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核心讲义】(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合集下载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6.1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价格控制

(1)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

价格上限是某种物品与劳务价格法定的最高限,比如租金控制;价格下限是某种物品或劳务价格法定的最低限,比如最低工资。

(2)用供求工具分析价格控制的影响

①价格上限对市场结果的两种可能影响

当价格上限高于均衡价格时,市场力量使经济向均衡变动,价格上限对价格或销售量没有影响;当价格上限低于均衡价格时,价格上限使得经济偏离均衡状态,最终价格等于价格上限规定的水平,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引起短缺。图6-1表示有价格上限的冰淇淋市场。

图6-1 有价格上限的冰淇淋市场

②价格下限对市场结果的两种可能影响

当价格下限低于均衡价格时,市场力量使经济向均衡变动,价格下限对价格或销售量没有影响;当价格下限高于均衡价格时,价格下限使得经济偏离均衡状态,最终价格等于价格下限规定的水平,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引起过剩。图6-2表示有价格下限的冰淇淋市场。

图6-2 有价格下限的冰淇淋市场

2.税收的影响

政府无论是对生产者征税还是对消费者征税都会达到相同的均衡结果,税收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分配。税收使得物品的均衡数量减少,买者为该物品支付的价格升高,而卖者从该物品得到的价格降低,政府获得了税收收入。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2章微观经济学前沿

22.1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不对称信息

(1)不对称信息指在生活中,一些人往往拥有比另一些人更多的信息,而且,这种信息的差别会影响他们做出的决策以及他们如何相互交易。

(2)不对称信息的影响

①道德风险

a.道德风险指在代理人代表委托人完成一些工作时出现的问题。如果委托人不能完全监督代理人的行为,代理人就倾向于不会像委托人期望的那样努力。雇佣关系是道德风险的经典的例子。

b.减少道德风险的机制:更好的监督、高工资、延期支付。

②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指在卖者对要出售的物品的特征了解得比买者多的市场上产生的问题。结果,买者要承担物品质量低的风险,这就是说,从无信息买者的角度看,所出售物品的“选择”可能是“逆向的”。

逆向选择在二手车市场、劳动市场和保险市场上经常发生。

(3)不对称信息的私人解决

①发信号

a.发信号是指有信息的一方向无信息的一方披露自己私人信息时所采取的行动。

b.有效信号的条件:第一,信号必须是有成本的。如果信号是免费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它也就不能传递有效信息。第二,信号对发送者来说其成本有差别,信号必须是低成本的或者是对有高质量产品的人更有利。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

目 录

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篇 导 言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

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考研真题详解

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

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

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

第3篇 市场和福利

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考研真题详解

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10章 外部性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1.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2章 税制的设计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3 考研真题详解

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13章 生产成本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

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

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第3篇 市场和福利

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

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10章 外部性

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第12章 税制的设计

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

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

第16章 垄断竞争

第17章 寡 头

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

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

第19章 收入与歧视

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

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

第1篇 导 言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概念题

1.稀缺性(scarcity)

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概念题

1.稀缺性

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其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

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它与产出或收益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平等

平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不存在永恒的公平;它也是一个客观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同对其的理解不同,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5.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

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设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际变动

边际变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

激励是指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 6 版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看法题

1.稀缺性

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应老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念无穷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互相竞争的用途,以令人类的欲念获取最大限度知足的科学。

此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风光对既定资源拘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公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

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许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它与产出或利润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同等

同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就在社会成员中公正分派的特征。它是一个历史范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一样而不一样,不存在永久的公正;它也是一个客观范围,只管在不一样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一样对其的理解不一样,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应,拥有客观性。

5.时机成本

时机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余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

期利润。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拥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

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定的、在必定条件下拥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沿改动

边沿改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细小增量调整。

8.激励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

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1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稀缺性(scarcity)

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

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

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第3篇 市场和福利

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

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10章 外部性

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第12章 税制的设计

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

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

第16章 垄断竞争

第17章 寡 头

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

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

第19章 收入与歧视

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

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

第1篇 导 言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概念题

1.稀缺性(scarcity)

