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概论笔记
新媒体概论全书考点总结
第一单元新媒体概论基础
第一章新媒体导论
·新媒体的基本问题
1.数字出版: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出版方
式。
2.数字出版的主要特征: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传播渠道网络化。
3.新媒体的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海量
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特征,起本质特征就是技术上的数字化。
4.数字电视:又被称为数位电视或数码电视。
5.智能电视:就就是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电视,其本质就是计算机的一种新形态。
6.目前的新媒体包括互联网与移动媒体。
7.智能手机的本质特征就是:在硬件上具有CPU,在软件上具有操作系统。
8.新媒体的定义: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
9.数字出版的影响:(1)对人类的知识传播与信息交流方式产生了影响。(2)对人类的阅读行为
与阅读文化造成了深远影响。(3)对社会文化的整合与传承提出了挑战。
10.截止到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6、95亿。
·新媒体的优势
1.从传播学分类来瞧,目前较为同行的就是将传播类型分为五类:内性传播(自我传播或自身
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新媒体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融为一
体,就是一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类型。
2.新媒体的基本技术特征就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就是互动性。
3.新媒体的优势:(1)新媒体传播就是一种数字化传播,传播与更新速度更快、成本低。(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3)零成本全球传播。(4)搜索便捷。(5)多媒体传播。(6)超文本。(7)互动性。
新媒体概论全书考点总结
新媒体概论全书考点总结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第一单元新媒体概论基础
第一章新媒体导论
·新媒体的基本问题
1.数字出版: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出版
方式.
2.数字出版的主要特征: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传播渠道网络化.
3.新媒体的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
海量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特征,起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数字化.
4.数字电视:又被称为数位电视或数码电视.
5.智能电视:就是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电视,其本质是计算机的一种新形态.
6.目前的新媒体包括互联网和移动媒体.
7.智能手机的本质特征是:在硬件上具有CPU,在软件上具有操作系统.
8.新媒体的定义: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
9.数字出版的影响:1对人类的知识传播和信息交流方式产生了影响.2对人类的阅读行为和阅读文化造成了深远影响.3对社会文化的整合和传承提出了挑战.
10.截止到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亿.
·新媒体的优势
1.从传播学分类来看,目前较为同行的是将传播类型分为五类:内性传播自我传播或自身
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新媒体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是一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类型.
2.新媒体的基本技术特征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是互动性.
3.新媒体的优势:1新媒体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传播与更新速度更快、成本低.2信息
(完整版)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总结
第一章 新媒体概论
1、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2、新媒体的技术依托:○
1数字技术( 新媒体的核心技术) ○2计算机网络技术 ○3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阶段)。
3、新媒体的特征:○
1数字化:最显著特征 ○2交互性:本质特征 ○3非线性传播:重要特征 ○
4即时性与共享性打破时空界限 ○5个性化信息服务 ○6虚拟信息传播 ○7多媒体传播推动媒介融。
4、web1.0的概念:互联网“内容为王”的阶段称为Web1.0阶段,本质是聚合和搜索,用户主要通过互联网浏览器获取信息,依然是单向的传播模式。
5、web1.0的主要特征:○
1web1.0基本采用的是技术创新主导模式 ○2web1.0的盈利都基于巨大的点击流量 ○
3web1.0的发展出现了向综合门户合流现象 ○4web1.0形成了主营与兼营结合的明晰产业结构 ○
5web1.0不以html 为言,动态网站已经广泛应用 6、web1.0与新媒体的发展:○
1web1.0为新媒体提供了良好的受众平台 ○
2web1.0为新媒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7、web2.0的概念: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此阶段互动应用成为主流,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新媒体概论复习笔记
新媒体概论
期末复习笔记
课程讨论框架
新媒体传播环境
技术支撑
内容制作
传播观念
第一节 绪论
➢ 新媒体——非传统报纸、电视广播传播平台,如传统媒体的网络平台发布,门户网站、微博、微信
等新APP 客户端(呈现形式)
➢ 新媒体——新计算机技术应用,如virtual reality 在电视制作中的应用(技术进步)
➢ 新媒体——新传播、通讯工具或终端,如个人移动终端(使用终端)
“新媒体”,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不断变化状态
