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设计与加权评分方法在润滑油配方研究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润滑剂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分析评定方法

润滑剂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分析评定方法

润滑剂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分析评定方法作者:小金更新时间:2008-6-3 【字体:小大】(一)黏度黏度是润滑油分子间运动的阻力,或者是分子间的内摩擦力,即范得华力。

目前绝大多数润滑油都是根据黏度来分级的,可以说黏度是润滑油一项重要技术指标,也是选用润滑油的主要依据。

(1)粘度的作用润滑油的粘度对润滑油的流动性及其在摩擦面之间形成的油膜厚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黏度较大的润滑油流动性差,但油膜强度大,承受负荷的能力较强,因此在负荷较大的情况下,使用黏度较大的润滑油容易在摩擦面之间形成较厚的润滑膜,保持流体润滑状态并取得好的润滑效果,但黏度较大的润滑油冷却效果较差,消耗再在克服摩擦阻力的功率也较多。

黏度小的润滑油流动性和冷却性好,容易流到间隙小的摩擦面之间保持润滑效果,而且消耗在克服摩擦阻力的功率也较少,但在负荷较大的条件下黏度较低的润滑油膜容易被破坏,使摩擦表面产生磨损,因此要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下选用黏度合适的润滑油。

(2)黏度的表示方法可分为绝对黏度和相对黏度,绝对黏度又分为动力黏度和运动黏度两种。

a.动力黏度在流体中取两面积各为1平方厘米,相距1厘米的两个油层,但其中一个油层以1厘米/s 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说产生的阻力称为动力黏度,动力黏度的单位为Pa.s。

b.运动黏度流体的动力黏度与同温度下该流体的密度的比值称为运动黏度,运动黏度的单位是平方米/ s。

测定流体的运动黏度,通常用毛细管黏度计。

在严格控制温度和可再现的驱动压头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下流过标定好的毛细管黏度计的时间。

运动黏度是测得的流动时间与用蒸馏水直接标定或渐进标定所得的黏度计标定常数的乘积。

蒸馏水是原始的运动黏度标准。

为了测准运动黏度,首先必须控制好被测流体的温度,其次必须选择恰当的毛细管的尺寸,并定期标定黏度常数。

相对黏度是用各种黏度计测得的黏度,根据所用黏度计的不同分为恩式、雷式和赛式黏度。

例如,恩式黏度为200ml试验油在规定温度下流经恩式黏度计的时间与20℃时200ml水流经恩式黏度计的时间比值,这些相对黏度都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或图表换算为运动黏度。

基于均匀设计的0W-40高级别柴油机油配方研究

基于均匀设计的0W-40高级别柴油机油配方研究

方 法 进 行 润 滑 油 配 方 设 计 的报 道 仅 限 于 较 少 因 素 _ 4 , 有 关 于 较 多 因 素 的均 匀 设 计 用 于 润 滑 l 没 IJ
油 配 方 研 究 的相 关 报 道 。
作, 随着质量 级 别 的不 断提 高 , 油 品的清 净 性 对
能 、 散 性 能 、 磨 性 能 、 腐 防锈 性 能 等 要 求 也 分 抗 防 越 来 越 高 , 其 是 专 门 针 对 高 升 功 率 高 速 柴 油 机 尤 研 制 的大 跨 度 0 一4 W 0高 级 别 润 滑 油 , 方 研 究 配
9种 。 由 于在 配方 研 究 过 程 中 剂 与 剂 之 间 的相 互
短时 间 内就 达 到 了上 述 的 研究 目的 , 省 了试 验 时 节 间 , 快 了研 究 进 度 , 据模 型得 出 了最 优 配方 , 加 根 并 根据 油 品研 制 经验对 配方进 行微 调后 通 过 了该 油 品 技术 指标要 求 的标准 台架试 验 。
wi _ r —De in t Unf m h O sg
XI G C u ON h n—h a ,X i o g ,T u U Jn—ln ANG Z o g—pn 。 h n ig ,W ANG Ch n e g—ba io
( . h aU i ri f o c ne , eig10 8 , hn ; . OLR s ac si t f e ea.o i i e t P A, 1 C i n es yo Ge s i c s B i 0 0 3 C i 2 P e e rhI tueo n r1 g t sD p , L n v t e j n a n t G L sc B i g 12 0 , hn ; . erC i a zo u r aigOl & n tue a z o 30 0 h a ei 0 30 C i 3 P t hn L n h uL bi t iR D Isi t ,L nh u70 6 ,C i ) j n a o a c n t n

