来制定相关的土地保护措施,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实时更新与落实土地资源的有效使用政策,为今后的土地资源调查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资源资源、土地资源监测、辨析和认识引言:我国虽然土地辽阔,但是人均占有量少,因此应高效运用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部的应用价值。

因此无论是进行建筑建设,还是进行其他的土地规划,均需做好国土测绘工作,通过测绘来了解国土地形,根据测绘数据了解土地形状,土地地形情况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形设计,确保土地高效利用,减少土地应用问题的发生。

但是传统的测绘技术对人工依赖性较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而且测绘数据不准确,导致土地规划存在误区,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测绘技术,比如数字化技术、定位系统等,这些不仅减少了测绘难题,而且还保证了测量效率以及测量的精准性,这对保证国土高效运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与预警的重要性(一)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社会上最稀缺的一种资源就是土地,尤其是我国的国情就是人多地少。

此时,国家长期以来的发展战略就是如何能够实现土地的节约利用目标,使其最大效能充分发挥出来。

而动态化监测土地资源并进行及时的预警,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此时土地资源的充分、集约、高效等利用目标才能良好的实现。

(二)节省社会成本最初,我国土地资源的配置并不合理,这一因素造成的巨大损失较多。

如以原有的城市规划为例,通常是交织布置住宅区、工业区,这种布置方式虽然能够使就业人员交通费得到一定的节约,但却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会逐步的恶化日常生活环境,最终导致、医疗、污染防治等成本不断增加。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土地资源保护与管理方面的工作职责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土地资源保护与管理方面的工作职责

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土地资源保护与管理方面的工作职责自然资源部作为中国政府主管自然资源的专门部门,负责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工作人员承担着重要的职责,致力于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下将详细介绍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土地资源保护与管理方面的具体工作职责。

一、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负责对全国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调查与监测。

他们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情况、土壤质量、土地变化等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监测。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他们能够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二、土地资源规划与评估基于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的结果,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进行土地资源规划和评估工作。

他们根据土地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需求,制定出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推动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同时,他们还进行土地资源评估,评估土地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为土地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土地资源保护与治理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在土地资源保护与治理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

他们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工作。

他们推动建立土地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和恢复。

此外,他们组织开展土地治理项目,如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等,确保土地资源的健康发展。

四、土地资源监管与执法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主管部门,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负责对土地资源的监管与执法工作。

他们严格落实国家有关土地管理政策,监督和指导各地的土地利用行为。

对于违法违规的土地利用行为,他们进行执法处罚和纠正,维护土地资源的合法权益。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他们与国际组织和外国专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开展经验交流和技术合作。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他们能够借鉴和学习各国的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工作水平。

在土地资源保护与管理方面,自然资源部工作人员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调查与监测、规划与评估、保护与治理、监管与执法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职责,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第三章: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 3-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一.土地分类体系 土地:环境与地域不同、形态、色泽、肥力等方 面千差万别,人类生活生产对土地需求和施加的 影响,导致土地生产能力和利用方式上的差异。 土地分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志(指标)将土地 划分出的若干类型;
第三章: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 3-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261 26 交通运 输用地 262 263 264 265 266
铁路用地 公路用地 民用机场 港口码头用地 管道运输用地 街巷
指铁道线路及场站用地,包括路堤、路堑、道沟及护路林;地铁地上部分及出入口等用地。 指国家和地方公路(含乡镇公路),包括路堤、路堑、道沟、护路林及其他附属设施用地。 指民用机场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 指人工修建的客、货运、捕捞船舶停靠的场所及其相应附属建筑物,不包括常水位以下部分。 指运输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管道及其相应附属设施地面用地。 指城乡居民点内公用道路(含立交桥)、公共停车场等。 指用于水库、水工建筑的土地。
指供人们日常生活居住的房基地(有独立院落的包252 253 254
城镇单一住宅用地
城镇混合住宅用地 农村宅基地 空闲宅基地
指城镇居民的普通住宅、公寓、别墅用地。
指城镇居民以居住为主的住宅与工业或商业等混合用地。 指农村村民居住的宅基地。 指村庄内部的空闲旧宅基地及其他空闲土地等。 指用于运输通行的地面线路、场站等用地,包括民用机场、港口、码头、地面运输管道和居民点 道路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
27
水利设 施用地
271 272
水库水面 水工建筑用地
指人工修建总库容≥10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以下的面积。 指除农田水利用地以外的人工修建的沟渠(包括渠槽、渠堤、护堤林)、闸、坝、堤路林、水电 站、扬水站等常水位岸线以上的水工建筑用地。 指军事设施、涉外、宗教、监教、墓地等用地。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土地利用变化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在许多地区,过度的农田转变为城市用地,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与分析变得至关重要。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为规划、政策制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介绍几种通用的监测与分析方法和工具。

