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养殖对虾技术

养殖对虾技术

养殖对虾技术
养殖对虾技术是指将对虾放入特定的养殖池中进行养殖,并通过控制水质、饲料、温度等因素,使对虾生长壮大,达到生产目的的一种技术。

以下是养殖对虾的一些技术:
1.选择适宜的养殖池:养殖池的选择应考虑水源、土质、排水等因素,同时池塘应平坦、避免阴凉和积水。

2.维护优良的水质:水质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保持水中的氧气、酸碱度、温度以及光照等要求恰当,不断净化水体,保证对虾的生长。

3.合理的投喂饲料:对虾一般以小鱼、小虾为食,同时需要适量添加蛋白质、脂肪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均衡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的供应将有助于更快的生长。

4.控制温度:对虾对水温的择偶范(°C)在27~30之间,夏季时养殖池的水温易升高,需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5.加强管理和预防疾病:定期管护池塘、清除杂草和残渣,避免病虫害的繁殖,对于群体发病时需要及时治疗。

6.科学运营及定时收获:监测对虾生长的状况,及时增减饲料,切勿盲目增加养
殖规模。

定时收获、销售,环境维护等工作均需具备操作技能。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1、选址:养殖南美白对虾时,要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的池塘,并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

2、饲喂:养殖期间要提供鱼浆、贝类等饲料,并向池塘泼洒肥料,提高浮游生物的数量。

3、消毒:在池水颜色变深后,要加入沸石粉,调节池水颜色。

南美白对虾怎么养殖
1、养殖场地
南美白对虾可以池塘养殖。

首先选择地势开阔、排灌方便、通风向阳的场地,使用砖石水泥建造面积在四十亩左右,深度在一点五米的池塘,并使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影响南美白对虾的生长。

2、提供饵料
池塘建造完毕后,可以将生长健壮、无病害的南美白对虾苗投放在池塘中,并为其每天提供三到四次饵料,维持对虾的生长,饵料最好选择鱼浆、贝类等食物,或者向池塘中倒入肥料,培养浮游生物供对虾食用。

3、消毒处理
养殖池水的颜色在正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或者黄褐色,如果水池颜色过深,则要及时为南美白对虾更换水分,以免水分变质,影响其生长,如果无法换水,可以向池塘中添加沸石粉、生石灰调节水的颜色。

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对虾养殖技术规范一、对虾养殖技术规范1、虾池选址(1)高位池为了寻求更好的水源进行养虾,开始将目光转移到开敞性海区的沿岸。

外海区的海水交换好,水质清澈,但风浪大,人们只好选择在不受风浪袭击的潮上带沿岸建造虾池,依靠动力提水养殖对虾。

这种虾池的池底高程比海区的最高潮位高,被称为潮上带提水式对虾精养池,俗称高位池。

2.3.1 水源水质好,取水容易在外海区的沿岸建造高位池其目的是为了取得良好的养殖水源,提高对虾养殖的成功率。

所以海水水质是选择场址的第一考虑因素。

应选择水交换量大,海水透明度大、清澈,周围没有工农业污染的海区作为建场的场址,海区底质以礁石或砂砾较好。

开敞性海区风浪大,流沙现象严重,建造供水工程难度大,增加工程投资,所以在考虑海水水质的同时,应尽量选择风浪较小、取水容易的海区沿岸作为建场的场址。

高位池通常建造防渗护坡,对建场的土质没有特别的要求。

2.3.2 交通运输便利对虾养殖场的产品要用运出,许多生产资料要运进。

作为一个生产企业,每年进进出出的运输量很大,便利的交通条件是规模化生产所必需的。

建场的地方最好能选择临近乡镇公路。

2.3.3 电力供应保证、方便高位池养虾属于高密度精养方式。

水泵、增氧机的运转,场区的夜间照明及生活区的室内照明,每天都离不开电,且用电负载较大,特别在对虾养殖的中后期全天24小时不能停电。

所以,选择场址时必须考虑电力供应的问题。

最好由国家电网供电,使用管理方便,且成本低。

海南省是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地区,为确保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养殖场应自备两台功率与全场用电负荷相匹配的发电机组,以便在电网停电时能保证养殖场的正常供电,一台运转发电,一台备用。

