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民间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民间艺术》教学大纲
《民间艺术》教学大纲民间艺术教学大纲一、导言民间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情感内涵。
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知与理解,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与赏析能力,以及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民间艺术的概念、发展和特点;2. 掌握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基本技巧;3. 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 民间艺术的概念与发展- 民间艺术的定义与内涵- 民间艺术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 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与特点2. 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 绘画与书法:山水画、工笔画、篆刻等- 雕塑与装饰:木雕、石雕、剪纸等- 音乐与舞蹈:戏曲、民歌、舞蹈等- 手工艺与制作技艺:刺绣、陶瓷、剪纸等3. 民间艺术的技巧与表现要素- 传统绘画技法与笔墨运用- 雕塑与装饰工艺的基本方法与工具运用- 音乐与舞蹈表演技巧与节奏感把握- 手工艺与制作技艺的基本步骤与工艺要求4. 民间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赏析- 针对不同民间艺术形式的经典作品进行分析与解读 - 培养学生对于民间艺术的审美情感与鉴赏能力- 带领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赏析民间艺术作品5. 传统文化保护与民间艺术传承-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民间艺术的相关概念、发展和特点。
2. 示范演示:由教师进行民间艺术表现形式的演示,鼓励学生模仿和参与。
3.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和手工艺制作等实践活动。
4. 作品欣赏:向学生展示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引导他们分析与赏析作品中的技巧与表现要素。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1. 课堂参与: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课堂讨论与表现的积极性。
2. 作品创作与表演: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艺术表现能力与创造力。
《民间艺术》教学大纲
《民间艺术》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程性质:选修英文名称:F o l k A r t总学时:32学时讲授学时:32学分:2学分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开课单位:美术学院一、课程简介《民间艺术》以中国民间存在的各种艺术形式为主体,包括民间美术、民间服饰、民间建筑、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文学等方面的内容,考虑到专业特点和学时总数,这里主要介绍民间美术,也涉及民间服饰和民间建筑。
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专业学习中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掌握隐藏在民间艺术背面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民间艺术总论(4学时)教学内容:民间艺术的概念;民间艺术的发展简史;民间艺术的分类;民间艺术的研究方法;民间艺术的特征。
教学要求:要求掌握民间艺术的概念、学科界定、发展简史、分类、研究方法和艺术特征,从而了解民间艺术的总体概况。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图片、实物等)教学相结合。
第二章:查学资料(4学时)教学内容:在教师的带领下,根据布置的参考书目,到图书馆或在网上查找民间艺术的资料,以便学生更多地了解民间艺术的相关内容,有利于上课的理解。
教学要求:学会怎样查阅资料。
授课方式: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第三章:民间剪纸(4学时)教学内容:民间剪纸的流派;民间剪纸的题材;民间剪纸的技法;民间剪纸的艺术风格;民间剪纸的社会功能。
教学要求:要求掌握民间剪纸的流派、题材、技法、艺术风格、社会功能等,了解民间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状况,以便更好地保护。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图片、实物等)教学相结合。
第四章:民间绘画(4学时)教学内容:民间绘画的种类与内容;民间绘画的渊源与传承;民间绘画的流派;民间绘画的艺术特点;民间绘画代表作品分析教学要求:要求掌握民间绘画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代表作品了解民间绘画的流派和艺术特点。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图片、实物等)教学相结合。
第五章:民间工艺品与民间皮影(4学时)教学内容:民间工艺品的种类与材料;民间工艺品的制作工具与工艺;民间工艺品的装饰风格与艺人传承;民间皮影的渊源与流派;民间皮影的题材与艺术风格;民间皮影的传人与表演方式。
《民间艺术》教学大纲
《民间艺术》教学大纲民间艺术教学大纲一、引言民间艺术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在传承中发扬光大。
为了促进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特制定本教学大纲,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学习和传承民间艺术,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民间艺术的定义、历史和分类;2.熟悉各个地域的民间艺术特色与代表作品;3.掌握民间艺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鼓励他们参与创作与表演活动;5.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交技巧。
三、课程内容1.民间艺术的概述1.1 民间艺术的定义与特点1.2 民间艺术的历史渊源1.3 民间艺术的分类与流派2.地域特色民间艺术2.1 陕西秦腔:介绍秦腔的起源、发展和表演形式,示范秦腔的唱腔和动作;2.2 广东粤剧:介绍粤剧的特点和表演形式,示范粤剧的唱腔和身段;2.3 四川变脸:介绍变脸的技巧和起源,示范变脸的表演;2.4 湖南花鼓戏:介绍花鼓戏的历史和特色,示范花鼓戏的唱段和舞蹈。