一、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卫星图像获取地表信息,可以在不同时间点上比较土地利用变化。

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范围的覆盖和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为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与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监测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卫星数据源。

不同的卫星具有不同的光谱分辨率和观测周期,因此需要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最合适的卫星。

其次,遥感图像需要进行分类和变换,以获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图。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混合像元分解等。

这些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应场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最后,通过对多时相的土地利用分类图进行比较,可以获得土地利用变化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和驱动力,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另一种常用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工具。

它可以方便地管理和分析土地利用数据,并提供地理空间上的展示和查询功能。

在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时,GIS可以提供空间统计分析、可视化分析和多尺度分析等功能。

借助GIS工具,可以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

三、模型和指标除了遥感技术和GIS工具,模型和指标也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指标,可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和动态,并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

常用的模型包括转移概率模型、CA-Markov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等。

这些模型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数据和驱动因素,可以模拟和预测土地利用变化的模式和趋势。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土地,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利用情况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对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其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监测和分析。

这可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需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大量的土地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

为什么要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呢?首先,这是国家进行土地管理和规划的重要依据。

只有清楚地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政策,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它有助于保护耕地资源。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非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等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制止和纠正。

再者,对于城市的发展规划也具有重要意义。

能够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等提供准确的土地信息,避免盲目开发和浪费土地资源。

那么,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是如何开展的呢?这通常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

遥感技术就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土地利用信息,快速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比如,原本是耕地的区域是否变成了建设用地,或者是森林面积是否有所减少。

然后,还会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这些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GIS 能够将土地信息以地图的形式展示出来,方便直观地了解土地利用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除了遥感和 GIS 技术,实地调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调查人员需要深入到实地,对遥感发现的变化区域进行核实和补充调查。

他们会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GPS 等,获取更加准确的土地数据。

同时,还会与当地的政府部门、土地使用者等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和背景。

在进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的过程中,数据的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建立严格的数据采集和审核制度。

采集的数据要经过多次核对和验证,确保没有错误和遗漏。

国土调查监测 课程

国土调查监测 课程

国土调查监测课程一、国土调查监测概述国土调查监测是指对国土空间资源、生态环境、地质地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调查、监测和评价。

它是一项系统性强、技术要求高、涉及面广泛的综合性工作。

通过对国土资源的全面调查监测,可以为政府决策、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国土调查监测的意义和目的1.了解国情国力,提高资源管理水平。

通过对国土资源的调查监测,可以掌握资源家底,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对生态环境的调查监测,可以评估生态状况,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保障国土安全。

通过对地质地貌、地质灾害等方面的调查监测,可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对土地利用的调查监测,可以为土地供应、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数据支持。

三、国土调查监测的主要内容1.土地资源调查: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质量、土地权属等方面的调查。

2.矿产资源调查:包括矿产资源分布、储量、品位等方面的调查。

3.水资源调查:包括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分布、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调查。

4.生态环境调查:包括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的调查。

5.地质地貌调查:包括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质灾害等方面的调查。

四、国土调查监测的方法和技术1.传统方法:包括测绘、地质调查、土壤调查等。

2.现代技术:包括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3.数据采集与处理:包括野外调查、无人机遥感、地面观测等。

4.信息集成与分析:包括数据挖掘、空间分析、模型构建等。

五、我国国土调查监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现状: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土调查监测体系,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的调查监测网络。

2.发展趋势:(1)调查监测技术不断升级,提高调查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2)推进国土调查监测信息化,实现数据共享与服务。

(3)加强国土调查监测法规建设,完善监管体系。

(4)深化国际合作,促进国土调查监测事业发展。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与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与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与分析第一章:简介城市土地利用是指城市中土地各类用途和结构的组合,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利用也在不断变化,过去的农田和荒地逐渐变为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等用地。

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城市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因此,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监测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城市土地利用监测技术2.1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城市土地利用监测最为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通过卫星影像、航空影像等遥感数据获取城市土地的时空信息,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变化监测和分析。

根据遥感数据的可见光、红外辐射等特性,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并且可以通过多期影像对比,获得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2.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可以对城市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空间模拟,提供空间分布的可视化展示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通过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库,并建立相应的空间分析模型,可以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

此外,GIS还可以与遥感技术相结合,实现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第三章: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方法3.1 基于遥感影像的监测方法基于遥感影像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图像分类、变化检测和土地利用变化评价等。

首先,通过影像分类算法将城市遥感影像分割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然后利用多期影像进行变化检测,识别出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和程度。

最后,根据变化检测结果进行土地利用变化评价,分析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2 基于GIS的监测方法基于GIS的监测方法可以通过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和空间分析模型,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

首先,收集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将各类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分类和编码。

