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皮动物
(完整版)第十三章棘皮动物
![(完整版)第十三章棘皮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32fa185c8bd63186bcebbcdd.png)
• 海盘车口周围的管足有嗅觉功能。
九、生殖和发育
• 多雌雄异体。海盘车有5对生殖腺,附着在近腕
间隔处。生殖孔在反口面靠近腕基部的中央盘上, 生殖细胞排出体外受精。受精卵是辐射卵裂,发 育后经内陷法形成原肠,再由肠腔法形成中胚层 和3对体腔囊,即前体腔囊、中体腔囊和后体腔 囊。原肠胚时的胚孔最终发育成为成体的肛门, 而成体的口则是在原肠孔相对的另一端形成的。
第一节 棘皮动物门的特征
• 1. 成体大多五辐射对称,幼虫全部两侧对称; • 2. 体壁由上皮和真皮组成;体表具棘或刺,系由内
骨骼突出体表形成;
• 3. 次生体腔发达,由体腔囊(肠腔囊)发育形成。 • 3. 部分体腔形成了特殊的水管系统、血系统和围血
系统。
• 4. 骨骼由起源于中胚层的钙化骨片组成。 • 5. 神经系统和感官不发达,神经系统没有神经
深海海百合(Bathycrinus)
• 海百合Metaerinus • 终生具柄,营固着生活。
• 游移亚门:
• 无柄,自由生活;口面向下,口位于口面
或体前端;肛门位于反口面或体后端;骨骼发 达或不发达;主要神经系统在口面。 • 4纲。
海羊齿 Antedon
幼体具柄,成体无柄,营自由生活。反口面具卷枝,能在礁石上移动。
• 太阳海星 • Solaster endeca
菊海星Pentagonaster duebeni
棘轮海星(Crossaster papposus)
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群体
墨西哥海星(Plectaster decanus)
珠海星(Fromia monilis)
棘皮动物特征
![棘皮动物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715d161765ce0508763213c1.png)
是两侧对称,成体是10
海蛇尾
海星
海百合
2. 体壁具中胚层来源的内骨骼
所有棘皮动物都具有中胚层起源的内骨骼。
2020/7/10
体表有两种类型的棘状突起: 1)内骨骼向外突起形成的棘状突。 2)肌肉质的圆锥形肉刺。
2020/7/10
内骨骼由钙化的小骨片(ossciles)组成, 有的极为微小,散布在体壁中,如海参类;有 的成为许多骨片,骨片彼此成关节,如海星、 海蛇尾、海百合等;有的愈合成一个完整的壳, 如海胆类。
2020/7/10
2020/7/10
2. 呼吸--皮鳃、管足、肠具呼吸功能
2.1 皮鳃
为体壁向外的突 起,该处体壁真皮层 退化,只具有表皮, 没有内骨骼,很薄, 其内腔和体腔相通。 是呼吸器官,兼有排 泄作用。
2.2 管足
管足在气体交换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特 别是一些皮鳃不发达的种类,比如海百合。
位于口面体壁的上皮细胞之下,包括围口 的五边形神经环、到各腕的辐神经及上皮下的 神经丛。外神经系统司感觉,起源于外胚层。 为现代棘皮动物的主要神经,各纲都有,多半 发达(海百合纲除外)。
2020/7/10
4.2 下神经系统(hyponeural system) 位于围血系统的管壁上,也是由一个围
口神经环及5个间辐区神经组成,在体腔膜 下面形成神经丛,支配体壁的肌肉层,司运 动,源于中胚层。 4.3 内神经系反口神经系(aboral system)
是棘皮动物所特有的一个相对封闭的管 状系统,其内充满与海水等渗的液体,主要 机能在于运动。
筛板
管足
2020/7/10
2020/7/10
3.2 围血系统(periheamal system)
动物生物学13 棘皮动物_OK
![动物生物学13 棘皮动物_OK](https://img.taocdn.com/s3/m/038209288bd63186bdebbc31.png)
经济意义
•
棘皮动物对人类有益的方面很多。多数海参可供食用,
价值较大。蛋白质含量丰富,营养价值极高,还可药用,
有补肾、补血、治疗溃疡等功效。海胆卵可供食用,用海
胆生殖腺制成的酱称“云丹”,为酱中珍品。海星有一定
药用价值,海胆、海参和蛇尾还可作鱼的饵料。但海盘车
以软体动物为食,是贝类养殖的敌害。海胆类喜食海带幼
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
1
棘皮动物是最高等的无脊椎动物,是 无脊椎动物中唯一的后口动物。海洋底 栖,分布在潮间带到数千米的海底; 形态奇特,有呈五角星状的海星、毛栗 状的海胆、黄瓜形的海参,以及百合花 植物状的海百合等。
全世界已知现存种类6 000余种,中国 300余种,但化石多达20 000种;
大小:自体盘中心至腕末端的距离可达100mm以上; 体无前后左右之分,只有上下之分(反口面和口面) 上下扁平,中央为体盘,周围有5条腕,呈五角星状
(五辐射对称);
4
一、外部形态
1. 对称性 基本上是五辐射对称。腔肠动物是二、四或六偶数辐射。 五辐射对称是棘皮动物所特有的,不仅不见于其他现存动 物,在古动物化石中也从未发现过。 棘皮动物的辐射对称是次生性的。
2. 体形 身体中央部分称为体盘,由体盘发射出5个突起,称腕。 身体有口的一面称口面,没有口的一面称反口面。口面从 口周围开始,顺腕的中线共发出5条纵沟,直达腕的末端, 称为步带沟,沟内有管足。
5
生活时口面向下而反口面向上: 反口面,略隆起:肛门(极小,近体盘中央处)、筛板(一圆形
