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Stbc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Stbc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Stbc

一、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并掌握通信原理中空时编码的基本概念,特别是正交空时编码(Stbc)的原理;

2. 学会分析并计算Stbc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及分集增益;

3. 掌握Stbc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技能目标:

1. 能够运用Stbc编码技术设计简单的通信系统模型;

2. 通过数学软件(如MATLAB)模拟Stbc通信过程,分析并优化系统性能;

3. 培养解决复杂通信问题时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对于通信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探索精神;

2. 增强学生面对通信技术挑战时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耐心;

3. 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课程性质分析:

本课程为通信原理的高级课程,适合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学习。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科研素养。

学生特点分析:

学生应具备扎实的通信原理基础,对数学和物理有一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他们通常对通信技术有较高的兴趣,但需要进一步引导以深化理解和提高实践技

能。

教学要求:

1. 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模拟,深入浅出地讲解Stbc技术;

2. 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课后作业和团队项目,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 提供反馈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达到既定的学习成果,并持续跟踪学生进展以调整教学策略。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围绕Stbc技术展开,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通信系统的各种关键要素,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来验证理论知识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

1.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不同频率、幅度和波形的信号。

2. 示波器:用于观测和测量信号的波形、幅值和频率等。

3. 混频器:用于合并和分离信号。

4. 模拟调制解调器:用于模拟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5. 数字调制解调器:用于数字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6. 信道模型:用于模拟信道传输过程中的噪声和损耗。

7. 通信接口:用于连接实验设备和计算机。

三、实验步骤

1. 信号发生器设置

- 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示波器,设置合适的频率和幅度。

- 通过示波器观察并记录信号波形。

2. 信号调制

- 使用模拟调制解调器将基带信号调制为高频信号。

- 使用数字调制解调器将数字信号调制为高频信号。

- 观察和记录调制后的信号波形,并与之前的基带信号进行对比。

3. 信号解调

- 使用模拟调制解调器将高频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

- 使用数字调制解调器将高频信号解调为数字信号。

- 观察和记录解调后的信号波形,并与之前的高频信号进行对比。

4. 信道传输

- 将信号通过信道模型进行传输,并引入一定的噪声和损耗。

- 观察和记录传输前后的信号波形,并分析噪声和损耗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5. 实验数据分析

- 根据实验中观察和记录的数据,分析信号调制、解调和信道传输的性能。

- 绘制实验结果图表,比较不同参数下的信号质量差异。

- 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四、实验结果与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信号调制、解调和信道传输对于通信系统的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设计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职业道路。因此,制定一个好的课程设计方案,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就业非常重要。

第一步,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需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和任务。要想设计一个好的方案,首先需要明确目标。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网络通信基础知识、通信协议、通信技术、通信网络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课程设计需要明确任务,确定学习的内容和要求。学生需要逐步了解通信网络的原理和结构,掌握通信协议和技术应用,实现通信网络的设计和优化。

第二步,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需要确定设计方案的范围。通信工程是一个广泛的领域,设计方案的范围应该明确。例如,先确定要设计的是何种类型的通信网络,或者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根据课程设计要求,制定合适的设计范围,使方案实际可行。

第三步,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需要分析问题。通信工程是涉及到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实践过程中需要考虑通信的特性、底层物理信息传输、高层网络协议、网络设备和管理等多个因素。分析所涉及的问题,提取关键信息,才能制定出全面而详实的设计方案。

第四步,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需要优化方案。优化方案是通信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修改,并且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使方案更加实用。优化方案需要从不同方面考虑,例如技术性能、经济成本、安全性等方面对方案进行评估。

第五步,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需要撰写报告。报告是课程设计的重要成果之一。在撰写报告时,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传达设计方案的实现过程以及方案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案。为了撰写一份完整且详实的报告,需要介绍所使用的工具、依据和方法。

通信课设报告.

通信课设报告.

