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院前急救 课件
合集下载
脑卒中院前急救PPT课件

近期患病史:卒中、心肌梗死、外伤、手 术和出血 近期用药史:抗凝、胰岛素和降压药物 既往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
·
不推荐 非低血糖患者输含糖液体 过度降低血压 大量静脉输液
15
(二)急诊评估与处理
1.基本生命支持
2.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
气道和呼吸
颅内压增高
心脏监测和心脏病变处理 严重血压异常
血压调控
血糖异常
血糖调控
发热
体温调控
癫痫
消化道出血
·
16
·
17
急诊处理流程
疑似脑卒中患者
生命体征评估
生命体征稳定
脑 CT/MRI 扫描血 糖等测定
确诊为脑卒中患者 有指征者采用手 术或介入治疗
不稳定 抢救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5—6 小 时无禁忌症者考虑溶栓治疗
卒中单元或神经专科病房
·
18
在现场或救护车上应收集的信息
我国脑卒中发病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的特征
全国脑卒中患者:600-700万
·
5
预测中国脑卒中死亡病例增加数 1990~2030
6000000
5000000
4000000
3000000
2000000
1000000
0
1990 95 2000 5 2010 15 2020 25 2030
(摘自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文件)
准备及时抢救。
·
20
EMS 反应: 生命体征
CCSS 中国脑卒中专家共识
A 气道 - 保持气道通畅
下列情况插管: 昏迷 通气不足 吸入危险
B 呼吸 - 氧饱和度 (达不到90%者考虑机械通气支持)
- 使通气保持正常
·
不推荐 非低血糖患者输含糖液体 过度降低血压 大量静脉输液
15
(二)急诊评估与处理
1.基本生命支持
2.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
气道和呼吸
颅内压增高
心脏监测和心脏病变处理 严重血压异常
血压调控
血糖异常
血糖调控
发热
体温调控
癫痫
消化道出血
·
16
·
17
急诊处理流程
疑似脑卒中患者
生命体征评估
生命体征稳定
脑 CT/MRI 扫描血 糖等测定
确诊为脑卒中患者 有指征者采用手 术或介入治疗
不稳定 抢救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5—6 小 时无禁忌症者考虑溶栓治疗
卒中单元或神经专科病房
·
18
在现场或救护车上应收集的信息
我国脑卒中发病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的特征
全国脑卒中患者:600-700万
·
5
预测中国脑卒中死亡病例增加数 1990~2030
6000000
5000000
4000000
3000000
2000000
1000000
0
1990 95 2000 5 2010 15 2020 25 2030
(摘自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文件)
准备及时抢救。
·
20
EMS 反应: 生命体征
CCSS 中国脑卒中专家共识
A 气道 - 保持气道通畅
下列情况插管: 昏迷 通气不足 吸入危险
B 呼吸 - 氧饱和度 (达不到90%者考虑机械通气支持)
- 使通气保持正常
脑卒中的急救护理PPT课件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5、严格控制体温 对高热持续患者应采取冰枕、冰帽、冰毯 等物理降温,必要时可甩退热药或冬眠疗 法 重症脑卒中患者可选择两侧颈动脉处持续 冰敷,保护脑细胞,减少死亡率。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的分布 三、护理注意事项
检查生命指征:检查病人的生命指征,若呼 吸和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平卧休息:使病人仰卧,保持环境安静及室内 通风。稳定病人情绪,盖上被子或毯子保暖。 若起病急且发展快,病人出现头痛、呕吐、 嗜睡、意识障碍等症状,提示脑出血;此时 可用衣物或枕头垫在病人的头下,并在额头 置冰袋以减少出血量
六、脑卒中的识别
症状突然发生
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 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吞咽困难 双眼向一侧凝视 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 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脑卒中的急救护理
脑卒中的急救护理
脑卒中相关基础知识
脑卒中的急救护理
主要内容
脑卒中 相关基础知识
一、定义
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
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
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
