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梳理
一轮复习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
一轮复习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一、中国古代历史1.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中国历史朝代的时间和特点。
2.炎黄子孙、夏朝的建立、禹治水、尧舜禅让等中国古代传说和史实。
3.周朝的分封制、西周的天命观、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学说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思想流派。
4.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的统一六国、修建长城、焚书坑儒等重大事件。
5.汉朝的文景之治、王莽的新政、三国时期的割据之乱等重要历史事件。
6.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南朝梁、陈、隋朝的统一、唐朝的开创和发展等历史事件。
7.宋朝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儒学复兴、维持海防的重要措施等历史事件。
8.元朝的统一、元朝在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等历史事件。
9.明朝的开国和弘治、景泰、成化、嘉靖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海外航海等历史事件。
10.清朝的建立、政治制度、嘉庆、道光、咸丰等时期的历史事件。
二、近代中国历史1.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
3.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重要的思潮和文化运动。
4.国共合作和蒋介石的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长征等历史事件。
5.抗日战争的全民抗战、重庆国民政府、八路军、新四军等历史事件。
8.文化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10.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历史事件。
三、世界古代历史1.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文明、中东古代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等世界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历史事件。
2.美洲文明:玛雅文明、印加帝国等美洲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历史事件。
3.远古时代:人类的起源、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远古时代的特点和历史事件。
4.古代帝国:巴比伦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罗马帝国等古代帝国的特点和历史事件。
5.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伊斯兰教的兴起和传播等世界宗教的特点和历史事件。
四、世界近现代史1.发达国家的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王凤霞最后定稿
隋唐三省六部制
元代(地方):行省制;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文化
1.思想:“三教合归儒”
2.文艺:唐诗(空前繁荣:名家辈出,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楷书步入盛世,名家名作迭出,欧体、颜体、柳体争奇斗艳;草书大家张旭、怀素。绘画产生许多杰出画家和优秀作品;
3.科技雕版印刷、火药发明
1.思想:宋代形成新儒学即理学,代表二程、朱熹
2.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定都天京,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文化
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与《海国图志》
2.《天朝田亩制度》、洪仁玕《资政新篇》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欧美
(19世纪初~19世纪60年代)
世界历史
经济
1.工业革命在英、法、美三国迅速开展,并在19世纪中期相继完成。棉纺织技术的一系列革新成果和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促进机器普及和生产发展,大机器生产的工厂代替手工工场,作为这次工业革命的中心,1840年前后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取得世界工业垄断地位。工业革命继续向德、俄、日等国扩展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选修
改革
前6世纪初古希腊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奴隶制民主制度的基础;
前4世纪中期,秦国商鞅变法
时间
分期
公元前3世纪~公元13世纪的世界(上)
秦汉(前3世纪~公元3世纪)
魏晋南北朝(3世纪~6世纪晚期)
中国历史
经济
1.手工业:青铜器轻巧华丽;丝路开通,丝绸外销激增
2.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长安商业区和住宅区严格分开,设令、长管理);
2.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文化
1.思想:王阳明心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高三隋唐通史知识点归纳
高三隋唐通史知识点归纳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其中涵盖了丰富的历史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三隋唐通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隋唐历史知识。
一、隋唐王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隋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王朝,分别是隋朝(581年-618年)和唐朝(618年-907年)。
隋朝建立了统一的大中央制度,实行科举制度,设立了三省六部制,开创了行省制度等。
唐朝继承了隋朝的政治制度,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加强了地方政权,设立了府、州、县等行政区划。
二、隋唐经济的繁荣与发展隋唐时期的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鼎盛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
隋朝的开凿大运河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唐朝则通过推行均田制和废止均税法等措施,促进了农业的生产。
手工业方面,隋唐时期制陶、制丝、造纸等手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商业方面,隋唐时期的市场经济繁荣,物流和商业网络发达,使得商品的交流更加便利。
三、隋唐文化的繁荣与艺术成就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对于文学、艺术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文学方面,隋唐诗歌是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代表有杜甫、李白等大量优秀诗人。
科举制度的实行也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使得文人士子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
艺术方面,瓷器、唐三彩等工艺品制作精湛,佛教艺术和文学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四、隋唐对外交往的影响与外交政策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对于后世的影响至关重要。
隋朝时期开展了对外征伐,统一了北方的游牧民族,打通了丝绸之路,加强了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
唐朝则实行了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商人和留学生来华交流。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之一,隋唐时期对于漠北、西域以及东南亚等地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隋唐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隋唐时期发生了众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隋朝的统一、隋炀帝的暴政、隋末民变、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武则天时期的政治变革等等。
