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氢硅氧烷的硅氢加成反应

合集下载

硅氢加成反应在聚合物制备及改性中的应用

硅氢加成反应在聚合物制备及改性中的应用

硅氢加成反应在聚合物制备及改性中的应用

黄光佛 卿胜波 李盛彪 黄世强 3

(湖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武汉 430062)

摘要 : 对硅氢加成反应在制备接枝 、嵌段和网络共聚物等方面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

关键词 : 硅氢加成反应 , 含氢硅油 , 嵌段 , 接枝 , 网络

硅氢加成反应是含有 Si —H 键的有机硅化合 物与不饱和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加成反 应 。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温和 、产率高 , 被广泛用

来合成各种含硅聚合物 , 在有机硅化学领域占有 重要地位 。末端或侧链 (部分) 含氢的甲基硅油 由于硅氧烷主链很柔软 , 因而端基或侧基上的活 泼氢容易与含双键的单体 、低聚物或高分子进行 加成反应 , 生成接枝 、嵌段或网络共聚物 ; 聚硅 氧烷与有机聚合物由于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 , 它们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相容性 , 这使其性能互补 成为可能 , 同时可获得新的应用 。

在铂 、钯 、铑 、镍等过渡金属催化剂作用

下 , 则按配位加成机理进行 。此类催化剂以其高 活性和高选择性在理论和应用上受到人们的高度 重视 。过渡金属与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中的杂原子 (如 S 、P 、N ) 配位形成有机金属络合物 , 可提 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 但此类催化剂只能使 用一次 , 且稳定性欠佳 , 在空气中或受潮后易失 活 。最近 , 人们发现用缺电子的萘醌 、二氢萘醌 等的衍生物作为铂的络合剂 , 能增加催化剂的稳

定性 , 并获得高的催化作用 2

。此外 , 氯铂酸 ( H 2 Pt Cl 6 ) 在乙醇中用对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 烷络合 , 然后用 Na HCO 3 中和 , 加入 0112 %的 ( CH 3 ) 3 SiN HSi ( CH 3 ) 3 后形成的催化剂贮存稳 定性好 、催化活性高 3 。

聚甲基氢硅氧烷和水

聚甲基氢硅氧烷和水

聚甲基氢硅氧烷和水

聚甲基氢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一种常见的硅氧烷类聚合物,化学结构中含有硅元素,通过碳-硅键连接。它具有低表面张力、高热稳定性、良好的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常被用作润滑剂、密封剂、涂层材料等。

当聚甲基氢硅氧烷与水接触时,可以发生一系列反应,主要有以下两种反应路径:

1. 氧化反应:水中的氧气与聚甲基氢硅氧烷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硅醇和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Si(CH3)H2O)n + nH2O + 1.5nO2 → n(Si-OH)m + n(CH3OH)m

2. 水解反应:聚甲基氢硅氧烷中的硅-氢键被水分子断裂,生成硅醇和甲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Si(CH3)H2O)n + nH2O → n(Si-OH)m + n(CH4)m

这些反应会导致聚甲基氢硅氧烷溶解于水中,并最终形成硅醇和甲醇等产物。这些产物可能对聚甲基氢硅氧烷的性质和应用产生影响。在某些情况下,水的存在可能会破坏聚甲基氢硅氧烷的结构,导致其性能下降。因此,在特定的条件下,需要注意聚甲基氢硅氧烷与水的相互作用。

环氧基聚醚氟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环氧基聚醚氟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环氧基聚醚氟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张乐;黄良仙;赵雪雪;李顺琴;李婷

【摘要】以α-ω含氢含氟硅油(FPHS)、烯丙基环氧基聚醚为原料,经硅氢加成反

应制得环氧基聚醚氟硅表面活性剂(FPES),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

行了表征.对FPES硅氢加成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FPES的表面张力、发泡力、耐酸碱盐性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FPES硅氢加成反应的最佳条件为:n(Si-

