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地质学地貌学考试资料整理版

地质学地貌学考试资料整理版

实用文档

地质学与地貌学

一、名词解释

1.矿物:是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绝大多数为晶质固态的无机物,稳定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

2.原生矿物:指在内生条件下的造岩作用和成矿作用过程中,同所形成的岩石或矿石同时期形成的矿物,其具有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

3.次生矿物:在岩石或矿石形成之后,其中的矿物遭受化学变化而改造成的新生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而不同于原生矿物。

4.类质同象(同晶置换):晶体中某种质点被类似质点所顶替(置换或取代)而能保持原有晶体构造类型,之稍微改变其晶格常数的现象。

5.造岩矿物: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

6.粘土矿物:组成粘土岩和土壤的主要矿物。

7.斜长石:晶体属三斜晶系的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晶形呈柱状、厚板状,常为粒状或块状;颜色多呈灰白色,有时微带浅棕、浅蓝及浅红色;硬度6〜6.5;相对密度2.61〜2.76;玻璃光泽;两组解理。

8.钾长石:也称正长石,属单斜晶系,通常呈肉红色、白色或灰色。密度2.54〜2.57g/cm3,比重2.56〜2.59g/cm3,硬度6.具有熔点低,熔融间隔时间长,熔融粘度高等特点。

9.基性斜长石/中性斜长石/酸性斜长石:斜长石是由钠长石和钙长石所组成的混合物,二者可按任意比例混合,根据不同比例可分为酸性斜长石、中性斜长石和基性斜长石。

10.碱性长石:是富含碱金属钾、钠的长石的总称。是钠铝硅酸盐(NaAlSi3O8)和钾铝硅酸盐(KAlSi3O8)的混合物。

11.岩石:是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固态物质,是矿物或岩屑的集合体,有一定的结构、构造和变化规律。

地质地貌学复习

地质地貌学复习

14、三角洲的沉积实际上是( )。 a.陆相 ; b.海相 ; c.海陆混合 。 15、使河流长度加长的方式是( )。 a.溯源侵蚀; b.河曲作用 ; c.三角洲形成 ; d. 所有以 上这些。 16、河流的搬运力指的是( )。 a.河流能搬运各种物质总量的能力 ; b.河流能搬运 各种碎屑物 质数量的能力 ; c.河流能搬运各种溶解 物数量的能力 ; d.河流能搬运碎屑物中最大颗粒的 能力。 17、冰碛物的特点是( ) a.分选差-磨圆差-无层理 b.分选好-磨圆差-有层理 c.分选好-磨圆好-无层理 d.分选差-磨圆好-无层理
一、地球的基本特征: 地球的圈层结构:里三层,外三层 地壳的物质组成,元素的分布特征,克拉 克值 二、矿物:物理性质,主要矿物 三、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四、构造:地质构造,板块构造 五、风化作用 类型、影响因素 风化作用的阶段性与风化壳
六、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 七、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八、风的地质作用,黄土地貌 九、冰川和冻融地质作用 十、重力地质作用 十一、地质年代 十二、地球演化史
10、断层的上盘是指( )。 a.相对向上运动的一盘; b.断层面以上的断盘 ; c.相对 向下滑动的一盘 ; d.断层主动一盘 11、粘土矿物属于:
a. 岛状硅酸盐矿物; b. 架状硅酸盐矿物; c. 链状硅酸盐矿物;d. 层状硅酸盐矿物
12、下列矿物抗风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石英>白云母>黑云母>辉石 ; b. 石英>白云母>橄榄 石>辉石 ; c. 白云母>长石>角闪石>橄榄石 ; d. 石英> 黑云母>橄榄石>角闪石 。 13、化学风化作用通常在下列哪种气候条件下进行得 最快( )。 a.干燥 ; b. 寒冷 ; c. 温暖 ; d. 湿热 。

