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7 物理实验 第1讲 基本仪器的使用(新课标)

合集下载

物理二轮 第一部分 专题九 学案 物理实验

物理二轮  第一部分  专题九  学案 物理实验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5
突破练习 1.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薄的金属圆片 的直径和厚度,读出图 2 中的示数,该金属圆片的直径的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测量值为__________ cm,厚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 mm.
图2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5
解析 游标卡尺没有估读数字.其主尺读数为 12 mm,游标尺 读数为 8×0.05 mm=0.40 mm.测量值是二者之和,为 12 mm
专题九 学案15
2.螺旋测微器读数时需注意:(1)固定刻度上表示半毫米的刻 度线是否已经露出,有时候肉眼看不出来,此时可观察可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动刻度上的示数,如果旋钮上的零刻度线非常靠近主刻度 线基线下方,则认为固定部分过半刻度线,要增加固定刻 度示数 0.5 mm;(2)读数时注意精确度为 0.01 mm;(3)可动 刻度要估读,估读到 0.001 mm,以毫米为单位时,螺旋测 微器的读数均要到小数点后面的第三位,即使最后一位估 读数值为零,也不能省略.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5
命题情况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安徽 12 13
广东 12 13
北京 12 21 (2) 13
天津 12 13
考查点 验证性实验 探究性与测量性实 验 创新设计性实验
34 34 (2) (1)
9 (2)
巧学妙解王荣誉出品
专题九 学案15
【考点预测】 高考中常涉及的力学实验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探 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能守恒定律等,这类实验要求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科学家已 归纳、总结和已证明了的结论,通过实验过程的再现,加深 对规律适用条件和结论的理解.解决验证性实验相关问题的 关键是根据题目给定的实验条件、实验过程、实验情景领会 命题意图,找出实验中应测定的物理量,明确在误差允许的 范围内通过怎样的定量关系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高中物理专题七实验(力学实验)教案

高中物理专题七实验(力学实验)教案

专题七、实验(力学实验)【典型例题】一、基本仪器的使用:1.用某精密仪器测量一物件的长度,得其长度为1.63812cm.如果用最小刻度为mm的米尺来测量,则其长度应读为________cm,如果用50分度的卡尺来测量,则其长度应读为________cm,如果用千分尺(螺旋测微计)来测量,则其长度应读为________cm.2.图1甲为20分度游标卡尺的部分示意图,其读数为__________ mm ;图乙为螺旋测微器的示意图,其读数为________ mm.3.在某一力学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1所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T .测出纸带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 1、x 2、x 3、x 4,为了使由实验数据计算的结果更精确些,加速度的平均值为a =___ ___;打下C 点时的速度v C =__ ____.二、验证性实验:4.“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1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1)比较这两种方案, (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 。

(2)如图2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 0.1s 。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 ;该纸带是采用 (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

简要写出判断依据 。

三、探究性实验:5.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1所示,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

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cm 的A 、B 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 、B 时的速度大小。

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测量________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 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②将小车停在C 点,______,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 、B 时的速度。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第1 专题突破篇 专题 力学教师用书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第1 专题突破篇 专题 力学教师用书

