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作业解答(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一章作业解答
=
C52 · 63 75
=
0.1285
P (B)
=
C75 · 5! 75
=
0.1499
6、有一个随机数发生器,每一次等可能地产生 0,1,2,3,... ,9 十个数字,由这些数字随
机编成的 n 位数码(各数字允许重复),从全部 n 位数码中任意选取一个,其最大数字不超过 k
(k ≤ 9)的概率.
解:基本事件的总数 10n,全部 n 位数码中任意选取一个,其最大数字不超过 k 的方法有:kn,
P (A ∩ B) = P (A) + P (B) − P (A ∪ B) = 0.92 + 0.93 − 0.988 = 0.862 (2)两个系统中仅有一个有效的概率:
P (AB ∪ AB) = (P (A) − P (AB)) + (P (B) − P (AB)) = 0.92 − 0.862 + 0.93 − 0.862 = 0.126
because therefore
0 ≤ P (A2) − P (A1 ∪ A2) ≤ 1
P (A) ≥ P (A1A2) = P (A1) + P (A2) − P (A1 ∪ A2) ≥ P (A1) + P (A2) − 1
17、掷一枚均匀硬币直到出现三次正面才停止,问正好在第六次停止的情况下,第五次也是正 面的概率是多少? 解:设 A={第五次出现正面},B={第六次停止},则
P (A) = (10 − 4 + 1)P44P66 = 1
10!
30
P (B) = (10 − 4 + 1)P66 = 1
10!
720
5、一辆公共汽车出发前载有 5 名乘客,每一位乘客独立地在七个站中的任一个站离开,试求
计算机组成原理答案(张功萱等编著)终极完整版
(4)(-5)10=(-101)2=-1.01×22
阶码E=127+2=129=(10000001)2
机器数形式:1 10000001 01000000000000000000000
十六进制形式:C0A00000H
2.13写出下列十六进制的IEEE单精度浮点数代码所代表的十进制数值。
解:
(1)(0.15625)10=(0.来自00101)2=1.01×2-3
阶码E=127+(-3)=124=(1111100)2=01111100
机器数形式:0 01111100 01000000000000000000000
十六进制形式:3E200000H
(2)(-0.15625)10=(-0. 00101)2=-1.01×2-3
(1)若e1>e2,是否有N1>N2
(2)若S1、S2均为规格化数,上述结论是否正确?
答:(1)不一定
(2)正确
2.15设一个六位二进制小数x=0.a1a2a3a4a5a6,x≥0,请回答:
(1)若要x≥81,a1a2a3a4a5a6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2)若要x>21,a1a2a3a4a5a6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第二章作业解答
2.2分别计算用二进制表示4位、5位、8位十进制数时所需要的最小二进制位的长度。
答:
∵ 4位十进制数的最大数为9999,213=8192<9999<214=16384
∴表示4位十进制数所需的最小二进制位的长度为14位。
∵ 5位十进制数的最大数为99999,216=65536<9999<217=131072
2.6已知x的二进制真值,试求[x]补、[-x]补、[x/2]补、[x/4]补、[2x]补、[4x]补、[-2x]补、[-x/4]补。(设机器采用定点小数,字长为8位,若结果不存在或出错,请注明)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习题答案(一到九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习题答案(⼀到九章)作业解答第⼀章作业解答1.1 基本的软件系统包括哪些内容?答:基本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与应⽤软件两⼤类。
系统软件是⼀组保证计算机系统⾼效、正确运⾏的基础软件,通常作为系统资源提供给⽤户使⽤。
包括:操作系统、语⾔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布式软件系统、⽹络软件系统、各种服务程序等。
1.2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些基本部件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通常由输⼊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等五⼤部件组成。
输⼊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程序和数据以机器所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形式输⼊到计算机内。
输出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以⼈们所能接受的信息形式或其它系统所要求的信息形式输出。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信息,⽤于存放程序和数据。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进⾏加⼯处理,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按事先安排好的解题步骤,控制计算机各个部件有条不紊地⾃动⼯作。
1.3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什么叫存储程序⽅式?答: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思想包含三个⽅⾯:1) 计算机由输⼊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五⼤部件组成。
