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

合集下载

《杜甫诗》赏析全文

《杜甫诗》赏析全文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一体化讲义一、诗人简介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国为民,英年早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

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1、杜甫的思想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杜甫 诗集

杜甫 诗集

杜甫诗集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丰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以下是一些杜甫的诗集:
1. 《杜工部集》:《杜工部集》是杜甫的诗歌作品集,是现存最早的杜甫诗全集,由杜甫的朋友王洙、裴煜、王琪等人编辑而成。

2. 《杜少陵集》:《杜少陵集》是杜甫的别集,由杜甫的友人元稹、白居易等人编辑而成。

3. 《杜诗笺注》:《杜诗笺注》是杜甫诗歌的注释本,由明代学者杨慎等人注释而成。

4. 《杜诗选注》:《杜诗选注》是杜甫诗歌的选本,由现代学者钱钟书等人注释而成。

5. 《杜甫全集》:《杜甫全集》是杜甫诗歌的全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杜甫诗歌作品集,供您参考。

杜诗三首

杜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情感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老大伤悲,凄苦落寞
时局不安,阴沉郁闷
思乡不归,无奈凄伤
无家可归,惆怅凄凉
情景交融,触景生情
杜甫
王昭君(前52年-前19年)与西施、 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 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 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 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 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 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 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 君出塞的故事。
(3)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或描 写眼前此地的衰败萧条,抒发感慨。 (4) 写作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 志 (5) 诗词内容 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 条,或描写欢快的事物来衬托内心的悲伤,或描述历史事 件的经过,抒发感慨。 (6) 思想感情 多感慨个人命运,抨击社会实质。 具体为: 国 家——国运衰微,国土沦丧(多为宋朝) 统治者——昏庸腐朽, 骄奢淫逸 古 地——昔盛今衰,人事沧桑 古 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建功立业,报 效祖国。
登 高
写作背景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 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 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 在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 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 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 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 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 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 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文言文-杜诗,字君公

文言文-杜诗,字君公

• 原文: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 乃上疏曰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 • 诚不胜至愿,愿退大都,受小职。帝惜 其能, 遂不许之。 • 译文:杜诗自认为没有功劳,为长期任大郡长官 而感到不安,请求降职,让出职位给功臣,于是上 书给皇帝说:我受到的恩惠特别丰厚,按照义 理,我不敢随便地假意请乞, • (我)实在无法抑制迫切的愿望,希望从南阳 太守的职位上退下来,接受低级的职务。光武 帝爱惜 他的才能,没有同意这个请求。
• 原文: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 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 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 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 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 译文:他生性节俭,施政清廉公平,因为惩罚凶 暴树立起了威信,他还擅长计划谋略,顾恤爱惜 服劳役的百姓。又设计制作水排,用以炼铁,铸 造农具,使(百姓)用力少,收效多,百姓感到很 便利。还修建池塘,广泛开垦土地,郡中家家户 户都丰足富实。当时人们把他比作召信臣,所 以南阳人为这些事迹赞颂他道:“先前有召父, 后来有杜母。”
• 19C. 杜诗思虑周密,善于谋划。进谏时用魏公子借 助虎符调兵来解邯郸之围的例子来说明建立虎符制度 的重要性。皇帝认为有道理,采纳了他的建议。
• 原文:昔魏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 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事有烦而 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谓此也。”书奏,从 之。 • 译文:昔日魏国的公子无忌,威风让邻国倾倒, 尚且借助虎符调兵来解邯郸之围,如果没有如姬 的仇事,那么他的功绩也就不会显露。事情中有 些虽然烦琐但不能省却,虽然浪费但不能不如此 ,大概说的就是发兵制度这类的事情吧。”谏书 递给皇上,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 1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一项是( )(3分) • A.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 乃上疏曰/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 • B.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 乃上疏曰/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 • C.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 乃上疏曰/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 • D.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 乃上疏曰/臣玺书发兵,未有虎 符之信,诗上疏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 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 而已。符第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命, 敛持威重也。 • 译文:当初,兵禁制度崇尚简约,只是用带有皇帝 印章的书信派遣军队,没有虎符这样的信物。杜 诗上书说:“臣听说军队是国家的能够杀伤人的 工具,圣人也很谨慎小心对待。原来的制度派遣 军队,都用虎符,其他征调只用拿着信件的使者罢 了。兵符假如能够合在一起,才能取得对方完全 的信任,以此用来表明彰显国家的命令,保持国家 的威严与重要地位。

