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效应风险述评

合集下载

经济发展的外商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使用注意事项

经济发展的外商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使用注意事项

经济发展的外商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使用注意事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和跨国公司的作用在国际经济中日益凸显。

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就业状况,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然而,外商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运作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

本文将重点探讨经济发展的外商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效益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经济体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通过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外资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刺激就业。

外资企业通常需要大量劳动力,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外商直接投资还可以促进国际间的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促进本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然而,外商直接投资也存在一些限制和风险。

首先,外资企业可能带来的是低端产业和低附加值产品。

某些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时过分关注投资总额,而忽视了产业结构和质量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外资企业往往只关注低端制造业,难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可能导致资源过度依赖。

过度依赖外资企业可能会对本地企业形成挤压效应,使之难以发展。

此外,外商直接投资也可能带来环境和社会问题。

一些外资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忽视了环境保护和员工权益,导致了一系列环境污染和社会不稳定问题。

二、跨国公司使用的注意事项跨国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运作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跨国公司需要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各国的法律体系和商业规则不同,跨国公司应该尊重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

其次,跨国公司应该尊重当地文化和社会习俗。

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影响到企业的商业活动,跨国公司应该尊重和适应当地文化,避免因文化冲突而引发的问题。

此外,跨国公司还应该注重社会责任。

作为一个全球化的企业,跨国公司应该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关注当地社会问题,积极履行企业公民的角色。

外商投资中国挑战与机遇

外商投资中国挑战与机遇

外商投资中国挑战与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外商对于在中国投资的兴趣日益增加。

然而,外商在中国投资面临着一些挑战,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机遇。

本文将重点探讨外商投资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带来的机遇。

一、挑战:1. 法律和监管环境:外商在中国投资需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而中国的法律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外商需要熟悉并适应中国的法律体系,以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此外,监管环境也是外商投资的一大挑战。

中国的监管机构对外商投资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监管,外商需要耐心应对审批程序和监管要求,确保投资顺利进行。

2.市场竞争:中国市场庞大而具有潜力,吸引了众多外商进入。

然而,中国市场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外商需要与本地企业和其他外国企业竞争。

外商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市场洞察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文化差异:外商进入中国市场时,常常要面对与自身文化背景不同的中国文化。

文化差异可能对外商的商业决策、管理方式和市场沟通造成挑战。

外商需要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与中国伙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二、机遇:1. 市场潜力:中国经济仍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开放政策的扩大将为外商提供更多的市场机遇。

外商可以借助中国市场的潜力,扩大业务规模,实现更大的发展。

2. 技术创新: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外商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与中国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也为外商提供了广阔的研发和创新空间。

3. 优惠政策:为了吸引外商投资,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减税、免费土地使用权等。

这些政策为外商投资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和优势,促进了外商在中国的投资活动。

总结:外商投资中国既面临挑战也带来机遇。

外商需要应对法律和监管环境的挑战,同时充分把握中国市场的潜力和技术创新的机遇。

通过加强合作与沟通、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等方式,外商可以在中国投资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成功与收益。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外资的流入对中国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既有积极的贡献,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积极影响1.提升经济实力外资的流入可以带来大量的资金,促进中国的经济实力提升。

外资可以用于各种领域的发展,比如制造业、服务业、能源等。

同时,外资的引入也可以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有助于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增加经济的创新和竞争力。

2.促进就业和人才引进外资的流入不仅可以带来资金,还可以带来一定数量的就业机会和高素质人才。

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扩大业务规模,需要聘用大量的员工。

此外,外资企业在全球有很多的高级人才,为中国企业带来了高端人才的引进和知识的转移。

3.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外资在中国设立工厂生产出口商品,可以促进中国的贸易发展,扩大中国的出口规模。

外资企业带来的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了中国的产品质量和制造水平,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更好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二、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挑战和问题1.技术转移不充分尽管外资的流入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先进技术,但是技术转移仍然存在问题。

外资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竞争优势,通常不会将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完全转移给中国企业,这导致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技术瓶颈。

2.竞争加剧随着外资企业的不断进入,竞争加剧。

中国企业面临来自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很难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生存和发展。

3.环境和社会问题外资企业的进入也带来了一些环境和社会问题。

部分外资企业在华生产过程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导致环境污染和职工权益遭受侵犯等问题。