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
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
基底动脉环起始部的各大脑动脉
颈内动脉的虹吸部
常见血管:
大脑中动脉 椎基底动脉 大脑后动脉
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脑 卒中
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脑 卒中
脑卒中院前救治PPT课件

01
02
03
头痛、恶心、呕吐。
意识障碍、昏迷。
04
05
视力模糊、视野缺损。
02
院前救治的重要性
降低死亡率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及时的院前救治能够迅速控制病情,减少死亡风险 。
早期救治可以避免因延误治疗导致的脑组织不可逆损伤,从而降低死亡率。
院前救治能够确保患者得到专业、有效的急救措施,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治措施。
避免剧烈摇晃
剧烈摇晃可能会加重 脑卒中患者的病情, 因此应尽量避免。
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 态,应尽量减少不必 要的搬动,以保持患 者稳定。
在搬运患者时,应采 取平稳、缓慢的方式 ,避免剧烈摇晃或快 速移动。
注意保暖
脑卒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体温下降的情 况,因此应注意保暖。
注意不要过度加热患者,以免造成不 良影响。
04
脑卒中院前救治技术
心肺复苏术
胸外按压
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通 过胸外按压来维持血液循 环,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 供应。
人工呼吸
在呼吸停止的情况下,通 过人工呼吸来维持氧气交 换,保证大脑的氧气供应 。
循环心肺复苏
在心脏骤停和呼吸停止的 情况下,交替进行胸外按 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生 命体征。
止血与包扎
戒烟限酒
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以降低 脑卒中的风险。
控制危险因素
控制高血压
定期检测血压,坚持规 律服药,将血压控制在
正常范围内。
控制糖尿病
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定期监测血糖,坚持
规律服药。
控制高血脂
通过饮食和药物治疗, 降低血脂水平。
控制心脏病
积极治疗心脏病,控制 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
脑卒中院前急救 PPT课件

5
预测中国脑卒中死亡病例增加数 1990~2030
6000000 5000000 4000000 3000000 2000000 1000000 0 1990 95
(摘自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文件)
2000
5
2010
15
2020
25
2030
6
3、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1
年龄 性别 遗传 高血压 心脏病 糖尿病
脑卒中
Cerebral Apoplexy
内容简介
脑血管意外概述 脑卒中风险因素 脑卒中分类 脑卒中院前急救流程 脑卒中专科治疗护理
2
一、概述
1、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 塞或破裂,造成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 碍,持续时间大于24小时或死亡。
3
2、脑卒中流行病学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死亡率约占所有疾病的10%。 存活者致残率约80% 复发率为41%。 发病年龄;45岁以后明显增加,75岁以上发病 率是45-55岁组的5-8倍。 我国每年新增病例多于200万,平均发病率为 130/10万。
4
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1.7:1 我国脑卒中发病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的特征 全国脑卒中患者:600-700万
既往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
14
(二)急诊评估与处理
1.基本生命支持 气道和呼吸 心脏监测和心脏病变处理 血压调控 2.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 颅内压增高 严重血压异常 血糖异常
血糖调控 体温调控
急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处理课件

基本急救技能的传授
学习正确的搬运姿势
在搬运急性脑卒中患者时,应采取正确的姿势,避免加重病情。
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便在患者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进行 急救。