2.3.4 淡水水源充足:由于高位池建在开敞性海区的沿岸,海水盐度通常在25以上,若养殖场附近有较充足的淡水资源,在对虾养殖中后期可加入淡水调节池水盐度,更有利于对虾的生长发育。

(2)低位池2.1.1 地形、地貌和土质海区的地形、地貌关系到虾场的建筑形式、投资规模和经济效益等问题。

对虾养殖方法与技术

对虾养殖方法与技术

对虾养殖方法与技术概述对虾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品,其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对虾养殖是一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但成功养殖对虾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与技术。

养殖环境准备水源与水质选择清洁、无污染的水源对对虾养殖至关重要。

水源的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则可提供养分给对虾,但过高的营养物质含量可能导致水质恶化。

水源的酸碱度、温度、溶解氧等参数也需要符合对虾良好生存的要求。

池塘建设对虾养殖一般选择堤坝池塘或网箱养殖方式。

堤坝池塘需要控制好池塘的底泥厚度,避免底泥内的有害物质对对虾的危害。

同时,在池塘中设置好通风与污水处理设施可以有效减少水质污染。

养殖设备合理的养殖设备是对虾养殖的一项重要保障,包括通风设备、饲料投喂设备、水质监测设备等。

这些设备能够提高养殖效率,减少人力劳动,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对虾品种选择选择合适的品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对虾的生长速度、耐病抗逆性以及市场需求等都是选择品种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同时,选择的对虾品种要符合当地水温、盐度等环境条件。

养殖管理与疾病防治正确的养殖管理与有效的疾病防治措施可以提高对虾的养殖效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养殖管理措施和疾病防治方法:1. 合理投喂:根据对虾生长阶段和水质条件,科学合理地进行饲料投喂,避免过度投喂或不足。

2. 定期换水:定期更换部分水体可以减少有毒物质积累,改善水质。

3.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对虾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预防疫苗的使用也是一种有效的疾病防治方法。

饲料与喂养对虾的饲料是影响对虾生长和健康的关键。

一般对虾适应性强,可供选择的饲料种类较多,包括粉料饲料、颗粒饲料等。

养殖者应根据对虾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选择适当的饲料。

此外,需注意饲料的存放和保质期,避免使用变质的饲料。

可持续养殖可持续养殖是对虾养殖的发展方向之一,它强调在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以下是一些可持续养殖的方法和技术:1. 循环养殖系统:利用循环水系统,重复利用水体,减少养殖排放的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对虾的养殖

中国对虾的养殖

• 雄虾的精巢在幼小时透明,位于心脏与肝胰腺之 间,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许多弯曲的盲管组 成.发生区(germinative area)位于盲管内层,精 原细胞圆或椭圆状,直径约10~12μpm,核圆,核 径9μm,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有丝分裂时,纺锤体
占细胞的大部分区域。初级精母细胞近圆形,直 径约8μm,核圆,核径6μm,有很浓的染色质。次 级精母细胞排列松散,近圆形,直径5~6μm,核 圆,直径3~4μm,染色质浓。精细胞近圆形,直 径约4μm,核圆,核径约2.5μm,其内充满染色质。
• 3.对虾的栖息方式与底质 对虾是多种肉食性 动物的禽饵,它既无攻击敌害的本,又无像贝 类那样的坚硬贝壳,其防御敌害的本领是一逃、 二藏。活动中的对虾遇到敌害时会以连续的弹 跳,避开敌害,休息时,特别是在白天它多潜 入泥砂中,只有服和触须留于泥砂外,使敌害 不易发现。潜居的另一个生物学意义是休息和 减少能量的消耗。除自身的生理因累外,对虾 的潜居还觉环境条件的制约,池底污染、水温 过高、溶氧过低对虾多 潜居;水温低、强光
• 初期腹部第一节处卵巢宽度约占体宽的2/ 5,中期占3/5,末期占4/5。卵径初期从 75μm逐渐增大至l00μpm,中期可达175μm, 末期达240μm左右。大生长末期即近成熟期, 卵子皮层内开始出现为数不多的椭圆形周
边体,滤泡细胞扁平状。与此同时,卵巢
内还出现一批初期卵母细胞。卵巢呈灰绿 色或深绿色。
• Ⅲ期(小生长期):约在10~11月,卵原细胞 发育初级卵母细胞,细胞核逐渐增大,细胞质 增加,胞径由45μm发育到75μm。解剖观察可 见乳白色条状卵巢,性腺指数0.1%~0.6%, 此期正是对虾交配期。
• Ⅳ期(大生长期):大生长期是指卵母细胞卵 黄积累期。由于本期发育期较长,且与亲虾培 育密切相关,故将本期人为地划分为三个亚期, 即大生长初期、中后期和末期。由于卵黄物质 的积累,卵母细胞逐渐增大。卵巢体积增大, 绿色逐渐增浓。