三、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对策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保护中国企业的利益和加强技术转移,政府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对于外资企业的合法技术转移,政府应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同时加强对违反知识产权保护的行为的处罚力度。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述评:1994~2005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述评:1994~2005
度对 F I 术 溢 出效应 实证 研 究领 域 的模 型 、方 法 进 行 了分 类分 析 与评 价 , 总结 D技
了我 国 F 技 术溢 出效应 实证 研 究特点 ,从 而 为 广 大学 者及 政 策决 策 者提供 借 鉴 , DI 以促 进 中国改革 开放 战略 的调 整 和深化 。
【 摘要】在 F I 术溢 出效应 已经在理论分析上获得认 同的前提下,本 文搜集 D技 整理 了我 国 1 9  ̄ 2 0 9 4 0 5年 的关 于 F I 术 溢 出效 应 实证研 究 的大部 分 文 献和 西方 D技
经典文献,着重从模型形式、数据选取 、模型参数估计方法、模型的统计检验等角
术溢 出效应的论文是 1 9 年 ,从 1 9 年 至今 ,我 国学者关 于 F I 94 94 D 的实证研 究都热 衷于
借用外 国学者 的各种模 型 、方法来测算 F I 术溢 出效应 ,再 提 出相应 政策建 议 。虽然 D技 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认为我 国的 F I D 存在正 的溢 出效应 ,但 学者们采 用 的方法 、模型都
不相同,并且 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关 于 F I D 技术溢 出效应实证 研究综述 的文章 。笔 者不顾 才疏学 浅,搜集 整理 了19  ̄2 0 年我国学者关 = D 技术溢 出效应实证研究 的大部 分 94 0 5 F I 文章和国外关于 F I D 技术溢 出效应研究 的经 典文献 ,进行逐 篇分析 考证 ,首次 对这一领 域 的实证研究现状进行详 尽述评 ,期望 能对学术界这 一热点 问题 的实证研 究方 法有更新
维普资讯

5 ・ 8
《 量经济技 术经 济研 究》20 年 第 9 数 06 期
我 国外 商 直接 投 资( DI技 术 溢 出效应 F ) 实 证 研 究述 评 1 9 — 2 0 9 4 0 5

我国利用国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利用国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利用国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27年改革开放,外商直接投资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2004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3664家,合同外资金额1534.7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6.30亿美元。

截止2004年12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08941个,合同外资金额10966.0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21.01亿美元,全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400多家在中国设立了企业。

外资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做出巨大贡献。

但是随着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越来越大的同时,可以看出,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利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负面效应也日益凸现。

正确认识这些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对提高FDI的利用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至为重要。

我国吸收FDI存在的问题FDI地区分布不均,导致地区发展差异增大。

从FDI的分布来看,1983年,我国吸收的FDI中,东部地区占87.75%,中部地区占8.96%,而西部地区仅占3.20%,东部地区分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9.79倍和27.42倍。

近几年来,采取了许多吸引外资到中西部地区投资的政策和措施,但成效一直不够显著,他们仍然把东部地区作为投资的重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的差距。

FDI地区分布不平衡,不利于我国外资政策的统一,可能还会加大地区发展的差距,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FDI产业分布失衡,增加了中国产业结构的矛盾。

中国对外资开放以来,由于外资政策的导向,结合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外资的利益驱动,我国所吸收的FDl 分布不平衡,绝大多数分布在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外商投资较少。

制造业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

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工资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中的比重依次为71.61%和69.77%。

FDI高度集中制造业,是与我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也符合资本追求利润的本性。

外商直接投资集聚效应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集聚效应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集聚效应分析提要近年来,关于集聚的问题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

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对我国今后吸引外资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集聚;产业结构一、引言经济全球化的热潮已经遍及全世界,贸易自由化推动了各种要素在国与国之间的自由流动,但集聚现象还是大量地出现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

最近几年,有关集聚的问题在国内理论界逐渐升温。

比如,梁琦的《产业集聚论》(2004)、朱英明的《产业集聚研究述评》(2003)、刘斌的《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等等。

他们的研究也都涉及到了FDI的集聚,其中梁琦提出FDI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当地的产业关联和需求-成本联系,这突破了以往认为优惠政策是主要吸引力的观点。

笔者同意梁琦的这一观点,但并不是以此观点为最重。

我们可以看到,在改革开放之前,深圳是一个小渔村,江浙一带也大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城市,但是改革的春风最先沐浴了他们,国家在税收、信贷、价格等许多方面的优惠使这些地方迅速发展了起来,外商投资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比较高。

如今,我国加入了WTO,以往的“超过民待遇”要逐渐清除;此外,原先在东部地区投资的外商企业也基本上进入了成熟期,有完整的生产、经营轨道,政策方面的优惠已经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由此吸引外资的重点自然要有所转移。

但是,在我国内陆的大部分地区,由于开放的时间晚、程度低,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可以说,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其实就是再走东部发展的道路,在地方产业关联程度不高,需求-成本联系不强的情况下,政策的优惠对于中西部来说还是十分重要的。

二、FDI集聚效应的外部经济性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大量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截至2000年底,在我国吸引的全部外商投资中,有86%的资金投向了东部,而中西部仅有14%。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相差如此之大,让我们不仅感叹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外商如此青睐东部,为什么外商直接投资能够在东部形成集聚效应呢?本文主要研究导致集聚的外部经济性的因素。

