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震波动力学

合集下载

2.地震波动力学

2.地震波动力学

对于S波,波动方程为:
2u 2u 2u 2u ( 2 2 2) 2 t x y z
P波、S波速度为:
2 Vp Vs
E (1 ) (1 )(1 2 )
E (1 )
纵、横波速度比:
Vp 2(1 ) Vs (1 2 )
E A f W
2 2
上式说明:波的能量E与振幅A的平方、频率f的平方
以及介质的密度成正比。
能量密度:包含在介质中,单位体积内的能量称为能
量密度。
E 2 2 A f W
上式说明:波的能量密度也正比于振幅A的平方。
波的强度I:波前面上,单位时间t、单位面积S的能量
E W Vt S 2 I V A tS tS tS
面 波 瑞利波:在自由表面上产生的沿自由表面传播的 面波。地震勘探中的面波指瑞利波。 勒夫波:分布在低速层与高速层分界面上,与SH
波类似,又称横面波。
(2) 地震波的传播特点: 对于P波,波动方程为:
2u 2 2u 2u 2u ( 2 2 2) 2 t x y z
2. 地震波动力学 地震波传播的动态特征可以通过运动学和动 力学两个方面反映。 动力学研究地震波传播中振幅、频率、相位
的变化规律,了解地震波对地下地质体岩性结构
的响应。

地球物理勘探_第1章_地震波动力学基础-参考3

地球物理勘探_第1章_地震波动力学基础-参考3

§1.4.3 费玛原理•费玛原理是描述波射线在介质中传播路径规律的原理,也称最小时间原理。

–地震波总是沿射线传播,以保证所用旅行时间最少

准则;

–地震波沿垂直于等时面的路线传播所用时间最少;

–等时面与射线总是互相垂直;

–用射线描述地震波与用波前面描述是等价的。•结论:地震波在均匀介质射线为直线,在非均匀介质中是曲线。

费玛(Fermat,1601-1665):法国的数学家,生于法国南部波蒙

镇,以律师为职业,长期任图卢兹议会议员。喜欢博览群书,精通

数国语言与文学,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著有《平面及空间

位置理论导言》《求最大和最小值的方法》等。在物理学上,费马

在研究了光的反射现象与折射现象后,提出了费马原理。

t时间,它们的包络面便是C.Huygens,

§1.4.5 斯奈尔定律<br>• 斯奈尔定律描述的是波在介质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 透射和波型转换所遵循的规律:<br>sin θ1 sin θ1P sin θ 2 P sin θ1S sin θ 2 S p= = = = = v1P v1P v2 P v1S v2 S v1S v2 S v1P v1P v2 P 1 = = = = = = λa p sin θ1 sin θ1P sin θ 2 P sin θ1S sin θ 2 S<br>介质 I<br>v1P v2P > v1P P<br>θ1<br>λP λa<br>θ1S θ1 θ1P<br>S<br>P v1S<br>介质 II<br>θ 2P θ 2S<br>v2S > v1S P S<br>反射波(特别是反射 纵波)是地面地震勘 探的有效信号,反射 横波在转换波或多波 勘探时是有效波。<br><br>

地震波运动学理论

地震波运动学理论

第二章地震波运动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

1. 地震波运动学:研究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的关系,即研究波的传播规律,以及这种时空关系与地下地质构造的关系。

2. 地震波动力学:研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形、振幅、频率、相位等特征的及其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变化规律与地下的地层结构,岩石性质及流体性质之间存在的联系。

3. 地震波:是一种在岩层中传播的,频率较低(与天然地震的频率相近)的波,弹性波在

岩层中传播的一种通俗说法。地震波由一个震源激发。

4. 地震子波:爆炸产生的是一个延续时间很短的尖脉冲,这一尖脉冲造成破坏圈、塑性带,最后使离震源较远的介质产生弹性形变,形成地震波,地震波向外传播一定距离后,波形逐渐稳定,成为一个具有2-3个相位(极值)、延续时间60-100毫秒的地震波,称为地震子波。地震子波看作组成一道地震记录的基本元素。

5.波前:振动刚开始与静止时的分界面,即刚要开始振动的那一时刻。

6.射线:是用来描述波的传播路线的一种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认为波及其能量是沿着一条“路径”从波源传到所观测的一点P。这是一条假想的路径,也叫波线。射线总是与波阵面垂直,波动经过每一点都可以设想有这么一条波线。

