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复习重点
数据库复习资料考试必备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复习资料考试必备知识点总结引言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存储、检索和管理数据。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操作语言和管理系统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为数据库课程的复习和考试提供一份全面的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基础1. 数据库定义数据库(DB):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有组织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创建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
2. 数据库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最常用的模型,基于二维表格结构。
3. 数据库语言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数据库结构的语言,如CREATE, ALTER。
数据操纵语言(DML):用于数据查询和修改的语言,如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
数据控制语言(DCL):用于定义数据库的安全策略和访问权限,如GRANT, REVOKE。
关系数据库1. 关系数据库基础关系:一个二维表,行表示元组,列表示属性。
主键:唯一标识表中每行的字段或字段集合。
外键:用于在两个表之间建立链接的字段。
2. 规范化理论第一范式(1NF):确保每个字段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
第二范式(2NF):在1NF的基础上消除部分函数依赖。
第三范式(3NF):在2NF的基础上消除传递函数依赖。
3. SQLSELECT语句:用于查询数据。
JOIN操作:用于连接多个表。
子查询:在查询中嵌套另一个查询。
数据库设计1. 设计过程需求分析:确定数据库需要存储的信息。
概念设计:创建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
逻辑设计: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物理设计:确定数据库在物理存储上的实现。
2. 数据库正向工程与逆向工程正向工程:从概念模型到物理数据库的创建。
逆向工程:从现有数据库生成概念模型或逻辑模型。
数据库高级主题1. 事务管理事务:一个或多个操作的集合,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ACID属性)。
2. 并发控制锁机制:确保事务在并发执行时数据的一致性。
数据库复习(重点)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提要题型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模式设计:论述题:第一章绪论一、知识点分类如下:1. 需要了解的: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数据库系统的优点和好处、层次数据模型及网状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的组成、DBA的职责、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等。
2. 需要牢固掌握的: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建模方法——E-R方法;关系数据模型的相关概念、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和两层映像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等。
3. 需要举一反三的:通过E-R方法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4. 难点:数据模型及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二、具体内容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阶段,各阶段主要特点。
2.概念:数据、DB、DBMS、DBS、数据库系统3.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常用数据模型:层次、网状、关系三种模型。
上述三种模型各自的特点。
数据描述的三个领域: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机器世界。
信息世界中的几个概念:实体(即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实体集(同类实体的集合)、属性(实体的特性)、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域、联系。
机器世界中的四个概念:字段、记录、文件、键(主码)。
E-R图的设计:E-R图三要素:实体(型)、属性、联系联系的种类:1:1、1:n、m:n如何将E-R图转化成各种数据模型4.数据库的体系结构三级结构模式:外模式、模式、内模式模式也称为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与数据模型相对应)。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重点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作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3.数据模型的分类:概念模型、逻辑模型。
4.概念模型的表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对象关系模型。
5.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6.实体是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且能相互区别的。
7.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的约束条件。
8.DBS包括DB和DBMS,而DB与DBSM是相互独立的。
9.概念模型独立于操作。
10.数据库三级结构有利于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独立性。
11.数据库物理存储视图为内模式12.用户通过DML语言对数据进行操作,其实是在操作外模式中的记录。
13.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14.有了“模式/内模式映像”可以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15.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
16.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存在有二级映像,使之可以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17.数据库的外部存储方法和存储设备变化不影响逻辑结构,这种情况为物理数据独立性。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1.本章重点:关系数据库概念,可以用关系表达式来表达实际问题,可以用元祖表达式来表达实际问题,可以用域表达式来表达实际问题。
