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能否继承
农村宅基地房屋能继承吗?

农村宅基地房屋能继承吗?农村宅基地怎么继承法律常识:农村宅基地不能继承。
农村宅基地是农户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的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村民个人只有使用权、不可以作为遗产继承,但可由继承人继续使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农村宅基地房屋能继承吗?一、农村宅基地房屋能继承吗农村宅基地不能继承,但是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继承,继承了宅基地上的房屋从而就取得了宅基地的使用权。
取得宅基地使用权须具备如下条件:(1)继承者是农村户口;(2)没有其他宅基地;(3)宅基地有房产证。
二、房屋继承的步骤怎么走办理房产继承手续须经过房屋评估、继承公证、申请产权登记等办理过程。
凡领取《房地产权证》的房屋,当房屋的权属人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就可以申请办理该房屋继承登记。
大致步骤如下:1、房屋评估:首先须通过评估公司对房屋进行市值评估。
评估公司会根据房屋所处的路段、坐向、楼层、楼龄等重要因素,作出专业的价格分析和楼价评估,定出准确的物业市值价格。
2、继承公证:申请人应当到房屋所在地的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领取继承公证书。
在办理公证时,须提供房屋权属人的死亡证明书、合法机关出具的合法继承人名单证明,以及原房屋权属人立有的遗嘱(如有遗嘱),亦应提交遗嘱原件。
若部分合法继承人自愿放弃继承权,须出具放弃财产承诺证明。
3、房屋测绘:申请人须到房地产测绘部门申请办理房屋面积测绘或转绘手续,领取测绘成果或者附图,以便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4、继承登记:申请人持房地产权证、继承公证书、房屋测绘等证明到房地产交易中心申请继承登记手续。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的继承

农村宅基地使⽤权及房屋的继承农村宅基地使⽤权及房屋的继承⼀、农村宅基地使⽤权的继承农村宅基地使⽤权具有很强的⾝份属性,且按户计算。
当⼀户出现⼈⼝减少,宅基地使⽤权并不发⽣继承,是由⼀户中剩余的成员共同使⽤。
宅基地使⽤权的设⽴是为保障农民有最基本的居住条件,“⼀户只能拥有⼀处宅基地”,如果允许继承,势必会背离“⼀户只能拥有⼀处宅基地”的原则。
⼆、宅基地上房屋的继承对于独居⽼⼈去世后,村集体组织不得以宅基地不能继承为借⼝,强⾏收回宅基地。
因为宅基地使⽤权⼈死亡后,其继承⼈按法律规定可以继承宅基地上房屋。
原国有⼟地管理局《确定⼟地所有权和使⽤权的若⼲规定》第49条规定:继承房屋取得的宅基地,可确定集体⼟地建设⽤地使⽤权。
继承⼈可以根据“地随房⾛”的原则,通过对坐落宅基地上房屋的继承,进⽽取得对宅基地的“继承”,但这种继承是有条件的,如果所继承的房屋不复存在,继承⼈也就丧失对宅基地的使⽤权。
⽼⼈死亡后发⽣拆迁,其⼦⼥主张共同继承房屋的拆迁利益的,如何处理?三、⽼⼈死亡后发⽣拆迁,其⼦⼥主张共同继承房屋的拆迁利益的,如何处理?农村宅基地房屋的拆迁补偿⼀般分为宅基地使⽤权补偿和房屋补偿。
宅基地使⽤权补偿应当区分被继承⼈有共居⼦⼥与⽆共居⼦⼥分别对待。
共居⼦⼥需具备下列三个要件:1.与⽗母共同居住⽣活;2.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未另⾏分配其他宅基地。
(⼀)⽆共居⼦⼥的,在分割拆迁利益时,对于宅基地区位补偿和地上物的拆迁补偿,各继承⼈按照继承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分割。
(⼆)有共居⼦⼥的,原房屋及院落拆迁时,共居⼦⼥作为宅基地使⽤权⼈之⼀,有权单独获得宅基地区位补偿,对于因“地上物”⽽获得的拆迁补偿利益,则依照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在各继承⼈之间予以分割。
(三)参与出资出⼒的⽆其他宅基地的农村共居⼦⼥与⽼⼈作为⼀户,是宅基地使⽤权⼈之⼀,按照所翻建的房屋情况,可取得部分地上物的所有权,在分割地上物补偿款时应当⾸先析出其相应的份额,再分割继承部分;其他城镇⼦⼥及⾮共居农村⼦⼥,仅能就⽼⼈所有的房产对应的拆迁利益进⾏继承,如果在翻建房屋中出资出⼒的,应认定为帮助⾏为,并不能取得部分地上物的所有权,但可在继承法律关系下适当予以补偿。
农村宅基地的继承问题