咐呼州鸣咏市呢岸学校专题十三力学一、误差与有效数字1.误差:(1)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是测量者估读出来的,是偶然误差的来源.(2)从数的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算起,如0.012 5为三位有效数字.二、根本仪器的使用1.长度测量类仪器:(1)毫米刻度尺的读数:精确到毫米,估读一位.(2)游标卡尺的读数:2.时间测量类仪器:(1)打点计时器: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一般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那么时间间隔为Δt =0.02×5 s=0.1 s.(2)频闪照相机:用时间间隔获取图象信息的方法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记录下来.(3)光电计时器:记录遮光时间.三、两类力学1.验证性: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那么,验证牛顿运动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律.2.探究性: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探究动能理.3.两种过程的比拟:类型探究性验证性实验过程①提出问题②猜测与假设③制方案与设计方案④进行与收集数据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①目的②器材③原理④步骤⑤数据分析⑥结论四、数据的处理方法1.列表法:在记录和处理数据时,为了简单而明显地表示出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将数据填写在适当的表,即为列表法.2.平均值法:把在同一状态下测的同一个物理量的假设干组数据相加求和,然后除以测量次数.3.作图法:用作图法处理数据的优点是直观、简便,有取平均值的效果.由图线的斜率、截距、包围的面积可以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考点1| 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读数难度:低档题题型:题 2考(2021·卷T22)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该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如图1(a)所示,测量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如图(b)所示.图(a)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图(b)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________mm.(a) (b)图1【解题关键】关键语句信息解读校零时的示数螺旋测微器的初始值不为零金属板的厚度图(b)和图(a)的读数之差【解析】题图(a)的读数为1.0×0.01 mm=0.010 mm.题图(b)的读数为 mm+37.0×0.01 mm=70 mm,故金属板的厚度d=70 mm-0.010 mm=60 mm.【答案】0.010 70 60(2021·卷ⅠT22(1))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 mm)的示数如图2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cm.图2【解题关键】(1)根据游标卡尺确游标卡尺的精度.(2)正确读出20份游标卡尺的读数.【解析】d=0.9 cm+12×0.05 mm=0.9 cm+0.060 cm=0.960 cm.【答案】0.9601.高考考查特点(1)以填空的形式考察测量仪器的使用和读数;(2)考察以根底题为主,考察频次略低.2.解题的常见误区及提醒(1)误认为螺旋测微器无需估读,而游标卡尺需要估读;(2)注意区分游标卡尺的精度.●考向1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1.(2021·检测)用螺旋测微器测不同规格的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3所示.由图可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图甲________mm 图乙________cm图丙________mm 图丁________cm.甲乙丙丁图3【解析】根据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值=固刻度值+可动刻度×0.01 mm,读出甲、乙、丙、丁四图的读数值分别是10.002(1~3) mm、0.5365(4~6) cm、05(4~6) mm、0.5700 cm 【答案】10.002 0.5365 05 0.5700●考向2 游标卡尺的读数2.(2021·高考和2021·高考改编)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测四个不同规格金属杆的直径,示数如图4甲、乙、丙、丁所示,那么该金属杆直径分别为甲图:________mm 乙图:________cm丙图:________cm 丁图:________mm.甲乙丙丁图4【解析】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游标卡尺的读数值=主尺整毫米数值+对齐格数×精度(mm),读出甲、乙、丙、丁四图的读数值分别是甲图:d=4 mm+10×0.02 mm=0 mm乙图:d=12 mm+4×0.05 mm=10 mm=20 cm丙图:d=11 mm+5×0.1 mm=1 mm=5 cm丁图:d=5 mm+5×0.05 mm=5 mm.【答案】0 mm 20 cm 5 cm 5 mm1.螺旋测微器读数时要估读,以毫米为单位,小数点后必须为3位,同时注意固刻度上的半刻度是否露出,如第1题丁半刻度线露出,图甲、乙、丙没露出.2.游标卡尺不估读,以毫米为单位,10分度卡尺,小数点后只有1位;20分度和50分度卡尺,小数点后有2位.3.注意题目要求的单位是否为mm,假设不是那么要先以mm为单位读数,然后再转变为题目要求的单位.第1、2题中毫米和厘米各半.考点2| 力学根本难度:中低档题型:题 4考(2021·乙卷T22)某同学用图5(a)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20 Hz、30 Hz和40 Hz.打出纸带的一如图(b)所示.(a) (b)图5该同学在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f,需要用数据和其他题给条件进行推算.(1)假设从打出的纸带可判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f和图(b)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打出C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2)已测得s1=9 cm,s2=0 cm,s3=10.10 cm;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0 m/s2,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由此推算出f为________Hz.【解题关键】解答此题时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1)依据匀加速下落过程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测量速度.(2)可用“逐差法〞测加速度.(3)依据牛顿第二律求出加速度后,利用题给数据推算f . 【解析】 (1)重物匀加速下落时,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v B =s 1+s 22T =12f (s 1+s 2)v C =s 2+s 32T =12f (s 2+s 3)由s 3-s 1=2aT 2得a =f 2s 3-s 12.(2)根据牛顿第二律,有mg -kmg =ma 根据以上各式,化简得f =21-k gs 3-s 1代入数据可得f ≈40 Hz.【答案】 (1)12f (s 1+s 2) 12f (s 2+s 3) 12f 2(s 3-s 1) (2)40(2021·卷ⅡT 22)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6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图6答复以下问题:(1)本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 p 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 k 相.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为求得E k ,至少需要测量以下物理量中的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 .小球的质量mB .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C .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D .弹簧的压缩量ΔxE .弹簧原长l 0(2)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量表示E k ,得E k =________.(3)图7中的直线是测量得到的s ­Δx 图线.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h 不变,m 增加,s ­Δx 图线的斜率会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m 不变,h 增加,s ­Δx 图线的斜率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图7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E k 的表达式可知,E p 与Δx 的______次方成正比.图7【解题关键】【解析】 (1)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 k =2mv 20,要求得v 0需利用平抛知识,s =v 0t ,h =2gt 2.根据s 、h 、g ,求得v 0=sg2h,因此,需测量小球质量m 、桌面高度h 及落地水平距离s . (2)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 k =12mv 20=mgs24h .(3)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E k =12mv 20=mgs24h.即s =2hE p mg,根据题给的直线关系可知,s 与Δx 成正比,而E p 与s 2成正比,故E p 为Δx 的2次方成正比,那么s ∝2hmgΔx ,s ­Δx 图线的斜率正比于hmg,如果h 不变,m 增加,s ­Δx 图线的斜率将会减小;如果m 不变,h 增加,那么s ­Δx 图线的斜率会增大.【答案】 (1)ABC (2)mgs 24h(3)减小 增大 2 解决动态平衡问题方法的选取1.高考考查特点(2)考查的灵魂—原理是重中之重. 2.解题的常见误区及提醒(1)拘泥于教材,死记硬背不知变通是常见错误.(2)注重物理规律在仪器和操作中的实现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考向1 “纸带〞类3.(2021·甲卷T 22)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装置如图8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图8(1)中涉及以下操作步骤: ①把纸带向左拉直 ②松手释放物块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④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2)图9中M 和L 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由M 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的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比拟两纸带可知,________(选填“M 〞或“L 〞)纸带对的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图9【解析】 (1)时首先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测量出弹簧压缩量,然后把纸带向左拉直,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待打点稳后,再松手释放物块,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①③②.(2)物块脱离弹簧后将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M 纸带可知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v =x t=8+7×10-22×0.02m/s≈9 m/s.比拟M 、L 两纸带,物块脱离弹簧后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M 的比L 的大,那么M纸带对的那次中物块在脱离弹簧后的速度大,即M 纸带对的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答案】 (1)④①③② (2)9 M4.(2021·苏、锡、常、镇)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律的,气垫导轨装置如图10甲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组成.在空腔导轨的两个工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数量的小孔,向导轨空腔内不断通入压缩空气,空气会从小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地漂浮在导轨上,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图10下面是的主要步骤: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③把打点计时器固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和弹射架并固在滑块1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④使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⑤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碰后两滑块一起运动; ⑥先________,然后________,让滑块带动纸带一起运动;⑦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出较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⑧测得滑块1(包括撞针)的质量为310 g ,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 g. (1)试着完善步骤⑥的内容.(2)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一个点,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前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________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________kg·m/s.(保存3位有效数字)(3)试说明(2)问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接通电源,后放开滑块1.(2)作用前滑块1的速度v 1=0.20.1 m/s =2m/s ,其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为0.310×2 kg·m/s=0.620 kg·m/s,作用后滑块1和滑块2具有相同的速度v =0.1680.14m/s = m/s ,其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0.310+0.205)× kg·m/s=0.618 kg·m/s.(3)相互作用前后动量减小的主要原因是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有摩擦.【答案】 (1)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放开滑块1 (2)0.620 0.618 (3)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有摩擦 ●考向2 “弹簧〞“橡皮条〞类5.(2021·二模)某同学通过下述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那么.步骤: ①将弹簧测力计固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②如图11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测力计示数为某一设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O 1、O 2,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测量并记录O 1、O 2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l ).每次将弹簧示数改变0.50 N ,测出所对的l ,数据如下表所示测力计:图11O O ′④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12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到达O 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A 、B ,橡皮筋OA 段的拉力记为F OA ,OB 段的拉力记为F OB .图12完成以下作图和填空:(1)利用表中数据在图13中坐标纸上画出F­l图线,根据图线求得l0=________cm.图13(2)测得OA=6.00 cm,OB=0 cm,那么F OA的大小为________N.(3)根据给出的标度,在图14中作出F OA和F OB的合力F′的图示.图14(4)通过比拟F′与________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结论.【解析】(1)在坐标系中描点,用平滑的曲线(直线)将各点连接起来,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如图甲所示,由图线可知与横轴的交点l0=10.0 cm.