熟悉呼吸道通畅的保持方法
在患者意识不清或出现呕吐时,应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 窒息。
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提前联系医院
降血糖药物
如胰岛素,用于控制血糖水平 ,预防并发症。
急救设备的使用
心电监护仪
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如心率、血压、血氧
饱和度等。
氧气瓶
提供充足氧气,改善脑 部缺氧状况。
除颤器
在心脏骤停时进行电除 颤,恢复心脏正常节律
。
简易呼吸器
在呼吸衰竭或呼吸道梗 阻时,提供人工呼吸支
持。
药物与设备的储存与管理
PART 03
院前急救处理流程
现场评估与诊断
快速识别症状
了解患者是否突然出现头痛、恶心、 呕吐、言语不清、肢体瘫痪等症状, 这是急性脑卒中的常见表现。
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 体活动度等,以初步判断病情严重程 度。
急救措施的实施
01
02
03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头部适当抬高, 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 呕吐物导致窒息。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急性脑卒中可 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 中两大类。
病因与病理
病因
急性脑卒中的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 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此外,吸烟、酗酒、不良生活习惯等 也是危险因素。
病理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狭窄 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出血 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 脑实质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卒中症状识别及院前急救课件

2009年(AHA/ASA) 脑、脊髓、视网膜短暂性缺血,不伴急性脑梗塞
影像、CBF和脑组织改变的关系
影像学
正常
急性脑缺血
正常
脑梗死
TIA / PENUMBRA
血流量
(ml ·100mg ·min)
50-55 25 20 15 8
血流
脑组织
细胞 电衰竭 膜衰竭
正常
异常
死亡
如何从临床角度理解TIA新定义
系统定位:颈内动脉系统还是椎基底动脉
系统
TIA患者发生卒中危险评估
ABCD2评分(分数高,发生卒中越高) 年龄(A) 0--<60岁 1--≥60岁
血压(B)0--其他
0--其他症状 临床(C)
1--S>140或D≥90
1--构音障碍 2--单侧肢体无力 1--10-59分钟 2--≥60分钟 1--有
传统TIA概念局限性
研究表明,缺血性症状持续一小时的患者,只
有不足1/6可以在24小时内缓解。
溶栓治疗应尽早给予,但24小时的定义会延
误医生的临床决策,有可能延迟卒中有效治疗
的实施。(I类,C级)
TIA定义的演变
1975(NIH) 脑局灶性缺血,症状在24小时内消失 2002年脑、视网膜一过性缺血,症状在 1小时以内,没有脑梗塞证据
TIA/小卒中是神经内科急症
TIA是公认的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近期频繁发作的TIA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 小问题,大麻烦! 你摊上事了! 你摊上大事了!
临床表现
发作性 短暂性 可逆性
反复性
辅助检查
CT/MRI: 正常
诊
断
主要靠病史、确定病因十分重要。 诊断要点:发作性、短暂性、可逆性、
影像、CBF和脑组织改变的关系
影像学
正常
急性脑缺血
正常
脑梗死
TIA / PENUMBRA
血流量
(ml ·100mg ·min)
50-55 25 20 15 8
血流
脑组织
细胞 电衰竭 膜衰竭
正常
异常
死亡
如何从临床角度理解TIA新定义
系统定位:颈内动脉系统还是椎基底动脉
系统
TIA患者发生卒中危险评估
ABCD2评分(分数高,发生卒中越高) 年龄(A) 0--<60岁 1--≥60岁
血压(B)0--其他
0--其他症状 临床(C)
1--S>140或D≥90
1--构音障碍 2--单侧肢体无力 1--10-59分钟 2--≥60分钟 1--有
传统TIA概念局限性
研究表明,缺血性症状持续一小时的患者,只
有不足1/6可以在24小时内缓解。
溶栓治疗应尽早给予,但24小时的定义会延
误医生的临床决策,有可能延迟卒中有效治疗
的实施。(I类,C级)
TIA定义的演变
1975(NIH) 脑局灶性缺血,症状在24小时内消失 2002年脑、视网膜一过性缺血,症状在 1小时以内,没有脑梗塞证据
TIA/小卒中是神经内科急症
TIA是公认的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近期频繁发作的TIA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 小问题,大麻烦! 你摊上事了! 你摊上大事了!