杜甫的古诗大全

杜甫的古诗大全

杜甫的古诗大全杜甫的古诗大全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作诗三千多首,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下面我们来看看杜甫的古诗大全,欢迎阅读借鉴。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相关阅读】杜甫诗的文学特点语言杜甫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

杜诗五十首六年级

杜诗五十首六年级

杜诗五十首六年级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凉州词(唐)王之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鹳雀楼(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杜甫最经典的12首诗

杜甫最经典的12首诗

杜甫最经典的12首诗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作品丰富,风格雄浑,其最经典的12首诗包括:1.《登高》:此诗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

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

全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2.《春望》: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4.《兵车行》:全诗以“道旁过者问行人”为界分为两段:首段摹写送别的惨状,是纪事;次段传达征夫的诉苦,是纪言。

此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借征夫对老人的答话,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5.《月夜忆舍弟》中,诗人通过月夜的景色,表达了对弟弟们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诗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成为了经典名句,表达了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真挚情感。

6.《春夜喜雨》中,诗人通过对春雨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

诗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描绘了春雨的美好和细腻,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

7.《登岳阳楼》中,诗人通过对登高远眺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

杜甫的简介资料

杜甫的简介资料

杜甫的简介资料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杜甫的简介资料,供大家参阅!杜甫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生平经历家世背景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

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

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

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

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

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年少优游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

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

开元二十三年(735),回故乡参加“乡贡”。

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

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一年级杜诗(新)

一年级杜诗(新)

一年级必背杜诗巩义市鲁庄镇赵城小学目录1.绝句漫兴九首·其三2.江边踏青罢3.八阵图4.赠花卿5.即事6.漫成一首7.春归8.花鸭9.水槛遣心·其一10.水槛遣心·其二1.绝句漫兴九首·其三唐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古诗释义:江上的燕子都明白我的茅屋过于低小,因此常常飞到这里筑巢。

燕子衔来筑巢的泥弄脏了我的琴和书,它们还不停地追逐飞虫碰着了人。

古诗赏析:这首诗景中含情。

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

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

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做一做: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_。

2.这首诗写的_______动物3.这首诗写茅斋低小,燕子频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边踏青罢唐杜甫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古诗释义:诗人到江边游玩,享受了美好的踏青节日之后,正欲赋归,却遇上吐蕃军队入侵四川,成都戒严,一时间旌旗鼓角,弥漫春郊。

古诗赏析:诗人想要通过踏青,去野外郊游抒发自己缱绻的悲伤,没想到和平与战争,在一天内都逢上了,感情自是复杂得很,诗人以见旌旗、春城暮、鼓角悲来表达自己伤时忧国的感受,而其中的暮、悲,则可感知调子颇带灰暗。

做一做:1.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________(地方)踏青。

2.表达了作者伤心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诗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忧国的感受。

3.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诗50首

杜诗50首

附件1杜诗五十首1、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4、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7、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8、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9、戏为六绝句其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0、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2、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13、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4、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6、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7、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18、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杜甫律诗五首

杜甫律诗五首

大 意
客至①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②不曾缘客扫, 蓬门③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④, 樽酒家贫只旧醅⑤。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⑥尽余杯。 这首诗前一层写诗 人在村居寂寞之中忽 有朋友来访,表达了 喜出望外之情;后一 层写诗人仓促中只能 以简易的酒菜待客, 然欲呼邻翁来陪饮, 以尽宾主之欢,表现 了诚朴、率真的态度, 可见双方友情之深。
王昭君形象的塑造

