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声隔声计算书

合集下载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书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书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书计算概述项目情况:建设用地面积:12904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37801.27平方米。

其中:本工程建筑面积为:9589.3平方米;建筑密度:11.4%,容积率:1.843,绿地率:35%。

标准要求满足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第4.5.3条控制项“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

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 dB (A),夜间不大于35 dB (A).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0dB。

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外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25dB,沿街时不小于30dB”的规定”计算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建筑声学设计》;《建筑声学设计手册》;《建筑隔声设计——空气声隔声技术》;《建筑物理环境与设计》;《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T50378-2014;《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居住建筑)》。

理论依据原理概要声的传播途径大致可归纳为两大类:通过空气的传声和通过建筑结构的固体传声。

在建筑声学中,把凡是通过空气传播而来的声音称为空气声,例如汽车声、飞机声等;把凡是通过建筑结构传播的由机械振动和物体撞击等引起的声音,称为固体声,如脚步声、撞击声等。

建筑构件隔绝的若是空气声,则称为空气声隔绝;若隔绝的是固体声,则称为固体声隔绝。

声音在房屋建筑中的传播,有许多不同的途径,如通过墙壁、门窗、楼板、基础及各种设备管道等。

在工程上,常用隔声量及来表示构件对空气声的隔绝能力,它与构件透射系数有如下关系: τ1lg 10=Rτ为构件的透射系数。

为构件的透射系数。

可以看出,构件的透射系数越大,则隔声量越小,隔声性能越差;反之,透射系数越小,则隔声量越大,隔声性能越好。

放空消声器计算书

放空消声器计算书

一、已知参数:0.101MPa 3Mpa 339K 0.584m 3/kg 质量流量1618
Nm3/h 2087.22kg/h
450mm 气体密度ρ:
1.29kg/m3二、放空口噪声声压级
162.072783429.7029703
三、消声器参数和消声量计算0.5284.61306076851.584
0.8363520.4415940.2331620.123109P2
P3
P4P5P6633.846971200.4677452273.6134306.0868155.465S1
S2S3S4S5最后一级节流孔板的消声量
24.93191dB(A)
节流板的孔心距取5~1O倍孔径以上,以避免蒸汽扩散后再汇合成大的喷注而产生混合喷注噪声。

最后一层孔板的节流孔直径不宜大于4mm。

2、放空阀前压力接近大气压时,宜选用阻性消声结构;
压降比
所需的节流降压级数N
取整数每一级节流孔板后的压力(Mpa)每一级节流孔板的流通面积(cm2)1、放空阀前压力较高时,宜选用小孔喷注抗性消声和阻性消声复合结构, 消声器的出口压力须在0.185MPa以下;
排气就成为阻塞排空,这时排放口流速达到声速,放空噪声的声功率级符合著名的八次方定律,可得在喷射口90。

方向,离喷口l米处的声压级为:R=P 1/P B
放空阀后气体比容V:
气体流量Q:
放空管直径D:
当放气阀的背压,即消声器的人口压力高于临界压力(P L /P B ≥ 1.893)时,放空消声器计算书
大气压力P B :
消声器入口压力P 1:
气体温度T:。

建筑隔声计算书

建筑隔声计算书

建筑隔声计算书目录1 建筑概况 (3)2 标准依据 (3)3 评价要求 (3)3.1 隔声要求 (3)3.2 室内背景噪声要求 (3)4 计算方法 (4)4.1 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 (4)4.2 相邻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 (4)4.3 楼板撞击声隔声 (4)4.4 室内背景噪声级 (4)5 围护结构 (5)5.1 工程材料 (5)5.2 构造作法说明 (5)6 空气声隔声 (6)6.1 构件隔声性能 (6)6.2 相邻房间之间隔声性能 (6)7 撞击声隔声 (6)8 室内噪声级 (7)8.1 卧室 (7)9 结论 (10)1建筑概况2标准依据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2.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3.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 50121-2005)4. 《建筑声学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5. 《建筑隔声设计—空气声隔声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3评价要求3.1隔声要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第8.1.2条、第8.2.2条对建筑围护结构提出了明确要求。

8.1.2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低限要求。

8.2.2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好,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构件及相邻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3分;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5分;2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3分;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4分。

3.2室内背景噪声要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第8.1.1条、第8.2.1条对主要功能房间提出了明确要求。

隔声计算书

隔声计算书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书一、采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分析空气声计权隔声量R=23lgm-9(m≥200kg/㎡)R=13.5lgm+13(m≤200kg/㎡)R—空气声计权隔声量(dB)M--建筑围护结构综合面密度(kg/㎡)二、围护结构构造1、外墙:面层(5mm)+挤塑聚苯板(50mm)+水泥砂浆(20mm)+加气砼墙体(200mm)+水泥砂浆(20mm)2、分户隔墙:水泥砂浆(20mm)+加气砼墙体(200mm)+水泥砂浆(20mm)3、楼板:面层(40mm)+细石砼(60mm)+保温层(20mm)+砼板(100mm)+水泥砂浆(15mm)三、计算隔声量4.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运用参照对比法,根据《建筑隔声设计》附录8中已知的常用楼板的计权标准撞击声级,分析本项目的楼板的计权标准撞击声级。