临床表现
发作性 短暂性 可逆性
反复性
辅助检查
CT/MRI: 正常
诊
断
主要靠病史、确定病因十分重要。 诊断要点:发作性、短暂性、可逆性、
学习脑卒中症状辨识及院前急救的课件

模拟演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考核
模拟演练
通过模拟演练的方式,让学员亲身体验脑卒中症状的识别 和院前急救处理过程。演练内容包括模拟患者症状表现、 急救人员快速响应、现场急救措施等环节。
考核标准
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对学员在模拟演练中的表现进行评 价。考核内容包括症状识别准确性、急救措施实施效果、 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反馈与改进
脑卒中的预防
01
02
03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脂等危险因素,降 低脑卒中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等。
定期筛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 ,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脑 卒中的发生。
01
脑卒中症状辨识
常见症状
01
02
03
04
05
突然出现的肢体 麻木或无力
止血与包扎
总结词
止血与包扎是控制出血、减少失血和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止血与包扎可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详细描述
止血的方法包括直接压迫、加压包扎和抬高受伤部位等,包 扎则能够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和压迫止血。在脑卒中患者中 ,止血与包扎可以减少因出血过多引起的并发症。
搬运与转运技巧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脑卒 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 脑卒中两大类。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01
02
03
04
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动脉粥样硬 化和血栓形成,增加脑卒中风
险。
糖尿病
糖尿病可引起血管病变,增加 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吸烟
吸烟可导致血管痉挛和动脉粥 样硬化,进而引发脑卒中。
应急技巧脑卒中症状的院前急救培训课程

04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
心理康复指导
01 心理疏导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他们克服焦虑、抑郁等情 绪问题。
02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 整不良认知模式,改善情绪和 行为问题。
03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提高生 活质量。
注意事项
处理急症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05
预防与康复
脑卒中预防措施
控制高血压
定期检测血压,遵从医生建议,合理用药 ,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降低血脂
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方式降低血脂 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 风险。
快速转运患者
总结词
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详细描述
在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应尽快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治疗。在转运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 通畅、控制血压和血糖的稳定,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应与医院急诊科进行沟通,提前告知患者病 情和急救措施,以便医院能够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04
控制血压和血糖
总结词
稳定患者生命体征
详细描述
在脑卒中患者的急救过程中,控制血压和血糖是关键。应尽快测量患者的血压 和血糖值,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使用降压药、降糖药或补充生理盐 水等,以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
正确搬运患者
总结词
避免加重病情
详细描述
在搬运脑卒中患者时,应特别注意搬运方法和姿势。应保持患者头部和躯干的直线位置,避免过度扭 曲或震动。同时,应使用适当的搬运工具,如铲式担架或折叠式担架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心理康复指导
01 心理疏导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他们克服焦虑、抑郁等情 绪问题。
02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 整不良认知模式,改善情绪和 行为问题。
03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提高生 活质量。
注意事项
处理急症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05
预防与康复
脑卒中预防措施
控制高血压
定期检测血压,遵从医生建议,合理用药 ,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降低血脂
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方式降低血脂 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 风险。
快速转运患者
总结词
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详细描述
在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应尽快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治疗。在转运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 通畅、控制血压和血糖的稳定,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应与医院急诊科进行沟通,提前告知患者病 情和急救措施,以便医院能够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04
控制血压和血糖
总结词
稳定患者生命体征
详细描述
在脑卒中患者的急救过程中,控制血压和血糖是关键。应尽快测量患者的血压 和血糖值,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使用降压药、降糖药或补充生理盐 水等,以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
正确搬运患者
总结词
避免加重病情
详细描述
在搬运脑卒中患者时,应特别注意搬运方法和姿势。应保持患者头部和躯干的直线位置,避免过度扭 曲或震动。同时,应使用适当的搬运工具,如铲式担架或折叠式担架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脑卒中院前急救诊疗指导规范PPT课件

洛杉矶院前卒中筛检表(Los Angels
Prehospital Stroke Screen,LAPSS)
1.病人信息
2.病史提供者
3.病人处于基线水平(或无局灶体征及意识障碍)的最后时间
筛检标准:
4.年龄大于45岁
5.无癫痫发作史
6.症状持续时间小于24小时
7.病人无卧床或乘轮椅限制
不符合排除,若符合继续下一条
城乡地区脑血管病粗死亡率变化趋势
Stroke. 2011 Dec;42(12):3651-3654.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 3(3):1-3. 中国心脑血管病报告2011