按相关法律的规定,只有农村村民才有权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宅基地建房,并拥有该房屋的产权。
但有两种情形例外,一是城市人口依法继承农房所有权,二是申请人原为农村村民,已合法取得农房所有权,此后农转非,原农房所有权不变。
村民老丁共有三个子女,全都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转为城镇户口。
丁老汉一直在农村生活,直至因病去世,留下一套房产和财产若干。
在继承遗产时,丁老汉的几个子女得知,按照法律规定,农村房屋和宅基地只能由本村村民拥有和使用,而他们的户口已经从村里迁出,不知能否继承父亲留下的房屋。
如果可以继承,那他们的孩子将来同样可以继承吗?专家解惑>>>本案中,丁老汉去世,发生遗产继承。
虽然他的3个子女均已转为城镇户口,但是他们是丁老汉的合法继承人,而且该套房屋也是丁老汉生前享有的个人合法财产。
因此,丁家3个子女可以按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父亲留下的房屋及其他财产。
将来,他们的孩子也可以继承,法律没有限制。
但要注意的是,他们只能取得该套房屋的所有权,并不享有该宅基地的使用权,只是可以基于房屋而继续使用,但不得随意处分。
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建议尽早将房屋转让给同村的村民。
城市户口的公民可以继承农村房屋。
公民的房屋属于个人的合法财产,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是可以继承的。
不论是农村村民,还是城市户口的公民,都可以按照继承法的规定享受继承权,并且有权按照个人的意愿处置个人所有的房产。
但是城市户口的公民在继承农村房屋时,还要受到土地法的限制。
城市公民只能继承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而对支撑此房屋的宅基地是不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
根据前述《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的规定,宅基地是农民基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而享有的用于修建住宅的集体建设用地,农民无须交纳任何土地费用即可取得,是一种福利性质的,一般来讲不能继承。
但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则属于公民个人财产,可以继承。
2024规定农村宅基地新政策