甲乙(2)橡皮筋的长度l=OA+OB=10 cm,由图甲可得F=0 N,所以F OA=F OB=F=0 N.(3)利用给出的标度作出F OA和F OB的图示,然后做以F OA和F OB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即为合力F′,如图乙.(4)F O O′的作用效果和F OA、F OB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F′是F OA、F OB两个力的合力,所以只要比拟F′和F OO′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结论.【答案】(1)如图甲所示10.0(、、10.1均正确)(2)0(0~0均正确)(3)如图乙所示(4)F O O′6.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1)图15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3 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Δl为________cm.甲乙丙图15(2)本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以下选项中标准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的钩码总重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的钩码总重(3)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Δl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学号:37162074】【解析】(1)弹簧伸长后的总长度为16 cm,那么伸长量Δl=16 cm-3 cm=3 cm.(2)逐一增挂钩码,便于有规律地描点作图,也可防止因随意增加钩码过多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而损坏弹簧.(3)AB段明显偏离OA,伸长量Δl不再与弹力F成正比,是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造成的.【答案】(1)3 (2)A (3)弹簧受到的拉力超过了其弹性限度●考向3 用图象法处理数据7.(2021·丙卷T23)某物理课外小组利用图1的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图中,置于台上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其右端固一轻滑轮;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放在木板上的小滑车相连,另一端可悬挂钩码.本中可用的钩码共有N=5个,每个质量均为0.010 kg.步骤如下:图16(1)将5个钩码放入小车中,在长木板左下方垫上适当厚度的小物块,使小车(和钩码)可以在木板上匀速下滑.(2)将n(依次取n=1,2,3,4,5)个钩码挂在轻绳右端,其余N-n个钩码仍留在小车内;用手按住小车并使轻绳与木板平行.释放小车,同时用传感器记录小车在时刻t相对于其起始位置的位移s,绘制s­t 图像,经数据处理后可得到相的加速度a.(3)对于不同的n的a值见下表.n=2时的s­t图象如图17所示;由图17求出此时小车的加速度(保存2位有效数字),将结果填入下表.(4)利用表中的数据在图18中补齐数据点,并作出a­n图像.从图像可以看出:当物体质量一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图18(5)利用a­n图象求得小车(空载)的质量为________kg(保存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g=m·s-2).(6)假设以“保持木板水平〞来代替步骤(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标号)A.a­n图线不再是直线B.a­n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不过原点C .a ­n 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的斜率变大【解析】 (3)根据题图(b)可知,当t =2.00 s 时,位移s =0.78 m ,由s =12at 2,得加速度a =2st 2=0.39 m/s 2.(4)图像如下图.(5)小车空载时,n =5,加速度为a =1.00 m/s 2.由牛顿第二律得nm 0g =(m +nm 0)a ,代入数据得m =0.44 kg.(6)假设保持木板水平,那么小车运动中受到摩擦力的作用,n 的数值相同的情况下,加速度a 变小,直线的斜率变小.绳的拉力于摩擦力时,小车才开始运动,图像不过原点,选项B 正确.【答案】 (3)0.39 (4)见解析 (5)0.44 (6)B8. (2021·模拟+2021·模拟)利用如图19所示装置探究重物下落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问题.操作步骤如下:图19A .按要求安装好装置;B .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接着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的点;C .如图20为一条符合要求的纸带,O 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分别测出假设干连续点A 、B 、C 、…与O 点之间的距离h 1、h 2、h 3、…图20(1)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 ,重物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结合中所测得的h 1、h 2、h 3,可得纸带从O 点下落到B 点的过程中,重物增加的动能为________,减少的重力势能为________.(2)取打下O 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为零,计算出该重物下落不同高度h 时所对的动能E k 和重力势能E p ,建立坐标系,横轴表示h ,纵轴表示E k 和E p ,根据测得的数据在图21中绘出图线Ⅰ和图线Ⅱ.已求得图线Ⅰ斜率的绝对值为k 1,图线Ⅱ的斜率的绝对值为k 2.那么可求出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平均阻力与重物所受重力的比值为________(用k 1和k 2表示).图21【解析】 (1)B 点的瞬时速度v B =h 3-h 12T ,那么重物动能的增加量ΔE k =12mv 2B =m h 3-h 128T2,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ΔE p =mgh 2.(2)图线的斜率不同,原因是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需要克服阻力做功.根据动能理得,mgh -F f h =12mv 2,那么mg -F f =12mv 2h ,图线斜率k 1=mghh =mg ,图线斜率k 2=12mv 2h,知k 1-F f =k 2,那么平均阻力F f =k 1-k 2.所以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平均阻力与重物所受重力的比值为k 1-k 2k 1. 【答案】 (1)m h 3-h 128T2mgh 2 (2)k 1-k 2k 1纸带的三大用1.确时间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便于测量和计算,一般每五个点(或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这样时间间隔为Δt =0.02×5 s=0.1 s.2.求瞬时速度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如下图,求纸带上某一点的瞬时速度,只需在这一点的前后各取相同时间间隔T 的两段位移x n 和x n +1,那么打n 点时的速度v n =x n +x n +12T. 3.求加速度(1)利用a =Δx T2求解:在已经判断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可利用Δx =x n +1-x n =aT 2求加速度a .(2)逐差法:a =a 1+a 2+a 33=x 4+x 5+x 6-x 1-x 2-x 39T2(3)两段法:把图中x 1、x 2、x 3、x 4、x 5、x 6分成时间相(均为3T )的两大段,那么由x Ⅱ-x Ⅰ=aT 2得:(x 4+x 5+x 6)-(x 1+x 2+x 3)=a (3T )2,解出的a 与上面逐差法结果相,但却要简单得多.(4)图象法: ①由v n =x n +x n +12T,求出相点的速度. ②确各计数点的坐标值(v 1,T )、(v 2,2T )、…(v n ,nT ).③画出v ­t 图象,图线的斜率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考点3| 力学创 难度:低档 中档 高档 题型:填空题 5考(2021·卷ⅠT 22)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测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的速度的.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的半径为R =0.20 m).(a) (b)完成以下填空:(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22(a)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 kg ;(2)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________kg ; (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 ;屡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m 值如下表所示序号 1 2 3 4 5 m (kg)555(4)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________N ;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重力加速度大小取0 m/s 2,计算结果保存2位有效数字)【解题关键】关键语句 信息解读 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时物体处在平衡状态小车通过凹形桥速度的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律由最低点的向心力求出【解析】 (2)题图(b)中托盘秤的示数为0 kg.(4)小车经过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为m =0+5+5+5+05 kg =1 kg 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F =(m -1.00)g =(1-1.00)×0 N≈ N由题意可知小车的质量为m ′=(0-1.00) kg =0.40 kg对小车,在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律得F - m ′g =m ′v 2R解得v ≈ m/s. 【答案】 0(2021·卷Ⅱ·T 22)某同学用图23(a)所示的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b) 图23(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 =________m/s 2,打C 点时物块的速度v =________m/s ;(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 .物块的质量 B .斜面的高度 C .斜面的倾角【解题关键】 解答此题时注意以下三点: (1)加速度计算公式a =ΔsT2.(2)某一段的平均速度于这一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3)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 =g sin α-μg cos α.【解析】 (1)物块沿斜面下滑做匀加速运动,根据纸带可得连续两段距离之差为0.13 cm ,由a =Δx T 2得a =0.13×10-20.022m/s 2=5m/s 2,其中C 点速度v =x BD t BD =5+2×10-22×0.02m/s≈9 m/s.(2)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那么物块所受合外力为F 合=mg sin θ-μmg cos θ,即a =g sin θ-μg cos θ得μ=g sin θ-ag cos θ,所以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斜面的倾角θ.【答案】 (1)5 9 (2)C(2021·卷·T 22)现用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物块的变速运动.在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24所示.拍摄时频闪频率是10 Hz ;通过斜面上固的刻度尺读取的5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为x 1、x 2、x 3、x 4.斜面顶端的高度h 和斜面的长度s .数据如下表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0 m/s 2.图24单位:cmx 1x 2x 3x 4hs10.7615.05142548.0080.00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以下填空:(1)物块的加速度a =________(保存3位有效数字).(2)因为________________,可知斜面是粗糙的. 【解题关键】(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利用逐差法,得x 3-x 1=2a 1T 2 x 4-x 2=2a 2T 2 a =a 1+a 22,又知T =1f=0.1 s联立以上各式得a ≈0 m/s 2.(2)如果斜面光滑,根据牛顿第二律得,物体下滑的加速度a ′=g sin θ=g h s=8 m/s 2>a ,所以斜面是粗糙的.【答案】 (1)0 (2)a <g h s=8 m/s 2解决动态平衡问题方法的选取1.高考考查特点(1)以根本的力学模型为载体,依托运动学规律和力学律设计.(2)将的根本方法——控制变量法,处理数据的根本方法——图象法、逐差法,融入的综合分析之中. 2.解题的常见误区及提醒(1)不分析试题的情景,生搬硬套教材,错误的用结论.(2)进行时要注重的细节,不能结合的器材和数据以及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考向1 原理的设计与创9.(2021·二模)为了研究发生形变后的弹簧对其他物体做功的本领,小华同学选用不同弹簧A 、B 和重物G 进行,弹簧A 、B 原来的长度相,一端固,另一端与水平放置的重物G 相连,如图25所示.他们先后压缩弹簧A 、B 并将其释放,弹簧释放过程中将重物G 推动的距离为s (s 1<s 2<s 3),如图(b)、(c)和(d)所示,图(c)、(d)中的弹簧A 、B 压缩的程度相同.请仔细观察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图25(1)分析比拟图(a)、(b)和(c)中弹簧的压缩程度、重物G 的移动距离以及相关条件,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比拟图(a)、(c)和(d)中弹簧的压缩程度、重物G的移动距离以及相关条件,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学号:37162075】【解析】(1)图(a)、(b)和(c)中,选取相同的弹簧A(或B),图(b)中弹簧压缩程度小于图(c)中弹簧压缩程度,弹簧对重物G做功,重物G移动的距离s1<s2,说明(c)图中弹簧做功本领比(b)图中弹簧做功本领强;据此可以得出结论:同一弹簧形变程度越大,做功本领越强.(2)图(c)和(d)中,不同弹簧A和B原来的长度相,压缩程度相同,弹簧对重物G做功,重物G移动的距离s2<s3,说明(d)图中B弹簧做功本领比(c)图中A弹簧做功本领强;据此可以得出结论:原来长度相同的不同弹簧,形变程度相同时,做功本领不同.【答案】(1)同一弹簧形变程度越大,做功本领越强(2)原来长度相同的不同弹簧,形变程度相同时,做功本领不同●考向2 器材的效与替换10.为了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和检验两个小球的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某同学选取了两个体积相同、质量不的小球,按下述步骤做:①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图26②按照如图26所示,安装好装置.将斜槽AB固在桌边,使槽的末端点的切线水平.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③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记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④将小球m2放在斜槽末端点B处,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记下小球m1和小球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⑤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个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点B的距离.图中D、E、F点是该同学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几个落点位置,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L D、L E、L F.根据该同学的,答复以下问题:(1)小球m1与m2发生碰撞后,m1的落点是图中的________点,m2的落点是图中的________点.(2)用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________,那么说明碰撞中动量是守恒的.(3)用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只要再满足关系式________,那么说明两小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解析】(1)小球的落点位置跟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有关,碰后,小球m1的速度较小,m2的速度较大,所以m1的落点是图中的D点,m2的落点是图中的F点.(2)设碰前小球m1的速度为v0,碰撞后m1的速。