3.民间艺术技巧的学习3.1 与艺术家面对面:邀请民间艺术家来班级进行示范和指导,学生可以亲自体验和学习他们的技艺;3.2 传统乐器学习:学生可以选择一种传统乐器进行学习,并进行简单的演奏;3.3 绘画与剪纸:学生学习绘画和剪纸技巧,欣赏和模仿传统图案和元素;3.4 民间舞蹈与舞台表演:学生学习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编排,通过舞台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四、学习评估1.课堂参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演和活动,展示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作品展示: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民间艺术技能,创作并展示个人作品;3.小组合作:学生参与小组合作项目,对民间艺术进行研究和展示。
五、教学资源1.图书馆:收集与民间艺术相关的书籍、期刊和资料;2.音像室:提供民间艺术的音乐、舞蹈和戏曲表演录像;3.互联网资源:浏览相关网站和在线视频,了解更多民间艺术的信息和资讯。
民间工艺品制作工教学大纲
民间工艺品制作工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标民间工艺品制作工是指通过手工艺技术,利用各种原材料和工具,制作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工艺品的专业人员。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民间工艺品制作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并能够创新设计和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工艺品。
二、教学内容1.民间工艺品的概念和分类(1)民间工艺品的定义和特征(2)民间工艺品的分类和代表作品2.民间工艺品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1)制作工具的种类、用途和使用方法(2)常用材料的特点和加工技术3.民间工艺品制作的基本工艺和技能(1)手工切割和雕刻技术(2)手工缠绕和编织技术(3)手工彩绘和装饰技术4.民间工艺品创新设计和开发(1)原型设计和制作(2)创意设计和市场定位(3)工艺改良和产品升级5.民间工艺品制作实践(1)选材和准备工作(2)制作过程和技术要点(3)成品修整和装饰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民间工艺品的相关知识,包括概念、分类、工具材料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图示进行讲解。
2.示范操作老师示范各项工艺技术的操作方法,学生通过观摩和模仿,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3.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制作中,加强技能的培养。
4.小组讨论安排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和解决制作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实习实训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到工艺品制作基地或实体店铺参与实际的工作,了解行业现状和市场需求。
四、教学评估1.平时表现考察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讨论的活跃度。
2.实践操作考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程度、作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
3.设计能力考察学生的创意设计和市场定位能力,评估其设计作品的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
4.综合考核综合考察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闭卷考试或项目展示进行评估。
五、参考教材《民间工艺品制作与设计实践》《中国民间工艺品选编》《民间工艺品学》六、教学资源1.工艺品制作工具和材料2.实际工作场地和设备3.行业专家和从业人员的经验分享4.实习实训机会和参观交流活动七、教学时间和安排总学时:72学时,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
《民间艺术》教学大纲
《民间艺术》教学大纲介绍:民间艺术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蕴含着人们智慧的结晶和对生活的表达。
为了推广和传承民间艺术,制定一份《民间艺术》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第一部分:课程简介《民间艺术》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将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探索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了解民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2. 熟悉各个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3. 掌握相关的技巧和技能,能够创作民间艺术作品;4. 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鉴赏能力,能够分析和评价作品;5.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发展他们艺术的潜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民间绘画- 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间绘画风格和表现形式;- 通过实践创作民间绘画作品,表达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2. 民间雕塑- 学习传统雕塑技巧,如木雕、泥塑等;- 研究不同地区的雕塑形式和主题,了解其文化内涵;- 通过实践创作民间雕塑作品,展现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民间音乐- 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风格和乐器;- 学习传统音乐的演奏技巧和表演方式;- 参与合唱和乐器演奏,感受民间音乐的美妙和魅力。
4. 民间舞蹈- 学习和掌握不同地区的民间舞蹈基本动作和舞蹈形式;- 通过舞蹈表演,传达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和感悟;- 参与集体舞蹈训练和表演,锻炼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与示范: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和示范实践,引导学生掌握民间艺术的相关技巧和知识。