2) 采⽤⼆进制形式表⽰数据和指令。
3) 采⽤存储程序⽅式。
存储程序是指在⽤计算机解题之前,事先编制好程序,并连同所需的数据预先存⼊主存储器中。
在解题过程(运⾏程序)中,由控制器按照事先编好并存⼊存储器中的程序⾃动地、连续地从存储器中依次取出指令并执⾏,直到获得所要求的结果为⽌。
1.4 早期计算机组织结构有什么特点?现代计算机结构为什么以存储器为中⼼?答:早期计算机组织结构的特点是:以运算器为中⼼的,其它部件都通过运算器完成信息的传递。
随着微电⼦技术的进步,⼈们将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主要功能部件合⼆为⼀,集成到⼀个芯⽚⾥构成了微处理器。
同时随着半导体存储器代替磁芯存储器,存储容量成倍地扩⼤,加上需要计算机处理、加⼯的信息量与⽇俱增,以运算器为中⼼的结构已不能满⾜计算机发展的需求,甚⾄会影响计算机的性能。
第一章作业及答案(学生版)
习题1-21. 选择题(1) 设随机事件A ,B 满足关系A B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若A 发生, 则B 必发生. (B) A , B 同时发生. (C) 若A 发生, 则B 必不发生. (D) 若A 不发生,则B 一定不发生.解 应选(D).(2) 设A 表示“甲种商品畅销, 乙种商品滞销”, 其对立事件A 表示( ). (A) 甲种商品滞销, 乙种商品畅销. (B) 甲种商品畅销, 乙种商品畅销. (C) 甲种商品滞销, 乙种商品滞销.(D) 甲种商品滞销, 或者乙种商品畅销. 解 应选(D).2. 写出下列各题中随机事件的样本空间:(1) 一袋中有5只球, 其中有3只白球和2只黑球, 从袋中任意取一球, 观察其颜色;(2) 从(1)的袋中不放回任意取两次球, 每次取出一个, 观察其颜色; (3) 从(1)的袋中不放回任意取3只球, 记录取到的黑球个数; (4) 生产产品直到有10件正品为止, 记录生产产品的总件数. 解 (1) {黑球,白球}; (2) {黑黑,黑白,白黑,白白}; (3) {0,1,2};(4) 设在生产第10件正品前共生产了n 件不合格品,则样本空间为{10|0,1,2,n n += }.3. 设A, B, C 是三个随机事件, 试以A, B, C 的运算关系来表示下列各事件:(1) 仅有A 发生;(2) A , B , 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3) A , B , C 中恰有一个发生; (4) A , B , C 中最多有一个发生; (5) A , B , C 都不发生;(6) A 不发生, B , 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解 (1) ABC ; (2) A B C ; (3) ABC ABC ABC ;(4) ABC ABC ABC ABC ; (5) ABC ; (6) ()A B C .4. 事件A i 表示某射手第i 次(i =1, 2, 3)击中目标, 试用文字叙述下列事件: (1) A 1∪A 2; (2) A 1∪A 2∪A 3; (3)3A ; (4) A 2-A 3; (5)23A A ; (6)12A A . 解 (1) 射手第一次或第二次击中目标;(2) 射手三次射击中至少击中目标;(3) 射手第三次没有击中目标;(4) 射手第二次击中目标,但是第三次没有击中目标;(5) 射手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没有击中目标;(6) 射手第一次或第二次没有击中目标.习题1-31. 选择题(1) 设A, B 为任二事件,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 A B P A P B -=-. (B)()()()P A B P A P B =+ . (C)()()()P AB P A P B =. (D)()()()P A P AB P AB =+.解 应选(D).(2) 若两个事件A 和B 同时出现的概率P (AB )=0,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和B 互不相容. (B) AB 是不可能事件. (C) AB 未必是不可能事件. (D) P (A )=0或P (B )=0. 解 应选(C).2. 设P (AB )=P (AB ), 且P (A )=p ,求P (B ). 解 ()1.P B p =-3. 已知()0.4P A =,()0.3P B =,()0.4P A B = , 求()P AB . 解 ()()()0.1.P AB P A P AB =-=4. 设A , B 为随机事件,()0.7P A =,()0.3P A B -=, 求()P AB . 解 ()0.6P AB =.5. 已知1()()()4P A P B P C ===,()0P AB =, 1()()12P AC P BC ==, 求A , B , C 全不发生的概率.解 有()P ABC =0.7().12P A B C =5()()1()12P ABC P A B C P A B C ==-=.习题1-41. 选择题在5件产品中, 有3件一等品和2件二等品. 若从中任取2件, 那么以0.7为概率的事件是( ).(A) 都不是一等品. (B) 恰有1件一等品. (C) 至少有1件一等品. (D) 至多有1件一等品.解113225C C C ⨯+023225C C C ⨯. 答案为(D ).2. 从由45件正品、5件次品组成的产品中任取3件. 求: (1) 恰有1件次品的概率; (2) 恰有2件次品的概率; (3) 至少有1件次品的概率; (4) 至多有1件次品的概率; (5) 至少有2件次品的概率.解 (1) 12545350C C C ;(2) 21545350C C C ; (3 ) 1-03545350C C C ; (4) 03545350C C C +12545350C C C ; (5)21545350C C C +30545350C C C . 3. 袋中有9个球, 其中有4个白球和5个黑球. 现从中任取两个球. 求: (1) 两个球均为白球的概率;(2) 两个球中一个是白的, 另一个是黑的概率; (3)至少有一个黑球的概率. 