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论文之小麦

合集下载

小麦种植栽培学

小麦种植栽培学
安徽以皖麦38、豫麦34、郑麦9023(弱筋小麦?)、皖麦 33、烟农19、豫麦47为主; 江苏以济南17、烟农19、苏徐1号为主; 陕西以陕优225、小偃503、小偃54、陕150、早优504、陕 160、陕旱8968为主
2、大兴安岭沿麓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产业带
基本情况-主要由黑龙江西北部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适 宜地区构成,是重要的商品春小麦生产基地。土地肥沃,年 降雨量550-650毫米,生态条件与加拿大、美国等强筋小麦生 产地区相似,具有发展我国面包用硬红春小麦的生态优势。 现有小麦面积 1000 多万亩,亩产 250 公斤左右,商品率高达 70%以上。 发展目标-- 力争在未来5年内,建成我国优质强筋春小麦产 业带,发展优质强筋小麦700万亩,其中黑龙江400万亩,内 蒙古300万亩,并开拓日本和东南亚小麦市场。
发展目标-以优质弱筋小麦为主,经过五年发展,面积 达到 1300万亩。其中江苏沿海沿江等地区发展 800 万亩, 鄂豫皖接壤的适宜地区发展500万亩。
重点地区 --江苏以大丰、东台、海安、如皋、泰兴、六 合、建湖、兴化、高邮、宝应,安徽以寿县、长丰、天长、 明光、凤阳,河南以息县、潢川、唐河,湖北以枣阳、襄 阳为重点县市。 主要品种-以宁麦9号、扬麦9号、豫麦50、皖麦18及新 开发的优质弱筋小麦品种为主。
3、长江中下游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产业带 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湖

第二讲小麦的一生-

第二讲小麦的一生-

一、生育期
越冬期 冬前温度下降, 植株基本上停止生长时, 即为 越冬期。
越冬期(从开始越冬到开始返青): 主茎和 分蘖的叶鞘显著伸长(冬性品种幼苗从匍匐转为 直立),第一节间在地下开始伸长,穗分化从二 棱末期到护颖分化期。
越冬开始期: 平均温度稳定在零摄氏度以下, 植株停止生长。
一、生育期
年后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 小麦开始生长。当年 返青期 后新长出的叶片(一般是跨年度生长的叶片)由叶
穗中、上部花开放, 露出黄色花药。大田有50% 的麦穗开花即为开花期。
籽粒刚开始沉积淀粉粒(即灌浆), 时间在开花 后十天左右。又称为籽粒灌浆期。
胚乳呈腊状称为蜡熟期(黄熟期)。此时粒重 最高, 是最适宜的收获期;籽粒变硬, 不易被指甲切断 为完熟期。正式收获的日期称为收获期。
一、生育期
乳熟末期: 籽粒表面绿黄色,体积达到最大值, 胚乳呈炼乳状,籽粒含水率在45%左右。
叶一心
(2)可变营养生长阶段: 从二叶一心到生
长锥伸长
(3)可变生殖生长阶段: 从生长锥伸长到
2 .依独立二的棱生末育期过程划分
(1)播(种4至)出同苗步生长阶段: 从二棱末期到开花
((23))出a(.三苗5叶至)至三生生叶殖理生拔长节阶3段. :依从生开长花锥到分成化熟穗形成过程划分
b.生理拔节至抽穗 (1)叶性器官分化阶段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由于小麦的营养价值丰富,而且它所含的蛋白质丰富,因此深受农民群众的青睐,它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品种。在对小麦进行高品质种植的过程中,应用了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有助于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是增强小麦种植收益以及实现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基于此,本文将对小麦高产品种栽培技术进行一些探究,希望能够对提高小麦的产量与品质有所帮助。

1、科学选种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选种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应选择单株生产能力强的优质小麦品种。除此之外,由于不同的小麦品种对生长条件也有着不同的要求。要对当地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科学选种。比如,当地气候状况比较干旱,则要选择抗旱能力强的品种;如果当地降雨量较大,则要选择抗涝能力强的小麦品种。同时,在选种过程中,要确保小麦种子的质量,优质的种子才能保证小麦的发芽率与成活率,这是小麦高产的重要基础。