2. 学生实践与创作: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创作作品,锻炼技能和培养创造力。
3. 学生互相欣赏与评价:组织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培养鉴赏能力和同学间的互动交流。
第五部分:教学评估1. 课堂作业:包括参与实践、创作作品和完成相关练习;2. 口头表达与演示:鼓励学生口头表达和演示作品,展示他们的创意和表达能力;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民间艺术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中国民间艺术教学大纲
中国民间艺术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国民间艺术英文名称:Chinese Flok Arts.学时:32学分:2适用专业:工业设计课程性质:一、课程数学目标:我国现代设计取得的成果,与成功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设计精华有着重要关系,同时我们也该认识到,越来越多的成功设计作品,包括一些被国际设计界认可的,代表中国风格的设计佳作,其成功原因与立足本土,吸收中国传统美术和民间美术的营养是分不开的。
本课程通过系列的授课,使学生了解、熟悉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色,并通过剪纸、陶艺、蜡染、编织、壁挂设计等工艺实践课程对其进一步加深感受与了解。
一〉民间剪纸1、剪纸的历史沿革2、剪纸的制作工艺与艺术特色3、剪纸制作要求:了解剪纸的历史文化渊源,并通过临摹、剪纸制作课程了解艺术造型特色与规律。
二〉民间印染1、中国传统印染工艺。
2、民间印染作坊概况及术特色。
通过蜡染,扎染等工艺制作流程。
三〉民间织绣1、民间编织2、民间刺绣3、十字绣桃花、壁挂制作(要求:吸收传统编织刺绣的工艺特色,按要求制作挑花或壁挂作业一幅,了解民间织绣的工艺特色)。
四〉民间陶瓷1、中国传统陶瓷2、陶的制作工艺3、陶艺制作要求:了解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成就,及其工艺设计制作的特点。
通过制1~2样小件陶艺作品加深印象。
五〉其它民间艺术品种1、民间雕刻2、民间木刻版画3、皮影4、民间玩具四.考核方法:平时作业、期末总评五、推荐教材与参考资料1、《中国民间剪纸》吕胜中、湖南美术出版社。
2、《中国民间木版画》湖南美术出版社。
3、《民间印染图形》湖南美术出版社。
4、《向名师学陶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5、《中国工艺美术辞典》江苏美术出版社。
《民间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民间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16229010
课程名称:民间艺术欣赏
英文名称: Folk art appreciate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 32 讲课学时:24 实验学时:8
学分: 1
适用对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先修课程:《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等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大历史阶段民间美术的发展
第二章地域性文化民间美术的特点
第三章介绍民间版画、剪纸、皮影、服饰等艺术形式
第四章分析理解民间美术的思维方式、审美基础
第五章用现代人的意识、眼光分析民间美术及意义何在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民间民族的艺术也将是世界的艺术。
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积淀,有着丰富的创作源泉。
因此,此课介绍民间的艺术形式及艺术鉴赏,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三、教学基本要求
民间民族的艺术也是世界的艺术,了解本土民间艺术才能生发出艺术作品。
通过此课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艺术修养。
四、实践环节
组织学生考察河南省本土的民间美术作品。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视频教学。
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八、考核方式
讨论、闭卷相结合
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自编讲义
十、说明
大纲制定者:廖霞
大纲审定者:宫大中
制定日期:2008.7.9。
《民间美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民间美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标课程定位:《民间美术》是美术学专业任选课程。
教学目标: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习和了解民间美术的类别和本质特点,民间图案的寓意及其文化内涵,对拓展学生人文、民俗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画面分析及应用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民间美术的分类,以及其与民俗,与动、漫画之间的关系等,从而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情,有利于今后在动、漫作品的创作中将民俗、人文知识、图案、吉祥寓意等引用其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其民族魅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理论部分(24学时)第一章、民间美术概论1、课程内容(1)、民间美术概念(2)、民间美术之品类(3)、民间美术与民俗(4)、民间美术与漫画2、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①民间美术的分类。
②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2)教学难点: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3、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对民间美术概论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民间美术分类,与民俗,与漫画之间的关系等知识,提高学习民间美术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其魅力。
第二章、门神门画1、课程内容:(1)、汉代、两晋南北朝、隋唐的门神(2)、五代浮雕彩绘门神(3)、宋、明、清门神2、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门神的种类样式。
(2)教学难点:门神的寓意、规则。