解(1) 2924C C ;(2) 115429C C C ;(3) 12924C C -.习题1-51. 选择题(1) 设随机事件A , B 满足P (A |B )=1,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是必然事件. (B) B 是必然事件. (C) AB B =. (D)()()P AB P B =. 解 选(D).(2) 设A , B 为两个随机事件, 且0()1P A <<,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P AB P A =, 则A , B 互斥. (B) 若()1P B A =, 则()0P AB =.(C) 若()()1P AB P AB +=, 则A , B 为对立事件. (D) 若(|)1P B A =, 则B 为必然事件. 解 选(B ).2. 从1,2,3,4中任取一个数, 记为X , 再从1,2,…,X 中任取一个数, 记为Y ,求P {Y =2}.解 P {Y =2}=4813. 3. 甲、乙、丙三人同时对某飞机进行射击, 三人击中的概率分别为0.4, 0.5, 0.7. 飞机被一人击中而被击落的概率为0.2, 被两人击中而被击落的概率为0.6, 若三人都击中, 飞机必定被击落. 求该飞机被击落的概率.解 由全概率公式得到3()()(|)0.360.20.410.60.1410.458.i i i P A P B P A B ===⨯+⨯+⨯=∑4. 在三个箱子中, 第一箱装有4个黑球, 1个白球; 第二箱装有3个黑球, 3个白球; 第三箱装有3个黑球, 5个白球. 现任取一箱, 再从该箱中任取一球. (1) 求取出的球是白球的概率;(2) 若取出的为白球, 求该球属于第二箱的概率.解 (1)由全概率公式知P (A )=112233()(|)()(|)()(|)P H P A H P H P A H P H P A H ++=12053. (2) 由贝叶斯公式知 P (2|H A )=222()()(|)20()()53P AH P H P A H P A P A ==5. 某厂甲、乙、丙三个车间生产同一种产品, 其产量分别占全厂总产量的40%, 38%, 22%, 经检验知各车间的次品率分别为0.04, 0.03, 0.05. 现从该种产品中任意取一件进行检查.(1) 求这件产品是次品的概率;(2) 已知抽得的一件是次品, 问此产品来自甲、乙、丙各车间的概率分别是多少?解(1) 由全概率公式可得112233()(|)()(|)()(|)()P A P A B P B P A B P B P A B P B =++0.40.040.380.030.20.0384.=⨯+⨯+⨯=.(2) 由贝叶斯公式可得111(|)()0.40.045(|)()0.038412P A B P B P B A P A ⨯===, 222(|)()0.380.0319(|)()0.038464P A B P B P B A P A ⨯===, 333(|)()0.220.0555(|)()0.0384192P A B P B P B A P A ⨯===.习题1-61. 选择题(1) 设随机事件A 与B 互不相容, 且有P (A )>0, P (B )>0, 则下列关系成立的是( ).(A) A , B 相互独立. (B) A , B 不相互独立. (C) A , B 互为对立事件. (D) A , B 不互为对立事件.解 应选(B).(2) 设事件A 与B 独立, 则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 与B 独立. (B) A 与B 独立. (C) ()()()P AB P A P B =. (D) A 与B 一定互斥.解 应选(D).(3) 设事件A 与 B 相互独立, 且0<P (B )<1,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P A B P A =. (B) ()()()P AB P A P B =. (C) A 与B 一定互斥. (D)()()()()()P A B P A P B P A P B =+- .解 应选(C).2. 设三事件A , B 和C 两两独立, 满足条件:,ABC =∅1()()()2P A P B P C ==<, 且9()16P A B C = ,求()P A .解 29()3()3[()]16P A B C P A P A =-=,1()4P A =.3. 甲、乙两人各自向同一目标射击, 已知甲命中目标的概率为 0.7, 乙命中目标的概率为0.8. 求:(1) 甲、乙两人同时命中目标的概率; (2) 恰有一人命中目标的概率; (3) 目标被命中的概率. 解(1) ()()()0.70.80.56;P AB P A P B ==⨯=(2) ()()0.70.20.30.80.38;P AB P AB +=⨯+⨯=(3) ()()()()()0.70.80.560.94.P A B P A P B P A P B =+-=+-=总 习 题 一1. 选择题:设,,A B C 是三个相互独立的随机事件, 且0()1P C <<, 则在下列给定的四对事件中不相互独立的是( ).(A)A B 与C . (B)AC 与C .(C) A B -与C . (D) AB 与C . 解 选项(B).2. 一批产品由95件正品和5件次品组成, 先后从中抽取两件, 第一次取出后不再放回.求: (1) 第一次抽得正品且第二次抽得次品的概率; (2) 抽得一件为正品, 一件为次品的概率.解 (1)9551910099396⨯=⨯.(2) 95559519.10099198⨯+⨯=⨯3. 设有一箱同类型的产品是由三家工厂生产的. 已知其中有21的产品是第一家工厂生产的, 其它二厂各生产41. 又知第一、第二家工厂生产的产品中有2%是次品, 第三家工厂生产的产品中有4%是次品. 现从此箱中任取一件 产品, 求取到的是次品的概率.解 由全概率公式得P (A )=P (B 1)P (A |B 1)+P (B 2)P (A |B 2)+P (B 3)P (A | B 3)=100441100241100221⨯+⨯+⨯=0.025. 4. 某厂自动生产设备在生产前须进行调整. 假定调整良好时, 合格品为90%; 如果调整不成功, 则合格品有30%. 若调整成功的概率为75%, 某日调整后试生产, 发现第一个产品合格. 问设备被调整好的概率是多少?解 由贝叶斯公式可得()0.750.9(|)0.9()0.75()(|)()P AB P A B P B P A P B A P B ⨯====.5. 将两份信息分别编码为A 和B 传递出去. 接收站收到时, A 被误收作B的概率为0.02, 而B 被误收作A 的概率为0.01, 信息A 与信息B 传送的频繁程度为2:1. 若接收站收到的信息是A , 问原发信息是A 的概率是多少?解 由贝叶斯公式知()()()196()()197()()()()P R D P D P DR P D R P R P R D P D P R D P D ===+.。