本课程采用定义为:新媒体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传播媒体和使用终端,融合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和内容,可进行“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P2P )
1.传播介质改变:
2.使用体验改变:新旧媒体的区别体现在对人类感官影响的强硬程度和刺激程度。例如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强度、受众的反馈加强了信息本身的影响力
3.传播更具灵活性:时间、空间、形式上的灵活性。新媒体具有滚动型,而旧媒体是局限在一个时间段,定时定点的传播信息
差别在即时的反馈与个性化的体现上——互动和点对点
4.即时的社交性:人际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重叠
新媒体体现的广泛参与度与旧媒体所体现的深度与权威性,两者本身就是有联系的,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发展为综合体——“全媒体”
本节要点:
1.对新媒体概念的理解
2.需了解网络媒体出现前的传统媒体特点
第二节 媒介融合与媒体融合
两种思维:发散思维和定向思维
媒介融合,是媒介业务形态的融合和媒介内容的多媒体性
各种传统形态的媒介产品都“借道”网络,而不是成为简单意义上的网络产品,即各种媒介产品都将汇流到网络中进行传输,而后又分散到各种不同的接收终端中,这样仍然可以保持媒介产品的多样化。——彭兰
《新媒体概论》知识点总结
数字化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包括数字化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技术和主要特点等。
数字化的应用服务
包括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图像、数字出版等。
数字化的新技术
包括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混合现实技术等。
03 新媒体形态与类型
网络媒体
门户网站
提供新闻、信息、娱乐等综合性内容,如新 浪、网易等。
搜索引擎
帮助用户查找和获取信息,如百度、谷歌等 。
特点
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
新媒体发展历程
01
02
03
Web1.0时代
以门户网站为代表,信息 由网站编辑单向传递给用 户,用户只能被动接收信 息。
Web2.0时代
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用户 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 息的发布者,实现了信息 的双向互动。
Web3.0时代
新媒体产业结构与布局
新媒体产业结构
包括内容生产、平台运营、用户服务等多个环节,形成完整的产 业链。
新媒体产业布局
在全球范围内,新媒体产业呈现出集群化、专业化、多元化等布局 特点。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断融合,形成全新的媒体生态 。
新媒体盈利模式探讨
广告模式
通过向广告主收取费用,实现广告投 放和营销传播。
03
新媒体概论读书笔记
新媒体概论读书笔记
【篇一:新媒体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一)
二、全文框架
研究缘由事件背景及过程案例分析研究结论
三、逻辑线索
(一)研究缘由
风险的知识建构是一个知识争议的过程,知识争议涉及话语表达。风险界定特别有赖于
专家知识的鉴定,专家是知识争论的核心角色,普通公众对风险的判断虽往往依赖於具体的
日常经验知识,但最后总是通过自身的经验知识与专家提供的科学知识相验证,信任与其经
验知识相一致的专家意见。公众社会参与和表达的扩大是改变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优先选择
之一。如何扩大公眾意见表达的渠道,这实际意味着公众话语权如何实现,这正是本研究关
注的焦点。
(二)研究路径
(三)案例分析
特仑苏(omp)风波与知识争议回顾
1.特仑苏之争话语文本分析
4.网名信任表达中的专家话语权
四、结论
五、心得体会
(一)研究方法值得借鉴
1. 广泛的搜集材料,抽取科学合理的样本,然后有序、有目的组织材料;
2. 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合理的运用传播学研究方法,保证逻辑清晰,论证严谨;
3. 论证过程,可以多学科知识交叉,保证论证的全面性。
(二)关于“风险的知识构成”一点思考这种过程,伴随着争论和探讨,是科学知识下放与民众的实际感知相结合的一个过程。
而整个知识的构建,也建立在已有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由于人的对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
所以风险的知识建构也不代表着就完全科学正确,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进步,当下
对风险的认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面临是谬误的风险。风险中知识的建构,是科学知识与民众
意识想结合的一个产物。
(三)关于论文不足的一点思考《解码新媒体》读书笔记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笔记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笔记
第一章绪论
一、人类社会的四次传播革命
1. 语言传播:人类最早的传播方式,通过口头语言传递信息。
2. 文字传播:文字的发明使得信息可以记录下来,传播更加广泛和持久。
3. 印刷传播: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大量复制和传播信息成为可能,进一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4. 电子传播:电子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大大提高,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
二、新传播革命的本质
新传播革命是指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技术革命。其本质是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互动性和全球化。
三、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
1. 数字化: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传播,提高了信息的处理和传输效率。
2. 网络化:互联网连接了全球的计算机和设备,实现了信息的即时共享和交流。
3. 互动性:用户可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