杜甫善于在叙事诗中塑造人物的形象, 例如《兵车行》中的行人,《石壕吏》 中的老妪,《新婚别》中的新妇,都十 分动人,能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印象。而 律诗主要用于抒情,虽有叙事成分,不 过是作为抒情的依托,并不承担塑造人 物形象的任务。这首诗却略有不同:它 仍然重在抒情,而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 王昭君的动人形象实现的。
大意(直抒胸臆)
关键是如何理解诗的颈联。诗人将“名”和“官”相对提 出是有深意的,因为这两件事关系到诗人一生的命运。诗人 由于诗名满天下,尽管后半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但所到 之处都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照,这总算给了他一些宽慰。然 而诗人的本志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以,不能 得官以实现其本志,是他一生最大的憾事。这样看来,这两 句显然有主、宾之分:上句说“名”,只是作为烘托;下句 说“官”,才是正意所在。这两句,一句否定,一句肯定, 其实意思正好相反,即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既然休官 原因不是“老病”,那是什么呢?诗人没有说出来,但我们 从杜甫为官的经历却不难看出,原因就是他不受皇帝重视, 又遭同列排挤。为什么不说呢?那是因为诗人不愿怨君,也 不敢怨君。这一点,我们从他三年前在梓州写的“圣朝无弃 物,衰病已成翁”(《客亭》)也可以得到证明。

诗的开头,以“群山万壑赴荆门”写昭君的出 生地,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这大概是因 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 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 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 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接着叙述昭君的一 生,诗中出现了两个典型的镜头:“一去紫台 连朔漠”写昭君由汉宫到匈奴的行程,颇有 “关山度若飞”的气概,“一去”二字尤其真 切,从正面表现了昭君的坚强性格;“独留青 冢向黄昏”写昭君坟上长出青草,它仿佛告诉 人们,昭君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她依然向 往着自己生长的地方,这又进一步丰富了昭君 的形象。

杜诗详注 古代杜甫诗集的注本

杜诗详注 古代杜甫诗集的注本

杜甫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真挚、厚重而著称,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

而关于杜甫的诗集,也一直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

其中,杜诗详注作为古代杜甫诗集的注本,是广大读者和研究者深入了解和探讨杜甫诗歌的重要资源。

本文将对杜诗详注进行全面评估和解读,并深入探讨其中的深度和广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篇具有价值的文章。

1. 杜诗详注的历史意义杜诗详注是杜甫诗集的注本,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不仅是了解杜甫诗歌的重要手段,也是研究唐代文学和历史的重要参考。

通过对杜诗详注的系统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思想情感,对于深入了解唐代文学和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2. 从简到繁的阐述在详细解读每一首诗歌的杜诗详注还会对诗歌中涉及的文化背景、历史典故等进行澄清和解释。

通过这种由简到繁的阐述方式,读者可以逐步深入了解诗歌的内涵和外延,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杜诗详注的个人观点在阐述对诗歌的理解时,杜诗详注也会融入编者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这些观点既可以为读者提供新的思路和解读,也可以激发读者对诗歌的更多思考和感悟。

这些个人观点也会为诗歌赋予新的内涵和价值,使诗歌更具有时代性和鲜活性。

4. 总结与回顾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将对杜诗详注的全面评估进行总结与回顾。

通过对整篇文章的梳理和归纳,读者可以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杜诗详注的重要性和特点,加深对杜甫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杜诗详注作为古代杜甫诗集的注本,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以其由简到繁的阐述方式,展现了深度和广度兼具的特点。

通过深入研究和阅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杜甫诗歌的内涵和外延,丰富自己的文学修养和人生感悟。

相信在今后的研究和阅读中,杜诗详注将持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读者和研究者带来更多的收获和启迪。

杜甫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真挚、厚重而著称,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

而关于杜甫的诗集,也一直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

其中,杜诗详注作为古代杜甫诗集的注本,是广大读者和研究者深入了解和探讨杜甫诗歌的重要资源。

文天祥集杜诗二百首

文天祥集杜诗二百首

文天祥集杜诗二百首文天祥,字大禹,北宋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以忠诚、勇敢和爱国精神闻名于世。