2、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需要进行种子处理,首先要对小麦种子进行筛选,剔除瘪粒、小粒以及麦种中的杂质,保留健康饱满的籽粒。这既有助于提升种子的成活率,也能避免出现弱苗、缺苗以及病苗等问题。其次,要进行晒种处理,将麦种置于通风光照良好的位置

进行晒种,晒种通常需要持续1-2天左右,通过晒种可以进一步

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最后,应用药剂拌种。应用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将其与清水混合调配,制成种衣剂,然后进行拌种,确保种衣剂与麦种充分混合,然后放置2-3小时时间便可以进行播种。药剂拌种可以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尤其对于土壤中的虫害能够起到十分有效的防治作用。

3、精细整地

2024版(完整版)作物栽培学小麦

2024版(完整版)作物栽培学小麦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小麦
目录
• 小麦栽培概述 • 小麦的生物学特性 • 小麦的栽培技术 • 小麦的田间管理 • 小麦的产量与品质 • 小麦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小麦栽培概述
小麦的起源与分布
起源
小麦起源于西亚的“肥沃月牙地 带”,距今已有近万年的栽培历史。
分布
小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种植面积 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从北纬67° 至南纬45°均有种植,主要集中在 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小麦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改善土壤环境、 保护水资源等具有积极作用。
社会价值
小麦的栽培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02 小麦的生物学特 性
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
种子萌发
小麦种子在适宜的水分、温度和氧气条件 下开始萌发,经过吸水膨胀、物质转化和 胚根突破种皮等阶段。
定期检查
在贮藏期间应定期检查小麦的温度、湿度和 虫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05 小麦的产量与品 质
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
01
02
03
单位面积穗数
指每平方米内小麦的穗数, 与播种量、分蘖成穗率等 有关。
穗粒数
指每个穗子上的粒数,与 小花分化、退化及结实率 有关。
千粒重
指一千粒小麦的重量,受 籽粒灌浆充实程度影响。

山农大植物栽培学第一、二章 概论、小麦-李向东教授

山农大植物栽培学第一、二章 概论、小麦-李向东教授

(五)明显的季节性
作物生产是依赖于大自然的生产周期较长的社会产业。 而一年四季的光、热、水等自然资源的状况是不同的, 所以作物生产不可避免地受到季节的强烈影响。由于作 物的季节性很强,生产上误了农时,轻则减产,重则颗 粒无收。因此,必须合理掌握农时季节,使作物的高效 生长期与最佳环境条件同步。
(六)严格的地域性
(三)生产的连续性
作物生产的每一个周期内,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 互不分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农 业生产是一个长期的周年性社会产业。上一茬作物与下 一茬作物,上一年生产与下一年生产,上一个生产周期 与下一个生产周期,都是紧密相连和互相制约的。因此, 农学家要有全面和长远的观点,做到前季为后季,季季 为全年,今年为明年,实现持续的高产稳产。
地区不同,其纬度、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利等 自然条件不同,其社会经济、生产条件、技术水平等也 有差异,从而构成了作物生产的地域性。因此,作物生 产必须根据各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选择适合该地的作 物、品种及相应的技术措施,使作物、环境、措施达到 最佳配合,生产出高产优质的农产品。
(七)较强的社会性
二、作物生产的特点
作物生产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受自然条件的影 响较大,生产的周期较长,与其他社会物质生产 相比,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系统的复杂性
作物生产是一个有序列、有结构的复杂系统, 受自然和人为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它是由 各个环节(子系统)所组成,既是一个大的复杂 系统,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农学必须用 整体观点和系统方法,采用多学科协作,运用多 学科知识,采取综合措施,全方位研究如何处理 和协调各种因素的关系,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 发挥作物生产的总体效益。