高考物理实验复习讲义

高考物理实验复习讲义

高三物理实验复习讲义说明: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植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1、长度的测量[例题]1.游标卡尺的读数:主尺最小分度是1mm ,则图中三个卡尺的读数为: 甲图中的游标是10分度,则读数为 mm ; 乙图中的游标是20分度,则读数为 mm ; 丙图中的游标是50分度,则读数为 mm 。

答案:29.8,10.70,8.30。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图中甲为 mm ;乙为 mm ,丙为 mm 。

答案:0.900,8.600,8.4802、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目的]验证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原理]甲 乙 丙 甲乙丙此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与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即: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伸长一定的长度),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器材]木板一块,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一段,细绳,弹簧秤两个,三角板,刻度尺,量角器。

[实验步骤]1.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 点,用两条细绳套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

3.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如图所示)。

4.用铅笔描下结点O 的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秤的读数。

在白纸上按比例作出两个弹簧秤的拉力F 1和F 2的图示,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椐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

高三物理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高三物理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高三物理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考点12 电磁场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命题趋势电磁场的问题历来是高考的热点,随着高中新课程计划的实施,高考改革的深化,这方面的问题依然是热门关注的焦点,往往以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的形式出现在问题的情景中,这几年在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更是如此。

2000年理科综合考霍尔效应,占16分;2001年理科综合考卷电磁流量计(6分)、质谱仪(14分),占20分;2002年、2003年也均有此类考题。

每年都考,且分值均较高。

将其他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的问题较多的会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而用电磁场的作用力来控制运动的问题在各种题型中都可能出现,一般难度和分值也会大些,甚至作为压轴题。

知识概要电磁场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利用电磁场的变化将其他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而达到转化信息或自动控制的目的;另一类是利用电磁场对电荷或电流的作用,来控制其运动,使其平衡、加速、偏转或转动,已达到预定的目的。

例如:方法进行分析。

这里较多的是用分析力学问题的方法;对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还特别应注意运用几何知识寻找关系。

点拨解疑【,加速后,再通过狭缝s2、s3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磁场区的界面PQ。

最后,分子离子打到感光片上,形成垂直于纸面而且平行于狭缝s3的细线。

若测得细线到狭缝s3的距离为d(1)导出分子离子的质量m 的表达式。

(2)根据分子离子的质量数M 可用推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若某种含C 、H 和卤素的化合物的M 为48,写出其结构简式。

(3)现有某种含C 、H 和卤素的化合物,测得两个M 值,分别为64和66。

试说明原因,并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在推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时,可能用到的含量较多的同位素的质量数如下表: 元 素 H C F Cl Br含量较多的同 位素的质量数1 12 19 35,37 79,81 【点拨解疑应能反映分子离子的质量。

这里先是电场的加速作用,后是磁场的偏转作用,分别讨论这两个运动应能得到答案。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导学案11.3光学实验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导学案11.3光学实验

11.3光学实验【学习目标】1.观察不同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2.掌握用公式Δx=ldλ测定单色光的波长的方法。

3.掌握测定折射率的原理及方法.4.能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思考环节】实验一: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1.实验原理单色光通过单缝后,经双缝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图样中相邻两条亮(暗)条纹间距Δx与双缝间距d、双缝到屏的距离l、单色光波长λ之间满足λ=dlΔx.2.实验器材双缝干涉仪,__________、光源、滤光片、单缝、__________、遮光筒、__________、测量头。

另外,还有学生电源、导线、刻度尺等。

思考:(1)滤光片作用是什么?(2)单缝相当于一个线光源,它又把双缝照亮。

单缝和双缝的位置关系应该是什么?(3)透镜的作用是使射向单缝的光更集中。

3.物理量的测量根据∆x=_________可知,本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双缝到屏的距离 l和相邻两条亮条纹间的距离∆x(双缝间的距离 d 已知)。

具体操作如下。

1、l 的测量:l 可以用刻度尺测出。

2、∆ x 的测量:∆x 需用测量头测出。

测量头通常有两种,但都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

转动手轮,分划板会左右移动。

测量时,应使分划板的中心_________的中心对齐(图),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然后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__________________对齐,再次记下手轮上的读数。

两次读数之差表示这两个条纹间的距离∆ x。

3、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测多个亮条纹间的距离,再求出相邻两个条纹间的距离。

例如,可测出 n 个亮条纹间的距离 a,再求出相邻两个亮条纹间的距离______4.进行实验实验前先取下双缝,打开光源,调节光源的高度和角度,使它发出的光束沿着遮光筒的轴线把屏照亮。

然后放好单缝和双缝。

注意使_________相互平行,尽量使缝的中点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做好以上调整后,在单缝与光源之间放上滤光片就可以观察到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图)。

2011届高三物理复习:实验复习过程中的整合、迁移与提升

2011届高三物理复习:实验复习过程中的整合、迁移与提升

实验复习过程中的整合、迁移与提升一、以重要实验仪器为核心,复习相关物理量的测量、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实验原理: 打点计时器是力学实验中的重要仪器,其用途非常广泛,也是高考的潜在热点。

利用打点计时器所打纸带可以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判断物体运动情况,复习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系列问题,帮助学生建立联想:1.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测量哪些物理量?哪些是直接测量?哪些是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前提是什么?2. 哪些力学实验中用到打点计时器?在这些实验中纸带发挥了怎样的作用?3. 哪些实验器材的工作原理与打点计时器类似?(频闪照相、砂摆)二、以实验装置为核心对不同实验进行归类整合:大纲规定高中生应该掌握的实验有十几个,但许多实验从器材到装置都非常类似,复习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归类整合、分析对比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例如: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做的实验有: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探究动能定理、测量动摩擦因数等。

测量金属的电阻率与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这两个实验中均涉及伏安法测电阻,这些实验的器材、装置及数据处理方法等都非常类似,但实验细节、原理又有所不同,通过分析对比可加深理解,防止混淆。

伏安法的应用(学案).doc三、以一种方法或问题为核心,进行必要的拓展延伸:逐差法求加速度不仅适用于纸带,还可用于转棒、砂摆、滴水、频闪照相等,尽管所用器材不同,但原理与方法基本相同,以纸带为核心进行必要的拓展延伸有利于学生从中寻找异同、总结规律,提高迁移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

重力加速度、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等实验均有多种不同的测量方法,复习时可采用相同策略。

四、用一个实验复习若干种思想方法或用不同习题强化同一方法: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就包含了高中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多种实验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平衡摩擦力法、近似处理法、图像法处理数据、化曲为直法等,加速度的测量还可以采用转换法,复习时应加以提炼,提醒学生注意。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学案―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学案―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第三篇:基本实验方法一、高考热点:实验原理的设计方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化方法、留迹法、模拟法、放大法;实验误差的控制方法:多次测量法、累积法;实验数据的测量方法:直接和间接测量;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直接比较法、平均值法、列表法、图象法。

一、实验题型分析1、实验步骤实验必须按照一定的步骤或程序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实现预期的目的。

因此,在实验前,必须正确、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步骤。

解答这类问题的实验依据是实验要求和实验原理。

链接高考例8(06全国卷Ⅰ)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D.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E.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考查学生实验实验装置及操作获得的实验现象。

在本实验中,光的双缝干涉现象中条纹宽度,分析得:(ABD).2、电路的连接实验连线是一类考查学生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较为有效的题型。

连线时一定要按照电路图。

注意:①连线时把导线接在接线柱上;②电表的正负接,从电表的正接流入,从负接流出;③滑动变阻器应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

例9利用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mA的内阻RA。

图中R1、R2为电阻,K1、K2为电键,B是电源(内阻可忽略)。

根据图1所给出的电路原理图,在图2的实物图上连线。

答案:电路见图3、仪器的选择器材选择的原则:1.准确性原则:选用电表量程应可能减小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电压表、电流表在使用时尽可能使指针接近满量程,若指针偏转不到满偏角度的1/3,读数误差较大。

2.安全性原则:通过电源,电表,滑动变阻器,用电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允许的最大电流。

3.便于操作原则:选择控制电路时,既要考虑供电电压的变化范围是否满足实验要求,又要注意便于操作。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五 物理实验教师用书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五 物理实验教师用书

专题五物理实验第一讲力学基础实验考点一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读数1.[(2015·海南高考)某同学利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圆柱体工件的直径和高度,测量结果如图(a)和(b)所示。

该工件的直径为________cm,高度为________mm。

(a)(b)解析:游标卡尺读数为d=12 mm+4×120mm=12.20 mm=1.220 cm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h=6.5 mm+36.1×0.01 mm=6.861 mm。

答案:1.220 6.8612.[考查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2013·安徽高考)Ⅰ.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lg,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如图甲所示,将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

Ⅱ.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合金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合金丝直径的过程如图所示,校零时的读数为________ mm,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