小板,多孔)、生殖孔(位于各腕基部两侧)、棘(内骨骼向 外的突出)、叉棘(清除体表沉积物等)、皮鳃(呈泡状,为 体壁自骨片间隙外凸形成,体腔也伸入其中,内有体腔液,有 呼吸、排泄作用); 口面,平坦,淡黄色:口(体盘中央,周围有围口膜)、步带沟 (各腕中央,沟内具2排管足,管足末端具吸盘)、眼点(各腕 顶端中央靠下,红色);
棘皮动物及其他类别
![棘皮动物及其他类别](https://img.taocdn.com/s3/m/74aba19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4.png)
现代棘皮动物的进化特点还包括:复杂的生理机制、 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行为习性等。
04
其他无脊椎动物类别
软体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是动物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门之一,包 括许多经济价值较高的物种,如双壳贝类、头足类和
腹足类等。
输标02入题
软体动物门的动物通常具有柔软的身体,覆盖着一层 石灰质的壳或内骨骼。它们通过肌肉收缩来移动,并 具有特殊的器官用于摄取食物和呼吸。
刺胞动物门的一些物种具有特殊的适应性,如发光、变 色等,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05
棘皮动物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与其他动物的共生关系
与鱼类共生
棘皮动物如海星和海蛇尾常与鱼类形成共生关系,共同利用食物和栖息地资源。
与无脊椎动物共生
棘皮动物与一些无脊椎动物,如寄居蟹和海葵,形成共生关系,互相提供庇护和 食物来源。
消化系统与食物
消化系统
棘皮动物具有一个简单的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胃和肠等器官。
食物
棘皮动物以海洋底栖生物为食,如藻类、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等。
繁殖与生长
繁殖
棘皮动物通过有性繁殖方式进行繁殖, 雌雄异体,生殖细胞释放到海水中受 精。
生长
棘皮动物生长缓慢,寿命较长,体型 较大的种类生长周期更长。
03
节肢动物门的动物广泛分布 在陆地、淡水和海洋环境中,
从沙漠到森林都有分布。
节肢动物门的一些物种具有 特殊的适应性,如飞行、跳 跃、挖掘等,以适应不同的
生存环境。
刺胞动物门
刺胞动物门是一类水生动物,包括水母、珊瑚、水螅等。
刺胞动物门的动物广泛分布在海洋和淡水环境中,从浅 海到深海都有分布。
刺胞动物门的动物通常具有刺细胞,能够释放刺丝来捕 食或防御。它们的身体呈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
什么是棘皮动物
![什么是棘皮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f93b49c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6.png)
什么是棘皮动物?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是一种主要生活在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
它们与其他无脊椎动物有着明显的区别,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征和形态。
下面将详细介绍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分类。
一、主要特征:1. 棘皮:棘皮动物得名于它们身体表面的棘皮,这些棘皮是由钙质组成的,覆盖在外皮上。
棘皮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同时也帮助棘皮动物在海底表面或底栖生物上移动。
2. 五辐对称:棘皮动物的身体通常呈五辐对称,具有五个对称的部分。
这五个部分称为臂片,每个臂片上都有棘皮和感觉器官。
3. 内骨骼:棘皮动物具有内骨骼,由钙质组成。
内骨骼通常呈现出复杂的结构,包括许多相互连接的小骨片和棘刺。
4. 水管系统:棘皮动物的体内有一个水管系统,用于呼吸、摄食和运动。
水管系统包括一个环绕口部的环状水管和延伸到臂片的辐射水管。
5. 缺乏头部:与大多数动物不同,棘皮动物缺乏明确的头部。
它们的口部位于身体的底部,用于摄食。
二、分类:棘皮动物门包括以下主要的类群:1. 海星纲(Asteroidea):海星是棘皮动物中最为著名的类群之一。
它们的身体通常扁平,由五个或多个臂片组成,每个臂片上都有许多棘刺。
海星通过伸缩脚管和吸盘在海底表面上移动,以贝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
2. 海胆纲(Echinoidea):海胆的身体呈球形,由许多棘刺覆盖。
海胆的口部通常位于底部,可以用来吸食底栖生物和藻类。
一些海胆具有可动的棘刺,可以用来防御敌害。
3. 海百合纲(Crinoidea):海百合的身体呈柄状,顶部有一个口部和一圈辐射臂片。
海百合通常固着在海底的岩石或珊瑚上,通过伸缩臂片来捕捉悬浮在水中的浮游生物。
4. 海参纲(Holothuroidea):海参的身体通常呈长条状或类似于黄瓜的形状。
它们的皮肤通常柔软而有弹性。
海参通过吞食底栖生物和底部的沉积物来摄取营养。
5. 海百合纲(Ophiuroidea):与海星相似,海百合也具有辐射对称的臂片,但身体通常较细长,臂片与中央体相比较长。
第七章-棘皮动物