db21∕t 2405-XXXX 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价技术规范.doc

db21∕t 2405-XXXX 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价技术规范.doc

2015 - 01 - 22 发布
2015 - 03 - 22 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婧、王彬、李玉龙、王文波。 本标准附录A—D为资料性附录。
5.4 调查方法
5.4.1 第一次跟踪调查
放流后跟踪调查。调查范围为1 m等深线内水域。应在放流点附近选取调查站位,每个放流点附近 设置2-3个调查站位。采用手推网(网口3.5 m×1.5 m,网目0.5 cm)的方式,平行海岸推100 m。
5.4.2 第二次跟踪调查
调查混合虾群(放流虾群和野生虾群)的数量情况,区分增殖放流群体和野生群体。调查范围为5 m 等深线内水域。调查站位应覆盖1 m等深线内水域、1 m-3 m等深线内水域和3 m-5 m等深线内水域。1 m 以内水深采用手推网(网口3.5 m×1.5 m,网目0.5 cm)的方式,平行海岸推100 m。1 m以上水深采用扒 拉网(25 m×13 m/8 m ),每站拖0.5 h,拖速2 nm/h~2.5 nm/h。
2
5 放流后跟踪调查
DB21/T 2405—2015
5.1 调查内容
中国对虾放流后的数量变动、生长状况、分布及移动规律,开捕前资源量状况等。
5.2 调查时间及频率
分别在放流后7 d-10 d、7月中上旬、8月中上旬、8月中下旬进行四次。
5.3 站位布设
根据中国对虾的分布特点及实际水深设置调查站位。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763.2 海洋调查规范 第 2 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GB/T 12763.6 海洋调查规范 第 6 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GB/T 12763.8 海洋调查规范 第 8 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对虾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对虾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对虾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摘要:对虾是一种受欢迎的水产养殖品种,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大。

本文主要介绍对虾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包括选址、水质控制、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

通过科学规划和正确管理,可以提高对虾的生长效益,确保养殖稳定和收益。

正文:1. 选址与池塘准备对虾养殖的选址要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的地方,最好有适合放养的水源。

同时,需要进行池塘准备工作,清除积水、杂草和底泥,清理沟渠,并修建合适大小的池塘。

2. 水质控制对虾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水体清洁,并控制合适的水质参数。

常用的水质指标有溶解氧、PH值、温度和氨氮含量等。

保持适宜的水质有助于对虾的生长和健康。

3.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是对虾养殖的关键。

对虾以浮游生物和有机废物为食,因此需要提供适宜的饵料。

常用的饵料有鱼粉、虾粉、豆粉等。

要根据对虾的生长阶段和数量,合理控制饵料的投喂量和频率。

4. 生长环境管理对虾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保持水体温度在25-30摄氏度,不低于20摄氏度,有助于对虾的生长和免疫力提高。

此外,要注意池塘的通风和水质的循环,避免污水积聚和病原体滋生。

5. 疾病防治对虾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因此需要加强疾病防治工作。

定期检查对虾群体的健康状况,密切观察对虾的行为和体色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要定期清理池塘和消毒养殖设备,预防病害的传播。