解析:Ⅰ.该游标尺为十分度的,根据读数规则可读出小钢球直径大小。

Ⅱ.由于螺旋测微器开始起点有误差,估读为0.007 mm,测量后要去掉开始误差。

答案:Ⅰ.18.6 Ⅱ.0.007 0.638考点二“纸带”类实验3.[(2016·天津高考)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中,必需的措施是________。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2)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

s1=3.59 cm,s2=4.41 cm,s3=5.19 cm,s4=5.97 cm,s5=6.78 cm,s6=7.64 cm。

高中物理二轮专题复习:7 物理实验部分(新人教版).pptx

高中物理二轮专题复习:7 物理实验部分(新人教版).pptx

图 13 5.(6 分)某同学用如图 14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动能变化与合外力
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图中 A 为小车,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打点计
时器 B 的限位孔,它们均置于水平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
上,C 为弹簧测力计,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松
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
所示,则铜丝的直径为
mm、电阻约为
Ω;
学海无涯 ②请在下面虚框中画出测量铜丝电阻的实验原理图,并在下面实物图 23 中补画出未连接的 导线.
图 23 (2)(10 分)某同学安装如图 24 甲的实验装置,探究合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①此实验中,应当是让重物做
图 24 运动,
(“需要”、“不需要”)测出重
(2)h5-2 h3f 9.4
9.(1)(6 分)①1.596(1.593~1.598)(1 分) 13 (1 分)②共 4 分,两图各 2 分.外接、分
压各 1 分,互不关联.实物连线中开关不能控制滑动变阻器或伏特表量程错误(或上两种错
误同时出现),而分压、外接均正确的,只给 1 分;其他错误使电路无法工作的计 0 分;
学海无涯
பைடு நூலகம்
专题七 物理实验部分 知识梳理
一、基本仪器的分类 长度测量仪器: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质量测量仪器:天平
时间测量仪器:秒表,打点计时器


力测量仪器:弹簧秤


温度测量仪器:温度计
电学量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灵敏电流表,示波器,多用电表
电学控制元件:滑动变阻器,电阻箱
二、高考易错问题剖析及应试策略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二 物理实验专题 第一课时 基本知识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二 物理实验专题 第一课时 基本知识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二 物理实验专题 第一课时 基本知识 基本仪器是指通用性强,在各种实验中经常用到的仪器。

中学阶段,要求掌握的基本仪器如下:测量长度的仪器------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测量质量的仪器------天平测量时间的仪器------打点计时器、秒表测量力的仪器-----弹簧秤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计测量电学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示波器电学控制仪器------滑动变阻器、变阻箱、开关一、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

这能使我们灵活的使用仪器和分析问题。

例如,理解10分度的游标卡尺,也就能理解和使用20分度和50分度的游标卡尺。

二、熟悉仪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这往往是高考实验题的考点。

注意事项一般是这样几方面:①可能危及仪器安全的。

如:螺旋测微器,在小砧快接触工件时,应改用微调旋钮,以免损坏精密螺杆。

②可能增大误差的。

如使用螺旋测微器,读数时要注意半毫米刻度;测量仪器使用前,要调整零位(如弹簧秤、各种电表)。

③使用时容易忽略的。

最容易忽略的是仪器使用前的调整和使用后的复位。

如:使用欧姆表,要机械调零和电阻档调零,换档后要重新进行电阻档调零,使用完毕要复位。

三、正确选择量程。

大的量用小量程,会损毁仪表;小的量用大量程,会增大误差。

选择量程的原则是:在测量值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选用尽量小的量程;在完全不清楚测量值的情况下,试用最大量程,再视情况逐渐减小量程。

如电流表和电压表一般要求指针能偏转到刻度盘的31以上;欧姆表指针应在中中R R 4~4范围内,中R 为刻度盘中心阻值。

四、掌握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

读数方法:根据最小分度采取不同的读数方法①十分之一估读——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等绝大多数仪器②不要估读到——秒表、游标卡尺③电表的读数:观察表盘,两大刻度之间是几分位(几个小格子),就按照几分位估读一般学生电表都采用半格估读的方法④欧姆表的读数⑤坐标纸的读数规则与①③相同仪器读数时经常出现的问题:1.秒表2.游标卡尺基本仪器3.螺旋测微器4.欧姆表5.坐标纸五、有效数字的一般概念1.有效数字任何一个物理量,其测量结果必然存在误差。

专题《高考物理实验复习专题》教案.

专题《高考物理实验复习专题》教案.

实验复习专题专题一高中物理实验常用基础知识(一)常见实验数据的收集方法1.利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基本物理量2.常见间接测量的物理量及其测量方法有些物理量不能由测量仪器直接测量,这时,可利用待测量和可直接测量的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将待测物理量的测量转化..为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二)常用实验误差的控制方法为了减小由于实验数据而引起的偶然误差,常需要采用以下方法控制实验误差。

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是所有实验必须采取的办法,也是做实验应具有的基本思想。

2.积累法。

一些小量直接测量误差较大,可以累积起来测量,以减小误差。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周期的测量误差,不是测量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而是测量完成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

(三)常用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1.列表法:在记录和处理数据时,常将数据列成表格。

数据列表可以简单而又明确的表示出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找出物理量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

列表的要求是①写明表的标题或加上必要的说明;②必须交待清楚表中各符号所表示的物理量的意义,并写明单位;③表中的数据要正确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

2.作图法: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是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用作图法处理数据的优点是直观、简便,有取平均的效果,由图线的斜率、截距、所包围面积和图线的交点等可以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及其关系,找出规律。

作图的规则是:①作图一定要用坐标纸.坐标纸的大小要根据测量数据有效数字的多少和结果的需要来定;②要标明坐标轴名、单位,在轴上每隔一定相等的间距按有效数字位数标明数值;③图上连线要是光滑曲线(或直线),连线时不一定要通过所有的数据点,而是要使数据点在线的两侧合理的分布;④在图上求直线的斜率时,要选取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不一定要取原来的数据点;⑤作图时常设法使图线线性化,即“化曲为直”。

3.平均值法:将测定的若干组数相加求和,然后除以测量次数.必须注意,求取平均值时应该按原来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决定保留的位数。