地质地貌复习资料

地质地貌复习资料

1.类质同象:矿物晶体在形成过程中,近体内部构造中本应该

由某种质点所占据的位置被晶体化学性质相似地其他质点所置换,只引起晶胞参数及理化性质的规律性变化,而晶体的构造不发生变化的现象。

2.同质异象:成分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中结晶时,形成

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不同的晶体的现象。

3.解理: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结晶方向破裂成光华

平面的性质。裂开的平面叫做解理面。

4.硬度:矿物抵抗刻画、压入和研磨的能力。---一滑二石三方

解,四萤五磷六正长,七石八黄九刚玉,最后是金刚石。5.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

生改变的作用。分为内动力和外动力。

6.沉积岩:由沉积物质通过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7.变质岩:由母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8.岩浆:位于地下深处、富含挥发性物质的硅酸盐蓉蓉体。

9.岩石的构造: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和晶

粒相对大小以及矿物之间结合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岩石特征。

10.岩石的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及其集合体在空间上的排

列、配置和填充方式上所反映出来的岩石的外貌特征。

11.层理:沉积岩中由与物质的成分、颜色、结构沿垂直方向

变化所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

12.绝对地质年代: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蜕变规律来计算矿物

和岩石的形成年龄。相对地质年代:利用地层之间相对的新老关系,或者他们的形成顺序以说明地层的形成时代叫。。。。。

13.矿物的结晶习性: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一定成分的同种

矿物,常有生成莫一定形态的习性。

14.节理:岩石中没有明显移动的断层

15.地层:地壳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各

(完整版)地貌学复习资料

(完整版)地貌学复习资料

地貌学复习资料

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研究对象:地表的地形,即地貌。

2、研究内容

研究地貌的形态特色、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及其散布规律。

地貌的形态特色:如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及各

种外力作用下的地貌形态。

地貌的形成发育原由:内营力作用、外营力作用,地表岩性,

时间。

地貌的演化: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等阶段。

地貌体的内部结构:切割型、叠置型、切割-叠置型、叠置 -切割型。

在地貌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内外营力的作用表现:

1)地貌是内外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营力使得地表变得起伏,外营力使之夷平。

2)在详细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段内,内外营力的强度是不一样的。山地高原区内营力强度大,平原盆地域外营力强度大。

3)但从长时间看,内外营力作用是处于均衡状态的。

坡地重力地貌

什么是坡地重力地貌?斜坡上不稳固的块体或风化碎屑物在重

力作用下向斜坡下方运动所产生的地貌。

坡地重力地貌的发生大概可分两个阶段:坡地上基岩物质的风化;坡地上物质向下坡方向的运动。

风化作用分哪几种种类?

1、物理风化作用

发生方式:卸荷释重、冰楔作用、盐楔作用、温度变化所致的涨

缩作用。

2、化学风化作用

发生方式:水化、水解、碳酸化、氧化等作用。

3、生物风化作用

发生方式:生物物理风化作用、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一:倒塌及其种类

1:什么叫倒塌?

斜坡上的岩屑或块体,在重力作用下,迅速向下坡方向

挪动的地貌过程。

2:倒塌的种类?

按发生的地貌部位,可分为山崩、塌岸、散落。

按坡地的物质构成不同可分为:基岩倒塌、堆积物倒塌、表

层风化物倒塌等。

二:倒塌形成的条件

地质与地貌学复习资料

地质与地貌学复习资料

地质与地貌学复习资料

地质与地貌学复习资料

地质与地貌学是研究地球上地质现象和地形变化的学科。它涉及地球的构造、

岩石的形成和变化、地壳的运动以及地表地貌的形成与演变等内容。对于地质

与地貌学的学习,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同时也要了解一些实

际的案例和观察方法。

一、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岩石的形成和变化、地壳运动以及地球历史的学科。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岩石、矿物、地层、构造等。岩石是由矿物质组成

的固体物质,而矿物是地球上自然存在的无机物质。地层是地壳中不同时期沉

积物的堆积层,通过对地层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历史的演变。构造是地球内部

的形态和结构,包括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等。

地质学的原理主要包括相对年代学原理、地层对比原理和地质剖面原理。相对

年代学原理是通过对地层的研究,根据地层的相对位置确定地质事件的先后顺序。地层对比原理是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地层进行对比,找出相同或相似的地层,从而判断地层的年代和地层的对应关系。地质剖面原理是通过对地质剖面的观

察和分析,了解地层的厚度、倾角和变化规律。

二、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变化的学科。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地形、地

貌和地貌过程。地形是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是由地壳运动和地表作用形成的。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包括山地、平原、丘陵、河谷等。地貌过程是地

