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新人教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历史教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掌握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2. 使学生理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思想内涵,认识它是中国共产党指导中国革命的重要战略思想。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历程。
2. 教学难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思想内涵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实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述、讨论、观看视频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合历史事件,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理解其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内容1. 第一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介绍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代背景。
分析中国革命的任务和目标,引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初期斗争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程,以及党在国民革命运动中的斗争经历,重点介绍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失败后的困境和挑战。
3. 第三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思想提出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失败后,如何从困境中寻找出路。
讲述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中,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4. 第四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介绍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如何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思想付诸实践,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5. 第五节:抗日战争时期的发展讲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如何坚持和发展抗日根据地,推动全民族抗战,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战略目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历程的掌握程度。
星星之火_可以燎原(说课稿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将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理念等方面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北伐战争的整个历史事件,知道了蒋介石叛变革命,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而且对共产党员实行血腥屠杀政策,那么面对国民党这一反动政策,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采取了什么措施去回击,这就需要进一步学习了解。
本课主要介绍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在探索独立领导中国革命道路中的三个重大历史事件: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井冈山会师。
这三件事对今后中国革命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尤其是“农村包围城市”为今后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在本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学生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的一个必要环节,因为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正是这一系列的革命实践,中国革命的烈火开始熊熊燃烧。
二,教学目标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来设计目标,即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习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1,知识目标: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井冈山会师等历史事件的知识要点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同时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伟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2、教学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理解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正确性四、教学方法1、问题与启发式教学法围绕本课重点、难点设置若干个问题,以图说文,讲述、讨论、观察相结合,让学生在讨论、思考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历史教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历史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背景。
引发学生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历史事件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历史背景。
引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材料引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思考。
第二章:事件的起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事件的起源。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事件的具体情况。
分析事件的起因和背景。
2.3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材料展示事件的情况。
分组讨论,分析事件的起因和背景。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分析结果。
第三章:事件的发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事件的发展过程。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事件的发展过程。
分析事件的重要节点和影响。
3.3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材料展示事件的发展过程。
分组讨论,分析事件的重要节点和影响。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分析结果。
第四章:事件的结局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事件的结局。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事件的结局。
分析事件的结局对历史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材料展示事件的结局。
分组讨论,分析事件的结局对历史的影响。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分析结果。
第五章:事件的启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事件的启示。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反思能力。
5.2 教学内容分析事件对历史和现实的启示。
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现实意义。
5.3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材料展示事件对历史和现实的启示。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现实意义。
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思考结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课程标准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南昌起义的学习,使学生识记起义的背景、经过(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理解南昌起义军占领南昌城后为什么要南下广东,培养分析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学习秋收起义的内容,使学生识记起义的背景、经过。
3.指导学生应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指出秋收起义部队的行动方向,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4.通过表格和设问,引导学生理解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的意义,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通过对比去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5.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培养学生陈述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原因和意义,培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南昌起义》片断,再现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过程,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和激发学习兴趣。