7. 振动图和波剖面:某点振动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称为振动曲线,也称振动图。地震勘探中,沿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也称波剖面。

8. 折射波:当入射波大于临界角时,出现滑行波和全反射。在分界面上的滑行波有另一种特性,即会影响第一界面,并激发新的波。在地震勘探中,由滑行波引起的波叫折射波,也叫做首波。入射波以临界角或大于临界角入射高速介质所产生的波

第1章地震波动力学(3.7)

第1章地震波动力学(3.7)
当涉及的波速和波长时,我们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来 考虑问题。 视速度—当波的传播方向与观测方向不一致(夹角θ) 时,观测到的速度并不是波前的真速度V,而是视速 度Va。 同样,此时的波长为视波长λa。
27
视速度、视波长
AB
A B 为沿着测线方向的视波长 A B a
A B A BSIN( ) a
13
二、 地震波的产生和传播
2、弹性波
按固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特征,可将固体分为:
弹性介质和塑性体
弹性体--当使介质产生形变的外力撤消后,介质能立即并 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的物体;反之,称为塑性体。 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即可显示为弹性,又可显示为塑性 条件:外力的大小、作用时间的长短 弹性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波称为弹性波。 它的形成条件是:要有能传播弹性波的介质—弹性介质, 以及在弹性介质中有振动。
11
一、 振动和波的基本概念
质点的振动和波动的关系就是部分和整体的关 系。
波动是一种不断变化、不断推移的运动过程。介质 中有无数个质点,在波的传播过程中,每个质点都会 或早或晚地受到牵动而振动起来。 单独考虑每一个点,它的运动只是在平衡位置附近 进行振动。把介质中的无限多个点当作一个整体来看, 它的运动就是波动。
7
一、 振动和波的基本概念
2、波动
波动--就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介质内某质点的振动,通过介质质点的相互作用传递相邻质点 的振动,如此传递下去就形成了波动。

1.1地震波动力学_3_c2

1.1地震波动力学_3_c2
对地震工程而言,从动力学的观点 —-- 按弹性波 速划分地层,应该说更为合理。
5.“地震标志层”的确定
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地震勘探工作,或作长地 震剖面时,为了连接全区的地层和查明构造形态 的变化,需要在测区内确定一个易于追踪的“地 震标致层”,以此作为对比连接 全区地层的标志。
基本要求:必须在较大范围内分布稳定,且 具有较明显的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 学特征。一般 要求其与地质层一致。
为 12 ,更有人认为可分辨的极限厚度为 30 。
(提高反射波的频率,既可以改善纵向分辨率,又可以改善横 向分辨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把满足纵向和横向分辨率的 两个频率中的较高的频率,作为满足总分辨率的最高频率)。
1.7来自百度文库地震勘探的地质基础
影响地震波速度的因素:
1.岩土介质的密度
一般情况下,岩石越致密,波速越高,
RS
为零;第二个方程说明,欲使反射波强度不为零的条件是
2VP 2 1VP1 0

1VP1 2VP 2
(1.1.67)
图 1.1.27
平面波垂直入射
这意味着波阻抗不相等的界面构成地震反射界面。于是式(1.1.67) 可以说是地震反射波界面形成的必要条件。
1.3.3 球面波的反射和透射以及首波的形成
不同岩石的密度与速度的关系曲线
2. 同样岩性的岩土介质,当孔隙度大 时,

第四章 地震波动力学

第四章 地震波动力学



• 地震波运动学:时间、空间 • 地震波动力学:能量、频率、波形及其变

• 地震波的频谱分析:频谱及频谱分析、频
谱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频谱的应用等
• 地震波的能量分析:研究振幅的意义、振
幅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影响地震波传播的地质因素
一、介质和界面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
• 地震波是在地层介质中传播并且在层面或岩 性界面上产生反射的。 • 地层介质的成层性及剖面上部的不均匀性使 地震波的传播方向、运动形式发生改变。 • 剖面中各界面的质量对波的强度、稳定性也 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影响反射波振幅的因素
6、反射界面形态。当地下界面向上凹时,反 射波的能量将会集中、振幅增强;而当地下 界面向上凸时,反射波的能量将会分散、形 成散射、振幅减弱。 7、接收条件 指检波器类型和组合方式、记录 仪的频率特性等。这些因素对一道或一张记 录来说是相同的也即为常数因子
• 入射角的变化、岩相的变化、波的干涉、各种噪声 的干扰及处理因素等均对振幅有影响。
3、剖面上部的均匀性
(1)介质不均匀会产生强烈的吸收和 散射,使地震波的传播缺乏规律和不 稳定
(2)表层介质的不均匀性对地震波的 传播影响更大(表层低速带)。 • 表层低速带对地震波激发、接收的影 响。
二、有利的地震地质条件
1、地质剖面中存在反射面,其层位与地 质界面一致,界面的质量应是显著的、 平滑的和稳定的,地层倾角不大。 2、剖面上部介质结构均匀,有含水层。 无太显著的反射面,表层低速带沉积均