【小麦的种植过程与方法】小麦的种植过程

【小麦的种植过程与方法】小麦的种植过程

【小麦的种植过程与方法】小麦的种植

过程

小麦的种植过程与方法

一、小麦灌溉

中国由于受季风影响,自然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分布很不平衡。东南部降雨量较多,小麦生育期需水可以满足,西北干旱地区需水主要靠灌溉来满足;华北半干旱地区,小麦生育期降水量也只能满足需水量的1/3左右;西南地区旱地小麦有时也需要适当进行灌溉。因此,灌溉是中国北方小麦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小麦耗水量指小麦由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期内麦田所消耗的水量。冬小麦的耗水量450~600毫米,折合每公顷4500~6000立方米;春小麦375~450毫米,折合每公顷3750~4500立方米。小麦耗水量主要包括棵间蒸发和叶面蒸腾两部分。棵间蒸发即土壤蒸发,在小麦生育前期,苗小、叶片少,地面覆盖较少,棵间蒸发量大,棵间蒸发一般占小麦总耗水量的30~40%。由于它并非植株直接吸收利用的水分消耗,因此,应采取有效管理措施,降低其耗水量。叶面蒸腾是小麦正常发育中所必需的生理耗水过程,一般随着温度的逐渐加大,故在小麦生育的中后期,叶

面蒸腾耗水量占小麦总耗水量的60~70%,抽穗及开花期叶面蒸腾量最大,其日平均耗水强度可达3.5~4.0毫米。小麦耗水量多少和产量高低、气象因素以及应用的技术措施有关。通常是随着产量的提高而耗水量也加大,但并不是呈比例的增加。原因是在栽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气候条件对小麦耗水量影响很大,在气温高、湿度小、风速大的情况下,叶面蒸腾和棵间蒸发都会加大,小麦耗水量自然也增多。反之,则减少。深耕、合理施肥和适当密植以及及时中耕管理等良好的农业技术措施,均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抑制棵间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

作物栽培学(小麦)

作物栽培学(小麦)

作物栽培学(小麦)

小麦栽培技术

一.高产小麦的土壤条件(一)实现高产的土壤指标

小麦适应性广,各种土壤均可种植.但要达到高产、稳产,必须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高产麦田的耕作层深度一般为

20cm以上,土壤容重1.2g/cm3左右,孔隙度为50-55%(其中非毛管孔隙:15-20%),水气比例:1.0:0.9—1.0 ,有机质含量:砂壤土1.2%以上;粘土2.5%左右,其中易分解的有机质要占50%以上,土壤含氮量0.1%以上,小麦生长期间水解N70mg/kg左右,速效P含量> 15mg/kg,速效K含量大于120mg/kg,土地平整,地面坡降小于0.1%-0.3%,有利灌排,土壤PH6.8-7.0左右。(二)麦田整地方法

整地质量直接影响到播种质量,麦田整地质量要求达到深、透、细、平和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整地方法因地而异,有的地区冬春干旱,要注意抗旱保墒;有的地区雨水多,要防止烂耕烂种。

1、稻茬麦田整地

稻茬田含水高,质地粘重,宜耕期短,耕整难度大,必须在水稻生育中后期,加强水分管理,在稻田四周开挖排水沟。在水稻收获前适时干田,一般在水稻收割前10天左右停止上水,收稻时土壤表土发白,脚踩不下陷,耕出的土块

易散碎时为宜耕期,立即进行随耕随耙随播种。早中稻收后距小麦播种有较充裕时间,应进行耕翻晒垡,使土壤风化,改善理化性状,播种前,应再浅耕,耙碎作畦。机耕整地可采用旋─耕─旋的方法,先旋耕灭茬,后用铧犁耕翻,再用旋耕犁碎垡。晚茬稻收割迟,种麦季节紧,必须边收割边耕边耙,边播种。

南方麦区稻茬麦面积大,为克服稻田整地费工、缓解稻麦两熟季节紧、劳力紧张的矛盾,近年来发展了稻茬少、免耕种麦技术和反旋灭茬秸秆还田技术。少免耕种麦减少了耕作程序,比耕翻种麦省工节本,有利于适时播种。免耕麦田表土平整,播种深度一致,小麦出苗快而整齐,出苗率高,有利苗期早发,前期干物质积累较快。但少,免耕种麦杂草较严重,肥料施得浅,易流失,根系在土壤0-10cm分布比例大,在土壤下层根量比例小,在生长中后期,易出现早衰现象。因此,少、免耕种麦必须推广应用综合配套技术,在播前要施用高效低毒除草剂,减轻草害;在人工或机械条播后,要开沟覆土,消灭露籽;针对少免耕麦的吸肥特性,应施足基肥,早施苗肥,增施有机肥,化肥深施,平稳促进和适当增施拔节孕穗肥预防早衰。目前各地少、免耕种麦的方法有稻板茬撒播、条播、点播和免耕机条播等几种方式。