我国卒中后备人群庞大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血脂
• 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亿人,每年 增加1000万新患者
• 糖尿病患者已达9000多万,糖尿病 前期患者约1.5亿
时间就是大脑——越早溶栓,预后越好
汇总分析ECASS、NINDS、 ATLANTIS、EPITHET等7项溶栓治疗研究,共纳入3670例患者,结
果证实:越早溶栓,获益越多,且3h内溶栓获益最大
3h内获益最大
注:功能完全独立,即mRS 0-1;NNT, 即每使1例患者功能完全独立
15. Lees KR, et al. Lancet .2010;375:1695-1703.
单位:1/10万
陈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8年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显示: 我国脑血管病已经超越了恶性肿瘤,成为我国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在中国脑卒中已经是成人致残首要原因,3/4脑 中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残疾
每4名脑卒中患者中, 有3名出现不同程度残疾
每3名患者中, 有2名出现认知障碍
(五)院前急救人员专项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使通气保持正常
C 循环 - 开放静脉通道,Ringer氏液或 NS,不输葡萄糖
- ECG - BP
查血糖除外低血糖 血压不能偏低,除非极端情况 治疗低血压/脱水和发热
20
辅助检查
颅脑CT优点:速度快,对脑出血诊断明 确,当脑梗塞发病在24小时内(大面积 除外),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 在脑干和小脑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 供正确诊断
3
2、脑卒中流行病学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死亡率约占所有疾病的10%。 存活者致残率约80% 复发率为41%。 发病年龄;45岁以后明显增加,75岁以上发病
率是45-55岁组的5-8倍。 我国每年新增病例多于200万,平均发病率为
130/10万。
4
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1.7:1 我国脑卒中发病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不正常
一侧口角歪斜或 下垂 一侧上肢无力或 下垂
用词错误,发音 含糊或语言不能
13
脑卒中院前评估与紧急处理
推荐 处理ABCS 心脏监护 建立静脉通道 吸氧 评估有无低血糖 通知医院急诊室 简要病史采集 症状开始时间 近期患病史:卒中、心肌梗死、外伤、手 术和出血 近期用药史:抗凝、胰岛素和降压药物 既往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
小脑出血:易形成脑疝,出血量≥10ml,或直径≥3cm,或合 并明显脑积水,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尽快手术治疗。
脑叶出血:高龄患者常为淀粉样血管病出血,除血肿较大危及 生命或由血管畸形引起需外科治疗外,宜行内科保守治疗。
从脑部血管以外部位脱落的栓子顺血流阻 塞了脑部的血管。
10
2)、出血性脑血管意外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
出血破入脑实质。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
11
脑卒中的常见表现
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
颅脑MIR:对早期脑梗塞,梗塞灶诊断 明确。 花费较高,检查时间较长
21
明确诊断后
早期脑梗塞,符合溶栓条件者早期溶栓
脑出血:根据出血量,出血部位选择住院科室及治疗方式建 议:
基底节区出血:小量出血可内科保守治疗;中等量出血(壳核 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可根据病情、出血部位和医疗 条件,在合适时机选择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或小骨窗开颅血肿 清除术,及时清除血肿;大量出血或脑疝形成者,多需外科行 去骨片减压血肿清除术,以挽救生命。
年龄 性别 遗传 高血压 心脏病 糖尿病
吸烟 酗酒 血脂异常 颈动脉狭窄 TIA
年龄是卒中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可避免的危险因素。
7
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2
肥胖 高半胱氨酸血症 血小板聚集性高 遗传因素 膳食营养素缺乏 促凝危险因素
缺乏合理运动 食盐摄入量高 口服避孕药 季节与气候 药物滥用 其它疾病
脑卒中
Cerebral Apoplexy
内容简介
脑血管意外概述 脑卒中风险因素 脑卒中分类 脑卒中院前急救流程 脑卒中专科治疗护理
2
一、概述
1、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 塞或破裂,造成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 碍,持续时间大于24小时或死亡。