地震波动力学

地震波动力学
c 其中,i, j 1,2,3,4,5,6,为弹性常数 ij 第七页,共164页
c c 192年 7 勒夫证明i了 j, ji相等,因3此6个,系数
变为21个,当弹性体为各性向性同质时,这些
系数变2为 个。并分别, 用表示,称为拉梅系
因此,。
c c c c c c
12
13
21
23
31
32
c c c
第三十三页,共164页
2、任意方向之解:
在三维状况下,设波的传播距离(A至B):
d=lx+my+nz,因此有,三维平面波波函数为:
(x,y,z,t)=1(lx+my+nz -vt)+ 2(lx+my+nz +vt)
液体中, =0, (液体为不可压缩的无定形物体,在受力
作用后,不会有应力产生,仅发生压力变化)
第二十二页,共164页
3、杨氏模量:E
1)、意义:当圆形柱体拉伸或压缩时,纵向应力 与纵向应变之比 2)、公式:E= xx /exx
4、泊松比:(或 )
1)、意义:表示横向缩短与纵向伸长之比
2)、公式: =-eyy/exx :” -”表示横向缩短。
1、六面体的六个面每个方向的应力分量之合力为该方 向的总应力; 2、遵循牛顿第二定律,即, f=ma;
第十一页,共164页

地震波动力学

地震波动力学

f / Qv
上式表明,吸收系数与地震波的 频率成正比,与地层速度和品质因子 成反比。表明介质的Q值越大,吸收 系数越小,能量的损耗越小。
Q值为一无量纲量,通常被定义 为:在一个周期内(或一个波长距离 内),振动所损耗的能量与总能量之 比的倒数。
在浅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中,要求反射波的 频率较高,而地层的速度一般较低,尽管探测深 度较浅,波的旅行路径较短,但地层对高频地震 波的严重吸收作用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波线、射线、波面、波前、波尾
波线--波的传播方向称之为波线。也叫射线 波面--某时刻介质内振动相位相同的点组成的面称为波面。 波前--某时刻处在最前面的波面。即刚刚开始振动的点的连线。 波尾--某时刻处在最后面的波面。即刚刚停止振动的点的连线。
第三节 地震波的类型及其传播特征
一、地震波的类型
t时刻
阴影区 内的质 点处于 振动状 态,其 它区域 质点没 有振动
点源-球面波
.
线源-柱面波
面源-平面波
传播方向
球 面 纵 波
P波:质点的振动方向 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SH波:质点在包含波的传播方 向的水平平面内振动
SV波:质点在包含波的传播方向的垂直平面内振动
传 播 方 向
XOY平面内振动
一固定相位传播了 vt 距离。
x A cos ( t ) v

地震波动力学

地震波动力学



u
T t
广义振动:任一物理量在某一数值附近作周期性变 化时,称该物理量在作振动。
空气中
波的严格定义不是一句话所能说得清 楚的。但一般而论,可以认为波就是振动 的传播过程。
物体内的各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着的。 当一部分弹性介质由于某种原因产生振动 时,这种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不断地传播和 扩大,便形成了以激发点为中心,以一定 速度传播开去的弹性波。
假设的合理性:
均匀连续假设:在同一地层中,由于地震波的 波长一般大于数百米至数公里,岩石的不均匀性对 地震波的传播不起作用。 各向同性假设:取向杂乱无章的晶体的线度远 较地震波波长小,在地震波波长长度内,可将地球 介质看作为各向同性。
完全弹性假设:除震源外,介质所受的力一般 都是很小的,而且延续时间很短,因此可将地球介 质当作完全弹性体。
随后,第一个点开始振动,并带动其邻近的点振动。 T/4后,第一个点 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同时T/4×V远处的质点刚要开始振动 T/2后,第一个点正向回归平衡位置,同时T/2×V远处的质点刚要开始振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
4
初始时刻,所有的点都在平衡位置
8
12
16
2、振动与波动的关系
(1)波动-振动形式在介质中的传播 (2)波动-振动能量在介质中的传播 (3)波动-振动相位在介质中的传播 把介质中的无限多个点当作一个整体来 看,它的运动就是波动。 振动和波动的关系就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地球物理勘探_第1章_地震波动力学基础-参考2