4. 多媒体:互联网可以传播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丰富了信息的表达方式。
5. 全球化:互联网打破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和交流。
四、新传播革命的挑战
1. 信息过载: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巨大,用户难以筛选和处理。
2. 网络安全:互联网上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3. 数字鸿沟:互联网的发展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数字鸿沟问题,不同地区和群体之间的信息获取能力差距加大。
4. 媒体素养:互联网用户需要具备一定的媒体素养,才能正确使用和评价网络信息。
五、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
1. 技术创新: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不断创新,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2. 商业模式: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推动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专业课必备新媒体概论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知识产权的定义与类型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智力创造活动中所形成的权益,包括专利权、 商标权、著作权等。
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框架
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包括《专利 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
数据收集与整理
运用数据分析工具,收集用户行为、内容传播、 市场动态等相关数据,并进行清洗和整理。
数据可视化呈现
将数据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呈现,便于团队 成员理解和应用。
ABCD
数据分析与挖掘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发现用户需求、市场趋势和 潜在机会,为决策提供支持。
数据驱动决策制定
基于数据分析结果,调整运营策略、优化产品功 能等,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过程。
03 海量性与共享性
04
05
多媒体与超文本 个性化与社群化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 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 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 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 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 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 形态。
新媒体可以实现信息传播的 双向互动,用户可以即时反 馈和参与。
新媒体可以存储和传播海量 信息,用户可以方便地共享 和获取信息。
新媒体概论读书笔记
新媒体概论读书笔记
新媒体概论读书笔记
【篇一:新媒体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一)
二、全文框架
研究缘由事件背景及过程案例分析研究结论
三、逻辑线索
(一)研究缘由
风险的知识建构是一个知识争议的过程,知识争议涉及话语表达。风险界定特别有赖于
专家知识的鉴定,专家是知识争论的核心角色,普通公众对风险的判断虽往往依赖於具体的
日常经验知识,但最后总是通过自身的经验知识与专家提供的科学知识相验证,信任与其经
验知识相一致的专家意见。公众社会参与和表达的扩大是改变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优先选择
之一。如何扩大公眾意见表达的渠道,这实际意味着公众话语权如何实现,这正是本研究关
注的焦点。
(二)研究路径
(三)案例分析
特仑苏(omp)风波与知识争议回顾
1.特仑苏之争话语文本分析
4.网名信任表达中的专家话语权
四、结论
五、心得体会
(一)研究方法值得借鉴
1. 广泛的搜集材料,抽取科学合理的样本,然后有序、有目的组织材料;
2. 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合理的运用传播学研究方法,保证逻辑清晰,论证严谨;
3. 论证过程,可以多学科知识交叉,保证论证的全面性。
(二)关于“风险的知识构成”一点思考这种过程,伴随着争论和探讨,是科学知识下放与民众的实际感知相结合的一个过程。
而整个知识的构建,也建立在已有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由于人的对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
所以风险的知识建构也不代表着就完全科学正确,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进步,当下
对风险的认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面临是谬误的风险。风险中知识的建构,是科学知识与民众
意识想结合的一个产物。
(三)关于论文不足的一点思考《解码新媒体》读书笔记
新媒体概论复习知识点
新媒体概论复习知识点
新媒体概论是一门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新媒体的定义、起源与发展、新媒体技术与工具、新媒体的社会影响等内容。本文将对新媒体概论的核心知识点进行复习,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一、新媒体的定义与起源
新媒体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形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备实时性、互动性、多媒体性和个性化等特点。新媒体起源于20世纪末20年代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类新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二、新媒体技术与工具
1. 网络技术: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基础设施,为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便利。例如,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全球传播。