不推荐 非低血糖患者输含糖液体 过度降低血压 大量静脉输液
14
(二)急诊评估与处理
1.基本生命支持
2.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
气道和呼吸
颅内压增高
心脏监测和心脏病变处理 严重血压异常血压Βιβλιοθήκη 控血糖异常血糖调控
发热
体温调控
癫痫
消化道出血
15
16
急诊处理流程
疑似脑卒中患者
生命体征评估
生命体征稳定
脑 CT/MRI 扫描血 糖等测定
的特征 全国脑卒中患者:600-700万
5
预测中国脑卒中死亡病例增加数 1990~2030
6000000
5000000
4000000
3000000
2000000
1000000
0
1990 95 2000 5 2010 15 2020 25 2030
(摘自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文件)
6
3、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1
18
院前急救措施及相关处理
1、监测和维持生命体征。必要时吸氧、建立静 脉通道及心电监护。
2、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患者衣领,有假牙者 应设法取出,必要时吸痰、清除口腔呕吐物 或分泌物。
3、昏迷患者应侧卧位。转运途中注意车速平稳, 保护患者头部免受振动。
4、对症处理,如高颅压、血压过高或过低、抽 搐等的处理。
确诊为脑卒中患者 有指征者采用手 术或介入治疗
不稳定 抢救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5—6 小 时无禁忌症者考虑溶栓治疗
卒中单元或神经专科病房
17
在现场或救护车上应收集的信息
1、神经症状出现的时间 2、确定神经症状的性质 (1)肢体或面部的无力 (2)说话不清或异常语言 3、有意识障碍---格拉斯哥(Glasgow)评分 (1)语言 (2)眼运动 (注意观察瞳孔大小及对称状况) (3)运动反应 4、近期患病、手术或外伤历史 5、近期用药史
5、尽可能采集血液标本以便血常规、生化和凝 血功能试验能在到达医院时立即进行。
6、救护车上工作人员应提前通知急诊室,做好
准备及时抢救。
19
EMS 反应: 生命体征
CCSS 中国脑卒中专家共识
A 气道 - 保持气道通畅
下列情况插管: 昏迷 通气不足 吸入危险
B 呼吸 - 氧饱和度 (达不到90%者考虑机械通气支持)
症
状 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突 然
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发 双眼向一侧凝视
生 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 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12
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CPSS)
评估 项目 面部
上肢
语言
正常
双侧面部运动对称
平举双上肢动作一 致 或无下垂 用词正确,发音清 晰
8
4、临床分类
缺血性
由脑血管阻塞所致。
出血性
由脑血管破裂出血引起脑组织受压所致。
9
1)、缺血性脑血管意外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脑血管痉挛引起短时间内脑供血障碍,在 24h内症状得到缓解。
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
由于脑血管内血栓形成引起脑血管阻塞。
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
C 循环 - 开放静脉通道,Ringer氏液或 NS,不输葡萄糖
- ECG - BP
查血糖除外低血糖 血压不能偏低,除非极端情况 治疗低血压/脱水和发热
20
辅助检查
颅脑CT优点:速度快,对脑出血诊断明 确,当脑梗塞发病在24小时内(大面积 除外),或梗塞灶小于8毫米,或病变 在脑干和小脑处,脑CT检查往往不能提 供正确诊断
3
2、脑卒中流行病学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死亡率约占所有疾病的10%。 存活者致残率约80% 复发率为41%。 发病年龄;45岁以后明显增加,75岁以上发病
率是45-55岁组的5-8倍。 我国每年新增病例多于200万,平均发病率为
130/10万。
4
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3-1.7:1 我国脑卒中发病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不正常
一侧口角歪斜或 下垂 一侧上肢无力或 下垂
用词错误,发音 含糊或语言不能
13
脑卒中院前评估与紧急处理
推荐 处理ABCS 心脏监护 建立静脉通道 吸氧 评估有无低血糖 通知医院急诊室 简要病史采集 症状开始时间 近期患病史:卒中、心肌梗死、外伤、手 术和出血 近期用药史:抗凝、胰岛素和降压药物 既往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
小脑出血:易形成脑疝,出血量≥10ml,或直径≥3cm,或合 并明显脑积水,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尽快手术治疗。
脑叶出血:高龄患者常为淀粉样血管病出血,除血肿较大危及 生命或由血管畸形引起需外科治疗外,宜行内科保守治疗。
从脑部血管以外部位脱落的栓子顺血流阻 塞了脑部的血管。
10
2)、出血性脑血管意外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