2024规定农村宅基地新政策2024规定最新农村宅基地新政策,农村宅基地是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分配给农民用于住房建设的土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宅基地问题逐渐凸显,涉及到土地利用、产权纠纷和城市化等多个方面。
下面作者带来2024规定最新农村宅基地新政策,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带来参考。
2024规定最新农村宅基地新政策1、加强宅基地的管控宅基地是农村最为重要的资源,也是农村居民手中最重要的资产,但是近些年宅基地的使用存在非常多问题,特别是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标等现象非常严重,随着《土地管理法》出台,国家明确提出严格遵循“一户一宅”,严禁宅基地面积超标,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申请审批的管控等,来加强宅基地的管控。
2、闲置宅基地清理在宅基地确权登记过程中,国家就开始对违规一户多宅等问题进行清理整治,国家还将会继续深入开展闲置宅基地的清理整治,对闲置、房屋倒塌超过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宅基地进行清理整治,提高农村宅基地使用效率。
3、宅基地付费使用随着“三块地”改革工作的开展,国家一直在探索宅基地付费使用改革,如今这一项改革政策已经逐步扩大了改革试点范围,未来宅基地使用也将会迎来付费使用时代,所谓付费使用主要是针对拥有一户多宅以及宅基地面积超标的农村居民,将通过付费来保障农村宅基地公平性,减少一户多宅、超占多占宅基地等问题,提高农村宅基地使用效率。
4、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在《土地管理法》中,国家就明确提出了耕地非农化概念,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提出了“耕地非粮化”。
耕地非农化主要是指,严禁利用耕地参与到非农业发展建设之中,而耕地非粮食针对的主要是粮食主产区,严禁在耕地种植非粮食经济作物,目前国家也正在加大对这两大问题的整治,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相关单位和个人也将会遭到国家的处罚。
5、严查乱占耕地建房在《土地管理法》中,国家明确规定非农建设必须要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不得占用耕地;禁止擅自占用耕地建房,而农村居民占用耕地建房必须要先办理农用地转为非农业建设审批手续,如果不满足以上条件,则属于违规违法占用耕地建房。
法律对于农村宅基地上房屋的继承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对于农村宅基地上房屋的继承是怎么规定的根据我国物权法等法律的规定,地随房走(房地一体主义),如果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自行建造,则该房屋因其拥有完全产权而可以作为遗产而继承,然后再进行房屋所有权的变更,宅基地可以继续使用。
热门城市:嘉兴律师铜陵律师勃利县律师青县律师南康律师高安市律师西安区律师吴桥县律师德兴市律师农村宅基地上房屋的继承是关于公民遗产继承的法律问题,在我国《继承法》有关遗产内容的第三条中,没有涉及宅基地的内容,可见,宅基地不属于遗产,不得继承,但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村民个人所有,是可以被继承的。
小编为您整理了这篇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有关农村宅基地上房屋继承的法律规定公民的房屋属于个人的合法财产,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是可以继承的。
不论是农村村民,还是城市户口的公民,都可以按照《继承法》的规定享受继承权,并且有权按照个人的意愿处置个人所有的房产。
但是城市户口的公民在继承农村房屋时还要受到《土地管理法》的限制。
城市公民只能继承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而对支撑此房屋的宅基地是不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的规定,宅基地是农民基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而享有的用于修建住宅的集体建设用地,农民无须交纳任何土地费用即可取得,是一种福利性质的,一般来讲不能继承。
但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则属于公民个人财产,可以继承。
对于所继承的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问题,实践中通常分情况处理。
如果继承人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可以经批准后取得被继承房屋及其宅基地;如果不符合申请条件,则可以将房屋卖给本村其他符合申请条件的公民,如果不愿出卖,则该房屋不得翻建、改建、扩建,待处于不可居住状态时,宅基地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
继承人如果是城市居民,比照上述不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情形处理。
也就是说,按照法律规定的地随房走的原则,城市居民可以基于房屋所有权而继续使用宅基地,但是不得进行翻建、改建、扩建等。
法律对于农村宅基地上房屋的继承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对于农村宅基地上房屋的继承是怎么规定的农村宅基地上房屋的继承是关于公民遗产继承的法律问题,在我国《继承法》有关遗产内容的第三条中,没有涉及宅基地的内容,可见,宅基地不属于遗产,不得继承,但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村民个人所有,是可以被继承的。
律师365小编为您整理了这篇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热门城市:嘉兴律师铜陵律师勃利县律师青县律师南康律师高安市律师西安区律师吴桥县律师德兴市律师▲农村宅基地上房屋的继承是关于公民遗产继承的法律问题,在我国《继承法》有关遗产内容的第三条中,没有涉及宅基地的内容,可见,宅基地不属于遗产,不得继承,但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村民个人所有,是可以被继承的。
小编为您整理了这篇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有关农村宅基地上房屋继承的法律规定公民的房屋属于个人的合法财产,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是可以继承的。
不论是农村村民,还是城市户口的公民,都可以按照《继承法》的规定享受继承权,并且有权按照个人的意愿处置个人所有的房产。
但是城市户口的公民在继承农村房屋时还要受到《土地管理法》的限制。
城市公民只能继承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而对支撑此房屋的宅基地是不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的规定,宅基地是农民基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而享有的用于修建住宅的集体建设用地,农民无须交纳任何土地费用即可取得,是一种福利性质的,一般来讲不能继承。
但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则属于公民个人财产,可以继承。
对于所继承的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问题,实践中通常分情况处理。
如果继承人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可以经批准后取得被继承房屋及其宅基地;如果不符合申请条件,则可以将房屋卖给本村其他符合申请条件的公民,如果不愿出卖,则该房屋不得翻建、改建、扩建,待处于不可居住状态时,宅基地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
继承人如果是城市居民,比照上述不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情形处理。
《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研究》范文

《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宅基地使用权作为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生活的基础和重要资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公正、合理地处理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问题,既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旨在通过对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的深入研究,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基本概念及特点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农民依法取得的,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土地使用权。
其基本特点包括:一是无偿性,农民在取得宅基地使用权时一般无需支付土地出让金等费用;二是长期性,宅基地使用权具有相对稳定的期限,一般与农民的居住生活相伴随;三是排他性,即农民享有独占的、排他的宅基地使用权。
三、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现状及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继承过程中出现诸多争议和纠纷;二是继承权分配不公,部分地区存在按照家庭成员人数平均分配的现象,忽视了对宅基地实际使用价值的考虑;三是继承程序繁琐,农民在办理继承手续时面临诸多困难。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的原因分析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的产生,既有法律法规方面的原因,也有农村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首先,相关法律法规对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规定不够明确,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争议。
其次,农村社会传统观念对宅基地的重视程度较高,使得继承成为了一种文化传统。
此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相关政策执行力度不够,也是导致继承问题的重要原因。
五、解决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的对策建议针对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
明确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条件和程序,规范继承过程中的行为准则。
同时,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2. 公平分配继承权。
《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研究》范文