润滑油润滑性的影响因素与评定方法

润滑油润滑性的影响因素与评定方法

润滑油润滑性的影响因素与评定方法郭忠烈;费逸伟;姜旭峰;彭显才;刘鸿铭【摘要】润滑性是润滑油最基本的特性,直接影响润滑效果.文章分析了影响润滑油润滑性的因素,包括黏度、油性以及极压性,总结了润滑油润滑性的评定方法,当摩擦副处于流体润滑状态时,用黏度评定其润滑性,当处于边界润滑状态时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评定其润滑性.【期刊名称】《润滑油》【年(卷),期】2017(032)004【总页数】5页(P44-48)【关键词】润滑油;润滑性;黏度;摩擦-磨损试验机【作者】郭忠烈;费逸伟;姜旭峰;彭显才;刘鸿铭【作者单位】空军勤务学院航空油料物资系,江苏徐州221000;空军勤务学院航空油料物资系,江苏徐州221000;空军勤务学院航空油料物资系,江苏徐州221000;空军勤务学院航空油料物资系,江苏徐州221000;空军勤务学院航空油料物资系,江苏徐州2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626.3世界能源的1/3~1/2最终以各种不同形式的摩擦消耗掉,降低机械的摩擦损失对节约能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润滑油是机械降低摩擦、减小磨损的有效手段,同时还担负着冷却降温、防止腐蚀、传递作用力、减振、绝缘、清洁、密封等任务[1],对现代各型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润滑油降摩减磨的效果直接取决于润滑油润滑性的好坏,润滑性也是润滑油最基本的特性。

研究润滑油润滑性对于研究和研发润滑油都有重要意义。

润滑性是指润滑剂减少摩擦和磨损的能力。

作为润滑油最基本的性质,润滑性直接影响到机械磨损程度,与机械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讲,润滑油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润滑性能的好坏。

润滑油润滑性取决于油品的黏度、油性和极压性三个方面的性质[2]。

1.1 黏度液体在外力作用下作层流运动时,相邻两层流体分子间存在内摩擦力阻滞液体流动,这种特性称为液体的黏滞性,衡量黏滞性大小的物理量称为黏度[3]。

油品黏度常用的表示方法主要是运动黏度和动力黏度,这两种黏度表示方法表示的是绝对黏度,其中动力黏度常用于理论分析和计算,运动黏度普遍用于汽油机油、柴油机油、柴油、喷气燃料、液压油、润滑油的技术指标中。

润滑油的指标评价及配方优化

润滑油的指标评价及配方优化

E v a l u a t i o nt oI n d i c a t o r s o f L u b r i c a n t a n dO p t i mi z a t i o no f I t s F o r mu l a
Y uG a n g Z h o uJ i a n y o n g
( B u s i n e s s S c h o o l ,U n i v e r s i t yo f S h a n g h a i f o r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9 3 ,C h i n a )

摘 要 本文首先基于优选理论中的 T O P S I S 法, 较好地评价了润滑油各实验指标, 缩小了添加剂和基础油种 类的选择范围, 然后采用均匀设计, 得到了润滑油的最优配方. 研究表明, 将T O P S I S 法和均匀设计结合、 运用 到润滑油优质配方的寻找及优选中, 有助于企业降低实验成本, 提高实验效率,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润滑油配方优选 T O P S I S 法 均匀设计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o nt h e m e t h o do f T O P S I S( T e c h n i q u e f o r O r d e r P r e f e r e n c e b y S i m i l a r i t y t o a nI d e a l S o l u t i o n )i nt h e o p t i m i z a t i o nt h e o r y ,t h i s p a p e r e v a l u a t e s 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a l m e t r i c s o f l u b r i c a t i n go i l a n dp r o v i d e sam e t h o ds e l e c t i n g a d d i t i v e s a n db a s eo i l .F u r t h e r m o r e ,t h eo p t i m a l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f o r m u l ai s a l s op r e s e n t e d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 u n i f o r md e s i g nm e t h o d .O u r w o r ki n d i c a t e s t h a t ,t h em e t h o d s o f T O P S I Sa n du n i f o r md e s i g na r e o f g r e a t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i ne v a l u a ,w h i c hc a nh e l pp r o d u c e r s t o r e d u c e c o s t s a n di m p r o v e t i n gi n d i c a t o r s o f l u b r i c a n t o i l a n df i n d i n g i t s o p t i m a l f o r m u l a e f f i c i e n c yo f e x p e r i m e n t s . K e yw o r d s O p t i m i z a t i o no f l u b r i c a n t f o r m u l a T O P S I S U n i f o r md e s i g n

车用柴油润滑性与酸度等指标在检测实践中的关联与研究

车用柴油润滑性与酸度等指标在检测实践中的关联与研究

第16期2020年6月No.16June ,2020车用柴油润滑性与酸度等指标在检测实践中的关联与研究孙牧(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07)摘要:随着柴油质量的不断升级,在脱硫的同时,降低了柴油的润滑性。

因此,在柴油的产品质量检验中,润滑性指标的检测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重点将硫含量、多环芳烃、酸度等指标和润滑性的检测数据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机制,从而确定部分理化指标与柴油润滑性之间的关联,并得出相关结论,对柴油检测的工作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车用柴油;润滑性;理化指标;检测应用中图分类号:TE626.24文献标志码:A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作者简介:孙牧(1983—),女,江苏泗洪人,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油品检测和应用。