利用外资的风险和防范

利用外资的风险和防范

利用外资的风险和防范随着我国利用外资的不断增加,在对我国经济带来促进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风险。

我们只有认清了这些问题,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健康、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标签:外资风险防范措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1992年以后,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利用外资经验的积累,以及外商来华投资信心的增强,我国利用外资的空间还有相当的余地。

一、利用外资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风险1.市场控制的风险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是控制东道国市场,为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近年来外商对同一产业内的骨干企业往往通过兼并收购及系列投资来实现产业内部的一体化控制,力图谋求在某些产业垄断的地位。

外资大举进入中国后,轿车行业中三资企业占有68%的份额;电梯行业中三资企业占70%的份额;彩色显像管行业中三资企业占有65%的份额;机床行业中62%的份额为外商占有;洗涤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的产量已达到全国总量的40%,外资企业在行业中所占的生产和销量比例与日俱增。

又如正大集团在养殖业与我国合资后,对与养殖业有关的上、中、下游产业同时进行投资,从而形成饲料生产、养殖、畜产品加工业上的一体化,从而形成对我国饲料行业的控制体系。

当国内产业或市场被跨国公司控制后,我国市场就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的子市场,外商在华投资企业为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就会从全球利益出发来经营发展,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和对产业发展的监控就会大大的削弱。

如:国家经贸委曾经有意对国内汽车生产企业进行整合,以形成规模经济,但是国内主要汽车生产企业都有跨国公司的股份,产权已经不是完全属于自己了,国家的调控能力就大打折扣。

种种迹象表明,外商已开始控制了我国一部分骨干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市场。

2.品牌控制风险外资集中的最终消费品的产业,如饮料、洗涤用品等,虽然产业关联度较低,不会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直接威胁,但是这些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在外资趋于品牌控制的态势下,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国人对外国产品的崇拜及对民族产品的歧视。

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制约因素分析.

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制约因素分析.

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制约因素分析.关于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制约因素分析一、政策环境不稳定政策环境是制约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外商投资法》、《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税法》等法规和政策措施,吸引了外商纷纷前来投资。

但是,同时也存在政策环境不稳定的问题。

例如,中国曾经出台过不少限制外资进入的政策,如限制外资在金融、能源、电信等行业的投资。

此外,政策的不确定性也使得外商对投资环境的信心不足。

因此,政策稳定性是吸引外商投资的关键。

二、市场准入的限制除了政策环境,市场准入也是限制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

虽然中国对外资实行了大幅度的放宽,但在某些行业中,美国企业仍然受到限制,比如能源、互联网、金融等。

此外,市场准入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使得美国在华投资的门槛较高,进而制约其投资数量和力度。

三、本地化管理和创意保护问题本地化管理和创意保护问题也限制了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力度。

一方面,中国政府在加强“本地化管理”,要求外资企业在本地拥有一定比例的员工和管理人员,这对于外资企业来说也增加了成本。

另一方面,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严重制约了美国企业的投资。

特别是近年来,网络盗版和抄袭问题也给美国企业带来了安全隐患。

四、经济结构和环保问题经济结构和环保问题也影响了美国在华直接投资。

目前,中国经济转型的浪潮正在兴起,中国的经济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这也对美国企业的投资产生了影响。

此外,环保问题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中国政府也在加强对环境的监管和控制。

这也增加了美国企业在华投资的成本和挑战。

五、政治风险和地缘政治问题政治风险和地缘政治问题也是制约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因素之一。

随着中美两国之间政治关系的变化,投资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

此外,中东和亚洲的地缘政治问题也对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影响很大。

这些因素都给美国企业在华投资带来了不确定性。

案例一:美国企业在华直接投资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政策环境的不稳定性。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现状及影响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现状及影响

西安工业大学北信学院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现状及影响院系:经管系专业:国际贸易班级:1班学号:B09040124提交日期:2012 年 5 月23 日姓名茹雪学年论文成绩跨国公司对华营销策略分析1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现状: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低位日益突出。

目前,跨国公司在华分支机构已经占到了我国工业增加值总额的23%,税收的18%和出口额的48%,外资流入存量占GDP的比重也从1995年的19.6%上升至2000年的32.3%。

《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995年仅为20亿美元,2000年增至410亿美元,同期的我国整体的出口规模也从260亿美元迅速增至2490亿美元;初级产品和资源加工产品的出口比重从1985年的49%降至2000年的12%,二同期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比重则从3%增至22%。

在华设立的跨国公司子公司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从1989年的不足9%增值2001年的48%,其在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中的比重增长更为迅速,从1996年的59%增至2000年的81%。

时至今日,跨国公司已经成为我国部分高科技行业出口增长的支柱。

这些高技术行业包括电子元器件行业、自动化数据处理设备和移动电话等。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资料显示,在2001年中国吸引了470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FDI),比起2000年上升了15%。