可以将这三种表达式相互转换。
2.关系代数运算:并、交、笛卡儿积、选择、投影。
3.常用的关系运算:关系代数、关系演算。
5.“列”可以出自一个域。
6.DBMS和OS之间的关系是:DBMS可以调用OS。
7.关系演算谓词变元可分为:元祖关系、演算关系、域关系演算。
8.若Sno由八位数组成,则此种情况称为:用户定义完整性。
9.一般情况下“R”“S”连接,则“R”“S”必有相同的属性。
数据库原理自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数据库概论1.人工管理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1)数据不保存在机器中(2)无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3)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4)数据面向程序2.文件系统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1)数据可长期保存在外存的磁盘上(2)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有了区别(3)文件组织已呈多样化。
有索引、链接和散列文件(4)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的程序,可重复使用。
3.文件系统显露出三个缺陷:(1)数据冗余性(2)数据不一致性(3)数据联系弱4.数据库阶段的管理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复杂的数据模型表示数据结构(2)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3)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的用户接口(4)系统提供四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5)对数据的操作既可以以记录为单位,又可以以数据项为单位5.数据描述三个领域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特性到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经历了三个领域: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机器世界。
(1)现实世界: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客观世界,称为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3)机器世界:信息世界的信息在机器世界中以数据形式存储。
信息世界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有:实体、实体集、属性、实体标识符机器世界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有:字段、记录、文件、关键码它们的对应关系是:在数据库中每个概念都有类型和值之区分,类型是概念的内涵,值是概念的外延6.数据描述的两种形式:数据描述有物理描述和逻辑描述两种形式。
物理数据描述指数据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方式,物理数据是实际存放在存储设备上的数据。
逻辑数据描述指程序员或用户用以操作的数据形式,是抽象的概念化数据。
数据管理软件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把逻辑数据转换成物理数据,以及把物理数据转换成逻辑数据。
7.物理存储介质层次:8.数据模型的种类:目前广泛使用的数据模型可分为两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结构数据模型概念数据模型: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 它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用户和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 这一类中著名的模型是“实体联系模型”,简称“ER”模型。
数据库复习重点
第一章1.数据库管理系统答: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一样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也是一个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数据定义功能: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用户通过它可以方便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进行定义。
②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DBMS要分类组织、存储和管理各种数据,包括数据字典、用户数据、数据的存取路径等。
要确定以何种文件结构和存取方式在存储级上组织这些数据,如何实现数据之间的联系。
数据组织和存储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和方便存取,提供多种存取方法来提高存取效率。
③数据操纵功能:DBMS还提供数据操纵语言,用户可以使用DML操纵数据,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等。
④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在建立、运用和维护时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及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
⑤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它包括:数据库初始数据的输入、转换功能,数据库的转储、恢复功能,数据库的重组织功能和性能监视、分析功能等。
这些功能通常是由一些实用程序或管理工具完成。
⑥其他功能:包括:DBMS与网络中其他软件系统的通信功能;一个DBMS与另一个DBMS 或文件系统的数据转换功能;异构数据库之间的互访和互操作功能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数据库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答案P63.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答:㈠.人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当时的硬件状况是,外存只有纸带、卡片、磁带,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软件状况是,没有操作系统,没有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数据处理方式是批处理。
人工管理数据具有如下特点:①数据不保存②应用程序管理数据③数据不共享④数据不具有独立性㈡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这时硬件方面已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存储设备;软件方面,操作系统中已经有了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一般称为文件系统;处理方式上不仅有了批处理,而且能够联机实时处理。