连续介质力学作业(第一章参考答案)
(
)
5
x ⋅ S ⋅ x = xm g m ⋅ =
1 ij S − S ji g i g j ⋅ xn g n 2
(
)
1 ij S − S ji xm x n g m ⋅ g i g j ⋅ g n 2 1 = S ij − S ji xm xn δim δ n j 2 1 1 = S ij xi x j − S ji xi x j 2 2 1 1 = S ij xi x j − S ji x j xi 2 2 1 1 = S ij xi x j − S ij xi x j 2 2 =0
其他两个,同理可证。 (1)如果二阶张量 S 是反对称张量,对于任意一阶张量 x ,证明 x ⋅ S ⋅ x = 0 (2) S 是二阶反对称张量, A 是二阶对称张量,证明 A : S = 0
5.
¾
解答:
m
(1) x = xm g
因为二阶张量 S 是反对称张量
S=
1 ij S − S ji g i g j 2
(
)
(
)
(2) S = S g i g j , A = Amn g g ,
ij m n ij A : S = S ij g i g j : Amn g m g n = S ij Amn δim δ n j = S Aij
S ij Aij = − S ji Aij = − S ji A ji = − S ij Aij
c) R ε g R = ε l 所以
T
1 ⎤ ⎥ 2 ⎥ ⎡1.6 ⎢ 3 ⎥⎣ 0 2 ⎥ ⎦
⎡ 0 ⎤⎢ ⎢ 2.3⎥ ⎦⎢ ⎢ ⎣
3 2 1 2
1⎤ − ⎥ ⎡ 1.775 0.3031⎤ 2⎥ = ⎢ ⎥ 3 ⎥ ⎣0.3031 2.125 ⎦ 2 ⎥ ⎦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后习题答案(部分)
第一章作业解答参考1—8.解:)(630230101453A U P I N N N =⨯==)(1619.0145KW P P NN===ηλ 1—20.解:(1)U V n a pN E a <=⨯⨯⨯⨯==)(186150001.0160372260φ 是电动机状态。
∴(2))(46.163208.0186220A R E U I a a a =-=-=)(63.19315002604.30)(4.3046.163186m N P T KW I E P M a a M ⋅=⨯⨯⨯=Ω==⨯==π (3))(6.5208.046.16322KW R I p a a cua =⨯==)(79.292403624.30)(366.54.3021KW p p P P KW p P P Fa M cua M =--=--==+=+=Ω%823679.2912===P P η 1—23.解:(1))(112.54300014.326010172603m N n P P T N N N N N ⋅=⨯⨯⨯⨯=⨯=Ω=π%2.82942201017)(812.557.1112.54)(7.1344014.32608.2)316.08.2220(26030'00000=⨯⨯==⋅=+=+=⋅=⨯⨯⨯⨯⨯-=⨯=Ω=N N N N N a a M I U P m N T T T m N n I E P T ηπ(2)N e e C C Φ=Φ∴0忽略电枢反应影响, 恒定。
0'0Φ-=e a a N C R I U n , 0636,03440316.08.22200=⨯-=Φe C)min (34590636.022000r C U n e N ==Φ=(3) Φ=Φe M C C 55.9)min (27860636.0)15.0316.0(89.91220)()(89.910636.055.9812.55r C R R I U n I T T A C T I e a a N a Z M a =+⨯-=Φ+-=→==⨯=Φ=Ω不变不变,第二章 习题解答参考2—6.解:(1)T T T n C C R R C U n Nm e a N e N 64.1115819.055.94.006.01158202-=⨯+-='-=Φ+-Φ=Ωβ (2)T T T n C C R C U n N m e a N e 21.057921.019.011002-=-=-'=Φ-Φ=β (3)T T T n C C R C U n m e a e N 35.0146717.006.015.022002-=-=''-''=Φ-Φ=β 19.0=ΦN e C N Φ=Φ8.0 15.019.08.0=⨯=Φ∴e C2N m e C C Φ=()255.9N e C Φ=219.055.9⨯=0.28 2Φm e C C =17.028.08.02=⨯2—16.解:(1)[]V R I U E a N N a 20425.064220=⨯-=-=[]A R R E U I Z a a N a 84.67625.0204220max -=+--=---=29.0700204==-=ΦN a N N N e n R I U C 76.229.055.955.9=⨯=Φ=ΦN e N m C C[]m N I C T anax N m ⋅-=-⨯=Φ=23.187)84.67(76.2max停机时 n=0 0=Φ=n C E N e a[]A R R U I Z a N a 2.35625.0220-=+-=+-=[]m N I C T a N m ⋅-=-⨯=Φ=15.97)2.35(76.2此时反抗性负载 []m N I C T N N m Z⋅-=⨯-=Φ-='64.1766476.2 由于 T T Z>' 故系统不会反向起动。
数理统计 杨虎课后答案 第1章 作业解答
查其产品损坏的件数,记录结果为:
.写出样本的
频率分布、经验分布函数并画出其图形. 解 1)、所求样本经验分布函数:
.