6. 收获与销售对虾的收获时间多在7-10个月,根据对虾的大小和需求,采用合适的捕捞工具进行收获。

收获后能够通过直销、批发等方式销售,充分利用市场需求带来的商机。

总结:对虾养殖需要注意选址、水质控制、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

科学规划和正确管理有助于提高对虾的生长效益,确保养殖稳定和收益。

然而,对虾养殖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技术研发和经验积累,以满足市场对优质对虾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虾养殖养殖技术

对虾养殖养殖技术

对虾养殖养殖技术对虾营养价值丰富,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食物,作为一种经济价值十分高的水产品,很多养殖户都想养殖,对虾一般都是成对出售的,我国对虾的养殖一般在湛江一带,那么对虾如何养殖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对虾养殖技术和方法。

1、池塘要求(1)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例,池塘的深度必须在1.8m左右。

(2)池塘一定要配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周边也要有充足的水资源,而且养殖水中的营养成分必须要满足南美白对虾对营养的需求。

(3)在池塘中还要增设固定功率的增氧设备,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往池塘中进行供氧,保证池塘中有充足的溶氧量。

2、大棚构架(1)大棚构架主要以“人”字行为主,这样既能降低搭建难度,又可以节省搭建材料。

(2)可以使用竹木框架的结构搭建大棚,这样方便进行拆卸,而且竹木框架也可以进行循环利用。

(3)覆盖的薄膜厚度以0.6-0.8mm为宜,而且要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薄膜的颜色尽量选择白色。

3、灭菌(1)在放养虾苗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可在正式放养虾苗前25天左右往池塘中加入生石灰进行消毒。

(2)用生石灰消毒后,一定要提前1周往池塘中加入适宜浓度的漂白粉,同时还可以加入适量的肥水肥料,比如鸡粪。

4、虾苗管理(1)选择虾苗①由于在养殖大棚南美白对虾时,池塘里面的水一般都是淡水,所以一定要选择经过淡化的对虾品种。

②而且还需要根据大棚池塘的养殖条件,选择可以适应大棚池塘环境的对虾种类,尽量选择市场上销量较多的虾苗。

(2)进行无毒检测选好虾苗后一定要进行无毒检测,这样可以保证虾苗的各项指标都能达到规定要求,避免虾苗之间传染病毒。

(3)放养①在放养前,一定要先将装有虾苗的袋子放在池塘里面15分钟左右,这样可以使袋里面的虾苗适应池塘水温和基本环境。

②等其适应后,再拆袋分批投放到池塘里面,这样可以降低虾苗的应激反应,避免对虾因为不适应环境而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

③放养虾苗的数量一定要与池塘面积大小匹配,一般可在池塘里面放置固定的网格,然后在每个网格里面放养固定数量的虾苗,避免虾苗乱游动。

对虾养殖方法

对虾养殖方法

对虾养殖方法概述对虾(学名:Penaeus vannamei)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水产动物,也被称为白对虾或太平洋白对虾。

它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肉质鲜美等优点,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进行养殖。

本文将介绍对虾养殖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点。

养殖环境对虾适应性强,可以在不同的水体环境中生长。

但为了获得更好的养殖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水质对虾喜欢温暖、碱性和清澈的水质环境。

水温应保持在25-30摄氏度之间,PH值在7.5-8.5之间。

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也非常重要,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水池选择合适大小和深度的水池是成功养殖对虾的关键。

水池应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和通风设施,以确保水质清洁且富含氧气。

养殖密度对虾养殖密度的合理安排是保证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每亩水池可养殖5000-10000只对虾。

过高的密度会导致竞争激烈,影响对虾的生长和健康。

种苗选育种苗选育是对虾养殖中的关键环节,种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期养殖效果。

以下是种苗选育的几个要点:选择优良品种对虾有多个品种,如太平洋白对虾、印度白对虾等。

选择适应当地环境并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

优质亲本选用健康、生长快、体形饱满的对虾作为亲本,以确保后代遗传优良基因。

种苗繁育采用人工孵化或自然孵化两种方式进行种苗繁育。

人工孵化需要控制水温、盐度和光照等条件,提供适宜的饵料供给。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促进对虾生长发育,提高养殖效益。