数据库复习总结知识点大全
数据库复习总结知识点大全数据库是指按照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系统是指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应用程序组成的系统。
本文将对数据库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总结,包括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关系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的比较、SQL语言、数据库设计、数据完整性、数据索引、事务和并发控制等内容。
1.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是指按照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系统是指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应用程序组成的系统。
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BMS是指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提供了对数据库的访问、操作和管理的功能。
3.关系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的比较-关系数据库以表格的形式存储数据,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操作,适用于结构化数据。
-面向对象数据库以对象的形式存储数据,使用面向对象的查询语言进行操作,适用于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关系数据库适用于多表之间关系复杂的数据,而面向对象数据库适用于对象之间关系复杂的数据。
4.SQL语言-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用于管理关系数据库的标准化查询语言。
-SQL包括数据库定义语言(DDL)、数据库操作语言(DML)、数据查询语言(DQL)和数据控制语言(DCL)等部分。
-DDL用于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库和表的结构。
-DML用于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
-DQL用于查询数据。
-DCL用于授权和撤销权限。
5.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应用需求,将实体、属性和关系映射到数据库的过程。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需求分析阶段通过收集应用需求,确定数据库中的实体、属性和关系。
-概念设计阶段将实体、属性和关系转换为概念模型,通常使用E-R图进行表示。
-逻辑设计阶段将概念模型转换为逻辑模型,通常使用关系模型进行表示。
-物理设计阶段根据逻辑模型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索引和数据分布方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点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重点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的组织形式和结构,数据的模型和关系等。
掌握数据库的体系结构,了解数据库的层次结构、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功能。
2. 数据库的设计与规范化:学习数据库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掌握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化过程,包括函数依赖、范式等概念,了解如何将现实世界的数据转化为数据库的结构。
3. 数据库查询语言:掌握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语言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命令,包括数据的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了解SQL语言的高级特性,如连接查询、子查询、聚合函数等。
4. 数据库索引和性能优化:了解数据库索引的原理和作用,学习如何设计合适的索引以提高查询的性能。
了解数据库的性能优化技术,如查询优化、表分区、并发控制等,提升数据库的性能和并发能力。
5. 数据库事务和并发控制:了解数据库事务的概念和特性,学习数据库的并发控制和事务处理机制,包括锁机制、隔离级别等,确保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6. 数据库安全和备份恢复:学习数据库的安全机制和控制方法,
了解数据库的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保护数据库的安全性。
学习数据库的备份恢复技术,包括数据备份、日志恢复等,保障数据库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7. 分布式数据库和大数据处理:了解分布式数据库的原理和架构,学习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方法,掌握大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包括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等。
以上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全面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为实际的数据库设计、管理和应用提供支持。
数据库复习总结知识点大全
数据库复习总结知识点大全第一篇:数据库复习总结知识点大全《黄色填充区域是不确定区域需要在找找》1.数据库有什么特点?主要特点(1)实现数据共享。
(2)减少数据的冗余度。
(3)数据的独立性。
(4)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5)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主要包括:①安全性控制:以防止数据丢失、错误更新和越权使用;②完整性控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③并发控制:使在同一时间周期内,允许对数据实现多路存取,又能防止用户之间的不正常交互作用;④故障的发现和恢复: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一套方法,可及时发现故障和修复故障,从而防止数据被破坏(6)故障恢复。
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一套方法,可及时发现故障和修复故障,从而防止数据被破坏。
2.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硬件、操作人员的合在一起的总称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来管理数据及数据库的系统。
