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洛阳牡丹花会的新发展之路
从花会到产业洛阳新的经济增长点

举办牡丹花会 以来 ,洛 阳市积极
户 不仅仅是在洛 阳种 也在 北京 武 发展对外友好合 作 先后与 日本 、法
到 了解放 时期 洛 阳的牡丹 就不 汉 、上海等地种植牡丹 。现在 牡丹 初 国、保加利亚 、美国、韩 国、俄罗斯 是很多了 只有几 个达 官贵 人园林里 步 实现 了一个 产业化 的格局 总量 多 等 多个 国家 的城 市缔结 了友好关系 ; 面 和 一些老百 姓的 家中存 留一些 丹还没有和本地经济联系上 。
一
了 规模也 大 了。经过 2 0 0 2年 以来 与北京西城 区、上海杨浦 、青岛 .泉 牡丹 产业带 和 洛阳城 隋唐遗址 万 再次 原来洛 阳的基础建设都不
B 州等 9 但种植的都不集 中。此时 洛阳的牡 的集 中发展 洛 阳市 强 力开发 亡 山 个市 { )结为友好市 { ) 区 区 。 年一度的牡丹花会不仅使艳冠 亩 高效 农业 观光 园 并 实施 了牡 丹 太完 整 城建很 差。花会开展三年之
转变 。
销 来带动牡 丹 的发展 。 目前洛 阳建有 动 看花 交流 洽 谈经贸活动都在 一 起进行 。在花会的带动 下 交通 、餐
上个 世纪八十 年代 初 市政府为 国家牡丹 基 因库和国家 牡丹研 究所
了改变市容市貌 决定加大牡丹 的种 已经拥 有牡丹 品种近 千种 . 种植 和观 饮都得到 了很大改 变 .在全省都 是走
丹专 著 也是最早的花卉类专著。 再加 建 了万亩牡丹产 业带 形成规模化 的 化水平不 断提高 。形成 了洛阳牡丹发
上其 它各 门各 类的手工艺人匠心 独具 种植 。原来商 品种植 带几乎 为零 现 展史上 的又一个 繁荣时期 。
的制作 。 一起形成 了洛阳种类齐全 、 多 在 有 一万 六 千 多亩 。还 有 一些 种 植 姿多彩 的牡丹文化和艺术。
洛阳牡丹花会

洛阳牡丹花会 - 作用和效益(一)提升了洛阳形象。
牡丹花会是宣传洛阳的最好载体。
每年花会的开幕式和庆典晚会等重要活动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上连续播放,产生了巨大的宣传效应。
花会期间,洛阳市广泛邀请中外记者对花会进行深层次报道,特别是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香港文汇报、凤凰卫视中文台、美洲东方卫视台等中外知名媒体对洛阳和牡丹花会的全方位宣传报道,大大提高了洛阳在国内外的影响。
近年来,洛阳市还紧紧抓住评选国花的机遇,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牡丹宣传活动。
拍摄了电视艺术片《中国牡丹》,精心制作了电视专题片《牡丹情》并在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播放,使海内外对牡丹和洛阳有了更多的了解。
牡丹知名度的提高,对办好牡丹花会、树立洛阳形象、扩大海内外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古都的形象使者,洛阳牡丹在英、美、法、德、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生根开花;以花为媒,古都洛阳先后同日本、法国、保加利亚、美国、韩国等国家的一些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二)加快了牡丹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牡丹发展战略,由市政府贴息扶持扩大种植面积,加快牡丹商品化产业化步伐,在近郊农村扶持牡丹发展;同时还积极发挥数十家牡丹生产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扶持农户发展观赏型、商品型牡丹。
在规模化种植的同时,还加大了对牡丹的科技开发力度,现在已经开发出近百个新品种,并且成功完成了让牡丹四季开花的技术研究。
目前,该市已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基因库,牡丹品种发展到了千余个;全市牡丹基地90处,牡丹种植面积近2万亩;商品牡丹远销港澳、东南亚和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阶段性目标。
国色天香的牡丹已从“以花为媒”走出来,自己登台唱戏了,成为花会的主角。
(三)促进了招商引资。
为确保经贸这台大戏唱得园满,取得实效,洛阳市政府对每年的花会工作都提前布置,早作安排。
每年上半年,市政府就动员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及相关企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时筛选一批技术含量高、投资见效快、收益稳定的项目,通过各种渠道对外发布,在与外商取得联系后,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一步加强了解,做到对来年牡丹花会签约项目心中有数;经贸委、商业局组织境内企业,花会期间举办专题展销活动;农工委、科技局、文化局、体育局、供销社、房地产管理局、等部门,都根据自己的职能,分别组织相应的博览会和专题展销活动,很好地烘托了花会的节日气氛,使整个花会期间的经贸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气氛热烈,受到与会宾客和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
关于洛阳市观赏牡丹发展战略的思考