以下是几个饲料管理的要点:饵料种类对虾的饵料种类多样,包括粉状饵料、颗粒饵料和浮游生物等。

根据对虾的生长阶段和饲养密度选择适宜的饵料。

饵料投喂定时定量地投喂饵料,避免过量或不足。

通常情况下,每天投喂2-3次,每次投喂量应根据对虾的摄食能力和生长状态进行调整。

饵料质量选择优质的饵料供应商,确保饵料的营养成分丰富、易消化吸收,并符合相关标准。

病害防治病害是对虾养殖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合理的病害防治措施可以减少损失并提高养殖效益。

对虾养殖方法

对虾养殖方法

对虾养殖方法一、引言对虾是一种重要的养殖水产品,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对虾养殖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对于获得高产、高质的对虾产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对虾养殖方法,希望能为广大养殖者提供一些参考。

二、对虾养殖方法1. 池塘养殖法池塘养殖法是对虾养殖的一种传统方法,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需要建设相应大小的池塘,养殖环境相对封闭,较易控制,适合初次养殖者。

养殖者需要根据对虾的生长习性和需求,提供适宜的水质、养殖密度、饲料和管理等。

此外,养殖者还需要定期检查水质,及时清理池塘底泥,保持水质清洁,提高对虾的生长环境。

2. 海水养殖法海水养殖法适用于对虾养殖的特定区域,如近海地区或者海湾。

此方法需要在海域建设对虾养殖区,选择合适的海域,保证水质清洁和充足的潮汐。

对虾在海水中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提供适宜的饵料和保持水质稳定。

养殖者需要根据海水温度和潮汐等因素,合理安排养殖时间和投喂量,确保对虾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3. 潮间带养殖法潮间带养殖法是一种利用潮汐变化的养殖方法,常见于沿海地区。

该方法需要在潮汐变化较大的地区建设对虾养殖区,充分利用潮汐带的自然条件。

养殖者需要选择合适的养殖区域,确保水质清洁和充足的氧气供应。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者需要根据潮汐变化,合理安排对虾的投喂和管理,确保对虾的正常生长和养殖效果。

4. 水族箱养殖法水族箱养殖法是一种适用于小规模对虾养殖的方法,常见于家庭或者实验室中。

该方法需要准备合适大小的水族箱,提供适宜的水质和饲料。

养殖者需要定期检查水质,调整水温和饲料,保证对虾的生长和健康。

此外,养殖者还需要注意水族箱的清洁和维护,防止疾病和感染的发生。

三、总结对虾养殖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对于对虾的生长和养殖效果至关重要。

不同的养殖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养殖区域和养殖规模。

养殖者在选择养殖方法时,需要考虑到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合理安排养殖时间、投喂量和管理措施。

同时,养殖者还需要关注对虾的生长环境和水质状况,定期检查和清洁养殖设施,防止疾病和感染的发生。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方法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方法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方法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主要涉及栖息环境、淡水、空气、肥料和覆盖
网等几个环节。

1.栖息环境:首先要求养殖设施卫生、无污染、抗水面积适度,
水质符合淡水对虾生存和生长水平。

2.淡水:结构浅、流速较低、温度适宜,一般为15℃~25℃,自
然条件下可以改善流域温度,确保水质稳定和适宜对虾养殖。

3.空气:为了保证淡水对虾的生长发育,室内的空气湿度可以在60%-90%之间,而相应的通风设备可以确保对虾饲养所有适应的空间温
度和空气质量.
4.肥料:淡水对虾的营养要求很高,因此添加适量的营养饲料是
非常重要的,其饲料中含有合理的比例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这也要包括各种维生素和能量。

5.覆盖网:针对不同虾类覆盖材料的厚度、密度等都有规定,覆
盖网不仅可以遮挡预防光照,还可以防止鸟类的捕食和污染物的侵入。

同时覆盖网还能够阻挡不需要的蚊蝇及其他昆虫以及可能存在的病菌。

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一、对虾养殖技术规范1、虾池选址(1)高位池为了寻求更好的水源进行养虾,开始将目光转移到开敞性海区的沿岸。