附录8中地面构造:a.40厚细石砼热层b.5厚聚乙烯热层c. 100厚砼楼板的面密度为340kg/㎡,计权标准撞击声级为56dB。

本项目楼板与比照的常用楼板的构造进行比较,垫层和楼板厚度及面密度均大于比照楼板,工程做法结构与比照楼板基本相同,判断其参照楼板计权标准撞击声压级为56dB。

即本项目普通楼板的计权标准声压级小于56dB.5.户门:进户门采用防火门,密闭性很好。

构造为双层金属门板间填充防火板,综合面密度为m=35 kg/㎡<200 kg/㎡,R=13.5lg35+13=33.84dB>30 dB(满足)。

6.外窗:外窗构造为铝塑复合型窗框+5mm厚白玻璃(双层)+12mm厚空气,综合面密度m=27 kg/㎡<200 kg/㎡,R=13.5lg27+13=32.32dB>30 dB(满足)。

项目名称:长治市史家庄城中村改造二期B区1#、7#、10#隔声性能计算书设计:日期。

空气声隔声计算书

空气声隔声计算书

北京XX中心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量设计计算书沈阳YY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二日目录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2 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概述 (1)3 隔声计算基本定律 (1)4 隔声量计算方法、公式的选择 (1)5 本项目实际计算参数 (2)6 玻璃构件隔声量计算 (2)7 组合墙板的隔声计算 (3)7.1 隔声量计算公式: (3)7.2 隔声量实际计算: (3)7.3 隔声性能总结说明: (4)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量计算书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建筑外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8485-2008《建筑隔声评价标准》 GB/T50121-2005《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 GB50429-2007《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2003《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J118-88《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2 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概述建筑围护结构构件的隔声,单指质量定律下空气声的隔绝。

声音通过围护结构的传播,按传播规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振动直接撞击围护结构,并使其成为声源,通过维护结构的构件作为媒介介质使振动沿固体构件传播,称为固体传声、撞击声或结构声;另一种是空气中的声源发声以后激发周围的空气振动,以空气为媒质,形成声波,传播至构件并激发构件振动,使小部分声音等透射传播到另一个空间,此种传播方式也叫空气传声或空气声。

而无论是固体传声还是空气传声,最后都通过空气这一媒质,传声入耳。

门窗、幕墙等结构工程,需要计算的是空气声隔声,撞击声隔声是建筑结构楼板等构件产生的,因此,本计算书中计算的是前者。

3 隔声计算基本定律声的源头是振动,20Hz的声音对人耳的感觉叫“听阈”,20Hz以下振动频率的声音叫“次声”,20000Hz的声音对人耳的感觉叫“痛阈”,20000Hz以上振动频率的声音叫“超声”,次声及超声人耳都感觉不到!在实际隔声研究中最常用的是六个倍频程,中心频率是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基本上代表了常用的声频范围!维护结构构件的面密度越大,声频越高,构件的隔声量就越大,理论证实面密度增加一倍或噪声频率增加一倍,即提高一个频程,隔声量都会相应的增加6dB,这就是质量定律。

建筑隔声量计算

建筑隔声量计算

建筑隔声计算声音传播的两种途径:一种是振动直接撞击围护结构,并使其成为声源,通过维护结构的构件作为媒介介质使振动沿固体构件传播,称为固体传声、撞击声或结构声;另一种是空气中的声源发声以后激发周围的空气振动,以空气为媒质,形成声波,传播至构件并激发构件振动,使小部分声音等透射传播到另一个空间,此种传播方式也叫空气传声或空气声。

根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建筑隔声划分为四个等级(适用于住宅类建筑):标准等级的含义如下’空气声隔声标准表玉」撞击声隔声标准表注,肖确冇闲难时*可允许二级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小于或5f T-85dB.但在楼板构造上应预留改善的可能条件审页眉内容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第4.5.3条:45J对建筑圈护结构采取冇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屆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狀态下白天不大于45 dB (A声级),夜间不大于35 dB〔A声级儿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T 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外窗和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最不小于30dBa墙体、门窗只需要计算空气声的隔声量即可,楼板则需同时分别计算空气声及撞击声的隔声量。

所有的理论计算公式由于都是在许多不同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计算值偏差普遍偏大,并不符合实际工程情况,无法直接应用在工程实际中,《建筑隔声设计——空气声隔声技术》一书中,推荐我们在工程中一般采用如下经验公式:R=23Logm-9 (适用于m》200kg/m2, m为构件的综合面密度)R=13.5Logm+13(适用于m W 200kg/m2 ,m为构件的综合面密度)面密度:指固定厚度的情况下,单位面积的重量,单位:kg/m2。