![第七章-棘皮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58404dd00975f46526d3e117.png)
海胆壳
六、生殖系统
多雌雄异体(少数海蛇尾和海参除外) 雌雄外形相似,各有5对树枝状的生殖腺(海参除外), 位于间步带区 卵巢:桔黄色 精巢:淡黄或白色 体外受精
近年来,海星的药用价值逐步被重视,不少海洋药物或食 品企业开发了海星营养素胶囊等产品,对祛病强身有显著 的功效。
日本医学家的临床试验证明,海星的血浆是治疗肿瘤的良 药,它能增强机体对肿瘤海星具有消炎消肿功能,能预防 扁桃体发炎。同时海星也具有清热化痰之功效,煲汤老少 皆宜饮用。
海星皂苷主要药用价值体现在:
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
棘皮动物门:棘皮动物悉产于海水,在无脊椎动 物中分类系统中,地位很高。成体辐射对称,但 幼体两侧对称,早期胚胎发育、和高等动物相似, 且具发达的体腔。这类动物个体一般较大,数量 也较多,是研究海洋药物良好的材料之一。
现存棘皮动物种类有5700多种,但化石种类多达 20000多种。
四、排泄
无专门的排泄器官,排泄活动是靠体腔上皮能 产生变形细胞,收集体腔液中的代谢废物,移行 到体表,穿过皮鳃、管足、呼吸树等体壁较薄处, 将废物排出体外。代谢废物也可通过体类似,其他无脊 椎动物的骨骼是由外胚层发育而来的外骨骼)。
内骨骼由钙化的小骨片组成,骨片上有小孔,位于体 壁的结缔组织内。
弥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海盘车
[异名] 海星、五角星、多棘海 盘车
[科别] 海盘车科 [形态特征、习性] 腕5个,长、
稍扁平。反口面稍隆起,口面略 凹。反口面除结节、棘、腕的边 缘为浅黄色外,其余部分全为鲜 紫色,口面为浅黄褐色。 生活于潮间带或沿岸浅水中。
八 棘皮动物
![八 棘皮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cac71dd152d380eb63946d75.png)
• 棘皮动物是生活在海底、身体呈辐射对 称的无脊椎动物。棘皮动物的意思就是 它们的表皮犹如荆棘一般。
都生活在海中
棘皮动物 身体表面有棘
海胆 海百合
海星 海参
1 常见棘皮动物
• 海星是棘皮动物中的重要成员。五条腕的海星形
状很像五角星,它的口位于口面(腹面),肛门在 反口面(背面)。口面为浅黄色或橙色,反口面为 浅色底子上衬着紫色或深褐色的斑纹。海星腹部着 地,五条腕伸开在浅海的沙地或岩石上不慌不忙地 用数目众多的管足
• 部份棘皮动物可供食用和药用。如紫海胆、 石笔海胆、马粪海胆、海燕、多棘海盘车、 罗氏海盘车、骑士章海星、刺参、梅花参 等。
九 脊椎动物
• 脊椎动物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第一个 特征就是脊椎动物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 它分化出了具有复杂结构的脑,头部开 始出现了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再加上保 护它们的头骨,就构成了明显的头部。 所以脊椎动物又称有头类。 那么脊椎动 物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它们都有一根 脊柱,所以脊椎动物这个名字就是由此 而来。
• 体形:梭形,减少水的阻力,适于游泳。
• 体表:鲫鱼的体表有鳞片,起保护身体作用,鳞 片上有粘液,游泳时减少阻力。
• 身体分部: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鳃盖后缘 以前为头部,肛门以后是尾部,中间部分是躯干 部。
鲫鱼的结构
肾脏
鳃
肝
心 胆囊 室
心 房
肝胰脏
鳔 卵巢
脾 脏
肛门 输卵管
尿殖孔
鳃的结构
鳃耙
• 两栖动物也是人 们熟知的一类动 物,是脊椎动物 进化史上由水生 向陆生的过渡类 型,成体可适应 陆地生活,但繁 殖和幼体发育还 离不开水。
一些两栖动物
1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棘皮动物
![棘皮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b9075c28453610661ed9f429.png)
• 棘皮动物的定义:海生无脊椎动物,除部分营底栖游
泳或假漂浮生活外,多数营底栖固着生活,常是某些底栖 群落中的优势种,化石类别和种类极多,除现生6纲外, 另有15纲之多,始见于早寒武世
棘皮动物生理结构
• 棘皮动物是后口动物 。它 们的原肠胚孔形成肛门, 而口部是后来形成的。它 们有特殊的五体对称栥管 结构。由于棘皮动物的胚 胎形成方式和脊索动物 一 样,所以它们虽然看起来 原始,但实际上是包括人 在内的脊索动物的近亲。 刚出生的棘皮动物是两边 对称的。生长期间,左边 增大而右边缩小,直到叠 边被完全吸收了,然后这 一边长成五倠辐形对称形 状。
• 原肠胚发育成一个基本的幼虫型,即两侧对称的两侧囊幼虫。在身体 两侧、口和肛门的前方有一条纤毛带。各纲棘皮动物的幼虫(耳状幼 虫、羽腕幼虫和长腕幼虫)都是这一基本型的变型。海参对称幼虫的 纤毛带像人耳,故名耳状幼虫。海星的对称幼虫为羽腕幼虫,它有两 条纤毛带,一条在口前方,另一条在口後方,并围绕身体的边缘。海 胆和蛇尾的幼虫较高等而复杂,形状近似,统称长腕幼虫,像倒置的 画架。海胆(长腕)幼虫和蛇尾(长腕)幼虫通常有4对腕。海百合无两侧 囊体期,有一樽形幼虫。其他类群也可能有樽型幼虫,例如海参的耳 状幼虫後有樽形幼虫发育期;但有些种类无此幼虫。大多数幼虫小, 不超过1公釐(0.04吋)长,但海参(sea cucumber)幼虫有的长15公釐 (0.6吋),某些海星的羽腕幼虫可超过25公釐(0.9吋)。经数天到数周的 浮游生活,幼虫经复杂的变态,最後形成幼棘皮动物。由於形成5条 水管,辐射对称取代了两侧对称。海百合和海星的幼虫在变态前先附 到水底,而海参、海胆和蛇尾,在浮游生活时变态,形成幼棘皮动物 後才沉到海底。平均寿命约4年,有的长达8或12年。生长率多取决於 食物的多少和水的温度。