外海区的海水交换好,水质清澈,但风浪大,人们只好选择在不受风浪袭击的潮上带沿岸建造虾池,依靠动力提水养殖对虾。

这种虾池的池底高程比海区的最高潮位高,被称为潮上带提水式对虾精养池,俗称高位池。

2.3.1 水源水质好,取水容易在外海区的沿岸建造高位池其目的是为了取得良好的养殖水源,提高对虾养殖的成功率。

所以海水水质是选择场址的第一考虑因素。

应选择水交换量大,海水透明度大、清澈,周围没有工农业污染的海区作为建场的场址,海区底质以礁石或砂砾较好。

开敞性海区风浪大,流沙现象严重,建造供水工程难度大,增加工程投资,所以在考虑海水水质的同时,应尽量选择风浪较小、取水容易的海区沿岸作为建场的场址。

高位池通常建造防渗护坡,对建场的土质没有特别的要求。

2.3.2 交通运输便利对虾养殖场的产品要用运出,许多生产资料要运进。

作为一个生产企业,每年进进出出的运输量很大,便利的交通条件是规模化生产所必需的。

建场的地方最好能选择临近乡镇公路。

2.3.3 电力供应保证、方便高位池养虾属于高密度精养方式。

水泵、增氧机的运转,场区的夜间照明及生活区的室内照明,每天都离不开电,且用电负载较大,特别在对虾养殖的中后期全天24小时不能停电。

所以,选择场址时必须考虑电力供应的问题。

最好由国家电网供电,使用管理方便,且成本低。

海南省是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地区,为确保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养殖场应自备两台功率与全场用电负荷相匹配的发电机组,以便在电网停电时能保证养殖场的正常供电,一台运转发电,一台备用。

2.3.4 淡水水源充足:由于高位池建在开敞性海区的沿岸,海水盐度通常在25以上,若养殖场附近有较充足的淡水资源,在对虾养殖中后期可加入淡水调节池水盐度,更有利于对虾的生长发育。

(2)低位池2.1.1 地形、地貌和土质海区的地形、地貌关系到虾场的建筑形式、投资规模和经济效益等问题。

对虾养殖温度和盐度

对虾养殖温度和盐度

对虾养殖温度和盐度
一、对虾养殖温度要求
对虾多属于热带、亚热带种类,一般不耐低温,在高温38-39°C 左右会发生死亡。

1、中国对虾:可耐5-6°C的低温。

在13°C以上的水温下可产卵,适温为16-18°C;胚胎发育适温为18-20°C,过低发育迟缓,过高则畸形较多;幼体发育温度范围约为20-26°C,幼虾及成虾的生长适温约为25-30°C。

2、斑节对虾:在低温12-14°C左右即发生死亡,最适温度为25-30°C。

3、南美白对虾:适宜水温为16-35°C,最适生长温度25-32°C。

水温低于15°C,南美白对虾减少或停止摄食;9°C以下出现侧卧或死亡;35°C以上的高温,摄食与生长会受到较大影响。

二、对虾养殖盐度要求
对虾多属于广盐性虾类,可适应较广的盐度范围,不能在纯淡水中生存。

仔虾与幼虾往往比成虾可耐受更低的盐度。

1、中国对虾:可在盐度为1的半咸水中和盐度40左右的海水中生存和生长。

2、斑节对虾:可在盐度为0.5以下的水域中存活,最适宜的盐度为12‰,而虾苗早期的培育盐度在30‰左右。

3、南美白对虾:在盐度为5‰-40‰的水体中均能正常生长,而最适盐度为15‰-20‰。

在逐渐淡化的情况下,南美白对虾可在盐度为2‰的淡水中生长,但品质会稍微下降,且长途运输的成活率相对较低。

对虾养殖技术

对虾养殖技术

对虾养殖技术对虾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高档水产品。

对虾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了水产养殖业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对虾养殖的基本知识、养殖场的选址、养殖池的建设、对虾的养殖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对虾养殖的基本知识对虾,又称白对虾,是一种原产于太平洋、印度洋的海洋生物,目前已经被广泛引种到全球各地。