作物栽培学---小麦栽培5-6

作物栽培学---小麦栽培5-6
合理基本苗的确定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叶面积指数(LAI)

最大叶面积指数出现在孕穗期
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应在适宜的范围内。半冬性小 麦亩产500kg小麦的叶面积动态:越冬期1.5~2,返 青期2~2.5,拔节期4~4.5,孕穗期7左右,灌浆期3~4。 春性小麦亩产400kg小麦的叶面积动态:越冬期 1~1.5,返青期2~2.5,拔节期3.5~4,孕穗期6~6.5左 右,灌浆期3~4。
例:11叶: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11-5-4+3=5叶期
12叶: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12-5-4+3=6叶期 13叶: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13-5-5+3=6叶期
14叶: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14-5-5+3=7叶期
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是指保证高产所需穗数的有效分蘖叶龄 期。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提前则群体过大,后期易倒伏;推 迟,穗数不足。
2、群体调控的程序
小麦合理群体结构是根据当地生态、生产条件和品种特性, 采用栽培技术使麦田的群体大小、分布、长相和动态等有利 于群体与个体的协调发展,从而能经济有效地利用光能和地 力,使穗多、穗大、粒多、粒饱达到高产、稳产、低耗的目 的。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途径,首先,要根据气候条件、生 产条件、品种特性(分蘖力和株型、长相)确定适宜的穗数 范围和相应的茎蘖数和基本苗数。其次,在基本苗确定以后, 要因苗促控管理,达到预期的群体动态指标

浅析冬小麦的种植技术

浅析冬小麦的种植技术

浅析冬小麦的种植技术

摘要: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通常种植在温暖地区,这对播种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在不同的生长过程中出现问题,就很难保证冬小麦的栽培质量和防治病害。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冬小麦播种面积不断扩大,栽培技术不断提高。然而,在目前的栽培中,许多生产者没有意识到在农事操作中缺乏相关的栽培技术和标准化,导致了冬小麦的种植问题。因此,合理应用关键栽培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冬小麦的栽培技术,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冬小麦;种植;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小麦种植业发生了显著变化。冬小麦栽培技术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耕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每道工序在冬小麦播种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农民在种植冬小麦时,应明确冬小麦的特点和不同播种方法的特点,规范科学播种,更好地保证冬小麦的播种效益。

1冬小麦技术分析

要种植冬小麦,提升效益首先要适期播种冬小麦。小麦播种期的选择,播种量与播种深度一样,对于小麦的成长作用十分重大。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小麦的播种期,会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

1.1全层施肥

翻地前每亩按尿素10kg和三料15kg随耕地深施。收获前茬作物后,做好深耕细耙工作,距离为20cm以上,避免出现漏耕等问题,确保上松下实。深耕处理后做好浇水工作,增施钾肥、氮肥、磷肥。了解土壤的锌、锰等元素的含量,并针对性地添加相应的微量元素。施五氧化二磷80kg/hm2左右、农家肥40t/hm2左右、氮肥200kg/hm2左右,且在拔节期适当追施。