出血破入脑实质。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
11
脑卒中的常见表现
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
颅脑MIR:对早期脑梗塞,梗塞灶诊断 明确。 花费较高,检查时间较长
21
明确诊断后
早期脑梗塞,符合溶栓条件者早期溶栓
脑出血:根据出血量,出血部位选择住院科室及治疗方式建 议:
基底节区出血:小量出血可内科保守治疗;中等量出血(壳核 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可根据病情、出血部位和医疗 条件,在合适时机选择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或小骨窗开颅血肿 清除术,及时清除血肿;大量出血或脑疝形成者,多需外科行 去骨片减压血肿清除术,以挽救生命。
年龄 性别 遗传 高血压 心脏病 糖尿病
吸烟 酗酒 血脂异常 颈动脉狭窄 TIA
年龄是卒中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可避免的危险因素。
7
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2
肥胖 高半胱氨酸血症 血小板聚集性高 遗传因素 膳食营养素缺乏 促凝危险因素
缺乏合理运动 食盐摄入量高 口服避孕药 季节与气候 药物滥用 其它疾病
脑卒中
Cerebral Apoplexy
内容简介
脑血管意外概述 脑卒中风险因素 脑卒中分类 脑卒中院前急救流程 脑卒中专科治疗护理
2
一、概述
1、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 塞或破裂,造成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 碍,持续时间大于24小时或死亡。
不推荐 非低血糖患者输含糖液体 过度降低血压 大量静脉输液
14
(二)急诊评估与处理
1.基本生命支持
2.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
气道和呼吸
颅内压增高
心脏监测和心脏病变处理 严重血压异常血压Βιβλιοθήκη 控血糖异常血糖调控
发热
体温调控
癫痫
消化道出血
15
16
急诊处理流程
疑似脑卒中患者
生命体征评估
生命体征稳定
脑 CT/MRI 扫描血 糖等测定
的特征 全国脑卒中患者:600-700万
5
预测中国脑卒中死亡病例增加数 1990~2030
6000000
5000000
4000000
3000000
2000000
1000000
0
1990 95 2000 5 2010 15 2020 25 2030
(摘自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文件)
6
3、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1
18
院前急救措施及相关处理
1、监测和维持生命体征。必要时吸氧、建立静 脉通道及心电监护。
2、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患者衣领,有假牙者 应设法取出,必要时吸痰、清除口腔呕吐物 或分泌物。
3、昏迷患者应侧卧位。转运途中注意车速平稳, 保护患者头部免受振动。
4、对症处理,如高颅压、血压过高或过低、抽 搐等的处理。
确诊为脑卒中患者 有指征者采用手 术或介入治疗
不稳定 抢救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5—6 小 时无禁忌症者考虑溶栓治疗
卒中单元或神经专科病房
17
在现场或救护车上应收集的信息
1、神经症状出现的时间 2、确定神经症状的性质 (1)肢体或面部的无力 (2)说话不清或异常语言 3、有意识障碍---格拉斯哥(Glasgow)评分 (1)语言 (2)眼运动 (注意观察瞳孔大小及对称状况) (3)运动反应 4、近期患病、手术或外伤历史 5、近期用药史
5、尽可能采集血液标本以便血常规、生化和凝 血功能试验能在到达医院时立即进行。
6、救护车上工作人员应提前通知急诊室,做好
准备及时抢救。
19
EMS 反应: 生命体征
CCSS 中国脑卒中专家共识
A 气道 - 保持气道通畅
下列情况插管: 昏迷 通气不足 吸入危险
B 呼吸 - 氧饱和度 (达不到90%者考虑机械通气支持)
症
状 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突 然
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发 双眼向一侧凝视
生 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 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12
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CPSS)
评估 项目 面部
上肢
语言
正常
双侧面部运动对称
平举双上肢动作一 致 或无下垂 用词正确,发音清 晰
8
4、临床分类
缺血性
由脑血管阻塞所致。
出血性
由脑血管破裂出血引起脑组织受压所致。
9
1)、缺血性脑血管意外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脑血管痉挛引起短时间内脑供血障碍,在 24h内症状得到缓解。
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
由于脑血管内血栓形成引起脑血管阻塞。
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