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

一、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掌握用圆规画圆。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理解同圆中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会使用工具正确规范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创设步步递进的课堂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自觉地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导入新课

1、课前热身游戏:摸圆形纸片游戏。

说到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

2、游戏中概况圆的定义。

(1)师:我们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图形。)

(2)组织学生游戏:这里有一个黑色布口袋,将这些形状的硬纸片装入其中,你能从中摸出圆形吗?(让几名学生上台摸。)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活动教案(优秀7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活动教案(优秀7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活动教案(优秀7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图,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能借助工具画图,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教学难点:

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些圆形物体和圆形纸片,圆规

学具准备:

圆规、学具以及收集的一些圆形物体的图片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羊吃草的故事(猜谜)

有一个人在一片青草地上钉了一根木桩,用一根绳子拴了一只羊在那里。

先请同学们猜测一个字。再猜两个字的水果名

师:我们来看一看羊吃草的范围有多大?

(用电脑演示羊拉紧绳子旋转一周的情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原来羊能吃到的草的范围是一个圆。)

一、谈话导入

1、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过圆形?

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见过平静的水面吗?如果我们从上面往下丢进一颗小石子,(电脑演示),你发现了什么?

3、其实这样是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欣赏)从这些自然现象中,你同样找到了圆吗?

4、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圆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课件参考优秀8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课件参考优秀8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课件参考优秀8篇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认识》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和画圆的方法。

技能目标: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熟练掌握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圆的特点,理解有关概念,掌握圆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图。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出示生活中关于圆的图形。直接导入新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率。

(二)引导探索

出示课题:《圆的认识》并提问: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其他的圆形物体么?

(三)应用提高

出示例1、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个圆吗?

(1)利用课前准备的学具任意画一个圆。

(2)提出问题:在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圆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

让学生自学课本57~58页,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它们用什么字母表示?

(老师在学生看书的同时,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形出来。)

师:通过自学,同学们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谁起来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生:我学到了什么是圆心,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

师:什么是圆心,用字母改如何表示呢?

生:圆中心的一点就是圆心,圆心用字母O表示。(随即在黑板的圆形上标出字母O)

师:那什么是半径,用字母改如何表示呢?

生: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在黑板上画出半径,并标出字母r)

师:直径呢?

生: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在黑板上画出直径,标出字母d)

师:看来大家都用心看书啦!那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看这幅图,你能准确找到它里面的半径和直径吗?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圆

【单元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圆,在这个单元中,教材安排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三个具体的内容,这三个内容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绘制简单统计图打好基础。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中,结合动手操作、比较、测量等多种数学活动,更深入的理解、掌握圆的特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探索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3、亲历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精神。

5、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想象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点】:

1、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及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圆的认识的教学设计【5篇】-最新

圆的认识的教学设计【5篇】-最新

圆的认识的教学设计【5篇】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感受圆的基本特征,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面是为大伙儿带来的5篇《圆的认识的教学设计》,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圆的认识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3页圆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圆的特征。

2、画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三角尺、直尺、圆规。

2、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观察思考。

1、欣赏生活中的圆:棋子、桌面、钟面、车轮、中国结。

2、观察这些图形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

4、做套圈游戏,哪种方式更公平?

二、画一画。

1、你能想办法画一个圆吗?

(1)用手比划着画圆。

(2)用一根线和一支笔画圆。

(3)用圆规画圆。

2、教学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三、认一认。

学生用圆规画一个圆。

讨论:圆规的尖、圆规张开的两脚之间的长度所起的作用。

告诉学生半径和圆心。

四、画一画、想一想。

1、要求学生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并画出它的半径和直径。

观察比较得知:圆有无数条直径,无数条半径。

在同一个圆内直径都相等,半径都相等。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内容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圆,知道并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习用圆规画圆,初步能按要求画圆。

2、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完成知识的意义赋予,从中培养探究意识、发现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享受成功的喜悦。

3、体验圆的美,同时感受数学是一种过程、一种文化。

教法学法:

教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抢答:根据教师的描述说出是什么图形?

(三角形、梯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

二、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圆:这是什么图形,认识吗?

2、揭示课题:圆的认识。(板书)

三、探究新知

1、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的?

2、引导比较:圆和其它平面图形相比,有什么区别?

