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汽车外部造型设计-1

合集下载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电子版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电子版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电子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汽车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和设计要求。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汽车的造型特点,掌握汽车外观和内饰设计的基本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汽车设计中的环保、节能和安全因素,提高对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进行汽车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绘制汽车效果图和制作汽车模型的技能。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分组讨论、设计实践等方式,提高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设计创意,能够独立完成具有一定创意的汽车设计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汽车设计的兴趣,培养对汽车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2. 培养学生关注环保、节能、安全等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关注汽车设计与人文、科技、环境等方面的关系,提升综合素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以实践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汽车有浓厚兴趣,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操作,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深入学习汽车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汽车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汽车发展史、汽车设计流程、汽车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汽车概述,第二节 汽车设计流程及原理2. 汽车外观与内饰设计:介绍汽车造型设计、色彩搭配、内饰布局及材料选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汽车外观与内饰设计,第一节 汽车造型设计;第二节 汽车内饰设计3. 汽车设计软件应用:学习CAD、SketchUp等软件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汽车设计软件应用,第一节 CAD软件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第二节 SketchUp软件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4. 环保、节能与安全:分析汽车设计中环保、节能和安全因素,探讨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汽 车 车身设计第四章 汽车车身的结构分析与设计

汽 车 车身设计第四章 汽车车身的结构分析与设计

2.整体承载式车身
图4-13 лEA3—677型整体承载式大客车车身及其底座结构
2.整体承载式车身
图4-14 轿车承载式车身上部 1—前围板 2—前轮挡泥板 3—前围内侧板 4—外围内侧板 5—前立柱 6—
门下边梁 7—中立柱 8—后翼子板 9—中立柱内板 10—后围下板 11—车门上框加强板 12—顶盖
(一)非承载式车身
图4-4 轿车车架 a) 周边式车架 b) X形车架 c)梯形车架
(一)非承载式车身
图4-5 丰田皇冠轿车的车架和车身结构 1—车身 2—车架
图4-6 货车驾驶室与车架结构
图4-7 车架的结构类型 a) 中型货车车架 b) 大型货车车架 c、d) 轻型货车车架
(二)半承载式车身
1.基础承载式车身
图4-11 承载式大客车车身类型 a) 基础承载式 b) 整体承载式
1.基础承载式车身
图4-12 瑞典Scania K112型大客车车身和车架 a) Scania K112型大客车车身 b) Scania K112型大客车车身底架
c) Scania K112型大客车车架 1—前段副车架 2—中段格框结构 3—后段副车架
2.整体承载式车身
图4-16 Volkswagen K70型轿车承载式车身
二、车身结构件的结构分析与设计
1)不能破坏造型设计,外露骨架要与外形曲线相吻合。 2)骨架的里板应考虑内护板的紧固。 3)用最佳的截面形状获得最大的截面系数。 4)要满足相邻部件的性能要求,如要适应门锁、铰链、限位器等 的安装和性能要求等。
框上横梁 19—顶盖纵梁 20—上边梁 21—侧窗上梁 22—顶盖横梁 23—侧围搁梁
一、车身承载类型的分析
(一)非承载式车身 (二)半承载式车身 (三)承载式车身 1.基础承载式车身 2.整体承载式车身

汽车造型设计

汽车造型设计

汽车造型设计汽车作为一种商品,起首向人们展现的确实是它的外型,外型是否讨人爱好直截了当关系到这款车子甚至制造商的命运。

在全球各大年夜汽车企业中,汽车造型工作差不多上由公司的最高层直截了当引导。

因此除了汽车公司本身的设计部队,还有一些自力的、专业的汽车设计公司,全球最大年夜的设计公司美国MSX公司, 比如以有用型量产车有名的意大年夜利设计公司ITALDESIGN,以宝贵跑车为重要营业的设计公司Pininfarina,和以风格见长的Bertone设计公司,还有在改装车、原型车方面各具特点的IDEA、Zagato、Ghia和Stola等设计公司。

此外,还有以小我名义进行设计的汽车设计师,如Marcello Gandini、Peter Stevens和Ian Collum等。

中国第一家汽车设计公司于1999年由同济大年夜学汽车系的雷雨成等几名传授创建. 目标确实是象国外的设计公司一样为中国人开创中国人本身的汽车,给中国人争一口气。

一、汽车造型设计概念汽车造型设计是依照汽车整体设计的多方面要求来塑造最幻想的车身外形。

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外部和车厢内部造型设计的总和。

它不是对汽车的简单装潢,而是应用艺术的手段科学地表示汽车的功能、材料、工艺和构造特点。

汽车造型的目标是以其的美去吸引和打动不雅者,使其产生拥有这种车的欲望。

汽车造型设计因此是车身设计的最初步调,是整车设计最初时期的一项综合构思,但倒是决定产品命运的关键。

汽车的造型已成为汽车产品竞争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二、汽车造型设计师应当操纵的技能汽车造型重要涉及科学和艺术两大年夜方面。