1.2深耕

耕地的深度可以使土壤变得松软,从而提高其肥力、抗旱性和湿度。可有效

实验三小麦主要农艺性状考查

实验三小麦主要农艺性状考查

(4)单株主茎叶片面积
叶面积=叶长×叶宽×叶面积指数
叶面积指数为70%
(5)穗密度D
五 作业
1.统计测量指标数据 2.根据所测植株,计算该植株的单株主茎叶片面
积、株高指数、株高构成指数I、节间构成指 数In和穗密度D,并说明这些指标和产量构成 指标的相关性。
1.统计测量指标数据
项目 株高 (cm)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小麦植株的形态指标,叶片,分蘖和成穗等,调查小麦的株高、 穗长、有效分蘖数、结实率、粒重等重要农艺经济性状指标;
2.株高构成指数与结实粒数、粒重、产量均呈正相关,可以作为产量选 择指标;
3.株高及节间构成指数与穗粒数、单穗重均呈正相关。 4.小麦的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质的主要器官;小麦叶面积
作物栽培学实验课
李飞飞 2014春季
春季栽培学实验课
实验一:棉花育苗移栽技术(综合型实验) 实验二:甘薯形态特征及甘薯栽培技术(综合型实验) 实验三:小麦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考查(基础型实验) 实验四:马铃薯块茎形态观察及淀粉含量测定(设计型实验)
实验三:小麦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考查
一 实验目的 二 实验材料 三 实验器材 四 实验内容和步骤 五 作业
是产量的重要来源;旗叶、倒二叶和倒三叶对结实率和穗粒数具有重 要作用,其中旗叶对产量的贡献最大。 5.穗密度是衡量穗粒数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物栽培学:第六篇 小麦品质检测与标准

作物栽培学:第六篇 小麦品质检测与标准
58000 5976 3018 1876 3352 1325 42453
占全球生产总 量的比例 %
100.0 10.3 5.2 3.2 5.8 2.3 73.2
小麦常年出口 贸易量 (万吨)
12473 3418 1997 1493 1659 856 3050
占总生产量的 比例 %
21.5 57.2 66.2 79.6 49.5 64.6 -
通常所称的面粉是指小麦除掉麸 皮后生产出来的白色面粉,可应 用在各种面包、蛋糕、饼干制品 中,是一切烘焙食品的最基本的 材料。
全麦面粉是将整粒小麦在磨粉时, 仅仅经过碾碎,而不须经过除去 麸皮程序,是整粒小麦包含了麸 皮与胚全部磨成粉,即称为全麦 面粉。麸皮的纤维素、多聚戊糖 和矿物质较高。
占全球出口贸 易量的比 例%
100.0 27.4 16.0 12.0 13.3 6.9 24.5
世界小麦贸易的一大特点是:出口国比较集中、进口国较分散(最多) 、 贸易量相对稳定。尤其是一些亚洲和非洲的国家(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 哥、朝鲜、巴基斯坦、越南、伊拉克、伊朗、孟加拉、尼日利亚,等)每年 均有较多数量的进口。上述10个国家,再加上巴西、古巴、墨西哥、印度和 中国,这15个国家的进口量之和约占世界发展中国家进口总量的2/3 。
平均水平,比美国成本高每亩高出比例为56.5%。
中国与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比较

小麦种植技术

小麦种植技术

小麦种植技术

一、小麦的生物学基础

(一)小麦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1、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1)小麦生育期的长短与栽培地区的纬度、海拔高度、耕作制度及品种特性的相同存有非常大差异。通常纬度越高、海拔越高,生育期越短。

(2)低纬度地区,冬季较短,小麦播种较迟,越冬期短,所以生育期较短。

(3)在同一地区,相同类型品种生育期长短相同。春性品种生长发育慢,明朗晚,生育期较短;冬性品种生长发育快,明朗晚,生育期较长。

(4)同一品种,播期不同生育期也有变化,迟播生育期缩短,早播生育期延长。

(5)我省主要栽培春性、半冬性品种,生育期通常在-天左右,鄂东、鄂东南及江汉平原等通常收割较晚,明朗较晚,生育期略长。鄂西北地区,通常收割较晚,明朗较晚,生育期偏长。

2、生育时期的划分

小麦的一生必须经过种子萌生、播种、分蘖、田喜荣、孕穗、发芽、开花、灌浆、明朗等生育进程。小麦在整个生育过程中要出现一系列形态和生理生上的变化,依次发生和构成各种相同的器官,最后构成作物产量。冬小麦一生分割四个时期:即为幼苗期、分蘖期、田喜荣孕穗期和发芽结实期。

(二)小麦阶段发育特性

小麦由营养生长转变生殖生长,这种阶段性的量变叫做阶段发育。相同的发育阶段都建议一定的外界条件,例如温、光、水、空气、养分等,往往就是其中某一个因素起至主导作用,若缺乏主导因素促进作用,小麦就无法顺利完成阶段性发育,因而就无法开花结实。小麦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对外界条件建议差异很大。因此,小麦的个体发育可以分成春花阶段和光照阶段。

作物栽培学(小麦)