3、 某地区测量了 位男性成年人身高、得数据(单位:cm)如下
组下限
165
167
169
171
173
175
177
组上限
167
169
171
173
175
177
179
人数
3
10
21
23
22
11
,
,
.
所求的概率为
查表得
9、设 为: 1)、
解 1)、由
.因此所求的概率 是来自总体 的样本,试求
; 2)、 ,知
; 3)、
. .假设总体的分布
; 4)、 ,
. ,故有:
;
2)、由
. ,知
;
,
,故有:
;
3)、由
. ,知
; ,
,故有:
;
;
4)、由
. ,知
,
,故有:
;
17、设 样本
1)、
;
.
是来自总体
3)、
解 1)、由
2)、 .
; ,知:
,
,
,
.
1)、
;
2)、
3)、 24、设总体
; ,抽取容量为 的样本
. ,求概率:
1)、
2)、 解 1)、由题意知
;
. .于是有:
查表得
,
.故所求的
.
2)、由题意知
.于是有:
查表得
,
.故所求的
.
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业解答
作者:010402137第一章1.说出数据通信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答:数据通信系统五个组成部分:报文发送方接受方传输介质协议。
7.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模式的区别是什么?答:在半双工下,每台主机均能发送和接收,但是不能同时进行。
当一台设备发送时,另一台只能接收,反之亦然。
而全双工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
11.什么事互联网?什么事因特网?答:由多个网络 (局域网,城域网或广域网) 通过路由器彼此连接而形成的新网络,称为互联网。
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共同娱乐。
因特网:在全球范围,由采用TCP/IP协议族的众多计算机网相互连接而成的最大的开放式计算机网络。
其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Internet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基于一些共同的协议,并通过许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联网而成,它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
2.广播技术和交换技术使用的网络有什么不同?答:广播技术;通过介质传输数据,适用小型的,本地的网络。
交换技术;通过共享路由器实现数据传输,适用大型的远程的网络。
第二章1.研究电磁信号的方法有哪两种?适合于网络技术的是哪一种?答:研究电磁信号的方法有:时域和频域这两种,适合网络技术的是频域。
2. 傅立叶分析有哪两种技术?分别适用于什么类型信号的分析?答:傅里叶分析有傅里叶极限和傅里叶变换,傅里叶极限用于研究周期性信号,傅里叶变换用于分析非性周期信号。
3. 为什么说数字信号不可能无失真传输?答:(1)根据傅里叶分析可知数字信号的带宽变化范围是从0到无穷大,只有把它无限大频率范围内的全部频率分量都传送到接收端,才能保证信号的不失真,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信道从经济、技术上知道现有的传输介质都不能实现全频率范围的传输;又由于信号通过介质进行传输会发生三种类型的减损:衰减、失真和噪声。
物理初二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物理初二第一章练习题答案1. 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根据物理学的基本概念,速度是物体运动的一个重要参量,而加速度则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在初二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常常需要研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第一章练习题的答案:题目1:一个从静止开始的物体以恒定的加速度3 m/s²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求它在5秒后的速度是多少?答案:根据物理学中的加速度公式v = u + at,其中v是末速度,u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t是时间。
给定初速度u=0,加速度a=3 m/s²,时间t=5秒。
代入公式计算可得v = 0 + 3 × 5 = 15 m/s。
题目2:一辆汽车在道路上以2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10秒后它的位置是多少?答案:根据物理学中的位移公式s = ut,其中s是位移,u是速度,t 是时间。
给定速度u=25 m/s,时间t=10秒。
代入公式计算可得s = 25 ×10 = 250 m。