综合面密度:指单位面积内,构件各构造材料的重量之和。

例,某建筑外墙的构造为:水泥砂浆(20mm)+轻质保温砂浆(30mm)+砂加气制品(200mm)+石灰水泥砂浆(20mm),各构造层对应密度分别为1800kg/m3、350kg/m3、760kg/m3、1700kg/m3。

室内背景噪声计算书

室内背景噪声计算书

室内背景噪声计算书项目概况项目情况:本工程建筑面积为:9589.3平方米;建筑密度:11.4%,容积率:1.843,绿地率:35%。

分析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建筑声学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主编,出版时间1987.07)《建筑物理环境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柳孝图主编,出版时间:2008.3.1)《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分析目的判断该项目是否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第8.2.1条评分项“主要功能房间室内噪声级,评价总分值6分。

噪声级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得3分;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得6分”;因此把部分房间计算背景噪声。

分析条件环境噪声本项目分布在2类声功能区,建筑物环境噪声等效声级昼间分布在60dB (A),夜间分布在50dB(A),造成噪声污染的各因素中,交通影响最大,其次为建筑施工噪声,工业噪声和生活噪声最小。

最不利位置分析根据现场踏勘和对地块周边现状的了解以及该地区的发展规划,可能对建设项目产生影响的外环境噪声源主要为道路交通噪声。

由于临朐县山旺镇西上林6#住宅楼周边噪声源比较集中,所以取该项目部分西南侧房间进行分析。

计算过程本报告主要通过分析噪声对最不利位置建筑物的影响,进而判断本项目室内的背景噪声是否满足噪声级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或者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

昼间允许噪声级高要求≤40dB,低限要求≤45 dB.平均标准限值42.5 dB;夜间允许噪声级高要求≤30dB,低限要求≤37dB.平均标准限值33.5 dB。

室外环境噪声影响值本项目环境噪声影响参评建筑测点上的噪声监测值,根据取最不利噪声值原则,取最大噪声60dB(A)进行室内背景噪声计算。

隔声计算书

隔声计算书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书一、采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分析空气声计权隔声量R=23lgm-9(m≥200kg/㎡)R=13.5lgm+13(m≤200kg/㎡)R—空气声计权隔声量(dB)M--建筑围护结构综合面密度(kg/㎡)二、围护结构构造1、外墙:面层(5mm)+挤塑聚苯板(50mm)+水泥砂浆(20mm)+加气砼墙体(200mm)+水泥砂浆(20mm)2、分户隔墙:水泥砂浆(20mm)+加气砼墙体(200mm)+水泥砂浆(20mm)3、楼板:面层(40mm)+细石砼(60mm)+保温层(20mm)+砼板(100mm)+水泥砂浆(15mm)三、计算隔声量1.外墙R=23lg236-9=45.58dB>45dB(满足)2.分户隔墙R=23lg230-9=45.32dB>45dB(满足)3.楼板R=23lg510.8-9=53.29dB>45dB(满足)4.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运用参照对比法,根据《建筑隔声设计》附录8中已知的常用楼板的计权标准撞击声级,分析本项目的楼板的计权标准撞击声级。

附录8中地面构造:a.40厚细石砼热层b.5厚聚乙烯热层c. 100厚砼楼板的面密度为340kg/㎡,计权标准撞击声级为56dB。

本项目楼板与比照的常用楼板的构造进行比较,垫层和楼板厚度及面密度均大于比照楼板,工程做法结构与比照楼板基本相同,判断其参照楼板计权标准撞击声压级为56dB。

即本项目普通楼板的计权标准声压级小于56dB.5.户门:进户门采用防火门,密闭性很好。

构造为双层金属门板间填充防火板,综合面密度为m=35kg/㎡<200 kg/㎡,R=13.5lg35+13=33.84dB>30 dB(满足)。

6.外窗:外窗构造为铝塑复合型窗框+5mm厚白玻璃(双层)+12mm厚空气,综合面密度m=27 kg/㎡<200 kg/㎡,R=13.5lg27+13=32.32dB>30 dB(满足)。

建筑隔声量计算

建筑隔声量计算

建筑隔声量计算建筑隔声计算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第4. 5.3条:4.5.3对建筑啊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 状态卜•白天不大于45 dB (A 声级),夜间不大于35 dB (A 声级)。

楼板和分户墙的空 气声il •权隔声量不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0dB 。

外窗和户 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o墙体、门窗只需要计算空气声的隔声量即可,楼板则需同时分别 计算空气声及撞击声的隔声量。

所有的理论计算公式由于都是在许多不同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 的,所以计算值偏差普遍偏大,并不符合实际工程情况,无法直接应 用在工程实际中,《建筑隔声设计——空气声隔声技术》一书中,推 荐我们在工程中一般采用如下经验公式: R=23Logm-9 (适用于m^200kg/m 2, m 为构件的综合面密度)R=13. 5Logm+13 (适用于m^200kg/m 2, m 为构件的综合面密度) 面密度:指固定厚度的情况下,单位面积的重量,单位:kg/m 2o 综合面密度:指单位面积内,构件各构造材料的重量之和。