得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3、探究圆的特征。

师:你知道老师这个圆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①、画:学生自己画比较方法的优劣

指名上台画谈画圆的体会。

到黑板上画学生评价感悟定点、定长的重要性

②、说:知道有关圆的哪些知识?在探底中动态生成:(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a)圆心。 (o)

(b)半径(r);直径(d)画

(c)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d=2r,r=d÷2)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7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7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学会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

纸、剪刀、圆规、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大屏幕展示高年级同学课间投篮比赛情境图)

2、师质疑:你们认为安排这样的队形公平吗?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

3、生自由回答,师相机点拨。

4、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板书:圆的认识)

(二)、恰当引导,自主学习

1、师:你们认为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

2、(师板书:圆是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3、生齐读三遍。理解意思。

(三)、师生交流,感受新知

1、找身边的圆。

2、师:(出示教具圆规)这是什么?它表面上有圆吗?(生边看边答。)

3、在你的纸上画一圆。

4、师抽生在黑板上画圆。

(1)没成功:他为什么没画成功?(1是没有固定好有针的那个脚;2是没固定好圆规两脚间的距离;3是可能不太好旋转;4是黑板比较滑,不太好固定)

5、师示范画圆。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得很好,看来,用一只手固定住圆规的针尖很关键。看老师画。

师:圆规固定不动的这个脚,也就是这个点,对画圆至关重要!谁能给它起个名字?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点出你所画圆的圆心,标上字母O。一个端点在圆心【板书:圆心】,另一个端点在圆上【板书:圆的曲线上、圆边上、圆的边缘上、圆的弯线上】

六年级圆教学设计(共5篇)

六年级圆教学设计(共5篇)

六年级圆教学设计〔共5篇〕

第1篇:圆的认识教学设计_六级数学教案_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_六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图,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让学生经历从猜测到验证的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历,增强空间观念,开展数学考虑。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络,感受生活中圆的存在与作用,感受其神奇与蕴含的美学价值,进步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归纳圆的特征,并能准确画出指定大小的圆。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组生活中物体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如太阳、圆月、汽车的车轮、呼拉圈、光盘、钟面等〕

1、刚刚欣赏到的那些漂亮图片中的物体是什么形状?

2、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些地方能看到圆?

〔学生衣服上的纽扣、身上的硬币、桌子里的杯子等等〕请学生用手指一指这些物体上的圆,并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3、看来,在我们的大自然中、生活中圆是无处不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理解这个虽然不熟悉但和我们处处在一起的圆。〔板书:圆的认识〕

二、教学新知,初步画圆

1、刚刚看了那么多的圆,说了那么多的圆。接下来请大家用你能想到的方法自己动手画一个圆。

2、请学生交流画圆的方法。如借助圆形的物体画,还有书上讲到的方法或是用圆规画〕

3、通过刚刚的看圆、说圆与画圆,你觉得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详案《圆》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详案《圆》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详案《圆》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朗读、认读圆的字词及将圆形物品进行分类。

2.能够从生活中找到各种圆形的物品,了解其特征。

3.掌握用橡皮泥、轮廓画和碎纸等材料制作圆的方法。

4.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语言、思维和美感的发展水平。

二、教学内容

1.认读、感性认识圆的特征。

2.观察、描绘各种圆形物品,进行分类。

3.制作圆的手工制品。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5分钟)

通过扮演一个小过客的角色,向幼儿展示一些圆形的物品,引发幼儿对圆形的认识。例如:向幼儿展示一个篮球,一个水球、一个圆形蛋糕等,让幼儿说说这些物品

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讲授环节(20分钟)

教师讲解圆的特征和用途,然后再请幼儿与教师一起来认识圆形的物品,用多方位的方式介绍:在教师用投影仪放映圆形图片时,老师要起到与幼儿互动,不断提问,以便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其主动学习。

教师:圆形物品有哪些呢?我们想出来,看看我们能分成几类?

幼儿:运动用具(篮球、网球、足球、水球等)、食品(蛋糕、饼干)、用具(碗、玩具汽车的轮子)。

然后,再给幼儿展示各种圆形物品的图片,并且描述它们的特征和用途,并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并且和识字。

3.活动环节(25分钟)

a.认知游戏:寻找圆形物品。

教师将教室里布置为各种圆形物品的环境模式,幼儿要到环境模式中找寻各种圆形的物品,并且学习认知物品名称。

b.制作圆的手工制品。

让幼儿用橡皮泥、轮廓画和碎纸等材料制作圆的手工制品,以巩固圆形的特征和知识,同时也加强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培养创新的意识。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能够正确理解圆的定义及性质。

(2) 能够掌握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圆的定义及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2. 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料和实物进行导入,引导学生进入数学的世界,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

2. 探究活动

通过观察实物圆,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圆的定义及性质,然后,教师以引导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探讨圆的性质,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发现并总结圆的性质规律。接着,