H):n(C=C)=1:1.07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h、催化剂用量0.005%(以铂计,对单体质量).FPES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04 g/L,表面张力(γcmc)为21.73 mN/m,质量分数为0.1%的FPES发泡力为1.17,5 min稳泡性为0.40,FPES 水溶液的耐酸碱盐化学性质稳定.%Epoxy polyether fluorosilicone surfactant (FPES) was synthesized with hydrosilylation using α-ω hydrogen-containing and fluorine-containing silicone oil (FPHS),allyl epoxy polyether as the raw materials.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FPES was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The conditions of FPES hydrosilylation were optimized,and the surface tension,foam ability,acid-resisting,alkali-resisting and salt-resisting of FPES were measu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hydrosilylation conditions of FPES was n(Si-H):n(C=C)=1:1.075,reaction temperature 80 ℃,reaction time 3 h,the amount of catalyst was 0.005%(platinum,to monomer mass).The results of performance tests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tension (γcmc) of FPES solution was 21.73 mN/m at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of 0.04 g/L,the foaming power of 0.1% (mass fraction) FPES solution was 1.17 and foam stability after 5 min was

对硅氢加成的辨证思考

对硅氢加成的辨证思考
[ 10] [ 9]
反应物浓度、 催 化剂用量、 载气流速等 客观条件也 对实验的结果有影响. 其次, 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 实践是有意识、 有目的的活动, 不同于本能 . 硅氢加 成实验也是如此 . 实验者查阅许多文献 , 寻找其中 可能对此研究方向有 帮助的线索, 根据众 多线索, 实验者进行归纳整理 , 得出自己独到的实 验方案. 此实验方案的目的在于提高烯烃和含氢硅烷的转 化率 , 提高烷基 含氢硅烷的产率, 提高 催化剂的活 性、 选择性和寿 命等. 第三 , 实践具有社会 历史性. 实践并非孤立的个体生物性活动, 而是社会中的人 借助社会性的物质手段进行的社会性活动 . 硅氢加 成实验也是如此 . 实验者的选题是来源于 社会, 社 会的需要和市场经济的指导才给实验者提供了选 题的素材 和必要性 . 同时 实验者必 需的实验 原料 ( 烯烃、 含氢硅烷和催化剂及其载体材料等 ) 和上述 实验仪器也来源于社会 . 再者实验者实验 方法、 实 验方案的选取也来源于社会 , 这是无数科学家将其 科研成果公开发表的结果. 科学实验需要承接前人 的科研成果和智慧结晶 . 根据牛顿所言 , 只有站在 巨人的肩膀上 , 科学实验才能做出新的突破 . 另外 , 以观察与实验为内容的科研活动也是哲 学中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 观察和实验既是科研活 动的开始 , 又是 科研结果优劣的评判标准 . 这也应 对了哲学中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3. 2. 2 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 方面、 特性 , 并分别加以研究 , 以揭示事物本质的思 维方法. 辨证的分析是实验者获得对硅氢加成反应 科学的、 全面的、 内在的认识所必需的思维工具. 我 们把实验中可能对反应产生影响的各种条件因素 拆分开来考虑 . 如改变反应温度, 其他 条件参数一 定, 考察加成反应的速率、 烯烃的转化率、 催化剂的 活性、 选择性、 寿命等随温度的 变化, 并绘 制曲线. 分析图形中随温度升高, 曲线上升、 下降、 转折等的 原因 , 从而得出 在其他条件一定时, 温 度对反应的 影响 , 采用相同的方法 , 我们可以考察反应的压力、 反应时间、 载气 流速、 催化剂用量等条 件因素对反 应的影响 . 综合是在思维 中把对象的各 个部分、 方 面、 特 性联结成整体加以研究, 从整体上把握对象的本质 和规律的思维方法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分析和综 合相结合是辨证思维的根本方法. 由于分析着眼于 局部研究 , 仅用 上述分析 得出的认 识未免失 之偏 颇, 过于片面. 因此认识不能仅停留在分析层面上,

有机硅基本常识

有机硅基本常识

有机硅常识

一、概述

硅(Si)是地球上含量很丰富的元素,在表层占第二位(%),仅次于占第一位(%)的氧(O)元素。提起金属硅的用途,大概人人耳尽能详,“硅谷”早已不是什么新名词,硅半导体材料催生了现代电子工业,乃至日新月异的IT产业,它的神奇魔力造就了“新经济”的滚滚浪潮;另外,以硅酸盐为基础的无机硅化合物(岩石、沙砾、水晶等)由于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取之不尽、用之方便,几千年来人们就利用其做成水泥、陶瓷、玻璃等制品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硅的无机化合物很早就用于生产陶瓷和玻璃等制品,而其有机化合物自然界并不存在,主要是靠人工合成获得,是在近50年才合成出来的。自40年代实现工业化以来,有机硅化合物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发展很快。