较低的劳动成本,加入WTO以及迅速发展的本地消费者市场是中国成为了亚洲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能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地方。

大型跨国公司的生产网络纷纷登陆中国。

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

这些新增加的投资,许多是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主要的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制药、石油化工和发电设备的制造厂商已将它们的生产网络扩大到中国。

着眼于在中国市场的整体战略投资,跨国公司对产业链中的上、中、下游的各阶段进行纵向投资并强化了销售、售后服务网络及培训中心的建设。

金融毕业论文 外国证券投资给我国经济带来的风险及对策分析

金融毕业论文 外国证券投资给我国经济带来的风险及对策分析

外国证券投资给我国经济带来的风险及对策分析专业名称学生姓名学号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深化,发达国家相继取消了外汇管制并于20世纪90年代初实现了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

与此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快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开放的步伐,逐渐开放了本国的资本项目。

这极大地方便了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开辟了资本跨境流动的新时代。

一方面,资本跨境流动的速度和规模快速上升;另一方面,资本跨境流动的形式和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在私人资本的融资渠道上,以国际证券投资方式为代表的国际间接融资在规模上超过了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资本流动呈现出证券化的趋势。

国际证券投资的流入对东道国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将产生何种影响,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投资环境下应对外国证券投资带来的风险,将是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不断需要深化了解并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外国证券投资,风险分析,利用外资对策ABSTRACT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eping of finance liberalization,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cancelled the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one after another and in the early 1990s have realized to exchange freely under the capital project. Meanwhile,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also sped up the pace of finance liberalization and financial openness, opened countries capital project gradually, which causes that the capital inflows and flows out conveniently and opens up a new era of cross-border capital flows. On the one hand, the speed and the scale of the cross-border capital flows rise fast. On the other hand, the forms and the structure of cross-border capital flows are also having the huge change. On private capital financing channel, international portfolio investment has surpassed the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scale, 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shows the trend of securitization.What impact will be on the host countries especially developing countries by international portfolio investment flows and how to make use of foreign capital in the complicated investment environment will be the problem which we need to deepen understanding and solve with the global economy development.KEY WORDS:foreign portfolio investment, risk analysis, utilization strategy of foreign capital国内外文献综述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定义,外国投资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即外国直接投资(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国证券投资(FPI,Foreign Portfolio investment)、外国其他投资(FOI,Foreign Other Investment)。

中国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近年来,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投资,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同时也对中国经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促进经济增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接收国之一。

外资的涌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持续增长。

外资企业的进一步扩张,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和提高了工人的工资水平。

此外,外资还为中国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工业升级,提高了生产力和竞争力,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改善产业结构外资的引进还为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

随着外资企业的逐步扩张,中国经济正在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上升。

外资企业带来的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级人才对于中国企业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外资的带动下,中国的汽车、电子、金融等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为中国经济的结构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促进国际贸易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表现在促进国际贸易方面。

众所周知,外资企业通常是跨国公司,它们在中国建立的生产基地可以为全球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这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出口,还增加了进口商品的需求。

外资的涌入进一步开放了中国市场,促进了国内与国际市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创新驱动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仅限于技术转移,还带来了创新和研发的活力。

外资企业通常在产品设计、管理和市场运作等方面拥有先进经验,并在中国市场进行了创新尝试。

他们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和竞争,激发了国内企业的创新潜力,促使其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

外资的引进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人才,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五、风险与挑战与外资带来的机遇相伴而生的是风险和挑战。

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深度介入可能导致资源过度集中、市场垄断等问题。

此外,由于外国投资企业通常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技术优势,他们的竞争压力可能对本土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因此,中国在引进外资时必须综合考虑本土产业发展,加强市场监管和管理能力的同时,还需要采取措施防范潜在风险。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外资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

外资可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带来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和创新,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外资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两方面展开探讨。

一、外资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1、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可以为国内经济带来更多的投资和资金,提高了投资规模和水平,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外资企业还可以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国内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2、为中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外资企业的进入为中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外资企业的高薪和福利待遇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加入到外资企业中,而且随着外资企业产业链的扩大,带动了更多的中小企业和就业岗位的产生,从而缓解了中国就业压力。

3、对中国市场进行了优化和升级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不仅为中国带来了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也带来了先进的产品和服务。

外资企业通过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可以对中国市场进行优化和升级,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追求,推动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

二、外资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1、挤压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往往会与国内企业展开激烈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挤压了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特别是在某些行业中,外资企业往往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导致国内企业难以与之竞争。

2、对国内经济的掌控权有所影响某些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会对国内经济的掌控权产生一定的影响。

他们掌握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且在中国市场中占据着一席之地,从而导致了对国内经济的掌控力度减弱。

