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热”病人的血检方法
疟疾资料管理
治疗病人、 治疗病人、休治
• 不能一次性把药发给病人 • 个案调查表的填写不能存在逻辑错误
主动病例侦查
• 计划,现场工作记录、走访调查表、血片、 工作小结(时间、地点、人物、调查内容 (**病人、四邻姓名、多少户、多少人、 发热人数、血检人数,阳性发现) 。
开展各级督导与评估
• 县对乡负责单位:县级 • 乡对村:乡镇 • 通知、方案(包括目的、对象、方法、人员安排、时 间安排、评价标准及要求)、现场督导记录(意见 书)、督导意见反馈书(应在5日内反馈)和督导报 告(每乡一份)
-----村卫生室资料准备 设专人管理资料。 传染病疫情登记本; 接受上级对村医培训的记录本; 休止期(治疗)服药资料; 现症病人管理资料; 媒介防制资料; 疫点处置资料等。
报表管理
上报时限
• 村医:5日内向乡级上报本期项目活动完成情况。 村医:5日内向乡级上报本期项目活动完成情况。 :5日内向乡级上报本期项目活动完成情况 • 乡级:7日内向县级项目办上报。 乡级:7日内向县级项目办上报。 :7日内向县级项目办上报 • 县级:15日内上报至省级项目办。 县级:15日内上报至省级项目办。 :15日内上报至省级项目办 • 省级项目办:30日内上报国家项目办。 省级项目办:30日内上报国家项目办。 :30日内上报国家项目办
数据审核
• 各级必须指定专人负责项目报表数据的收集、审核、上报 各级必须指定专人负责项目报表数据的收集、审核、 工作 • 各级在每次报表后 天内对各下级单位上报报表的数据质量, 各级在每次报表后7天内对各下级单位上报报表的数据质量, 天内对各下级单位上报报表的数据质量 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予以反馈。 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予以反馈。 • 各级项目办通过现场督导等方式,及时对下级上报数据及 各级项目办通过现场督导等方式, 原始资料进行抽查核实。 原始资料进行抽查核实。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
疟疾的临床症状
脑型
最常见。其特点:①常在一般寒热发作2~5天后出现,少数 突然晕倒起病;②剧烈头痛,恶心呕吐;③意识障碍,可烦躁不安, 进而嗜睡,昏迷;④抽搐,半数患者可发生,儿童更多;⑤如治疗 不及时,发展成脑水肿,致呼吸、循环或肾功衰竭 。
肺型
通常出现于恶性疟病程第五天左右,表现为急性肺水肿而致 急性呼吸衰竭,并可出现昏迷,抽搐和尿毒症等表现。
10
疟疾的临床症状
一、典型疟疾
间日疟
常有头痛、乏力、肢体疼痛、怕冷、厌食、 恶心等。初次发作时,可有数日不规则的发热, 随后呈典型的间歇发作。发作周期为48小时。典 型发作可分为三期:寒颤期、高热期、大汗期。 发作2-3次后,脾脏可出现轻度肿大,质软,有 轻度压痛。反复频繁发作后,脾脏肿大明显, 质硬,压痛较重。
4
5
疟疾的流行病学
一、疟疾的病原学 疟疾的致病源是疟原虫,这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属于细胞内
寄生虫,它们以疟蚊(蚊子的其中一个属,疟蚊属的部分种类) 作为传病媒介,通过雌蚊叮咬吸血来传播病原体。 只有四种疟原虫能够感染人类,这包括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卵形疟原虫 (Plasmodium ovale)及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其中恶 性疟原虫是非洲流行疟疾的主要病原体,亦是造成患者死亡率最 高的疟原虫。 中国以间日疟与恶性疟最为常见,三日疟少见,卵形疟极少发生。 恶性疟主要发生在西南与海南。间日疟发生在东北、华北、西北。
疟疾的流行面极广。从全球论,疟疾流行的态势非常 严重,且正在恶化。每年,疟疾引起的临床病例约有3 -5亿,有100万以上的人死于疟疾。它威胁着约占世 界人口40%的23亿人民,逐渐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影响 家庭的安宁,加大了儿童生存的危险。
疟疾比武试题及答案
疟疾防治知识和镜检技能比武理论测试题单位:姓名:专业:一、单选题(每题1。
5分,40题,共60分)1、间日疟的环状体约占红细胞直径的()A、1/4B、1/3C、1/6D、1/22、间日疟原虫的裂殖子一般为()A、12—14个B、8-26个C、8-18个D、16-18个3、下列哪项不是疟疾的传播途径( )A、蚊虫叮咬B、飞沫C、输血D、胎盘4、厚血膜中小滋养体常呈“!”、“飞鸟"、“V”和“断环”状的是()A、间日疟B、恶性疟C、三日疟D、卵形疟5、厚血膜的厚度以一个油镜视野内可以见到()个白细胞为宜。
A、5-10B、3-8C、10-15D、10—206、确诊疟疾最可靠的方法是()A、取血显微镜检查疟原虫B、临床表现C、拍摄X线D、心电图7、血膜放置时间,夏天不宜超过()小时,冬天不宜超过()小时。
A、24 36B、48 72C、12 24D、6 128、杀灭肝内期疟原虫的唯一药物是()A、乙胺嘧啶B、氯喹C、伯氨喹D、哌喹9、吉氏染液的配制()A、吉氏粉5.0g 甲醇250ml 甘油250mlB、吉氏粉10.0g 甲醇250ml 甘油250mlC、吉氏粉5。
0g 甲醇200ml 甘油300mlD、吉氏粉10.0g 甲醇200ml 甘油300ml10、稀释和冲洗用的水最佳PH是()A、6。
4B、6.8C、7.2D、7。
611、“全国疟疾日"是在每年哪一天()A、3月24日B、4月25日C、4月26日D、5月15日12、下面描述吉氏染色法正确的是( )A、5%吉氏染液染色20分钟B、2%吉氏染液染色30分钟C、1%吉氏染液染色30分钟D、10%吉氏染液染色20分钟13、我国目前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方是()A、西藏黑龙江内蒙古B、安徽云南海南C、福建广西山东D、江苏安徽湖南14、疟原虫对人体的主要致病阶段是()A、红细胞裂体增殖期B、红细胞外期裂体增殖期C、配子体D、子孢子15、间日疟的临床治疗方案(现症病人治疗)( )A、氯喹/伯氨喹八日疗法B、蒿甲醚七日疗法C、氯喹/伯氨喹四日疗法D、青蒿素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或复方16、传播期输入的疟疾疫点在规范抗疟治疗现症病人的同时,在以病家为中心( )米范围内的住户开展灭蚊、防蚊工作。
“三热”病人的血检方法
附件一:“三热”病人的血检方法一、血涂片的制作用一次性采血针在耳垂或指端采血,婴儿可从拇趾或足跟采血。
取血在表面洁净、无刮痕的载玻片上涂制薄血膜和/或厚血膜。