作物栽培学(小麦)

作物栽培学(小麦)

第一节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世界和中国小麦生产概况和发展趋势,掌握小麦的起源与分类,了解我国小麦的分区状况。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一、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

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全世界约有35%~40%的人口以小麦作为主要粮食。小麦籽粒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一般为11%~14%,高的可达18%~20%;氨基酸种类多,适合人体生理需要;脂肪、维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等对人体健康有益。醇溶蛋白和谷蛋白能使面粉加工制成各种食品,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另外,小麦加工后的副产品中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物质,是良好的饲料,麦秆还可用来制作手工艺品,也可作为造纸原料。籽粒含水量较低,易于贮藏和运输,是主要的商品粮之一,在国际国内的粮食贸易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小麦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既能在温度较高的南方生长,也能忍受北方零下20℃的严寒,无论山地、丘陵、平原的沙土和粘土均可种植。小麦可与多种作物实行间、套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小麦在耕作、播种、收获等环节中都便于实行机械化操作,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规模化生产。

二、世界小麦生产概况和发展趋势

(一)世界小麦种植面积与产量>>TOP<<

小麦在世界上分布极广,南至45°S(阿根廷),北至67°N(挪威、芬兰),均有种植。但主要集中在20°~60°N和20°~40°S之间,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栽培面积占世界总栽培面积的90%,非洲由于干旱而小麦面积很少,赤道附近只能种在3657m以上的高度。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占据了粮食种植的重要地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是

指利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法和农业技术手段,最大化地提高小麦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下面,介绍一些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1. 土壤调理

小麦喜欢在富含养分、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因此,在小麦栽培前,应对土壤进行

调理。首先,对土壤进行深翻,使其疏松,有利于通气和排水。其次,施入有机肥,增加

土壤肥力。最后,根据土壤酸碱度,适量添加石灰和其他土壤改良剂,调整土壤pH值。

2. 种子选择和处理

选用高质量、高产量的小麦品种,是小麦高产的前提。同时,在小麦播种前,应对种

子进行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抗病能力。处理方法可以包括浸泡法、热水处理法、种子包

衣法等。

3. 合理的播种时间和密度

小麦的播种时间和密度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一般来说,北方地区小麦的适

宜播种时间为10月底到11月初,南方地区为11月中旬到12月初。同时,根据不同品种

和生长环境,合理控制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300公斤左右,种子行距为25-30厘米,植

株株距为14-16厘米。

4. 施肥技术

小麦的施肥应该结合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需要,采用分期施肥和配施有机肥、矿质肥

等多种肥料的施肥方法。在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施肥也应有所区别,如在孕穗期和拔节

期应增施氮肥,增加籽粒的质量和数量。

5. 病虫害防治

小麦容易受到赤霉病、白粉病、条锈病、蚜虫等病虫害的影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小麦生长期间,应及时进行病虫害调查,科学选择防治措施,如选择抗病虫

小麦品种、精准施药、合理轮作等。

作物栽培学各论-小麦-参考答案

作物栽培学各论-小麦-参考答案

简述我国小麦的种植区划

1.1.简述我国小麦的种植区划

我国小麦种植区划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地理地域、品种特性、栽培环境,小麦种植区域的划分,根据环境、耕作制度、品种、栽培特点等对小麦的生长发育的综合影响进行划分,也是最直接服务于决策的综合区划。我国小麦种植划分为三个主区,十个亚区。小麦子粒的品质,既受品种本身的遗传控制,也受环境因素影响,小麦子粒品质特性是品种基因型和环境条件综合影响的表现。

�春麦区:东北春麦区、北部春麦区、西北春麦区

�冬麦区: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冬麦区、华南冬麦区

�冬春麦兼播区:新疆冬春麦区、青藏冬春麦区

什么是小麦的阶段发育?简述阶段发育与器官形成的关系

2.2.什么是小麦的阶段发育?简述阶段发育与器官形成的关系

小麦自种子萌发之后,必须经过几个阶段的顺序渐进的质变过程,才能开始进行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发育发育过程称为小麦的阶段发育。