《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问题逐渐凸显。
宅基地作为农民的重要财产,其使用权的继承问题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因此,对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及法律地位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给农民用于建造住宅和辅助设施的土地。
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农民依法享有的在宅基地上建造、使用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的重要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
三、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现状及问题目前,我国关于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宅基地的分配和使用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导致宅基地使用权的归属不明确;另一方面,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对于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方式和条件缺乏明确规定,导致继承纠纷频发。
四、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主要问题(一)宅基地使用权归属不明确由于历史原因和土地管理制度的缺陷,农村宅基地的归属往往存在不明确的情况。
这导致在继承人继承宅基地使用权时,无法确定其权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二)继承方式和条件缺乏明确规定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于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方式和条件缺乏明确规定。
这导致在实际操作中,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对于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存在不同的理解和操作方式,加剧了继承纠纷的发生。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角色缺失在宅基地使用权继承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弱化,其在宅基地使用权继承中的角色往往被忽视或弱化,导致继承问题的解决缺乏有效途径。
五、解决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的建议(一)明确宅基地使用权的归属为解决宅基地使用权归属不明确的问题,应加强土地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明确宅基地的归属和权利义务关系。
同时,应加强土地登记和权属证书的发放工作,确保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得到法律保护。
农村宅基地20个关键问题

一、农村宅基地的概念及分配方式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村民基于本集体经济组织(行政村或生产队)成员身份而享有的可以用于修建住宅的集体建设用地,农民无需交纳任何土地费用即可取得,具有福利性质和社会保障功能,一般不能继承。
但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则属于村民个人财产,可以依法继承。
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二、村民申请宅基地需要哪些条件农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宅基地:(1)年满20周岁的本村村民,因结婚等原因确需建设新房,且缺少宅基地的(包括男方到女方落户的);(2)因发生或者防御自然灾害、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进行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或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等原因需要搬迁的;(3)外来人口落户,成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没有宅基地的;(4)城镇居民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回原籍落户,农村确无住宅的;(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哪些情况申请宅基地不予批准(1)年龄未满20周岁的;(2)原有宅基地的面积已经达到规定标准或者能够解决分户需要的;(3)本村村民将原宅基地及地上建筑物出卖、出租、赠与或改为经营场所的;(4)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
四、宅基地如何申请、报批、登记发证应先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本人携带相关材料到所在的乡(镇)、办事处国土资源部门申请确权登记发证。
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五、什么情况下农村土地可以用于建设用途2020年土地管理法修订前,农村土地用于建设用途只有三种类型:村民建房(宅基地)、乡(镇)村公共事业公益设施、乡镇企业。
后两种情形的建设用地称为集体建设用地。
2020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施行后,依法登记为集体所有,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的农村土地也可出让用于建设用地。
六、农村宅基地是否能继承农村宅基地不能单独继承。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村集体,使用权属于村内房屋所有权人,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权,不能随意对宅基地进行处置。
农村宅基地能否继承?