3、环境和社会影响一些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可能会对当地环境和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特别是在一些行业中,外资企业对环保和公共利益问题的态度等问题与国内企业不一致,带来了一定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结语: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样的,它既带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外资的涌入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外资的直接投资外资的直接投资是指外国企业直接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公司或收购现有企业的股份。

这种投资方式带来了大量的资金,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外资的引入提供了中国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来源,帮助中国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力。

另一方面,外资还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引进到中国,带动了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例如,很多外资企业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管理模式,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二、外资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外资的涌入不仅仅为中国带来了资金和技术,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工厂或办事处需要雇佣当地员工,为中国社会提供了就业机会。

这不仅减轻了国内就业压力,也提高了中国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同时,外资企业通常有着较高的薪资标准和良好的福利待遇,吸引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加入,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人力资源的发展。

三、外资对中国贸易的促进外资的涌入也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

外资企业常常与国内企业进行合作生产,或者通过出口和进口的方式进行贸易活动。

这不仅有利于中国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丰富了中国的进口品种,满足了中国市场多元化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开放,外资也为中国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例如,外资企业在银行、保险、电信等领域的开放,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更丰富的发展动力。

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需要谨防外资对中国经济带来的风险。

总结起来,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积极而深远的。

外资的投资和技术引进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新的动力,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同时,外资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中国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与此同时,外资的涌入也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增加了中国与全球市场的联系。

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总效应分析

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总效应分析

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总效应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总效应。

通过对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进行分析,揭示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机制。

研究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政策影响,探讨政府对外商投资的调控作用。

随后,探讨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创新效应影响,阐述FDI对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带来的影响。

总结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总体影响,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作用及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FDI, 国内投资,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政策影响, 产业结构影响,创新效应, 总体影响, 研究方向, 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是指投资者在海外投资并控制或参与经营管理的行为。

近年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持续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根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我国2020年实际使用外资达到了1482.81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从直接影响方面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直接投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外商直接投资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资源外流、环境破坏等问题亟待解决。

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总体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对于科学制定相关政策、保护国内产业和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从多个角度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借鉴。

1.2 研究意义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总效应分析引言作为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经济现象,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于我国国内投资具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FDI对国内投资的总效应,有助于深入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机制和影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论中国利用外资的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论中国利用外资的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论中国利用外资的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中国利用外资的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利用外资是指“使用国外资本,包括现汇、实物、劳务、技术等来发展本国经济,提高本国国力”的政治经济手段。

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利用外资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也产生很多的弊端,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本文从中国利用外资的概况、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概况(一)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方式我国利用外资,一般分为直接投资方式和其他投资方式。

采用最多的直接投资方式,所谓直接投资方式(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是指“外国企业、公司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中国有关的政策、法律在中国境内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企业等从海外吸收任何形式的资本。

包括外币现金、机器设备等有形资本和专利权、专有技术等无形资本”。

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外商投资股份制公司和合作开发。

其他投资方式包括补偿贸易、加工装配等。

(二)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1978-1985年为起步阶段,我国政府设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和开发区等,对外商投资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同时,借用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等贷款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1986-1991年为稳定发展阶段;1992-1996年为大规模增长阶段,小平同志92年的南巡,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这一期间直接投资迅速增长;1997-2000年为调整阶段,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利用外资进入以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主的新阶段;2001至今为恢复性增长阶段,我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稳定,政府逐步实现加入WTO 所作的承诺,恢复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使得我国吸引和利用外资有了恢复性增长。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吸引、利用外资的数量总体也在不断增加。

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政策调整

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政策调整

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政策调整外资是指来自国外的投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就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政策调整进行探讨。

一、外资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1. 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外资的大规模流入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资金资源。

这些资金被投向了各个领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外资的引进不仅填补了国内投资的不足,还促进了国内消费、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2. 增强了中国产业竞争力引进外资为中国企业带来了重要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外资企业以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了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提升。

这种技术借鉴和交流促进了中国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 促进了就业和收入增长外资的引进对中国就业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外资企业的进入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中国的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同时,外资企业的发展还带动了供应链的扩大,促进了产业链条上中小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就业机会和收入。

4. 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外资的引进加速了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更加现代化、环保、高附加值的产业和产品。

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由传统制造业向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转变。

二、政策调整和支持外资发展1. 改善了外资准入环境中国政府逐步放宽了外资准入限制,鼓励外资企业在更多领域投资和合作。

减少了外资企业的审批手续,提高了办理效率,给予了更多的市场准入权限。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中国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

建立了更加健全的法律体系,加大力度打击侵权行为,提升了外资企业的信心和保护措施。

3. 提供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为了鼓励外资的投资和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比如提供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了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强了其竞争力。

4. 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平竞争环境中国政府加强了市场监管和公平竞争环境建设,保障了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外商在华投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

外商在华投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

外商在华投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自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商选择将投资目光转向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吸引外资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然而,外商在华投资同样面临着许多风险。