球表面形态变化的原因和机制,包括风蚀、水蚀、冰蚀等。

根据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征,地貌学可以分为风蚀地貌、水蚀地貌、冰蚀地貌

和海蚀地貌等。风蚀地貌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包括沙丘、风蚀穴等。水

地质地貌学复习内容

地质地貌学复习内容

1.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产状、成因及其

变化发展以及古生物、古气候演变历史的一门学科。

2.地质学的特点

1、时间漫长

2、空间广阔

3、现象复杂

4、无法再现

3.地貌学:是研究地表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

学。

4.地质作用概念外力地质作用对地表“削高填低”,降低地表起伏内力地质作用对地表“抬高降低”,增大地表起伏

5.地质年代的表示方法,并举例不同表示方法是如何确定的

地质年代——指地质体形成或者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分为:

1.相对年代——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2.绝对年代——依据同位素年龄测定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时距今多少年。

相对年龄测定:测定事件发生或岩石形成的相对时间顺序

地层层序律确定地质年代:沉积岩是按先后顺序一层层地依次沉积下来的,因此正常的地层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下老上新),这是确定地层新老顺序的一般规律,叫地层层序律。

生物层序律(化石层序律)确定相对年代:地层层序和化石层序是相辅相成的,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地层新老,可以帮助确定化石的新老;反过来,根据地层中化石的新老,也可以确定地层的新老。这样经过多年的对比积累就能建立起地层顺序(相对年代)。

切割律或穿插关系确定地质年代:

1.喷出岩相对年代确定——根据地层层序和其上、下地层中的化

石来确定。

2.侵入岩相对年龄确定:根据侵入、包裹、切割或穿插关系来确定。

侵入关系: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围岩)年代老。

切割或穿插关系:切割或穿插者年代新、被切割或被穿插者年代老。

包裹关系:包裹者年代新、被包裹者年代老。

地质与地貌学复习重点

地质与地貌学复习重点

地质地貌学

一名词解释

1.地质学: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地质学是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产状、成因及其分布规律;地壳运动及其所引起的各种构造变动和发展规律;地壳历史及生物演化规律的已满学科。

2.克拉克值: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

3.地质作用:地质学上把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

4.内力作用:是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

5.外力作用:是由地球外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

6.地质营力:使地表发生变化的力量。

7.岩石圈:是指由地表和上地幔顶部坚硬岩石所组成的地球圈层。

8.软流面: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

9.莫霍面:地壳同地幔的分界面。

10.古登堡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11.地质年代:地球历史的纪年和标定地球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

12.底层: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经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成层的或非成层的岩石的总称,包括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

13.化石:保存在地壳中的过去历史时期生存过的生物的遗体和遗址。

14.地质年代表:根据底层中反映出来的地壳运动,生物演化特点划分为不等的地层单位,每个地层单位有相应的地质年代单位。根据地壳划分和对比,建立地质年代表。

15.地壳:有岩石组成的固定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16.大陆地壳:覆盖地球表面的45%,主要表现为大陆、大陆边缘以及较小的浅海。

17.大洋地壳:分布于大洋盆地之下的地壳。

18.地热梯度:地球表面上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19.地磁:地球所具有的磁性现象。

20.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以地轴为中心,不停地由西向东旋转。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运动称为公转。

地貌学复习资料

地貌学复习资料

地貌学

1、地貌的概念:地球表面(包括海底)的各种形态。由内营力和外营力相互作用而形成。

2、主要风化壳类型及其特征(书36 表)

3、重力地貌的概念:坡面上的风化碎屑和不稳定岩体、土体主要在重力并常有一定水分参与作用下,以单个落石、碎屑流或整体土体、岩体沿坡向下运动所导致的一系列独特的地貌。

4、块体运动的概念:由于坡地重力所移动的物质多系快提醒是,故也称为块体运动(包括崩塌,滑坡,蠕动。)

5、蠕动的概念:蠕动主要是指土层、岩层和它们的风化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控制下,顺坡向下发生的十分缓慢的移动现象。

6、崩塌: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的快速下移,在坡脚处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