对虾是一种高档水产养殖品种,主要用于食品加工、饲料制造等行业。

对虾养殖的收益非常可观,但是养殖难度也比较大,需要充分掌握其基本知识才能进行有效的养殖。

对虾的特点:1. 对虾是一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高档水产品,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2. 对虾生长快,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广,能够适应不同的养殖环境。

3. 对虾需要充足的水质和养分,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保持水质清澈、透明。

4. 对虾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但也容易感染一些疾病,需要进行科学的养殖管理。

二、养殖场的选址对虾养殖的选址非常重要,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会对对虾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不同的影响。

以下是对虾养殖场选址的一些基本要求:1. 土地要求:对虾养殖场的土地应当具有平坦、开阔、无积水、无泥坑等特点,土壤要求肥沃、排水良好。

2. 水源要求:对虾养殖场的水源应当来自于自然水源,如河流、湖泊、水库等,水质清澈、透明、无毒素、无污染。

3. 气候要求:对虾养殖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一般适宜温度为20℃~30℃,适宜光照时间为8小时~12小时。

4. 交通要求:对虾养殖场应当位于交通便利、物流发达的地区,方便对虾的采摘、运输和销售。

三、养殖池的建设对虾养殖池是对虾养殖的重要设施,其大小、深度、水质等因素都会对对虾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影响。

以下是对虾养殖池建设的一些基本要求:1. 池塘大小:对虾养殖池的大小应当根据养殖规模进行选择,一般每亩养殖面积可以养殖3000~5000只对虾。

2. 池塘深度:对虾养殖池的深度应当在1.5米~2米之间,以便对虾生长和繁殖。

水产对虾养殖技术

水产对虾养殖技术

水产对虾养殖技术
虾类是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对虾养殖是一项有着广阔发展
前景的产业。

以下是有关对虾养殖的技术介绍:
1. 水质控制:对虾对水质要求较高,适宜的水质条件可以促进
对虾健康生长。

要控制水质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含量、硫化氢
含量等指标,保持水体清洁和良好的通气。

2. 池塘环境:对虾养殖一般选择自然环境优美的低海拔农田或
丘陵地基地,避免选在易潮湿的场地。

同时要进行场地的防护,避免
入侵动物等的干扰。

3. 种苗选取:优良的种苗是保证养殖成功的关键,选择健康、
活跃、规格齐整的种苗,不使用病死虾种,配合适当的饲料进行投喂。

4. 饲料管理:对虾是肉食性动物,饵料可以选择活性鱼、虾、蟹、贝类等鲜活饵料,或提供专门的配合饲料,定量、定时、定点投
喂饲料。

5. 疾病防治:对虾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遭受虫害和疫病的影响,
定期进行疾病防治和药浴,加强虾体抵抗力,避免疾病传播。

以上是对虾养殖技术的基本介绍,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引导,提
高虾体质量和产出量,使生产效果更加理想。

东方对虾淡水养殖方法

东方对虾淡水养殖方法

东方对虾淡水养殖方法介绍东方对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属于淡水对虾类,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海鲜,深受消费者喜爱。

东方对虾的养殖周期短、繁殖力强、抗病能力较高,非常适合淡水养殖。

下面将介绍东方对虾淡水养殖的方法。

水质条件东方对虾需要适宜的水质条件来生长和繁殖。

水质的温度适宜范围为20-25摄氏度,PH值在6-8之间,水质深度要求至少在1米以上。

水质中的溶解氧含量应该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氨氮不超过0.2毫克/升,亚硝酸盐不超过0.1毫克/升。