数据库系统包含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及数据库开发工具所开发的软件(数据库应用系统)。
3.内模式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4.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5.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及完整性约束条件 1):数据结构,就是前面说的数据在数据区中的存储结构,在关系模型中就是采用的关系模型了,就是“二维表”的形式2):数据操作,指的是对数据的一些操作,包括查询、删除、更新、插入等等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就是对所存数据的约束规则,有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等等,就是取值唯一、不能为空等一系列操作6.E-R图即实体-联系图(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是指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数据库重点
数据库重点第一章1、数据库概念: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外存上的、有结构的、可共享的数据开合2、数据库的特征:(1) 数据库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2) 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3) 冗余度较小(4) 数据独立性较高(5) 易扩展(6) 共享性3、数据库管理系统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简称DBMS4、用文件系统管理数据的优点:(1) 数据可以长期保存(2) 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用文件系统管理数据的缺点:(1) 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2) 数据独立性差5、概念模式:概念模式也称为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中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告数据视图6、数据库系统的优点(1) 数据结构化(2)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3) 数据独立性高(4)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7、试解释DBMS,DBS答:DBMS是位于用户与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
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储存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
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8、人工管理阶段和文件管理阶段的数据管理各有哪些特点?答: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不保存在计算机内;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数据面向程序。
文件管理阶段:数据以“文件”形式长期保存;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构有了区别;文件组织已多样化;数据面向应用;对数的操作已记录为单位。
9、DB的三级模式结构描述了什么问题?试详细解释。
答:DB的三级模式结构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分别从外部(用户)级、概念级和内部级去观察数据库。
外部级是用户使用的局部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其描述称为外模式。
概念级是DB的整体逻辑结构,其描述称为概念模式。
内部级是DB的物理结构,其描述称为内模式。
数据库复习
1.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C.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射)。
2.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A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映射)。
3.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三个要素分别是B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4.(B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
5.现有如下关系:患者(患者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单位)医疗(患者编号,医生编号,医生姓名,诊断日期,诊断结果)其中,医疗关系中的外码是(A.患者编号)。
6.关系代数运算是以(A关系运算)为基础的运算。
7.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是(A∪-× σ π)8关系代数中的连接操作是由(A .选择和投影)操作组合而成。
9.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进行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者多个共有的(C属性)10.假设有关系R和S,关系代数表达式R-(R-S)表示的是(R∩S)。
11.关系模式中,满足2NF的模式(B .必定是1NF)。
12.消除了部分函数依赖的1NF的关系模式,必定是(B 2NF)。
13.学生表(id,name,sex,age,depart_id,depart_name),存在的函数依赖是id→{name,sex,age,depart_id};dept_id→dept_name,其满足(B.2NF)。
14.X→Y,当下列哪一条成立时,称为平凡的函数依赖(B.Y∈X)。
此处的答案在中好像有点问题:应该是: Y包含于X15.如何构造出一个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是(C逻辑结构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
16.概念结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它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B .概念模型)。
17.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数据库设计中(A.逻辑设计阶段)阶段的任务。
18.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对关系进行规范化处理,使关系达到一定的范式,例如达到3NF,这是(D.逻辑设计阶段)阶段的任务。
数据库重点整理
数据库重点整理所有内容主要针对期末考试卷内容,也具有一定数据库这门课程的重点指向性。