用推片的左下角刮取血液4μl~5μl,再用该端中部刮取血液1.0μl~1.5μl。
将左下角的血滴涂于载玻片的中央偏左,由里向外划圈涂成直径0.8cm~1cm的圆形厚血膜。
厚血膜的厚度以一个油镜视野内可见到5个~10个白细胞为宜。
用干棉球抹净角上的血渍,然后将推片下缘平抵载玻片的中线,当血液在载玻片与推片之间向两侧扩展至约2cm宽时,使两张玻片保持250~350角,从右向左迅速向前推成舌状薄血膜。
二、染液的配制1、吉氏(Giemsa’s)染液配制吉氏粉5.0g、甲醇250ml、甘油50ml。
将吉氏粉臵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甘油充分研磨,然后边加边磨,至甘油加完为止,倒入500ml有塞玻璃瓶中。
在研钵中加入少量甲醇,洗掉剩余部分,倒入瓶内,再次加甲醇,洗后再倒入瓶中,至甲醇洗清研钵中甘油为止。
塞紧瓶塞,充分摇匀,臵室温内,每天用力摇动溶液5min,3d后即可使用。
也可在带有紧口瓶塞的硬质玻璃瓶中放入约50个玻璃珠(直径3mm~5mm),用玻璃漏斗把甘油灌入瓶中,再把吉氏粉放入漏斗中,用甲醇缓慢地把所有染料粉冲入瓶内,塞紧瓶塞,臵于室温内,每天用力摇动5min,3d后即可使用。
2、瑞氏(Wright’s)染液瑞氏染剂粉1.0g、甲醇500ml、甘油15ml。
将瑞氏染剂粉臵于研钵内,加入甘油充分研磨后,倒入有塞玻璃瓶中,再用甲醇洗出研钵中的甘油溶液,倒入瓶中,摇匀后,臵室温下,每天摇动5min,3d后即可使用。
3、染色用水常用的染液稀释和冲洗用水是中性蒸馏水或经煮沸过滤的冷开水。
在没有蒸馏水时,也可用井水、河水、泉水或雨水。
稀释和冲洗用水的pH在7.2时,染色效果最佳。
因此,也可选用临时配制的PBS 缓冲液,以取得较好的染色效果。
4、PBS缓冲液的配制(0.01mol/L PBS pH7.2):KH2PO4 0.38gNaHPO4 1.02g(或Na2HPO4〃12H2O 2.58g)NaCl 8.00g蒸馏水加至 1 000ml三、染色可用吉氏或瑞氏染色法染色。
乡镇卫生院疟疾防治工作计划
乡镇卫生院疟疾防治工作计划篇一:晋庄镇卫生院20XX年消除疟疾工作计划晋庄镇卫生院20XX年消除疟疾工作计划为积极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积累及应对输入性病例的经验,建立消除疟疾考核评估体系,推动我县消除疟疾工作,根据《中国消除疟疾试点工作方案(试行)》和《社旗县消除疟疾试点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指标到20XX年底实现如下工作指标:1、发热病人年血检总人数346人。
其中,1月-6月份完成血检人数达76份。
2、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率达到100%。
3、疟疾病例诊断后24小时内的报告率达到100%。
4、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到100%。
5、报告疟疾病例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比例达到100%。
6、疫点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
二、工作内容1.内容与方法(1)人员培训:20XX年我院要开展一次检验人员、医务人员有关疟疾检测、诊断、规范治疗和疫情信息报告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疟疾防控人员开展疫情处理、资料数据收集整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以推动专业技术人员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
培训工作在6月份前完成。
(2)督查:本院公共卫生科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工作,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开展。
2.“三热”病人血检(1)“三热”病人(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以疟原虫抗原检测方式开展疟疾病原学检查,同时采血制作厚薄涂片。
对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者,即开展血涂片的镜检,镜检后将血涂片送县级镜检中心复核。
(2)病人诊断与疫情报告各医疗机构结合病人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按照疟疾诊断标准(wS-259-20XX)对进行诊断。
所有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一旦诊断,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疫情信息网络报告。
(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我院公共卫生科要开展至少一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制作至少1种以上适宜的宣传材料,并下发社区、学校、企业。
“三热”病人疟原虫血检记录表级血检统计表
省市县(区)乡(镇,街道)
编号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户主姓名
详细地址
电话号码
外出史及地点
职业
体温(o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热
日期
初步
诊断
血检
日期
血检
结果
检查人
注:初诊诊断指病人被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感冒,不明原因发热或其它疾病。
表2.“三热”病人疟原虫血检统计表
省市县(区)月份:
序号
血检单位名称
血检
人数
镜检结果
备注
阴性数
Pf例数
Pv例数
混合及其它(Pm& Po)例数
合计
填报人:审核人:填报单位:填报日期:
注:Pf=恶性疟,Pv=间日疟,Pm=三日疟,Po=卵形疟;混合感染在所有鉴定出虫种和混合栏内都打“V”。
一级和乡镇医院传染病地方病检查标准
2014年传染病、地方病与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检查标准(一级和乡镇医院)年月日分扣得检查项目检查方法标准要求扣分理由值分分查阅领导小组成立文件、会议记录等。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重点传染1无领导小组扣1分。