小麦的阶段性的质变是器官形成的基础,也就是每一器官的形成必须在一定的发育基础上才能实现。当麦苗尚未通过春化阶段的时候,茎生长锥的分生组织主要分化叶片、茎节、分蘖和次生根等营养器官;小麦穗分化达二棱期,春化阶段结束,进入光照阶段,茎生长锥分化生成雌蕊和雄蕊原基,拔节到开花阶段小麦对光周期的反应性仍然存在。春化阶段是决定叶片、茎节、分蘖和次生根数多少的时期,光照阶段是决定小穗数多少的时期。春化阶段较长的冬性小麦叶片和分蘖数多于春化阶段短的春性小麦。延长春华能增加分蘖数,延长光照阶段有利于增加小穗数和小花数,从而形成大穗。

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研究

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研究

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2T15:15:55.803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9期作者:杨富东

[导读] 随着我国小麦种植地域、种植规模的推广力度加大,

杨富东

东明县大屯镇人民政府

摘? ? 要:随着我国小麦种植地域、种植规模的推广力度加大,小麦在我国已然成为仅次于稻谷的粮食作物。然而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增也为各种病虫害繁殖和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保证小麦生产能够保质保量,亟需推广相应科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总结先进研究成果,并和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从小麦种植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两个方面论述了小麦种植技术要点。

关键词:小麦;种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近年来,国家为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推动了小麦生产中一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小麦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升。但随着小麦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也会带来病虫害频发的困扰。为了达到在保证小麦质量的同时提高产量,必须从小麦种植的源头抓起,针对不同的小麦品种及种植地区特定的土壤、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有针对性的种植栽培技术研发,同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以确保小麦种植的科学高效发展。

1? ?小麦种植栽培技术要点

1.1? ?土地划片轮作

科学轮作是农业上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改善小麦生长条件及增加产量的做法。同一块土地的长时间种植,小麦所需养分在生长过程中被吸收,随着时间推移,耕地的营养物质会被消耗得所剩无几,土壤对于小麦的生长需求已无法满足,这种情况必然会阻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目前常规的科学做法是:以3年为一个轮作周期,进行土地划片轮流种植小麦。这样在小麦的非种植期,是对土壤中特定营养的补充,也是为与小麦吸收土壤营养成分相对的其他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栽培学论文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

小麦的栽培与生产研究

摘要

小麦在世界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种植面积也位于前列。适应性强,在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小麦一生的生育期可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在每一个阶段的田间管理都各有不同,对土壤状况及所需养分,水分,杂草管理需求不同。如今全国各地建立小麦合理动态群体结构,协调产量构成因素及优化促控管理技术等方面,研究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外界条件的关系,并对小麦生产中的控制调节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指导小麦的高产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麦发育阶段栽培技术田间管理

引言

民以食为天,全世界约有2/5的人口把小麦作为主食,因此,认识和了解小麦的生长习性,生产特点,以及如何高效的施用水肥,除去杂草和害虫是很有研究的必要。农作物的栽培与田间管理一直是一个很热门的问题,它不仅技术含量高,同时也是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我国农民基本收入的重要因素。它的发展与否对提高我们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同样重要。在这里我们将会主要介绍小麦的地位和类型,以及我国目前栽培管理技术等的应用。

1.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

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居各种作物之首,全世界约有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小麦籽粒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一般为11%~1中%,高的可达18%~20%;氨基酸种类多,适合人体生理需要;脂肪、维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等对人体健康有益。小麦粉由于含有独特的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水解后可洗出面筋,并能制出烘烤食品(面包、糕点、饼干)、蒸煮食品(馒头、面条、饺子)和各种各样的方便食品。

2.小麦的种类及在我国的分布

(一)小麦的类型

小麦属禾本科(G.amineae),小麦属(Trilirun,),根据小麦体细胞染色体数月,可把小麦分为不同的类型(种和变种).目前,我围种植的小麦主要有6种类型。

(二)小麦栽培分区

小麦适应性强,在我国广泛种植,南起海南岛,北至漠河,西起新疆,东抵渤海诸岛。从平原到高山均有栽培。我国麦田面积每年稳定在2 700万公顷左右。冬、春麦均有种植,其中,冬小麦占4/5以上,春小麦约占l/5。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种植制度等的不同,小麦的分布形成明显的自然区域,可大体分为3个三个大区和10个亚区。3.什么是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生根、长叶、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结实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到产生新的种子叫小麦的一生。