所有写的内容为老师期末考试之前统一带着复习时所说的重点没有写的或者空着的就是老师当时没说的蓝色字体表示比较重要的专业名词红色字体表示重要的程度第一章:1.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2.数据库领域常用的逻辑模型层次网状关系,最常用的是关系数据模型3.E-R图是一定要掌握的,一定要会画实体-矩形框联系-菱形框画E-R图时要注意几个点:a.每一个实体一定要画上属性b.联系和联系之间是一对一还是多对多一定要画上4.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哪两个映像保证了哪两个独立性这个一定要清楚怎么保证的外模式就是我们说的子模式,也就是数据库里的视图一个数据库里的模式有1个,内模式有?个,外模式有多个第二章:1. 什么叫关系的域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属性的取值范围,它的取值是整型还是字符串型2. 什么叫笛卡儿积要会求笛卡儿积,其他的像选择,投影,自然连接等都要会求,看清楚题目是求等值连接还是自然连接,这两个是不一样的3. 什么叫关系关系的元组是什么,属性是什么4.提到关系有一组码的概念一定要清楚候选码主码外部码这三个码的概念非常重要候选码:它能够唯一的标识出整个元组来,候选码不是只有一个属性,有可能是一个或多个属性,候选码的属性不能是空值主码:多个候选码中选定一个作为主码外部码:一个属性它在当前这个关系中不是码,但是它和另外一个关系当中的主码相对应,我们就说这个属性是当前这个关系的一个外部码。
外部码与参照完整性密切相关在外部码中要知道哪一个是参照关系,哪一个是被参照关系外部码的取值约束:外部码的取值不是任意的,或者为空,或者为所参照关系的主码的某一个值全码:所有的属性全部加在一起才能当作码,其中任一部分都不能构成码的叫全码在多值依赖里全码的例子比较多5.关系数据模型的第二个要素关系数据操作我们分为三大类关系代数关系演算SQL关系代数是考察的重点关系代数的两种考察方法:1.考计算题 2.考表达式8种运算符:4种集合运算符(并,交,差,笛卡儿积)这四个求结果一定要会求求结果时先把属性列写出来。
数据库复习重点
2.什么是数据库?答: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是按某种数据模型进行组织的、存放在外存储器上,且可被多个用户同时使用。
因此,数据库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
14.简要叙述关系数据库的优点?答:关系数据库是以关系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关系模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的,关系数据库的主要优点是概念简单清晰,用户不需了解复杂的存取路径,不需说明“怎么干”,只需说明“干什么”,易懂易学。
2、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1)实体完整性2)参照完整性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3、SQL的定义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即结构化查询语句,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是一个通用的、功能极强的关系数据库语言。
12 .试述 SQL 语言的特点。
(l)综合统一。
sQL 语言集数据定义语言 DDL 、数据操纵语言 DML 、数据控制语言 DCL 的功能于一体。
(2)高度非过程化。
用 sQL 语言进行数据操作,只要提出“做什么”,而无需指明“怎么做”,因此无需了解存取路径,存取路径的选择以及 sQL 语句的操作过程由系统自动完成。
(3)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sQL 语言采用集合操作方式,不仅操作对象、查找结果可以是元组的集合,而且一次插入、删除、更新操作的对象也可以是元组的集合。
(4)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两种使用方式。
sQL 语言既是自含式语言,又是嵌入式语言。
作为自含式语言,它能够独立地用于联机交互的使用方式;作为嵌入式语言,它能够嵌入到高级语言程序中,供程序员设计程序时使用。
(5)语言简捷,易学易用。
13. 在嵌入式SQL中是如何协调SQL语言的集合处理方式和主语言的单记录处理方式的?答:由于SQL语句处理的是记录集合,而宿主语言语句一次只能处理一个记录,因此需要用游标(cousor)机制,把集合操作转换成单记录处理方式。
4、视图的作用(1)视图能够简化用户的操作2)视图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3)视图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4)视图能够对机密数据提供安全保护5)适当的利用视图可以更清晰的表达查询5、用户标识与鉴别用户标识与鉴别是系统提供的最外层安全保护措施。
数据库复习基本知识
数据库复习基本知识1、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库(长期存储在计算机、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概括的讲,数据库数据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数据管理系统(DBMS)和数据库系统(DBS)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这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数据共享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数据共享还能够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数据的独立性高(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必须具备的4各控制功能1、数据的安全性保护2、数据的完整性检查3、并发控制4、数据库恢复)3、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有组织、大量、共享的数据集合。
它可以提供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在多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库时进行并发控制,在发生故障后对数据库进行恢复。
4、两大数据模型:1、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2、数据模型(包括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逻辑模型主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的要求:1、能比较真实的模拟现实世界2、容易为人所理解3、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5、概念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从现实世界到概念模型的转换是由数据库设计人员完成的。
6、数据模型:它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是用来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的。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包括逻辑模型(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