事件领导小组健全。
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查阅专家组成立文件,包括霍乱、人禽小组和专成立重点传染病病和突流感、手足口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诊家队伍建1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断和救治专家组。
每缺少一个专家组扣设2分控制专家组。
0.5分。
随机抽查本年度上级下发与传染病防治院领导对传染病防治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的文件5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1查看中心领导批示,每缺少一份文件扣关文件有签阅、有批示上级有关一0.3分。
文件运转组管理,贯织彻落实情管随机抽查本年度上级下发与传染病防治况2分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的文件5份,有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16查看院内有关部门落实情况材料,每缺工作要求。
分少一项落实扣0.3分制定霍乱、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制定预案制定行之有效的传染病1手足口病防控预案。
每缺少一项落实扣情况1分防治工作预案。
0.5分。
人感染H7N9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查阅签到簿、教材、培训记录或答题试培训1分1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卷,每缺一项培训扣0.4分,扣完为止、流感、三热病人血检和其他重点传染病二备有个人防护用品、消防毒药械.至少备有10套防护护用品,包括:便于携用带的手提箱、N95口罩、查实物,个人防护用品1.5分,消毒药流调防护品2猴服、隔离衣帽、雨衣械0.5分用品储备储、雨靴;体温表、乳胶备手套、PPA或同类药品;2防护眼镜。
消毒药械。
分按品种得分。
第 10 页2013年传染病、地方病与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检查标准(一级和乡镇医院)年月日分扣得检查项目标准要求检查方法扣分理由值分分5月1日开诊,24小时应诊。
有固定(兼职)1.开诊及医生。
就诊总数例,菌痢例,其1查登记查资料应诊时间他感染性腹泻病例。
2024年消除疟疾工作计划(三篇)
2024年消除疟疾工作计划根据《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____-____年)》的目标,及《____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____-____年)》(闽卫疾控【____】____号)的要求,结合南平市疾控中心文件精神要求,我市____年疟疾防治工作总结如下:一、技能培训1、____月____日我市派____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省疾控召开的消除疟疾工作要求培训会议。
2、日常会议对全市防疫专职人员,开展了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及消除疟疾工作要求的培训。
二、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
在辖市内医疗单位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工作,采集就诊发热病人静脉血,涂制血膜,每张玻片涂制一个薄血膜和一个厚血膜,经吉姆萨染色后镜检。
____年我市共开展血检人数为1554,发现阳性____例,____例为间日疟,____例为恶____,达到总人口____‰以上。
其中5-____月血片有____张,占____%市疾控中心年底复核辖区内____张阴性血片和____片阳性血片,复核率达到____%。
年底对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疟疾防治工作督导____次,要求各单位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三、病例处置和疫点处置1、病例处置____年网络直报共报告____例疟疾病例,其中____例为本地报告,____例为外地报告,其中____例为间日疟,____例为恶____,____例为未分型。
对本地报告____例疟疾病例并送南平市疾控中心进行镜检核实,并确诊。
____例病例均按时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全程跟踪服药,填写疟疾个案流调表和调查报告报南平市疾控中心。
对____年____例间日疟病例和____例未分型疟疾病例进行随访根治治疗。
2、疫点处置。
(1)要求全市加强疫情监测,密切注视疫情动态,发现可疑病例及时报告。
(2)加强媒介控制,对患者家庭及周边环境用菊酯类杀虫剂进行消杀,或采用持效性菊酯类杀虫剂喷洒灭蚊。
在有条件的家庭,提倡养鱼,控制孳生地幼虫。
疟原虫血检
血膜的涂制
标准血膜的位置如图所 示
8
血膜编号
血膜制成后,立即用记号笔于玻片面 上写上受检者的号码,以防差错。
9
涂制血膜的注意事项
涂制血膜时,手指只能持载片的边缘,不能 接触玻片表面,以免油污使薄血膜产生空白 区以及厚血膜脱落。推片的边缘一定要平滑, 才能使推出的血膜均匀一致。 刚涂制的血膜要平放,干前勿倾斜,以免造 成厚血膜厚薄不均,厚处不易溶血和着色而 影响检查结果。 血膜让其自然干燥,切忌用太阳晒或火烤, 干透后才能用甲醇固定薄血膜。
6
血膜的涂制
取洁净的玻片2张,1张作载片,1张作推片(具有光滑 边缘),右手拇指和食指夹持推片侧缘中部,用推片左下 角刮取血液4-5ul(约火柴头大小),再用该端中部刮取 血液1-1.5ul(相当于1/4火柴头大小),将左下角的血滴 涂于载片的中央偏右,由里向外划圈涂成直径0.8-1.0cm 的圆形厚血膜(厚血膜的厚度以一个油镜视野内可见到510个白细胞为宜)。用干棉球抹净角上的血渍,然后将推 片下缘平抵载玻片的中线,当血液在载玻片和推片之间向 两侧扩展至约2cm宽时,使两玻片保持25~35度夹角, 从右向左迅速向前推成舌状薄血膜。推制时速度要均匀, 血滴大小、推片与载片之间夹角大小及展开血膜的速度快 慢等常影响血膜的厚薄。制成的薄血膜应在玻片上形成平 铺的血细胞,细胞之间互相接触而不相互重叠。每张载玻 片上分别做1个薄血膜和1个厚血膜。