引言随着近年来汽车保有量迅速上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油品质量。

为减少污染物排放,全国对柴油的排放标准逐年提高:2017年普通柴油国家标准废止,2019年1月车用柴油、非道路机械用油,全部统一成车用柴油,以下简称“柴油”。

柴油具有润滑性这一特性,很多柴油喷油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把柴油作为一种润滑剂。

为提升油品质量,在对柴油进行脱硫处理的过程中,通常会将芳烃、多环芳烃、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等一同脱出。

以上这些成分是影响柴油润滑性的主要物质,这就导致柴油的润滑性能变差。

因此,柴油中须要加入相应的抗磨添加剂来提高润滑性能。

1车用柴油的检测指标目前国内市面流通的柴油均为车用柴油(Ⅵ),产品标准为《车用柴油》(GB 19147—2016),检测指标共有19项。

柴油检测中评定润滑性的指标是校正磨痕直径(磨痕直径),文中采用的检测方法标准是《柴油润滑性评定法(高频往复试验机法)》(SH/T 0765—2005)。

根据大量检测数据可知,柴油的各项指标之间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和负相关。

纳米生物润滑剂微量润滑磨削性能研究进展

纳米生物润滑剂微量润滑磨削性能研究进展

第52卷第12期表面技术2023年12月SURFACE TECHNOLOGY·1·专题——多场赋能清洁切削/磨削纳米生物润滑剂微量润滑磨削性能研究进展宋宇翔1,许芝令2,李长河1*,周宗明3,刘波4,张彦彬5,Yusuf Suleiman Dambatta1,6,王大中7(1.青岛理工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20;2.青岛海空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520;3.汉能(青岛)润滑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00;4.四川新航钛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什邡 618400;5.香港理工大学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 999077;6.艾哈迈杜·贝洛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扎里亚 810106;7.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航空运输学院,上海 200240)摘要:微量润滑是针对浇注式和干磨削技术缺陷的理想替代方案,为了满足高温高压边界条件下磨削区抗磨减摩与强化换热需求,进行了纳米生物润滑剂作为微量润滑的雾化介质探索性研究。

然而,由于纳米生物润滑剂的理化特性与磨削性能之间映射关系尚不清晰,纳米生物润滑剂作为冷却润滑介质在磨削中的应用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解决上述需求,本文基于摩擦学、传热学和工件表面完整性对纳米生物润滑剂的磨削性能进行综合性评估。