地球物理勘探_第1章_地震波动力学基础-参考2

1. 地震纵波
• 当弹性体受到胀缩力的作用时,弹性体将发生伸缩 形变。反映在介质内的质点层面之间,在纵波传播 的路径上,形成一系列的膨胀带和压缩带,随着时 间交替变化,这种从震源向外,胀缩相间的交替过 程向外传播就形成了纵波。对于纵波,介质质点的 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与纵波对应的是介 质的胀缩应变,因而又称为胀缩波。
⑤ 圆波数ω:单位距离内变化的弧度;
⑥ 相位 2π kx + φ0 :描述某一
Au
位置振动状态的数值;
⑦ 初始相位 φ0 :初始x=0位 置的相位。
λ
x
u(x)
=
−i( 2π f
A⋅e v
x+φ0 )
=
A ⋅ e−i(2π kx+φ0 )
简谐波的波剖面
12
脉冲波的波剖面
• 实际的地震波是只有短暂延续时间的脉冲波,波还 没有传播到的区域是静止的,波已经传播过去的区 域也是静止的,因此,波剖面的长度也是有限的。
视速度与视波长
• 波传播的真实速度和波长是在其传播方向上得到 的。如果参考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不一致,得到的
结果就不是速度和波长的真实值,这样的结果称为
视速度和视波长。
视速度:va
=
v sin θ
=
v cosα
视波长:λa
=
λ sin θ

地震波的动力学名词解释

地震波的动力学名词解释

地震波的动力学名词解释

地震波是由地震活动引起的地壳震动传播而形成的波动现象。地震波可分为体

波和面波两种,体波又包括纵波和横波,而面波则包括Rayleigh波和Love波。在

解释地震波的动力学名词时,我们可以从波动的形式和传播速度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体波

1. 纵波(P波)

纵波是一种振动方向与波动方向相同的体波。它以沿着地震波传播方向的连续

压缩和展张的方式传播。由于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因此在地震发生后最早到达观测点。它能够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不同介质,但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因此可以通过纵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来揭示地球内部的结构。

2. 横波(S波)

横波是一种振动方向与波动方向垂直的体波。它以剪切和扭曲的方式传播,只

能通过固体介质,不能穿过液体和气体。相较于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因此在地震发生后稍有延迟到达观测点。通过分析横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可以进一步了解地球内部的弹性特性。

二、面波

1. Rayleigh波

Rayleigh波是一种沿地表展开的面波。它是人们在观测地震波时经常遇到的一

种波动形式。Rayleigh波的运动是复杂而有规律的。它的振动方式可由简谐振动叠

加形成,波动方向以及振动幅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相比于体波,Rayleigh波的传播速度较慢,但它的振幅较大,对地面造成的震动也较为显著。

2. Love波

Love波是一种沿地表的横波。它的振动方式主要是沿地表面的水平方向振动,而不存在垂直方向的振动。Love波的传播速度介于纵波和Rayleigh波之间。由于Love波的振幅较小,因此对地表产生的震动较弱。

地震波原理

地震波原理

地震波原理

地震波是由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而产生的一种波动。这种能量释放通常是由地震活动引起的,包括地壳运动、板块运动等。地震波的传播具有一些基本原理,分为两大类:体波和面波。

1.体波(BodyWaves)

P波(纵波):

P波是一种纵波,是地震波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波。

P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可以传播。

P波的传播方向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即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

P波的振动速度大致是S波的1.7倍。

S波(横波):

S波是一种横波,传播速度比P波慢。

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无法穿过液体和气体。

S波的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S波相对于P波来说,对岩石的破坏性较大。

2.面波(SurfaceWaves)

Love波:

Love波是横波,振动方向是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Love波主要沿地表传播,对地表的破坏性相对较小。

Rayleigh波:

Rayleigh波是一种复杂的波动,是横波和纵波的结合。

Rayleigh波主要沿地表传播,具有类似海浪的运动。

Rayleigh波对地表的破坏性相对较大,但能量逐渐减小。

地震波传播的基本原理:

1.波的起源:地震波的起源通常是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例如地壳运动或板块运动。

2.能量传播:地震波通过岩石和地球的其他物质传播。不同类型的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也不同。

3.波的传播方向:P波和S波是体波,其传播方向是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面波则主要沿地表传播。

4.波的振动方向:P波和S波的振动方向不同,这在地震记录中有明显的区别。

5.波的影响:地震波的传播引起地面的震动,这会导致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的震动,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地球物理勘探_第1章_地震波动力学基础-参考1

地球物理勘探_第1章_地震波动力学基础-参考1

地震勘探简介地震勘探:以同岩(矿)石间的弹性差异为基础,通 过观测和研究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中的传播规律,借 以实现地质勘查找矿目的的物探方法。 应用领域:主要用于油气田、煤田地质构造的勘探, 地壳测深,工程地质勘察等。 地震勘探的分支方法:1. 2. 3. 4. 折射波法; 反射波法; 透射波法; 面波法; ‥ ‥等。地震勘探技术的流程:1. 2. 3. 4. 理论研究; 野外资料采集; 室内数据处理; 地震地质解释; ‥ ‥等。

地震反射波勘探的基本原理• 在地表附近激发的地震波向下传播,遇到不同介质 (地层)分界面产生向上的反射波,检测、记录地 下地层界面反射波引起的地面振动,可以解释推断 地下界面的埋藏深度,地层介质的地震波传播速 度、地层岩性、孔隙度、含油气性等。 • 最简单的是根据反射波到达地面的时间计算地下界 面的深度,基本公式为:1 H = vt 2• 反射波法的主要优点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查 明从地表到地下数千米的整个地层剖面内各个构造 层的起伏形态,甚至是地层岩性特征。

地震反射波勘探的基本原理地震勘探原理示意图

地震反射波勘探的基本原理1 2 3 4 5 6 7 8 9 10xt地面检波器 1 界面 1 泥岩 2 3 4 5 6 7 8 9 10 砂岩x r1在地表一 点激发地 震波,并 且接收来 自地下界 面的反射 波,这种 工作方式 被称为自 激自收。界面上法 向入射界面 2z灰岩r2地震勘探原理示意图

地震波传播理论• 地震勘探是以认识地下的地质结构为目的,以研究 地震波在介质中的运动形式和传播规律为基本内容 的勘探方法。 • 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就是能量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表现为波函数的振幅、频率、相位等属性在传播过 程中的变化,称为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是地震学 和地震勘探的理论基础。 • 脉冲地震波到达介质空间各点的旅行时间是空间位 置的函数,传播时间与空间位置的关系,称为地震 波的运动学特征,是地震波动力学的简化,具有非 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第1篇 地震波动力学(顺序1)

第1篇  地震波动力学(顺序1)

目录

第1篇地震勘探 (1)

1 地震波动力学 (1)

1.1 弹性理论基础 (1)

1.2 纵波与横波 (8)

1.3 地震波的传播 (19)

1.4 地震面波 (25)

1.5 地震波的绕射 (29)

1.6 反射地震记录道的形成 (31)

1.7 地震勘探的地质基础 (35)

第1篇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主要是研究人工激发的地震(弹性)波在浅层岩、土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其传播的动态特征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波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称为运动学特征;另一是波传播中它的振幅、频率、相位等的变化规律,称为动力学特征。前者是地震波对地下地质体的构造响应,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出地下地质体的岩性特征,有时亦是地质体结构特征的响应。我们把上述两种特征统称为地震波的波场特征。工程地震勘探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研究地震波的波场特征,以解决浅部地层和构造的分布,确定岩、土力学参数等工程和水文勘探中所涉及到的地质问题。

本篇的重点是讨论地震波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近年来在工程勘探和检测中较新或常用的方法技术,如瑞雷波法、CT成像技术、桩基检测、PS波测井等,并结合工程实例,讨论一般性应用问题。

1 地震波动力学

1.1 弹性理论基础

地震勘察是通过观测和研究人工激发的弹性波在岩石中的传播规律来解决工程及环境地质问题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弹性波的传播决定于岩石的弹性性质,因此有必要首先讨论与岩石弹性性质有关的某些固体弹性理论的基本概念。