28
恶性疟原虫—大滋养体
一般不出现在外周血 虫体小结实,圆形,不 活动 疟色素集中一团,黑褐 色 原虫此时开始集中在内 脏毛细血管
29
恶性疟成熟裂殖体
裂殖子8~36个,通常18~ 24个,排列不规则 疟色素集中成一团 虫体占红细胞体积的2/3至 3/4
发热病例检查流程
发热病例检查流程
以下是发热病例检查的常用流程,以便医务人员能够快速且有
条理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1. 患者基本信息登记
- 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 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和常住地址。
2. 病史询问
- 询问患者是否有近期旅行史,是否接触过病患。
- 了解患者的症状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
- 探询患者是否有相关病史或慢性疾病。
3. 体温测量
- 使用专业的体温计测量患者的体温。
- 当可能存在传染性疾病时,医务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
4. 体格检查
-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听诊、触诊、视诊等。
-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皮肤发疹、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5. 辅助检查
-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方法。
-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6. 病情评估
-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
的病情严重程度。
- 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或转诊至其他专科。
7. 确诊与治疗
- 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给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
治疗方案。
- 根据病情的不同,治疗方法可以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8. 随访管理
- 对诊断为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进行相应的隔离与观察,并
定期进行随访。
- 对非传染性疾病的患者,给予适当的康复指导和健康管理建议。
以上是发热病例检查的基本流程,希望能对医务人员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血片制作染色和血检质量控制3
血片的染色 (三)吉氏染液血片染色方法
先用甲醇或无水酒精固定薄血膜,待干 后进行染色。亦可在固定薄血膜后用清水对厚 血膜溶脱血红蛋白,然后才进行染色。
单张血片染色:薄血膜经固定干燥后, 用2%吉氏染液稀释液1~2毫升,滴入血片 标本上染色30分钟左右,或用中性蒸馏水1毫 升,加吉氏母液1~2滴,混合均匀后滴入血 片标本上,染色10~20分钟,然后用清水轻 轻将片上的染液冲洗干净,晾干镜检。
22
影响染色效果的因素
(6)染色用水 染液的稀释用水和染色后冲洗用 水应选择Ph7.0~7.2清洁水,通常使用的新鲜 的蒸馏水或过滤的冷开水,以及自来水、井水、 河水、泉水和雨水等。如果偏酸或偏碱,可用缓 冲蒸馏水调整。染色后发现血膜颜色偏蓝(偏碱) 或偏红(偏酸)时,可用与之相反的酸、碱度水 冲洗血片予以纠正。
13
血片的染色 (一)染液的种类及染色原理
注意:蛋白质是二性电解质,当其处于较等电点为酸的溶液中时, 便呈硷的作用,即与酸结合* ,这就说明为何在染液偏酸时, 伊红的着色力强,使红细胞着色鲜艳而淋巴细胞和原虫的胞浆 着色不著;反之,蛋白质在偏硷的溶液中呈酸的作用而中和硷 基,也就说明为何染液偏硷时,红细胞和嗜伊红白细胞的颗粒 等被染成紫兰色。
33
三、发热病人血检的质量控制
2 、血检对象
表中显示,在诊断为发热原
因不明的病人中,原虫阳性率仅为
0.02%,也就是说检出1例病人
成批血片染色:将已固定薄血膜的血片插入染 色缸,倒入2%吉氏染液稀释液(2毫升原液加中性 蒸馏水98毫升稀释均匀即成),同时对厚薄血膜染 色30分钟(如染液不合标准时,得酌情增减染色时 间),然后用清水轻轻将染液冲去,再用清水轻轻冲 洗一次,干净后将血片标本(血膜面朝下)插于晾干 板上,待干镜检。
发热病人血检操作规程
蒸馏水加至1000ml 溶液II:磷酸二氢钾 9.07g
蒸馏水加至1000ml 将上述两种磷酸盐分别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部分蒸馏 水摇匀使溶解后,再加入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充分摇匀。配就的溶 液I和溶液II分别装入玻璃瓶中塞紧备用。临用时,根据选用pH的不同, 按下表用量,再配制成不同pH的缓冲溶液用于染液的稀释和染色后的 冲洗。
发热病人血检操作规范
一、目的 发热病人血涂片显微镜检查(简称发热病人血捡),是疟疾诊断和
虫种鉴别的主要方法,也是疟疾控制和监测的重要手段。为规范全球基 金疟疾项目实施地区的发热病人血检技术方法,加强对发热病人血检质 量控制和管理,制订本操作规范供实施。 二、血检操作技术 (一)血涂片的制作