农村宅基地能否继承?作者:刘爱霞姚惠颖来源:《资源导刊》 2014年第2期刘爱霞姚惠颖案例张辉(化名)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
三兄弟各有一处宅基地,其二哥张建(化名)房屋一座,共三间屋。
1992年,村委调整宅基地,将张建房屋占地范围的少部分调给他人,并答应为张建另划一处宅基地,但附加条件是张建必须将房屋拆除。
对村委的宅基地调整意见,张建开始是同意的,但事后又反悔了。
20年过去了,张建的房子没有拆除,村里也没有为其另划宅基地。
2012年9月,张建因病去世,由于生前无配偶子女,临终前立下遗嘱,房产由三弟张辉继承。
张辉按遗嘱继承张建的房屋后,向村委提出请求:村委为其二哥重新划分一处宅基地,并且由自己继承。
分析笔者认为,张辉只能继承张建宅基地上建成的三间房屋的使用权,其他要求不能予以批准。
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张辉为已故二哥张建提出另批宅基地的请求,法律是不允许的。
《民法通则》第九条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
申请批划宅基地是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生前的权利,张建已经去世,生前无配偶子女,人去世后民事权利能力丧失,当然不能再享有申请批划宅基地的权利。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我国目前土地和房屋是分别实行管理的,依据法律规定,宅基地是农民基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而享有的,可以用于修建住宅的集体建设用地,农民无须交纳任何土地费用即可取得,是一种福利性质的,一般来讲不能继承。
但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则属于公民个人财产,可以继承。
其次,从法理角度来看,又分为一般和特殊两种情形。
就一般情形而言,从权利拥有者来说,宅基地使用权是按户分配的,属于家庭共有,不是任何一个家庭成员的个人财产和权利。
家庭成员中一人去世,不影响这个家庭的存在,因此不存在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
就特殊情形而言,存在家庭成员去世后该家庭真的已不存在的情形,比如张建的情况。
还有如老两口系农业人口在家,子女系非农业人口在外,老两口去世后该农业人口家庭真的不再存在。
农村房屋继承法新规定是怎样的?

Hope is the faithful sister of doom.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农村房屋继承法新规定是怎样的?导读:农村房屋继承法规定城镇居民不得继承农村的房屋,房屋的主体在离世之前,若是已经订立了遗嘱,此时可以按照遗嘱的类型来继承房屋。
但若是该遗嘱之中,规定城镇地区的人继承该房屋,那么此房屋的继承遗嘱就会失去法律效力。
一、农村房屋继承法新规定是怎样的?农村房屋继承法规定城镇居民不得继承农村的房屋,城里人不能继承农村的宅基地,只可以继承宅基地上的房产,但继承了房产按照地随房走的原则,则实际上继承了宅基地的使用权了。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第二条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有关部门不得为违法建筑和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
也就是说,不管是本村村民还是城市居民,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我国目前土地和房屋是分别实行管理的,依据法律规定,宅基地是农民基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而享有的,可以用于修建住宅的集体建设用地,农民无须交纳任何土地费用即可取得,具备福利性质,因此一般来讲不能继承。
但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则属于公民个人财产,可以继承。
二、农村房屋应该怎样继承办理房产继承手续必须经过房屋评估、继承公证、申请产权登记等办理过程。
凡领取《房地产权证》的房屋,当房屋的权属人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就可以申请办理该房屋继承登记。
大致步骤如下:(一)房屋评估。
首先必须通过评估公司对房屋进行市值评估。
评估公司会根据房屋所处的路段、楼龄等重要因素,作出专业的价格分析和楼价评估,定出准确的物业市值价格。
(二)继承公证。
申请人应当到房屋所在地的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领取继承公证书。
浅谈农村房产的继承、转让和赠予在不动产登记中的问题