2. 移动技术: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更加便捷。移动应用程序和移动网络成为人们获取新媒体内容的主要途径。
3. 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脸书等极大地推动了用户生成内容的发展。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评论和转发信息,从而形成信息的传播网络。
4. 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使得新媒体内容可以以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形式进行传播,提升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三、新媒体的社会影响
1. 信息传播与获取:新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使得信息自由流动、全球传播成为可能。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并且可以随时随地地与他人交流。
2. 社交互动与网络社区:社交媒体的出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互动,扩大了社交圈子。此外,新媒体也形成了各种虚拟社区,让人们能够在线上进行交流、分享兴趣和知识。
3. 公众参与与分权:新媒体为公众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新的渠道。公众可以通过新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诉求,实现对传统媒体的监督和约束,从而促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新媒体概论笔记
4轮)
浙江大学韦路教授10762人学习
每周一更新共10周——评分标准:≧80优秀
1.“课堂交流区”讨论10%,≧20条
2.章节测验40%,5单选,5判断,允许1次
3.家庭作业20%,共有2次,互评≧6个
4.期末考试30%,15个单选15个判断,只允许尝试1次。
第一周新媒体导论
什么是新媒体:技术说行为说组织说三合一
1.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包含特定技术、实践和社会组织的信息与传播系统。
技术层面:以数字网络技术为基础,重组或融合了不同的传播技术,使单一媒体转化成新媒体。
实践层面:使一对多的单向大众传媒模式变为点对点的多向网络传播模式传播活动的主体由消极的受众变为积极的行动者。
组织层面:改变了工业时代的自上而下或中心向边缘的社会等级结构,形成了一种广泛联系,相互依存的网状社会结构。
2.特征:
a.数字化0101包容一切b.多媒体: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及互动的内容c.互动性d.网络化e.个人化:特点兴趣爱好
3.形式:(四个维度)a.虚拟世界(如美“第二人生)内在世界,中国“三维网游”b.镜像世界,如谷歌地图现实世界c.生活记录:微博微信生活视频手环(行走记录仪)d.增强现实,如谷歌眼镜
4.新媒体的内容
a.新闻:融合新闻的出现(各种不同的信息形式都可在融合在同一个平台当中,如2013普利策新闻奖特写类作品:Snow Fall<雪崩>,有文字,有三维动画的模拟,重现雪崩的过程、视频的采访、互动的内容等。
b.娱乐:更多体现互动的特性(玩家与玩家、人与机器的互动)如体感游戏,通过人体的动作就可以完成与计算机的互动。
新媒体概论笔记
新媒体概论笔记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媒体的涉及范围广泛,包括社交媒体、移动应用
程序、博客、在线视频和音频平台等等。本篇文章将探讨新媒体的定义、特点以及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一、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是指通过信息技术传播和交流信息的一种媒体形式。与传统
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高度互动性、多媒体性、即时性和个性化等特点。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参
与互动的方式。
二、新媒体的特点
1. 高度互动性
新媒体具有高度互动性,用户可以主动参与内容的创作、发布和评论。社交媒体平台给用户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观点和交流想法的空间。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和分享等方式与其他用户互动,形成了一个
多向互动的社交环境。
2. 多媒体性
新媒体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多媒体性。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
多种形式的内容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展示和传播。这丰富多彩的表现
形式使得信息更加生动、直观,引起用户的更大兴趣和共鸣。
3. 即时性
新媒体的传播速度非常迅速。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实时获取最新
的新闻和热点话题,与时俱进。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能满足用
户对即时信息的需求。
4. 个性化
新媒体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和
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属于自己的信息流。这种个性化
的特点使用户能够更加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
三、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1. 信息传播更加快捷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新闻可以第一时间发
布到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可以即时获取最新的消息。这使得新媒体
新媒体概论梗概
新媒体概论梗概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一、名词解释
1、创新扩散理论模型:是由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用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实践或事物;创新扩散是指一种基本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观感受到的某个新语音的信息被传播.通过一个社会构建过程,某创新的意义逐渐显现.