首先,从基液和纳米添加相的角度阐述了纳米生物润滑剂的理化特性。

其次,结合纳米生物润滑剂独特的成膜和传热能力,分析了纳米生物润滑剂优异的磨削性能。

结果表明,纳米生物润滑剂优异的传热和极压成膜性能显著改善了磨削区的极端摩擦条件,相比于传统微量润滑,表面粗糙度值(Ra)可降低约10%~22.4%。

进一步地,阐明了多场赋能调控策略下,磨削区纳米生物润滑剂浸润与热传递增效机制。

最后,针对纳米生物润滑剂的工程和科学瓶颈提出了展望,为纳米生物润滑剂的工业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磨削;微量润滑;纳米生物润滑剂;多场赋能;表面完整性;理化特性中图分类号:TG5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660(2023)12-0001-19DOI:10.16490/ki.issn.1001-3660.2023.12.001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Grinding Performance of Nanobiolubricant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SONG Yu-xiang1, XU Zhi-ling2, LI Chang-he1*, ZHOU Zong-ming3, LIU Bo4,ZHANG Yan-bin5, DAMBATTA Y S1, WANG Da-zhong7收稿日期:2022-11-03;修订日期:2023-05-19Received:2022-11-03;Revised:2023-05-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05457,51975305);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2021TSGC1368);青岛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园区培育计划(23-1-5-yqpy-17-qy);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tsqn202211179);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SDAST2021qt1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3QE057,ZR2022QE028,ZR2021QE116,ZR2020KE027)Fund: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2105457, 51975305);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MEs Innovation Capacity Improvement Project of Shandong Province (2021TSGC1368); Qingd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Special Park Cultivation Programme (23-1-5-yqpy-17-qy); The Special Fund of Taishan Scholars Project (tsqn202211179); The Youth Talent Promotion Project in Shandong (SDAST2021qt12);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ZR2023QE057, ZR2022QE028, ZR2021QE116, ZR2020KE027)引文格式:宋宇翔, 许芝令, 李长河, 等. 纳米生物润滑剂微量润滑磨削性能研究进展[J]. 表面技术, 2023, 52(12): 1-19.SONG Yu-xiang, XU Zhi-ling, LI Chang-he,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Grinding Performance of Nanobiolubricant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J]. Surface Technology, 2023, 52(12): 1-19.*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2·表面技术 2023年12月(1.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andong Qingdao, 266520, China;2. Qingdao Haikong Pressure Vessel Sales Co., Ltd., Shandong Qingdao, 266520, China;3. Hanergy (Qingdao) Lubrication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Qingdao, 266100, China; 4. Sichuan New Aviation Ta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Shifang 618400, China; 5.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ltra-precision Machining Technology,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China, 999077, China; 6.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Ahmadu Bello University, Zaria, 810211, China;7. School of Air Transporta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1620, China)ABSTRACT: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raditional mineral oil based grinding fluids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uman health and manufacturing costs can hardly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green manufacturing.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 (MQL) atomizes a small amount of biodegradable biolubricants with compressed air to form micro droplets to providing lubrication and anti-wear effects, which is an ideal alternative to flooding and dry grinding technology defect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nti-wear and friction reduction and enhanced heat transfer in the grinding zone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boundary conditions, nanobiolubricants have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as atomised media for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nanobiolubricants as cooling and lubrication media in grinding still faces serious challenges due to the unclear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anobiolubricants and grinding performance. 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nanoparticles on lubricants is a result of multiple coupling factors.Nanoparticles will not only improve the heat transfer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biological lubricants, but also increase their viscosity. However, the coupling mechanisms between the two factors are often be overlooked. In addition, as a cooling and lubrication medium,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nanobiolubricants with differ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workpiece materials also needs to be further summarized and evaluated. To address these need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grinding performance of nanobiolubricants based on tribology, heat transfer and workpiece surface integrity.Firstly,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anobiolubricants were describ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ase fluids and nano additive phase. And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nanobiolubricants were analysed. Secondly, the excellent grinding performance of the nanobiolubricants was analysed in relation to their unique film-forming and heat transfer capabilities. Coolingand lubrication mechanism of nanobiolubricants in grinding process was reveal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anobiolubricants can be used as a high-performance cooling lubricant under the trend of reducing the supply of grinding fluids.The excellent heat transfer and extreme pressure film-forming properties of nanobiolubricant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extreme friction conditions in the grinding zone, and the surface roughness values (Ra) could be reduced by about 10%-22.4%, grinding temperatures could be reduced by about 13%-36%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Furtherly, the multi-field endowment modulation strategy was investigate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nanobiolubricant infiltration and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in the multi-field endowed grinding zone. Multiple fields such as magnetic and ultrasonic fields have improved the wetting performance of nanobiolubricant droplets, effectively avoiding the thermal damage and enabling the replacement of flood lubrication. In the grinding of hard and brittle materials, ultrasonic energy not only enhances the penetration of the grinding fluid through the pumping effect, but also reduces the brittle fracture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surface roughness value (Ra) can be reduced by about 10%-15.7%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 Finally, an outlook for engineering and scientific bottleneck of nanobiolubricants was present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nanobiolubricants.KEY WORDS: grinding;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 nanobiolubricants; multi-field empowerment; surface integrit;physicochemical property磨削作为机械加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是保证表面完整性所必需的精密加工方法[1]。

高性能润滑剂配方优化与功能提升策略

高性能润滑剂配方优化与功能提升策略

高性能润滑剂配方优化与功能提升策略润滑剂是一种用于降低机械摩擦和磨损的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机械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润滑剂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围绕高性能润滑剂的配方优化和功能提升策略展开讨论。

一、优化润滑剂配方1. 基础油的选择基础油是润滑剂配方中的主要成分,其选择对润滑剂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选择基础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粘度:根据使用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粘度等级,以确保润滑油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

(2)氧化安定性:基础油应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以延长润滑剂的使用寿命。

(3)耐高温性:润滑剂在高温情况下需要保持稳定的润滑性能,因此基础油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

(4)抗乳化性:润滑剂在遇水情况下需要保持良好的抗乳化性能,因此基础油应具有抗乳化特性。

2. 添加剂的合理配比添加剂是润滑剂中的辅助成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润滑剂的性能。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抗氧化剂、抗磨剂、极压剂等。

在优化润滑剂配方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合理选择添加剂,并控制其配比。

(1)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延长润滑剂的使用寿命,提高其氧化安定性。

(2)抗磨剂:可以减少机械零部件的摩擦和磨损,提高润滑剂的润滑性能。

(3)极压剂:可以在高负荷条件下提供更好的摩擦保护,防止润滑膜破裂。

3. 润滑剂添加量的控制润滑剂添加量的控制也是优化润滑剂配方的重要环节。

添加过多的润滑剂可能会导致润滑剂过量,在工作过程中易产生泡沫和沉淀,影响润滑效果。

而添加过少的润滑剂可能导致润滑不足,无法有效减少摩擦和磨损。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工况和设备要求,合理控制润滑剂的添加量。

二、功能提升策略1. 提高润滑剂的耐高温性能在高温工况下,润滑剂容易失去润滑性能,影响机械的正常运行。

为了提高润滑剂的耐高温性能,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改进基础油:选择耐高温性能优良的基础油,如聚α烯烃、聚醚等,以提高润滑剂在高温下的稳定性。

(2)添加耐高温抗氧化剂:合理添加一定量的耐高温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延长润滑剂的使用寿命,提高其在高温下的稳定性。