洛阳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

设计题目语音信号PCM系统的实现与测试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B110510

学号B11051023

姓名强露

完成日期2013.12.31.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语音信号PCM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设计内容与要求:

设计内容:

1.从wav文件中提取语音信号,通过A律压扩编码,并转换成8位

串行数据发送;

2.信道中混有高斯噪声;

3.接收信号转换成7位并行数据,并A律压扩译码,再恢复成8位

并行数据,生成新的wav文件;

设计要求:

1.独立完成语音信号PCM系统;

2.通过短时wav文件测试仿真系统;

3.分析A律编码前后语音信号频谱的变化。

指导教师:刘庆伟

2013年12月16日

课程设计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一.PCM系统原理

1.1PCM基本概念

PCM即脉冲编码调制,在通信系统中完成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功能。PCM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完成:抽样、量化、编码。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信号的二进制表示。根据CCITT的建议,为改善小信号量化性能,采用压扩非均匀量化,有两种建议方式,分别为A律和μ律方式,我国采用了A律方式,由于A律压缩实现复杂,常使用13 折线法编码。

1.2PCM原理框图

非均匀量化PCM编码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PCM编码示意图

(a) 抽样

所谓抽样,就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扫描,把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变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该模拟信号经过抽样后还应当包含原信号中所有信息,也就是说能无失真的恢复原模拟信号。它的抽样速率的下限是由抽样定理确定的。

通信工程专业课设报告解读

通信工程专业课设报告解读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通信专业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基于MATLAB环境下的GUI的FSK仿

真演示系统设计

学院名称: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班级:

姓名:同组人:

评分:教师:

20 13 年7 月 1 日

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20 12-20 13 学年第 2 学期第17 周-19 周

题目基于MATLAB环境下GUI的FSK仿真演示系统设计

内容及要求

1.掌握FSK的原理和仿真方法;

2.通过脚本编程或者SIMULINK对FSK调制方式进行仿真;

3.在MATLAB环境下制作一个GUI,可以由用户输入载波频率、两个调制频率f1和f2,动态产生FSK调制波形;

4.观察调制信号和已调信号波形,分析调制性能。

进度安排

17周:查找资料,进行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18周:软件的分模块调试;

19周:系统联调;设计结果验收,报告初稿的撰写。

学生姓名:

指导时间:每周一、二、三、四指导地点:

任务下达20 13年 6月 17 日任务完成20 13年 7月 5 日

考核方式 1.评阅□ 2.答辩□ 3.实际操作□ 4.其它□

指导教师系(部)主任

注:1、此表一组一表二份,课程设计小组组长一份;任课教师授课时自带一份备查。

2、课程设计结束后与“课程设计小结”、“学生成绩单”一并交院教务存档。

摘要

MATLAB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进行科学研究、工程计算的软件。它起源于矩阵运算,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高度集成的计算机语言。MATLAB具有强大的数学运算能力、方便实用的绘图功能及语言的高度集成性。除具备卓越的数值计算能力之外,它还提供了专业水平的符号计算、文字处理、可视化建模仿真、实时控制等功能。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在现代通信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通信系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了解通信系统的原理及运行过程,我们进行了一次综合实验。

实验项目一:频率调制与解调实验

通过实验一,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到频率调制与解调的原理及

方法,对于这一过程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通信系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信号源、调制信号发生器、解调电路、示波器等仪器设备,将模拟信号转换成高频信号,再经过解调的

过程将其还原为原始信号。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发现频率调制可以使信号的传输距离更远,信号质量更高,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传输带宽。而解调过程,则

是通过将频率调制后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从而实现正常的信

息传递。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进一步了解了振荡电路的基

本特性及使用方法,这对于后续的通信系统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实验项目二:数字调制与解调实验

数字调制与解调是现代通信技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该技术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从而更好地保证信号质量及传输距离。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数字信号发生器、信道模拟器、解调器等仪器设备,通过数字技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再经过解调过程将其还原为原始信号。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数字调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及可靠性,同时减少噪声对信号的影响。而数字解调的过程则是通过将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从而实现正常的信息传递。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数字信号的基本特性及处理方法,对于后续通信系统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验项目三:移频钳实验

通信工程课程专业课程设计(论文)报告撰写规范及相关标准

通信工程课程专业课程设计(论文)报告撰写规范及相关标准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

课程设计(论文)报告撰写规范及相关标准

1 论文基本构成要件

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

2 论文撰写规范

本科生课程设计应规范、完整,符合规定和要求。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A4

纸张默认设置(即宽21cm,高29.7cm;上、下边距2。54cm,左右边距2。54cm). 2.1论文封面填写

封面按统一提供样式,学生按照要求填写。

琼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华文行楷二号,单倍行距);

课程设计报告

(隶书,小初,单倍行距);

课程名称:

设计题目: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起止日期:

指导教师:

等用“三号仿宋体”填写。

2.2 行距设置

课程设计内容(包括摘要、目录、致谢、参考文献)的行距设置统一选用固定值23磅。(不包括标题)

2。3 字体及格式设置

(1)正文标题选用“标题1,小三号黑体,非加粗(段前17磅/段后16.5磅,多倍行距2。41)”;

(2)作者及单位选用“小四号宋体”;

(3)“摘要”、“参考文献"、等字样均选用“五号黑体",其内容统一选用“五号宋体";

(4)正文第一标题用“1”、“2"、“3”等连续编号,第一级标题选用“标题2,四号黑体,非加粗(段前13磅/段后13磅,多倍行距1.73)”;第二级标题为“1。1”、“1。2”、“1.3”等,第二级标题选用“标题3,小四号黑体,非加粗(段前13磅/段后13磅,多倍行距1.73)";正文内容选用“小四号宋体”。

2。4 课程设计(论文)报告字数

课程设计(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000汉字。

3 课程设计正文基本内容(供参考,有具体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通信系统综合课程设计-基于GSM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设计

通信系统综合课程设计-基于GSM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设计

通信系统综合课程设计-基于GSM移动通信⽹络的数据传输设计

通信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基于GSM移动通信⽹络的数据传输设计

专业:通讯⼯程

班级:XXX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录

第⼀章绪论

1.1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1

1.2设计任务及题⽬要求。。。。。。。。。。。。。。。。。。。。。。。。。。。。。。。。。。。。。。。。。。2

第⼆章软硬件介绍及⽅案论证

2.1软硬件介绍。。。。。。。。。。。。。。。。。。。。。。。。。。。。。。。。。。。。。。。。。。。。。。。。。4

2.2⽅案论证。。。。。。。。。。。。。。。。。。。。。。。。。。。。。。。。。。。。。。。。。。。。。。。。。。。4

2.3系统介绍。。。。。。。。。。。。。。。。。。。。。。。。。。。。。。。。。。。。。。。。。。。。。。。。。。。4

第三章器件测试及收发信息的实现

3.1器件测试。。。。。。。。。。。。。。。。。。。。。。。。。。。。。。。。。。。。。。。。。。。。。。。。。。。7

3.2 收发信息的实现。。。。。。。。。。。。。。。。。。。。。。。。。。。。。。。。。。。。。。。。。。。。11第四章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案

4.1 遇到的问题。。。。。。。。。。。。。。。。。。。。。。。。。。。。。。。。。。。。。。。。。。。。。。。。12

4.2 解决⽅案。。。。。。。。。。。。。。。。。。。。。。。。。。。。。。。。。。。。。。。。。。。。。。。。。。12

(完整版)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完整版)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

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系统和网络协议部分)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实验一:主被叫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移动台主叫正常接续时的信令流程。

2、了解移动台主叫时被叫号码为空号时的信令流程。

3、了解移动台主叫时被叫用户关机或处于忙状态时的信令流程。

4、了解移动台主叫时被叫用户振铃后长时间不接听的信令流程。

5、掌握移动台被叫正常接续时的信令流程。

6、掌握通话结束呼叫释放时的信令流程。

7、了解被叫用户振铃后长时间不接听时移动台被叫的信令流程。

二、实验仪器

1、移动通信实验箱一台;

2、台式计算机一台;

3、小交换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

处于开机空闲状态的移动台要建立与另一用户的通信,在用户看来只要输入被叫号码,再按发送键,移动台就开始启动程序直到电话拨通。实际上,移动台和网络要经许多步骤才能将呼叫建立起来。以移动台和移动台进行通信为例,就包括主叫移动台和主叫MSC建立信令链接、主叫MSC通过被叫电话号码对被叫用户进行选路,即寻找被叫所处的MSC、被叫MSC寻呼被叫MS并建立信令连接过程等三个过程。本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移动通信中移动台主叫时MS和MSC之间的信令过程、以及为了完成通话连接,主叫MSC和被叫MSC之间的信令过程(即七号信令中的部分消息)。

四、实验内容

1、记录正常呼叫的过程中,移动台主叫部分和被叫部分的信令流程

2、记录被叫关机时,移动台主叫部分的信令流程

3、记录被叫振铃后无应答时,移动台主叫部分和被叫部分的信令流程

4、记录被叫号码无效时,移动台主叫的信令流程

5、记录通话结束后,呼叫链路释放的信令流程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1. 引言

在当今社会,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档旨在介绍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的相关