关于洛阳市观赏牡丹发展战略的思考摘要通过洛阳观赏牡丹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洛阳市观赏牡丹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并从扩大宣传、农业产品结构调整、观赏景点建设、科学研究、调整牡丹结构品种等方面提出了洛阳牡丹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观赏牡丹;优势与劣势;发展对策;河南洛阳牡丹在洛阳的栽培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其作为古都洛阳的象征,早已闻名遐迩。
许多有关牡丹的传说与吟咏牡丹的诗文,为洛阳市注入了持久的活力。
新的时代,洛阳人民对牡丹的热爱更加浓烈,1982年9月12日,经洛阳市人大会议通过,牡丹当选为洛阳市花,同时决定每年4月15—25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
“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发展经济、振兴洛阳”,牡丹被赋予新的使命,成为展示洛阳、宣传洛阳、发展洛阳的重要使者。
自1982年至今,在历届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已经成功举办了27届牡丹花会,有效地提高了洛阳的知名度,加快了洛阳改革开放的步伐,推动了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全市人民真正享受到了牡丹带来的自豪与实惠,牡丹对于洛阳的价值与意义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与升华。
牡丹作为我国传统名花,不仅是洛阳人的至爱,国人也对之喜爱有加。
在1991年、1994年“国花”评选中,牡丹一举夺得魁首,成为候选国花之一,也成为极具潜力的商品资源、旅游资源。
然而,洛阳市每年花会来客总量却呈现出整体下滑趋势。
原因包括多方面,如:人们旅游趣味的多元化、旅游市场的竞争瓜分加剧等,在寻找外因的同时,必须重新审视洛阳观赏牡丹的发展现状,制定出适合洛阳市实际情况的观赏牡丹发展的战略。
1洛阳观赏牡丹发展的优势与劣势1.1优势1.1.1科研机构健全。
洛阳市有从事牡丹科学研究的专门机构——洛阳市牡丹研究院,且中国牡丹芍药种质资源基因库设立于此。
这是洛阳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该机构围绕牡丹,开展了包括引种育种、无土栽培等多方面的科学研究,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牡丹产业新动向发展趋势

牡丹产业新动向发展趋势牡丹产业是中国传统的花卉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种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花卉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牡丹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分析牡丹产业的新动向和发展趋势,并探讨未来牡丹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一、提高品种质量和功能性近年来,人们对花卉产品的品质和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
牡丹作为一种古老而珍贵的花卉,其品种的选择和培育具有很大的潜力。
传统的牡丹品种以花形为主,而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其繁花、芬芳和药用功能的综合性发展。
因此,培育新的牡丹品种,提高其品质和功能性,将成为牡丹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拓展产品应用领域目前,牡丹产业主要以花卉为主,但牡丹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可以拓展其应用领域。
牡丹花瓣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和花色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和抗肿瘤等保健功效。
在未来,可以开发和应用牡丹花的提取物、精油等产品,拓展牡丹产业的药用领域。
此外,牡丹还可以应用于美容、食品、饮料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如今,花卉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成为牡丹产业发展的关键。
优质的品牌形象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可以帮助企业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增加产品销量。
因此,牡丹产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形象,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
四、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是牡丹产业发展的基础。
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可以提高牡丹栽培、繁殖和新品种培育的效率和品质。
同时,创新能力也可以推动牡丹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引领市场潮流。
因此,牡丹产业需要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
五、加强产业链合作和优化农业结构牡丹产业的发展需要农业、科技、市场等多个环节的合作和支持。
因此,加强牡丹产业链的合作,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将对牡丹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面临的挑战虽然牡丹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关于洛阳市观赏牡丹发展战略的思考

洛阳市观赏牡丹发展战略的思考引言洛阳市作为中国著名的牡丹之乡,拥有丰富的牡丹资源和悠久的栽培历史。
为了有效推动洛阳市观赏牡丹产业的发展,制定一套明确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洛阳市观赏牡丹发展战略进行思考,探讨如何在产业发展、市场营销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破。
产业发展观赏牡丹产业是洛阳市的优势产业之一,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洛阳市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多样化品种:洛阳市应加强对牡丹品种的研究和培育工作,不断推出新的观赏品种。
通过品种多样化,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爱好者,为市场提供更多的选择。
2.产业链延伸:洛阳市可以将观赏牡丹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
例如,将牡丹花卉作为景观元素,结合旅游、酒店、餐饮等产业,打造牡丹观赏旅游线路。
3.农业科技应用:洛阳市可以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深入研究牡丹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科技,提高牡丹的产量和品质,推动产业的高效发展。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对于观赏牡丹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洛阳市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提升市场竞争力:1.品牌建设:洛阳市可以打造牡丹产业的品牌形象,提升牡丹观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精心策划的品牌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洛阳的牡丹文化,吸引他们前来观赏。
2.开展推广活动:洛阳市可以组织专门的牡丹观赏活动,吸引游客和爱好者。
比如举办牡丹花展、牡丹文化节等活动,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3.开拓市场:洛阳市可以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拓宽牡丹观赏产业的销售渠道。
通过与旅行社、景区、酒店及电商平台的合作,提供各种牡丹观赏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观赏牡丹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洛阳市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推动科技创新:1.研发创新:洛阳市应建立专门的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培养和引进相关领域的科研人才,加强对牡丹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通过研发创新,推动牡丹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
2.数字化管理:洛阳市可以引入信息技术,实现牡丹产业的数字化管理。
洛阳牡丹产业发展趋势

洛阳牡丹产业发展趋势洛阳牡丹产业发展趋势摘要:洛阳作为中国的牡丹之乡,拥有丰富的牡丹种植资源和悠久的牡丹历史文化。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兴起,洛阳牡丹产业逐渐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从产业发展现状、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政府支持等方面,探讨洛阳牡丹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产业发展现状洛阳牡丹产业源远流长,久盛不衰。
据史书记载,早在唐朝时期,洛阳就被视为牡丹之乡。
如今,洛阳市拥有大量的牡丹种植基地,年产牡丹花卉达数百万株,产值高达数亿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牡丹产区之一。
同时,洛阳的牡丹品种也倍受认可,牡丹花色繁多,形态各异,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景区旅游的需求增加,牡丹产业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首先,牡丹花卉作为观赏植物,具有鲜艳花色、秀美姿态的特点,受到广大游客的追捧和喜爱。
其次,牡丹花艺产品也备受市场青睐,如花束、盆栽、干花等,成为人们送礼和装饰居室的时尚选择。
再次,牡丹文化产品也备受追捧,如牡丹书画、牡丹瓷器等,成为人们收藏和展示的艺术品。
三、技术创新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洛阳牡丹产业积极探索技术创新。
一方面,通过育种改良,洛阳培育出了多个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提高了牡丹的经济效益和观赏价值。
另一方面,洛阳还注重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土栽培、水培种植、温室栽培等,提高了牡丹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同时,洛阳还通过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升了牡丹种植和采摘加工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四、政府支持为了促进洛阳牡丹产业的发展,洛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首先,加大财政投入,提供资金支持和补贴,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
其次,加强与科研院校和专业机构的合作,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
再次,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通过举办牡丹文化节、花卉展销会等活动,提高牡丹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还鼓励企业合作、资源整合,推动牡丹产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
2024芳香展系列报道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现状及投资需求