设计师须要明白得车身构造、制造工艺要求、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学、工程材料学、机械制图学、声学和光学常识。

同时,设计师更须要有高雅的艺术咀嚼和丰富的艺术常识,如造型的视觉规律道理、绘画、雕塑、图案学、色彩学等等。

别的,汽车作为一种商品,设计师还要推敲成本和顾客的心理需求。

设计师在精晓这些常识的差不多上,赓续推陈出新(这是最重要的),创作更富魅力的汽车形体。

汽车设计 车身外部造型设计

汽车设计 车身外部造型设计

车身外部造型设计20世纪90年代初,轿车车身外部造型设计的主流主要是柔性与刚性的特点相呼应,构成棱角分明的外形。

车身采用淡雅的色彩,与灰暗的塑料饰件、茶色玻璃形成鲜明的对比,造型显得朴实含蓄、线条明晰优美。

这种外形与现代发展起来的车身制造工艺很适应,也就是说,易于零件分块,易于冲压和分总成拼焊等等。

因此,这种造型风格曾经持续若干年。

由于空气动力学是影响车身造型的最重要因素,根据节约能源、减小风阻系数和提高空气动力性能等原理而推出的楔形造型,后来也一度十分盛行,亦即:长头短尾,车头前端低矮,线条前低后高,尾部保持丰满并向上翘起的造型风格。

近年来,因为棱角分明的外形很难大幅度地降低风阻系数,故汽车外部造型逐步突破棱角分明而趋向圆滑,尤其重视完美的局部造型以及加装各种导流板。

事实上,这种圆滑、飘逸型的造型风格已博得广大消费者的理解和喜爱,并成为今天的车身造型主流。

当然,某些高级轿车依然保持较稳重的造型风格,如维持传统式样的散热器面罩,但为了进一步降低空气阻力,其外部造型也逐渐趋向圆滑、明快。

比如,过去高级轿车的车身采用那种暗淡的色彩去衬托闪闪发亮的华美镀铬装饰条,而今天则采用鲜明淡雅的色彩去衬托棱线清晰、颜色灰暗、造型含蓄的塑料饰件。

随着空气动力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许多欧美、日本厂商已将其新车型的风阻系数降低到0.30以下,甚至降低到0.25左右,因此,不难预计,下一代的车身造型将会更加光顺、圆滑、动感。

今天的车身外部造型设计,在国外专业人员中被称作“流线形设计”。

按照造型师们的新理念,汽车外形的连续完整性不应再依靠挺拔的棱角去表现,而是要由各种曲面光滑的连接以及微妙的光学效果与视觉效果显示出来。

根据这种理念设计出来的车型,其显著的优点就是可获得0.20甚至更低的风阻系数。

众所周知:普通汽车在换档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和燃料大部分都消耗在克服空气阻力上(约占汽车总阻力65%),而具有”连续流动”曲面光滑的外部造型的轿车就可采用功率较小的发动机而达到较高的行驶速度,从而节约燃油消耗。

汽车侧面

汽车侧面

汽车侧面汽车侧面是我们对汽车外观的一个重要观察点。

通过汽车的侧面,我们可以看到车身造型、车窗设计以及车轮轮廓等细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汽车侧面的魅力和设计理念。

首先,汽车侧面设计是汽车外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辆汽车的侧面线条流畅和谐,能够营造出动感和运动性。

而独特的车身造型和设计元素则成为了一些汽车品牌的标志性特征。

例如,宝马的“豪华跑车”设计语言,侧面低矮且线条流畅,展现出极富活力的形象。

而大众高尔夫则以简洁的侧面造型和匀称的比例给人一种稳重、实用的感觉。

其次,车窗设计也是侧面造型的一部分,对于整体外观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窗户的规划和大小,不仅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视野,还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整体空气动力学性能。

一些汽车品牌注重营造大面积的车窗视野,提升驾驶乘坐的舒适感和可见度。

而一些运动型轿车则更倾向于小巧的车窗设计,减少车身的视觉负担,提升整体的运动性能。

此外,车轮轮廓也是车辆侧面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

车轮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备携带车辆并传递动力的功能,而且也被赋予了一定的审美价值。