题目3:一个物体的速度从10 m/s增加到20 m/s,经过2秒的时间,求它的加速度是多少?答案:根据物理学中的加速度公式a = (v - u) / t,其中a是加速度,v是末速度,u是初速度,t是时间。
给定初速度u=10 m/s,末速度v=20 m/s,时间t=2秒。
代入公式计算可得a = (20 - 10) / 2 = 5 m/s²。
2. 动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重要的原理,它指出在一个系统内,所有物体的总动量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以下是第一章练习题中涉及到动量守恒定律的答案:题目1:一辆质量为1000 kg的小轿车以20 m/s的速度向东行驶,和一辆质量为1500 kg的卡车以15 m/s的速度向东行驶发生碰撞,碰撞后两车结合在一起,求结合后的速度是多少?答案: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前的总动量等于碰撞后的总动量。
小轿车的动量为mv1,卡车的动量为mv2,碰撞后的总动量为(m1 +m2)v。
结构化学作业解答(第一章)
[解]:应用量子力学基本假设Ⅱ(算符)Ⅲ(本征函数, 应用量子力学基本假设Ⅱ 算符) 应用量子力学基本假设 本征函数, 本征值和本征方程), ),得 本征值和本征方程),得:
d2 d2 2 2 2 2 − ax 2 ( 2 − 4a x )ϕ = ( 2 − 4a x ) xe dx dx d2 − ax 2 2 2 − ax 2 = 2 xe − 4a x ( xe ) dx d − ax 2 2 − ax 2 2 3 − ax 2 = e − 2ax e − 4a x e dx
∆vmin = h / (m ⋅ ∆x ) ∆vmin 由小到大的次序为:e) < (d ) < (b ) < (a ) < (c ) 由小到大的次序为: ( (2) (a) H 2 分子中的电子 ∆vmin 为 ) )
∆vmin 6.6 ×10−34 Js = h / (m ⋅ ∆x ) = = 2.4 ×106 ms −1 9.1×10−31 kg 3 ×10−10 m
[1.8] 电 视 机 显 像 管 中 运 动 的 电 子 , 假 定 加 速 电 压 为 1000V,电子运动速度的不确定度△ v 为速度的 ,电子运动速度的不确定度△ 为速度的10%,判 , 断电子的波性对荧光屏上成像有无影响? 断电子的波性对荧光屏上成像有无影响? [解]:在给定加速电压下,由测不准关系所决定的电子坐标 解 :在给定加速电压下, 的不确定度为: 的不确定度为:
e
x
, sin
x , 2 cos
x , x 3 , sin来自x + cos
x
[解]:
d2 x d2 x x e = 1× e , e 是 2 的本征函数,本征值为1; 2 dx dx d2 d2 sin x = −1 ⋅ sin x, sin x是 2 的本征函数,本征值为 − 1; 2 dx dx d2 d2 2 cos x = −2 cos x,2 cos x是 2 的本征函数,本征值为 − 1; 2 dx dx d2 3 d2 3 3 x = 6 x ≠ cx , x 不是 2 的本征函数; 2 dx dx d2 (sin x + cos x) = −(sin x + cos x), 2 dx d2 sin x + cos x是 2 的本征函数,本征值为 − 1。 dx
电路分析基础 课后答案 俎云霄
另解:由题知: i4
12 12 30 ,所以 R4 0.4 R4 30
第二章 作业解答 2-2 在题图 2-2 所示连通图 G 中,说明支路集合(4,5,8,9) 、 (1,4,6,7) 、 (1,4,6, 7,8) 、 (3、4、9) 、 (2,5,6,8,9) 、 (2,6,7)哪些可以构成树,哪些可以构成割集。
im1 2 A 5im1 9im 2 3im3 4 ,求解得: im3 1A , u 3V 。 3i 3i 9i 0 m2 m3 m1
2-21 试列写题图 2-19 所示电路的网孔电流方程,并计算受控源吸收的功率。
2A im1 i
+ 4V
-
2
2un 3 1 un 3 4 5 un 3 4
1 0 1
2-11 试用节点分析法求题图 2-9 所示电路中的电压 u 。
5A
3 1
2
6 2
2
+
+
15V -
2
u
-
3
un1 1 解:写出节点电压方程 un1 2
题图 2-9
1 un 2 2 u n 2 1 un 2 2 1 un 3 2 un 3
2
S
+ u -
2
5
1A
4
+1V -
4
i
题图 1-18 答:由理想电流源性质知,打开开关 S 和闭合开关 S,作为对电路右半边的输入而言,始终 是 1A 的电流输入。由于输入不变,电路右半边的状态不变。 1-26 电路如题图 1-24 所示,求在下列条件下受控源的电压。 (1)us 2V , (2)us 8V 。
第一章作业参考解答
∞
注:该题反映了对原序列 2 倍内插后的频谱变化。 1.7 求以下序列的 z 变换、收敛域及零极点分布图 (1) δ ( n − n0 ) 解: Ζ[δ ( n − n0 )] =
n=-∞
∑ δ (n − n ) z
0
∞
−n
= z − n0
ROC:若 n0 ≠ 0 ,则 0 <| z |≤ ∞ ,在 z=0 处存在极点;若 n0 = 0 ,则 0 ≤| z |≤ ∞ ,无零极点 (2) 0.5 u ( n) 解: Ζ[0.5 u (n)] =
1 xa2 0 -1 -4 -3 0 1 2 3 n xa3(t)=cos(10*pi*t)以 角 频 率 8pi rad/s 采 样 后 的 序 列 -2 -1 4