2008年高中总复习第二轮物理实验专题-1 基本仪器的使用

2008年高中总复习第二轮物理实验专题-1 基本仪器的使用

物理实验知识结构⎪⎪⎪⎪⎪⎪⎪⎪⎪⎪⎪⎪⎪⎪⎪⎪⎪⎪⎪⎪⎪⎪⎪⎪⎪⎩⎪⎪⎪⎪⎪⎪⎪⎪⎪⎪⎪⎪⎪⎪⎪⎪⎪⎪⎪⎪⎪⎪⎪⎪⎪⎨⎧⎪⎩⎪⎨⎧⎪⎪⎪⎪⎪⎩⎪⎪⎪⎪⎪⎨⎧⎪⎪⎪⎪⎪⎪⎪⎪⎪⎪⎪⎪⎪⎪⎩⎪⎪⎪⎪⎪⎪⎪⎪⎪⎪⎪⎪⎪⎪⎨⎧⎪⎩⎪⎨⎧⎪⎩⎪⎨⎧⎪⎪⎪⎪⎪⎪⎩⎪⎪⎪⎪⎪⎪⎨⎧⎪⎩⎪⎨⎧得出结论误差分析数据处理步骤安排器材选取依据原理要求目的设计程序方便安全精确可行科学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性实验光电效应演示伦琴射线的产生肥皂膜的干涉全反射演示交变电流的产生日光灯电路自感现象的演示电磁感应的系列演示培力和洛伦兹力的演示安全电路欧姆定律的演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法拉第圆筒实验的变化气体做功与内能观察布朗运动演示波的干涉和衍射分子力振动与共振受迫用沙摆演示振动图象弹簧振子的振动小球摆动中机械能守恒守恒小车与弹簧系统的动量缓冲动量定理演示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自由落体运动牛顿管实验悬挂法测薄板重心重要的只列举演示实验曲线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的电学元件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关系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探索性实验练习使用示波器传感器的简单应用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应用性实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测定金属的电阻率面上的等势线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小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测量性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则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验证性实验学生实验图象法模拟法黑箱法留迹法累积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法基本方法示波器电阻箱滑动变阻器多用电表电压表电流表温度表弹簧秤打点计时器秒表天平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刻度尺基本仪器验实理物,,,,,,,:,,,,:;;;;;;;;;;;;;;;;;;;);(;;);(;)(,,,,,,,:,,,,,,,,,,,,,: 说明:高考物理学科对实验能力的要求: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规定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控制实验条件;会正确地使用规定实验中使用过的实验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会运用在规定实验中学过的实验方法.高考一直十分注重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尽管高考限于笔试,难以直接考查到考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但高考命题不断开拓实验考查的新思路,独具匠心的设计,使实验试题尽量是实际实验环境的模拟,如考查实验器材的选取、仪表的读数、电学实验的连线、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等等,这些方面的考查都十分接近真实的实验操作,如果学生没有真正到实验室做过这些实验,是不可能做好这些试题的.目前的高考主要侧重于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知识和实验原理的掌握;(2)实验方法、步骤和过程的了解;(3)实验器材的选择和使用方法;(4)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计算;(5)对影响实验正确性的原因作定性的判断;(6)对所学实验原理、方法的迁移应用——设计性实验.因此,在物理实验的第二轮复习中,仍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复习:(1)要进一步熟悉基本仪器,掌握它们的性能、使用方法,会按照有效数字的规则读数.(2)对每一个实验都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搞清楚实验依据的原理,理解和掌握实验的方法,并会根据实验要求来设计简单的实验.(3)要会从实验原理及方法的要求出发,再结合具体的实验条件来考虑实验器材的选取.要知道实验器材选取的一般原则.(4)要理解每个学生实验中操作程序的安排用意,会自己科学合理地安排设计性实验的步骤.(5)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如列表法、图象法、逐差法及其他的一般计算方法.知道系统误差及一些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6)会分析实验数据.能通过对杂乱无章的实验数据的分析来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实验数据,要正确地看待误差,不可拼凑数据.(7)会根据中学物理中学过的知识、物理实验中学过的方法、用过的器材,来设计新的实验.要达到这一层次,只有真正悟懂学生实验中思想、方法的真谛,才有可能将这些思想方法灵活地迁移应用.只靠死记硬背实验是绝对做不到这一步的.基于以上实验复习的要求,第二轮实验复习安排了以下几个专题:(一)基本仪器的使用.要通过对实际仪器的操作和本书的使用,进一步熟悉这些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练习读数.(二)物理实验常用方法.归纳总结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并通过典型例题介绍实验思想方法的应用.(三)典型学生实验分析.通过典型学生实验的复习,来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实验的思想方法、实验器材的选取原则、实验程序的科学安排、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等重要环节,从而做到实验复习的以点带面.(四)设计性实验.通过典型例题谈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设计的思路.专题一基本仪器的使用考情动态分析《考试大纲》中要求学生会正确使用的基本仪器: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另外,从近几年的高考看,示波器也已被列为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这些仪器中除打点计时器和滑动变阻器不需要读数、示波器不要求读数外,其余11种都涉及到读数问题.其中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问题,在历年的高考题中频频出现,另外像弹簧秤、欧姆表的读数问题也时有涉及.所以本专题把上述仪器的读数问题作为复习的重点.当然,仪器的正确使用不仅仅包括读数问题,还包括对仪器原理、结构的了解,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仪器的选择,仪器的布局或连线等.譬如,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和使用就是高考的热点问题.这些方面在以后的专题中将会涉及到.考点核心整合一、螺旋测微器1.构造和原理图5-1-1图5-1-1所示是常用的螺旋测微器.在实验中常用它测量小球的直径、金属丝的直径和薄板的厚度等一些较小的尺度.用它测量长度,可以准确到0.01 mm,可以估读到0.001 mm(毫米的千分位),因此螺旋测微器又称为千分尺.螺旋测微器螺杆上精密螺纹的螺距是0.5 mm,即每旋转一周,测微螺杆P前进或后退0.5 mm.可动刻度分成50等份,每一等份表示0.01 mm,即可动刻度每转过一等份,P前进或后退0.01 mm,因此,从可动刻度旋转了多少个等份就知道长度变化了多少个0.01 mm.2.使用及读数(1)把待测物放入A、P之间的夹缝中,旋动旋钮K,当P将要接触待测物时,再轻轻转动微调旋钮K′,当听到棘轮的响声时(表明夹住待测物的力适中),转动锁紧手柄T使P止动.(2)读数:先由可动刻度尺的边缘所对的固定刻度线读出整毫米(或半毫米)数,再看固定刻度尺上的长横线与可动刻度相对的位置,由可动刻度尺读出小于0.5 mm的数,以上两部分相加就是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即读数d=固定刻度示数+可动刻度示数(含估读位)最小分度值. 例如图5-1-2所示的测量,从固定刻度尺上读数为2 mm,再从可动刻度尺上读数为0.130 mm,最后的“0”是估读来的,故该次测量的读数为2.130 mm.图5-1-23.注意事项(1)测量时,当螺杆将要接触被测物体时,要停止使用K,改用K′,以避免螺杆和被测物体间产生过大的压力.这样,既可以保护仪器又能保证测量结果准确.(2)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度线是否已经露出.读数时要准确到0.01 mm,估读到0.001 mm,即测量结果若用毫米为单位,则小数点后面必须保留三位.【例1】图5-1-3给出的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小钢球的直径的示数,此读数应是_____________mm.图5-1-3解析:注意到固定刻度尺上的半毫米刻度线已经露出,故由固定刻度尺上读数为8.5 mm;然后由可动刻度上读出半毫米以下的读数并注意估读一位数字,为10.0×0.01 mm=0.100 mm;最后将两次读数相加就是所要测量的正确读数8.600 mm.答案:8.600 mm点评:(1)在读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度线是否已经露出.若忽略了这一点,本题会误读为8.100 mm.(20.001 mm.二、游标卡尺游标卡尺的读数部分由主尺(最小分度为1 mm)和游标尺两部分组成.按照游标的精度不同可分为三种:(1)10分游标,其精度为0.1 mm;(2)20分游标,其精度为0.05 mm;(3)50分游标,精度为0.02 mm.它们的共同特点(也是它们的测量原理)是:游标上的全部刻度之长比主尺上相应的刻度之长短1 mm.以20分游标为例,游标上20个分度全部之长为19 mm ,比主尺上20个分度短1 mm ,所以游标上每个分度比主尺短0.05 mm.当在两测脚间放一厚0.1 mm 的物体时,则游标的第2条刻度线将与主尺的刻度线对齐,其余的刻度线与主尺上的刻度线都不对齐.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是:以游标0刻度线为准在主尺上读出整毫米数,再看游标尺上哪一条刻度线与主尺上某刻度线(不用管是哪一条线)对齐,由游标上读出毫米以下的小数,则总的读数为:主尺上的整毫米数L 1+游标上的毫米以下的小数L 2.由于游标卡尺在读数时要分辨游标上的哪一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刻度线对得最齐,这里已包含了估读的因素,所以游标卡尺一般不再往下估读.