棘皮动物们
![棘皮动物们](https://img.taocdn.com/s3/m/ba8d1412a2161479171128b6.png)
棘皮动物棘皮动物(echinoderm)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洋无脊椎动物。
特征为外皮坚硬多刺,已鉴定的已逾21纲,现存的种类包括海百合纲(Crinoidea;如海百合、海羊齿)、海星纲(Aster oidea;如海盘车、海燕)、蛇尾纲(Ophiuroidea;如阳遂足、刺蛇尾)、海胆纲(Echinoid ea;如海胆)和海参纲(Holothurioidea;如海参)及Concentricycloidea纲,有6,000多种。
化石种约13,000种。
广泛分布于各海洋,从潮间带到最深的海沟。
骨骼由无数碳酸钙骨片组成,可作很好的指示化石。
体腔的一部分形成水管系,内充满液体,向体表外伸出像触手样的构造,有运动、取食、呼吸和感受刺激的作用。
现存种呈明显五辐射对称外观,掩盖了其两侧对称的基本体形。
棘皮动物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很不同,有的呈鲜豔的红、橙、绿和紫色。
小的数公分,大的如海参有长2公尺的,海星直径有达1公尺(约3.3呎)的。
海百合化石最大,长度超过20公尺(66呎)。
多数种类雌雄异体,一般有性生殖。
精子和卵排入水中受精。
生殖季节多数在春夏季,持续一或两个月,但有几种能全年繁殖。
受精卵的发育途径不同。
卵黄少的小卵发育成幼虫,成为浮游生物的一部分,经一段时期的摄食,变成幼棘皮动物,定居水底。
大型卵有较多的卵黄,发育为一浮游性幼虫,但在最终变为幼棘皮动物前以本身卵黄为养料,不取食小生物。
具浮游功能阶段的发育为间接发育。
含大量卵黄的大型卵可不经幼虫期直接发育成幼棘皮动物,为直接发育。
卵经多次分裂发育为原肠胚,一端凹入形成原肠。
棘皮动物与脊椎动物及某些无脊椎动物相似处为︰其胚孔将来是肛门的位置,口位于与胚孔相对的身体的另一端。
从原肠形成一对中空的囊,以後发育成体腔和水管系。
原肠胚发育成一个基本的幼虫型,即两侧对称的两侧囊幼虫。
在身体两侧、口和肛门的前方有一条纤毛带。
各纲棘皮动物的幼虫(耳状幼虫、羽腕幼虫和长腕幼虫)都是这一基本型的变型。
第十二章棘皮动物
![第十二章棘皮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e82bd6f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4.png)
4、海参纲
刺参
海棒槌 图12-18 海参纲习见种类
梅花参
刺参
光参
海棒槌
紫轮参
梅花参
图
12-
19 海 参 的 耳 状 幼 虫
三、 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身体辐射对称且大多为五辐对称,幼体 为两侧对称。全部海生。 (2)具有广阔的次生体腔。 (3)具有特殊的水管系统、血系统和围血系 统。 (4)有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内骨骼被包在 外胚层的表皮下面,常向外突出形成棘或刺。
马粪海胆
图12-16 海胆纲习见种类
紫海胆
马粪海胆
色彩艳丽的海胆
大连紫海胆
紫海胆
3、海蛇尾纲
体扁平,星状 体盘小,腕细长,二者分界明显 无步带沟,管足没有坛囊和吸盘。 筛板位于口面
3、蛇尾纲
筐蛇尾
海盘
真蛇尾
图12-17 蛇尾纲习见种类
刺蛇尾
海蛇尾
蛇尾
4、海参纲
体呈蠕虫状,两侧对称 背腹扁平,背侧常有疣足(一种变形的管
幼虫是两侧对称的,经变态后,发育为辐射对 称的成虫。
幼虫
发育
中胚层的形成
原口动物:裂体腔法 棘皮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半索 原索动物:肠腔法 脊椎动物:裂体腔法
二、棘皮动物的分类
生存种类约6 000种,我国已记录300多种
分类依据:体形、有无柄和腕、筛板的位置、 管足构造
有柄亚门 海百合纲 海星纲
体壁结构
一、棘皮动物的形态结构
(一)外部形态
1. 体制(对称性) 成体是五辐射对称(或是五的倍数)。腔
肠动物是二、四或六偶数辐射。五辐射对称是 棘皮动物所特有的,不仅不见于其他现存动物,
棘皮动物门(好)
![棘皮动物门(好)](https://img.taocdn.com/s3/m/b687c70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1.png)
03
棘皮动物门代表物种
海星
特征
海星属于棘皮动物门,具 有五个或更多的辐射状肢 体,体呈星形。
生活习性
海星主要生活在海底,通 过吸盘附着在岩石或其他 硬物上。
捕食方式
海星捕食贝类、甲壳动物 等,通过吸盘和管足吸附 并缠绕猎物,再用胃将其 消化。
海胆
特征
海胆是圆形的棘皮动物,体表长 满了棘刺,通常呈球形或心脏形。
适应性
棘皮动物具有很强的适应 能力,能在各种不同的环 境中生存和繁衍。
02
棘皮动物门分类
海星纲
01
02
03
海星纲是棘皮动物门中 的一个纲,包括各种海 星。
海星通常有五个臂,从 中心辐射出去,但臂的 数量和形状因种类而异。
海星以贝类、甲壳类和 其他棘皮动物为食,通 过胃囊消化食物。
04
海星具有再生能力,如 果一个臂被截断,它可 以在再生过程中长出新 的臂。