例,某建筑外墙的构造为:水泥砂浆(20mm )+轻质保温砂浆(30mm ) +砂加气制品(200mm ) +石灰水泥砂浆(20mm ),各构造层对应密度分 别为 1800kg/m\ 350kg/m\ 760kg/m\ 1700kg/m 3o则外墙的综合面密度为 m=20*l. 8+30*0. 35+200*0. 76+20*1. 7 =232. 5kg/m 2>200kg/m 2该外墙的综合面密度大于200kg/m 2,则釆用以下公司计算: R=23Logm-9=23Log (232.5) -9=45. 43dB玻璃窗及幕墙的隔声量计算(1):计算单层构件时釆用:m :构件的面密度;(2):计算中空或夹层构件时釆用:R=13. 5 Log (ml+m2)+13+ARl (公式二) 上面公式中:R=13. 5 Log m+13上面公式中:(公式一) R : 单层玻璃的隔声量;R :双层玻璃结构的隔声量;m1,m2 :组成构件的面密度;△R1 :双层构件中间层的附加隔声量:对于PVB膜,当膜厚为0.38时取4dB;当膜厚为0.76时取5.5dB ;当膜厚为1.14时取6dB;当膜厚为1.52时取7dB;对空气层,按“瑞典技术大学”试验测定参数曲线选取,在空气层为100mm以下时,附加隔声量近似等于空气层厚度的0.1 ;(3):计算中空+夹层构件时采用:R=13.5 Log (m1+m2+m3)+13+ △ R1+A R2 (公式三) 上面公式中:△R1:构件空气层的附加隔声量;△R2:构件PVB1的附加隔声量;其它参数可以参看双层玻璃构件;(4):计算三片双中空构件时采用:R=13.5 Log (m1+m2+m3)+13+ △ R1+A R2 (公式四) 上面公式中:△R1 :构件空气层1的附加隔声量;△R2:构件空气层2的附加隔声量;其它参数可以参看双层玻璃构件;示例:双层中空玻璃的规格为5+6A+5,则其隔声量计算采用公式二,即R=13.5 Log (m1+m2)+13+ △ R1= 13.5Log (2.5* (5+5)) +13+6*0.1=31.77dB组合构件的隔声量计算组合构件:是指墙上带有门、窗或楼板上有较大孔洞的构件。

空气声隔声试验

空气声隔声试验

实验(7) 空气声隔声测量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如何减少外界的声音传入室内,或者室内的噪声传入邻室形成干扰。

通过实验加强对墙体、楼板、和门窗等构件的隔声性能的认识,有利于合理的进行隔声设计和施工。

二、实验内容测试办公室围护墙的空气声隔声性能。

三、测试原理根据建筑声学原理,判断隔墙降低房间噪声实际效果的最终指标是:隔墙一边的噪声发声室的声压级与另一边受声室的声压级差D (D=L p1-L p2)。

因此,对隔墙空气声隔绝量的测试就归结为测量隔墙一边的噪声发声室与另一边的受声室的声压级差。

再根据空气声隔声量 A S L L R p p lg 1021+-=一共测试100-3150Hz 的16个1/3倍频带的隔声量,得到隔声曲线,并按国家标准《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50121-2005求得计权隔声R w 。

A :受声室吸声量 60161.0T VA =(T 60 :混响时间,实验(6) 室内混响时间测定中测得)L P1:声源室的平均声压级 L P2:受声室的平均声压级D :声源室与受声室平均声压级差 D=L P1-L P2四、测试设备实验室(声源室、受声室)、噪声信号源、滤波器、GZ021-A 功率放大器、全指向声源、 JT121声学分析仪、HS5671A 型噪声频谱分析仪、卷尺五、实验步骤1、测试对象:由于测试环境限制,因此选择墙体两侧的房间,一为声源室,另一为受声室,两房间中间隔墙为测试试件。

2、按要求布置好声源和测点位置,关闭好门窗,接好仪器设备。

仪器应事先做好核对工作,并作必要的预热。

3、将传声器放在规定的测点处,声源室和受声室的测点数都不少于3个,每个测点布置两名组员,其中一个观察,另一个负责记录数据。

4、调整信号源,发出100—3150HZ中心频率的1/3倍频程的白噪声。

5、测量并计算平均声压级L p1和L p2,每一个测点的每一频率直接读取其声压级平均值或读取几个值后再求其平均值。

最后再求每一频率几个测点的平均声压级值,则为该频率的声压级。

空气声隔声测量资料

空气声隔声测量资料

空气声隔声测量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如何减少外界的声音传入室内,或者室内的噪声传入邻室形成干扰。

通过实验加强对墙体、楼板、和门窗等构件的隔声性能的认识,有利于合理的进行隔声设计和施工。

二、实验内容测试办公室隔墙的空气声隔声性能。

三、测试原理根据建筑声学原理,判断隔墙降低房间噪声实际效果的最终指标是:隔墙一边的噪声发声室的声压级与另一边受声室的声压级差D (21p p L L D -=)。