本文将对外商在华投资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供需、市场价格、市场信用等因素引起的货币资产价值的波动和损失风险。

在外商投资过程中,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是最常见的一种风险。

对于外商而言,了解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了解行业现状非常重要。

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外商需要进行市场调研,查看当前的定价水平、市场份额和竞争对手等情况。

另外,对于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市场,政策规定和市场环境也会有所不同,外商需要熟悉中国的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选择合适的市场入口机会。

二、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由于政府政策、法规等因素的变化而导致的投资资产价值的波动和损失风险。

在中国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尚未完善的情况下,政策风险也是外商投资面临的一大风险。

在外商投资时,需要了解中国的投资法规、企业管制、税收政策等内容,以避免出现政策执行不力的情况。

同时,外商也需要了解目标市场的政策环境,例如土地、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政策,以为未来的应对做好准备。

三、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由于经营管理不当、内部机制不健全、生产销售环节出现问题、竞争加剧等原因,导致企业不景气或出现破产、倒闭的情况。

在外商进入中国市场后,也同样面临着经营风险。

对于外商而言,人才紧缺、市场需求激烈竞争和管理不当等因素,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外商需要具备专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熟悉中国市场、文化的经验。

同时,外商需加强与中国政府和本地企业的沟通,遵守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机制,以保证企业的稳健经营。

四、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指由于货币市场利率、汇率变动、信用风险、流通性、资本市场情况等因素的波动和变化导致的投资资产价值波动和损失风险。

在外商投资过程中,汇率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风险。

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值得 比较 的数据 是 外 商 投 资企 业 生 产 率普 遍 高 于我 国 内其 他类 型企 业 , 对 国家 税 收 的贡献 却 远远 低于 其工 业增 加值 但 的 比 重 。 19 年 两 项 数 据 分 别 为 1 % 和2 . % ( 经 贸 部 、 如 99 6 78 外 国家统 计 局 网站 ) 又 如 跨 国 公 司 在 华 投 资 通 常 会 设 立 独 资 公 司 统 一 协 调 和控 制其 如伞 状 扩张 的合资 企业 和销 售 网 。 宝洁 ( 国 ) 如 中 有 限公 司 、 合利 华 ( 国 ) 限公 司 、 联 中 有 汉高 ( 国 ) 中 控股 公 司等 , 其 与 中方 合 资设 立 的企 业 仅仅 是 跨 国公 司在 华 经 营 战略 的 组成 部 分 , 体地 位 是 一个 生 产 车 间 , 资企 业 的新 产 品 开 具 合 发 , 料供 应 和产 品销 售都 由独资 公 司掌 握 。 样 , 资企 业 原 这 合 的上 下 游 关 键 环 节 均 被 跨 国 公 司 控 制 , 价 值 链 中 只 能 处 于 在 国 际 分 工 的低 阶 梯 层 次 , 不 利 于 合 资 企 业 和 我 方 投 资 企 业 这 从 战略 环节 逐步 建立 竞 争优 势 , 利 于增 强我 国民族 产业 的 不 竞争 力 。 3 引 资 方 式 单 一 , 利 于 引 进 外 资 进 一 步 增 长 、 不 1 9 年 以 来 , 国 利 用 外 资 额 一 直 居 美 国 之 后 , 名 世 92 中 排 界 第 三 , 发 展 中 国 家 中 排 名 第 一 。 是 , 几 年 在 跨 国直 接 在 但 近 投 资 一 路 增 长 的 大 环 境 下 , 国利 用 外 资 的 数 量 却 出 现 了 下 中 降 趋 势 。 重 要 原 因 是 : 年 来 , 国 吸 引 外 资 额 的 9 % 是 以 其 多 我 5 新建 企 业 形 式 实现 的 , 近几 年 , 球 直 接投 资 出现 了第 三 而 全 次 并 购 浪 潮 ,0 0 1 3 亿 美 元 的 全 球 外 国 直 接 投 资 也 主 20 年 . 万 要是 以跨 国购并 的形 式 发 生 , 这是 影 响我 国 吸引外 资 没有伴 随全 球 外 国直接 投 资增 长 的重要 原 因 ; 就是 说跨 国并购 驱 也 动 的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增 长 环 境 对 我 国 进 一 步 利 用 外 资 形 成 了 竞 争 压 力 。 其 原 因 主 要 在 三 个 方 面 : 1 全 球 并 购 主 要 发 生 究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效应风险述评内容提要: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提高国内企业业绩具有诸多正面效应和积极作用。

但随着外资进程的加快,利用外商对华投资的风险问题也随即出现,亟待需要解决和深入研究。

本文在问题提出的背景下,就近期相关中外资风险的问题进行文献综述和评价,进而提出规避风险的政策建议,以期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FDI风险政策建议一、问题背景我国改革开放,利用外资所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但伴随引资战略进程的加快,我国在引进和利用外资中存在一些潜在风险,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国内被外资垄断的一些行业,排挤了我国民族企业,威胁到我国的产业安全,加大了国内市场风险。