2.利用油画《南昌起义》,使学生掌握南昌起义的领导人。
3.利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南昌起义部队的行动方向、转移方向,了解秋收起义经过的地方,从而把握秋收起义的大致经过。
4.围绕问题“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讨论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教材的“红军歌谣”,使学生感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借此教育学生要不怕困难。
2.使学生认识到起义创建了红军,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使井冈山星火成了燎原之势,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革命惟一正确的道路。
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扬老一辈先烈们勇于探索、英勇卓绝、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为什么选择井冈山地区。
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从毛泽东领导军队进攻中心城市受挫后,进军井冈山成功开辟革命根据地的事件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中考链接
(2012·山东泰安).右图为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一支德国造驳壳枪,手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请你判断这是朱德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使用的手枪?()
A.朱德B.周恩来C.邓小平D.叶挺
7、下列哪一事件,最能充分表现中国共产党善于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
A.发动南昌起义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发动秋收起义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7阅读下面材料: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湖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请回答:
八年级历史学科教学设计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课时(总第课时)
主备教师:执教教师:备课组长签字年级主任签字
(一)自主学习(自学阶段)
一、预习目标: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二、预习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三、预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四、预习质疑
(二)课堂实施(导学阶段)集体设计个人修订一、交流展示二、拓展深学
1、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4%,景区内拥有各种植物3 800多种。
材料二:(井冈山)反动力量薄弱,这里还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党的组织基础,并且留有一定数量的农民自卫军。──《中国近代史》请回答: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历史教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掌握国共合作的背景和国民大革命的成果。
2. 使学生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认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意义。
3.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综合思考的能力,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国民大革命的背景和成果2.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国民大革命的背景、成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意义。
2. 教学难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的理论依据及实践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民大革命的背景、成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国民大革命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道路的好奇心。
2. 讲解:详细讲解国民大革命的成果,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理论依据。
3. 分析: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如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等,让学生深入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义的理解。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意义。
6. 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国民大革命时期和其他革命时期的异同,分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道路的独特性。
2. 探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道路在其他国家革命史上的应用和意义。
七、案例分析1. 以井冈山斗争为例,详细分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道路的实践过程。
2. 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提炼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道路的理论依据。
八、课堂互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德令哈市第六中学严廷娟课程标准: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基本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井冈山会师等历史事件的知识要点及其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让学生明白敌人的主要力量分布在城市,故而攻打大城市这条路走不通,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早期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毛泽东把部队引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联的道路到走自己的道路,老一辈革命家为此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革命家的崇敬之情;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2、教学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问题导入法、比较法、讨论法;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工具教学时间:年月日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入:首先播放《世纪大阅兵》的视频,让学生观看;1、教师提出问题:看了这段《世纪大阅兵》同学们有何感想呢?(让学生们各抒己见,教师小结观点)2、教师讲解:这是一支英雄的队伍,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中国人民解放军;正是他们筑起了共和国的钢铁长城,那这支人民军队是如何创建的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峥嵘岁月,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屏幕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提出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上为什么有“八一”二字,它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呢?(一)南昌起义:1、教师媒体出示《南昌起义》的画面让学生欣赏,并出示任务:要求学生看课本完成南昌起义的概况(如时间、原因、领导人、结果和意义)的表格;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完成南昌起义的表格:(教师有效引导并讲解)(1)时间:1927年8月1日;(2)原因: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3)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贺龙等;(4)结果:占领了南昌城,南下广东途中失败;(教师引导讨论:课本54页动脑筋题,小组探究:)教师设问:尽管失败了,但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意义非同寻常,那么南昌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呢?(5)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教师引导分析)3、教师提出问题:建军节这个光荣的节日就定在什么时候呢?教师讲解:毛泽东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正是这支人民军队最终缔造了共和国,为共和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提问:那同学们知道为共和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十大元帅吗?(学生发言)4、教师媒体出示:《开国十大元帅像》并让学生读并认识;教师讲解:在这十大元帅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南昌起义的就达7位,他们是(教师媒体出示),而参加过起义的大将、上将更不在少数。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
2、中共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二、南昌起义:时间:1927、8、1
地点:南昌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等
经过:南昌——瑞金——三河坝——汕头——受挫分兵
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1、秋收起义:
2、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井冈山会师
攻打城市失败------文家市决策,退向农村——三挽改编,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意 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秋收起义
时 间:1927年9月。
领导 人:毛泽东。
地 点:湘赣边界。
结 果:进攻城市受挫,放弃城市,进军农村,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意 义: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二、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队伍与毛泽东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1.毛泽东怎样发动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对照课后习题地图回答)
2.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提醒学生进行敌我力量对比分析时,注意观察57页“文献资料·红军歌谣”、59页“自由阅读卡·红军的军服”。)
3.观察彩色图片《井冈山会师》和57页插图《龙江书院——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朱德相见的地方》,说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分点提问——会师时间、改编后的部队名称、领导人:)
B.改编后的部队名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
C.领导人:朱德、毛泽东
小组议论并发言。
A.双方力量对比情况:敌强我弱,敌人的力量集中在城市,在城市起义不可能全胜。B.井冈山条件:位于湖南、江西交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有利于部队给养的筹集;离大城市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历史教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历史教案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历史事件,引发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兴趣和思考。
1.1.2 帮助学生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1.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方法1.2.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毛泽东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1.2.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1.2.3 结合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毛泽东思想的起源2.1.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背景,包括中国革命的历史条件、国内外环境等。
2.1.2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如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古代哲学等。
2.1.3 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如井冈山时期的思想探索。
2.2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历史意义2.2.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提出背景,即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实践经验。
2.2.2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思想内涵,强调小规模的革命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成大规模的革命战争。
2.2.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历史影响,如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指导作用,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等。
2.3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2.3.1 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指导作用,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等战略战术。
2.3.2 毛泽东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运用,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战争理论等。
2.3.3 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指导作用,如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等。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案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3.1.1 描述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3.1.2 分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艰难性和毛泽东的领导作用。
3.1.3 讨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思想形成的影响。
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导学案 新人教版 .doc
5、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
6、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不包括()
A、周恩来B、毛泽东C、贺龙D、朱德
7、讲起“八一”历史长, 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意义:中共建立的第一个,是中共 探索这一正确道路的开始。
4、井冈山会师:年月,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湖南农民武装与 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会师。会师后,令军改编为,任军长,任党代表。
5、井冈山会师的意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6、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创建、建立 的开始。
3、意义:打响了的第一枪,是 中国共产党的开始。
4、八七会议在召开,通过了的总方针。
㈡.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1、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在边界,举行。起义受挫后,决定放弃进攻毛泽东率领向农村进军,建立了 革命根据 地。
2、工农革命军在向井冈山进军途中,在对部队进行了改编,三湾改编,确立了 。
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导学案新人教版
复习式导 入(2分钟)
自学课文,注意在课本上勾划要点,明确答案后立即记忆
合作交流(15钟)
质疑问难,想想看还有什么没弄清楚提出来让大伙帮忙?(2分钟,师补充归纳)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基本史实。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点
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学设计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潍坊市昌乐县鄌郚镇中学卞忠梅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二年级学生2、学科:历史3、课时:14、课前准备:认真研读本课内容和课标要求,搜集相关史料,精心设计导学案和课件,上课前下发导学设计,对学生分组,以利于进行合作交流。
二、学习目标:1. 知识识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
2. 能力培养:分析毛泽东向农村进军的原因及秋收起义路线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识图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革命前辈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伟大贡献,他们的业绩永远值得后人崇敬。
三、学习重难点: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难点: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的原因。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搜索:国庆60周年阅兵式的壮观场面。
师:同学们,阅兵式上人民解放军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向全国人民展现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雄伟英姿,那么,请问建军节是那一天呢?生:齐答8月1日。
师:为什么选择这一天呢?它是为纪念哪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呢?生:南昌起义。
师:好,这一节,我和同学们共同走进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重温包括南昌起义在内的伟大的历史事件。
(二)自主学习:要求:同学们依托导学设计,结合本课学习目标,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在学习中不理解、不明白的问题请记在第二板块第一个题上。
【南昌起义】1、南昌起义的背景:。
2、南昌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
3、南昌起义的重大意义?。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1、200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会后派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2、秋收起义开始时间:地点:领导人:从修水、铜鼓、安源分三路进攻长沙,受挫后在会合。
毛泽东做了什么决策?。