1.1.1 理想介质和粘弹性介质

由弹性力学的理论可知,任何一种固体,当它受外力作用后,其质点就会产生相互位置的变化,也就是说会发生体积或形状的变化,称为形变。外力取消后,由于阻止其大小和形状变化的内力起作用,使固体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弹性。外力取消后,能够立即完全地恢复为原来状态的物体,称为完全弹性体,通常称之为理想介质。反之,若外力去掉后,仍保持其受外力时的形态,这种物体称为塑性体,亦称为粘弹性介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μ 值比较大时,值就变小,这说明常数 的物理意义是阻止切应变的一个度量,因此它 常常亦被称为剪切模量。对于大多数岩土介质, 帕,而对于液体,,此时切变无穷大 有时为了方便起见,除了上述二个弹性常数以 外,还应用其他一些弹性常数。最普通的是杨 氏模量 E ,泊松比 σ 和体积压缩模量 K 。这三个 弹性系数的定义分别是:杨氏模量 E 表示为当 圆的或多角形柱体试件,在其一端面上受力, 而侧面为自由面时,所加应力与相对伸长之比,
分配表达式,即 Zoeppritz 方程: 分配表达式,即 Zoeppritz 方程: 根据波动方程,可推导出描述上述各波在弹性界面上的能量 则根据斯奈尔定律、位移的连续性及应力的连续性,并 根据波动方程,可推导出描述上述各波在弹性界面上的能量 分配表达式,即 Zoeppritz 方程:
2.平面波的法线入射 当地震波垂直入射到界面上时, 1 0 ,如图 1.1.27 所示。 据斯奈尔定律, 1 2 1 2 0 ,解方程组(1.1.64) 可得
图1.1.11 波的振动图形
图1.1.12 波剖面图
k k 视 波 长 、 波数分量 (一般沿地表观测就是 , 也 有 人 称 之 为 视 波 数 ) 和 视 速 度V 之 间 有
* x
*
下述关系
T V
* * *
V*wenku.baidu.comf*
(1.1.40) (1.1.41)
k
1

*

1 T V
RS
射系数A 均为零;第二个方程说明,欲使反射波强度
TS
不为零的条件是
2V P 2 - 1V P1 0

1V P1 2V P 2
(1.1.67)
图 1.1.27
平面波垂直入射
这意味着波阻抗不相等的界面构成地震反射界面。于是式 (1.1.67)可以说是地震反射波界面形成的必要条件。显然满 足不等式(1.1.67) ,可以是 1V P1 2V P 2 ,亦可以是 1V P1 2V P 2 。
地震波传播范围内,绝大多数岩石都可 以近似地看成是完全弹性体(理想介质)来 研究。 1927年勒夫(Love. A. E. H)证明由于弹性能 是应变的单值函数,系数和必须相等,因此 36个弹性系数可以减少到21个。当我们研究 的弹性体如果是各向同性介质,勒夫进一步 证明这些系数可以减少到只剩二个,我们把 它表示为λ 和μ ,称为拉梅常数。
第一章 地震波动力学
地震勘探主要是研究人工激发的地震(弹 性)波在浅层岩、土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其传 播的动态特征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波传 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称为运动学特征;另 一是波传播中它的振幅、频率、相位等的变化 规律,称为动力学特征。前者是地震波对地下 地质体的构造响应,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出地下 地质体的岩性特征,有时亦是地质体结构特征 的响应。我们把上述两种特征统称为地震波的 波场特征。
t t , x / t 定义为视速度 V * 。由图可见,地震波沿射线传播
的真速度 V s / t ,
s 因 x cosa
所以
V*
V cosa
(1.1.62)
图 1.1.25 视速度示意图
式中 a 为地震波射线与其自身的地表投影的夹角 ( 出射 角=90°-入射角)。式(1.1.62)表示了视速度与真速度之 间的关系,称为视速度定理,可以看出,视速度总是大 于真速度。当a 0 时,V V ,即波沿观测方向传播,其视 速度就是真速度;当a 90 时,V ,即若沿波前面观测 波的传播程度,此时波前面上各点的扰动都同时到达, 好象有一波动以无穷大的速度传播一样;在均匀各向同 性介质中,由于 V 不变,V 的变化反映了地震波入射角 的变化。在浅层地震反射勘探中,近炮点记录道接收到 的反射波视速度高,相邻记录道之间反射波的时差小, 远炮点记录道接收到的反射波视速度低,相邻记录道接 收到的反射波时差大。
2 2
(1.1.79)
v r 2
t h fc 2
(1.1.81)
分析(1.1.81)式可知: ①随着频率的增高,菲涅尔带减少。 ②随着地层埋深的增大, 由于吸收衰减作用使得频率降低, 波 长增大,则菲涅尔的范围增大。 由此可见,当地质体的横向长度 a 小于菲涅尔带( 2r )时,地质 体的反射归结成了一个点的绕射, 此时地震勘探难以区分出反 射是来自一个点还是来自于地质体;只有地质体的横向长度 a 大于或等于菲涅尔带(2·r)时,才可以区分(菲涅尔带越小,
内力起作用,使固体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就是 所谓的弹性。外力取消后,能够立即完全地恢复 为原来状态的物体,称为完全弹性体,通常称之 为理想介质。反之,若外力去掉后,仍保持其受 外力时的形态,这种物体称为塑性体,亦称为粘 弹性介质。 在外力作用下,自然界大部分物体,既可以 显示弹性也可以显示粘弹性,这取决于物体本身 的性质和外力作用的大小及时间的长短。
分别为入射波、反射和透射纵波以及反射和透射横波与界 面法线的夹角。
若设入射纵波的能量为 1, 并记反射纵波 R 和反射横波
P
RS
的振幅分别为
TP
ATP
ARP