内容,包括设计目标、设计方法、实施过程以及结果分析等。

2. 设计目标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对移动通信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通过设计实践提升学生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力。具体目标

包括:

2.1 掌握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技术;

2.2 能够使用相应的软件工具进行移动通信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2.3 能够分析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并提出优化方案。

3. 设计方法

本课程设计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实施:

3.1 理论学习: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掌握移动通信

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

3.2 实验实践:学生通过设计、搭建和测试移动通信系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3 数据分析:学生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评估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4. 实施过程

本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4.1 系统需求分析:根据实验目标和要求,确定设计所需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4.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4.3 系统搭建和测试:按照设计方案,搭建移动通信系统并进行相关功能和性能测试;

4.4 数据收集和分析: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估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

4.5 优化方案提出: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优化移动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案,并进行实施和测试。

通信传输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传输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传输课程设计报告

本文主要关注“通信传输课程设计报告”,总结了课程设计

的目的、设计思路、完成过程以及结果分析。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通信传输的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并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同时,本课程设计也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理论知识讲解、实验操作实践和报告撰写。

1. 理论知识讲解

在理论知识讲解环节中,主要针对通信传输的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进行深入讲解。其中,包括了信道编码、解码原理,信道编码器和解码器的设计与实现,数字调制和解调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式,常用的调制方式以及调制器和解调器的设计和实现等内容。

2. 实验操作实践

在实验操作实践环节中,主要采用了仿真实验和实物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软件仿真和硬件实现的实验操作,让学生

更加深入地了解通信传输的相关原理和技术,还可以巩固自己的操作技能。

3. 报告撰写

在报告撰写环节中,主要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在实验中的体会和思考,深入剖析通信传输的理论和实践,撰写一篇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报告要求结构清晰,文字流畅,思路明确,重点突出,同时要注意规范使用文献、参考资料等。

三、完成过程

在完成这个课程设计任务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1. 选题和组队

首先,老师布置了通信传输的课程设计任务,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在三到四人小组内进行协作。我们小组对数字调制和解调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决定选择与之相关的课程设计主题。

现代通信系统综合性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书) 精品

现代通信系统综合性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书) 精品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所属课程名称现代通信系统综合性设计

题目现代通信系统综合性设计

分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12月3日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1)

1.1 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1)

1.2 长途电话业务简介 (1)

1.2.1 固定网国内长途电话业务 (1)

1.2.2 固定网国际长途电话业务 (2)

1.3 SDH简介 (2)

1.4 GSM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3)

第2章长途电话业务的配置实现设计 (4)

2.1 长途电话网的结构 (4)

2.1.1 四级长途电话网的网路结构 (5)

2.1.2 二级长途电话网的网路结构 (5)

2.2 C&C08程控交换机的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7)

2.2.1 C&C08硬件模块 (7)

2.2.2 C&C08软件系统 (8)

2.2.3 C&C08主要单板 (9)

2.3 EBRIDGE平台的使用和业务配置操作过程 (10)

2.3.1 交换机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组成 (10)

2.3.2 调试过程 (11)

2.4 对系统进行调试并分析实验结果 (12)

2.4.1 长途业务调试实验 (12)

2.4.2 C&C08和SDH 2M联调 (13)

第三章SDH设备相关管理软件 (14)

3.1 SDH网络 (14)

3.1.1 SDH基本网络结构 (14)

3.1.2 SDH环自愈环网 (16)

3.2 华为光传输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17)

3.2.1 SDH设备硬件概述 (17)

3.2.2 OPTIX 2500+设备介绍 (17)

3.2.3 SDH设备软件总体介绍 (22)

通信专业设计类报告规范1

通信专业设计类报告规范1

专业综合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3000-5000字)

通信方向专业综合设计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封面

课题名称班级、学号、日期(2011.10.11—10.28)、地点均以阿拉伯数字表示指导教师

2.内容摘要

3.设计内容及要求

设计内容、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先进性、实用性、选题价值及对学生专业能力提高的程度;