一些运动型汽车注重大口径的轮毂和低扁平比的轮胎,凸显出动感和稳重的外观。

而用于越野车型的车轮则更倾向于采用高轮拱设计,以确保更好的通行性和越野性能。

此外,车身的侧面也承载着汽车的安全性能和舒适性能的要求。

通过汽车侧面结构的设计,可以提高车身的刚性,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侧面设计也关系到车内乘坐空间的舒适性,科学合理的车身造型和车轮布局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乘坐空间和头部空间。

综上所述,汽车侧面设计在整个汽车外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合理的造型、窗户设计和车轮轮廓规划,可以营造出不同汽车品牌和车型的独特风格和形象。

而与此同时,车身的侧面设计也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汽车侧面设计将继续为我们呈现出更多精彩和惊喜。

汽车造型设计第一章

汽车造型设计第一章

1915--1980s 大工业时代
1915之后汽车造型迅速转
向注重功利的实用化,是整个
造型发展史上最重要、最耐人 寻味的时期。
1915—1930
箱型汽车 · 设计的民主运动
箱型汽车投入使用是建立在巴德制造 工艺与流水线结合的基础上,以福特T型 车为主,1915-1930年代,箱型车一直都 唱主角。 1915年,福特T型车首次将简陋的帆 布篷换成木制框架的箱型车身,宣布了 车身外形设计的开端。满足了遮风挡雨 的基本功能,随着汽车从富人的玩具 变 成了平民运输代步的工具,乘客舱的后 面加设了行李舱,形成了箱型车方方正 正的造型。
前悬 —— 汽车最前端与前轴轴心之间的距离; 后悬 —— 汽车最尾端与后轴轴心之间的距离; 轴距 —— 汽车前轴轴心与后轴轴心之间的距离; 长度 —— 前悬+轴距+后悬; 高度 —— 汽车车顶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最小离地间隙 —— 汽车满载时,底盘最下端离 地之间的距离。
车顶—— 驾驶舱的顶部,也是汽车最高的部分。
运载人员及少量物品,4轮5座
混型车
轿车
用于货物运载的汽车类型
赛车衍生,比轿车更具运动性
跑车
货车
高通过性,用于特殊路况
用于人员运载的9座以上汽车
越野车
客车
整合越野车与轿车,多用途
suv
特殊用途,如消防、工程车
专用车
非量产汽车
非量产汽车是指没有批量生产并且不销售的非商品汽车,分为以下两类:
原型车
概念车
Fiat 600
1955年,菲亚特600微型轿车问世,采用后臵后驱的布局形式,车身
长度仅为3.22m,从这两张图片可以看到,菲亚特在告诉消费者:汽车可 以改变生活.

汽车外型造型工作流程课件

汽车外型造型工作流程课件
在从脑到手的初级阶段,没必要画的很精致,简洁的线条足以记录脑海中一个个一闪而过的构思。
灵感。 又或者在随手勾画中得到新的
手绘草图
思路+理念 这一阶段主要实为了把设计师的
用更细腻的手法表现出来,加入细描绘和色彩
通过精致的绘画表达这款车的直观感受和立体效果。这是汽车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
观感评估:1/4油泥模型制作
P2—P3阶段:数模制作阶段。1:1模型已经评审完成,整车造型包括大部分的细节 都已确定。此时的更改基本上是因为工程原因造型会有较小的调整,原则上此时的更 改应该量小,且更改范围小(只限于零件小于总成件的更改)。零件的更改如牵涉到 造型,项目组需及时通知设计师和相关工程师一起讨论解决方案,得出几个几方都能 接受的方案后以报告的形式,分析说明各方案的可行性,和各工程系统工程师和造型 设计师的具体建议,以及对各系统的影响利弊权重,提交给经管会(陆总)审批决定。 其他院级单位提出的仅仅是造型方面的更改,原则上不同意更改,因为这是在P2节 点就需要完成的工作。如果是其他原因的更改牵涉到造型更改,按照上面示意图操作: 非研究院部提出造型更改流程示意图 。 P3—SOP阶段:此阶段原则上基本不允许项目或其他部门提出任何的造型更改。如 有特例,请项目管理部考核提出部门,并按照P2-P3接点的实施办法执行。
2.具体实施办法: P1—P2阶段:造型效果图单一主题方案已经选定,制作1:1模型阶段。本阶段由效果图转 化为模型,加上工程可行性充分的分析结果和法规要求,更改的内容和更改量会比较大, 在不影响造型概念主题和整车基本参数(如整车长宽高,轴距,总布置尺寸)的情况下, 造型和项目组基本允许此类更改,在P2节点评审时将更改内容进行汇总并向经管会汇报 审批;如果更改内容影响整车造型概念主题和整车基本参数,项目组需及时向经管会汇报 审批决定。此阶段的造型更改除了项目内容输入的变更外,其他系统部门的造型设计输入 如有更改应该尽快提出,更详细的提出。