这些事件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对后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考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的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1.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朝代的兴衰2. 诸子百家3.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农家、名家、纵横家等思想流派4. 大禹治水、尧舜禹5. 青铜器文化6. 周公制礼、九家制度7. 春秋时期的政治变革、列国时代的外交政策8. 法家思想和秦始皇的统一战国六国9. 汉初政治制度、汉武帝时期的改革10. 汉朝的丝绸之路和汉帝国的疆域拓展11. 汉唐的科举制度和科举文化12. 汉唐的农田灌溉和农业生产13. 唐朝的外交政策和外国使者14. 唐代的经济繁荣和封建特色15. 唐宋交替的原因和特点二、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1. 明清社会经济2. 明清科技文化3. 清初历次政治改革和反清复明运动4.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5. 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6. 辛亥革命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力量7.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8. 四·一二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9.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战争10. 解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革建设12. 文革和改革开放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14. 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15. 中国的世界地位和影响三、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1. 古代近东的文明2. 希腊罗马的文化、哲学、政治和军事3.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和教会权力4. 巴黎公社和社会主义运动5.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6. 十月革命和苏联的历史7. 威玛共和国和纳粹党的兴起8. 意大利法西斯和墨索里尼的统治9. 西班牙内战和弗朗哥的政权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11. 联合国的成立和冷战的背景12. 全球化和国际关系13. 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的发展14. 美苏冷战和平竞争的特点15. 中东问题和国际反恐合作以上就是对高考历史知识点的总结,虽然知识点众多,但只要掌握了每一个知识点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结果和影响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就能够很好地应对历史考试。
高三通史知识点框架
高三通史知识点框架高三历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不论是学习还是考试,都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
而通史知识点则是我们高三历史学习的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高三通史知识点的框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1.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形态。
人类在这个时期主要依靠狩猎、采集、渔猎为生。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农业社会,奴隶制度应运而生。
奴隶制社会中,奴隶负责劳动,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剩余劳动。
2. 封建社会和农民起义封建社会是中世纪欧洲的主要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中,地主占有土地并从农民身上获取租税。
在这个时期,欧洲爆发了一系列的农民起义,农民们为了反抗封建剥削和压迫而进行斗争。
3.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兴起于欧洲。
它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个人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并通过劳动力的买卖来赚取利润。
而工业革命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背景和推动力,它带来了机器化生产和大规模工厂生产。
4. 帝国主义和殖民地的开拓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是帝国主义时代。
欧洲列强争夺殖民地,掠夺资源,建立殖民地体系。
而殖民地开拓则是列强在殖民地内部进行的控制和剥削。
帝国主义和殖民地开拓对于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世界两大战争和冷战20世纪是世界历史上动荡的一世纪。
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战后,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个超级大国进行了长时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
6. 中国的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包括晚清时期、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社会矛盾激化。
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推翻了满清王朝,并建立了中华民国。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长时间的革命斗争,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中国。
以上就是高三通史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框架。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应对高三历史考试提供了基础。
高中高考历史复习 中国现代史线索内容总结
一、中国现代史通史结构(一)内容总论:1、以现代化为主题,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1956——197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1976年后)。
2、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内容:①政治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确立了人民大会制;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等;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层民主得到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对外关系。
建国初期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了重大调整,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②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五计划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③思想文化上: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文革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
④科技成就上:两弹一星,杂交水稻,巨型计算机,航天工程。
二、中国现代史通史核心知识突破1、1956年,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概述政治、经济、外交、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变化,并简要说明其原因。
(1)经济上,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取得重大成就,初步改变了我国的工业落后面貌。
原因是一五计划的实施。
(2)政治上,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原因是第一届人大的召开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3)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
原因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4)我国的外交取得了很大成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起到了积极作用。
原因是我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采取了正确的外交方针。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梳理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梳理历史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学科,它记录了人类的成败兴衰、文明的进步与退步。
在高考中,历史作为一门必考科目,需要考生对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下面将对高考历史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古代史1.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阶段的历史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起点,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封建社会,实行的一些改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刘邦、汉武帝等有重要影响的帝王和司马迁等有重要影响的文化人物,都是高考中重点要关注的对象。
4. 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大变革,南北分裂,民族融合等历史事件对于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至关重要。
二、现代史1. 清朝末年:中国的封建王朝最终走上没落之路,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事件不仅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开始。