崩塌的类型:崩塌(山崩)、散落(落石)、坍岸

7、滑坡的概念:坡面上大量土体、岩体或其它碎屑堆积,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

8、滑坡的地貌特征(书46 图!!):滑坡体、滑动面或滑动带、滑坡后壁与滑坡台阶、滑坡舌与滑坡鼓丘、滑坡湖与滑坡洼地、滑坡裂缝

11、地面流水的概念:地面流水是指陆地表面流动着的液态水。它们在重力作用下, 沿地表从高处向地处流动。地面流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次来自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12、坡面径流具有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由坡面径流所发育的地貌类型:①不明显冲刷带

②冲刷带 ③淤积带

13、 坡积裙:是由坡面径流作用形成的坡积物所组成的。自坡积裙的顶部向前缘,机 械组分由粗变细。碎屑物的磨圆性差,分选性不好。

14、 沟谷的概念:沟谷是暂时性现状水流侵蚀的结果,在干旱、 半干旱气候地带的草原或者山麓地带为常见

地质地貌学考试重点(详解)

地质地貌学考试重点(详解)

第一章地球的基本知识

1、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散逸层

(2)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2、地质作用:地质学上把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第二章矿物

1、矿物: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

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

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2、矿物的化学组成:类质同像——组成矿物的离子被性质相近的离子所置换,而置换后矿物的晶体结构不变。

同质多像——指同样的化学成分,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和介质条件)下,结晶出不同晶体结构和性质的矿物。

3、矿物的理化性质

(1)颜色:自色,他色,假色(2)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3)透明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4)光泽: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5)解理: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或无解理(6)硬度: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岩石——在各种不同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

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是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一种矿物的岩石大理石、自然界中大

部分岩石是两种以上的矿物组成的,如花岗岩)

4、常见矿物:绿帘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白云母,黑云母,蒙脱石,水云母,高岭石,正长石,钾微斜长石,透长石,斜长石,沸石,方解石,白云石,磷灰石,石膏,石英,钾盐,雄黄,雌黄, 第三章 岩石 一、岩浆岩 1、岩浆作用与岩浆岩:岩浆形成、运移、冷凝成岩的整个活动过程称岩浆作用;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

地质与地貌学资料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地质学 地貌学

二、填空题

1.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

2.地质内营力作用表现为( )、( )、( )及( )等。

3.地质外营力的能量来自( ),主要包括风化作用,流水、地下水、冰川、风力、海洋和湖泊等的( )和( )。

4.地质内营力来源于( )及由于地球在宇宙中运动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力能。

5.地貌的变化和发展受到( )、( )和( )三个因素的影响。

三、判断题

1.地质内营力对地表形态作用的纵趋势是加强地表的起伏形态( )。

2. 地质外营力对地表形态作用的纵趋势是加强地表的起伏形态( )。

四、问答题

1.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有别于其他自然物体,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描述地质内营力与外营力对地貌形态的塑造。

第1章 地球的基本知识

一、名词解释

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 剩余磁性

二、填空题

1.地球的物理特性主要是指地球固体外壳以内的( )、( )、( )等用仪器测得的地球物理数据。

2.地球温度的热能的来源有( )、( )两种。

3.地磁的三要素指的是( )、( )、( )。

4.地球的外部圈层分为( )、( )、( )、智慧圈。

5.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 )、( )、( )。

6.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主要依据( )、( )两个面。

7.地壳分为两层分别为( )和( );( )层的物质分布是连续。

8.地幔可分为( )和( )。

三、判断题

1.地壳上层硅、铝层是连续分布的( )。

2. 地壳下层硅、镁层是连续分布的( )。

3.地球中岩浆主要发源于地幔中的软流层( )。

地貌学-知识点(终极版)

地貌学-知识点(终极版)

地貌学-知识点(终极版)

第一章:绪论

要点:

1.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地貌学: 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进展规律的学科。研究内容: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特征、塑造地表形态的动力、地貌发育演化规律以及地貌的内部结构及地貌的空间分布规律,并依照地貌发育演化的规律来利用改造自然。

第四纪地质学: 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进展历史规律的学科。第四纪地质研究内容:地层、古气候、生物、海平面变化、新构造运动等。认识第四纪沉积物的形成,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对照,拟定第四纪地质年代表。研究第四纪环境,包括地壳运动的特征、气候的演化及生物界的进展历史,并由此产生一系列分支学科:新构造运动学、古冰川学、第四纪古地理学、古人类学等。