因此,对隔墙空气声隔绝量的测试就归结为测量隔墙一边的噪声发声室与另一边的受声室的声压级差。

再根据空气声隔声量 R :A S D A S L L R p p lg 10lg 1021+=+-= 计算出各频率的隔声量。

最后绘出隔墙的空气声隔声量的频率特性曲线,并按国家标准《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50121-2005求得计权隔声R w 。

A :受声室吸声量 60161.0T VA =(T 60 :混响时间,实验(6) 室内混响时间测定中测得) 1P L :声源室的平均声压级2P L :受声室的平均声压级D :声源室与受声室平均声压级差四、测试设备实验室(声源室、受声室)、噪声信号源、滤波器、GZ021-A 功率放大器、全指向声源、 JT121声学分析仪、HS5671A 型噪声频谱分析仪、卷尺五、实验步骤1、测试对象:由于测试环境限制,因此选择墙体两侧的房间,一为声源室,另一为受声室,两 房间中间隔墙为测试试件。

2、按要求布置好声源和测点位置,关闭好门窗,接好仪器设备。

仪器应事先做好核对工作,并 作必要的预热。

3、将传声器放在规定的测点处,声源室和受声室的测点数都不少于3个。

4、调整信号源,发出100—3150HZ中心频率的1/3倍频程的白噪声。

5、测量并计算平均声压级L p1和L p2,每一个测点的每一频率直接读取其声压级平均值或读取几个值后再求其平均值。

最后再求每一频率几个测点的平均声压级值,则为该频率的声压级。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书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书

XXXX/ 宅小区项目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书XXXXX有限公司二0 一六年三月目录1. 计算概述 (1)1.1. 项目概况 (1)1.2. 标准要求 (1)1.3. 计算依据 (1)2. 理论依据 (1)2.1. 原理概要 (1)2.2. 单层匀质密实墙的空气声隔绝 (2)2.3. 多层复合板的设计要点 (2)2.4. 质量定律 (3)3.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分析 (5)3.1. 围护结构构造 (5)3.2.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分析 (5)3.2.1. 外墙计权隔声量 (5)3.2.2. 分户墙的类型及计权隔声量 (7)3.2.3. 楼板的类型及计权隔声量 (8)3.2.4. 分户门的计权隔声量 (9)3.2.5. 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 (10)4. 分析结论 (8)XXXXX 住宅小区项目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书1. 计算概述1.1. 项目概况XXXXX 小区项目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52609.30 tf,总建筑面积149032.6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8639.96 地下建筑面积30392.7 建筑密度为24.9%,容积率为2.26,绿地率为38.9%。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65-85#楼、75-A#楼以及1栋物业配套用房和地下车库,共23栋。

项目建成后可入住904户,共计2893人。

1.2. 计算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建筑声学设计》;《建筑声学设计手册》;《建筑隔声设计 --- 空气声隔声技术》;《建筑物理环境与设计》;《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

2. 理论依据2.1. 原理概要声的传播途径大致可归纳为两大类:通过空气的传声和通过建筑结构的固体传声。

在建筑声学中,把凡是通过空气传播而来的声音称为空气声,例如汽车声、飞机声等;把凡是通过建筑结构传播的由机械振动和物体撞击等引起的声音,称为固体声,如脚步声、撞击声等。

构件空气声的隔声测量

构件空气声的隔声测量
S
可表示为:R=L1-L2+10lg —
A
式中:L1、L2分别是发声室、收声室倍频的平均声压级
S为构建面积
A为受声室的吸声量
实验方法:1.根据实验室现场条件,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公式(1)推导出具体的测量公式。
2.打开标准打击器,使之工作,测量关门情况下,受声室的倍频程声压级,共测五次取平均值。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室制
一.实验目的、原理及方法
实验目的:巩固空气隔声的基本原理,增强隔声影响因素的感性认识。
实验原理:构建的隔声量R(也算透声损失),是发声时投射到构件上的声能与投射到受声室的声能比,然后取其常用对数值,并乘以系数10,单位为分贝(dB)。如果声场可看成是均匀扩散的,那么此时构件的隔声量R
当然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影响最大的因素为人为因素,比如测量期间,其他人交流声音过大,影响标准打击器的发声;在测量期间,有人在标准打击器与组合声学分析仪之间经过或驻留,阻挡了声的传播;记录过程中小组人员过多,吸声太多,导致结果不准;记录时,记录人员玩手机影响结果;两小组人员人数差的多,导致人体吸声量不同,以致结果不准;记录时,视觉误差等。
87.3
87.2
87.2
87.2
房间2
42.5
42.3
41.9
42.2
42.0
42.18
R
39.0
39.0
39.7
39.3
39.5
39.3
门内
87.9
87.8
87.8
87.9
88.0
87.88
门外
59.6
59.6
59.6
59.4
59.3
59.5