3、(事件)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5、井冈山会师:时间,会师的队伍有、、三支,会师后改编为,军长是,党代表是,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支坚强的队伍。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 教学设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在八上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它上承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即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救国道路、向外国学习的过程中屡遭失败。
下启中国共产党在正确道路的指导下,一步步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所以这一课,如果处理得当,对整本书的学习意义重大。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已经初步具备了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部分同学也已经对历史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教师在教学中邀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定会事半功倍。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会师过程与方法:通过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为此作出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之情,同时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难点:毛泽东为什么领导秋收起义的队伍向农村进军?五、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再现历史,组织活动,问题探究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快乐体验,分组合作,探究实践六、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毛主席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复习提问:1、国民革命的起止时间及失败的标志2、国民国民失败的教训是什么?(二)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音像资料和屠杀共产党人的图片,创设情境、渲染烘托历史背景,调动和激发学生情绪。
毛主席说过“面对国民党的残酷屠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征服、被吓倒、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他们有继续战斗了。
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南昌起义,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掌握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了解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及原因。
3.了解八七会议。
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特点,让学生明白中国敌人的主要力量分布在城市,故而攻打大城市这条路走不通,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归纳中国共产党早期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做出了伟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教学难点毛泽东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的原因。
●教学方法1.图像法。
在导入新课时则可以通过对一些图像资料的观看,从中导入的方法。
2.提问讲解法。
通过把本课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的问题,环环相扣,从而使学生逐渐理解教材,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有一个整体观念。
3.故事穿插法。
本课内容故事较多,可以让学生提前搜集、课堂讲解、活跃气氛,加深印象。
也可以放在课后活动中。
4.讨论法。
对于秋收起义失败后退往农村的原因,可组织学生讨论,让其把道理想通。
5.诗词辅助法。
对于本课内容,可让学生通过搜集毛泽东诗词并背诵,加深理解。
相互印证。
●教具准备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投影仪。
2.影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及相关设备、“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图。
这是一把手枪,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 新人教版 .doc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的正确性,认识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精神的宝贵价值收起义的队伍进军井冈山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斗争策略,必须把马教学难点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的原因(理由)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1、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领导的国民革命为什么会遭到失败?(A.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B.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造成严重危害。
)2、南京国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质?(反动的性质,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后来,武汉和上海的反动势力汇合起来,对幼年时期的共产党继续进行疯狂镇压。
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积极分子惨遭屠杀。
但是,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从地下爬起来,檫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投入战斗。
(布置学生阅读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南昌起义1、南昌起义的概况怎样?(要求学生说出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A. 时间:192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就定在8月1日。
B. 地点:江西南昌。
[要求学生在56页地图上标明位置]C. 领导人:朱德、周恩来、贺龙、陈毅等D. 结果:一度占领南昌,撤出南下途中受挫。
)2、《南昌起义》图中的演讲者是谁?(周恩来)3、“动脑筋”: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为什么要撤出南下广东?(遭到反动军队包围,不宜与敌人硬拼,计划南下广东,争取外援,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北伐。
)4、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教师小结、过渡:当时,毛泽东也接受党中央的指派,回到家乡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1、毛泽东怎样发动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完成“练一练”:A.工农革命军三路进攻的出发地:修水、铜鼓、安源。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
了解“反抗→受挫→开辟新路→星火燎原”这样一个历史进程。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再现历史,进行情感体验。
引导活动,现实参与,进行自我教育。
分组合作,自主学习,进行探究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感受到共产党人敢于创新、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
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难点毛泽东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的理由。
【教学流程】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情境引入利用八一建军节导入。
生:由资料激发感情,自我体验,进入角色,带着问题走近历史。
师:利用节日或图片、诗歌创设问题或情境引领生探寻历史。
诗歌:神州大地风雨腥,南昌起义破长空。
恩来贺龙举红旗,陈毅朱德来转移。
湘赣边来了毛泽东,秋收时节起义兴。
中国革命何处去?开辟农村根据地。
出示屠杀共产党人的图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这场屠杀吓倒、征服。
他们勇敢地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在腥风血雨中继续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自主探究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部分。
学生在阅读课文、自主探究时,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发现和解决学生所出现的疑难问题。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互对探究的结论,互助学习。
学生自主探究时,教师要求学生将主要知识点在课本上划出,标记有疑问的知识点展示伟人图像、南昌起义、井冈角色体验。
以战地记者的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成语含义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成语,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即使在困境中,也能通过努力,实现目标,激发学生的斗志和拼搏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成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正确书写和发音。
2. 理解成语的含义,学会运用成语。