浅谈农村房产的继承㊁转让和赠予在不动产登记中的问题刘祉祎摘㊀要:随着城镇化力度的加大ꎬ农村人口逐步落户城市ꎬ取得了城镇户口的农民能否享有继承农村房产和宅基地的权利成为社会热议问题ꎮ文章就农村不动产登记政策以及宅基地使用权相关规定ꎬ对农村房产的继承㊁转让和赠予在不动产登记中对农民关注重点问题进行论述ꎮ关键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ꎻ不动产登记ꎻ政策实施㊀㊀城镇户口能否继承农村老家房产ꎬ农村房产的继承㊁转让和赠予在不动产登记中相关规定和不动产登记实施具体登记操作ꎮ一㊁农村房产是否能继承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实行 一户一宅 原则ꎬ«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规定: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ꎬ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㊁自治区㊁直辖市规定的标准ꎮ 国务院办公厅1999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国办发 1999 39号)中规定ꎬ 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ꎬ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ꎬ有关部门不得为违法建造和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ꎮ 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 2004 28号)则指出ꎬ 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ꎮ 2004年«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国土资发 2004 234号)要求 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ꎬ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ꎮ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国办发 2007 71号)又强调: 农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给本村村民ꎬ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㊁农民住宅或 小产权房 ꎮ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租用㊁占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搞房地产开发ꎮ 根据上述规定ꎬ我国在制度设计中明确宅基地使用权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权利ꎬ只有基于本村村民的身份才有权取得宅基地使用权ꎬ非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原则上不能取得农村宅基地使用权ꎮ我国继承法中关于可以继承的遗产范围ꎬ并不包括宅基地使用权ꎮ所以ꎬ宅基地使用权并不能被单独继承ꎮ那么农民落户城市后老家房屋是否就不能继承了呢?2011年印发的«国土资源部㊁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㊁财政部㊁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 2011 178号)第六条 严格规范确认宅基地使用权主体 中明确ꎬ已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本农民集体成员㊁非本农民集体成员的农村或城镇居民ꎬ因继承房屋占用农村宅基地的ꎬ可按规定登记发证ꎬ在«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应注记 该权利人为本农民集体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 ꎮ根据继承法规定ꎬ被继承人的房屋作为其遗产由继承人继承ꎬ按照房地一体原则ꎬ继承人继承取得房屋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ꎬ农村宅基地不能被单独继承ꎮ«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试行)»明确规定ꎬ非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含城镇居民)ꎬ因继承房屋占用宅基地的ꎬ可按相关规定办理确权登记ꎬ在不动产登记簿及证书附记栏注记 该权利人为本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 ꎮ由此可见宅基地虽然不能够被单独继承但宅基地使用权可以随同农村房屋一并被继承并依法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ꎮ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 自然人依法享有继承权ꎮ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财产ꎬ可以依法继承ꎮ 继承法第三条中规定ꎬ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ꎬ包括 公民的房屋㊁储蓄和生活用品 ꎮ所以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遗产范围ꎬ可以由继承人依法予以继承ꎮ在农村房屋继承时ꎬ并不区分继承人是否是本村村民ꎬ是否符合 一户一宅 的政策规定等ꎬ仅是按照遗产继承的相关法律规定确认继承人的权利ꎮ继承人继承农村房屋的ꎬ按照房地一体的原则ꎬ当然取得房屋所对应的宅基地的实际使用权利ꎬ所以在办理涉及继承农村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时ꎬ根据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规定ꎬ一并办理宅基地使用权转移登记ꎮ司法实践中也有判例明确上述原则ꎬ 宅基地使用权人可以将地上建筑物以出租㊁赠予㊁继承㊁遗赠的方式转移与他人ꎬ宅基地使用权也随之转移ꎬ但宅基地使用权本身不得单独转移且不能用于抵押ꎬ包括不能进行继承ꎮ二㊁农村房产能否转让在上述的法律政策不难看出ꎬ宅基地使用权可以随着房屋一并转移ꎬ但受让人的还是有一定的限制ꎬ即农村本村村民且符合 一户一宅 政策的农村村民才能成为合法受让人ꎬ这对于农村不动产转移造成很大的难度ꎬ随着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加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ꎬ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大中型城市ꎬ受资源㊁教育㊁经济㊁文化等方面影响不少落户城市的农民大多选择留在城市ꎬ造成很多农村落户城市的农民有着 一户多宅 的情况ꎬ因为继承了双方父母的不动产ꎮ大量的房屋也无法转让ꎬ给亟须转让房屋的老龄人口养老也带来了困难ꎮ三㊁农村房产能否赠予农村也存在着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ꎬ如果在城市中这样的情况可以将房屋抵押给养老机构以房养老ꎬ在农村这种情况是不行的ꎬ由于宅基地使用权的特殊性质宅基地使用权不能被抵押ꎬ宅基地使用权也无法单独进行赠予ꎬ但房屋属于私人财产可以宅基地使用权人可以将地上建筑物赠予的方式转移与他人ꎬ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农民可以将宅基地地上房屋赠予他人ꎬ但在这中间也存在着法律限制的不足ꎬ例如: 是不是真正的赠予ꎬ还是以赠予的名义进行的转让 在这中间尚有待需完善的法律空白ꎮ因为赠予形式可以不受 本村村民ꎬ一户一宅 的限制ꎬ而且难以界定是否是真正赠予还是转让ꎬ这给不动产登记以及不动产权利认定造成很大困难ꎮ如果放开了农民房产的赠予将会造成部分城镇人口到农村以赠予方式购买房屋ꎬ但如果完全限制了农村房产的赠予又不符合继承法的法律规定ꎮ这也将成为农村孤寡老人养老保障的一重限制ꎮ四㊁结语不动产登记实施在农村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ꎬ文章对该政策的发展㊁实际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ꎬ希望能促进该政策的有效实行ꎮ作者简介:刘祉祎ꎬ阜新市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ꎮ61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城镇户籍子女可继承