2. 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中国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时期。
3. 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这个阶段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庚子赔款等,这些事件对于理解中国现代历史有重要意义。
4. 抗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抗击外来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对于理解中国当代历史和中华民族精神有着深远影响。
5. 建国后的中国:这个阶段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三大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这些事件对于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和中共党史意义重大。
6. 对外关系:高考历史还会涉及到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如中日甲午战争、中美相互认识等。
三、世界史1. 古代世界文明:霍布斯堡王朝的成立、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之路、罗马共和国的崛起等都是考试中的热点。
2. 近代世界史:民族国家的兴起、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等都是世界历史的重要节点。
历史高考对应知识点
历史高考对应知识点历史高考考察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了解历史高考对应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历史高考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大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三皇五帝及夏商周时期:黄帝、尧、舜、禹、商朝、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基本制度。
2. 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国的强大、秦始皇的政治和军事措施、秦朝的政治制度。
3. 西汉、东汉及三国时期:西汉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兴汉思想、东汉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三国鼎立的原因和特点。
4.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国力的衰落、魏晋南北朝政治和社会制度、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5. 隋唐及五代十国时期:隋朝的统一和政治制度、唐朝的政治、农业和商业的繁荣、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6. 宋朝及元朝时期:宋朝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元朝的统治和后果。
7. 明朝及清朝前期:明朝的统治及其政治、农业和商业的发展、清朝的建立和社会状况。
二、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1. 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结果、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2. 辛亥革命及近代中国的社会革命:辛亥革命的发生和背景、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 第一次国共合作及抗日战争: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原因和目标、抗日战争的发展和影响。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政治、经济建设、文化大革命。
5. 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和影响、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和成就。
三、世界古代史知识点1. 旧石器时代至铁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生活方式和人类最早的文化特征、农业革命的发生和影响、铁器时代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2. 古希腊及古罗马文明: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和发展、古希腊的政治、文化和科学成就、古罗马帝国的兴起和政治制度。
3. 印度古代文明:印度的政治、社会制度和文化成就,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4. 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发展:伊斯兰教的创立和清真教的形成、伊斯兰帝国的建立和政治制度。
高考历史复习必背清单-世界古代史、近代史
专题04世界古代史、近代史通史知识要点一、世界古代史【阶段特征】:古代希腊以发达的民主政治著称于世,并最早产生人文精神;古代罗马创立了健全的法律体系。
【通史要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古代希腊古代希腊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1)古代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并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民主政治(2)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海外贸易和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古代雅典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点,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源头古代罗马古代罗马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罗马法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历程(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此后公民法不断完善,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3)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过渡奠定了物质基础人人平等,公平至上的自然法思想的产生标志着罗马法的高度成熟二、世界近代史(一)资本主义兴起阶段的西方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阶段特征】: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
【通史要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资产阶级开始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使欧洲封建制度加速解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拓展人文主义思潮兴起并进一步发展;启蒙运动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并取得突破,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准备(二)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文明多样,世界更加丰富多彩【阶段特征】:西方国家由农业社会跨入工业社会,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人类历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考历史通史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通史知识点总结高考历史是考察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的科目之一。
为了取得高分,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历史通史知识点。
本文将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入手,总结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古代史是高考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史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首先是原始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形态,人类在这个时期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
学生需要掌握原始社会的特征、经济活动和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是古代文明的兴起。
古代文明主要包括埃及文明、印度河文明、黄河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文明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对人类历史的重要影响。
接下来是古代帝国的建立和扩张。
古代帝国主要包括埃及王国、巴比伦帝国、波斯帝国、希腊城邦和罗马帝国等。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帝国的历史地位、政治制度、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进入中古史部分,学生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首先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封建社会是中古社会的主要形态,特点是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并对农民进行剥削。