三、教学难点1. 成语的运用,特别是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2. 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成语的运用。
2.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成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图片、正确书写和发音、含义解释、历史故事等内容。
2. 准备相关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 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时间和场地。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成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历史故事,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成语:教师详细讲解成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正确书写、发音和含义。
3. 学习成语:学生跟读成语,教师纠正发音,确保学生掌握正确发音。
4. 练习运用:学生进行成语填空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
5.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运用成语的经历,互相学习。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所学内容,强调成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正确书写、发音和运用方法,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多运用成语,提高语文素养。
八、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九、教学评价1. 学语书写、发音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材分析:
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本节课所讲到的相关内容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新阶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
2、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原因。
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挫折,英勇向前,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教学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引导活动,现实参与。
学法指导:情感体验,自我教育,分组合作,探究实践。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国民党右派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人的图片。
)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我们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到、没有被征服、没有被杀绝。
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他们开始在腥风血雨中探索中国革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武装起义
1、南昌起义
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圈出南昌起义的时间、地点、人物、结果。
(多媒体展示南昌起义的有关图片资料,再现历史情境。
)
设计学生活动:1927年8月1日,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爆发了!当年你亲身经历了这场伟大的斗争,请你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写一份时事报道,向世界人民报道这一伟大事件。
(指导时事报道的写作方法:要求标题醒目,时间地点人物准确,内容具体,过程清楚客观,文字简练,
有简短评价。
写好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作品。
)
想一想: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后,为什么要退出南昌,南下广东?
(分组讨论,组内交流,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
【敌人来围,敌强我弱;争取外援;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北伐。
】
引出:在南下途中,起义军遭到失败。
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十分重大意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立革命军队的开始。
后来,为纪念南昌起义的伟大功勋,八月一日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多媒体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江泽民题词图片。
)
过渡:为了总结革命失败的教训,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党于8月7日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
会议通过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会后毛泽东接受党中央的指派,回到家乡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2、秋收起义
(多媒体播放毛泽东的诗词《西江月•秋收起义》并让学生整体诵读,形成整体感知。
)结合课本秋收起义示意图,自主学习秋收起义的相关内容。
引出:由于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再次损失严重,面临革命道路的选择。
(设计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分组模拟军事辩论会。
通过活动解决“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进军?”这一抽象问题。
)
【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敌强:武器装备齐全,掌握着城市的控制权,但在农村的力量却比较薄弱。
我弱:在国民革命和秋收起义中连续受挫,损失很重,但能艰苦奋斗,可以适应农村的生活】
【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山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位于农村、远离城市;群众基础好;四周都是产粮区】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引出:最后党中央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史称文家市决策。
可是在途中,出现了逃兵现象,纪律有些涣散,对此毛泽东为强化队伍,又在三湾村进行改编,史称三湾改编,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即党指挥枪。
经过改编后,部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不久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议一议:毛泽东为什么要选择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呢?(见课本57面活动与探究)
引出:实践证明,毛泽东的选择是正确的。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它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它犹如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不久,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发生了-----
三、井冈山会师
过渡:朱德,陈毅知道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后,于1928年4月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多媒体展示会师图片)
学生自主学习井冈山会师的相关内容。
时间、会师的队伍、会师后队伍的名称、地位和领导人。
(设计学生活动:假如你是当年随军征战的小鬼,在革命岁月里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你心潮澎湃,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于是,你写下了难以忘怀的日记……)
四、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过渡:在艰苦的环境下,红军仍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继续斗争。
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
同时,在它的影响下,各地先后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建立了十多块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同时播放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地图,呼应本课课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引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课堂总结
以上我们学习了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之时,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吓倒,而是给予敌人一次次起义,沉重打击了敌人,同时也找到了符合中国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从而,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井冈山会师,壮大了革命力量,最终形成了燎原之势。
归纳整理
最后,请同学们将今天所学的所有知识点归纳整理成表格,方便比较记忆。
附图:
板书设计
1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火种:1、南昌起义
2、秋收起义
二、点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三、旺盛:井冈山会师
四、形成: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课下实践
请同学们课下设计一条红色旅游路线,体会革命先烈革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