2.新生代以来的地质年表

全新世(1.17万年)

更新世(2.588百万年)

3.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研究地质学的一具很重要的现实主义原理是“将今论古”,即用研究现代地质作用和现象的办法去了解地质历史阶段的地质过程。为研究前第四纪的地质历史,有必要对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举行研究。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在生产实践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农业生产、工业和民用建设等都在现代地表和第四纪地层上举行,农业区划、农田水利建设、水土保持、水电工程、道路工程、厂矿和港口建造、地下水勘探、砂矿勘测等都需要举行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勘察工作。

4.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的联系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均属于地球科学;

2.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别仅研究的时空范围一致、研究对象和

地质地貌重点

地质地貌重点

绪论

一、地质学的概念及特点

1、地质学的定义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学科。主要是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变化和发展历史及古生物变化历史的一门学科。(物质、运动形式、演化)

2、地质学的特点

(1)空间上的广阔性与地域上的差异性

(2)时间上的悠久性

(3)(地质)变化过程的复杂性

(4)地质记录的残缺性

二、地貌学的定义及特点

1、地貌学是介于地质学与自然地理学的一门边缘学科,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2、地貌发展的动力:地貌发展的动力来自地质作用中内、外营力的相互作用

三、地质地貌学与农业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关系

1、土

土壤的特性受母岩类型、地貌特征、地质演化史等因素的影响,土壤的分类、区划、调查等方面,要考虑各地区具体的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土壤的改良利用大多数和当地地质地貌条件有关。

2、水(坎儿井、都江堰)

合理利用地表水、地下水,寻求地面水、地下水的地质运动规律,寻找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根据地质条件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肥

农业上所用的大多数肥料、农药、土壤改良剂都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因而这些矿物的开发对农业将有很大的作用。

第二章

一地球的形状

“梨”形或旋转椭球体

二、重力异常、磁异常、地热异常、剩余地磁

重力异常:实测重力值与正常重力值不相符合,这种偏差称为重力异常。

磁异常:地磁三要素实测值与正常值不一致的现象叫磁异常

地热异常:地热增温率大于该地区的平均值叫地热异常

剩余地磁:岩石在形成过程中所获得的磁性

三、圈层结构(岩石圈、软流层概念;三个分层界面)

1、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貌与地质学复习资料

地貌与地质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气候地貌学:是研究地球上不同气候区的地貌形成、演变规律和地貌组合特征的科学。

构造地貌学:一是研究地质构造受外力剥蚀后形成的地貌;另一是研究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地貌。

坡地地貌:坡地上的风化岩块或土体在重力和流水的作用下发生崩塌、滑动或蠕动所形成的地貌。

风化作用:出露地表的的岩石,受外营力的作用,发生破碎和分解,形成大小不等的岩屑、沙砾和黏土,成为风化作用。

崩塌:斜坡上的岩屑或块体,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向下坡移动的现象。

倒石堆:沿斜坡崩塌地物体在坡度较平缓的坡麓地带,所堆积成的半锥形体。

滑坡:斜坡上的大块岩(土)体,由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蠕动:斜坡上的碎屑或土壤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下坡运动。

坡积物:在坡面流水作用下,被带到平缓的坡麓地带堆积下来的沉积物。

洪积扇:山麓带常处于构造下沉状态,地形坡度急剧变缓,河流水流分散,流速减慢,一部分水流渗漏地下,因而山地河流带来的大量砾石和泥沙在山麓带发生堆积,形成一个半锥形的堆积体,平面呈扇形。