(完整版)汽车造型课程设计

(完整版)汽车造型课程设计

汽车造型课程设计指导书交通运输教研室编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2007.8前言现代汽车造型技术是汽车自主开发能力的核心部分,也是提高汽车产品竞争能力的最有力手段之一.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水平的日益提高,传统的手工油泥模型造型方法已不能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因此,计算机辅助设计已成为现代造型设计的主要途径。

汽车造型课程设计是汽车造型课程教学后进行的综合应用该课程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个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汽车造型设计的任务和原则,色彩学等基本理论,造型设计程序和表现技法,人体工程学、空气动力学对汽车造型的作用,从而,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技术与艺术、设计与审美的相互关系,汽车造型的特点,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所学基本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和深入理解每个设计步骤的技能,养成独立操作和分析能力。

目录1目的与要求 (3)2设计步骤 (5)3编制课程说明 (9)4时间地点 (10)5.设计评分要求 (10)1目的与要求汽车造型设计是车身设计的最初步骤,是整车设计最初阶段的一段综合构思。

汽车造型设计是依据汽车整体设计的多方面要求来塑造最理想的车身形状,是汽车外部和车厢内部造型设计的总和。

它不是对汽车的简单装饰,而是运用艺术的手法科学的表现汽车的性能、材料、工艺和结构特点。

汽车造型的目的是以其美去吸引和打动观者,使其产生拥有这种车的欲望。

汽车造型设计虽然是车身设计的最初步骤,但却是决定产品命运的关键。

汽车造型最终通过车身结构设计而体现为产品,它是科学技术与艺术手法相结合的产物。

汽车造型设计是现代化工业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够体现工业设计工作的特色。

汽车造型要能表现出汽车的特征,使人们对这种交通工具的性能、材料等内容产生美感。

例如,汽车外形的高速感和稳定感,内饰造型的舒适感和安全感等。

造型设计的目的是使使用者由审美、鉴赏上升为对产品内容更为深刻的理解,并由此产生去使用和占有这种产品的欲望。

第1章汽车造型设计概述

第1章汽车造型设计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交第1通章汽与车造汽型车设计工概述程学院 吴涛
汽车美学设计基础
什么是美学设计?
遵从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创造美的活动。
50年前,美国通用汽车总经理阿尔福德斯朗曾经预言: “未来是外观设计的时代,它的最大作用莫过于刺激消费。”
PPT文档演模板
交第1通章汽与车造汽型车设计工概述程学院 吴涛
4.综合反映产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功能美、精 确美
5.具有时代感 6.显示出人—机工程的“舒适美” 7.加工方便,符合“三化”—通用化、系列化、 标准化
8.具有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和精神产品感染力的 双重作用
PPT文档演模板
第1章汽车造型设计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第1章汽车造型设计概述
稳重 造型的典范——劳斯莱斯
第1章汽车造型设计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5
第1章汽车造型设计概述
汽车美学设计基础
主要内容
第1章 汽车造型设计概述
第2章 产品形态设计原理 第3章 造型设计中的色彩问题 第4章 汽车的形体 第5章 汽车外形设计 第6章人体工程学应用 第7章 汽车装饰设计 第8章 汽车造型设计技法介绍 第9章 汽车的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
第1章汽车造型设计概述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5
第1章汽车造型设计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第1章汽车造型设计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第1章汽车造型设计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第1章汽车造型设计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第1章汽车造型设计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一、汽车造型设计与欣赏概述剖析

一、汽车造型设计与欣赏概述剖析
欢迎来到汽车造型的世界!
主讲教师:陈净莲 62336398
1
汽车造型设计与欣赏概述
第一章
2
引言
3
引言
1、什么是汽车造型设计?
“汽车造型设计”是根据汽车整体设计的多方面要 求来塑造车身形状,运用艺术的手法科学地表现汽 车的功能、材料、工艺和结构特点