有机硅又称硅酮或硅氧烷,是由硅氧互相交联而成的硅氧烷有机聚合物,具有耐寒、耐热、耐氧化、电绝缘等一般有机聚合物所不具备的优良特性,在这些有机硅的化合物中,聚硅氧烷由于其自身的特殊结构特点,应用领域尤为广泛。

有机硅材料主要包括硅油、硅树脂、硅橡胶等,产品种类繁多,仅道康宁公司一家企业就拥有4000余种不同规格和型号的有机硅材料。目前,全球各种有机硅产品总消费量折成聚硅氧烷约65万吨,占全球各种合成树脂总产量(1亿吨)的%,但有机硅产品的销售额却高达65亿美元,占全球合成树脂总销售额(约800亿美元)的7%。

有机硅可广泛用于高级润滑油、绝缘油、胶粘剂、消泡剂、清漆、垫圈、密封件以及火箭和导弹零件等的生产。近年来,有机硅的应用范围已从军工、国防逐渐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用于计算机、手机和各类电器键盘的导电按键,隐型眼镜,游泳镜和游泳帽,儿童用的奶嘴,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的粘接剂,医用的人造器官,皮革、高级织物的整理剂,以及高级洗发水中的硅油柔顺剂都离不开有机硅,它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化工新材料的佼佼者,其发展正可谓方兴未艾。

硅氢加成反应简介

硅氢加成反应简介

硅氢加成反应简介

硅氢化加成反应制备杂化网络聚合物方法及原理

所谓硅氢化反应是指含Si–H硅化合物与不饱和的有机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上生成有机硅化合物的反应。

硅氢化反应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49, 50]:

①含Si–H化合物直接与烯烃或炔烃在300 ℃和100~500大气压下进行反应。此法涉及高温、高压,且得到的多为低聚体。

②利用紫外线、γ射线或有机过氧化物等引发的自由基硅氢化加成反应。此法的问题是在发生硅氢化反应的同时可能发生烯烃或炔烃的自聚。

③用过渡金属(Pt、Pd、Rh等)及其络合物催化硅氢化反应。这种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一般在室温或溶剂回流的条件下即可进行。其缺点是,催化剂较为昂贵,须在惰性环境下保存和使用。常用的催化剂包括H2PtCl6·6H2O、Pt(dvs)、Pt(dcp)、PdCl2、Pd(Ph3P)4(Ph为苯基)、RhCl(Ph3P)3、Co2(CO)8、Ni(CO)4、Cr(CO)6等。常用的溶剂为异丙醇、四氢呋喃、环己酮、乙二醇二甲醚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等。

目前,硅氢加成反应常采用第三种方法。其反应机理如图2.13所示,可见,硅氢加成反应主要由氧化加成、π-σ键重排插入和还原消去等几步组成。具体而言,以H2PtCl6 ·6H2O作催化剂为例,首先四价铂(Pt IV)与烯烃作用,被还原为零价Pt0,并生成铂烯络合物。然后,含Si–H化合物加成到铂烯络合物的铂上,经过π-σ重排插入反应,生成Pt─C键和C─H键。再经历还原消去,则生成硅氢加成反应的产物──硅烷,而被还原的铂烯络合物则可继续循环使用:

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研究进展

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研究进展

性好对铝、铁或不锈钢无腐蚀28。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在继电器灌封胶方面也有
应用29。313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国外自20世纪60年代末就已使用加成型室温
硫化硅橡胶作为卫星太阳能电池的粘接剂代表性产品有德国的RTV-S691和
RTV-S69530其最大特点是热真空失重率低。近年来中科院化学所也较系统地开展了
胶的拉伸强度为11862106MPa而胶料的粘度变化很小10。黄伟发现随着MQ硅树脂中
乙烯基含量的增加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拉伸强度先增后降5。J1Zech等人使用分
子通式为RnSiR′4- n式中R为含25个碳原子的烯烃基端基为CCn为04的整数R′为含
110个碳原子的烷基的端乙烯基树枝状聚硅氧烷制得一种硬度高、强度大、粘度适中
年来有关如何提高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力学性能、改进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及应
用开发方面的研究较多。1 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力学性能的改进加成型室温硫化
硅橡胶力学性能的改进通常从原料的选择和填料的选择两方面入手。111 原料的选
择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主要原料有含乙烯基的基胶、含氢硅油、催化剂、填料
及助剂。采用含端乙烯基的基胶有利于提高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抗撕性能采用
性、亲水性、抗渗透性最好最适合作假牙软衬材料27。312 在电子电气领域中的应
用来国桥等人用粘度为12001500mPa??s的乙烯基硅油、占基胶质量315410的交联

有机硅基本常识

有机硅基本常识

有?机?硅?常?识

一、概述

硅(Si)是地球上含量很丰富的元素,在表层占第二位(25.8%),仅次于占第一位(49.5%)的氧(O)元素。提起金属硅的用途,大概人人耳尽能详,“硅谷”早已不是什么新名词,硅半导体材料催生了现代电子工业,乃至日新月异的IT产业,它的神奇魔力造就了“新经济”的滚滚浪潮;另外,以硅酸盐为基础的无机硅化合物(岩石、沙砾、水晶等)由于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取

主要是

耐氧化、

400065

亿美元,

者,其发展正可谓方兴未艾。

鉴于有机硅的应用前景,在上世纪末,许多发达国家都把有机硅材料作为新世纪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之一。

有机硅本身不仅是一种新型材料,而且为相关工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材料基础和技术保证,鉴于有机硅材料产品千变万化,具有“直接用量不大但用途广泛”的特点,因此获得了“科技发展催化剂”的美誉。有机硅行业除了少数上游的单体企业规模较大外,大量的是从事制品、添加剂生产的中小民营企业,相信随着我国主板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必将有充满勃勃生机的有机硅企业在未来市场上大显身手。

二、有机硅主要产品及应用

有机硅材料主要分为硅橡胶、硅油及二次加工品、硅树脂及硅烷偶联剂四大类产品。由于有机硅产品具有电气绝缘、耐辐射,阻燃、耐腐蚀、耐高低温、形态多样以及生理惰性等优良特性,被誉为“工业味精”,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建筑建材、纺织、轻工、医疗、机械、交通运输、塑料橡胶等各行业,并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化工新材料的佼佼者,其发展正可谓方兴未艾。目前,全球年生产能力超过120万吨,产品品种约有5000—10000种之多,市场总销售额约70亿美元。

有机硅橡胶聚合反应式

有机硅橡胶聚合反应式

有机硅橡胶聚合反应式

有机硅橡胶的聚合反应是指硅烷或硅氢化合物与硅氧烷或硅氧环烷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加成反应,形成线性或交联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有机硅橡胶的聚合反应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硅氢化合物与硅烷的加成反应,硅氢化合物(如聚甲基硅氧烷)与硅烷(如甲基三氧硅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线性或支化的有机硅聚合物。

2. 硅氧烷或硅氧环烷的缩合反应,硅氧烷或硅氧环烷(如环硅氧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形成交联结构的有机硅聚合物。

3. 硅烷与硅氧烷的缩合反应,硅烷与硅氧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线性或支化的有机硅聚合物。

有机硅橡胶的聚合反应过程受到温度、压力、催化剂种类和用量等因素的影响。聚合反应的条件和方法对于有机硅橡胶的性能和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工业生产中需要进行精确控制和优化。

有机硅橡胶的聚合反应是有机硅化合物制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制备具有特定性能的有机硅橡胶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烃羧基硅油制备的新工艺研究