然后,利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空间分布等指标,并进行变化趋势分析。

第四章: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会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土地利用变化会影响城市的空间结构,扩大城市在空间上的规模,改变城市的形态和格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版
9
一级类
二级类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含义
01 耕地 011 水田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 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 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 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 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 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 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 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032 灌木林 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
033 其它林 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0.1、

<0.2的林地)、未成林地、迹地、
苗圃等林地。
可编辑版
12
一级类 编码 名称
04 草地
二级类 编码 名称
含义
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041 天然牧 指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用于放牧 草地 或割草的草地。
— 实用性原则。分类体系力求通俗易用、层次简明,易于判别,便于掌 握和应用。
— 开放性原则。分类体系具有开放性、兼容性,既要满足一定时期管理 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同时又要满足进一步修改完善的需要。
— 继承性原则。借鉴和吸取国内外土地分类经验,对目前无争议或异议 的分类直接继承和应用。
可编辑版
6
分类基本框架
042 人工牧 指人工种植牧草的草地。
草地
043 其它草 指树木郁闭度<0.1,表层为土质,

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不用于畜牧业
的草地。
可编辑版
13
一级类
二级类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含义
05 商服
指主要用于商业、服务业的土地。
用地 051 批发零 指主要用于商品批发、零售的用地。包括商场、
售用地
商店、超市、各类批发(零售)市场,加油站 等及其附属的小型仓库、车间、工场等的用地。
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 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012 水浇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
溉,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种植蔬菜等的
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013 旱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 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
物的园地。
可编辑版
11
一级类
二级类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03 林地
含义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 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括迹 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 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 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031 有林地 指树木郁闭度≥0.2的乔木林地,包 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
一级3类,二级15类,三级71类。
可编辑版
4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要求在原有土地分
类和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城乡土地统一分类,汇 总出全国城乡统一的土地数据成果和其他调查成果, 以利于全国城乡土地的统一管理和调查成果的扩大应 用。
2007年9月3日发布新的土地分类标准,一级12类, 二级57类。
可编辑版
2
第一节 土地分类
土地分类是指按一定的分类标志(指标),将土地划分出的若干类型。按照统一规定的原则和分类
标志,将分类土地有规律分层次地排列组合在一起,就叫做土地分类体系(或土地分类系统)。
一、土地分类体系
1.土地自然分类体系 主要是按土地自然特性的差异分类的。如:按土地的地貌特征进行的分 类;按土地的植被、土壤等进行的土地分类。
分类依据和原则分类基本框架Fra bibliotek地类含义
可编辑版
5
分类依据和原则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以服务国土资源管理为主,依据
土地的自然属性、覆盖特征、利用方式、土地用途、经
营特点及管理特性等因素
分类原则:
— 科学性原则。依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运用土地管理科学及 相关科学技术,采用多级续分法,对土地利用现状类型进行归纳、 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体系。一级 类12个,二级类57个。
各省根据本省的具体情况,可在全国统一的二级 分类基础上,根据从属关系续分三级类,并进行 编码排列,但不能打乱全国统一的编码排序及其 所代表的地类及含义。
可编辑版
7
分类基本框架—一级类设定
依据土地用途和利用方式,考虑到农、林、水、 交通等有关部门需求,设定“耕地”、“园 地”、“林地”、“草地”、“水域”、“交 通运输用地”
2.土地评价分类体系 主要是依据土地的经济特性分类,如:按土地的生产力水平、土地质量、 土地生产潜力等不同进行的土地分类。土地评价分类系统是确定基准地 价的重要依据。
3.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主要是按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经济属性,以及其他的因素,进行综合性的 分类。
可编辑版
3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是依据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等因
第三章 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
地籍管理、土地调查、地籍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土地 利用现状调查之间的关系
土地调查
土地权属调查 地籍调查
地籍测量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理地 籍 管
土地条件调查 土地登记 土地统计 土地评价(土地分等定级估价)
地籍档案管理(包括:地籍档案收集、分类、 保管和利用,以及建立地籍信息系统)
可编辑版
10
一级类
二级类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02 园地
含义
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 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 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 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包 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021 果园 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022 茶园 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023 其它园 指种植桑树、橡胶、可可、咖啡、
依据土地利用方式和经营特点,考虑到城市管 理等有关部门的需求,设定“商服用地”、 “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 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为了保证地类的完整性,对上述一级类中未包 含的地类,设定“其他土地”
可编辑版
8
分类基本框架—二级类设定
二级类是依据自然属性、覆盖特征、用途和 经营目的等方面的土地利用差异,对一级类 进行具体细化。
素对土地进行的一种分类。 (一)分类原则 1.统一性 (全国);2.科学性;3.实用性。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为适应土地管理的需要,1984年制订《土地利用现状调
查技术规程》将利用现状分为8大类,46个二级类, 1989年为城镇地籍管理的需要,将城镇土地分为10个
一级类,24个二级类。2002年以后采用(试行)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