3、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门神门画的样式种类,发展意义等。
第三章、民间年画1、课程内容:(1)年画的形成与发展(2)年画名乡名家记(3)别开一枝的戏曲画(4)石印年画与月份牌2、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各地年画的特征(2)、教学难点:年画的多样化3、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们掌握了年画不同时间的不同面貌及特征,从而在年画的历史背景、独特语言、不同寓意方面都有更深的认识。
为将来创作年画题材或涉及到这方面内容的动画作品打下基础。
第四章、玩具彩塑1、课程内容:(1)、宋代泥偶彩塑。
民间艺术课程设计
民间艺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了解并识别至少三种不同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和皮影戏。
2. 学生能描述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基本的民间艺术创作技法,如对称、颜色搭配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剪纸、泥塑等技巧创作出简单的民间艺术作品。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综合性的民间艺术项目。
3. 学生能够运用口头及视觉表达方式,分享和介绍自己的艺术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通过创作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3.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欣赏他人作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公平竞争的意识。
分析:本课程性质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实践与体验相结合。
学生在这一阶段好奇心强,动手欲望高,因此课程目标设定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也强调技能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民间艺术基本知识的同时,通过动手实践,提升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同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通过具体学习成果的分解,教师可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民间艺术概述- 了解民间艺术的定义、起源与发展。
- 探究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2. 民间艺术类型与特点- 学习剪纸、泥塑、皮影戏等民间艺术形式。
- 分析各类民间艺术的特点及其所反映的民俗文化。
3. 民间艺术技法与实践- 掌握剪纸的基本技法,如折叠、剪切、刻画等。
- 学习泥塑的基本方法,如揉、捏、刻画等。
- 了解皮影的制作与表演技巧。
4. 民间艺术创作与应用- 创作以剪纸、泥塑等形式表现的主题作品。
- 结合生活实际,探讨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5. 民间艺术欣赏与评价- 欣赏经典民间艺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 学会评价和欣赏他人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民间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民间艺术概论(Introduction to Folk art)课程代码:18410167学分:2学时:32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2 )先修课程:适用专业:产品设计教材:《中国民间美术教程》,孙建君编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增强人文修养,健全文化性格和人格,深化文化遗产的意识,服务文化创意。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学会利用转化传统民间艺术为创意产业服务。
课程目标2:全面掌握民间艺术知识,深入了解56个民族的民间艺术特征和技艺。
课程目标和产品设计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民间美术的观念、分类以及基本特征。
(二)教学要求:掌握基本概念、理解民间美术内涵、了解发展脉络。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传统民俗内涵的理解。
1.难点:基本特征的掌握。
第二章:民间艺术的历史与文化寻绎(一)课程内容:民间艺术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形态,包括:原始艺术、下层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戏曲文化、生活文化。
(二)教学要求:掌握中国民俗和乡土文化的交流发展,理解民间艺术发展的历史范畴、了解各民族艺术的形态。
(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民间艺术历史形态2.难点:对民间艺术历史范畴的掌握第三章:民俗信仰中的民间艺术(-)课程内容:中国民俗信仰、民间神像、祭祀用品(-)教学要求:掌握中国民俗的基本原理,理解民俗与民间艺术的关系,了解民间艺术与传统信仰之间的关系。
(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民间艺术与民间信仰之关系2.难点:民俗与民间艺术之关系第四章:建筑陈设中的民间美术(一)课程内容:民间建筑的艺术特征、民居陈设形式。
(二)教学要求:掌握民间艺术在建筑和人居环境中的体现,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了解建筑和人居环境中的民间艺术技艺。
(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建筑与人居环境中的民俗。
2.难点:建筑与人居环境中的空间原理。
第五章:衣饰穿戴中的民间美术(一)课程内容:民间服饰概论,东南和西南少数民族服饰,东北和西北少数民族服饰,汉族民间服饰,首饰、配饰和织绣印染工艺。
《民间美术》课程教学大纲
94
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 教学要求: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认识,掌握民间美术造型的方法及特点、归纳
其色彩要素、构图方法,将民间美术的精华融入自己创作当中。 【内容提要】
第一节 民间美术的临摹 第二节 民间美术的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民间剪纸、木板年画、皮影等的临摹。 教学难点:运用民间造型进行创作。 【复习思考题】 1. 民间美术与当代艺术的关系? 2. 木板年画的色彩特点? 3. 民间造型与抽象造型之间的联系?