2024芳香展系列报道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现状及投资需求洛阳市是中国著名的花城之一,素有“花香古都”的美誉。
其中,牡丹作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更是洛阳市的代表花卉之一、每年四月至五月,洛阳的牡丹花会迎来盛开的季节,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随着花卉产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以牡丹为主导的花卉产业,洛阳市正在逐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花卉产业链,涵盖了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
目前,洛阳市的牡丹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牡丹品种单一,品质不稳定,市场竞争力不强,需要通过科技手段进行育种改良。
其次,牡丹产品的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需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再者,牡丹产业的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还不够完善,需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后,牡丹产业链还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洛阳市牡丹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投资需求如下:一、品种改良: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质的牡丹品种,加强牡丹的育种改良工作,提高牡丹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打造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牡丹品牌。
二、技术升级:加强牡丹产品的加工技术研究和开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开发出更多的牡丹产品,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拓宽销售渠道。
三、市场开发:加大对牡丹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开拓国内外市场,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推动牡丹产品的大规模推广和销售。
四、产业链升级:促进牡丹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和协作,形成以牡丹为主导的花卉产业集群,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为了实现以上发展方向,需要加大对洛阳市牡丹产业的投资支持力度,包括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投资渠道。
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本进入牡丹产业,促进牡丹产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多方共同努力,相信洛阳市的牡丹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的来说,洛阳市的牡丹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加大对牡丹产业的投资支持力度,实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繁荣。
《浅谈洛阳牡丹花会的新发展之路》

《浅谈洛阳牡丹花会的新发展之路》摘要伴随各地“经贸搭台,特色唱戏”的招商引资理念,各类文化节层出不穷。
近年来,大大小小的牡丹节、牡丹花会呈愈演愈烈之势,同以牡丹为主题,运作手法相似,贪大求全,殊不知热闹的场面下潜伏着产品同质化的危机。
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牡丹因其生长地域、栽培历史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深入研究牡丹的地域文化,才能开发出有特色的牡丹花卉旅游产品。
面对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种牡丹花会带来的挑战,经过三十年经营升格为中国牡丹节后的洛阳牡丹花会将如何脱颖而出。
本文将以民俗文化旅游的角度探索洛阳牡丹花会的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洛阳牡丹花会;民俗旅游;swot分析洛阳牡丹花会作为洛阳市社会经济与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洛阳市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洛阳牡丹花会不仅彰显了洛阳市的力与特色,而且起到了“依花会造势,因花会发展,以花会兴市”的积极作用。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洛阳牡丹花会还处在不成熟的发展阶段,有一些因素还制约着洛阳牡丹花会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发挥乃至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牡丹文化开发的滞后就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
它不仅决定着旅游产品品质的高下和品位的高低、吸引力的强弱和竞争力的大小,而且还决定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最终走向。
从旅游心理学的角度看,旅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一个成功的旅游节庆必须具有鲜明的文化主题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使旅游者情不自禁地陶醉于某个文化氛围之中。
洛阳牡丹花会作为景观性旅游节庆,其特色和力就在于牡丹文化。
如何彰显牡丹文化,并外化于洛阳牡丹花会的旅游产品之中,从而提高洛阳牡丹花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其长盛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是洛阳必须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一、我国三大牡丹花会的异同1.1相同点各大牡丹花会均在清明节至五一黄金周这一旅游高峰期期间以牡丹花展览作为旅游项目主体,正如洛阳市市长郭洪昌所说,以花为媒“提升了地区形象、加快了牡丹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招商引资、带动了城市建设、拉动了旅游产业、繁荣了文化事业、惠及了人民群众”。
牡丹行业的发展趋势

牡丹行业的发展趋势
1. 生态环保: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升,牡丹行业也在朝着生态环保方向发展。
例如,采用绿色种植的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等。
2. 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牡丹行业也逐渐采用技术手段来提高品种质量,增加产量等。
例如,利用基因技术进行选育,使用智能化设备进行生产等。
3. 市场多元化:随着市场的消费需求不断变化,牡丹行业也需要不断调整自身产品结构,进行多元化发展。
例如,开发牡丹花茶、牡丹花蜜等延伸产品,拓展消费市场。
4. 国际化合作: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牡丹行业也需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例如,与国外品牌进行合作,开拓国际消费市场。
5. 文化涵育:作为中国传统花卉文化的代表之一,牡丹行业需要注重文化涵育,挖掘其悠久历史及文化价值。
例如,加大牡丹文化的推广力度,丰富牡丹文化产品的内容,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浅谈“牡丹花节”对洛阳经济发展的影响