DOE与QFD培训考核试卷含答案

DOE与QFD培训考核试卷含答案

DOE与QFD试卷部门:姓名:工号: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DOE的英文全称是:Design of Experience ;中文名称是:正交试验设计;又称:田口试验法;2、QFD的英文全称是:Quatity Function Deployment ;中文名称是:质量功能展开;3、正交试验设计法最早由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田口玄一提出,称为国际标准型(田口型)正交试验法。

4、并行工程CE英文名称是:Concurrent Engineering 定议是:对产品及相关的设计、工艺、制造等过程进行的并行、综合设计的一种工程(作)方法。

5、正交表来源于正交拉丁方。

正交表的正交性体现在因素位级的均衡分散性和整齐可比性两个方面。

6、正交试验设计法有两大类型,即国际标准型(田口型)和中国型;7、QFD是开展健壮设计的顶层步骤。

它利用矩阵表这类工具,科学地将顾客的需求逐层展开;然后,采取加权评分的方法,对设计、工艺要求的重要性作出评定,并通过量化计算,找出产品的关键单元、关键部件、关键工艺、从而为应用优化设计这些“关键”,提供方向和采取有力措施,最终保证产品开发和生产质量。

8、正交试验中的试验因素可以分为: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二、简答题(每项10分共50分)1、正效表符号L n ( j i)是什么意思?其中各个字母代表的意思是什么?答:L n ( j i)是正交表,是正交试验设计法的基本工具。

它是运用组合数学理论在正交拉丁方的基础上构造的一种规格化的表格;其中L――正交表的代号;n――正交表的行数(试验次数、试验方案数);j――正交表中的数码(因素的位级数);i――正交表的例数学(试验因素的个数);N=j i――全部试验次数(完全因素位级组合数)。

2、顾客需求重要度的五个等级的意思?答:顾客需求重要度Ki(i=1,2,……,m)可取下列5个等级:1:不影响功能实现的需求;2:不影响主要功能实现的需求;3:比较重要的影响功能实现的需求;4:重要的影响功能实现的需求;5:基本的、涉及安全的、特别重要的需求。

ldab润滑油质量指标 酸值 -回复

ldab润滑油质量指标 酸值 -回复

ldab润滑油质量指标酸值-回复酸值是评价润滑油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润滑油中,酸值是指油中酸性物质所含量的度量。

酸值的大小代表了润滑油中酸性物质的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和性能表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酸值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酸值是指润滑油中酸性物质所含量的指标,它与润滑油中酸性物质的浓度呈正相关。

常见的测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石油工业标准法,即钠色谱法;另一种是国际标准法,即钾色谱法。

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测定润滑油中酸性物质与钠或钾的反应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或液体的物质量来间接衡量酸值。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酸值对润滑油质量的影响。

酸值过高会导致润滑油的酸性增强,进而会引起以下问题:首先,酸性物质会与金属表面发生反应,形成腐蚀产物,导致设备表面的腐蚀和磨损加剧。

其次,酸性物质会破坏润滑油的抗氧化性能,使其失去抵抗氧化的能力,进而导致润滑油的降解和老化加速。

此外,酸性物质还会与添加剂发生反应,降低添加剂的效果,导致润滑油的性能下降。

那么,如何控制润滑油的酸值呢?首先,选择合适的原油作为基础油,尽量避免选择含有较高酸值的原油。

其次,在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避免产生酸性物质。

此外,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及时清理设备内部的杂质和积碳,以减少酸性物质的形成。

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抗酸剂来控制润滑油的酸值。

抗酸剂可以中和润滑油中的酸性物质,从而控制酸值在合理的范围内。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国内外对于润滑油酸值的要求。

在国内,润滑油酸值的要求通常由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来规定。

例如,在工业齿轮油中,国家标准规定了酸值的上限为0.1mgKOH/g;而在汽车发动机油中,国家标准规定了酸值的上限为1.0mgKOH/g。

而在国际上,润滑油酸值的要求通常由ISO等国际标准来规定。

不同种类的润滑油对酸值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酸值的上限往往更低,以保证润滑油能更好地满足使用要求。

综上所述,酸值是评价润滑油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和性能表现。

工业用妥尔油脂肪酸的耐油性评价与控制

工业用妥尔油脂肪酸的耐油性评价与控制

工业用妥尔油脂肪酸的耐油性评价与控制摘要:妥尔油脂肪酸是工业制品中常用的一种化学品,其耐油性评价与控制对于保证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妥尔油脂肪酸的耐油性进行评价与控制的研究,旨在提供有关工业用妥尔油脂肪酸的相关信息。

引言:妥尔油脂肪酸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化学品,通常用于制造油漆、合成润滑剂和脂肪酸盐等。

然而,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妥尔油脂肪酸往往会遇到各种耐油性问题,例如降解、氧化和污染等。

因此,对妥尔油脂肪酸的耐油性进行评价与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一、耐油性评价方法1.物理性质测定:通过测定妥尔油脂肪酸的溶解度、密度和黏度等物理性质来评价其耐油性。