ATS
ARS

TS
透射纵波
和透射横波 和 ,
的振幅分别
图 1.1.26
纵波入射时的反射和透射
则根据斯奈尔定律、位移的连续性及应力的连续性,并根 据波动方程,可推导出描述上述各波在弹性界面上的能量 则根据斯奈尔定律、位移的连续性及应力的连续性,并
1、 地震波动力学
1.1 弹性理论基础 地震勘察是通过观测和研究人工激发的弹性 波在岩石中的传播规律来解决工程及环境地质问 题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
1.1.1
理想介质和粘弹性介质
由弹性力学的理论可知,任何一种固体,当 它受外力作用后,其质点就会产生相互位置的变 化,也就是说会发生体积或形状的变化,称为形 变。外力取消后,由于阻止其大小和形状变化的
叠加后产生相长干涉, 其绕射波时差必须在二分之 一周期范围内,否则产生相消干涉。此时,绕射源 发出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界面上以半径 r 为圆的圆周 带内(即第一菲涅尔带内) 。设界面上的介质是均 匀的,速度为 V,波在主频为 f , 为波长,则第一菲
c
涅尔带半径为:
Vt VT 2 vt 2 r oc - ob ( ) - ( ) 2 4 2
ARP
ATS ARS 0
2V P 2 - 1V P1 2V P 2 1V P1
ATP 1 - ARP
2 1V P1 2V P 2 1V P1
(1.1.66)
式(1.1.66)中第一个方程表明在平面波垂直入射时,不存在
A 不存在转换横波,因为此时转换波的反射系数 和透
2.波的吸收衰减
由于地下介质的非完全弹性和不均匀性, 当地震波通过地层介质传播时,会出现波的 吸收现象。此时,介质的振动粒子之间产生 摩擦,地震波的一部分能量转换成热。地下 介质弹性越好,能量损失就越少。这表明分 选、胶结好的地层波的吸收作用也小。由此 可得出以下结论:波的吸收一般随着深度的 增加而减小。浅层地震勘探中,因调查的目 的层大多为未胶结的第四系软土沉积层,故 地震波在软土地层中传播时波的吸收作用大。
横向分辨率越高) 。因此,不等式
a 2r
(1.1.82)
决定了地震勘探的横向分辨率(即横向上可分辨地 质体的最小长度的能力) 。可见提高地震勘探的横向 分辨率的关键在于提高反射波的频率。
一个地震记录道形成的物理机制:
地震波经过上覆 i - 1 个反射面在第 i 个反射面上反射的情况。研 究图 1.1.37 所示的模型, 若第 i 个和第 i - 1 个反射面上的反射系 数和透射系数分别用 R 、T 和 R 、T 表示。假设入射波的振幅为
广义绕射理论说明,地面上某点O(自激 自收点)的能量都是地下界面上每一绕射点对 它“贡献”的结果,问题是每一个点的“贡献” 都是等量的吗?理论和实践证明它们不是等量 的并且有一个确定的范围。分析认为在地面O 点观测到的波的能量主要是由该范围内的绕射 点形成的绕射波对该观测点的“贡献”。这个 带我们称为菲涅尔带。如图1.1.36所示。从O 点发出一球面波,波前到达界面上时形成绕射, 考虑到所有绕射对O点的贡献,要使得所有绕 射
sin 2 sin 1 sin 1 sin 1 sin 2 P V p1 V p1 V p2 V s1 Vs 2
(1.1.63)
该式即为斯奈尔定律,又称为反射和透射定律。其中
P sin i Vi
称为射线参数, 它取决于波的入射角度,
, 2 , 1 , 2 1 , 1
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既可以用随时间而变化 的波形来描写,也可以用其频谱特性来表述。前 者是地震波的时间域表征,后者则是其频率域表 征。由于它们具有单值对应性,因此在任何一个 域内讨论地震波都是等效的。
地震子波的另一个属性是它具有确定的起始 时间和有限的能量,因此经过很短的一段时间即 衰减,衰减时间的长短称为地震子波的延续时间 长度,以后将会讨论到,它决定了地震勘探的分 辨能力,而且可以很容易地证明:地震子波的延 续时间长度同它的频谱的频带宽度成反比。
1.惠更斯原理
惠更斯原理表明,在弹性介质中, 可以把已 知 t 时刻的同一波前面上的各点看作从该时刻产 生子波的新点震源,在经过t 时间后,这些子 波的包络面就是原波到t t 时刻新的波前。应 用惠更斯原理可以说明波的反射、 折射和绕射现 象。见图 1.1.22。
图1.1.22 惠更斯原理示意图
在地震勘探中, 地震波的振幅 A 随传播 距离 r 的增加按指数规律衰减,
-a r
A A e
0
( 1.1.57 )
图1.1.21 大地滤波作用对波形的改造
在实际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的吸收 衰减作用,滤去了较高的频率成分而保留较 低的频率成分,岩土介质的这种作用称为大 地滤波作用。高频成分的损失,改变了脉冲 的频谱成分,使频谱变窄,因而使激发的短 脉冲经大地滤波作用后其延续时间加长,分 辨率降低。这种经大地滤波作用后输出的波 称为地震子波。
* *