烃羧基硅油制备的新工艺研究
最终 产 物可 能 与所 设计 的结 构 有 出入 圜 。笔 者 直接
应 数 小时 。 反应 期 间 , 时取样利 用量 气法 检测反 应 定 转 化 率 ,进 到硅 氢加 成反 应 的转 化率 不再 发生 变化 后 , 止反 应 。 压蒸 馏去 苯和剩 余 的 甲基 丙烯 酸 甲 停 减 酯, 剩余 物 溶 于 乙醇 , 离心 分 离分 出沉 淀 , 馏 除去 蒸 乙醇 , 再用 丙酮一 水溶 解 、 沉淀 , 复数次 , 反 最后 得到 乳 白色 的反应 产物烃 羧 酸 甲醋基 硅 油 。
2 . 烃 羧 基 硅 油 的 制 备 2
采用 大分 子 的单 体及 大分 子 的聚 甲基氢硅 氧烷 进行 硅氢加 成 反应 , 再经 水解 合成烃 羧基 硅油 , 通过实 并 验得 到较 为成熟 的合 成工 艺条 件 。这种合 成 路线 的
反应 时 间短 、可 以减 少反 应过 程 中不必要 副 产物 的 出现 , 国 内外 鲜有 报道 。 在
将 一定 量 的含氢 硅油 、苯 和氯铂 酸溶 液等投 入
有 回流冷凝 管 和滴漏 斗 的 四 口烧 瓶 中 ,通 N 保 护 ,
启动搅拌 , 温至 6 升 0℃, 甲基丙 烯 酸 甲酯 由滴 液 将 漏 斗 滴入烧 瓶 中 , 升温 至预定 温度 , 并 水浴 中恒 温反
时 间长 , 响最 终 产物 的得率 ;2 步 骤多 容 易 导致 影 ()

含羟烃基聚硅氧烷的研究及应用

含羟烃基聚硅氧烷的研究及应用

性 的含 碳 官 能 基 的 聚 硅 氧 烷 的有 效 方 式 之 一 ,其 合 成 及 应 用倍 受 人 们 关 注 。连 接 于 硅 原 子 上 的羟 烃 基 多 种 多样 ,但 目前 商 品 中常 见 的有 【 : 2 J

或 转 化 。一 般 是 以含 卤素 或 酰 氧基 的 碳 官 能 基 硅
氧 烷 为 起 始 原 料 ,经 醇 解 或 水 解后 得 到 产 物 ,催 化 剂 通 常 为 无 机 质 子 酸 、L wi 酸 。 该 方 法 在 制 e s
( H2 C )OH( =1 ) ~5 ( H2 3 eI C )OO I4 - OH ( H2 3 CH2 HMe C )O C OH ( H2 3 CH( C )O OH) H2 C OH ( H2 3 H( H2 C )OC C OH) 2
CH2 CHM e Hd Go OH
备 a位 的 羟 烃 基 硅 氧 烷 时 得 到 了广 泛 应 用 ,是 早
成 该 类 化 合 物 的 主要 方 法 。 如 B y r 司利 用 Na H 、在 B —THF 中 ae 公 B 4
还 原 乙酰 氧 基 甲 基 硅 氧 烷 ,得 到 羟 甲 基 硅 氧 烷 ,
表面性能 【 然而聚硅 氧烷 的分 子 间作用 力弱 , 。
作 为 一 种 特 殊 材 料 使 用 时 ,力 学 性 能 比较 差 ,在

有机硅在纺织品拒水整理上的应用

有机硅在纺织品拒水整理上的应用

第50卷第4期2021年4月

应用化工

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

Vol.50No.4

Apr.2021有机硅在纺织品拒水整理上的应用

周攀飞打姚安康蔦王少飞I,李瀚宇2,许长海打杜金梅1

(1.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2,北京中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176)

摘要:报告了有机硅在提高纺织品拒水性能上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有机硅在降低表面能,提高粗糙度,提供反应位点等方面的应用状况。重点介绍了有机硅类拒水整理剂、有机硅作为改性剂提高聚丙烯酸酯类和聚氨酯类拒水剂的性能、有机硅改性纳米颗粒提高织物表面粗糙度、有机硅改善异种物质间的相容性制备拒水复合材料以及有机硅起交联作用这几个方面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有机硅在拒水应用上的优点,为有机硅在纺织品拒水整理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有机硅;硅氧烷;拒水整理;改性;硅烷偶联剂

中图分类号:TQ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206(2021)04-1031-06

Application of organic silicon in water repellent finishing of textiles

ZHOU Pan-fei, YAO An-kang1,WANG Shao-fei,LI Han-yu,XU Chang-hai,DU Jin-mei

(1.Key Laboratory of Eco-Textiles,Ministry of Education,Jiangnan University,Wuxi214122,China;

硅胶硫化剂知识

硅胶硫化剂知识

硅胶硫化剂知识

学习之路

一、中级双二四XC-224

XC-224双二四:硫化速度快,喷霜小,气味小,形状硬朗,便于添加混炼,利于生产,硅胶制品一次硫化成型黄变小,适用做透明或彩色,黑白硅制品,无气泡.绿色环保性可达ROHS 标准,广泛用于医疗,餐具及电线,电缆,硅胶管,片,条型硅制品生产(硅制品厚薄成型无限制)。

用途:硅橡胶挤出或压廷成型热空气硫化.