2、“知沟”理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
有扩大的趋势.
3、拟态环境:它是
由大众传播活动形
成的信息环境,它并
不是客观环境的镜
子式再现,而是大众
传播媒介通过对新
闻和信息的选择、
加工和报道,重新加
以结构化以后向人
们所提示的环境.最
早由李普曼在1922
年出版的舆论学中
提出.
4、议程设置:它的
基本思想最初来自
李普曼的舆论,该理
论认为大众传播往
往不能决定人们对
某一事件或意见的
具体看法,但可以通
过提供给信息和安
排相关的议题来有
效地左右人们关注
哪些事实和意见及
他们谈论的先后顺
序.大众传播可能无
法影响人们怎么想,
却可以影响人们去
想什么.
5、六度分隔理论:
即六度空间理论、
小世界现象、小世
界效应,该理论假设
世界上所有互不相
识的人只需要很少
中间人就能建立起
联系,它最早由斯坦
利·米尔格兰姆教
授提出.
6、边界效应:该理
论最早由桑德
拉·佩特罗尼奥提
出,他指出,所谓
“边界”指的是在
思想和感情上是否
愿意和他人分享的
界限,或者可以理解
为私密性和非私密
性事务之间的界限.
7、角色冲突:是指
新媒体概论知识点总结
新媒体概论知识点总结
新媒体概论是一门介绍和分析新媒体的发展、应用和影响的课程。下面是新媒体概论中常涉及的关键知识点的总结:
1. 新媒体的定义:新媒体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生产和传播信息的媒体形式。它包括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程序等。
2. 新媒体的特征: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实时性、个性化和多媒体等特点。它们与传统媒体相比更加灵活和快速。
3. 新媒体的历史:新媒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它们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简单的网页到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
4. 新媒体的应用:新媒体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娱乐、教育、商务、新闻等。它们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方式。
5. 新媒体的影响:新媒体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社交行为和价值观念。
6.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影响和融合。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的技术和平台进行转型和创新,而新媒体也受到传统媒体的影响和挑战。
7. 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新媒体领域发展迅速,未来的发展趋势
包括移动化、社交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等。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新技术也将给新媒体带来更多可能。
以上是对新媒体概论中较为重要的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媒体概论》知识点总结
新媒体概论知识点总结
模拟信号:采样-量化-编码
1.媒体的定义和五个分类
媒体:是信息表示和传输的载体
媒体的两层含义:1.信息的载体(数字、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
2.存储信息的实体(书本、报纸、硬盘、U盘、SD卡、光盘)
五个分类:①感觉媒体②表示媒体③显示媒体④存储媒体
⑤用来将媒体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物理载体
2.新媒体的概念是由P.高尔德马克提出的
3. 新媒体概念的广义和狭义?新媒体依托的技术?P3
广义上的“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和手机等为主要输出的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包括“新兴媒体”,也包括“新型媒体”。
狭义上的“新媒体”专指“新兴媒体”。
4.新媒体的特点P6
①媒体性②交互性③超时空④个性化⑤虚拟化
5. 新媒体的三个技术?P33
☆云计算技术
数字技术是一种与计算机相生相伴的信息编码技术,它以数字“0”或“1”作为信息存储的最小单位——比特(bit)。
6. Web1.0、Web2.0、Web3.0的本质是什么?P37
Web1.0的本质:聚合和搜索
Web2.0的本质:满足了网络用户个性化和互动性的需求
Web3.0的本质:智能化的人与人、人与机器的交流模式
7. 移动通信技术1G 2G 3G的G代表什么?