District economy | 区域经济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10浅谈“牡丹花节”对洛阳经济发展的影响李沛雯 洛阳理工学院附属中学 471000摘要: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开始注重节日活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洛阳牡丹甲天下”,可见其不仅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更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特别是自2011年以来,洛阳“牡丹花节”升级为国家级节会,其经济价值更是获得我国政府以及当地人们的不断关注和重视。
因此,本文在介绍“牡丹花节”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洛阳经济发展的影响。
同时,总结了历届“牡丹花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牡丹花节”的开展能够进一步促进洛阳经济的大力发展。
关键词:牡丹花节;洛阳;经济发展“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这一壮观景象形容的就是洛阳的“牡丹花节”。
洛阳“牡丹花节”于2011年得到进一步的升级。
然而,升级为国家级节会的“牡丹花节”却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影响了洛阳经济的发展。
“牡丹花节”的展开,不仅可以让人们在活动中欣赏花卉,还可以让人们在活动中游玩,更可以让人们在活动中购买纪念品以及享受各种服务等等。
由此可见,“牡丹花节”的开展对于洛阳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性的影响。
一、“牡丹花节”简介牡丹作为我国的国花,其蕴含的意义主要包括繁荣昌盛、富贵吉祥、高贵典雅以及生活幸福等等。
因此,自1983年以来,洛阳“牡丹花节”就成为了洛阳的一大特色。
洛阳“牡丹花节”作为一种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主要集赏花灯会、旅游观光、经贸合作以及交流合作为一体,举办时间范围在每年4月5日前后至5月5日前后,主办方主要是国家文化部、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文化厅以及洛阳市人民政府[2]。
由此可见,洛阳以“牡丹花节”为契机推动洛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牡丹花节”对洛阳经济发展的作用(一)增加人民收入“牡丹花节”作为一种大型的经济文化活动,其对于增加洛阳地区人民收入,提高该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均具有较大的影响。
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探究

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探究洛阳,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洛阳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而闻名,而洛阳的牡丹更是享誉中华,被誉为“花中之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而随着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洛阳的牡丹产业也逐渐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探究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洛阳牡丹产业化的现状洛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牡丹的故乡,每年的牡丹文化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洛阳的牡丹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洛阳的牡丹产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涉及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牡丹产业已经成为洛阳的重要特色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方面,洛阳的牡丹品种日益丰富,品质不断提升。
通过科学种植和培育,洛阳的牡丹已经成为当地的“国色天香”,在国内外市场上备受青睐。
牡丹产业链的延伸也为当地经济增加了新的增长点。
从牡丹花卉的销售到牡丹文化产品的开发,洛阳的牡丹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洛阳的牡丹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洛阳的牡丹产业化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牡丹产业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花卉市场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洛阳的牡丹作为中国传统名花,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和观赏价值,因此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牡丹产业将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
作为洛阳的特色产业,牡丹产业需要借助品牌力量和市场营销来提升竞争力,拓展销售渠道和推广阵地,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牡丹产业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品种培育、种植技术、加工工艺等方面,牡丹产业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科技成果,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牡丹产业将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意发展。
牡丹不仅仅是一种花卉,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洛阳的牡丹文化源远流长,要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将牡丹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的持续繁荣。
洛阳牡丹花会讲话稿(共10篇)

洛阳牡丹花会讲话稿(共10篇)第1篇:洛阳牡丹花会时间2018洛阳牡丹节举办洛阳牡丹花会时间2018洛阳牡丹花节开始啦第36界洛阳牡丹节2018年洛阳牡丹花会时间是4月15号-5月5号,河南洛阳牡丹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前身为洛阳牡丹花会。
2018年洛阳牡丹花会时间开幕式2018年洛阳牡丹花会时间从4月1号持续到5月5号。
通过对今年牡丹花会期间的牡丹生长、开花情况作出了中长期花期预测。
今年整体花期较去年偏晚2天至3天。
其中,洛阳市区及城市周边牡丹观赏园的早开品种初花期在4月9日左右,盛花期在4月13日左右;中开品种4月11日左右初开,4月16日左右盛开;晚开品种大约4月17日初开,2018洛阳牡丹花会盛花期在4月21号左右,前来洛阳一日游看牡丹花的朋友可以看好自己的时间。
2018年洛阳牡丹花会公园介绍牡丹公园简介:始建于1956年,是在隋西苑遗址上规划建设的以洛阳牡丹文化为特色,应用现代园林建筑风格融水上娱乐、休闲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休憩公园。
该园种植牡丹、芍药265个品种共计2万余株。
花期:大棚控温牡丹现已进入初花期,7日将进入盛花期;大田牡丹初花期为12日,15日进入盛花期,整个花期可持续到5月1日前后。
路线:位于涧西区西苑路与牡丹路交叉口,乘8路、60路、50路、69路、101路、102路、103路公交车均可到达。
西苑公园简介:西苑公园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初建为苗圃,建在隋炀帝于公元605年所建“西苑”遗址上,占地220亩,是一座以栽培名贵植物为主体,兼有游园性质的古典式公园。
该园现有牡丹品种70余个1.5万株,4月5日将在盆景园举办盆景牡丹展。
花期:4月5日,百十株牡丹进入初花期,11日至28日该园牡丹将进入盛花期,5月1日之后,该园晚开品种将相继开放。
路线:位于九都西路与南昌路交叉口,乘2路、8路、54路、60路、69路、7路公交车到西苑公园站下车。
王城公园简介:始建于1955年,因坐落在东周王城遗址上而得名,是全国著名遗址公园之一,园内有牡丹仙子坛、武后赏花坛、牡丹阁、紫斑牡丹园、珍品牡丹园及桥北牡丹园等观赏景点,拥有牡丹品种800个11万余株。
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探究