这些物理性质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妥尔油脂肪酸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2.化学性质分析:通过测定妥尔油脂肪酸的酸值、过氧化值和酯值等化学性质来评价其耐油性。

这些化学性质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妥尔油脂肪酸在油脂体系中遭受到的氧化和降解程度。

3.热稳定性测试:通过高温加热的方法来评价妥尔油脂肪酸的耐热性。

这种测试方法可以模拟工业生产中的高温环境,评估妥尔油脂肪酸在高温条件下的耐受能力。

二、耐油性控制方法1.储存条件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妥尔油脂肪酸的储存条件对其耐油性至关重要。

应将妥尔油脂肪酸存放在干燥、阴凉处,避免受到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的影响。

2.氧化防护:妥尔油脂肪酸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氧化的影响,导致质量降低。

因此,可以通过添加抗氧化剂来提高妥尔油脂肪酸的抗氧化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3.污染预防:在工业生产中,妥尔油脂肪酸可能会受到污染物的影响,导致其耐油性下降。

因此,在工业生产环境中应加强对污染物的控制,避免对妥尔油脂肪酸的污染。

4.改进配方:通过优化妥尔油脂肪酸的配方,选择合适的辅助材料,可以提高其耐油性。

例如,可以添加含有抗氧化和抗降解特性的物质,来改善妥尔油脂肪酸的稳定性。

总结:妥尔油脂肪酸的耐油性评价与控制对于保证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论润滑油酸值测定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论润滑油酸值测定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论润滑油酸值测定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摘要:润滑油的酸碱度值测定结果的变化值对于期性能以及安全性具有十分大的影响,尤其是会直接地影响到润滑油的摩擦学方面的性能。

当前时期下,一般采用润滑剂酸碱度值电位滴定法对润滑油酸碱度进行测定、分析。

在实验室内采用手动电位滴定的时候,因为出现人为或者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导致测量结果不确切。

本研究主要对润滑油酸值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寻找出一条科学、规范以及正确的实验结果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润滑油酸值测定结果影响因素润滑油的酸度值的测定在石油以及石油产品的贸易、加工以及评定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对摩擦学中的润滑基础研究以及润滑工程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润滑油的酸值是衡量润滑油腐蚀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质量指标与项目,测定频率比较高,与此同时,由润滑油的酸值指标的变化能够很好地判断油品在储藏以及使用过程出现氧化变质的情况。

酸值检测法主要参考国家标准GB/7304-2000,以此为基础,以电位变化来对滴定终点加以确定。

目前,酸值测定的标准方法为电位滴定法,而相关标准之中对操作过程以及判断的有关规定,均建立在人为观察的基础上,所以,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单位,甚至不同时间获得的测定结果很可能差异非常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酸值测定的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对研究与应用方面的指导作用。

本研究主要对润滑油酸值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寻找出一条科学、规范以及正确的实验结果的测定方法。

一、酸值在应用中的危害性油品在加工、储存、运输过程中以及长期运行在设备内,由于受到空气中的氧气、温度和其他条件的影响,要逐渐氧化而生成一系列氧化物,其中危害性最大的是酸性物质,主要是环烷酸、羧基酸等。

一般运行中油品的酸值愈高,表明油品的老化程度愈深。

若绝缘油中含有各种酸性物质,会提高油品的导电性,降低油品的绝缘性能,在加工过程中温度较高(如80℃以上)的情况下,还会促使固体纤维质绝缘材料产生老化现象,尤其是当低分子酸含量增加,油品中又有水时,就会降低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缩短设备的运行寿命。

润滑油方法标准(二)

润滑油方法标准(二)

润滑油方法标准(二)
广州工程仿真科技有限公司工程仿真网
C AE 有限元工程仿真有限元软件工程分析
广州工程仿真科技有限公司工程仿真网
C AE 有限元工程仿真有限元软件工程分析
广州工程仿真科技有限公司工程仿真网
C AE 有限元工程仿真有限元软件工程分析
广州工程仿真科技有限公司工程仿真网
C AE 有限元工程仿真有限元软件工程分析
广州工程仿真科技有限公司工程仿真网
C AE 有限元工程仿真有限元软件工程分析
广州工程仿真科技有限公司工程仿真网
C AE 有限元工程仿真有限元软件工程分析。

润滑油运动粘度测试实验指导书

润滑油运动粘度测试实验指导书

润滑油运动粘度测试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 观察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在毛细粘度计中的流动情况。

2. 观察各种润滑油在不同毛细粘度计中的流动情况。

3.了解运动粘度计测量润滑油运动粘度润滑油的测量方法4. 了解运动粘度测定仪的工作原理,掌握被测液体的粘度值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装置及原理图1 PND401型运动粘度测定仪1.搅拌机2.毛细管架3.温控表4.辅助加热开关 5主加热开关 6电源开关1. PND401型运动粘度测定仪的主要技术指标2.实验工作原理一定量的润滑油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不同规格的毛细管粘度计中流出的时间是不同的,粘度越大的润滑油,流出的时间就越长;反之,润滑油的粘度越小,流出的时间就越短。