建设池塘养殖东方对虾需要准备适宜的水池或塘口。

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

根据需要养殖的数量和规模,可以自建养殖塘或利用池塘改造。

池塘的尺寸一般为长50-100米,宽5-15米,深0.8-1.5米。

池底需要选择适宜的土质,底部需要有一定的坡度,方便水的流通和排泄。

种苗选购和投放选择健康活跃的种苗是成功养殖的基础。

选购种苗时,应该选择体形饱满、无明显疾病和损伤的虾苗。

种苗的大小一般在2-3厘米之间。

将种苗在运输前用淡水清洗一遍,然后放入塘口中。

为了确保种苗的生存率,可以在投放种苗前,将一些细碎的河石放入塘口中,提供虾苗足够的藏身和遮蔽场所。

饲料投喂东方对虾是杂食性动物,可以吃植物食物、动物饲料和底栖生物等。

为了保证虾苗的生长和健康,需要提供均衡的饲料。

可以使用鱼粉、鱼鳞、米糠等作为基础饲料,添加适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

根据虾的生长阶段和养殖密度的不同,合理投喂适量的饲料。

疾病防控东方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感染多种病毒和寄生虫。

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体。

- 加强饲料管理,投喂新鲜饲料,并控制好饲料的投喂量。

- 定期检查虾体,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 使用适量的消毒剂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

收获和销售东方对虾的养殖周期一般在4-6个月左右。

当对虾的体重达到30-40克时,就可以进行收获。

中国对虾的育苗

中国对虾的育苗

中国对虾的育苗亲虾的选择与培育技术亲虾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直接采捕于自然海区产卵场;二是用人工养殖的成虾进行越冬培养。

1、 育苗中亲虾数量的确定育苗中所需要的亲虾数量,根据每尾亲虾个体大小、卵巢饱满程度、运输和暂养过程中的存活率、当年计划生产虾苗总数以及育苗技术水平等因素来确定的。

2、 选用亲虾的质量标准无论是捕捞自然海区的亲虾还是人工越冬的亲虾,凡是有挑选余地的都应该对亲虾进行筛选。

3.亲虾的培育方法越冬用亲虾,如人工培育,必须设立专用的亲虾培育池。

亲虾培育池的深度、换水条件应优于一般生产池。

池底要硬,放水时要易于排干,便于捕捞活虾。

放养密度比一般生产池要稀疏,进行低密度精养。

每亩放苗量控制在5,000—6,000尾,选择体长1厘米以上的优质苗种,投喂优质饵料,加强饲养管理,使雌虾体长达到15厘米以上,雄虾体长不小于12厘米。

3. 1、亲虾越冬入池前的准备工作亲是进入室内培育池前,首先检查越冬池、预热池、贮水池 水、排水、充气、供暖、供电等设备运转情况,越冬池及预热 池等要进行清洗,并用20ppm 的高锰酸钾溶液或500-1,000ppm 的漂白粉液消毒。

然后用沉淀、过滤后的海水冲洗,或用淡水冲洗干净,放水至1米,等待放虾。

3. 2、亲虾入池经挑选的亲虾入池后,池内加20-25ppm 的福尔马林,连续充气,每日换水1/5,5-7天后福尔马林基本去除,可进入正常越冬管理。

根据亲虾个体大小和管理水平掌握亲虾放养密度,一般为10-15尾/㎡。

密度较大时,易感染疾病,管理困难,影响成活率。

刚入池的亲虾,有时因环境变化、运输损伤等原因,短时期有较大数量死亡,因此放虾时可适当增加一些数量(以不噎20尾/㎡为宜),待死亡率稳定后,再作适当调整,正式纳内越冬期的管理。

3. 3、水温调控亲虾进入越冬培育池后,可随自然水温下降,低于8℃以后,需要加温,使越冬期的温度保持在8-9℃。

项目 选择标准 体表 体色 灵活性卵巢发育 个体大、体表光鲜,甲壳晶莹透明;附肢齐全,无机械损伤、无病 体色正常;腮体正常,无溃烂,不变黑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不易捕捉手握时有很强的挣扎感那精囊饱满突出,外观乳白色;卵巢宽大饱满,纵贯整个身体背面外观卵巢边缘轮廓清楚,成熟度好,色泽为暗绿色或褐绿色越冬期水温必须保持稳定,切忌突变,换水前后1小时内温差不超过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