学生需要掌握封建制度的特点、经济结构以及社会等级的组织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是农奴制度的兴起和衰落。
农奴制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需要了解农奴制度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对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接下来是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
伊斯兰教是7世纪在阿拉伯地区兴起的宗教,学生需要了解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教义内容以及对中亚、中国和印度等地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进入近代史部分,学生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首先是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资本主义是近代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学生需要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对社会变革和国际关系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扩张。
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进行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的历史现象,学生需要了解这些现象的背景、推动力以及对被殖民地和殖民地抵抗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高三历史知识点总结通史
高三历史知识点总结通史在高三历史学习中,通史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涵盖了广泛的历史内容。
下面将对高三历史学习中的通史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重点内容。
1. 人类社会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是通史的基础内容之一。
从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开始,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全面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经济模式和政治制度。
2. 文化与科技进步通史中也包含了文化与科技进步的内容。
从古代文明的兴起,如埃及、希腊、罗马等,到现代科技的发展,如工业革命、信息时代等,了解各个时期文化与科技的进步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3. 世界历史事件与战争通史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世界历史事件和战争。
比如两次世界大战、中国的抗战、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事件和战争,能够加深对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动因和影响的理解。
4. 中国古代历史通史当然也包括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内容。
从三皇五帝到秦汉、隋唐、宋代,再到明清时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起伏兴衰、社会政治制度变迁以及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
5. 世界古代文明在通史中,了解世界各个古代文明同样重要。
如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等,通过对这些文明的学习,可以拓宽视野,了解不同文明的特点和贡献。
6. 革命思潮与民族解放通史中的内容还包括了革命思潮与民族解放运动。
如工人运动、共产主义思潮、民族独立战争等,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事件,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为自由与民主而奋斗的过程。
7. 当代世界格局通史的最后一个重点内容是当代世界格局。
了解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经济联系、国际组织等,对把握当今国际关系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高三历史知识点总结通史的学习,可以加深对世界各个时期历史发展的理解,并能更好地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影响。
通过系统地学习通史,同学们可以对历史知识点有更清晰的了解,提升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历史的价值在于让人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实以及展望未来,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深入学习通史,为自己的历史考试做好准备。
2023年高考历史复习笔记:中国艺术史(通史模式)
2023年高考历史复习笔记:中国艺术史(通史模式)1. 早期艺术发展(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600年前后,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 古代中国的艺术主要包括陶器、青铜器和玉器。
- 艺术作品多以祭祀和宗教场合为主题。
2. 古代绘画(公元前221年-公元907年)- 古代中国的绘画注重意境表达,强调笔墨技法。
- 的传入对绘画有着深远的影响。
- 著名的绘画流派有“魏晋风华”和“南北朝绘画”。
3. 唐宋绘画(公元618年-公元1279年)- 唐宋时期,绘画取得了重要突破,注重写实和形象的表达。
- 清代文人画的发展使绘画更加注重个人的情感和思想表达。
- 著名画家有张择端、李唐等。
4. 宋元绘画(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 宋元时期,绘画以山水、花鸟为主题。
- 代表作品有南宋的《千里江山图》和元代的《千里图》。
- 画家们追求写实表现,注重表达情感和意境。
5. 明清绘画(公元1368年-公元1911年)- 明清时期,绘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注重雅俗共赏和写意表现。
- 清代的“三大家”(文徵明、仇英、唐寅)对绘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 西方绘画的传入对中国绘画产生了一定影响。
6. 当代艺术(公元1912年至今)- 当代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和风格。
- 中国画逐渐与西方绘画相结合,开创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 当代艺术家们以多种媒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
以上是中国艺术史的简要概述,了解这些内容对于备考高考历史考试非常重要。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和画家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的高考复习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复习通史知识整合框架
一、中国古代史通史结构(一)总特征:(1840年以前)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二)中国古代史核心知识突破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历程2、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较二、中国近代史通史结构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兴起到胜利的历史,共近110年。
【阶段划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中国近代化:晚清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
一方面,西方列强逐步侵华,使中国社会不断地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不屈求索,中国发展艰难地步入近代化(亦即现代化)。
具体表现:①政治上:一是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陷入灾难深渊;二是中国奋起抗争求索,帝制受到致命冲击。
(法制化、民主化);②经济上:一是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二是近代工业蹒跚起步,民族资本艰难成长。
(工业化、市场化);③思想文化上:西学东中国近代史核心知识突破(一)、近代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整理1、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及其附件(1843年)。
——鸦片战争(1840—1842)主要内容危害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主要内容危害《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侵华方式转变)。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变动的原因:2、变动的表现:变动一:变动二:变动三:变动四:3、变动的趋势:4、写出右图所代表的经济形态A: B: C: D: E:5、变动的影响:(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曲折发展的历程特征时间原因影响19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结构变化;阶级结构变化;早期维新思想甲午战争后民资登舞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1912—1919(一战期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快) 促进了资、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