【课程性质】《民间美术》课程是面向艺术设计的学科平台课程。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学类所有学生。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民间美术的概念、分类、特征、历史及造型特点,了解我们民间 美术的艺术特点,掌握民间美术审美特征、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能够对典 型的民间艺术门类进行学习与创作,并在创作实践中创造性运用民间美术,为专业设计与 创作奠定良好民族文化基础。
【教学方法与环境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等方 法。教学环境在教室或实验室均可。
【学时分配】
序
内
容
号
学时安排
小
理
实
习
上
计
论
验
题
机
91
课
课
课
课
时
时
时
时
1
民间美术概述
2
2
2
民间美术造型特点与
6
12
18
审美
3
民间美术临摹与创作
8
12
20
4
总结
2
2
河南民间艺术 教学大纲
《河南民间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90333702学时:32学分:2适用专业:产品设计开课部门:艺术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民间艺术》是产品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具有实用性、经济性、审美性、创造性等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间艺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掌握民族艺术的精华。
主要任务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民间艺术的精华运用到设计中,多做好的作品。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二、课程学时分配教学章节理论实践第一章:民间艺术教育概论 4 1第二章:民间画类艺术 4 1第三章:民间雕塑艺术教育 4 2第四章:民间染织艺术教育 6 2第五章:民间道具艺术教育 6 2合计24 8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无四、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一)第一章民间艺术教育概论1.教学内容(1)民间艺术的概念;(2)民间艺术的特色;(3)20世纪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4)民间艺术的概念;(5)民间艺术的结构;(6)民间艺术的特点。
2.重点与难点重点:民间艺术的概念。
难点:民间艺术的内涵。
3.课程教学要求了解民间艺术的特色,掌握民间艺术的概念、内涵。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民间艺术的概念。
(二)第二章民间画类艺术1.教学内容(1)民间画类艺术的基本知识;(2)民间画类艺术的文化内涵;(3)民间画类艺术的技法教育;(4)民间画类艺术欣赏教育。
2.重点与难点重点:民间画类艺术的概念。
难点:民间艺术教育的概念。
3.课程教学要求了解民间画类艺术的基本知识的特色,掌握民间画类艺术的概念、内涵。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民间画类艺术的概念。
(三)第三章民间雕塑艺术教育1.教学内容(1)民间雕塑艺术的基本知识;(2)民间雕塑艺术的文化内涵;(3)民间雕塑艺术的技法教育;(4)民间雕塑艺术欣赏教育。
2.重点与难点重点:民间雕塑艺术的概念。
难点:民间雕塑艺术教育的概念。
3.课程教学要求了解民间雕塑艺术的基本知识的特色,掌握民间雕塑艺术的概念、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方向)
总学分:3学分
总学时: 48学时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该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民间艺术本质、内涵、分类、造物观念、创作思想、手工技艺等;掌握民间艺术的设计寓意及基本审美特征;思考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合理运用。
理论授课学时:24学时
实验实训学时:24学时
参考教材:《中国民间美术》,易心肖翱子,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12.8
《中国民间美术》,刘世军,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05
先修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装饰基础
考核方式:考查
第一章:民间艺术概述学时数:1 1、本章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民间艺术的概念、学习民间艺术的意义,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民间艺术的概念
理解:学习民间艺术的意义
掌握:学习民间艺术的方法
3、本章教学重点:民间艺术的概念