生活习性
海胆主要生活在海底,以海草、藻 类等为食。
繁殖方式
海胆通过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再附 着在海底发育成成虫。
蛇尾
特征
防御方式
蛇尾棘皮动物有长而细的腕足,体形 似蛇,故名蛇尾。
当受到威胁时,蛇尾会断掉部分腕足 以迷惑敌人,断肢还能再生。
生活习性
蛇尾主要生活在海底,以滤食海水中 的浮游生物为生。
棘皮动物门其他代表物种
棘皮动物门
• 棘皮动物门简介 • 棘皮动物门分类 • 棘皮动物门代表物种 • 棘皮动物门研究价值 • 棘皮动物门保护现状与建议
01
棘皮动物门简介
Hale Waihona Puke 定义与特征定义棘皮动物门是一类具有棘皮或硬 壳的海洋动物,包括海星、海胆 、海参等。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https://img.taocdn.com/s3/m/de4b4b2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a.png)
生态平衡与环境监测
监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
棘皮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棘皮 动物的种群动态和生态习性,可以监测和评估海洋生态系 统的健康状况。
生态平衡维持
棘皮动物在海洋食物链中占据重要位置,对于维持生态平 衡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棘皮动物有助于了解生态系统的结 构和功能。
环境变化响应
棘皮动物对环境变化敏感,研究其种群变化和适应性进化 有助于及时发现环境变化和预测生态风险。
棘皮动物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 血管和血液。
它们的血液通常是透明的,具有 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功能。
呼吸方式多样,有些种类通过体 表进行呼吸,有些则通过专门的
呼吸器官进行呼吸。
生殖系统与繁殖方式
棘皮动物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精巢、输卵管和受精囊等器官。
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如分裂、出芽等。
受精卵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后,会孵化出幼体棘皮动物,幼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 和发育后,最终成为成体。
03
棘皮动物的进化历程
起源与早期演化
棘皮动物门是动物界的一大门类, 包括海星、海胆、海参等生物。
棘皮动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寒武 纪时期,大约5.7亿年前。
早期演化过程中,棘皮动物经历 了多次适应辐射,形成了多种多
样的形态和生态适应性。
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棘皮动物在物种多样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药用价值
一些棘皮动物具有药用价值,如海 星提取物具有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海胆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疲劳等 功效。
观赏价值与生态旅游
观赏价值
棘皮动物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美丽的色彩,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生态旅游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棘皮动物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通过开展潜水、浮潜 等活动,吸引游客了解和探索海洋生态系统。
10第十章 棘皮动物门
![10第十章 棘皮动物门](https://img.taocdn.com/s3/m/1e1ab929bcd126fff7050ba5.png)
§10.1 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
外部形态
体壁与内骨骼
发达的真体腔
消化系统与食性
生殖与发育
一. 外部形态
体制:成体五辐射对称,但幼虫期两侧对称,故五辐射 对称为次生性。
海盘车
身体 = 体盘 + 腕; 体盘 口面(较平,中央有 口)+ 反口面(略凸,中央有 肛门) 腕: 一般5条,从体盘伸 出;腹面中央有1条步带沟,其 中具2~4排管足,管足末端有 吸盘; 腕的顶端靠下有眼点。 腕之间——间步带区;反 口面间步带区具1个多孔的筛板
棘皮动物的经济意义
棘皮动物中有些种类对人类有益,少数有害。 食用:刺参、梅花参为名优食用参。海胆卵可制酱。 药用:海参可入药,有益气补阴、生肌止血之功。海胆壳 入药,可软坚散结、化痰消肿。海星及海燕等干制品,有清热 解毒、平肝和胃、补肾滋阴的功能。 科研教学:海胆卵为发育生物学的良好实验材料。海星卵
海胆纲与蛇尾纲的幼虫均为长腕幼虫,结构相似,关系
较近。但海胆纲心形目动物肛门体位后端,两侧对称, 与海参纲相同,因此海胆纲介于蛇尾纲和海参纲之间的