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历史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掌握历史的知识点对于取得优异的成绩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历史,下面对高考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夏朝、商朝、周朝的兴衰演变,以及周朝的封建制度。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兴起和相互争霸。
3.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中国、焚书坑儒、兵马俑的发现;汉朝的高质量统治、丝绸之路的开拓。
二、近代史1. 明清时期:明朝的建立和东西方文化交汇、封建主义的兴盛;清朝的海禁政策、与列强的战争。
2.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戊戌变法等一系列对封建统治的挑战。
3. 辛亥革命和后续: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三、现代史1. 抗日战争:淞沪会战、武汉会战、敌后抗战等重要战役的经过和影响。
2.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时期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变革。
四、世界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各种原因,以及维尔萨伊条约的签订和影响。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的崛起、凡尔赛体系的瓦解,以及战争的全球影响。
3.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冷战的起源、核武器竞赛、苏联解体、全球化的趋势等国际关系的重要事件。
五、其他重要知识点1.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意义,以及科举制度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2. 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重要的农耕文化、手工业的发展以及商业的繁荣。
3.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各种思想流派的兴起和影响。
以上只是对高考历史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总结,希望能给大家的复习提供一些帮助。
同时,建议大家在复习过程中注重扩展知识面,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加油!。
历史高考的知识点
历史高考的知识点历史是一门文化科目,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同时也能够培养我们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
在高考中,历史也是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之一,下面将介绍历史高考的知识点。
1. 中国古代史- 夏商周时期- 夏朝的建立和夏商周三代的关系- 商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 周朝的分封制度和国家统一-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战争和中央集权制度-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 隋唐时期- 隋朝的政治改革和大运河的建设- 唐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繁荣- 宋元明清时期- 北宋的政治制度和科举制度- 元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交流- 明朝的政治制度和海外航海活动- 清朝的政治制度和闭关锁国政策2. 世界史- 古代文明- 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尼罗河文化- 古印度文明的伊迪亚和弯曲河流域- 古希腊城邦的斯巴达和雅典- 古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法制建设- 中世纪欧洲- 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封建国家的演变- 教会的影响和十字军东征- 近现代历史- 文艺复兴对欧洲的影响- 近代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签署《凡尔赛条约》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联合国的建立3. 当代史-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 苏联和美国的对立和争霸- 冷战期间的核武器竞赛和区域冲突- 亚洲国家的发展-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崛起- 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 朝鲜半岛的分裂和对峙局势- 世界经济与文化交流- 全球化的影响和跨国公司的崛起-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发展以上是历史高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在高考中更好地应对历史科目的考试。
同时,历史的学习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增强我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祝愿大家在历史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三通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通史知识点总结高三是学生们人生中最为紧张的一年,而历史科目的备考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史作为历史科目的核心,是考生们需要重点关注和掌握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一些高三通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世界历史高三的通史课程重点是世界历史,尤其是现代世界历史。
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重要事件和人物。
1. 一战和二战:这两场世界大战直接影响了世界的格局。
一战导致了多个帝国的解体和新兴国家的崛起,而二战则进一步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加速了殖民地解放运动。
2. 印度独立运动:印度独立运动是世界近现代史上最为重要的独立运动之一。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抵抗运动为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解放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3. 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发生标志着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事件对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 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开创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新篇章。
它标志着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后来英国殖民地的独立运动提供了重要的范例。
二、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是高三通史课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重点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以下是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知识点。
1. 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转折点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百家争鸣为后来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鼎盛时期。
唐朝的开放和繁荣使得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而宋朝的科技和文化发达则为中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3. 秦朝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中式帝国,并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如统一文字、度量衡等。
4. 明朝的海外航海和文化繁荣:明朝的郑和航海活动是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此外,明朝的文化也繁荣发展,海外贸易使得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扩展到东南亚和南亚。
三、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是通史课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重点是中国的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
高考通史知识点框架