1 xa3 0 -1 -4 -3 -2 -1 0 n 1 2 3 4
图 3 采样后得到的序列
xa1(t)=cos(2*pi*t)的 幅 频 响 应 60 Xa1(omega)
xa 3 (t ) 的波形及采样点位置并解释频谱混叠现象。
解:
xa1(t)=cos(2*pi*t) 1 xa1 0 -1 -1 -0.8 -0.6 -0.4 -0.2 0 0.2 t xa2(t)=-cos(6*pi*t) 0.4 0.6 0.8 1
1 xa2 0 -1 -1 -0.8 -0.6 -0.4 -0.2 0 0.2 t xa3(t)=cos(10*pi*t) 0.4 0.6 0.8 1
mΩ sτ τ sin( 2 ) − jmΩ τ / 2 jmΩ t − jΩt = ∫ xa (t ) ∑ ( e e dt )e −∞ mΩ sτ m =−∞ T
∞ ∞
s s
mΩ sτ τ sin( 2 ) − jmΩ τ / 2 ∞ = ∑( e ) ∫ xa (t )e − j ( Ω− mΩ )t dt −∞ Ω τ m T s m =−∞
分析力学第一章作业解答
ex er × eθ = sinθ cosφ
cosθ cosφ
ey sinθ sinφ cosθ sinφ
ez cosθ = − sin φex + cosφey = eφ − sinθ
The others are straightforward.
(c) er = (cosθθ cosθ − sinθ sinφφ)ex + (cosθθ sinφ + sinθ cosφφ)ey − sinθθ ez =θ (cosθ cosθ ex + cosθ sinφey − sinθ ez ) + sinθφ(− sinφex + cosφey ) = θ eθ + sinθφeφ
m(r − rθ 2 − r sin2 φ 2 ) = f (r) m(rθ + 2 rθ − r sinθ cosθ φ 2 ) = 0 m(r sinθ φ + 2sinθ r φ + 2r cosθ θ φ) = 0
(b) Takingθ = π / 2 (independent of time), then θ = θ = 0 ; substituting these results into equations above, we find m(rφ + 2rφ) = 0
Solution: (b)
er i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sinθ cosφex + sinθ sinφey + cosθ ez )i(cosθ cosφex + cosθ sinφey − sinθ ez ) = sinθ cosθ cos2 φ + sinθ cosθ sin2 φ − sinθ cosθ = 0
理论力学作业解答
1.2 某船向东航行,速率为每小时15km,在正午经过某一灯 塔。另一船以同样速度向北航行,在下午1时30分经过此灯 塔。问在什么时候,两船的距离最近?最近的距离是多少? y 解:设向东航行的船为A,另一船为B, 以灯塔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如图所 示,以A经过O点为:t = 0 则此时B的位置在:B′ 任意时刻 t ,A、B的位置如图。 A、B间的距离为:
d ( − kv 0 cos α tg θ ) 1 dt = k ( g + kv 0 cos α tg α ) − kv 0 cos α tg θ
对上式积分可得:
1 ∫0 dt = k
t
∫α
−α
d ( − kv 0 cos α tg θ ) ( g + kv 0 cos α tg α ) − kv 0 cos α tg θ
v v0
α
v mg
θ
x
α v v
dv m = − mkv − mg sin θ (1) dt v2 m = mg cos θ ( 2)
随着质点运动,切线方 向与 x 轴夹角减少,故有:
ρ
ds ρ =− dθ
(3)
dv m = − mkv − mg sin θ (1) dt v2 m = mg cos θ ( 2)
s 2 = (15 t ) 2 + (15 × 1 .5 − 15 t ) 2 = 450 t 2 − 675 t + 506 .25
A
o
s
B B′
x
s = 450 t − 675 t + 506 .25
2 2
y
A
当 A、B相距最近时有: d (s2 ) = 900 t − 675 = 0 dt 可得:
理论力学(胡运康)第一章作业答案
0 - 25
⇒ 25x = 95 ⇒ x = 4.2m
合力作用点(4.2m、5.4m、0)
1-17 求平行力系合成的最后结果。(用合理矩定理求合力作用点)
【解】 FV = (10 + 15 − 20 − 30)k = −25k
最后结果:合力 F R = −25k
设合力作用点(x、y、0)
rr r
r M
O
(FR
)
=
∑
r M
O
(Fi
),
ij k
r
r
x y 0 = (10 ×1 + 15 × 3 − 20 × 2 − 30 × 5)i + (−10 ×1 −15 ×1 + 20 × 2 + 30 × 3) j
0 0 − 25
⇒ −25y = −135 ⇒ y = 5.4m
⇒ 25x = 95 ⇒ x = 4.2m
d1
=
MO Fy
= 1.9 126.3
= 15mm
d2
=
MO Fx
=
1.9 402.3
=
4.7mm
(x,y) (0,4.7mm)
F
o
x
(-15mm,0)