类群
海参纲的樽形幼虫与海百合纲的樽形幼虫很相似,故与
海百合纲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海参只有一个生殖腺,
是较原始的性状,可能是在演化中较早分出的一支。
§10 棘皮动物门
棘皮动物是一类后口动物,全部海洋底栖生活,从 浅海到数千米的深海都有广泛分布。现存种类6000多种 ,沿海常见的海星、海胆、海参、海蛇尾等都属于棘皮 动物,它们在形态结构与发生上都有一些独特之处,与 原口动物有很大不同。
主要内容
§10.1 §10.2 §10.3 §10.4 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 棘皮动物门的分类 棘皮动物的经济意义 棘皮动物的系统发展
高中生物 普通动物学棘皮动物门课件 精品
![高中生物 普通动物学棘皮动物门课件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de76ba4df705cc175427095c.png)
皮鳃:泡状,体 壁外凸形成 ,有呼吸及 排泄功能。
(二)内部构造
• 2、体腔:次生体 腔发达,围消化管 、生殖腺、直达腕 顶端,一部分体腔 形成水管系统和围 血系统。体腔内充 满体腔液,靠纤毛 摆动能流动,有运 输作用。体腔液中 含有变形细胞。有 吞噬作用。
生殖腺共5对,位于各 腕基部两侧,附着 在近腕间隔处。生 殖孔5对,极小。
生殖季节生殖腺发达时 ,可充满腕内。 ♀♂异体,海水中 受精,完全均等卵 裂,形成囊胚,以 内陷法形成原肠胚 。以体腔囊法形成 中胚层和体腔,这 与其他的无脊椎动 物完全不同而与其 它后口动物相同。
• 胚胎逐渐延长,左右体 腔囊也随之延长,进一 步发育成动物成体的次 生体腔;围血系统;水 管系;轴窦等构造。胚 胎延长,原口移至腹面 成为肛门,在胚的另端 形成口,这是后口动物 的特征。
体发育较复杂,要经各个幼体阶段。
二、代表动物——海盘车
(一)外形特征 。
体呈五角形,体 盘+腕组成, 典型五辐射对 称。
1、体盘(1个) 口面(下), 较平坦。反口 面(上),略 凸隆,有鲜紫 红色花纹和肛 门等
2、腕(5条)
有步带沟
管足(2排)
棘(2-3列)
各腕基部两侧有 生殖孔,顶 端有1条触手 ,红色眼点 ,体表粗糙 ,内骨骼外 突形成棘或 刺,棘间分 布有叉棘和 皮鳃。
• 动物界的一门,分类地位仅次于脊索动物 门。以肠体腔法形成体腔,因口腔背侧向 前方吻部突出一个小盲管,有些学者称它 为口索,认为相当于脊索构造,因而得名 。
• 水管系统
为棘皮动物的特 有器官,从发 生上看,是次 生体腔的一部 分特化形成。
棘皮动物门
![棘皮动物门](https://img.taocdn.com/s3/m/12e6711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e.png)
后口动物
01 发现历史
03 物种分类
目录
02 形态特征 04 生活习性
05 生长繁殖
07 保护级别
目录
06 主要价值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是一类后口动物(deuterostomes),在无脊椎动物中进化地位很高。大多 底栖,少数海参行浮游生活;自由生活的种类能够缓慢移动。从浅海到数千米的深海都有广泛分布。现存种类 6000多种,但化石种类多达多种,从早寒武纪出现到整个古生代都很繁盛,其中有5个纲已完全灭绝。沿海常见 的海星、海胆、海参、海蛇尾等都属于棘皮动物,它们在形态结构与发生上都有一些独特之处,与原口动物有很 大不同。外观差别很大,有星状、球状、圆筒状和花状。成体五放辐射对称(次生辐射对称),由管足排列表现 出来。
尽管本门各纲动物体形有很大差别,但其基本构造十分一致。海星和蛇尾类呈星形,上下扁平,体轴很短, 口面朝下,管足沿着腕(辐部)作放射状排列。海胆和海参体轴延长,辐部和间辐部结合,体呈球形或圆筒形, 管足作子午线排列。海百合口面向上,反口面具长柄或卷枝供附着用。
棘皮动物骨骼很发达,由许多分开的碳酸钙骨板构成,各板均由一单晶的方解石组成。骨骼外包表皮,皮上 一般带棘。海胆和海星有不同的叉棘。海胆骨骼最为发达,骨板密切愈合成壳。海星、蛇尾和海百合的腕骨板成 椎骨状。海参骨骼最不发达,变为微小的分散骨针或骨片。
口位于口面围中央,口腔内由骨板、齿及肌肉骨板组成结构复杂的咀嚼器,称亚里斯多德提灯( Aristotle lantern)。
海百合纲( Crinoidea) (代表动物:海百合)现存棘皮动物中最为古老的一纲。暂时或终身营固着生活。口与 肛门都朝上,腕分枝似羽,管足呈触手状。幼体呈桶状。全世界约有610种。体有柄(海百合类)或成体无柄(海羊 齿类),颇似植物。具有分枝的腕。步带沟内生触手,无运动功能,可捕食。雌雄异体,生殖腺位于生殖羽内。个 体发育经过蛹形的樽形幼虫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肠鳃类形成柱头幼虫,或直接形成亚成体。有时也发 生裂殖。羽鳃类行有性生殖及无性生殖。
第一节 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及 其主要特征
分类 • 羽鳃纲(Class Pterobranchiata) 小型(小于8mm),
通常群体生活于分泌的管中,肠道为“U”形。无鳃裂 或有两对鳃裂。代表动物有杆壁虫和头盘虫。
二、棘皮动物门的分类
• 棘皮动物全部是海洋底栖生活,浅海— —深海(数千米),
• 现存6000多种,化石种类则多达20000多 种。
1、有柄亚门; 2、游走亚门
有柄亚门(Pelmatozoa)
• 附着或固着生活,生活史中至少有一个时期具 固着用的柄。 海百合纲+许多化石种类