用秒表测量出润滑油流出的时间,经计算处理后得出被测润滑油的粘度。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1.采用高精度控温表,结合主加热和辅助加热装置,可以精确地控制加热温度,测量出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流出的时间。

2. PND401型运动粘度测定仪可以配置不同规格的毛细管粘度计(内径为0.8、1.0、1.2、 2.5、3.0、3.5、4.5、5.0、6.0mm等),可以测量出各种液体的粘度值。

四.实验步骤1. 将加热介质(蒸馏水)注入恒温浴缸中,液体液面与上盖之间距离为2~3cm,在加注时,介质不能溅在浴缸与保温罩之间。

打开电源开关,温控表有显示,搅拌器开始搅拌,背光灯亮,仪器工作正常。

图2 PND401型运动粘度测定仪面板按钮图2. 参照图4.1将测量设定转换开关置于《SV》(设定位置),调节温度设定电位器《SET》到需要的温度,然后将测量设定转换开关置于《PV》(测量位置),仪器开始控温,打开主加热器开关,当设定温度高于40o C时,同时打开辅助加热开关。

3. 仪表面板上红灯亮时,表示水浴开始加热,当显示温度接近设定温度时,红灯时亮时灭,主加热器开关指示灯也时亮时灭,手动关闭辅助加热开关,仪器进入控温状态。

控温时,温度显示会在设定温度附件波动数次,然后趋于稳定,待温度稳定后,若显示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向顺时针方向调节《RESET》旋钮,反之,则向逆时针方向调节,直至显示温度稳定于设定温度。

CR 200J用树脂基摩擦材料的正交试验及多指标加权优选

CR 200J用树脂基摩擦材料的正交试验及多指标加权优选

CR 200J用树脂基摩擦材料的正交试验及多指标加权优选孙辉;王秀飞;陈少华;尹彩流;蒙洁丽【期刊名称】《润滑与密封》【年(卷),期】2024(49)3【摘要】为制备CR 200J用高耐磨树脂基摩擦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不同含量的减摩组分(鳞片石墨、石油焦)与增摩组分(NFJ高温黏结剂、腰果壳油摩擦粉)的树脂基摩擦材料配方。

通过热压成型法制备出样品,在制动压力0.8 MPa和转速3300、4200、5400 r/min下测试试样的平均摩擦因数,并计算试样的体积磨损率、热衰退性能及对偶质量磨损。

对试样的平均摩擦因数、体积磨损率、热衰退性能及对偶质量磨损进行极差分析及均一化处理,使用多指标权重优选了综合性能优异的配方。

结果表明:鳞片石墨在高转速下对材料的平均摩擦因数起稳定作用及降低材料的热衰退性能,而石油焦在低速制动过程中可稳定材料的平均摩擦因数;NFJ高温黏结剂对材料的各项性能影响不显著,而腰果壳油摩擦粉在高转速下表现出优异的黏弹性,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平均摩擦因数,降低材料的体积磨损率及对偶质量磨损。

使用多指标权重优选得到较好的配方,其中鳞片石墨、石油焦、NFJ高温黏结剂、腰果壳油摩擦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4%、3%、6%。

【总页数】8页(P175-182)【作者】孙辉;王秀飞;陈少华;尹彩流;蒙洁丽【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材料与环境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材料与环境学院;北京优材百慕航空器材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17.1【相关文献】1.多指标加权评分正交试验优选消痤散提取工艺2.树脂基复合模具材料性能正交试验研究3.浸酚醛树脂石墨与9Cr18不锈钢配副的\r摩擦磨损正交试验研究4.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结合正交试验优选参仁安神无糖颗粒的制备工艺5.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性能试验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五龄黑水虻油脂衍生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能研究