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和物理模型(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它描述数据在系统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从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的转换可以有数据可设计人员完成,也可以用数据可设计工具协助设计人员完成;从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主要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
数据库复习提纲
数据库复习提纲1.实体联系方式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2.从用户到数据库,数据库数据结构经历了三个层次:外部模式、逻辑模式和内部模式。
用户只需要逻辑地使用数据,而不需要关心数据的存储。
3.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4.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数据的结构化5.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的软件是数据库管理系统6.分解不仅是解决冗余的主要方法,也是标准化的原则。
7.任何能够唯一标识关系中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都被称为关系模式的候选键。
8.让关系R(a,B,C,D,e)中的属性函数依赖关系为:a→ B、a→ C、C→ D、 D→e,若将关系r分解为以下r1和r2两个关系:r1(a,b,c)r2(c,d,e)则r1属于3范式,r2属于2范式。
9.如果在关系R(a,B,C,d)中,属性C只依赖于主键中的B,而与a无关,那么该种依赖称为部分函数依赖10.关系的主属性不能为空,属于实体完整性规则11.学生关系s(学号,姓名,班级,班主任,课程号,课程名,学时数)属在第一种范式中12.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概念设计阶段13.基于“雇员”表查找所有“女”雇员的关系运算属于选择运算14.dbms是用户与数据库的接口,应用程序只有通过它才能和数据库打交道。
15.按下alt+f4可以退出access16.Access数据库可以包含7个文件扩展名为mdb.17的对象。
如果双击access标题栏上的控制按钮,数据库将关闭。
18.为某个数据库对象设置说明信息的方法是单击视图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来完成。
19.access提供的数据压缩和修复功能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坏数据库到修复。
20.设置数据库密码,使用access提供的用户级安全机制,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安全管理。
21.空数据库是指不含任何对象的数据22.设置“默认数据库文件夹”可通过“工具”菜单中的“选项”命令并在“常规”选项卡中进行设置23.更改字段名不会导致表中的数据丢失24.建立关系的两个表,主表的主键字段必须出现在相关表的字段中25.除了表可作为窗体数据源外,查询也是窗体的一个重要数据源26.为了获取外部数据,access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创建新表:导入和链接。
数据库原理总复习
数据库原理总复习《数据库原理》课程总复习⼀、复习提纲第⼀章:绪论1.数据管理⽅式的发展;⽂件管理⽅式的局限性;数据库系统的特点;2.区分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概念及组成3.数据库系统三层结构;逻辑独⽴性、物理独⽴性4.数据模型概念;类型;组成要素;5.概念模型表⽰E-R图(实体、属性、联系)6.关系模型结构及相关术语(关系、元组、属性、主码、域、分量、关系模式)第⼆章:关系数据库1.域、笛卡尔积的概念2.关系的数学定义及关系的性质3.关系的键(超键、候选键、主键)4.关系的完整性类型5.关系代数:并、交、差、连接(⾃然连接)、除、投影、选择,⽤关系代数描述查询,求查询结果。
6.关系演算:ALPHA语⾔第三章:SQL语⾔第四章: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1.理解什么是规范化,不合理的关系模式存在的问题。
2.函数依赖(⾮平凡的依赖):完全函数依赖与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3.理解函数依赖与属性联系类型关系4.函数依赖的性质:投影性、扩张性、合并性、分解性5.范式概念及判定6.阿姆斯特朗公理系统:⾃反律、增⼴律、传递律及推理规则+概念,求属性集闭包7.函数闭包F+与属性集闭包XF8.理解覆盖(或函数依赖集等价)的涵义,G+=F+9.求最⼩依赖集Fm,最⼩依赖集满⾜条件10.模式分解规则:函数依赖保持性和分解⽆损性,能运⽤其原理进⾏判定。
11.函数依赖集F在Z(属性集)上的投影:∏Z(F)={X->Y|(X->Y)∈F+,且XY∈Z} 12.保持⽆损连接性和函数依赖保持性,将R分解为3NF13.候选码求解第五章:数据库安全保护1.安全性控制的⼀般⽅法2. 安全性与完整性的区别3.事务的概念及特性4.并发操作带来的不⼀致问题:丢失更新、污读、不可重复读5.封锁协议解决问题6.并发事务的可串⾏性7.活锁与死锁9.数据库恢复原理及技术8.数据库故障类型及相应的恢复⽅法第六章:数据库设计1.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2.需求分析完成任务及描述3.概念设计,E-R图及视图集成4.逻辑设计: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的原则5.数据库物理设计⽬的、常⽤⽅法6.数据库实施与运⾏第七章:SQLServer20001.常⽤存储过程的功能Sp_help、sp_rename…2.规则与默认值创建与绑定3.索引类型4.备份与恢复策略:灵活运⽤5.程序设计、存储过程概念、触发器机理5.存储过程与触发器的创建⼆、复习⽰例(⼀)选择题1.数据库应⽤系统主要包括()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库应⽤D.以上三项都是2.下⾯没有反映数据库系统优点的是()A.数据安全性⾼B.数据独⽴性强C.数据共享性⾼D.数据⾯向应⽤程序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数据冗余可能导致数据异常和数据不⼀致B.⽂件系统很难实现数据共享,因此数据冗余是⽂件系统的固有缺陷C.如果冗余是系统可控制,则系统可确保更新时的⼀致性D.数据库避免了⼀切数据重复4.⽹络模型的重要特点是()A.⽹络模型不能描述多对多联系B.有且仅有⼀个节点⽆双亲并且其他节点有且仅有⼀个双亲C.允许节点⽆双亲,或有⼀个以上的双亲D.有且仅有⼀个节点⽆双亲,其他节点可以有⼀个以上的双亲5.⽤户或应⽤程序所看到的和使⽤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的是⽤()来描述的。
数据库知识点重点章节总结
1. 基本概念(1) 数据库(DB):是一个以一定的组织形式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相关数据概念(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3) 数据库系统(DBS);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4) 实体;凡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可以相互区别开,并可以被我们所识别的事物.概念等对象均可认为是实体(5) 属性;是实体所具有的某些特征,通过属性对实体进行刻画.实体由属性组成(6)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7)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8)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性质。