第4章 建筑隔声

第4章 建筑隔声

RW确定方法
1)使用空气声隔声的标准曲线与实际隔声频率特性曲 线进行比较,同时满足32分贝原则和8分贝原则的隔声最
大的标准曲线的500Hz的隔声量为Rw。
2)32分贝原则:100~3150Hz的16个1/3倍频程构件隔声 量比标准曲线低的分贝数总和不大于32dB。
3)8分贝原则: 任一100~3150Hz的1/3倍频程构件隔声量 比标准曲线低的分贝数不超过10dB。——单值
窗玻璃:足 够间距、密 封
吸声
(3)保证玻璃与窗框、窗框与 墙壁间密封。两层玻璃窗樘上应 布置吸声材料(玻璃棉)。
密封
间隔
4.2 撞击声隔绝
1、测量
标准撞击声级 Ln=Li+10lg(A/A0) A:接收室的吸声量 A0=10m2 (规定面积标准)
使用标准打击器打击楼板,在楼
下的房间中距地板1.5m高度处测 出倍频带的撞击声级Li,然后根
D=L1-L2=R+10lgA/S 意义: 1、已知L1、L2,接收室吸声量A与隔墙面积S,可求出隔 墙隔声量R——选择恰当的隔墙构造方案。
2、已知R、L1、L2,接收室的吸声量A与隔墙面积S,可判
断隔声量R是否满足隔声要求。若D≥L1-L2——隔墙设计满足 隔声要求。
例题
【例】甲乙两室相邻,其隔墙面积18m2,甲室有一台 风机发出噪声95dB。乙室为一计算机房,其允许噪声 为40dB 。已知乙室尺寸为3m×6m×12m,室内混响时 间0.8s。问该隔墙应具有的隔声量为多少?
空气声:通过空气传播 声音传播途径
固体声(撞击声)——通过结构传播
第4章 建筑隔声
4.1 空气声隔绝 4.2 撞击声隔绝
4.1 空气声隔绝
一、 透射系数与隔声量

建筑隔声量计算

建筑隔声量计算

建筑隔声计算声音传播的两种途径:一种是振动直接撞击围护结构,并使其成为声源,通过维护结构的构件作为媒介介质使振动沿固体构件传播,称为固体传声、撞击声或结构声;另一种是空气中的声源发声以后激发周围的空气振动,以空气为媒质,形成声波,传播至构件并激发构件振动,使小部分声音等透射传播到另一个空间,此种传播方式也叫空气传声或空气声。

根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建筑隔声划分为四个等级(适用于住宅类建筑):标准等级的含义如下土空气声隔声标准表玉2」撞击声隔声标准表5-2*2注,出确冇闲难时.可允许二级楼板计权标准代撞击声压级小于或筹于85dB,但在楼扳构造上应预留改善的可能条件审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第4.5.3条:45J对建瑜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描施,卧室、起屆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樹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 dB〔A声级),夜间不大于35 dB (A声级儿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T 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M氏外窗和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呈不小于30dB.墙体、门窗只需要计算空气声的隔声量即可,楼板则需同时分别计算空气声及撞击声的隔声量。

所有的理论计算公式由于都是在许多不同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计算值偏差普遍偏大,并不符合实际工程情况,无法直接应用在工程实际中,《建筑隔声设计——空气声隔声技术》一书中,推荐我们在工程中一般采用如下经验公式:R=23Logm-9 (适用于m>200kg/m2, m为构件的综合面密度)R=13.5Logm+13 (适用于m< 200kg/m2, m为构件的综合面密度)面密度:指固定厚度的情况下,单位面积的重量,单位:kg/m2。

综合面密度:指单位面积内,构件各构造材料的重量之和。

例,某建筑外墙的构造为:水泥砂浆(20mm+轻质保温砂浆(30mm +砂加气制品(200mm +石灰水泥砂浆(20mm ,各构造层对应密度分别为1800kg/m3、350kg/m3、760kg/m3、1700kg/m3。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书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书

XXXXX住宅小区项目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书XXXXX 有限公司二0 一六年三月目录1. 计算概述 (1)1.1. 项目概况 (1)1.2. 标准要求 (1)1.3. 计算依据 (1)2. 理论依据 (1)2.1. 原理概要 (1)2.2. 单层匀质密实墙的空气声隔绝 (2)2.3. 多层复合板的设计要点 (2)2.4. 质量定律 (3)3.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分析 (5)3.1. 围护结构构造 (5)3.2.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分析 (5)3.2.1. 外墙计权隔声量 (5)3.2.2. 分户墙的类型及计权隔声量 (7)3.2.3. 楼板的类型及计权隔声量 (8)3.2.4. 分户门的计权隔声量 (9)3.2.5. 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 ................................................104. 分析结论 (8)XXXXX 住宅小区项目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书XXXXX 住宅小区项目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书1. 计算概述1.1. 项目概况XXXXX 小区项目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52609.30怦,总建筑面积149032.6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8639.96怦,地下建筑面积30392.7怦。