利用教学素材和实例,向学生讲解圆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重难点

知识。组织学生小组展示、讨论,共同总结规律。

3. 拓展活动

以团队合作的方式,通过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或应用案例,帮助学生在实

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邀请学生首先攻克数学难题

的团队进行经验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 总结反思

结合前面的教学过程,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教师也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和评价,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结合丰富多彩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圆》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圆》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圆》

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认识并描述圆的形状和特征;

2.学生能够找到并观察周围的圆形物品;

3.学生能够在游戏和活动中体验圆的美好。

2. 教学重点

1.认识圆的形状和特征;

2.寻找周围的圆形物品。

3. 教学准备

1.圆形物品:球、圆盘、生活中的圆形物品等;

2.《我的朋友圆圆》(陈达著)绘本;

3.画板、彩笔、橡皮等。

4. 教学过程

4.1 导入与热身(5分钟)

1.学生手舞足蹈,跟着老师一起唱《圆圆的歌》;

2.老师放大屏幕上的圆形图片,让学生找到并说出图片中的圆;

3.老师放下圆形物品,让学生手摸、脚踢、挑选胖瘦大小不同的球,感受圆的形状和特征。

4.2 新课讲授(10分钟)

1.老师给学生读《我的朋友圆圆》这本绘本,让学生通过故事情节了解圆的形状和特征;

2.老师在画板上画出几个不同大小、颜色的圆,讲解圆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感受。

4.3 活动练习(25分钟)

1.游戏:翻扑克牌找圆

–用纸牌或卡片画上各种形状,其中包括圆形;

–学生分组,每组一名学生翻开一张牌,看看是不是圆形,如果是圆形,就把它放入自己组的篮子里,最后看看哪个组的篮子里的圆形最多;

2.手工:画圆

–老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纸和一支彩笔,让学生自由发挥,画出自己理解中的圆;

3.观察:寻找圆形物品

–老师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到教室或学校里找到周围的圆形物品,例如圆形窗户、圆形扣子等,然后分享。

4.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1.学生一起观察老师画的圆形,比较它们的大小、颜色、特点等;

2.老师问学生:你们对圆的认识有了哪些新的想法?你们收获了什么?。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精选5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精选5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精选5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精选篇1)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知道圆心、半径的含义。学会使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策略:

1、通过现场操作和录像、动画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有意观察,感知圆的定点、定长的本质特征,以此达到教学重点。

2、组织学生多层次的操作,通过现场展示操作过程,操作成果,录像展示错误操作及其导致的结果,以正误对比,以及对操作成功或失败的反思,感悟用圆规画圆的动作要领及其深层内涵,以此突破难点。

技术应用特色及整合点

以电子幻灯片和实物投影为主要展示平台,集成录像、动画等多种展示方式。

1、以大量配音图片出示生活中的圆,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并让学生了解圆的文化内涵。

2、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圆的定义化过程和半径的概念,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以此动态表象来帮助学生理解,强化学生记忆。

3、将难以集中观察到的各种画圆的方式和适用个别指导的教师用学具圆规画圆的动作细节用录像的形式进行放大展示,有助于学生观察,掌握规范的使用圆规的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第一环节:联系生活导入

联系生活,出示课题

展示大量生活中的圆的图片,引出课题

观察图片,唤起生活经验,了解圆的文化内涵。

利用电子幻灯片展示大量图片,通过配音旁白,带领学生进入圆形的世界第二环节模仿、思考、尝试

1、了解圆的形成过程

2、感悟圆中定点和定长不能变,定长决定圆的大小。

展示绳栓小球成圆,绳栓铅笔成圆,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画圆,数学老师在黑板上画圆等使用简单工具画圆,多种成圆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有意观察,思考圆在形成过程中的不变的是什么?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圆》数学教案设计

《圆》数学教案设计

《圆》數學教案設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定义和性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出圆的性质,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美。

二、教学重点:

圆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三、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如硬币、碗、钟表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点。然后引入圆的定义。

2. 新课讲解:

(1)定义:在一个平面上,所有到定点的距离都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就形成了一个圆。

这个定点叫做圆心,定长叫做半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2)性质: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两倍;过圆心可以画无数条直径和半径。

3. 实践活动:

让学生用直尺和圆规在纸上画出一个圆,然后量取圆的直径和半径,验证上述性质。

4. 巩固练习:

设计一些关于圆的问题,让学生解答,以检验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圆的定义和性质。

5. 小结: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圆的定义和性质。

6. 布置作业:

让学生找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品,测量它们的直径和半径,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圆的理解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能够很快理解并掌握,但有些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指导。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帮助。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5篇)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等教学活动,认识圆并掌握圆的特征。

2 、让学生理解在同一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3、初步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方法和极限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明确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圆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大屏幕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去找一找那些物体是圆形的。

提问: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

二、课堂展示1、初步感知圆

生:阅读课前查找有关圆的材料

师:好,圆这样神奇,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吗?