用实体名和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9) 实体集;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
(10) 1 :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至多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和E2的联系称为“1:1联系”。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和E2的联系是“1:N联系”。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和E2的联系称为“M:N联系”。
(11)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指我们要管理的客户存在的各种事物.事物之间的发生.变化过程)、观念世界(信息世界)、数据世界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不保存,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数据不共享,数据不具有独立性)、文件系统阶段(数据以文件形式可长期保存下来,文件系统可对数据的存取进行管理,文件组织多样化,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一定独立性)、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于且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 数据结构化(2) 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3) 独立性高(4) 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4. DBMS的数据控制功能(1) 数据的安全性保护(2) 数据的完整性检查(3) 并发控制(4) 数据库恢复5.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库复习重点
数据库复习重点第2章● 1. 数据库(简称DB):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应用的相互联系的数据集合。
● 2、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数据库属于DBMS。
● 3、数据库应用系统或称数据库系统(简称DBS),DBS包括DB、DBMS(核心)、应用系统、user等。
● 4、关系:一个二维表就是一个关系,每个关系有一个关系名。
在Access 2003中,一个关系就是一个数据库文件的表。
● 5、数据模型有3种,①层次模型:树型结构②网状模型有回路③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格表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模型(ACCESS数据库属于关系数据库)。
● 6、表中的行称为元组,表中的列称为属性。
● 7、数据库有7个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宏、数据访问页、模块。
● 8、①表(Table)是数据库中用来存储数据的对象,它是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源,也是数据库其他对象的基础。
②查询(query)是以表为基础数据源的“虚表”。
它一是可以作为表加工处理后的结果,二是可以作为数据库其他对象数据来源。
③窗体(form)是屏幕的工作窗口。
在Access中,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以及自己设计的各式各样美观大方的工作窗口,在友好的工作环境下,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处理。
④报表(report)是数据库中数据打印输出显示的一种形式。
⑤宏(macro)是一个或多个操作命令的集合,其中每个命令实现一个特定的操作。
⑥数据访问页(web)可以实现因特网与用户数据库中的数据的相互访问。
⑦模块(module)是由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集合,或一个函数过程。
第3章表● 1、字段的数据类型:①文本:用于文本或文本与数字的组合,或用于不需要计算的数字,最多可为255个字符。
②是/否:用于记录逻辑型数据。
③数字:用于将要进行数学计算的数值数据,但涉及货币的计算除外。
④日期/时间:用于日期/时间,数值的设定范围是100~9999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复习重点第2章● 1.数据库(简称DB):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应用的相互联系的数据集合。
●2、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数据库属于DBMS。
●3、数据库应用系统或称数据库系统(简称DBS),DBS包括DB、DBMS(核心)、应用系统、user等。
●4、关系:一个二维表就是一个关系,每个关系有一个关系名。
在Access 2003中,一个关系就是一个数据库文件的表。
●5、数据模型有3种,①层次模型:树型结构②网状模型有回路③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格表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模型(ACCESS数据库属于关系数据库)。
●6、表中的行称为元组,表中的列称为属性。
●7、数据库有7个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宏、数据访问页、模块。
●8、①表(Table)是数据库中用来存储数据的对象,它是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源,也是数据库其他对象的基础。
②查询(query)是以表为基础数据源的“虚表”。
它一是可以作为表加工处理后的结果,二是可以作为数据库其他对象数据来源。
③窗体(form)是屏幕的工作窗口。
在Access中,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以及自己设计的各式各样美观大方的工作窗口,在友好的工作环境下,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处理。
④报表(report)是数据库中数据打印输出显示的一种形式。
⑤宏(macro)是一个或多个操作命令的集合,其中每个命令实现一个特定的操作。
⑥数据访问页(web)可以实现因特网与用户数据库中的数据的相互访问。
⑦模块(module)是由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集合,或一个函数过程。
第3章表●1、字段的数据类型:①文本:用于文本或文本与数字的组合,或用于不需要计算的数字,最多可为255个字符。
②是/否:用于记录逻辑型数据。
③数字:用于将要进行数学计算的数值数据,但涉及货币的计算除外。
④日期/时间:用于日期/时间,数值的设定范围是100~9999年。
⑤OLE对象:链接其它应用程序对象。
⑥自动编号:每当一条新记录加入到表中时,Access 2003 会自动插入唯一顺序值(每次递增1或随机编号值)。