高考通史知识点框架一、古代史1. 先秦时期- 夏商周三代- 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思想的兴起与发展2.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与王莽新政- 汉朝的兴起与后期的分裂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鼎立与统一- 北朝与南朝的分裂与统一4. 唐宋元明清时期- 唐朝的盛世与衰落- 宋朝的科技与文化繁荣- 元朝的统一与蒙古文化影响- 明朝的海外探险与文化交流- 清朝的统一与封建主义体制二、现代史1.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困局-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辛亥革命与民主共和-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2. 中国共产党的兴起与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早期革命- 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中共夺取政权与建设社会主义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与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与初期建设- 文化大革命与十年动乱- 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4. 当代中国的挑战与机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三、世界史1. 世界古代文明的兴起与衰落- 早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帝国的崛起与灭亡2. 欧洲的中世纪与近代- 封建体制与教会的统治- 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3. 西方列强对亚洲的殖民与侵略-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法国对东南亚的殖民统治- 日本对亚洲国家的侵略战争4. 世界两大战争与冷战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秩序的重构- 冷战时期的两极对立与冷战结束后的变局以上是高考通史知识点的简要框架,涵盖了古代史、现代史和世界史的重要内容。
考生可以结合教材和历年试题进行深入学习和复习,加强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了解和理解,提升历史学科的应试能力。
希望考生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高考历史攻略:必知常考的中国通史脉络
高考历史攻略: 必知常考的中国通史脉络,全掌握后考试无忧!中国古代史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1.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3. 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4. 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5、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6.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1.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梳理古代中国专题一:先秦时期阶段特征先秦就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得重要历史阶段,就是国家产生与完善得重要时期,就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得重要时期,就是中华文明得奠基时期。
政治:(1)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
(2)夏、商时期初步建立地方管理制度。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得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得强国。
(3)中央与地方权力秩序得确立与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得垄断与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得稳定与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得稳定。
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与各国变法,打破了旧得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
经济:(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与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氏族公社公有到夏、商、西周时期得国有(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得变化。
(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得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得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得基础,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在文学领域,诗歌就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得文学形式(《诗经》、楚辞);文字产生,商朝得甲骨文已就是较为成熟得文字。
专题二: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秦汉就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形成与初步发展时期。
政治:随着秦汉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得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得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得主宰。
大一统得政体,需要大一统得思想。
秦崇尚法家思想;西汉初年一度崇尚黄老思想,到汉武帝采董仲舒得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得统治思想。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
秦代,度量衡、货币得统一,为国家统一与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秦得暴政又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西汉初期得休养生息政策为社会经济恢复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思想文化:文学方面,汉赋就是这个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得文学形式,科技方面,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得科技成就,医学、造纸术、地动仪就是主要标志;思想方面,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受到打击后实现了复兴,并开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得主流思想。
专题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阶段特征魏晋南北朝:这就是我国封建国家得大分裂与民族融合时期。
(1)政治:南方氏族地主占有特殊地位,就是南方割据政权得社会基础;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地区并建立政权,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得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2)经济: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但也有短暂恢复期;北方大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与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长期分裂、战乱导致商品经济水平低。
(3)文化:带有分裂割据得烙印与体现民族大融合得特色。
在农学、数学、思想、书法、绘画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随唐:这就是我国封建社会得鼎盛时期。
(1)政治: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经济:随与唐前期实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促进了农业得发展;曲辕犁出现,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手工业与商业繁荣。
(3)文化:随唐文化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领先世界,兼收并蓄。
宋元;这就是我国封建经济与科技文化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得时期。
(1)政治: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
宋代积贫积弱,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最终元朝实现了中国古代第四次大统一,统一得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巩固。
另一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与完善。
宋朝中央设立“二府”、参知政事与三司使,削弱宰相得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元朝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得统一。