1.所需设备 ⑴ 载玻片 玻片在使用前应清洗。新玻片应浸入有液态洗涤剂的清 水中10~20分钟,用干净棉巾逐个擦拭,再放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换 水3~4次,最后用干净、柔软的棉巾将玻片擦亮。已用过的玻片应先浸 泡于洗涤剂溶液中1~2天,或浸泡于煮沸的5%肥皂水中1~2小时,逐 个擦去玻片上的旧血膜痕迹,用清水漂洗3~4次,再将玻片擦干、擦 亮。洗净的玻片每20~30张用白纸包好后放入塑料袋内,保存于干燥 环境中备用。 ⑵ 采血针 推荐使用一次性采血针。若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采血针, 在每次使用后都应清洗,并经高压或干热灭菌处理。 ⑶ 75%乙醇棉球 用于采血前后的消毒。 2.采血部位及取血方法 采血部位以耳垂较为合适,也可在手指末 端采血,婴儿可从拇趾或足跟取血。先用75%乙醇棉球消毒取血部位, 待干后,以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捻转耳垂边缘或夹住被检者手指尖稍下 方,右手持消毒刺针,迅速刺入取血部位1~2毫米深,然后用左手大拇 指、食指和右手中指协同挤出血滴。 3.涂制血膜 取玻片2张,1张做载片,1张作推片(具有光滑边 缘),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夹持推片侧缘中部,用推片的左下角刮取血 液4~5μl(约火柴头大小),再用该端中部刮取血液1~1.5μl。将左下
三热病人血检规章制度
三热病人血检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了规范三热病人的血检管理工作,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本规章适用于三热病人的血检工作,适用于临床医疗机构和相关医疗机构。
第二章三热病人的血检范围一、三热病是一种由急性传染病引起的发热、痉挛、昏迷和脑脊髓膜炎等症状的疾病,常见于夏秋季节。
二、三热病人的血检范围包括但不限于:1. 血常规检查;2. 血生化检查;3. 血凝检查;4. 血气分析;5. 血培养;6. 免疫学检查等。
第三章三热病人的血检流程一、三热病患者到医院就诊,首先需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二、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症状表现,确定需要进行的血检项目和检查方法。
三、医护人员应保证三热病人在采血时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避免出现痛苦和恐慌情绪。
四、采血过程中必须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采血样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五、送检血样及时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给医疗团队。
第四章三热病人的血检管理一、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三热病人的血检管理制度,规范三热病人的血检工作流程和记录。
二、医疗机构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先进设备,确保血检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提升血检技术水平和仪器使用能力。
四、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血检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结果。
五、医疗机构应建立三热病人的血检档案,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五章三热病人的血检信息保密一、医疗机构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保护三热病人的血检信息不得外泄。
二、医护人员应对三热病人的血检信息保密,不得随意泄露或传播患者隐私。
三、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信息保密管理制度,规范信息访问权限和使用范围。
第六章三热病人的血检质量评价一、医疗机构应定期对三热病人的血检工作进行质量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医疗机构应建立三热病人的血检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血检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医疗机构应开展相关的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提高三热病人的血检工作水平。
寄生虫防治竞赛试卷
2015年寄防竞赛摸拟试题7一、判断题:1. 基层血吸虫病防治机构应当在实施药物杀灭钉螺7日前,公告施药的时间、地点、种类、方法、影响范围和注意事项。
()2. 《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县级血吸虫病防治机构应当在有钉螺地带设立警示标志,并在同级卫生主管部门作出解除有钉螺地带决定后予以撤销。
()3. 凡患血吸虫病的家畜、携带钉螺的植物和在血吸虫病防治地区未经检疫的家畜、植物,一律不得出售、外运。
()4. 钉螺的成螺喜在水中生活,而幼螺一般在潮湿而食物丰富的陆地上生活。
()5. 血吸虫成熟的虫卵可在宿主体内孵化出毛蚴。
( )6. 疟疾的流行病学史是指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
()7. 疟疾的实验室检查包括显微镜下血涂片检查疟原虫.疟原虫抗原检测和疟原虫抗体检测。
()8. 在疟疾发作后数小时采血进行镜检是最好的时机。
()9. 血片中查到疟原虫还不能确定患者就是疟疾病例。
()10. 对疟疾病例的隔离要求与其他传染病的隔离要求一样。
()11. 疟疾病例经治疗后,一般不会留有后遗症。
()12. 及早规范治疗可以防止恶性疟发展为凶险型发作。
()13. ACT是氯喹和伯氨喹的简称。
()14. 治疗间日疟最常用的是氯喹和伯氨喹。
()15. 非重症恶性疟病例的首选抗疟药物剂型为注射剂。
()16. 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首选氯喹/伯氨喹九日疗法治疗方案。
()17. 一般的疟疾病例用口服给药就可以了。
()18. 在使用伯氨喹治疗疟疾患者时,需注意患者是否同时患有G6PD缺乏症。
()19. 疟疾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后,就可以不用继续治疗了。
()20. 疟疾休止期抗复发治疗针对的是红细胞内的疟原虫。
()21.疟疾休止期抗复发治疗常用的药物是氯喹。
()22. 各种疟疾都需要休止期抗复发治疗的。
()23. 到疟疾流行区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让蚊子叮咬。