• 海百合纲(Crlnoidea) • 最原始的棘皮动物,以柄固着生活(海百合),
第一节 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及 其主要特征
(三)结构和功能的适应
1.生物体类型
• 体呈蠕虫状,或固着生活,后口式发育。
• 半索动物曾经被分在脊索动物门中,也曾被视 为无脊椎的脊索动物称为原索动物 ( protochordata ) 。 和 脊 索 动 物 相 似 , 它 有 由背部上皮发生而来且中空的背神经索。但现 在认为其口索与脊索不是同源器官,因此将其 从脊索动物中分出,独立为半索动物。
第一节 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 及其主要特征
(-)柱头虫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柱 头 虫 ( Balanoglossus ) 属 于 肠 鳃 纲 ( Enteropneusta ) , 体 呈 蠕 虫 形 , 由 吻 (proboscis)、领(collar)和躯干(trunk) 三部分组成。躯干部最长,又可分为鳃裂区、 生殖区、肝囊区和肠,末端为肛门。虫体内的 各部均有空腔,即由体腔分化而成的吻腔、领 腔和躯干腔。
6.呼吸和循环系统
l
气体交换可以通过鳃裂完成(由于纤毛作
用,水由口进入咽,经咽裂、鳃囊及鳃孔流出,
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气体交换),其下有血管分
布集中的区域,还可以通过体表完成。
l 循环系统有可收缩的背血管和腹血管,之
间以开放的血窦相连,因此,在循环方式上属
于开放式循环。前体有可搏动的“心脏”驱动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及 其主要特征
• 肠鳃纲(Class Enteropneusta) 固着生活。 有多个鳃裂。代表动物为柱头虫。
• 进化地位
•
半索动物的胚胎发育与棘皮动物相似,鳃
裂及中空的背神经索又与脊索动物相似,说明
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均有亲缘关系。
•
根据对半索动物组织与胚胎的研究,证明
吸盘可以借液压产生的真空吸附在物体上。 • 水管的其它部分共同起着控制、协调系统内水流的作用。 • 实验证明:水管系统内的液体不与外界交换。
海 盘 车 - 水 管 系 统
血系统、围血系统
• 棘皮动物没有专门的循环器官,但有特殊的血系统 (hemal system)+围血系统(perihemal system)。
口索与脊索既不同功、又不同源。
第二节 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位置
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究竟处在什么地位,直 到现在还有争论。
一、支持归入脊索动物的依据 1、具有口索? 2、神经索在领部有狭窄的空隙——相当于
神经管 3、具有鳃裂
第二节 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位置
二、反对归入脊索动物的依 1、与棘皮动物更接近:后口、中胚层形成方式、幼虫形。 2、脊索动物肌肉中的磷肌酸含有肌酸;非脊索动物的磷
7.深透压调节和排泄
含氮废物通过体表扩散排泄。
第一节 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及 其主要特征
8.动作协调
• 神经系统原始而特殊(身体表皮细胞基部的一层神经 纤维网分别在背中线和腹中线加厚形成神经索,两神 经索在躯干的前端相连形成一神经环再和位于表皮下 的神经网相连)。
• 中背神经索在领内形成领索,领索可能是动物的神经 中枢,有巨大的神经细胞。
第一节 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 及其主要特征
第一节 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 及其主要特征
(二)主要结构特征及功能 具有背神经索,一般认为这是背神经
管的雏形; 消化管的前端有鳃裂,为呼吸器官;
口腔背面向前伸出一条短盲管,称为 “口索”,这是半索动物特有的。
第一节 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及其主要特征
石上的海藻。 • 海胆的食谱兼具小动物、植物。 海参: • 沉积取食、悬浮取食。消化道后端具呼吸树——分枝
很多,呼吸作用。 海百合: • 悬浮取食——管足上的纤毛将粘着的食物颗粒逐渐送
入口中。
神经系统
• 棘皮动物的神经系统是分散的,没有神 经节、中枢神经系统。
• 棘皮动物整个表皮中有大量感觉神经细 胞:除司触觉外,还能够对光、化学刺 激作出反应。
• 棘皮动物发达的真体腔内充满体腔液,靠体腔上皮细 胞的纤毛打动,体腔液完成营养物质的输送。
• 血系统:包括一套与水管系统相应的管道: 辐血管——与辐水管平行; 环血管——与环水管平行; 胃血管及其分枝 位于反口面; 轴窦(axial gland) 与石管平行。
• 血系统内有液体,轴窦、背囊(筛板附近)均有搏动 能力。
生殖、发育
• 棘皮动物大多是雌雄异体(少数海蛇尾和海参 除外)。
• 受精卵为辐射卵裂 ——内陷法形成原肠 ——肠腔法形成中胚层、3对体腔囊 ——原肠胚时的胚孔最终发育成成体的肛门,成
体的口在原肠孔相对的另一端形成。
• 棘皮动物的幼虫期是两侧对称——变态后形成 辐射对称的幼虫:棘皮动物的五辐射对称是次 生性的。
围血系统
• 围绕在血系统 之外的一套窦 隙,为体腔的 一部分。
• 血系统、围血 系统的作用知 之不多!