在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中包括了二百首杜诗。

这些杜诗具有深沉的思想、优美的文采和激情澎湃的情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

本文将选取部分杜诗进行阐述,以展示文天祥杰出的文学才能和他对国家的热爱。

1. 《送王十一南征》行到蜀江水,蜀江无尽时。

但见波涛山,不见有人痴。

江山如画图,有稻白如丝。

将军知我心,战马踏青草。

这首诗是文天祥为送王十一出征而作。

他通过描绘江山之美和将领之勇,表达了对王十一的祝福和赞美。

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富有艺术感。

2. 《题王子安宅壁》壁立千仞山,鸟飞绝无踪。

山河破碎处,有人力承担。

寒暑自不顾,乾坤任他征。

卧龙父子智,骐骥充好勇。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和英雄人物为表达对象,表达了文天祥对于壮志豪情和爱国精神的赞美。

通过写实手法,使诗歌更具真实感,并体现出文天祥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3. 《梓州南国早春》睡去花草美,醒来山川新。

狂风吹脸凉,和煦暖人心。

鸟巢依枝头,鱼欢游水滨。

梓州何神奇,春色世人贫。

这首诗描绘了梓州南国春天的美景。

作者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将花草的美和人的贫困对立起来,表达了对人间疾苦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满月江楼夕望》江水洗情浓,满月照江红。

困魂何时梦,寒梅影向空。

深巷有幽韵,孤帆遥渺茫。

人间如此美,何必苦离忧。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江景和月色,表达了对自然景色之美和人生哲理之沉思。

作者借景抒怀,以朴实的语言展现了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5. 《南行至淳州看雪》忽闻狂风至,大雪满淳州。

世事如纷扰,人生入迷洲。

寒夜惊心梦,白昼觉衣秋。

此时写诗意,明有不孤游。

这首诗以描绘大雪飘舞的淳州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世事纷扰、人生迷茫的思考。

通过写实与浪漫相结合的手法,使诗歌更具有艺术魅力和表达力。

总结起来,文天祥杜诗二百首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展现出了他作为一位伟大文学家和爱国英雄的卓越才能和高尚情操。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诗圣杜甫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诗圣杜甫

名家评点
1、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 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为成都杜甫草堂的题联
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写的对联
畅谈收获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畅谈自己的 收获,以《我眼中的杜甫》为题。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 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 清代 三十六诗仙图卷之杜甫词以古体、律诗见长 ,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 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 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 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 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 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 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 为“诗史”。
第二,推己及人,心忧天下,
推己及人,他自己家庭遭了难, 他自己处在穷困当中,但是他依然想 到的是比他更加穷困,地位比他更低 的人。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 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 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
如《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第四、忠君爱国,矢志不渝。
杜甫有一首诗很能说明自己忠君的程度,爱国的 程度,他在诗里说:“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葵藿倾太阳,自性固莫夺。”意思是我现在所处的 这个朝代,碰着一个好皇上,所以我不忍心离 开这样的好时代,我要为这个时代奉献我的一 切,而且我忠君,我爱国的这个本性,杜甫忠 言爱国的思想和行为确实是一以贯之的,从他 历次的为官经历就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一点,所 以杜甫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愚忠,而是一种生发 在心底的执着坚定的信念与理想。

杜诗艺术与辨体

杜诗艺术与辨体

杜诗艺术与辨体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以写实、豪放、深沉著称,被誉为“诗史之父”。

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今天仍然被广泛传诵,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诗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语言和形式上。

他的诗歌语言生动、形象,用词精准、精炼,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

例如《登高》一诗,他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语言,描述了作者思念故乡的心情,让人产生共鸣。

他的诗歌形式多样,有律诗、绝句、排律等,每种形式都表现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

杜诗的诗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常常用独特的角度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

他的诗歌中经常表现出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人文精神。

例如《关注》一诗,他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刻关注,让人感受到他的悲悯之情。

杜诗的诗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他的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形式多样,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是中国诗歌艺术的榜样和示范者。