不过用10分游标尺读数时,可在毫米的百分位上加一个“0”,表示该读数在毫米的10分位上是准确的,以区别于毫米刻度尺的读数.【例2】 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 mm ,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工件的长度,如图5-1-4所示.图示的读数是____________mm.图5-1-4解析:游标卡尺主尺上的最小分度为1 mm ,其上的数值标度是以厘米为单位的,譬如其上标度的10、11即为10 cm 、11 cm.此图中游标上的标度是指游标的格数,不是指具体的长度.此图经过了二级放大.由一级放大图可知工件的长度在10 cm —11 cm 之间,再由二级放大图仔细看游标上的零刻度线所对主尺的刻度线位置,由主尺读出测量的整毫米数:L 1=104 mm;再看游标上的哪一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刻度线对齐,由游标读出毫米以下的小数.从二级放大图中可以看出,游标上零刻度线右侧的第一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刻度线对得最齐,游标上共20个分度,每个分度代表0.05 mm ,所以游标上的读数为L 2=0.05 mm,故所测该工件的长度L=L 1+L 2=104.05 mm.答案:104.05 mm点评:要理解游标卡尺测量的原理,掌握读数的方法,要知道主尺上和游标上所标数值的意义和单位,要能看懂多级放大图.【例3】 (2003年新课程理综,23)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长度与直径,结果分别如图5-1-5(甲)(乙)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______,直径为___________.图5-1-5解析:游标为50分度,每个分度值为0.02 mm.由图(甲)原图及放大图示可看出该物体的长度约为8 mm ,再由放大图仔细观察,以游标的零刻度线与主尺的刻度线对得最齐(有主观估计的成分,允许有些误差),所以由图(甲)读出该物体的长度为8.00 mm(注意有效数字). 由图(乙)的原图可以看出,游标的零刻度线大约对在主尺的2 mm 处,再仔细观察放大图,游标上数字“9”右边的第二条刻度线——第47条刻度线与主尺的刻度线对得最齐,所以游标的读数为0.02 mm ×47=0.94 mm ,这也说明主尺的读数还不到2 mm.最后我们得到该物体的直径为1.94 mm.答案:8.00 mm 1.94 mm点评:对图(甲)中游标零刻度线正对的情况,一定要注意读数的有效数字位数.对图(乙)中游标的零刻度线是否正对2 mm,还是不到或是已过2 mm ,即该种情况主尺如何读数,要与游标的读数结合起来判断.三、多用电表1.测量原理多用电表可以用来测电流、电压、电阻等,并且每一种测量都有几个量程,其外形如图5-1-6所示.多用电表测电流和电压所依据的原理是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欧姆表即是多用电表的电阻测量挡.欧姆表测电阻所依据的原理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欧姆表的内部电路如图5-1-7所示,R 为调零电阻.当红、黑表笔相接进行欧姆调零时,通过调节R 使表头指针满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 0=rR R E A ++;当红、黑表笔间接有未知电阻R x 时,有I 1=rR R R E A x +++,故每一个未知电阻都对应一个电流值I ,我们在刻度盘上直接标出与I 对应的R x 的值,根据表头指针偏转的位置,即可从表盘刻度直接读出所测电阻的值.当R x 等于欧姆表内阻,即R x =R+R A +r 时,I=20I ,指针半偏,所以把等于欧姆表内阻的这一阻值又叫做欧姆表的中值电阻R 中.图5-1-6图5-1-72.使用和操作(1)机械调零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中.不管是测量电流、电压还是电阻,测量前都要检查多用电表的指针是否停在表盘刻度线左端的零位置,若不指零,可用小螺丝刀旋转机械调零旋钮(定位螺丝),直到指针指零为止.(2)测电压、电流测量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与用单独的电表测量时基本一样.测电流时将选择开关拨至电流挡,根据估计电流的大小选取适当的量程.当电流难以估计时,可先用大量程试测.注意将电流表串联入待测电路中,让电流从红表笔流入,从黑表笔流出.测电压的过程与此类似,不过是注意将电表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红表笔接高电势,黑表笔接低电势.(3)测电阻①选挡先估计待测电阻的阻值大小,选择合适的欧姆挡位.在操作中,当两表笔与待测电阻两端相接,选择开关旋至某一欧姆挡位时,发现指针偏转的角度既不过大,也不过小,而是指在中间附近时,此时的旋钮尖端所对应的欧姆挡位即为所要选择的“合适的挡位”.②欧姆调零将红、黑表笔短接,调整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到欧姆表刻度的零位置.③测量、读数将红、黑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相接,表针示数乘以所选欧姆挡的倍率,即为待测电阻的阻值.④重复①②③,测其他电阻的阻值.链接·思考欧姆表的每一挡位的测量范围都从0至∞,从道理上讲任意阻值的电阻都可由同一挡位上测出,但为什么用欧姆表测量不同阻值的电阻时,应选用不同的挡位?答案:由欧姆表的刻度方法和误差理论知道,只有当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间部分时测量误差才最小,因此测量不同阻值的电阻时应选用不同的挡位.3.几点说明(1)用欧姆表测电阻时,当指针处在表盘中央附近时,读数较为准确些.由于待测电阻与电流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由上面所讲原理可看出),欧姆表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因此用欧姆表测电阻只是一种粗略的测量.(2)测电阻时,待测电阻要与电源以及其他电阻断开,且不要用手接触表笔金属端.(3)每换用欧姆挡的另一量程时,必须重新进行“欧姆调零”.(4)实验完毕,应将两表笔从插孔中拔出,并将选择开关旋至“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如果表长期不用,应取出表内的电池.【例4】(2006天津高考,22(2)改编)(1)图5-1-8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其中S、K、T为三个可调节的部件,现用此电表测量一阻值为20 Ω—30 Ω的定值电阻,测量的某些操作步骤如下:图5-1-8①调节可调部件______________,使电表指针停在________位置;②调节可调部件K,使它的尖端指向___________位置;③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笔尖相互接触,调节可调部件___________,使电表指针指向___________位置.(2)用×100档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________档,如果换档后立即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_________,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5-1-9,则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Ω.图5-1-9解析:(1)多用电表在使用前首先要进行“机械调零”,即测量前先检查电表的指针是否停在刻度盘左端的“0”位置,若不在“0”位置,则调节表盘下中间部位的调零螺丝,即图5-1-8中的可调部件“S”,使指针停在刻度盘左端的“0”位置.测量电阻应将图中的选择开关K旋至欧姆挡的适当挡位.我们已经知道,测量时欧姆表的指针在表盘的中间部位时读数较为准确.由图可以看出,该欧姆表的表盘中值约为“20”,又因待测电阻的阻值为20 Ω—30 Ω,所以应选“Ω×1”挡,这样测量时就可使指针指在中间部位了.选好挡位后就要进行欧姆挡的调零,且每次换挡后都要重新进行调零.调零时将红、黑表笔接触,调节图中的“欧姆调零”旋钮T,使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刻度的“0”位置.(2)×100档测电阻时,表头偏转角度很小,说明待测电阻阻值很大,应换到×1 k档,换档后应先调零,由表盘可知,其测量电阻的阻值为R=22.0×1 kΩ=2.2×104Ω.答案:(1)①S刻度盘左端的“0”②Ω×1 ③T,右端“0”(2)×1 k 调零 2.2×104点评:要搞清楚多用电表的各个旋钮的作用及调节的顺序.欧姆表表盘刻度的“中值”有着重要的意义,欧姆挡位的选择就是根据“中值”来确定的.【例5】(2006重庆高考,22(1)改编)图5-1-10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图5-1-10(1)如果是用直流10 V挡测量电压,则读数为___________V.(2)如果是用×100 Ω挡测量电阻,则读数为___________Ω.(3)如果是用直流5 mA挡测量电流,则读数为___________mA.解析:由于多用电表的测量项目和量程比较多,而表盘的空间有限,所以并不是各个项目的每个量程都有专门的标度,有些标度就是属于共用标度.如图5-1-10中的第二行刻度就是交、直流电压和电流共用的标度.使用直流10 V挡测量电压时,由于直流10 V挡没有专门的标度,只能按“0—250”或“0—50”来读数,然后再折算成“0—10 V”的电压.譬如当按“0—50”读数时,将读数乘以0.2即为测量值.(1)用直流10 V挡测量电压时,按“0—50”的标度来读数为32.5,则测量值为32.5×0.2 V=6.50 V(也可写为6.5 V).(2)指针所指电阻刻度的读数为8.0,乘以欧姆挡的倍率,则所测电阻值为8.0×102Ω.(3)用直流5 mA挡测量时,读数方法与(1)中相同,测量值为3.25 mA.答案:(1)6.50 (2)8.0×102(3)3.25链接·思考若欧姆挡表盘相邻两刻度的标度分别为20和30,则当指针指在两标度中间时,是否应估读为25?若不能估读为25,你认为应比25大还是小呢?答案:20—30间的刻度越接近30越密,故不能估读为25 应比25小点评:读数问题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这些仪表一定要真正使用过,只有真正用过才会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以上对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和多用电表这三种常用仪器的原理和读数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限于篇幅,对《考试大纲》中要求会使用的其他仪器不再一一如此介绍,这些仪器在下面的练习题中会涉及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纲点击】第1讲 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专题归纳】一、基本仪器的分类二、高考易错问题剖析及应试策略【高考真题探究】1.(2010·安徽理综·T 21)(18分)Ⅰ.(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1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mm。