答:G是代,英文缩写是Generation。
第二单元新媒体形态论
物联网P42
8.门户网站的分类?P48
按照门户网站提供的内容来看,可以将门户分为综合门户与垂直门户。
(完整版)新媒体概论重点
填空:
1、手机越来越成为一个移动的数字终端平台,在20世纪末开始被定义为“第五媒体”。
2、美国传播学者哈特在对媒介进行历史性考察时,把历史上依次出现的媒介系统分为示现的、再现的、机器的三类媒介系统。
3、加拿大政治经济学家英尼斯从时空偏向的角度考察媒介,提出了媒介的时空偏向理论,将媒介划分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偏向空间的媒介。
名词解释:
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将人们的社会生活同戏剧进行类比,他认为人人都在不同的社会舞台上扮演大量不同的角色,在每位或每群观众成员面前显示自己的略有不同的“变体形式”。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的行为举止可分为两大类:“在前台的行为”和“在后台的行为”。合适的在前台的行为代表担任某一社会角色的人按其所扮演角色的社会规范应有的行为。而在后台的行为则会放松自己,进行排练,制定进一步表演的策略,并就他们在前台的行为开玩笑。
电视人:日本传播学者林雄二郎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中,将印刷媒介环境和电视媒介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代人加以比较,明确提出了“电视人”的概念。所谓“电视人”,指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这一点,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由于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媒介依存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轮)
浙江大学韦路教授10762人学习
每周一更新共10周2016、2、29——2016、5、5
评分标准:≧80优秀
1、“课堂交流区”讨论10%,≧20条
2、章节测验40%,5单选,5判断,允许1次
3、家庭作业20%,共有2次,互评≧6个
4、期末考试30%,15个单选15个判断,只允许尝试1次。
第一周新媒体导论
1、1什么就是新媒体:技术说行为说组织说三合一
1、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包含特定技术、实践与社会组织的信息与传播系统。
技术层面:以数字网络技术为基础,重组或融合了不同的传播技术,使单一媒体转化成新媒体。
实践层面:使一对多的单向大众传媒模式变为点对点的多向网络传播模式传播活动的主体由消极的受众变为积极的行动者。
组织层面:改变了工业时代的自上而下或中心向边缘的社会等级结构,形成了一种广泛联系,相互依存的网状社会结构。
2、特征:
a、数字化0101包容一切b、多媒体: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及互动的内容c、互动性d、网络化e、个人化:特点兴趣爱好
3、形式:(四个维度)a、虚拟世界(如美“第二人生)内在世界,中国“三维网游”b、镜像世界,如谷歌地图现实世界c、生活记录:微博微信生活视频手环(行走记录仪)d、增强现实,
如谷歌眼镜
4、新媒体的内容
a、新闻:融合新闻的出现(各种不同的信息形式都可在融合在同一个平台当中,如2013普利策新闻奖特写类作品:Snow Fall<雪崩>,有文字,有三维动画的模拟,重现雪崩的过程、视频的采访、互动的内容等。
b、娱乐:更多体现互动的特性(玩家与玩家、人与机器的互动)如体感游戏,通过人体的动作就可以完成与计算机的互动。
c、社交:如微博微信。新媒体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内容都就是由用户(每一个人)生产出来的。(传统媒体内容生产一般由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生产。)用户生产内容当中很多相关的内容都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关系的交往、延伸、强化)。
d、服务:新媒体给人们提供信息服务之外,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其她方面的服务,如余额宝。
1、1讨论:您认为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鲜明特征就是什么?为什么?