(2)经济: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生产技术与规模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了“坊”与“市”得界限,纸币得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前水平。
海外贸易有了重大发展。
(3)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发明与外传。
宋代哲学思想——理学有了较大发展。
宋词、元曲就是这一时期得主要文学形式。
随着商品经济得发展,文学艺术得世俗性增强,突出代表有宋词与反映市民生活得风俗画。
专题四:明清时期(1840年以前)阶段特征明清就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阶段,基本特征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巩固与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明朝废除丞相、清朝军机处得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一得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各民族人民之间得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了,边疆地区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从明朝中后期起,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得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我萌芽并缓慢发展。
中国得农耕文明开始衰落,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要萌芽得发展。
对外关系: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中外差距进一步拉大。
西方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反殖民、反侵略战争。
文化:承古萌新。
(1)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但自然科学未得到发展,中西方差距拉大;(2)儒家思想活跃,随着商品经济得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得产生与发展,带有反封建色彩得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3)八股取士与文字狱体现了君主专制得强烈色彩;(4)文学艺术繁荣,并深刻反映出封建制度得衰落。
近代中国专题五:晚清时期阶段特征晚清史就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得历史,也就是中华民族不断抗争与探索得历史,中华农耕文明遭受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向近代文明转变。
政治:自186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等,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得民族革命战争,从1840年起,历经太平天国起义、义与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经济上:列强得经济侵略,打断了中国经常发展进程,经济结构出现了新得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新得生产方式出现,并成为经济发展得新方向。
新得经济成分主要包括: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代表着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得民族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得社会环境中艰难发展。
思想文化上:在近代西方坚船利炮得冲击与救亡得旗帜下,先进得中国人先后进行了学习西方器物(洋务运动及清末新政前朝、中体西用)、学习政治制度(康、梁得君主立宪,孙中山等得民主共与)得探索,推动中国近代化不断发展。
专题六:中华民国时期阶段特征中华民国时期从1912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1949年国民政府在大陆得统治结束。
这一漫长历史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就是民国初期,重点说得就是北洋军阀得统治。
二就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其间经历了国共政权得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阶段。
北洋军阀统治就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与新得革命力量孕育发展时期。
(1)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革命胜利果实,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未能给灾难沉重得中国找到一条正确得出路。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得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得统治。
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革命以失败告终。
(2)经济上: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
(3)思想文化上:辛亥革命后,“民主共与”、“实业救国”以及民主科学思潮兴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得统治地位,后期得马克思主义传入,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就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与最终取得胜利得22年。
(1)政治上:国共两党关系由对峙到合作抗日,再对对峙,最终国民党被赶到台湾,遗留下现代得“台湾问题”。
(2)经济上:国民政府实现全国得基本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得措施,民族工业一度得到较快发展。
但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进行野蛮得经济掠夺,国民政府在国统区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得全面统治,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
新中国成立前,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得边缘。
(3)思想上:毛泽东思想形成与成熟,并被确定为党得指导思想。
现代中国专题七:新中国六十年(上)阶段特征(前三十年)新中国得60年就是中华民族在历经苦难得近代历史后,逐步走向伟大复兴得历史阶段。
其中得前30年就是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政治: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提供了基本政治框架。
这一时期,《共同纲领》就是指导国家政治生活得基本准则,1954年一届人大得召开与宪法得颁布结束了《共同纲领》代宪法得使命,政协则成为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组织继续存在。
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得提出,标志着政协制度得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得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在十年“文革”中,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外交: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一边倒”得外交战略,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并积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1953年提出与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与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得三件外交大事。
70年代初,外交大为好转。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得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并于1979年建交,1972年中日建交。
经济:新中国成立后,着手恢复经济,1952年底国民经济根本好转。
1953年出台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为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得基础。
“八大”就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得一次成功探索。
1958年得“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表明了探索中得曲折。
1966年开始得“文革”严重迟滞了经济得发展,给党与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
思想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上,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得多想成就;教育事业形成比较完整得国民教育体系。
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活跃了文化艺术届。
“文革”爆发后,文化领域蒙受劫难。
专题八:新中国六十年(下)阶段特征(后三十年)改革开放以来得三十年,就是我国综合国力增长最快得时期;也就是民主政治不断健全得时期;更就是中国融入世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得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