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8.1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赋税的无谓损失

(1)无谓损失的含义

无谓损失指当税收(或其他某种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对一种物品征税使该物品买者与卖者的福利减少,而且,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常常超过了政府筹集到的收入。

(2)无谓损失与经济效率

市场通常可以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这就是说,供求均衡使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的总剩余最大化。但是,当税收提高了买者的价格而降低了卖者的价格时,它对买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消费,而对卖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生产。当买者和卖者对这些激励做出反应时,市场规模缩小到其最优水平之下。因此,税收扭曲了激励,并引起市场资源配置无效率。

(3)无谓损失与贸易的好处

当政府对一种物品收税时,销售量减少。结果,买者和卖者之间一些潜在的贸易好处没有得到实现,这些贸易好处的损失就引起了无谓损失。

2.无谓损失的决定因素

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决定无谓损失的大小,价格弹性衡量供给量和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税收造成无谓损失,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改变自己的行为。税收提高了买者支付的价格,因此他们的消费少了。同时,税收降低了卖者得到的价格,因此他们的生产少了。由于行为的这些变动,市场规模缩小到最优水平之下。需求和供给弹性衡量买者和卖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从而决定了税收在多大程度上扭曲了市场结果。因此,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也就越大。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

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

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第3篇 市场和福利

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

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10章 外部性

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第12章 税制的设计

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

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

第16章 垄断竞争

第17章 寡 头

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

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

第19章 收入与歧视

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

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

第1篇 导 言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概念题

1.稀缺性(scarcity)

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 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3章 课后习题答案P63-P66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 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3章 课后习题答案P63-P66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P63-P66

■复习题

1.在什么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生产可能性边界定义

【参考答案】当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为常数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

2.解释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有什么不同。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定义;比较优势定义

【参考答案】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都是用于衡量不同生产者生产效率差异的概念,绝对优势以生产效率为评价标准,比较优势以机会成本为评价标准。同一生产者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不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拥有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低,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的高低。

3.举例说明一个人在做某件事上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个人有比较优势。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工程师A每小时的工资为500元,一个小时可以把自己的家打扫干净。B每小时的工资为50元,两个小时可以把与A相同面积的房屋打扫干净。在此例中,无论是赚钱还是打扫房间,A都拥有绝对优势。但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打扫A的家,A的机会成本是500元,而B的机会成本是100元,所以B在打扫房间上具有比较优势。

4.对贸易来说,是绝对优势重要还是比较优势重要?以你对上一道题的答案为例来解释你的推理。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对贸易而言,比较优势重要。如果按照绝对优势,A和B之间没有从事贸易的可能。但是如果从比较优势来看,A专门工作而B专门打扫房间,在相同的时间内,A和B都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这样双方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 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习题
教材
消费者
微观经济 学
企业
习题
供给
微观经 济学
经济学
原理
第章
需求
曼昆经济 学
市场
经济学家
第篇
收入
应用
精彩摘录
这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 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第14章竞争市场上 的企业wk.baidu.com
第13章生产成本
第15章垄断
第16章垄断 竞争
第17章寡头
第19章收入与歧视
第18章生产要素市 场
第20章收入不平等 与贫困
第21章消费 者选择理论
第22章微观 经济学前沿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 的心得。
税制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的考生, 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的师生参考。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世界上最流 行的初级经济学教材,也被众多院校列为经济类专业考研重要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本教材,我 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 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2.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5小时高清视频】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4.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5.曼昆《经济学原 理(微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6.曼昆《经济 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7.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7小时高清视频】8.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9.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 详解10.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 模拟试题】本书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的配套e书,参考国外教材的英文答案 和相关资料对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另外,部分高 校,如武汉大学、深圳大学等,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真题就来自于该书课后习题,因此建议考生多加重视。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

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

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第3篇 市场和福利

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

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10章 外部性

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第12章 税制的设计

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

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

第16章 垄断竞争

第17章 寡 头

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

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

第19章 收入与歧视

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

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

第1篇 导 言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概念题

1.稀缺性(scarcity)