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探究牡丹,中国的国花,被誉为花中之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花卉之一。
而洛阳,作为牡丹的故乡,更是以其丰富的牡丹种质资源和悠久的栽培历史而闻名于世。
随着近年来对花卉产业的重视和推动,洛阳牡丹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本文将就洛阳牡丹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究,分析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和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洛阳牡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扩大近年来,洛阳市政府大力支持牡丹产业的发展,投入巨资用于牡丹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以及牡丹文化的挖掘和传播。
在政府的支持下,洛阳的牡丹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牡丹栽培面积迅速增加,品种越来越丰富,产量也逐步提高。
目前,洛阳市已经建成了以洛阳国际牡丹园为核心的多个牡丹观赏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和观光客前来参观和购买牡丹花卉。
2.产业链条完善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洛阳牡丹产业的产业链条逐步完善,包括牡丹栽培、牡丹花卉的深加工、牡丹花卉的礼品包装和销售等环节。
相应的牡丹文化衍生品也逐渐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例如牡丹文化衍生品的开发、牡丹节的举办、牡丹文化的传播等。
3.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鲜花市场呈现出旺盛的需求。
牡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花卉,其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是其他花卉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其在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加之洛阳牡丹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业链条的逐步完善,为牡丹花卉的市场前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丰富的牡丹种质资源洛阳作为中国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是牡丹的故乡,拥有着丰富的牡丹种质资源。
在这里,白牡丹、红牡丹、混色牡丹等各类牡丹品种星罗棋布,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
这为洛阳牡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 牡丹文化的深厚底蕴洛阳是中国的牡丹之都,牡丹文化在这里有着深厚的底蕴。
丰富多彩的牡丹花卉文化活动和牡丹文化的传播,使得洛阳的牡丹产业具有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客商前来参观和合作,提升了牡丹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探究

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探究洛阳作为中华牡丹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牡丹种植历史和丰富的牡丹资源。
随着对牡丹的认识不断深入,牡丹已不再是一种传统的观赏花卉,而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产业。
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探究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将传统的牡丹种植转变成经济的增长点。
一方面,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是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
洛阳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牡丹的生长和繁殖。
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牡丹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温室大棚种植和喷灌技术,可以延长牡丹的生长周期,并提高花朵的开放率。
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化的育种方法,可以培育出更多品种的牡丹,并扩大市场供应。
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的推动力来自市场需求的增长。
牡丹作为国花和洛阳特产,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喜爱。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丽的追求,牡丹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人们不仅仅是为了观赏牡丹,还希望通过牡丹的挥发物和提取物,来保养皮肤和改善健康。
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将牡丹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通过开展花展和旅游活动,吸引更多人前来观赏和购买牡丹产品。
在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政府不仅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还加强了对牡丹产业的规范管理和市场监管。
建立了专门的牡丹产业园区和研发中心,为牡丹的种植、加工和销售提供了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
政府还加大了对牡丹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的力度,通过举办牡丹主题活动和参加国内外的花卉展览,提升了洛阳牡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传统的农业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导向,可以实现转型升级,并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撑。
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也是推动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牡丹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力度,整合资源和要素,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牡丹产业链,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贡献更多的价值。
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探究

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探究洛阳牡丹是中国传统的名花之一,具有丰富的品种和悠久的历史。
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文化传统的重新关注,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本文将深入探究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旨在为促进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洛阳是中国牡丹之乡,拥有丰富的牡丹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
在洛阳,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深受人民喜爱。
在牡丹的种植、研究和观赏方面,洛阳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洛阳牡丹观赏旅游业也逐渐兴起,成为洛阳的一张名片。
在牡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洛阳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通过举办牡丹文化节、牡丹艺术展等活动,洛阳牡丹文化正逐渐走向国际,为推动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不过,与此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是牡丹产业链条不够完善。
目前,洛阳牡丹产业链条主要包括牡丹种植、加工和销售,但相较于其他发达地区,牡丹产业链条还不够完善,制约了牡丹产业的发展。
二是牡丹产品附加值不高。
目前,洛阳牡丹产品主要以鲜花、干花销售为主,而高附加值的牡丹产品还比较少。
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不够成熟和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二、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分析首先是市场需求的不足。
虽然洛阳牡丹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享有盛誉,但在市场上的需求并不够旺盛。
与其他花卉相比,牡丹的观赏期较短,而且价格偏高,这不利于牡丹产业的健康发展。
如何扩大牡丹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是产业发展的不足。
目前,洛阳牡丹产业以种植和观赏为主,缺乏具有竞争力的牡丹产品和牡丹文化衍生品。
要想实现牡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牡丹产业链,培育具有较高附加值的牡丹产品,增加牡丹产业的竞争力和盈利空间。
是科技创新的不足。
牡丹的种植和养护需要一定的科技支持,包括育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而目前,洛阳牡丹产业中的科技创新仍然不够,这对提高产量和提升产品品质构成了制约。
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探究

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探究洛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牡丹之乡。
洛阳牡丹已经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数千种牡丹在这里生长,是我国牡丹品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农民意识的提高,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逐渐逐步走上了正轨。
本文旨在探究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1.产销情况目前,洛阳市共有50多个牡丹种植基地,种植面积已达到10万亩。
洛阳牡丹品种虽然丰富,但是产业发展不够完善、规模不够,产销体系不健全,市场营销也不太成熟。
因此,洛阳市的牡丹产品只能满足当地消费市场的需要,还无法进入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2.品牌建设洛阳牡丹产业“走出去”的第一步是品牌建设。
目前,洛阳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开始积极推进牡丹品牌建设,成立了“洛阳牡丹”品牌推广协会,打造了“洛阳牡丹”品牌。
此外,洛阳市政府还指定了“洛阳牡丹文化周”和“中国洛阳·盛大牡丹节”等牡丹文化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洛阳牡丹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科技创新洛阳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推进科技创新与牡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例如:中国农科院洛阳花卉研究所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经过多年的选育和繁育,培育出了冬季开花的新品种——“冬季牡丹”,使洛阳牡丹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同时,市政府还重新规划、修建了牡丹花博园、牡丹花馆等,打造了“中国牡丹园”和“梦想花都”,把洛阳牡丹文化和科技创新充分结合起来。
1.提升品牌价值提升品牌价值是关键的一步。
牡丹是洛阳市的名片,以牡丹命名的商品占据市场,能增加洛阳的知名度,再次打造“中华牡丹之乡”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洛阳牡丹”的知名度。
2.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合作,吸引外资,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将洛阳牡丹文化推向全世界。
同时我们可以将牡丹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结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牡丹品牌。
3.培育知名企业洛阳牡丹产业发展需要有强有力的知名企业,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和支持大型企业进入洛阳牡丹市场,带动整个产业发展。
洛阳牡丹产业实施方案