4、本章教学难点:民间艺术的学习目的与方法
5、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节:民间艺术的概念
第二节:民间艺术的起源
第三节:民间艺术的传播方式
第二章:民间艺术的分类学时数:11 1、本章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民间艺术的大体分类及分布,理解分析各种民间艺术的造型特征,掌握各种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民间艺术的大体分类及分布
理解:各种民间艺术的造型特征
掌握:各种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
3、本章教学重点: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
4、本章教学难点:民间艺术的造型特征
5、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节:民间绘画
(一)民间绘画的地域分布划分
(二)民间绘画的造型及审美特征
第二节:民间刺绣
(一)民间刺绣的地域分布划分
(二)民间刺绣的造型及审美特征
第三节:民间雕塑
(一)民间雕塑的地域分布划分
(二)民间雕塑的造型及审美特征
第四节:民间玩具
(一)民间玩具的地域分布划分
(二)民间玩具的造型及审美特征
第五节:民间剪纸
(一)民间剪纸的地域分布划分
(二)民间剪纸的造型及审美特征
第六节:民间家具
(一)民间家具的地域分布划分
(二)民间家具的造型及审美特征
第七节:民间戏具
(一)民间戏具的地域分布划分
(二)民间戏具的造型及审美特征
第八节:民间编织
(一)民间编织的地域分布划分
(二)民间编织的造型及审美特征
第三章:山东本地民间艺术种类学时数:16
1、本章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山东本土民间艺术的大体分类及分布,理解与掌握分析山东本土民间艺术的造型及审美特征。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山东本土民艺的大体分类及分布
理解:山东本土民艺的造型特征
掌握:山东本土民艺的审美特征
3、本章教学重点:山东本土民艺的审美特征
4、本章教学难点:山东本土民艺的造型特征
6、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节:胶东地区民间艺术形式
(一)胶东地区民间艺术形式的种类
(二)胶东地区民间艺术形式的造型与审美特征
第二节:鲁中地区民间艺术形式
(一)鲁中地区民间艺术形式的种类
(二)鲁中地区民间艺术形式的造型与审美特征
第三节:鲁西北地区民间艺术形式
(一)鲁西北地区民间艺术形式的种类
(二)鲁西北地区民间艺术形式的造型与审美特征
第四节:鲁西南地区民间艺术形式
(一)鲁西南地区民间艺术形式的种类
(二)鲁西南地区民间艺术形式的造型与审美特征
第四章:民间艺术题材在设计中的应用学时数:20
1、本章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及案例分析,了解民间艺术题材在现代设计的使用价值,理解与掌握某种民间艺术题材在设计中的应用。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民间艺术题材在现代设计的使用价值
理解:某种民间艺术题材在设计中的应用
掌握:某种民间艺术题材在设计中的应用
3、本章教学重点:某种民间艺术题材在设计中的应用
4、本章教学难点:了解民间艺术题材在现代设计的使用价值
6、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节:民间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第二节:民间艺术在现在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二、教学参考资料:
1、《中国民间美术概论》,王彦发,海燕出版社,2011.05
2、《中国民间美术》,刘世军,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05
3、《山东民间艺术志》,李新华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12
4、《民间艺术考察与再设计》,陈原川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2.01
5、《中国民族艺术设计》,苗延荣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02
6、《民间美术》,徐青青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05
三、课外自主学习要求:
1、针对民间艺术的基本概念及分类,要求学生利用至少20小时的课外时间,在图书馆进行图书资料查阅或进行网络资料查阅,使学生充分了解民间艺术概念及各地民间艺术的大体分类及艺术特征。
2、针对山东本土民间艺术种类,结合自己的调查选题,要求学生利用至少10小时的课外时间,利用考察与访谈的形式收集与选题相关的民艺资料。
3、针对民间艺术在设计中的应用,要求学生利用至少16小时的课外时间,结合教师的讲授,查阅相关设计范例,为艺术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编写人:王辰
审核人:赵崇立
编写日期: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