设计工具(PC机、单片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软件硬件设计的比重,测试工具与方法、仪器仪表(万用表,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4.任务的提出,设计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5.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6.画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绘出程序流程图,并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7.硬件电路组装调试的内容,如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调试电路的方法和技巧、测试的数据和波形并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8.程序烧录工具及其烧录过程,方法步骤,烧录环境、工具。

9.程序调试过程,方法,步骤,运行结果。

10.总结设计电路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指出课题的核心及实用价值,提出

改进意见和展望

11.列出元器件清单

12. 列出程序清单

13. 列出参考文献

14.小结:收获、体会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移动通信课程设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该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关于移动通信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本文将介绍关于移动通信课程设计报告的一些重要信息。

一、课程设计目标和背景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移动通信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该课程会涉及到移动通信的基础概念、技术和应用,以及与移动通信相关的标准和规范。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将能够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移动通信中的实际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习移动通信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和进展,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同时,移动通信课程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研究和探索新技术的机会,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方法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课程中通常会涉及以下内容:

1.移动通信的基础概念和原理;

2.移动通信中使用的技术和协议;

3.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4.移动通信中的信号传输和调制技术;

5.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和保护机制;

6.移动通信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课程教学方法通常采用课堂讲授、实验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实际操作和测试移动通信系统,掌握移动通信技术的使用和应用。

三、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数字移动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移动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移动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数字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

2. 学会分析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了解不同移动通信标准的差异;

3. 掌握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了解影响通信质量的因素。

技能目标:

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出现的问题;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移动通信信号测试;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关注和热情,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

3.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了解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二年级信息技术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高二学生在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方面具备一定基础,对

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导向,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技创新意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 数字移动通信概述:介绍数字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系统组成及分类,使学生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2. 数字移动通信原理:讲解数字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调制、解调技术,多址技术,信道编码与解码等,使学生掌握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1000字

本文简要介绍了通信系统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开题背景、课程设计目的、设计方案、实验结果和总结。设计方案包括信号的生成和调制、信道噪声的模拟和信号解调。实验结果表明,该课程设计可以有效地加深学生对通信系统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一、开题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日常通讯还是科学研究,都需要高效的通信系统。因此,通信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通信系统的基础原理和应用技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教学来加深学生对通信系统的认识。

二、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通信系统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实践操作技能。针对通信系统的基础原理和应用技能,设计了以下的课程设计内容:

1. 信号的生成和调制;

2、信道噪声的模拟;

3、信号解调。

通过这些实验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方法,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加深对课程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三、设计方案

(1)信号的生成和调制

设计方案:

首先,利用信号发生器产生基带信号(20Hz~20KHz)。然后对其进行调制,使其成为高频信号。对于模拟调制方法,我们选择单边带调制(DSB)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容滤波器去除多余的带外成分,使基带信号变成宽带信号。同时,我们还将研究数字调制方法,包括

脉冲振幅调制(PAM)、脉冲宽度调制(PWM)、脉冲位置调制(PPM)、正交调制(QAM)等方法,并通过实验比较它们的效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指导书

班级通信D101

指导教师董自健

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系

2013年10 月18 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是根据“通信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要求而制定的。综合课程设计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完所有专业课后进行的综合性课程设计。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研究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巩固和扩大所学知识面,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1)掌握一般通信系统设计的过程、步骤、要求、工作内容及设计方法;掌握用计算机仿真通信系统的方法。(2)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进行通信工程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由于是专业综合性课程设计,因此设计的内容应该围绕主干专业课程,如: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技术、传输设备,通信网点等。

课程设计要求的主要步骤有:

1、明确所选课题的设计目的和任务,对设计课题进行具体分析,充分了解系

统的性能、指标、内容等。

2、进行方案选择。根据掌握的知识和资料,针对系统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条

件,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从多个方案中选择出设计合理、可靠、满足要求的一个方案。并且对方案要不断进行可行性和优缺点的分析,最后设计出一个完整框图。

3、原理设计;

4、调试阶段;

5、说明书编制。

本次课程设计在校内完成,主要方式是以理论设计为主,进行实验或计算机仿真,得出结论。

三、设计内容

本次综合课程设计内容为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仿真。应该包括以下设计内容:

1、使用一种分组码或者卷积码进行信道纠错编码。

2、使用格雷码对数据进行映射。

3、使用MQAM举行调制,M可选择8、16、32、6

4、128、256。

4、选择合适的升余弦参数,使用升余弦对基带信号举行滤波。

5、在解调端,进行滤波、MQAM的解调、格雷码逆映射、纠错解码。

6、改变信噪比,分析系统性能。

四、设计内容介绍:

MQAM是一种基本的相位-幅度联合调制方式。研究这种基本的数字调制信号的性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通信的基本特点。

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可以自己选择符合要求的技术,如信道纠错编码可以是分组码或者卷积码,M必须选择数字8、16、32、64、128、256中的至少3个,以分析各种M下的QAM系统性能。应用Matlab进行仿真,仿真采用蒙特卡罗模型。仿真基本框图是:

其中:

信号源:基本的二进制数据流。

信道编码:可以选择分组码、卷积码等。

调制:MQAM,M必须选择数字8、16、32、64、128、256中的至少3个。在调制前使用格雷码进行映射。

信道:信号经过调制以后,通过信道。信道可以选择高斯加性白噪声信道、二进制对称信道、多径瑞利(Rayleigh)衰落信道、莱斯(Rician)

衰落信道等。设置不同的信道信噪比,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不同信

噪比情况下的系统性能。

解调:根据调制方式,选择对应的解调方式。

译码:根据信道编码方式,选择对应的信道解码方式。

性能分析:信号经过调制、信道、解调过程。在接收端,将得到的数据与原始信号源数据比较,得到在特定信噪比下的误码率。改变系统信噪比,

从而得到系统的误码率曲线图。

五、设计过程:

1.仿真模型

(1)根据选择的调制信号形式,确定仿真框图。

(2)设置模型中各模块的具体参数。

2.软件设计

编写M文件。在程序中,依次改变信噪比,得到在特定信噪比下的误码率。

信噪比范围是可以是-10dB~20dB之间,步长为2dB。根据得到的误码率数据,绘出误码率-信噪比曲线图。

3.仿真调试

在完成设计草案后可进行仿真,并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修改。并同理论数据进行比较。

要求完成:

1、选择一种具体的数字调制方式。

2、结合具体数字调制方式,分别选择三种MQAM进行系统仿真。

3、绘出没有信道编码情况下的数字调制系统误码率-信噪比曲线图。

4、绘出有信道编码情况下的数字调制系统误码率-信噪比曲线图。

5、对有和无信道编码情况下的系统误码率-信噪比曲线图进行比较,并分析。

六、设计提交的成果材料

提交设计说明书一份,内含任务中涉及的各种仿真框图、参数数据、有关程序,仿真曲线图。并就设计过程做出总结。

七、教学时间安排

根据课程大纲要求60学时计划,本设计安排如下:

时间安排:17~19周(2011年1月6日~2014年1月24日)

选题要求:应该包含上述设计要求的全部步骤。

作息时间:上午8:30~11:30 下午2:00~4:30

设计地点:图书馆、电子系实验室、教室

答疑地点:M-409

八、成绩考核

通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综合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1)、平时表现;2)、答辩及课题完成情况;3)、说明书(设计报告)完成情况;

参考分数比例:

(1)平时表现:35分

(2)答辩及课题完成情况:30分

(3)设计报告:30分

附:通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指导讲稿

Modulating a Random Signal

问题:二进制数据流通过一个包含基带调制、信道、解调的系统,计算误码率(BER)。下面是仿真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函数。系统使用16-QAM (正教幅度) 和高斯(AWGN)信道

●产生随机二进制数据流randint

●使用16-QAM调制qammod

●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

●产生数据分布图scatterplot

●使用16-QAM 解调qamdemod

●计算误码率biterr

1.产生随机二进制数据流. 在MATLAB中,一般用向量(vector )或者矩阵(matrix)

来表示数据. 下面使用randint 函数产生一个列向量来表示数据流。数据流长度选择为30,000。

注意:在MATLAB 中并没有严格的时间概念。

下面的代码还产生数据流中部分数据的柱状图。由于产生数据的随机性,一般你们每个人运行结果有可能不一样。注意使用(:) 操作符来选择向量中的部分数据。

% Define parameters.

M = 16; % Size of signal constellation

k = log2(M); % Number of bits per symbol

n = 3e4; % Number of bits to process

nsamp = 1; % Oversampling rate

x = randint(n,1); % Random binary data stream

% Plot first 40 bits in a stem plot.

stem(x(1:40),'filled');

title('Random Bits');

xlabel('Bit Index'); ylabel('Binary Valu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