⑦备注:用于长文本或文本与数字的组合,最多可为65535个字符。
⑧货币:用于存储货币值。
⑨超级链接。
⑩查阅向导。
●2、表的创建方法:①通过输入数据创建-使用“数据表”视图。
②设计器创建表-使用“设计”视图。
●3、字段属性:①文本型:字段大小属性可设置为0~255的数字,默认值为50。
②数字型:有整形,长整形、单(双)精度等,默认值为长整型。
●4、有效性规则:(注:有效性文本:在输入数据违反有效性规则时出现的提示内容。
)⒈表达式中用and 或or进行连接。
例如: (1)年龄在20~35岁之间的记录>=20and <=35 (2)成绩为60分和90分的记录=60 or =90 通常把“=”省略即60 or 90 ⒉表达式中用between and(表示之间的意思包含两端)上例(1)可表示为:between 20 and 35 。
5、掩码:①定义格式:格式符号;0(或1);[“符号串”] ②常用掩码格式符号:例如:【注:如果在某一字段中某部分相同值时可用“”括起来如(“2001”09;1;@)】●6、默认值:系统为未输入数据的字段自动填充值。
●7、数据显示(在“格式”菜单):①冻结列:是为了让某些列固定不动;②隐藏列:是为让某些列藏起来,但不删除列。
(注:冻结将改变字段(列)的顺序,而隐藏不变。
)●8、主键:能唯一标识表中每一条记录的字段或字段的集合称为表的关键字。
可作主键的三种方式:1. 自动编号主关键字(如学号、编号等)。
2. 单字段主关键字。
3. 多字段主关键字(如选课表中有学号、课程号、成绩,则设学号加课程号为主键)。
●9、ACCESS表之间的关系: 一对一(1:1)、一对多(1:n)、多对多(n:n)。
第4章查询●1、查询的类型: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SQL查询●2、查询的创建方法:①使用“简单查询向导”。
②使用设计视图。
●3、字段列表有字段(设置字段或字段表达式,用于限制在查询中显示的字段)、表(选定字段的表)、排序(确定是否按字段排序,以及按何种方式排序)、显示(确定是否在查询的数据表中显示该字段)、条件(指定查询的限制条件.通过指定条件,限制在查询中显示的记录)、或。
●4、(接上)条件:①简单的条件表达式:等于(=)、不等于(<>)、小于(<)、小于等于(<=)、大于(>)和大于等于(>=)。
②常量的表示:⒈数字型常量:直接输入数值。
如,25,-25,12.4。
⒉文本型常量:用西文双引号括起来。
如“英语”⒊日期型常量:用“#”括起来。
如,#1986-10-1#。
③逻辑运算符:NOT:表示“除了”,“非”;AND:表示“并且”,“而且”;OR:表示“或者”;④特殊运算符:In(表达式):产生与表达式匹配的字段值的相关记录;Between 表达式and 表达式:表明查询字段的某一数值范围;Like “字符串”:比较函数;Not like: 用于指定不包含。
●5、模糊查询:?表示该位置可以匹配任何字符;*表示匹配任意字符串;#表示匹配任意一个数字;[ ]表示匹配[ ]中出现的任一字符,[!]表示[ ]中出现的任一字符都不匹配。
●6、函数:Month(date):返回给定日期的月份;Year(date):结果返回给定日期是的年份;Date():返回当前系统日期;Day(date): 返回给定日期的哪一天。
例: month(2008-5-1)=5 ;year(2008-5-1)=2008;day(2008-5-1)=1。
其中一些最常用的函数:Sum() 求和;Avg() 平均值;Count() 计数;Max() 最大值;Min() 最小值;Year() 求年份;Date() 求系统日期●7、函数(续):INT(表达式):取整函数,例: int(5.98)=5;Abs(表达式) :返回绝对值;例: abs(-4)=4;Sgn(表达式):返回数值的符号值;大于0,返回1;等于0,返回0;小于0,返回-1,例: sgn(-4)=-1;sgn(6-6)=0;sgn(1+2)=1;Sqr(表达式):返回表达式的平方根值,例:sqr(3+1)=9;Left([字段],n):从字段中截取第一个字符开始的n个字符;Right([字段]):同上,右边起;Mid (字段,n1,n2):返回从n1起的取共n2个字符,例:letf/right(“abcd”,2)=ab/cd;mid(“abcde”,3,2)=cd;len(字段):返回字符个数,例:len(“张三”)=2;String(n1,字符表达式):返回由字符表达式的第一个字符组成的长度为n1的字符串,例:string(2+1,“ART”)=AAA;Avg([字段]):返回记录的算术平均值;Sum([字段]):返回字段的和;Count([字段]):返回字段记录计数;Max([字段]):返回字段的最大值;Min([字段]):返回字段的最小值。
●8、参数查询:①特点:出现提示框。
②创建方法:直接在条件输入【:】●9、操作查询:生成表查询(结果:生成一个新的表)、删除查询(结果:删除表中符合条件的记录)、更新查询(结果:更改表中记录的字段值)、追加查询(结果:向指定表中添加记录,要点:“表1+表2”,表1和表2要保持结构一致,才可追加成功)。
●10、SQL查询:①select 字段名;②from 数据源表或查询;③where 条件;④orderby 排序(默认为升序);GROUP BY 语句用于结合合计函数,根据一个或多个列对结果集进行分组;ASC 按某一字段升序排列;DESC 按某一字段降序排列。
第5章窗体●1、作用:是接受用户输入的数据或命令,编辑、显示数据库中的数据,构造方便、美观的输入输出界面。
●2、创建方法:①自动创建窗体②窗体向导创建③使用“设计视图”创建窗体。
●3、控件:(1)“标签”控件:“说明”窗体是一个用以显示“说明”信息的窗口。
(2)“图像”控件:用于显示静止的图形文件。
(3)“矩形”控件(4)“直线”控件;(5)创建“命令按钮”:用于执行某些命令操作的集合。
(6)“选项按钮”控件;(7)“选项组”控件;(8)“复选框”控件;(9)“文本框”控件:用于表或窗体中字段值的输入或输出,计算等;(10)“列表框”控件;(11)“组合框”控件;(12)“绑定对象框”控件;(13)“子窗体”控件;(14)“选项卡”控件.第6章报表●1、概念:报表是Access数据库中的一个对象,它根据指定的规则打印输出格式化的数据信息。
报表只能查看数据,不能输入或修改数据。
●2、作用:信息若以打印机打印形式输出,报表是将数据显示于纸上的最好方法。
(ps:信息若以屏幕显示形式输出,通常用窗体)。
(另,报表数据来源于表、查询或SQL 语句)。
●3、组成:①报表页眉:只在第一页打印,如报表标题。
②页面页眉:打印在每一页的顶部,每一页列标题,页码。
③主体:报表的数据、记录区。
④页面页脚:显示每一页页码,打印在每一页的底部。
⑤报表页脚:显示整个报表的统计数据、日期,最后一页打印。
●4、控件(详见窗体。
其中标签控件和文本框控件最重要)。
●老师说必考:1,用哪个来计算;2,放在哪个部分、函数名称●5、创建方法:①自动创建报表;②使用向导创建报表;③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
第7章宏●1、宏的概念:宏是一个或多个操作的集合。
其中的每个操作能够自动地实现特定的功能。
例如打开某个窗体或打印某个报表。
●2、作用:简化数据库复杂的操作过程●3、宏组:是多个宏的集合。
●4、条件宏:在一定条件下才执行的宏。
在条件操作宏的“条件”栏里输入略号(…),表示该操作条件与上一个一致。
●5、宏的调用:宏按宏名调用,宏组中的宏则按“宏组名.宏名“格式调用。
●6、宏的四要素:宏名、条件、操作、操作参数。
●7、常用宏操作:①打开或关闭数据库对象:1)OpenTable用于打开表。
2)OpenForm命令用于打开窗体。
3)OpenReport命令用于打开报表。
4)OpenQuerv 命令用于打开查询。
5)Close命令用于关闭数据库对象。
②运行和控制流程:1)RunSQL命令用于执行指定的SQL语句。
2)Quit命令用于退出Access。
3)Runmaclo运行宏。
③设置值:Setvalue命令用于设置属性值。
④刷新、查找或定位记录:1)Requery 操作可以通过重新查询控件的数据源来更新活动对象指定控件中的数据。
如果不指定控件,该操作将对对象本身的数据源进行重新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