非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含城镇居民),因继承房屋占用宅基地 的,可按相关规定办理确权登记, 在不动产登记簿及证书附记栏注记 “该权利人为本农民集体经济组织 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
此外,答复就“关于不动产共 有登记”等问题也做了明确回复。
答复指出,不动产登记机构以少数 份额共有人不配合而不予办理登记 的问题属于执行层面的问题,将加 强监督指导,严格落实法律规定, 切实维护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资料来源:人民网)丨2020,12下丨农村薛通三农网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城镇户籍子女可继承公安部:取消驾驶证申请70周岁年龄上限为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 改革,公安部曰前推出了优化营 商环境12项改革新举措。
其中一 项是取消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 动挡汽车、轻便摩托车驾驶证70周岁的年龄上 限。
对70周岁以 上人员考领驾驶 证的,须增加记 忆力、判断力、 反应力等能力测试,以保证身体条件符合安全驾 驶要求。
此外,改革新举措还包括 推行摩托车驾驶证全国“一证 通考”、二手车出口临牌异地通 办、扩大机动车免检范围、优化 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申请条件、 扩大体检医疗机构范围等。
(资料来源:环京津网)共房照房宅登,民的按得村产定 人人,取农动规 华承承承,不确 中继继继权{明{被人人用。
> 据,承承使承乡最门大的问用承 城、部人到记使继 和局七国提登愉女房密等全中权基子卩保部届”闬宅的 丨家村三议g的籍f国农十建削民户以、业“号|农镇T S O根定继继地继行 ^部农对262..城8,规由,基独试资政、,32抹复由产出>产则宅单{ 然民院后第CW答法动指法遗原和被范 自、法究议农出依不复承其体权能规 经部民研会于作以理答继为一有不作 设人同次关”可办 国作地所地操 建高共三“题权并和屋房屋基记25。
浙江农村宅基地继承流程

浙江农村宅基地继承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浙江农村宅基地继承操作指南在浙江省,农村宅基地的继承问题一直是农民关注的焦点,尤其随着土地政策的不断调整,这一过程也逐渐规范化。
2023加强农村宅基地问题的监管和疏导

2023加强农村宅基地问题的监管和疏导1.什么是农村宅基地?《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中农发〔2019〕11号)规定,农村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住房、附属用房和庭院等用地,不包括与宅基地相连的农业生产性用地、农户超出宅基地范围占用的空闲地等土地。
2.宅基地归谁所有?农村宅基地归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第九条规定,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3.农民对宅基地享有什么权利义务?《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农民对宅基地依法享有使用权,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宅基地的义务。
4.什么是“一户一宅”?《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规定,农村村民应严格按照批准面积和建房标准建设住宅,禁止未批先建、超面积占用宅基地。
经批准易地建造住宅的,应严格按照“建新拆旧”要求,将原宅基地交还村集体。
城镇户口的人能否继承农村房屋

城镇户⼝的⼈能否继承农村房屋由于我们国家的发展经历了⼀定的转型期,就有那么⼀些遗留问题,可能⽗母是农村户⼝,孩⼦是城镇户⼝,牵涉到农村房屋遗产继承时就有了争议,城镇户⼝的⼈能否继承农村房屋呢?今天店铺⼩编为您整理和总结了以下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城镇户⼝的⼈能否继承农村房屋我国的《民法典》中所列遗产的范围中有房屋。
所谓房屋的继承是指被继承⼈死亡后,其房产归其遗嘱继承⼈或法定继承⼈所有。
因此,只有被继承⼈的房屋具有合法产权才能被继承。
公民的房屋属于个⼈的合法财产,按照我照继承法的规定是可以继承的。
不论是农村村民,还是城市户⼝的公民,都可以按照继承洪法的规定享受继承权,并且有权按照个⼈的意愿处置个⼈所有的房产,即城市户⼝的公民可以继承农村房屋。
但是城市户⼝的公民在继承农村房屋时还要受到⼟地法的限制。
城市公民只能继承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对⽀撑此房屋的宅基地是不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宅基地是农民基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份⽽享有的⽤于修建住宅的集体建设⽤地,农民⽆须交纳任何⼟地费⽤即可取得,是⼀种福利性质的,⼀般来讲不能继承。
但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则属于公民个⼈财产,可以继承。
对于所继承的房屋及宅基地使⽤权的继承问题,实践中通常分情况处理。
如果继承⼈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可以经批准后取得被继承房屋及其宅基地;如果不符合申请条件,则可以将房屋卖给本村其他符合申请条件的,如果不愿出卖,则该房屋不得翻建、改建、扩建,待处于不可居住状态时,宅基地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
继承⼈如果是城市居民,⽐照上述不符合宅基地早申请条件的情形处理。
也就是说,按照法律规定的地随房⾛的原则,城市居民可以基于房屋所有权⽽继续使⽤宅基地,但是不得进⾏翻建、改建、扩建等。
农村房屋怎么继承办理房产继承⼿续必须经过房屋评估、继承公证、申请产权登记等办理过程。
凡领取《房地产权证》的房屋,当房屋的权属⼈死亡后,其合法继承⼈就可以申请办理该房屋继承登记。
在农村“非农户口”可否继承宅基地?拆迁可否补偿?