洛阳牡丹产业实施方案一、产业发展背景。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牡丹产业成为了洛阳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洛阳作为中国著名的牡丹之乡,拥有丰富的牡丹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牡丹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牡丹产业实施方案,对于推动牡丹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业发展目标。
1. 扩大牡丹产业规模,提高产业效益。
通过加大投入,扩大牡丹种植面积,提高牡丹种植技术水平,增加牡丹产量,提高牡丹的市场竞争力。
2. 提升牡丹产业品牌影响力。
通过举办牡丹文化节、牡丹花展等活动,提升牡丹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牡丹品牌。
3. 加强牡丹产品开发和推广。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研发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牡丹产品,并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广牡丹产品。
三、产业发展策略。
1. 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牡丹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支持牡丹种植和产品开发。
2. 推动产学研合作。
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与牡丹产业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开展牡丹新品种培育、产品开发等工作。
3. 加强品牌建设。
通过举办牡丹文化活动和花展,提升牡丹产业的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
4. 加强市场开拓。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拓展牡丹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5. 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加强对牡丹种植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四、产业发展保障。
1. 政策支持。
制定出台相关的牡丹产业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扶持等政策,支持牡丹产业的发展。
2. 人才支持。
加强对牡丹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产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3. 市场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牡丹产品营销的支持力度,通过举办展销会、推介会等活动,拓展牡丹产品销售渠道。
4. 技术支持。
加强对牡丹种植和产品加工技术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五、总结。
洛阳牡丹产业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推动牡丹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探究

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探究洛阳是全球着名的牡丹之乡,也是中国重要的牡丹文化中心。
洛阳牡丹的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表现出了中国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加快,洛阳牡丹逐渐走向产业化,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景点和文化符号。
1. 牡丹产业的发展历程洛阳牡丹种植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代。
唐代以后,洛阳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牡丹产地,牡丹成为了文人雅士咏诗作画的题材之一。
1947年,洛阳首届牡丹花展开幕,标志着这个传统农业观赏产业正式向现代产业化迈进。
1979年,洛阳第一个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逐步形成了以种植为主导、以品牌为核心、以科研、推广服务为补充的产业体系。
目前,洛阳牡丹已经形成了种植、科研、旅游、文化艺术等多元化产业,成为了引领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之一。
洛阳地处中原经济区,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畜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基础。
以种植为主的牡丹产业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资源优势,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牡丹种植区。
洛阳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多位皇帝为牡丹题诗赞美,文化底蕴丰富。
同时,洛阳还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目前,洛阳牡丹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万多亩,是全国最大的牡丹种植基地。
洛阳牡丹以品种丰富、色彩艳丽、花型奇特、香味浓郁、观赏价值高等特点而成为世界驰名的园林观赏植物。
洛阳牡丹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由牡丹花卉、旅游、文化艺术、餐饮农家乐、特色商品销售等多元化产业构成的产业链。
牡丹花卉是洛阳牡丹产业的主导品种,每年举办春季的牡丹花展和秋季的牡丹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媒体的关注。
同时,当地政府积极支持牡丹产业发展,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科研和技术支持,推动了洛阳牡丹向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转型发展。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文化文艺的关注不断加强,消费升级和旅游需求不断扩大,洛阳牡丹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洛阳牡丹已经获得国际性品牌认可,成为了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中国名片。
未来,随着洛阳牡丹产业向全球市场的不断扩张和优化升级,必将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欣赏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探究