主要成份:A、过氧化物 B、有机硅聚合物 C、有机硅分散剂D、气相法白炭黑

添加比例:1.0 - 1.5 %

外观:白色或浅黄色膏体

包装:20 kg/桶

保存:不拆密封桶的情况下可存放两年.

贮存方法:贮存场所严禁明火,远离热源,防止静电、阳光直射(爆晒)及猛烈撞击;应有良好的通风,常温存放,30oC以下存贮;大量存放该产品时,严禁产品接触还原剂、铁锈、重金属离子及酸、碱性物质和易燃性材料。

粘接剂CX-801适用于未硫化硅橡胶与金属、树脂、玻璃纤维、陶瓷热硫化粘接。

一、物理性

外观:无色透明或略带浅黄色液体

密度:0.84-0.88

色度:30MAX

沸点:大于200

闪点:13

二、特点

1、单组分,使用方便。

2、适用不同的硫化工艺(平板硫化、真空硫化、注射硫化)

3、活性强,粘接强度高,耐高温及稳定性好(通过拉力剥离测试)

4、不含有毒成分(通过SGS检测)

三、使用方式

1、骨架处理:骨架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粘接效果,能喷砂的金属尽量喷砂。经机械处理的金属骨架一定要先除油渍(乙醇),铜件、铝材不可用稀酸处理,喷砂后的骨架用乙醇清洗。

不能喷砂的小零件用手工砂磨。碳钢、不锈钢可用稀硫酸或稀盐酸浸泡处理,一定要冲洗晾干。陶瓷、环氧树脂包覆材料表面应打毛,再用乙醇清洗。喷砂后的金属骨架不能长期存放,避免二次生锈氧化。

乙烯基硅油与含氢硅油的反应方程式

乙烯基硅油与含氢硅油的反应方程式

乙烯基硅油与含氢硅油的反应方程式

乙烯基硅油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它是由乙烯基硅酮经过聚合反应得到的。乙烯基硅酮是一种含有硅氧键和烯烃键的化合物,它的结构中有乙烯基(C2H3)和硅氧链(Si-O)。

含氢硅油是一种含有硅氧键和硅氢键的化合物,它的结构中有硅氧链(Si-O)和硅氢键(Si-H)。含氢硅油通常是由硅氢化合物经过聚合反应得到的。

乙烯基硅油与含氢硅油的反应可以通过烷基硅醇的酸催化剂催化下进行,反应生成醇、硅氢化合物和硅氧化合物。

乙烯基硅油与含氢硅油的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CH3-Si(OR)3 + R'-SiH3 → CH3-Si(OR)2-O-Si(OR)2-SiH2-R' + R'-Si(OR)2-H

在这个反应中,CH3-Si(OR)3代表乙烯基硅酮,R'-SiH3代表含氢硅油中的硅氢化合物,R代表有机基团。

这个反应是通过酸催化剂催化下进行的。酸催化剂可以是有机酸,如甲酸、乙酸等,也可以是无机酸,如硫酸、盐酸等。酸催化剂可以提供质子,促使乙烯基硅酮和硅氢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乙烯基硅油中的乙烯基与含氢硅油中的硅氢键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个新的硅氧键和一个新的硅氢键。同时,乙烯基

硅油中的一个氧原子与含氢硅油中的一个硅原子发生连接,形成一个新的硅氧化合物。

生成的醇、硅氢化合物和硅氧化合物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应用领域。醇可以用作表面活性剂、润滑剂等;硅氢化合物可以用作硅橡胶的交联剂、润滑剂等;硅氧化合物可以用作硅橡胶的增强剂、表面处理剂等。

