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古诗词鉴赏中常用的24种修辞手法例解
古诗词鉴赏中常用的24种修辞手法例解古诗词鉴赏中常用的 24 种修辞手法例解
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各种形象栩栩如生,从而表现出绚丽多姿的形象化美感,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比喻
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的修辞手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
拟人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的修辞手法。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以下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方式:
1. 比喻
比喻是将一个事物用另一个事物来形容或说明,以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在古诗词中,比喻常用于描述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例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的“明月”用来比喻友情的珍贵和稀有。
2. 拟人
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征和行为,使其更具感知和表达能力。古诗词中常用拟人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疑是地上霜”就赋予了月光思考和怀疑的能力。
3. 借景
借景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思想。古诗词中
常用借景手法来抒发对人生、爱情和自然的感慨。例如,“白日依
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山尽和河流,都成为表达壮丽景象和意境
的象征。
4. 省略
省略是指在表达中删去非关键信息,使句子更加简洁和含蓄。
古诗词常用省略手法来达到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效果。例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中的“岂在朝朝暮暮”,通过省
略了主语和谓语的重复,使句子更加简练有力。
5. 修辞格
修辞格是指对文字进行修饰和转换,使其更具表现力和声韵美。在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格有对偶、对仗、排比、拼音、反复等。例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对仗和拼音,使诗句
的节奏和韵律更加和谐。
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运用得当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感人,并深入人心。通过熟练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
欣赏和理解古诗词的魅力。
古诗词鉴赏之修辞手法
古诗词鉴赏之修辞手法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能将无形化为有形。
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012浙江)未展芭蕉(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问: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分析: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2012江西)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问:(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分析: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
2、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同时,能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知识汇总
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知识汇总
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以便表达出更加深刻、形象的意义。例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花慢·Autumn》)
2. 拟人:把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具有生命力和情感色彩。例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例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王安石《泊船瓜洲》)
4. 对仗:指在诗歌中相邻的两句或多句之间,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对或相近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 反复:在诗歌中重复使用某个词语或句子,以增强表达效果。例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佚名《青青子衿》)
6. 排比:在诗歌中将同类事物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形成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例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7. 设问:在诗歌中提出一个问题,以引起读者的思考。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8. 夸张:在诗歌中对事物的形象、特点进行夸大处理,以突出其特点。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9. 象征:用一个具体的事物代表另一个抽象的事物,以表达出更深刻的意义。例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10. 双关:在诗歌中运用一词多义的现象,使诗句具有双重意义。例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古诗的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你怎么看?
古诗的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你怎么看?
我总结了以下古诗常用的修辞手法:
1.互文
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同样的一件事。
例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两句都是单句互文。
2.通感
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的时候,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例如将本来表示听觉的词语转移用来表示视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例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3.比兴
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例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4.用典
用典是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例句: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
5.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例句:露似珍珠月似弓
6.借代
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就是借代。
例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7.排比
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段落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例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8.比拟
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例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古诗词的修辞手法与比喻技巧
古诗词的修辞手法与比喻技巧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韵律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审美享受。而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比喻技巧更是使得
古诗词具备了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本文将介绍古诗词中常见的修
辞手法和比喻技巧,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古诗词的魅力。
一、修辞手法
1. 比喻
比喻是诗词中广泛运用的修辞手法之一。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使得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意象和情感。例如唐代
杜甫的《登高》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将太阳辞别山峦,黄河汇入大海的景象直接比喻为人生的辛苦和归宿。
2. 象征
象征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表示抽象的概念或意义。在诗词中,常用
动植物、景物等来象征情感、思想或道德观念。例如明代杨慎的《临
江仙》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里的“白日”和“黄河”象
征着光明与广博,表达了抱负的人要永不停息的追求。
3. 对偶
对偶是指通过对比相似或对立的事物或概念进行排比,以增强诗词
的艺术感和表现力。唐代杜牧的《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通过对比“银烛”和“小扇”、“画屏”和“轻罗”等的排比,营造出淡雅幽静的秋夜情景。
二、比喻技巧
1.拟人
拟人是一种将非人类物体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形象和行为的修辞手法。通过拟人,诗人可以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将雨水拟人为知
时节的生物,表达诗人对收获和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2.夸张
夸张是一种通过对描述事物的时候进行夸大处理,增强表现力和艺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详解及鉴赏示例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详解及鉴赏示例
修辞手法,是鉴赏诗歌时重点需要鉴赏的对象之一,下文为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及鉴赏示例,认真阅读,对诗歌鉴赏定会有所助益。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古诗词12种修辞手法
古诗词12种修辞手法
导读:想要更好地认识、体会古诗词所表现的情感内容,就必须延伸到其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意象等知识,一起来看看古诗词中这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吧。
1
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
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
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壮志难酬的苦痛。
5
比拟
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古典诗词修辞手法的运用
古典诗词修辞手法的运用
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意蕴含蓄、语言凝练,故诗人常借助各种修辞手法来表达感情,创造意境,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双关、设问、反问、借代、排比、反复、倒装、互文、列锦等
此外还有比体、衬托,反衬和陪衬,反说,用典用事、
还有层第,复迭错综、精警和回荡
等等
1、夸张
1、夸张:
是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夸大或缩小事物形象或某种性质、程度,
借以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抒发作者某种强烈情感的修辞格式。
这个大家都知道,简单的举个例子
白发三千丈,
千里莺啼绿映红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夸张还有时候会借助一些贴切的比喻
元代无名氏的《嘲贪汉》,讽刺一个吝啬鬼:
“一粒米针穿着吃,一文钱剪截着用。看儿女如衔泥燕,爱钱财似竞血蝇。无明夜攒金银,都做充饥画饼!”