()24. 氯喹是一种预防疟疾的药品,口服2片有效预防时间7~19天。
发热病人血检工作方案
发热病人血检工作方案一、背景发热是众多疾病的共同症状之一,对于发热病人,进行血检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查。
通过血检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发热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二、目的本工作方案的目的是规范化发热病人的血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为医生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检测结果。
三、工作流程1.接收病人:-由接待人员负责接收病人并核对相关信息。
-将病人引导至采血区域。
2.采集标本:-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负责采集血液标本。
-根据医生要求和病人情况,选择适当的采血方式(静脉穿刺或指尖采血)。
-安全、快速、无菌地进行采血,并尽量减少病人的不适感。
3.标本处理:-由专业实验室技术人员负责标本处理。
-按照标本类型和要求,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如离心、凝胶分离等。
-根据需要,全血标本可以分离成血浆和血细胞。
4.检验项目选择:-由医生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确定适当的检验项目。
-可选的常规血检项目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C-反应蛋白等。
-针对特殊情况和疾病,还可以进行特殊检验项目,如病原体检测、免疫学指标等。
5.检验操作:-由经验丰富的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检验操作。
-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各项检验项目。
-注意标本、试剂的标识和记录,确保结果的可追溯性。
6.结果分析和报告:-技术人员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读。
-将结果录入电子化信息系统,并生成相应报告。
-正常情况下,在规定时间内将报告发送给医生。
7.质控和质量评价:-实验室应建立血检质控体系,进行内部质控和外部质量评价。
-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参与相关质量评价机构的活动,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8.结束工作:-清洗和归档仪器、标本和试剂。
-按照规定处理废弃物和污染物。
-做好工作记录和统计,对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注意事项1.采血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无菌性和安全性,避免交叉感染和事故发生。
2.标本处理过程中要按照规定操作,以避免标本污染和误差。
3.在选择检验项目时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避免不必要的项目。
护理中的高热患者监测要点
护理中的高热患者监测要点高热患者是指体温超过38.5℃的患者,这类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病情严重,因此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与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当重点关注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和血压等指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在护理高热患者过程中的监测要点。
一、体温监测体温是对高热病情的直接反映,因此,对高热患者的体温需要进行连续性监测。
常用的体温监测方法有腋下、口腔、直肠和额温等。
1. 腋下体温监测:将温度计放置在患者的腋下,确保与皮肤完全接触,持续监测体温的变化。
应注意每次测量前温度计是否归零,并在充分等待后进行准确读数。
2. 口腔体温监测:将温度计直接放入患者口腔,确保舌头不遮挡温度计。
患者需保持口闭,静止呼吸15秒或更长时间,以确保准确测量体温。
3. 直肠体温监测:将温度计的尖端涂抹一小部分润滑剂后,缓慢插入患者直肠,确保尽可能接近体温中心,然后进行测量。
应注意插入和取出的过程中的温和方式以避免患者不适。
4. 额温监测:使用红外线额温计等非接触式体温测量设备,将温度计对准患者额头的中央部位,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行测量。
注意遮挡物、汗水等因素可能影响测量结果,应重复多次取平均值。
二、心率监测高热患者通常会出现心率加快、心律异常等情况,因此心率的监测至关重要。
常用的心率监测方法有手动触摸脉搏和心电监护仪等。
1. 手动触摸脉搏:将两指放在患者的动脉(如颈动脉、肱动脉、桡动脉等)位置轻柔地触摸,计算单位时间内的脉搏跳动次数来确定心率。
应注意手指的轻柔力度和触摸时间的充分。
2. 心电监护仪:将监护仪的导联贴在患者胸部合适的位置,通过心电图来连续监测心率的变化。
应注意贴片的粘贴牢固、导联的连接良好,以及监护仪的正确操作。
三、呼吸监测高热患者的代谢活动增加,常常伴随着呼吸的变化。
呼吸监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通气情况和呼吸节律。
常用的呼吸监测方法有观察呼吸运动和胸部呼吸带等。
1. 观察呼吸运动:目测患者胸部起伏或孩童腹部的收缩和张开情况,根据单位时间内的呼吸运动次数来确定呼吸频率。
疟疾单选题及答(新)