f* V*
1.2.3 地震波的频谱 由震源激发、经地下传播并在地面或井中接收到 的地震波通常是一个短的脉冲振动,应用信号分 析领域中的广义术语,称该振动为地震子波。它 可以被理解为有确定起始时间和有限能量,在很 短时间内衰减的一个信号。地震子波振动的一个 基本属性是振动的非周期性。因此,它的动力学 参数有别于描述周期振动的振幅、频率、相位等 参数,而用振幅谱、相位谱(或频谱)等概念来 描述。
*
*
*
1.3.2
平面波的反射和透射
同光线在非均匀介质中传播一样,地震波在遇到 弹性分界面时亦要产生反射和透射。首先从平面波 理论出发(认为波前面是平面,它以恒定的入射角 投射到分界面上)讨论平面波的反射和透射。 1 . 斯 奈 尔 ( Snell ) 定 律 假 设 界 面 R 将 空 间 分 为 上 、下 两 部 分W1 和W 2 ,上 半 空间纵横波传播速度为
V p1

V s1
下半空间为
V p2

Vs2

如 图 1.1.26 。 当 一 平 面 纵 波 以 1 角 投 射 至 界 面
根据惠更斯原理,波前到达界面上的点可看成一新震源, 并产生新扰动向介质四周传播,从而形成反射和透射的纵 波和横波(SV 波) 。根据光学原理,不难证明在弹性分界 面上入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之间的关系为:
2.费马原理
费马原理表明,地震波沿射线传播的旅行 时和沿其它任何路径传播的旅行时相比为最小, 亦波是沿旅行时间最小的路径传播 ( 最小时间 原理)的。
在时间场内,将时间相同的值连起来,组成等 时面,等时面与射线成正交关系。
3.视速度定理
图 1.1.25 的 A、B 为两个检波器,间距为 x ,地震波沿射 线 1 到达 A 点的时间为 t ,沿射线 2 到在 B 点的时间为
ARP 为正, 当 1V P1 2V P 2 时, 说明反射波振幅和入射波振幅同相;
反之, 1V P1 2V P 2 ,
ARP 为负,表示它们反相,即相位相差

。分
析式(1.1.66)中第三个方程可以看出,透射系数永远为正, 故透射波同入射波永远是同相的。
1.5.2 横向分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