五龄黑水虻油脂衍生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能研究

五龄黑水虻油脂衍生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能研究吴晗;冯思静;胡文敬;李久盛【期刊名称】《摩擦学学报(中英文)》【年(卷),期】2024(44)1【摘要】为探索黑水虻幼虫体内的粗油脂作为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的应用可行性,本文中以五龄黑水虻虫体的粗油脂为原料,通过纯化、水解反应和酯化反应合成了虫体油脂衍生物.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仪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发现其热稳定性良好.采用UMT-TriboLab摩擦磨损试验机和四球摩擦试验机分别研究了虫体油脂衍生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点-面和点-点接触模式下的摩擦学性能,并与商用合成酯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基础油150N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虫体油脂衍生物时,油品表现出较优的减摩和抗磨效果.在点-面接触模式下,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相对于基础油分别降低25.0%和92.0%,且在200℃高温下仍能保持减摩效果.在点-点接触模式下,磨损率相对于基础油降低了84.5%.可见虫体油脂衍生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够有效提高油品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接触角试验验证了虫体油脂衍生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虫体油脂衍生物在润滑过程中能够优先吸附在摩擦副的金属表面,形成润滑保护膜,使油品的减摩和抗磨性能提升.通过显微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研究了虫体油脂衍生物的润滑作用机理,表明磨痕表面存在的铁氧化物和碳能够形成润滑膜,防止摩擦副表面的微凸体直接接触,进而改善了油品的摩擦学性能.【总页数】10页(P87-96)【作者】吴晗;冯思静;胡文敬;李久盛【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先进润滑材料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17.1;X705【相关文献】1.可生物降解润滑油添加剂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2.噻二唑衍生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能研究3.利用裂殖壶藻藻渣提升黑水虻油脂营养价值的研究4.饲料中油脂和盐分含量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的影响5.黑水虻幼虫粉对9~18周龄蛋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 气动 与密 封/ 2 0 1 4年 第 0 6期
d o i : l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8 - 0 8 1 3 . 2 0 1 4 . 0 6 . 0 0 8
试 验 设 计 与 加 权 评 分 方 法 在 润滑 油配方研 究 中的应用
wa s c o n d u c t e d b y Bo x — B e h n k e n ,a n d t h e f a c t o r s i n c l u d e a n t i o x i d a t i o n a g e n t ,e x t r e me — p r e s s u r e a n d a n t i — w e a r a g e n t , me t a l d e a c t i v a t o r a n d a n t i — r u s t a g e n t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me t h o d u s e d i n o u r w o r k c a n r e a l i z e mu l t i — f a c t o r s o p t i mi z a t i o n b y c o n d u c t i n g l e s
磨 性 能 的综 合 评 价 。研 究 表 明, 试 验 设 计 与 加 权 评 分 方 法 相 结 合 的方 法 可 以 明显 减 少 试 验 次数 。 降低研究成本 . 同 时实 现对 配方 综合 性
能 的评 价
关键词 : 试 验设 计 ; 加权评分 : 润 滑油 中 图分 类 号 : T H1 3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0 8 1 3 ( 2 0 1 4 ) 0 6 — 0 0 2 8 — 0 5
方体系 。 试验设计采用 B o x — B e h n k e n设 计 方 法 , 考察的添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种类包括抗氧剂 、 极压抗磨剂 、 金 属 钝 化 剂 以及 防 锈 剂 。 加 权 评 分 模 型综 合考虑重要性权重与信息权重. 通 过 将 试 验 设 计 与加 权 评 分 方 法 相 结 合 用 于 添 加 剂 复 配 研 究 中 . 实 现 了对 配方 体 系 氧 化 安 定 性 以及 抗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 1 0
加 剂组 分 , 而不 同添加 剂 组 分 之 间往 往 存 在协 同 、 加 合
以及对 抗 效应 l 1 因此 , 】 在 润滑 油 配方 开发 过程 中 , 不 同
添加 剂组 分 之 间 的优 化 配 伍研 究 至 关 重要 传 统 的润 滑 油 配方 设 计 方 法 主要 依 靠 配方 设 计 者 的经 验 .这种
App l i c a t i o n o f Ex p e r i me nt a l De s i g n a nd M e r i t Ra t i n g i n R e s e a r c h o f Oi l Fo r mu l a t i o n
DU Xu e — l i n g, C HE N Hu i - q i n g, S HUI Li n
做 法 试验 次 数 较 多 , 而 且往 往 不 能 全 面考 察影 响 因素 .
作者简介 : 杜雪岭 ( 1 9 8 1 一) , 男, 天津 人 , 高级工程师 , 博士, 从 事 润 滑 油 产 品开发与应用研究 。
导 致 得 到配 方 不 一定 是 最 佳 配方 由于新 的理 论 和技
- + - — + 一一 + - + - + - + - + - + - + - + ・ +
际 位 移与 给 定位 移 的差值 . 阀 口不 断 打 开 . 导致 后 来 缸
移 动过 程 中实 际位 移大 于 给定位 移 值
造技术, 2 0 1 1 , f 7 ) .
e x p e ime r nt .
Ke y wo r d s :e x p e ime r n t a l d e s i g n; me it r r a t i n g ; l u b i r c a n t
0 引言
在润 滑 油 配方 体 系 中 .一 般包 含 多 种 基础 油 和 添

( B e i j i n g R & D C e n t e r , L u b r i c a n t C o m p a n y , S i n o p e c C o r p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5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 h e c o mb i n a t i o n o f e x p e ime r n t a l d e s i g n a n d me i r t r a t i n g me t h o d wa s a p p l i e d t o r e s e a r c h o i l f o r mu l a t i o n .E x p e i r me n t a l d e s i g n
杜 雪岭 , 陈惠 卿 , 水 琳
( 中 国石油 化工 股份 有 限公 司 润 滑油 研 发 ( 北京) 中心 ,北 京 1 0 0 0 8 5 )
摘 要: 将试验设计与加权评分 方法相结合 . 探 讨 在 有 限 试 验 次 数 情 况 下 对 不 同配 方 体 系 进 行 综 合 评 价 的新 方 法 . 从 而 得 到 了 最 优 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