作用点:(-15mm,0)或(0,4.7mm)
合力作用线方程:
根据合力矩定理: M O (FR ) = M O
xy
x
y
∑ ∑ MO (FR ) = Fx
合力作用点(4.2m、5.4m、0)
1-15 F 1 = − F 2 ,F1 = 180 N, F 3 = − F 4 , F3 = 250 N, 求合力偶矩。 解Ⅰ:
M x = −F1 × 600 = −108N ⋅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 (40)
2
2
7 2 .1( m s
2
)
由于,tg
ay ax
40 60
2 3
3 3 .7
0
0 或 3 2 6 .3
即,加速度的大小a为72.1m·-2;方向与x轴成-33.70角。 s
P23习题1-10、一升降机以加速度1.22m·-2上升,当上升速度 s 为2.44m·-1时,有一螺丝自升降机的天花板上松脱,天花板与升降 s a 机的底面相距2.74m;计算:(1)螺丝从 y 天花板落到底面所需要的时间;(2)螺丝 相对升降机外固定柱子的下降距离。 (1)以地面为参考系,建立如图所示的 解: 坐标系;则升降机底板的运动方程为:
2h g a
2 2 .7 4 9 .8 1 .2 2
h Δy
t 时刻
0 .7 0 5( s )
(2)螺丝相对升降机外固定柱子下降 的距离d 为:
d h y 2 v0t 2 .4 4 0 .7 0 5
1 2
gt
1 2
2
0
2
9 .8 0 .7 0 5
;由 v x
dx dt
和 vy
1
dy dt
v0
y
vx 10 60t 得到: v y 15 40t
v x (0 ) 1 0 ( m s ) 1 v y (0 ) 1 5( m s )
( 1 0 ) 1 5 1 8 .0 ( m s )
t =0 时刻
0 .7 1 6 ( m )
P23习题1-9、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10 t+30 t 2 和 y =15 t – t 2 , 式中的x、y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试求(1)初速度的大小和方 向;( 2)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x 10t 30t 2 解: (1)已知, 2 y 1 5t 2 0t
2 2 1
vy0
vx0
所以,初速度的大小v为:
v0 v x (0 ) v y (0 )
2 2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x
tg 初速度的方向:
vy vx
15 10
1 .5
123.7
0
即,初速度的大小为18.0 m·-1 ;方向为与x轴成123.70角。 s
( 2)求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第一次作业(解答)
教材《物理学》上册第一章习题 P23习题1-6
P23习题1-9
P23习题1-10
P23习题1-6 已知质点沿x轴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 x = 2 +6 t 2 –2 t 3 ,式中x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 ;求(1)质点在 运动开始后4.0s内的位移的大小;(2)质点在该时间内所通过的 路程;(3) t =4.0s 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 (1)已知 x = 2 +6 t 2 -2 t 3 所以, x(0)= 2 (m) x(4)= 2 + 6×42 - 2×43 = - 30(m) 故,4.0s内的位移的大小Δx 为: Δx = | x(4) - x(0)| = -32(m)
vx 10 60t 因为, v y 15 40t
;
o
dv y dt
ay
y
ax x
由 ax
dvx dt
和 ay
a x 6 0 ( m s 2 ) 得到: 2 a y 40(m s )
a
所以,加速度的大小a为:
a ax ay
(2)由
dx dt
12t 6t 0
2
得知质点的运动方向改变的时刻为
tp = 2s ( t = 0 不合题意 ) x(2)= 2 + 6×22 - 2×23 =10(m) 而 所以,质点在运动开始后4.0s内运动路程为 S = | x(4) - x(2)| + | x(2) - x(0)| = 48 m
h
y1 v 0 t
1 2
at
1 2
2
Δy
t 时刻
螺丝的运动方程为: y 2 h v0t
gt
2
螺丝下落到升降机底板的条件为:
y1 y 2
0
t =0 时刻
即: 0 t v
1 2
a t h v0t
2
1 2
gt
2
y
a
所以,螺丝下落到升降机底板所需 的时间t 为:
t
(3)由于 x = 2 +6 t 2 -2 t 3 所以,v
a
dx dt dv
dt
12t 6t
12 12t
2
所以,质点在t =4.0s时,质点的速度v(4)为: v(4) = 12×4 - 6×42= -48 (m· -1) s 所以,质点在t =4.0s时,质点的加速度a(4)为: a(4) = 12 - 12×4 = -36(m· -2) s (负号表示加速度v(4)、 a(4)的方向与沿x轴负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