(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示数如图2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cm。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的正确使用。

要求考生掌握两种仪器的读数规则,同时会对读出的结果进行验证。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规范解答】(1)可以从图1中看出,从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尺上读出的读数为0.5 mm ,由可动刻度读出小数部分为11.7×0.01 mm=0.117 mm ,因此物体厚度为0.5 mm+0.117mm=0.617 mm ;(2)从图2可以看出,主尺读数为0.6 cm ,游标尺的第15条刻度线和主尺上的一条刻度线重合,则此时读数为0.6cm+201×15 mm=0.675 cm 。

【答案】 (1)0.617 (2)0.675【类题拓展】 三招防止读数时出错(1)遵循读数规则。

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整毫米数由主尺读出,游标尺的第几刻度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刻度线重合,毫米以下的读数就是n 分之几,n 是游标卡尺上的分度数,若题中游标卡尺是10分度的,那就是10分之几;若题中游标卡尺是20分度的,那就是20分之几;若题中游标卡尺是50分度的,那就是50分之几。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规则:在固定刻度尺上读取大于0.5毫米的数l 1(小于0.5毫米的数是记作l 1=0),在可动刻度尺上读取大于0.01毫米小于0.5毫米的数l 2,再根据固定刻度尺上的中线处于两个最小刻度之间的位置,估读一个数l 3。

如果固定刻度尺上的中线正对某一可动刻度,千分位读“0”。

总读数l=l 1+l 2+l 3。

(2)用精确度来对结果验证对于游标卡尺:首先把不是以毫米作单位的一律化成以毫米作单位,则小数点后面位数与游标卡尺的精确度相同。

如果小数点后面位数与精确度不同,即出错。

对于螺旋测微器:首先把不是以毫米作单位的一律化成以毫米作单位,则小数点后面要有三位有效数字,特别是最后一位估读数字是零时,也不能省略。

如果多于或少于三位,即出错。

(3)一定注意在做填空题时,题目给定的单位若不是毫米时,务必要把毫米化成题目中要求的单位。

2.(2010·天津理综·T9(3))要测量电压表V 1的内阻R V ,其量程为2V ,内阻约2K Ω。

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流表A ,量程0.6A ,内阻约0.1Ω;电压表V 2,量程5V ,内阻约5K Ω;定值电阻R 1,阻值30Ω;定值电阻R 2,阻值为3K Ω;滑动变阻器R 3,最大阻值100Ω,额定电流1.5A ;电源E ,电动势6V ,内阻约0.5Ω;开关S 一个,导线若干。

○1有人拟将待测电压表V 1 和电流表A 串联接入电压合适的测量电路中,测出V 1 的电压和电流,再计算出R V 。

该方案实际上不可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2请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V 1内阻R V 的实验电路。

要求测量尽量准确,实验必须在同一电路中,且在不增减元件的条件下完成。

试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图中电源与开关已连接好),并标出所选元件的相应字母代号○3由上问写出V 1内阻R V 的表达方式,说明式中各测量量的物理意义。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电阻的测量一直是高考的热点,本题考查的测电阻的方法,体现了高考的灵活性。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注意以下突破点:电流表示数太小时误差太大,故不能使用;设计电路的关键是应用电路的串并联特点求的待测电压表中的电流。

【规范解答】 ①当待测电压表V 1 两端的电压达到2V 时,其中的电流约为A A R U I V 001.020002===,电流太小,电流表A 几乎没有示数,所以不能这样连接的原因为:电流表A 不能准确测量出流过电压表V 1的电流。

②因为电流表量程太大,所以不能直接用。

可以用定值电阻中的电流去替代,可以将定值电阻与电压表串联,间接得到电流,所选电阻要与电压表的内阻差不多大,故选定值电阻R 2,用电压表V 2测V 1和R 2的串联电压,有两个电压表的示数之差得到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了要测得多组数据,滑动变阻器要用分压接法,故电路设计为如图所示。

③R 2两端的电压为:12U U U R -=, R 2中的电流也就是电压表V 1中的电流为:2R U I R =, 所以电压表V 1的内阻为:122121211U U R U R U U U I U R V -=-==, 其中1U 表示的1V 电压;2U 表示V 2的示数即1V 和2R 串联的总电压【答案】①电流表A 不能准确测量出流过电压表V 1的电流②测量电压表V 1内阻V R 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③1221V U R R U U =-1U 表示的1V 电压 ;2U 表示1V 和2R 串联的总电压【类题拓展】 巧改条件后的电路设计若把题目中电压表V 2的内阻约5K Ω;改为电压表V 2的内阻为5K Ω,虽然只有一字之差,电路就可以有另外的设计方案,电路如下两个电压表的内阻之比等于电压之比,所以2121V V R U U R =3.(2010·广东物理卷·T34(2))某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器材还包括定值电阻(0R =5Ω)一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实验原理图如图14(a).①在图14(b )的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余下电路的连接。

②请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A . 检查并调节电压表指针指零;调节电阻箱,示数如图14(c )所示,读得电阻值是____________;B . 将开关1s 闭合,开关2s 断开,电压表的示数是1.49V ;C . 将开关2s 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是1.16V ;断开开关1s 。

③使用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干电池的内阻是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④由于所有电压表不是理想电压表,所以测得的电动势比实际值偏_________(填“大”或“小”)。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阻箱的读数、电路的连接、误差分析。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规范解答】①如图所示②读出:20Ω;闭合S 2后电阻箱才工作③ S 1闭合、S 2断开时:R V 很大,可得:1U E = (1)S 1、S 2都闭合时: 022R r U E R U +-= (2) 代入数据得: 2016.1r 516.149.1=+- 故Ω=-⎪⎪⎭⎫⎝⎛-=69.01021R R U U r④忽略电压表电阻的影响,有R U U U R r 2210-=+测 (3) 考虑电压表电阻的影响,设电压表的电阻为:R V 则(1)(2)两式变为:⎪⎪⎩⎪⎪⎨⎧+-=+-=真真r R U E R R U r R U E R U V V 022011//两式相减并整理得:V V R U R R U U U R r 12210//--=+真 (4) (3)/(4)得:11)//(11212200<-∙+=-=++U U U R R R U R R U U R R r R r V V V 真测 (U 1>U 2) r 测<r 真 测量值偏小【答案】①如图所示 ②20Ω,闭合③0.69Ω④小4.(2010·北京理综·T21)(18分)(1)甲同学要把一个量程为200A μ的直流电流计,改装成量度范围是0~4V的直流电压表1.她按图1所示电路、用半偏法测定电流计的内电阻r g ,其中电阻R0约为1k Ω。

为使r g 的测量值尽量准确,在以下器材中,电源E应选用______________,电阻器R1应选用______________,电阻器R2应选用________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A.电源(电动势1.5V) B.电源(电动势6V)C.电阻箱(0~999.9Ω) D.滑动变阻器(0~500Ω)E.电位器(一种可变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相当)(0~5.1k Ω)F.电位器(0~51k Ω)②该同学在开关断开情况下,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将R2的阻值调至最大。

后续的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记录R1的阻值并整理好器材。

(请按合理的实验顺序,选填下列步骤前的字母)A.闭合S1B.闭合S2C.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D.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E.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F.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③如果所得的R1的阻值为300.0Ω,则图1中被测电流计的内阻r g 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____Ω,该测量值__________实际值(选填“略大于”、“略小于”或“等于”)。

④给电流计__________联(选填“串”或“并”)一个阻值为__________k Ω的电阻,就可以将该电流计改装为量程4V的电压表。

(2)乙同学要将另一个电流计改装成直流电压表,但他仅借到一块标准电压表、一个电池组E、一个滑动变阻器R '和几个待用的阻值准确的定值电阻。

①该同学从上述具体条件出发,先将待改装的表直接与电压表校准。

请你画完图2方框中的校准电路图。

2.实验中,当定值电阻R选用17.0k Ω时,调整滑动变阻器R '的阻值,电压表的示数是4.0V时,表的指针恰好指到满量程的五分之二;当R选用7.0k Ω时,调整R '的阻值,电压表的示数是2.0V时,表的指针又指到满量程的五分之二。

由此可以判定,表的内阻r g 是_______k Ω,满偏电流g I 是_______mA。

若要将表改装为量程是15V的电压表,应配备一个_______k Ω的电阻。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半偏法测电阻、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及校准、器材的选取、实验步骤、误差分析、电路图的设计等知识点,综合考查了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推理能力、理解能力等。

【思路点拨】根据半偏法测电阻原理及题意选择器材,注意实验步骤、理解误差来源、注重电压表的改装及校准、画好电路图。

【规范解答】(1)①若选用电动势1.5V的电源,则Ω=Ω⨯≈+-k R R 5.7102005.1602, 而R0≈1k Ω,则Ω≈k R 5.62;若选用电动势6V的电源,则Ω=Ω⨯≈+-k R R 30102006602, 则Ω≈k R 292,所以电阻器R2只能选择F;电阻器R1是要读数的,因此必须选用电阻箱,所以电阻器 R1应选用C;表头满偏时电路中总电阻越大,实验误差越小,所以电源E应选用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