建筑密度为24.9%,容积率为2.26, 绿地率为38.9%。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65—85#楼、75-A#楼以及1栋物业配套用房和地下车库,共23 栋。

项目建成后可入住904 户,共计2893 人。

1.2. 计算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建筑声学设计》;《建筑声学设计手册》;《建筑隔声设计——空气声隔声技术》;《建筑物理环境与设计》;《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 。

2. 理论依据2.1. 原理概要声的传播途径大致可归纳为两大类:通过空气的传声和通过建筑结构的固体传声。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书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书

XXXXX住宅小区项目建筑构件隔声性能计算书XXXXX有限公司二0一六年三月目录1. 计算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 标准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 计算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理论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原理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单层匀质密实墙的空气声隔绝.............................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多层复合板的设计要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 质量定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围护结构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建筑构件隔声性能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外墙计权隔声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围护结构隔声性能计算报告

围护结构隔声性能计算报告

围护结构隔声性能计算报告二0一三年七月1.概述噪声进入建筑围护结构有三种方式:1.孔洞直接传声;2.声波撞击到墙面引起墙体震动向对面传声,对应的隔声措施称为空气声隔声;3.物体撞击地面或墙体产生结构振动而辐射声音,对应的隔声措施称为撞击声隔声。

对于绿色建筑对建筑构件隔声的要求主要考虑构件的空气声隔声和撞击声隔声。

2.计算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50121-2005《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工程做法(自重计算)》GJBT-1033《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金雁饭店项目环评报告书》建筑设计相关施工图图纸其中,《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对建筑围护结构隔声要求为:“5.5.9宾馆类建筑围护结构隔声性能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中的一级要求”。

客房空气隔声标准表6.1.2客房撞击声隔声标准表6.1.33.计算过程3.1 空气声计权隔声量计算外门窗选用断桥铝合金框LOW_E中空玻璃门窗,隔声不小于35dB。

户门隔声不小于35dB。

户门、外门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均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

客房的楼板、隔墙的分层做法和材料属性见表3-2所示,分别对其进行空气声计权隔声量的计算。

表3-2客房的楼板、隔墙的分层做法和材料属性计算楼板空气声计权隔声量时采用单层构件空气声计权隔声量计算公式:R = 23lgm - 9dB (m>200kg/m2)R = 13.5lgm + 13dB (m<200kg/m2)上面公式中,R为单层构件的隔声量;m为构件的面密度。

楼板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为:=23lgm−9dB=23lg340.6−9=49.2dBR楼5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为:=23lgm−9dB=23lg261.04−9=46.6dBR隔墙1R=23lgm−9dB=23lg237.84−9=45.7dB隔墙2≥35dBR外墙因此,日出东方酒店项目的楼板、客房与客房之间隔墙、客房与走廊间隔墙、外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中表6.1.2客房空气隔声标准中的一级要求,满足《绿色建筑标准》GB/T50378-2006的“5.5.9宾馆类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隔声性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中的一级要求”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XX中心
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量
设计计算书
沈阳YY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二日
目录
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
2 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概述 (1)
3 隔声计算基本定律 (1)
4 隔声量计算方法、公式的选择 (1)
5 本项目实际计算参数 (2)
6 玻璃构件隔声量计算 (2)
7 组合墙板的隔声计算 (3)
7.1 隔声量计算公式: (3)
7.2 隔声量实际计算: (3)
7.3 隔声性能总结说明: (4)
维护结构空气声隔声量计算书
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建筑外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8485-2008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 GB/T50121-2005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 GB50429-2007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2003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J118-88
《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2 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概述
建筑围护结构构件的隔声,单指质量定律下空气声的隔绝。

声音通过围护结构的传播,按传播规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振动直接撞击围护结构,并使其成为声源,通过维护结构的构件作为媒介介质使振动沿固体构件传播,称为固体传声、撞击声或结构声;另一种是空气中的声源发声以后激发周围的空气振动,以空气为媒质,形成声波,传播至构件并激发构件振动,使小部分声音等透射传播到另一个空间,此种传播方式也叫空气传声或空气声。

而无论是固体传声还是空气传声,最后都通过空气这一媒质,传声入耳。

门窗、幕墙等结构工程,需要计算的是空气声隔声,撞击声隔声是建筑结构楼板等构件产生的,因此,本计算书中计算的是前者。

3 隔声计算基本定律
声的源头是振动,20Hz的声音对人耳的感觉叫“听阈”,20Hz以下振动频率的声音叫“次声”,20000Hz的声音对人耳的感觉叫“痛阈”,20000Hz以上振动频率的声音叫“超声”,次声及超声人耳都感觉不到!在实际隔声研究中最常用的是六个倍频程,中心频率是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基本上代表了常用的声频范围!
维护结构构件的面密度越大,声频越高,构件的隔声量就越大,理论证实面密度增加一倍或噪声频率增加一倍,即提高一个频程,隔声量都会相应的增加6dB,这就是质量定律。