学生借助圆形的实物画圆并剪下来。

学生介绍自己画圆的方法

提问:圆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自由发言,初步体会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2、认识圆各部分名称

(1)师:圆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教材56页例2.

(2)小组合作交流并汇报。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

3、认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出示问题:

(1)在同一个圆里,能画出多少条半径和直径?(无数条)

(2)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相等)

(3)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用圆规画圆

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尝试画圆。

师生共同总结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提问:用圆规画圆时,员的位置是有什么决定的?(圆心)

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半径)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圆的认识的教学设计【7篇】

圆的认识的教学设计【7篇】

圆的认识的教学设计【7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7篇圆的认识的教学设计,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2———54页,《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课时:3课时(预习指导课、展示课、反馈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圆的认识

能力目标: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3、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材简介

这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各种各样的轮子。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轮子都是圆的,引发学生提出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疑问,自然而然的引出对画圆以及圆的特点的#39;研究,明确怎样画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从而明白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难点: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过程(预习指导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谈话:这些轮子都是圆形的。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

二、探索新知

1、谈话: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下面,请大家画一个圆,研究一下。

学生独立画圆。

谈话:同学们得到圆了吗?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画出圆的呢?

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方法;

《圆》数学教案设计

《圆》数学教案设计

《圆》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圆》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定义、基本性质,如半径、直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 圆的基本概念:定义、元素(半径、直径)。

2. 圆的性质:等圆、同圆中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垂直于弦的直径等。

3.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以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知讲解:通过实例和图形,解释圆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并记住这些知识。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画圆,测量半径和直径,然后计算周长和面积,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检查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小结回顾: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要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复习和巩固。

四、教学策略:

1. 创设情境: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圆的概念,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2. 引导探究: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规律,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估: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

2. 成果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实际

问题。

2.在小组内讨论并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脉络。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思

想,培养初步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3.会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知识形成网络

1.大家打开第十一册数学书的目录看看,这学期已经学习了哪几个单元?引入

课题:今天我们对第四单元圆进行整理和复习。

2.大家打开书从P55开始快速浏览第四单元。看一看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方

面的知识?

(1)大家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2)请一个同学说给全班同学听听。

(3)其他同学补充。(师把这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帖在黑板上)

3.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并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脉络。要符合下面的整理要求:

(1)试着用我们喜欢的方式整理;

(2)整理的结果要有条理性、层次分明;

(3)整理结果要体现出知识间的联系;

(4)整理完后,要能说出整理过程。

4.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黑板整理,然后请其中一个代表说一说他们小组的整理

步骤和原理。

5.其他小组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和建议,请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6.请各个小组再一次修改和整理。

7.已经整理好了本单元的知识脉络图,请一、两个组同学上黑板展示并根据脉

络图说一说整理步骤和原理。

8.这个单元学习了不少知识,有没有哪个知识点容易混淆,或觉得掌握起来有

困难,需要帮忙的,请大家质疑。

9.请大家帮忙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从自主回忆概念和计算公式,大家自己动手,回顾、整理,实现

对知识的重组和建构,整个过程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思考、分

析、内化,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活动】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基础练习。

1、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圆的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半径等于直径的一半。( )

(2).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直线叫做圆的半径。( )

(3).大圆的圆周率大,小圆的圆周率小。( )

4.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 )

5.当圆的半径等于2分米时,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6.圆的直径和周长的比是1:π。( )

选择出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π是一个()。

A.无限不循环小数

B. 循环小数

C. 两位小数

2.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 )是圆的直径。

A.直线

B.线段

C.射线

3. 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

A. 正方形

B. 等边三角形

C. 圆形

4. 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面积与小圆面积比是( )。

A . 2:3

B . 4:9

C . 9:4

(二)综合题。

1.我们学校将建一个圆形花坛,直径是8米,在它的外墙铺一条1米宽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生活中与圆有关的问题很多,设计中所选的素材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事例。通过练习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并且学以致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拓展练习。

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都是1225 平方厘米,一个圆形的面积是1256

平方厘米。这三个图形的周长那个大,哪个小?如果这三个图形的面积相等,

你能发现它们的周长之间的关系吗?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回家独立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灵活运用

知识,采取多样化的解题策略。第二节课接着讨论交流,修正自己的策略,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活动】三、课堂小结,感受收获

1.这节课我们对圆进行整理和复习,大家说收获。

2.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反思进行评价和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