它不是对汽车的简单装饰 汽车外部和车厢内部造型设计的总和 虽然是车身设计的最初步骤,是整车设计最初阶段的一项 综合构思,但却是决定产品命运的关键
福特V8型汽车 1949年 22
汽车造型的演变
船形汽车
雪佛兰-BELAIR2 型轿车 23
汽车造型的演变
鱼形汽车
美国别克牌小客 车(1952年 ) 24
汽车造型的演变
鱼形汽车
福特 野马 (1965年) 25
汽车造型的演变
楔形汽车
26
汽车造型的演变
楔形汽车
27
汽车造型的演变
楔形汽车
28
汽车造型的演变
汽车造型的演变
箱形汽车
阿尔法•罗密欧牌 汽车(1931年) 17
汽车造型的演变
箱形汽车
美洲虎(1937)
18
汽车造型的演变
甲壳虫形汽车
19
汽车造型的演变
甲壳虫形汽车
林肯•和风牌小 客车(1936 ) 20
汽车造型的演变
甲壳虫形汽车
大众牌1200型 甲壳虫汽车,1936
21
汽车造型的演变
船形汽车
42
计算机辅助汽车造型设计

3、计算机辅助汽车造型设计流程

草图 效果图 建模 渲染 模型 试制用图 样车

汽车造型第四章 汽车造型设计流程

汽车造型第四章 汽车造型设计流程

2. 数字模型
数字模型(digital model)是在电脑中运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 构建和设计的虚拟模型,如图4 ̄5 所示。 按照数字模型的构建方法可以分 为:正向建模及逆向建模。 正向建模是直接根据二维方案及图纸构建三维模型; 逆向建模是根据对实物模型进行表面扫描得到的点云来构建三维数字模型。
三、色彩及装饰设计
目前在汽车开发过程中,通常还会引入并行工程( Concurrent Engineering),即各个环节采取同时并举方式。 并行工程的应用 可以提高设计可行性、缩短开发周期、加速产品上市时间。 在汽车造型设计工 作过程中,有很多外部造型输入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定位及需求信息、 工程技术要求两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工程设计可以与造型设计同时进行,从 而确保最后的造型满足工程要求、并可实现量产;造型设计各个环节也可以同 时进行,如图4 ̄14 所示。
色彩及装饰设计( color & Trim) 主要包含汽车内、外饰的色彩, 汽车内饰中的面料、皮革、装饰条、塑料件、金属等可触及材质的表面花纹及 图案的设计和搭配。 这部分工作以内饰区域工作为主,主要由色彩及装饰设 计师来完成,色彩与面料的样板如图4 ̄6 所示。
四、小结 这三部分工作是按照顺序先后进行的,但因为各部分工作都是相互关联 和相互影响的,所以很多时候会同时开展。 其中,三维设计工作是汽车造型 设计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而在这个设计过程中,油泥模型的制作会占据大部 分时间。 相对来说,二维造型设计工作与三维造型设计工作联系更为紧密, 而颜色与装饰设计工作相对较为独立。
2. 造型设想→造型冻结 二维造型工作的步骤通常是从创意草图开始,经过一步一步的细化、推 敲、完善,最后形成效果图。 绘制草图通常是先从整体设计入手,再到细节 的设计,如图4 ̄17 中Skoda ̄Room ̄erster 的外饰二维设 计过程。 二维造型设计工作除了提供形体创意方案以外,还要指导三维造型 设计工作的进行,从造型设想到造型冻结的每一个验收节点,都需要同时展 示模型和相对应的二维方案。

车间造型工岗位职责

车间造型工岗位职责

车间造型工岗位职责车间造型工是指在汽车制造厂车间中负责汽车外部造型和车身修饰的工作人员,主要职责包括设计、制作和修复汽车的外形。

下面将详细阐述车间造型工的岗位职责。

1. 汽车外部造型设计:车间造型工要根据汽车外观设计的要求,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汽车外部造型的设计。

他们需要了解汽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比例、线条和流畅性等,以确保设计出符合美学和工程标准的汽车外观。

2. 制作模型:车间造型工需要将设计好的汽车外部造型转化为实体模型。

他们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如泡沫、纸张、塑料等来制作模型。

制作模型的过程需要精确的测量和剪切材料的能力,并且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精确的安装和组装。

制作好的模型将用于后续验证和修改。

3. 汽车外观修饰:车间造型工还负责对汽车外观进行修饰。

这包括给汽车车身涂装、安装装饰件等。

他们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工艺流程,使用喷漆、打磨、贴花等工具和材料进行车身修饰。

他们需要有良好的细节观察力和处理技巧,以确保修饰的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4. 效果评估和优化:车间造型工还需要对汽车外观的效果进行评估和优化。

他们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市场需求,评估汽车外观的各个方面,如比例、线条、颜色等,并提出改进建议。

他们可能需要对车身进行调整、修饰或重新设计,以实现更好的外观效果。

5. 工艺改进和优化:车间造型工还参与工艺改进和优化工作。

他们与其他部门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共同探索新的制作工艺和材料,以提高汽车外观的制作效率和质量。