入射于构件的声频是客观的,欲被隔离的噪声,其频率的组成、各声频的声压级的大小,建筑师是无法变更的。

所以实际计算主要是考虑面密度m,亦即:质量是决定构件隔声效果的主要因素。

4 隔声量计算方法、公式的选择
隔声量的计算有多种方法,其中有:1.公式计算法;2.图线判断法;3.平台
做图法;4.隔声指数法;5.实测图表法。

软件采用公式计算法进行计算,下面对这种方法进行一些介绍。

所有的理论计算公式由于都是在许多不同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计算值偏差普遍偏大,并不符合实际工程情况,无法直接应用在工程实际中,而在工程中一般采用成组的经验公式,对于幕墙、门窗等外维护结构我们使用国际、国内众多声学专家推荐并普遍采用的公式进行计算,相关公式汇总如下:
(1):计算单层构件时采用:
R=13.5lgm+13 (公式一)
上面公式中:
R:单层玻璃的隔声量;
m:构件的面密度;
(2):计算中空或夹层构件时采用:
R=13.5lg(m
1+m
2
)+13+ΔR
1
(公式二)
上面公式中:
R:双层玻璃结构的隔声量;
m
1,m
2
:组成构件的面密度;
ΔR
1
:双层构件中间层的附加隔声量:
对于PVB膜,当膜厚为0.38时取4dB;
当膜厚为0.76时取5.5dB;
当膜厚为1.14时取6dB;
当膜厚为1.52时取7dB;
对空气层,按“瑞典技术大学”试验测定参数曲线选取,在空气层为100mm 以下时,附加隔声量近似等于空气层厚度的0.1;
(3):计算中空+夹层构件时采用:
R=13.5lg(m
1+m
2
+m
3
)+13+ΔR
1
+ΔR
2
(公式三)
上面公式中:
ΔR
1
:构件空气层的附加隔声量;
ΔR
2
:构件PVB膜的附加隔声量;
其它参数可以参看双层玻璃构件;
(4):计算三片双中空构件时采用:
R=13.5lg(m
1+m
2
+m
3
)+13+ΔR
1
+ΔR
2
(公式四)
上面公式中:
ΔR
1
:构件空气层1的附加隔声量;
ΔR
2
:构件空气层2的附加隔声量;
其它参数可以参看双层玻璃构件;
5 本项目实际计算参数
结构组成(单位:mm):
中空玻璃,玻璃组成为:6+12(空气层)+6;
6 玻璃构件隔声量计算
依据上面的介绍,采用公式二进行计算:
R=13.5lg(m
1+m
2
)+13+ΔR
1
=13.5×lg(2.56×(6+6))+13+1.2
=34.28dB
7 组合墙板的隔声计算
所有组合墙板,指的是墙上带有门、窗和楼板上有大孔洞的构件,这种情况下的隔声计算还是按质量定律控制,一般的说门窗的隔声量要比均匀密质的墙差,特别是比面密度很大的砖墙、混凝土墙、板等差。

设计组合构件的原则是使组合构件中各不同构件尽量地有相同的传声度或称相同传声量Sτ,τ是传声系数,S是具有该传声构件的面积,设计时不可用加大墙的隔声量来弥补门窗等隔声的不足,因为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实际建筑中单从隔声角度考虑,墙的隔声量比门窗幕墙等高出10-15dB即可!
7.1隔声量计算公式:
组合墙的隔声量计算,应在等传声度的原则下,首先求出各组成构件的传声
度Sτ,再求出组合构件的总传声度ΣS
n τ
n

ΣS
n τ
n
=S
1
τ
1
+S
2
τ
2
+S
3
τ
3
+……
然后再求出组合构件的等效传声系数或称平均传声系数τ

τ
=总传声度/构件中面积
=(S

1
+S
2
τ
2
+S
3
τ
3
+……)/(S
1
+S
2
+S
3
+……)
=Σ(S
n τ
n
)/ΣS
n
构件的传声系数τ与构件的隔声量R的关系如下: R=10lg(1/τ)
也就是:
R
n =10lg(1/τ
n
)
τ
n
=10-Rn/10
因此:
R=10lg(1/τ
)
=10lg(ΣS
n /Σ(S
n
τ
n
))
=10lg(ΣS
n /Σ(S
n
·10-Rn/10)) (公式五)
对于实际工程中,我们一般采用利用公式五推导出的简化计算公式:
R=R
c +10lg(S
w
/S
c
) (公式六)
其中:
R
c
:门、窗、幕墙等玻璃的隔声量;
S
c
:门、窗、幕墙等玻璃的面积;
S
w :墙体的面积(不含上面提到的S
c
);
7.2隔声量实际计算: R
c
=34.28,
S
c
=15,
S
w
=50,
R=R
c +10lg(S
w
/S
c
)
=34.28+10lg(5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