其次,外贸依存度虚高,外企出口占总出口的50%以上,反映了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企实现,我国对外资的依赖性过高,影响到我国的国际收支安全,加大了国际市场风险。

第三,外资的技术外溢效果从总体上看不太明显,我国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绝对层次的现状并没改变,贸易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也没扭转,表明利用外资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的目标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第四,外企的技术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增强了我国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性,影响了我国自主技术创新的能力和积极性,技术的相对落后使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偏低,加大了国际和国内市场风险。

第五,外资对总体就业的贡献率很低,与其在我国获取的利益不成比例,同时,外资的区域选择偏好也加剧了我国地区经济差异和个人收入差异。

尽管目前有许多国内外学者对此方面问题进行了有效的理论探讨,但绝大多数国内专家在从总体上论述了外资的正面效应后,只是略带论述了外资的负面效应,还不够深入;或从单个方面探讨外资的负面影响,如国内学者在技术外溢和技术安全方面,运用了大量的计量与实证的分析方法,但分析结果大相径庭,对统计计量标准与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分歧。

作为国外学者则是针对发展中国家整体进行分析,或以中国为例进行局部分析,直接对我国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客观分析的较少,并且国外专家分析也难免会从自身的角度和立足点出发来看待中国问题,不一定完全符合我国国情。

虽然外资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有专门阐述,但缺乏理论系统分析,因此本文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我国全面履行人世义务的过渡期即将过去。

这意味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将加快,外资会以更快的速度进入我国,国际投资的自由化趋势难以逆转。

在积极参与了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多边投资自由化活动中,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存的现象使我国的政策出现了两难境地,对我国目前的外资管理方式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同时,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引资工作也呈现了阶段性变化,目前国内存在内外资的“双溢出”现象,说明现阶段引资的目的已不单纯是为了弥补资金短缺,应尽快实现由注重引资数量向注重引资质量和效益上转变。

2004年初,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国家适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特别强调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与之呼应,我国的外资政策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旨在新形势下,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率,规避外资风险,使外资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因此,无论从我国目前所处的国际环境还是国内形势来看,研究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效应风险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性。

二、相关文献综述西方的FDI理论主要探讨FDI与投资国的关系,即研究投资国进行FDI的动机与利益,如尼克博克(Knickerbocker,1973)的寡占反应理论,小岛清(Kojima,1973)的“比较优势”理论,海默(Hymer,1976)的垄断优势论,巴克利、卡森(Buckley&Casson,1976)的内部化理论以及邓宁(Dunning,1977,1979,1988)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对于FDI与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东道国)关系的研究,最著名的是钱纳里和斯特劳特(Chenery&Strout,1966)的“两缺口模型”,认为外资可以弥补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促进其经济发展。

故在此理论思想的指导下,发展中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参与竞相引资实践。

从表面上看,发达国家需要对外投资,发展中国家需要吸引外资,这似乎是一种无风险的双赢互利行为。

因此,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FDI对东道国的潜在风险或负面效应估计不足,相关文献也十分鲜见。

随着1997年末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和随后拉美引资经济问题的启示,国内外各界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外资风险。

2004年2月,中国社科院主办了第四届国际问题论坛,主题就是“中国引进外资战略的反思与展望”,在肯定中国引资成果的同时,对外资的负面效应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这说明国内学术界对此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成为近期的焦点。

由于外商投资的潜在风险直接体现在相关领域的负面效应上,本文拟从五个方面综述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负面效应(或称潜在风险)。

1.我国产业发展中FDI效应风险(1)产业安全论。

外资控制并占领国内市场,制约民族工业和幼稚产业发展,导致国内企业效益下降,部分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被外资控制,使我国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张玉和、王罡,2002),并且正沿着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初级产品的路线抢占国内市场。

由于中间产品可以通过产业“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影响其他产业部门;初级产品的“前向关联”效应较大,对下游产业有重要影响,外资向中间和初级产品领域的扩展,能够控制更多的产业,因而对我国产业安全构成更大的威胁(张玉波、李连成,2001)。

(2)国际垄断及品牌替代论。

外资(主要是跨国公司)垄断现象日益明显,使我国的民族工业面临严峻挑战(张奋勤,1999);并且认为外资垄断使得国家对产业的宏观调控能力减弱,尤其增加了与产业结构调整直接相关的货币、财政、汇率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难度,从而容易使东道国陷入“蒙代尔三角”的困境。

众多的民族品牌丧失,相当多的行业被外国品牌所充斥(祝年贵,2003)。

(3)产业空洞论。

外资加快了我国“产业空洞化”的进度和速度,表现在:①外资收购兼并的是我国支柱产业,即产业控制风险;②行业结构存在“夕阳化风险”;③行业发展所需人才流失风险(余治利,2000)。