作者借助贴切的比喻进行夸张,把贪财汉的举止、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夸张的手法结合辛辣语言形成强烈的讽刺效果。
这里需要讲两点
第一、诗人在描写时使用的夸张有两种
A、照形象描写,
B、就是客观意想描写和主观意会相结合的夸张
举例A,照形象描写,例如白发三千丈
实际上没有这么长哈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这个是B、就是客观意想描写和主观意会相结合的夸张
四十围”粗的树直径相当于七尺,而树高却达到了“二千尺”,如此一来,这棵树岂不是太细长了吗?
这么细的树,怎么可能有两千尺这么高哈。
其实,杜甫这里用的也是夸张的修辞手法,他是用“四十围”、“二千尺”这两个泛指的数字来形容古柏的又粗又高,
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有什么作用?
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具有多种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作用:
1. 增强表现力:修辞手法可以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方式,使描写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2. 丰富情感表达:修辞手法可以帮助诗人更好地表达情感,如借景抒情、借物言志等,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3. 强调主题:通过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强调作品的主题,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4. 增强韵律美:古诗词通常具有一定的韵律和格律要求,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增强作品的韵律美,使其更加优美动听。
5. 展现文化内涵: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也可以展现文化内涵,如用典、对偶等,使作品更具有文化底蕴。
总之,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是诗人表达思想、情感和意境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也可以展现出作者的文学才华和创造力。
古诗词常用的13种修辞手法(考点精讲)
古诗词常⽤的13种修辞⼿法(考点精讲)
修辞⼿法,是鉴赏诗歌时重点需要鉴赏的对象之⼀,下⽂为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法及鉴赏⽰
例。
01.⽐喻
⽤⼀种事物或情景来⽐作另⼀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
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
如: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句诗是⽐喻胡地的雪有如春天到来后遍地的梨花⼀样⽩,诗⼈⽤梨花来衬托出胡地的边塞风光。
如:征蓬出汉塞,归雁⼊胡天。
诗⼈以“蓬”、“雁”⾃⽐,说⾃⼰象随风⽽去的蓬草⼀样出临“汉塞”,象振翅北飞的“归雁”⼀样进
⼊“胡天”。
02.⽐拟
把物当作⼈来描写叫拟⼈,或把⼈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拟有促使读者产⽣联想,使描写的⼈、物、事表现的更形象、⽣动的作⽤。
如:碧⽟妆成⼀树⾼,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春风似剪⼑。
这⾸诗⼀反前⼈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材苗条,⽽是⽤拟⼈的⼿法,让杨柳
化⾝为美⼈“碧⽟”出现,栩栩如⽣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如:随风潜⼊夜,润物细⽆声。
把“春⾬”拟⼈化,“潜”和“细”表拟⼈的动作,表⽰“⾬”的轻柔。
03.借代
借⽤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特征代替⼈。借代的运⽤使语⾔简练、含蓄。
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绿”和“红”两种颜⾊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如: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诗中以“杜康”代酒。
0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程度等作扩⼤或缩⼩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
如:⽩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古诗文的修辞手法,表达手法
古诗文的修辞手法,表达手法
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词语言具有了这种立体感,使各种形象更加栩栩如生,从而表现出绚丽多姿的形象化美感,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比喻
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的修辞手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拟人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的修辞手法。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南乡子》
隐语(谐音)、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
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在此处,是一种含蓄的传情方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表面上指蚕丝和蜡泪,实指“相思”和“眼泪”。
借代
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代指富贵之家。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管弦”指音乐。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叠字、反复、顶针、反语等。
1. 用典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2比喻
【作用】
比喻使所描绘的事物生动、形象。
~
【术语】
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通俗,化冗长为简洁。
3拟人
【作用】
拟人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灵性,给人以亲切之感;使所描绘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
4双关
【作用】
可以借助双关表达委婉含蓄,意味深长的情感。
"
5对比
【作用】
对比可以突出各自鲜明的特点,有助于表达思想情感。
6夸张
【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7借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
#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年不闻丝竹声
南国烽烟正十年
举酒欲饮无管弦
8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
、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主人下马客在船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用:运用互文手法,使诗句语言明快,结构工整,声韵和谐。
…
9设问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深长的亡国之愁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
#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切的惜花之情。
10 叠字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白头吟》
古诗词12种修辞手法
古诗词12种修辞手法
古诗词12种修辞手法
想要更好地认识、体会古诗词所表现的情感内容,就必须延伸到其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意象等知识,一起来看看古诗词中这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吧。
1
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
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
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
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
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
人壮志难酬的苦痛。
5
比拟
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古诗词中的11种修辞手法及其鉴赏举例
古诗词中的11种修辞手法及其鉴赏举例
一、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比喻有突出事物(意象)的情态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例2】“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例3】“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苏轼《江上看山》)
【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例4】“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析】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
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诗句
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诗句
古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拟人,夸张,反复,对偶,借代,双关等等。那么就让小编给你举例子吧。
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诗句
运用拟人手法的佳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运用夸张手法的佳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江伦》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唐)李白《夜宿山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运用对偶手法的佳句
接天莲叶光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马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唐)杜甫《绝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长征》
运用借代手法的佳句
孤帆(船)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烽火(战争)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知否,知否?应是绿(叶)肥红(花)瘦。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 常见修辞 • 解题思路
来自百度文库
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比喻 起兴 借代 比拟
互文 夸张 设问 对仗 反问 用典 排比 反复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
解题思路:
1、判断修辞手法。 2、结合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般来讲:修辞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的 表现力和艺术性,使诗歌的语言凝练、含 蓄、意境优美。用典还可以收到言简意丰 耐人寻味的效果。 3、运用……修辞,使景物…特点更加……, 烘托了……的气氛,表达作者……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