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探究洛阳作为中国牡丹之乡,拥有深厚的牡丹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是国内牡丹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
本文从洛阳牡丹的资源禀赋、产业化历程、发展模式和现状四个方面进行探究,旨在深入了解洛阳牡丹的产业化发展情况和相关问题。
一、洛阳牡丹的资源禀赋洛阳牡丹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品种资源优势,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洛阳牡丹有“秦岭平原牡丹之冠”的美誉。
其中,牡丹的种类繁多,包括寒牡丹、晚牡丹、吉祥牡丹等,以及青铜、红、黄、白等多种颜色,品质优良,花形美观,花期长,具有艺术和经济价值,是国内外著名的观赏和文化植物之一。
此外,洛阳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牡丹文化资源,如唐代写牡丹诗人韩愈、牡丹品种命名者陆王,以及以牡丹为主题的历史文献、传说、艺术作品等,这些资源丰富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都为洛阳牡丹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洛阳牡丹的产业化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国内牡丹市场需求旺盛,农村居民开始大力种植牡丹。
1985年,洛阳市政府开始组织实施具有国际水平的牡丹博览会,将洛阳牡丹推向全世界,打响了洛阳牡丹品牌。
1992年,洛阳市政府成立了洛阳牡丹协会,加强了牡丹产业化管理,推出了许多优质品种,推进了洛阳牡丹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
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花卉产业的重视和投入,洛阳牡丹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2013年,中国(洛阳)国际牡丹博览会成立,为洛阳牡丹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洛阳牡丹的发展模式洛阳牡丹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景区旅游、鲜花市场、科研教育和产品加工四个方面。
景区旅游是洛阳牡丹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洛阳牡丹园、中国牡丹园、白马寺牡丹园等一批知名的牡丹园景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购买。
鲜花市场是牡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洛阳牡丹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鲜艳的颜色,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广泛认可和好评。
科研教育是推进花卉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洛阳市农业科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等单位在牡丹研究领域成效显著,为牡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洛阳牡丹花会的新发展之路摘要伴随各地“经贸搭台,特色唱戏”的招商引资理念,各类文化节层出不穷。
近年来,大大小小的牡丹节、牡丹花会呈愈演愈烈之势,同以牡丹为主题,运作手法相似,贪大求全,殊不知热闹的场面下潜伏着产品同质化的危机。
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牡丹因其生长地域、栽培历史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深入研究牡丹的地域文化,才能开发出有特色的牡丹花卉旅游产品。
面对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种牡丹花会带来的挑战,经过三十年经营升格为中国牡丹节后的洛阳牡丹花会将如何脱颖而出?本文将以民俗文化旅游的角度探索洛阳牡丹花会的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洛阳牡丹花会;民俗旅游;SWOT分析洛阳牡丹花会作为洛阳市社会经济与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洛阳市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洛阳牡丹花会不仅彰显了洛阳市的魅力与特色,而且起到了“依花会造势,因花会发展,以花会兴市”的积极作用。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洛阳牡丹花会还处在不成熟的发展阶段,有一些因素还制约着洛阳牡丹花会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发挥乃至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牡丹文化开发的滞后就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
它不仅决定着旅游产品品质的高下和品位的高低、吸引力的强弱和竞争力的大小,而且还决定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最终走向。
从旅游心理学的角度看,旅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一个成功的旅游节庆必须具有鲜明的文化主题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使旅游者情不自禁地陶醉于某个文化氛围之中。
洛阳牡丹花会作为景观性旅游节庆,其特色和魅力就在于牡丹文化。
如何彰显牡丹文化,并外化于洛阳牡丹花会的旅游产品之中,从而提高洛阳牡丹花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其长盛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是洛阳必须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一、我国三大牡丹花会的异同1.1相同点各大牡丹花会均在清明节至五一黄金周这一旅游高峰期期间以牡丹花展览作为旅游项目主体,正如洛阳市市长郭洪昌所说,以花为媒“提升了地区形象、加快了牡丹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招商引资、带动了城市建设、拉动了旅游产业、繁荣了文化事业、惠及了人民群众”。
1.2差异菏泽由于品种齐全、花容姣好,山东菏泽成为世界上品种最多、面积最大的牡丹园全国牡丹观赏旅游和生产、科研的中心。
因此该地牡丹大批量销售甚至远销海外。
近年来,菏泽开始重视牡丹文化的弘扬,牡丹插花艺术展、国花婚礼大典等活动相继推出,打造文化盛宴,使赏花旅游更加多样化。
彭州此地牡丹多生长于山野崖间,花时倒垂。
成都的农家乐城郊旅游项目成熟发达,因而彭州的牡丹花会着重展示田园风光,以其独特的野趣取胜。
洛阳洛阳自古是华夏文化的中心,洛阳牡丹文化根植于河洛文化的深厚土壤,其旅游开发依托洛阳的帝都文化、河洛文化,以牡丹为媒,将中州大地浑厚的人文底蕴展现于世人面前。
二、洛阳牡丹花会的SWOT分析战略制定首先要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机遇和威胁为不受企业控制的外部因素, 涉及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环境、政治、法律、政府、技术和竞争等方面可以明显使企业在未来受益或受害的发展趋势和事件, 另外竞争者的优势本身也是一种威胁。
优势与劣势是内部可控制的因素, 可以是现时的状态或情况, 也可以是相对的目标。