泥石流:山地沟谷中含大量松散固体碎屑的洪流。

河流:地表线形凹槽内天然流水的统称。

河床:河谷中枯水期水流所占据的河谷部分。

河床纵剖面:从源头到河口河床最低点连线。

河流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到接近一基面后即失去侵蚀能力,不再向下侵蚀。

壶穴:基岩河床中被水流冲磨的深穴。

河流裁弯取直:当河床弯曲程度越来越大,河流的上下河段越来越接近,形成狭窄的曲流颈,洪水时,曲流颈可能被冲开,河流取直的现象。

地质地貌复习资料

地质地貌复习资料

第一章:地球的基本知识

1、名词解释:重力异常、地热增温率、地热异常区、磁偏角、磁倾角、剩余磁性。

重力异常——由于地球各部分的物质组成和地壳构造不同,因而实际测量的重力值往往与理论值不符,称为重力异常。

正异常——实测重力值大于理论值,一般为金属矿区,由于物质密度大,对地面物质的引力较大。

负异常——实测重力值小于理论值,一般为石油,炔,石膏等非金属矿区,物质密度小,引力小。

地热增温率:向下每加深100米温度增高的数值。

地热异常:某地的地热增温率大于该地区的平均值。

地磁三要素:磁偏角磁倾角磁场强度

地磁异常:实测数值与正常值不一致的现象。

剩余磁性:岩石在形成过程中获得的磁性。

1、地球从外部到内部分为哪几个圈层?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何谓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各有哪些形式?

第二章:矿物

1、名词解释:矿物、类质同像、同质异像、解理和断口

矿物:岩石圈中化学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通过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自然产物。

类质同像:矿物的相当质点被性质相似的质点所占据而保持晶体构造不变的现象

发生条件:内因:大小相近;电性相同;电价相等

外因:温度;压力;浓度

同质异象:成分相同的物质,形成条件不同,而生成不同晶体构造的现象

2、类质同像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

3、我们可以根据矿物的哪些物理性质来鉴定矿物?

第三章:岩石

1、岩浆作用:

了解岩浆活动方式及有关矿产,初步掌握岩浆岩体产状的基本特征,以及岩浆岩的一般特征和常见岩浆岩。

重点是岩浆岩产状的基本特征、岩浆岩的结构、构造及常见岩浆岩。

1.什么是岩浆作用?有哪几种活动方式?各形成什么岩类?

地质地貌资料

地质地貌资料

1.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综合性自然科学

2.地貌学是研究地表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

3.根据莫氏面(在地下平均33km处)和古登堡面(在2900km处)两个界面把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4.地壳:指地球莫霍面以上的固体硬壳(A层),属于岩石圈的上部。地壳(A层)可以分为上下两层,中间被康拉德面所分开,但这一界面在海洋部分不明显或者根本不存在。(1)上层地壳(即A层),其成分以O、Si、Al及K、Na等为主,和花岗岩的成分相似,所以叫花岗岩层;此层又称为硅铝层(Sial)。在这一层的表层部分常分布有0~10 km厚的沉积岩层。地壳平均密度为2.6~2.7g/cm3。

(2)下层地壳(即A″),其成分虽然也以O、Si、Al等为,但Mg、Fe、Ca等成分则显著增加,和玄武岩的成分相似,所以叫玄武岩层,又称为硅镁层(Sima)平均密度为2.9~3.0g/cm3。

5.地壳的类型:地壳可以分为大陆型地壳(简称陆壳)和大洋型地壳(简称洋壳)

6.地幔:指莫霍面以下到古登堡面以上的圈层。地幔还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7.软流层:在上地幔的中部(约50~250公里处),存在一个塑性层,叫软流层,软流层物质可以缓慢流动,岩浆主要发源于此层中。

8.岩石圈:软流层以上(包括地壳以及上地幔顶部)称为岩石圈

9.地核:位于深2900km古登堡面以下直到地心部分称地核。

10.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面形态和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

11.地质作用根据能力的来源不同,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地貌学复习重点

地貌学复习重点

地貌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绪论

1.地貌学: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第二章坡地地貌

1.坡地地貌:坡地上的风化岩块或土体在重力和流水作用下发生崩塌、滑动或蠕动形成的地貌。

2.风化作用:出露地表的岩石,受日光照射、温度变化、水的作用和生物作用等,发生破碎和分解,形成大小不等的岩屑、砂粒和黏土,这种作用称为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

3.崩塌:斜坡上的岩屑或块体,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向下坡移动,称为崩塌。

崩塌堆积地貌:沿斜坡崩塌的物体在坡度较平缓的坡麓地带,堆积成半锥形体,称倒石堆(岩屑堆)。倒石堆的平面形状大多呈半圆形或三角形,有时好几个倒石堆连接在一起呈带状。倒石堆的表面纵剖面坡度除与岩屑本身的休止角有关外,与岩屑下部基坡的坡度大小也有很大关系,基坡缓,倒石堆的坡度也缓。P11页图