他们需要对汽车造型制作过程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寻找改进的方法,并参与制定和实施相关的工艺改进方案。

6. 设备维护和操作:车间造型工需要负责维护和操作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

他们需要确保所有工具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他们需要了解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规范,并严格按照操作指南进行操作。

7. 质量控制:车间造型工还参与质量控制工作。

他们需要对汽车外观的制作过程进行监控和检查,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

汽车外部造型设计发展与审美

汽车外部造型设计发展与审美

汽车外部造型设计发展与审美对于设计美学的应用(班级学号:2008013223 姓名:谷梦若)关键词:汽车外部造型设计、汽车外部造型审美;设计美学摘要:汽车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她不仅仅是工具,更成为人们欣赏的艺术品,设计良好的汽车外部造型能有效地吸引消费者,更会成为设计史上的传奇。

汽车外部造型设计在汽车发展过程中有多次明显的变革,这其中原因很多,总结起来是设计美学的应用和物理学(自然科学)进步的结果,且两者密不可分,将设计美学和物理学结合论述便能阐述其中的原因。

正文:自1996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奔驰发明第一辆汽车以来,汽车经历百余年的发展,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汽车的外部造型设计经过数次变革,从最早的马车状设计,先后共经历了箱形、“甲壳虫”形、船形、鱼形、楔形及子弹头形共七次过度。

这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因素,而主要因素有两点,首先自然科学和相关的技术在20世纪的飞速发展;其次设计美学在汽车外部设计上的应用。

这两者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缺一不可。

一、汽车外部造型设计的变革在汽车发展的历程中每一次变革都有那一时代的经典车型,美国科学教育频道“Discovery”对这些车有特别的称呼——“大众情人车”。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箱型”车的代表为福特T型车;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甲壳虫”型车的代表为大众甲壳虫(大众甲壳虫一直流行至今,是汽车设计史上的一个传奇);“船型”首推1977年意大利跑车品牌玛莎拉蒂生产的“美迪琪”;“鱼型”最引起消费者轰动的是1965年福特出品的“野马”,其以视觉上的美感轻易地博得了消费者的心,时至当代任然有1965年型“野马”的忠实拥护者;“楔形”车多应用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赛车和跑车上,其中意大利跑车品牌法拉利在那一时代经典造型便为楔形。

以上车型的出现,与空气动力学的发展有关,随着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的研究,流线型造型设计首先出现在火车和汽车等交通工具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调汽车的动感
在汽车上采用重复的形样和线条——普遍采用 采用一些重复的零件(如窗及窗框等),能使汽车各部分更加协调和统一。 缺点:这种标准零件的重复,多为精确的重复,容易给人单调之感,且动感也差。
(7) 用不同的色彩或不同的质感对比
如:车身采用浅淡的、轻快的色彩;增加车身上 部镶玻璃的面积等。
使后窗倾角大于前窗倾角——水滴、鱼形, 均可赋予动感。 摹仿高速航空工具——飞机、火箭
(5)利用曲线和视角改变一定形体的视觉效果
(6) 在车身线条的组织和色彩的设计上 强调水平划分和削弱垂直划分线
两种表面划分方法给人的感觉 Nhomakorabea