通过对跨国公司的研究发现,跨国公司在华主要从事垂直一体化投资,也就是把整个产业链中的一个或两个环节转移到中国,这使得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和产业之间缺乏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既挤占了国内资源,又迫使我国产业的对外依赖,属于典型的“飞地经济”(张奋勤,1999)。

(4)产业结构偏离论。

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工业结构效益影响的实证分析说明,外资企业进入降低了我国工业结构的总体效益,制造业比重偏大加快,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仍偏低缓慢,使我国产业结构的偏离程度加大(宋泓、柴瑜,1998)。

2.我国贸易发展中FDI效应风险(1)“飞地”现象危害论。

国外学者通过对中国的实证研究,认为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空前依赖外资企业,同时加工贸易在外资企业所占比重过高,与国内经济的后向关联很小,且出口品的国内含量偏低,显现出一定程度的“飞地”(enclaves)现象(Lardy Nicholas R,1996)。

该现象和国有企业低效率结合时,存在很大风险。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加工贸易占总贸易的比重过高,其“两头在外”的特点决定了加工贸易进出口与国内生产要素关联性很低,属于典型的“孤岛经济”或“飞地经济”(enclave economy)。

长此以往,这会导致外贸粗放型增长,加剧出口商品结构的低级化,加大对外依赖性,损害我国外贸发展的自主性(王允贵,2000)。

对有关“飞地经济”的危害,有学者指出,在引资中若不注重自主创新和开发能力的提高,就会带来明显的“飞地效应”,造成对外技术依赖上升,当沉淀成本不高时,“飞地经济”会随当地劳动成本优势的丧失而迁移(潘悦、杨镭,2002)。

在对外向型经济与珠江三角洲科技产业发展的研究中也有学者提出类似看法,认为我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应该避免重蹈东亚科技产业发展模式的覆辙,该模式的不足之处可用“出口平台”这一概念来概括,其操作方式是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创立对国外投资者有利的“飞地经济”,在利用东道国廉价资源的同时,保护核心技术不扩散(蔡兵,1999)。

(2)外贸依存度偏高。

目前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进出口贸易不平衡,出口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高,进口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低。

如此,随着进出口贸易的扩大,我国出口产品对海外市场的依赖会大于进口国对我国产品供给的依赖,同时我国国内某些产业对进口品的依赖也会大于其他国家对我国市场的依赖(尹翔硕,2004)。

3.我国技术进步中FDI效应风险(1)技术溢出效益不显著。

Young,Stephen和Lan Ping(1997)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法发现外资在华技术外溢出效应十分有限。

江锦凡(2004)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法发现外资在华技术外溢效应主要通过人力资本的渠道实现,影响的是以劳动力为载体的软技术部分,而技术外溢的另一渠道R&D资本却不通畅。

从总体看,这种趋势削弱了我国自主技术开发的能力,形成技术的对外依赖。

关于技术溢出效应相关文献较多,但孟良等(2004)在对国外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中发现:国外学者针对不同国家的研究结果大相径庭,即使针对同一个国家,不同学者也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

但迄今为止,在所有使用面板数据(尤其是企业面板数据的研究)中的绝大多数文献都支持负溢出效应或无溢出效应的结论。

(2)对我国内生技术培育点较小。

王春法(21004)从文献调研、理论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4个方面对外国直接投资与内生技术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从机制角度研究FDI与我国技术进步之间关系的大多数结论是否定的;进入中国的FDI表现出明显的两头在外、根植性差的特点,外企与母公司有着强烈的技术依附关系,很少参加当地的技术市场活动,与当地的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的技术联系非常微弱。

因此,仅现阶段而言,外企对中国内生技术能力培育的贡献很小;不仅如此,由于跨国公司享有的技术优势,可能迫使中国企业放弃已有一定基础的技术开发能力,转而依靠跨国公司提供的技术,对其形成技术依赖。

(3)外资核心技术封锁使国内技术风险加大。

祝年贵(2003)从分析国外对华投资的本质入手,指出在高科技领域的巨额技术垄断利润决定了技术溢出效应非常有限,并利用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的“逆贸易导向性对外投资”理论和赤松的“雁行发展模式”理论,来说明东道国引入通常是投资国将淘汰的技术,长此以往,会形成对国外技术依存度越来越大的技术风险,严重削弱东道国的技术实力。

4.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FDI效应风险魏后凯(2002)利用1985—1999年的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对外资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东西部地区间GDP增长率的差异中约有90%归因于FDI.徐莲子、谢保蒿(2003)和徐剑明(2004)认为,外资过度集中在东部制造业地区和东南部沿海地区,加剧了我国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进一步拉大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国外也有相关文献研究了中国引资中存在的问题,他们的结论一致认为中国引资的最大弊端表现在加剧了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地区经济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