[2]优势S:1、“洛阳牡丹甲天下”家喻户晓,赏花传统自古有之,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刻,在海内外有极高的知名度2、作为国家重要的牡丹花研发培育基地,洛阳的国家牡丹园科研力量雄厚保证了花卉的供给3、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保证了稳定的客源市场4、办节经验丰富,历届花会的成功举办起到了造势铺垫作用5、花会规模大,观赏点多,影响深远6、目标顾客群众广泛,老少皆宜劣势W:1、洛阳身居被山包围的盆地,市场距离较远,对经济发达地区如沿海地带等的游客的吸引力不足2、地处中原,花卉种植常有旱涝之忧,花期极大程度上受天气状况影响,不可控因素较多3、品种数量及花姿花色上稍逊于其他地区,甚至有“菏泽牡丹胜洛阳”之说4、处于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接待能力有限,游客旅游体验度较差,服务质量有待提高5、内部管理混乱,缺乏专业的节庆管理人才6、节庆活动游客消费低,盈利不多7、观赏性活动不如游山玩水等动态娱乐活动吸引力强8、指导思想错位,注重经贸轻文化,忽略本身文化内涵,舍本逐末9、缺少良好的牡丹文化氛围,文化研发严重滞后机会O:1、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第29届洛阳牡丹花会刚升格为中国洛阳牡丹节,文化部和省政府联合主办使其升级为国家级盛典,档次得到提升,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2、随着传统文化及国学的走红,近几年国内民俗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为洛阳牡丹花会的转型提供契机3、随着近年来洛阳机场的再度开放以及郑西高铁的开通,洛阳的交通条件在不断改善,为游客带来便利4、旅游业蓬勃发展,国家政策扶持,地方政府重视5、每年同期的各种明星演唱会吸引更多潜在客源6、牡丹评国花呼声日益高涨,一旦评选成功将会带来无限新的商机7、发展牡丹产业的积极性高涨,许多企业策划投资,未来的四季牡丹展厅将极大延长观赏时间,不再局限于春季,增加了淡季旅游人数威胁T:1、同类竞争者层出不穷且竞争激烈,分散客源,如安徽毫州、安徽铜陵、安徽宁国、重庆垫江、山西古县、江苏常熟、湖南邵阳、甘肃临夏等国内主要牡丹产地2、旅游产品同质化,各地牡丹花会大同小异,洛阳并无出彩之处三、对策分析W1:加快交通建设,提高交通通达度,并在潜在市场进行大力宣传W2:大力发展大棚种植,积极研发耐寒耐旱的优良品种,减少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W3:加大科研力度,培育更多新品种,力争每年都有新亮点W4:加快旅游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系统缓解市区交通压力,新建更多酒店以满足日益旺盛的游客住宿需求W5:各相关部门明确分工、各谋其职,并聘请专业的节庆管理人才进行有效管理W6:开发更多的旅游纪念品以创收,同时将特色地域文化融于其中W7:旅游项目多元化,增强互动性,提高游客参与度W8: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重视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的重要地位,丰富花会活动的文化内涵W9:降低观赏门槛,使其更加大众化,在城市绿化方面普及种植,把牡丹文化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打造真正的牡丹花城T1:强调“中国洛阳牡丹节”的权威性及国际性,着眼于海外市场的开拓,打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国际品牌T2:依托于洛阳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民俗文化活动1)饮食①兴建专门提供以牡丹为食材的美食的特色饭店②牡丹糕点、牡丹花茶等特色食品③牡丹化妆品2)服饰①牡丹花纹饰旗袍、绣帕②牡丹花纹器物、家具③牡丹压花、干花④牡丹窗花剪纸3)文艺作品①全国性的原创歌颂牡丹歌曲大奖赛②全国性的赞牡丹诗词创作及朗诵竞赛③名家牡丹书画作品展览④国际性的年度最优牡丹摄影评选⑤以牡丹为主题的现场限时作画比赛⑥新编豫剧,剧本改编自与牡丹有关的文学作品或民间传说⑦建立独有的牡丹文化博物馆,可分为牡丹标本馆、名家书馆作品展馆、历届牡丹花会精彩回顾馆、牡丹摄影竞赛获奖作品展馆、牡丹绘画竞赛获奖作品展、历年牡丹纪念邮票展馆、牡丹插花艺术展馆、牡丹花灯展馆、牡丹美食展馆、牡丹雕刻作品展馆等多个分展馆,并可在其他大城市设立分会场巡回展览以扩大影响力⑧在中央电视台等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体播放制作精美的旅游宣传片4)活动①牡丹插花大赛②“昼赏牡丹夜观灯”,提升西苑公园夜间牡丹花灯展的档次与水平,扩大其影响力③赏花相亲大会④原创厨艺大赛,以牡丹为食材⑤牡丹雕刻大赛⑥以牡丹为主题的歌舞剧演出,如舞剧《牡丹魂》5)品牌营销①拓宽精致牡丹盆栽销售渠道,大力宣传扶持天盛的盆栽牡丹、裕华的什锦牡丹等②促进“真不同”饭店的品牌打造及连锁经营,推广以牡丹燕菜为主的洛阳水席,推出武皇水席、宫廷水席、平民水席等不同消费档次的水席菜系,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饮食需求。
[3]③每年发行特定牡丹纪念邮票以及城市名片系列明信片素材可取自上述活动获奖作品④农家牡丹画品牌营销,打响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的民间牡丹画艺术,打造全国牡丹文化第一村⑤大力支持唐三彩专卖店“三彩艺”的发展,开辟牡丹系列唐三彩砖⑥设计并生产制造牡丹花会吉祥物和牡丹花徽章作为旅游纪念品四、结论成功的旅游节庆策划能够成就一个城市,节庆活动的广告、媒体、人们的口碑等行为沉淀为地方或城市的品牌、标识,尤其通过定期的举办,强化了地方或城市的形象特征,在一定区域内积累了巨大的无形资产。
[4]现如今,洛阳牡丹花会已发展成为与哈尔滨冰灯节、大连服装节、青岛啤酒节等并列的中国四大节会之一。
自从将“以花为媒,广交朋友”的理念变为“花会搭台,经贸唱戏”后,花会已成为吸引经贸投资的重要手段。
然而,文化可以提升节庆的品位,旅游节庆活动是保存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城市节庆活动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结合是其生命力所在。
[5][6]目前洛阳花会在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忽略了文化内涵的挖掘,在传统节庆活动中加入了过多的商业炒作成分,这些活动虽热闹,但缺乏深厚的文化内涵,也许会为洛阳市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是有损节庆活动的主题。
诚然,节会活动大力拉动了洛阳的旅游发展。
2010年,洛阳牡丹花会和河洛文化节共接待游客2482.94万人次,占全年游客总数的40.8%,旅游收入141.5亿元,占全年旅游总收入的46.9%。
[7]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如今花会对洛阳的经济贡献正在逐年下降。
如果不转变思路并积极探索花会转型,年复一年的相似活动终将让洛阳花会走入死胡同。
因此,办好与民俗文化紧密结合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新式牡丹花会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1]王院成,马信强.论洛阳牡丹花会发展中牡丹文化的开发[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2):55-58[2]董蕴琳,徐虹,刘定军.天津市发展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J].旅游科学,2003[3]陈小伟.洛阳旅游: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城市(花会成果篇)[N].洛阳日报,2008-05-12[4]蔡礼彬.试论节庆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洛阳牡丹花会为例[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4):61-64[5]周文广.日本节庆活动对我国旅游节庆开发的启示[J].旅游学刊,2005(2):66-69[6]孙淑荣.我国城市旅游节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全国商情,2006(10):29-31[7] 洛阳市统计局.2010年洛阳旅游业发展情况简析[N].2011-02-18。