在农村“非农户口”可否继承宅基地?拆迁可否补偿?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村集体,农民享有的是宅基地的使用权。
宅基地使用权具有很强的人身依附性,必须是具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才有资格,因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失去而失去,不可以在不同的农民个体之间流转,即不可以房子可以继承,但不能翻盖和重建房屋。
待房子自然消亡,村集体将收回宅基地。
也就是说已经是城市户口的子女可以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子,在老房子中居住,直到房子自然消亡。
继承。
因此宅基地是无法继承的。
如果你是本村集体成员,且符合申请宅基地的使用权条件的,可以。
如果你是本村集体成员,但是不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如已经有了宅基地并单独立户的,基于“一户一宅”的原则,是不可以的。
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卖给本村集体里面符合申请宅基地条件的人;也可以自住,但是房屋此时不得翻建、改建、扩建。
1评论查悦社保北京天笑科技有限公司官方帐号05-26 15:32 33赞踩↑点击“查悦社保”头像,立刻解答您的社保问题!【动动手指点击关注查悦社保即可】宅基地不能被继承,宅基地上的房产可以作为财产继承。
相关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中有关内容的规定:第九条依照本条例第八条规定,确需征收房屋的各项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旧城区改建,应当纳入市、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应当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经过科学论证。
第十条房屋征收部门拟定征收补偿方案,报市、县级人民政府。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予以公布,征求公众意见。
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30日。
第十一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征求意见情况和根据公众意见修改的情况及时公布。
因旧城区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数被征收人认为征收补偿方案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由被征收人和公众代表参加的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能够继承
答:
1.什么财产能够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等。
我们所讲的宅基地属于农村集体土地,属于村集体所有,村民只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
2.宅基地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我国目前土地和房屋是分别实行管理的。
根据上述规定,
●宅基地是农民基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这个身份如何认定呢?是不是户
口上的住址是村里的住址,就是村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而享有的可以用于修建住宅的集体建设用地,农民无须交纳任何土地费用即可取得,是一种福利性质的,一般来讲不能继承。
●但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则属于公民个人财产,可以继承。
实践中,农民宅基地的继承问题可以分为下列情况:
✧如果继承人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可以经批准后
取得被继承房屋的宅基地;
✧如果不符合申请条件,则可以将房屋卖给本村其他符合申请条件的村民(是
不是只有这样一种办法?),如果不愿出卖,则该房屋不得翻建、改建、扩建,待处于不可居住状态时,宅基地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
✧继承人是城市居民的,比照上述不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情形处理。
根据我国物权法等法律的规定,地随房走(房地一体主义),如果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自行建造,则该房屋因其拥有完全产权而可以作为遗产而继承,然后再进行房屋所有权的变更,宅基地可以继续使用。
案例:
小王的姥姥生前在农村有一宅基地且有一处房屋,有一女儿户口早已迁出且变为城镇户口,小王姥姥过世不久,小王想咨询他妈妈是否能继承农村的宅基地?小王的问题主要涉及农村宅基地能否继承的问题?
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村民居住的宅基地。
是指农村村民为建造自有房屋而占(使)用农村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农村居民及少数城镇居民为建造自有房屋对集体土地所享有的使用的权利。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主体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和符合一定条件的城镇居民。
宅基地
使用权作为土地使用权的一部分,当然归当地的农村经济组织(村委会)所有。
宅基地使用权作为一项特殊的物权,与农民个人的集体组织成员资格紧密相关,小王妈妈的户口迁出,其宅基地使用权资格也随之消灭,小王姥姥的土地使用权也因其死亡而消灭,都不能满足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条件。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基于身份关系无偿从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应作为一种特殊物权,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可以继承的是原宅基地上的老宅可以依法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