疟疾知识培训考试题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 疟疾俗称(B)A. 感冒B. 打摆子C. 发烧D. 腹泻2. 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几种(C)A. 2种B. 3种C.4种D. 5种3.下列哪种疟原虫不在人体内寄生(A)A. 弯曲疟原虫B. 间日疟原虫C. 恶性疟原虫D. 卵形疟原虫4. 疟疾是一种传染病,对疟疾的管理被列入为(C)A. 甲类传染病管理B. 乙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管理C. 乙类传染病管理D. 丙类传染病管理5. 发现疟疾病例后,应该在多少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C)A. 6小时B. 12小时C. 24小时D. 48小时6. 以下各个地区中,有疟疾流行的地区性是(D)A. 欧洲B. 北美洲C. 日本D. 东南亚7. 疟疾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传播的(A)A. 蚊子叮咬B. 吸入飞沫C. 苍蝇污染食物D. 性交8. 疟疾传播给人,其感染人体的阶段是(B)A. 配子体B. 子孢子C. 合子D. 裂殖子9. 蚊子吸人血时,通过疟原虫生活史的哪个阶段被感染(A)A. 配子体B. 子孢子C. 合子D. 裂殖子10. 疟原虫生活史中有几类增殖(C)A.1 B. 2 C. 3 D. 411. 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的细胞或组织是(D)A.肌肉细胞 B. 消化道内C. 脑细胞内D. 红细胞内12. 间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为(C)A. 12小时B. 36-48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13. 三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D)A. 12小时B. 36-48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14. 卵形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C)A. 12小时B. 36-48小时C.48小时D. 72小时15. 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B)A. 12小时B. 36-48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16. 我国平原地区传播疟疾的主要蚊种是(A)A. 中华按蚊B. 微小按蚊C. 嗜人按蚊D. 大劣按蚊17. 最简单、直观地鉴别中华按蚊成蚊是看其在物体表面停留时的姿态,以下描述中属于中华按蚊典型停留姿态的是(A)A. 腹部翘起,喙与身体成一直线B.腹部翘起,喙与身体成一角度C. 腹部不翘起,喙与身体成一直线D. 腹部不翘起,喙与身体成一角度18. 以下各个因素中,不属于影响疟疾流行的因素是(D)A. 温度B. 雨水C. 战争D. 饮食习惯19. 下列关于经输血感染疟原虫的叙述中,属于不正确的是(C)A .没有复发 B. 不通过红外期 C. 不会增殖 D.可以有再燃20. 以下哪个症状不是疟疾的典型临床表现(B)A. 发冷B. 腹痛C. 发热D. 出汗21. 间日疟的发作周期一般是(C)A. 12小时B. 24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22. 三日疟是发作周期一般是(D)A. 12小时B. 24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23. 恶性疟发热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B)A.多起病急,无寒战B. 常伴有咳嗽C. 热型不规则D. 可伴有腹痛及腹泻24. 下列有关脑型疟预后说法中,属于正确的是(B)A. 能治好,但是常留有后遗症B. 能治好,常不留后遗症C. 不能治好,很容易死亡D. 很不容易完全治疗好的。
发热病史采集
发热病史采集在医学领域,患者的发热病史采集是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细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发热情况,医生能够更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进行发热病史采集时需要关注的内容:1. 病史询问医生在面对发热患者时,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
包括发热的起病时间、持续时间、发热程度(体温、寒战)、伴随症状(咳嗽、咳痰、咽喉疼痛、腹痛、头痛等)等。
还应了解患者的既往疾病史、药物过敏史、外出旅行史等信息,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发热表现及病因。
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发热病史采集的必要环节。
医生需要测量患者的体温、观察皮肤色泽、检查淋巴结、听诊心肺等。
透过体格检查,医生可以获取更多关于患者病情的线索,有助于确定发热的原因。
3. 实验室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来进一步明确患者的诊断。
例如,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病原体检测等检查有助于发现潜在的感染病因。
此外,如果怀疑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肿瘤等可能导致发热的疾病,还可以进行相关免疫学与肿瘤标志物检查。
4. 影像学检查在一些情况下,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超声、CT等也是必要的。
例如,对于怀疑有肺部感染的患者,胸部X光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肺部病变的情况;对于疑似有腹部感染或肿瘤的患者,则可以进行腹部CT检查来明确诊断。
5. 诊疗方案制定最后,在充分了解患者的发热病史后,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根据不同的病因,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镇痛药物等进行治疗。
对于特殊情况,如免疫性疾病或肿瘤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专科治疗。