1、2新媒体的历史
1、前新媒体时代:a、大致从人类的语言开始b 、第二阶段:文字c、造纸d、印刷:北宋毕昇印刷术。泥板-木头-古登堡1455年发明了金活字印刷术(金属材料、机械的旅馆装置) e、印刷使人类社会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技术。f、摄影: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牌摄影法《巴黎寺院街》g、电报:意大利人马可尼首次将传播与交通分离(电波在空气中传播) h、电影:1895年法国一对兄弟,卢米埃尔兄弟<电影之父>(1895年称为电影的开元年)i、广播:1920在匹兹堡的广播电台j、电视:第一家,英国的BBC在1936年伦敦开播,视听兼备。
2、计算机时代(世界最古老的计算工具:春秋时期算筹)
历史阶段:
A、机械计算机:英国1835查尔斯·巴贝奇设想(创新:用齿轮模拟算盘的算珠,她不仅设想也
就是发明者)
B、ENIAC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2、14美军方,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宾夕法尼亚大学),6个
C、EDVAC 1949人类现代意义上的通用计算机诞生,第一采用二进制,第二采用存储程序,现在计算机都属于冯诺伊曼结构的计算机。
D、1951年,UNIVAC第一台商用电算机的代表,美利用人口普查机。
以上都就是电子管的
E、TRADIC,1954年美国第一台晶体管线路的计算机,属第二代计算机。
F、IBM 360属第三代计算机,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出现的。1964年推出划时代IBM360宣告了大型机的来临,共享OS/360的操作系统。
G、IBMPC对现代生活影响深远的IBMPC(Personal Computer)1981、8、12推出的个人电脑(IBM5150当时1565美元)
H、Apple(苹果电脑)1977、4推出Apple II,被誉为缔造家庭电脑市场的产品。
3、Web 1、0(网络发展历程的第一阶段) Web1、0就就是万维网WWW,前身就是阿帕网,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WWW HTTP HTML URL,通过HTML(超文本标识语言),可以创建图文并茂的网页,万维网的首要宗旨就是使人能够在交流的时候合作共事。
浏览器Web Browser 门户网站(Portal Sites)
网景公司1994、12、15推出网易浏览器1、0
最早独霸的浏览器:网景导航者Netscape Navigator
4、Web2、0 必须要提的一个公司:O’Reilly Media,有了它,才有了Web2、0,它在2003年的一次会议提到了Web2、0,并申请了2、0的服务商标。
Web2、0就是集合集体智慧的一个平台。
分析2、0,它有以下几点特征:
A、从门户网站到社交媒体。用户参与:博客微博视频照片、维基百科的知识词条、论坛都参与信息生产。
B、从受众到用户转变。用词:受众、消极、被动
用户(比较贴切):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发
布信息。
C、从专业生产内容到用户生产内容。用户生产内容例子,如网民胡戈把陈凯歌电影《无极》恶搞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D、从大众传播到网络传播。Web1、0最显著特征:门户网站(即传统媒体一对多形式) 5、Web3、0(万维网不属于Web3、0范畴)
它究竟就是什么,有争议(韦路认为现在到了Web2、5时代)
A、语义网(SemanticWeb)
2006、5蒂姆·伯纳斯-李说:3、0就就是也涵盖了大量数据的语义网络,核心应该就是通过给全球信息网上的文档,添加能够被计算机所理解的语义元数据,从而使整个互联网成为一个通用的信息交换媒介。
语义网的关键就是对信息的意义进行标注。
B、大数据(BigData)与语义网有关
语义网会使得结构化、半结构化,甚至零散的数量内容都可以被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数据格式普遍存在。
C、智能网:3、0网络以类似于人类的方式进行思辨。(比如2016、3、14新闻说韩国棋手李世石战胜了电脑,比分扳为1:3)(如电脑通过信息预测未来哪一首歌会流行)
第二周新媒体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