杜诗六首卷

杜诗六首卷

杜诗六首卷
杜诗六首卷是指六首杜甫的诗作手迹卷,是杜甫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冬自京师出发,南行漫游,专程到襄阳看望老友而写下的六首诗。

这六首诗分别是( 南征》 登岳阳楼》 宿江边阁》 宴王明府》 舟中》 对雨》,现存五首 第六首 舟中》已佚)。

这六首诗的书写者并非一人,而是出自多人之手。

其中第一首 南征》和第二首 登岳阳楼》是伪作,第三首(宿江边阁》、第四首(宴王明府》、第五首(舟中》是伪造,只有第六首(对雨》是真实的。

杜诗六首卷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珍品之一,也是研究杜甫诗歌和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

其中第三首(宿江边阁》和第四首(宴王明府》是伪造的,但它们的书法造诣很高,表现了唐代书法的风貌和艺术魅力。

杜诗

杜诗

杜诗水排东汉杜诗杜诗(?—38年),字君公,河内汲县人,东汉官员及发明家。

年轻时有才能,以公平著称。

[编辑本段]生平简介杜诗,河南汲县(今卫辉)人。

光武帝时,为侍御史。

建武七年(公元31年),任南阳太守时,创造水排(水力鼓风机),以水力传动机械,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铸造农具,用力少而见效多。

他还主持修治陂池,广开田池,使郡内富庶起来。

有“杜母”之称。

南阳人称赞说:“前有召父(召信臣),后有杜母”。

[编辑本段]履历杜诗青年时期就才能出众,在河内郡(今河南武陟西南)任吏员时,人们赞扬他处事公平。

光武帝初年,为侍御史。

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在洛阳民间为非作歹,老百姓惶恐不安。

杜诗通告萧广约束部下,萧广不予理睬。

杜诗下令按法诛萧广,并将经过情形向上汇报,得到表扬。

光武帝见他能干,又派他去河东郡(今山西夏县西北)诛剿降汉复又叛变的杨异等人。

杜诗到了大阳(今山西平陆西南,属河东郡),听说杨异率部下企图北渡,立即派人设法焚烧掉他们的渡船;另又派人收服河东郡的地方军,并进行突然袭击,终于歼灭杨异等人。

杜诗被迁为成皋(今河南荥阳水镇)令,任职3年,政绩裴然。

再迁为沛郡(今安徽濉溪县西北)都尉,转汝南(今河南平舆县北)都尉,“所在称治”。

建武七年(公元31年),杜诗迁升为南阳郡太守。

在南阳郡任职7年,“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政化大行”。

在此期间,他还做了两件在科学技术史上有意义的事:一是兴修水利;一是制做水排。

建武十四年病死,身后“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最后由朝廷赐赙才得以丧葬。

秦汉时期,长江长江流域的灌溉以汉水支流唐白河地区的发展最为显著,而唐白河的灌溉又以今河南的南阳、邓县、唐河、新野一带较为发达。

唐白河地区为浸蚀、冲积平原冲积平原,年降雨量约900毫米左右,气候温和,适于作物生长。

这里开发较早,到西汉中期经济已相当发达。

农田水利在西汉后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元帝时(公元前48—前33年),南阳太守召信臣对此地的水利和农业生产有特殊贡献,因而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被誉为“召父”。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原文及翻译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原文及翻译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原文及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2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

更始时,辟大司马府。

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

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

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

世祖召见,赐以棨戟,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

诗到大阳,闻贼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

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

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

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

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

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董崇等。

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疏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

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

符第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

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

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慎重,可立虎符,以绝奸端。

昔魏之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

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此谓也。

书奏,从之。

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后汉书卷三一》)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部勒郡兵勒:勒令B.谠言善策谠:美好的C.郡内比室殷足比室:家家户户D.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坐:判处、定罪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赐以棨戟,重使之河东风之积也不厚B.以诛暴立威奉宣室以何年C.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