总而言之,发热病史采集是医生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详细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发热情况,医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患者的病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因此,在面对发热患者时,医生应该重视病史采集工作,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效果。
安徽省疟疾诊治知识题库讲解
安徽省疟疾诊治知识题库(2014年版)一、是非题流行病学1、疟疾俗称为“打摆子"。
(√)2、疟疾流行的主要区域是热带和亚热带.(√)3、全球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区包括非洲、中南美洲、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
(√)4、疟疾只在非洲流行。
(×)5、东南亚主要流行的是间日疟。
(√)6、非洲主要流行的是间日疟.(×)7、间日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全年流行。
(×)8、疟疾在中国的流行历史很短。
(×)9、疟疾根据感染地点不同分为当地感染病例(内源性病例)和输入病例(外源性病例)(√)10、输入性疟疾病例是指在外地感染到当地发病,对当地而言为输入性疟疾病例(√)。
11、目前我国输入性的疟疾病例有明显的季节性。
(×)12、4月26日是“全国疟疾日".(√)13、疟疾的流行病学史是指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
(√)14、疟疾是一种丙类传染病,不需要十分重视的。
(×)15、疟疾防治的重点人群是在流行区内的常住人群。
(√)16、由于人群对疟疾没有有效的免疫,所以出国旅游、到高疟区活动的人是高危人群。
(√)17、能感染人的有5种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巴西疟原虫。
(×)18、输血也可传播疟疾。
(√)19、正常情况下,感染疟疾的孕妇能通过胎盘将疟原虫传播给胎儿。
(√)20、疟疾的流行与环境的温度没有关系。
(×)病原与媒介21、人体疟原虫的生活史包括在人体内的红细胞外期和红细胞内期,以及在蚊体内的配子生殖和裂体增殖两个阶段。
(×)22、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23、各种蚊子都能传播疟疾。
(×)24、在我国只有中华按蚊一种蚊子传播疟疾。
(×)25、疟原虫只寄生人体的红细胞。
(×)26、疟原虫先寄生在肝细胞内,然后再寄生于红细胞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
“三热”病人的血检方法
一、血涂片的制作
用一次性采血针在耳垂或指端采血,婴儿可从拇趾或足跟采血。
取血在表面洁净、无刮痕的载玻片上涂制薄血膜和/或厚血膜。
用推片的左下角刮取血液4μl~5μl,再用该端中部刮取血液1.0μl~1.5μl。
将左下角的血滴涂于载玻片的中央偏左,由里向外划圈涂成直径0.8cm~1cm的圆形厚血膜。
厚血膜的厚度以一个油镜视野内可见到5个~10个白细胞为宜。
用干棉球抹净角上的血渍,然后将推片下缘平抵载玻片的中线,当血液在载玻片与推片之间向两侧扩展至约2cm宽时,使两张玻片保持250~350角,从右向左迅速向前推成舌状薄血膜。
二、染液的配制
1、吉氏(Giemsa’s)染液配制
吉氏粉5.0g、甲醇250ml、甘油50ml。
将吉氏粉臵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甘油充分研磨,然后边加边磨,至甘油加完为止,倒入500ml有塞玻璃瓶中。
在研钵中加入少量甲醇,洗掉剩余部分,倒入瓶内,再次加甲醇,洗后再倒入瓶中,至甲醇洗清研钵中甘油为止。
塞紧瓶塞,充分摇匀,臵室温内,每天用力摇动溶液5min,3d后即可使用。
也可在带有紧口瓶塞的硬质玻璃瓶中放入约50个玻璃珠(直径3mm~5mm),用玻璃漏斗把甘油灌入瓶中,
再把吉氏粉放入漏斗中,用甲醇缓慢地把所有染料粉冲入瓶内,塞紧瓶塞,臵于室温内,每天用力摇动5min,3d后即可使用。
2、瑞氏(Wright’s)染液
瑞氏染剂粉1.0g、甲醇500ml、甘油15ml。
将瑞氏染剂粉臵于研钵内,加入甘油充分研磨后,倒入有塞玻璃瓶中,再用甲醇洗出研钵中的甘油溶液,倒入瓶中,摇匀后,臵室温下,每天摇动5min,3d后即可使用。
3、染色用水
常用的染液稀释和冲洗用水是中性蒸馏水或经煮沸过滤的冷开水。
在没有蒸馏水时,也可用井水、河水、泉水或雨水。
稀释和冲洗用水的pH在7.2时,染色效果最佳。
因此,也可选用临时配制的PBS 缓冲液,以取得较好的染色效果。
4、PBS缓冲液的配制(0.01mol/L PBS pH7.2):
KH2PO4 0.38g
NaHPO4 1.02g(或Na2HPO4〃12H2O 2.58g)
NaCl 8.00g
蒸馏水加至 1 000ml
三、染色
可用吉氏或瑞氏染色法染色。
推荐使用吉氏染色法。
1、吉氏染色
先用甲醇固定薄血膜。
成批染色时,将血膜朝一个方向插入染色缸中,或每对载玻片血膜朝外插入染色缸中,倒入新配制的2%吉氏
染液 (2ml吉氏原液与98ml蒸馏水或PBS缓冲液混匀)浸没厚、薄血膜,30min后,向染色缸中注入自来水或PBS缓冲液至溢出,除掉染液表面浮渣,将染色缸中残余的染液倾出,加入新水,反复冲洗2次~3次,然后取出玻片,将血膜朝下插在晾片板上晾干。
单张血膜染色可取蒸馏水或PBS缓冲液2ml加入吉氏染液1滴~2滴,混匀后滴在厚、薄血膜上,20min~30min后,水洗、晾干。
2、瑞氏染色
用蜡笔在厚、薄血膜间划一界限,滴几滴蒸馏水在厚血膜上溶血。
溶血后倾去水滴。
在薄血膜上加瑞氏染液5滴~8滴,染色1min~2min。
然后再加5滴~8滴蒸馏水于薄血膜上,用吸管将染液与蒸馏水混合均匀后,把染液引到厚血膜上,使厚血膜再染色10min。
用清水轻轻冲去染液,晾干。
四、血涂片检查
在染色后的血膜上加一滴香柏油,用光学显微镜油镜检查。
以检查厚血膜为主,薄血膜主要用于虫种鉴别。
着色较好的血膜,红细胞呈淡红色,嗜酸性粒细胞颗粒呈鲜红色,嗜中性粒细胞核呈紫蓝色,淋巴细胞及疟原虫胞浆呈蓝色或淡蓝色,疟原虫核呈红色。
除环状体外,其他各期均可查见疟色素。
疟原虫形态见表1和表2。
以查完整个厚血膜,未查见疟原虫者判为阴性。
根据疟原虫形态确定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或混合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