4.滑坡:斜坡上的大块岩(土)体,由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滑坡面整体向下滑动。

形态特征:滑坡体、滑坡面、滑坡壁、滑坡裂隙、滑坡阶地和滑坡鼓丘。第三章河流地貌

1.横向环流(P21):在弯曲河道中,从凸岸由水流面向凹岸的水流(表流)和从凹岸由河底流向凸岸的水流(底流)构成一个连续的螺旋形向前移动的水流,称横向环流。

可分为四种:单向横向环流、底部汇合型横向环流、底部辐散型横向环流、

复合型环流。

2.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水流在流动过程中携带大量泥沙和推动河底砾石移动的作用,叫河流搬运作用。方式有:推移、跃移、悬移。

3.河床纵剖面:河谷中枯水期水流所占据的谷底部分称为河床。河床横剖面呈一低洼槽形。从源头到河口的河床最低点连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作用:地质学上把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地壳:地表以下,莫霍面以上为地壳。

地幔:地壳往下至2900km深度之间称地幔。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在形成过程中晶体内部构造中本应由某种指点所占的位置被晶体化学性质相似的规律性的变化,而晶体构造不发生质变的现象。

同质异象:成分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结晶时,形成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完全不同的晶体的现象。

岩浆作用:岩浆向着地壳上层压力减小和温度降低的方向移动的过程称为。

岩石变质作用:固态岩石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流体的作用,而使岩石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地层:就是地壳在发展过程中经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成层的和非成层的岩石的总称。

生物层序律:一定种类的生物或生物群落埋藏在一定时代的地层里,而相同地质年代的地层年代必定保存着相同或近似种属的化石或化石群,这种关系就叫生物群落。

构造运动:是地球内部热能、重力势能和地球旋转能等内力所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褶曲: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就是岩层的一个旁曲。

分化作用:指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大气和水的联合作用以及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

风化壳:被分化的岩石圈表层被称为分化壳。

块体运动:斜坡上的岩体或松散的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往下运动的过程斜坡重力作用,由于移动物质多系块体,也称块体运动。

蠕动:指斜坡上的土体,岩体和风化碎屑,在重力的作用下顺坡向下缓慢移动的现象。

流水地貌:有流水作用塑造的各种地貌。

河流阶地:有河流下切侵蚀,河床不断加深,原先的河漫滩地面超出形成河流阶地。

洪积扇:干旱、半干旱等地区暂时性洪流携带的物质在出山口大量堆积形成的扇状堆积地貌。

泥石流:有大量的砂石、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组成的一种特殊洪流。

喀斯特作用:指具有溶解能力的水溶性对可溶性岩石发生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风蚀作用:风沙对地表物质的吹扬和研磨作用。

风积作用:风沙流动过程中,当风速变弱或与障碍物以及地面结构或下垫面性质改变时,沙粒从气流中下落堆积作用。

冰川:是寒冷地区多年降雪积聚,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并能自行运动的天然冰体。

冻土:是温度在0°或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土。

1.地球的圈层结构按其物质成分及性质不同,由外到内可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以地表为界,前三圈叫外圈,后三圈叫内圈。

2.地磁三要素是指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

3.根据晶体化学分类方法,矿物可分为含氧盐大类、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大类、卤化物大类、硫化物大类、自然元素大类五大类。

4.根据硅氧四面体是否连续以及连续的方式不同将硅酸盐分为岛状构造的硅酸盐亚类、孤立环状构造的硅酸盐亚类、连续链状构造的硅酸盐亚类、连续层状构造的硅酸盐亚类、连续架状构造的硅酸盐亚类五种构造亚类。