4.小麦一生的生育时期

为了便于栽培管理,生产上根据小麦不同阶段的生育特点,可把小麦一生划分为13个生育时期,即播种、出苗、三叶、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期。

(一)营养生长阶段(前期)

从萌发到幼穗开始分化(分蘖期).,发育特点是生根、长叶和分蘖,表现为单纯的营养器官生长,是决定单位面积穗数的主要时期,包括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

(二)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中期)

从分蘖末期到抽穗期,是根、茎、叶继续生长和结实器官分化形成并进期,是决定穗粒数的主要时期。包括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

(三)生殖生长阶段(后期)

从抽穗到籽粒灌浆成熟,是决定粒重的时期,包括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

5.对环境的要求

(一)水分管理

小麦水分管理从全国来看,北方冬麦区小麦生育期雨量较少,高产小麦必须灌溉,南方麦区雨量较多,而且田湿土黏,常常超过小麦的需要,因而应重视排水工作。主要措施有:

①排水防渍,小麦田形成湿害后,使小麦根系长时期处于缺氧的不利环境,削弱了根系的吸收功能,使地上部严重脱水而引起凋萎死亡。

②合理灌溉小麦一生中应抓好五水:出苗水,分蘖水,拔节水,抽穗水,灌浆水。这是在小麦一生中十分重要的五个时期,如果没有及时按量给水,会造成芘粒和减产。(二)中耕与除草

小麦在北方,麦田中耕是北方麦区返青期的重要作业,可增温、保墒、通气,促进麦苗早发。对于生长过旺的麦苗可进行深中耕;切断部分根系,抑制地上部生长,减少分蘖,壮秆防倒;在南方,苗期是中耕除草的关键时期,中耕可以疏松土壤,减少水分蒸友,提高地温,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有利于根系和分蘖的生长。

中耕可以消灭杂草,减少对养分的消耗。化学除草是麦田除草经济有效的措施,生产上已大面积采用,目前,各地麦田杂草种类和现有除草剂的种类很多,各地可根据当地麦田杂草优势种类和杂草群落。选用相应的除草剂。

(三)小麦的营养需求

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吸收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锰、硼、锌、铁、铜、钼、氯等16种营养元素。这些元素的生理功能既有专一性,又互相联系,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同等重要。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有2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即营养的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在营养的临界期,小麦对某种营养元素的绝对需求数量虽然不多,但这种元素却不能缺少。如果缺少这种营养元素,小麦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即使以后再补充这种营养元素,也难以弥补损失。对于小麦,不同营养元素的临界期出现的时间不

同,氮素的临界期出现在分蘖期和幼穗分化的四分体期,若这2个时期的氮素营养供应不上,就会使分蘖和穗粒数明显减少,造成减产;磷素的临界期出现在三叶期;钾素的临界期出现在拔节期。

小麦是一种需肥量较多的作物。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随着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土壤、气候等不同而有所变化。产量要求越高,吸收养分的总量也越多。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量和比例是不同的。

(四)小麦施肥技术

(1)基础肥料施用

小麦施肥应体现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肥料特点,将有机肥和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施足底肥是促进麦苗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后期不早衰的重要措施。采用“重底早追”的原则,早施分蘖肥,看苗补施拔节肥或粒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早施分蘖肥可以促根增蘖,使分蘖早、生发快,实现苗壮、穗多、穗大,为高产打下基础。

(2)合理施用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具有大量元素(如氮、磷、钾等)无法替代的作用,科学地增施微量元素肥料是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结语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认识和了解小麦的一生,生产特点,在指导合理利用农器具,调节施用水肥的量和施用时间,除去杂草和害虫的作业中很有必要。为以后的农业生产,改善小麦品质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农作物的栽培与田间管理在农学里一直是值得人们探究和思考的问题,它看似很接地气,其实里面包含了气象学和土壤农化很多综合知识,在我看来,所有的农业技术和知识体系,归根结底,是为了最后的产品服务。民以食为天,我们在努力让全世界人都能吃到优质,健康的农产品上还要走很长,不平坦的路,但是,我们仍需有信心,继续努力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