乙烯基硅油与含氢硅油的反应是有机硅化学中的重要反应之一。这个反应可以通过调节乙烯基硅油和含氢硅油的配比、反应条件等参数,来控制生成物的性质和用途。这对于有机硅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硅氢化反应

硅氢化反应

硅氢化反应:文献综述

(XX 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XXX 214562)

摘要:硅氢化反应是氢化物加到不饱和有机化合物上,从而生成各种有机硅化合物的反应。硅氢加成反应自1947 年sommer 等人发现以来,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已经成为有机硅化学中应用最广、研究最多的一个反应。由于硅一氢键主要向碳双键和碳三键加成, 生成水解稳定性好的硅碳键, 所以在硅单体、偶联剂、硅橡胶和许多含硅高分子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就硅氢化反应的机理及其应用做了一些讨论。

关键词:硅氢化反应 合成 有机硅

前言

硅氢加成反应是指Si-H 基与不饱和碳碳键的加成反应, 这是有机硅化学中研究最多的一个反应。Si- H 基具有类似金属氢化物的性质, 比较活泼但又比金属氢化物稳定, 便于保存和使用; 能够与不饱和碳碳键进行加成反应, 生成水解稳定性好的Si C 键。在催化剂作用下,在室温或稍高于室温的温度下即可进行。因此,硅氢加成反应被广泛用于合成含硅聚合物[ 1- 2] 。硅氢加成反应常用过渡金属作催化剂, 其中以铂的配合物最有效。此类催化剂又分为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对于均相催化剂, 由于可通过改变配位体来调节金属活性中心的立体效应或电子环境, 从而改变其活性和选择性, 所以发展较快[ 3- 4] 。

1硅氢加成反应的一般原理

1.1简介

硅氢加成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2, 3]

:

这里有两个技术关键: 首先, 要在硅胶表面形成Si —H 键。可以将全羟基化的多孔硅胶改性, 将Si —OH 基转化为Si —H 基; 或者直接制备聚氢硅氧烷凝胶( HSiO 3/ 2) n [ 5 , 6] 。也可以用化学蒸气沉积法( CVD) , 将1, 3, 5, 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覆盖在硅胶表面以形成Si —H 键。另一个技术关键是提高硅氢加成反

环状和链状烯烃的硅氢加成研究

环状和链状烯烃的硅氢加成研究

收稿日期:1999-09-22

作者简介:盛晓莉(1977-),女,硕士生1

文章编号:1006-0464(2000)01-0131-05环状和链状烯烃的硅氢加成研究

盛晓莉 李凤仪 杨 健

(南昌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江西南昌 330047)

摘 要:用同一种催化剂合成了含环己基有机硅化合物和含乙烯基有机硅化合和物,并比较了催化合成这两种类型的有机硅化合物对催化剂的活化方式、反应温度控制的不同,发现环状烯烃比链状烯烃在催化加成上有更高的要求。前者必须在有氧的参与下才能有效地控制反应,而后者无须氧的介入,从而对这两种反应机制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环己烯;乙烯;催化加成;三氯硅烷;甲基二氯硅烷

中图分类号:O643132 文献标识码:A

以环己烯和含氢氯硅烷为原料合成的环己基氯硅烷是一种重要的硅烷偶联剂,又是合成有机硅聚合物、有机硅氧聚合物的中间体〔1〕,同时又可用作光电材料,如电致感光的光感受器

中的光敏感层〔2〕,使得光感受器具有高的敏感性,好的抗磨性,好的胶粘性以及重复使用性。

它还可用作印刷术中的防染剂〔3〕,太阳能电池中的感光乳剂胶层〔4〕等。

以乙炔和三氯硅烷为原料合成的乙烯基三氯硅烷也是一种重要的硅烷偶联剂,它不仅可以适用于作玻璃纤维表面处理和增强塑料层压品的处理剂,也可用于含氯树脂的改性和橡胶工业的偶联剂,同时又是工业中的基本单体,以其为单体可制得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下游产品。以乙炔和甲基二氯硅烷为原料合成的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是高温硫化硅橡胶中的重要单体。

我们所采用的硅氢加成法使用的是均相催化剂,其具有催化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的特点。通过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烯烃的加成反应的比较,对其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1 实验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