5.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6.火山构造包括火山锥、火山通道、火山口等。

7.浅成侵入作用昰岩浆在压力作用下沿着断层、裂隙和层理贯入的方式进行的,其结果形成浅成岩体,其主要产状有岩盘、岩床、岩墙等。

8.玄武岩属火成岩,页岩属沉积岩,板岩属变质岩。

9.大区域性的以时代为准的地层划分,地层单位由小到大划分阶、统、系、界、宇五个级别,与其相对应的

地质年代单位为期、世、纪、代、宙。

10.根据生物的出现和最低硬壳化石带,化石带以及较高级动物的大量出现,把全部地层分为冥古宇、隐生宇和显生宇3个宇,其中显生宇包括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11.河流中水质点运动状态有层流、紊流和环流。

12.河流侵蚀表现为下蚀、侧蚀和向源侵蚀。

13.河流搬运形式有推移、悬移和溶解质搬运三种形式。

14.河谷的形成发展一般要经历“V”型谷、河漫滩河谷、成型河谷三个阶段。

15.根据河床平面形态和河床演变规律,可将冲击性河流的河床分为直道河床、弯道河床、汊道河床、网道河床等四种河床。

1、根据河流阶地的物质组成,将河流阶地分为侵蚀阶地、基地阶地、堆积阶地、埋藏阶地。

一、那些证据能够说明地球具有弹性和塑性?

弹性时间段,持续时间短;塑性时间长,持续时间长。

1.弹性表现:1)能够传播震波2)地球具有固体潮3)地球的形状是发生变化的。

2.塑性表现:1)地球为固定的椭球体,长轴与旋转轴垂直。2)岩石组成的岩石具有褶皱、柔软和塑变性能。

二、引起地质作用的能的主要来源?

1.地球内热能

2.重力能

3.地球旋转能

4.太阳辐射能

5.潮夕能

6.生物能

三、硅酸盐亚类主要有哪些特征?

1.内部构造复杂,类质同像替代广泛,因而硅酸盐类矿物成分复杂,种类多。

2.所有硅酸盐类矿物晶体构造中,

每个硅离子皆被四个分布在四面体顶上的氧离子所包围,形成硅氧四面体。3.硅氧四面体中每一个氧以半价与硅结合,而另一半尚带负电,可用来与其它氧离子或另一个硅氧四面体中的硅结合。因此在硅酸盐矿物中,硅氧四面体既可以孤立存在也可以通过共用氧的方式相互连接成各种复杂洛阴离子。

四、什么是沉积岩?沉积岩石如何形成的?沉积岩有哪些类型?

沉积岩石在地表和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下,原有岩石经过分化剥蚀,在原地或经过搬运到不同环境的地方沉积下来,再经过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形成过程:(一)破坏1.风化破坏2.剥蚀风化(二)搬运1.机械搬运2.化学搬运(三)沉积1.机械沉积2.化学沉积3.生物沉积(四)成岩1.压固成岩2.脱水成岩3.胶结成岩4.矿物重结晶

沉积岩的类型:1.碎屑矿物2.粘土矿物3.化学和生物成因的新矿物。

五、变质作用有哪些类型?并列举其代表岩石?

(一)局部性变质作用1.热接触变质作用代表岩石:大理岩、石英岩2.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代表岩石:硅卡岩 3.动力变质作用代表岩石:碎裂岩、麽棱岩4.冲击变质作用代表岩石:

5.燃烧变质作用代表岩石:(二)区域变质作用代表岩石:板岩、片岩、千枚岩(三)混合岩化作用代

表岩石:花岗混合岩。

六、如何确定相对地质年代?

我们可以利用地层之间相对的新老关系或他们的形成顺序,来说明地层形成的年代。

具体依据:1.地层层序率2.生物层序律3.地层间的接触关系4.沉积相与沉积旋回5.地质事件。

七、地层的整合接触与不整合接触有何区别?

1.整合接触是指当沉积作用连续进行时,新地层覆盖在老地层上面。表示这段时期内没有发生明显的大陆

剥蚀作用。地壳表现为下降或没有显著的上升作用。

2.不整合接触指当地壳向上运动,由沉积作用转变为剥蚀作用,导致沉积作用中断,经过一段时间的剥蚀作

用后,地壳有下沉,再次接受沉积,这时新的沉积地层与老的沉积地层之间隔了一个侵蚀面,存在明显的地层缺失。

八、地震震级和强烈度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1.震级是反映地震能量的大小,震级等于震中距为100km时地震已记录到最大振幅的对数值

2.强烈度是反映地震是地面受破坏的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