常用手法: 车身侧面镶水平装饰条——小客车、大客车的装饰条; 在车身侧面刻出前后直通的浮雕线; 用2种,最好不超过三种不同色彩水平划分汽车表面; 同时或综合采用上述两种或三种方法; 尽量减少车身表面的垂直划分——减少高耸感以及出现 线型和运动方向不协调,而削弱动感。 大客车多用加大窗距,减细立柱,或将窗立柱涂以深色 来达到减少垂直分割,增加动感、通透感的目的。 轿车多用水平饰条——窗上沿和腰部饰条来实现。
法则7:最后,车身总高应该是在车轮直径的2.25倍至2.5倍之间。 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这些法则都被如此普遍的接受,以至于成为汽车工业的标准, 新车的设计必须匹配这个标准平台才能装配出来。
腰线-后部结合后翼子板线+腹线
腰线/肩线+腹线的变化与均衡
练习:腰线/肩线+腹线的造型变化 与穿插
4.2汽车结构和造型艺术效果的矛盾处理
从线条来看,奔驰E系、宝马5系属于经典三厢车。或者说,它们的设计避免了过 于过于激进的美学创新和炫耀(the radical aesthetic innovations and the showiness)。如果我们看不出它的线条和体量有什么奇怪的话,就拿它们拿来 做比例的研究吧。
法则1:当我们开始画车的时候,起初的参考点就是轮子。一旦轮子被定位,我们就可 以一条线一条线地构造出车的其他部分。你通常会看到专业设计师画的车都拥有很大的 轮子,看起来很棒。但是你必须知道,在车的同侧,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大约等于轮子 直径的3倍。在我们的例子中,这个倍数大概是三个半。 大轮子让任何车子都更漂亮,但是除了轮子大小,轴距对于汽车动力性能和内部空间也 是很重要的。即使能使用21’’或22’’的轮圈,一般也很少能越过19’’轮圈能越过的障碍。 设计师把街上的汽车画得象展车一样,目的是强调出轮拱。你可以画一辆比真车轮子大 的车子,这样车子就会显得快速而有力。但是你不能把轮子放的太近,那会让车象一个 玩具,以至于当你建模的时候不得不把轮子改小,从而失去你想要的戏剧性效果。 轴距也应该有适当的长度,因为该参量可以影响底盘强度。轴距越长,就需要越多的重 量去加固底盘。
利用腰线纵长线显示车身长度效果
利用局部形状对比产生不同长度的效果
2、 车身上功能开口与造型要求的矛盾
对于车身表面上若干进气口和排气口,造型时可将开口的形状与车身整 体构想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开口与实体成为造型中虚实对比配合的手 法,甚至可以利用这些开口塑造出十分协调的形体。
利用车身侧面进气口形状加强动感造型效果(Ferrari)
(8)对车身表面反光效果的考虑
车身侧表面不同的倾斜度
车身高光线的形成
车身裙部装饰条反光效果的比较
造型中应用不同表面受光量差别效果
利用光能量的差别取得表面分割造型效果
4.2汽车前部造型
4.2.1车灯造型设计 4.2.2面罩造型设计 4.2.3保险杠造型设计
4.2.1车灯造型设计 1.灯具的作用 灯具的功能是照明和指示信息。此外,灯具也具有重 要的装饰作用。 灯具按其功能可分为两大类:照明灯具和信号灯具。 照明灯具包括:前照灯(远光灯和近光灯)、前雾灯、 倒车灯、侧照灯等。 信号灯具包括:位置灯、示廊灯、转向信号灯、制动 灯、后雾灯、号牌灯以及回复反射器等。 其中,前雾灯和倒车灯既是照明灯具、又是信号灯具。
发动机冷却进气口的尺寸(进气:稍大;车身光顺:小)
车身立柱截面尺寸(视野:小;强度、刚度:大)
1、整车轮廓的比例尺寸
从视觉上看,一辆宽、 低而长的汽车肯定比一辆 窄、高而短的汽车好看些。 汽车的轮廓尺寸比例 是依据乘客条件与动力机 构布置而形成的,即使有 意压缩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所以,车身造型设计 要利用视觉效果使汽车产 生“更长”的感觉。前后 部造型可以突出其横向形 体和线条或色彩、明暗上 分割、对比而产生扁、宽 的感觉。
车身表面线形的过渡
图中a),直线到的过渡为两段圆弧AD、DB完成。A点既是直线上的点,又是圆弧 AD上的点,即既有的半径R,又有圆弧半径R1,所以该处连接不光滑。同样,D 点为两段圆弧交点,具有R1、R2两个半径。而B点则与A点相似。所以,该线段 过渡曲线有3处不光滑,损害了线条的流畅,使车身表面焦点不连贯。
法则3:如果我们从C柱较低处引垂线,该垂线经过后轮中心。不过同上一法则 一样,前驱和后驱的车可能会有不同。 图中的车是后驱的。正如上一条法则讲的那样,这种车的前悬比前驱车更短。 换句话说,驾驶仓必须后移,给纵列引擎腾出足够空间。所以位于驾驶舱末尾 的C柱始于后轮轴线附近。 对于前驱车来说,驾驶舱的位置更靠前一些。所以C柱通常在后轮轴的上面。
3、 车身梁、柱截面尺寸与整车造型的矛盾