• 棘皮动物血系 统、围血系统 -图示
食性
• 棘皮动物消化 系统-图示
(海盘车)
• 肉食性、植食性 海蛇尾: • 小动物、海底沉积物为食,以较为活动的腕送入口中,
或腕上的刺和管足送入口中。 海胆纲: • 具由复杂的骨片组成的咀嚼器,上面的齿——取食岩
形成、以及骨骼由中胚层产生等,都与脊索动物有 相同的地方,而不同于无脊椎动物。 • 从成体口的形成和肛门的形成看,棘皮动物也同于 脊椎动物——棘皮动物、脊椎动物都属于后口动 物——普遍认为,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具有相同的 祖先。
生物学特征
• 棘皮动物成体——五辐射对称,幼体— —两侧对称;
• 身体表面具有棘、刺,突出体表之外; • 一部分体腔——水管系统、血系统、围
3、海胆纲(Echinoidea) • 5个腕向反口面愈合——呈圆球、扁圆形的骨骼包住身
体。
• 体表长有可以活动的刺。 • 现存约900种。 4、海参纲(Holothuroldea) • 身体沿口面和反口面延长——成为长圆柱状,无腕,
并以步带区和间步带区附着。
• 口、肛门分别在身体的两端,出现次生性的两侧对称。 • 骨片小而分散,无互相关连的骨板——故体表没有棘、
或无柄营自由生活(海羽星)。 • 五个腕的基部多分枝——身体看似杯状——但
口面、反口面均在同一个面。 • 现存630余种。
游走亚门(Eleutherozoa)
• 自由生活,生活史无固着生活的柄。 1、海星纲(Asteroidea) • 身体星型,中央盘和5个(或5的倍数)腕之间
的界限与海蛇尾相比不明显,腕的口面有步带 沟,步带沟中具2-4排足。 2、海蛇尾纲(Opliiuroidea) • 腕细长,与中央盘的界限非常明显,没有步带 沟,管足没有坛囊和吸盘。筛板位于口面。 • 本纲为棘皮动物中最大的一类——现存约2000 种,分布极广。
第十二章 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
进化地位
• 棘皮动物为辐射型卵裂; • 具有内骨骼——中胚层起源的钙化骨片形成; • 内陷法形成原肠胚,肠腔法形成中胚层、真体腔; • 原胚孔——成体肛门,口——于原肠孔相对的一端
形成——最原始的后口动物。 棘皮动物与此前讲述的无脊椎动物不同: • 它的卵裂、早期胚胎发育、中胚层的产生、体腔的
叉棘
• 口——一圈管足形成的触手所包围。 • 现存约1100余种。
棘 皮 动 物 - 类 群
棘皮动物门的系统发展
1。棘皮动物的辐射对称是次生形成的。 • 原因是:棘皮动物身体为辐射对称,但其幼虫为两侧
对称。 2。关于棘皮动物的祖先主要有2种主张 • 认为棘皮动物的祖先为两侧对称体形的对称幼虫
(dipleurula),具有3对体腔囊,与现在生存的棘皮 动物幼虫形态相似。 • 认为五触手幼虫是棘皮动物的祖先。它也是两侧对称, 具3对体腔囊和围绕口的5条中空触手;5条触手为体腔 囊的延伸 ,是形成水管系统的基础。5触手幼虫由于 进化为固着生活,其体形逐渐转化为辐射对称。
血系统;
• 神经系统——没有神经节、中枢神经系 统;
一、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外部形态; 2、体壁、骨骼; 3、水管系统; 4、血系统、围血系统; 5、食性; 6、神经系统; 7、生殖、发育
外部形态
• 多数种类成体 —— 五辐射对称(pentamerous radial symmetry), 但它们的幼体 —— 两侧对称, 故成体的五辐对 口面(较平,中央有口)+ 反口面(略凸,中央有肛门) • 腕: 一般5条,从体盘伸出;
腹面中央有1条步带沟,其中具2~4排管足,管足末端有 吸盘;
腕的顶端靠下有眼点。 腕之间——间步带区;反口面间步带区具1个多孔的筛板。
棘皮动物-外部形态
体壁、骨骼
第一节 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及 其主要特征
2.身体结构 • 三胚层,两侧对称,真体腔动物。 • 身体不分节,只分为吻、领和躯干三个部分。 • 通常咽上有鳃裂。 • 身体分为前体、中体和后体,每部分都有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