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

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

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第3篇 市场和福利

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

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10章 外部性

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第12章 税制的设计

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

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

第16章 垄断竞争

第17章 寡 头

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

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

第19章 收入与歧视

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

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

第1篇 导 言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概念题

1.稀缺性(scarcity)

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答:绝对优势指可以用较少量的投入生产物品的一种生产率方面的优势。绝对优势比较的是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如果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较少,则可以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该物品上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为反对当时的重商主义和保护贸易政策在其1776年的巨著《国富论》中提出,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如果一国某种产品的绝对生产成本或价格比其他国家低,就称该国具有这种产品上的绝对优势,因而该国就应完全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种产品,同时进口那种它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种基于绝对优势的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结果将使贸易各方都可获得贸易利益。换言之,在斯密看来,贸易应该是一场双赢的“正和博弈”。这一思想开启了整个国际贸易理论的先河。

2.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答:机会成本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用途所放弃的使用该项资源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

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

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第3篇 市场和福利

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

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10章 外部性

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第12章 税制的设计

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

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

第16章 垄断竞争

第17章 寡 头

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

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

第19章 收入与歧视

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

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

第1篇 导 言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概念题

1.稀缺性(scarcity)

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专业化与贸易

经济学是研究为满足社会需求而如何进行生产和分配的科学。在全球经济下,人们可以选择自给自足,也可以选择专业化生产,相互之间进行贸易,并导致经济相互依存。国家和个人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贸易解决由于稀缺性引起的问题,并从中获得好处。

每个人都消费本国和世界各国许多其他人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相互依存和贸易之所以合意,是因为它可以使每个人享用更多数量和品种的物品与劳务。

二、比较优势原理

有两种方法比较两个人在生产一种物品时的能力。如果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较少,则可以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该物品上有绝对优势;如果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则可以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该物品上有比较优势。专业化和贸易的好处不是基于绝对优势,而是基于比较优势。

1.绝对优势

(1)绝对优势的含义

绝对优势比较的是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生产一种物品需要资源少(比如说劳动时间少)的生产者称为在生产那种物品时具有绝对优势。这就是说,效率最高的生产者(有最高生产率的生产者)有绝对优势。

(2)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绝对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2.比较优势

(1)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

①机会成本的含义

机会成本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用途所放弃的使用该项资源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②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的关系

绝对优势比较的是每个生产者的实际成本,而比较优势则是比较每个生产者生产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生产一种物品机会成本较少的生产者在生产这种物品时有比较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人不可能在生产两种物品中都有比

较优势,除非两个人有相同的机会成本,因为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是另外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的倒数。若一个人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比较高,那么他生产另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必然比较低。

(2)比较优势与贸易

无论绝对优势如何,如果生产者生产每种物品的机会成本不同,每个生产者就应该专门生产其机会成本低的产品。这就是说,每个生产者都应该生产他们有比较优势的物品,然后他们可以用自己的一些产品交换其他产品。

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的差别引起了贸易的好处。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经济的总量就会增加,而且,经济蛋糕规模的这种扩大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是因为它使每个人可以从事自己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3)贸易的价格

对从贸易中获益的双方而言,他们进行贸易的价格在两者的机会成本之间,卖者可以以高于其机会成本的价格出售一种商品,买者可以以低于其机会成本的价格购买一种商品,结果双方的状况都将改善。

三、比较优势的运用

比较优势原理解释了相互依存和贸易的好处。由于在现代世界中相互依存如此之普遍,所以,比较优势原理有许多应用。比较优势原理适用于国家与个人,经济学家用比较优势原理支持各国间的自由贸易。

各国之间的贸易遵循同样的比较优势原理。在国外生产并在国内销售物品称为进口,在国内生产并在国外销售物品称为出口。即使美国在生产汽车和粮食上都有绝对优势,它也应该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东西。由于美国生产粮食的机会成本低(更肥沃的土地)而日本高,所以,美国应该生产更多的粮食并出口到日本,以交换从日本进口的汽车。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