车身的梁、柱截面尺寸与位置常会造成与整车造型的大 线条、大曲面产生交叉、切割的效果,破坏整车的完整 形体。 可以从梁、柱周围的材料或表面处理的特点使之与该部 分形成整体。例如:侧窗玻璃表面和支柱表面的齐平结 构(flush design)从外观看支柱与玻璃形成一个光整的平 面,还可使梁、柱显露部的表面经过乌光黑色,发兰处 理或用不锈钢,镀铬装饰。 使用不锈钢制成流水槽,从侧面看与侧窗的窗框表面材 料、色泽一致,减少凌乱的外观效果。
图中b),利用对线型适应能力强的双曲线和抛物线过渡——在切点A、B处 都具有相当大的曲率半径→获得足够光滑的过渡。 作法:将、分成相应的若干等分,将对应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其构成的包 络线为一特殊抛物线(不对称抛物线),该线是光滑、圆顺的。一般制 图(车身制图)用的曲线板最好选用这两种渐变曲线。小轿车车身上不 要用太多的圆弧,最好用双曲线、抛物线过渡。
• 劳斯莱斯幻影VI
• 雷克萨斯LF-C
法则6:车窗和车体之间的比例也是汽车比例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车窗通常占 据整车高度的1/3。记住这个比例,让我们看看改变玻璃面积之后会发生什么。 更小的玻璃面积意味着更有运动性和攻击性的外表,但是上车比较困难,而且 车内乘客(特别是后排乘客)会有封闭感。试想,比起我们的奔驰E系来,CLS 显得如此运动,正因为它拥有这种比例。这两款车的潜在客户是不同的,所以 同一个品牌需要这两种车型。如果我们增大玻璃面积,就会获得一辆更象出租 车的轿车。玻璃面积越大,轿车的实用性越强。如果你要这么做,总是要考虑 车窗打开的方式,因为如果玻璃比车门面积大的话,就不能完全的收回到车门 里。
人们对车身造型的审美标准往往出自长期以来按其特定条件的存在而 形成的概念。(三厢式,“秃尾巴”) 三厢式来自美国(野游、野餐、长途旅行等),需要大尺寸行李箱。 欧洲和日本生活习惯与美国不同,不需要大行李箱,而且费油。 所以,人的视觉中对美的感觉,例如均衡量、协调、对比等等都是客 观存在的,但也要考虑客观存在的合理性。 汽车某个局部结构型式确实与人们的审美规律存在矛盾。
雷诺Spider跑车,车灯轮廓突破传统的圆形或方形, 是一种异形的形体,其线条连续地延伸,流畅地衔接于面 罩下部,灯罩呈双向曲面。
保时捷Boxter跑车,车灯是组合形体,形状已经由 规则化的形状向组合形体穿插的不规则方向发展,形面和 线条相互组合衬托,与整车造型风格形成彼此协调。
灯具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灯光组,灯光组包括3部分: 光源(灯泡)、反射镜和透光镜。
灯具按其结合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单灯、组合灯、复 合灯和混合灯,它们的区别如表5-1:
奇瑞A3的后组合灯
玛莎拉蒂全新Quattroporte 的LED尾灯
很多前大灯都是混合灯。
前面章节提到的“平滑化设计”是近年来车身设计的特点, 亦即灯具的曲面与车身的线型统一,与整车造型浑然一体。
第四章 汽车外部造型设计
4.1汽车造型术语
4.2汽车整体造型设计
4.2汽车前部造型设计
4.3汽车侧面造型设计
4.4汽车后部造型设计
4.1汽车造型术语
• 重点掌握:肩线、腰线、裙线、冠线含义。
4.2汽车外形整体设计 4.2.1汽车造型设计的7个基本规则
如果我们问别人喜欢一辆车的原因,他们可能给不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他们只 是喜欢,却经常说不出喜欢的原因。而世界上很多车依然是在卖外观。 在建筑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谐的比例。正如达芬奇对人体比例的研究一样, 很多好学的人也在为汽车寻找恰当的比例。 谈到车,线条和体量的和谐一定会被忽略,只有当比例法则被破坏时我们才会 发现不对劲。显然,完美比例的概念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车身线形组织举例
例曲线的应用 在车身上采用比例曲线,对美化汽车的艺术形象有很大作用。 采用“车身制表面”工作,在同一零件的曲面上将会有很多比例曲线→使零件更 为完整。 汽车各个部分可以用比例曲线进行呼应。 图a)是轿车前翼子板切口的侧面形状。为使后翼子板切口形状与之呼应,可用改变 Y座标的比例的方法来获得一条比例曲线(图b)。——前后两翼子板切口曲 线达到了既有重复,又有变化的效果。 线型的组织应使整车协调,力求避免某个局部出现线型紊乱和不协调现象。
车身前的进气口的形状往 往可以形成与车灯造型连 贯协调的整体的组成部分。 并且可以利用前部进气口 形状与装饰来表现汽车造 型的特征。也可从结构设 计方面取得补偿。前部进 气口面积不足的矛盾还可 以在前保险杠部分或其以 下部分做辅助进气口以补 充正面开口面积之不足。
利用前保险杠上开口补偿迎面 上部进气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